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論疏明燈抄卷第六(末)
日本沙門釋善殊抄
輸入者 黃紹亮
文。論此中現至謂無分別者。此中現量謂無分別者。言現量者。量謂量度。緣慮之義。現謂眼等證境明白。依現發識故名現量。無分別者。謂行離動搖心所也。即五識等。准有部宗分別有三。謂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五識中無計度隨念名無分別。依大乘宗略有兩解。一云。同薩婆多。一云。五識無自性等三種分別名無分別。次下文云。名種等所有分別者。皆計度分別差別之名也。分別雖多不過三種。此論總言謂無分別。理門亦總言現量除分別。彼依遮詮言除分別。此約表詮云無分別。謂但有是無分別者。一切皆是現量攝故。問。無分別名現量者。無分別心。皆唯現量耶。答。無分別心非唯現量亦通似現。何以得知。前第一云。散心有二。一有分別。二無分別。諸似現量。遍在二心。有分別心妄謂分別得境自體。無分別心。不能分明冥證境故名似現量。論據決定。唯說分別。非無分別心皆唯現量故。故知無分別心亦通似現。問。分別行相。差別無邊。且對法等說三七種。三分別者。自性等三。七分別者。一任運分別。二有相。三無相。四尋求。五伺察。六染污。七不染污。分別性相差別。如論應知。今言無者。無何分別。答。理門論說。無分別體。總有四類。一五識。二意識。三自證分。四諸定心。對法論云。七分別中有相分別。即是自性隨念分別。有相分別。既唯意識。說是意識不共業故。即以尋伺為自性故。故知五識自性亦無。然攝大乘五識許有自性分別者。隋上座部小乘相說。非大乘義故不相違。成唯識論亦同彼。一切有宗亦同上座。說五識有自性分別。故俱舍論第二卷云。由五識身雖有自性。而無餘二。說無分別。如一足馬名為無足。若七分別。依瑜伽論。五識全無。彼說意識不共業故。意識現量。有說三七分別皆無。違離一切分別行者。名現量故。第八現量。雖未見文義准有二。自性任運亦不違理。諸自證分一切皆無。所說分別。依見分故。若諸定心一切非有。四類現量皆無分別故。云現量謂無分別。
文。問以何智至名現量故者。謂心心所無分別者。證法自相名為正智。義謂境義。非義理也。色謂色塵等者。等取諸現量境。名即名言。謂於色等所量之境。離名言等假分別者方現量。見於毛輸等者。依翳因緣。於目毛頭現輪形相。是名毛輪。名種等分別者。義如下說。故雜集云等者。雜集論第十六卷云。現量者。謂自正明了無迷亂義。自正義言。顯自正取義。如由眼正取色等。此言為簡世間現所得。瓶等事共許為現量所得性。由彼是假故非現量所得。明了言為簡由有障等不可得因故。不現前境。無迷亂言為簡旋火為輪。幻陽焰等。(已上)解云。自正等者。即簡三義。一自正義。二明了義。三無亂義。言自正義者。自即眼等五根。望所取各別色等境。是色等之自根。各別配屬不相雜亂故云自也。義即境義。根境相稱名正。如由正取色等者指事也。此言等下。彰教與也。云何言自正便能簡世許瓶為現量耶。答。由瓶不獨色塵所成故。不得與眼互相屬著。以色塵與眼定相屬著故。色為自宗根所取故。以自正之言。即簡瓶為真現量境。由彼是假故非現量同量所得者。釋瓶為非現得所以。由瓶等是假無實故。非現量所得。以此為證。一切假法。並非現量所得。此中假法。通觀待聚集相續三假皆非現量得。言明了義者。即所緣境分明顯了。在能取前。故能取名朋了。由有障等等者。言等者。等取極遠境。瑜伽十五解現量中云。現量有三。一非不現見。二非已思應思。三非錯亂境界。就非不現見現量。復有四種。相似生故。超越生故。無障礙故。非極遠故。初相似生。謂自界別根。各取自界自境。次超越生謂上地根。於下地境。次無障礙復有四種。一非覆障所礙。二非隱障所礙。三非膜障所礙。四非惑障所礙。初謂黑暗無明暗等所覆障。第二謂藥草咒術神力所隱障。第三少小物為廣多物之所膜奪。如飲食中藥等。如小肖為大光。所膜等。第四謂幻化所作等是惑亂障。無此四障名無障礙。言非極遠者。謂非三種極遠所違。一處極遠。二時極遠。三損減極遠。如是等名不現見。非不現故。名為現量。言無迷亂者釋第三。無有眾多錯亂。名為現量。初旋火為輪者。非輪輪想。即是形色錯亂。謂火成輪。次幻陽炎等者。明想錯亂。於幻似謂實馬等。於陽焰謂實水。伽十五云。非錯亂境界現量者。謂或五種。或七種。何等為五。一想錯亂。二數錯亂。三形錯亂。四顯錯亂。五業錯亂。七種者。謂非七種錯亂境界。前五及餘二種遍行錯亂。合為七種。何等為二。一心錯亂相。二見錯亂相。錯亂者謂於非彼相起彼相想。如於陽炎。鹿愛渴相。中起於水想。數錯亂者。謂於少數起多數增上慢。如翳眩者。於一月處見兩月像。形錯亂者。謂於餘形色起餘形色增上慢。如於旋火見彼輪形。顯錯亂者。謂於餘顯色起餘顯色增上慢。如迦末羅病損壞眼根。於非黃色。迷見黃相。業錯亂者。謂於無業事。起有業增上慢。如結捲馳走見樹奔流。心錯亂者。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心生喜樂。見錯亂者。謂即五種所錯亂義。忍受領說。生吉祥想。堅執不捨。若非如是錯亂境界名為現量。餘廣如伽。離諸膜障者。舉四障中第三障也。雖此因明不顯彼障。義必可爾。
文。論離名種至及六句等者。謂有者。謂或有時也。離名種等所有分別者。然諸外道及以餘乘。多說名等能詮自相。大乘諸法本離名言。有分別心。亦所不及。諸聖者為合有情。有詮表故。假為作名。謂預流一來等。及蘊處界等。或謂有情隨情橫計二十五諦六句義等。若即依此分別諸法。皆不能稱諸法自相。現量不爾。故云離名所有分別等。言種類等者。種有二義。一種即種類。如勝論者。所計同異及大有句。彼說眼識起緣色時。合得兩境。一謂事色即德句色。二謂性色即同異色。及大有句。前同異性。諸法別類各別有故。其大有性是法總類。同一有故。此總別類皆現量得。及數論說三德等。如此說者。但是意識分別假立。非是法性自然爾也。諸識現量無此分別。是故論言離種類分別。二種即相似義。即是分別假立共相。如此共相非現量境。是故說言離種分別。名言分別者。外道計名能詮自相。今佛法宗。一切名言皆是假立。呼召諸法。不得自相。譬如目痤為長。貧人為富者。又如黑人為白。貧黑人上。無富白相。但是假立富白之名。故知一切名言不目自相。但是意識。於諸法上假立無異共相之名。名為假立分別。依共相轉。名為無異分別。諸門者。二十三諦及六句等。及溫界等諸門分別也。具眼等識了色等境。無此分別。故云遠離一切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也。
文。或離一切至講者敘之者。第二說也。或離一切種類名言等者。種類名言非是二種。種類即名言。名言非一。故名種類名言也。即緣一切等者明無異分別也。遍宗定有等者。明諸門分別也。因三相者。是比量境。若因三相不言諸門者。簡過不盡。唯簡外道及假名言。不簡比量心所緣故。若一往言無二或三所有分別等者。二者自性分別。任運分別也。三者自性等三。其第八識。雖是現量。有自性任運二分別。及三分別中自性分別。故隨所應簡之。准七攝三等者。七中有任運。三中有自性。意地唯除無分別智。餘散定位。及獨起後得智位。隨應有彼任運自性二分別故。唯無分別智。無有此二分別也。
文。然離分別至皆是現量者。此並理門論文也。有法非一相等者。有法者謂色聲等。有無常等差別法故。是為有法也。非一相者。相謂體相。色聲等體。有眾多故。根非一切行者。根謂五識。從依得名。謂此五識。一一唯於自境上行。故非一切。又非一相者。謂色聲等有法之上常無常等。法相眾多。名非一相。非一切行者。五識但於有法中行。不於一切常無常等法相中行。唯內證離言者。五識緣境。了自相故云內證。不帶名言故云離言。是色根境界者。此即指前有法自相。唯此自相。是五色根之境界也。問。五識有時貪等俱起。如何唯說名現理耶。答。由意引故。雖貪等俱無分別故唯現量也。故瑜伽言。由二緣故諸煩惱生。一由分別故。二由他引故。意識中者具二緣生。五識相應但由他力。不由分別無分別故。次言意地亦有離諸分別。唯證行轉者。釋云。此明五識同時意識。與識同境。內證離言亦是現量。若薩婆多等。不許六識同時而生。即以鄰五意識。是其現量。阿賴耶識了境自相。雖是意地現量心收。然非大小二乘。內外兩道。所同許故。此中不取。以之為量。若對異宗。得是量者。勝論師執。五識緣有及同異性。亦是現量對佛法宗。應亦成異。故知此中總對諸宗。不攝第八。若對大乘自宗第八即是意地現量所攝。又於貪等諸自證分者。釋云。一切心心所。據自證分並是現量。然貪等者。貪等不善心。無貪等善心。及無記等諸有分別之心。普皆等取。然前五識及散意識同緣現量并後所說定心現量。於中雖皆有自證分。非此所說。以五識等見分。已是現量之體。豈勞別說彼自證也。故今但明含瞋等心。有分別故。於見分中。容可量其比量非量。而不妨於自證分皆名現量。兩方三釋。一云。世親菩薩但立二分。其貪等見分。若望心外本性相境。不相攝故。非是量攝。若望自心所見影像相分。名自證分。以其見分攝相分緣。故是現量。二云。依無性菩薩。立有三分。一相分。二見份。三自證分。據第三自證分。得見分自相。故是現量。三云。若依親光等立有四分。於前三分。加證自證分。第二見分。於所現相或倒非倒。或量非量。第三第四。一向無倒。證其自相。故是現量。諸修定者離教分別。釋云。若生得慧。及聞思慧。帶教緣故。了共相境。即非現量。若修慧中。一向離教緣自相故。即是現量。
文。問此入理至即無此妨者。答中二解。初義意云。理門入理二意並同。但廣略別。彼廣此略。入理論意。舉初顯後。故云於色等境。後說意云。此論亦具攝四種類。言色等義者。不唯五塵。其等言中。亦攝餘三所緣之境。彼之三種。亦離名等諸分別故。問別明於五等者。此問意云。理門論云。由不共緣現現別轉。別名現量。此論亦云。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若別說。五識五根非一。各現取境。可名現現別轉。餘之三類。各唯一類。如何說言現現別轉。答各附體緣等者。雖總緣諸法。彼所緣法各附已體。不貫多法。名為別轉若依初釋即無此妨者。今現所說。唯五識身。於此五識言別轉現。其義無妨。問。瑜伽論說。非錯亂境界。方名為現量。五識有時。數等錯亂。如何唯說名現量耶。答。此等錯亂。由根損故。眼識於境取不分明。意識同時。錯亂分別。謂見火轉第二月等。非說眼識。故不相違。問。若爾如何對法第二。由根變異。識亦變異。故眼等識。五名隨根。由此又釋。根變壞故。眼識變異。謂於青等悉變黃影。然無分別故名現量。大論唯說五俱意識。依根鈍亂。分別黃等。不說眼識亦不相違。
文。問言修定至何須佛說者。問言修定者離教分別等者。此問意云。若修定者離教分別。八地已上定心相續。豈第三劫諸菩薩等。不聞他受用身說法。若許聞者。諸定位中。豈離教分別耶。答中不同散心計名屬義等者。八地已上。定心之中。聞正法時。雖緣名言及所詮義。然不執義定帶於名。亦不謂名定屬。於義。由照名義各別體故。能緣後智。亦緣自相唯現量也。若不爾者。應無漏心皆不緣教。八地已上何須佛說。
文。論現現別至文巧略也者。下有四說。此初二說也。此四關心者是第一說也。此說意云。論云。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此一段文。具含四類故云此四類心。即為第一解也。其四類心離諸分別。名現量者。上廣說已。故今略舉。故云此四類心也。此四類心者第一說也。或唯五識者。第二說也。二說同解云。現行心識其體非一。名為現現。即此心體隨緣現起。各附境體。親明而取。離貫通緣名為別轉。且如眼識緣現見青。不知此青。是不現青相似共相。故云離貫通緣也。此與軌師二解同也。故彼文云。又釋五識。照境明白名之現。五識非一故云現現。五識各緣自境而起故云別轉。現即是量名為現量。此持業釋也。此釋則通一切現量。以同緣意識。及定心等照境分明皆名為現。現即是量名為現量文稍似別。義旨一也。彼文無故者。彼比量文無故字也。
文。或是與故至即無此妨者。第三說也。理門論云由不共緣等者。西明三說。一云。不共別依為增上緣。能生現量眼等五識名不共緣。二云。五識各緣自境名不共緣。三云。現量五識。不緣共相種類等相名不共緣。今疏主意同第二說。五根各各明照自境名之為現等者。此第二說同備師說。故彼文云。五根明對諸境名之為現。五識生時各依自根而取自境。故明現現別轉。若爾互用等者。若境各別故名不共緣者。諸根互用。豈亦別緣。諸根互用有其二解。如樞要說。前解中無不共緣言。故無此妨。
文。或現之量至二種釋也者。第四說也。即同軌師第一說也。故彼文云。五根照境分明名之為現。五根非一。故云現現。依五現根別生五識。故云別轉。此五識心心所。是現量體。依現根起。現之量故名為現量。此依主釋。此即唯約五識釋現量名。又同緣意識。及定心等。雖依第七末那別起。然末那顛倒取境不明不得名現。其第八識照境雖明得名為現。然能依七識。或量非量。又七八識。不共許故。故此釋中但據五識現唯屬根等者。顯依主釋也。准理門釋理。則無違理。此第三說順理門旨。彼論既云是色根境界。依根照境。識方得起。根為所依。識得生故。故現屬根。量是識也。現之量故依主釋也。又由不共緣者。明五根五識各相依起各緣自障。此第三說亦同彼論。理則無違。若通明四意根非現者。若通明四類。第二類同緣意識之所依根。非是現故。不得說言現之量故依主釋所以爾者。若前滅意名意根者。非照境故不得名現。若第七意名意根者。是顛倒故亦非現也。又闕其識自體現名者。若現屬根。第三類諸自證分。無別所依根。不得說言現之量故依主釋也。故云又闕其識自體現名也。識自體分。識自證分。一體異名也。
文。論云比量至所立宗義者。藉眾相者。即比量因所觀義也。而觀於義。即比量體所觀境也。故云初句出因。次句顯果。困相有三者。如前所說所作因等。具有三相。遍是宗法。同品定有。異品遍無。因既是正。即攝宗喻。故不別言。謂假在三相之義。而審觀察所成宗義。是名比量。或并言因等者。約垂悟他門取言生因名因相三。又解但義等者。約自悟門取義生因。名因相三。自比量故者。所以取義。以量是自悟門故。現比二因皆具三相等者。問。先自心中。以其因喻比而悟宗名為比量。由此比量因具三相。其義可解。其現量者。現證生解。不假因喻名為現量。豈現量因。亦俱三相。若具三相應是比量。答。若直單望現量說者。非憑因悟故無三相。且如遠山谷決定有見煙。欲立彼處有火之宗。即立量云。彼山谷中決定有火。因云以有煙故。谷能有煙故須有字。亦不相離。若言以見煙故。煙與谷體以相離故不得為因。此眼見煙。現量之義。乃得立因以成比量。故現量因亦具三相。同喻云諸有煙處必知有火如廚等處。由此當知。現比二因緣具三相。又自心內。本解因喻。不待比校。乃立自宗後方言即以悟他。其本所解因喻之上。豈不具三相。故現量因。亦具三相。此自比量等者。引自悟門比量。疏亦悟他。故能立後說。親為言生之因。疏為了果之因。言了果者。所立宗也。悟他比量亦不離此等者。口說真量名為悟他。說時必說內心同似所解。比量門中。念智所緣三相之因。以證真宗。故口中說之不離於此內心所緣。得成口中之能立也。文云不離此者。不離自悟之處說。非謂因宗次第相似。謂內心中。要先見因。然後解宗。今口說時。即先說宗。後說因喻。故知次第不同。即生因因兼了果因等者。現比二因。即自悟門。智生因也。此智生因。即言生因。因變兼宗果因。是總為量。此總意云。謂待言因義因三相。及現比二因所有三相。而方觀彼所立宗義。故云藉眾相現觀於義。
文。論相有三至故不為正者。相有三種等者。如前所說。所作勤勇。二正因等具有三相。遍是宗法。同品定有。異品遍無。相有三者因也。文但說因不彰宗喻。其文略也。又因既是正即攝宗喻。故不別言。由彼為因等者。彼謂有三相之義。由謂由彼前三相為因。即於所比無常等義。有能了達正智生也。若從他生等者。敵論者智。依他立者言生因起。故云從他生。若自比解者。自內心中。比校而解。離諸過失能生正解。故名正智。或簡因濫等者。六不定等。總言因濫。而觀所立猶豫解起者。前五不定也。或違智生者。決定相違。即第六不定過也。餘文易知。
文。論了知有至是量境故者。說近遠因有三說中。此初說也。此說意云。現比二量。望了宗智為遠因。憶因與宗不相離念為近因。此明了因果者。了宗之智。名為了因。所了之宗。名之為果。以能了因為比量體故。正顯自悟比量。了謂了因即前生果者。了宗之智。依言生因為依方生。故云生果。然下云於二量中即智名果等者。即名量果。即了宗智為量果。以言生因之果。即體是量。一比量體。義分智因。此意難故。偏辨了因。若言言了因。唯名果者。攝因不盡。以了因中有智果故。正比量智而為了因者。即上云。以生因果即體是量也。正比量智。即了宗智。火無常等是所了果者。有火之宗無常宗等。是了宗智之所了果也。以其因有現比不同者。如以現煙知火智起。即現煙故因。以之即為現量因也。由所作故。無常智生。即所作故因。以之即為比量因也。故云以其因有現比不同也。了火宗智。現量因生。以現見煙比火故。了無常智。比量因生。由比所作。了無常故。二智既別。故此雙陳。知火無常。二種真智。此二望智等者。現比二因。望了宗智。俱為遠因。以現比二量。遠生宗智。故望宗智以為近因。現比二因雖是疏遠。悟他比是量不離於此。亦成比量故。名量具。煙與所作為智境界。故云量境。
文。或緣於因至理將為勝者。此後二說也。或緣於因等者。此說意云。了因之智。望了宗智為遠因。憶因與宗。不相離念為近因。即了因智以為量具。或緣此二因之智等者。智俱有念。非唯是智。及緣因之念者。念俱有智。非喻是念。互影顯之。此說意云。現比二量。望了宗智為遠因。緣二因智及緣因念為近因。即了宗比量智。從遠所因生也。軌法師云。了宗之智為比量體。此比量體從遠因生。從遠因生者。或從現量生。或從比量生。如見山谷中煙。是現量即比度云此山谷中。彼定有火。宗以現煙故因。諸現煙處皆悉有火如廚等處。若無火處不現煙。如無火處。異喻此知有火比量。從現量生也。如聞宗多言。媽知三相因。智是比量。從此比量了無常等宗。此知無常等比量。從比量生也。從近因生者。從憶念因生謂從前現量比量之後。准知現煙之因。所作之因。具有三相。然未即了有火無常等宗從此三相因。後復更憶念此現煙之因。所作之因。既於同品定有。異品遍無定與所立有火之宗無常之宗。不相捨離。由此憶念故。方了有火。無常之宗。故引憶念為近因也。如此因現比近因憶念。並是比量之具。俱名比量也今言由彼為因者。即含此遠近因也。有正智生者。即總指比量體。了知有火者。別指從現量生比量體。或無常等體。別指從比量生比量體(已上)。
文。故門論中至俱名比量者。此引理門證初解遠近理勝也舉二量已復別說念等者。即此說現比二量為遠因。憶因與宗不相離念為近因及量境量具。俱名佝現比量。故理門云謂於所比審觀察智等者。此文意云。現比二量。遠生宗智。如作具作用。如似伐樹斧等為作具。人為作者。彼樹得倒。人為近因。斧為遠因。憶念義因三相之智。親生宗智。如作者作用。近遠雖別。俱比度因。故遠近因總名比量。
文。問現量者至名為量故者。問現量者為境為心者。此問意云。前說境具合名為量。境非是心。何得名量。故有此問。答中有二義。初義云。境之與心。俱是現量。境是現量所緣。從能緣心。名為現量。第二義云。境體顯現為心所量。是故境體名為現量。後問意云。前說了知有火之宗無常宗等。是比量體。及煙與所作是比量因。故今疑云。比量者。為比量智為所觀因。故有此問。答中齊釋。即所觀因及比量智。知聲所作因智者即比量智也。此所觀因及比量智。望了宗智。猶是遠因。未能生了宗智比量體故。憶知所作與宗不相離念。以之即為宗智近因。
文。問若爾現至斧為遠因者。此問意云。現量與知因智并念此三。俱非比量智之正體。何名比量。唯以了宗智為比量體及了答中此三能為比量之智近遠生因等者。現量腦因智為遠因。念為近因。以現煙因為現量因了有火宗。比量之智。從現量因生故。有人云。今云現量者。顯現之境名現量是也。非是現量智正體也。此問意云。顯現之境。及知因智并念三。俱非比量正體。何名比量。此依作具作者而說等者。現比二量。遠生宗智。如作具作用。如伐樹時。斧等為作具。斧望樹倒為遠因。憶念義因三相之智。親生宗智如作者作用。如伐樹時。人為作者。人望樹倒為近因。此八轉聲中。第二業聲。第三具聲。而釋之也。依作具說者以智為具也。依作者。說者。以念為作者也。念是作者名之為近成事由人。不親由斧。畜斧百年。若不造屋。終不成故。知人是成屋近因也。智是作具。名之為遠雖緣二處所作無常。若不憶念。以因相證新解未成。故知是遠。如斧不用屋逕遠年終未也。
文。有云斧親至近遠之因者。有云斧親等者。西明說也。故彼理門疏云。此比量智。近遠二緣。七轉聲中。依第三轉具聲中說。然此具聲。有親有疏。親為作具。即彼憶念。疏為作者。謂現比量。依第二量生比度故。比度具故。亦名比量。義亦無失。如斧斫樹。斧近人遠此亦如是。有近遠因或復翻比等者。舊疏本云。或復翻此。避前二釋故名比量。避隨相替。此後二釋。未詳何師。然此說意。前後喻法。其義不定。憶因之念為作具。現比二量為作者。避前二釋者。斧人二種。所喻不定。作具作者。亦即不定。隨一取種。所喻不定。作具作者。亦即不定。隨一取決。其義難解。又解作者正了宗智等者。前三說意。現比與念望了宗智。說遠近因。今此義意了宗之智。望所了宗以為作者。即為近因。現比二因及憶宗與因不相離念。望所立宗以為作具。即為遠因。俱名比量者。親疏二因總名比量。故云依作者作具而說。然此義意解俱名量之所以。不欲宣解能生比智近遠之因。以之即與前義差別。
文。問理門論至略廣故爾者。理門論中現比量境及緣因念等者。此問意云。案彼論文。現量六門中有現量境。無緣因念。故彼文云。此中現量除分別者。謂若有智。於色等境遠離分別。乃至現現別轉。故名現量。言於色等境者。即所量境也。比量門中有緣因念。無比量境。故彼文云。餘所說因生者。謂是前智餘。從如所說能立因生。是緣彼義。此有二種。謂於所比審觀察智。從現量生。或比量生及憶此因與所立宗不相離念。由是成前舉所說力前現量中有境無念後比量中有念無境。互舉為文。故云隨其所應俱名現比。此小論中唯說於智名現比量。彼約境念俱名現比。此但約智名為現比。如何相違。此一問意也。何理得知等者。理門論中現量文云。謂若有智。於色等境即指彼文。何理得知。彼於現境亦名現量。理門論中比量文云。是近及遠比度因故。俱名比量。即指此文。何理得知。比量之因亦名比量。此一問意。合為二間也。答中引理門論。答前二問。何故此中。與前現量。別異建立者。此問詞也。問意云。比量文中釋比量義。云從現量生。明知現量。即是比量門中所含。應攝現量入比量門一章解釋。何故與前現量義科。別建立也。若不別立者。但有比量。無別現量。何故上文非離此二別有所量。又云故唯二量。豈不相違。總問意云。何故於此明比量中。是比量因。解因之智以為比量。不說其解宗之智。而現量中。是現量果。根所生智以為現量。不說其因。眼等現根。如是前後別異建立。為現二門等者。此答意云。為現二門者。見煙之時。有比不比。且相比者。山谷與廚兩處見煙。兩處現量。以相比故。引即約於此果義邊。說其煙因俱名比量。是此間文意也。自有見煙不相比者。且如見煙不用相比。雖與比量堪為現因。然未比故說為現量。即前文中。現現別轉所量之境。是前文意也。既有相比未相比時。俱不遮止。既不遮前。復不止後。故便得成前後二門也。言此處者。此後比量章處也。言彼御處者。前現量章處也。亦應者。一見煙上。亦比亦現比望於果。現直就因。二智生故。相亦之也。總答意云。於二量中各舉一門。影略互顯。俱不遮止。由是理門說因比量。入理論中說果比量。亦不相違。
文。論是名比至辨能了果者。故是二字如前應知者。前現量中結云故名現量。故者結上所以。是名現量。顯宗其名。文上雖無是字。准解比量。即合有之。彼文無故。闕結所以。顯有有故。文巧略也。今云。如前應知者。是名比量顯定其名。故名比量故者結上所以。文上雖無故字。准解現量。即合有之。彼文無是。彼文無是。影顯有故。文巧略也。問前有正智等者。此問意云。前論云了知有火或無常等。即疏解云。此明了因果。或舉所了果意明參了因。正顯自悟比量故了謂了因即前生果。今指此前文。故云以明果訖。後論文云。於二量中即智名果。即指此後文。故云如何此處復明量果。即有重言失。豈有處構哉。答中有三說。一云。前明比量智所量之果。此明了宗以能量智果。三量別故。二云。前望生因果此辨能了果。三云。為除伏難。如次下述。
文。或除伏難至即能量故者。此伏難中。總有三難。初小乘外道通難次小乘薩婆多難。後諸外道難。絹居椽反。字書生繒也。初難意云。引喻難云。尺為能量。絹為所量。智為量果。今汝論主。唯立二量。宗為所量。智為能量。何為量果。次難意云。今小乘我境為所量。根為能量。依根所起心王心所以為量果。汝大乘中智為能量。何為量果。後難意云。今我外宗。境為所量。智為能量。我為量果。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為量果。
文。論主答云至二分解者。初立分別。後隨文釋。立分別者。西方論師總有四釋。一者立一分。謂唯識義。如楞伽經。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解云。識外之相即言非有。不遮了知識內變作皆之相。此相似外而實非外故此即用識心為體。猶如夢境即用夢心為體。如金剛藏及安惠等。依此經文唯立一分。從此已後至九百年。無著世親等開為二分。謂相及見。故唯識論引厚嚴經證此義云。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解云。覺與所覺心差別相唯說為有。降此已外。所執義中。能所俱無。法爾而轉。為見及相。千年之後。陳那菩薩造集量論等。立有三分。故唯識論引論頌云。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證。即能量及果。此三體無別。解云。此立三分也。似境相者謂相分也。能取相者為謂見分也。自證者自證分也。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自證為量果。是為三分也。從此已後至千一百年。護法菩薩。親光論師等。依厚嚴經造成假論立四分義。故唯識論引經頌云。眾生心二性。內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纏。見種種差別解云。外相分為所取也。是分外能取他。內為他所取也。自證內為能取所取也。證自證分亦於內為能取所取。謂還是前處自證所取故。四中見分。通現比及非量差別。故云見種種差別。然此四釋開合不同不相違背。故論中云。如是四分。或攝為三。第四攝入自證分故。或攝為二。後三俱是能緣性。緣見分攝。此言見者。能緣義故。或攝為一。體無別故。此立分別竟約上四釋。說所量等三量義者。答云夫言量果至亦名為量者。明立一分師義也。即此量智親能明證彼二境相等者。謂現量證諸法自相。比量證諸法共相。自共二相是所量。二量之體為能量。即此能量證二相智。自照明白為量果故。云是證相故。此二量體無實作用。但所量境相。於能量心上顯現。假名為量。譬如眾色於鏡上現。假說鏡照。即是心之一分。如有能量之用。故言如有作用。心之一分。如有所量顯現。故云為現故。既於證相一心之義上。有此能量所量之義。故此證相量果。亦名為量也。或彼所量即於心現等者。此立二分師義也。問。何以得知。是二分師義。答。軌師疏中述上說已。別更解云。若立二分者。本質為所量等。故知上文是一分師義。其上所說與此疏意。其旨無別。故知上所說。一分師義。上文云既於一心義分能所。明知安惠義。安惠於自證上假立見分。名為能取。假立相分名為所取。若立二分者。本質為所量。相分為能量。見分為量果。或可。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即此見分。審決明白為量果。今云。彼所量者。或是本質。或是相分。既云於心現。故知相分也。以之為勝。若本質者。不離心故。亦名為量。前云是故量果亦名為量者。以果亦智也。今云以境亦心者。即境亦智。智者即前能量。
文或此中意至相分名相者。此述立三分陳那菩薩義也。天主既依陳那造論。唯自證分為量果。由未建第四分故。故云能量見分。量果自證分體不離用。即智名果等。問。豈二量果。唯智自證何故但說智。名果耶答。此有二解。一云。由智用勝。就智彰名。果實通取諸自證分。二云。諸心心所。自證分體。證見審決。總說智名。故無有失。是能證彼見分相故者。即釋論文是證相故。何故二量即自證分名量果者。即釋成云。謂由二量證自體分。是能證智。二量見分。自體相故。故名果量。又解。是能證知二量見分之自體相。故名量果。此後解意。是能證分自體相故。故自證分說名量果。有說。自證是能證知自共相故者非也。聖說後二名內分故。若體若緣。俱名內故。若證自共。名緣外故。若許緣外。應外分故。由是應知。前解為正。或依世親說證二相。亦無過失。彼不立有自證分故。今此依陳那作論。故不取也。相謂行相體相非相分名相者。若自證分。緣見分時即緣行相。非境相分也。約用有二。一者本用。二者末用。言本用者。除自證分餘之三分名為本用。見分緣青等。隨境有多。緣用亦的。是名末用。今云體相者。本用見分名為體相。
文。如有作用至三分義解者。如有作用而顯現者。問。所量能量量果別。三體別故。量得成離能量心。境果無既能量量果應不立。答。心心所法。雖無別體。如尺丈等有實作用。然即彼以有用故。假名為量。於理無違。此意說云。心心所法。照境之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故名顯現。似所緣相說名相分。即是所量似能緣相說名見分。即是能量。識之自體即自證分名為量果。故心心所亦名量也。亦者亦實作用。顯量非唯實作用故。理門論中亦作是說。簡異正量等者。彼部計云。凡心取境。如日等舒光到境照物。今者大乘無別量果。以即此體似義生故。似有用故。假名為量。即依自證起此見分取境功能。及彼相分為境生識。是緣和假。如有作用自證能起。故云而顯現故。不同彼部執直取境。如言唯識等者。攝境歸識。言唯識時。境心及識無不唯識。即自證分。見分。相分。皆名為量。心境唯量。豈非唯分順陳那三分義解等者。若立識。此明三量者。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自證分為量果。若立四分明三量者。相分唯所量。見分是能量。自證分為量果。又見分為所量。自證分為能量。即自證分為量果。又處證自證分為所量。自證分為能量。即證自證分為量果。如此四師立分雖異。同釋此文。並皆無妨。金鼓古跡云。有說陳那容許四分。以時漸故。略說三分。漸(似歛反。流也。進也)西國傳說不許第四。此應有理。若無諍論。對誰立量。即立量云。自證有果。心分攝故。猶如見分。餘無許有見分果故。若爾三分宗如何遣此量。判比量云。執四分者。破三分云。自證必有。即體能證。心分攝故。猶如見分。自體應非心分所攝。以無即體之能證故。如兔角等(此後量中。自宗相違。同評心分。同不違也)如判簡說。此二比量皆似非真。有不定故。眼識生相雖心分攝。而無即體之能證故。耳識相分三相雖無即體能證。而心分攝故。證云。此似能破。心分言取能緣故。謂量可言第三分定有非見即體能證。心分所攝緣能緣。慮故猶如見分。有說心分並簡生相。生相非色非心分故加緣慮言。有重言失。此救不然。一切傍用。自體分攝。無別能證應不定故。量既無過。三分何成誰言無過可得法差別相違故。極成自證不以第四為正量果。心分攝故。猶如見分。此中若不言極成。便有相違決定。謂彼量云。汝第三分應非能緣。無量果故。猶如相分。今極成有法之上。諍不共許。有無果義。故不得言汝第三分。若言非能緣。便違自宗失。又避他不定。彼許佛果證自證分。通緣見分。兼為果故。說無此過。賢更立言證自證分非自證正果。自證所證故。猶如見分。此以別理敵彼本量。況乎一用親證二能。無無窮失今助解云。立四分者。本量可言極成自證定有非見即體能證。自許心分攝能緣慮故。猶如見分。因云自許者。共中自許立敵共許中取立者許名為自許。故云共中自許。為遮法差別相違過。故言自許。非顯極成自證。心分所攝。他所不成。唯自所許。謂定有非見即體能證。是法自相以第四分為正量果。不以第四為正量。果是法差別。立者意許。以第四分為正量果。他遂作法差別相違言。極成自證不以第四為正量果。心分攝故。猶如見分。為遮此過故言自許。與彼比量作不定言。極成自證為如見分。心分攝故。不以第四為正量果為如自許佛果見分。心分攝故。以第四分為正量果。若因不言自許。即不得以佛果見分。而為不定。此言便有隨一過故。汝立比量。即有此過。非真不定。凡顯他過。必自無過。成真能立。必無似故明前所立。必定都無法差別過。故言自許。此後賢量即有多過。如數論師對佛弟子。立我是思。所別不成。佛法不立有實我故。立三分師。本來不立證自證分。豈宗中無所別不成。又彼不許自證所證。故因中有隨一不成。有法既無。因中亦有所依不成。能破之量既有多過。護法四分。義善成立。故賢自云。即青丘有三絕事者。未絕言絕。豈非可笑。由此可言。即日本有三絕事。遮法差別。第一絕。今助決疑。第二絕。四分獨存。第三絕。三絕相望無勝劣。若爾三四以何為正。俱善說。四分理勝故。三分師宗故。
文。故理門云至假說為量者。此釋量果義也。此陳那義。即是三分。尋之應知。且言量果者。是證知義。猶如世間綿絹穀米以為所量。惠數執持稱尺升斗數知其數。以為能量。心中任持所有□兩尺丈斗多少之數令不墜失。以為量果。今大乘中唯識道理。相見自證。體實是一。轉變差別非有似有。假立為三。然於三中不無差別。猶如乳中。乳體與甜并潤濕性。非不差別。故自證分離相見已無有別體。名為量果。故論文云。又於此中者。此前四位現量之中也。無別量果者。於四位中皆有自證分。然離相見無別體也。次文即釋無別體義。論文意云。以即於此自證分體。於中即有似義相分轉變生故。復有見分似有用故。故不離此相見分外。說自證分。以為量果。故唯識云。相見所依自體名事。即自證分然論文云。假說為量者。應知假門自有二種。一者假立名言之假。不能實詮所詮之義。所以詮火。火不燒口。又復喚瓶。瓶無體性。而今現量全無此假。二者唯識體事中。其實是識轉變似三。即三分門非別假別。故名為假。現量於此不妨取假且如見分。已是假有。自證證時說為現量。復亦是假。故論文云。假說為量。若望親取自相義邊。復不妨實。以其實故。前文簡棄假立無異諸門分別故。須識此文意差互也。且依陳那三分義者。前主五識及散意識。并定心中。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即能量中已成現量。其自證分以為量果。復是現量。唯有貪等。自證現量。於其門中。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然此能量。不名現量。有分別故。或量共相。成量非量。其自證分以為量果。方名現量。又以貪等自證分者。亦得說言見分為所量。自證分為能量。即能量體。自是量果。此等諸義如前已說。
文。論有分別至標似名也者。有分別智謂有如前帶名種等諸分別等者。此等有分別智。不稱實境。別妄解生。名於義異轉此意云。五識之後。分別意識。及五同時。尋求心等。起名種等諸分別者。名有分別。此分別智緣境之時。非如現量無分別轉。別前現量而生起故。故名異轉。又分別心。所有行解。不如所緣境自相故。故名異轉。
文。論謂諸有至是似現收者。謂諸有緣瓶衣等智等者。謂若有智。了瓶衣等而生分別。言現量得。此等行相名似現量。瓶等非是現量得故。如勝論說。極微細者。能生於粗。乃至積成瓶衣等物。能成所成。並實句攝。皆眼等識。現量所得。如此等類。皆分別生名似現量。眼但見色。不見瓶故。然今論文。且隨顯說。理實緣境。但生分別。謂見色等。亦名似現量。現量證時無此行故。准理門而說有五種智等者。如次下引。憶念等五。一散心緣過去。即憶念過去事。二獨意緣現在。即比度現在之事。三散意緣未來。即悕求未來之事。此即三世法門之中。各取相似之共相。四者緣三世疑智。謂前三世中且辨不疑。故今對彼以說疑智也。五緣現在惑亂解。如見杭為人。睹陽災為水。及瓶衣等名惑亂智。皆非現量。是似現收。
文。或諸外道及瓶衣等者或諸外道及餘情類謂現量得等者。如勝論外道等。自教說云。瓶衣等物並實句攝。皆眼等識。現理所得。及餘情類。眼俱意識。自謂我眼見瓶衣等物。是現量得。如此等類。皆分別生名似現量。眼但見色。不見瓶故。為證此義。故引理門。云但於此中。了餘境分。不名現量等。五智如次下。疏主文也。餘境分者。鹿愛等境。是現境外。故名餘境。或亂等智。自分之境名之為分。由此即說等者。由此前文。了其此境與餘境分。有同相故。不名現量。故云由此。言憶念者。第一散心。緣過去智。比度者。第二獨意。緣現在智。悕求者。第三散意。緣未來智。疑智者。第四緣三世疑智。惑亂智者。第五緣現在惑亂智。此上五智。望鹿愛等皆非現量。隨先所受分別轉故者。且如憶念過去曾得可貪之境。是今未得可貪之境同種類故。即於過去先受事中。起可愛分別立可愛名。或有現在心受貪境。此度同於先曾受時可愛之境。或於現愛。比現不愛。即於現在起可愛分別立可愛名。或有先受可愛之境。今東不得。然於未來定知當得。故悕未來可愛之境。即於未來起可愛分別立可愛名。即三世中。可愛之名。皆是隨先所愛。於三世中分而轉。轉者旋游曆覽義。曆鑒三世故。智下言等是向內等等者。五智之中。從下向上。其類非一。故名內等。離此五智更有可外等。故名外等。今約內等。故云或亂智等。然鹿愛等者。約外等言。有更可外等法故。賓云。智下言等者。等取一倍顛倒智也。於鹿愛者。鹿愛即是惑亂之境也。等者等取無常常倒等境。與前一倍倒智為境也。故約外等名之為等。若并等言可云有六智。非餘五智。言五智者。追緣過去名憶念智。構畫現在名比度。逆想未來名悕求。疑智有二解。一云。人耶杭耶為疑智。軌師等說也。二云。緣三世境疑彼物不名疑智。今疏主說也。緣現在境。或亂見杭為人等名或亂智。西域共呼陽炎為鹿愛等者。以鹿熱渴。謂之為水而生愛。故名鹿愛。皆以隨先所受陽災等實境。別起分別。謂為水等。故皆非真。但是假現攝。
文。故彼復言至分別轉故者。理門論文。是假非真下。疏主文也。如是一切世俗有中者。如是前說。憶念比度等五種法門。理盡即是一切也。世間愚俗。有分別言。皆假非實。故名世俗有也。世俗。眾多。且約數勝一論名世俗中也。瓶等者。是釋勝論實句義及數論五唯也。於實句中總有九法。謂五大及時方我意也。今言瓶者。意說。四大常散極微。兩兩合故。舌子孫等。成器世間及世間中一切瓶等。等取盆瓮及衣等所受用物。眼現量得。自餘時方我意等非眼現量。且闕不論也。問。准天親佛性論中。破數勝瓶是現量。皆據四大四塵八物破之。今此何故。但論四大以成瓶也。答。四大是實。四塵是德。由常微生子孫等粗相。已去方有瓶相。瓶相之上。方有色香味觸四塵以為德相。今據本實且說四大。若兼德相亦即八物。故引彼論不相違也。又復應知。瓶是極微生粗相時以之為體。體上復有同異句義。與瓶作性。如第五句。應當知之。若約通論。實德兩句。八物成瓶。佛性論中。天親菩薩破彼意云。瓶有八物。云何眼見色物之時得餘七物。此是外道。愚癡邪義。故不可救也。次數等者。德句義中二十四德。謂數量一異合離等故。舉數言等取餘者。即第二德句義也。如有一瓶。眼見是一。若有二瓶。眼見是二。故云現量也。次舉等者。第三業句之中舉。下屈申行等五業。有人舉手眼見其舉。故亦現量也。次有性者。第四大有句。與前實德業等作總有性。此性在瓶。眼見是有。故亦現量若依聲中即耳識現量。故大有句是一切眼所取也。軌師疏云。問。大有句義。亦為耳聞。何故不名聲性。答。聲之同異。唯與聲為性不通餘法。故是聲性。有通一切。不名聲性也。今此意同。大有句義。雖耳所聞而通體故不名聲性。次瓶性者。第五同異句義。與前實句四大極微。瓶德句中所有四塵成瓶之上。作差別性。瓶與瓶同異於盆等。次云等者。自有兩釋。一者舉其瓶性。等取盆等故。前實句亦云瓶等。即但五句。是現量境。其和合句。且如四人和合成僧僧身之中有和合性。雖即實有而離四人。不得別見。由此故非現量所得。四樹成林等其義亦然。故除和合句也。第二釋云。等取第六和合句義。現量見四人共聚之時。與不聚時其相不同。林等亦爾。故亦現量。陳那總非云。如是六句。或說五句。執為現量者。皆似現量。陳那總非云如是六句或說五句執為現量者皆似現量。非真現量也。此等皆於五塵實境之中等者。理門論云。於實有中作餘行相。假合餘義。分別轉故。為止繁言交雜釋之。今釋文云。兩種道理。破之即盡。一者於實有中作餘行相。分別轉故。二者於實中有假合餘義。分別轉故。且初義者。汝初句中。且如地實立地名者。良由汝等隨先所受識其地名。今此所立。地名之時。作餘先受行相之解。分別此彼兩相轉故。是取比量。仍非現量。現量必無此分別故。況汝所說。五句六句。何成現量。此即妄說比量為現量也。第二義者。汝立立瓶實及瓶性者。本是四大實有之事。安布成瓶。先代共傳如此之名。以瓶義理。應離於四大之外。無別瓶義。猶如五指本別。是攬之成拳。亦是先代共得此名。似有拳義。離五指外無別拳義。拳義假合餘五指義。有名無體。分別安布。有此拳解。及拳名生。由習先代。隨先所受故。云分別轉。故汝立瓶名。假合自餘四大極微實句之義。有名無體。分別安布。有此瓶解及瓶名生。亦由習先隨先所受。而分別轉。此乃非量中妄語以為現量也。
文。問此緣瓶至故是非量者。應知非量不要執心等者。有執心必是非量。設是非量非必執心。問。此因明旨。所量唯二。謂自共相。境唯二故。能量亦二。若似現比。入非量攝。非量心境豈在此論。若言有者。唯有二相。除此以久以何為境。答。依疏主意。似現似比。總入非量。雖緣共相。非比量攝。故前第一云。有比非量非真現量。即證共相皆量智。及諸非量。此依見分。若依心體。見分通比非。自證必現故。既云證共相比量智及諸非量。明知。非量心。共相為境。軌法師云。以現似比。但得共相。問。若爾即應比量所收。何故復名似現似比。答。由緣共相不異。但是比量所心。由約所似有殊。別分似現似比。若准軌意。緣瓶等心比量所收非是非量。
文。問既有瓶至故名分別者。問既有瓶衣緣彼智起等者。此問意云。勝論等云。如有一瓶。眼見是一。若有二瓶。眼見是二。故云現量。若無瓶衣。豈緣彼智起。既緣彼智起。應是稱知。何名分別。此即問起下論文也。由彼諸智於四塵境不以自相為所觀境等者。此一段意云。瓶衣等是假。四塵合成。非眼所見。而謂眼見瓶衣等者。名分別智。由分別智不以自相四塵為境。於其共相瓶衣假上而作人想謂見瓶衣。且勝論云。瓶衣等物。是實句中。地大所攝。為眼所見及身所觸。是現量得。然佛法宗。此瓶衣等。攬四塵成。無別瓶體。如眼見瓶時。但見瓶之一分。咽細腹粗之色。後分別意識。謂其眼見之自相。理實眼根。不見瓶體。但是意識。假施設有非現量境。以瓶衣等體即四塵等者。四大四塵。八物成瓶故。天親佛性論中破勝論等云。瓶有八物。云何眼見色物之時得餘七物。云何今云體即四塵。且約顯相而說四塵。理有四大以成瓶體。問。法有眾多。何故諸教多取瓶等以為譬喻。答。百論疏云。四方外道。頂有周羅(此云小髻也)執三奇丈修於淨法。多提瓶行。故舉瓶與論。
文。論名似現至前解局故者。此文之中。即有二解。一云。意識分別作瓶衣解。謂自眼見。約實言之。眼但見色。不見瓶衣。此解但約意識而說。一云。論且隨顯取似眼現。名似現量。理實緣境。但生分別。謂見色等。亦名似現。現量證時。無此行故。此解稍寬。前解局故。
文。論若似因至如次配釋者。初標所因等者。即論文云。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者。初標所因也。諸似義智者。次標似體。名似比量者。後釋似名也。以之為三句亦為三文也。前似現中亦有此三。前論文云。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言有分別智者。初標似體也。於義異轉者。次標似因也。名似現量者。後標似名也。文句雖三。與似比文前後別也。似因智者。似因及緣似因之智。為先等者。論文云。若似因智者。消文可云似因與智。言似因者所緣之境。即所知因。非真正故名為似因。言智者能緣之智。即緣似因之智。以境與智為先。生後了似宗智。名似比量。此義意云。不具三相。名為似因。能了彼智名似因智。因智因智為先。而觀似義。所生宗智名似義智。問何故似現稱標似體等者。此問意云。似現文云。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有分別智者。先標似體。於義異轉者。後標似因似比文云。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者。先標所因也。諸似義者。後標似體也。何故似現似比。標因與果。前後別耶。此答意云。彼之似現。由率過於瓶衣等境。即取妄解。謂為實有。非後疇度。故先標果。疇直流反。類也。政也。等也。此似比量。要所知因在先以現煙故。必定有火。如是推度。邪智後起。故先舉因。此為一解。或復影顯等者。第二解也。似現之中。先標似體。後標似因。以之影顯似比亦爾。似比之中。先因後果以之影顯似現亦爾。故云或復影顯三句三文者。似現似比。各有三句。似現三句者。論云。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是為三句。句即文故。云三句三文也。似比三句者。論云。若似因智。為先所起。是為一句文。句雖二義勢是一。故為一句。諸似義智。是為一句。名似比量。即為一句。今問各初二句前後。不同後句。無前後故。若爾可言三句二文。如次配釋何須言三。語勢故三。故無妨也。
文。論似因多至亦略不說者。如先所說宗之九過等者。若似因體。唯約因過。名為似因。約兼生智。取宗喻過并名似因。軌意亦爾。故彼疏云。即前所明。不成不定相違。為似因也。即並攝似宗似喻。用彼知似因智為因。於似因所比宗義之中有果智生。解不正故名似比量今釋亦有所知之因等者。十四過因為所知因。智所知故。所知能知。皆不正故。俱名似因。即舉因顯用彼因智以為先因者。論云用彼為因。是名舉因。用彼因智者。用彼所知因。及能知智。以為先因。准理標中亦合云若似因智及邪憶彼所立宗因不相離念為先文略故爾。釋隨標略故不說耳。
文。論於似所至名似比量者。於似所比者。猶豫邪因。名似所比。如於霧等妄謂為煙。名為邪因由此邪因。邪證有火。知似宗智。即於中起。故云有智生。由彼邪因。起妄知似宗之邪智。不能正解彼火有無等宗。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應法師云。以因多種者。謂前所說。不成不定。及與相違。名為似因。用彼為因者。謂即用彼似因之智。為比度因。於此所比似宗之義。生似宗智。此似宗智。不能正解。名似比量。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為常。所聞性故。即於常宗。生決定解。似宗之智名似比量。自問答云。問。三支有過。皆似比收。何故但云似因為先。所生宗智。名似比量。答。理應具顯三分過失。然因有過。過失重故。且舉似因。餘略不說。
文。論復次若至其失者何者。初總標能破等者。真能破中作三科段。第一作三段科。第二作四段科。第三作二段科。第一三段科中。初總標能破。即復次至說名能破是也。次辨能破境。即謂初至及喻過性是也。後兼顯悟他結能破名。即顯示至故名能破是也。第二四段科中。初二如前。第三出能破體者。即顯示此言開曉問者是也。第四結能破名者。即故名能破是也。第三二段科中。標中三者。如文可知。後釋中。先境者。即謂初至喻過性是也。次體者。即顯示至問者是也。後名者。即故名能破是也。
文。論謂初能至並如前辨者。或總無言等者。闕有二種。一無體闕。二有體闕。無體闕者。謂不陳言。但在三支。非在三相。因一喻二。是為三支。若陳因言。必有體闕。三相既義故非無體。有體闕者有二。一者。以因三相而為能立。中說因三相。少相名闕二者。因一喻二三為能立。雖陳其體。義少名闕。今云若總無言者。無體闕也。或言無義者。有體闕也。或總無言者。雖有申宗。不申因喻如數論者立我是思。不申因喻。豈非過也。此約因一喻之三支也。或言無義者。又雖有言。而相並闕。如聲論師對佛法者。立聲為常。德所依故。猶如擇滅。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種。此德依因。雖有所說三相並闕。何得非似古師約宗因喻。或七六句者。前上卷云。世親菩薩宗因喻中。闕一有三。乃至闕三有一。世親已後皆除第七。以前准後。應言世親已後陳那已前。皆除第七。古師宗中有二說故。故云或七或六。陳那菩薩因一喻二。說有六過是也。無闕三者。賢愛論師亦除第七。唯有六過。自餘諸師不肯除之。亦有第七。故有七過。故云亦六七。古師六句者。謂或無宗有因喻二。或無其因。有宗喻二。或無其喻。有宗因二。或無宗因。唯有一喻。或無因喻唯有一宗。或無喻宗有其因。此即闕一成三。闕二成三。合有六句。應法師云。古師闕過。非約三支。古師能立。既有五支。如何但說宗因喻闕。是故應以宗等五支說其闕過。若依陳那。即有兩解。一云。除所立宗因一喻二。更互相望。准前作法。亦成六句。不說宗者。是所立故。今說能立缺減過故。問。若爾且如清辨菩薩立色等空。此無異喻。以真諦中一切空故。此說能立有二種。闕過何得成六句耶。解云。陳那說有六句別者。依有異品。而不成立異喻者說。若無異品。不立異喻。以非過故。即無六句。清辨所立。既無異品。不作異喻。非能立闕。二云。陳那宗等。三分互除作法。如前說六。若無其宗。因喻二無所立故。又宗過中。隨有所犯。即名似宗。敵者顯示。尚能破收。豈全無宗。但說因喻。非缺減耶。由此道理。後解為勝。若爾何故論文但說能立缺減。故今解云。唯說是能立缺減過者。意不乖古。古師以宗為能立故。故論雖說能立缺減。亦攝宗也。是故下文。別顯過中。初即說云立宗過性。又今更於喻中開二。二喻別故。即有四分。依此四分。辨缺減者。或無初分唯有後三。無第二分有初後二。無第三分有後初二。無第四分唯有前三。或無初二唯有後二。無後二有初二。無第一第三有第二第四。無第二第四有第一第三。無第三第四有第二第三。無第二第三有第一第四。或無初三唯有後一。無後三分唯有初一。無一三四有第二分。無一二四有第三分。此即闕一成四。闕二有六。闕三有四。總十四句。名缺減過。
文。或且約陳至三相俱闕者。闕一有三中。瓶色等為同品者。以瓶上色為其同品。此但闕初而有後二。是為一句。聲論對薩婆多立聲為常。宗所聞性故。同喻如虛空異喻如瓶等。所聞性因聲上有故。即有初相。空上無故有第三相。瓶上無故闕第二相。是為一句。又聲論對有部立聲為常。宗所量性故。同如虛空。異如瓶等。所量性因遍聲上故。不闕初相。瓶上有故有第二相。空上有故闕第三相。是為一句。餘文准此。其義可解。問。如理門說二喻隨一。或二俱無。亦成能立。何名缺減。故彼論云。若有於比一分已成。隨說一分亦成能立。若如其聲。兩義同許。俱不須說。或由義准。一能顯二。解云。彼約敵論先已解了一分二分。或義准知。故成能立。今依敵者先未曾解。故隨所闕。名為似立。
文。立宗過性至作如是說者。故理門云此中能破闕減等言者謂前所說等者。彼論頌云。能破闕等言。似破謂諸類。今言此中者。此頌中也。能破闕等言者。牒頌文也。謂前所說者。謂上文說似能立中宗有九過。所別不成。能別不成。及俱不成。即闕宗支。世間相違等。即似宗支。四不成中三不成者。即闕因支。所依不成。宗因互闕。六不定中。不共不定。即闕喻支。法自相相違。即闕同喻。同喻中無俱不成。亦是其義。俱不遣者。即闕異喻。自餘隨似。或隨一闕。隨其所應。前似立中並是所說。今能破中結入頌文。以明闕過等取似過而能破者彈彼諸過。所有言詞。即是出彼諸分過失。分者支也。即當此入理論。云。謂初能立。缺減過性立宗過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違因性。及喻因性(意取似支過也)彼一一言皆名能破者。釋義也。或於理門又云云。何同法相似主能破等者。此間意云。同法之義。即是喻中所立之義。何得同法說為相似能破也。於所作中等者答也。此答意云。此文中意。約所為聲以明義也。於所作中說能作故者。謂彼同法。本由無礙。以為能立。能立即是能作之義。由能立力立空同法。同法是常。即是所作也。所作常義。能作破他真立之事。故墮似中。是故文云。於所作中。說能作故。又云。傳生起故無礙之因。以為能作。傳生空常。以為所作。常空所作。復為能作。傳生真立。以為所作。真立所作。是偽難家之所破也。即是展轉。傳生言詞。以為起說。故云傳生起故。作如是說者。謂無礙因。是其能為。常空所立。是其所為。即此所為復是能為。將彼真立以為所為。所為謂所破也。即是於所立中說能破言。故作如是能破說也。
文。問云何能至何須後說者。答中此於能破說所破名等者。能立缺減。是所破名也。或於所作說能作名等者。能立缺減。是能作也。為因能起能破言故。起者作也。亦如於果立彼因號者。能破之言。以之為果。能立缺減。即是因也。或可此唯約境等者。前文云謂前所說闕減言詞。闕減即境。非是言詞。若前是言。何須後說。後文云顯示此言等故。
文。論顯示此至非正能破者。開曉問者者。敵為所問。立證能問軌師云。立敵證者。更相問故。俱名問者。若皆問者。誰為所問。故依疏主。取決可也。一段大意。謂立論者所立量中。宗等三分。隨有所闕。或於宗等。違現量等。不成等中犯隨一等。敵者顯示。令彼識知所立非真。即此言詞是名能破。理門亦云。謂前所說。闕等言辭。諸分過失。彼一一言。皆名能破。由後一一。能顯前宗非善說故。
文。論若不實至思之可悉者。若不實顯等者。敵者量圓妄生彈詰。故言若不實顯。能立過言。名似能破。敵者量圓妄言有闕等者。敵者量圓自有二義。一圓具。謂三支滿。宗依須圓因喻必具。故言謂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二者須正。謂三支中各不犯過。宗無九過。因非不成不定相違無喻過。破者妄言。故言於無過宗至有過喻言。
文。論如是言至舉真能立者。如是者指前之詞。牒其妄郵所有過言。其言何也。即圓滿能立缺減性言等詰破非真。名似能破。以不能顯他宗過故。彼無故者。敵者量圓。名彼無過故。妄生彈詰。名以不能顯他宗過失。謂過破者。於敵能立無過量中不能緘口。或亂立人證者聽眾。欲顯已勝妄施此難。故是似破。問。亦有於他過量之中。不知其過妄出餘愆。是似破不。一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是似破。何故論云彼無過故。若非似破。何故論云。以不能顯他宗過失。應說是似破。然出他愆。不當真過。亦名以不實顯他宗過失彼無過故。此論亦可舉多分說。亦不相違。又解他量宗中有失。因喻無非。敵者說彼因喻有過。如是乃至喻中有過。宗因無過。敵者乃說宗因有過。又宗過中唯違現量。敵者乃顯違比量等。如是乃至異喻過中。唯有最初所立不遣。敵者乃至犯不離等。此亦不能顯他過失。皆名似破以爾者。由不善知他過失故。若爾何故論釋成云彼無過故。理門亦言若於非理。立比量中。如是施設。不名過類。答。且此論言。彼無過故者。彼立者量。唯宗有過。敵者乃顯彼因喻過。宗九過中。唯違現量。敵者乃顯違比量等。論即於彼敵論文之人顯過處說。是故釋言彼無過故。又他過量不如實知等者。此說意云。不能顯他宗因喻過。名似能破。然論文云若不實顯。能立過言。名似能破者。且據決定舉真能立。
此論餘義。並皆具足。唯假破文中總略。若依餘論。更有十四過類等義。釋其似破。此論既無。亦須略分別之。其過類者。依正理門論陳那菩薩。多分依彼大梵天王化身。足目仙人之所說也。此即是釋似能破義。論其過類乃有無量。撮其綱例不過十四。何故說此名似能破。理門論云。由彼多分。於善比量。為迷惑他而施設故言善比量者。略舉二條。約此二量作法而已。言二量者。且如內道對聲生論立宗義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因。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譬如瓶等。同喻。若是其常必非所作。如虛空等異喻。又佛弟子對聲顯論。立宗義云。內聲無常宗勤勇無間發性故因。諸勤發者皆是無常。譬如瓶等同喻。若是其常必非勤發。譬如空等異喻由此二量。宗因喻等。皆無缺減。又宗無九過。因無十四過。喻無十過。既無過失。名善能立耶。敵論者離三十三過失之外。妄作相似過類誹毀正義。故名似破。此諸過類。若委細釋。其言繁廣。故括宏綱錄其大意。且於一一過中先標過之之名。次舉相似之雄後述正解。顯難非真。言十四者。集論頌曰。同異分無異。可得猶義。至無說生無因所作生常住。
釋曰。一同法相似過類。瓶有所作故無常。猶聲所作亦無常。亦可空有無礙故是常。顯聲無礙亦是常。正解云。我以所作證無常。無有所作非無常。汝以無礙證聲常。樂等無礙應是常。
二異法相似過類。虛空是常無所作。聲有所作是無常。亦可瓶是無常有質礙。聲既無礙應是常。正解云。一切常法皆非作。可顯所作證無常。無常不必皆質礙。不顯無礙證聲常。
三分別相似過類。聲若燒等同於瓶。可使無常亦同瓶。瓶之燒等不同聲。云何無常以例聲。正解云。聲瓶燒等異。不許齊無常。亦可聲性。與聲殊不許齊常住。
四無異相似過類。(於中有三。初是古師。次是陳那。後是古師)初云。聲瓶齊所作。無常亦例同。亦可所作貫聲瓶。燒等應無異(從初過類。至此過類。皆是似共不定。及似相違決定過)二云。所作與無常一種。非畢竟兩法。齊生滅宗因應不殊(此似不成過也)三云。瓶上無常順所立即以所作證無常。亦可瓶之燒見違所成。所作令聲有燒見(此似相違過也)正解初難云。所作無常為喻體。法喻兩處必齊同。不以瓶等為同喻。云何燒等全無異。
解第二難云。兩法雜取成宗因。可言二立無差異。宗滅因生成二立。何得說言全不殊。
解第三難云。成立無常具三相。所作可得顯無常。成立燒見不決定。所作何能證燒見。
五可得相似過類(於中有二)。
初云。電等非勤發餘因可得證其滅。聲雖是勤發。何得用此顯無常(此似不定過也)二云。一切無常皆所作。遍所立成故能立。電等無常非勤發。不遍所立不成因(此似不成因過也)正解初難云。本以勤發證無常。不得勤發非無常。不言無常必勤發。何妨電滅有餘因。
解後難云。若立一切滅壞義。不遍所立不成因。唯立聲上有無常。何妨電等非勤發。
六猶豫相似過類(於中有二)。
初云。無常含生顯。或顯或是生。宗法既不定。勤發成何義(此似不定過也)二云。勤發含生顯或顯或是生。其因既猶豫。何能證宗義(此似不成過也)。
正解前難云。勤發若於常亦有。可使說此是疑因。生顯既許齊無常。如何此因成不定。
解後難云。生顯不俱成滅壞。可使二種是疑因兩法皆得顯無常。如何說此成猶豫。
七義准相似過類
聲是勤勇發。聲即是無常。電既非勤發。應當體是常。非勤翻於勤。非勤不定常。勤既變非勤。云何定無常。(此似顛倒不定過也)。正解云。非勤通常無常品。可許非勤不定常。勤發不通常處轉。云何不許定無常。
八至不至相似過類。
能立之因。為至所立名能立。為不至耶。若爾何失。二俱有過若至所立名能立者。應無能立者。難云。如池至於海名海不名池。因既至所成。不得名能立。又難云。所立若極成。何用因相至。所立不極成。因應無所至。若不至名能立者。難云因若至所成。可使名能立。既不至所成。應非是能立(此於言惠因。是似因闕。望於義因。是假不成。)。
正解云。解至難。如燈光至所照。能照所照殊。因雖至所立。何妨能立所立異。解不至難如磁石不至鐵。而能吸於鐵。何妨因不至所立。而能立所立。又返難云。此因至不至。即說名因闕。餘因至不至。應此不成因。當知。即是謗一切因何名能破。又汝所言應成自害。應反問言。汝破我義為至我義名為能破為不至耶。若至我義名能破者。難云。如池至於海。不得名為池。既至所破義。不得名能破。又難。汝許我義立。何須更相破。汝即不許我義成。汝破應當無所至。若不至我義名能破者。難云。若至我義破我義可使名能破。本來不至於我義。應不名能破。故汝所言有害過。九無因相似過類。
能立之因為在無常前名為因為在無常後名為因為與無常俱。名之為因若在無常前名為因者。難云。若有無常義。對果可成因。無常義既無。其因應不立。若在無常後名為因者。難云。常義不立。可須能立因。宗義既先成。其因後有何用。若與無常同時名為因者。難云。如牛兩角同時有。不得名果名有果。能立無常時不別。何得名因名有因(此於言惠。是似因闕。望於義因。是似不成也)正解宗俱無因難。過現若無現在果。可使宗前宗俱不成因。過現許有現在果。何廢宗前宗俱復有因。解宗後難無因難。唯據相生說名因。後法不得生前果。亦隨相顯以明證。何妨後得有因。又返難云。所作之因有三難。即說是無因。一切餘因有三難。應皆不成證。當知即是謗一切因。何名能破。又汝所言。有自害過。應返問言。汝破我義。為在我義前。名為能破。為當在後。為俱時耶。若在我義前名能破者。難云。若有所破義。對彼所破。名能破未有所破義對何辨能破。若在我義後者。難云。我義不立。汝破名能破。我義既已成。汝破非能破。若與我義同時者。難云。如牛兩角同時有。不名能破及所破。我立汝破既同時。不名能破及所破。故汝所言有自害過。
十無說相似過類。
立因言所作。聲即是無常。立宗未說因。聲應是常住(此似不成。似因闕也)正解云。唯立言因名所作未說所作可無因。立宗之時有義因。何得言聲是常住。
十一無生相似過類。
已生之聲有勤發。可使是無常。未生之聲非勤發。應當是常住(此似不成過。亦似不定。義准分故)正解云不成難。若於已生未生立宗義。不遍未生不成因。唯約已生立無常。何得言因不成就。
解不定難。
同品遍有是正因。未生無因可常住。同品不遍有是正因。何妨未起是常住。
十二所作相似過類。
瓶之所作異於聲。瓶可是無常。聲之所作不同瓶。何得是無常(此似瓶所作。於聲上無。是似不成。聲所作於瓶無。是似相違。若於常亦是無。似不共。若於喻上無。是似能立不成過也。)正解云若以別義立比量。可使汝破成能破。但取總法成立義。當知汝難即非真。又返難云。分別此因有此過。不許此因證無常。分別餘因有此難。不許餘因顯宗義。
十三生過相似過類。
聲上有無常得因方乃顯。亦應瓶上有。滅壞無因義不成(此似喻中所立不成過。)正解云。聲上無常不共許。待因方極成。瓶上滅壞兩俱成。何須藉因顯。
十四常住相似過類。
生滅遷於聲。即立聲無常恆與無常合。應當是常(此似宗中自語相違過)正解云。據聲起盡立無常。唯顯其生滅。不說體恆生滅合。云何言常。良為此論無文。略辨粗相。其間委細。具在理門。此即略明似能破訖。
上來總是依標。正解釋頌文中八門義已訖文。論且止斯至且止斯事者。略辨為入廣之由等者。其略辨者。為入廣文之所由也。若具顯者。恐無進入廣文之漸端也。漸似斂反。何休曰。是物事之端先見之辭也。軌師云。上明八門之別。流兩悟之總趣。已分邪正頗隔雲泥。然天主造論之懷。存乎簡省廣文。即屬他部。略論聊不煩詞。故云且止斯事。
文。論已宣少至具廣妙辨者。顯略指廣等者。一部之中大文有二。初頌及長行。標宗隨釋分。末後一頌顯略指廣分。今此一頌。即第二分。已宣少句義等者。句少而義豐。言約而理宣也。為始立方隅者。為始入道者。假立一方。為始趣學者。略舉一隅。唯其樂指繁過者。減一方而蕩方外。貪益茂才者。拉一隅以通三隅也。如經說言。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至於無為而無不為。其斯之謂歟。上來已略宣說因明教義但因明之旨。理幽文廣。始學之徒難知涯際。故我天主。於諸因明等論。捃其宏綱纂樞要。文約而義弘。言易而理顯示始學之迷徒。令識方隅之範也。其間理非理妙辨於餘處者。理者。謂能立能破。現量比量。非理者。謂似能立似能破。似現量似比量。又解。若真若似。說真如真。說似如似。名之為理。說真不如真。說似不如似。名為非理。前解為勝。下言妙辨於餘處故。不應天主指理門等。說真不如其真。說似不如其似故也。妙辨於餘處者。妙之言細也。謂因明正理。所有旨趣。我於此中。粗括大綱。道理雖具。然子細窮研。盡其微妙。如彼理門。因門集量等諸論。詳之備矣。故言妙辨於餘處也。言因明者。沼略纂云。陳那菩薩。敬受詣誨。奉以周旋。於是潭思研精。廣因明論。恐學者懼其文約。及舉其大義。綜其微言。作因明論。似因明論。因明正理門論等。今指彼論。故言因門論。
文。沼雖廁法至幸為詳定者。此沼法師自述懷也。沼者正等寺沙六惠沼。即續主名也。廁測冀反。雜也。去聲。朽情難飾者。論語曰。宰予晝寢。注云。宰予弟子宰我。子曰。朽木不可雕也。注云。朽腐也。雕雕琢。剝書也。濫因承乏無以緘言者。承乏者。潘安仁秋與賦序曰。攝官承乏。公孫羅曰。乏無也。言承此無人之時。緘居俺反。絳紩也。說文曰。束篋也。孫卿子曰。周廟金人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誡言人也。於師曾獲半珠闕未蒙全寶者。有唐本疏。能立不成終注云。後闕未得。且獲半珠重修序云。既逼半珠之情。遂有獲麟之望。今意如彼。言緣闕者。為師資乎。未詳何也。芻重者。蓋謂芻牧童子乎。曦日光也。珠殖宿緣。幸預緇侶。少廁學眾。心尋文義之筌。長強講肆。志翫傳燈之術。雖有茲業。虛費信施。迄過半百無利他德。蒙篤信請不得辭退。天應之年。敬彼天主之洪論。春花之時。叨濫法花之高座。欲吹法蠡。八義交音。擬陳立破。一乘啟妙。忽逢斯務。隨跡抄錄。尋閱舊見功。有太半之益。探採新意。實為造次之要。自浴牛跡之污。豈若淤於溟海。所以浮記雖繁多。大疏為抄本。弊布裹金玉。錦糞所不及。勒為六卷。藏之祕府。庶螢光助曦。臨講者無智退之憂。草露添海。彼疏者絕難知之懼。其間是非。後哲為鏡耳。
因明道理深難思 非一切智誰能解
故蒙篤請採百家 為始學徒授近慧
述而不作為抄意 披覽後生勿疑滯
今依先跡舉一隅 願通佛道流三世
因明論疏明燈抄卷第六(末)
(奧曰)
寬元二年三月三日於東園院寫了。
執筆與舜
因明論疏明燈抄卷第六(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