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八
輸入者 袁雪梅
(初紙右)論若唯有識(至)說有三性(文)。三性之義。相宗綱要經論不同。新舊亦別。舊經論中雖義亦通。然唐三藏善達方音翻傳詳明無有疏漏。瑜伽倫記十九下(三十二右)云。三性之義古來大德種種解釋。乃有多塗。且如奘法師出三種義章。最明為好。彼立三性。以三門分別。一情事理門。二塵識理門。三染淨通門。執有人法定性之境名遍計所執。因緣之事名依他。無相等理名圓成實。是故論云。迷藤執蛇名遍計所執。四塵藤體是依他。藤蛇空理名圓成實第二門中。境名遍計所執。識為依他。無相無生是圓成實。是故論主不取識為遍計所執。取識變異為無我等。塵名遍計所執。第三門中。染名遍計所執。淨為圓成實。依他性者。即通染淨故。論云。若緣遍計所執此識應成染。若緣圓成實此識應成淨。是故染名遍計所執。淨為圓成實。能緣依他即通染淨。既有三門。依瑜伽文。但初門是。餘二即非。以新譯經論。上下但有情事門(乃至)備云。凡辨三性經論不同。且略分別作九門解。一名義淨門。如中邊論說。諸法名者。是分別性。唯由義執名為實。所目法者。是依他性。四種清淨是真實性。二義名淨門。如攝論說。所目義是分別性。謂依名執名下義為實。能目名是依他性故。論云。顯名是依他。顯義是分別。四種清淨是真實性。三塵識門。如楞伽經說。五法藏中相名二種名分別性。妄想一種名依他性。正智如如名真實性。四情事理門。如佛性論說。分別性者。於五事中不攝。以情計有。而無事體故。相名分別。正智四法名依他。真如一法名真實性。五末本淨門。如攝論說。一切染法是分別性。阿賴耶識是依他性。四種清淨是真實性。六情染淨門。如攝論中引毘佛略經說。如偈云。幼等顯依他。說無顯分別。說四種淨當知是真實。七染通淨門。如攝論中引阿毘達磨經。如金藏立等喻。八諦理通門。如中邊論及涅槃經說四諦皆通三性。九通別相門。如三無性論及顯揚論論能言所言相名通三性。能方所言攝屬性是遍計所執性。執著相是依他起性。無執著相是真實。今依此論。就第四情事理門將五事攝於三性。成唯識論亦存此門。顯無雜亂。
(初紙右)令難意云(至)故非唯識(文)。義演云。疏令難意云若離內識至不應唯識者。此中難意。若識無心外法者。應但有一箇依他起性。以此依他是識心故應無餘二性。以遍計所執其體是無法非緣慮故。又圓成實性體即真如。既非識心。不能緣慮。故此二性是非識心。即心外法無故言唯識。應但有一性無遍計‧圓成二法。故離云經既三不應唯識。
(二紙左)今依正義四句分別(文)。義演云。疏今依正義四句分別者。即依護法宗辨四句如疏。第三句亦遍亦計。謂第六識等者。取二執俱起心心所遍緣五蘊為我。遍緣十八界為法。不取緣一箇法。以非是返故。若依不正義安慧宗辨四句。八識皆有執如云。有計非邊。謂第八‧第七及前五識。有遍非計。謂無漏等。有亦遍亦計。謂第六識。若作此解無第四句。
(三紙左)論謂所妄執(至)自性差別(文)。演祕云。論此所妄執至自性差別者。問。法中自性差別可知。我二云何。答。但總為我名為自性。遍常等差名為差別。即離蘊等皆悉准知。亦即因明我於為自性差別等也(文)。
(三紙左)後以行相明起計失(文)。義蘊云。疏後以行相明起計失者。第二句言遍計者。謂能緣行相。言種種物者。即所執我法。此以能緣行相顯返所執過失也。
(四紙右)又所計無法(至)種種相故(文)。義演云。疏又所計無法亦可名物等者。此第二解。即約遍計所執性。名為物為種種也。體雖是無以妄執時相當情現。
(四紙左)如前第七卷等所引理教(文)。第七論(二十右)云。應更礭陳成此教理。如契經說。阿毘達磨經等。
(四紙左)所依執處與前師異(文)。義演云。疏所依○師異者。前師第二句是遍計行相。第二說第二句所遍計境。即依他‧圓成是所執之處也。
(五紙右)然攝大乘等但說依(文)。無性論第四(十八左)本云。若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文)。無性釋曰。依依他起者。謂依唯識依他起性。實無所有。似義顯現者。謂實無體。但似其義相貌顯現。若體實無。云何名義。為避此難。是故說言似義顯現(文)又(十九右)云。依他起自性名所返計。
(五紙右)然如攝論第四五卷說(至)中下半頌(文)。無攝論(十九右)云。論云。復次有能邊計。有所遍計。遍計所執自性乃成此中。何者能遍計。何者所遍計。何者遍計所執乃至廣說(文)。此明攝論說與此論中第二師解同也。
(五紙右)上但重解初頌所執(文)。義演云。疏上但○所執者。意說。從論初句顯能遍計識至此已來。即熏解前遍計所執頌也。起今說者。即初頌中第三句云此遍計所執。文尋下解第三句處也。
(六紙右)楞伽中邊等文(文)。十卷楞伽第二(初左)中邊上(五右)之文。如上屢引。
(六紙左)論皆似所取能取現故(文)。演祕云。論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者。問。何以得知。似能所取皆名為執。答。無性論第四云。依他起者。謂依業煩惱所取能取遍計隨念而得起故。又云。如前所說身等。諸識所取能取虛妄分別安立為性。又云。譬如鹿愛自相續力安立似水所取能取邪遍計性。當知名為依他起性。以此故知。有二取者。皆名為執。問。所執二相為但不但。答。有義此文是總理實隨心。執能取時有能取相。所取亦爾。非一切時執二取故(文)。
(六紙左)攝大乘論(至)皆作是說(文)。第四(初)中邊上(初)如上已引。
(六紙左)瑜伽第五十一(至)為所緣故(文)。五十一(四右)云。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習執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等(文)顯揚十七(十五右)全同。
(六紙右)論說阿賴耶(至)為所緣故(文)。演祕云。論說阿賴耶至為所緣故者。問。此欲證何。答。有義二釋。一證能熏有漏七識皆有其執‧二通證八。說能生因皆有執故。問。此師第六許有二執。二執俱不。答。有義二釋。一云同護法。二法不俱。如第七我無法執故(文)義蘊云。論說阿賴耶以遍計種為所緣等者。此師意云。賴耶遍緣一切有漏種子。既並名妄執習氣。故知諸有漏心皆能遍計。此通證八識。有漏心心所皆名能邊計。以從彼種之所生故。以彼所熏名遍計故(文)義演云。第十一本(二十二右)云。問。安慧意二分是遍計所執。體既由如兔角等。如何乃而熏種耶。答。言能熏種者。但自證分熏。見相不熏。是此師意。然自性是依他起。取熏種子乃是假。亦說是遍計所執。問。彼種子如何生實自性分耶。答。是此師意計。未可和會。問。若唯自證熏者。何故下疏云。能生種者有二能。二能者。即是相分二種子也。何故相違。答。自證緣見相時亦熏種子。後二分從此種生。問。如何自證分而緣相分耶。答。彼意計自證分隔見分緣根塵等相分相分是假。
(六紙左)瑜伽七十六(至)分別習氣(文)。七十六(初左)引解深密經。第一(十六左)云。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各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七紙右)攝論第四但說意耶(文)。無性攝論第四(十九左)云。何者遍計所執自性。當知意識是能遍。有分別故。
(七紙右)如小乘中(至)但名業道(文)。義蘊云。疏貪等三法是道非業者。思所履故。通苦樂故(文)俱舍十七(初右)云。十業道中。後三唯道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彼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轉故轉。彼行故行。如彼勢力而造作故。前七是業。身語業故。亦業之道。思所遊故。由能等起身語業思託身語業為境轉故。業業之道。立業道名故。於此之中言業道者。具顯業道業業道義。雖不同類而一為餘。於世界中俱極成故(文)光記十七(初右)云。論曰至而造作故者。釋上句。於十不善業道之中。後三貪‧嗔‧邪見。唯道思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彼貪等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貪等轉故思轉。彼貪等行故思行。如彼貪等勢力而思有造作故。貪等是思依託處故名業之道。前七是業至立業道名者。釋下句。於十不善業道之中。前七體是業。身語業性故。亦業之道為彼思業。所遊履故。由因等起身語業思託身語業為境轉故名業業之道。上業是身語業。下業是思業。業及業之道總立業道名故。於此中至俱極成故者。此顯名。同攝諸異類故。於此釋業道名中。言業道者。具顯後三業道前七業業道義。若言業道。業是貪相應思。道是思相應貪等。若言業業道上。業是身語。下業是因等起思。道是身語。此中意說。一業顯多業。一道顯多道。雖復業道性類不同。業名同故。故而一業名為餘業故。道名同故。而一道名為餘道故。如斯之類於世間中於中於典籍中俱極成故也。極成者。如言車牛。雖多車牛性類不同。車牛名同。而一車牛名為餘車牛故。典極成者。如言識住。雖四識住性類不同。識住名同。而一識住名為餘識住故(文)樞要下末(三十左)云。瑜伽六十解業業道等。與唯識第一相違。勘之(文)。
(八紙右)論計度分別能遍計故(文)。演祕云。論計度分別能遍計故者。此同無著攝論所說。無性釋云。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者。由有顯示隨念分別。取雜柔故。釋曰。雜柔即是相應俱起義也。意識由與二分別俱故。能分別顯示即是度異名。亦名思擇。論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者。無始生死所有意識戲論名言熏習種子。為此生因。釋曰。顯自見分所熏種子。是自現行親生因體。論及用一切識名言熏種子者。謂無邊色等影識。名言熏習種子為因。似彼生故。是故一切無邊行相分別而轉。釋曰。緣十八界及他識等相分之中熏成種者。總名用他。由斯意識似一切生。故有無邊行相而轉。非五‧八識得有斯事(文)雜糅之糅檗本作染。鮮本作糅。今謂。顯示者。准疏及演祕。為計度異名。然觀無性論。似語能說之義。雖為所說分別之名。觀玄奘世親攝論云。為欲顯示由此品類能遍計度故。又撿譯論文。顯示之言即是能說之義。非謂所說分別之名。疏中世親論云。唯由此品類能遍計度。略去為欲顯示之四字。豈非為成已義刊聖所說耶。答。前不言乎。論及本疏多依無性。以世親論多有略說故。有難解故。非全不用。前來既然。今亦應爾。予謂。疏主之釋每為確論。豈妄牽胸臆無有典據乎。真諦論十六(三紙右)云。論曰。此中我法名分別。何法所分別。何法名分別性。釋曰。一一別。問。求其異相。論曰。意識是分別。具三種分別故。釋曰。此下答三問。此即答第一問。六識之中但以意識為分別。以意識具自性‧憶持‧顯示三分別故。五識則不爾。論曰。何以故。釋曰。何以故意識具三分別。乃至廣說。准此論文。明知顯示即計度之異稱也。舊云自性‧憶持‧顯示三分別。新云。自性‧隨念‧計度三分別。言顯意同。猶如眼目異呼。
(八紙右)此言不爾(至)五八不爾(文)。義演云。疏此言不爾三分別中計度分別乃至五八不爾者。據法解云。即將三分別中計度分別。而攝得七分別。七分別。皆是此計度分別也。然前第七說。若准瑜伽第一。說七分別皆是第六意識不共業。又七分別是尋伺差別。即唯在第 六識中有。不遍餘識。若准對法論七分別。非是尋伺差別。七分別者。所謂有相‧無相‧染污‧不染污‧尋求‧伺察‧任運。如第七識中與四惑相應故是染污分別。若第七識與平等性智相應分別名不染污分別。故知第七亦返計收(文)義蘊云。疏此言不爾三分別中計度分別能為七中有相等者。七中唯有相緣過去。計度分明緣通三世。故有相等是計度攝。即明計度。非五‧八有。問。此中答意唯明計度分別五‧八識無如何顯此第七中有。非普計故。答。雜集論說計度分別者於去來今不現事思攝行分別。第七既與我見相應。名思搆行。不要普計方名計度。五八不爾。故彼非有。問。彼云。於不現見事思搆名為計度‧第七緣八。何不現事。答。所執我無名不現見事。於事何違。問。既有相等計度中收。瑜伽論說。尋伺有七。既七分別准知。計度亦是尋伺。而第七識非尋伺俱。云何此說計度分別第七識有。答。瑜伽第五說。諸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故知三七分別不必皆是尋伺。由此第七有計度也。問。雜集說。三分別唯在一意識。何故今言計度第七有耶。答。豈可自相分別五八無耶。故知彼論解三分別。唯約尋伺為體。等者說偏言意識。既有分別非皆尋伺。由此計度第七非無。又彼依轉門說。三分別尋伺為體。不說七。
(八紙左)無性云(至)餘亦有故(文)。義蘊云。疏無性云意識有分別至餘亦有故者。謂安慧等云。彼言顯示。即是自性分別。非計度也。故此難云。非是自性。即餘識且有。何故唯言意識有耶。問。既顯計度唯意有。今證第七。何理相應。答。如前所言。意及識故。云何計度名顯示耶。答執實何我法。當情現故名顯示。
(九紙右)又一切八識簡無漏心(文)。義蘊云。疏又一切識簡無漏心等者。安慧云。雖諸識因中並能計度。然第六因通無漏。或無分別。若總言遍計有相監失故。彼論但言意識是遍計而有分別。簡彼一分無漏意識。非唯意及識能遍計也。
(九紙右)世親攝論(至)能遍計度(文)。世親攝論四(十四右)云。釋曰。復次云何遍計能遍計者。謂意識名能遍計。依他起性名所遍計。為欲顯示由此品類能遍計度故。
(九紙右)論執我法者必是惠故(文)。演祕云。論執我法者必是惠故者。問。護法五識得與惠俱。今難他豈不自噬。答。有義兩釋。一云五識無勝惠故。劣不能執。二云此因唯難第八。詳曰。夫有執者。必有惠俱不言。有惠皆是其執。由彼有漏心皆許執故。以無惠而為難故。二解未為善釋。然不離難思之可悟(已上)今論疏有恒字。其意可知。
(九紙左)彼前師言(至)性便相返(文)。義演云。疏彼前師言至尋伺俱起者。意云。安慧說。且如小乘尋伺粗細別尋伺是俱起。善與無明正違何妨亦俱起。疏尋伺性順可許俱起。善心無明便相違返者。護法通云。尋思性相順。尋伺許俱生喜與無明性相違。善與無明不可俱起。
(九紙右)若言一切(至)行相輕故者(文)。義演云。疏若言一切有漏三性心至行相輕故者。安慧云。一切有漏三性心皆名不善。說有漏心名善者。即不善行相輕故名為善也。問。如何一切有漏心皆名不善答。不善有四。一自性不善。無慚等。二者相應不善。謂貪等相應煩惱。三者等起不善。謂所發業身語業等。四勝義不善。謂一切有漏善等三性。皆名為勝義不善故一切有漏三性心皆是不善。明知三性心中皆悉有執。
(十紙左)論曾無有執非能熏故(文)。義蘊云。問。護法五識是能熏何不許執。答。今說。是執必能熏。何癈能熏不是執。故五識及善心等。雖是能熏而非是執。若爾安慧言。我計以熏必是執。何癈是執不能熏。故第八心心所是執非能熏。於理何失。答。此例不然。能熏有四義。義具是能熏。第八執不無具應能熏。
(十紙左)應第八識(至)比量相違(文)。義演云。疏應第八識至比量相違者。故立量云第八識(有法)應亦有熏(宗法)許有執故(同)如前七識(喻)汝若言第八識雖有執而不能熏者。即與比量相違。
(十一右)楞伽中邊(至)說亦因此(文)。楞伽第三(初左)中邊上(五右)顯揚十六(九右)文如上引。
(十二右)佛地第七(至)與佛地不同(文)。佛地第七(三左)云。有義法執及無明等。遍在一切善惡無記有漏心品及與二乘無記心品。皆不了達法無我故。皆似相分見分起故(文)演祕云。疏准二十釋至亦有法執者。二十唯識明他心智。通漏無漏。釋彼無漏他心智者。而有三義。一師解。彼菩薩無漏他心智體亦有法執。論云。不知如佛智者。明知有執不知。即是無知之義。由彼無知猶未斷故。而蔽於心故不知佛(文)二十述記下(五十三左)云。此前二說皆有漏智。若是無漏他心智者。如成唯識。略有三說。諸後得智有二分耶。有義俱無。離二取故。故問。有漏心初師所說。色佛他論雖無漏心有相無相略有三說。約後得智即無此義。此師菩薩及二乘等。諸無漏心皆有法執。佛地論中亦有此義。似二取現。說有見相。見相即是遍計所執體。是無法。說能取是所執故。無無處。正說依他起故。唯二等者。但自證分。似於二現。說之為二。依他性中實無有二。說為他心智。如有漏心說。問。然佛此智有相見不。有見無相。不同二乘等諸無漏心。佛之見分親了他心名他心智。釋此理妨。如次下師。故此論說除佛以外知自他心智虛妄顯現二取分別猶未斷等。與佛有異。佛無執故。不知如佛淨智行境有義後得智見有相無。說此智品有分別故。聖智皆能親照境故不執。若故說雖地取此第二說。佛地論中更有證文。不能繁引。乃至廣說。今此二義前解為勝。
(十二右)論說言(至)如鏡等故(文)。佛地論三(四右)云。能現能生一切境界諸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住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如是名為大圓鏡智(文)如後三智現身土等。次下具說。大圓鏡智現一切境。論中處處廣說。不遑繁述。
(十三右)本業瓔珞經(至)師義(文)。下卷(八右)云。佛子而言善惡一心者。是洴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偈。明暗一相。善惡一心。佛子我法正義。而可得言善惡同一行者。而不得善惡同一心。古佛常說無相智火滅無明暗。而善惡二別而言同一果者亦無是處(文)義演云。屏沙王者。即是頻婆沙羅之國。承事外道名安陀偈者。但覽錯本不檢本經。故致斯誤(文)義蘊云。疏明暗一相至安陀師義者。應云安陀師偈義。即屏沙國之外道也。問。彼云明暗一相者。有何意耶。答。相傳解云。由彼師見眩翳人等明而不見如暗。明眼者暗而能見如鵂鶹之鳥故。明智‧明暗無差。但由眼根異。為善之心即難作惡。猶如手等為惡。故說一心非如大乘其種各別(已上)今謂。義演及此釋並言安陀偈師是誤。然按佛本行經。彼云。如來未成道時。安陀偈師所學算法。又云。偈師答言。算法不得說等(瑜伽論記十四下三十一右所引)准此經文叵必謂誤。
(十三左)論若無緣用應非智等(文)。義燈六末(四十一左)云。論名無緣用等者。難安慧師。佛菩薩智非智品。無見分能緣用故。如虛空等。護法可爾。難陀如何。唯一見分更無別用故。安慧卻誥。若要有用。方是能緣。應有無究過。見分不起能緣之用。應不能緣解云。准此非難陀難。但護法等。若爾亦有無究之過。若見能緣不更不用。應有不定。答。無無究過。以見分用從能亦有非須作用。
(十三左)更有別釋如第二卷(文)。第二論。
(十三左)論由斯理趣等(文)。義燈六末(四十二右)云。論由斯理趣等者。誥上。疏云五‧八名識入意識攝未見文故者。若爾第七名意合名意識。准可得知。答。第七別名意。通名為識。通別合目。應彼開合。用依體起。合用體開。
(十四右)攝大乘第四(至)之差別(文)。世親攝論四(十五左)云。自性遍計執故者。如於眼等遍計執眼等自性。差別遍計執故者。如即於彼眼等自性遍計執為常等無量差別。
(十四右)七十三說(至)二名施設(文)。七十三(十四右)云何遍計名自性。謂有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為別者謂遍計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別者。謂遍計名此為色。此名為愛。此名為想。此名為行。此名為識。如是等類無量無數。差別法中各各別名。又十(五左)云。復次遍計所執自性執。當知略有二種。一加行執。二名施設執。加行執當知復有五種。一貪愛加行故(演祕釋曰。以此加行而起執也。貪‧瞋如次為會‧別離二加行也)二瞋恚加行故。三合會伽行故。四別離行加故。五舍隨與加行故。名施設執當知復有二種。一非文字所作。二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謂執此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謂執此為此物。此物如是。或色乃至或識。或有為或無為。或常或無常。或不善。或無記如是等。
(十四右)顯揚十六(至)非文字(文)顯揚十六(七右)餘如上瑜伽文
(十四右)七十四說(至)二隨眠(文)。七十四(三右)云。又於他起自性中。當知有二種遍計所執自性執。一者隨覺。二者串習氣隨眠(文)演祕云。釋曰。如次現種是能遍計心所計之境。
(十四左)三者謂一(至)如對法第二說(文)。對法第二(十二右)云。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者。謂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於者來今不現見事。思構行分別(文)對法鈔三(十九左)云。攝論第四云。緣體者。名自性分別。緣義者。差別分別。或依境。境中有總有別。七十三云。一無差別。二有差分別。此皆依境。或依境中體用差別。開體令用。分之為三。謂我法用體用相隨。遍計所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想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此是無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繫意所取。遍計能相者。謂遍計此色是色能了取。此色是聲香味解法能取(文)演祕云。又按七十三。計自相等四之差別云。謂計三科諸法自性。名計自性。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法有見無見無漏漏等一切差別種種道理。名計差別。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無漏心心所取。名計所取。謂計色等能取色等。及計心心所取諸法。名計能取依體起合體開。
(十四左)四者攝論(至)不善各言者(文)。攝論第四(二十三右)無性釋曰。善名言者。謂自意趣在語前。行領具足。故名有覺。與此相違說名無覺(文)世親第四(十六右)云。善名言者。謂解名言。不善名言者。謂牛羊等。雖有分別。然於文字不有解了。
(十四左)七十三說(至)四計能取(文)。七十三(十三右)云。云何遍計義自性。謂有四種。一遍計自相。二遍計差別相。三遍計所取相。四遍計能取相。遍計自相者。謂遍計此事是色自性。乃此事是識自性。此是眼自性。乃至此事是法自性。遍計差別相者。謂遍計此色是可意。此色是不可意。此色是非可意非不可意。此色是有見。此色是無見。此色是有對。此色是無對。此色是有漏。此色是無漏。此色是有為。此色是無為。如是等類差別道理。遍計此色所有差別。如色如是餘蘊一切處等當知亦爾。邊計所了相者。謂遍計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相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相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以。此是無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繫意所取。遍計能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色能取。此色是聲香味觸法能取(文)演祕。
(十四左)五者攝論(至)依二計三(文)。無性第四(二十三右)云。論曰。如是遍計復有五種一依名遍計義自性。謂如是名有如是義。二依義遍計名自性。謂如是義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未了義名。四依義遍計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釋曰。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釋曰。依名遍計名自性者。如生在椰子洲人。聞說牛聲不了其義。數數分別如是牛聲。依義分別義自性者。謂曾未習相。與有想更互相應。欻見牛身。數數分別如是牛聲。依二記計自性者。謂依假立能信所詮分別二種(文)演祕釋第三已下云。謂了其名未了彼事。執名為實故瑜伽云。謂不了色事。分別色名。四依義遍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此名此義如是體性。
(十五左)顯揚十六(至)與至同(文)。顯揚十六(七右)云。云何等為五。一依名遍計義自性。二依義遍計名自性。三依名遍計名自性。四依義邊計義自性。五依二返計二自性。依名遍計義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既名為色。必應定有色體真實。此物既名為受想行識等。必應定有受想行識等體性真實。依義遍計名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名色為不名色。此物名受想行識等(文)七十三(十四左)亦同。
(十五右)七十三文(至)能所取等(文)。七十三(三右)云。何遍計義自性。謂有四種。一遍計自相。二遍計差別相。三遍計所取相。四遍計能取相。遍計自相者。謂遍計此事是色自性。乃至此事是識自性。此事是眼自性。乃至此事是法自性。遍計差別相者。謂遍計此色是可意。此色是非可意非不可意。此色是有見。此色是無見。此色見有對。此色是無對。此色是有漏。此色是無漏。此色是有為。此色是無為。如是等類差別道理。遍計此色所有差別。如色如是餘蘊一切處等當知亦爾。遍計所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想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此是無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繫意所取。遍計能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色能取。此色是聲香味觸法能取。又復遍計此受想行識是色能了。此是聲香味觸法能取。云何遍計名自性。謂有二種。一無差別。二者差別。無差別者。謂遍計一切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別者。謂遍計此名為色。此名為受。此名為想。此名為行。此名為識。如是等類無量無數差別法中各各別名。云何遍計雜染自性。謂遍計此色有貪。有瞋有癡。不能遠離遍瞋癡繫。又與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應。又復遍計此受此想此行此識。有貪有瞋癡不通遠離貪瞋癡繫人。與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應。云何遍計清淨自性。謂與上相違。等知其相。云何遍計非雜染清淨自性。謂遍計此色是所取。此是能取。此受想行識是所取。此是能取。又於一切無記法中遍計所有無記諸法(文)演祕云。又按七十三計自相等四差別云。謂計三科諸法自性名計自性。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有見。無見無漏。漏等一切差別種種道理名計差別。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無漏等心心所取名計所取。謂計色等能取色等。及計心心所能取諸法名計能取。又依名計義等者。按無性攝論第五本云。一依名遍計義自性。謂如是名有如是義二依義遍計名自性。謂如是義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未了義名。釋曰。謂了其名未了彼事。執名為實故。瑜伽云。謂不了色事。分別色名四依義遍計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又按七十三。計義自性等五種差別者。初義自性。有四差別。即前所引計能所取等四種是也。二名自性。即前所引差無差別二名是也。三染自性。謂計此色有貪瞋癡。不能過離貪瞋癡繫。又與一切善不相應。計餘蘊等亦復如是。四淨自性所染應知。五非染淨。但計諸法是能所取。
(十五右)復有五種(至)與此文同(文)顯揚十六(七右)云。五加行遍計。此復五種。一貪愛加行。二瞋恚加行。三合會加行。四別離加行。五隨捨加行(文)然瑜伽中第五云捨隨與。瑜伽七十三(十五右)云。復次遍計所執自性執。當知略有二種。一加行執。二名施設執。加行執當知復有五種。一貪受加行故。二瞋恚加行故三合會加行故。四別離加行故。五捨隨與加行故(文)演祕云。又顯揚十六第五加行即是前二之加行是也。六非文等亦同前二。故不重引(文)。
(十五右)復有五(至)自性執(文)。瑜伽七十三(十五左)云復次微細執著。當知五種。一於無常常執。二於苦樂執。三於不淨執。四於無我我執。五於諸相中遍計所執自性執。
(十五右)六者顯揚(至)非文學所起(文)。顯揚十六(六左)云。論曰。由有六種遍計差別故。遍計所執自性亦有六種。何等名為六種遍計。一自性高計。謂邊計色等實有自相。二差別遍計。謂邊計色等決定實有有色無色有見無見等諸差別相。三覺悟遍計。謂善名言者所有遍計。四隨眠邊計。謂不善名言者所有遍計。五伽行遍計。此復五種(貪等五種如上已引)六名遍計。此復二種。一文字所起。二非文字所起者。如有計執此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起者。如有計執。引為此物。此物如是。或色或乃至識。或有為或無為。或常或無常。或善或不善。或無記。如是等。
(十五左)七者七分別(至)第二說(文)。瑜伽論第一(十右)對法第二(十二右)之文。如上具釋。
(十五左)八者即分別(至)十六等說(文)。顯揚十六(八右)云。論曰。八種分別能生三事。何等為三。一分別戲論所依緣事。二見我慢事。三貪瞋癡事。八種分別者。一自性分別。於謂色等想事分別色等所有自性。二差別分別。謂即於色等想事釋諸分別。此有色此無色。此有見此無見。此有對此無對。如是等無量差別。以自性分別為依處。故分別種種差別之義。三總執分別。謂既於色等想事所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由於積聚多法總執為因分別轉故。又施舍軍林等。及於飲食衣乘等想事。所立舍等假想施設所引尋思。四我分別。謂苦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執所聚。由數習邪執自見處事為緣所起虛妄分別。五我所分別。謂若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所執所聚。由數習邪執自見處事為緣所起虛妄分別。六愛分別。謂緣淨妙可意事境分別。七不愛分別。俱相違分別。謂緣淨不淨如不可意事境分別。八愛俱相違分別。謂緣淨不淨可意不可俱離事境分別。如是略說有二種。謂分別自體及分別所依所緣事。此中自性分別‧差別分別‧物執分別。此三分別能生分別戲論所依事‧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即於此事分別計度無量種種眾多差別。此中我分別‧我所分別此二分別。能生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身見。及能能生餘慢根本我慢。此中愛分別‧不愛分別‧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生貪‧瞋‧癡。是故如此八種分別為起此三種事。若欲略說分別體性。所謂三界諸心心法。
(十六右)如瑜伽第三十六(文)。瑜伽三十六(十九左)云。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有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云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分別。二者差別分別。三者總執分別。四者我分別。五者所我分別。六者愛分別。七者非愛分別。八者彼俱相違分別。云何如是八種分別能生三事。謂苦自性分別。若差別分別。若總執分別。此三分別此生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即於此事分別計度非一眾多品類。若別。若我分別。若我所分別。此二分別能生一切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薩迦耶見。及有生一切餘慢根本所有我慢。若愛分別。若非愛分別。若波波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有生貪欲‧愚癡‧瞋恚。是名八種分別能生如是三事。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見我慢事。貪瞋癡事當知。此中分別戲論所依緣事‧為所依止。生薩迦耶見及以我慢薩迦耶見。我慢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普能顯現一切世間流轉品法。云何名為自性分別。謂於一切色等想事分別色等種種自性所有尋思。如是名為自性分別。云何名為差別分別。謂即於彼色等想事。謂此有色。謂此無色。謂此有見。謂此無見。謂此有對。謂此無對。謂此有漏。謂此無漏。謂此有為。謂此無為。謂如是能。謂此不善。謂此無記。謂此過去。謂此未來。謂此現在。由如是等無量品類差別道理。即施自性分別‧依所分別‧種種彼差別義。如是名為差別分別。云何名為想執分別。謂即於彼色等相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於總多法於總執為因分別而轉。於舍軍林飲食衣乘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如是名為想執分別。云何名為我我所分別。謂若謂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我所執之我積聚。由宿串習彼邪執故。自見處事為緣所生虛妄分別。如是名為我我所分別。謂何名為愛分別。為緣淨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非愛分別。謂緣不淨妙不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彼相違分別。謂緣淨妙不淨妙可意不可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此中所說略有二種。一者分別自性。二者分別所依分別所緣事。如是二種無如始世來應知展轉更互為因。謂過去世分別為因能生現在所依及所緣事。現在分別所依緣事既得生已。復能為因生。現在世由彼為緣所起分別。於今分別不了知故復生當來所依緣事。彼當生故決定當生依彼緣民起分別(文)略纂十(三十三左)曰。論云。云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二者差別。三總執。四我。五我所。六愛。七非愛。八俱相違。前三法執方便。四五人執方便。後三三毒方便。又前三通二種方便。四五唯人執方便。此八分別皆不取法執人執等正起時。以法執不感報故。既云能生三事。故知取法執等方便。若爾我見通不善性。何故不取者。若無記我見者不取。餘不善者取之。後三不取根本者。簡方便能生及根本所生異。意明後三為方便。能生根本三毒故亦取方便也。若與七分別相收。如文自思前三能生根塵二法故。論云。分別戲論所依所緣事既根塵也。論云。謂色等想事為緣故等乃至非一眾多品數差別者。謂色等想事為所依為所緣故名想事。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非一生所生者。即有為所攝名所攝。通無漏法。今又解。前言無漏者。不是三分別所生所別所生所生者。餘所生者。謂名眷屬。所顯者。謂諸根塵等法是名所顯。故第四‧第五分別能生諸見根本我見。以我見慢為餘見慢根本故。若後三能生三毒。論解總執分別中。云我及有情命者等。其我我所分別中亦計我見。此有何異答曰。前總執約二執我我所分別。唯人執故有別也(文)演祕云。又按瑜伽論三十六等。八分別者。分別色等種種自性名性分別。分別色等有見無見三性三界三世對等一切道理名差別分別。總執一切情與非情假實諸法。因起分別名總執分別。依五蘊等而執為我及我所。故名我我所二種分別。緣諸淨妙可意之意而生分別名愛分別。謂緣不淨不可意境。所起分別名非愛分別。緣淨不淨可不可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名俱相違分別。生三事者。初三分別生第一事。次二分別生第二事。後三分別生第三事(文)今謂。准上諸文。今疏云一謂戲論所依想色事者。恐是寫誤。應作戲論依緣色等想事不爾義理不通。
(十六右)九結俱品執亦是。九結者。如對法相等。
(十六右)十者即(至)非能遍計(文)。無性攝論第四(二十四右)對法第十四(十八右)云。虛妄分別者。略有十種。謂根本分別。相分別。相顯現分別。相變異分別。相為現分變異分別。他引分別。不如理分別。如理分別。執著分別。散亂分別。根本分別者。謂阿賴耶識。是一切分別種子故。相分別者。謂身所居處所受用識。是所取相故。彼復如其次第。以諸色根器世界色等境界為相。相三現分別者。謂六識身及意。如前所說。所取相而顯現故。相變異分別者。謂如前所說。身等相變異生起。相顯現變異分別者。謂如前所說。眼識等相顯現於苦樂等位差別生起。他引分別者。謂教法所攝名句文身相。此復二種。一惡說法律為體。二善說法律為體。由此增上力如其次第引二作意所攝。謂不如理分別‧如理分別。執著分別者。謂不如理分別所起六十二見所攝所有分別。散亂分別者。謂如理分別所無性等執為相所有分別(文)今謂。此根本等十分別與攝論所列名次不別。又連次別說十分別。配釋初分般若。樞要下末(三十右)云。對法十四說。說十分別。謂無性分別。有性分別。增益分別。損減分別。一性分別。異性分別。自性分別。若別分別。隨名義分別。隨義名分別。廣如彼配釋般若經文(文)。
(十六左)一根本分別等(文)。無性攝論第四(二十四右)云。釋曰。根本分別者。謂阿賴耶識是餘分別根本。自性亦是分別故名根本分別。緣相分別者。謂分別色等。有如是緣相。顯相分別者。謂眼識等并所依識。顯現似彼所緣相故。緣相變異分別者。謂似色等影識變異所起分別。老等變異者。謂色等識似老等相起諸變異。何以故。色等皆有老等轉變相故。等者等取病死變異。樂受等變異者。由樂受故身相變異。如說樂者。面目端嚴等者。等取苦及不苦不樂受。貪等主變異者。謂由貪等身相變異等者。等取瞋‧癡‧忿等如說。分等惡形色等遍害時節代謝等變異者。謂移縛等令身相等生起。變異時節代謝亦令內外身樹色等形相改變。如說寒等所逼切時身等變異。捺落迦等諸趣變異者。等即等取一切惡趣彼處色等變異。共了及欲界等諸異變異者。等取色無色界中無似色等影像識故。於諸天中及靜慮中亦有有情及器色等種種變異。如未尼珠威神力故種種淨名光色變異。顯相分別者。謂由眼等所依根故。令假色等影像顯現。眼識等識種種變異。即於此中起諸分別。即如前說。老等變異。隨其所應而起變異。何以故如說。眼等根有利鈍。識明昧故。如無表色所依變異彼亦變異。由樂受變異亦再。如說樂者心安定故。如說苦者。心散動故。貪等逼害時節代謝變異亦再。捺落迦等及欲界等依身變異識亦變異。如應當知。無色界中亦有受所作變異諸識分別。他引分別者。謂善惡友親近所起及與聽聞正非正法為因分別。即是外道迦比羅等及諸法中諸騷揭多所有分別。名不如理如理分別。如是二種隨所應能生邪見正見相應二種分別。薩迦耶見為因所起六十二見相應分別。既梵網經中前際後中際分別。謂我過去為曾有邪。如是等分別名執著分別。言見趣者。是品類義。散動分別者。散亂擾動故名散動。此即分別。是故說名散動分別。此即擾亂無分別智。何以故由此擾亂。般苦波羅蜜多故。無分別智即是般苦波羅蜜多。謂諸菩薩十種分別者。謂諸菩薩能發語言他引而轉。不稱真理。十種分別何以故。證會真理。若正理現前不可說故。
(十六左)十散動亦為十(文)無性攝論第四(二十六右)云。論曰。一無想散動。二有相散動。三增益散動。四損減散動。五十一性散動。六異性散動。七自性散動。八差別散動。九如名取義散動。十如義取名散動。為對治此十種散動一切般若波羅蜜多中說無分別智。如是所治能治應知具攝般若波羅蜜多義(文)演祕云。散動即是分別異名。
(六十右)對法第十二(至)無見見等(文)。第十二(十右)說二十八見。於中前二十七別。後一是德。論云。即上所說二十七見皆名增長慢見。又於二十七見中。前十七是根本見。後十是末。論云。如上諸論。諸見所有習氣粗重是名根本見為欲開示如上所說。十七種見諸過失門。復說餘見等。今取後十。謂於見無見等十。言二十八見者。論云。薄伽梵於大法鏡經中說。如是言若諸菩薩隨言取義。不如正理思擇法故。便生二十八不正見。何等名為二十八不正見邪。謂相見等(文)演祕(八左)云又二十八見者。按對法論具明此也。今者略言。一相見。謂聞大乘密意空教。執著如是無性等相。是名相見。因茲便諦佛說三性。遂起第二損減施設見‧三損減分別見‧四損減真實見。復欲成立此邪見故。攝少道理依了義經。方便轉變令順已見。所以復起五攝受見‧六轉變見。因復起執。若依此見行善不善皆無有罪。一切障垢皆得出離。由此復起七無罪見‧八出離見。執自見已於聲聞藏及聲聞人輕毀憎嫉。復起第九輕毀見‧十憤發見。又順自惡見顛倒建立空無相願。又思自悟令他悟所立法性一切皆生無量功德。復起十一顛倒見‧十二出生見。因此他以理責所立。不立自宗。及以機弄妄理責他。復起十三不立宗見‧十四憍亂見。又起慢心謂如是修是真供養恭敬諸佛。此即十五名敬事見。又達觀者。令捨要見。以實道理方便開悟豎無捨心。謂唯此真餘並邪妄。是名十六堅固愚癡見。上所說見習氣粗重。是名十七根本見。十八於見無見見。即前相見。此實豎執無性等相。而起不執一切相想故。十九捨方便見。即前損減施設‧分別‧真實三見。慢諸法性。於勤精進起無用想故。二十不出離見。即前攝受‧轉變二見。非方便修。不證果故。二十一障增益見。即前無罪‧出離二見。所行邪僻無容盡障故。二十二生非福見。即前輕既‧憤發二見。由於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門便發大損故。二十三無功果見。即前轉倒‧出生二見。所立法非授者受者俱不能證生進果故。二十四受辱見。即不立宗‧憍亂二見。非理與論無宜得證故。二十五誹謗見。即前敬事見。所不應說強增益故。二十六不可與言見。即前堅固愚癡見。邪執空者不應與言。與言無益故。二十七廣大見。即前根本見。由此當來惡見增廣故。二十八增上慢見。前二十七見皆名增上。並能發起虛妄無實增上慢故(文)。
(十六右)文十相(至)如七十七說(文)。演祕云。又七十七(十二右)有十種相。十八空除者。彼論甚廣。今略引云。有十種相。空能除遣。一了知法義有文字相。一切法空正能除遣。二了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等相續相。此由相空及無論先後空正能除遣。三了能取有顧戀身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除遣。四了所取有顧財相。由外空遣。五了受用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有內安樂‧外淨妙相‧由內外空及論本性空遣。六了建立有無量相。大空能遣。七了無色有內寂靜解脫相。有為空遣。八了相真如故有人法二無我相‧識勝義相。畢竟無性‧無性自性‧及勝義空。能正除遣。九了清淨真如有無為相‧無變異相。無為‧無變二空除遣。十即於彼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十六右)十一者(至)如攝論說(文)。無性論第四(初左)論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此復云何。謂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釋曰。謂身身者受者識者。如後當說。眼等六內界為性。如其所應。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彼所受識者。如後當說。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者。如後當說。是六識界。世識者。謂似三時影現。數識者。謂似一等算數影現。虛識者。謂似聚落園等影現。言說識者。謂似見聞覺智言說影現。自他差別識者。謂身等識我我所執。相續不斷執。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別故。善趣惡趣死生識者。謂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餓鬼死生影現(文)如下疏(二十二右)釋。
(十七右)十二者(至)分別亦是(文)。楞伽第四(十七右)曰。大慧何者。虛分別法體差別之相。大惠虛妄分別自體差別相。有十二種。何等為十二。一者語言分別。二者可知分別。三者相分別。四者義分別。五者自體分別。六者因分別。七者見分別。八者建立分別。十者不生分別。十一者和合分別。十二者縛不縛分別大惠。是名分別自體相差別法相大惠計。語分別者。謂樂著種種言語美妙音聲大惠。是名言語分別大惠。可知分別者。謂作思惟應有前法實事之相。聖人修行知依彼法生於言語。如是分別大惠。是名可知分別大惠。相分分別者。謂即彼可知境界中熱濕動堅種種相執以為定。如空陽焰諸禽獸見生於水相大惠。是名想分別大惠。義分別者。謂樂金銀等種種實境界大惠。是名義分別大慧。自體分別者。謂專念有法自體形相。此法如是如是非正見見分別大惠。是名自體分別大惠。因分別者。謂何等因。何等何等緣。有無了別因。相生了別想夫大惠。是名因分別大慧見分別者。謂有‧無‧一‧異‧俱‧不俱‧邪見。外道執著分別大惠。是名見分別大慧。建立分別者。謂取我我所相說虛妄法大慧。是名建立分別大慧。生分別者。謂依眾緣有無法中生執著心大惠。是名生分別。不生分別者。謂一切法本來不生。以本無故。緣因依有而無因是大惠。是名不生分別。和合分別者。謂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縷共。何等等法和合。如金縷共。何等何等法和合。縛不縛分別者。謂縛因執著如所縛大惠。如人方便結繩。作結結已還解大惠。是名縛不縛分別大惠。是名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文)今謂。經言第五自體。今疏言實體。理亦不相違。
(十七右)十四者十四不可記事(文)。不可記事者。如上已述。
(十七右)十六者(至)有情縛等(文)。十六空者顯揚十五(二十右)云。十六空者。所謂內空‧內外空‧大空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初後空。無緣盡空‧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文)辨中邊論上(八右)云。此空差別復有十六。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文)言三空所際者。顯揚十五(十八左)云。依止‧偏計‧所執等三種自體。如後次第立三種空。一無體空。二違離空。三除遣空對治諸縛。諸想差別有十六種。諸縛者有十四種。相縛粗重縛應知。一根縛。二者情五染縛。三所依縛。謂依器世間根流轉。四於智無智縛。五於境妄境縛。六後有愛縛。七無有愛縛。八執無因不平等因縛。九得上慢縛。十偏計所執自體執縛。十一諸法自體執縛。十二諸法遍知自體執縛。十三補特伽羅自體執縛。十四補特伽羅偏知執縛。諸想者。謂六種想縛。厭此想故(文)演祕云。空既能除。明所障法數亦如之所除。即是分別法也。下言除皆准此知(文)。
(十七右)十七者(至)十八空所除(文)。對法十二如上已引。十七見者。是根本見。言十八空者。般若齒贊下(九左)云。此所說空雖體無異而依事顯亦有差別。如大經中。或說十六。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或說十七。加無所得空。或說十八。又加自性空。說十九。別加所緣增上及互無空。或說二十。於十八中離無散空。為散空無變異空。離相空為自相空共相空。釋初頌曰。能令及所食。此依身所住能見。此如理所求二諦空。為常益有情。為不捨生死。為善無窮盡故。觀此為空。為種姓清淨。為得諸相好。為淨諸佛法故。菩薩觀空。補特伽羅法實性俱非有。此無性有性故。別立二空(此頌出於辨中邊論上八左長行具釋)。
(十七左)乃至二十句(至)二十五句我我所見(文)。二十及二十五句如上已釋。
(十七左)對法第十二(至)六十二見(文)。此等諸見如上已引。
(十七左)七十四等(至)故無量種(文)。七十四(三右)云。問。偏計所執自性有義種。答。隨於他起自性中施設建立自性差別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計所執自性亦再。是故當知遍計執自性無量差別。
(十八右)攝論第四(至)是所遍計(文)。樞要下末(三十)。
(十八左)七十六說(至)至下當知(文)。七十六(七左)具說勝義無性。然如所執於中無。論云。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勝義無自性性。
(十八左)此真不然(至)遠亦不遮(文)。下文(四十右)云。此遍計執亦依圓成而起。此中但言依依他者。以心相分影像是依他性。依此執為圓成實。故從實為言。但說依他。又依他起是安足處。稍可言說及擬宜故。但執依他。圓成不爾。故不說也。實亦依執。如二乘無常‧無我‧無樂淨等。
(十九右)七十四說(至)即是此也(文)。七十四(七右)云。問。遍計執自性由何故遍計。答。由依他起自性故。
(十九右)何故七十四(至)以無相故(文)。七十四(三右)云。問。遍計所執自性何等智所行。為凡智耶為聖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無相故(文)義演云。疏何故七十四又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智境者。此文問也。意問也。既遍計所執是境攝者。何故七十四中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境。答以無相故言俱非境也。意說。遍計所執體相是無故。俱非凡聖智境也。夫論相分非是無故。
(十九右)故彼言境(文)。義演云。故彼言境者。故彼瑜伽說遍計所執性是有遍計心之境也。
(十九右)非不對心(至)說為應知(文)。義演云。非不對心至說為應知者。解云。然說非境者。不是不對心說為非境。以無性故。所以對心說為非境。說亦應知者。遍計所執既是無對心。云何無體所執可說所緣。以無體故。若非對心云何可知。問。三種自性義應遍知。答一切故知遍計亦所知法。又瑜伽七十四曰。問。三種自性義應遍知。答。一切故知遍計亦所知法。又瑜伽說初生准是凡夫之境。虛妄分別取所執故。
(十九左)此義應思(文)。義演云。疏此義應思者。夫遍知者無所。不俱了方名遍知。有不如無。云何名為遍。是故佛心亦知此法。無法雖不成緣有所緣義。
(十九左)諸心心所(至)二分而生(文)。義燈六(四三左)云。要集云。諸釋言同而意少別。有釋。安惠相見二分從緣生者。是護法師據自卻他非謂安惠許從種起。如云習氣是相分。攝此意(三十左)云。所遍計法唯言依他。為唯護法亦安惠耶此二師文。護法親取相分。安惠本質皆得。三解俱得勘之。
(二十右)中邊等說為計所執(文)。中邊上(二左)云。虛妄分別者。謂有所取能取分別。於此二都無者。謂即於此虛妄分別。永無所取能取二性。
(二十右)舊中邊云(至)心心所(文)。上卷(四右)頌又彼論所字作法。長行云。虛妄者。若約界立。謂欲色無色界。若約生立。謂心及心法是總類相。
(二十左)新翻論云(至)是虛妄分別(文)。上卷(五右)之全文。
(二十左)顯揚十六(至)心心所(文)。十六(九右)明八種分別已云。若欲界說分別體性。所謂三界諸心心法。
(二十左)舊中邊論頌(至)此二取無(文)。舊中邊上卷(六右)云。有此無者。謂但有所取能取。無餘文全同。
(二十左)新翻無二有無故(文)。上(七右)長行云。無二。謂無所取能取。有無。謂有二取之無。此即顯空無性為性(文)演祕。義蘊云。疏新翻云無二有無故者。雖無實能所取有此二空之無性也。
(二十二左)攝大乘論(至)是依他起(文)。無性攝論四(十二右)云。由唯識者。是無義故。次說言。無有義故。所說唯言專為遣義無義之理。少分已說。少分當說。由一性者。謂相及見。於一識中有有相有見。二分俱轉。相見二分不即不離。始從眼識乃至身識。隨類各變為色等種種相滅。說名相分。眼等諸識了別境界。能見義邊說名見分。又所取分有相。能取分有見。是名二性。由種種者。種種行相而生起故。於一識中一切變異似能取見。此之二分名有種種差別行相俱時而起(文)義蘊云。疏唯識二種種者。此即本攝論文也。今此所引唯識量唯二等者。翻譯本異義意同也。言唯量者。無境故量即識。既言唯識故無境也。問。何故謂識為量。答。有揩准故。是能量故。問。既言能量。既有所量。云何無境。答。唯言為遮離識實境。故無有失。
(二十二右)又種種者(至)如攝論說(文)。無性攝論四(十二右)云。於一識中。一分變異似所取相。一分變異似能取見。此之二分各有差別行相。俱時而起。若有不許一識一時有種種相應無一時覺種種境。
(二十二右)五識所依為界名身者等(文)。義蘊云。若具言之。以五識前念及六‧七‧八識為身者。俱是為界故。若別言之。第八是身者。以能執受眼等五根故。由此前說執受五根。眼等五識依之而轉。第七‧八識名為受者。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轉也。
(二十二左)此等門義如攝論說(文)。無性攝論四(四右)云。釋曰。身身者受者識者。如後當說。眼等六內界為性。如其所應。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彼所受識者。如後當說。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者。如後當說。是六識界是識者。謂似三時影現。數識者。謂似一等算數影現。處識者。謂似聚落園等影現。言說識者。謂似見女覺知言說影現。自他差別識者。謂身等識我我所執相續不斷執。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別故。善趣惡趣死生識者。謂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餓鬼‧死生影現(文)演祕云。今遂難釋。身者識者。即阿賴耶。是五識身所依之者名為身者。若爾第六亦依第八。何但言五。既有此妨故更釋云。八執五根。五識方起五根名身。執身者識名身者識第六不例。依天親論以染末那為身者識。受者識者。謂染末那也。由是第六不共依故。五識不例。受者之識名受者識。問。何不取六無間滅意為二三耶。答。離六能受識無別故。故不取也(文)。
(二十二左)此中既言(至)言依他也(文)。演祕云。此中既言至亦依他起者。此十一中五是相分。彼言十一皆依他起。故知相分非計所執。問。世數二種何非相收。彼論說云。三時算數而影現故。答。若論影像誠中所責。疏據其本亦唯境相故。但言五。如五根等皆第八相。善惡趣體實唯報。識通能所以資具等。論故趣示相世數不例思之(文)義蘊云。疏論五識名依他起者。問。世數二且是識變相分中收。何故不取。答。彼不相應無實自體。即識心故。所以不言。
(二十二左)瑜伽七十二三(至)及相名等(文)。瑜伽七十二(四左)七十三(初)顯揚十二(五右)十六(五右)無性攝論第四(初)。
(二十三右)言等者(至)色等處等(文)。義蘊云。疏言等至等處者。此言相。識者。即相見。等者處。此言相識者。既相見等四分識也。言識等者。舉色等餘四蘊也。言處等者。等界緣起也。此並入等中唯除無為皆攝依他(文)義演云。論言等者等相識等色處等者。解云。相識者。是識相分。相從識變。故名相識。相識非一。故名等也。又相者。即五法中相。識者即分別。等者舉相識等五正智。以攝論中先明十一識次明五法故。論言十一識等。等取五法中相等四法。此解稍勝。色等者。謂色等五蘊。處等。謂十二處(文)今謂。不見論中已舉相等四法。何重舉相與分別。等取名及正智。
(二十三右)佛等無漏後得(至)應明所執(文)‧義燈六末(四十四左)云。問安慧見相是計所執。佛果應無。云何云無漏二分應名遍計。答。本計是無。乘前難彼。若無見分無能緣用。以量立有。復教證成成佛得有。故為此難。問。安慧本計佛無見相。何智緣真。何智緣俗。答。緣自證分名俗。緣如名真。問。因位無漏亦許有執。何名現量比非量等。又親得緣如不。答。准緣他心云不知如佛智。亦不親緣如。因位名無漏名緣如。名緣二空等者。據無明漸微名為無漏緣。如緣空分為凡聖故。諸自證因位不能分明親得。現比非量准思可知。問。彼計因位見相體無復不親得自證及如。將何以為親所緣緣。第七卷云。親所緣緣能緣皆有故。答。彼計親所緣緣非必有體。若爾如何此下難云。又若二分是計所執。應知兔角。非所緣緣耶。答。略有三解。一云彼計兔角非因生故非所緣緣。二分因生成所緣緣。今此據無同彼兔角。故得為難。一云本計雖無親所緣緣心亦得生。以立唯識故。然阿那所說無非所緣緣者。是破他計。就他為語。今者護法約自破彼。故為此量。一云護法據攝大乘有能緣計‧所遍計‧俱依他起。此所遍計即疏所緣緣。安慧共許。例親所緣緣亦應有體。說所緣緣故。准無著‧陳那。俱有親疏二所緣緣故。今此破。依共許教立量破彼。非是護法據自破他。此釋為勝。今此論文舉反破量。不舉順成舉順成者。應云佛親所緣緣相見分有。例餘相見亦應是有。是所緣緣故。如佛相見。然始反成若二分無。應非所緣。體非有故。如免角等。安慧設許亦所緣緣。能所遍計是何處攝。若所遍計是依他有。若能遍計非是內心。若計所執非所緣緣。不說無法為所遍計故。安慧自許因位諸心皆能計故。既說能計即說依他為所遍計故。相見無非所緣緣故。分難云。見相體無非所緣緣。問。若計所執非所緣緣。如何下說為凡聖境。答。境寬緣狹。設非所緣。約智(二十三左)緣亦得名境。親緣相分是所緣緣能緣。皆有唯識理故。非要質有方能起心(文)。
(二十三左)彼計二分(至)就他為論(文)。義演云。彼計二分至就他為論者。解云。即安慧救云。彼遍計二分非所緣緣者。不是破我。陳那菩薩觀所緣論中。就他等。小乘難云。汝計二分既非實有。應不成所緣緣以彼計有法方成緣。無法不成緣。所以陳那就他為難。非是破我之義。既一切唯識。何藉緣生。是無法亦得成緣。以一切皆唯識故。
(二十四右)不爾此文(至)非謂極成(文)。演祕云。不爾此文是遂他義非謂極成者。若難於他二分無體。應不熏種。此難不爾。安慧熏種。不要有體。護法今以自義逼他。非是兩宗極成之義(文)義演云。疏不爾此文是遂他義等者。謂他許自及二分俱從種生俱熏種。故為量。若他不許二分熏種。便犯府非極成量。故俱遂之云。汝不許二分熏種。後識生時應無二分。
(二十四左)彼執種子非真有體自證分(文)。義蘊云。安慧種子雖是自證分之功德。然遍除見分。不能自緣。自證見故緣彼種。由此種子非相分收。問。彼師種既非相。何得以自宗義而難他。答。准理應先難為相分。然後方難。既非有法能作因緣。立量難云。汝之種子應是相分。許有為法非能緣故。如五塵等。
(二十四左)仍非相分(文)。演祕云。仍非相分者。雖自證緣種體非相分中攝。所以如燈。疏中上下言相分者。以護法義而從他也(文)義燈六末(四十六左)云。西明云。又諸種子是第八相。若是所執應非因緣。以無體故。如空花等。今謂。不爾。若許種子是相分收。彼計相無何故護法第二卷難云假法。如無體即無故。又不應言即非一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瓶依四塵非全無故。不同空花等。
(二十五右)又唯自證分(至)得自緣故(文)。義演云。又唯自證分如何緣證自證至得自緣故者。解云。是難安慧師。汝執有一箇自證分者。如何緣證自證分。復如何緣種子耶。若許緣種者。豈一心中亦量非量耶。如緣證自證時。此即是現量。若緣種子及相分時。此自證心。即是非量。彼計種子‧相分是計所執故。問。安慧不立證自證分。如何難他緣證自證分耶。答。護法將自宗義以難於他。故云緣故。前以教證成證第四分。故為此難。
(二十五右)豈一心中亦量非量(文)。義蘊云。疏豈一心中亦量非量者。緣證故。現量緣種非有故是非量。問。安慧既無四分。如要此證自證。答。有二解。一云自證自緣所緣自證。名證自證。一云護法以自義前解為正(已上)義演唯以第二為釋。
(二十五右)許有見分即無自失(文)。義蘊云。若許有實見分而能種。即無一心量非量。失見分緣種唯非量。故言。若更立分等者。設縱安慧本自證分唯緣第四。既立一自證分。今緣種子故。無一心通二量者。即此所立。緣種子者。即初自證既非內緣。容非見分。
(二十五右)解二句為二(文)。義演云。解二句為二者。即上來解遍計‧依他名為二句。或頌依他但有兩句。如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等。為二句如前。初科文中而有二義。一以三性別明為三。二以三性總別為三。即遍計‧依他合為一也。何順為一耶。答。以此二性須相對辨故合為一(文)此據演祕。義蘊云。疏解二句為二者。謂依他中二句為二。此解初句兼結上文(已上)今謂。此解與演祕義演中第二解同。
(二十五右)若為初性(至)初師結(文)。演祕云。若為初性至初師結者。依二分科。此即最初難陀師結。問。明所遍計護法文中而有其四。第四結正即是此文。如何今說是初師結。答。以難陀師二分依他結文。順彼不言自證及證自性。少同護法。隱已從他。云初師結前顯自義。云四結正。故不相違。或初字誤。應為後字。顯此結文非安慧故。既通二義。應從多本(文)義蘊云。疏初師結者。此中疏倒。應云此師初結也。問。護地文第四結正。何得言初。答。第四結中方與依他合解。依他中二句為三。初解初句并結前文。依他眾下解第二句。此言初者。望第二句亦不相違。或師字誤來。但可言此初結也。下文正解依他義故。此初結不如前解(已上)。
(二十五右)答問其相(至)寬狹不同(文)。義演云。答問其相至寬狹不同者。如論云遍計所執其相云何。此問。答此問中。有二師解。如安慧說自證有體見相無體。此狹也。若護法云四分總依他有體也。故寬也。
(二十五左)辨二性別答第二問(文)。義演云。辨二性別答第二問者。第二問曰與依他起復有何別。今辨遍計依他差別不同。即正答第二問。
(二十六右)或復此下方解第二句(文)。義演云或復此下方解第二句者。即從頌言分別已下文是也。
(二十六右)或染依他(至)緣之所生(文)。義演云。或染依他起為分別緣之所生等者。此第二解。即說染分依他起法從虛妄分別心所生。由分別心之所熏成種子等。雜染依他故。云分別緣所生也。前解染分依他名分別。約種子生現行見分等。此第二解即約現行熏成依他雜染種子等。故二解有別(文)今謂。此中二解唯在緣字屬上分別與不屬別。非約現種論其差別。對之可知。
(二十七右)論二空所顯(至)名圓成實(文)。義燈六末(四十七右)云。有云。真如為二空。顯者由實無二我及空無二我。離此增減方是圓成。要集云。空雖非表詮與表詮為因。故名空顯。智緣二空未顯真故。今謂。不爾。智緣空時雖未即證。因此能顯。若即由空方顯真者。智正觀空真如未顯。智正證真。復不作空。不可非智觀空空自顯真。離觀空智空自顯真。何時能顯。佛地論中俱云。就加行觀名為共相。不說由性空顯名為共相(文)。
(二十七左)論箇自共相虛空我等(文)。演祕云。論箇自共相虛空我等者。有義疏說共相。如因明說。無別體性不可言常。故常言簡。今解。此依佛地經說苦無常等。有義共相雖可稱遍。由生滅故不名成就。又佛地經所說共相雖遍無表。若無常等具有遮精。前無性故。後生滅故。俱不可常皆遮簡也。詳曰。疏無文判定依因明不依佛地。然言觀心共相無體。且釋論說空無我二。苦無常二論等等之故。疏不釋。隨論省略。非不許彼亦是所簡。通簡經論所說共相。若言唯簡經說共相。論說共相何意不簡。豈論共相非所簡耶。若非所簡常簡共相。有不盡失。故疏無違。有義不足(文)今謂。有義取捨經論不符論旨。如演祕破。然演祕云論說空無我二苦無常二論等等之者。亦非論意。何者論言虛空及我。此舉所簡法。非謂共相。況唯言我。不言無我。又等之言非等苦無常。疏有多釋皆無其意。
(二十八右)既爾不應說彼體性是常法故(文)。義蘊云。空無我等既無實體。故非常法。今論言常。簡共相者。即簡空等。
(二十九右)舊中邊上(至)得入真實性(文)。中邊分別論(二十右)云。偈言無變異無例成就二真實。無為法者無變異成。得入真實性攝。一切有為法道所攝。無顛倒成就故。境界品類中無顛倒故成就真實者(文)義蘊云。舊中邊得入涅槃實性者。問。何故無為有為俱云。真性耶。答。顯入‧證入俱名為入。真如常顯真實性故名入。非是先無今有名為入也。無漏有為可具二義。一者顯入先未無漏。今顯無漏故加得字。諸無漏法皆名真實性。此既顯入故云得入真實性。二者證入得。謂能證得。無漏有為能證真性故云得入。此則唯以真如名真實性。二解俱得。
(後二十九右)新翻中邊(至)初三之義(文)。中卷(四右)之全文。義演云。疏新翻中邊第二至初二之義者。彼論云。真如涅槃無變異故。無變異即此明無為圓成實。三義中第二常義。又彼論說。一切聖道於境無例。無例者。即是引論明有為圓成實。三義中第一離例義。今合此無為有為之二種名圓成實。即但有此中初二之義。初即五有為三義中初義。二無為三義中第二義也(文)義蘊云。疏但有此中初二之義者。聖道無例即第一離例義。涅槃無反即第二究竟義。此中者。指近之詞。彼之二義即當此無漏有為中初二之義。唯闕後一勝用周遍故。有疏本云初三之義者。傳寫誤矣。宜依此定。
(二十九右)成就者遍義(文)。義蘊云。疏成就者遍義者。問。遍即圓義。此中何故不以成熟解於成義。而釋遍義耶。答。此言無實簡共相等也。解成就復言成就者。與圓滿義同。故以成就解於遍也。
(二十九左)攝論四說(至)無變易故(文)。無性攝論四(十九右)論曰。何因緣故名圓成實。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又曰清淨所緣生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釋曰。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等者。應知自性常無變故。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圓滿成就真實為性。
(三十左)此即約表詮顯圓成實(文)。我法空即是遮詮。遮我法故。義蘊云。謂如為空即是表詮空性故。
(三十一右)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文)。辨中邊論上(二左)之文如上已辨。
(三十二右)故遮表門皆有所以(文)。義演云。疏故遮表門緣有所以者。遮者。即遮定即離。表者。即表真如法性二空所顯。性不無故。故云遮表皆有所以也。
(三十二左)攝論等皆(至)明異不異(文)。無性論第四(三十一左)云。論云。復次此三自性為異為不異。應言非異非不異(文)乃至廣說無性世親各有廣釋。具如次下。
(三十三右)中邊第一(至)說為空相(文)。第一(七左)云。長行云。無二。謂無所取‧能取。有無。謂有二取之無。此即顯空無性為性故。此空相非有非無。云何非有。無二有故。云何非無。有二無故。此顯空相非有非無。此空與彼虛妄分別非異非一。若異應成性異法。便違正理。如苦等性。若一則應非淨智境。亦非共相。此即顯空。與分別離一異相。
(三十三右)七十四說(至)凡聖智境(文)。七十四(二左)云。問。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聖智所行問。圓成實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聖智所行。
(三十三左)攝論云由依他種(文)。世親攝論第四(四左)云。論曰。復次此三自性為異為不異。應言非異非不異。謂依他起自性由異門故成依他起。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遍計所執。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圓成實。由何異門此依他起成依他起。依他熏習種子起故。由何異門即此自性成遍計所執。由是遍計所緣相故。又是遍計所遍計故。由何異門即此自性成實如。所遍計畢竟不如是有故。世親釋曰。由是遍計所緣相故者。謂彼意識名遍計。此為所取所緣境性能生遍計。是故亦名遍計所執。又是遍計故者。即彼意識名為遍計緣彼相貌為所取境為所邊計。由此義故依他起性亦名遍計所執。自性如所邊計者。如彼意識邊計所執。畢竟不如是有故者。所邊計上邊計所執畢竟無故。由此義故即此自性成圓成實(文)義演云。攝論云。由他依種性成依他非異非不異者。解云。此一段文即是攝論等。是無著菩薩所造攝論本也。如下論言天親菩薩無性即是。釋論皆釋此二段文也。由依他起因緣種子生故即成依他起。能遍計心緣此依他起故即依他起成所反計。是遍計心所緣相故。遍計所遍計故。遍計者。是能遍計心也。所遍計者。即是所遍計境也。由能遍計心緣此依他起上執實我。法即成遍計所執性故。依他起而起計所執故。依他與遍計所執而不也。有無別故。不即。依他有。遍計無。有無既殊。名為不即。即此自性成圓實者。意說。依他‧遍計自性即成圓成實性。真如普與一切法為自性故。如所計不如是有故。解云。此引文略也。具足應云。如所遍計事既不如是是有故。釋曰。意說。遍計是無。依圓是有。故知三性異。非不異。以下(文)。
(三十三左)即此自性成圓成實(文)。義演云。疏即此自性圓成實者。意說。依他‧遍計自性即成圓成實性。真如普與一切法為自性故。如所計不如是有故。解云。此引文略也。具是應云如所遍計事既不如有故。釋云。意說。遍計是無。依圓是有。故知三性非異非不異。
(三十三左)如所遍計不如是有故(文)。義蘊云。此說圓成亦所遍計。然取體無故言不如是有也。初句明遍計圓成不異。即所計故。後句明非不異有無異故。
(三十四左)無性云等(文)。無性第四(二十一左)云。釋曰。非異者。謂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有非有故。有望於有可得言異。非望非有。非有不異者。有與非有不成一故。依他起性與圓成實亦復如是。性不清淨性清淨故。今復依止異門意趣。此三性或成一性。或成異性。由是遍計所緣相故。又是遍計所遍計故者。由依他起是我色等遍計所執所依止故。又依他趣是我色意識遍計所遍計故。由此意識假說依他起為遍計所執。如所遍計畢竟不是有故者。於依他起如所顯現畢竟無故。如是即說三種自性。不全成異亦非不異。觀待別故(文)義演云。無性云至假說依他為計所執者。此是無性菩薩釋無著本論文。而有三解。此第一解。明三性非異非不異也。細祥可解。於中遂難重解云。云依不妝‧圓成淨故者。上來明依他與反計不可異。此明圓成與變計‧依他不一異。依他‧遍計俱非淨境故與圓成不一。即真如是諸法實故不異。又由依他是我色等至名計所執也者。此是無性第二解。即說所遍計依他起法‧是遍計依他起法。是遍計所執性之所依止也。我者。即是執我了。色者。即是執法也。即執所遍計境為實我‧實法故。說依他為變許所執實我實法所依處。言此與前世親別者。前顯能遍計心名為遍計。此與遍計所執為依名為邊計(文)演祕云。又依他起至名遍計所執者。此與世親後解同也(文)義演云。又依他起至名遍計所執者。此是無性第三解。此解與世親後解。我色等者。意說。意識能遍計心執依他法為實我‧實法故。前論云。彼依識所變者。即同此義。即我法二種依識所變見‧相二分上執也。
(三十四左)又由依他(至)與前世親別(文)。義蘊云。此解本論由遍計所緣相故也。言我色等者。我謂人執色等法。法執謂五蘊等依他起法。是我法執所依處故。五蘊各計所執。前世親約能生遍計。此約遍計所依。故言別也。
(三十四左)又依他起(至)名遍計所執(文)。義蘊云。此解變計故也。此解依他是有計心之所執名為變計。與世親解後句同。
(三十五右)彼云由此(至)為計所執(文)。演祕云。彼云至為計所執者。彼無性也。問。准二菩薩以依依他假名遍計。而云不異以釋。本論若不假說。二性相望解無著論。有不離不。答。理亦可成。而本論云。由是遍計所緣故者。釋曰。由依他起能起第六能遍計心。方執離識實我法等。若不有此依他之境。能計不起。能計不起何有所執遍計性。由斯二性故不異也。亦猶於繩方起蛇覺。餘准可知。
(三十六右)由斯道理(至)非異非一(文)。二諦章(四十右)云。第一世俗有名無體。俗中。極劣無可過勝。假名安立唯俗非真。是名為異。第四勝義體少離言。不可施設。真中極勝。起過一切。唯真非俗。是名為異。餘可為同。由此二諦四句分別。有俗非真。謂第一俗。有真非俗。謂第四真。有真亦俗。謂前三真俗後三諦。有非真俗。謂除前相有非真俗謂除前相。
(三十七右)今從所無門(至)此卻解(文)。義演云。疏今從所無門說至此卻解者。意說。證圓成了依他者。要須除彼遍計所執方證圓成後子依他如幻事等有。故名卻解(已上)今謂。義蘊雖亦不遠此解易通(文)義蘊云。疏此卻解也者。前文正解。要達真理方了依他。此云未達遍計空不了依他有。未達望已達為卻解也。
(三十七右)無分別智證二性也(文)。義蘊云。達遍計空了真如理為二性也。問。遍計無體云何言證。答。達無名證。證彼無故。
(三十七右)第五地後(至)至下當知(文)。第九論中(二十右)五地文五地文云。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勝故。
(三十八右)如大般苦廣說其相(文)。大般若四百十(八)云。佛言善現於意。云何如幻等五蘊各有異性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以何故。世尊如幻等。色受想行識即是如夢等。色受想識如幻等。五蘊即是如幻等。六根如幻等。六根即是如幻等。五蘊如是一切皆由內空故不可得。乃至無性自性空故不可復。
(三十八右)論猶如幻事等(文)。為釋八種疑難。故有八喻。第一云何無義而成所行境者。義謂境也。外難意云。何無實境而色等六塵成心心所所緣境耶。為釋此疑。說幻事喻。如幻象馬。雖無實體然是妄情所行境故。第二問。云何無義心心所轉者。為此說陽炎。雖無實水而心生故。第二問此與前何別答。前難無境何成所緣。此難無境心應不起。故二別也。第三云何愛‧非愛用差別者。如夢所見。女等雖非實境愛增生故。第四云何淨‧不淨業‧愛‧非愛果差別者。如鏡中像。雖非有實有。由質為緣有好醜現五趣之果。雖非實有由業為緣善惡果生。第五云何種種業轉者。身雖非實由運動故種種影生。境體非真。由心造作種種業轉。以所發身業多種不同言種種識也。同此與第二何別。答。前宜難。境無心不應起。此難無義。不應有多識生。又前約散心。此約定地。故有別也。第六可知。第七難。云何無義取三摩地境。此除無分別定。彼境無為非此所喻。今喻依他定境。如水月等者。由水澄清。無月而生月覺。定心疑湛無境而取所行。第八難意云。若諸有情皆不實者。云何菩薩為利樂彼而現受生如變作者。所變作事雖非實有而能作者動方成。然諸有情雖非是實。而諸菩薩哀愍彼故現受生事。此等諸文具如本論及樞要敘。
(三十八右)攝大乘說(至)說幻事喻(文)。演祕云。無性釋論。今此當引。論云。幻事喻者。如實無偽而有幻像所緣境界。依他起性亦復如是。雖無色等所緣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釋曰。外以塵等六為實有。內以八喻變彼為虛。應為八量。此初量云。色等六塵非真實有。分明顯現為計度境。猶如幻像。真如非彼計度顯現所行之境。故為異品。非能遍計‧所遍計故。故無不定(文)無性下自解云。此於內事生疑。諸師解云。此於內身色聲香等而生疑惑。故說幻事喻。天親菩薩有二復次。釋第二解云。此中幻喻為除眼等六種內處。譬如幻象雖實非有而現可得。以此准無性色等所緣六處。非是色聲香等六處即是眼等六內處法。眼等是色故說色等言。色等六處理亦無妨。不爾與第二所除有何差別。古解云。初是塵體。第二是器界。故二差別。
(三十八右)云何無義(至)說陽炎(文)。演祕云。又如陽焰於飄動時實無有水而有水覺。外器世間亦復如是。量云。外器世間。虛非實有。能生執實心心所故。猶如陽焰。真如非親為執生依。故無不定。
(三十八右)云。何無義(至)說夢境(文)。演祕云。又如夢中睡眠所起心心所聚極成昧略。雖無狀等種種境義中愛非愛境界受用。覺時亦爾量云。非夢愛非愛虛非實有。為愛增心之所愛故。猶如所夢。
(三十八右)云何無義(至)彼言影像(文)。演祕云。又影像於鏡等中還見本質。而謂我今別見影像。而此影像實無所有。非等引地善惡思業本質為緣。影像果生亦復如是。量云。善惡業果虛非實有依緣現故。猶如影(文)。義燈六末(四十七左)問。如依鏡緣還見自質者。如日中像。誰之耶。解云。以日為緣。還見本質。彼是大海大山魚質。若爾豈見障外色耶。解云。許亦無失。如隔琉璃見外色故。又非障外。因彼日輪不受眼光下見山海。如因鏡面自見質故。
(三十八左)云何無義(至)說光影(文)。演祕云。又如光影由弄影者映蔽其光起種種影。定等地中種種諸識於無實義差別而轉。釋曰。如光中舞動身多狀。其影亦然。定意分別起諸身業障無分別。如質蔽光依識起。故目彼身名種種識。或上二界定心非一名種種識。此識既託非實境轉。明心是虛。依前量云。定起身虛非實有。種種轉故。猶如光影。依後量云。定地諸識虛非實有。依種種起故。如光影也。
(三十八左)云何無義(至)說谷嚮(文)。演祕云。又如谷響實無有聲。而令聽者似聞多種言說境界種種言說。語業亦爾。量云。語業非實。聽所聞故。猶如谷響。
(三十八左)云何無義(至)說水月(文)。演祕云。又如水月由水潤滑澄性故雖無有月而月可取。緣實義境之所熏修。潤清為性。諸三摩地相應之意亦復如是。雖無所緣實義境界而似有轉。此與影像有何差別。定不定地而有差別。釋曰。定境能令善品相續名為實義。或簡遍計所執之境名之為實。量云。定所現境。虛非實有。依清緣現。猶如水月。
(三十八左)云何無義(至)說變化(文)。演祕云。又如變化依此變化說名變化。雖無有實而能化者無有顛倒。於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薩亦爾。雖無遍計所執有情。於依他起諸有情類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諸所生處攝受自體。釋曰。謂即依此能變化心起變化事。或依所化起能化心。無業生境名雖無實。量云。菩薩受生。虛非真實無倒心起。猶如變化(文)樞要下末(三十四右)云。無性解云應知此中喻有爾所虛妄執事。所謂內外受用差別。身業‧語業‧三種意業‧非等引地‧若等引地‧若無顛倒。於此八事諸佛世尊說八種喻諸有智者。聞是所說於定‧不定二地義中能正解了。此中內者。第一約事喻所顯。外是第二陽焰喻所顯。受用差別。是第三夢境喻所顯。身業。是第五光影蝓所顯。語業。第六谷響喻所顯。三種意業中初非等引地。是第四影像喻所顯。若等引地。是第七水月喻所顯。若無顛倒。是第八變化喻所顯。天親菩薩二復次釋第二復次云。說幻事喻。為除眼等內六處。說陽焰喻為除器世間。說所夢喻。為除色等所受用境。顯如所夢色等定無。而能為因起愛‧非愛受用差別。說影像喻。為除身業果。顯善‧不善業為緣而有餘色影像生起。說谷響喻。為除語業果。顯語業因感語業果猶如欲響。說光影喻。為除非等引地諸意業果。顯化意業所得諸果。猶如光影。說水月喻。為除等引地諸意業果。顯等引地諸意業果猶如水月。說變化喻。為除聞種類意業。聞種類者。即是聞‧思之所熏習。此即顯示聞種類意差別而轉。猶如變化。此意為除內‧外受用差別‧身‧語業果‧三種意業故說八喻。與無性不同金剛般若云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此中九喻。天親菩薩釋曰。別喻九事。謂見‧相‧識‧器‧身‧受‧過‧現‧未世。故說九喻。各依別義。不可會同。釋頌異故中邊論說八喻。通依他‧所執二性。似喻依他。實喻所執。亦不相違(文)演祕云。問。中邊頌云。於不動無倒。謂知義非有非無如幻等。有無不動故。以幻喻等喻計所執。二論差各有何意。答中邊據彼幻事等體及能執心‧所執水等。通喻二性。執論據事。但類依他。故不相違。
(三十八左)彼世親無性等。世親第五(三右)無性第五(四左)。
(三十八左)中邊論中亦有八喻(文)。中邊下(八左)云。前說諸義雖有非有。此如幻等非有無故。謂如幻作諸象馬等。彼非實有。象馬等性亦非前無。亂識似彼諸象馬等而顯現故。如是諸義無。如現似所取能取。定實有性亦非全無。亂識似彼所取能而顯現故等。聲顯示陽焰夢境及水月等。如應當知。
(三十九右)此是厚嚴經頌(文)。厚嚴者。與密嚴經同本異譯。樞要下末(二十左)云。攝大乘云。如是菩薩悟入意言似義相司入遍計所執。悟入唯識故悟入依他起性。若已滅除意言聞法熏習種類‧唯識之相。乃至爾時菩薩平等平等無分別智已得生起。悟入圓成實性。又云。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初半頌悟入遍計執執。次半頌悟入依他起性。後一頌悟入圓成實性。成唯識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如是上下三處不同。攝論初文煗‧頂二位悟入所執。忍‧第一法悟入依他。初地初心入圓成實。攝論第二文暖‧頂尋思悟入初二性。四如實智悟入圓成。成唯識文要入初地方悟三性。雖有三文義理唯二。一者二證。二者相似。成唯識中據實親證。由無漏二智真‧俗前後方可證得後二性故。證二性時不見二取。即名證彼計取執無無法體無。智何取證。心取變無依起攝。真如理無圓成實攝。故計所執不說別證。但於二性不見二取。可名悟入遍計所執。然正本智達無證理。多說此智證計所執。雖見道前亦已不見。未親得二。不名證無。故於初地。方名證得。攝論初文悟圓成者。據實證得。與唯識同。悟前二性據相似悟。長時多分意解。思惟前二性故。短時小分雖亦相似悟入圓成。非長時多分非親證。故據實說。攝論次文悟入三性。總據相似意趣而說。創觀名‧事不相屬。故名悟所執次觀唯有識量及假名等諸法。雖未證實。名悟依他。如實智位雖實有相而未證真。二取俱亡。與真真觀相似趣入。意解亦謂即是真如。故實位名八圓成。實未悟入。攝論據相似意解三性。別明悟入。唯識據真實別證二性。通證所執。雖文有異而不相違。餘取有文皆准此。
(三十九右)雖依他有(至)後見依他(文)。樞要下末(三十四右)何故二空理有淺深。悟生不必悟法。二性淺深不悟深時必不悟淺。要達理方達理也。答。二理別障斷生執不悟法空。二性無別障不悟本時。不能悟末事。未有先悟事而後悟生空故。悟真理方了俗事。思之可知 。
(四十一右)既言苦等(至)此唯定也(文)。義蘊云。疏既言苦等心及至此唯定者。言此唯定有解。一苦定集不定。不必招感故。二心變苦等依他決定。有漏心變定依他故。若無漏變依他亦圓成故。觀其文勢二解俱通。然後正解。
(四十一左)義亦不定(文)。義演云。疏義又木定者。意云。此依他起不唯屬第二性。雖從緣生。無漏心變者。亦是圓成實攝。即生下文也。
(四十一左)即由二重(至)攝不同(文)。義演云。疏即由二重三性體異故攝不同者。二重三性者。准前有二解。一云。若有為有漏名依他起。若有為無漏淨分依他。亦圓成實攝。遍計所執二性實是遍計性。二云。一切有為者有緣若無緣皆是依他起。即無為‧真如是圓成實故頌取真如名圓成實。若妄執此二性為實即是遍計執性。故云二重三性。依此三性所以執法不同。或是依他。或是圓成。故云不同。
(四十一左)此但分別(至)非計所執(文)。義演云。意云。今所變空與變計所執空雖一種是空。然空有別。若心所變空相。相人緣生名有體假空。若遍計所執空。空體是無如空華等。故云彼無體故即是無體故。即是無體空。
(四十二右)如解深密(至)第七等(文)。解深祕三(八左)七十七(七左)瑜伽引用深密。經論全同。顯揚第三(八左)中邊第二(五左)佛地論第二(二右)。
(四十二右)舊中邊(至)差別真實(文)。新‧舊二論並言真實。演密‧瑜伽‧顯揚‧佛地‧皆言真如。一流轉真實等。義演云。雖真如體唯是一。約能詮有多真如。名為分破實實。即以一真如分破作七真如也。新中邊名差別差別與分破名異義同。
(四十二左)舊中邊名(至)新翻不同(文)。舊云生起真實。新云流轉真實。深密‧瑜伽‧顯揚‧佛地。皆云流轉。
(四十二左)此中通言一切有為彼據內法等(文)。義蘊云。此約諸有為法有生滅者皆名流轉。故通一切。彼言緣起。即十二支故唯內法。又小乘緣起支無為也。然以理論之。諸有為法救緣而起。皆名緣起。何但內法。若為此解與此流轉寬及同。又准下言。流轉者。對減滅故多據有漏染法。若據此義流轉之名不通一切。即與內法緣起寬相似。疏中名各依相顯而說。故此與彼寬不同。
(四十二左)七十七(至)唯緣起法(文)。七十七(七左)云。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文)顯揚三(八左)云。一流轉真如作意。謂已見諦諸菩薩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於染淨法時思惟諸行無始世來流轉真實性。既思惟已離無因見及不平等因見(文)佛地論第七(二右)云。一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始世來流轉實性(文)演祕云。瑜伽‧此論二文不同。如疏中會。有義有為有二。一四相所遷因等所為。二煩惱所為。今言有為依後義說。故有為言但說緣起。此說為勝。下文攝中二性攝故。然顯揚云。於染淨法思惟諸行流轉實性。據世間淨故不相違。詳曰。非無此理。然下攝云隨相攝者流轉‧苦集前二性攝。既云隨相。明不違理。據增而談。顯揚復云。於染淨法淨法不言依世間淨。由斯教理疏說無違。 又疏下云流轉唯約有漏故者。談彼瑜伽明流轉也。
(四十二左)七十七說(至)中邊亦同(文)。七十七(七左)云。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文)顯揚三(八左)云。二實相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染淨法因。思惟諸法眾生我性及法無我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見及思惟分別眾相作意不復現行(文)。佛地論七(二右)云。二實相真如。謂一切法二空無我所顯實性(文)然深密‧瑜伽‧舊中邊。皆唯言相。顯揚‧新中邊‧此論‧佛地。皆言實相。具略不同。意致無別。
(四十三右)論三唯識(至)唯識實相(文)。義燈六末(四十七左)論三唯識真如者。本疏云見識真如便能知此。意說所觀如。要集云。有釋云。三藏解云。或用觀智名意真如。不爾便與後文相違。染淨唯識應通三性。此意若說所觀如。遍三性故應通三性。今謂。本釋為正。何以故。若取能觀名唯識如。何故七十七云。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又如何言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以能觀智雖是行收非一切行。又能觀智二乘等無。如何平等。若云就所觀說即非能觀。若爾既取所觀識。何故不通初二性攝。答。就所觀性即威實。約詮顯者可通三性。論云隨相不障通餘。
(四十三右)顯揚云(至)識分別也(文)。顯揚三(九右)云。三唯識真如作意。識如前說。乃至於染淨法所依。思惟諸法唯識之性。既思惟已如實了知唯心染故眾生染。唯心淨故眾生淨(文)義演云。三藏解云。即是染淨唯識觀智之真如也。此如是唯識性亦名唯識。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八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