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大疏抄卷第四(第四帖)

輸入者 黃紹亮

問。比量相違有法差別等後三相違耶。
疏云。此中但明至相(至)違決定廣當顯示(云云)。
燈抄云。因宗喻既四失者。顯相違決違四宗失宗違因喻理亦四者。顯比量違違四宗失。問。決違‧比違同違四宗決‧比兩違有何差別。答。有二說。一疏主云。彼宗違因。此因宗。彼寬此狹。類不同。但相違決皆比量違。有比量違非決違故。案云。彼宗違因者。比量違也。彼比量違。前不正宗違後正因。此因宗者。決定違也。決定違。後敵量因違前立宗。故差別也。寬狹可解。二軌師云。彼宗違因。此因違因。寬狹同前。違比末必相違決故。如立宗違其比量。而立因別。有餘過故。非相違決定也。沼義為云。相違決定是因過。比量相違是宗過。又比量相違前邪後正。相違決定前後俱邪。此比量違後必破前。相違決定則不如是。為量違故名比量相違。是故二別。然太賢師破基師云。若相違決因宗者。且所作因何違無常。所聞性因何違常宗者非也。其相違決因宗者。後敵因違前立宗。故云因宗。非前量中所作因違無常宗。未詳疏旨輒破深義。豈是真破。問。相違決定改前因喻別陳因喻。四種相違不改前因即須舊因。義既全別。何違四宗耶。答。有二說。一云。若不改前因宗四種。是後相違過。若改前因即用前喻宗四種。即為四種相決定。如勝論師比量云。所說有性四大種。許四大外體非無故。如色聲等。除大種有。並為同喻不定。而有作有法自相相違量云。汝有性非有性。非四大故。如色聲等。是名有自相相決定。即以此因復作量云。汝之有性應不能作有緣性。非四大故。如色聲等。是名有差別相違決定。非四大種自相。能四大差別。即作量云。汝之有性非能有大。許非無故。如色聲等。是名差別相違決定。問。本量是因云許四大外體非無故。此差別因云許非無故。既是同因。如何前云改前因耶。答。本因云非無者。離非無。後量云非無者。即非無。既為差別。不但作法不同。亦非差別。故云改前因。二云。相違決定別陳因喻。非云本能立。其力羸微故。不與差別等別作相違決定。若相違因用彼因有親力故。通違四宗。其比量違亦同此釋。今疏主意存第一說。應法師云。然相傳說。准相違因比量相違四種。謂自相比量相違乃至有法差別比量相違。今此文略但舉初一。此釋不然。除自相餘宗非是立言親成。如何望彼說違比量。故但如文自相名違比量。設述餘三非宗過也。此解亦非。既舉宗時。過即顯已。故比量違是宗過攝。沼略纂云。因恒不改。唯違所立名相違因。相違決定因恒不改。故名決定。同疏主說(云云)。
問。可有比量相違待因喻之義耶。
纂云。問。何名比量相違相違云云)。
尋云。比量相違不待因喻過也。何云量正違。此因名比量相違耶。
又尋云。若立宗違因失者。如何破古師宗因相違之過耶。
又云。問。若宗違是闍前釋勝(云云)。
今陳其宗猶未過。舉因方過之文。又以此釋可案之。
尋云。若以聲無常宗為比量相違者。如何不出之耶。
自救相違之事。
疏云。教有二(至)所競何所憑據(云云)。
後記云。若不顧論隨所成教者。意云。除入他宗他宗義。亦不得他之教也。問。既是教。何得言自。答。望比量教隨其量自名。實是教也(云云)。
疏云。二‧四句。唯他句必有相極成之失(云云)。
問。部對有宗量云。色處色皆非實有可違共一分教耶。答。有二釋。
疏云。云云)可違共一分教(至)或他令成一分(云云)。
尋云。
後記云。部色中粗假細實。薩婆多師粗細俱實。今言一分。且取細者立為非實。名違一分也(云云)。
邑記云。疏有違共一分教等者。經‧薩兩宗極微皆實。部以實從假。有部以細從粗並色處攝。部粗色皆假。有部等非實。約此名共違一分。然此句應言部對大乘也。大乘色處顯色長等假故(云云)。
明詮道云。問。大乘極微假粗色實。部云粗色假極微實。薩婆多云粗細俱實。如何今云違共一分教耶。可云他全及自一分。答。是故第二說也。問。共一分者。自一分一分。然自一分應爾。部許極微實故。他一分者不爾。有宗許粗細俱實故。應云他全也。問此約初說答。古云。初說意者。人共許之中一分也(云云)。
問。疏引般若經云。是世間出故名世間爾者樸楊大師何釋之耶。
疏云。大般若云。是世間出。故名世間
前記云。一是世間出名世間者。以五蘊即是世間。非是五蘊別從世間而生。以五蘊世間五蘊自現之時。名世間出。如說言聖人出故○問。此釋世間云何言是世間故名世間也。答。准般若。此初文。是釋出世間文。復有讀者更撿文(云云燈抄引燈文也。明詮不云誤也)。
周。迦波離外道量云。人頂骨淨。眾生分故。猶如螺貝(云云)爾者此量因喻可過耶。進云無(云云)付之。
疏云。此論文言。如迦波離外道是故為失(云云)。
纂云。若世間相違能立不遣云云)。
尋云。明詮道云。引纂云。既不定過。如何云無過爾者疏文如何可會耶。
又若因喻無過云云)者。結髮外道勝義立宗云人頂骨淨者。豈能立量耶。
燈抄云。問。若爾結髮外道救云。我立骨淨亦勝義。如何偏責名違耶。答。彼是救即非宗過。然所立不定失。膿血亦是眾生分。故因既過。義不成。今此亦不以勝義簡立宗故。說名違世間過也(云云)。
今依此文可知因明之軌。設有法簡別云真故者。無世間相違過也。故疏云。若諸外道弟子有法簡擇但總說言。懷菟非月。以有體故。如日星等。雖因喻正。宗違世間。故為過准此可之。燈抄云。若簡擇說。應言勝義。懷菟非月等。即無過也(云云)。
十八日無遮大會之事。
疏云。且如大師周遊西域大師立義等(云云)。
尋云。慈恩傳不見此義。似有相違。
十八日者。月別之十八日歟。為當經十八日歟。
慈恩傳五云。王曰。聞師作制惡見論。何在。法師報曰。在此。因取觀○望認曲女城。為師作一舍。命五印度沙門婆羅門外道等。示大乘微妙絕其毀謗之心。顯師威德之高摧其我慢之意○別設實床請法師坐為論主大乘序作論意。仍遣那爛陀寺沙門蛤賢法師讀示大眾。別令寫本。懸於會場外示一切人。若其間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斷首相謝。如是至晚。一人致言○自是邪徒戢翼。竟十八日一人發論○至九日辭王欲還。王曰○於缽羅耶伽國兩河大會場。五年一請五印度沙門婆羅門及貧窮孤獨。為七五日無遮大施。已成五會。今欲作第六會。師何不暫看隨喜法師報曰○玄奘豈可辭少停住。請隨王去王甚喜。至一日發引向缽羅耶伽國就大施場(云云)。
古今譯經圖紀四云。法師遂造制惡見論。制十八部小乘。破九十五種外道。并造會中論。融會瑜伽中論之微旨。以靜大乘之紀紛于時中印度國大王。總統五印諸國。外博綜才藝後越。觀其斯論歎而言曰。雖有顯大摧邪之殊益。然彰我大夏之夢人。吾九旬大施。可因此會定其感否。遂馳眾傳告萬里。以來所屬諸國敕能論者畢萃。大眾僉集。法師以所造二論六千餘頌。書于大施場門云。其能破一偈。當截舌而謝之。日日桴鼓命于論人。凡一十八日。莫敢當者(云云)。
此文似疏心。仍慈恩傳可審之。
唯識比量私記云。問爾者日五無遮大會者。月別十八日無遮大會言之。若十八日內為無遮大會言之耶。答。是云有二傳。一月十八日無遮大會。二一十八日內為無遮大會也。問。此二傳中何為勝耶。答。邪正難定。便十八日無遮大會可勝也。問。何十八日無遮大會為言可勝耶。答。玄奘三藏而奉令立義是一日事為立義。亦對諸外道小乘量時。其宗諍論定。所以十八日內為無遮大會言可勝也(云云)。
今案。或可。破文云。為設十八日無遮大會云云)。
他共比量簡別之事。
疏云。凡因明法。所能立中(至)簡別。故諸過(云云)。
  尋云。若以勝義言簡自教相違者。清辨比量亦可無違宗失耶。又。
定賓疏二云。今詳。三藏一時之用。將以對敵。未必即堪久後流行三藏論盛行。其會中論今何所在。故但一時之用也。
燈抄云。又賓師云。今詳。三藏一時之用也。此語非也。三藏入室。未曾作此言。員外門徒何其旨矣。唐朝高德蕃國諸賢。此比量中皆動智海。各載章疏。爭述立破。遠流來葉。明知比量萬代之通軌也。非是但一時之用也。其會中論何在者。翻譯諸德至得梵本具不具。況乎所有論。猶未探究公私祕藏。輒言何所。豈容是理(云云)。
賓疏二云。先德皆言。立宗若以勝義言簡。即不違遣。今當破此謬執。即如慈恩法師唯識疏中。多以我許立宗義。避違世間今謂。此是近取三藏量之軌。遠取掌珍量之法。掌珍必無犯過之事。三藏或可更深推審。且執我許即避他破。一切外道邪義皆立。但我許。非俗知故。又如二因明論能立之中。宗等三支皆為悟他了義故。若先自陳我許之言。明知所立一支即能令他共許。豈不違論也(云云)。
燈抄云。賓云○今還破云。一切外道邪義皆立等者。此義非也。此未了知他共別。豈輒得破金剛之義。且比量三支共許彌順於宗。設他不成。量亦無失所以爾者。自量唯立宗。非所許義故。雖他不共許。然無量之非。若爾自量應非能立。非他宗。不悟他故。解云。於宗義雖先已知。為令無非。以量成立。故雖能立他宗。量既立已。他許所成即能悟他。亦名悟他。故比量能立也。既許自量能立。何妨自量邪義皆立。若自量。邪義不立。雖立自量。而正義亦不得立。故知非也。比量三分共許宗等妙成。設自不容。量亦無過。所以爾者。他量唯他宗。非成自所許義故。雖自不共許。亦無量之非。若唯自量無他量者。所破一切外道邪義皆立。依他量力摧邪義。是故外道邪義不立。若共比量因喻三立敵共許。其量方成。若互所無即不成立。所以爾者。由共比量。一立宗。二義故。三支內並須極成。若不極成。即名立。既知三量義有差別。以我許言立我有比量。他雖無我有法亦成。唯立宗不他故。若先自陳我許之言。明知所立一支即能令他共許者。此亦非也。因明論云。宗等三支皆為他未了義故者。依他共量。不約自量。他共二量悟他故既言悟他。明知非自。是故不違小論也(云云)。
真故之事。
疏云。有法言真。明勝義(至)世間之失(云云)。尋云。四重勝義中何。
又以此文簡自教相違之義。可案之。
燈抄云。有法言真者。於有法簡別言真。此簡別中。總有二義。一者二諦相對簡別非學世間之過。勝義者。即真前三合名勝義。即三科事。四諦二空○此三勝義非是非學世間所知。故以簡之。此初二諦相對中。勝義者依共小乘弟子勝義簡非學過。故云勝義。不世俗者。俗四重第一俗也。安立瓶軍林我有情等。是非學世間所知也。問。依何得知。真前三安立唯識。答。第一勝義三科心所變事。第二四諦‧第三二空心所變理。其第四真唯內證。非心變理。隨其所應即是三性。故知依前三真通立唯識。此即二諦相對簡別非學世間過也。又顯大乘勝義立非依小乘等者。第二三相對簡別學者世間之過。三乘各有二諦二諦之中。指菩薩乘二諦。真四重中第二道勝義諦大乘勝義。非是二乘境界。故名殊勝。攝論所說勝義亦與此同。安立三性三無性唯識妙理道理勝義菩薩緣此為境悟入唯識道理。言真故者。即通二義。有管見人未解二義深妙之旨。云真者唯指菩薩乘二諦中第二道勝義。名之為真者非也。既失二諦相對之門。依何得簡非學之過。若一真簡二過者。能簡既一。所簡豈二。此應知。謬尤甚也(云云)。
又云。問。以勝義諦簡別立宗九過之中。能離幾失。答。但能簡初五種過失。後之四過非言能簡。所以爾者。由法有法立敵共許。宗有所依。義方得成。隨一不容。或俱不許。設勝義極成相符極成順現等。但果利。名宗過收。故後四失非言所簡。問。勝義諦理非世知。可由言簡違世過。現量親能證法自相比量真理楷定邪正所詮是所尊主。若語言義便乖。如何說由勝義言簡。答。由現量等皆有二種世俗勝義有差別故。既就勝義簡立宗。違世等皆非宗過。故掌珍論釋真性言。此中世間同許者。亦許為世俗有故。世俗現量生起因緣亦許有故。牧牛人等皆共了知有為實有故。勿違如是宗所許現量共知。故以真性簡別立宗云云)。
義心云。問。慈恩三藏唯識比量中云真故。掌珍論中云真性。彼此真言何別。答。彼珍論明有為皆空。唯依第四勝義性空而論。此三藏明其唯識。存非空。是初勝義故說真言。尋之知矣(云云)。
院私記云。問。既爾真諦實有四種。以何真諦而為真故耶。答。以四種真而為簡別。問。以何知爾耶。答。謂有二證。一教證。二理證言教證者。楞伽卷頌曰。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無別。相所相無故大乘基述記第七既此文云。若以初俗執有別者。即對四真有無別理。第一真門如幻事故。第真門因果性故。第三真門無我故。第四真門心言絕故。俱無別相也。能所無者。識為能相。境為所相。識中用能相。所相也。以此文准。四真為真。若以初俗執心境離。即對四真離義。第一真門如幻事故。第真門因果性故。第三真門無我故。第四真門心言絕故。對相離而不離。言理證者。俱舍論二卷頌二諦曰。彼覺破便無。惠析餘亦爾。如瓶水世俗。異此名勝義頌意顯者。若法析時失名之者。俗諦。若法雖析而不失名。為勝義諦。謂瓶軍林破極之時。即失自名。所依四塵雖破亦析。而不失名。故為勝義。若對此量時。後三真故。不離心。又四真皆取而妨也。前解好也。所以者何。五蘊假名為俗。彼五蘊真諦。立此二諦相離故。婆沙論七卷說二諦云。於四諦中。有事有理。事為俗彼理為真即評家釋也。依此二諦而為相離。即依後真而為簡別也。婆沙一師云。四諦理事皆為俗諦。於諸法空無我理。以為勝義。此師立二諦如是相離。若對此師。以第四真簡別真。所對計執如是不同。故取四真而為簡別。唯問何真。答而可言。正第四真兼前三真也。問。第四真門。心言既絕。廢詮盡談。云何彼門可言離不耶。答。雖絕心言。而唯識性既色心性。以性同故。何可執離耶。問。大乘基師所說唯識三性等。依第真而建立。何四真而立比量耶。答。唯依因建立門說。此依對他破執門說。不可推云云)。
今案。依燈抄意可言。現量五相違。皆依真俗二門。可有二種。以勝義言簡教等者。簡世俗門也。
極成之言事。
疏云。極成之言簡諸小乘後身(至)為唯識故(云云)。
燈抄云。言共許色者。為是本質。為影像色與師解云。並取質影為共許色。本量云。不離眼識者。本識眼識合名眼識。立影不離眼識之時。便成質亦不離本識。如顯揚云。阿賴耶六識故。不爾本量不定過。質亦自許初三所攝所不攝。離眼識故。此解非也。設第六緣三種境。本識共緣。所說。若第六識緣心心所無為等。不得本質心等不離本識。便不定過。謂真故極成。餘自許後三所不攝故。為如意不離意識。為本質心心所等離意識耶。又顯揚第五卷。識蘊建立中云。依差別者。謂六識身。問。阿賴耶識六識中何所攝。答。通六識所攝。藏彼種故。因相賴耶六識種。既云藏彼種故。此明本能藏於彼六種種子種子從於現行六識中。非謂現八攝於現六。故不成證。有管見人未解本質深隱之旨。云其本質即是賴耶所變分。何得從異聚眼識唯識。今取共許色界所攝親所緣色以為有法者。謬尤甚也。若取親所緣色有法者。親所緣色即是分。若取影色為有法者。小乘說云。境是所緣分名行相。即見分攝。分色立不離識。應立已成。若彼行相談。當大乘所變分。非彼自許分者。有法中有所別一分不成過。親所緣色有法故。以何得知親所緣者是分耶。唯識論七云。此親所緣定非離此。二隨一攝故。如彼能緣。即疏解云。第三量也。此量意云。謂前已言親所緣者。即是分。恐他謂非以識為體故今成之。故知親所緣色影像相有法。即犯相符。今正釋云。不取賴耶本質。不取影像相分。若取此二為有法者。成他不成故有法極成也。今取牙質為本質色。此本質小共許。故云極成色。唯識五云。彼與五根俱時而轉。如牙影故。解云。影邪發。牙影同量。識藉根生。明非先後。如世人見柱梁等色。牙影時。即柱為牙。彼蔭為影。此等諸色小共許。故為有法。其極成言非但簡別方佛色後身惡色等。亦兼簡別賴耶本質及影分。是故以彼不得作過(云云)。
尋云。邪質色者影色與。若爾非眼識所緣何立不離之義耶。
古跡記云極成色者。基云。為簡唯小乘有漏色。唯道許方佛色。而取共許所餘色也。若立前二。便如次一分所別不成。隨一所依不成。以此比量比量故。集曰。此不然。且依傳說。汎因明法。共比量中引他法皆作不定。若除小乘別許之色。彼應將此作不定故。因云初三攝者。十八界中初三攝也。但言眼不攝。耳等不定故。言自許者。避有法差別相違。謂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是有法差別者許是不離色。外作差別相違量云。極成非是不離眼識之色。初三所攝眼不攝故。猶如眼識。為遮此過故言自許。謂引自許方佛色。與彼比量不定過。凡顯他過。必自無過。汝既不定。我離相違。然有新羅順憬法師。於此量作決定相違。乾封之歲寄請。釋云。真故極故極成色定眼識自許初三攝眼識不攝故。猶如眼根時為釋言。凡因明法。立法他共敵對必須同。前唯識量依共比量。今自敵。即不爾。如弟子生論。立聲無常所作性故。猶如等。生論聲量其常。所聞性故。如自許聲性。彼不成難。此亦應然。謂立言自許依共比量。避有法差別相違。然彼敵量宗喻皆共唯自。隨一不成。大乘不許自許眼識不攝故因於共色轉同喻所立不成。大乘之中。根因識果非定即離故。集曰。此難不然。敵言自許。豈成眼識不攝故因。若彼還成眼識不攝。而簡大乘相歸識。還以宗法為因之失。然其眼識不攝故者。俱取十八界別攝。判比量云。敵言自許。亦遮有法差別相違。謂敵意許量定離眼識之色。大乘師作相違量云。極成之色應非定離眼識之色。初三所攝眼識不攝故。由如眼根。為引自許有漏色不定過故言自許。集曰。諸釋自許皆失本意。三藏量中自許若避他相違者。虛設劬勞。謂若小乘極成色。合成非色。還害宗。不成相違。必不自。門說故。若難彼不離識義。是所諍。非意許故。若彼差別得成難者。如立宗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猶如等。於此亦應如彼過。謂是無常非是無常之聲。是有法差別。立論意許無常之聲。外作有法差別過言。聲應非是無常之聲。所作性故。猶如等。雖持所諍無常之義合成非聲。既不成難。雖持所諍。不離識義合成非色。豈獨成難。故上古釋皆不可依。然彼三藏唯識意。通對小乘外道宗。避外不立十八界者。一分隨一不成過故。因言自許初三攝也。因既自故比量攝。故他不得以不極成有漏色而作不定。於自量無他不定故。自義已成。何遣他宗。文軌師云。因明道理。於共比量自法他法皆不定。以自在眼識所變眼根之影作不定過。然判者云。救即無過。真故極成色離極成眼識。便不定極成眼識眼故。以自許有漏色於前共量他作不定。便改因云。自許極成初三攝等。如無漏色耳識等緣。雖離眼識而非極成初三攝。故不成不定。然今如前自量為好。和上云。本量云不離眼識者。眼識本識合名眼識。立影不離眼識之時。便成質亦不離本識。如顯揚云。阿賴耶識六識故。不爾本量不定過。質亦自許初三所攝所不攝。離眼識故。然此過。良由本意。諸識為一。諸境故。藏識海轉浪起故。此外量所立不成之失。雖有諸家。且存此釋(云云)。
問。不言所不攝之時。有幾過耶。
疏云。其所不攝言。亦簡不定‧及自相決定相違(至)為簡此三過故。言所不攝故(云云)。
前記云。疏此便有決定相違者。決定有法自相相違。非六不定決定相違也。疏簡此二過者。即不定一法自相相違。故言簡二過(云云)。
上文云。疏由大乘師至不得說言定離眼識者。此意。大乘眼根望於眼識。非即非離。問。准可義非即非離。答。眼根是色。眼識非色。色‧非色別。是故非即。眼根是因。識是其果。因果道理不相離。故言非離。今者但取眼根不定過者。取一邊非色別。非定不離義邊。將為不定過(云云)。
燈抄同之。
後記云。為簡此二過者。不定自相決定相違二過也(云云)。
邑記云。疏簡此二過者。自相決定為一過。并前不定為二過也(云云)。
上文云。疏自相決定相違者。若自相相違。即因喻俱舊。若唯決定相違。即喻俱改。若自相決定相違者。其喻必改。其因仍舊不改。今此改喻不改因故。是自相決定相違也。又雖因喻不改但者同異有。敵者無。名自相過。若立敵皆三相而俱猶豫。名自相決定相違。若改因喻三相皆具。但名相決定。廣如下疏(云云)。
尋云。自相相決定用本因之事。隆光私記所引用也。雖然不改因違決。未見慥文。
祕二云。有云。第六離不改因亦得成故。詳曰。不然。第一‧第六二種不定更有何別。故初釋正(云云)。
燈抄云。此便有決定相違等者。此有二說。一云。法中決定相違即是自相決定相違。非是六不定決定相違。一云。理具三種過失不定過。二法自相相違過。三決定相違過。若爾何言為簡此二過。解云。自相相違及決定違。同自相所違既一。能違為一。故云二過。問。若爾自相相違不改前因。決定相違必改前因。行相既別。如何言此便有決定相違耶。解云。文中唯舉宗之與喻。不舉共因。故云此便有決定相違。即作決違云。真故極成不離眼識。五三不攝故。猶如眼識根。問。決定相違改前本因。其義可知。其本喻者為改不耶。答。因必改本。喻改亦同。且如勝論師本量。以等為喻。論師違量。以聲性為喻。故知改也。疏下文云。問。相違決定自相。亦有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耶。答有。若不改前因。宗四種。是後相違過。若改前因。宗四種。皆相違決定○是名有自相相決定今准此文。因必改前。喻即同前。故此文云此便有決定相違者。自相相違量宗之與喻。便有決定相違。是故用前眼根之喻得作決違。兩宗乖返名相違。三分無非名決定。故言決定相違云云)。
明詮道云。今云此復有決定相違等者。由不置此所不攝之言。而復有決定相違也。相違量云。真故極成不離眼識。五三所不攝故。猶如眼根。此以眼識不定過(云云)。
又云。此復有決定相違者。今有文例。故法花論云。二攝善知識方便。以依善知識。作所應作故(云云)疏二云此攝三句。以依善知識者。代養無量百千諸佛。作所應作者。於諸佛所殖眾德本德本者即善根。是所應作故。此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云云)既云此。明知因疏文亦三過。言此復有故(云云)。
仍明詮僧都三過之義歟。但明相決定有多異說。一云(上)二云。有質礙故。三云。除眼識初三攝故(云云)。
尋云。若置所不攝言簡相違決定者。所立因之比量。以本量所簡棄無學意識。還付相違決定過耶。此事極難善也。善善可案之。
義骨下云。問。凡因明法以簡去法者。若攝三支。若不攝耶。答。正云。人云。不攝也。長歲大德云。人云。攝也。問。二傳中何為正耶。答。論云。三分說名能立准此文。云攝盡若言不攝者。應立非異品耶(云云)。
上文云。問。約因明種耶。答。有二種因明也○定賓門疏二云。有二種因明。一者摧因明。二者引信因明也。問。二因差別何。答。不信外道不肯邪歸正。對此機局用摧因明。先信人。對此機用引信門也。問。此二門何等比量耶。答。摧邪門定用真比量。引信門用比量也。問。何故爾耶。
定賓疏云。且大乘宗自許眼根不離眼識。以其或時佛果眼識眼根故。或復離眼識因位眼識不變眼根故。離與不離。時既異。故置有時之言。出不定過云。極成色為。如眼根初三攝故。有時眼識耶(有時因位也)為如眼識初三攝故。不離所不攝之言。令因但在眼識處轉。不於眼根處轉。而避不定也。
燈抄云(引定賓疏)○此解非也。於有法極成言勢。於能別法亦及轉也。未解此旨。虛設劬勞。本量可具云。真破極成不離極成眼識等。於能別極成之言。簡諸小乘後身菩薩染污眼識一切佛身有漏眼識。若能別。便一分能別不成。十方佛眼識及無漏眼識。他不許有。能別。有他一分能別不成。說極成言亦為簡此。曉法師比量中簡小乘所作決定相違過云。若對五根望互用宗。則應立言。真故極成色離極成眼識自許初三攝眼識不攝故。猶如眼根。若是難。可離不定。以大乘宗極成眼識必不眼故。此眼根為共同品。識不攝因於此有。極成眼識為其異品。於彼遍無。故非不定能作敵量。若是釋。不離極成眼識。以有時言出不定過。允為無用。故不可依(云云)。
四相違私記下云。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自相相違。真過有。似過有。即其真過者。此自相相違。唯識比量自相相違等也(明詮大德傳也)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自相相違。必不定過。非真法自相相違。破有自相相違等也(云云甚以成笑。戒燈大德傳也)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自相相違。或不定過。或不定過(云云不定自相相違。不定過無。真法自相相違。即破有自相相違。唯識比量自相相違等也。不定過有。是假法自相相違也(云云真惠大德傳也)人云。不定量相並自相相違。若彼能違量作不定時。以本量所有不定者。而因明道理。而若如是不定出道理無。故能違量不定過也(云云春德大德傳也)人云。一量不定自相相違相並有理都無。而不定自相相違有。不定過著非法自相相違。不定不見。而直自相可令違道理見。著法自相相違。故彼不定過。為顯自相相違而出不定過。彼不定過非為過也(等云云隆光大德傳也)。
問。不定過顯自相相違。非不定過為過之意如何耶。答。不定過可令有本量不定見許。置彼為如言出不定過。非謂別不定過。本量不定令有許故。一量不定法自相相違相並理無也(云云)。
此私記文甚以可祕之。
成邑心之事。
唯識比理私記云。即後三決定相違一因三量作法。且出初自相相決定作法人云。第六相決定作法人云。准唯識比量自相相決定不改因改喻。立常。所作性故。如虛空。立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等。是自相決定相違不改改喻故也。如是道理見者。今此四種相決定中法自相決定相違也。不可言三過也。
以此意可成邑記義也。
自許言之事。
疏云。若爾何須自許言耶明前所立有法差別相違故言自許云云)。
私記云。問。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差別自相意許差別。何云有法差別耶。答。疏意。先出置有法自相。次出有法差別云爾。故非謂差別也○問。既意許離識不離識。是不離眼識自相下意差別。何云有法自相下意差別耶。答。所說有性有法自相也。意許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為成立大有有緣性至自相言非德業。此真故極成有法自相下。意許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為成立非定離眼識色。至自相不離眼識也(云云)。
今案。依此心可案疏文。
燈抄云。釋自許義。先德各別。賓法師云。且自許者。為避他人所有自相相違難故。謂若不置自許言者。他即難云。真故極成色。非不離眼識之色。因云。初三攝所不攝故。同喻眼識。以眼識不離眼識之識。而非不離眼識之色故。借本喻返破有法也。此解非也。不知有法差別之義。作自相難。不足論也。淨眼師云。夫有法自相相不得翻法作。若翻法作者一切因之過。如言聲應非無常聲是也。若不翻不違共許破有法者。是有法自相相違因。如有性應非大有是也。今賓所說有法自相既翻法作。故非理也。今疏主旨。為遮有法差別相違過故言自許非顯極成色初三所攝所不攝。所不成。唯自所許者。此說非簡他許而言自許也。言在共因義方佛色上。即舉彼方佛色。與前有法差別相違不定過。大乘自許方佛色。即是不離眼識之色。故將所作喻。出彼相違中因不定過也。賓師云。今詳。此解甚謬。若許以方佛色。將為譬喻出他過者。直可量云。真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因云眼識所緣故。同喻云如我大乘自許宗中方佛色。何假煩詞所不攝等廣鬧耶。若言此喻不同許故不得者。何以出他不定過中得成喻也。此解非也。不謬言謬。其謬深也。夫共量者。三支俱共方成量。共眼識所緣是共非自。方佛色喻是自非共。因喻既別。不相符順。豈成量。妄不可作濫說之言。仰承流旨以容學習。問縱使不置自許之言。初三攝等因言亦在方佛色。同品中轉。得作不定過。何煩自許言也。答。自許者。其初三等因即通大乘方佛色。及在小乘後身惡色二處俱轉。大乘若作不定過已。他又隨後出大乘過云。真故極成色為如我許後身惡色。初三攝等。是離眼識之色耶。為如方佛色。初三攝故。非離眼識之色耶。故置自許言者。攬取大乘方佛色為同品。令因得轉。遮遣小乘後身惡色異品中令不轉也。大賢師抄道證集云。諸釋自許皆失本意。三藏量中自許。若避他相違者。虛設劬勞。謂若小乘極成色令成非色。還害宗。不成相違。必不自。門說故。若難彼不離識義。是所諍非意許故。若彼差別得成難者。如立宗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猶如等。於此亦應出彼過。謂是無常非是無常之聲。是有法差別。立論意許。是無常之聲。外作有法差別過言。聲應非是無常之聲。所作性故。猶如等。雖持所諍無常之義。令成非聲。既不成難。雖持所諍不離識義。令成非色。豈獨成難。故上古釋皆不可依。此解非也。自相未解差別。故今開示令解其義。極成色者有法自相也。此自相下即識之色離識之色。是有法差別也。故曉法師比量中。述小乘有法差別相違難云。極成之色應非即識之色。因喻同前。今疏主意。為避能別不成過故。云非是不離眼識色。所以爾者。小乘不許即識之色。大乘不許離識之色。若作有法差別難云極成之色應非即識之色。者。即犯自能別不成過。小乘不立即識色故。但離眼識不離眼識立敵同許。今以方便取許詞云。非是不離眼識色。猶如有性有法之下。即之有。以之即為有法差別。若即實有非有性者。即犯宗。若離實有非有性者。犯所別不成過。為遮此等相許詞。述差別云作有緣性‧作非有有緣性此亦如是相許詞述差別云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唐賓師‧新羅賢師。不詳此旨。俱同謗云三藏比量既非無過。是一時之優布。非百代之常行者。迷謬之甚廢夜無曉。允在茲也。比量之旨玄妙解。三支之過皆悉簡盡。雖欲求過。葉上水渧不著。問。小乘有法差別相違。非是不離眼識不離眼識言前量自相也。其色言者前量有法自相也。有何別義是成有法差別耶。答。有深意致故成差別。本量有法極成色下。即識之色‧離識之色。是有法差別也。能別不離眼識之上即不離‧定屬不離二義別也。即不離者。即識色也。如識不離識。色體即識故名不離定屬不離者。生有滅也。如不離滅。聲體滅故名不離本量中。極成之色應即識色者。宗有他能別不成之過。小乘不許即識色故。今用方便相許義言不離識。故能別過失也。小乘有法差別亦爾。若言極成之色應非即識色。即宗中有能別不成過。故用方便相許義言不離識色。問。若爾何故文軌師云。他作相違義云。極成之色應非即識之色。豈不犯能別不成過。答。彼師意亦為顯有法差別之義。且示作法。非是不知能別之過。問。見此差別。以此翻有法。豈非有一切因之過耶。此即自相之過。何言差別過耶。小乘相違難時。即不離義雖無。而極成不離眼識定屬不離宗不失。故違差別自相。如數論師他用通其真假作法差別相違難時真他用義雖無而等他用宗不失。故違差別自相。此亦如是。其義相似(云云)。
後記云。汝立比量此過非真不定者。謂立論前量之中。既有自許之言。不可遂作瘜差別之過。者遂與彼量作不定過。汝量不定過。可成能破也。既與汝所立量作不定。汝量便非能破也。成真不定也。意云。汝量既帶其過。不能令我所立量而成過也。設外人加言以出過者。即一切量皆非量。但隨者言下而出於過。更不得加言以出過也。問。准勝軍論師佛說比量是共比量三藏正彼自許之言。即簡得他小乘不定過今他順憬法師自許之言。何不簡大乘不定過耶。答。汎因明法有有共比量。准此唯識佛說比量。皆是共中比量也。凡自立者許得置之。若敵者出過。即不得自許言也。所以順憬即是出過之人。三藏雖正於彼。亦是自立大乘人也。非是他著自許也。故有差別云云)。
前記云。疏非真不定者。此不定言不言不定過。此意者。有法差別相違過中。既過失。不能令前唯識比量不定是失(云云)。
邑記云。疏為遮有法差別相違故言自許等者○然此自許有其三義。一唯自許方佛色。他不許故。二自許方佛不離於識。非他許故。三自方佛色在初三攝。他不許攝故。今此通用三義故言自許。問。本意欲取方佛色。與他作不定過。即應作不定時方言自許。何仍預於本量即置自許言耶。答。其差別量是共比量。若將唯以為不定。他必不許。故於本量先置自許之言□隱後用。即已簡他不許過訖。故得用此為不定也。問。宗中既言極成。即已簡於方佛色。中復言自許。而又取之。於一量中幾遣或存一。何乖返。答。有法能別理必極成不許。皆須簡盡。中□防出過方佛色既非□量所須。設置自許之言。理無違失。問。因者遍是有法宗之法性有法。既除方方佛色。因言自許。即無所依。豈□違耶。答。方陳之因必依有法。自所許未必皆依。即如□識亦是初三攝所不攝。豈此眼識有法極成色耶。又如因言所作。理必通於宗喻。豈許瓶之所作亦依有法乎。故知因言遍宗法者。但有遍義。即是正因。非要義皆須遍也。疏外人遂作有法差別相違等者。問。離眼識色‧不離眼識色。正是所諍。如何用此為差別耶。若許爾者。即一切比量此過。且如佛法立聲無常。即常與無常。正是所諍。論應為差別量云。汝聲應非無常聲。所作性故。如瓶。何理不齊。答。大乘自許眼識本質名離識色。分名不離識色。然有法極成色者。言陳雖總。意許所緣色不離眼識。所以外人違此意許。遂成差別相違之過。今佛法所立之聲言陳無別意許差別之聲。何成差別之過。設若論為此量者。所作性因。等之喻。於彼常聲便為自害耳(云云)。
(第四帖卷首書皮裹)。
前記云。疏所者。即眼根也。眼根不攝於色。但成攝云云)。
准此釋。可訓所不攝故。然非通途耳。

因明大疏抄卷第四(終)

(癸丑冬一月四日初五日初六日書寫了。初六晚至初七上午。以原本一校了)。_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