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

輸入者 袁雪梅

(初紙右)初標所說總勸教興(文)。義蘊云。疏初標所總勸教興者。論曰。前所略標六位心所即是初標所說也。今應廣顯彼差別相者。即是總勸下六位顯教之興也。有本云。總顯者。全無義理(文)義祕云。疏總勸教興者。論云今應廣說。是勸之辭。有疏言顯。顯‧勸俱得。問。論既自述。云何自勸。答。假興賓主。或自獎發。
(二紙右)初薩婆多等問但五遍(文)。義蘊云。謂薩婆多大地。故今問云。大乘說五。云何應知。又部觸作意假。故今問云。五皆實者云何應知。
(二紙左)瑜伽十六卷(文)。瑜伽論十六卷(八右)云。又復言。三和合與觸俱生受想思等。又餘經說。如是諸法恒法恒共和。非不和合不可說如是諸法而可分折令別殊異
(二紙左)阿含經(文)。阿含經第二。
(二紙左)前者亦言起盡經也(文)。義演云。疏前者亦言起盡經也者。如前第三卷引起盡經。說等是遍行也。言此是初經者。今明遍行義。就引教中。此最初故云初經。
(二紙左)何故引中(至)即行蘊攝(文)。義燈五本(三二紙)云。問。何故明遍行中。但舉等不言作意。答。有解。一云。以順前故。前但言受想思等所依為業。不言作意。二云。順部師立餘心所。以作意等思之分位。舉思攝未故不盡陳。
(二紙左)若爾何義(至)象跡唯喻經(文)。義演云。疏若爾何義故知作意者。此問云。何義得知有但作意耶。下引經答也。疏即跡喻經者。意云。初引阿含經等四遍行。此經但證作意遍行也。
(三紙右)顯揚引經(文)。為揚第一(三左)云。說和合非不和合。如經中說。若於此作意。即於此別。若於此別。即於此作意。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二法不可施設離別殊異。復如是心心法不可思議
(三紙右)五五(至)恒和合等(文)。五五(三左)云。問。如經言。此四無色蘊當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如是諸法可分折令其差別。何故彼法異相成就而說和合差別耶。答。和合所緣受用領解圓滿故。若不爾者。隨闕一種。於所為事應不圓滿
(三紙右)大論第三(至)五五(文)。第三(五右)云。復次不壞境界現前能生作意正起爾時從彼識乃生。云何不壞。謂有二種因。壞故。羸劣故。云何境界現前。謂或由所依處故。或由自性故。若由方故。或由時故。或由顯了不顯了故。或由全分及一分故(文)五五(二右)者。演祕云。按瑜伽論五。亦說此名遍行也。彼論云。問。諸識生時。與幾遍行心法俱起。答五。謂作意等。
(三紙左)第三亦爾五蘊百法(文)。第三(四左)云。復次於心心所品中。心可得。及五三心所可得。謂作意乃至尋伺為後邊。如前說。問。如是心所一切處生。一切一切時一切耶。答。五謂作意等思為後邊(文)。五蘊者。具云大乘五蘊論世親造。廣三藏譯。一卷九紙。又有大乘廣五蘊論安慧造。日照譯。一卷十六紙。百法者。具云百法明門論。一卷。世親造。唐三藏譯。一卷。五蘊論云。觸‧作意‧受‧想‧思‧百法‧五五云。作意等。
(四紙右)是青非非青所緣(文)。義蘊云。除青之外黃等非一。故言非非青也。言所緣及處者。所緣即境。復言處者。謂總境之別處。即境寬而處狹也。
(四紙左)顯揚第一引證說(文)。顯揚第一(三左)演祕云。疏顯揚第一引證說者。證有遍行彼論云。如經中說。若於此作意等。又說。由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等識生。如經說有六觸身。又說。眼‧色為緣能起眼識如是三法聚集合故能所觸。又說。觸為緣。如經說有六受身。又說。受為愛緣。如經說有六想身。又說。其所想而起言議。如經說有六思身。又說當今六觸處前世思所造故業。
(五紙右)所緣事境(文)。義燈五本(三二)云。言所緣不同者。略有解。一云。非體及相。無法時。彼無體故。無分別智無相狀故。但緣於差別義故。此不當。豈緣境不得自相。二云。體事。若爾無法有體事。答。無心不起。無法不稱事。無心既生。有無皆體事。俱得名法。各持自性。何非是事。
(五紙右)五五云(至)四境別也(文)。五五(三左)云。問。此不遍行五種心法。於何各別境事生耶。答。次第。於所愛決定串習觀察事生。三摩地慧於最後境。餘隨次第於前三境
(五紙左)對法第十(至)為精進依(文)。第十(五左)云。加行者。謂精進依。信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為義發精進如是欲求不離有體等故。
(六紙左)謂此(至)可欣體(文)。義演云。疏謂此欲但求彼可厭之事至可欣體者。謂有身是可欣體。設於境生欲。未合希不合。已合欲離之位。皆以身可為欣體也(文)今謂。此釋是不是。至下當辨。
(六紙左)疏此據情可欣故通三性等(文)。義蘊云。論言可欣境者。即漏無漏三性境也。無記非可欣。以據故皆名可欣。故通三性故非唯善法為可欣。不善無記約情而說。亦名可厭。
(六紙左)內身(至)後離位(文)。義演云。疏內身至及後離位者。意云。如可厭事。身命時即於彼厭事上但不合。已合後離位時。此即於身之上起欲。不於可厭事上而起欲也。義蘊大同
(六紙左)境(至)非可厭事(文)。義演云。疏境至非可厭事者。此約境以況內身。此意即說。如外蓮花遭霜電之時。但念此花昌盛之時而於欲。不於此霜等之上而生欲。故但於花上而起欲也。內身亦爾。若病苦等時。但身而於欲。非於病苦於欲。願與病苦者。但加之身故。又解。疏身可厭至非可厭事者。有云。前疏文約生欣。於境厭也。此厭。於境生欣。意說。若厭內苦身。未合欣不合。已合願後離。若於外怨境生欣。願死緣早至。即是於可欣事欲樂。非於身厭事生欲也。依諸家釋。此解為定(文)今謂。義演及有云義。皆不允當。此疏意者。初會欲緣可厭事難。縱雖所求之境實可厭之事。然約情就位以為可欣之境。非謂身為可欣體。於彼境上未欣合離之位。是可厭之事也。欲起樂合離之位。方為可欣之境。故致位言。此就可厭境會難。若非可厭之事而生希望。欲生此位故。言境緣可欣事等。義燈五本(三三右)云。論不合離時可忻體非所厭者。非是唯忻身。但彼所厭無處之位體(文)義蘊云。如伽鎖事等。亦此有二位也。准可之。或境者。如禾稼等未電不下。已下欲早息。亦不於可厭之雹而生欲也。
(八紙右)正合前七識中第四師義(文)。義演云。疏正合前七識中第四師義者。意云。若說第七識無欲生。正合前第四卷論末心所相應中第四師應。彼說第七則無欲故。言無欲生者。意就。七‧八識道理無欲生也。
(八紙左)薩婆多說(至)證欲遍義(文)。正理論十(九左)云。又世尊言。謂一切法根本乃至契經現證實有別體。是大地法。然上座言。此經所說是不了義。故不可依。又(十左)云。應知此中言一切法為本者。一切流轉皆以希種子故。謂於諸法覺了心。並以希根本故。如生順起緣一切心。故說諸法根本
(八紙右)若言如愛(至)諸法本(文)。演祕云。疏若言如愛至為諸法七者。牒彼彼外難生起下文。外難意云。汝既以愛例欲非遍。如何經說欲為本。
  (八紙左)順理第十(至)究竟涅槃(文)。第十(九左)云。又世尊言。謂一切法根本作意引生。觸為能集。受為隨流。增上上首最勝解脫堅固涅槃究竟(此經文同次下對法下五‧五右之文)又(一右)云。此中意說。般若遍照所知。尚有餘力。於一切法別中。邪正勝解力最堅固。由是印度諸境勝因。故言諸法解脫堅固解脫即是勝解異名無始來生流轉心境展轉相續無邊涅槃為其究竟。故言諸法涅槃究竟(文)義演云。疏乃至究竟涅槃者。意云。此經說。諸法本。彼經云。由欲故有作意。由作意故有觸。由觸故受。由受故有想。由想故能得解脫為堅固出離為後邊也。解脫為堅固者。息諸纏。出離為後邊者。道滿也。今言解脫堅固究竟涅槃。即其義也。雖隔作意等。然末說由為本諸法方起(文)今謂。義演不符理。對文可知。
(九紙右)對法五(至)為後邊等(文)。五(五右)云。一切法有八種。謂一切法根本作意所生。觸所集起所引攝。上首最勝解脫為堅固出離為後邊。
(九紙右)對法顯揚(文)。對法第一一右)顯揚一(四右)文顯不引。   
  (九紙右)即汎所緣所取境(文)。義演云。疏即汎所緣者。即非邪正等境。疏於所取境者。即邪正等境。
(十紙右)即染心少分無也(文)。義演云。疏即染心少分無也者。意云。染中有無記心。此心中而勝解。又貪癡任運不深取境而不印持故。亦勝解。若強分別生者勝解。今言少分意取一邊。問。染善以相返。染中勝解染既相違。善中亦勝解。答。善中有種。加行善心勝解生得善中而勝解。若爾何故不說唯說染耶。答。一隅。可以三隅返。故說染時顯劣善亦勝解(已上)今謂。義演多解及問答等並非疏意。何者。疏言少分等者。諸染心中有與疑相應。或有否者。然此勝解於有疑染心不起。故云少分無。
(十紙右)順理云(至)薩婆多異師(文)。順理(四右)云。於境印可說名勝解有餘師言。勝謂增勝。解謂解脫。此能令心於無礙自在而轉。如勝戒等(文)俱舍寶疏四(一右)云。述曰。於境分明印可。審是事如是非不如是。殊勝之解勝解。問。若然者與疑相應云何勝解耶。解云。耶無耶。於二心一一皆能印可相。故勝解。言餘師者。雜心等師。彼說。令心於境自在為勝。不能礙。故得改易名解。解謂解脫。故舊雜心謂名解脫。言勝戒等。等取勝勝惠(文)光記大同
一左)若言起(至)但相微隱(文)。義演云。疏若言決定有之但相微隱者。意云。彼救云。起時。決定勝解。但相微隱者。難如下。
一左)故四法跡是定因(文)。義演云。故四法亦念是定因者。意云。證念與為因也。四法跡者。無遍。嗔。三念。四定。如定配遮。戒‧定‧慧三種因彼起故而得遮名。跡者蹤遮所履之處。如車跡等。無貪為跡。念與為跡。定與為跡。此配釋。故知念與為依也(文)。義蘊云。疏四法跡者。無貪嗔二為戒跡。為定跡。心慧跡。應撿(文)雜集論第十(九右)云。四法跡者。謂無貪正念正定無貪無瞋能令增上戒學清淨。不因恚門毀犯學處故。正念能令增上心學清淨。由於所緣有忘失。心令定故。正定能令增上慧學清淨。由定心者能如實遍知故。顯所二(八右)。
一左)曾所受境(文)。義演云。疏曾所受境者。此有二境。一者體境。二者類境。親得者名體不親得者名類境。但名言等是體之類。得類境名。或可是前之類名類境。如下自說
一左)未得體(至)染污心等(文)。義演云。疏或未得體至如無漏緣染污心等者。此解類境。又疏文例也。計合有漏染污心緣無漏等。然無漏法先未曾得。但以尋名而緣。不親得故名類境也。言即近親取名緣彼體者。如緣青等故是體境(已上)今謂。染污漏無漏緣故云無漏緣等。今云疏文倒者。卻非也。
  (二右)他界緣使(至)亦名彼類(文)。義演云。疏他界緣使等並彼中攝者。意說。如欲界尋名上界天等。並是類境。以疏遠取故。疏後得智緣至名念彼體者。意云。後得智有無心心所等。皆是念家體境。以後一種無漏法故。故親緣反得體境名。疏緣真如等名緣彼類等者。意云。以後得智不親證。帶相如。不親得故。故是真如體之類。或依反名緣故。故即是真之類也。疏初起一念為曾體非名彼類者。意說。正智所緣證得。故為曾體。此曾被加行智緣故得曾名。以加行道我法二空觀故。又今所證是前加行道所緣之類。亦名類也。疏多由境者。此定多由念力進也。
二左)念多於過去(至)彼境之類(文)。義演云。疏念多緣過去至諸境合故者。此約三世合緣。所以念未來。然由念而言緣過去。問。如何緣未來耶。答。以未來法過去境合緣也。其相如何。且如緣涅槃善法等時。此善法等先未曾證。在於未來。合緣時即涅槃等名剎那剎那落在過去。若念時。即未來法等與過涅槃等合緣。故說念合緣過未。又與前所諸境合緣者。此釋念通緣三世也。即能證與境合也。現亦是過去類。未來現世類也。故總念也。即體‧類合緣也。疏亦名曾彼境之類者。為先曾聞涅槃等名。今時正緣。即引所緣是曾聞。彼名類之境也。
二右)初起一念名緣彼類(文)。義蘊云。疏初起一念名緣彼類者。與前加行影像真如相似故為類也。問。設第二念是初念類。亦應名類。答。且約初說。問。前云或未得體但彼類。何故今者已得如體仍名緣類。答。據實是體。且約初得假名為類。
二左)然部師(至)正理論第十(文)。理第十(二左)云。然上座言。此念決定大地法契經說有失念心故。失謂亡失。又見多於過去境上施設念故。然於彼境即智行相明記而轉。故無別念。此不然。如前說故。非巧但念失念。如亂心為失心。或念失念。如迷悶等名失想思。既見多於過去境上施設有念。便於現在所緣境上有念極成。非於現境曾無明記。後於過去憶念生。方於彼境即智行相明記而轉無別者。理亦不然。覺察‧明記行相別故。於境覺察重審名智。不忘失因明記名念。故有說言。於所受境。令不忘明記為念。若執如是明記行相智相領納而轉無別受。餘亦應然。即為非理。又彼唯許心所三。智體亦爾。何獨無念。說念即智。但虛言。又笈摩證念非智。如契經說。正念者便正智。又契經言。言正智者便具正念如是等類所說寔多。若念即智。契經應言。正念者便正念。具正智者便具正知如是所言有何別義。若念唯緣過去境者。如何失念知現心。或復如何緣涅槃智等行轉而名失念。又緣未來死生智等如何失念成力明通等類為過茲甚。故諸心品皆與念俱(文)義蘊云。疏正理論第十文謂有說言等者。此是彼論敘異師義也。言以於後憶念故等者。即理師敘正義難前異師也(已上)今謂。邑師總言異師義者。不理云上座言等是部故也。
三右)明今有念後念因(文)。理十(四右)云。於境明記不忘失因說為念。又(二左)念體別有。亦如經說。心了境時必明記。亦由不覺知。故念定應是大地法
三右)今恒彼類亦為後因故(文)。義演云。疏今恒彼類亦為後因故者。意難云。應恒彼癡等類亦為後癡等為因。
三右)若爾(至)念亦應爾(文)。義演云。疏若爾至念亦應爾者。外引例云。汝大乘自證分後能憶。後能憶時。知往前由有自證分憶。今亦爾。念憶時由往為因。與汝大乘何別而獨見難(文)義蘊大同
三右)心許前有體之上更立用(文)。演祕云。疏心許前有體上更立用等者。問。心體立用自許非他。可得為證。答。前已廣成。為無失。
三左)依斯便有決擇(文)。義蘊云。疏無漏智生者。且約無漏勝故名相決擇。如順決擇分正以見道名相決擇。非有漏也。然非盡理。如下論云。報教證智決擇為體。豈生得思等惠通無漏耶。故此論言決擇生。通有無漏。理將為勝。
四右)非定須然(文)。義演云。疏非定須然者。意一切定皆生智也。謂無貪正念定名四法跡。如次配戒定慧三學法為跡。
四左)理師等(文)。一(三左)云。心所相用極難辨柝。唯審叡覺能分別知。故譬喻師不能堪忍分柝。勞倦遂總非撥三摩地別有。亦如契經說。平等令住境名三摩地。諸起時。不各所取境故。此定應是大法地。
五左)何須定爾(文)。義演云。疏何須定爾者。意云。一剎那自然於境而無改易。何妄須定仿一念無改易耶。
五左)非一念心緣此復可更緣彼故(文)。義演云。疏非一念緣此復可更緣彼故者。意說。一念心緣此。又更緣彼也。然非定長引聲讀之。
五左)此經言心如猿猴(文)。遺教經之文。一(五右)云。又定心自住者。無貪等心自染等。豈不如無別法助。故慧自簡擇如是亦無別法助。故自住境。此例不齊。以契經說心如電光亦如猿猴非住相故。
十六右)慮之事心先成(文)。義蘊云。心心所法性慮。復此先許。何故今說剎那不易為定耶。問。理師計一剎那不易緣故必有定。何故今難無時慮時。答。若一剎那無定。不許於境。即是不緣之義。
十六右)有說此定體即是(文)。義蘊云。此部中有兩計。一云。一切心所皆體即心。一云。唯受‧想‧思三所實有。受兼觸。餘信等體即是思。唯定心所經說心也。今所明即當後計。如念惠等既思為全。非即是心。故下為喻。若破前計。喻中所立不成。
十六右)此部師(文)。一(五左)云。又三摩地即心者。想等亦無別有性即心能取名相施設應為想。即心領納違等所緣應說為受。即心造作善惡等業應說為思。是則唯心三所。又見諦者於並生疑故。三摩地非心位別。
十六左)心學者依攝心故(文)。具如善見律七(五右)飾宗記二(五紙)中釋。然准此疏。靈芝云定與俱故云心學者非也。惠亦與俱故。又學者應學處故戒言學處。就勝為語。實通三學。如飾宗辨。瑜伽八(初紙)具明三學。又一(九紙右)云。復次是諸靜慮差別者。或名增上心。謂由心清淨增上力正靜慮故。倫記四上(九左)云。增上心者。定體名心。即由定體清淨故能審慮。亦可由心王清淨。令彼定數正審思慮(已上)今此論意。依定攝心故云心學。此即能攝從所攝故。義蘊亦同。
十六左)論根力覺支(至)非即心故(文)。演祕云。論根力覺支至非即心者。問。破何計耶。若破本師本師心所是心。惠等同喻所立不成。若三計。有相扶失。未許心所離心有故。答。准所明。破未計中立四等心所之師。惠等依思非即心。故喻無其過。義。但破本計。然喻無過。前來成立惠等別有故得為喻。又解。彼宗以經為量。說定即心。餘別有體。詳曰。前雖屢言惠等心所。而未成立離心有體。何非喻過。又未見教。部師中唯不立定許餘心所。二釋俱難。故依疏善。
七右)理師云(文)。理十(二右)云。慧別有體。諸經說故。心了境時。必有簡擇。用劣者便不覺知。故惠定應是大地法
七左)唯五是遍行(至)不應固執(文)。義燈五本(三三左)云。要集云。正法念經七具列大地。及涅槃經七云。下定者大地中數定也。會云。正法量部義。涅槃隨彼轉。非真實理。故非所依
八左)瑜加第三(至)未必俱故(文)。第三(四左)云。幾一切處一切地非一切時一切耶。答。亦五。謂等惠為後邊。
九右)五五說(文)。此文上已引。
十右)論或依多分故說是言(文)。義演云。論或依多分故說是言者。意說。定惠俱緣所觀境。今雖有無惠。亦從他惠多分說定境所觀境如西明疏。
十左)忘念(至)憤恚(文)。二天上已釋。
一左)總合以前有十箇二數也(文)。第一四。第二三。第三有二。第四有一。合十箇二也。
二右)有十箇三(文)。第一者有六。第二三。第三有一。合十箇三也。
三右)論如是總別一句(文)。義蘊云。論如是總別一句者。此有多釋。一云。多起名總。單起別。一云。五起名總。餘皆別。一云。起一至五皆為別。總此五別總別解正。論或心五皆不起者。此義六通初師。若不爾者。就同有部。此等五亦是遍行
三右)總一句(文)。或時起一(有五種)第一五句。或時起二(十箇二數)第句。或時起三(十箇三數)第三句。或時起四(五箇四種)第四五句。或時五(具五數)第五一句。此為三一句。演祕云。論如是至三一句者。總別之言傳有二釋。一云。二至五名之為總。一一別起說為別。二云。起一至四為之別。合五種說為總。詳曰。後解為正。問。且合緣者。境二或四。豈不違彼同聚心法所緣耶。答。本質境一。對能緣者義分四等等理固無違。且一境。謂欲觀察所樂。勝解印持即名決定。念明記時即名曾習。定注惠擇即所觀。由斯同聚心法境一(文)。義蘊亦同。
二左)論或時五等(文)。義蘊云。問。心心所緣。如何此五緣四境別許俱起耶。答。境體雖一。望能別義分四也。如緣一色。希求之時即所樂。對於印即名決定。餘皆准知。如緣苦空等。於一境上共四也。
三左)乃至等流此事(文)。義蘊云。疏乃至第流亦此事者。問。決定心後方起等流。寧勝解。答。雖起決定。不必印持。如見俱時。不必皆勝解。故此等流或無五也。又等流心中許疑俱起故。雖決定後起不妨勝解也。問。如何勝解而有決定心。答。如於此境非色等雖生決定。而於善惡邪正未能審決印持。故決定心勝解別。
四右)如對法第一末說(文)。對法第一八右)云。散亂者。謂貪瞋癡分心流散為體。此復六種。謂自性散亂散亂散亂散亂。粗重散亂作意散亂自性散亂者。謂五識身自性功能故。
四右)此師以天眼(至)相應惠(文)。演祕云。疏此師以天耳通相應惠等者。准此師意。非但二通。即成事智亦非五識相應之惠。因果五識皆無惠也。或但因無。位許有。是故後師以五識事智。後釋理優(文)義蘊云。疏此師以天眼耳通是意識相應惠者。有云。此師五識因果俱無惠。有云。因果有。准下一師五界有漏五識即前師為正。若言佛果五惠者。如何後師難言五識有作事智耶。犯相符故(已上)今謂。此與演祕相乖翻。然邑師所評斷然有理。演祕不當。
四右)瑜伽論(至)為通性也(文)。瑜伽九(一右)云。云何天耳云何天耳智云何天耳智證。謂修果耳所攝清淨色。是名天耳。與依耳識相應智名天耳智。此智證如前應知。
五右)雜集論中(至)等引之定(文)。雜集第七(七左)云。如經言。云何為喜。謂已轉依者。轉識。心悅心踊心適調安適受所攝。轉識者。即依意識於摩多位餘無故。
五左)言等引者(文)。義燈五本(三三紙左)云。有七名。一名三摩多。此云等引三摩云等。多云引。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云三摩缽底。此云等至。四云那演那。此云靜慮。五云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此云一境性。質多云心。迦云一。云境。多云性。六奢摩他。此云止也。七云現法樂住等引有無心。唯定非散。瑜伽一云。非於欲界一境等持心。通定及散。然論中就勝。且說空無相願名三摩地等至通目有無心定。然論中就勝。唯說五現見相應定名等至靜慮通攝有無心定‧漏及無漏‧染與不染依色四地。非餘處有。諸處據勝。多說色心清淨功德靜慮一境性即等持也。以一境性釋等持故。奢摩他中者淨定。不通位。現法樂住唯在靜慮根本非餘。不通散。然等引寬通一切有無心位諸功德。故瑜伽論中偏立地名。等至不爾(文)略纂第五(初右)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舊云三摩提噅略也。此有七名。一云三摩呬多釋論解言。謂勝定地。離沈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引發。故等引也。此卷下言。非於界一境歡喜安樂所引故。即以三義解等引一等能引。二引平等三平等方便引發故。能引所引俱平等也。三摩云等。呬多云引(文)倫記四之上(初右)云。初地三摩呬多。此云等引。舊云三摩提訛略也。基師解云。此有七名。一云三摩呬多釋論解云。謂勝定地。離沈提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引發。故等引地。此卷下云。非於欲界一境性。歡喜安樂所引故。即以三義解等引一等能引。二引平等三平等方便引發故。能引所引俱平等也(文)。義蘊云。疏一引等故等引。此意由定心所引起平等故云引等。問。若定在前。安和在後可名引等。此定心所與時等俱。何名引等。答。雖非前後。平等安和必由定數故名引。又約加行。由前定心引後平等。於理無違。後解至等。准此應知。
五左)言等持者(文)。略纂第五(初左)云。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摩如前。地是持義。舊云三時噅也(文)。倫記四之上(初左)云。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舊云三時訛也。
五左)言等至者(文)。俱舍寶疏第五(七左)云。問。何故名定。正理論云。正成辨或極成辨故為定。有餘師說如理等行為定。令心大種平等行故。述曰。此中定言應等至。隨言便故名之為定。言等者三義。一正義。二極義。三如理平等行義。前釋取前二義。餘師取後義也。即釋等至名也。成辨義是至義也。定三名中。等至唯定非散。通無心散心無正成辨及極成辨故(文)略纂第五(初左)云。三云三摩缽底。此云等至三摩如前。底云至。舊云三摩跋提噅也(文)倫記四之上(初左)云。三云三摩缽底。此云等至。舊至三摩跋提訛也。
十六右)論餘三准此有惠無失(文)。義蘊云。問。耳有通。可許有惠。餘三不爾。何得例同。答。耳離取。見聞故且說二通。餘三合境。不可言通何妨有惠。
十六左)聞思修所成彼類故(文)。義蘊云。疏聞思修所成彼類故者。此釋五識加行慧。由彼思之所成故。即是意識思之類亦名加行也。
十六左)佛地論說(至)妙觀察智者(文)。佛地論第三(二左)之意。演祕云。疏佛地論說除漏盡通等者。按彼論第三云。如是其餘靜慮解脫願智無礙等。多分攝在妙觀察智神境智通多分攝在成所作智漏盡智通漏盡智力。若說漏盡相續中有四智所攝。若說彼緣盡涅槃。多分攝在大圓鏡智平等性智。釋曰。妙觀察智作用強勝。攝多功德神境智通外塵發。有同五識。多在成事。相續者身。在漏盡漏盡。故四智收。若緣漏盡涅槃法故漏盡。故平鏡攝。二緣真強。又得二智。具涅槃故。所引文檢者誤也。應依今敘(文)義演云。疏佛地論說至妙觀察智者。此引佛地論之文。云除漏盡通箇。餘通並是第六中妙觀察智者。此總引文。以下自會云以耳俱意至觀察智攝者。此正論文也。以耳俱時意識相續故。不間斷故。所以說意識中有天眼耳二通。亦但說意俱者。則多是妙觀察智攝。不是二識而無通也。謂耳識多意斷故。且隱二識不論。但言意識三通等(文)義蘊云。今疏會云。耳及間俱有二通。彼據時故。唯言妙觀察也。
七右)莊嚴論等說故(文)。大乘莊嚴論三(十左)云。八‧七‧六‧五識次第轉得故者。轉第八識得鏡智。轉第七平等智。轉六識觀智。轉第五識事智。是義應知。
七左)瑜伽對法第十(文)。五七(九左)云。問。幾根得預流果。答。或一八中或二或九一來果。憂根雖道所依非道攝。故此不取。喜根堅住。故引亦不取。若通取者。當增其數。問。幾根不還果。答。或一或二。憂根道理如前應知。問。幾根得阿羅漢果。答。或一或十。如經言。於上解脫希求憂慼。云何希。謂修行如是念。是眾聖具足住。求云何。謂修行如是念。我於是處當具足住。慼云何。於不生喜足。憂云何。謂於無上生思慕。此中預流來於一切種圓滿。故建立憂根。若不還果雖有初二。餘無故。不立憂根。唯善法故(文)對法第十(一左)云。憂根者。謂加行道時。順決擇分後。於上解脫證愁慼所攝。
八右)對法第七瑜伽九(文)。對法第七明瞋與捨相應。貪與喜捨相應。不明貪與相應。彼第七(七右)云。又貪於欲界喜捨相應。如於欲界。於初二靜慮亦爾。於第三靜慮與樂捨相應。已上唯與捨相應。貪於欲界與樂相應者。謂在五識身。與喜相應者。在意識身。與捨相應者。在一切處。於相續末位所以不與苦相應者。此欣行轉故。瞋與捨相應。苦相應者在五識身。憂相應者在第六識。所以不與喜樂相應者。此慼行轉故。瞋能遍惱自相續故名慼行。與捨相應者於一切處。如前說(文)今謂。雜集據欣慼二行有殊故。貪瞋受俱各別。瑜伽約通相而論。貪瞋各與五受相應瑜伽九(三右)云。問。是諸煩惱幾與樂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若任運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識身者與一切相應。不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相應。不任運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說。貪於一時相應。或於一時苦相應。或於一時捨相應。問。如何等。答。如一。或於樂受起會過不乖愛而現在前。遂於樂受不會過非會過。若乖離非和合。或於苦受起不會愛苦乘愛而現在前。遂於苦受不乖離非乖離。由是因緣。貪於一時苦相應。與此相違喜樂相應。若於不不樂位而生味著。當知此貪捨相應。
九右)非以煩惱等(至)。不與相應(文)。義演云。疏非以煩惱等中至與相應者。意云。不與煩惱中有欣慼行。有貪欣行。及善中有生得加行善心及緣三世真如等心差別。故即不與欲可相應也。雖如是差。不妨亦與欲相應也。讀者當悟意說句。見欲等緣所樂境等。則謂將不慼等行相應。雖差別。不妨於此境起希望等。故云須相應也(已上)今謂。義演不允。義蘊為正。符順疏文勢故。義蘊云。疏非以煩惱等中欣慼行別者。或人解云。煩惱等中。貪欣嗔慼。善一中加行等別。此別境行相故。此中諸門分別。不說與煩惱相應者。此不然。今此疏意但由下明煩惱善中。自與別境相對分別故此不論。非由欣慼加行等別耳。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