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抄第十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張曉云
有法自相下
共許有性。同異性能有義。兩常極微合。有色有漏。如空有聲。有一實因破文。有一實因所有攝子孫微歟。和合句有無實。因亦不遍。有法有性寬狹。不相關豫(因意許有無。)有一實等三因互成三宗哉。能違自他共。三種有性。
子島上綱受貞松房成三有各別旨畢。此義幽微後學必信之可祕可祕(云云)先德祕決誰不依學。此義意云。實等當體之上有不無義。彼不無依彼能有之性。師主意此性必與所有別體也。弟子雖許其性還屬所有法體(為言)
問。實等及不無有中。以何為有性之所有。答。以實德業為所有體。體既所有。是故具不無義(為言)
問。子島御意。以不無有為大有之所有為功能。今何以三句體為所有耶。答。實等有二性。同異性是別性也。實等之為實等依同異性也。大有是總性也。實等不無依大有性也。若為實德業等各別性。具各別名義之邊。為實等體之日。不無義自分。與實等成別體。若此不無即見實等。還即一物也。若無體者。豈為實等哉。方知不無。而實等也。實等而不無也。此二義中。實等云門門當表體。不無云門似體上別義。所以分為別體。實共無違。
問。若爾不無有定與大有別哉。答。不爾。其不無者性即大有也。以用歸性即是大有性也。重意云。實等上不有無分。不正實等。是貫通諸法之有性也。彼宗凡云有物既大有性。此名何有不無有哉。
問。此義不爾。大有者是令法不無之性也。依能得名。非有性體是有云義。皆有大有令體非無云等是也。今何以不無即為大有義耶。答。此難甚不可也。有性有義但表他義者。有性是何物哉。彼薩婆多生等四相。生是生而有法令法能生。法體生還是能相之生也。外道餘乘所立多以如此。況同異性為各別性。同異自是實故能為實性。乃至同異是業故業句依其性為業句。同異只令實等為實等自非實等者。豈為各別真實之性哉。
問。同異若為實等。與三句有何異。故疏云。能同異故。實德業三(文)雖令他同異未云即實等。如此文上下非一。豈以未定義為大有例耶。答。同異是實德等各別性也。性豈非相之實體哉。彼勝論聲性即同異性。為耳所聞法。同相得聲名。可知同異本是聲也。譬如大乘真如色心等各別實性故。體自是色心等。誠實性故名唯識者。非只依主釋。若論理識真如自是識也。勝鬘云自性清淨心者此意也。以佛法而推外宗。若爾聲性是聲體也。有性豈非有體哉。但依大有令實等有者。相性各別論之門也。有義暫屬所有法。依能有性實等有不無體。如佛法性用別論門。若以用歸體。實等不無義還成大有體。如佛法攝相歸性門。勝論宗義自本有此二門。若夫不無定與大有別體者。寧以他法名呼大有體耶。設又雖爾非言陳不無有時。豈亡大有體哉。仙人初說有實等之時。未開其真實性。譬如佛呼色心等法未顯其真如實性。若說大有了時。攝義歸體。不無即實等也。如大乘攝假從實。以苦無常等義。即為色心等體。若以實等體歸大有性還屬總性。猶如以依他為空無我等共相真理。
問。若爾弟子即實有又為不無性耶。答。爾也。弟子意云。實等法其性自是可有。其性有故是不無也。不待他有性。於一法自根本實性是能有也。依性其自體如此不無是所有也。重意云不無是體上義也。猶如大乘苦無常等共相。其真實是實等當體性也。如色心等自性。以體義淺深門暫為能有所有。若對師主宗猶是不許有性之意也。弟子宗似大乘攝假從實門歟。而大乘猶不許能有所有義歟。
已上年來之間久加愚推。雖外道法門猶是法性之一門也。數論勝論皆是大權薩埵也(經說)一世愚人乍執我法。自不談我法義。自不案立者。不能改邪歸正為其引接先探愚夫妄執之源。立種種異論。設雖導他都無實義。猶可墮妄語。方知權人世論必自法性出(是一)二者為顯佛法德故立外道義。六師與舍利弗論義。數論轉救陳那難等是也(是二)若不知他宗時不能難屈。遍覺三藏為與小乘一師論義。令外道講彼論等也(是三)瑜伽唯識等盛訓釋外宗。理門正理等專顯示過相。可知大聖依慈悲智惠之二門。令愚夫入正道之方便也。不悟此旨之人。多以因明等謂無益事。佛子所望又非無由矣。
已上先年二卷私記指示中記之。
今云。實等五句雖云不無之不名有。如纂要。
問。不無者是有義也。遮表雖殊所詮不替。如何纂家分二義耶。答。師主宗大有是自有也。實德業依大有雖不無不自功力。不有根本。不有實性。故於本性有與有名。所有功能不云有也。是其宗計也。
問。若爾如何有法言陳共計不無正名有性耶。答。不無即有故。且云有亦無過。但分本末輕重具明之時。云不無不名有(纂要意)
問。若爾實等不無即是大有歟。答。云爾有其理(如往日記。)但此義聊似過。實等處令許不無義。此即大有之所有之功能也(為言)
問。若爾於有言訓樣如何。答。一云所有有云也。能有有云也。此義雖巧能尋本書俱是不無也。不無者當體有云事也。非以有他物為自名。重意云有自有物雖令他有。立名之方只自不無義也。若如前義者。纂要須以其訓釋為二差別。而實等雖云不無不名有。大有名有以之為二殊義。所有正得有名者。何煩只云不無不名有哉。但前義又會可云。能緣所緣俱雖緣言所詮能緣云緣所緣必加所言不直云緣。如此能有呼有。所有不云有也(已上)
今猶責云。共許不無有者。自具不無義也。不所有云訓。又大有同云不無之性。訓釋不分二也。
問。同異性以不無義不名有耶。答。纂要不許之。不能有故也。若如實等不無亦名有不遮之。故云有一實等。隨文非大有之所有故。猶不同實等。大有之名或時流至實等上不無處故。若又以本奪之留大有不留實等。同異性無此義。非大有之所有故也。
問。纂要牒他救云。實等大有有不無之義。得名有。同異非有有不無不名有(云云)此救意同。今義勢。既是他師意也何為正義。答。能破云。亦應實由有有體不無。彼非有有應非有(云云)意云。汝若云實等大有之所有故名有。同異非大有之所有故不名有者。若爾實等。大有之所有故其體不無也。同異非有所有故應非體不無(為言。子島云。應非有(者)有字可訓讀云云。)自義偏於大有與有名。實等及同異俱不云有。其體同。不無也。而彼轉救者。實等同異體同不無。有義異故。正義相例有義。體不無。又應異責也。纂前後偏於大有立有名嫌餘也。但於不無分或時實等呼有名同異不與其名也(然此後重無強用歟。)
修學房云。共許有性離即離二別有其體。謂實德業當體不無。即是世間云色有心有之有無之有也。於此師弟共許有無之有。師主云別有大有能令實等非無。弟子云實等性即能有實等令自本非無。即離二有。即是能有。不無有非其能有。唯目所有實等當體不無義。故別有其體也。若師主意云大有之外無餘有者。實等當體不無。即是所有。豈是大有耶。亦如說有能同異性有能和合。其有之言更非大有。同異和合非大有有故。故纂要云。雖體不名有。而體不無之義共許。今取此不無之義。共許為有(云云)若屬實離者。豈共許耶。然言能非無性及能有於一實故者。不無之有。雖非能有。假言能有故。疏引有色喻。云此色體上有其色義(云云)以色體上有色義。名為有色。非自體能有自體名有色。亦非有名法能有色。意云。若望大有即是所有。由大有令非無。而非無有故。若約不無之有分能所有者。不無之義名能有。不無之體名所有。是乃所有之中。假立能所有之名也。如子孫微名有二多實。豈即離二有能有哉。
本云。實等上不無之義名共許有。實等即體名即實有。故疏述即實有。云實德業性不無即是能有。釋共許有。云實德業上能有非無性。又即實有屬一一法體。無能有一一實之義。共許有一一法上共義。有能有一一實之義。故疏云。是故於因。無隨一過。有一實故(云云)以此可為口傳。
大有同異名有一實事。
子島記裏書云。邑云。問。大有名有可言有一實。同異不名有。何得言俱能有於一一實。答。大有同異俱是實德業性。一一實等有此性故。設同異性亦能令彼實等有同有異故。此二性俱能有於一一實也(云云)周記及燈鈔云。同異名有者。非約體有名有。據能同異實等故得有名也(文)
記裏書有末學之標者。清水裏書也。無標詞者。若是上綱後日自書加給歟。餘德記多有其例。
注釋云。問同異不能令實等有故。有實等因不可轉彼耶。答令體非無令體同異。大有同異功能雖別。然同名能有是即彼宗計。謂彼意云。此之二法自體不無能為實等三法之性。故名不無有一實等。故纂要云。問若以同異。雖體不無○同異亦爾。故因遍轉。問何以知彼能為性耶。答勝論宗中所立聲性是同異句。聲是德句。以之准知。彼體實有亦為彼性。於此分所。取能性者名為能有。即同異等。取所性者名為所有。即實德業。故此二法功能雖別能為彼性。其義皆同(文)
同異性能有義頗難辨。如一因違三處記之。又同異性實等各別性云事。以聲性所聞性可知之者。年來暗推也。今披注釋。全同愚案也。
兩常極微合生第三子微事。
尋云。父母微外別生第三子微歟。將父母二微合名子微歟。若如先者。既同佛法許生滅無常。何法印非印門之時。云外道教不說諸行無常故名非印耶。又明燈鈔云。已合之時即名為子。非謂已合外別有所生第三之子○望未合時名為第三○(文)
若二微合名子微者。疏既云生第三子微。知別生云事。況若不別生者。此師無常者。隱顯無常歟。設云爾者。既同聲顯論師。何云所作性故對聲顯論隨一不成耶。今云。父母生子孫者。或二微合為子無別體。或能生二微外別有所生體。二義異也(義演寺)今且存別體義疏云兩常極微合生第三子微○初三三合生第七子。七七合生第十五子。別不生者。何云生耶。和合名生者。其體豈無常耶。若以離名無常者。合離是轉變無常也。豈同數論哉(三)若不別生者。何云第三子哉。若以已合位為數者。豈實義哉(四)如是展轉生一大地者。後後實生長故也。若與本無異者。父母亦有質礙。與大地同歟(五)
問。別更生第三子微者。何云不越因量哉。所生子微其量可越父母微量故也。答。彼宗有本計有末計。本計意者。不越因量者。所生子微與父母隨一微量等。而子微與量德中大量合故。其體離非粗。而似粗色。故色根之所取也。本父母微不與粗德合故。非色根所取也(量德有五其中微量大量異也。大量云粗德)故論云。若謂果色量德合故。非粗似粗色根能取(文)彼師意子微量乍云等父母隨一微量。而又名粗色。故論主破之云。又所生果不越因量。應如極微不名粗色(文)
問。其所生果色與父母本微。在粗處所耶。答。不爾。所生子微。涉入父母。遍在自因處也。故唯識疏云。以量既等即一處住。體相涉入名處無別。
問。若爾其量既與隨一微等。若涉入父微了者。應不遍在母微處。答。子微量雖等一微。一時中一體子微遍相入本二微也。非一方遍父一方入母。全體皆涉入父微。全體皆攝在母因也。此事難知故。末計子微一異與父母二微等云也。
問。以何知。本末二計異云事。答。唯識疏。釋若謂果色。遍在自因。因非一故。可名粗者。之轉計。云謂彼救言。前言果色等於因量。誰謂所生。一色之果。唯與一箇。極微量等。今云等者。等如二箇。父母極微。遍在二因之中。因既有二。果等於彼。故可名粗以此文知也。
問。成大地時。以前子微等即為一分歟。將能生次第滅了。以後所生為增廣大地歟。答。父母以後諸微。生已皆不滅。全成大地也。
問。若爾何云無常耶。答。展轉所生色者。壞劫等時體實滅故也。本微散住其體不滅。故云常也。
論一段文。並破順世及勝論。仍任彼論疏文。成勝宗之孫微了。彼疏具解。廣可勘見。
如佛法言有色有漏事。
子島引周記云。有色之有配因。大有有配宗有法。有色有者。色體之上有質破義。屬著於色色有礙。故名為有色等(云云)
問。宗因亦是共許有也。何別用有漏喻耶。況此文明因有。共許不無之義。何忽引宗大有喻耶。以有漏喻喻大有。有何由來耶。
答。子島釋云。此文為顯因無隨一不成之由。乘便更引喻。釋有性及有一實等義也(已上)次宗有云大有者。初為五頂說彼不信之有性。今釋彼先說有句也。不云以之為有法言陳也。有法有法。言共許。意舉大有。其大有以有漏為喻(為言)
問。引有色喻之意。色體能有色義歟。為當色義能有色體歟。若如前者。不無有義能有實等如有色言者。色義能有色體也。不爾法喻頗不相似。亦如空有聲聲體是所有。若如後者。疏云此色體上有其色義文答。子島云。有一實有德業者。以實等體非無名有一實等非有別能有故名有一實等。譬如有佛法中有色之法。自有色義故名有色。非有別能有有色義故名為有色(為言已上。)依此記者。色體有色義。不無有有實等體雖異。所有之外無能有義同。故為喻也。
如空有聲事。
子島云。問。引有色喻足顯共許有。何更重引豈非無用。答。無妨。為顯一法引一喻。或為顯一法引多喻。是聖教之例也。或說者之意略或作者之言勢。如地法花經中。引譬如月諸星中王等十種喻上。明法花經之殊勝。最勝王經中。云如來。舍利白如珂雪物頭花等天。引種種喻顯一法。豈是無用耶(文)
尋云。引已所見之邊令知未所見之邊。是引喻顯法之義也。若爾唯以有色喻。可顯有一實有。何重引有聲喻耶。若強引多喻者。為顯大有亦可引數喻。況顯揚論無著菩薩。釋青色觀門猶如烏莫迦花。或如婆羅疧染青色衣之文。云於一處說二譬喻者。此顯俱生和合二種色故(文)明知於一法上雖引多喻。各可顯一法上之別義云事。若一法上一義者。引種種喻似煩哉。所引法花經十種喻。非同顯一義。所月天子為眾星王。顯諸經中最為照明之義。須彌山為諸山王。喻諸經中最為其上之旨。餘喻准可知之。今顯有無之有。煩引多喻。豈非繁重哉。今云。
有一實等因破文事。
子島云。問。若爾有一實等破文如何。答。前後殊也。若約初為弟子說訓者。可讀有一實有德業。是令領解之詞也。若約為因訓者可讀有於一實故有於德業故是成宗之詞也。
問。如後訓者。既為有別能有。豈順五頂意耶。答。初說有實等之時。師弟共許畢。後云有於一實故等上之時師主存有大有有於一實等上。弟子存不無有有一實等故。是共許悉順兩意耳(此是愚推向師可問之云云。)
明詮記有三訓。一云有一實有德業(云云)以疏云有無有為證。一云有一實有德業。疏云能有於一一實故(云云)以之為證。一云有一實有德業(云云)初後訓者違能有於一一實之文(云云)可見正文。
故菩提院因明疏文集。有十箇破文。可見之。
今云。子島訓能叶理。又順疏等。明詮同之。尤可依憑。而近來大堂破文云。有一實故(云云)東大寺豎者訓云有一實故(云云)二訓稍雖殊大都同之。是非未辨。凡和國破文多隨詞勢流下向上。而有一實之實字。不加訓詞返于上字。頗非常例。然而若訓讀上字之時希有其例。至上下俱音而無訓者。忽向上字未曾見之。世舉用之。定中古可信之人。決判此旨歟。仍輒難改可尋其由緒。
有一實因所有可攝子孫微哉。
文軌疏有二釋。一云。大有同異含粗微。名有二實有多實含常散微名有一實。二云。大有同異能有諸實。縱有子孫粗微亦名有一實(云云)疏主御意同初釋也。以何知者。見疏文勝論六句束為四類。無實有一實有二實有多實也。其中有一實者取四類中第二類也。既以有子孫微名有二多實。何又名有一實哉。疏下文云。亦欲顯九實一一皆有。故云有一實(文)九實中四大。唯是父母常極微也。依之明詮釋云。父母極微及空時等五。云一一實(云云)
問。有性者舉諸實句上能非無性。言非實者攝諸實句。若一實言不攝子孫者。此因不遍二多實能有有性。故有兩俱不成失。又以何因可成二多實能有性離實義耶。答。實德業能有有性。其體是一也。非是三句別別而有。是故因遍有法有性。具初相。無因不遍之失。
問。有一實因不攝子孫微者。作相違決定云。有性應實宗有二多實故因。如子孫微喻。答有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不定。有二多實因。同喻子孫微。遍有。異品同異性有。德業和合等非有。故有此失也。
仁平四年春比。長者左相府殿下因明御談義之次。人人云云不同之間。後日有御問。祖師上綱有勘進之事(收不收二義。並注進之。)今取一義大意記之。音石子島楞嚴等意也。惠曉法印久被存此義(云云)
子島云。次文云。大有同異名有一實。俱能有於一一實故(云云)此釋四類中第二類。名有一實之所以上也。言一一實者九實也。可知之。問大有同異既含常散四大。及含空等五。何故不名有多實耶。答此所含中實。自守各不相含。是九箇一。既不相攝故不名多也(然亦名有多實等。其由尤勝也。)
此釋有一實因所有一實。九實也。即常散四大及空等也(云云)仍知不攝子孫微也。注釋二云。今私二義解有一實。一云大有同異於九實體。一一能有名有一實。雖此亦能有二多實。我有一實豈不共用故。偏說也○二云更下簡別皆名一實。由是總別一一體故(備師同之。)取捨任意。今且依初(文。初解尤廣可見之。)
有無實因三過事。
疏云。若言有無實者。和合句義亦名無實。若有彼無實。犯兩俱不成。實等能有上無有無實故。其喻亦犯能立不成。因亦不遍。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亦欲顯九實一一皆有。故云一實。能有一一實故(文)
一兩俱不成。
子島記云。謂無實之類有十二。地等九實及德業和合也。今若因無實者。總乍十二被舉。而有性唯有十一無實。不有和合無實。無實言下被含和合無實。此和合無實有性不有。故立敵共許一分因遍有法有性。故有兩俱不成也(文)
本尋云。和合句亦名有無實以不。若言名者。和合句體非無能和合性。有法共許能非無性有和合句。有無實故因。有和合句能非無有無實。宗因關預豈有兩俱不成耶。況若名有無實者。亦可名有一實。其體能非無和合一一實故。何云有一實因為第六句耶。若不名者。和合句既非無法。亦能和合性。故能非無其體無實。豈不得有無實之名耶。況作非有緣性。實等五句也。有性言陳之下。既帶作非有緣性。其體無實有性之名被帶。何不云有無實耶。若不名有無實者。何云和合句轉有無因故有兩俱不成耶。
今云。試會二義共可立。然而先可云和合句當體不名有無實。勝論宗以大有名能有。能有實德業故。有無實等義。大有專具之實等三句之不無真實性。是大有故也。但同異性又名有無實。實等無實各別性也。令實等同異故。此有雖非大有之有。能有之類故名有彼此法。而於和合句者。雖實等三令和合。非實等性。許法真實性彼宗意不過別總二性。若爾和合句何有實等哉。重意云實等大有為性。故體實有也。同異為性故。為各各法。有無之詞偏屬法體。體者性也。別總性既以二窮。和合具彼別總性。而有法體。彼此相望。令和合不相離。此義尤疏。法體有分全不關和合句。是以和合句。自體有無及二釋。既離所和合無別體之一釋猶有之。豈得能有名哉。設計有體義。不及大有同異之旨推而可知。仍和合句具有無實義云事。全無之。不可異求。但有無實故因付過之時。令轉和合句者。和合句體只名無實。其上不無有有和合句無實故。有無實故因所有通和合句(為言)有法有性不有和合句故。和合句上不無有有無實義。不遍有性。有兩俱不成云也。而今就和合體問有無實義之中。以彼文為難。全不相當。次作非有緣性體。取實等五句。旁以無定量。先本書之中未示作非有緣性體。子島一傳雖有取實等。五句三句又未定。設取和合句。名有性故收之云事未定也。設假雖收有性類。只是自體不無故有體云事也。猶如實等。今所問者。既有他法故。如大有等可名能有云趣也。為作非有緣性體豈此門哉。所難之旨一一不當。
尋云。
二能立不成。
記云。謂同喻同異性。亦不有和合無實故不成有無實因一分。故有能立不成也。
三狹因失。
記云。謂有性寬有十一無實。而為立非實宗用有無實因之時。唯取有實句無實之義為因。不取有德業無實之義。故有性似唯有實句無實。不有德業無實。故有宗寬因狹失(為言)故周記云。因亦不遍者。若言有無實故為因。似唯有實句之無實。不含德業故。乍似唯能等者。若言有無實。為言大有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相似為言不能有德業上無實。故不言無實也(為言)
問。何故有無實因下。不闕德業無實。答。非實宗之時。不用有德業因。准之可知。若猶關者即有不定。謂若如同異性。有無實故。有性非是實。若如實句有無實故。有性亦是實也(是一分不定也實句有德業無實故具如斷也。)
問。爾此依狹因。可有何失。答。可有兩俱不成。謂有性有實德業無實。而有無實故因。唯遍有實句無實之義上。不遍有德業無實之義止上。故立敵不許此因。故有兩俱不成也。
問。若爾與前與兩俱不成有何別耶。答。前是依宗狹因寬。所出來兩俱不成也。後是依宗寬因狹。所出來兩俱不成也。故尤別也(此因亦不遍之義。古德嗷ㄆ。今記愚見也。不可異求之。)
清水付四難。
初難云。如此義者。若爾有一實之因可狹。何者有性者。實德業之上有性也。而有一實因。偏實上不無有也。故有一實之因。只遍有性之有實之上。不遍有德業之上。故可有兩俱不成耶。若許爾者甚可笑。
試會云。仙人立三比量之時。用有一實等各別因。雖為外宗能違因明。義解之所至莫不巧妙(矣)是故疏主取彼因。嫌有無實等餘因。校量德失就本斥餘之日。於有無實故因付兩俱不成能立不成。是則有無實者。有十二無實其義甚廣。而有法有性唯有十一無實。不有和合無實。故有寬因狹宗過。是兩俱不成也。因寬喻狹亦有過。即能立不成也。以寬因對宗對喻。寬狹不等為過。義勢返同。其次下文。因亦不遍等(云云)未指過名實義難知。諸師是故異端非一。但子島上綱御意者。是亦兩俱不成也。但狹因寬宗為失。與前大異。此意有法有性。三句能有。有無實因。且非實宗時可限實句能有。故宗寬因狹。能何知者。以下文。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文是其狹因之相也。兩俱之名前後雖等。過相寬狹不相前過。若更勘別過者。何不標其名耶。知俱兩俱不成也。又今以不遍為失。不遍者狹因不遍寬宗之義也。異前門之旨旁以可知。是故上綱深探疏旨。但清水初難誠以難遁。然而疏主徵有無實故因之本意者。只對有一實等因。欲顯其長短。設難會難遮。此因猶不如三因能立三宗之故也。至其一一過者。未必至極真實歟。重意云。先十二無實甚廣。有法有性不有和合句無實。是根本之失也。有一實等因實無此失。寬狹不均之因。不及宗因關豫因故。先招一過之因。剩又付翻前之狹因寬宗失。從太寬起翻至太狹。誠徵破之餘勢也。子島御意。未必為至極過歟。乍似唯能之乍字。且也暫也。既此因時限實句無實之義。猶以假說未定也。況乎以之為由所付之過。何必真實。而清水律德處實責之。責旨難極。若依子島御本意者。不以為重難歟。
第二難云。又元立三量本意。非實之量。有法有性偏約實句者也。而今有性廣被三句。似妄本意。
會云。三量有法寬狹難測。設實雖狹。今猶有性體同而無二故。且令亙三句。對因徵寬狹。有法先舉未立非實宗故。任體令寬。因是說非實言了後舉之故。須應狹宗限實句能有。是皆強斥因非之志也。
第三難云。又下文中。亦欲顯九實等者。是則捨無常之因。取有一實之因之詞也。若捨狹存寬者。有一實之因。亦可關有德業之義歟。若許爾者天愛非餘。
會云。見疏次第。問中何以無實二實多實不為因耶(云云)疏主答之。於彼三因次第付過了。總詰云。亦欲顯。九實一一。皆有故。云有一實。能有一一實故(文)所詰只顯有一實因之意。所對非近限有無實因狹因過。清水御難。恐妄文起盡強斥他非歟。設又雖對狹因。於有一實因者。只釋顯其意無寬狹不等失(為言)
第四難云。又因亦不遍云者又兩俱不成者。疏文可云二兩俱。而不云也。何末代學者指過相哉。
會云。此難恐不當。上付兩俱失了。下文同類過故別不指其名。恐亦字有深意。宗因不均之中。非只前過。又有過失。是顯重疊之志也。
清水自義云。今案因亦不遍者不別失也。有無實因之名寬體狹言也等(云云)
今云。義勢甚巧也。誠為法將。但因亦不遍者。殊標因名返顯所不遍之處非因。而如此御傳者。名義皆在因中。何不云義不遍汎云因亦不遍哉。而偏入此門得疏旨故。不受子島傳。加四箇難歟。二義通塞披疏可悉。
松室私記云。○後過意。有法有性。有無實二實多實有性。而因云有無實時。不遍一分有二實有多實有性。故有一分兩俱不成過。故疏云。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云云)即邑記周後記意甚好也○。
平備明詮隆光觀理仁覺延義等大意同之。然於其中稍有同異。可思之。
尋云。此義難思。若以有二多實為因之時。不遍父母極微等無實。故可有因不遍之失。何疏中不出之耶。又有一實因。能有父母微等九箇一一實。不遍子微二實孫微多實故。因亦不遍。加之立所說有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之時。有法有性廣取實句一切能有有性。因取四大外能非無義。立有性非實有一實故之時。有性亙三句能有唯以實句能有之義為因。此等亦可有因不遍之失耶。
本云。此義唐朝智周記略記。邑法師道獻師。本朝平備明詮等諸德多分義也。以部黨之多知義道之至。故可存此傳也。凡父母極微二二合名子微。三三合等名孫微。皆是父母極微成堅出來也。故從本極微亦名四大種。由此亦名無實也。一因違三量所說有性非四大種云宗。以子孫微雖為異品。以除四大之言簡子孫微。故無不定過(云云)故云有無實之時。實雖攝二多實。分四類之時。無實限父母極微。故有無實因。乍見似不遍二多實等。故此因不遍妙言。有二多實等因無此濫。故不為例也。不知此旨人。前難叵難。可思之。
守朝記云。有二說。謂一云因亦不遍者。重釋能立不成謂同異性不能同異於和合性。和合句亦不能和合於同異性。故有能立不成也○一云因亦不遍者。不共不定。是松室五師傳(文)
廣述二傳意。恐繁略之。可見文集。三量差互兩俱不成義。
三量差互兩俱不成義。
一室已講裏書云。因亦不遍者。寬因狹宗過也。前以和合句無實。出兩俱不成了。次假以非實為宗時。有法有性狹有實句無實。而有無實故因。德業無實言中被舉也。故此德業無實因。不遍有法有性。故云因亦不遍也。乍似唯能等者。述不遍故也。若非德等宗時。以此德等無實為因者。可有寬因狹宗過也。此假相過也。是兩俱不成也(文)
三量殊兩俱不成之義者。本是一室壽慶聖人之傳也。計之北戒壇良撰擬講。受學于彼已講歟。
本云。重案疏文。若言有無實者。和合句義亦名無實。若有彼無實。犯兩俱不成。乃至。因亦不遍(云云)偏簡和合無實。令有德業無實了。因亦不遍(云云)故知德業無實。不遍實句能有有性。實句無實不遍德業能有有性。故云因亦不遍也。疏云乍似唯能等者。有法有性。雖通三句能有有性。以非實能別見有法有性。乍似唯限實句無實。故云因亦不遍(為言)
尋云。乍似唯能等者。有無實因。乍見似唯有實句無實云也。非云有法有性似唯限實句能有有性。尤不叶文勢。
六因不齊猶豫不成義。
菩提院上綱云。有無實因。言與義差互也。如其言者互德業無實。無實寬攝十二故。尋其義者似唯有實句無實。三因各別立三宗故。是故言生因言了因。亙實等三句無實。義生因義了因。局實句無實。智生因智了因。一分亙三句(起言生言了二因故。)一分限實句(起義生義了故。)六因不均。敵證生猶預。為如言生因為三句因。為如義生因為實句因。六因不齊而生疑惑之時。忽以此因立非實宗故。遂犯猶預不成過也。
今云。有無實故因不遍宗喻。故云因亦不遍也。上以攝和合句之寬因。望有法付兩俱不成。約同喻付能立不成了。因亦不遍(文)此文因狹舉實句無實。宗喻寬通三句無實。故望宗望喻其因不遍。故亦犯兩俱能立二不成失也。重案疏意。上勘寬因失。和合句義亦名無實者。出其所餘。下顯狹因過。乍似唯能有於實句者。示所不足。上始舉過故正表兩俱不能立名。下以別義付前二過故略名顯義。若前外別失者。必可云何過。若又偏同一過者定可顯其意。況越同兩俱一過者文言頗違越。近屬能立一邊者義道亦闕減。方知兩過共舉。二門悉盡云事。又亙宗喻無所簡故。對上總置亦言。寬狹二門殊故對前云不遍也。隨思道理。任因言廣收十二無實。望宗義似狹限實句無實。寬狹共有其過。故前後出之也。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文)狹因旨分明也。
往年有此愚推。竊記而投置之。而故重信大僧都。遂研學業之時乞立此義。乍憚許之。其後大堂粗有用之歟(云云)
有性非實量有法有性寬狹事。
本尋云。立非實宗之時所舉有法有性。別限實句上能非無性歟。為當總舉三句上能非無性歟。若限實句者。有性其體一也。何不總舉耶。依之疏上文云。有性有法。非實者法。合名為宗。此言有性。仙人五頂。兩所共許。實德業上。能非無性(云云)況太賢云。初比量中有性有法。非實者法。合名為宗。此言有性。師資共許。實德業上。非無之義(云云)此等文意。非實宗時。以三句上能非無性為有法云也。若云總舉三句上有性者。若立德業上能非無性非實句者。豈非一分立已成過耶。況有一實因。不遍德業上能非無性。有因不遍之失。是故義斷云。故知各成三句之上不無之有。為三比量。顯有離三(文)
本云。子島先德。元興寺俊貞已講等。非實宗時。三句上能有性以為有法。秋篠僧正。清水上綱。唯以實句能非無性為有法也。
今云。分明難定。但疏云。實德業上。能非無性。故成所別者。文無所簡。誠似總舉三量有法。隨又非實者法合名為宗文之因有此釋。仍且可云通三句能有。有性一常也。諸法能有無有別體。所以呼為有性之時。無所殘。若廣舉無大過者。只總可取之。疏即此意歟然而正立非實宗之時。向自句能有。何強對德業能有成非實哉。同喻同異性。諸法各各性故。三句別總各各論其性義。今欲顯有性異彼同異云爾。不欲故兼三句能有。設若非實宗之時。不通德業能有者。云有別過亙三句者。可知密欲令通。而本疏斷纂無別成此理。然者今通三句者。只有性體自元一物。強無可簡別故也。若爾對三宗正見所離。以自句能有為本。今見兼對餘句能有。強求其失。非疏本意歟。設許會之者。一分相符非過數。又望一體有性論因寬狹者。是徵有無實因之日。疏主示過數許也。於自餘量不可必等之。有一實等因。能叶三箇能別故。自元不求過。仍旁無相違。此義雖就廣。又強不嫌狹門頗似有相濫。有後學嘲歟。然而子島釋。只任疏不述別由若固執一邊者。非彼御本意歟。
斷釋先所破義(璧公)實句上不無有有德業(云云)此義德業。實句上法故。以實句能有直為德業上能有歟。所述大誤。今設三句能有。依體雖一。以實句能有。非可直名德業能有。所破既異正義故。能破又其起異也。今所成者。只體一之門也。乍名三句能有。總非令相濫。況彼師有別故。以實句能有即為德業能有。豈同今義哉。依之能破文。故知各成。三句之上。不無之有。等者。對所有別見之門。自句能有各異也。斷主所斥是也。只是欲破汴公三句雜亂義也。今義自元體性總一之故云廣舉。能有所有相望之故。對實句能有立非實宗。仍義斷所述非不許之。
有性有法有一實因不相關豫事。
子島私記云。問有法有性。有一實因。不相關預。云何不是兩俱不成云云。此問意何。答。周記云。此中意顯。有性大有名為有法。有一實因。即當體不無之有。立敵俱不許因有宗有法。因法有法既不相關。因既於有法上無。何故不是兩俱不成(云云)意云。宗有是大有。因有是不無有。宗因不相關。何非兩俱不成耶(為言不依餘記也。)問其答何。○次文云。有性有法是實德業之能有性。有一實因能有於一一實故。是宗之法。故無兩俱(云云)此答文也。問意何。答實德業上之能有性。立敵共許。以此為有法。此實等上之能有性。云有實等。亦立敵共許。故取實等上之能有性能有實等之義為因。是宗之法。故無兩俱不成(為言)
清水難云。問。今就此文所疑者。有法有性是共許也。因有是共許也。先來所成也。然何因。此問之時。有法之有成。大有因有成。共許之有。問此兩俱不成耶。甚可奇之。若齊問皆可問共許之有。若等問皆可問大有。然何愛因之有許共許有。憎宗有云大有作此問耶。菩提院上綱云。末學私欲學智周記。聊尋文首尾。前記上文。以有漏喻顯宗大有。以有色喻顯因不無之有(云云)此則依疏。疏云。名有一實有德業者。亦有無有。非大有也。若是大有。因成隨一(云云)若立敵共云宗有為大有者。可有兩俱不成。既云隨一。明知。立家大有宗因關豫。敵家宗為有無之有。因為大有者。有隨一不成云也。乘此文引內法中有色有漏喻。故有漏喻宗大有有色喻因不無有也。引此譬喻顯宗因了問有性有法有一實等。是故宗有為大有。因有為不無之有。可有兩俱不成云也。今此義申合先師上綱之處。殊有許容懷喜之間。先師歸滅。自後經數年。至于仁平三年十二月日。求得守朝已講私記。加一見之處。清水上綱裏書傳此義給。其文如下。大喜盈胸求法銘肝而已。
守朝私記浦書云。清範私記云。此問意者。前以有漏喻顯大有。以有色喻顯共許有。仍此問就此義自來歟。其心可悉之。計之失書之首尾歟。雖然對心如此未有一言之前。如此成時。似無重言失也(云云)
明燈抄云。文問有性有至亦屬著義者。此問意云。言顯有性是非無義。意許即顯大有性也。有一實故其義亦爾。而上文云。有一實有德業之有。如有色言。此即言顯有一實之有。有德業之有。是非無義。今以言顯有一實之有。及意許有性之有。相對而問故。云不相關豫。答有性有法等者。此答意云。有性之有與有一實之有。皆能有之有。以之相對。而答前問意。雖取彼離實等有。名有一實等。然於言中。不顯差別。總立為因。亦不成過。今此但據一實自體非無之義。自他俱許名有一實。故此三因無隨一過。故云是宗之法故無兩俱。問宗有法有意許差別其義可知。如何因中亦有意許。有一實之有是能有故。亦是非無有故。答因中亦有方便矯立差別之義。如一切皆是無常故因。如前已說(文)
尋云。今抄因有意許者。其義如何。先宗有意許云事。盛所說也。因中分言陳意許論疏等文都無其證。故疏釋因喻無義准差別之義。要言所陳。方成因喻。不說亦有。傍義差別(文)上下同之。因既無義准。是則無意許也。次若有意許者。其意許敵者許之哉以否。若云不許者。難為能立因。以共許義為因。能成宗義故也。若云許者。何言不顯其義矯置意中耶。況宗中意許。敵者全不許。因設有意許者。定可同宗之不許。答燈抄解釋定可有深旨。但未見誠證。今試案此義。言陳意許者表裏也。有一實等之詞非無表裏所謂能有一一實之義。亙不無有及大有。言中未詳簡別。顯實等不無有有實等義也。是師弟共許分也。若偏以之為因者。何能成離實大有體。弟子許不無能有。立即實有性。不許大有性。爰知共許有有一實道理雖有之。為大有不胥順益建立義。方可知師主取大有能有義為因也。有一實等言不分明。意竊舉大有能有。有表裏有淺深。淺表顯于言陳。深裏在于意中。似宗言陳意許。何不許之。但宗是所立也。所諍分四類。尤可分言許。因僅雖有表裏。猶共許能立故。為因明門習。不能分言陳意許。因喻之法依總建立。此即依總義勢也。仍不如四宗。諸釋皆乍存此理。不立言陳意許名目。而偏欲混同又成失表裏。是故至于我朝先德。委探義道之日。以為言許。次敵者許不許。又准上會。大有能有義。敵者難許。然而不無有。有實等之分共許了。故舉之為言之時。不須徵其下意許。是立因法故也。重案宗因不同。於宗探意許者。源自因過起。欲探因闕後二相。自彼傳分別宗言陳意許也。而因是能立也。以何力。分別其因。若夫就因言直徵詰之言下勘意許者。例又於宗直徵言陳意許。於其意許可付不極成失而極成宗依直無分別。設付差別不成過。相違因所帶。是自因過起。探也宗不成也。因既非此例。設雖有意許。全不可相例彼。子島御意不背此義歟。就中有一實等因義。有二破文。其正為因之時。有於一一實云訓。竊當大有能有義也。設又雖大有能有。表定共許能有也。若不兼二者。遂不遁難。仍子島即同今鈔歟。有一實等三因各別成非實等三宗事。
本尋云。以有一實等三因。各通成非實非德等三宗耶。若云爾者。疏云非德非業。後二宗法。有法同前。此二因云。有德業故。等(云云)況立有性非實有德業故之時。實句又能有德業故。成不定敵。作法可知。若各別用三因者。十句論中。實句有德業。德業有實句(云云)若爾立實句上不無之有。可用有德業因。亦成德業上不無之有。可用有一實因耶。況見斷文。三宗各用三因。依之先德意。依斷文有九比量(云云)前記云。此因於前。非實等。一一宗上。皆有三因(文)本云。論中立三宗說三因。此乃三因各別成三宗也。疏云。此量有三。實德業三。各別作故(文)若以三因各成三宗者。何不云九比量耶。故斷云。各成三句。不無之有。顯有離三(文)然斷下文。顯設交三句宗因互成者。可有失之義。三因別別成三宗也。
斷云。
子島私記云。
有法自相能違自他共。
仙人所立尤可共比。不無之有師弟共許。宗依既極成。何共比不立之。況正比量雖立自他共。成立大義多用共許作法。劫初仙人能達因明。成立大有性體時。豈不堪立共比量哉。若不為之共比者。以何作法。為共比有法自相耶。其故成有法量必有意許。不爾成直以同喻成有法。若爾背但由法故成其法理。所以必以共許言。舉不極成法體也。若許爾者。宗依豈不共許哉。是以疏問若難離實等。於即離二有共付過。答之彼先總說。等者。依言共遮若難離實等問。彼既成立。離實之有等者。定成離實有故。遮若難不離等問也。上文分別相違因自他共。論文所說。皆共比違共(文)解釋上下。皆許共比。
問。纂引疏問答了。今謂法師此意言有假敘如是(等云云)意者總說總難假敘答也。實他比量也(為言)答。纂引疏問答。今謂總難等者。疏總說總說答上。強難也。意云設言是雖總。實所指離實歟即實歟。前過尚不遁(為言)重意者。意許即言成言直舉離實等故也。次有假敘如是者。疏主釋此勝論立量樣云。鵂鶹本為遁過如是假矯立。弟子又追其跡。任本量總舉有性。意難離實(為言)此意者。比量習與內明有異。其詞若共許者。宗依無失。其體設雖不共許。用共許言之時。敵者不愆之。然者大有雖不共許。有共許有。呼有性詞之時。弟子許之。師主本存此旨矯立。疏主依其義避過也。不顧此委曲。依實強付過。非因明作法(為言)問此義大背纂。述假敘了。若論弟子(乃至)以破他宗。不要有有法。而為所別。故無宗過。意云疏釋遂不遁前難故。是疏主敘一往假說釋也。依實義會此難者。本量自比也。能違他比也。故無過(為言)答此難實可然。但疏答偏為假敘一相說者。大似捨稟承大義。尤可奇之。付之見纂文相。法師此意言(為言)此載大師疏主授纂主之口傳也。有假敘如是者。勝論師本如是假矯敘事也。不知立量軌式。不可推而難(為言)有假敘如是。文體頗似煩。必可有深意也。重意云。於量雖作成共許。付宗實義是假設門(為言)故。但若論弟子等者。順問設見離實有。其方自比量也。能違又他比者不為過(為言)此遂可令知之義。此次釋顯也。此意許時預避言陳過也。
問。所別所依。是言陳過也。意許何恐之哉。爰知纂主如問實舉大有。故許言陳有此等過避之也。焉見意許過哉。設爾者有其例難耶。答。若言顯過者。豈名有法自相哉。若名者言陳直成有法自相未曾有事也。背理門正理旨如上述。方知此釋意許時事也。故下文若對敵論。不唯一過。望彼意許。亦有所別。不極成。因無所依過。如法差別。不唯一故(文)所別能別。差別不成。是陳過付意許也。乍在意許不可恐之。而疏主論文未說之過開出。是以差別相違知有其意許宗。以所別不成等知宗依過。二門相合。意許開此過。其深意趣立者矯立。雖成得自義。其志猶多重開意許。遂顯可立自所案不共許法名義。此時遂可有過。置意許之時。猶可避不共許過(為言)今義勢又以爾也。彼本作法傳。會此言有者文。一義意云。恐言顯立時過。意許猶用共許作有緣性詞(云云)准彼可知之。若無此委曲者。須只重成前總說總難意。遁纂家自問也。不爾是傍釋述一義門之志也。
已上私案立也。後開註釋有二釋。後釋意。以粗細二門。疏主纂主共有二意。付言顯粗見無過。付意許委尋猶有過(云云)若似愚案歟。注釋上纂主問。付言陳難之。其問。須依疏猶會之。而捨疏似設別義。其疑如上義可得心讀歟。但注釋不如此煩成。只今疏述言陳一門。是猶假敘之歟。追可案之。疏破他違他。非成諸過釋。雖似纂為破於他等釋。聊有差別歟。疏先初量不及總說總難意。言陳雖有所別不成。不可痛旨釋也。此上依實以共許有會之。彼先總說釋也。其上纂猶雖總說。依實大有者。不通遁前過旨問也。此上猶以總說總難意可會之。纂為破於他釋。又此上事也付意許釋也。
已上先年一案也。
子島記云。
今案子島御意。疏答若難離實等問。有二邊意。一者彼先總說今亦總難。言同故總無過。二者彼既成立雖離實之有故。今難令有非此有。意別故雖有所別等過不痛。此二答中。前一往答。後真實答。纂主見疏雖容總說總難。遂猶成別說別難。故疏上押猶難之。故纂云。今謂總難離實之有(等文)乍加總言。猶付離實即實出過。是此意也。纂遂會之。雖有所別所依不成。而不為過者。當疏意別答。是遂顯實義也。
問。子島釋有假敘如是意何。答。問為假敘。其中疏記纂記其意異也。依疏記者。問中一方為假敘。所謂付離實設難。有用上若先未立等文。付離實捨即實了。設雖離實。可有所別等過故也。即實上難無用也。上既捨了故為言仍今假敘者。於問一方無用也(為言)若依纂記者。二方問皆為假敘。自他比量本不顧所別等過。而今許過。設難故。是假敘問也(為言)
問。今能所違定共也。何以自他比門為實哉。答。有法自相相違中。若以之不為共比者。全應無共比作法。故暫為共。然而本量實舉大有。能違又難之。令見共皆方便矯立也。以何知之者。以違三違四為自比量。可知其實義。
清辯比量所別不成真過事。以之可知。
問。清辯量所別過。以何知其真哉。答。以唯識比量可學之。立者豫因置簡別。是令知有法差別也。是即言陳直舉一之作法者。可有所別不成故。先設二差別為意許也。
問。清辯比量何無有法自相哉。答。因能立故。幻同喻非有故。
以纂故無宗過。可知疏故無諸過。明燈抄等皆同。
明本抄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