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一
輸入者 袁雪梅
(五十右)總即結上(至)應列其名(文)。總即已下二句。釋論菩薩至圓滿已之文。由得已下三句。釋論為入至第一法之文。
(五十左)對法莊嚴論(至)。是地果(文)。對法十一(十左)莊嚴論七(十五左)對法十一(十左)云。復次依法修三摩地者。瑜伽地。云何當知。此地略有五種。謂持‧任‧鏡‧明‧依。持者。謂已積集菩提資糧。於暖等位。依諸聖諦所有多聞。如所多聞安立止觀所緣境故。說名為持。又已積集菩提資糧者。為求諦現觀聽契經等法。故名多聞。住者。謂緣此境如理作意。由此作意依所多聞無倒思惟所聞義相任持心故。境者。謂緣此境有相三摩地。此三摩地即緣多聞為境。與定相俱。故名有相。由此三摩地猶帶所知事同分影像相故。又此三摩地能審昭察所知事故譬於鏡。明者。諸能取所取無所得智。由此智見道所攝現觀轉故。云何菩薩依瑜伽地方便修學證無所得。謂諸菩薩已善種集福德智惠二種資糧已。過第一無數大劫。已聞隨順通達真如契經等法。如理作意發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觀此影像不異定心。依此影像捨外境想。唯定觀察自想影像。爾時菩薩了知諸法唯自心。故內住其心。知一切種所取境界皆無所有所取無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實。故決了知能取非有。次復於內捨離所得二種自性證無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說。菩薩於靜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唯知所住內安心智所取非有。次觀能取亦無。後觸二無所得。依者。謂轉依。捨離一切粗重得清淨轉依故。當知此中以因果兩位釋瑜伽地。由持等四種釋此地因。最後一種釋此地果(文)顯揚二十(十八左)云。頌云。略說瑜伽道。緣所聞正法。奢摩他與觀。依影像成就。論云。若略說瑜伽道。當知多聞所攝正法為境界。奢摩他‧毘缽舍那為自體。依止影像及依止事成就。如薄伽梵說。有五種法能攝一切瑜伽行者諸瑜伽地。謂持‧任‧明鏡及與轉依。當知聞正法是持。所緣是任。此觀是明。影像是鏡。事成就是轉依(文)義燈七本(十五左)云。問。准雜集十一。復修瑜伽有其五種。謂持‧任‧鏡‧明‧依。依謂轉依。即是見道。持‧任‧鏡‧明此因為因得轉依果。持‧任等四依何位起。復是何法。答。准彼論云。依暖等位。即通四善根皆有此四持謂即聞惠。任思惠。鏡即修惠。明謂所觀。無能所取。或鏡即定。明者是惠。暖‧頂‧忍三各因此四方得修滿入世第一。或無持‧任。以上品忍唯一剎那入世第一法。唯定時促故無持‧任。但依此位有持‧任等。非必四位各有四種。又解四位各有此四。持‧任二行非是聞‧思。以在定中依憑聖教故以為持。論云如所多聞安立止觀所緣境故。與定相應如理作意以為任。無倒思惟任持心故。即所依定名為鏡。云此三摩地猶帶相故。能觀之智名為明。云謂能所取無所得智。又釋持‧任等唯除真見及佛果位。佛果位中更無果故。真見位中無影相等故。通所餘位。故顯揚二十云。有五種法能攝一切瑜伽者諸瑜伽地。八地已上義說聞‧思亦緣教等。故通為正。又四善根亦親蒙佛而為教授。故莊嚴論第七頌云。自後蒙諸佛法流而教授。釋云。從此已後蒙諸佛如來以修多羅等法而為說之。准此文意。或蒙教授已修持‧任‧鏡‧明。持謂於教起六種心。任即次起十一作意。鏡即修九種住心。明又依智作諸神通。或不配此。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祇滿心方始修之。莊嚴論第七云。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增上等。已後方說起四善根。諸教皆同。自古諸師意解不同。取文各別不得教意。教意菩薩修四善根。有正修滿位。有仰修習位。仰習作觀通三十心。如唯識觀等成就在見。學即通前。此亦應爾。學雖通前。正修成滿即在於後。資糧等位可得仰習。觀所取無伏我法執。觀能取無能伏於法執。不爾如何能伏二執。雜集‧莊嚴‧此唯識論等。據正修位不通資浪。瓔珞本業住云住於十住修學四善根者。是似學修習。然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者。或如小乘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相念處合為四善根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總意別。意取四十心滿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或翻譯謬。魏‧梁‧隋‧唐同本異譯。餘本總無。筆授謬。大品經云墮頂菩薩墮聲聞辟支佛地者。或學觀所取似頂名墮頂。或本二乘在於頂位回心向大亦名菩薩。故云墮頂菩薩。說此等退墮二乘地。於理無違。然本業‧大品更檢彼文。
(五十一右)言過第一(至)為此證說(文)。義燈七本(十七左)云。問。四善根既屬初劫。云何言福智滿已。大莊嚴論云何言行盡僧祇雜集如何言過第一無數劫。答。約多分說。又據初劫定散雜修。已滿已過已盡純定所修此位方作。
(五十二左)舊言方便道(至)此名加行(文)。法華玄讚三(二左)辨多方便中云。一進修方便。謂見道前七方便智進趣向果名為方便(文)具明三種或四種方便。
(五十二右)對法八說(至)非資糧(文)。第八(十八右)之文。
(五十三左)對法第十一(至)即唯是惠(文)。對法十一(九右)云。名尋思者。謂推求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實。乃至推求者是觀察義。
(五十三左)無性云(至)名如實智(文)。演祕云。按無性攝論第六(七左)云。於加行時推求行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釋曰。約位以明尋思行相。推求行見即能觀智。行相見解名為行見。推求名義見識上假心外實無。即此尋思是加行初修因相。又云。了知假有實無。所得決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實智。釋曰。決定了知名義等假名如實智。即方便位終成名果。
(五十四右)七十三云(至)即唯無漏(文)。七十三(九左)云。問。如是五事。四種尋思。此中何事攝幾尋思。答。如理作意相應分別總攝四種。問。如是五事。四種如實遍智。此中何事攝幾如實遍智。答。一切皆是正智取攝。
(五十四右)七十二說(至)故名三漏(文)。七十二(十一左)云。問。如是五事。幾有漏無漏。答。相通二種。二唯有漏。二唯無漏真如漏盡所緣義故名無漏。非漏盡相義故。正智漏盡對治義故名無漏。
(五十四右)攝論第六(至)唯有識性(文)。無性六(七右)。
(五十四左)四十八卷第十住中(至)名無性忍體(文)。第十住中者。此是第八無相無功用地。約十三住故言第十。四十八(十六右)云。超過第七雜清淨住。得入第八純清淨性。住此住中。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此復云何。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雜染無生。觀彼先時一切所有邪分別執因所生法。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此四尋思四如實智。廣說如前真實義品。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已極清淨。是故說言。於無性法證得菩薩第一最用極清淨忍是諸菩薩得此忍故得甚深住(文)略纂十二(四十一右)云。論云。超過第七雜清淨住得入第八純清淨者。以有漏心隔名雜。純無漏若純淨。此八地已上相續家釋。七地有助功用故名雜。八地無故名純。言隔不隔。此八地已去有漏心間起家義。論云。住此住中。於無生忍證得第一最極清淨忍者。初地亦得無生忍。此二何別義。云。如顯揚第六。無生忍有三種。所執性名本來無生忍依地名自然無生忍。圓成實名苦垢無生忍。其初地證斷二分別執故。名得本來無生忍。八地已去真俗雙行。得自然苦垢二無生忍。又八地已去證一味純觀真如故。名得苦垢無生。以前證得餘無生忍。又以前得分段無生忍。八地以去證分段無生忍。又初地等不入惡道無生忍。八地已去非有心間生無生忍。論云。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乃極清淨者。何故不論四尋思。尋思是因非無生忍。以是唯有漏故。如實智通無漏。是此八地無生忍體故。前二文重解無生忍智。此復云何。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故知是智即是忍體。有尋思已之言。故知尋思不至八地已去。以無有漏心故。以前皆有有漏心故。其後得智但相似作。義無妨其實作。尋思唯有漏意欲引生無漏如實智。無漏智既攝法即是如實。何故更作尋思引生如實智。假設作時。立是相似。非真作之(文)演祕云。疏今此住中已極清淨者。按彼論云。於無相住中四種災患今悉除斷。一者於無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二者於上清淨住精勤思慕。三者於一切種利有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四者有微細想現在前行。故是此住名極清淨。釋曰。第七地中尚有法執。意識執彼上清淨等勤思慕等。故無生忍名之為雜。
(五十五左)非是尋思與尋相應等(文)演祕云。疏非尋思與尋相應等者。非四尋思與不定中尋相應故而得尋名。若尋相應方名尋思尋思不應在第四禪。第四禪中無不定中尋法體故。
(五十五左)三十六(至)八分別等(文)。三十六(二十三左)云。愚夫於於四如實智。有所闕故。不現前故。便有八種邪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謂由如是邪分別故。起諸雜染。起雜染故。流轉生死。於生死中常流轉故。恒有無量隨逐生死種種生老病死等苦流轉不息。菩薩依此四如實智能生。了知八種分別。於現法中正了知故。令當來世戲論所攝所依緣事不復生起。不生起故。於當來世從彼依緣所趣分別亦不復生。如是分別及緣事二俱滅故。當知一切戲論皆滅。菩薩如是戲論滅故。能證大乘大般涅槃(文)言能生三事者。或云。名相分別名為三事。今謂非也。不尋論之前後故致斯誤。言三事者。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見我慢事。貪瞋癡事。此是八種邪分別之所生三事也。三十六(十九左)云。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云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分別。二者差別分別。三者總執分別。四者我分別。五者我所分別。六者愛分別。七者非愛分別。八者彼俱相違分別。云何如是八種分別能生三事。謂若自性分別。若差別分別。若總執分別。此三分別能生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即於此事分別計度非一眾多品類差別。若我分別。若我所分別。此二分別能生一切餘見根本及劣根本薩迦耶見。及能生一切餘慢根本所有我慢。若愛分別。若非愛分別。若彼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有生貪欲嗔癡愚癡。是名八種分別能生如是三事。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為所依止。生薩迦耶見及以我慢薩迦耶見。我劣為依生貪嗔癡。由此三事普能顯現一切世間流轉品法(文)顯揚十六(八右)云。頌曰。分別有八種。能生於三事。分別體應知。三界心心法。論曰。八種分別能生三事。何等為三。一分別戲論所依緣事二見我慢事。三貪嗔癡事。
(五十五左)此等義門(至)第六卷說(文)。第六(三左)具明四種尋思四如實知應知。
(五十五左)其中似文(至)亦唯意言(文)。無性第六(七右)云。即於似文似義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若時證得唯有意言。爾時證知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自性差別義無故同不可得(文)今謂疏文據攝論意。稍異。
(五十五左)無性第六(至)果等尋思(文)。第六(七右)之全文。俱名果下有句一字。
(五十六右)對法第十一(至)皆不成實(文)。十一(九右)之全文。
(五十六左)無性云(至)實唯在內(文)。無性六(七左)云。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意言者。尋思依名等。全同疏引。演祕云。疏依名所表外事者。名所詮表識外之事。
(五十七右)依此二法(至)皆不可得(文)。無性六(七左)云。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者。尋思名義二種自性唯假立相。謂色受等名義自實無所有。假立自性。譬如假立補特伽羅。尋思名義二種差別亦假立相。謂無常等名義差別唯假立故。若名若義自性差別皆是假立者。證知四種虛妄顯現依他起攝。自性差別義無相無故同不可得者。了達四種遍計執義皆不可得。
(五十七右)三十六(至)之自性故(文)。三十六(二十二右)云。此諸菩薩於彼名事。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止名事合相觀故。通達二種自性假立‧差別假立。
(五十八右)准四十八(至)四尋思觀(文)。四十八(十六右)云。住此住中。於無性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此復云何。謂諸菩薩於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知。如實了知一切諸法(文)此等文義如上已述(五十四丁左)。問。七地以前漏無漏雜起。修惑尚行。何有不作尋思觀耶。別鈔云。七地以前如實觀門未極清淨。尋思觀起故。對法瑜伽兩抄亦通地上。如何會耶。答。凡尋思觀是推求門。以此為因引如實智。其如實智皆是印可。無推求義。是故入見已去雖復有漏間雜。然是有漏如實智觀非尋思觀。如對法‧瑜伽鈔。且於如實智上。立尋思名。具如子??等會。
(五十八左)論名義相異(至)故合思察(文)。義燈七本(十九左)云。問。准論云。名‧義相異故引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離合為四。與瑜伽同。何故無性攝論第六云。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立自性差別義。如是六種義皆無故。答。彼論談法有其六種。若尋思觀即名‧義別開。二自性。二差別合觀故成四種。瑜伽三十六‧顯揚第六‧無性第六‧大莊嚴論十二。皆說四尋思‧四如實智。無說六尋思處。西明云。離即為六合觀為四者。准引知非。廣釋名‧義‧自性‧差別。如攝論第六‧瑜伽三十六明。
(五十九左)如攝論等說明得及暖(文)。無性攝論六(十五右)云。明謂能照無有義智所求果遂故。名為得此定創得無義智明。故得利用是三摩地名。譬如最初求得火等暖者。即是暖品善根。譬如鑽火暖為前相。此亦如是。真智前相(文)義燈七本(十八右)云。論依明得定者。明者無漏惠。今言明者無漏惠明之前相。立以明名。求此前相今者現起。故名為得。即所得名得。明即得。持業釋也。故無性攝論云。明謂能照無有義。智所求果遂故名為得。此論復言。初獲惠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無漏惠日正名為明。此明前相亦名為明。無性論云明謂能照無有義智者。此未正能照。照之前相立能照名。此依證達惠為明解。故經頌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如名道火意喻事火正燒照前之暖相。似彼燒熱立以暖名。非體不暖。但非正火。非正名暖。若觀無義智體即明。何名前相立明得名。下亦不應云明相轉盛。又此明得即是尋思。無性論云。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又無漏智可不名明耶。問。依定所發是下尋思。何不名下尋思定名明得定耶。答。望義有別。照所取無名之為明。推求所取假有實無名為尋思。故無性論云。於加行時推求行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下文明謂能照無有義智。言定舉照義。明觀舉推求。互舉無妨。問。明增亦所求果遂可不名明增得定。答暖相在初偏立名得。故無性論云。此定創得無義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餘既非創。不與得名。問。若爾應云得之明名明得依主釋。何名持業。答。舉能並所可依主名。今此所得立以得名。故非依主或可。得是推求體也。明者是照用也。體能有用。得之明名明得。明得之定。並依主釋。或鄰近釋。定非明得。明得俱定名明得定。
(六十右)一印順名(至)名印順定(文)。釋印順名。疏有二釋。又差別者下是第二釋。演祕亦有二釋。初者有義。次是演祕助釋。演祕云。論依印順定至順樂忍者。疏有兩釋。有義諍後釋云。若印能取無順隨觀察順通上忍。應印所取無亦順觀彼順通下忍。理俱齊故。下忍由印既不名順。上忍亦印寧有順名。故今解順唯在中忍。上忍如下但名印忍詳曰。據文粗顯有義為優。下總攝義釋本頌文。而明三忍印能所取。初後二忍皆無順字。若窮理談疏亦無失初忍未修順無能取下立順名。後順觀彼故有於順。下攝義中舉中顯多。文略影耳。今助一釋。順通初二。初忍雖未修無能取。印所取無。即是順無能取義也。能‧所二取相待立故。故論結云。印前順後立印順名。上忍已印不可言順下文影顯。但中言順亦不相違。
下忍(印順‧疏第一義。印忍‧疏第二義。印忍‧有義。印順‧助義)。
中忍。樂順。四釋並同。
上忍(印順‧疏第一義。印順‧疏第二義。印忍‧有義。印忍‧助義)。
(六十一右)攝論云(至)名一分(文)。無性論第六(十四左)云。有入真義一分三摩地。是諦順忍。無性釋云。有義入真義一分三摩地者。唯能通達所取無故。名入一分由於此中了達義無未能伏彼能取行相唯識令無。是故說此名諦順忍。
(六十一右)對法第八(至)攝論等名(文)。對法第八(十八左)云。順諦忍法者。謂各別內證於諸諦中一分。已入隨順三摩地缽中一分。已入隨順三摩地缽羅若及彼相應等法。一分已入者。於無所取一分向忍解故。一分隨順於無能取隨順通達所依處故。
(六十二右)無間即定(至)二釋皆得(文)。義燈七本(十九左)云。依無間定等。此後無間即入見道立無間名。若以智名無間。即無間之定。依主為名。此定無間即八見道名無間定即持業釋。不同明得。定非明故。無間非智。但無別隔即名無間。智定俱通。西明解。第一法觀名為無間。此所依定名無間定。即依主釋。闕持業釋。無間名寬。非唯智故。通二釋。不同前三。以名狹故。
(六十二右)論如是暖頂(至)雙印空相(文)。義燈七本(十九左至二十三左)曰。此牒前釋悟入三性結前所明。以暖‧頂位未觀能所無。云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以彼所取名‧義二種依能取識而假立故。此觀名‧義初‧後二位‧無心外境但依內心。一重唯識。亦分悟依他。中忍起位觀能取空唯識如幻等。第二重唯識。初悟入遍計少分未悟能取亦遍計故。第二全悟遍計所執。亦知能取性非故。亦悟依他上忍‧第一單雙印彼能取空。并悟圓實。此言悟者據似悟。非是實悟。故下結云。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問。若上忍‧第一悟圓成者。何故云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唯識性。准此應通四位。答。既言於四位中。明簡上忍及第一位。不爾但應云於此四位。何須說中。又解於暖‧頂位觀名‧義二離識是無互不相屬名悟遍計。觀名‧義等唯有識量及假名義名悟依他。忍‧第一位悟圓成實。此依攝論名義為客處解。問。中忍起位觀能取空。上忍起時方始能印。應於忍位方悟依他。如何初二說悟依他。答。攝論據少分名悟依他。下中二忍從上忍說名悟圓成。或下忍位印所取空。心所變空是依他起。據真如理空即圓成實。故攝論中引莊嚴論云。住此二無真實理。問。准無性攝論。初悟遍計。次悟依他。後悟圓實。准此論第八引經頌。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等。即先悟圓實。次悟依他。又復無性攝論初文。地前悟初二性。第二文地前通悟三性。何故不同。答。依學觀察趣入方便相似悟說。先悟遍計。次依他。後圓實。即觀名‧義更互為客知彼非真。次觀唯量及唯假等。若依真證要達圓成方知識幻。故彼此說各不相違。若爾何故攝論復云於繩謂蛇智。見繩了義無等。准此即先悟依他次悟遍計。答此約悟入除執而說。初雖觀彼名‧義等無未能決定。要知依識已彼執方除。如見杌時方除人解。攝論亦云。如是依止唯識顯現依他起覺。捨於六義遍計執覺。不要先觀依他起已方觀遍計。故不相違。又釋於繩起蛇智等據久學說。名‧義互為客等依初學明。准此等文悟‧入有三。一初悟遍計次悟依他圓實。即名‧義互為客是。二先悟依他次遍計後圓實。即見繩了義無等是。三初悟圓成次依他後遍計。即非不見真如等是。入位亦三。准初總在見道前。准後總入見道後。三初二性在見道前悟。圓成實性入見已悟。即見繩了義等。故彼論云。如是依止圓成實覺。遣依他起迷亂之覺。及彼次下故似唯識亦不得生。由是因緣住一切處無分別名。於法界中便得現見相應而住。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問。於此四位但遣遍計不遣依‧圓。即觀假有及唯識性。云何言世第一法雙印二空。答。偏說印空。非不印有。由久妄執名‧義等有不了依‧圓。觀彼空時能悟後二。故說印空理亦印有。故下云。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問。安立少物謂唯識性即是有觀。印彼二空即是空觀。空有既乖。如斷‧常見。因何得並。答。執不執殊故得俱起。又觀無二即顯空性。是圓成實。據相似說。印空性名印二空若爾何故前云忍境‧識空故亦名忍。准此正意印二取空。答。准此前後雙印空有。前說為好。問。既言雙印。印二取空及依他有即是觀俗。印二空性謂真勝義即是觀真。真俗雙觀五地方得。云何地前已能合觀。答。五地合觀據二智並起或真證說。此據相似非是正證。俱帶相故亦不相違。
(六十二左)論皆帶相故(文)。義燈七本(二十四左)問。言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現前安立少物者為在何位答。准文正在四善根位。既明前位云。皆帶相故未能下實。又云。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又教授頌云。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等。故在定位。然不堅執是定現量。要集云。據出觀位說。觀中現量不作此解今謂不爾。若許觀中不帶空‧有二種相者。應觸無所得。即住真見何名加行。又亦應伏相‧粗箅縛。復違前諸文。
(六十三右)此中頌者(至)瑜伽論頌(文)。無性第六(十九右)云。論曰。復有教授二頌。如分別瑜伽論說二頌。全同此論。
(六十三右)古云分別觀論(文)。梁攝論第九(二十一右)云。論曰。又正教兩偈。如分別觀論說。
(六十三右)菩薩於定位者(至)入真見道(文)。無性論六(十九右)云。釋曰。誰能如是尋思得果。如是教授當復為誰。為答此問說於二頌。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者。謂觀所有似法似義定行影唯是內心如經言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現菩薩者。即說以觀。於定位者。心住一境。義想既滅除者。謂由彼影遣其義想。審觀唯自想者。謂察觀察如是似法似義之相唯我定心之所變現。如是住內心者。是心於爾時即住自心。義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者。謂先已了所取是無。如所取性既無所有。所取性上能取之性亦得成。後觸無所得者。謂從此後證無二性所得真如。
(六十三左)論此加行位(至)亦未能斷(文)。義燈(二十四左)云。本釋如疏。今又助釋。此相縛體由第七識二執為本。令諸識中不能亡相。為相所拘。然前第五云。由我執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據執我能行布施等及有受者。若執所施不亡相者。豈我執耶。由執法有故不亡相。設云見所施屬我之物。是我所見亦我執起者。於餘度中不亡相者。豈皆執為我所耶。故瑜伽論但云染污末那為依止故。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不言由我。望菩薩說名為染污。二乘不行無相施等。又前釋言。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又若我執為相縛者。二乘無學斷此我執應無相縛。此等回心加行等位應無二縛。又觀安立應能斷縛。何故瑜伽六十四云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脫不應道理。二乘但能觀安立諦。故知二縛未得解脫。問。若爾二乘無漏後得既行於相。應有相縛。答。以漏無漏性相違故暫以伏除。雖行於相不為相縛。即據此理四分相望為所緣者亦得名相。雖非相分而是境相。前第五云。由斯見分彼相所拘者約顯相明。非唯相分名為相縛。故瑜伽七十五云。相‧粗重縛有十四種。五於所智境無智縛。六於能知智無智縛。既能知所知俱名相‧粗重縛。明見分等亦得名縛。本疏復云。如前第二卷引。眾生心二性。內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纏等。證四皆縛(文)義燈五上(十三左)。
(六十四右)有義八識(至)有義不然(文)。義燈五上(十四左)云。相縛者。心為相為拘名為相縛。相縛有三。一云。一切相分皆名為縛。即安慧師。據法執說。有所取故。雖知如幻不能無自性故。或同護法但據我執不了如幻。非據法執。又云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三位既無末那即無相縛故。二云。但有漏相即名相縛。唯除無漏通於八識。一云。據法執不了幻故執之為有。一云。據我執但不了幻即為相縛。故通法執。若幻縛在生死名為相縛。唯在我執。三云。據行六度三輪之相。但在第六識執相應識所緣相。由此不能成到彼岸。若爾善心無我執。行度是善。應無相縛。答。據問誰說不能亡相。問若我雜即名無相。巧便最勝與清淨最勝二二何有別。答。巧便據無執。清淨據無悔。諸說相縛不過於此(文)又云。問。言相縛者。名煩惱障。為所知障。答。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由煩惱障。二乘無學有漏心位應無相縛。我執斷故。若由所知障。生空後智應有相縛。二解。一云。由所知障。若爾生空後得應縛。答。不相順故。依安慧釋此即為正。二云。以煩惱為相縛體。若爾二乘無為有漏善無記心應無相縛。答。由此相分體是有漏。是彼所引熏成種故。今雖斷彼我執體盡由有相縛。然法執體非正相縛。執有相故為依助彼我執起故。是助相縛。無學散善及無記心。亦有此助未離相縛。生空後得雖有其助。無昔有漏所熏之相正相縛者。故得云無。此釋為正。然執三輪相第六識。五‧八任運。第七內緣故。若有漏相名為相縛。即通八識。問。諸論但云令識中不能亡相。如何今說通於八識。答。彼據三輪。令第六識由執我故。令前六識皆為相拘不幻故。第七緣八亦為相拘。相縛本故。若七執我不名相縛。六識如何得名相縛又此論云。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以此故知通於八識。問。若爾二乘無學五‧八應有相縛。不了幻故。答。有二解。一云。染意滅故五八無縛。二云。或緣有漏所生相分。是分別相猶是相縛。如以有漏昔由第七漏俱成漏染七無時五‧八二識仍有漏攝。相縛應然。問。相縛於見說相名縛。見縛自證名見縛等。答。如樞要解亦許名縛。有云。同種非縛。別種為縛。
(六十五右)大論五十八(至)皆得微薄(文)。五十八(十六左)之文。遠字作永。略纂十五(四十六右)云。論云。略有二種粗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等。如前本地第三云。善法不名粗重亦非隨眠。如何此中方有漏粗重。及對二十四種粗重。業粗重等。故義曰。一性粗重。即煩惱種等。此中言漏粗重者是。二心不調柔名粗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此中言有漏粗重者是。前第三約性粗重。論云善法等故非。此中約不調柔不調柔粗重。有漏善法亦爾。不相違耶。論謂此若有煩惱者。身中善無記等法為漏和雜不調柔故名習氣。羅漢有此善等在。雖得微等。法體仍存。謂法不斷名習氣。此漏粗重氣分在身。與善法中和雜不一異。如毒在身中有氣分不一異。隨眠斷時。此得微薄。佛圓鏡智生。故言永斷習氣(文)演祕云。疏謂有隨眠至無堪任性者。此顯羅漢所斷之漏所在之處以明體也。凡失‧有學五蘊假者名有隨眠者。有識身即有隨眠身。漏如毒蘊。令身不安無所堪任。從喻為稱。疏隨眠斷時至皆得微薄者。是煩惱漏毒之氣分。因毒而有名所發等。無始而有名本所得。不安隱等同前煩惱名彼相似。由本毒除故發氣稍得微薄。
(六十五左)文珠問經(至)為眾生歸依(文)。上卷(十三右)頌文(十四左)。
(六十五左)五十八又云(至)不共佛法(文)。五十八(十六左)。
(六十五左)大論第二(至)說為行苦(文)。第二(二左)云。又於諸自體中。所有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為粗重。亦名隨眠。若異熟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粗重。不名隨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粗理。亦非隨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時。所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是故一切所依自體粗重所隨故。粗重所生故。粗重自性故。諸佛如來安立為苦。所謂由行苦故(文)略纂一(四十左)云。若煩惱品所攝種名粗重。亦名隨眠者。粗重有三義。一惱害義。唯染污法。二無堪忍義。通無記法。三性有為義。通有漏善。今說煩惱名為粗重。具有三義。名隨眠者。俱舍釋云。隨眠義是是隨眠義現貪等是。成唯識云。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若望菩薩。唯二障種。故無記等不得此名。諸無記品具二粗重。體無堪任。是有漏故。此說名粗重因無初惱害故。餘處唯說染種名粗重。無記非之。善法唯一。謂有漏性。決擇分說。有自性業粗重。對法亦名有漏粗重。由無初二義故。今論說信等法種不名粗重。亦非隨眠。是故一切所依自體即是異熟五蘊之身。煩惱逼惱。惑煩惱依附名粗重。所生體是異熟無覆無記。名粗重自性(文)倫記大同。
(六十六右)對法第十(至)如別抄說(文)。對法第十(十三左)云。云何名一切粗重。略說有二十四種。謂一切遍行戲論粗重。領受粗重。煩惱粗。重業粗重。異熟粗重。煩惱障粗重。業障粗重。異熟障粗重。蓋粗重。飲食粗重。交會業重。夢粗重。病粗重。老粗重死粗重。勞倦粗重。堅固粗重。粗粗重。中粗重。細粗重。煩惱障粗重。定障粗重。所知障粗重。如時二十四種略攝一切粗重。一切遍行戲論粗重者。謂執眼等諸法習氣。無始時來依附阿賴耶識相續不斷。即此名為戲論習氣。從此習氣眼等諸法及名言執。數數生起。領受粗重者。謂有漏諸受習氣。煩惱粗重者。謂煩惱隨眠。業粗重者。謂有漏業習氣。異熟粗重者。謂異熟無堪能性。煩惱障粗重者。謂猛利長時煩惱性業障粗重者。謂能障道無間等業障性。異熟障粗重者。謂與諦現觀相違那落迦等自體得。蓋粗重者謂能障礙善品方便盛貪欲等性。尋思粗重者。謂能障礙欣樂出家欲尋思等性飲食粗重者。謂極多少食於方便行無堪行性。交會粗重者。謂兩兩形交身心疲損性。夢粗重者。謂睡眠所發身惛劣性。病粗重者。謂諸界互違所發不安穩性。老粗重者。謂大種衰變所起不隨轉性。死粗重者。謂臨命終時諸根亂生。勞倦粗重者。謂遠行等所作支體頓弊性。堅固粗重地者。謂無涅槃法者。如其所應。所有戲論粗重等性。粗‧中‧細粗重者。謂欲‧色‧無色所有粗重。如其次第。煩惱障粗重者。謂聲聞觸覺菩提所治。定障粗重者。謂九次第定所發功德所治。所知障粗重者。謂一切智性所治(文)義燈七本(二十六左)方粗重者。諸文不同。具如疏引。言如別抄說。粗重不同略有五種。一二障種子名粗重。即此論頌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二二障所引生所餘習氣無堪任性名為粗重。即下斷障中云。二障所生無堪任性。如於二定說斷苦根。三二障現行名為粗重。即說惛沈正障輕安。遣細輕故名為粗重。如第六明。又對法第十云。領受粗重。即異熟受。能障定故。四諸有漏種總名粗重。顯揚十六說依他自性由相生粗重。粗重為緣又生於相。五一切漏種及現行名為粗重。瑜伽論五十八云。粗重縛即一切有漏法。應知此中或漏所隨故。漏所生故名粗重。或漏自性故。或相應故。名為粗重。何以故。瑜伽六十四云。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粗重相。此有五種一現重相。二現重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有相。由此有漏隨其所有。總說有漏名為粗重。望無漏說。不善‧無記名為粗重。即二障種‧現及無記受望善心說。善有堪能故。或唯說散名為粗重望定而說。定有輕安故。前五相中具‧不具等隨其所應。且有漏善或名粗重。漏所隨故。或非粗重非漏性故。非種子故。非習習故。所餘或名粗重。或不名粗重。或唯說煩惱名為粗重。漏自性故。或通二障名為粗重。執自性故。漏性漏俱故。或唯障種說為粗重。以漏執性性沈隱故。生現障故偏得其名。或唯習氣名為粗重。以微隱故。性難為故。諸說不同准此會釋(文)今謂。五十九說十八粗重。瑜伽‧對法互相有無。瑜伽更說愁惱粗重‧怖畏粗重。不說領受‧堅固‧粗中。細‧煩惱‧定‧所知八種。所餘雖名稍別。體即皆同。顯所十九(三紙左)說十二粗重。於瑜伽十八上加定‧所知。可知。
(六十六左)顯揚十六(至)及無所見(文)。顯揚十六(九左)云。復次頌曰。由二縛所縛。堅執二自性。故二縛解脫。正無得無見論曰。起前所說諸分別時節為二縛。所謂相縛及粗重縛。由此二縛執二自性。謂執依他起自性及遍計所執自性。是故解脫二種縛已。於二自性正無所得及無所見。所以者何。由反計所執自性畢竟無故。不可得。依他起自性雖復是有。不取相故無所見。
(六十六左)又云(至)為緣生相縛(文)。十六(十右)之文。
(六十七左)顯揚十九說(至)方乃俱解脫(文)。檢第十九未得此文。
(六十八左)今說於彼(至)彼不爾故(文)。自下疏有二釋。初說二乘亦作非安立觀。然於二乘非安立觀兼修安立正觀。又非安立中唯局人空不通法觀。菩薩不爾。然論為顯彼劣故不說有二乘兼修非安立觀。又二乘下是第二釋。此釋意謂以諸經論為證。二乘唯作安立不通非安立觀。演祕云。論非如二乘唯觀安立者。疏有兩釋。不斷優劣。今觀二釋理猶難悟。何所以者。三乘真見皆非安立。如何地乘方便安立引非安立。如前不許以執導空以異類故。若許作者復違此文。答。異類觀因理誠未可增上相發粗引妙生於理何失。如漏無漏行相導故。故瑜伽論七十三云。問。若先無有知無相智。由無有故亦無熏習。既無其因應不得生。答。有相亦得為無相因。隨順彼故。如世間智為緣生出世智。有漏智為緣生無漏智。有心定為緣生無心定。此亦如是。今以安立引非安立亦何爽理。然安立觀本希斷惑證無為理。能少伏惑亦得名為順非安立。又餘類非一。涅槃‧勝曼諸經皆言無作四諦非諸二乘之所知故。或二乘人愚‧不愚法二類不同。初不能作。後容修之。經論依前故言不作亦應無失。
(六十九右)六十九中(至)八現觀故(文)。六十九(十四右)之文。
(六十九右)顯揚十六(至)不依無色(文)。十六(十六右)之文。
(六十九左)又如何七十一(至)一分亦爾(文)。六現觀者。出次下論(十六左)一思現觀。二信。三戒。四現觀智諦。五現觀邊智諦。六究竟。七十一(四右)明六現觀自性界繫所依事。今所引文此明所依。演祕云。疏。一依非依等者。謂思現觀唯欲界故不依八定名依非依。餘五通依定地有。據修道說。又三依五。此三初生依於見道。四禪根本及一未至名為五依。見道眷屬信亦五根。餘信現觀而即不爾故云一分。
(六十九左)問何故不依(至)依下地入(文)。見道不依中間一有理有文。答中。初明三理。初非明利故。二彼多散亂故。三非純淨地故。又瑜伽文下。次明文中。初引瑜伽次指此論。應知又上所引第七十一三依五依生等。亦其證也。義燈七本(二十八右)云。論菩薩起此暖等善根等。若二乘人增上忍‧世第一通依五地。中‧下忍及暖‧頂可通中間。非是見道近所依故。又解方便可通。若成滿者非在中間。若大乘者。上忍‧第一唯第四定。餘可通依近分‧中間。又解中‧下品忍及暖‧頂二方便通依。成滿唯在第四靜慮故。今此文云。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准此成滿當不通下。故知中間定不得有三乘成滿。方便皆鬃。以入見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說五依非中間地。西明‧要集俱許得依者。乖文自說。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復有九依能盡諸漏。謂未至‧中間‧四靜慮‧三無色。能起斷惑能起善根。理必應爾。今謂不爾。彼說盡漏約修道斷。非謂見道。七十一云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現觀依未至‧及四靜慮。不說無色‧及以中間。若以九依能斷為證。亦應無色能入見道能起善根。若許起者違涅槃經暖等善根是色界繫。及七十一‧六十九文。又此論中。及六十九‧顯揚論等云依欲界起四善根及入見道者。就斷煩惱并大乘中頓悟者說。若漸悟者斷所知障色界亦許。二乘回趣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入於見道。問。既許毘缽菩薩生色‧無色。雖是頓悟。亦依彼身起四善根。應通無色亦有善根。答。暖‧頂‧下忍容許上生非鄰近者可許上生。雖許上生所起暖等是是色界故。定惠均勝非彼地法以惠劣故。言生上地不起下者。據諸凡夫及二乘說。或四善根菩薩生彼不能現起此四善根。或不上生。資糧位中許有生上未起暖等。作此說者順諸經論。倫記十九上(十六右)初法舉景釋。此許餘五能六地。次舉泰釋。此辨諸部及瑜伽中七十一第一百兩文。
(七十右)有菩薩功能(至)不同二乘(文)。六十九(十四右)云。復次如熏修邊際第四靜慮以為依止引發無諍及與願智。當知如來所有一切不苦佛法妙智亦爾。餘神道等一切靜慮以為依止皆能引發。
(七十右)六十九說(至)生起此智(文)。六十九(十五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為依止故。能入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清淨。亦名為修。此則名為諦現觀邊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法解脫。昔來於彼曾未解脫。由此生故是諸聖者於見所斷煩惱斷中能正分別。謂那落迦我已永盡。乃至不復墮諸惡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證得預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斷如是所有煩惱。又隨所欲應可為他所說別者當為建立又審觀察而記別之。
(七十一右)今至修皆遍緣等(文)。演祕云。彼傍所修世俗智種。至修道位皆能生現遍緣諸法。不同有宗畢竟不起。故六十九云。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名為修。釋曰。由入見道斷染污故。故世俗種離彼一分能染污法名為清淨。據此清淨故名為修。又云。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能正分別不墮惡趣又能了知得預流果已斷如是所有煩惱為他記別等。釋曰。此皆傍俗世俗智。能非說無漏後得智也。
(七十一右)又六十九云(至)是此根攝(文)。演祕云。按彼論(六十九左)云。又於見道初智生時。諸餘智因由能生緣所攝受故皆得增長。一切見道即此剎那皆名為得。於此得已後時漸漸次第現前。當知見道是速進道。釋曰。見道十六初智生時。餘十五智本有種子。而增長故皆名為得。由初智力而為生緣所攝受故。既云一切明無色界無漏見種。此時亦增名修無色於理無失。
(七十一右)對法第十(至)不自在說(文)。第十(十二左)曰。如是依一切上地現修道時。皆能修習下界下地所有善根。於彼得自在故。當知此中所說義者。謂依止上地現前修習道時。下界下地所有善根雖不現前亦皆修習。何以故。於彼得自在故。自在者謂轉增勝‧現行自在故(文)此論顯示准上地修下地善不明依下修上地善。故今點示。
(七十一右)若自在先得(至)如類智緣(文)。演祕云。按彼論(六十九十七丁左)云。問。一切類智現在前時。皆了別色‧無色界耶。答。若有曾於色‧無色界所有諸法。善聞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別。若不爾者不能了別。釋曰類智有二。一真二俗。今此所明約俗類說。若真類智必緣於上。如上下諦八類智也。既善習者能了於上。明善自在亦能修上。俱會得故。
(七十一右)六十九說(至)少分亦無(文)。六十九(十四左)之文。論界能下有初字。其餘大同。
(七十二右)此論中釋(至)不入見道(文)。樞要下末(三十八左)云。如前說。入見道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餘惠厭心非殊勝故。此依所智障俱有煩惱障對治。或唯煩惱障入見道義。非依唯斷所知障對治義。以欲界見道煩惱。有不善‧及五趣‧四生。厭心可深能入見道。上界不爾。若唯斷所知障。不藉厭心。但求菩提不欣解脫。上界亦得故。有聲聞色界回心入見道等。此說直往。彼說迂會。亦不相違。
(七十二右)顯揚十六(至)能起現觀(文)。十六(十六右)之文。即三惡等七字疏主所加。
(七十三右)此即第十七地分別(文)。論云。解行地攝。此約瑜伽七地以論攝屬。故言七地分別。
(七十三右)對法第十三(至)第十一說(文)。對法十三(十二左)無性六(二丁)。
(七十三右)心境相稱(至)平等平等(文)。無性六(十右)。論曰。爾時菩薩平等(文)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薩名已悟入圓成實性。無性釋曰。平等平等者。謂如所緣都無所有。如是能緣亦無所有。是故所緣‧能緣二種平等平等。
(七十三左)此但偏遮有漏(至)戲論也(文)。義演云。意云。謂有漏後得智有相分。所以偏遮也。問。何名名有漏後得智。答。從前無漏根本智勢引生但假名後得智。實非後得。問。無漏後得智無相耶。何謂不遮。答。無漏後得智雖有相分。無所取著故非戲論。所以不遮也。如疏云此亦離彼相戲論者。彼釋不遮無漏後得以由也。
(七十四右)佛地有二說(文)。第三(八左)具如次下(八十六右)疏解。
(七十四右)如攝論第六(至)真法界等(文)。無性第六(二十一右)云。智者了達二皆無者。勝慧相應故名智者。於二無性能決定知故名了達。反計所執所緣‧能緣。本來無必名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界者。平等定住故名等住。所取‧能取悉皆遠離故言二無。如是現證法界非虛名真法界。
(七十四左)論有義此智(至)名聲等智(文)。演祕云。疏有量破。有義彈云。作此立因亦無因喻。但應直責不須立量詳曰。作量直責理俱難詳。所以然者。前師但云無分別智無有相分不言餘無。何得而以色非色智為量直責。今以理准文闕一重難之與答。難云。除無分別智餘一切心。正緣境時應無相分。名緣境故。如汝無分別智緣境之時。前師答曰。設爾何失。故論牒云。若無彼相名緣彼等。難色等智展轉成立真見有相。論不言者。以巧略文令生後智。難色等智今為量云。汝緣色之智。能緣聲等。許無聲等相故。如緣聲等智。餘量准知。有義斷云。無因喻者真似可知。
(七十四左)返覆比量義准可知(文)。義演云。量云。汝緣色智應非緣色智。無色相分故。如緣聲智。又緣聲智應非緣聲智。無聲相分故。如緣色智。為量可知。
(七十四左)如觀所緣說等(文)。觀所緣論(初左)云。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
(七十四左)如雖無親證(至)名曰證(文)。義演云。如雖無親證無分別相至名曰證如者。此文解。謂有難云。若有相分名不所緣者。具如無分別智親證真如時。應有親證無分別相。此師答曰。不爾。雖無親證無分別相。然智證時有相分。與彼真如極相似故。中為親證。非無相分。但不同智粗相分故說無相分。
(七十五右)如對第一抄會(文)。對法抄九(六八左)。
(七十五右)說無相取(至)七十三說也(文)。七十三(五左)云。問。於無相界若取其相。非無相取。若無所取亦不得成無相之取。若爾。如何名無相。答言。說隨眠已遠離故。此取雖復取無相界不取相故成無相取。問。若無搆獲云何成取。答。雖不搆獲諸相差別有所增益。然取地相故得成取。問。無搆獲無所增益。此取相狀云何可知。答。取勝義故。取無相故。五處事相皆可顯現。以為其相。問。若不分別可立為取。何故不許諸取滅無。滅無無有修行義故。非修觀者依於滅無有所修行。問。若爾。云何證知其相。答。自內證智之所證知。問。若爾何不如其所證如是記別。答。此內所證非諸名言安足處故。問。若先無有知無相智。由無有故示無數習無相智義。無數習故知無相智既無其因。應不得生。答。有相亦得為無相因。隨順彼故。如世間智為緣生出世智有漏智為緣生無漏智有心定為緣生無心定。此亦如是。
(七十五左)此緣真智(至)體相起故(文)。義演云。疏此緣真智狹帶真如之體相起故者。狹帶者是杖託義。猶如病人要杖強人之所策。然後方起。正體劣要杖真如體相方起故。說狹帶也。言帶有二義。一者帶影像相名為帶相。二者帶體相名為帶相。無分別。謂雖無所帶影像相分。然即狹帶真如體相。名為帶相。所以者何。正智見分不離真如。是內證法故(文)。今謂。狹帶是杖託義者。此釋大非也。狹帶是親。杖託乃疏。狹帶是大有力。杖託無力。孟子所謂狹秦山越北海。可以准知。疏主上說狹帶是逼附義。是親與杖託不同。又明詮‧真興等分開狹帶‧逼附以為二義。此亦謬誤。如上已辨。
(七十六右)此亦不然非所慮託故(文)。義演云疏此亦者。意云。雖心王‧心所相杖起時帶彼心所體相而起。然習王不得名緣心所。心所非心王所慮託故。意說。心王‧心所俱時緣前之境。境是心所慮託。可是所緣。心王雖帶心所體相而起。然不是心王所慮託故。不名所緣。所有解云。前雖非理。彼心王不帶心所之體相故。又解。心與心所展轉相緣帶彼影像。名為所緣。義亦無過。如第八卷四緣中解。
(七十六左)漸頓一心多心分別(文)。義演云。意云。漸即多心。頓即一心也。
(七十六左)論實證二空(至)總說一心。義演云。實說二空至總說一心者。此一文中會二師意。且三心師云既多剎那。明知實有三心。但據所證真如體相等總說一心。其實有多。一心師云既所證真如是一。明知能證智亦是一也。言多剎那者。以無間解脫并一勝進道名多剎那。據實一心。
(七十六左)即是會五十八等一心見道之文(文)。五十八(十五右)云。其於再時智行如是建立見道。由二道理。一廣布聖教道理。有戲論建立。二內證勝義道理。離戲論建立。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隨再所得八種心轉。即爾所時總說名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隨爾所時如所施設苦諦之相了別究竟。即爾所時說一心。第二建立增上力故。說有一心。謂唯依一證真如智相應心類見道究竟(文)。義演云。疏即三心見道至一心之文者。意云。瑜伽五十八據真見道中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見道也。三心師會云既有多剎那。明知三心是真見道。即此三心家會五十八一心之文也。若一心家云多剎那者。據無間‧解脫‧勝進三道名多剎那‧非無謂間道中許有多剎那也。
(七十七右)以五十八(至)證此漸也(文)。五十八之文。如上已引五十九之文至下當引。對法第九(初右)顯揚十七(初右)云。從此無間無有加行解脫。見道所斷隨眠三心智生。一內遣有情假緣智。二內遣諸法假緣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諸假緣智。此中前二是法智。第三是種類智。如是三智能斷一百一十二煩惱。如是煩惱十種所攝。一百一十二煩惱者。謂欲界見苦諦等所斷各有十種。色‧無色界見苦諦等所斷各有九各。謂各除嗔。如是名為一百一十二煩惱。
(七十七右)然五十九(至)名頓斷者(文)。五十九(七右)云。然此現觀與壞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修行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文)。義演云。此師會五十九(文)。或可。初入觀心即斷三品惑名頓也。又解云。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即合上品煩惱所知障一處合斷故。名之為頓(文)。今謂。第二與疏不同。
(七十七左)第二師說(至)三心究竟(文)。樞要下末(三十八左)云。見道二師說。勝進道緣何為境。即緣解脫道境。更無別行相。思之。有義漸者。依疏以三心為漸。五十九說三心為頓。准此文釋。頓通一心‧三心。諸釋漸如別抄多少別引。
(七十七左)且為二說(至)如別抄解(文)。義演云。意云。有二解。名頓。一云。即初三心名頓。所謂一無間‧二解脫‧一勝進雖有多心。長時相續不出現故。故名為頓。二云。顯初二心名頓。即起一無間‧解脫除勝進從勝入劣。不似起故。故云且為二說。此即解真見道中頓義。解此見道中頓義。合有十一解。如別鈔(文)。義燈七本(二十九左)云。傳三藏解頓漸二師合二十五釋。且漸斷師有十四釋。頓斷師義有十一釋。西明云。雖二十五釋理尚未盡。合二十八釋。淄州破云。西明但聞三藏前二十五釋。不聞二十六釋。要集云。有解云。二十八釋亦未盡理。合三十三方得盡理。淄州亦破云。今者義准合三十九。破立文長。不須具述。
(七七十左)五十八(至)今以為證(文)。五十八(十右)云。正見相應。隨所治惑能治心生。諸有隨眠所治心滅。此心生時彼心滅時。平等平等對治生滅道理知(文)對法。義演云。疏智為其相者。體相也。見以為無漏智為體說一心見道文也。今為以證者。證其頓證斷一心之義。
(七十七左)然五十五勝(至)第九抄(文)。五十五(十六右)云。云何名為第四現觀。謂於加行道中先集資糧極圓滿故。又善方便摩瑩心故。從世間順決擇分邊際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粗重。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粗重。從此無間第二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粗重。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首。此中雖有毘缽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當知此論心唯緣非安立諦境。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三心類智相應(文)。問。此文明說三心。可為一心之勝證耶。笠置舉子嵨解云。此文明分法類。既三心為相見道。返知一心是真見道。故以此文為一心見道之勝證。今謂。此解未穩。何者現有明說一心見道之文。捨之不取卻舉歷說三心之文以證一心。於理甚為迂僻。恐五十五五字寫誤。應作八字。以上已言五十八等一心見道之文故。義演云。此中互解二文者。意說。一心解三心。三心解一心之文。故云互解也。且一心師解三心文云。雖無間等三心不同。以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三心師解一心文云。據相等故。總說一心。其實有三心。
(七十八右)有古德云(至)不然(文)。義演云。古德意說。此真見道漸‧頓有二師說。今更加論中一真見道至故總說一心文為第一說。後二有義為二義。總為三說者。不然。前無分別智等文但是總標。非是別解之義。
(七十八右)內遺值得(至)下皆准知(文)。演祕云。論內遣有情假緣智等者。而言內等傳有兩釋。一解如疏自身名內。故對法論云。云何遣各別有情假所緣法智為相。由此智相於自相續中有不分別我相。不分別者是除遣義。云何為遣各別法假所緣法智為由此智於自相續中不分別色等法相。餘因於前。故知內者。約自身說。二云。約界以辨內外。初遣欲界自他自他有情假。第二遣欲界自他法假。同在欲界故說內言。猶言內人道自及他皆名內也。第三遍遣上界我法二假緣盡故說遍言。詳曰。後理雖通然無所憑。今依初說。
(七十九右)廣緣一切內外我法(至)能廣法故(文)。義演云。疏緣一切內外法我者。外解我如彼計梵王為我是計於他我。外法者。外五塵等。言三心真見道義者。是許三心是真見道。師義言以真見道者法者放法。是放學義也(文)。略纂十四(四十八紙左)云。那爛陀寺海慧論師釋此三心。非唯菩薩見道。亦是二乘。所以者何。初別觀法上無我故。作無我行觀名遣有情假。次作空行遣屬我法假除我所執名第二遣法假。第三假我及屬我法重觀我我所。下品空故名遍遣二假。然今取唯大乘為勝(文)。義燈七本(三十六左)云。問。大乘真見斷二障。據彼總別立三心。二乘真見斷一障。應亦別總立二心。答。說六現觀通三乘。現觀智諦現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有亦復無妨。又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諦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諸部小乘之中。皆不說有二心見道。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豈可不作。若亦不作。違雜第九。彼云。安立諸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諦。謂於諸諦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爾何故諸部不說總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答。約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法作安立觀。諸部小乘多約愚示依彼小教故不能作。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答。雜集論中但說安立。不說聲聞作非安立。勝曼經亦云聲聞知有作。二解任情。
(七十九右)此初汎說為相見道(文)。義演云。疏此初汎說為相見道者。此論云。二相見道此復有二。即總標。是汎說也。下有二師方是正解。又約相見道中決定有三心故說是相見道。瑜伽說三心緣非安立。此明汎說相見道意。
(七十九右)一對法(至)名類智(文)。對法九(初右)瑜伽五十五(十六左)。
(七十九右)三又十六心(至)後二名類(文)。義演云。疏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後二名類者。且如苦法智忍‧苦法智名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名類智。餘三諦亦爾。故西諦合有十六心。即八觀真如。八觀正智。觀正智者名類智觀真如名法者。
(七十九左)四六十九(至)唯法智了(文)。六十九(十七左)云。問。一切類智現在前時。皆能了別色界無色界耶。答。若有曾於色‧無色界所有諸法善聞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別。若不爾者。不能了別。所餘諸智或在毘缽舍那品。或在奢摩他品。法智‧類智二品所攝(文)。義演云。疏若曾上界善取相者。意說。菩薩於加行位中曾修上下諦觀。今住相見道中等。能作前上下八諦十六心觀。即苦法忍‧智緣欲界四諦。若類忍。智緣上二界四諦。即以類智了然‧無色四諦法。
(八十右)以自證分(至)體義無別(文)。義演云。疏以自者。問。為‧無為異。何云無別。答。無彼能緣所緣之別。以自證分雖是能緣而非無為法之能緣故言無別。有解。真如是一切法體。亦是無分別智之相。自證亦是見相‧相二分之體。據此道理說云無別(文)今謂。有解。以上是演祕之釋。笠置亦有一釋。自不允當。今謂。見分證識性故能所有別自證證識相故體義無別。次下(八十六右)疏云。自證識相亦是自心。觀依他故。今依見分說。如下引義演釋。
(八十二右)唯對法中有此文也(文)。義燈七本(三十八右)云。瑜伽五十五。但說上下一十六心。據三乘通及非廣惠。雜集論中說總十六。今此論中具說二種。問。二十六心何先後作。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故。彼云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又云。又由此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若爾何故雜集說總十六從世第一法無間而生。答。此論中會依真假說。不言三心無間後生。故在後作。又顯揚十七云。不由行差別。即是言教隨真見道擬宜而說。教授於他。非內證智。又解總作在前上下在後雜集‧此論俱先說故。顯揚十七云上下觀十六種智修道作故。若爾瑜伽如何通釋。答。彼據從真見道入相見道。至第三心無間即出方現在前。又說現觀邊智諦現觀。二十六心俱此觀攝。隨且舉一。不言無間緣先世智曾智所觀察下上二地等生。言第二現觀清淨無礙苦等智生者。依五十八現觀二。依廣明布教相見第一。內證相見是第二故。非說下上為第二現觀。又釋不定。隨觀行者真見道前先意願力。至相見道即先作之。未見教斷。隨情取捨。問。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見道。何故顯揚十七。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智生。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據重法前真見道智。無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創得。故有相智名相見道。又據不出觀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見道。顯揚約其真‧相別起。相見在後更重修故名為修道。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又解瑜伽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又解瑜伽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顯揚據出觀後重作之者。名為修道。非於修道不作諦觀。故顯揚云。如是現觀智。若聲聞等所得。為對治欲‧色‧無色三界雜染。若菩薩所得。為對治十種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現觀。各據義並不相違。二釋任取。問。顯揚云。如是三智能斷一百一十二煩惱。瑜伽論等說與此同。何故如是。答。此論等說總約二障各分一品或上下品斷證差別。不說斷數。又據非安立諦。顯揚約斷雖一二品。據安立諦分成一百十二煩惱。實不相違。
(八十二右)對法云(至)法智為境(文)。對法九(二左)云。出世間道有二境界。謂真如及正智。法智品道真如為境。類智品道正智為境。由此諸忍‧智如實了知故(文)。
(八十二左)苦者苦諦(至)第九廣解(文)。對法九(初右)云。若者。謂苦諦。若法者。謂苦諦增上所起者教法。法智者。謂於方便道中觀察諦增上法智。智忍者。謂先觀察增上力故。於各別苦諦中起現證無漏慧。由此慧故永捨見苦所斷一切煩惱。今於此中所說義者。謂於方便道中觀察依止苦諦所起契經等法如理作意所攝智增上力故。於自相續苦諦中現證彼真如出世間慧正見體生。由此慧故永捨一切見苦所斷三界所繫二十八隨眠。是故名為苦法智忍(文)。演祕云。疏忍前苦法智者。忍者即忍。忍前加行位中之智。由此此智通緣二境。一緣加行智。二緣真見所觀真如。真如極成故。疏不云但言忍智。有義彈云。然此智忍既不緣智。如何乃言忍前法智。故但應言現證真如故名忍也。詳曰。無違。所以如燈具引理教。然云智忍或從因為名。因即方便緣教之智忍從因智而得智名。或從果稱。皆如燈具(文)義燈七本(四十右)論一苦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如緣如。二別緣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觀。此中且據法見道言觀三界苦諦真如。若准雜集。二種具論故。
(八十二左)苦法智者(至)名苦法智(文)。對法九(二右)云。苦法智者。謂忍無間。由此智者。於前所斷煩惱解脫而得作證。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斷一切見苦所斷煩惱令所依轉。從此無間。由如是智生證得轉依。是名苦法智(文)義燈(四十二右)云。問。何故前言苦法法即教法後苦法智法即真如。答。雖俱緣如。初創緣如未印悲忍。但印前教。不得云如第二重證故。法即如。教前印故。理此印故。
(八十二左)苦類智忍者(至)名苦類智忍(文)。對法九(二右)云。苦類忍者。謂苦法智無間無漏慧生。於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別內證。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所以者何。由初二種若忍若智是後一切學與無學聖法種類從此彼得生故。是故無漏慧生。名別內證緣此為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是故名為苦類智忍(文)演祕云。釋曰。初二忍智是後所生聖道種類。名為苦類智緣。此忍名之為忍。或後所生諸聖道等是前類故名之類(文)。義演云。言有二種。一者言。二者言之中言者即是意言。當隨緣法忍智時意道後諸聖法是此類。由此說得名苦類智忍。釋曰。類者。流類。俱舍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雜集云。由初二種是後一切聖法種類。解云。初忍‧智是後生所生之聖道種類。名苦類智忍。第二解與俱舍同。又顯揚十七名種類智。
(八十三右)苦類智(至)名苦類智(文)。對法九(二右)云。苦類智者。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忍。所以者何。由苦類智忍無間無漏智生。於苦類智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智(文)演祕云。論四苦類智等者。即緣第三類忍為境。或亦緣前法忍法智即印類所緣之事。不緣類忍名印類忍。
(八十三右)論法真見道(至)名相見道(文)。演祕云。論法真見道等者。疏有兩釋。有義彈初釋云。此論‧對法皆云類忍於法忍智各別內證。即已總法無間。解脫二自證分。又云類智印可類忍。不說類智別證法智。如何言法真見道解脫自證。今作二釋。一云。法忍法智別法真見無間‧解脫見分緣如。類忍總法無間‧解脫自證緣智。然未決定類智重法審決印持。亦同類忍法二自證。前三如前。第四既云印可類忍。由是總法無間‧解脫證自證分緣自證分。二道之中自證緣見緣第三。今類智忍既法自證。第四緣忍明法二道證自證分。但說法見及自證者。略不論之義必應爾。詳曰。而言法者但法真見緣如智。別不據法彼別別行相。以真見中無別行故。第三雖但證前二智第四亦然。或緣第三。然祇是智而緣於智。據此一邊別配二道。不約三四解行以分故亦何爽。故論結云差別尋立名相見道。若第三‧四俱雙法前二道自證。差別之義而不顯也。若法二道證自證分有理有文。或亦無失者略爾。
(八十三右)此即總法(至)故合法也(文)。演祕云。又解此總法者。但法緣如。不分二道見與自證名總法也。疏雖緣智緣如不同見分是一等者。謂真無間‧解脫二智皆緣於如。類忍緣智據能緣見同故合法。
(八十三左)五十五說(至)智諦現觀(文)。演祕云。按五十五云。現觀邊智諦現觀。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似法類智世俗智攝。通世‧出世。是出世間智後所得。如其次第於一一諦二種智生。謂忍可欲樂智。及現觀決定智如是從前現觀起已於下上諸諦中二二智生。釋曰。緣先世者略有二解。一云。緣見道前會所觀察下欲界上色‧無色二地煩惱即苦‧集諦。及二增上即滅‧道二安立諦境。二云。緣前真見名曾觀察。以放真見緣下上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諦以之為境。言第三無間者。三心見道第三心後而起十六名第三無間。餘經文可悉(文)義演云。第二現觀位者。意云。似法‧類智生時是見道後得智。是後得智故云。第二現觀位也。謂忍可欲樂智者。即苦法智忍‧苦類智忍也。餘諦亦爾。現觀決定智者。苦法智‧苦類智。餘諦准此。此云。二俱是相見道中智得智故云是現觀邊智諦現觀也。又按瑜伽五十五云。現觀邊智諦觀等者。解曰。現觀者真無漏智。邊者後也。智諦現觀後所得智。通有漏‧無漏。意說。此後得智向真見道正體智後得智也。又云。二增上安立者。即是滅道無漏諦。為世俗智現緣不著。但為增上緣發起世俗智緣安立諦境。又云。似法‧類智世俗智攝者。此智是世間世俗智。以似他無漏法‧類智故云似也。以放似他故名為似。相似也。
(八十三左)顯揚十七說(至)三心亦然(文)。義演云。又按顯揚第十七(二右)。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謂於欲界苦諦生二智。一者現觀審察智。二者現觀決定智。於色‧無色繫苦諦亦有如此二智。如於苦諦有四智。如是於集‧滅‧道亦各有四智。約此道理說有修道位。釋曰。四諦二智同五十五。亦不由加行有十六差別。爾隨觀諦所作有此差別。故真見道中亦可說有十六心也。
(八十三左)今此約行(至)唯是相也(文)。義演云。言此約行差別說者。意說。此論中約二諦法智‧類智行解不同而有差別故。唯是相見道也。
(八十四右)然彼文說(至)可細尋之(文)。義燈(三十九右)云。問。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是道。何故顯揚十七云。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清淨智生。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據重法前真見智。無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創得。故有相智名相見道。又據不出觀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見道。顯揚約其真相別起。相見在後更重修故名為修道。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又解瑜伽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顯揚據出觀後重作之者。名為修道。非於修道不作諦觀。故顯揚云。如是現觀智。苦聲聞等所得。為對治十種無色三界雜染。若菩薩所得。為對治十種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現觀。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釋任取。
(八十四左)論若依廣布(至)有九種心(文)。瑜伽五十八(十五右)云。其於爾時智行如是建立見道。由二道理。一廣布聖教理有戲論建立。二內證勝義道理離戲論建立(文)。具如下辨。
(八十五右)五十八末(至)如彼抄說(文)。五十八(十五右)云。依初建立(第一廣布聖教道理)長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隨爾所時八種心轉。即爾所時總說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隨爾所時如是所施設苦諦之相了別究竟。即爾所時說名一心(文)略纂十五(四十三右)云。論云依初建立增上力乃至見道究竟者。此明相見道也。略有三說。一云法智品等者。品者品類。品類言即并攝忍。即四法忍。法智一品類合名四心。類智亦爾。此是皆品有八種。能有為惑之功。此說次後入如智品時節。八定品能寂靜故住心故。總名為一奢摩他之心。故言九心。前智品八心後定品一心。以定品無斷惑之功不為智。故但總名一心。雖智時有定定時有智。功能別故。智時陰定定時陰智不論。問曰。初四忍‧法智為四心類智亦爾者。應隨順小乘解。以斷上‧下‧界惑別故。又解。大乘別者。如對法初無間復無間別。故云。各為一類二說。今言。品者是品類義。論云。法智品者不取其法智。意取法忍。即法智之品故此法忍為四故。八心以能斷惑是無間道故。得智名。四法智‧四類智合為一心。名純奢摩他道。以不能斷惑非無間道故。總名九心。三說。即法忍‧智為四類忍‧智為四心。名八心。見道雙運故。此八俱時有。定品亦八心。但以功能令心住寂靜不同於智能斷惑故。言總得一心名。智為八心。故令有九。初解。前後別故合三十二心。總為一故總言九心。此解。但有十六心定慧別故。名為究竟心有。此三說之中後解為勝。初解三十二心者。論云即爾所時。故知定慧同時但有十六。何得言三十二。第二解論云法智品。業何故得言取忍為四。第三解為勝。真見道定慧或前後或俱。三說同上。或無間‧解脫別故。或斷‧慧思別故。或俱義故。如前敘諸家見竟。
(八十五左)對法顯瑜伽(至)故今會云(文)。對法九(初右)云。謂世第一法無間苦法智忍等由此慧故永捨見苦所斷一切煩惱(文)顯揚十七(初右)瑜伽五十五(十六右)如演祕引。
(八十六右)依真之義(至)正與此同(文)。義演云。此文會違。論釋相見道非真依真假說所由。此相見道依世第一法無間而生者。但是假說空非斷義也。故顯揚云。從第一法無間有三心生。斷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煩惱。又對法云。謂世第一法無間苦法智忍等十六心生。斷見所斷。瑜伽五十五云。世第一法無間生三心斷見所斷。如是等文皆約相見道依真假說從第一法無間而生。據實非無間實能斷。而言無間及能斷者。皆是假說。非真如是。此有會也。若據實而言及從前世第一法無間。有真見道後即生三心相見道次生十六心等。故菩薩在相見道中學前真見斷證之事。故是假立。問。既是假立。何故須學。答。為欲遍知二障二我故。
(八十六右)此有三因(至)如文可解(文)。義演云。疏此有三因者。意云。釋上假說所由。謂彼三心真見道後方得生故。十六心非安立後方得生故。論云。非安立後起安立故也。分別隨眠真見已斷故。故知修說非實斷證。
(八十六右)非安立因不遍三心相見道義(文)。義演云。疏非安立不遍三心者。以三心相見道是非安立故。故不不得將非安立因證於三心非真見道。但可以非安立因證十六心非真見道。
(八十六右)本頌何故(至)依見分說(文)。義演云。疏本頌何故但說於真至今依見分說者。意問云。本頌何故不說三心‧十六二種相見道但說真見道耶。答。說真見道者為證識性故。識性即真如。是無分別智見分所證故。此唯約見分說。不約自性分。次自證識相亦是自心故。但說見分緣如。不說自性緣如也。若說自證緣者。有是緣於見分。見分是依他起攝。所以不說自證緣見分緣真如。真如有是真見道也。若說相見道。有是緣智。依他起收。
(八十六左)佛地論第三(至)此中二師之義(文)。佛地論第三(九右)。義演云。意云。彼第一師同此論第二師義。彼後二師同此論中第三師義。問。彼論中後二師義如何差別。答。彼第二師總言無漏智有見‧相。不論根本‧後得。若據第三師分別云。根本智無見‧相。後得許有。故成二別。
(八十七右)七十三說(至)四句廣說(文)。義演云。按彼七十三云。有思惟真如不觀真如。謂真見道中菩薩以根本智觀真如也。有亦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相見道中菩薩。有以後得智觀真如。有不思惟亦不觀真如。謂餘三心等(文)今謂。義演雖言據彼論而與彼大別。今具引論文以合知其黑白。七十三(初左)曰。問。若思惟真如即觀真如耶。設觀真如即思惟真如耶。答。應作四句。有思惟真如非觀真如。謂以分別所攝如理作意思惟真如。但見真如相不見實真如。乃至未至正通達位。及通達後作意思惟安立真如。有觀真如非思惟真如。謂通達真如時由勝義故思惟其相。有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通達後相續思惟非安立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觀真如。謂離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諸相。
(八十七左)佛地第三(至)不勞此引(文)。佛地論第三(十右)云。若無漏心全無相分。諸佛不應現身土等種種影像。如是則違處處經論。轉色蘊依不得色者。轉四蘊依應無色等。則成大過。
(八十九右)對法第十三(至)現觀各別(文)。對法十三(十三左)曰。建立現觀略有十種。謂法觀‧義現觀‧真現觀‧後現觀‧寶現觀‧不行現觀‧究竟現觀‧聲聞現觀‧獨覺現觀‧菩薩現觀(文)顯揚十七(三右)六同此論。更說十八。瑜伽五十五(十五左)七十一(二左)並明六現觀。無性攝論第六(十六右)說十一種別。
(八十九右)然有義事(至)如別抄說(文)。義演云。義者。謂能緣觀心上苦‧無常等義。事者。觀心同時。俱有之法。同一事業故。所緣者。謂四諦非安立等。謂此等法義如六現觀章廣明。故云如別抄說(文)但舍二十三明見緣事三種現觀。
(八十九右)喜能明利別有分別故(文)。義演云。疏喜能明利別有分別者。問。何故不與樂受相應。答。思現觀是欲界中思慧唯在決識中。有故。欲界第六識唯有喜‧憂‧捨三受相應。所以第六識中無樂受。若色界中意識有樂受。上二界無思慧。又欲界中若得聞法意識領解喜受相應。故云喜能明利別有分別也。
(八十九左)七十一說(至)為自證(文)。七十一(三右)云。問。思現觀何自性。答。上品思所成慧為自證。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文)。義燈七本(四十二左)云。此思等六出體有四。一剋性。二據勝。三相應。四眷屬。如思現觀等說是惠者。即剋性體。及俱行菩提法即後二體。五十五云。決定思惟者。思惟既思。據勝出體。釋名者。如思現觀是鄰近釋。如四念住體實是惠。由與念俱名為念住。思現觀亦爾。此論‧顯揚‧瑜伽七十一並云。思所成惠而為自性。西明云。思現觀或持業。或依主。信鄰近。或如信。且思現觀諸論說是思所成惠。如何持業。亦非依主。如或非觀名為現觀。說為鄰近。思亦非觀。名為現觀。何非鄰近。若云現觀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何不得云現觀非思。云思現觀是鄰近耶。信現觀體於三寶。淨信為體此剋性體。瑜伽五十五云。及聞所成決定智惠。據勝出體。顯揚十七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通相應眷屬。餘皆准此。信‧或釋名者或亦有財。雖體非觀。有能助現觀故。或依主釋。助現觀之信。令觀明之或。名信戒現觀。或如住亦是鄰近(文)略纂十四(四十七左)云。問。諦現觀有幾。今正答。緣諦之現觀。謂智諦及邊究竟等。餘非正現觀。若是思現觀因故名現觀。信從相應得名現觀。戒是共有等名現觀。非正現觀故。
(八十九左)思能生修(文)。義演云思能生修者。由資糧位中思所成能引生暖修慧。
(八十九左)自相者(至)末廣故(文)。義演云。疏自相者。下中攝故末廣緣故者。意云。以下‧中品思不能廣緣但能任運緣自相。故云自相者下中品攝。若能廣緣無常等共相即上品思攝。
(九十右)七十一說(至)是等流故(文)。七十一(七左)云。問。無邊際智及順決擇分善根何現觀攝。答。非諸現觀攝。當知是現觀等流。
(九十左)論四現觀智諦現觀(至)無分別智(文)。義演云。論見現智智諦現觀者。意云。智得即是能觀之智。諦者即是非安立諦。此智現觀緣非安立諦故名現觀智諦也。謂一切種者。即真如。以真如與一切法為體故以真如名一切種(已上)今謂。一切種即真如者。此釋非也。何者以通取見‧修道根本‧後二智故云一切種。非謂真如。
(九十一右)七十一等(至)是此現觀(文)。七十一(三左)云。問。現觀智諦現觀何自性。答。緣非安立諦境慧為自性。或是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文)五十五(十六右)明現觀智諦現觀中。舉三心已云。又是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
(九十一右)論五現觀邊智諦現觀(文)。五十五(十六左)云。云何名為現觀邊智諦現觀。謂此現觀後所得智名現觀邊智(文)義演云。初現觀者。即是真見道非安立諦名現觀也。下現觀二字者。即是六現觀通號也。邊謂後邊。此安立諦即非安立諦之後邊也。謂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者。意云。智諦現觀是真現觀後緣諸安立世出世智也。智者緣安立諦之智。諦者是安立諦。此安立諦智是非安立諦後智。故云。謂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也。
(九十一右)七十一等(至)自性等故(文)。七十一(三左)云。問。現觀邊智諦現觀何自性。答。緣安立諦境慧為自性。或此俱菩提分法為自性。
(九十一右)即盡智等(至)即通十智(文)。義演云。十智者。謂苦智‧集智‧果智‧道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據大乘中說。阿羅漢不得十智。但說煩惱漏盡之處名盡智。又起智緣擇滅無為煩惱不生處名無生智。即佛身中亦有十智‧若小乘中有不退種姓阿羅漢亦具十智。以煩惱更不生故。若退種性阿羅漢唯得有九智不得無生智。以更退起煩惱故。然小乘說世俗智唯有漏。今大乘說亦通無漏。縱是無漏緣事智亦是世俗智提。或取三十七菩提分法為自性也。
(九十一左)七十一說(至)分法為自性(文)。七十一(三左)之全文。
(九十一左)六十九(至)可勘彼文(文)。六十九(十左)雖無十智之言而舉諸智云差諸異生及諸有學相續中者。皆是有漏。若在無學相續中者。皆是無漏。又俱舍智品廣明十智。
(九十一左)此等門義(至)不同等(文)。義演云。意說。諸論所說現觀或六或十或十八增減不同者。可准上兩說和會。今按對法‧顯揚‧唯識說有增減據義各別。亦不相違。
(九十一左)真攝第四(至)亦通修道(文)。義演云。意云。但攝第四根本智少分不攝後得智‧唯攝見道。不攝修道故云少分。
(九十一左)其相見道收(至)亦通修故(文)。義演云。意云。此相見道攝彼第四後得智少分不攝根本智。唯攝相見道不攝修道。又攝第五後得智全不攝世俗智全。又攝相見道又攝真見道及修道等。
(九十二右)世親第六(至)自相續故(文)。世親第六(十一右)之全文。無性第六(十二右)云。由此般苦波羅蜜多於佛法界能正作證。樹自相續自在現前故。名為生。如有說言。一切雄猛樂利他者生母養母所生所育(文)此論上文與疏所引不殊。爾義演釋曰。由此般若樹自相續故者。若佛身四智即名覺樹。敷榮故。菩薩身中智慧亦名為樹也。始從證得更不退轉故名相縛(文)今謂。此釋非也。不順論文故。
(九十二右)四十七說(至)他果也(文)。四十七(二十四左)明極觀喜住中云。又住於此在在生處多作論王。王瞻部洲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所有慳垢威被有情調集伏緊吝等(文)義演云。疏已此明華果也者。若實佛果即是菩薩四智心品及大涅槃並一切智‧一切種智及無漏離繫果等。此皆是菩薩未成不得實果。華果者即入初地已去由無漏勢力傍資地前資糧住。以前有漏故一切業令感得十王。十王位乃是菩薩果報。果報即是果也。若至初地已上更不造新業故資舊業也(文)今謂。義演牒文與現前疏不同。
(九十二左)無性云(至)染作證故(文)。無性第六(十二右)之全文。
(九十二左)佛地經說得十平等(文)。佛地論三(七右)曰。此經中說。證得十相平等性故。此平等性通真及俗故緣一切。亦無過失(文)具如下平等智中辨。
(九十二左)無性第六(至)廣如彼釋(文)。無性六(十二左)云。釋曰。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見一切等無我故。如有說言。一切諸法皆如來藏。如是等一切菩薩平等心性者。如彼意樂平等性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得彼法身平等性故。此即名為菩薩見道者。見先未見勝法界故。譬如聲聞獨覺見道。
(九十二左)如梵網經(至)十地中廣說(文)。梵網經‧十地論第三廣明初歡喜地。
(九十二左)四十七說(至)多多百門(文)。四十七(二十四左)。
(九十三左)六十九等(至)況此菩薩(文)。六十九(十五右)云。是諸聖者於見所斷煩惱斷中能正分別。謂那落迦我已永盡。乃至不復墮諸惡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證得預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斷如是如是所有煩惱。
(九十三左)廣說此相(至)世界中攝(文)。十地論三(二十五右)曰。經曰。於一念聞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炤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過去‧未來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門。能變身為百。於一一身能示菩薩以為眷屬。
(九十三左)又少此成熟(至)讀者勘之(文)。義演云。意說。此論中成熟百類所化有情。亦合攝入彼論照百佛界等中。一處釋之既不一處明。故知釋論者失。
(九十三左)如四十九(至)如十地第三卷(文)。第三(初紙至十一紙)考四十九未見彼文。准演祕四十七(二十一左)說引發十大願。又四十五(十六左)明十大願。
(九十三左)說十種淨修住法(至)皆並廣解(文)。十種淨修住法見于四十七(二十二左)演祕云。十種發心等者。所指經論文既廣多。故不引也。
(九十三左)又作阿賴耶識(至)三乘差別(文)。演祕云。按五十一(九左)云。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緣。內為粗重縛所縛。釋曰。資糧‧加行異生緣彼眼等轉識此有二義。一三乘通說。理實大乘亦緣第八作唯識觀。二質‧影不同。賴耶為質轉識為影。隱質談影云緣轉識。問。二乘云何能觀賴耶云入聲聞正性離生通達賴。答。有二義。一據不定聲聞性人根熟者說。彼入自見後回入大能達賴耶。定性不然。二約種子賴耶識言。三乘皆能知苦斷集。廣如瑜伽論抄。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一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