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四
輸入者 袁雪梅
(初右)體性寬狹更無別異(文)。義燈七末(初右)曰。論。此十一障等。本疏言體性寬狹更無別異者。非唯十一障。以下種障各舉初斷影顯住‧出所斷障故。疏云。十地所斷雖但所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斷者。論意如是。本明斷障得果。唯斷十一非但斷不成亦不能得果。故下論文總分別斷。非為不知十一不攝住‧出斷者(文)。義演云。疏體性寬狹更無異說者。意說二障最寬。但言二障即攝一切分別俱生二障故。二障寬也。若言十障即狹。據唯識中十障。攝得障十地中人地心所知障。不攝障住地‧滿地中所知障也。其異生性亦唯取所知障。故唯識中障狹也。若攝論中說十障唯攝得俱生十障不攝一分別異生性二障也。以異生性障體即是分別煩惱所知二障故。今不攝此故名狹也。即攝論。除地入心外。即攝得初地中住地中障。并攝得後九地中障住‧滿心中障。然攝論及此論俱不攝第十一障佛地障。故唯識攝論并狹(文)今謂義演牒文別異之異作說。依此錯本義旨不穩。義燈於理為勝。
(初右)十地所斷(至)即通二障(文)。義演云。疏十地所斷但所知俱品不行者。意說雖十地中正斷所知障。然與所知障俱起煩惱亦伏不行也。故知十地亦通斷二障。觀此文意令釋伏難。伏難云。若正斷所知不言煩惱者。煩惱應不斷。答。如疏。
(初左)於極喜地(至)亦能斷故(文)。義燈七末(初右)云。本釋言極喜住簡彼二乘。初見初斷簡相見道。就真見道但取無間故說初斷。西明并取無間‧解脫二心同斷。簡後三心十六心等。要集云。有釋為勝。今謂不爾。前第九云無間‧解脫斷惑證滅期心別故不說同斷。若定同斷。如何得言期心別故。又要二道方能斷惑即違下文。菩薩利根剎那剎那能斷證故。以二共斷非剎那故。又雜集第九云。斷對治者。謂加行及無間道。持對治者。謂解脫道。不說為斷但云持得。
(初左)瑜伽五十八等(至)分別煩惱(文)。五十八(十六右)云。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故。於欲界得離欲持。貪欲瞋恚及彼隨法鄰近憍慢。若諸煩惱相應無明不現行故。皆說名斷。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見等(文)。義演云。意云。世間有漏六行道。但能伏俱生貪瞋及隨貪瞋我見後起鄰近憍慢等。然不伏分別煩惱。何以故。分別惑強有漏道弱。所以弱道不能伏強惑。如第八卷已說。此約二乘異生性說。又云。若二乘人欲得滅盡定時。亦作欣厭觀六行伏惑道。然後方入。
(二右)若資糧位(至)無此能也(文)。義演云。若菩薩在地前資糧‧加行位。能正知勝解。或作此諦觀。能伏分別‧煩惱現行。或作真如無相觀。能伏分別‧煩惱現行也。并至加行位即能頓伏盡分別‧煩惱。若二乘人於資糧位能伏分別粗者。至加行位亦能伏分別細者。雖伏而不能總伏盡故云不能伏。意云。與觀相違即伏。不與觀相違者不伏。不同菩薩。世間道力者。非是六行道。但是有漏名世間道。
(二右)緣起經說(至)無不共無明(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下(十五右)云。復言。世尊。云何無明轉異殊勝。世尊告曰。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由此為緣生福非福及不動行。如是所說外法所有福行及不動行相應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及聖有學三種無明引發妄念為非福緣。然此非福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此非福我不說為無明緣行。如是所說不共無明。內法異生離不放逸而修學者。亦未能斷。諸聖有學應知永斷。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如是所有無明緣行生生漸滅不復增長。由此道種應知。內法所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是故唯依外法異生我說順次雜染緣起最極圓滿。非住內法。是名無明轉異殊勝(文)義演云。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無不共無明者。菩薩若至十信第七心名不退心方得名內法異生。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即無不共無明。有餘三無明為緣發行。若內法異生不放逸者亦無現行無明。唯有種子無明為緣發行問。二乘人亦得名內法異生不。答。二乘雖無菩提心。然據自位二乘資糧位欲滿後亦得名內法異生也。今謂。未穩。具如道述。
(二左)唯分別貪等二位不起(文)。義演云。意明。伏通前位。又解云。此分別貪等六二位者。至第二加行位方不起也。以前由起。若據後解。此細約分別貪等說。
(二左)瓔珞經說(至)正與此同(文)。按瓔珞經無明文說唯伏不斷。古說。三賢菩薩唯伏不斷者。三賢中十回向也。十回向中之第十回向開四善根故(文)今謂。古說未詳。
(三右)答道方猶微(至)道力勝故(文)。樞要下末(四十四左)云。俱生地前漸伏地上伏盡。此依六識為論。何故見所斷煩惱隨所知伏與不伏。俱生煩惱獨入地伏不隨所知。所知後伏。煩惱先伏見所斷不爾。見障利故同時。修障鈍故漸次。又見道猛。修道不爾。故留煩惱本擬潤生。八地以去無分段死。不精煩惱即潤。何故不斷耶。答。如初地怖煩惱即伏而受變易。亦如二乘有學回心即受變易。雖無分段不斷煩惱。所以者何。煩惱雖非親助潤變易如分段生遠勢亦有。又惑種在變易時長。不段數資。若無惑種變易時促。如二乘無學願數數資。然有四句。唯有定勝無惑助。亦不長時受為易如二乘無學回心。雖有惑種助無勝定資亦不長時。如二乘有學回心。有惑助及勝定資即變易長時受。如十地菩薩。故願留之。不同二乘斷之不得非故留也。又二乘但種助。不由願資而不名留。菩薩正由願資傍由種助故說留之。若即斷之於生無力。惑因亡果隨盡故。又由菩薩意樂菩提十地練根。不假斷煩惱。煩惱在不障得地故名留。
(三左)此是對法第十四文如前第三卷引解(文)對法。
(五右)四十八說二障三住中斷(文)。四十八(二十一右)云。又由如是所說十二諸菩薩住經三無數大劫時量。能斷一切煩惱障品所有粗重及斷一切所知障品煩惱粗重。謂於極歡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前。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等皆悉永斷入如來住。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在三種。一者有皮粗重。二者有膚粗重。三者有肉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有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永斷。有實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於三位中煩惱所知二障永斷。所餘諸住如其次第修斷資糧(文)具如二末疏(四十五)五末(十右)集成編五末一辨。義燈七末(二左)云要集云。三粗重者。一云從初至七地斷皮粗重者。諸論無文。三種粗重。瑜伽四十十八‧七十三‧解深密經第四。皆說三住斷故。然四十八別說二障各三住斷。斷煩惱初障初後粗重通其現‧種并及粗重。中間粗重但斷現行及其習氣。若斷處知俱通現‧種并及習氣。然四十八斷煩惱中據正斷說。斷所知中據已斷說。二障互顯理實相似。又所知障為異二乘故約顯說。又四十八於所知障立皮膚肉三粗重名。於煩惱障但標總名。理實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故瑜伽七十三總別互顯。第一粗重總含二障。不別說是煩惱‧處知。第二屬煩惱。第三屬處知。故彼論云。一要趣不樂品在皮粗重。二煩惱障品在肉粗重。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解深密經三俱總說。故彼經云。此諸隨眠幾種粗重斷所顯示。但由二種。謂由在皮粗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膚粗重斷故顯彼第三。若在於骨粗重斷故。我說永斷一切隨眠。害伴羸劣雖前第九正斷處知名二隨眠。煩惱隨伏亦得二名。要集引去說四十八說二障三住斷者煩惱無三住者。檢本疏文無有煩惱無三住文。此論‧瑜伽皆說二障有三住斷。本疏不違。
(六右)此中意說已斷處故(文)。演祕云。疏此中意說已斷處故者。問。若約已斷煩惱亦應言如來位。若依正斷處知亦合在金剛心。何故不同。答。大論二障據影略說。說彼二障一在金剛一如來地。亦不相違。
(六右)三劫分齊(至)無相滿故(文)。義演云。此一段疏文有其七。一約三劫。二約無漏心初起等。三約現起二障等。四約一切煩惱分別俱生不行。畢竟離故。五約無生忍等。六約捨異生分段變易。七約無漏心。雖得有相未得無相。雖得無相未得圓滿。至第三位無相圓滿。約此七義三住義顯故。偏說煩惱粗重有三重斷。義解云。三劫分齊成滿位故者。謂過初劫得至極喜住。謂第二劫滿即得第二無功用位。謂第三劫滿已即得第三成滿性。由約三劫滿而立三重過無漏觀心初起者是初地見道。無間者是八地。無漏相續故。圓滿者是佛地。此解即約煩惱障說。現起二障多分‧少分‧全分‧無故者。此解即約二障說也。多分者。即約初住中能永斷一切分別二障現種俱盡名為多分。少分者。謂至第二住中唯能伏煩惱現行不起名少分。全分者謂在第三住能斷盡俱生二障名全分。一切煩惱分別‧俱生永害‧不行‧畢竟離故者。一切煩惱分別即見道永害也。俱生不行者即是八地。畢竟離者是佛地。無性法忍少淨‧極淨別故者。於見道俱斷分別一障名少淨。俱生煩惱八地不行無漏相續名多淨。於第三位一切有漏斷盡。極淨劫捨異生性是極喜住。捨分段是無相功用住。捨亦易和死是佛地。於無漏心未得有相無相滿故者。若至初住已來即名於無漏未得。若至第二住以來即名無相漏也。滿字通有相無相用。
(六左)論斷二障種漸頓云何(文)。義燈七末(四右)云。本疏有二意。一前說菩薩未辨二乘。今對二乘辨斷差別。二前明斷不分漸頓。今明漸頓小大斷別。
(六左)論第七識(至)無粗細故(文)。樞要下末(四十四右)云。應說三乘斷見修別。第七識頓斷中任運簡見道一切門起簡修道外緣事獨頭貪瞋癡等。以此二義故無粗細。無粗細言簡修道內外緣迷理身邊二見及此相應。九地斷有粗細故。如是總簡一切惑盡。
(六左)此中障種(至)故成能熏(文)。義演云。疏此第七識中障種無粗細至故成熏者。此第一解。即約第七識中煩惱地有九品即成八十一品。此八十一品然與非想地第六識中第九品煩惱一類相似。故云無粗細。其實亦有粗細。猶如邪見雖云是一非無九品。此亦應餘故成能熏。
(七右)又解所障(至)已廣解說(文)。義演云。又解。所障既同至已廣解說者。此第二解。即約九地相望總成為九品。此約三界中都有九品也。又唯約內境已下是第三解。其文易詳。
(七左)又雖三心(至)有此誠說(文)。演祕云。縱三心見道亦頓斷也。故瑜伽論五十九云。見斷煩惱頓非漸。處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文)義演云。疏又雖三心九地總合以為二品不同修道九地別斷名之為煩者。然云。如前三心見道中總合是九地中有分別煩惱障以為二品。一由內遣有情假緣智即是上品煩惱障。若第三遍遣一切有情假緣智即是下品煩惱障。又由遣諸法假緣智即是上品所知障。若第三遍遣一切諸法假智即是下品所知障。今者且取上下二品煩惱障名頓漸。不同修道煩惱。修道煩惱有九品。九地之中地地九品斷也。問。心既有三。煩惱亦應有三品。如何但云有二品煩惱乎。答。初心但斷耎品。耎猶下也。今言即是上品者。據行相粗淺名上品。第三心亦能斷上品。今言初是下品者。以行相細名下。第二心能斷中品所知障。今言上品者據行相粗說。以理論合是下品所知障。論對其耎品隨眠故得中名。其第三心所斷亦是上品。今言下品所知障者。據行相微細名為下品。是故煩惱‧所知亦有上下二品。入見道斷名為頓也。
(七左)唯對法第十三(至)廣如彼抄(文)。對法十三(十二左)云。復次如說預流補特伽羅。此有二種。一漸出離二頓出離(文)樞要下末(四十六右)云。有先伏煩惱超得第二三果。無先伏所知而超入二地。然入地已如聞半頌以捨身。亦有超者。然無超大劫。以極難斷故等。此義應思(文)義演云。然對法論中唯明二種二乘。一即明漸次得果者。二即明超中二果者。彼論即不明超前二果者。若餘論中即明起前二果而不明超中二果也。有此差別者如對法十三抄(文)。今謂。對法上(十三卷六紙左)明倍離欲全離欲。此頓出離唯出超中二果非謂一部總不明餘。應知具如對法抄十(六十二)釋。
(七左)略解釋者(至)九地漸斷(文)義燈七末(四左)曰。准聲聞乘得果有四一次第得四。即此論文。初一類是。二超初一取第二。三超初二取第三。雜集論云。謂倍離欲及全離欲。入於見道如次超初一及第二果。四超中二取初後果。此論第二類及雜集論第十三說。然今此論但舉二類略無中二。何以故。辨漸頓斷。以超前二見必頓斷餘未伏修必漸斷故。與次第同處以不說。超中二果是頓斷修。與彼餘別。是故別說。准此道理。若已會伏三品入見道者。亦是次第非能頓超。雜集論說設少離欲亦漸次攝故(文)今謂。此疏有二。初明次第證。即初以九地漸斷下是也。或釋云倍離欲全離欲等非也。
(七左)必依未至(至)方始得果(文)。義演云。意說。如次第得果者必依未至定起無間道斷惑得果。以身在此間故。不還亦爾者。意云。次第‧不還二依至起對治道斷惑方得。言然必起無漏對治道者此上所明。斷惑得果者必無漏道斷惑。不同有果。有宗許世間道斷惑得中二果也(文)演祕云。次第那含斷欲九品。無間皆依未至定起(文)今謂。依未至定者。利鈍二類別。如夫利鈍。第九無間雖在近分。第九解脫根本定俱行。以利根故。若鈍根者九無間‧九解脫皆在未至地中。以未至捨受難入根本定喜樂定故也。
(七左)有入靜慮(至)亦有何失(文)。義演云。此中問意頗有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中起對治道。斷欲界煩惱而初得第三果耶。
(七左)此亦不然(至)非次第者(文)。檢五十一二三四中未見此文。依五地者。此總舉諸類。非必一一皆爾。超越不還亦有二類。捨凡夫位伏欲九品惑之時。或得上定或有不得。其曾得上定者證果依四根本。其不得者證果之時依未至定。今招多類總言依五地也。義演云。此答意者。必無依下三無色定得入見道斷欲界惑而得第三果。然有超越不還先用六行世間道已伏無所有所以來煩惱。其人得時即依四禪根本安或初未至定中。五地中而入見道即以一無間道斷卻無所有所以來及欲界中修道煩惱及三界分別煩惱而得第三果。故依上四禪根本定或未至定得入見道者。唯是超越人。非是次第人能有事。
(八右)第二三界九地(至)缺煩惱故(文)。義演云。此第二明利根超中二果也。意云。此預流果人利根能超中二果直得無學果。缺煩惱者。缺有頂地煩惱也。即將有頂地中上上品煩惱。與下八地中上上品煩惱。同時頓斷欲界六品修惑合立一來果。為兼斷上八地六品所以不至一來果。斷欲界九地不立不還果者。其義亦爾。為兼斷上八地九地盡直得無學果不名不還果。故知唯初果人有勝意樂。能超中二果得無學果也。若依此義謂有二果。謂預流‧阿羅漢果。亦如人欲遠遊雖未門意所有所趣不於餘住。此初果亦爾。雖未斷修惑趣無學(文)義林表無表章(二十四右)云。預流果超證第四果。猶如刈行橫斷煩惱(文)。顯幽鈔云。超中二果以見道智一時伏九地八十一品煩惱。
(八右)指端經及分別經中說(文)。對法論十三(十二右)說頓出離已云。此義以何為證。如指端經說。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為一切一團一積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皆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後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諦者。唯斷欲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勝果。設不辨者未能無餘離諸欲界故。即以願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證般涅槃故(文)義演云。指端經者。彼經因指頭示目說名指端。端者頭也。應云指頭經也。分別經者。即分別諸相等名分別經(文)。今謂。此釋未詳。以無典據故。近有五智如幻者印行法苑義林章。其中表無有表章三末(四十八左)云。雖知論文引指端分別於理依初未至得第四果。且據多分決能能故等(已上章文)此即不知指端分別二經題目。誤施國語以為引指端分別於理。可笑之最也。恰如鳳潭賢首傳中傍訓人名。
(八右)准超越不還(至)斯有何過(文)。義演云。問准超越不還許依五地此亦應依三無色斯有何過者。准既許超越不還依四禪根本定及和未至五地中得不還果。此預流果既超中二果亦應依四禪根本定及依下三無色定。即依七處中能斷三界俱生煩惱超中二果得無學果。斯有何失。
(八右)然加行心(至)理不違也(文)。義演云。此第一解意云。既說超越不還許依色界五地中入見道能斷欲界煩惱而得第三果。今此亦然。即超中二果人。以利根故。即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依此七處。斷欲界。加行道以色界心能總緣三界為境。既色界中加行心已後超下三無色中無間道能斷欲界俱生煩惱有及上二界煩惱而得第四果。故云無色界中斷欲界煩惱之能治道也。哲公云。此解不正。
(八左)但非以下(至)由意業力故(文)。義演云。疏文意說。其超中二果人。依初未至中不能斷二禪以上煩惱故。依四禪根本及下三無色地中能斷上地煩惱故。此疏文亦不盡理。若如下有漏定可不能斷上地惑若無漏定亦能斷上惑。以無漏自在故。故即初未至無漏定能斷上二界一切煩惱。乃至依初禪根本無漏定亦能上一切煩惱。更以上品准此。由此疏文言下不斷上者未是盡理。疏由意樂力別故者。意云。雖下道不斷上惑。然集論中許依未至下道能斷上煩惱者。由意樂別故有湛能故。下四句中第一句是不爾。四句不成。
(八左)應作四句(文)。義演云。應作四句分別者。有依下地能斷上惑。如依初禪未至無漏定能分色無色界惑也。而得預流及第四果等。有依上地能斷下地惑。即此中文是。依下三無色能斷欲界煩惱也。有依上能斷上惑。如次第不還。依無所有處無漏道斷無所有處惑也。有依下地能斷下惑如初二果第三果即依初未至定能斷欲界六品或九品惑等證第二三果。然哲法師彈此疏中第一解云。若言超色界中加行道以後起無色中無間道者。若起第四禪中加行道次引起空處無間道。容有是理。不可起第四禪中加行道次起識處無所有處無間道。如何得言依四禪起加行引下三色無間道乎。故知非也。又若初果已離色界染可得下三無色定。其人既未離欲界色界染。如何得下三無色定。若言其人已離色界染而得上無色定者。其人既斷色界染應是不還果。如何此人說是初果。又此人說不起世間道伏下界煩惱盡。如何此人有下界煩惱而得上無色定乎。又凡夫已起世間道已伏下地染可得色無色界定。若菩薩有殊勝湛能不退靜慮定還生欲界。設未離下地染亦而得上界定。若凡夫二乘人苦有下地染不得上地定。若得上地定必離下地染。故知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由此疏中第二解勝。
(八左)不爾但以(至)無斷對治故(文)。義演云。疏不爾但以五地至次第得二三果者。此是第二解。即是正義。意說。若超中二果依上七處得無學果者。其義不爾。超前二果人以世間道伏無所有所煩惱可得依色界一地中入見道能斷欲界煩惱等而得第三果。故四禪根本定有欲界對治道。若下三無色定中即不斷欲界煩惱。故下三無色中即無欲界對治道。
(八左)尚不許九(至)斷惑道故(文)義演云。尚不許第九無間道定根本入等者。如次第那含斷欲九品無間道。皆依未至定起無間道。既依未至起。第九解脫道亦依未至起而證第三果。何況預流者而得四禪根本定下三無色定中而得超中二果耶。又此預流果於修道中未起一品修道斷惑對治道斷下一品俱生惑等。故知此人不能起上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斷惑道也。意云。且如欲界之中有九品修道惑若依初未至定無漏道斷卻第九品欲修惑已方得根本定中無漏道。若未離欲界修惑第九品者必不得初禪根本定無漏道。乃至上地亦知。預流果人既未離欲界俱生惑即未得四禪根本無漏道。如何能超三無色無漏道耶。
(八左)遊觀可爾(文)。義演云。遊觀可爾者。此中意說。預流果雖不得四禪三無色等斷惑道。然此人起此七處遊觀無漏心。此心不能斷惑名為遊觀。有人彈云。前二果人亦不得起根本定中遊觀無漏。唯有身證不還能起上八地遊觀無漏。何以故。已伏無所有所以來煩惱。依遊觀無漏為加行而得入滅盡定。若第三果人非是身證者亦不能起上地無漏心。故知預流果不得上根本字遊觀無漏也。問。初二果人既得初未至定對治道。未審起未至中遊觀無漏不。答。得起。如極七道者第七生中能起聖道斷惑而得無學果。其人若前六生中雖有無漏道而不斷惑。此等者不斷惑無無漏皆名遊觀無漏也。且據此理名起遊觀無漏。
(八左)今依集論(至)得第二三果(文)。義演云。今依集論至頓出離者。此是超中二果人人能頓超中地果而得無學果。入諦現觀已者。即是超中二果人已得無漏道故。其人即唯依未至定能發出世間道斷三界煩惱而得學果。唯立二果者。初唯得預流果後得無學果不取二果也。故知此第二解中說。超中二果入唯依祖未至定中能超中二果。不依四禪下三無色而能超也。亦不依四禪下三無色而能超也‧亦不依四禪及下三無色而得次第第二第三果也。故此第二解為正。
(九右)又取前解(至)意樂別故(文)。義演云。疏有取前解至意樂別故者。然有人欲得取前第解一解說超中二果依四禪三無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然會對法文云。彼論中說超中二果不得四禪根本等得無學果者。依多分說。不超中二果人少分亦能依上四禪根本定而得無學果。又彼論中不說超二果人唯依未至定。既無唯字。明知超二果人亦得依上四禪根本定而得無學果。若不許。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禪根本無漏定資助受變易身。故知初果回心已去即得四禪根本定而受變易身。其超二果人亦能依上四根本定中起無漏道斷已上惑於義何違。集論以下道斷上惑者。據意樂力別故應不相違。有人彈云。其初果回心即名菩薩。勢力大故可得依四禪根本定受變易身。若超中二果即是小果。豈可比菩薩。寧以於螢火比於日光。故知不可(文)今謂。雖有二說而有決判。於疏主意以何為優。答云。難測。無判談故。然樞要上末(十入右)正引對法十三依未至定指略此段疏有二解。又義林堅聖章亦引對法云依止未至定。對法鈔云唯依未至定。依此義變亦言依實近分已未得根本故。此等章疏皆同此中第二說意。靈泰如理及哲公等第二為正獸為此也。然疏下文言取前解細會對法。其會釋意非無義理。以處處多有類例故。又若不許彼義有過失故。如疏所辨。又表無表章出在兩處(三十四右四十八左)並會對依未至定。上文會言非定唯爾。下文言據多分。然表無表章及此疏中雖俱依五地說會對法文。而無正依對法通五地說。加之表無表章言而不爾無色無斷對治故。又此疏中言不爾受變易生等。准此文執疏主以第一說為優。學者深須消息。
(九右)所以六識俱所知障等(文)。演祕云。有義彈流而自釋云。今說通釋煩惱所知六識俱者漸斷所以。如前第七雙釋二障頓斷所由。故知此文合解二障漸斷所以。不爾煩惱如何不釋。詳曰。第七二障頓斷無差。鄰近雙明頓斷所以。六識二障前後別明。就煩惱中小大有異。小漸大頓。次明所知唯大漸後方釋彼漸斷所以。文勢既隔。何得通釋煩惱漸因。又煩惱障菩薩頓文已自彰。緣內外言如何顯頓所明漸耶。由斯但辨所知漸由示方隅爾。
(九左)第三辨三乘四道同異(文)。演祕云。問。四義云何。答。按對法論第九說云。加行道者。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所以者何。由正修如是道時能漸捨離各別上品等煩惱所生品類粗重一分漸得轉依。無間道者。謂由此道無間永斷煩惱令無所餘。所以者何。由此道無間能永除遣此品煩惱所生品斷粗重令無有餘。又轉粗重依得無粗重。解脫道者。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所以者何。由此道能證煩惱永斷所得轉依故。勝進道者。謂為斷餘品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是名勝進。所以者何。為斷此品後餘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望此品勝名勝進道。釋曰。所斷粗重即惑種子。或無堪任。所言轉依即第八識。能離識上一分粗重名之為得。或成實性亦為轉依。得義同前。又按俱舍說云。無間道者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釋曰。由斷惑得令不至生。無有力能隔礙聖道。令不證滅名無間道。由解脫道已至生相決定現起能證滅故。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進起故。釋曰。已解脫得與離繫得與離繫得俱時而生。正證離繫果故名解脫。猶如世間驅賊閉戶。故隨何品要俱二道與大乘別。如前斷惑證滅別辨(文)。義燈(七末九右)略以九門料簡四道。於中第二釋名者。從諸所斷加功用力順趣能斷名為加行。或順越斷性亦名加行。非此加行不求證理。且據趣求能斷道說。故瑜伽六十九云。據一切地修道所耎中上等九品煩惱隨其品數各各差別能隨順斷。是名初道。雜集第九云。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意云。由此加行能令現行煩惱不起名為捨離。或據修道修加行時亦能不分伏除粗重名為捨離。非是正斷所斷煩惱得捨離名。此據別起四道而說。若約相望雖復加行亦能正斷。不以加義名為無間。望義別故。道者通履義。加行即道。持業釋也。言無間道者二義無間。一觀現無間。不同加行猶帶相故。二斷惑無間。不同加行猶未正為有此後間。瑜伽‧親集皆且據後一義而釋。故六十九云。能無間斷是第二道。雜集第九云。謂由此道無間永斷令無所餘。無間即道。若有漏能無間伏。皆持業釋。解脫道者。解脫有二。一能解脫體得自在。即離繫縛如八解脫。今此解脫亦復如是。能除粗重得解脫名。二所顯理名為解脫。自性離縛名為解脫。昔來惑障智不能證。今除惑已智方能證。解脫是理。道是智。故雜集第九云。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若依前解亦是持業。論多依後。即是依主。解脫之道。何故如是。為簡無漏勝進道故。依主為名。若爾有漏何名解勝。答亦通能得擇‧非擇滅。以所伏惑有永‧暫故。言勝進道者。勝謂殊勝。進謂昇進故雜集第九云。或復進入餘勝品定。諸如是等名勝進道。亦持業也。或望前為勝。趣後為進。勝進即道。雜集第九。為斷此品後解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望此品是勝進故名勝進道(文)。義演云。辨三乘四道同異者。若別別起四道名異。若前後相望起四道名同。如望前為精進望後為加行等(文)。今謂。此釋不是。何者今辨二乘與菩薩別。非辨四道同異。論文明說二乘鈍故必各別起菩薩利根非要別起故。
(十右)二乘加行(至)及精進者(文)。義演云。此明加行精精進必各別起。如起一品加行已即起無間斷一品惑。斷惑已即起解脫及起一精進即出觀。出觀經少時又更入起加行。次起無間斷一品惑已次起解脫次起精進。餘品准知。斷地地九品惑明。即起九加行九加行九無間九解脫九勝進也。
(十右)或但一加行(至)對法九說(文)。義演云。此即約加行勝進或總也。如一入出觀斷五品惑時。次起解脫證滅。又次起一無間斷第二品惑。次起解脫道證滅。如是乃至斷五品惑已來後唯起一勝進道。即起五無間五解脫一加行一勝進。餘斷四品或三品等准知。故加行勝進總別不決定也。然此論中即依容預勝進道說。或斷五品已來後總起一勝進道。或時別起五分精進道故與對法別也。意云。容預者。加行等三道名別起一勝進道。若速疾非容預者。即將五品加行‧無間‧解脫三道即是前品勝進道更不容別起勝進道也。然對法論即約速疾勝進道說。然彼論說如斷九品惑時起一加行次起一無間道斷第一品惑已次起一解脫道證滅。又不出觀又起一加行次起一無間斷第二品惑已次起一解脫證滅。然斷第二品惑三道望前第一品時總與前斷第一品惑而作勝進道。為此三道即勝前進後故。乃至斷第九品惑中所有三道總皆與斷前前品惑而造勝進故。二論義別。或不爾此論即違對法文也。
(十右)次第超越並爾(至)後一勝進(文)。義演云。次第‧超越並然者。然次第行者斷地地俱生九品惑時即超九無間九解脫。若加行‧勝進或總或別如前作法。超越者即是超中二果人。意說。此人既總以九品惑總合為九品斷時亦須九無間九解脫。若加行‧勝進或總或別亦如前。如疏云。然由九品至各別別起者。此說加行‧勝進別別起所由。如疏云。一入觀中至後一勝進者。此說加行‧勝進總起所由。故云加行‧勝進或總或別者此總結也。
(十左)即證無為(至)不為別道(文)。即證無為不容斷惑者。意云。解脫道證理時不容更斷餘惑。明知前解脫道不得與後品為無間道。以根鈍故。菩薩不爾。疏說出世間伏至不為別道者。意說。極利根人。先於世間道伏見惑及欲界修道九品。後入見道時見修同一時斷。不證初果直取第三不還果。故云不為別道。
(十一右)此初品無間(至)排次漸法(文)。義演云。疏此初品無間望第二念即為加行者。意說。初品無間道望第二品即為加行。疏云望第二念者。意說。是第二品。問。與前第二念何別。答。前是初品第二念。此是據第二品名第二念。又云。第二念無間望初品為解脫故云至第二念即為解脫。若依此說與前第二念無別疏第二無間至但是解脫者。意云。第二無間初品但是解脫不勝進。若夫生進道皆依解脫道後起望前方得名勝進。今第二無間望前但是解脫。未名勝進。以未曾勝進故。如斷第四品惑時。即第四無間道望前第二品是勝進道。與第三品作解脫道。望自第四品為無間與彼第五品為加行。乃至斷第五品無間道望前第三品即為勝進。與第四品為解脫。望自第五品為無間與第六品為加行。乃至已後准知。疏此是第十地位中至排次漸法者。意說。十地地地皆有障障入住出心。菩薩一入觀不出排次斷之。故約剎那前後相望者皆容具有四道。問。何故斷初品惑不取初品中加行道為四類乎。答。此約菩薩入觀不出前後相望得有四道。如初品如行猶是有漏。所以不取。又云。初品已前未能斷惑。初品加行望前不無間道。所以不取。又論云。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必斷一一品時皆具四道。不爾斷佛地障進應有勝時道。若許有者前後佛德應有勝劣。既無勝劣。明知非要皆具四道。
(十一右)若別別斷(至)故具四道(文)。演祕云。疏若別別斷至故具四道者。談體一智。據義不同分為四道。客預‧欣求即是勝進‧加行義也。
(十一左)對法第九說(至)是勝進故(文)。第九(十二右)之全文如上已辨。
(十一左)即是別別望前者也。演祕云。此顯彼論據於菩薩別起道說。故言後三是前後進。與此論別。
(十一左)又云(至)思惟諸法等(文)。第九(十二右)云。又復棄捨斷煩惱方便。或勤方便思惟諸法。或勤方便安住諸法。或進修餘三摩缽底諸所有道名勝進道。又復者為顯餘義。捨斷煩惱諸方便道但正思惟契經等法。或復於先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或得進入餘勝品定。諸如是等名勝進道(文)演祕。釋曰。明非斷惑諸勝進道。簡彼斷惑勝進道故。云棄捨斷煩惱行。餘文可量。
(十一左)或總通三乘(至)是前勝進(文)。演祕云。疏或總通三乘者。重明對法兩文皆通三乘說也。疏今此既論至是前勝進者。顯此論說二乘勝進。言或總者同彼對法後品三道皆前勝進。
(十一左)又今此約(至)此中不說(文)。樞要下末(四十六右)云。六十九有前勝進即後加行後所有道即前勝進文。與對法同(文)。義演云。今此論中即約別起勝進行相相別或總如斷九品惑時。末後唯起一箇勝進道。或別起九勝進道故云總別。若後四道望前品是勝進者。此論中不說。
(十二右)若不爾(至)勝進者故(文)。演祕云。又顯此論或總別言不同對法望後品說。若不爾者初品以後所有品道皆勝於前。此即無有不起若別若總二勝進道。即不如是。明不同彼。或總言顯是不定也。義如疏辨。對法不言或總雖故容有不起勝進道時。
(十二右)此四道通三乘(至)應有情劣(文)。義燈七末(十三右)云。九因果有殊者。在二乘位因果皆四。然除麟角及俱解脫定生之者不趣大故自乘滿故但起解脫。部行‧惠勝定‧不定姓俱各起四。決定種姓自乘勝德未成故或俱起二。解脫‧勝進‧不定種姓回趣大故大乘因位八地已前具二四道。八地已上起無漏四。若在佛位有後二道證先所傳故望因勝進。非自果位(文)。義演云。疏此四道至佛應有情劣者。此文即約三乘二乘學無學漏無漏等以明四道。然此四道即通三乘二乘學無學者。若前三果人即有斷惑四道。亦有練根四道。若第三果人即有斷惑四道。亦有練根四道。亦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六通四道。若部行無學聲聞無學即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通四道。以根鈍故亦有練根四道為先斷煩惱盡。無斷惑四道。若麟角獨角先得六通故無修通四道。已除定障故無四道。為是利根故無練根四道。有但解脫勝進道。此已上所明四道皆通有漏無漏。唯斷惑四道是無漏。餘通有漏無漏。若地前四道即是有漏。及練根修通除障所有四道並是有漏也。答初地至七地以來斷惑四道是無漏。餘練根修通除定障所有四道皆通有漏無漏。此已上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薩者若加行道勝進道即通散聞思慧也。若八地已去其斷惑四道修通四道練根四道除定障四道此等皆是無漏。佛唯有解脫勝進。勝進望前金剛心無間道名勝進。若自望即無勝進。但有解脫通。若許佛有勝進道者即應佛有勝劣也。若小乘練根四道唯無漏若有學人練根即諦前斷見道惑法用而起一無間一解脫。若無學練根即訪前斷修惑惑法用起九無間九解脫也。若大乘說三乘練根即通有漏無漏定及散即總有三種練根。一論義決擇。即是散有漏。二思惟諸法。亦通散有漏。三遊觀諸等至。此通有漏無漏。問。何名練根。答。此人本性根鈍數數熏修無漏智轉鈍成利名發練根。問。如何四道通漏耶。答。若據斷惑說。有漏道即不能。若約伏惑論有漏道亦能伏。所以四道通有漏也。如下自釋言。遮加行智通有漏不遮加行道者。此釋伏難。謂有難云。若許四道通有漏者。金剛心菩薩豈有有漏加行智乎。故釋云。但遮金剛心菩薩加行智通有漏。不遮金剛心菩薩有任運加行道。故金剛心菩薩亦有四道。但無趣求加行智也(文)次下疏云(二十三右)問。加行智通無漏。不通八地以上無加行智亦無有漏心故。問。若爾對法第十等如何通金剛心有二。一加行道攝。二無間道攝。答。無違也。以無漏心任運趣入根本智故。如前已說名加行道非加行智。加行智者有趣求。彼但是前加行道而非趣求。故加行智不通無漏。或復對法據二乘等通說金剛心有二。非謂菩薩金剛心中有行道。故加行諸不通無漏。或說。亦通無漏。八地等無者無有漏加行智別深趣求者。八地以去有任運趣求故今此初說加行唯有漏。如對法說金剛心有加行道不簡菩薩故。
(十二右)有漏四道(至)加行勝進(文)。義演云。此辨四道通有漏所由。上二界十地皆有者。即欲界中間四禪四空名十地也。意說。此十地中容有四道。非一一地中皆具四道。然八未至中皆具有有漏四道。以八未至中作欣厭觀能伏下地染故。若餘異生等除八未至定外取餘中間禪及四禪。根本地中但有漏加行‧勝進‧解脫而無無間道。以根本地中不能離下地染故。然此色界唯用有漏聞修慧為解脫勝進道。若欲界即以聞思慧心為加行勝進道者。故欲界但有希求心進後之心而無無間解脫二字。又云。趣求及容預欲界許有。若伏惑及印證欲界即無。以欲界散心不以伏煩惱及證理故。故欲界但有加行勝道。
(十二左)無漏四道(至)加行等不成(文)。義燈七末(十一右)云。疏云有頂有解脫道類名解脫亦有非次無間後之解脫者。解云。道類名解脫者。非無間後解脫是此類故。如容預時重緣先時所得解脫。非次無明後之解脫者。若是證真無間後之解脫亦親證理。此有頂解脫次此無間後即起之者。如無學身中餘時所起之者非次第也。今又助解。如六行伏依近分定皆具四道。根本地中修八解脫亦通漏。依有頂地無漏四道斷惑者無。修八解脫第七第八皆依處地許有四道。此亦何失。諸處但說為斷惑故修四道者。且約一義。非謂修餘不有四道六十九云。第一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者。據初學者。設久學者約不親證真如理說。何以得知。彼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請定所攝受故。既云出世作意。明通無漏。又復遊觀無漏極成。又彼地心亦緣真如。准前第十二。入滅盡定有二方便。一緣非想非非想入。一緣無相界相入。故知論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者。不盡理說(文)義演云。然據實而言。依未至定中問禪根本地及下三無色此之九處即具有漏四道。亦依中間禪無漏道為惑而得無學果。如何疏言中間禪唯有加行‧解脫‧勝進等三道而無四道乎。然說有頂中得有解脫‧勝進道者。即約不還身在有頂起下無所有所聖道而斷有頂地惑。若准此疏中說有頂地中即有解脫解脫道類名解脫。非是無間道後鄰次所起解脫道也。即如不還果人在有頂起下無所有所聖道中無間道斷上有頂惑已即無所有所無間道後引起無所有有所解脫道從無所有處解脫道後方引起有頂地中無漏解脫道。即以非次無間後之解脫故云解脫道類名解脫道等。後方引起有頂地中無漏精進道也。有解云。有頂地中亦有次無間道後之解脫道為勝。不還果人既起無所有所無間道斷有頂惑。次即合引起非想地中解脫勝進道。於理無違疏云下起者據顯而說。無所有所無間道引無所有所解脫道勝偏說也。故不言非想地有以無間道後解脫道也(文)今謂。義演釋四道義可謂委悉。然間有違義燈者。其義亦不穩暢。學者應思。
(十二左)對法第十四(至)復現前故(文)。對法十四(十六右)之全文。抄第十(八十右)破他謬解尋而當辨。
(十二左)今約此文(至)中上品也(文)。義演云。意云。轉齊者。即有上中下三品無漏種了。如從見道出已至初地住心。此見道無漏種子如從見道無漏種子即與住地無漏心種子力齊。乃至第十地住心所有已前九地無漏種子亦與第十地無漏種子力齊等。乃至佛果任持所有以前見修十地中之無漏種子即與佛果位中無漏種子氣力齊等。此中有難。難云。若已前無漏種子皆與已後無漏種子力齊等者。如何果位得有已前未知當知根已智根乎。答。已前未知當知及已知根至於佛果皆悉殊勝故。已前諸根至佛果位總名其知根攝不名未知當知根也(文)轉齊轉滅如上已辨。又如次下辨。
(十三右)若約轉滅義(至)名捨劣也(文)。義演云。意云。若轉滅者。即唯一品種子即轉見道種為修道種轉修道種為無學道種。若十地所修皆轉前地種子為後起種子等此。如佛地論中及瑜伽釋中廣解。如轉下品作中品轉作上品轉為上品之時前中下品不復現前。名之為滅。故云轉滅。
(十二右)解脫證得有四等(文)。義演云。問。十真如及十重障如何得名能證得乎。答。由具十地十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方能證得果上菩提涅槃故。此四種皆名能證得。意說。彼果菩提涅槃皆由因中修此四種而證得故。故喚四種名能證得。
(十三右)遍行如者等(文)。義演云。論一遍行真如至而不在故者。此即別釋。遍行真如者。行謂有為諸行。即我法二空所顯真如於一切行無不遍故。故名遍行。理實二空通餘九地。今約初證位故說初地真如名為遍行有云。行者在也。即真如遍地一切法中故名遍行真如。
(十三左)攝論第七(至)而非空故(文)。世親第七(十四左)。無性第七(十六左)之文。義演云。世親解云。此法界遍一切行。釋曰。一切世一切有為法中故。一切行既是無我故。無我之量亦遍一切法偏約人無我也。無性云。此真如即是法空理。即一切法皆名法空。法空之理亦遍一切。然世親‧無性各舉一義。然義不足。以體用別故。體者謂法。法即是體故。無性云。此即法空約法解說。用謂我。我即主宰作用故也無性云。以無少法非無我故。即約用說。故體用各別。今此 論中兩義皆盡。
(十三左)新中邊第一云(至)平等法性(文)。新辨中邊論上(十六右)云。謂初地中所證法界名遍行義。由通達此等下如疏辨引。
(十三左)舊論通云證得一分(文)。舊中邊分別論(真諦釋)上(十五右)云。菩薩入觀得通達。因此通達得見自他平等一分。
(十四右)執法有體(至)二所治別也(文)。義演云。解云。若執法體即是法執。法執即用法空智以除之。若執法有作用受即名我執。菩薩即修我空智以斷之。雖亦有於法上執有用者。如執有了別等用今約多分。執我有用有主宰者即是我執。任執者即是法執。既所治二執不同。其能治二空智亦別。
(十四右)世親等云(至)最為殊勝(文)。世親第七(十五右)之全文。
(十四右)新中邊云(至)相應出離(文)。新中邊(十六右)上之全文。義演云。解云。中邊竟說由無分別智證無邊德最勝理已。彼得智中作是思惟。我已證具論德性真如理故。是故我今於同出離涅槃性中修治諸行。故云相應出離。此亦勝最即真如。是持業釋。於同出離者即涅槃真如。是諸有情同出離處。故云同於出離修相應行等。
(十四左)無性云(至)意同無性(文)。無性第七(十七左)新中邊上(十六左)云。第三地中所證法界名勝流義。由通達此知所聞法是淨法界最勝等流。為求此法設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投身而取。不以為難(文)。今疏殺身之殺准論形誤當作殺字。
(十四左)世親云(至)亦皆斷滅(文)世親第七(十五右)無性第七(十七左)中邊上(十六左)之全文。但斷滅之斷彼作轉字
(十五右)但言我所(至)通見及所(文)義演云。疏但言我所至不依如取之者。意言。如無性世親但言於此真如不計我所等。者即性狹也。何以故。亦法愛等無故。而我見等不依如取之。據此道理豈唯不真如為我所乎。法愛我慢等亦不緣故。然始不計如為我所故。疏謂此真如但為境故名為我所者。此會前無性世親我所之文。其實亦無我見慢愛等說無我所者。謂此真如但與我為境故所以但說真如為我所。疏餘論說之至亦所如故者。餘論中說真如為我所者。謂我境聚中不別離出真如。真如亦有我境聚中。我執起時亦緣於如。所以喚此真如名為我所也。即餘論與世親所說不同。疏今不於彼起我等執者。意云。若不於彼說我執言而但說云我見等者。即不攝我所見等。謂攝我所見等故說我執之言。故論云非我執等所依取故。亦無攝受即真如。持業釋也。
(十五左)攝論云(至)相續差別(文)世親第七(十五右)之全文
(十五左)無性云(至)相續差別(文)無性第七(十七左)之全文
(十五左)中邊云(至)平等淨心(文)。中邊上(十六左)之文十年等心者。演祕云。按十地論第七(二紙)經云。一過去佛平等深淨心。二未來佛。三現在佛。四戒淨。五心淨。六除見疑悔淨。七道非智淨。八行斷智淨。九思量一工菩提分法上上淨。十化度一切眾生淨。彼論解云。於平等中心得清淨。是諸佛法及隨順諸佛法。謂初三世佛十力等是即諸佛法。餘七隨順諸佛法也。佛法因此戒定智慧化眾生成。戒即第四。定是第五。六七八九總智淨攝。釋曰。於三寶所離疑惑心知佛所說道能出離。外道非道不能出離。又謂。我應斷下中行而為發起上妙聖行。如次是彼六七八相。
(十六右)世親等同(文)。世親第七(十五右)曰。謂於此中本無雜染性。無染故既無雜染即無清淨(文)。無性七(十七左)云。謂智自性本無雜染亦無清淨。雜染為先後可淨故。
(十六右)舊中邊云(至)可染可淨(文)。舊中邊上(十五左)云。六無染清淨義。因第六地十二生因處無有一法可染可淨。如此通達故。
(十六右)新中邊云(至)無染無淨(文)。新中邊上(十六左)之全文。
(十六左)世親同(文)。世親第七(十五右)云。謂於此中契經等法雖有種種差別安立而無有異。
(十六左)新中邊(至)法相中(文)。新中邊上(十六左)之全文。
(十六左)無性云(至)所以不減(文)。無性第七(十七左)之全文。
(十七右)染法減時(至)而無有增(文)。無性第七(十八右)之全文但二而字彼並作此。世親三十七(十五左)曰。謂於此中雜染減時而無有減。清淨增時而無有增。
(十七右)新中邊云(至)有減增故(文)。新中邊上(十六右)之文。演祕云。攝論‧中邊與此同異。有義自釋復彈流云。初應正同世親。所說義無別故。無性後釋亦與此不可如疏說。此彼別詳曰。乍觀似同窮理少異。攝論真據斷染得淨明無增減。此約離執明無增減。即同中邊由證此如而離於執不見一法而有增減。舉彼所見不增減法以顯真如。不增減之真如依主釋也。以此而言。疏意遠矣。
(十七右)二自在依如前已解(文)。論云。即此亦名相上自在所依真如。世親第七(十五左)曰。相自在依止義者。謂此法界是相即現前故。上自在依止義者。謂此法界是土自在之所依止。於處現土而得自在名土自在。如欲令土金土寶隨意成故(文)。演祕云。問。此相自在即中邊論四自在中無分別攝。何故此相名無分別。答。無分別智之所起故從因為名。此論言相。依果受稱。故不相違。
(十七右)然無性云(至)故名自在(文)。無性第七(十八右)之全文。隨用之用彼論作欲。
(十七右)新中邊云(至)如彼疏解(文)。新中邊上(十七右)云。有四自在。一無分別自在。二淨土自在。三智自在。四業自在。法界為此四種所依名四自在所依止義。第八地中唯能通達初二自在所依止義。
(十七左)中邊云(至)無礙解故(文)。中邊上(十七右)之全文。無性世親並無異餘。故言餘同。
(十七左)無性云(至)受勝法樂(文)。無性七(十八右)之全文。
(十八右)業即神通(至)身等三業(文)。無性第七(十八左)云。第十地中由業自在等依止義者。謂隨所欲得身語業業用自在。依五神通隨自作業皆能成辨。得文義時諸陀羅尼處在力故能持一切佛所宣說文義無忘。得三摩地自在力故於諸等至能持能斷隨其所欲虛空藏等諸三摩地三摩缽底而能現前。第十地中所證法界是如此等自在所依。了知此義得入十地。
(十八右)中邊云(至)有情事故(文)。中邊上(十七右)之全文。
(十九右)初總舉所證位(文)。六種轉依出於本攝論中。無性世親二家並釋。疏引兩論示其同別。至下當知。
(十九左)世親無性(至)在初二位(文)。今疏雖引兩論。然世親有。無性無文。世親論第九(十右)云。謂由勝力聞熏習住故者。謂住勝解行地。
(十九左)世親等解云(至)即深慚愧(文)。世親第九(十右)云。及由有慚羞等者。於此位中若煩惱深行即深羞恥。或少分現行或全不現行。
(二十左)論攝大乘中(至)現不現故(文)。無性九(二右)云。論曰。二通達。謂諸菩薩已入大地於真實‧非真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乃至六地。三修習轉。謂猶有障。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故。乃至十地。釋曰。通達轉等者。謂已證入菩薩大地於真‧非真或現‧不現無分別智有間無間而現行故。或時真現。謂入觀時。或非真現。謂出現時。非真與真於此三時如其次第說名不現。此現不現乃至六地。修習轉等者。由所知障說名有障。此轉依乃至十地。諸相不現唯真顯現。
(二十一右)世親攝論云(至)現不現因(文)。世親第九(十左)云。於真實‧非真實等者。謂此轉依乃至六地。或時為真實顯現因。或時出觀為非真實顯現因。
(二十一右)四十八說(至)不雜煩惱(文)。四十八(十三左)曰。由是菩薩此住(第七住即是第七地也)無間能入第八極清住彼第八住一向清淨。此第七住猶名為雜。與清淨住為前導故當言此住名不染污。猶未得故當言此住墮雜染污。
(二十二右)通有無學(文)。世親第九(十左)云。下劣轉。謂聲聞等等者。等取猶覺。唯能通達一空無我不能利他故是下劣。
(二十二右)攝大乘說(至)故彼不說(文)。無性九(二左)曰。答諸菩薩住廣大轉有何功德等。
(二十二左)頌中所取(至)唯廣大轉(文)。言頌中者此指便證得轉依句。然頌中轉依為因中轉依乎。既在修道位而說。又言廣大轉依故。答。不然。本頌中指此依言此即無漏界。長行解云。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准此頌釋明知佛果轉依。然修道中說果轉依者。下論文云。此修習位說能證得非已證得。因位攝故。又釋論言廣大轉不言圓滿轉者。如論疏中釋。
(二十三右)第二雖轉依(至)所轉得等者(文)。次下論(十九右)之文。第三辨此修習等。亦是連次之文。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
一能轉道(一能伏道。有漏‧無漏‧加行‧根本‧後得三智。二能斷道。唯無漏根本無分別智。有義通根本‧後得二智。正義)。
二所轉道(一持種依‧本識。二迷悟依‧真如)。
三所轉捨(一所斷捨‧二障種。二所乘捨‧餘有漏劣無漏種)。
四所轉得(一所顯得‧四涅槃。二所生得‧四智)。
(二十三左)有漏道六行(文)。有本作通。六行斷障章云。菩薩地前分別現行亦伏不起。非是六行。唯識觀等勢力不行故。又云。此之六行唯有漏方便地觀下苦粗障隨一為無間道觀上靜妙離隨一為解脫道。唯伏惑非能斷。通凡及聖者在二乘非菩薩。十地菩薩不欣上厭下。以受生故。本地分說。初劫菩薩初資糧位亦用六行。然久修者即不斷煩惱而生上界。故不用為勝。然瑜伽論六十九說。聖者不用六行者。依多分說。理實‧二乘亦用(文)具如瑜伽。略纂中舉泰師等解。
(二十三左)或加行道(至)後得智頓伏(文)。漸者少分伏故。頓者全分伏故。若資糧位伏其粗者。至加行道伏其細者。然唯識章云。資糧道中漸伏。加行道中能頓伏盡。與今不同。
(二十四右)問若爾(至)無間道攝(文)。對法十(十四右)云。金剛喻定者。謂居修道最後為結道位所有三摩地。此復略有二種。謂方便道攝。無間道攝。加行道攝者。謂從此已去不為一切障所礙而能破一切障。無間道攝者。謂從此無間盡智無生智主。
(二十四左)一是曾習(文)。演祕云。問。何以曾習不能斷惑。答。言曾習者。是曾得也。此會習道若能斷者。即應二障無始不成。以能治道先已起故。雖道會得而障不亡。故知曾習非能斷也。
(二十五左)論有義根本(至)故非斷道(文)。樞要下末(四十六左)云。有漏曾相執所引等者。今觀此意。有漏觀心由俱第七惑前相執勢所引故。乃至順於障不斷隨眠。無漏不爾。初有義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能斷隨眠者。故六十四云。。若安立諦已立為諦。何須復說非安立耶。答。由安立諦取於有相以有相故相縛未脫。相縛未脫故。於粗重縛亦未能斷。由此准知唯無分別智斷諸隨眠。
(二十五左)論有義後得(至)迷事隨眠(文)。樞要又云。第二有義後得無分別智斷迷事隨眠者。解前文云。先據斷迷理隨眠非斷迷事。又前約斷究竟一切粗重非因位中斷二障種語。又前約有漏安立及無漏安立諦語。非後得緣非安立語。亦無分別相故。即彼論云。若不要緣非安立者。有於淨定心順決擇分者轉緣諸諦時。應斷隨眠等。彼既不爾。故但簡有漏等。非為盡理。不果披彼文。應尋之。
(二十六右)第五十五(至)永害隨眠(文)。五十五(十七右)云。又前智於依止中能斷見斷煩惱隨眠。後得思惟所緣故令彼所斷更不復起。又前智能能進趣修道中出世斷道。第二智能進趣世出世斷道無有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由世間道是曾習故。相執所引故。如相執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諸相。如是不泯伏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粗重。是故彼道無有永害諸隨眠義(文)。略纂。
(二十六右)此唯二乘菩薩(文)。樞要下末(四十七左)云。疏中但有二乘用之非菩薩今更解菩薩亦用此智十地中非念念唯斷法執故亦別時斷法執所知障故。
(二十七右)煩惱障中(至)無間道斷者(文)。斷障章云。其六識中俱生煩惱除其習氣雖有九品斷即不同。其隨眠等略有四種。一者八十一品類別斷。此依漸次二乘者斷及異生斷。然身邊見等當第九品時斷。餘‧各九品斷。
(二十七右)非如七識金相心斷(文)。斷障章云。第七識中若說(俱生煩惱)九品若說一品。皆一品斷。要三乘金剛心一剎那斷。障無學故。習氣亦然。其所知障斷即不爾。
(二十七左)既許不還(至)並須斷說(文)。不還聖者種潤非現。如瑜伽對法等說。種現潤生四句分別如上已引對法鈔辨。
(二十八右)瑜伽等說(至)彼方斷故(文)。如第七識段具辨。
(二十八右)然約緣縛(至)不說地斷(文)。演祕云。疏然約緣縛至可說地斷者。顯所知障而不可說上下自他斷差別也。以非相應所緣等縛不同惑障。
(二十八右)此即在下斷上(至)非縛法故(文)。演祕云。疏此即在下斷上至非縛法故者。此言即此所知障也。言非潤生非縛法者。顯異煩惱故在上下。隨斷下土理無有違。
(二十八右)又解(至)類亦應爾(文)。演祕云。又解至類亦應然者。類同煩惱斷有次第。
(二十八左)即二障(至)各得為四句(文)。演祕云。疏即二障至各有四句者。以所知障類四句四斷有次第故。所知障六七相望亦成四句。四句作法同煩惱說。但易其名。思可知也。
(二十九右)然無性等(至)為轉依(文)。無性第九(二右)云。轉依。謂即依他起性者。謂心心法依他起性。是諸雜染滅所依。
(二十九右)對法第十一(至)即阿賴耶故(文)。今檢對法第十一無三轉依之文。第十(十四左)云。何等為三。謂心轉依‧道轉依。粗重轉依‧心轉依者。謂已得無學道證得法性心自性清淨永離一切客塵隨煩惱故名為轉依。即是真如轉依義。道轉依者。謂昔世間道於現觀時轉成出世說名有學。餘有所作故。若永除一切所治永離三界欲時。此道自體究竟圓滿立為轉依。粗重轉依。謂阿賴耶識一切煩惱隨眠永遠離故為轉依。
(三十左)論二所棄捨(至)皆永棄捨(文)。義燈辨釋如上。
(三十一右)劣無漏種(至)中下品種(文)。義燈云。西明二解。一云。但捨二乘無漏。對菩薩故名劣無漏。二云。無漏及菩薩因位未圓無漏亦名為劣。三藏意取初說為正。餘及要集皆同有釋。今謂。不唯二乘名劣。菩薩因位亦劣所收。若不名劣因果何別。何故。論云金剛喻定引極圓明純淨本識。又第二師云。住無間道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故知因位無漏亦名為劣。不爾論文應有簡別。漸悟菩薩捨劣無漏頓悟菩薩無劣無漏故。又因不捨豈得世佛。不捨金剛喻定無間道耶。又雜集第十四云。於諸現觀位證得後後勝品道時。捨前所得下劣品道。故知得佛捨劣因位。言捨之者。非是全捨。但是轉齊。又二乘者即是轉滅。二俱名捨。
(三十一左)對法十四(至)如前已說(文)。對法十四(十六右)云。復次於現觀位證得後後勝品道時。捨前所得下劣品道。如證得此果所攝道時即捨此向所攝道。以不復現前故。又即此時集斷作證。由得果時永斷此所治種類煩惱品粗重令無餘故。證得勝品轉依故。
(三十二左)菩薩應無(至)謂有漏法(文)。義燈云。論菩薩應無生死法故者。此意應無變易生死非此無生死即難令無生滅之法。生者皆死一向記故。古德有云。解脫道後即無生滅。得別真常諸相好身永不遷謝。又云。空如來藏即是真如。具足熏已生常身者。如惠日論破(文)。
(三十五右)論涅槃義別略有四種(文)。義燈云。出涅槃體。諸部差別。大乘具四。餘部但二。然餘‧無餘薩婆多師體雖無別俱擇滅為體然體有多。隨有漏法各一擇滅故。大乘依一真如假立。經部無體。但苦因滅處名有餘依。苦果滅處名為無餘。皆是假立不說有體。無為亦爾。然有餘‧無餘俱擇滅滅(文)樞要云。大涅槃體有二義一理三事。即於真如有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三義故。二體三事三體各別故。合名大涅槃。
(三十五左)即七真如中(至)第八卷解(文)。第八論(三十二左)明七真如。於中第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義燈云。有釋即云。是一切法通相真如。今謂。不爾。真如無二。豈有一切法別相真如。又七如中說有實相不說通相。據何得知通相為體(文)。今謂。解釋相言兩家不同。慈恩此為實相之相。即七真如中之實相真如也。西明以為通相之相。佛性論明通相‧別相。及無上依經‧寶性論等。
(三十五左)此如佛地(至)清淨法界解(文)。佛地第三(三右)云。清淨法界者。謂離一切煩惱所知客塵障垢。一切有為無為等法無倒實性。一切聖法生長依因。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足種種過十六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虛空遍一切法。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圓證。如是名為清淨法界。
(三十一左)釋本來自性有十種義(文)。言十義者。一本情清淨故。二具妙功能故。三無生無滅故。四有情共有故。五不二不異故。六離所取相。故。七離能取相故。八尋思路絕故。九名言道斷故。十聖者所證故。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