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大疏抄卷第九(第九帖

   輸入者 黃紹亮

問。有法差別相違作法如何。
論云。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此因(至)亦能成立與此相違非有性如遮等俱決定故(文)。
尋云。爾者此文以前量為此作法云歟。為當可有作性之別量耶。
疏云。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作非有性(至)亦是有法差別之因。是本成故(云云)。
燈抄云。應法師云○今作有緣性。乃是有法意許名有差別。此即今作有緣性及作非有性。但是有性有法所含。非是宗法等含。若非宗法所含。但是離有性性等。廣如彼疏。是本成故者。此量所成有其二義。一是所樂。云是有法自相上作非有性。二是不樂。云非等。以非實言助成有性。前一實故因。亦能成立與此相違非有性宗。是故亦是有法差別之因。以之即為本樂成宗故。云是本成故(文)。
疏云。問。如論言。聲應非聲作有緣性。所作性故(至)故非彼過○如是應非擊發所生起等。皆准此知(文)。
燈抄云此問意云。如一實。而作非大有有緣性。有性一實應作大有有緣性。聲亦可爾。如所作性而非作有緣性。聲所作性而非作有緣性。為顯此例。引聲論宗云。聲應非作有緣性。所作性故。如等。亦應說有法差別相違(文)。
疏下文云。更不加言故名有自相相違。加言便成難彼差別(等文)。
略纂云。有法差別相違者。述曰○論如此因。述曰。次舉法也。如者。指之辭也。此因者。一實等因也。因既即前宗喻不異。略故不舉。論即於前宗至作有緣性。述曰○即於前宗指前有性也。有法差別者。於有性有緣性義唯意許也○此有緣性於前有法宗上。言不彰。但是意許。於有性有作有緣境界性義。故言既於前宗有法差別有緣性(文)。
又論亦能成立至作非有性。述曰○此一實等因。非直能成有性。遮等。亦應能成與此意許作性之相違宗。謂有性非有性也。論如遮等俱決定故。述曰。釋成例意也。如遮等者。此例意云。性上有二義。一非德業。二能有緣性。師資並許。其有性上亦有二義。一非等。師成資不容。二非有性。資信不許。其一實等因貫異有。師資並許。五頂若取性上一實等因。其即非等。遂證有性一實等因。令其有性亦非等。此既決定門人取其性上一實等因。即非等。故知有性一實等因。有性非有性。師資並成故。言俱決定也。二皆決定。故合例云。有性應作非有性宗一實故。德業故。因如云云)。
文軌疏云。論云有法差別相違因者。述曰○論云如此因。述曰。此舉法也。如者。即指之詞也。即指前一實等因。故云如此因。因既即前宗喻不異。故不具舉。論云即於前宗有法差別有緣性。述曰○此即舉所宗也。於前有性有法宗上有差別義。謂作有緣性也(云云)。
又云。論云亦能成立與此相違非有性。述曰。此正明直例也。此一實等因。亦應能成與此意許有緣性之相違宗。謂作非有性宗也。論云如遮等俱決定故。述曰。此釋成也。何以例有性令作非有性者。如一實等故。即遮德業三。及遮作有緣性。俱決定故。故我例有令作非有性也。謂相違宗云。有性應作非有立因云。一實故。德業故。同喻云。諸有一實德業者。皆作非有性。如性非是有故。名非有。與非有緣心作性故(云云)。
定賓疏云。次明有法差別相違因者。還用前門所立比量。寄於言顯矯立意許。此義意者。勝論意云。前門有法自相之中。言顯宗者。雖有正說及有助成。但名言詮其有性不無之號。猶如喻中體上亦容許不無之號。此即名號。未能定其大有是有。非是異。故此異外須更別大有句義所緣。既於言中猶未能定大有是有。故前量慮恐未了。問前門言顯既未能定大有是有。非是異。如何得說大有非德業等。答。猶人說龜毛兔角非色聲等。以其言顯龜毛等已。復說非是色聲等法。助此言顯。其龜毛等雖與色聲法門是別。而是無體。不能定立龜毛是毛。何妨大有。雖非等。與其法門是別。亦容無體。不能定大有是有。故前量慮恐未了也。勝論意云。今應成立令義盡理究竟顯了故。寄前門言顯比量。以未了故。是不樂宗。於前立意所許差別法門大有非是異。以為所樂。即是寄於言顯比量一類宗中。矯立意許類宗。於一量中雙成如是兩類宗故。故犯相違。彼既自許。寄大有言。以詮大有非是異。亦應喻中寄異言。詮是異非是大有。故被敵論以因取喻。翻彼意許大有非是異所樂之宗。令不得成而更別成不樂之宗。於言顯中體異。非是大有。故名有差別相違因也。翻云。有性非有性。因喻同前。以有非有性故也。此亦令彼本樂成立是有緣性。不得遍。別不樂非有性。其因偏遍。故論文云或於一相事故成不遍因也。上來懸述甚為盡理也(云云)。
燈抄引之仍全同也。
又下文云。次有法差別相違因者。理文云。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此因(此一實等因)即於前宗有法差別有緣性(舉彼矯量也)亦能成立與此相違非有性(違彼矯立也)如遮等。俱決定故(因取喻力遮彼矯立。與矯立中遮等齊也)謂前文中以非之言助成有性。復以大有言顯有性為前宗。然前宗中。仍未能定大有非是異。是故慮恐前立未了。猶故不樂。現須寄在前門言顯不樂量中。以立意許差別之門。大有是有。非是異。與其意地有緣性。以明離實。方為所樂。量之一同前文。但釋其義。更加意許差別義門。故異也。彼既自許大有言顯。寄之以立意許是有。亦應自許同言顯。寄之以立意許非有但是異也。總略言之。彼是自許大有之上言顯是有。異之上言顯非有也。一實因乃在非有異品之處。故被翻破云。大有定非大有所緣性。因喻同前以性非是大有所緣故也。須若消釋理論文者。如此因即於前宗者。謂前言中正顯大有。又說非實助大有。名以為前更不樂之宗。因力取喻而順之也。有法差別有緣性者。於前不樂。矯寄所樂之宗也。亦能成立與此相違者。此所樂宗在於意地有緣性。因力取喻順不樂宗。復亦違此所樂之宗故。云亦能成立與此相違也。作非有性者。由因取喻。喻中義者謂異緣非是大有。將此寄在異言中言顯非有此喻故。本欲成立有緣性義而乃翻就非有性也。如遮等俱決定故者。不樂宗中助宗言顯云非等。今由因力取喻而遮有緣性義。翻之以為非有性。非實‧非有兩遮相似故。云如遮等俱決定故也。此亦是一相業。成不樂宗。言顯非實及所樂宗。意許有緣。而所樂宗。不得遍。於不樂宗。其因偏遍故。名成不遍因上懸述中並已釋訖。此中亦應問云有說言聲應非聲緣性。所作。如瓶。成過以不。答。聲所緣性非本樂立。即不成過。本樂立成過何疑。即如大乘小乘立聲是無常。言顯聲者以無常助。已是一立。然不樂為。方便中立所許唯識所變聲之影像是。即是耳識所緣緣。論其本質耳識疏緣。為復為一立。而作所樂。彼敵論翻破所樂云。聲是有法。定非耳識親影疏本質。是法。和合為宗。因云所作性故。如瓶其親疏無同許之喻。瓶是四塵智力鼻舌身四所緣。豈耳識所緣為喻也。故凡出過。必觀者所樂處出。不得直執詞為定。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等。詞。尚有者不理失。況餘詞也。又凡他。不破本立而破不立。豈理也。此釋盡理。契本意。應深識之也(云云)。
汎爾者陳之下不勘意許之義。以此文可學之矣。
略纂云。問。前二相違。因即各別。何故後二。一因耶。答。有解。有云。此後二違。若別別。即五因中違一因攝。若時作。即是雙違二因攝也。今言此後二違定違二攝結前二因違一攝者。略說故(文)。
文軌疏云。此後二違若別別作。即五因中違一因攝。若時作。即是雙違二因攝也(文)。
今見此文。略纂所引人者。文軌師也。
略纂云。有云。問。必為他用宗中。含無積聚他用‧有積聚他用。其無積聚他用即是差別。今非等宗中。亦含作有緣性非等‧作非有性實等。何有緣性非即是有法差別耶。答。如言顯宗自相有法共相為法。今意許宗亦爾。自相即是有法差別。若共相即是差別。其等上意許積聚所受用宗。通臥具上是共相故。是差別有性之上意許有緣性宗。唯在有性。不通餘法。既是自相故。是有法差別也(文)。
此引文軌疏。全文可彼疏第二。
燈第二破此義。如下抄之(又玄應師破之。如下抄之)。
疏云。彼鳩鶹仙。以五頂不信德業別有故為有緣性。有性異。有緣性同。詮言各別(文)。
今案。既成立作有緣性。其作有緣性。有性異同也豈非言陳自相耶。
邑記云。疏成立前宗言陳至為有緣性者。謂彼作成立意許差別云。有性能作有緣性。一實故。如性。彼立意者。既能作有緣性。故知有性德業。今與彼作相違過故假敘之(文)。
燈抄云。文彼鳩鶹仙至不生者。即以前等者。前本量宗。以有性與非等不相性為所立宗。今能違量。以有性與為有緣不相性為所立宗。因喻同前(文)。
疏云。如一實故。作有緣性體非異為喻。所立不成(文)。
後記云。作境有緣性故非大有也者。意云。性亦如大有。俱能為境牽能緣也。異之上一實中言者。非大有有也。若言大有能別不成等過也(文)。
邑記云。疏此言有無者。此舉所言有緣性者。即是不無之有。非是大有(文)。
燈抄云。此言者等者。作性之有字也。有無者簡大有之有也(文)。
明詮道云。言如一實故至非德業者。邑云。此述彼宗成立有緣性意備云。如性至體非等。是顯同喻也。有性一實等者。顯所立宗意也(文)。
又云。若大有能別不成者。意云。作有緣大有性也。若大有性者。宗能別不成也(云云)。
疏云。釋所由云。如遮等。俱決定故。勝論此因(至)兩俱皆決定成違彼差別之因(文)。
疏云。問。於三相是何過耶一實因。同異有。後二相過。故成相違(文)。
燈抄云。文問於三至故成相違者。此答意云。有性有法自相之下。作有緣性是所樂宗。一實所本成立有法差別。其性非是有性有緣性。宗無同品。無同品故。因於遍無。本用同喻性者。非是有性有緣性。故還成異品。以之即為異品故。一實因於彼遍有。一實異有。同品非有故。無同品二相異品有故。異品三相。後二相成相違(文)。
作法之義。以此釋可得疏心也。
燈二云。又云。前樞要有法差別。雖是一師。若依別師所說稍異。謂若法有法言顯宗者。俱名自相意許宗中相通餘法。名差別。唯在一法不通餘法者。名有差別○今謂不爾。且作有緣性量。是有法差別。為唯取作有緣性為差別。為亦非有有緣性為差別。若亦非有有緣性為差別非有有緣性不有法上。若唯取作有緣性為差別差別於誰。誰為相違。又作非有有緣性亦非言顯。何非差別。若云差別唯在一法。如真他用亦一法。應非法差別(文)。
此文兼破文軌師疏‧略纂所引人之義也。
燈抄云。今望言陳必為他用‧言陳有性言陳有緣性。成宗四。若望法上意許積聚他用‧有法之上意許實有性‧作非有差別義。唯成其法。故云但以法成其法。故與彼論理不相違(文)。
尋云。有別量者有何失耶。
子嵨云。若云別量者。四失。即一違論失。謂論不別出故。二亦違論失。謂論說此有法差別末云。如遮等俱決定故。何有別量耶。三違疏失。謂以一實等因為一因違二之作法有別量。既違此理。四亦違疏失。謂文云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作非有性。是自相意許差別何云有別量耶(云云)。
上綱云。又違一因違三之有法差別。并一因四有差別之失。又違疏問之詞失。所謂如論言聲應非作有緣性也。又有別量立有性有緣性者。即其量言顯有相符過。有法俱共許故。又違義心失。彼云。如作有性有緣性‧不作有性有緣性但銜著有法。不關於法。故名有差別云云)又違諸師之失。所謂元曉師等也。可見(云私。異本并前八失)。尋云。無別量者有何過耶。
子嵨云。無別量。有七失。
一云。違論失。謂論云如此因。則於前宗有法差別有緣性此文明一實能成作有緣性之言陳也。若此作有性即是大有性者。既無同喻。為成何物云如此因耶。如之言者是言略也。其下必可有成立之言。如疏說之(文)。
清水云。今按不然。設許言之者。論文不必改能別。即不改前宗。此有法差別有緣性之義言也。若改能別者。豈云即於前宗耶。又奪而言之。今言作有緣性者。可大有也。何者。論次文。亦能成立與此相違非有性意云。任者之意許。此大有此與此相違應作大有性。此能成言也。若共許者。何論次文云與此相違。豈作非有性與共許有相違耶。但為成俱決定之義。次文云如遮等言也。意云。若於大有無俱決定之義。闕無同喻故。今約非實宗可決定言也。事之委曲見斷文。
子嵨云。二違疏失。謂文云。此言者。有無之有若大有能別不成(等云云)定知有以作有緣性為能別之量也。有云。此文設顯意許量之詞。非謂有別量今謂不爾。曾所見故(云云)。
清水云。今謂。唐朝邑法師作此義。何不依據乎。何況可云意許量可有作有緣性之量者也但非此中之作法。但斷問云。若據意許立云有作有緣性(云云)故約可然之量。疏如是說。非今之作法。又可云。不云非實。云大有性。可此過言也。
子嵨云。三違疏失。謂文釋闕後二相云。有性有緣性。因本所成。有法差別(等云云)此若非彼量。更云何量乎(文)。
清水云。是尤不爾。有性之上顯作有緣性故。又可云是大有也。望意許故。次云宗無同品。其宗大有性之宗也(文)。
子嵨云。四違斷失。謂文云。以有為有法。作有緣性為法故有云。此為破璧公。非自義今謂不爾。專所據故(云云)。
清水云。今謂。以斷文為證迷文之起盡也。何者。汴公不以意許差別故。斷主破云。汝作性立言顯者。所別能別俱有失。蒙難了。能別所別共云共許。二中含有。于時斷主爾難意許也。汴公又以有法自相作例。此時斷主難其例不成也專不今量之作法愚者次第。可笑之(文)。
子嵨云。五違周記失。謂彼文作問答有二釋。以有別作法為勝六違燈抄失。謂其文云。言陳有緣性(文)。
清水云。已失專不可遁。諸記訿謬專不審也(云云)。
子嵨云。七理失。謂雖云成有法之量。所諍者是能別法。若留有法即爭差別。如何得言如是成立於有法。甚無用故(文)。
清水云。今案。此量以非實成有法有性有緣性也。謂非之言有性有緣性尋得也。何云。有緣性之義。性亦得之共許也。故以非之言有性者。是作有緣性也。所述專非理(文)。
子嵨云。若云作有緣自相有意差別者。是差別何云有法差別。答有二義一望不加言名有差別(意云。所謂任本量未別立之時也)。
二云。猶名有差別。故文云。然成此法以成有法等(文。且如斷文)。
清水云。今案能別二等。是可案立加言量也。其時云差別。如斷云。但今量有法之下二等。是出不加言之量也。故疏云。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等云云)故知若言意許加言之量。可有別之作法也。但此有法差別之中。以義安立也。非謂此量之作法也。深案其理。可葉恩之正意者也。
子嵨云。第一難不爾。論文略故。更不別出。如周記會(云云)。
清水云是又不可爾。有別作法。有何意略之。如三十三過下勘見。別別作法。專不略故(文)。
子嵨云。第難亦不可爾。疏釋如遮等俱決定故云○此意云。有法自相相違。所違能違。俱用遮言。俱用非言故。此有法差別相違不爾唯約能違量用遮言。故為成遮義。以遮言可為證。故為言如遮有性之詞。亦遮有性大有性。云如遮等俱決定故也。非謂云爾故。不成作有緣性之言陳。既云既成有性遮非等而作有緣性。明知能成作有緣性也(文)。
清水云。今案不爾。專所見。何者。勘見論文。有法自相相違時。約自所違之量云。此因如能成遮等故知此作法約自所違量。云如遮等也。凡見論文。四相違亙皆此之。何此一違云例前量乎。甚所詮。但至于疏中云既成有性乃至而作有緣性者。前量以非實能別有法有性云離大有。而非之云有法自相相違也今此差別之時淨義故。云非實有法有性云作有緣性言也。專不可異求之(文)。
子嵨云第三難亦不爾。謂有性之量所成者。離大有。言顯諍自相意許差別前後之量能別雖改。三支所詮不殊。豈非一因耶(文)。
清水云。此亦不爾。以一因違三之量例此。又他處一因違二之量。准尋者皆二因同言也。何乖例此量立(文)。
子嵨云。第四難不爾。謂有性言陳有法自相等者。是尤爾也。有性之上差別。故道理。案立前量所有意許差別也。但成立此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上之意許差別之時。必可別立意許量若乍前量。如何得成其差別耶。不妨有性之上差別。但為成此差別。必可有改能別之量也(文)。
清水云。今案。又不可爾。設非改能別意許。專無巨害設有作有緣性之能別又無殊益言也(文)。
子嵨云。已上兩義。後義殊勝。雖然未熟之人可學前義。廣學之後可用後義。努力努力不可勿諸之(文)。
清水云。今案先德之私記之中。二義而今賢依後義。未知由緒。又愚者重糾其旨也(文)。
(雲私云。此清水云之文。清範裹書喜海法師四相違本)。
尋云。有法差別為在有法之所。為在能別之所耶。
三卷私記中卷裹書云。隆光律師云。問。有法差別相違意許差別有法之所。為有法所。答。諸德云。有法之所。是有法差別云云)問。如是言時。難。答。爾。問。何等有。答。有法之所。何闕後二相意云。舉能別時。闕後二相有法所者。何可闕後二相耶(此難)問。何等可云有法所意云。舉能別時。闕後二相(缺而)故云爾。問。何以知有法所。答。義斷云。有為有法有緣性為等(云云)問若爾所有有法差別差別何別。答。其有法差別有法差別法上差別差別。故異也(文)。
義心云。問。既成有法有無二量者。未知成有法有意許不。無意許。如何有法差別相違。答。成有法宗不無意許。由雜集說。若有若無所成立故。然有法意許宗法中含。今違非法中意許有緣性。其宗法自相亦亡。已作相違量時。云有性非作有緣有性。便違作有緣性。有性不作有緣性替處。便違作有緣性。故違有性差別也(文)。
下文云。問。有法差別差別狀何別。答。若銜著法。即名差別。若銜有法。即名有差別。如真他用‧假他用。假他用但銜著法。不關有法。故名差別。如作有性有緣不作有性有緣性。但銜著有法。不關於法。故名有差別(文)。
文軌疏二云。問。必為他用宗中含積聚他用‧有積聚他用。其無積聚他用即是差別。今非等宗中亦含作有緣性非等‧作非有性非等。何有緣性非即是有法差別耶。答。如言顯宗。自相有法共相為法。今意許宗亦爾。自相即是有法差別。若共相即是差別。其等上意許積聚所受用宗。通臥具上。是共相故。是差別有性之上意許有緣性宗。唯在有性。不通餘法。既是自相。故是有法差別也(文)。
三卷私記下云。又法有二種有法加言以去而名法者。所成法故。名此為法。非差別法名此為法。二差別法義於餘。即宗中法非有法加言以去而名(已上三松傳云云)。
長元九年冬十月一日。於維摩會成業之日。東大寺聖範入寺探題東院經救大僧都成無本作法之義。量云。所說有法差別相違無作有緣性之本作法。許合違量攝故。一因三等人付相違決定云。所說有法差別相違。應有別作法。論四相違隨一攝故。如法自相差別此量重勘相違決定云。所說有法差別相違無別作法五因之內。合違量隨一攝故。如餘合違量。又付有法差別相違云。合違有法差別非合違有法差別者。是意許差別也。者樂為欲成合違有法差別。而同喻自相差別。是非合自相等。非合違有法差別。望意許宗分異品。論四相違隨一攝故因轉彼異喻。同異有。闕後二相作能違云。所說有法差別應非合違有法差別。論四相違隨一攝故。如法自相差別相違云云)。
興福寺智尊設量云。所出第三因量。應非各別所違作法。是合違攝故。如違三四等(文)。
大寺經承量云。所舉有法自相有法差別相違因。應非本作法。合違量故。如違三違四(云云)違三四等所舉。故非有法體。非本作法。故同喻攝(云云)。
私云。此等比量不知違三四量故致功勞耳。
此言者無之有之事。
清記云。疏若大有能別不成等者。問。此據他宗意許大有性。何故即他意許之有但是有無之有。不許為大有。答。此據設他。若成立有性有緣性必不可大有有緣性。即犯能別不成。此故。但意許成立不言陳也(云云)。
文軌疏云。此作有緣性。言不彰。但是意許。於有性有作有緣境界性義。故非自性。名差別也。若言中立宗云作有緣性非等者。此則作有緣性是有法自相。不名差別。若即心許此作有緣是離有性者。即是差別。非自相也。此則自相差別本無的義。但約言顯意許而分此二。若餘解。恐難取異(云云)。
今案。文軌疏云若言中立宗云作有緣性等者。此若字則設之義也。依之斷中。若據意許立云。有作有緣性准此等文。可破設顯意許之義矣。
義骨下卷云。問。有法下意許過。若言意許所別意許能別耶。答文(文)。
四相違私記云。疏此言者至非大有也者。言者。意許差別有性有緣性之有。是有無之有。非大有之有也。非境性者。性亦大有性共為業因有緣性也問。若顯云大有有緣性。有何過。答。若云爾時。有他能別不成。五頂大有故也。問。若爾約能違量。有性大有有緣性。不遮。答爾也。若爾遮。能別不成等過。所以上文。若難離大有所別所依。犯自不成(云云)問。若爾何此下文云。不遮作有緣性。但遮大有有緣性(云云)答。是述能違量心。非謂爾云故言陳大有有緣性也。問。何故云不遮作有緣。答。作有緣性之詞通於離實即實。故正欲意許大有有緣性。即實離實共德業作有緣性。有緣性之詞有濫。是令見意許。非謂顯言陳云爾。疏意此也。若准纂意者。顯云非大有有緣性。而亦無失也(文)。
今案。若准違三違四有差別。今大作法亦勘作有性有緣性作非有有緣性。作能違之時。可言有性非作有性有緣性也。論作有緣性之文。明樂為作有性有緣性也。此言有無者。則釋此有字也。問。直可勘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又若立非大有性者。有何失耶。答。敵者欲勘意許差別之時。必用共許詞。如定眼識非定離眼識色。并積聚他用劣不積聚他用勝等也。而若勘大有有緣性非之者。能違之量可能別不成過。性非大有非有性之物。豈非所立不成失耶。故疏云。若大有有緣能別不成。闕無同喻異為喻所立不成(文)。
三卷私記中卷(文空睛僧都傳歟)。
問。作有緣性之有。共許有歟。為大有耶。答。共許有。非大有之有。故疏云。此言者。有無之有。非作境性。故非有也(云云)問其非境性之意何答。大有性作德業之緣因性。作有緣性之有。非其大有能緣之因緣性。問。作有緣性之有云大有之有。有何過。答。疏云。若大有性。能別不成。闕無同喻異為喻。所立不成(云云)意云。若作有緣性之有言大有者。有性有緣性之能別不成。同喻性非大有者。成異品。故闕無同喻性為同喻所立不成也。問。約言顯宗避過。作有緣意許宗。何約此避過。答。能違量牒本量意許宗作。故為能違量避過。意許宗避過故。俊清記云。疏若大有能別不成等者。問。此據他宗意許大有性。何故即他意許之有。但是有無之有。不許為大有耶。答。此據設他。若成立有性有緣性。必不可大有緣。即犯能別不成。此故但意許成立不言顯也(云云)。
又云。問。爾何論云。如此因即於前宗有法差別有緣性。以此見。可言如與意許有緣性宗之因。答。彼非指作有緣性宗與此為因。立有性德業時。含有性有緣性。故云有性德業時。成有性有緣性。為顯此義。云即於前宗有法差別有緣性。故疏說此文云。勝論此因既成有性遮非實而作有緣性。此因亦遮有性非作有性有緣性(云云)問。有性德業者。含作有緣性之意何。答。其有法有性擬作有緣性也。問。何故云爾。答。直舉共許有性體云有性不舉彼上義。尋意許實有性難之。故勘著有性有緣性。而顯意許實有性。問。直舉有性體。勘著意許實有性。何故更顯含有性有緣意許實有性。答。如言等必為他用時。意許神我他用。舉有性體立彼上義時。顯意許實有性。直舉有性體時。不顯故為顯有性云時。舉有性體義。含有性有緣性語之。問。於有法自相相違。直舉有性時。見意許實有性著有法自相相違。而何云至此有法差別相違。含有性有緣性。答。於有法自相相違。尋擬有性實有性之意許難有非有性。直非指言顯有性之體而難之。問。其有性有緣性為宗量物歟。答。爾量。即量有。有性有緣性。一實故。德業故。如性。問。是量闕後二相耶。答。若如是立時。不闕後二相。問。若爾此言顯量歟。答。不然。此意許量也問。意許量闕後二相。被能違者。何云此量云意許量。不闕後二相。答。其作有緣性宗言顯可云有性有緣性者。以此避過云時。不闕後二相。問。若爾此即為意許量者。可言如與非德業宗為因。與能違量宗為因。何云如與作有緣性之宗為因。答。彼有性德業云時。望含有性有緣性云爾也。問。若爾何云如遮等。答。遮非等我成作有緣性云爾。故疏云。勝論此因既成有性遮非等而作有緣性(云云)問云有性業成有性有緣性者。有性有緣性之量。猶可言顯量。何云意許量答。共有性德業。成有性有緣性。者意中所為非言顯所立。故此即為意許量。故義斷文破有師言顯量也。問。有性有緣性之處成挾大有性故。不可言有性德業之一量。有法自相相違‧有法差別相違失。唯可云有法自相相違。答。不然。有性德業之言下。含有性有緣性。非別有性有緣性量也。問。直言有性言之下意大有性者有何妨更云有性有緣性之言下意大有性。答。直舉所說有性有法無義。被不見意許大有性。舉作有緣性云義大有性之意許顯之故。云作有緣性之言下意大有性也。極成不離眼識之其不離眼識之言下。意許非離眼識色。是即云有法下意差別如是例多准之可思。問。云言顯量義斷破者。其破文如何。答。彼文云。問。既言不以意許差別。此作有緣性為是言顯。為意許。若云言陳者。如何立宗云大有有緣性。言大有時。他許不許。若許成。不許闕所別。作有緣性為言大有。為不有言大有性。他許立已成。不許闕能別。故他不許。即俱不成何成量。若云言有意含作有緣性。亦含此即意許。何得云言顯。不得云如汝立彼云。言非實。雖是意許。即而立已顯作有緣性。何不許然者。不然。何以故。前量云非實。故言有時。即言顯實上之有。云非實。除大有外更有何有。故言有時即言顯今作有緣性不云非實。以有為有法。作有緣性為法故。俱是不無之有。作有緣性中。意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是其差別。今據意許難令成過。故非言顯(以上云云)。
因明別傳云(觀理僧都)斷下文。以有為有法。作有緣性為法。故俱是不無之有。作有緣性中。意大有性。作非有有緣性。是其差別。今據意許難令成過。故非言顯(云云)問。此意何。答。此有性有法自相。即共許不無之有。此有法自相處。意許有緣性。總意許即亦共許不有。今斷師此總意許為法。此下別大有性‧作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作有緣性。重意許差別。作能違量故。此一實有令違二因令違三因言也。問。爾其作能違量何。答。有性有法自相。此下為作有緣性法。此作有緣法處重為大有有緣性‧作有緣性‧作非大有性‧作有緣差別者意立大有有緣性作有緣性。同喻性。一實德業。非德業。作有緣性。非有一實德業。非德業。作有緣性中。大有有緣性。異品一實德業故因轉彼。同異有。作法差別能違云。有性非作有緣性中大有有緣性。一實故。德業故。如性。問。論并疏。作有緣性‧作非有性。共為有法差別。而何今違論疏。斷師云以作有緣性為法。答。夫不違論疏意。何者。隨意許有法處取舉意許時。名有差別法處下意許時。名差別。雖有上下不同。義意都不違。問。若爾爾例。答。爾有。即云許非無故因令違因。有法處取上意許大有性作非大有性。名有差別法處下意許能有實德業離業有性不能有實德業離業有性。名差別。此亦爾。問。論并疏。一實因出一因令違二作法。何今云令違三因。答。亦不違雖令三因。疏及論云令違二因。問。何以斷意可名差別。答。虔記云。其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即差別今見意。私推此意。前意許有性有緣性。者直取出設立有性有緣性。此自相有緣性處。差別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敵者作能違時。成差別相違言也故斷云。准前釋。望不加言。名有差別。若加言已。即名法故(云云)虔記釋此文云。如言有性非實。其作有緣性。有性中含名有差別。此即不加言。若言有性有性。此加言已。即名有自相。其大有性‧作非大有性。即差別也(云云)問。此記意何。答。者立有性非實時。其作有緣性。有法有性處攝。故名有差別。此任者本意未加言。若者自進尋其意許。立有性等。作有緣性時。是加言已。即成自相。此自相。作有緣性處。為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是差別言也。問。若爾即名法故之法成何法。答。云此有二傳人云。成自相人云。成差別也(細可後尋之云云)。
注釋下云。此言有無之有等者。有法自是共許有。非是大有有緣性也。若大有性等者。釋如彼本意言顯立時。有諸過失。例如法差別云。若言等必為我用。能別不成。闕無同喻臥具為喻。所立不成也。有性言陳有法自相等者。為避前過。言中總立。唯意中立大有性。例如法差別中言。方便立宗云。等必為他用。有法指事顯陳。為他用法方便顯示意立必差別積聚實我受用也。然言作有緣性者。但是文略理實應言大有性。例如略云實我受用。不言用勝也。彼此二文。其趣是同。不同於此中立兩重意許。若不爾者。彼差別與此文同。應有兩重。又今意云。言顯立過失。故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為意許差別。明知此言有緣性者。即是大有有緣性也。若執單是有緣性者。以此為言顯。亦云何為避過。以之為意許。豈意許中苦避過耶。是故疏文但料簡有法自相宗及一重意許。非是料簡兩重意許。若約別解。假云兩重亦所不固執者非。問。斷云。以有為有法○是其差別此豈非兩重意許。答。斷主乘義出自別解。據設言顯立。如是釋。非言意許兩重差別。或本云。有無有作境因。兩本俱無過。前本意云。此言有無有也。非是別法。為境之因而能緣。故非大有。後本意云。此言者。是有無有。體即是境。境即是因。故非大有也。是故前等者。彼上來義非如立聲無常比量有緣性而作相違。為簡彼故。云是本成。比中清云。此據他宗意許大有性。何故即他意許不許為大有耶。答。此據設他。若成立有性有緣性。必不可大有有緣性。即犯能別不成。此故但意許成立不言陳也此釋未可。問。此釋順前所引斷文。何言未可。答。若述斷意。此釋可然。而不順疏故為未可。問。大有性是所別義。如何今言能別不成。答。斷云。望不加言名有差別。若加言已即云云)今文亦爾。若言顯立即是能別(文)。
有緣性之事。
疏云。此言意說。彼勝論大有句義有實(至)因即是大有大有有實德業故(文)。
尋云。作有緣性者即是大有也。其有緣者何物耶。若大有心境性者。既云同起緣智緣三為有。可言為心之境依之諸寺因明師皆傳此義。
若依之。等者既云有緣或云有緣。若非有性者。何有之名耶。故斷中云。 前記云。疏德業三。德業依實而住。此三體和合之時。與能詮言家為境。故言同起詮言。疏緣三為者。能詮言詮等是有體。法既是有。并與能緣家智為境。何等。答。由大有成。即德業三始能起。得能詮言及能詮(文)。
邑記云。疏德業三為能起有詮緣者。此說由有大有有實德業。故此三種即能為能因。同起詮緣。詮三為有。緣三為有。此因即是大有句也(文)。
孝仁記云。文德業三和合之時者。是等起時。三有有緣大有性有。而有為因言也。問。不和合有而名和合時耶。答。等法未生起時。名不和合時也。文德業三為等者。謂心等為因起。等有詮緣也。爾所以者。大有性有而有實等故言也(文)。
燈抄云。後釋文者。德業三和合之時等者。德‧業兩句實為所依。依實而住。此三體和合之時。與能詮言為起言緣故。云同起詮言。緣三為者。能詮能詮等是有體法。法體既是義。與能緣智為起智緣此義云何。由大有成有。德業三始起。得能詮言及能緣智。謂彼宗意。德業三同起詮智。詮三為有。緣三為有。由其第四大有為因。有性無。有智不起。故云能起(文)。
注釋云。問。作有緣性訓釋如何。答。文云。有性異。有緣性同。有緣謂境。能緣故。如性。一實故。作有緣性。體非等。依此等文。應訓作有於緣之性。有緣言表德業三。作性言表大有異。問。若爾何故疏云。同起緣智緣三為有。斷云。今諍大有。與能心作境性答。此縱橫解釋。顯有緣性義。非是直有緣性名。若不爾者。如前所引能緣諸文難消。又有別解。至下能違中當悉之。問。有性之名。是約何義。為不無之性故名有性。為令不無故說名有性。為能有於詮緣之性故名有性。答○今且解云。以此等義合名有性。如藏識三藏義。名亦爾。眾義合立。然性雖是能有。餘義闕故。不名有性(文)。
又云。問。彼宗能緣是德句中覺樂等。若俱能有於覺等者。是即德句還能德。即爾本立有性非德。德故因應是不定異及德俱有德故。如有實因望子孫微不定過。此亦應然。答。且案之云。有性異為等性故。不分別名。有實等德等。但為覺等所緣。望此義邊名有能緣。不同與彼為性名有。例如實德故名有大有德故名德。然依能有即名有德。彼有之言。義既各別。此文亦爾。言同意別。或大有等能德等。還以德為因。而能緣故。能緣非德力用。然依為說能有。下諸文准此二釋。問。斷云。孫微雖有多實。非是大有。復非彼性若依前釋。子孫微等既非彼性。何名能有。答。彼子微等能持父母。不同德等唯為所緣。況是彼計不勞分別(文)。
略纂云。作有緣性者。此有兩解。一云。心及心法有性者。從境為名。名曰有緣。二云。心及心法有所緣。但是心等皆是有緣。非唯有。心等從境為名。名曰有緣。其大有能作有緣境界之性。故言作有緣性(文)。
文軌疏二云。於前有性有法宗上有差別義。謂作有緣性也。心及心法慮。有緣性者。從境為名。名曰有緣。其大有能作有緣境界之性。故言作有緣性(文)。
義心云。問。有法差別云作有緣性。為是大有心之境性。為是能大有心性耶。答。准疏解云。有性者。是所緣大有性。性者。是能性。性字屬能緣智性。又解。言作有緣性者。即是大有大有心所取境性。所取境性即大有也。故以一實所緣大有非實。其性但是緣性心所取境性。非是大有心所取境性。故成有法差別相違。非作有緣性。故知不是大有心性。若不爾者。豈以一實為能緣耶。若成能緣。何故論云即於前宗有法差別有緣乃至非有性。然依疏解勝也(文)。
注抄下云。和合之時乃至為因者。謂能詮言緣智不晃孤起。必三有體為所緣境方起此能詮緣故。能起有詮緣因即是大有者。謂德業三不能有。由大有有。即大有能詮緣境之因。望其能詮緣。大有是因。因此解甚不會論意。剩加詮緣一重。令於義迷。向若五頂不信業有體。可將能詮生。明知所詮有體。彼從來信有實等。將此能詮緣復何所證。此解甚深。不能具顯。恐厭文繁。但申正義。謂五頂不信等外別有性。前量遂遮建立有性。不唯別有其體。意許有實等。而與等作有緣性故。此第四違其意許非有性。非謂心心所所緣之性也。若是心心所所緣之性。一切法總是。何須意許耶。亦是前共不定過。各別有緣為境者。有總同總異。別別異。故言各別也。
又云。作有緣性作非有性者。不然。有作有緣性。是意許有作非有性也(云云)。
以此文可難有法有性之下帶作非有差別之義也。
注釋二云。三句大有和合之時。三句同起能詮等為有之言三句同起能緣等為有之智○如是三能為心等因(因者境也)起詮緣之因。即是大有性。大有有實德業故。應知此中有兩重因。以大有性為等因。以等三為詮智因。或大有性能有實等。還以等為能有詮智耳。下有緣謂境。能緣故文准之(文)。
問。令法和合事。必依和合句義耶。
疏云。句論說。同句義云何。謂有性。何等為有性。謂與一切有詮‧智因。是名有性。智謂能緣(文)。
尋云。有性德業和合。其有性能有。不假他力。若爾有性有令法和合之義歟。案彼宗心。諸和合之物。皆立和合句義。如何云有性功能耶。
前記云。疏謂與和合者。此大有和合。非和合句也(文)。
清??注抄下云。和合因緣始能和合者。問。和合和合句義。此中復言由為緣方能和合和合句義功能何在。答。功有親疏。如種生芽。種為親生。水等疏能生。水。種亦不生和合亦爾。自不能和合也。和合因緣者。和合自是和合句義。此與彼和合句義因緣故。和合因緣主釋(文)。
注釋二云。言和合者。周殊同云。德業依實住。和合也。備云。和合性也。有云。同現在有。云和合諸釋未了。今謂。但是大有德業三和合也。如下文云。何等為有性。謂與一切德業句義和合(文)。
前記‧燈抄。於三句和合義之文。如次上抄之。不葉句論文歟。 邑記云。疏和合一切所取至有詮智因者。由大有為因。和合等令有。故取時。於德業作有詮言作有智緣故。說有詮智因即是大有。問。何故為根。答。彼以五大等根。以覺等及現比智以為心根(文)。
又尋云。何云所取。不言心心所耶。
前記云。一切所取者。問。何故只言所取。不取心等所取耶。答。且據有境而論。根能取境。因根前果識。識者即心所是也。即由心所根而住。從強而論。故先舉所取(文)。
橫川注釋二云。一切所取者。諸師多云。此但云根下但舉心。各取義(文)。
問。大有性於十句義令有幾句義。不令有幾句義耶。
疏云。彼下文說。如是有性有實德業。除同(至)有同詮緣因
尋云。
邑記云。疏除同能至所和合者。此除六句。既說所和合。即除和合有性不能此六句。故並除之。無說。體無理不須說(文)。
燈抄云。除同能等者。同者同句義也。如前已說。能者。德業三。或時共一。或時各別。造自果因。所須因。此者。應不能造果。能體者。德業三。或時共一。或時各別。不造餘果。決定所須因。此者。一法應能一切果。因由此。唯造自果。不造餘果。俱分體者。即德業三種體性。此三之上總俱分性。等等別俱分性。互於彼不轉一切所取。當舊所說性也。亦同亦異故名俱分。言異者常認實轉。是遮德等心心所因。是表實性心心所因。是表實性心心所因。俱於實轉。異之物。實由此。於德等。故為異。一切德業句義和合。能和合性者。能令等不相離而相屬著。此能詮緣因和合。除此同等五句義。所和合有同詮緣因有性(文)。
前記云。疏除同者。異句也。雖此解。不順論疏異所和合者。異者別異有句。異所和合大有。名有也。時軌疏問。灟作此判。雖爾疑情未全遣爾。復應審(文)。
後記云。所和合者。意舉所和合彰能和合非有也(文)。
注釋二云。除同等者。邑記○後記云○(云云)意云。同句‧能句‧能句‧俱分句‧異句‧和合句。除此六句。其大有有實德業。五朱意五句如邑。所和合者。謂大有句於所和合德業三。同令一向詮緣為有之因性也。然不明和合所屬。周‧清‧獻三師。前四名同邑。異所和合者。謂彼大有於所和合德業三。而大有性能為等詮緣因也。然不明異句和合句之所從。備云。大有性是有實德業時。除大有句義。而能‧能‧俱分‧及異所和合時。有同詮緣因也(乃至)所和合者。和合句義也(云云)此上四釋。是非難知。撿文。亦不分明(云云)。
四相違記裹書云。(修南院云云)面(長朗律師傳)疏云除同俱分等之文方何。答。三樣。一除同‧能‧能‧俱分。異所和合有同詮緣因云云)二除同‧能‧能‧俱分‧異‧所和合有同緣因云云)三除同能‧能‧俱分異所和合有同詮緣因云云)問。初破意何。答。同者大有性也。能者。句中二也。俱者性也。意大有除己‧能‧能‧性。異德業三。令詮緣德業三之因為言也。言所和合者。德業三。所以俊清師云。其等能和合和合云云)問此初破文依何記所讀。答。是依獻記文所讀也。故彼記云。除同俱分異所和合有同詮緣因者。除同者大有句。此意云。除同能等者。異其所和合業有大有有實德業。今言除同等者。謂大有雖異有體。而不能有其同句及能等。故須除之(更檢云云)問。第二破意何。答。此意。同者大有能‧能‧俱分‧異‧所和合。此六句非有己。故除此等有實大有性同令詮緣為因為言也。問。此依何記文所讀。答。是依俊清師第二釋所讀也。故彼記云又釋。除同等者。同謂大有性句。異即異句義。所和合和合句。除此六句。餘德業等。以此有為同詮緣因也(云云)問。第三破文何。答。大有性異所和合和合等三。能‧能‧俱分異所和合等。而非有等云事為顯。云除同也。能‧能‧俱分‧異所和合而讀也。問。此依何記文所讀。答。依俊清師初釋所讀也。故彼記云。言除者。有性有實等三。更不能有餘句。所以即云除同。同者即大有性。有性當體自不能有己故。能‧能等並非能有也。異所和合者。非謂異及和合句也。其等是能和合和合。明此大有句非是和合句之所和合法也。有同詮緣因者。有性也。既以此有為詮緣之因(云云)。
孝仁記云。文同俱分異所和合有等者。其異名俱分也。問。異句與異如何別耶。答。異是等類同類言時。自然自餘之法令異。故異非異之能。故別異句也。問。名同句。何故煩名異句耶。答。異雖異之非能。而同言時。自然異。故非煩也問。有寬狹耶。答。有。謂異句唯大法業相望而為異。其異句等相望而言。亦且之中之九種相望言也。問。同喻言時。自然異故。名異者。異之時。自然同故言。而可名異同句也。答。同言時。必定自然異餘法。若云異時。非必有同義。其自餘法非一種故。故非例也。問。何故不言和合耶。答。所和合言故。自然和合故。更不言也。文所和合者。等三言也(文)。
(延寶二年甲寅涅槃書寫已竟。二日至五日。十六日依原本對正點句畢)。
略纂云。問。同異有。方是相違。其一實等。於同無。何故此中作相違過。此有兩解。一云。因若不成有法差別相違之宗方是正因。由一實等因得成有法差別相違之宗故。敵論者與作相違。二云。若望非等宗。因即無同有。若望有法差別之宗。因即異有。相違(於三相是何過耶文處。元本押紙)。
黃私記下文。
問。爾難有性非離實有性者。有法自相相違。為當自相相違耶。答未決(九帖口表紙)。

因明大疏抄卷第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