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

輸入者 袁雪梅

十六右)論悔但容與(至)等細故(文)。演祕云。論悔但容與無明相應者。問。此俱無明應唯不共不共迷理。此迷不迷。答。設爾何違俱有失。若不迷者何名相應。所緣異故。若言迷者。而因邪見之所引生親義焉在。答。傳三釋。一云。但言不共有親迷理非皆親迷。二云。雖邪見力之所引生。不緣見起故亦親迷。三云。悔俱無明亦是非主。此染悔非親迷攝。義斷云。然悔親迷其理難見故。不共非親迷。雖違論文理相順也。詳曰。夫染悔者。悔循於善悔不作惡。此豈為境。親迷何失。文遮故。論思位中有悔眠故者。問。眠無五識。何有聞。答。有二釋。一云。緣所受境說法等亦得名聞。二云。眼但思。文中總舉非顯眠位得名聞也。今取前釋。
十六右)合瞋邪見(至)不得(文)。義演云。疏合嗔邪見我見不得者。此言悔與嗔邪見及癡而五法俱起故。此解亦好。論文且為粗相云不得與九或俱。據實亦得俱也。問。此悔何故不得與慢‧疑‧邊見取‧取等俱。答。思之可知。
十六右)又解必不得俱與悔間起(文)。義演云。疏又解。必不得俱與悔間起者。此言不與根本煩惱俱者。且順論文作此解也。
十六左)如大論第七染污分別說(文)義演云。疏本得相應有。意說。嗔與慢相應也。依斯瑜伽第一七種分別。其中有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若染污分別者。即通不善無記不染污分別者。即通善淨無記故。於尋伺差別七種分別(文)今謂。若指七分別染污者。染污是第六。何言第六。恐七字形誤。一字。次下引論同於此。今檢瑜伽第七文。從第六初至第七終。明十六異論六十二見等。
七右)如五五(至)對法等同(文)。五五(初紙四紙)五八(七右)對法第一九右)之文。皆上引。
七左)顯揚第一(至)不言無記(文)。第一七右)云。惡作者。謂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不染悵怏追戀為體(文)次上(七左)疏云。不言無記彼是通言故。義蘊‧義演。並言染‧不染中含二無記故。云通言。又次下(九左)引瑜伽分別不染污。此不染污無記。又次下(四四左)文詳易解。
八右)所成等(至)即狹劣也(文)。義演云。疏於聞思修三位皆尋伺故者。故瑜伽第一曰。所成地者。謂從所生解義惠。及惠相應心心所等。思所成地者。謂從思生解義惠。及惠相應心心所等。修所成地者。。謂從所生解理事惠。及相應心心所等。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生耳識言教故。思謂思慮。即是思數。發於惠思擇法故。修謂修習即是勝定。發於惠修對治故。解云。三惠即用別境惠為自性。若據瑜伽釋論。說三惠地故。通心等為三地體。疏皆是此故者。意云。等位中取成諸法。皆是聞思修三位所攝。皆尋伺故。若但云聞惠等不言取成者即狡故。言所成即寬。兼攝餘(文)略纂六(九右)云。聞謂聞惠。聞緣教故。以此為因。所成諸法名聞所成。即以彼惠及相應法。并所緣。若若義。并所果為彼地體。
八右)義初二(至)有悔眠故(文)。演祕云。論思位中有悔眠故者。問。眠無五識。何有聞。答。有二釋。一云。緣所受境說法等亦得名聞。二云。眠但思。文中總舉非顯眠位得名聞也。今取前釋(文)義蘊云。思位中有悔眠故者。問。眠耳識。因何有聞。答。因先所聞。睡眠中有惠生故。亦名聞惠。故瑜伽說。聞謂比量睡眠時既無說者。實不聞教。但第六識思推聽教。似耳識故亦名聞也。疏解眠位說思據決定者。故不言聞。或疏為正。論言聞斷。兼於悔。不說眠故。
八右)次應辨染(至)故先不說(文)。義演云。疏次應辨染至故不者。意云。既悔通善性。次即合悔通不善。何故不言通不善說通無記。答。以次第問。合悔通不善。謂後說悔通見修二斷。即於彼處自說所以。今不述也。
八右)染謂覆(至)眠等三皆通(文)。義演云。疏染謂覆至等三皆通者。意說。染無記者。謂我見俱時無記心等。淨無記者。謂威儀等四。今言眠等三法染淨二無記者。如何通耶。答。與欲修道身邊二見俱時。即通於染。意說。眠位之中得起任運身邊二見。身邊二見。既無記性故。與眠俱。如何尋‧伺通染無記耶。答‧尋伺既通任運分別故。我見俱時尋‧伺‧問。若爾者即第七識我見。應亦尋‧伺俱‧答。此不應爾。尋‧伺說為第六識有‧不說第七有尋伺。故知。且據第六識說。問。五識既許尋‧伺。五識當有我見。答。不爾。五識尋伺者。由第六識引故言有。五識尋伺故不相違。此據欲界說。其悔行相粗猛。未通染無記。染無記行相微細故。若悔通染者。乃是不善非是無記故。惡作不與欲界俱生身邊二見俱起也。上來據欲界辨。初定豈有二無記尋伺故者。意說。尋‧伺通染淨無記也。初定豈第六識俱生身邊二見相應尋‧伺。初中亦有威儀相應尋‧伺故。云初二無記尋伺
八右)論四無記中(至)非果故(文)。義燈云。論四無記中悔唯中二者。問。異熟俱容得起威儀‧工巧。悔既容與中二性俱應通四種。答。雖色界天起通果心來。至所起身威儀工巧。又諸聖者。起通果心。屈申語不為利樂。皆是無記。此皆上界異熟起。非單四無記故皆不俱。今據單起威儀‧工巧容與悔俱。問。悔非染無記俱者。所知障菩薩人。即是染污。豈非彼俱。答。據煩惱障非染無記。依所知障通染無記故不相違
九右)此說異熟有二(至)二謂法執(文)。三科章云。依瑜伽第三。無記四。自性唯識亦說。法執不彰二乘故。異熟生攝。準瑜伽十六無記有五。初四如前。更加第五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外諸色異熟等之所攝者。皆名自性無記。除善‧染‧色處聲處。案此文。唯論色蘊自性無記性。不四蘊自性無記。今解。四蘊亦通自性。如二乘等所起法執。是異熟生亦名自性。然異熟生有二種。一是業感。二是眾生。所以本地第三四無記。已攝自性盡。六十六中開第五者。以眾生者體非異熟立為自性。前後二文不相乖受故。五蘊法並通自性。諸師於此闕而不論。後學之徒。遂無憑據。略纂三(九右)云。異熟生有二種。一從異熟種子生。二從異熟相續生第六識等者。是異熟種子生名假異熟。如眼根異熟。其第八識異熟相續生前念後念異熟故。今前念後念皆是異熟者。能執持。非六種識異也(文)佛地論七(四左)云。若法執所知障體。亦在無記心中。二乘無學現行故。無學位中不善無記。此就二乘覆。若望菩薩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覆亦名有覆。一體所望別故。煩惱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執有法計我故。體雖二而有別。一識體取境用多。此熏一種子體。亦有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道勢力分齊故。若所知障二乘說。無記四無記中何無記攝。異熟生攝。以從異熟識生起故。若爾何者非異熟生。如增上緣除所不攝。皆此攝故(文)異熟差別。具出瑜伽十六七紙六紙)略纂‧及倫記對法四等上已辨。
九右)二謂法執(至)不通惡作(文)。義演云。疏二謂法執至不通惡作者。意說。此法執無記心心所。以通染故。不與惡作俱。前說染無記不與惡作俱故。此明於淨無記法執染故。此不說也。此中云異熟生無記。是異熟心心所故。不法執無記。所以此不說也。法執無記異熟生者。非是異熟生。但從異熟識種子生故。名異熟生
九左)其餘無記(至)亦是彼攝(文)。義演云。疏其餘無記至亦是彼攝者。第一解云。其惡作無記性者。若緣威儀‧工巧。即是威儀工巧無記攝。無記惡作。設不緣威儀‧工巧。亦是威儀工巧攝。是緣威儀工巧心之類故。非餘異熟生攝也。此解即順論文故。云不通異熟性。又其餘無記至亦是彼攝者。有云。同薩婆多宗。威儀寬故。設大乘無記心。雖不緣威儀‧工巧。是威儀等攝。問。威儀不與法執無記心心所俱。答。謂威儀等唯無記性。法執覆故非彼俱。又設除果及法執異熟無記。並緣威儀心等。外餘汎起無記心者。亦是威儀中收。許令是異熟生攝。今且隨小乘威儀攝也。周云。其餘無記等者。即指前法執無記。是四無記之餘。雖不緣威儀等。以是緣威儀心之流類。亦威儀中攝。此義未詳。謂法執是染。威儀是非染。如何言是威儀心之類。答。俱無記故。據此意者。悔與染法無記俱。謂悔不通異熟性故。所以法執無記。非向異熟生中收。若許與染無記俱者。違前疏文。不許惡作與染無記俱故。解云。雖不與我執無記俱。不妨法執無記俱也(文)今謂。諸說未穩。其餘無記者。除向二種異熟生。外餘無記不緣威儀等者。此心雖不緣威儀等而無記類。故攝威儀等中。有云約薩婆多者。疏文有其意。略纂十六七左)云。即異熟生起者。及緣威儀工巧心後等流引生異熟生心。料名威儀心工巧緣也。
九右)又解彼不緣(至)亦惡作俱(文)。義演云。疏又解。彼不緣威儀等至惡作俱者。第解也。意說。其惡作無記生者。若緣威儀等。即威儀心等攝。若惡作無記性性。若不緣威儀等。即合是異熟生無記攝。如有卒爾生悔。悔昨日過見悔不問。問。彼人在如是之心。既非染淨。若非異熟生者。更是何心收。答。據大乘中。異熟生心寬。餘不攝者。皆異熟生攝。如增上皆也。今此解者。即違論文。所以會云。論中且據無記說。說云。不俱不妨。異熟生一分無讓。亦得俱也。故云異熟生無記惡作俱(文)今謂。此釋非也。此解意。謂法執異熟生無記。亦惡作俱。非約座爾心等而言(文)易可知。
九右)應勘諸佛地二障等文(文)。瑜伽佛地上已引。
九左)此異熟生心非實異熟(文)。義演云。疏此異熟生心非實異熟尋伺亦然者。意說。睡眠‧尋‧伺。但名異熟生不名異熟。若現行第八識。名異熟亦名異熟生。以異熟識種子生故。得異熟生名。不同六識別報心心所等(文)。義蘊云。疏此異熟生非實異熟者。此說眠與異熟生俱非第八地。故此與前第三乘卷明第八識動故文不相違也。此言尋伺亦然者。後解尋‧伺非異熟。但亦非異熟俱也。
九左)不與第三(至)相違也(文)。義演云。疏不與第三第八識中亦相違者。第三卷說。異熟者是第八異熟。此言異熟者。是異熟生異熟。故與前第三論相違也。
九左)非謂等別唯起一(文)。義演云。疏謂等別唯起一者。意非唯與一法俱。瑜伽為但一中隨與相應為義。
(三十左)或靜及妙皆通二種(文)。義演云。疏或靜慮及妙皆通二種者。意說。妙靜簡尋‧伺二種。有云。皆通二種者。意說。妙通簡悔眠‧尋‧伺二種靜亦爾也(文)今謂。後說為正。
(三十左)又解(至)亦是生上起下(文)。義演云。疏云。又解至亦是生上起下者。唯第解。即先聞比丘。於色界中有中亦得起悔。今言上不起下者。據多分說等者。此會違也。據多分者。如無聞比丘。於中有位起悔。餘不起故云多分。及生有故言無也者。又據色界生有說也。生在色界不得下地悔。據此一時故云不起下悔也。
(三一左)彼時極促(至)此據本有位(文)。義蘊云。疏後時極位不容生悔此據本有者。問。此何本有答。有多釋。一云。無用比丘欲界本有由先得定天眼通中有。即便起悔者。此理不然。中有之身亦具五蘊中有即是生彼。如何上界更有悔耶。又天眼通上界繫。彼俱之悔云何得是下地繫耶。若悔是上界繫者。即是上緣於上。云何此說下緣於上。亦不見惡作上界文。若退天眼已方起此悔者。既無天眼。如何中有。故為下可。又解云。中有心謗滅便地獄地獄本有起此悔者。理亦不然。此說邪見悔俱。地獄無分別煩惱。如何邪見。又一云第四禪本有者。亦為不可。中有起謗便地獄。必不生上故皆不當。今應釋云。疏言此據本有邪見悔者俱。此約餘時。欲界本有悔修上定說。非增上悔故不理。
(三一左)煩惱等皆以三界分別(文)。義演云。疏煩惱等皆以三界分別者。即上差明煩惱等約三界分別皆得起故。准此亦應生下起下悔。
(三二右)論不許(至)故不相違(文)。義演云。疏論不許至故不相違者。此明得起下悔所以也。且如前第六卷。既第將煩惱三界分別下得起。准知。悔亦合約三界明所以。今說生上得起下悔。如何知。以邪見者悔修定故。故得起下。若爾何故論文不許耶。答。論但據根本煩惱中。但與無明相應。更不與餘九惑相應。所以中有邪見不與悔俱。今言得起下者。據別時說。別時者。即邪見前得起故名俱。故知。得起下悔故。與論文亦無違返。
(三二右)許俱義隱(文)。義演云。疏許俱義隱者。然許悔與邪見及嗔俱起。義稍隱故。故云不俱。其實亦俱。然此段疏總四解。第一與第四品別。下知俱加嗔也(文)今謂。義演牒文穩字作隱。現本為正。隱字順疏文勢。
(三二右)悔非無學離欲捨故(文)。義演云。論悔非無學離欲捨者。此是三學分別。然有宗悔眠二種。非學無學。是有漏故。尋‧伺三。通無漏故。部宗。四皆通三。無學中有悔眠故。今大乘悔非無學離欲捨故。猶如憂根。問。如諸律說。無學無記犯戒生悔。是非惡作。解云。是厭悔名。於無記而生悔者。未見誠文。應是惠及勝解。義亦無失。
(三二右)善法欲已去皆為學故(文)。瑜伽七(一右)云。問。未知根何義。答。修現觀者。從善法欲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既彼五根義。當是此義。
(三二左)對法第四(至)皆通此說(文)。對法第四(六左)云。謂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有學義。從積集資糧位已去。名求解脫者。當知求證解脫分位名積集資糧位。又云。謂於諸學處究竟者。所有善法無學義。以阿羅漢等於增上戒心惠學處究竟故名無學。六十六七右)云。復次云何學法。謂或預流來或不還有學補行伽羅。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學法。何以故。依止此法。於時中。精進修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故。云何無學法。謂阿羅漢諸漏已盡。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無學法(文)五七(二左)就二十二根中亦明三學
(三三右)問苦根(至)名不斷(文)。瑜伽略纂第五(二左)云。問曰。何故憂苦二根不斷耶。苦根斷法。在無學身起故。如前說。憂根順離欲說為初二為無漏根體。無漏根體。不斷相從不斷。雖無學身。無以體善法故。唯斷縛。不是斷體。欣求涅槃故。亦名不斷。於第三果已去。非擇滅不起故。言修斷不斷
(三三右)謂苦根(至)由無漏(文)。義演云。疏謂苦根五識無漏故者。釋所以也。意說。聖人中有苦根者。以由無漏故有也。後得位引者。意云。五識苦根聖人成就者。由漏後得俱時。能引五識中諸精進等得有苦根。此約苦根無漏後得俱時名引。即五識意識無漏智引起也。
(三三右)或引後時五識等生(文)。義演云。疏或引後時五識等者。意云。或前念無漏後得。能引得後念五識苦根也。此約前後念相引故。與前不同也。
(三三左)五七說(至)如對法第十(文)。演祕‧義演並引對法。不引五七何也。疏撮舉其不引全文。五七(七)云。如經言於上解脫希求憂慼云何。希謂修行如是念。是眾聖能俱足住。求云何。謂修行如是念。我於是處當個足住。慼云何。謂於不生喜足。憂云何。謂於無上生思慕。此中預流來。於一切種圓滿故。建立憂根。若不還果雖有初二。餘無故不立憂根。唯善法欲
(三三左)如對法第十(文)。演祕云。論亦中憂深求解脫者。憂求解脫無漏根。故通不斷。故對法論第十云。未知根者。謂五意喜樂憂捨。已在根體數亦同之。
(三三左)隨順行相等(文)。義演云。疏隨順行相者。憂行相修於所求。如憂早不得解脫等。又後非無漏道親所引生故。亦非如憂。深求解脫故者。又解云。此文別眠悔二種。眠雖無漏道引。非親所生故。非如苦根。悔雖求解脫而非深求故。非如憂。由斯悔眠非非所斷
(三三左)論已斷故名非所斷(文)。義演云。論若已斷故名非所斷者。重釋睡眠非所斷。謂若已斷名非所斷者。無學中善無記眠。亦非所斷。於中縛先已斷故。故於此起眠無縛所斷名非所斷。此即約縛斷非所斷。故六十六云。云何非所斷法。謂一切有學世間法一切無學相續所有諸法。此中出世法。於一切時自性淨故。名非所斷。餘世間法由已斷名非所斷
(三三左)六十六說(至)皆已斷故(文)。六十六七左)云。云何非所斷法。謂一切有學出世間法一切無學相續所有諸法。此中若出世法。於一切時自性淨故名非所斷。餘世間法。由已斷故名非所斷(文)演祕云。問。不還斷眠。何故唯言無學斷已名非所斷。答不還縛未心盡故。不同無學(文)義蘊云。疏六十六說至皆已斷故者。彼意說。二乘無學煩惱之縛盡故。彼身中有有漏諸法皆名已斷。約已斷故名非所斷有漏諸法皆名非斷故。此睡眠亦通非斷。問。悔眠二法欲界繫。何故悔離欲斷。而眠乃通非所斷耶。答。悔唯慼行多與憂俱故離欲捨。眠行能通欣由段食無學既食故眠不斷
(三三左)據求無漏(至)即非非斷(文)。義演云。疏據求無漏無漏所引即非非斷者。此意說。若憂即能深求無漏。憂何時早證等。若無漏所引。苦根亦名無漏。今者眠若望憂能求無漏無漏所引者。其眠即合是斷法不通不斷。何以故眠不能求無漏。又眠無記性者。無漏後不引。然眠善性者。雖除無漏遠引。以不親引生故。以親言簡。若將眠同憂苦。即不通非斷。若約縛名非所斷。即通非斷。又由無學者有段食故有眠。眠通不斷
(三三左)惡作雖悔(至)故深言簡(文)。義演云。疏惡作雖至故深言簡者。意云。且如悔。若悔先不求涅槃等。雖亦是善悔。然行相不深。不如於憂。憂行相深故。
(三四右)又解此據多分不得者(文)。義演云。疏又解。此據多分不得者。意云。悔不通不斷者。據多分不求涅槃不起善悔者說。不妨有求出世深生悔故。亦通不斷
(三四右)遠引生故(文)。義演云。疏遠引生故者。意說。無漏遠引眠者。如聖者或經一日二日入觀疲勞與睡眠是也。
(三四右)二法雖非(至)通無漏師義(文)。義演云。疏尋伺二法雖非無分別智乃至此解即通無漏師義者。此師意。然雖本智中即不與尋伺俱。然由加行位尋伺能引真見道故。或後得智中。時亦引起尋伺故。尋伺得通無漏非所斷。故後解雖非乃至即不通無漏師義者。此義意說。若根本後得智中皆尋伺。然由尋伺能引無漏智。由如於憂。或彼後得智相應尋伺由如於苦。故尋伺。如憂苦亦名無漏義蘊亦同。
(三四右)大論第五(至)非尋伺故(文)。第五(三右)云。尋伺種相中第六尋伺決擇者。若尋伺分別耶。設分別尋伺耶。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別而非尋伺
(三五右)顯揚第二(至)是無漏故(文)。演祕云。按顯揚第二(四左)說。為無漏及為尋也。彼論云。二正思惟。謂依正見。與彼俱行離欲思惟。云恚思惟思惟。於修道中。相續作意思惟諸諦。與無漏作意相應。令心趣入極趣入求極求。釋曰。趣猶何也。八是解也。尋謂推尋。此趣尋等各勝劣故有極言。餘文可悉。問。伺可不入八道支耶。答。未見大乘所明之文。且依有宗婆沙論九云。伺無彼相。是故不立。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劣。是故不立。復次伺用。為尋所覆損故。於策正見。尋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義。顯揚論云。求極求。此即是尋。趣入趣入。此即是伺。二種總名正思惟支。與小乘別故亦無失。又瑜伽九(一右)云。即正見增上力故。所起出離分別思惟正思惟心趣諸所尋伺。彼唯尋思如是相所有尋伺心趣諸所言論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
(三五右)顯揚第二(至)故有等言(文)。上已引。
(三五右)對法第二(至)是語言因(文)。對法第十(八左)云。正思惟者。是誨示他支。其所證。方便安立語言故(文)十地第一七右)云。何故覺人功德具。說諸妙地。有力不解釋。何故唯歎覺。覺是因故。覺名覺觀。是口言行(文)演祕云。即瑜伽云。心趣諸所言論。亦言說因。又云。問。彼論正思惟言。據何說有。答。彼論牒頌。覺人者。依梵本云思惟也。疏依梵文故有失。問。經云思惟云何即證無漏。答。言思惟者。八道支一。體即是尋故得為證。又解脫月。諸菩薩眾。請金剛藏十地義。准十地經菩薩德。金剛藏等。八地上位。意識無漏解脫月等歎云覺。覺明知。體非有漏。
(三五右)問既引十地(至)語言因(文)。演祕云。疏問既引十地語言因故者。此難意云。言思惟者。是本經頌。論家釋云。何故歎覺。覺是言說因故。覺名覺觀。是口言行。准其論文。亦得為證。何故不引(文)義蘊大同
(三五左)答若依梵本(至)淨思惟也(文)。義燈云。西明釋云。正引下地三諸之中第一請文。長行釋云。唯歎覺。覺是因故。覺名覺觀。即口言行三藏解云。應言尋伺。言覺觀者。譯家謬也。今護法師。引為誠證者。今恐傳謬。何以故。本疏主說。親承三藏云。撿梵本言僧羯臘波。但是思惟。亦無正字。何況是尋言覺者觀。此說覺為觀。譯定增故(雷斧下‧五紙左云。梵云。僧羯臘波。翻云思惟。子註云。梁真諦譯。唐三藏譯云。作意者未詳。何據今准慈恩西明淄州等釋。何有唐三藏釋云作意耶)今西明云。三藏解云。應言尋伺。言覺鳳者。譯家謬也。經但說云覺。覺即是尋。如何得言應云尋伺。故知。傳謬問。設是觀。觀即是尋。尋是語因。後師何故不引為證。答。正思惟支體有二種一通諸部。二乘因果。及大乘因後得位體。即是尋一唯大乘因果通本後體。即思及惠。瑜伽九云。心趣諸取尋思。彼唯尋思如是相所有尋思乃至云。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正語是果。思惟語因。及顯揚第二云。求極求。現前覺了計算觀察思惟思惟性。又瑜伽九云。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證而覺。總立此二合名正見。准知。此俱正思惟支皆是初體。對法說。惠蘊攝正見正思惟正勤。九八云。若出世間正智自性。除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所緣瑜伽九云。由八支正道。能無餘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證。是故八支聖道。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真覺根本位。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證而覺。此後得位。云如證而覺故。此等皆是後八支不說尋故。後師大乘因果本後正思惟支。非是尋故。所以不引(文)演祕云。疏故引文不同彼但應云淨思惟者。顯今論家但引本經不引論釋。不引論意具辨如類。問。若引本經經頌不云正思惟者是語言因。何得引之證是因。答。文雖不言理必可故。故經頌云。何故覺人功能具。說諸妙地。有力不解釋。既云覺說妙地。今何不釋。明知。即是因。不爾如何敘有覺責不釋耶。詳曰。文察理兼論無傷。何所以者。且覺觀言。若梵本有。即不譯主加增。若梵本無。想唯觀不引此謬取彼正論思惟之言。通證因果言說之由。竟有何失。論說因其明著故。更(文)今謂。演祕云不引論意如燈。燈云。非是尋故。所以不引。然按疏意非全不引。雖引與舊譯別故。疏云引不同。燈云非尋故不引者未詳。師會云。疏外縱現行本一重問答等。具如彼中云云。義蘊云。疏答若依梵本等者。此答意云。若說覺觀理合是尋。准梵本既云僧羯臘波。即是思惟。元非覺觀翻譯失錯。實不是等。今此論上與本同。與此方十地論別也。問據此方若准梵本彼此二論不違返。問。設僧羯臘波是思惟。更加淨字。與此所引少別。何得言因。答。淨思惟即八中正思惟支。俱語言因故不違也。
(三十六右)又解十無學法(至)無學尋故(文)。十無學法者。對法第十(五左)曰。又十無學法。當知依止無學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見蘊說。何以故。無學正語正業命。是無學戒蘊無學正念正定。是無學定蘊無學正見正思惟精進。是無學惠蘊。無學正解脫。是無學解脫蘊無學正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文)義演云。此師意說。正思惟即是尋伺。故知。十無學法中除正思惟九無學法。又八聖道支中。既許正思惟是一數。即應佛有七道支
(三十六左)八地已去(至)有漏五識(文)。義演云。疏八地已上無漏觀心相續轉至有漏五識者。此即難也。難云。五識要由尋伺引者。八地以去。無漏心常相續尋伺時。如何發起有漏五識。答。不爾。目連聲。非有尋伺五識。故知。八地菩薩五識。未必由尋伺引。無漏意識相續。雖尋伺。不妨五識亦得起。前顯五識多由彼尋伺起。非一切時要由尋伺五識起也。
(三十六左)大乘不爾(至)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七右)云。五十六說。三。謂出‧息‧及身業語行亦三。謂尋‧伺‧及語業正思惟與語為因故。尋通無漏。五七。五根不攝三七品中六語‧業‧命‧喜‧安‧捨。不不攝正思惟即是惠故。此云何通。瑜伽十六八右)說。三。謂入‧出息‧及身業語行亦三。謂尋‧伺‧及語業行亦三。謂受‧想‧及意業。故尋‧伺何妨語轉。不無故。第四禪中二息等。既無其身得住。定處尋‧伺及語業。故語應亦轉。邊‧非邊行故。如前已說。身業不可為例。又論且舉身業染者。論實亦有無善法。不爾佛身語如何得轉耶。故以業思為轉。常入第四定故(文)義燈五末(四九左)云。問。心行有邊非邊。第四定地雖無出息。思邊身業得轉。在佛果位既尋伺語之邊行。語應不轉。答。如疏及樞要說。問。既說語業為語邊行。第法有語。同行故。答。約佛可爾。語不假尋。除佛已外語。必尋引故已上問。說法逗機。語假尋伺。汎爾言說何假尋伺。猶如五識多由彼起。亦有五識尋伺生。如無色定起耳聲等。答。二字上起語時難。猶如五識必假尋伺。問。身在欲界初靜慮。起語時易。應同五識。答語皆推度。起必尋伺五識不爾故不得例。又設解。欲界汎語定已上。或有語言尋伺發。但用思生。諸論但言尋伺起者。隨粗相說。如思惟支。問。正思惟支以尋為體。佛身闕過。諸靜慮支。既說尋伺無應過。齊功德故。答。道支無漏可成過。禪支漏無漏。縱闕亦非過。不爾功德即令具者。諸佛應成有漏禪支功德故。又如疏解。依思惠。若爾無粗細。何成對治支。答。亦依思惠分為粗細及對治支。如正思惟。亦無過失(文)具上疏四末(二左)及義燈釋。
(三七右)以七三(至)四句為證(文)。演祕云。問。根本智中有尋伺耶。答無。故瑜伽論三(初左)云。問。若思惟真如即觀真如耶。設觀真如思惟真如耶。答。應作四句思惟真如非觀真如。謂以分別所攝如理作意思惟真如。但見直如相不見真如乃至未至正通達位。及通達作意思惟安立真如有觀真如思惟真如。謂通達真如時。由勝義故。思惟其相。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通達相續思惟非安立真如思惟真如。亦不觀真如。謂離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諸相。釋曰。其第句。即根本智。言非思惟尋伺。若爾云何言由勝義思惟其相。答。不同加行後得智等。云非思惟其相。爾親證真言勝義。名思惟其相。思惟即是能緣異名。亦如出世未那之名。非染意故不名思量無漏正思(文)今謂。瑜伽四句中第句。檗本作由勝義思惟其相。鮮本思惟之上更非字。鮮本為正。演祕依錯本故消釋芸芸。
(三七左)然大論第五(至)名分別(文)。此尋伺決擇之文。上已引(文)義演云。疏大論第五解。此二是三界心心所者。大論約此二種分別辨。有漏心名分別二邊計心名分別。解此二種有漏。即是三界心心所。名分別也。
(三七左)雖據有漏作論(文)。義演云。疏雖據有漏作論者。意云。分別五法中屬第三者。據有漏作論。不言唯屬第三等。以尋伺亦通無漏後得智也。
(三七左)若准第二師(至)此義應(文)。義演云。疏若准第二師至佛便無乃至此義應思者。據第二師十地二乘無漏中有無漏尋伺佛果尋伺。若爾佛果思惠而尋伺。言無粗細者。意說。尋是粗伺是細故可立為能治支。佛果思惠。既無粗故。能治支。自餘人有煩惱。在初修初定。初禪中有尋伺支。以尋伺支能治欲界恚害不善法故。故說尋伺支是對治支。喜樂攝益支。定所依支。此定是餘尋伺喜樂所依也。如來身煩惱既無故。尋伺為能治支。不放逸對治放逸如來無斷不放逸尋伺既名對治支。如來尋伺支。答。護法須防如來不放逸尋伺語行無漏語行故。尋伺支。
(三七左)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六右)云。此中正思惟。若是尋通無漏者。何故五二十二根五根。不攝三七中六法。謂語‧業‧命‧喜‧安‧捨‧故正思惟別即惠根。此師以因果論。故體既惠。前師此可為正故。尋非無漏。以尋名說之。如三界適悅名樂。瑜伽第四云。無漏界有為所攝。初靜慮名有伺。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故知。尋伺無漏無漏引中兩解皆得。若言尋伺必是分別。而不定說唯屬第三故通無漏。何不對分別四句分別。以互有寬狡故。
(三八右)其楞伽師(至)第一卷解(文)。義演云。疏其楞伽乃至差別者。諸楞伽師。即執楞伽經中八九種種識中諸波。執八識尚不別。何既別心所。故不立心所。中百論師。執諸法皆空諸法尚不許立。豈別立心所部師及妙音師。唯立三心所。所謂五蘊中。受‧想‧思三。餘染中。皆依思上立。無別有體更立心所。則經文應云多蘊。不令唯立五蘊。故知。心所三種。此等心所。少故名無。妙音尊者亦同部作此說。即是婆沙論中四評家師中一人也。餘者謂覺天世友等。彼雖不言一切心所無等者。部計三心所等少也。餘染等。是思分位假也。據此道理總為此難。如前第一卷解。思想等是實。等是假。如前既難(文)義燈云。要集云。妙音不立。勘文不獲楞伽百論師等者。獲法造論不關此地諸師所難。度論等廣辨心所復何人也。或可。護法假敘賓主。今謂本意云。楞伽百論諸師。非說此地。但說西國。如理門論云破古因明師。古因明不善之者非無著者。楞伽等師者。道理亦爾。雖度論廣明心所何妨。有說即心分位。如度論。廣辨諸法何妨。清辨勝義空俗妄為不妨。護法依彼等計。立賓主起此問端(文)。今謂。如要集辨。妙音此計。疏下文。皆言覺天。此言妙音。恐應妄失。撿婆沙百四二(七左)為覺天計不言妙音
(三八左)如俱舍(至)妙香等計(文)。俱舍第十(三紙)云。有說三和為觸。彼引經證。如契經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為觸(文)此舉經部計心所假無實體婆沙百四二(七左)。
(三八左)即攝論第四(至)如前引說(文)。攝論第四(五左)十地論第八(初)楞伽第十。廣說其相。
(三八左)攝論第四(至)故此略頌(文)。無性攝論第四(四右)云。若無身寐於窟。調此難調心。真梵志(文)樞要云。瑜伽七(四左)二十二根中。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行及無身寐於窟。答。依意根處。由於前際無始時故。邊緣一切所知境故行。諸心相一一轉故。主宰行。無色無見。亦無對為無身。依止色故名寐於屈。攝論第四云。遊歷一切所識境故行。為證此義復說行。第二故。言無者。無形質故。寐於窟故居在內故。言調此者。於如是心作自在故。難調心者。必儱戾故(文)義燈云。行者攝論既云。第二故行。似意識義釋。准引此難。不唯部(文)此頌小乘故。在婆沙理等中。光記亦釋。此見疏本(三十六左)如彼(集成一之四)辨之。
(三九右)無垢稱經(至)第四卷(文)。經第四(八)第四論(九左)。
  (三九右)五十六說(至)故唯說六(文)五十六(八右)云。雖復經言如是六界說名士夫。然密意說故無過失。問。此中有密意。答。唯欲顯說心法最勝所依。當是名此經密意(文)略纂五(七左)云。釋六界經云。唯欲顯說心所最勝所依者。六界中四大所依。空是動往來所依。識是心所所依。若言六界無心所。心所無別體。唯言六不說於造色。色亦無體(文)義燈云。問。四大及心體性可知。空是何。答。准集第二。廢立十五種色云。謂作取依故。作相故。即立迥色表色所以。表即屬申。正是動作。故瑜伽第一云。表色者謂用為作動差別。此作所依迥色迥色者雜集云。謂離餘礙觸 方所可得。問。何非餘空說是迥色。既云迥色。復何名空。答。士夫界故非虛空空。離礙觸方所。故復名空。問。若取迥色即離四大有。何故餘部說唯四大不空所造。答。彼不了故。宗計異故。不可為責。不立心所大乘異說復同彼。共引此經。不唯部。瑜伽但云。沙門婆羅門令名中唯心實有非諸心所。或亦假敘非必彼難(文)具如次下疏釋(四二紙右)。
(三九右)論莊嚴論說(至)無別染善法(文)。演祕云。論莊嚴論許心似二現等者。按隨所譯論第五云。能取及及所取。此二唯心光。今光及信光二光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心光如是煩惱光。及光。如是二光無染二法。何以故。不離心光有貪等染淨法故。詳曰。准此疏云能取所取名以二現文理相順。
(三九左)牒已成義(文)義演云。疏牒已成義者。意云。此第一句義。有論文中在。八識心王六依心所。此成立心王心所之上。皆能似見‧相分。或現能取所取。疏主意。若哲法師云。許心似二現者。即心等現。似等現名似二現。今此兩解。哲解稍親。本意引頌無心所。不論現似見‧相分。疏主錯解此文。或可無錯。舉見‧心現。例染淨亦是心現也(文)今謂心王可然。言成立心所者。不順此文勢。若如哲法師義。則如是之無失。或指下文。
(四十右)初以經證後以理成(文)。義演云。疏初以經證者。即無垢稱經等。後以理成者。即指莊嚴論也。義蘊大同
(四十右)第九卷皆有相應之言(文)。第九第十相應言等者。第九(七右)云。得力通自在。及共相應法。同諸一切色心如是生又(八紙右)煩惱熏種種共心相應生。眾生見境非諸心法體。第十(九紙左)以依有無熏。生共心相應。死不共相應。清淨實相法。共智相應住。
(四十右)如對法第五(至)非自性等(文)。演祕云。按對法第五(七紙)云。同行相應者。謂心心法。於所緣展轉同行。此相應復有多義。謂他性相應非已性。如不與心相應。不與相應瑜伽十六(七紙右)所明。如前已引。
(四十右)離日輪光故(文)。義演云。疏離日輪光明者。光有二種。一近輪光。二遠輪不。經說云。日有千光。五百下照。五百傍照也。
(四十左)此楞伽經(至)五法品說(文)。第七五法門(十六紙右)云。心心數一時非前後。如日共光明一時而有。分別種相
(四十左)五十六說(至)五種種性不成(文)。五十六(八左)云。五種性不成。分位過失因緣無別故。與聖教相違
(四十左)彼言且說(至)故立五蘊也(文)。五十六(七右)云。沙門婆羅門令名中唯心實有非諸心法。此不理。何以故。且說諸蘊五種性。不成就者。又若彼計分位別故有五性者。分位別計亦過失。何以故。是諸分位展轉相望。作用差別若有若無。皆成失故。若言者。由相異故。便應體性。若言無者。計分位別則為唐損(文)略纂五(六左)云。論無心唯心實中。此部師心王一法受想行心非別有體。令破之曰。且說五蘊不成。無別受行故。違經失也。設計一心前後分位受想等。非一剎那中有受想等。今破有無皆生失者。心相異故。便應有實數。何何初剎那名識。第二念名受。三念想。一心有想異。故知。由俱心所法故。所以此應知。緣可緣境。初等即應名受。心知所緣故。如第二無者分位別。虛勞其行計有別位。量汝言。第二念應不名受。作用無別故如初心。
(四一右)分位過失(至)故成非理(文)。五十六(七右)云。又不應謂如六識身分位差別。何以故。由六識所依所緣差別故。是諸分位一處可得故。不理(文)略纂五(七右)云。若許如六識非俱時分位別有六。彼不同此。所依等別故。此心心所法。一處俱起故不為例。
(四一右)彼計六識體等(文)。演祕云。疏彼計六識一等者。義彈云。此未必然。彼意但說同是別。前後分位六識不同。詳曰。六識豈得成。所喻四蘊。體計一故。若別同。約位分六。實別者。所此蘊蘊義是同約位分四。體應各別同能喻識。由斯過故。故計體一。縱非本計。然為前難故轉計也。況復論明一心計。
(四一右)若謂一識(至)如何有轉變(文)。五十六(七左)云。若謂轉變亦不理。何以故。於有色物可轉變故。分位前後差別。非於無色如乳酪生酥等異。
(四一左)因緣別故(至)分位差別(文)。五十六(七左)云。又心因緣差別故。行別分位不應道理。於一剎那心。不可得差別因緣令彼分位而有差別。是故汝計分位差別不應道理(文)略纂五(七右)云。前計云心分位受想行心者。其心分位因緣不可得。如心緣一可受境。初念即應起貪。乃至一切時。未離此境。已來應爾。何故初念名識。第句受。第三想。差別因緣無故。無心所法。於一剎那差別因緣(文)義演云。疏謂現在一念種種多行相同者。今難云。謂現在一念識。有多行相。謂一念中有領納行相取像造作驚心行相。許一識。有何所以。今此一念有多行相因緣者所以義也。
(四一左)設念反異(至)亦成過失(文)。義演云。疏設念反異根相似因緣無別亦成過失者。此難念反異也。設許汝前後念。則令一識種種行相別者。今難云。且眼識前念眼識。亦依眼根色境後念眼識。亦緣此境。既眼識前後境相似。云何則令眼識後有領納等取像造作等行相差別故成過失
(四一左)與聖教相違(至)彼有問答(文)。五十六(七左)云。又違教故。唯心實有。不應道理。違何等教說如經言。貪瞋癡等。惱染其心令不解脫。問。此中何所相違。答。若俱有。是即等應不依識。若汝復謂以識為先。亦不理。差別過前已說(文)義蘊云。疏彼論引云如經說言貪瞋等者。彼部云。既言貪嗔等染惱其心。即是異心別別等心所。若體即心。豈可自染心耶。
(四二右)又復經言(至)如前已引(文)。五十六(八右)云。又復經言。三和合與觸俱生受想思等。又餘經說。如是諸法恒共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如是諸法而可分柝令別殊異
(四二右)顯揚第一心所(文)。第一(三紙左)說作意云。此與心同緣一境故。說和合非不和合。如經中說。若於此作意。即於此別。若於此別。即於此作意。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二法不可施設離別殊異。復如是心心法不可思議
(四二右)又經說燈明喻等(文)。五十六(八右)云。又佛世尊。為欲成立此和合義。說燈明喻。是故不可離彼俱生而說合(文)略纂五(七左)云。燈明喻者。燈明及生喻心心所法。等染心也(文)演祕云。疏經說燈明喻者。略有二釋。一云。燈明及炷。以喻心心所法。二云。如燃從燈其明和合。諸心心所和合亦爾。詳曰。前為善。何以所然。瑜伽論云。又餘經說。如是諸法恒共和合。又佛世尊為欲成立此和合義。說燈明喻。若如後解不邊。以燃燈事。或一或多而不定故。燈明與炷。必定隨合義盡(文)。今謂。前為善。略纂亦同。義演云。疏又經說燈明乃至如前引者。如一燈光明。即一心心所長行如前引者。即前論七卷(八紙左)文引之。如日與光喻。與燈明相似。今引類明喻意。取光明與燈時。以喻相應義也。
(四二右)楞伽(至)長行如前引(文)。楞伽第十(二左)云。焚燒無我見令我熾然。如焰。如蜜蒲萄乳酪蘇油等。彼所有味。不嘗者不知。取於五種中。五陰亦爾。愚癡不見見得解脫。明譬喻心法不可見。何處因義。和合不可見。諸法相。一心能取無因無生虛妄覺者過(文)長行先引者。指五法日光譬喻之文。
(四二右)又違三喻謂乳酪蘇等(至)有想也(文)。五十六(八紙右)云。復有違彼聖教可得。何等聖教。謂世尊言。乳酪蘇三譬喻故。或有所。四塵大種以之為我。或有所。有色意生。或有所。無色想生。如是經意。豈唯大種。或心。有想耶耶。是故當知。如是等經。皆有密意(文)略纂五(七紙左)云。乳酪蘇三譬喻者。法師云。經云。經中說此三譬喻。離此三外是無喻也。六界外無餘心所也。備師此喻喻羯賴藍等初三位。太師云。乳喻欲界四大為我。酪喻色界有色意生蘇喻無色界空想轉增勝故。所以三喻然豈三外色無心等耶(文)今謂。疏同太解。以順論文故。義演云。疏又違三喻乃至或時有想也者。令以義唯將後三句。即配前三界也。其事云何。言有色者。即配前欲界。即說欲界中。計四大種為我。豈欲界有色。故知。亦心心所等。言或心者。即配上界色界既言意生者。即是心也。豈色界心。故知。亦有色心所等。言有想者。既配上無色界無色界中既言無色想生。豈無色中。有想無餘心心所。故知。亦有餘心心所也。或云。謂乳酪蘇乃至有想也者。今引此喻。意說。證心所。豈有色必應心。亦有想受等。有色意生者。即是化生隨意即生也(文)今謂。義演二釋。以初為正。或說鑿矣。
(四二左)廣如彼說(至)即五經也(文)。彼者五十六。五經者第一等染心經。第二觸俱受等經。第三和合非和合經。第四證明喻經。第五三譬喻經。尋論可知。引界經。會違以示密意。非五經攝。
(四三右)恒決定所等有時不定(文)。義演云。疏恒決定所等有時不定者。意云。雖恒有識。所乃不定。如貪瞋疑惠等不並生故。問。五邊行豈不恒決定耶。答。雖恒決定非為主故。亦非為依等故。以為主等四義而簡於心所故。但言識不言所等。
(四三右)謂空界色(至)空界(文)。空界以二。一內一外。今內色俱舍一(一左)云。諸有門總及口鼻等外竅隙空界(文)法蘊足論第九(九右)云何內空界。謂此身所有各別。空性空類受。此復云何。謂此身隨皮肉具血骨髓等空眼穴耳穴鼻穴面門咽喉心腹腸肚等穴。此通貯所飲所食。及令下棄。復所餘身內各別空性空類。是名內空果。
(四三左)又次前引(至)應為返質(文)。義演云。疏又次前引乳等喻經應為返質者。既返質境前覺天等。汝若許心前後反異差別。應質云。乳酪蘇等。前後反異。乳酪等則為色者。既許心體前後反異。心體應亦名色。又質云。汝謂。士夫六界。則心者。乳等喻經中。說欲有粗四大如乳乃至無色如蘇。豈唯欲界有粗四大耶。餘二界。准此質之(文)義蘊云。疏次前引乳等喻經應返質者。六界言言識不許心所俱。乳喻唯言色欲界無心等。無色界相准知。
(四三左)非謂所似等亦無(文)。義演云。疏非謂所似無者。意說。心王似心所也。心王起染時。心王等。心王起淨時。即似於等。故頌許心似二現即是心王能似也。或似於等。或似於等。即自所似之貪等也(文)今謂。初解為正。
(四四右)非一為例(文)義演云。疏非一為例者。意說。二義總取。若但取後義者。他既將見相分為例。以無別體復生故。又云。非一為例者。意說。總取二義。名之為似。非取義為例為似也。此解是本。
(四四右)前經可知(文)。指前十地攝論無垢稱等。
(四四右)若爾貪等(至)是何(文)。義演云。若爾貪信至是何者。此問也。問意云。心王是能似。心所是所似。若許心似二現攝心所者。即心所攝入能似之中。今更說如是等未審。似何等。此問也。總心聚中已下至亦在其中。是答詞(文)義蘊云。疏爾貪信既入能似聚中者。此說許心之言。若攝心所即貪信亦入初句能似聚中。後言似貪等。更以誰為能似。
(四四右)總心聚中(至)似貪等現(文)。義蘊云。疏總心聚中貪等法亦別似貪等現者。此說其總許心似二現中。亦說貪等各自似貪分現。故第二三句別舉云。如是等。復似於等。
(四四左)以義說之總別聚異(文)。義演云。疏以義說之總別聚異者。意說。心所雖攝入總心聚中一聚。然以義說之。分總別聚。心王為總聚。心所為別聚。意說。心王見相分現。其信心所自證分。各各反似分貪信故。意說。貪自證分所反相上。亦有貪信二。其信自證分所起分中。亦信貪二也。即顯次句非上總句。此解順疏。有云。心王自證分上所變中有貪信。先說三性法。其正信自證分所起分。亦信貪無記三性法也。其染貪自證分上所變分上。亦有貪無記三性法也。故無記法。有順染。所以分中通三性法。如別抄說。下亦目順此解。約心王所變。信所變能變。似貪等也。與前解別(文)今謂。前後解未詳。貪自證分。唯現自相見分。非現信分。等亦同。貪信互現。非疏意。
(四四左)不過染淨二位中故(文)。義演云。疏不過染淨二位中故者。此釋伏難。難言。且如心心所。有多分位三性等。何故但說許心染淨二見耶。答。諸位用強莫過染淨二位。所以說心似等現。即顯勝除劣。亦似無記故。疏曰故此總言亦攝無記。不違染法故。
(四四左)如諸部中執無無記(文)。義演云。如諸部中執無無記法者。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此之四部。唯立善惡二法不立無記。其山河等既所順等者。如山河。世治等是善業所感。如穢世間等。是惡業所感。小乘有宗意說。好惡山河等。隨善惡業感。既善惡性。此亦如是。但言似貪等不說似無記(文)宗輪論云。大眾部等計。無無記法述記(五八紙左)云。隨一一境所望不同。善惡業感異故。善感名惡。故無無記二界惑其性是何。答。唯不善。二通變化心。其性是何攝。答。是善性攝。
(四五右)又解不離心故等(文)。義蘊云。疏又解心所不離心故等者。前解約總別聚異。總中別出。染淨心所為二別句。此解初句。明心體似二現。第二三句。染淨心所體似分現。以心所不離心故。故說如是等言。
(四五右)總結前義(至)非解後論(文)。義演云。疏總結前義至非解後論者。意云。此有二義第一總結前論。即無無相違之失。是第二云。或此後通但前經非解後論者。意說。此論文但前引經如何聖教有識等文。不解後論中許心似二現等文問。若第解。不許後論者。如何此文說及現似彼等文。答。以道理不違故。一處說未以須會(文)今謂。准前論文。疏第不如第一
(四五右)今此所說(至)非即非離(文)。義演云。疏今此所四世俗中第二道乃至法爾因果即非者。然此論中言若世俗蘊處界等心心所。各各有別。即依道理世俗中解。若論文中若勝義心所與心非即離者。即勝義中第勝義。以第勝義諸法因果即非離故。以心王為因。心所為果。亦非即非離。以心所為因。心王為果。亦非即非離。以心王心所相望。有相俱有因故。
(四五左)又約第三(至)八非定離(文)。義演云。疏又約第三勝義至八非定者。意云。若據能詮八識八各別。若約二無我說。八識皆是二無我。以八識皆是人法空攝。
(四五左)若遍對第勝義即離亦得(文)。義演云。疏若遍對第勝義即非者。因果性故。非即非離等。所以四諦因果道理。非即非離也。若第一俗。即邊計所執。有名無實。如計我等。第二俗即說蘊處界等各別。第三俗明四諦因果。果非因。因非果。因果各別。第四俗即二空各別。由斷我執生空。由斷法執顯法空真如雖無別。由斷二障顯得。所以諸法不定故。若第一勝義蘊處界。皆如幻水月八喻。皆不真實。若依第勝義因果不即不離。以苦集因果故。二等心王為因心所為果。或種子為因現識為果。皆非即離。若依第三勝義真如是一。但約詮顯了即假二空有別。若依第四勝義。即一真法界。心言路絕故。第二俗與第一真。法體雖是一。但約真實如幻等故有差別。餘者准知。問。後三俗前三真。體皆是一。如何於一法上而分真俗。答。據是一。但約所為說有別也。然入佛法眾生及餘有情。說曰世俗法定蘊處界等。實有因果等事。各各真實。若久修道行者各入聖位。佛即約現行次第。說諸法如幻因果不離等四勝義也。故動機異不可齊責。
(四五左)又即推入(至)何有定離(文)。義演云。疏又即推入第一中亦非即離至何有定者。今約四勝義第一中。亦不離。既說地如幻水月陽炎。何有定離。故約此如幻等殊道理。明蘊處界即非離也。
(四五左)或是第四(至)彼文自會(文)。義演云。疏或第四乃至彼文自者。若依第四勝義說。心王心所不可定即離。然八識自性亦不可言一。行相所依緣相應異故。又一減時餘不減故。亦非善。經說八識水波等。廣如下解。
(四十六右)頌中義(至)依俱隱故(文)。義演云。疏頌中義有至依俱隱者。意云。據所問。但問現起分位。若據答中乃三門。謂所依及俱轉并現起等三門。今據現起相顯故。偏問餘二門障故不同。
(四十六左)五說(至)是也(文)。五一(六右)。
(四七右)及無心之言(至)得起失(文)。義演云。疏及無心之言乃至得起失者。頌中無心二字。通下四位應言無心滅定無心無想定無心睡眠無心問絕。若餘四位不言無心者。即恐同心眠等意品得起。為簡此失故。置無心之言。亂猶恐也。
(四七左)言根本者生之由始義(文)。義演云。疏根本者生之由始者。解云。始者初也。即是根本義。即第八識生諸識之因由也。又約一身之中。第八亦得為生之初始。不得無始以解此始也。即第八識無始也。但約現身一期分限之中。以立終始也(文)今謂。初解為正。
(四八右)又解第八七識並明(至)影顯文也(文)。義演云。疏又解。第八七識並明有漏分位乃至顯文也者。第七八識。並明有漏分位者。即如前辨。初能變頌云。阿羅漢位捨。即明第八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識第二能變頌云。阿羅漢滅定出世道有等是明第七有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今六轉識。但明起滅分位故。頌云。五識隨緣乃至睡眠與闕約等。故知。六轉識唯明起滅。不明有漏分位也。今解云。第七八識一切時常行。即無間斷。所以第七八識。但明有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亦影顯六轉識亦有斷時故。六識但明起滅分位。亦影取第七八亦起滅分位次。前後論文影顯也。今言起滅者。滅即是五位無心。起即是有識常現起也。
(四八右)一句通二頌說(文)。義蘊云。疏一句通二頌訖者。以一句共為親依。即解初頌五識。第二頌中意識。皆依本識故。
(四九右)小乘五識三類(文)。義演云。疏若小乘五識三類即以五四三緣生者。三類者。一者眼識一類。具五識生。謂空‧明‧根‧境‧作意。二者耳識一類四緣生。謂五緣中除明暗亦聲故。三者鼻舌身三識為一類三緣生。謂根‧境‧作意
(四九右)謂空明(至)五同小乘(文)。演祕云。義。然說取色必藉明者。依闇所障瓶瓦等說理實暗色眼亦能見。又夜類。不藉明生。水行之類。不待空發。又於琉璃頗脆迦等障之中。亦不藉空天眼發識。空明不藉。詳曰。或夜等。亦待明等。望於人等。雖即是暗。對鵂鶹等何廢是明。如於一境四見異故。故人觀琉琉障外之色。要彼琉琉。而違於眼方能見之。若近於眼中空者。亦不能見。以此而言還待於空魚等類悉(文)倫記上(四紙右)云。問。眼由色。有見暗色識依眼根生。有識根。答。準相續解脫經云。由定力光明相光明故見暗中。然即天眼尚假光明。況亦肉眼不假光明。若蝙蝠等者。眼匡光明故。闇中能見色也(文)。正法念經四(一左)北洲不藉空緣
(四九右)論外隨作意五根等(文)。義蘊云。論外隨作意五根境等者。問。作意心所何名緣。內依本識為現為種。答。一云。種子現親生故。說為內。作意等疏為外。一云。恒續不闕者名內。或不續者名外。此七八現行并諸識種。並內緣攝。六識作意境等。明不續故是緣。以眼根等亦暫闕故。解俱得。疏約前釋。
(四九左)論謂五識身內依本識等(文)。演祕云。論謂五識身內依本識等者。問。今言外依何義明。答。有二釋。一云。約十二處本識意處之所攝故。名之為內。作意法處。故名外也。二唯第八識。若種若現生根本故。獨為內。所餘諸緣根本故。皆為外。後說
(五十右)七十六深密說(文)。七十六(二左)深密一(七左)文上引。
(五二右)或厭於心或異緣礙(文)。義蘊云。疏或厭於心或異緣者。謂無想等三。由厭心故。意識不起。眠悶二法。由疲勢等。異緣。又無想等三。大乘但由厭心。小乘有實法緣等。前解為正(文)義演無想天亦攝異緣中。
(五二右)故與前別(文)。義演云。疏故與前別者。意云。前解染一分不行故。不妨一分無漏第七。今觸但令轉變染淨。非總不行故。不同前染一分滅。淨一分在。故與前別也。有云。故與前別者。不同前第六識也。以第六緣礙總不行故。今謂。有云。之義為正。以下有釋故。
(五二左)次第二番(至)彼雙結故(文)。義演云。疏次第二翻解末云由斯頌不說比第六乃至雙結故者。即論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說第六識隨緣現文。亦應在論中第一翻解末。亦應結云由斯不說此隨緣現也。今論中第一翻解。不著由斯等言。於第二翻解下。方著由斯等言者。為欲雙結解也。
(五二左)不內緣種根理等故(文)。義演云。疏不內緣種根理等故者。種子根。謂六根。理謂四諦理。五識並不緣。有云。五識唯緣外不緣內。種者以五根發識。道理齊等也(文)今謂。有云。之不允。前解稍通。更思。
(五三右)何勞對七八(至)與五同故(文)。義演云。疏何勞對七八至與五識同故者。意云。謂前師將六識對八七說。解外門者。不得約理說於外門。何以故。以五七八識同同故者。同緣事境生。不緣內理生故。若如後師。并六識自相說。外門。前五識外門生。第六識通緣外門也。方第六故者。意說。緣外門方是第六識也。問。前師許有外門不。答。若約緣理外門。前師即不得外。若但約八識分別。亦外門。即如五識緣外。七八識緣內。第六通極成第一翻解是前師。第二翻解是後師。故論文五識已下。是後師解(文)今謂。義演解方第六云。方為助字非也。方者比方之義。五與第六比方形待。以為甄辨。故言方第六等。
(五四右)生第四禪(至)受此果故(文)。婆沙百五四(八紙左)云。問。無想天在何處攝。答。外國師說。第四靜慮處別有九。此是一處。迦顯彌羅國諸論師言。即廣果天攝。然以高勝寂靜故別立名。猶如村邊阿練若處(文)俱舍第五(二左)云。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謂廣果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無想末(文)光記第五(一右)云。廣果中有高勝處。無想有情而居其上。如中間定梵乇。於中起臺別住。此亦如彼名我想天。
(五四左)雖總言六遠三近一(文)。演祕云。疏雖意言六遠三近一者。有二釋。一云。當地名近。異地名遠。身三下地法故。二云。先滅名遠。後滅名近。由生彼天四識不生有前後故。前為正。本意顯彼所滅之非皆當地。置近言(文)義演云。疏雖總言六遠三近一者。即身三識。禪已上無故名遠三。一者第六意識。此地方滅名近一。問。初生彼天亦返有許此三起。何不名近。答。約地遠無故名遠。不據初生許起名近遠也(文)。然對法抄第三(四左)云。成唯識言。彼六識。由間斷故名不恒行。遍行別境。并善一‧遠五‧近名不恒行。有漏觀粗所厭。此故唯滅此(文)此文於六識中總分為二。五識為遠。意識為近。與此稍別。
(五四左)雖總言六遠三近一(文)。義蘊云。疏雖總言六遠三近一者。身三初禪繫。與無想遠。意識當地言近一。鼻舌唯欲界。略不說之。又三識先無。意識後滅。故言遠三近一。若爾應言遠五。何說三。答。此於當界分近無也。今取前解(已上)今謂。義蘊演祕。並取前解。然准對法抄。後解為優。抄云遠五近意故。
(五五右)即對法是揚五蘊(文)。對法第二(二右)顯揚第一四左)五蘊論三紙)如演祕引。
(五五右)瑜伽第十(至)非有色支(文)。第十(四左)論文大同。於中無想天滅盡定下。各有中字。有色無色上。並無唯字。三摩缽底。此云等至。通有無心定具釋。
(五五左)瑜伽三(至)無餘涅槃(文)。第三(三右)中分別無心兩地差別建立五門。此第四分建立門文也。彼云。分位建立者。謂除六位。當知所餘名有心地。何等為六。謂無心睡眠位‧無心絕位‧無想定位‧無想位‧滅盡定位‧及無餘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無心地。第一義建立者。謂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無心地。何以故。於此界中。阿賴耶哦亦永滅故。所餘諸位轉識滅故名無心地。賴識未永滅盡於第一義無心地。
(五十六右)此師解(至)不應徵結(文)。五九(一右)云。復次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隨眠結生相續。謂諸異生。二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聖跡。三正結生相續。謂轉輪王。四正知結生相續。謂諸獨覺。王於一切不失正念結生相續。謂諸菩薩(文)略纂五(五十紙左)云唯云。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隨眠異生。二隨眠。謂見聖跡者。此據隨眠凡夫俱用現種。對法九種會故。決定起故。言起貪嗔故非種。見道果人生。若同生。亦以現行潤。如初禪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現行潤。以道力劣。雖異生。以八種潤除第三果無以唯種潤者。本地第一卷及對法第五。此中言菩薩智力生者。謂同對法。以願力生故此果雖有漏有漏善業招。然隨處故(文)對法抄第五(七左)云。如五九說狀。不還潤生為解。一亦用現生自地者。如初二果。二唯用種。曾滿道故。戒賢師唯第八。勝軍第六。然唯識二義。在十證中。即古師說(文)義燈五末(二左)云。若爾何故五九云。一隨眠結生相續。謂諸果生。二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諦跡。答。此據多分。見諦隨眠潤生。不妨初二果亦起現纏。雖說異生現種共潤。何妨唯種。問。何以得知初二果起現纏潤生。答。瑜伽第二一云。又諸異生終時。我愛現行此力故。便身。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爾時我愛亦復現行。雖言制伏。不言非潤。雜集第五云。此勢力。諸異生輩。令以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終時。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愛現行。然下雖說對治攝伏。不言非潤。離欲聖者自說對治力強。現行。由隨眠力令生相續。又解。聖唯種潤。凡唯種現若爾二論文如何。答。皆言制伏不言能潤。設潤是助。五九文據正潤說。亦不相違如實義者。凡夫二果。俱種現潤。文如前說。若爾無心睡悶被殺。既現愛。何正潤。人。臨終必定起愛。非一剎那。即能殺故。問。於潤中有生殊。又起愛緣身境別。為於二位俱起二愛。為不爾耶。答。潤中有自體愛。潤生有境界愛。以於死有不見中有自體愛。於中有位。見處故起境界愛。故瑜伽第一云。我愛現行此力故。謂當無。便體。建立生報體。乃至云。自於彼所得處。還如是種類有情喜樂馳趣。即於處境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文)義演云。疏此師解。五九云。至不應徵結者。師會後師所引瑜伽九文。此師云。五九說異生現行煩惱生者。據多分說。非謂一切。即無想天。唯種子潤生。見道已即用種子潤生。隨眠種子也。然初二果人。亦以種子現行潤。唯第三果人。他滿隨眠潤生。以斷欲界九品煩惱盡。又未得起初禪現行煩惱故。唯種潤(文)具見樞要下末(九右)此疏次下(八二右)集成中。
(五十六右)又解五十六(至)從彼沒等(文)。五十六(初左)云。謂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異熟果。後想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沒(文)略纂五(二右)云。論云。無想異熟後於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沒。此隨順門。大乘彼果初生。及終皆無心。何以得知。即下文云。一期無心有色者。謂無想天生。故知。有色無心也。有文初生有心。此文後時無心西方皆以定業感時。感無心果。不感心故彼無心。此如對法抄廣解。後應長讀。此文云。謂若色。便彼沒已。處中有中想生。已其中有便從彼沒。既大乘小乘義。解如前。能引發無想定思者。謂定體時思。能感別報(文)。義演云。疏又解。五十六云。至為便故者。意云。此解後師所引瑜伽文也。彼文說。後想等生便從彼者。意說。死已中有生名等。是故後想生時。是死已後便從彼天沒。非未時。即言為便從彼沒。故知。中有想生。便從彼沒也。
(五十六右)異生(至)終時等(文)。義蘊云。疏異生生有種子外道等者。問。此師中有既許想生。中有末心對法說染。即是從天沒生欲界等。亦有現行潤生。何故此言唯種子潤。答。據本有說故言唯種。或此不許中染心是說。
(五十六左)五九(至)起現愛故(文)。五九文上已引。對法第五(三右)云。相續力者。有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於三界中。各令無色界生續。謂從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應。若無色界者。即以無色界自體愛命終心結生相續如是無色界沒。若即生彼。若餘處有六種心。其所應盡當知(文)對法抄五(七右)云。九種命終心。顯揚九。五九說。一切煩惱皆能結生。何故此中唯說於愛。潤生有二位。一明三性位。容起一切煩惱。若明了覆伍。唯於愛。又望遠。遠通三性是貪。此中如別抄及自本說。十地第一凡聖潤生。及五等說
(五七右)雖與無心定(至)故得為(文)。義演云。疏雖與無心定為喻至故得為喻者。觀此意。有伏難。難云。無想天後有想者。云何無心定為喻耶。故此文然與無心定為喻者。無心定。與無想定相似故得為喻。以無心定無心故。
(五七左)然上座部等(至)亦(文)。義蘊云。然上座部中有心者。此無想中有不許心。非餘中有也。今言恐此前師亦作此計者。此乃疏主設遮。豈可前不信對法中有末心亦是染耶。或前師說對法中有染心。約餘趣說。非無想天故為難也。樞要下末(八右)云。上座部勘有中有。無何得說言中有必起潤生煩惱耶。本計無中有。末計有故。已下文理唯識中看(文)義燈五末(五二左)云。樞要云勘有中有中有。答云。本計無末計有。又曾聞釋。約本而言。云無中有。今據未計故有中有。又云。本計有二。一理為量。二教為量。因分兩諍。理為量者。即立中有餘論約此。故說云有。若引經為量者。不立中有。然要集云。勘宗輪論。上座復名雪山八義別。餘一切有。即云位中有大眾等四部。都無中有。今謂不定一切有部中論文。不說中有。云末異義。其類無邊雪山同彼。豈有中有。其大眾等。論文不說中有而云。菩薩胎作白象形。准此即立於中有。故要集無其准定。
(五七左)大乘中有生支攝故(文)。如八末(五紙右)疏具釋。
(五七左)第五對法等(至)亦唯染故(文)。第五(三左)云。中有相續剎那。唯無記。以是異熟攝故。從此已後。或不善無記。隨其所應除彼沒心。以中有沒心常是染污
(五八右)然非即次生有(至)第一心也(文)。演祕云。疏非然即次第一念心者。即本有初名第二念。對前生有得第二名。此顯所餘(文)義演八本上(八右)云。疏然非即轉識文也。意說云。法爾生。初有六識者。不通初生有即起識。意通生有已去本有初位也。非即次生有後第二念時者。雖言六識本有初位亦有。不言次生有後第二念有也。言第二者。即是本有第一心也。為對生有故。所以生有後第二念。若但約本有位。既是第一念故。意說。六識此有初念。亦未起也。
(五八右)不爾卵生等(至)有意識故(文)。演祕云。疏不爾至有意故者。顯除所以。由彼卵生初在胎藏無意識故(文)義蘊云。疏不爾卵生至非必有意識者。謂卵心在汝腹未有意識。若以三分分之。即名本有初攝。論云。如餘本有初。既入喻中便所立故。今料簡應除彼也。問。如卵生者。初出卵時。必大昏昧轉識不行。若三分分亦名初分。何無過耶。答。疏中因喻皆言天越。即已簡訖。設取論中因喻。應告許除本有初故。如餘本有初即無過失。彼出胎絕攝故。
(五八右)無性第三亦說初生有(文)。無性攝論三(初右)云。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中有依意起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邏藍更相和合。若即意識與彼合既和合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
(五八左)第二卷(至)唯不起(文)。第二(十右)云。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心而住。如是漸次所緣心便寂滅。於此生中亦入亦起。若於彼唯不起。其想若生。便從彼沒。
(五八左)又非中有(至)名無心(文)。義演云。疏又中有禾可起報心者。意云。執心者。所感別執心心所等。意說。此報心於中有末位未起。至彼天本有位。暫起即滅。依此滅位立無想天。故知。中有但起潤生愛等。而不於報心心所也(文)今謂。義演釋意。未為本末之末。以屬上句。未字形誤。作末字。中有初念起異熟心。至中有末常。是染污上引對法論。今簡初念故言末等。義蘊云。疏非中有未可起報心者。謂無想異熟。必依報種立。前師彼天本有初位。既無轉識。無想異熟便無立處故說。中有末位起報心。依此種子立彼果故。
(五八左)諸論皆說(至)潤生心故(文)。對法‧顯揚等說上已引。
  (五九右)五三(至)心等等(文)。五三(三右)云。復次若此因此緣。所有生得心心所滅。是名無想(文)略纂三(六八左)云。法師云。初生有心。此心通無記性。任運生得。此滅已於賴識上建立無想異熟。BG師云。初生有意識。此識滅故名生得心心法滅。大師云。其無想天生及生及捨壽時。並無意識。生得心心法滅者。即中有末染污心。任運起故生得。此心心法滅已後生有生得心心法建立無想。然無想別報。於第八識上有防不起。功能別報體。即無想定思。思體感總後。於上有防心功能別報。問曰。第八現行心心法。如何名厭心功能無想別報。又定位心心所不行建立。何故即一思上通感總別報耶。又無心業。如何感第八識報。今不然。若定前思為總報業。惑第八總報。若厭種子功能。是別報業。感第六意識生得心心法滅及色蘊別報。若前加行不厭心時。生得異熟捨受可生。由前加行厭心故。今言得報不生。於此種子不起功能建立無想。即別報業感別報法體不離無心二說。如對法鈔引文等。此不言一期心。故知。設餘處言心。此隨順門。又難增上慢苾芻等可知。此中生二蘊。為一業別業。答。若總報一業。若別報別業感故。中有心。生有無心。何爽。亦當前思感。或思體感中有別報。思上功能生者(文)具出疏二本(八一紙左)對法抄三(三四右)集成一本之三終。
(五九左)彼處轉識(至)即已不行(文)。義演八本上(九左)云。疏彼轉至亦不行者。意云。此牒前師宗計。汝若言彼天三性轉識不行。若初生時。彼異熟生無記心等亦已不行彼天初位無記者。此牒他宗。如下正難。
(五九左)如何可言唯生得滅(文)。義演云。疏如何可言唯生得滅者。此正由難也。汝若言彼天初位三性不行者如何。瑜伽論說於彼中唯生得心滅。明知。彼天初位轉識暫起。然後滅也。意難云。若彼天初位轉識等總不行無心者。即瑜伽不可說生得心滅無心
(六十右)對法第四(至)謂無想報(文)。第四(三紙右)云。生得無記者。謂諸不善有漏善法異熟(文)今謂考第四論無生無記。謂無想報之文。此引意者。對法生得無記。是異熟果。故當此無想報
(六十右)義雖知爾起將為勝(文)。義演云。疏雖知爾起將為勝者。意云。雖上所難之道理。仍不及得起。
(六十右)如薩婆多亦許多時(文)。義演云。疏如薩婆多亦許多時故者。此引例。有宗許彼所生多有想不滅(文)俱舍五(二紙左)云。生死位中多有想。言無想者。由彼有情時想不起故(文)婆沙百五四(八左)明生死有想無想。亦明生死前後多少中云。如是者。此不定。或前多後少。或前少後多。隨其意樂差別故。
(六十右)即顯報體及無記性(文)。義演云。疏此雖顯無記性者。此明報體名異熟即是無記性故也。非是現心皆無記也。
(六十六左)此受無想處第四靜慮(文)。婆沙百五二(初右)云。問。何故第四靜慮。順心心所滅非下地耶。答。諸欲入彼定者。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靜慮。次入第二靜慮。次入第三靜慮。後入第四靜慮。於第靜慮上中下心。從上中。從中入下。下品心斷無想定。譬如女人續毛為縷。除去粗者緝續細者。乃至淨盡以手絕之。無想定。當知亦爾從粗入細。乃至都滅故。此惟在第四靜慮。又下諸歡戚受。行相粗動可除滅。第四靜慮。惟有處中受。行相微細。易可斷滅。故下地中無無想定。問。何故無色界無彼定耶。答。惟異生計習此定。以為能無想涅槃無色界有無異熟可計故。無想定於彼亦無。又諸異生斷滅。彼界無色更滅心便為斷滅。是彼所怖故。彼界中無無想定
  (六十左)凡夫三天(文)。義蘊云。疏凡夫三天處者。其實三天亦兼聖者。以上五天所居故。說三為凡夫處也(文)義演云。疏凡夫三天處者。指廣果天。是受果處也。下諸天處其想粗動至下無亦然者。意云。第四靜慮天。喜樂受想等行相粗動有變異故。不可於中受無想果。其第四禪二天想亦粗動。可伏滅。不可於中受無想報。何以故。以下二天中想勝伏故。非於生而受報也。
(六十左)非是凡夫(至)無心(文)。義演云。疏非是凡夫果者。意說。雲天名下品熏習。天名中品熏習。廣果天名品熏習。意說。非是凡夫中品熏習。而於二天色身無想果。何以故。下二天非殊勝故。明知。返顯廣果天受殊勝無心果者。必是品熏習。若餘三禪中各三天。皆有下中上熏習。如初禪中梵下品輔名中品大梵天王品。餘第二三禪中三天皆然。
(六十左)無色無身(至)果處故(文)。義燈五末(五三右)云。又云。無色天眼境。無心時既無色身。唯為能證涅槃之者。又復地無想定故。此異熟不在餘處。
(六一右)如前第一卷解(文)。疏二本(八十左)云。所熏成種。此是增上是。招彼異熟。即招阿賴耶識。依此本識。餘粗動六轉識想等不行。於此無心分位無想異熟。此言雖總。而意欲說明了心時。種子招總異熟無心以去厭種子。招別無想異熟。論種子體。是一種子。通招總別。若據其位。前後有殊。無心二果別故。又解。微心以前明了故招總果。微心細所熏成種感別果。二種種子各招一果。亦不相違種轉為無想定故等故。前解為勝(文)義燈五末(五三右)云。論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要集云。有說有釋。各三解。彼第三為此初說。彼第一為此第三說。彼此第二義即不同。今有釋第三為正。既有說第一有釋第三。何故獨有釋第三而為正釋。有說疏文。不斷第三為正說故。然以理准非極厭。心招彼總報。極厭種招彼報。何相違。又種。是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果。順五十六。不爾一因如何能感有無別相二果。又西明云。微心及微心相應思引總報。以心故。二種無心位別報。以無心故。故今謂不爾。豈於微種亦立無心定耶。

此疏三解 二本二

微思種感。總‧別。果。此疏初解‧神泰師解‧西明為勝。
明利思感總報果。此疏第不判正否。無心後思感別報果。二本第一此義為正。
微心思感別報果。此疏第三‧略纂以此為正。微明利感總報果。二本第二。
(六一右)論即能引發無想定思等者(文)。義蘊云。疏三解。初解。以一現思能感總別二果。第解。雖是一思。約分位別。無心二果故。第三解。二現思感二果。問。此中三釋何者為優。答。初釋最善。無想異熟果體因。說感總別報為行支故。第三釋理亦可通。前後現思感總別報。前是正行。後是兼支。無違理失。其第解。以無心位感彼別報。理稍難詳。豈有無心思種能感後天。經五百劫心心所不行耶。又以思種獨能感果。未見斷文。由定力能感自者亦應感。總許有力故。又無以假定。但有遮不起之義。何能有力感彼果耶。又此論言。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天異熟故。此即現思。不言所引無想定種能感彼果。故知不可。疏主且約假果以假為因。然未必取此為正。問。今言彼別報。為說感彼心之位異熟意識。為說感彼假實異熟耶。若現識應說無心若言但感無心云何思而感於假。若感彼假異熟所依之種。種由現有。云何不感於現而但感彼種耶。答。今以准。感天異熟意識。不感無心之位。何以然者。彼天初位。必有異熟生得之心。此心若非修定時感。更是何時能感。問。若不感無心。如何說招無想異熟耶。答。此假異熟。依生得種。種隨現識說感無心。理亦無失。
(六一右)前即許(至)理不遮故(文)。義演云。疏前即許一思招二報乃至理不遮故者。即一思能感總別報。是前第一解也。亦無心報者。此釋一思感總別報所由也。即是總報第八識無記無心即第六別報異熟心心所不行者是。一思尚得也。非色報者。觀此疏意。文有問。問。如何一思能感總別二報耶。答。既許一業非色果。此一思感總別二報。於理何違。色者五色根身非色者謂第八識等。
(六一左)後解二業(至)感於總報(文)。義演云。疏後解二業至感於總報者。意云。此顯第三解與第一解別。前第一解。但一思通招總別二報。此第三解。即二因二果。如別執之因。即微心也。感別報第六異熟等。如前說。總報極成故此不說。欲顯定因者。即臨入定是也。有云。後解二業等者。通取第解。即三解中。明後解與第一解別所以也。
(六一左)此會前有色支言(文)。義演云。疏此會前有色支言者。此會瑜伽第十文。彼文約時總報身說言有色支。不說以前。今此中一思能招總別二報所以。初生彼天亦有別異熟無記第六識等暫起。起已即滅有色支。此謂據一業能招總別故。兼說心。瑜伽約彼果時故。故有色支亦不相違
(六一左)設云一期此同小乘(文)。義演云。疏設云。一期此同小乘者。設無想天一期無心有色支者。且同小乘說六無。非謂總無本識等。
(六一左)俱舍論云(至)後業等(文)。俱舍第五(二左)云。言無想者。由彼有情時想不起故。如契經說。彼諸有情。由起故。從彼處沒。然彼如久睡覺。還於想。從彼沒已必生欲界。非餘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於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盡便墮。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欲界順後業。應生彼北俱盧洲心定天之(文)言不得禪者婆沙百五四(七右)云。問。彼亦曾起三靜慮。何故不引彼地壽果。答。彼雖會起靜慮。非執故不引彼壽。惟執著第四靜慮故。引彼壽。有說。彼雖曾起靜慮。而非所求。彼惟第四靜慮有說。彼雖曾起靜慮所涉路而非所趣。第四靜慮。是所趣非所涉路引彼壽。有說。若造無想天順次生受業者。法爾亦造界順後次業。如造北俱盧洲順生業者。法爾亦造欲界天順後次業。有說欲界一切有情退所歸處。謂諸有情。由業力修力無色界。彼業盡還隨欲界。譬如大地是諸飛鳥退所歸處。謂諸飛鳥由翅翮力飛騰虛空。翮力盡時。還隨於地。有說無想有情。經五百劫無想。如熟睡眠。覺已不能取異熟。但隨欲界人在樹端倚枝而眠多時欻覺手忘攀攬即便隨地。彼亦如是
(六二右)或謗釋種涅槃(文)。婆沙百五四(七左)云。有說。求無想者。執無想定真道。彼異熟涅槃乃至生彼中。此執隨遂。彼後從無想終時。見生相。便是念。涅槃。若實有者。我已證得。於今何故生相現前。由諦涅槃道故。從彼處歿生惡趣中。尊者妙音。亦是說。彼謗涅槃聖者故。從彼終。惡趣
(六二右)必生欲界(文)。演祕云。問。准小乘宗。彼沒生欲。欲有五趣。生何趣耶。答。按婆沙論三說。有說地獄有說惡趣如是者。欲界不定
(六二右)今此不同(至)可是言(文)。義演云。疏今此不同彼唯生報是言者。意云。今此不同者。即顯大乘不同小乘也。謂小乘無想天者必次生報即受。何以故。彼計云。修定時。必更不退。所以後即生彼天。故云。唯生報後報必生欲界。可得如是說。今大乘不爾。以修定退不退不退者可同前說。退者退生不定。生其義如何。謂修定有退者。後或生欲界。重引現前。既得定已後。方生彼天受無想果。故疏言此後報。即隔生名後報也。既言後報受果。不可說無想天沒。欲界欲界或可後報業。故知。生彼天既通不定。明知。與小乘別也。生者即報也。即次生是也。後者即後報也。即從此生更隔一生後生方受名後報也。不定者即不定報也。云何不定。答。謂此人雖先得定後時退。先修定。定雖是無想天因。以退失故一向而不受果。故名不定。以次生中定不受無想果故。故名不定業。如下不定業。亦同此也。
(六二左)雖牒一句(至)逐文便故(文)。義演云。疏雖牒一句至逐文便故者。意云。釋伏難云。無心既通四位。何故先解定。答。逐文便故也。
(六二左)不言唯於無想天無心(至)故須簡(文)。義演云。疏不言唯於無想天無心至故須簡者。意云。無想天唯在廣果一處有。無想天不通餘處。所以不無心言簡。若餘四位心濫心者。謂定及睡眠絕也。今言無心。簡去心故。言及無心無心睡眠無心絕等也。然欲界中。多分由喫粘食故。有無睡眠。然亦欲界中。亦有少分無心睡眠。若等活地獄。亦有少分無心睡眠。若餘地獄中。即無無心睡眠也。
(六二左)無相(文)。義演云。疏無相類法者。意云。餘四位有無心。心濫故。所以致無心言。簡無想天一處有。又無法相類故。於彼天不無心言也。類者相送義也。又類者濫也。
(六三右)遍淨者謂第三禪等(文)。義演云。若得初禪有漏定。即伏欲界貪。若得未至定。能伏初禪貪。亦不能伏自地禪貪。若得第三禪有漏定。以伏禪貪。不能伏自地三禪中貪。若得第四禪有漏定。即能伏第三禪貪。不能伏自地貪也。若得有漏定。即伏第四禪貪。不能伏自地也。乃至有頂亦然。今偏言伏遍淨者。約地滿為論。又下地等粗惡法。必隙地細定法。所以總伏下地法方上定。今但舉遍淨一處得。何須具陳。
(六三右)今無心定由定前心力(至)義與彼等(文)。對法抄第二(四左)云。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心而住。如是漸次所緣心便寂滅。滅即是定令身位異。名入彼定。成唯識說。令安和故名定(文)義燈云。西明云。雖非心所專注一境。令安和故亦名定。要集云。有釋初為勝。今謂不爾。無心睡眠。亦非心所專注一境。何無安和亦為定。故如由前加行定力安和。以無心時安和。亦彼心時安和。同得安名故本解正(文)無心位名定。具如婆沙百五二(九紙左)。
(六三左)此如前第一卷(文)。第一十六紙左)疏二本(七十六紙)。
(六三左)二法滅上立(文)。對法抄第三(九左)云。有體數多少。今解。十八法有。謂遍行一并心。或加別境一。二三四如聖二法二法非必須小乘說。或體一。總依諸種。今云不然。以依諸種立此定故。前為勝(文)婆沙百五二(四左)云。問。此滅盡定幾物為體。有說。此定物為體。若滅現前即名無心故。問。云何一滅剎那現前即名無心。答。一受剎那現前。即名有受。一想剎那現前名有想。一識剎那現前名有識。如是一滅剎那現前即名無心。斯有何過。有說。此定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心滅故。有說。此定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大善地法心滅故。如是者。隨滅爾所心心所法。爾所物現前為此定體(文)俱舍光記五(十六右)云。解云。評家意更有欣厭心所。隨其所應。與心相應。而非併起故。與前家不同。無想定體。準此應知(文)義演云。疏二法滅上者。解云。此無想定。能令第四靜慮二法滅。無想定二法者。謂五遍行。五別境。善一。及心。然此定雖非心所專注一境。然令安和故亦名定(文)今謂。義演然此定下。依西明意。此義燈所破。其不穩。義演往往引西明釋。不引樞要義燈等。此時斯書亡耶。雖存或不見耶。今疏云二法者。當婆沙三有說。有部善地。大乘十一善。以此違。一與二別。
(六三左)瑜伽二(至)亦作此說(文)第二(九左)顯揚第一四左)二文大同。但顯揚言出離作意。不言背想。譬說全同。
(六四右)不同俱舍(至)名無想定(文)。俱舍第五(三左)光記五(三紙左)云。身中無想無想者。無想者之定名無想定主釋也。或即無想無想定業釋也(文)疏二本(八二紙右)云。初業釋。無想異熟士(文)上文。俱舍通二。今唯業故云不同。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