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釋略疏第四(本第十)

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
輸入者 黃紹亮

○第八攝章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攝章第八○二正釋文二。初問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云何釋曰餘一(至)應知○二正釋中二。初正釋一切善法波羅蜜所攝。後明其所以。今初。
論曰一切。釋曰一切(至)所攝莊嚴論八(四紙左)偈曰。一切淨法應知。亂定但六度部三。雙是類皆悉釋(云云)雜集二說攝與今旨異。可尋。智論處明六度一切善。九云云。○二明其所以。
論曰以為(至)成故。釋曰由波(至)相攝。此中三由。一者一切善法波羅蜜為性故得相攝。二者彼所流果故得相攝。三者後為所攝成故得相攝。隋譯云。此等一切善法故彼相故。彼隨順故。彼津液故。釋曰。此中一切善法即是菩提分法。彼相故者是般若相。彼津液故者彼六神通十力諸餘功德皆是必津液。彼隨順故者謂信猗者與此隨順故。唐釋云。是其相故。是隨順故。是等流故。釋意同隋。今譯意旨甚深。可知。○第九對治章二。初標章名。
對治章第九。○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如波應知○二答釋。
論曰以為(至)果故釋曰如波相攝。此中三由準上可知。莊嚴論八(五紙)明六波羅蜜治障說七著(云云)雜集二(七紙)云。所治者。謂六如次第以慳吝犯戒忿恚懈怠散亂惡為慧所治。復次乃至一切波羅蜜多彼所對治(文)及所知障皆是波羅蜜多所治餘文可解○第功德章二。今初標章名。
功德第一二正釋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行應知○二答釋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菩薩波羅(至)種者智論九(初)五三廣明六波羅蜜世間出世間。與今義異。可知。彼於菩薩所修六度地前所行世間地上所行出世間。今以世間求有等對望菩薩所依修以辨異。二別釋中初六因。後明四異。今初。
論曰菩薩(至)所釋曰轉(至)輪種者。瑜伽八(九丁)云。一切波羅多果異熟略有六種。一者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怨無壞喜樂。四者為眾生主。五者無惱害。六者有宗葉。雜集二云。功德者。謂依五果無量無邊稱讚利皆名功德。謂永斷自所對治諸波羅蜜離繫果。於現法攝受他是士用果。後後增勝展轉生起等流果大菩提增上果。感大財富。往生善趣無怨無壞喜樂有情損害廣大宗族隨其次第波羅蜜多異熟果。隋唐兩譯乃於外道等辨異。可見可知。十八明處者如演奧鈔二(五紙)明。○二明四異。
論曰如慧異故。釋曰菩薩異相第一異相可知。明第二異中三種歡喜者。莊嚴論八(八紙)三彼乞求者於菩薩生三喜。得見時生喜。二遂願時一喜。三求見求遂時生喜。乃至菩薩一切時於乞求者翻彼三喜亦生三喜。彼時生喜。二遂彼願時生喜。三求見求遂彼時生喜(云云)後二異可解。○第一互顯章中三。初標名。二正釋文。三結願。今初。
互顯章第一○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如般應知。般若經中有度攝品。智論八十至八廣說云云三十六句至下可知。○二答釋。一一度各具餘五如來說意。
論曰世尊。釋曰五波(至)六句。莊嚴論八(十六紙)云。次說六波羅互顯。偈曰。惱攝及差別作法亦為因。六度反相成一切種分別。釋曰。六波羅相成四義。一相攝。二差別。三作法。四為因。相攝者。無畏施攝戒忍二度。此二度能與無畏故。法施定智二度。此二度能與法故。俱論攝精進一度。此一度能行二施故。問。戒攝幾種。答。攝善法戒一切檀等皆攝。如是忍等互攝其所應作云云雜集論二(七紙)云。更互決擇者略三種。一方便。二差別。三差別顯示。方便者謂施方便一切可得。如捨一切財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捨一切施波羅蜜多。即於此中若慈慧心遮防一切損害遍迫惱亂他性是戒波羅蜜乃至即於此中能取施行如實因果不取異見慧波羅蜜多云云差別省略四種。一差別。二助伴差別。三勸讚差別。四種植差別波羅蜜多差別者。次第棄捨防護堪耐策勤住決擇為體。助伴差別有謂方便中餘波羅蜜多隨轉。如前廣說。勸讚差別者。謂等勸勤讚美隨喜慶說。種植差別者。謂於他相續建立波羅蜜多。此中施波羅蜜多財施。餘五波羅蜜多無畏施一切六是法施。皆於他相續中種植故。差別顯示者。謂由一行差別。顯示波羅蜜多云云。上來所明是大乘始門之說也。若舉大乘終門說登地乃至八地以上不思議六波羅蜜則與今所說有逕庭。大品一念萬行云云智論七(十紙)說行般若時一念中行六度乃至一切善品。乃至第八廣說云云。又華嚴十玄門第七諸藏純雜具能門中明八地已上自在受攝。可尋。○三結願
論曰此中(至)度義。此偈略攝上一章為令易解故科在於互顯章。可知。上來入因果勝相品竟。
○自下第八釋入因果差別勝相品。於中分三。初標品名。分章。三正釋。今初二。
攝大乘論釋一。
○釋入因果差別勝相品。
釋曰此義(至)修時○三正釋五章。初對治章中二。初標章名(寂云。章名在下。蓋斯二正釋文。今初曾名錯矣。可檢隋釋)。對治第一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此釋曰前已(至)應知。此問起頗於餘譯。然以入三無性理極。於理深玄。與後代學相宗者枘鑿不投。上云無相大乘教。今以入三無性唯識所歸處。其旨可察。目前總說目字蓋自字形誤乎。應考。○二答釋中二。初略答。後廣解。今初。
論曰由十釋曰為十○二廣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釋曰此問(至)十地。此舉所證真如無相法界以問諸地差別。○二答釋中二。初由地障無相明。二舉能題法界十相明。今乃初也。
論曰為對(至)為障釋曰真如十地障。功德正行至下當知。釋曰此下初明無明覆障相。次標無明名。次凡夫性下廣釋無明初明初地中法執為因。我執為果。以執心有法分別我執根本故。唯識論九(七紙左)云。一異生性障。謂二部分別起者。依彼性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聖位依身案下明地障。唯識第九云。二邪行障。謂所知障俱生一方及彼所起誤犯三業彼障地極淨尸羅。入地時便能永斷此地通達一切惡法十惡業為本一切乘善悉以十善道為根。故任運棄捨一切惡業。設令微細誤犯永不現前菩薩未入下明此位悟達一乘。若大乘修門之說則登地一乘智轉。至於地其智彌明。除滅求異乘心。作此釋。又釋下更明一乘義。此釋最奇絕矣。大日經疏第二釋入心所因云。實相薰習因緣力也。如最初種子離微塵許心垢時即顯如塵許淨心勢力。雖云男子生其實相不生。生以此堅固性故。在眾生識心不敗已。未至實際金剛輪間更無住處。雖果復成種展轉滋長然亦不出阿字門。故云最大乘恒心續生之相諸佛祕密外道能知法華藥草喻品意亦在于此也今意全同。今譯處顯一乘一性之旨與相宗所立具旨天淵。此乃從始入終之說可知。言方便二乘道也。正道菩薩乘也。次心遲苦下明第三地障。唯識云。三鈍障。謂所知障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彼障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殊三慧三地時便能永斷云云。次微細下明第四地障。唯識云。四微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俱生一分第六識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使能永斷。次於下乘明第五地障。唯識云。五於下乘般涅槃障謂所知障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苦欣滅。彼障五地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次粗相下明第六地障。唯識云。六粗現行障。謂所行障中俱生一分有染淨粗相現行。彼障六地無染淨道六地時使永斷。次微細相下明第七地障。唯識云。七現行障。謂所知障俱生一分生滅現行。彼障七地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如經言等者。大集經互一對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十二因緣不生。略同此旨。可尋。次於無相下明第八地障唯識云。八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俱生一分無相觀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絕無相觀雖恒相續加行因。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地中無功用道。故入八地時便能永斷。次於眾生下明第九地障。唯識云。元利他欲行障。諸所知障俱生一分合於利樂有情事勤行樂修已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九地時使能永斷後於眾法中下明第十地障。唯識云。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謂所知障俱生一分合於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舍滅所業。入十地時使便能永斷餘文可解。○二明能顯法界十相三。一正明十相二相二乘菩薩異。三顯立十由。初中有二。初長行。後頌。初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何者。釋曰此間(至)德相。○二別釋中二。初明功德相。後不共果。初中十。今初遍滿義。
論曰於初釋曰真如(至)相地唯識論十(三紙)云。一遍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一法而不在故(文)與今旨同。○二最勝義
論曰於二釋曰人法(至)地。唯識云。二最勝真如。謂此真如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辨中邊論上(十六紙)云。第地中證法最勝義。由通達思惟。是故今於因出離一切行相應遍治。是為勸相應出離。○三流義。
論曰於三釋曰真心(至)三地。辨邊云。第三地中所證法流義。由通達此知所法是淨法界最勝等流。為求此法設有火坑三千大千世界股身而取不以為難(文)與今義同。○四攝受義。
論曰於四釋曰於最(至)四地。唯識云。四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繫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辨云云。○五相續不異義
論曰於五釋曰此(至)五地唯識云。五類無別真如。謂此真如差別。非如等類異。○六無染淨義。
論曰於六釋三世(至)六地辨中邊論曰。第六地中所證法無體清淨義。由通達此故乃知緣起法無染淨。唯識云。六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淨故(文)諸所說大旨雖同。釋義稍異。可知。○七種種無別義。
論曰於七釋曰二(至)七地。辨邊云。第七地中所證法種種法無差別義。由通達知法無相不行契經等種種法相中。唯識云。七法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異故今行證一味以明異。可解。○八不增減義。
論曰於八釋曰菩薩(至)八地。辨邊云。第八地中證法不增不減義。由通達圓滿證得無生法忍。於諸清淨雜染法不見一法增有減。自在無分別自在淨土自在三智自在三業自在法界為此四種所依名四自在依止義。第八地中唯能通達初二自在所依止義。第九地中亦能通達所依義。圓滿證得無礙解故。第十地中復能通達業自在所依義。隨欲化作種種利樂有情事故。唯識云云。可見。○九自在依止義。
論曰於九釋曰初二(至)九地四無礙解瑜伽五(三紙)十地論一探玄四(四三紙)大乘義章一等明。○十乘自在依止義。
論曰於十釋曰通達(至)入十地唯識云。十業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真如已。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綿自在故。○二明不共果。
通達法界(至)利益果○偈頌
論曰此中(至)當了知。攝上功德相。可知。中邊分別論者。辨中邊論上亦同可見。唯識云。雖真如性實差別而隨種。雖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猶未圓滿。為令圓滿後後建立當知雖真如無染淨非善非惡具足惡除染成淨之德用。故以末本則應言真善妙等也。是大乘性理之宗也。○二明二乘菩薩異。
復次此無釋二乘(至)差別所知障法執所起。唯障菩薩大菩提饒益有情之事。不障二乘涅槃。故在於二乘無記性○三明立十由。
菩薩初地(至)差別唯識論第十(四紙)云云上已出。○第二立名章二。初標章名立名章第二○二正釋文
論曰云何(至)身故。釋曰菩薩(至)為義。此中十段可知。十地名義瑜伽八(三紙)莊嚴論三(九紙)明。又地初廣釋。可尋。○第三得相章中二。今初章名。
得相章第三○二正釋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應知。○二答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由四釋曰四種(至)則無。莊嚴論偈曰。由及由行。由達亦由成應知諸菩薩。得四種。釋云云願行位中雖有總行信未行亦未淨。二位異相至下當知。○二別釋中四。今初已信樂相。
論曰由釋曰有五(至)地相。五種信樂。可知。四不壞信亦名四證淨。如婆沙百三(三紙)顯揚論三明如實真如故。於真如三寶淨信。如須陀見諦跡於四諦三寶成不壞信。故引以例證。其地前信樂。可知。○二已得位。
論曰二由。釋曰若(至)菩障道。十法行者。如辨中邊論顯揚論第二(十紙)說。十七地論者。瑜伽異譯。真諦三藏僅譯中五卷。而不行十地。惜哉。顯揚偈曰諸行通達性。論曰。諸行者謂十種法行廣說如經。一於菩薩藏法若多若少恭敬持法行。二若劣若勝諸供養供養法行。三自書已以矜愍心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發意恭敬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讀由宗師諦聽法行五發淨信恭敬重心披讀當行。六為修習隨法行從師受已諷誦法行。七既諷誦已為堅故以廣妙音習法行。八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九處閑靜極善研尋稱理觀思惟法行十如思惟修行奢摩他毘缽舍那為令趣入乃至為令諸所求成就法行邊偈曰。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由攝他不息。論云云。○三已得通達相。
論曰三由釋曰由四(至)不異。如初地所得真如通達不異。何以故。以一地分別智通達真如無餘相故。○四己得成就相
論曰四由釋曰成就(至)行心。瑜伽論二出四種心。與今相似。可見。得相章竟。○自下第四修相章二。今初標章名。
攝大乘論釋疑第二。
相章第四○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釋曰已說(至)應知○二答釋中二。初明五修及五修果。後因明十波羅蜜。初中有二。初明五修。後明五修果。初中有三。謂標釋結。今初。
論曰諸釋曰三世(至)薩地。眾生心性寂而常照。便無明妄動故體成流轉生死。動寂故散亂。失照故顛倒奢摩他止動焉。則散亂復寂。毘缽舍那破昏焉則顛倒歸正。流轉還滅相翻緣成。○二釋。
論曰何者(至)足修釋曰依佛(至)厭此中五段可知。初中言名義等皆不可得即是空。是空故非遍計分別。是破執空故遍依他圓成。故不可說有。雖然此空是清淨梵行所成故不可說無。第二中五各清淨上第十(三紙)說。第三第四句解。第五中如前所者。上第十(二丁)明六廣大時意中說。不生疲厭者。主字應作生字。○三結。
論曰應知釋曰諸地(至)不失。○二明修果中。初正明修果。後因辨諸地義。初中二。今初總標。
論曰此五。釋曰五修(至)名果。○二別釋。
論曰何者(至)聚集釋曰何者(至)所得。此中五段可知。初中唐譯云。謂念念銷融一切粗重依止者。謂煩惱障所知障無始時來熏種子。說名粗重。此二障聚由總法。止觀智力念念銷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壞故名銷融。或令羸損故名銷融。第二中唐譯云。離種種想得法苑樂者。契經法住種性遠離如是種性想。即是證得法苑之樂。於中可居故為苑。復有餘義。於隨所受尋伺法中。不起粗顯領納觀察。但由止觀憶念光明而起微細領納觀察第三中今譯文旨明暢。可知。第四第五後兩譯。大同少異對照焉。難集二(十六紙)云。方廣方中於法三摩地善巧菩薩云何。可知。謂由五種因故。一剎那剎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出離種種相得法苑樂。三了知無量無分別相大法光明。四順清淨無分別現在前。五能攝受上轉圓滿成就佛法身因。又云。有二種一剎那剎那勝進輕安有間缺遍所依剎那剎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勝解諦觀一切教法差別一味遠離種種蘊界義相忽得契經喜樂法爾。又云。五修得五果。謂相修和合無相無功用修轉相修。○二因明諸地義。二今初總標。
所餘諸地(至)十地行。能等出於次下滅三障功德中。○二別釋四段。一明由願成得二種勝能。二明六度十度由。三明種學外前前所後。四明十地十度圓滿。初中有二。初明成。二明由願成有二種勝能今乃初也。
菩薩先在(至)無分別智。此中初明由銷行地中十法行得願正定位。次明十大願。後明成。十大願論第三初廣說。又瑜伽論五(十六紙)持論六(四紙)云云。○二明由顛成有二種勝能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由願成(至)勝功德無明一粗重如解深密經瑜伽論八(四紙)唯識論第九(七紙)至卷尾廣明。三障者謂所知無漏變易生死是也。此能障地道故為障。○二別釋段。初初地
初地能滅(至)初地圓滿唯識云。由斯初地說斷二愚衣彼粗重。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二惡雜染愚。即是惡趣果等云云十方圓滿可解。第十中言於外者乃指殼外。菩薩地則決定得破生死殼外。菩薩地則決定得破生死殼出於二死外故。○二第地。
菩薩於初(至)圓滿。此中初明不能以顯此地能。下皆準此。唯識云。由斯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微細誤犯愚(云云二種種業趣愚。彼所起誤犯三業云云。八種清淨者。瑜伽論八所說與今全同。可見。○第三地
菩薩於二(至)三地圓滿唯識云。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貪愚。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彼昔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愚(云云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明思慧者餘文可解。○第四地菩薩於三(至)四地圓滿唯識云。由斯四地說斷二愚衣彼粗重。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法愛愚。即是中法愛俱者(文)○第五地
菩薩於四(至)五地圓滿唯識云。由斯五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純作意生死愚。即是此中厭生死者。二純作意涅槃愚○第六地云云)。
菩薩於五(至)六地圓滿唯識云。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相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淨者。取淨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無相觀(文)與今大旨相同。可知。○第七地
菩薩於六(至)七地圓滿唯識云。由斯(乃至)一現行愚。即是此中執生者。猶取流輪生相故。二純作意無相愚。即是此中執滅者。尚取還滅滅想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中起勝行與今意同。可知。○第八地(論第十)。
菩薩於七(至)八地圓滿唯識云由斯一於無相功用愚。自在愚。令於相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第九地論第一)。
菩薩於八(至)九地圓滿唯識云。由斯(乃至)一於無量說法無量名字句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云云)如次配義法詞三無礙解。二辨才自在愚。即是無礙解(已上取意)與今少異。可知。○第十地二)莊嚴論三(五紙)云。第十地四名一。名神通菩薩神通故。二名滿法身。具無量三昧門陀羅尼門故。三名能現。菩薩兜率天等示相身故。四名受職云云)。
菩薩於九(至)十地圓滿唯識云。由斯(乃至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業者。二悟微細祕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雲及所含藏者○第一如來地。
菩薩於十(至)諸波羅蜜唯識云。由斯一於一切所知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一切任運煩惱障七種清淨者。瑜伽論八明波羅蜜多七種清淨。可見。十地功德因果異。○二明六度十度由中二。初明度有六由。後明度有十由。今乃初也。
菩薩學(至)煩惱對治菩薩學處善治惑皆為利他。不為利。可知。○二明度有十由。
或說有十(至)羅蜜助伴四中方便是前波羅蜜助伴能成前三。願力智三如次助成後三波羅蜜隋唐兩譯云云。可討。○三明學處前前攝成後後。
復次菩薩(至)力能引智。文旨明著。可解。不惜六度六度二字未詳。恐文字誤乎。應不惜財而可也應考。○四明十地十度
初地通達(至)智圓滿故。此段文功德不共中辨。不復更釋。顯揚論三說十地。以地為戒蘊。以三地定蘊。以四五六地慧蘊。以七八九十地解脫解脫知見蘊。○二因十波羅蜜中。初明六度準上。後明後四波羅蜜。今乃初也。
論曰於十釋曰前六(至)前說。前六度六波羅蜜中辨。故今略不明。○二明四中三。今總標。
論曰於後釋曰若說(至)問故。十波羅蜜顯揚論三(三紙)有說云云)唐譯七云。若於見宣說波羅蜜多。此中唯無分別智般若波羅蜜多。其餘方便善巧四波羅蜜後得智攝。今何云何六波羅蜜耶。答。見道位成就無分別智。至第六地智圓滿。由五度無分別智極得清淨。故總云前六耳。○二別釋中四。今初漚和舍羅
論曰一漚。釋曰若人(至)問故。淨名云。方便為五。擊云。方便即智之別用耳。智以通一窮微決定法相無知不知。謂之智也。雖達法相而能不證。處不失無。在不捨有。冥空存德。彼我兩濟故曰方便云云方便即以權智為體。權智量智。是菩薩權巧之能。巧諸法隨機利物。故云方便。復云何下乃起下之語。下皆準此。○二波尼他那
論曰二波。釋曰此(至)問故。波尼他那或云尼抵。此翻云願。餘文可翻。○三婆羅
論曰三婆釋曰於餘(至)問故。婆羅此翻云力。釋文炳著。可解。自地或成字應作惑。○四若那
論曰心若翻曰此度(至)後智攝。若那此云智擊法師云。決定審理謂之智。造心分別謂之云云)餘文可解。○三結。
論曰後四明。釋曰隨別時。此段文今譯未了。隋唐兩譯義周足。可依憑焉。唐譯云。由增勝故說十地中別種增多又於一切地中不修習一切波羅蜜多。釋曰。初地布施波羅蜜多乃至)最為增勝。其餘一切波羅蜜多不修習隨力隨分。乃至十地智波羅蜜多最為增勝。其餘一切波羅蜜多不修習隨力隨分。是故說言由增勝故等。隨譯其旨同此。今譯恐有錯誤。可察。○二結釋。
論曰從波釋曰一切(至)勝故。唐譯云。如是法門波羅蜜多藏之所攝。釋曰。此中一切大乘教法皆通說名到彼岸藏。如是所引十地法門是彼藏攝。非聲聞藏所攝。一切地中皆修一切波羅蜜多如是遍於一切諸佛國土一切諸佛宣說。是故最勝法門最勝故於最初時最勝處說。此處廣殊妙堅牢。故名最勝。隋譯旨同。寂曰此文似指華羅為十地波羅蜜多法門。若其然則持處及與既者並皆不可思議。所謂最妝初是無初之初。所謂勝處是無處之處。處既爾主之與主之與王豈情謂之情乎。隋唐兩譯唯說處殊勝。今譯說眾世間器世間殊勝。其異可知。大矣哉。十地波羅蜜藏是一切佛法根本河沙德之都會也。萬善從是流出焉。還會歸於斯道。故寄勝時勝處以表顯耳。上來辨相章竟。○第五修時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攝大乘論釋三。
修時章第五○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於幾釋曰此十(至)時。聲聞種類。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間可知。獨覺有鈍利。四生乃至並皆以速為狹少道。為鈍根修。以遲為初。以六十劫廣大道。如餘處辨。大乘道修行時分教有別者。大乘始門之說則以三阿僧祇劫。名具定量。如瑜伽唯識等說。若大乘終門之說則或說云何僧祇。或無量阿僧祇劫。此義甚深。不遑此辨。具如五教章中卷第五修行時分中明。至夫菩薩修道阿僧祇劫即是時文性最廣大道之標幟也。其無量阿僧祇劫者是一乘究竟極說以是故。由長以顯其道廣大甚深。故後代譚明者無淳慕成。其所言則以高妙。其所志則墮凡情。殊不知由貪速成而駸駸焉入最狹劣道矣。今乃言所應至處最高遠。譬以文行。是真菩薩道也。可知。○二答釋中三。初總標三說。二別釋。三明三劫修始。今初。
論曰有五(至)三阿僧祇劫。此中初乃本說。後二乃異部說。隋唐兩譯唯出初說。全後二。其異可知。○二別釋中三。今初說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正。釋曰何等(至)位攝。釋中有三劫有五人。次明五人位。此中初明願行位未得清淨意未正定名。次明清淨自在四種。次此清淨意下明有相行。此中明四種境界相。初有分別相此乃毘缽舍那境。無分別奢摩他境。緣此境則生捨。捨梵云優畢叉。此云止觀平等。亦云不諍。亦云不觀。亦云不行。止舉三相瑜伽一明。次明後二相。第七地下明無相行有功用。熟思量者乃指勝行淳熟。次清淨意下論第二劫者三人。次若人入八下明無相行無功用行。此中初明八位初。次明八九十地成滿無相無功用歷第三阿僧祇劫。次舉聲聞位以例證之。先明聲聞三果制立五人。後明大乘二段。初分十地以為三位。後分十地以為五位可知。後復次下以大乘二位比對小乘二住。孔目章一明聲聞二住。聲聞種姓住二入正未越次次取證方便住。三越次取證住。四不壞淨味戒轉上漏盡住。五增上戒境上意學出生住。六七八得真諦增上慧學住。九觀察無相三昧住。十究竟地相解脫學處住。一切種阿羅漢住此中第一種性住資糧位。第二乃四加行。有云配七方便者恐不允當。今言若法忍等者。蓋斯指觀諦十六聖行。而非指見道也。或可加行下脫正定位者四字乎。第三乃見道初果。第四第五乃聖位所得。戒定無漏慧所依止。第六第七第八乃無漏慧學是斷欲界九品修惑分位。第九乃得四根本定色縛位。第十無色定離三無色縛位。第一乃有頂惑乃得滅定位。第二可知。大乘二住者。一種性住。二群住。三淨心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六增上慧住七諦相應慧住。八緣起相應慧住。九有發開相住。無行無相無礙慧住。二最上菩薩住。具如瑜伽七至四八說。可尋。後此二下明此人即五住所攝。隋唐譯本明勝解行地十地位分為五補特迦羅。無二住配對之說。可見。○阿僧釋劫說二。初問起。
論曰復次釋曰欲顯(至)阿僧祇。釋中初辨七阿僧祇劫與上三阿僧祇劫同等但由開合而成異。次明阿僧祇劫有二。瑜伽論四四八(十紙)云。此中略有二種無數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方便。時無量故亦說大劫二者大劫方便。超過一切數之量。亦說大劫。若就前大劫。要由無量大劫無上正等菩提。若就後說大劫但經於三大劫便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云云)同七八(五紙左)亦同此說。準瑜伽說。今論說行年雙三字恐是錯誤。應知。約除皮肉心等者。瑜伽八(一紙)云。當知一切所知障所有粗重亦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有膚粗重。三者在骨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粗重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骨粗重如中皆悉已斷(云云)又七三(八紙)云。其最後乘要經三種大劫方可證得。依斷三種粗重別故何為三種粗重。一惡趣不樂品。在皮粗由斷彼故不往惡趣云云煩惱除品。在肉粗重由斷彼故一切種極微煩惱亦不現行。然未永害一切隨眠。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由斷彼故永害一切所有隨眠。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障自在而傳。今之所說與此符同。可知。後明三大劫超干劫。上來所說其大旨則雖與過去阿僧祇動而異。其開為七阿僧祇及超劫等說現流諸論中有此說。不可知其說之巨細也。○二答釋中三。初明地前阿僧祇劫二明地中阿僧祇劫。三結。
論曰地前釋曰復(至)阿僧祇。此中初明緣境所行三種不同地前三劫地前無流等者。與瑜伽本末論旨頗成涇渭。大乘終門之教往往有初住已成空無漏之說。今所明三位即當其意。今第一位即當前信想菩薩。第二則當三賢位。非黑白法即無流法。第三則當四加行位。當但無流者約義次第判之。非謂此位純無流相續義門者何。謂從流住無流雜位。從難法入但無流。空無流空竟淨位法空位。法空位則二空所顯真如出現。是名地道。次第要立三劫耳。○地中阿僧祇
論曰地中釋曰初地(至)攝地。釋中初明四位十地。次三種下釋諦三種。次菩薩如昔下明四位住。次菩薩誓下明四位六度。此中初明四位行施。財物受者。行於滅盡如次貪瞋無明畏之境。可知。滅盡者謂財等滅盡。次如昔所立下明依諦等行戒。次如昔至能忍下明依諦等行忍。次如昔至能作下明依諦等行精進。次如昔至能思下明依諦等行定。後如昔至了達下明依諦等行般若。次隨應。知下釋四位名義。次三諦下明四位三種能違三失。次依諦攝下明諦寂靜智慧互攝。次是故六波下明諦等為六度作至攝長淨之因。次初以諦下明諦寂靜道中道始中終智慧涉始後。後四依與下廣明四依十地相攝文者可解。○三結。
為此義故(至)僧祇此是別部所執與東流聖教其旨稍異。不可故加評量也。○後三阿僧祇劫說中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復次釋曰有諸(至)三三釋中初明欲顯地前阿僧祇有別。後欲顯住下明欲顯十地安立三劫。可知。○三答釋中二。今初地前。
論曰方便釋曰(至)向行釋中云云。此與上七阿僧祇劫地前三位大旨相同。可解。明精進不借樂厭者。借字恐惜字誤。應思。○地上
論曰於中釋曰為除(至)義如前釋。釋中初明由所對治三故立三劫。次明三品道翻三惑。次結立三劫由。後明此三阿僧祇劫與本說三大阿僧祇劫同等但由開合而有別。○三明三劫修始。
前已說論曰此(至)成就釋曰菩薩成就
唐譯曰。經三大劫菩提無始生死數修等。數值諸佛。齊於何時名最初修三數劫。故以伽陀顯釋此問。清淨增上力者。謂善根力及大願力由善根力。應知所治不能降伏大願力。應知常值諸善知識堅固昇進者。謂發牢固進行。牢固心者應知所發大菩提心。諸惡友力不能令捨。行者應知現在生生中善法常增。終退減(云云)寂曰。隋唐兩譯並出伽陀。今譯四句不他伽者恐有脫語乎。上來五章入因果差別勝相品竟。○自下第九釋依戒學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學勝相品第九○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此釋曰前於(至)應知○二答釋中亦二。初指本說二正說。今乃初也。
論曰應知釋曰(至)此知○二正說中三。一徊標四種差別。二廣釋四種差別。三指廣說。今初。
論曰若略(至)深差別。釋曰若廣所行。唐譯釋曰。此中問答辨諸菩薩所學尸羅聲聞等有大差別故名殊勝。又此增上戒三學即前所說波羅蜜多自性所攝。何故別立。於先所說波羅蜜多別義建立。今當顯示為顯展轉相因性故別立三學。謂依尸羅靜慮。復依靜慮。發般若共不共中初正辨共不共。後此二等下明非止不具學處有別共學處不同。餘文可解。○二廣解四種差別中二。初明四種差別。後結釋。初中有四。初明差別中二。初明三種戒二明三戒能名三法依止。今初。
論曰類(至)益戒釋曰論比(至)益戒。三聚戒者。如瓔珞經大集經四(四紙)瑜伽論五七論四(二紙)等說華嚴九(七紙)云三種戒。或云三種淨戒。不出別因。諸說異同。如梵綱摘葉辨。今所說大旨同於瑜伽第四十所說。可尋。明眾生戒出二四種。初以道及三乘益為後因。四種可知。云何此三下明受持分滿不同。文旨可解。○二明三種戒能為三法依止
論曰此中依止釋曰若人(至)眾生此中初明二戒依止上引瑜伽五(三紙)明律儀戒為後二戒所依。次明攝善法戒一切善法依止。次明眾生四攝依止。次明三種戒同。此中初明等五種於此三通別因。次明六法為因。可解。次明四種因。瑜伽四十云。云何菩薩自性戒。謂若略說功德乃至)何等為四。一從他正受二善意樂。三犯已還淨。四深敬專念有違犯(云云廣說可尋。次明四種菩薩戒清淨因。此前三可解。第四由具根本等者。謂具五支戒涅槃經聖行品說五支戒。一者根本清淨戒。二者前後眷屬清淨戒。三者非諸惡覺清淨戒。四者正念清淨戒。五者回向具足無上道戒。如大乘義章第十釋。寂曰。此釋未詳。此五中初三為律儀戒。第二是性戒。第三是遮戒。次二如二戒。第五是大乘戒。與今全同。可知。後此三種下明三種戒體用。文旨明著。可解。○二明共不共學處差別中三。一明學處二明不共學處。三結共不共。今初乃也。
論曰。共學釋曰殺生(至)學處性遮差別如梵綱摘要辨。此中初約染心所犯以明性罪。次約制皆悉成罪以辨性罪。餘文可解。○不共學處中二。初約別戒不共。後約三業不共。今初。
論曰不共(至)無罪。釋曰謂立(至)不犯。釋興相地拔草等餘如來制意。引安居一例以安不共。具如瑜伽戒本中出不共學處有相學處現前分齊。可知。○二約三業以明不共。於中分二。初正明三業差別。後略辨四句。今初。
論曰菩薩(至)此事釋曰類(至)云何此中初明所制別。次明戒體別。次明犯相別。後略明菩薩行。釋中言七種覺觀者。持論四。成論第十六說八種惡覺。一欲覺。二瞋覺。三害覺。四親里覺。五國土覺。六不死覺。七族性覺。八輕侮覺。今言七者。蓋乃前七覺也。是辨三覺四尋耳。四種尋者。謂親里等四出於俱舍論一。可尋。○二略辨四句
論曰若略(至)修行釋曰(至)修行。次舉女人譬。瑜伽云云。與今義別。餘文可解。寂曰。無性論七明共不共差別不出女人緣者善矣。可察。如女人緣者。是性罪現行應於甚深別中而論○三結共不共學處
論曰此釋曰(至)有幾種。文旨分別。可解。菩薩至復有下乃起下之語。○三廣大差別
論曰廣大(至)廣大釋曰廣大(至)差別。此中總別。總中釋出四義。大乘光等次品當辨。別中第一廣大。謂如來藏心本來清淨。與諸雜染法而不別應故。此心發一切不離。又藏性具恒沙德故。此心發一切不修。又藏性具同體大悲故。此心發一切不度。此藏性即真法界。橫同十方豎徹三世故。時節無除。功用無餘。大矣哉菩薩尸羅一心真當界為三種體性自利利他功用。要知。第二廣大中言六度四攝各有九品瑜伽論第三九(初)至第四四(終)明六度四攝各有九種相持亦同。可尋。第三廣大中以四釋利益安樂意。可解。第四廣大三種戒三德因。六度四攝中有種相。故果上此九所熏習之德。可知。次明三義廣大。後結兩乘異。可知。○四明甚深差別中三。一正明性罪現行二明變化逆行。三結釋今乃初也。
論曰甚深差釋曰菩如是瑜伽一(五紙)所說與今旨同。但文少異耳。然性異現行釋家諍。如摘要辨。○二明變化示現中二。初明變化事以顯甚深。二舉事明示現逆行。今初。
論曰復次釋曰前明(至)戒故。此中初明三業變化口為全。決明所作所為。後明化作雖非本身所作之由。○二舉事明示現中二。一明現愛畏事攝化二明本生通行益物。今初。
論曰此釋曰眾生(至)善處拘物頭此云地喜華。亦云黃蓮華。耶曼王等者。華嚴入法界品所說。舊云滿足王。新云無厭足王。隋譯云如阿那羅王為善財童子示所現事。唐譯云無厭足善財童子等事。今譯及字寫錯。可知。○二明現本王益物。
論曰或現釋曰為化(至)利益。毘茍陀王等者。隋譯云如毘輸安怛囉王子(此云多能。即是須達拏也)本生經中說云云。須提梨拏王子施妻子之緣出於智論二(六紙)法苑珠林七等。探玄記第八(二紙)敘施妻子三緣分別其化實。可尋。又如藥藏等者未考此本緣雜寶藏經說。釋迦文過去人遠作香象令二國王止鬥國。二國者。一迦尸國。二比提醯國。此緣與今相似。可見。○三結釋。
論曰他(至)差別釋曰先令(至)差別。準此結釋。性罪現行登地已上之事。非地前行之。宜哉南山慈恩等判為地上所行也。○二結釋。
論曰此釋曰從他(至)名持○三指廣說
論曰復次釋曰從此(至)差別毘奈耶瞿紗毘佛略此翻云律藏方廣。此經未渡。相傳云。真諦三藏菩薩律藏擬來此土。於海上船。便欲沒。省去餘物。仍猶不起。僅去律本。船方得進。真諦歎曰。菩薩戒律漢土無緣。深可悲歟。真諦疏云。婆藪斗律此翻類律。此律多緣制諸輕戒。優婆提舍律此翻正教。此律正說是罪非罪制諸重罪。抄批亦同。定賓婆藪斗即犍度者恐不允。釋中正護一四萬千者是明了論說。彼論偈曰。倍千福河。流善法水洗除污。釋曰。云何千福河成四萬二千福河。律中如來所立四百十。於婆藪百戒。於優婆提舍一戒。於比丘尼有九九式。此四百十戒隨一一戒各能生攝僧功德。能生正法。謂五根無貪三善根。及二護。合成四萬二千福河此福河能洗除破戒餘文可解。依戒學勝相品竟。
○第十釋依心學處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攝大乘論釋四。
釋依心學處勝相品第十○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此釋曰菩薩(至)可知○二答釋中三。初標六種差別。二別六種差別。三別釋六種。今初。
論曰略說釋曰若廣(至)此義。三摩跋提新云三摩諦庭。此云等至智論五云。復人云。一切三昧法有三種。有言五種。有言五百種。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付法藏經二(三二丁)商那和修舉五百三昧問其名字云云)○二列六種差別
論曰何者(至)由事差別○三別釋六種中有六段。今初差別
差別者。釋曰所緣(至)二境釋中初明三境。初乃真諦境。後二乃俗諦境。次出二種境。辨中邊論云。所緣二種。一安立法施所緣二法所緣。三所立所緣。四能立所緣。五所緣。六印持所緣。七內持所緣。八通達所緣。九增廣所緣十方所緣所緣一等所緣最勝所緣(第九第十如來地境)與今少異。可知。九種事即指九相果上九德也。○二眾差別中三。今初標。
論曰眾類釋曰四(至)德道。四種三摩提四障等者。四種障地前對治。今乃約習氣云破。如五教章斷惑分齊分別。此義上引佛性論等明。○二釋眾類。
論曰大乘(至)提等。釋曰大乘諸定唯識論第九引此文云。定學四。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福王定。謂此自在無邊福。如王勢無等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論經云。何以故。以菩薩大乘光明三昧法故同經云。菩薩元明法門所謂分別十地事。諸佛子。此不可思議。論云。光明者。此大乘法顯炤一切法門故。謂菩薩大健有情所行故。光明者。蓋斯旨四十心十地佛果智光唯識述記十本(四三丁)明定學云云義燈云。四明云。舊法師判初定。則初四地所修。次則五六七地。次則八九十地。後則金剛及佛。四定如次。今謂不然。何者若四即別配地。戒慧亦爾。何不配地。故知隨分地皆修。寂曰。舊判甚道。理亦演祕舉義彈云。初二彈亦道理(文)餘文可解。○三結。
論曰攝種釋曰五百(至)所攝。○三對治差別
論曰對治釋曰分(至)差別總緣之智如瑜伽七明。本識相續中有無始時來業苦染污種子。障覆四德令不顯現。菩薩大定能拔此種從粗至細能治智慧。從劣之勝。楔喻可解。○四隨用差別
論曰隨用。釋曰菩薩(至)差別菩薩大定不思議力不由地繫自在生。可知。○五隨引差別
論曰隨引釋曰菩薩(至)差別。引有二種能引是定。所引通慧。所以融引。但有體。而事用。事用乃屬所引通慧。可知。○六由事差別中三。一明引攝神通所作業。二明引攝正行三明引攝波羅蜜乃至一切佛法。今乃初也。
論曰由事(至)通慧。釋曰由(至)總句。唐譯云。作業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惑隱。所作自在神通。施辨。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神通故。釋云云。隋譯云。震動故。熾然故。普遍故。顯現故。轉變故。往來故。延促故。聚散故。一切色像入身中故。所往同類故。所為自在故。神通故。與辨故。與念故。與樂故。放光故。出生如是神通故。三通慧者。婆沙百四說。三神通。一運身通勝解通。三勢通。與今粗同。促遠已三事唐譯云卷舒釋文稍異。可知。地復間者謂極逼近。具八自在者八自在上已說。此釋與餘譯其旨異。唐譯云。所作自在者如變魔王佛身等。隋譯亦同。餘文可解。餘譯極略。可知。○二明引攝難修三行中二。初總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能引(至)行故釋曰成就正行○二別釋中二。初正明正行。後更明隨覺難修。今初。
論曰何者(至)行故。釋曰若依難修。此中初受難修。唐云難行上已明。第不可迴難修。唐云不退難行不背難修。唐云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乘故。第四現前難修。第五無染難修。諸譯粗同。第六信樂難修餘譯頗異。隋譯云。信樂難行。於大乘中雖復未解。然於一切甚深廣大信樂故。唐云勝解難行。義同隋譯。寂曰。此品所明正明登地已上所行勝定。兩譯何云。未解。今譯正。第七通達難修。本文者謂譯皆同。釋文奇趣。餘譯全無。可知。第八隨覺難修。若枯文丈諸譯粗同。今譯有釋。乃以二義判不了義。知則以未盡理為不了義。後以祕密語為不了義。今之所用即取後義。可知。祕密四依中廣明。第九不離不染難修。今譯明暢。其義周足。後譯疏略。可知。第十加行難修是依今譯。精微可知。○重明隨覺難修中有二。今初標。
論曰於隨釋難其相。此即以隱密語為不了義。為折伏輕慢眾生作此說。菩薩隨理覺察。以是故今聖廣明焉。○二別釋中三。一於六度說。十惡說。三於佛法甚深說相中有二。初舉施經釋。後例餘度。初中攝出十文。今乃第一文。
論曰如經釋菩薩(至)行施。釋中二意。可知。隋唐譯但後義。不出前義。無性論八云。諸菩薩一切有情攝。為已體通達平等性故。彼行施時即菩薩施故。少施而名能行施。又以一切所有財物一切。是故說名無少所施。又所施物施者受者不可得三輪清淨。是故說言無少所施。○第二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行施。釋中八施者。俱舍論八(三紙)云。八施者何。一隨至施。二畏施。三報恩施四求報施。五善施。六希天施。七要施。八為莊嚴為資為資益為資瑜伽上義而行惠施(云云)此前七非真實施。第八真實最勝行。今揀菩薩不具淨心施故云不樂八施。義至二字恐字倒。或可是行復次下第二釋。復釋著名下第三釋。隋唐譯本疏略。義亦未了。可知○第三文。
論曰云何釋曰由菩成信。無性釋云。若諸菩薩不信如來布施者。謂證法信而行惠施。非信他。故前根者謂自詮施。後無根者謂信。寂曰。今譯本論似迴文未盡。可考。不行諸佛等者謂非權教已。○第四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行施。無性論云。謂任運常行施故不須自策。而能策他勸令施故寂曰。今譯義正。無性論旨恐非經意也。○第五云。
論曰云何釋曰菩薩(至)物施唐譯云。云何菩薩於施耽等者。謂諸菩薩常行施故無暫施。一切施無少所施今譯迴文未盡。可知。○第六文。
論曰云何釋曰婆羅(至)大名諸譯義同。於中今譯義周悉。可知。○第七文。
論曰云何釋曰鬱波(至)清淨。隋譯云云。唐譯云。殟波陀者。顯曰生起。密詮拔足。波陀名足。殟為拔。今取密義。拔除慳足令面傾覆而行惠施。是故說為殟波陀慳(文)與今旨同。○第八文。
論曰云何釋曰究竟(至)相符。諸譯及無性論釋其旨全同。但今譯義精微。可知。○第九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自在。諸譯旨同。但唐譯其文易解。可見○第十文。
論曰云何釋曰無餘(至)無盡三。譯旨同。但無性論釋稍存異致。可知。○二例餘度。
論曰施釋曰施(至)分判○十惡密語
論曰復(至)觀察釋曰邪行。此中十段。初於殺生密語。次於不與取密語。諸譯粗同。次於欲邪行密語今譯意謂。菩薩三業與婬相反。永斷其事。但一念一剎那有安緣著諸塵。是應欲邪行。餘譯旨殊。隋譯云。云何欲邪行者。若此邪如是行故。唐譯云。謂如諸欲皆是其邪而正行故。寂曰。今譯正。次於妄語密語次於兩舌密語。是與餘譯異。唐譯云。云何戍尼者。此戍尼顯目離間語。密詮常勝空今取密義。與答相應。是故答言。能常尼最勝空住次於惡口密語。諸譯粗同。次於不相應語密語。隋譯曰。云何得成雜亂語。若於差別種類法中其相說故。唐譯曰。云何綺問語。若正說只類差別次於貪欲密語。次於瞋恚密語。後於邪見密語。諸譯七義大抵相同。但餘譯釋文極略。可知。○三於佛法甚深密語中三。今初標起。
論曰復(至)分別釋曰初明(至)甚深○二譯。
一切佛法(至)染故。釋曰諸佛於世。此中七文。初會一切法常住云云)今據大乘始門之說約佛法身以明一切化法常住。若據大乘終極之理則與不同。如法涅槃經及疏明。不遑此述。次以斷為佛法。次以生起佛法。可解。次以得為佛法。隋譯云。證見法佛法眾生八萬四千行并對治皆證見故唐譯云。又有所得法是諸佛法。八萬四千諸有情行及彼對治皆可得故。次以有貪瞋癡為往。釋中出二義。初義則諸譯皆同。後義則餘譯所無瞋癡及凡夫法亦應準知。菩薩定智悲等似等而現故。次二可解。隋譯云無染不污法。唐本云無染無行法。其旨率同。可解。○三地
論曰是故釋曰此語(至)甚深難思等三如次當理行果甚深。可知。○三明引攝波羅蜜等。
論曰為修釋曰此論(至)此知。文旨明著。可解。唐譯大抵與今譯同。隋譯極略。可知。上來釋依心學勝相品竟。
○自此第一釋能慧學差別勝相品中二。初標品名。後正釋文。今初。
攝大乘論釋五。
釋依慧學差別勝相品第一○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此釋曰菩薩(至)相。釋中初明三智差別。後此三智中下明三種中成立無分別智則前後二智成立。差別者。今譯出九種差別。隋譯出八種。不敘威德。唐譯舉十六種。不出建立救難及威儀。隋唐二釋並以若字而成句別。可知。寂曰。威德有無異本應爾。立救難句唐譯無之。於義穩當。可察。○二答釋中大分為二。初正明九義。後重辨諸義。初中亦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由無釋曰謂由(至)云何釋文可解。後一句乃起下之語。下皆任此。○二別釋九。今初自性中二。初長行明離五相。後結頌。今初。
論曰分(至)別智。釋曰若具智相前四揀非相似無分別無分別智般若妙慧。非是以粗無分別分別智。由證真如實相無分別智。今此前四雖是無分別非證如智。故非是無分別智。後一雖是如是有分別故離卻之。此智離分別相而獨真如。譬如五識無分別等境各各別轉。餘文可解。○二釋頌。
論曰於此(至)分別釋曰於此(至)例爾。釋頌中以無分別智自性菩薩自性之釋奇且妙矣。隋唐兩譯全此文。可見。○二明依止中二。今初敘意。
菩(至)說偈此中初承上起下。後前說下設問敘明依止所以。可解。○二釋頌論曰諸菩。釋曰此智依止。唐譯第四句云非義種類。釋曰此智依止。唐譯第四句云非思義種類。釋曰。此所依為心。亦非非心。心所引故此所依。是種類亦為心。因彼而(文)隋譯旨同。寂曰。此是大乘始門之說。故不顯一乘終極之玄旨。可謂引而不發者矣。○三明因緣
為顯論曰諸釋曰(至)為境第句有言者謂依正教。唐譯文同。隋譯云有意熏。釋曰。有意熏者。由於他音適正聞熏習。以此熏智為因生思惟意言。名正思惟四明境界
論曰諸菩薩釋曰前(至)云何法性若約真諦一切法無所有不可說有。二無我空性真理實有不可說無。若約俗諦一切法空所故不可說有。似有顯現故不可說無。可解。○五明初貌。
論曰有釋曰是(至)分別文旨分明。釋義甚深。奇且妙矣。可察。若一下乃起下之語。○六立。
論曰相應(至)成釋曰一切(至)何成。此乃立不可言說性是所分別。所分別言說有別物。隋唐兩譯舉斫芻名以釋字展轉相應相。此旨如唯述記初明。可尋又明名事互為客中釋也。唐譯中此下二頌並為疑難之文屬行相科。而不立為別句。義意穩暢。唐譯八(五丁右)若一切法不可言。得以何等為所分別。釋相應自性云云。此云何成。釋字展轉相應云云。如言斫芻云云。又一切法皆不可言。因何成釋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云云。若言要待能詮名於所詮有覺知起。為遮皮故說是言。非詮不同故。寂曰。相應已下二頌就上一切法不可言說問所分別。答以雖一切不可言說名句三法相續中成所分別之義。是即初頌。次頌。次釋。若以名句相續為所分別者。何故言一切法不可言說耶。乃答。雖以言說為所分別名言無分別境。所法體與言不同。故一切法性非一切言詮之所及。下偈頌顯此理耳。由是觀之此二頌乃傍論。就一切不可生難及過。然則唐譯以此二別屬於行相。科者甚應道理。義亦甚深。下乃起後。○七救難。
論曰言(至)可言釋曰若人(至)攝持。此乃明所分別言說有別物故言說則智不起。而言說於所言說不同故言所言悉不可言也。○八攝持
論曰諸菩釋曰是無(至)伴類。隋云住持。唐云持。今譯文明。可解。○九伴類。
論曰諸菩釋曰伴類(至)果報。唐云助伴。諸本旨同。義明著。可解。○十果報(唐云異熟)。
論曰諸菩釋曰有但(至)云何。共用者謂界等。獨用者謂五根處等。於此共不共四句分別如唯論疏等明。寂曰。此一科文今釋直以應化二身根本加行智果。若依唐八(十六丁)云云菩薩加行化身土感異熟果根本智受用土異熟之義。若隋譯八(五丁)同今譯。兩本並道理。可察。準次有等流等。唐譯為優。○一等流。
論曰菩薩釋曰果或(至)云何同類因等流果必於等及與勝。如俱舍根品明。今乃無分別智前前於後後等及後為因。後初地乃至佛果展轉增勝。後釋增勝之辨餘譯所無。應思。○二出離。
論曰諸菩釋曰滅惑(至)究竟。此中初明出離。次明三離故名曰出離。後明得成就。○究竟
論曰諸菩釋曰究竟(至)上果。此中初標二種究竟。後釋四究竟。十自在者出於次卷。(五丁)○四明無分別智功德中三。初明加行無分別智。於中有二。初明加行無分別名。後正釋文。今乃初也。
無分別智(至)與壁云何二正釋文
論曰不染釋曰此無(至)云何。此中初明無分別智不為四塵所染。次明重惡業。諸惡業三業具不具判輕重等。又有見修惑業。有唯修惑業。如對法明。極重煩惱等明重惡因俱舍論五(七紙)頌由重惑淨心。及是恒所造。論云云。又第八(四紙)明造作增長業增長業由五種因。頌曰。由審思圓滿惡作對治。有伴異熟故。此業名增長審思者第一因也。此揀率爾。思圓滿者第二因也。揀業力示滿。惡作對治者第三因也。造不追悔名惡作。造不懺說名無對治。有伴者第四因也。謂造惡以不善助伴。名增長也。是揀造不善善業助伴也。有異熟者第五因也。謂定感異熟之業增長具如婆沙四及百九明。若人深信如來正法三無性二無我能破如是極重惡業。所以可知。○二明根本無分別智功德
論曰清淨釋曰如虛(至)云何三淨四障上已明。此障根本等者起後之辭也。準前後立障字乃即字寫誤。可知。○三明無分別後得智功德
論曰如虛釋曰虛空(至)是譬。八法者。唐譯云利衰譽毀稱譏苦樂。此八世法亦曰八風一阿一云云。○無分別智差別十六三智譬喻合頌。於中五頌。今初如啞譬。
論曰如啞釋曰譬(至)差別此中初約譬分別三智。後初來下約法分別初來來字恐求字形誤。求得向得即加行由。以對正得已得。可知。○第二頌。
論曰如愚釋曰未識(至)云何釋義準上。釋曰二字是剩。可知。○第三如五頌。
論曰如五釋曰五(至)名差別五識無分別現量緣實境。第六意識與五俱起。雖在現量所得今唯約有分別意識以為緣虛可知。求覓五塵或級等者。寂曰。隋唐譯云云無性論云譬如五識求之境界。雖所求無分別如是加行無分別智當知亦爾。準此等文。言受者正受剎那。非謂分別希求。今譯以五識意識問起而作解者非矣。是必後人之所加。可知。○第四於論頌。
論曰未釋曰譬(至)云何。此約未解已解解究竟以喻顯三智差別。大旨同上。○第五頌。
論曰人。釋曰此(至)云何。此喻顯正後二智。閉目即會假入空智。目乃從空假智。又可閉目是從假中智。即中所作事用。凡佛道事以閉目為理始。以目為悟勝用。未閉之目是凡夫偏計盲識也。閉而不開是二乘無為也。閉而更開是菩薩通也。後代佛之流全不修閉目之方便。恒住偏計盲眼。濫擬一包閉而更不思議眼。揚揚弛弛嗟乎釋迦文正法為此煙滅。愷可不洪歎哉。從前指喻應知此旨也。○二智威德
論曰如空釋曰譬(至)說偈。偈中言異者即是分別。可知。句則明根本智。下句乃明後得智。隋唐兩譯與上頌同為二智譬不立威德之科。可知。隋譯八(七丁左)云。復次若以無分別智為佛者。既離分別眾生云何得成眾生利益事。唐譯八(一丁)其旨全同。無性八亦同。準此三本。今譯若佛果是下脫無字。若佛果下乃起後之文○功同事。
論曰譬摩釋曰譬(至)天鼓天鼓天帝釋所得鼓。如毘曇等說無分別智甚深義中二。初徵問。後正釋。今乃初也。
無分別(至)義則不成。問意可解○二正釋中二。初正明甚深。後引經釋無分別。今初釋非智非非智中。隋八(八丁)云云。唐八(二丁)云。根本無分別智正定是智。以於加行分別智中此不生故。亦非非智。以從加行無分別智因而生故。復有別義。非於此非餘非智而是智者。以非於此分別轉故。說為非智。以非於餘即於分別法性轉故。
論曰於此。釋曰此(至)說偈。非清淨清淨通相不通相如次當依他諸法依他法性。非不緣識者。謂此智識性故。餘文可解。○二引經釋無分別
論曰佛說。釋曰一切(至)無明。此中初明一切法自性無分別。何故無分別。謂所分別一切諸法不可得故。由一切分別者義悉是虛妄義。至無分別真實義處。可知。唐譯(二丁)云。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今譯第四句語不巧。隋云無無分別智。若由下徵。一切諸法本性涅槃。但由無始無明虛障故不得自性解脫緣了發。加行修成方能解脫。如明鏡金等譬喻可知。○自下第二熏辨諸義中五段。一重辨三智差別成立無分別智義。三明無分別智般若波羅蜜異義四明聲聞菩薩智慧差別。五於菩薩自在釋通疑難。初中有二。初開間。後正釋。今初。
自性無(至)差別二正釋中二。初總標三智。二別三智各有別類。今初。
論曰此中釋曰於自(至)一種。○二別釋中三。今初明加行無分別三種別。
論曰加行釋曰此三(至)力成唐譯文旨明著。易可解尋。○二明根本無分別智人有三種別。
論曰分釋此三(至)知故。唐譯之中釋義稍異其旨無違。○三明無分別後智約事有五種別。
論曰分釋曰此五(至)顯示。唐譯云通達隨念安立和合思擇差別。釋云云。大旨相同。唐譯九文最明暢。易解。隋云以一切法為一搏相總相攀緣智。與今少異。隋譯釋與今同。唐譯云。和合思擇者。謂總緣智一切法一相此智故進趣轉依。○成立無分別智義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為成釋曰已說偈。唐譯云無分別智立因緣。可知。○二別釋中有二頌。今第一頌。
論曰餓鬼釋曰譬說(至)說偈。此譬與後兩釋其旨稍異。今譯乃約四見明境非有。隋唐兩釋初明傍生見水餓鬼見陵之異見。次出人見糞穢豬等淨宅之異見。後敘人見飲食天為不淨物之異見云云)其致雖同今譯允雅。可知。全譬成立境非實有。可解。無實境下舉唯識四難即推彼論。唯識四難者。二十唯識論四難第一難云。若離實有外法等識等。何因此處得生非一切處。第難云。何故此處有時識起非一切時。第三難云。一處有多相續。何不決定隨一識生。第四難中有三。一云。何因眩翳所見髮無用餘髮等有用。二云。中飲等云云。三云。香城云云成唯識論第七(二紙)出九難中第二云。若唯識似境起。寧見世間非情物處時身用定不定轉。如夢境見。應釋此疑(云云)具如論通釋。故今指彼耳。又上第五明四智成就相違識相智即留此義。○第二偈。
論曰於過釋曰過去(至)說偈文旨分明。可解。此四智成就無所緣現可得智。可解。○第三偈。
論曰若塵釋曰若(至)至分別此亦如四智第三成就功用顛倒智中明。下一句可解。後次有下乃起後。○第四偈約境顯塵自性
論曰自釋曰菩薩(至)云何。此乃四智第四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三種中。第一隨自在者智轉智。第二隨觀察者智轉智。第三隨無分別智轉智是也。如唯識論第七(一紙)明唐譯九(四丁)云。自在菩薩者謂已證得自在菩薩。由勝解力故者由願樂力。如欲等成者謂令等成金等相。隨欲皆成得定者亦爾者謂餘聲聞等。成就揀擇者者已成滿毘缽舍那。有智者菩薩得定三摩地。此偈下乃起後。○第五偈明內自性
論曰成就釋曰簡擇(至)自性諸譯同致可解。隋九(三下)云。成就觀行人者。又得寂靜思性一切法其義顯現。無常十想阿含一(七紙)涅槃經八(至)智論三等明。○第六偈結自性
論曰分釋曰若菩(至)為異文旨分明。可解。隋九云。智行無分別一切不現即知義識亦不得有。此智下乃起後。○三明般若波羅蜜異義同中二。初正明其因。後引經證。今初。
論曰此無釋曰不以(至)是同○二引經證。
論曰如經槃處釋曰欲成果故。此中初明菩薩圓滿所行離五種處諸波羅蜜。次明離五處。後明無分別智異所離五處。可解。隋唐譯中全無分別智異所離五處之段。○四明聲聞菩薩智慧差別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初中二。初問起。
論曰聲聞釋曰已說(至)差別○後答釋。
論曰應知(至)此故釋曰聲聞差別此中五義差別。初無分別差別者。聲聞法中以無為究竟處。故離見空。除煩惱障而已。法執所知障不妨彼果。故住有分別菩薩不爾。可知。第二非一分差別者。唐譯云非少分。義分三種。今譯為二。可知。唐譯九(六丁)云。非少分差別者謂顯三種非少分性。所通達真如少分性。所通達真如少分性者。謂菩薩具足通害補特伽羅法無我性聲聞真如時唯能達達補特伽羅無我之性所知境界少分性者。謂菩薩普緣一切所知境界聲聞等智唯緣諸諦而生。所度有情少分性者。謂菩薩智普為度脫一切有情菩提聲聞等智利。第三無住差別。可解。第四恒差別者。隋唐云畢竟差別是亦今譯詳釋。可解。第五無上差別。可解。○二釋頌。
論曰此中(至)為遠釋曰為攝云何此中明不正有五勝修福廣大報亦妙。第四句唐譯云說此最高遠。寂曰。唐譯應允當。應知菩薩福高遠廣大能顯示世間果報三乘果報也。隋云出世果報。當知不為遠。釋云。出世果報者。謂無色等是世間。果執。聲聞等是出世果報唐云出世漏中說是最高遠。釋似隋本。無性釋云。靜慮無色世間漏。世間乘等所得涅槃出世漏。是皆彼故說說高遠。諸菩薩也至下乃起後。○五於菩薩自在釋通疑中二。初明菩薩有體自在。後正釋通疑。今初。
論曰若菩(至)勝能釋曰此顯(至)此義此中初標。後釋。有體者即菩薩智斷德。恩者即菩薩恩德化用。三學十度等是有體德具十自在一切利他事是恩德。餘文可解。此段文最為要義。隋唐兩譯全此文。無乃缺脫乎。唐譯九(七紙)云。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尸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財位大自在。何故現見諸有乏財位(云云)隋譯亦同。○後正釋通疑中二。初問起立難。復通釋。今初。
論曰云何釋曰此次(至)為重釋文可解。○二通釋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初中亦二。初釋。後結。今初。
論曰由菩(至)因緣釋菩薩智力此中五段。諸譯旨同餘譯無配十力之文。可知。○二結。
論曰是故釋曰勝能(至)眾生。餘譯之中全此結文。可知。○後偈頌
論曰此中(至)薩施釋曰為攝薩施。餘本頌文少異。義意無違。上來釋依慧學勝相品竟。
○第二釋學果寂滅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攝大乘論釋十六
釋學果寂滅勝相品第二。○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如諸釋曰菩薩可知。○二正釋中二。初明滅果無住處涅槃。後明轉依。初中有二。初總標。
論曰諸菩釋曰二乘(至)所住。唯識第二云。涅槃義別。略四種。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異。離一切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轉翼。由欺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未來際用而常寂。故為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世尊四。如何有餘依。雖無實依而現似有餘譯極略不出四涅槃。可見。○解釋中二。初徵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此相釋曰無住(至)為相。○二正釋。
論曰捨離他性釋曰若菩(至)本依。菩薩轉依證得滅惑無餘不捨生死所依真如。是為性處涅槃。若論起用則雖有前後。其所得涅槃二義在於於一時。可和 明本識為依他住具不淨分。此段雖今譯與後綱紀相同。其意趣有逕庭。可知。○二明轉依中二。初樂行。後偈頌。初中有四。一正明轉依相。二明轉依三明下劣轉過失四明廣大轉功德。今乃初也。
論曰轉依釋曰轉依(至)本性。釋中初釋本文。後配釋五分法身。寂曰。此釋五分之文道理極成餘蘊。由斯應知婆沙等所明五分法身是未盡理之說也。後譯全此釋。可知見諦等或字應作惑字。○二明轉依中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此轉釋曰若約(至)六時。○二別釋中有六。今初益力損能轉(隋譯名同。唐譯云損力益能轉)。
論曰一益(至)行故釋曰由三(至)過故。諸譯率同。隋譯云。由信解力住熏習故。有漸微煩惱不行故。釋曰。阿梨耶識染污熏習損其能益對治力。是故得轉住。解行地者住熏習力得轉依故。若煩惱現行。彼有慚愧故現行煩惱熏習薄少。唐譯云。由勝解熏習住故。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現行故。釋曰。若煩惱現行即深羞恥。或少分現行。或全不現行。寂曰。準餘譯。慚弱慚字恐暫字形誤。惑永不行惑字或字寫誤。莊嚴論說有羞四種相。一於諸度障增時極生鄭恥。於諸治減時云云三修諸度慚怠時云云。四薩順煩惱法云云唯識第十云。一損力益能轉謂初二位由習勝解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淨種功能。雖未斷障種證轉依而漸伏現行為轉寂曰。今譯或言解已上是聖。或云解已去證得空。與餘譯及唯識所說崇卑不同。斷伏亦殊。可謂今譯總籠奄含始終二理故耳。可察。○二通達轉
論曰二通(至)六地釋曰無(至)其位。諸譯粗同。但唯識論旨與今不同。彼論唯以見道通達轉。即真如分別云。二通達轉。謂通達位見道通達真如。斷分別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彼亦會釋攝論異說。次下當出。○三修習傳。
論曰三修(至)十地釋曰前位(至)其位。三相三性相。三性三相則非是真實三相不顯現入三無性真實顯現。此段文與新唯識論家所說水炭。可知。唯識論曰。三修習傳。謂修習位由數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粗重。漸次真實轉依大乘說通達轉在前六地有無相觀通達真俗。間雜現前令真非現不現。故說修習轉在後四地。純無相觀現前修習斷餘粗重。多令非真不顯現故。三異趣。可知。○四果圓滿轉。
論曰四果釋曰三德(至)依止唯識論云。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三大阿僧企耶修習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只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粗重。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五下劣轉
論曰五下釋曰人境(至)捨集。諸譯旨同。唯識論說。義趣亦同。○二六廣大轉。 論四六廣(至)捨故釋曰人境(至)生死此即與前所明無住處涅槃其旨全同。唯論云云。孔目章等法無我未證則無我智亦不清淨之趣者。蓋乃議此論旨耳。可知。○三明下劣轉過失
論曰若菩(至)過失釋曰欲顯(至)斷德。餘譯極略。其旨無違。○四明廣大轉功德
論曰諸菩(至)功德釋曰欲顯(至)可說十自在至下當知。釋中明四相之文最為要義。但餘譯中全此說。可知。○二釋頌。
論曰此中(至)不得釋曰為顯(至)義三釋義同。文旨明著。可解。上來釋學果寂滅勝相品訖。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