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抄第十二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張曉云
後料簡上
自所餘法。以他同為同。論文所說。自他共九例。共比他不定。他比自不定。他比違他。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今觀後三。兩俱不成四相違因。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事。
子島記云。次文云。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云云)此文意何。答。此文意云。四大種外餘法。皆入同喻。故無不定失(為言)問。其餘法者何物耶。答。子孫微等也。問。以子孫微不入同喻。如何可有不定。答。作不定云。為如色聲等。許除四大體非無故。所說有性非四大種。為如子孫微等。許除四大體非無故。所說有性是四大種(北院僧都傳云。改是四大種。可云非非四大種云云。)
問。何故以子孫微為不定敵。答。子孫微以四大為體。是故以為自不定過。為簡此過皆入同喻也。
問。由除四大即簡子孫。豈得子孫作不定耶。答。彼宗唯言地水火風父母極微。不言地水火風子孫微等。由此當知。除四大時。唯除本微不除子孫。故引子孫得作不定也。因明之法。立宗之時。可成同品之物。自然成同品。可成異品之物。自然成異品。以異品之物為同品。非可成同品。以同品之物為異品。非可成異品。同異二品自然無濫。然則子孫等。若可成異品者。雖云皆入同喻。豈變成同品耶。若本可成同品者。何勞云皆入同喻乎。豈非無用耶。答。爾也。至如水火相違之物者不待言。定自然為同品為異品。然今約此子孫。頗以難判。以不名四大故。為非四大種宗即成同品。然以四大為體故。亦有可成異品之義。故不云皆入同喻。敵者以四大為體之邊。勘成異品可作不定失。故為遮此濫云皆入同喻也(唯識比量中有可例事。可見之。)
注釋二難(難明燈鈔子孫微義有三難第三難別事也。)
一宗因乖角難。
謂子孫體若是四大。除四大因不可轉彼。若此因轉彼子孫微。子孫微體應非四大。既爾如何以此一物。望除四大因為同品。望非四大宗為異品作不定耶(云云)
二九外無實難。
謂實句有九。即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其子孫微等。若非四大。以之當攝何實句耶。如何恣云彼宗唯許地水火風父母極微。不許地水火風子等。況彼所引地水火風父母之言。還亦顯有地水火風子孫微義。豈言鹿母證無鹿子(云云)
本云。勝論宗唯言地水火風父母常極微。不云子微孫微。隨勘所別差別他不極成本作法。勝論師對佛弟子。立四大種常之量也(云云)明知彼宗意。四大種名。但目父母常散極微。非子孫微等無常法云事。是故因云除四大之時。偏除父母極微。非子孫等也。故引子孫等。令關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因。又依四大為體之義。勘成異品。可為不定敵。為遮此失。皆入同喻無不定失云也。況守朝已講云。父母極微合生子微。七七子微合生孫微。今此子微等。量德合故。不越父母極微量。父母極微未合之前。四大種也。明知合後非四大種。若依此義。子孫微等非四大種。亦量德合不越父母量。故以此義可四大種。是以言之同喻即成同喻。言之異喻亦分異喻。同異義浮隨言即定。故三支外備詞。云皆入同喻之時。決定成同喻。無可分異品之義。故無不定。凡雖不三支中簡別之言。非無外遮失之義。彼聲論師對勝論師立量云。聲常耳心心所所量性故。猶如聲性。響音無常耳心心所所量性故。轉因有不定失。疏主遮此失云。響音入宗理亦無失(云云)例是可爾。所以水火相反之物。立宗之時同異二品自定。今子微等。二品相濫同異難定。故依入同喻方成同喻。無不定失。
問。若依屬四大種之義者。入同喻之時。豈非有所立不成耶。答。以非四大種義。攝宗同品了。何有所立不成哉。攝同喻之時。不見屬四大種之方故也。
今尋云。子孫微上。若有二義者。設取一義。雖為同喻。猶依一義可有所立不成。如彼唯識比量能違以五根為同喻時。雖有離邊。亦有不離邊故為過。又依他恒轉識之量。汎爾立依恒轉識者。雖有依他恒轉識之義。以不依自恒轉識之方。云可有過。亦同之。一喻依上有二喻體量。若不簡者必可有過。子孫微設雖狹為自同喻。猶難去其過。爰知偏是攝四大種哉。
尋云。子島記唯識比量中有可例事(云云)其例如何。今云。唯識比量因。置自許言。令關預他方佛色。其他方色。敵者不許之。設許之。如此土色可有離不離諍之物也。而依立者前不離一邊。令關豫因也。其義與今子孫微。依非四大種一邊。入同喻相似。仍為例也。彼立敵二家離不離不定也。此立者前四大種非四大種有二義門。然而義門不定之物。一邊取定為同喻事同也。故為例歟。
本云。今案唯識比量有可例事者。可有二意。一云。眼識上四有為相。望眼識不即不離。若依不離義即屬同喻。若依不即義亦屬異品。同喻攝者。所立不成。若異喻者所立不遣。同異二品難判故。若入同喻無前二失。二云。八識自性不一不異餘七識境。若依不一義可為異品。若依不異義即是同品。二喻難定。故入同喻。愚案如此。實義可尋(已上)
仁覺私記云。○問。在置除四大簡別。既遮不定過。何復更言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耶。答。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者。非因置除四大簡別。遮不定過之後。猶餘法中。有可成不定敵之物。為遮彼過。言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凡除四大自餘法。皆為同喻。所以因言除四大。言勢長言無不定過。故疏中卷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並為同喻。無自不定(云云)
此記意者。因置簡別。除四大種。自所餘法。皆入同喻。故無不定為言。意云。因除四大簡不定了。然猶恐餘法中有可為不定敵之物。所餘法皆入同喻。故無不定云也。故疏上文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並為同喻。無自不定(文)其意同之。無不定過者。依因簡別。同喻等言。無不定過云也。言勢長言無不定過者此意也。依此傳者。自所餘法皆入同喻者。如色聲等等言注也。無不定過者。通因喻也。
今云。此傳無殊難。但無諍非四大種之物。事新云入同喻。專似無用。若雖無其由。顯等言意者。自餘量亦有此例哉。勞簡別必有由哉。又入言頗有心。若無異義同喻者。不叶文勢。仍猶不如子島歟。以他同為同以他異為異事。
今云。以他同為同者。後三相違以本量同喻為能違同喻。今同者約喻依論之也。以他異為異者。諸德各煩。今爭得旨。試設一假會釋云。異喻本不必有依。設雖有依。只與無依同。無所立宗名異喻也。是以取同喻異喻。其相自元異也。而所違量能違量。皆先定同喻相了。異此無所立之處為異喻。故同與異其義雖殊。返又異喻相從同喻。故疏正解以他同以同義了。其上以他異為異句。相違相從而來也。
問。且就有法自相。實等與本量異喻也。而能違非有性量宗同品也。全非異喻。焉有以他異為異之義耶。加之疏文相於同異二喻。別別解前後量。暗以異喻相從同喻云事。全文所不見也。況二喻大異也。相從云事不應道理。答。以實德等為難。不當此義本意。異喻自元正濫。無宗之處假說為異喻雖。有喻依用其依不如同喻。有依無依無所立宗之邊。等無差別。仍此難無用也。今義勢者。不欲定物體論其前後不同。是故以他同為同之因。設所違設能違。無委曲。只此同喻上。宗無之處。皆知異喻(為言)若爾異喻偏同喻之遮。相對相從來(為言)重意云。前本量以同異性為同喻。異喻其同異性為所對本相從。今能違量。又同異性為同喻。其異喻義。又以同異性等為所對本相從。此義既能違所違相似故。疏如此說也。准常相生疑。會釋恐不可得歟。
先案云。實句雖立異品。敵前是宗同品也。不為以他異為異之物。異中所殘龜毛。云以他異為異也。於立敵同異喻。總有三類。一立同敵同(同異性)二立異敵同(實等)三立異敵異(龜毛等)立前異敵。前同之物。且不論之也。以他異為異者。亙後三相違。龜毛等也。
問。若如此義者。法自相能所違。同以龜毛為異品。豈又云以他同為同耶。答。彼正有異喻依故。云改他同喻為異了。何有此義哉。後三相違能違。無異喻依故。以喻體作句也。
論文所說皆共比違共事。
自他共九例事。
子島私記云。次文云。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違他非過。他比違他及共為失。違自非過。義如前說(云云)此文意云。諸自比量違共與自為失。違他非失。謂共比量亦復如此。諸他比量違他與共為失。違自非人。其義具如疏中卷說自他共不定等之處也。
問。先云何云自比量自等耶。答。若宗因喻。俱以自許法立量。云自中自比量。若以自許法為宗。以共許法為因喻。云自中共比量。若以自許法為宗。以他許法為因喻。云自中他比量也。共中三種。他中三種。皆准知之。
今云。見記意。分別九例總有二重。先就比量形勢分別。次其量犯過亦分種類。初九例者。就量當體。以宗為自他共。以因喻望宗亦分自他共。故共中共等。九例不同也。故初自他共言名宗。後自他共言名因喻(已上一重。)後門於彼自他共比量。勘過相。以自他許等法。付過有九。今門能違所違相對(顯過破雖無別能違是義勢猶同也。)成句數。不同前門本量中宗與因喻相對作句數。今此二門處處隨應述之。似有相濫。仍記文豫開示之。
問宗因喻犯過。分九例事如常。此外若於其所違量。亦有九類者。對彼一一。更可論過相。過相句數恐可眾多。所謂如三十六相違者。是因過也。四相違各有九過故。限此數。而若於彼所違。又有九類者。九箇三十六也。可有三百二十四相違。本書不出之。如何。答。先總於諸比量。分自他共。其理必然也。未待過相得自他共名。其自他共又有自他共。既是一門九例也。何始廢之。但合二門者。可(巧)過相句數云事。不可爾。三支既各別也。宗犯過。宗中自他共句類可殊。因喻自他共非所論。非因喻過故。因喻過亦爾也。是故過相句數。只是後門也。二門總合不可為難。若宗因喻關預不關預邪正。前門也。於彼無論三十三過句數
共比量他不定事。
問。疏云。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違他非過。而斷引有人云。共比他不定非過(云云)破此義云。共量為生他解。因唯自許。而得為因。以正翻邪。唯他不定。何故非過(文)有人同疏。斷何破之。答。斷初破有人。他不定為過。次文云。或可他喻非自所許。是故非過者。述他不定非過之義也。又云。或可立量欲令他解。喻自雖不許。是他宗所許。故他情疑。亦說為過者。止立非自所許之道理。述非過之旨故。又依為過之意會此道理也。終文云。或自共量。唯他不寶。非不定過。為違於他。立自共故者。還成自比量他不定非過之義也。往復立破作二釋。輒不可是非。但以同疏主解釋。可知稟承實義歟。
問。雖作二釋。非過者是有人義也。斷主破之。後一往雖釋非過之旨。猶非本義歟。答。纂要出有人共比他不定為過云義。此義不然。既云共量。即共因喻。於他不定。喻非己許。故非為過。或得是過(文)此釋以為過。為餘師說。能破下故非為過(文)斷纂互破彼此二義。何以為所破定非實義哉。又如理師。牒或得為過之後釋。錯也(云云)錯者不正義也(為言)
他比量自不定事。
疏中卷云。他比量中。諸自不定。皆非過攝。立義本欲違害他故。他比量就他宗法門立量破他。共許他許法門。關三支故。違此為失。自許法他不許故。不關三支。故違此非過(為言)
問。纂云。就他破他。於他及共自不定皆為過(文)斷云。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種不定俱說為過(文)依此等釋他比量以自他共不定皆為過。如何。答。他比量自不定。或為過不為過。二說別也。疏纂各出一義(已上纂裏書。)問。二說中以何為正。答。以疏為本。纂述不正義也。故如理師正。纂文所敘恐錯(文)錯者非云文錯。非正云錯也。
問。見纂一段。他比量。自他共不定。皆為過云了。破有人自不定非過數云義。若破他於自不定非者如毀他非他引同於自豈非是過為量亦爾(文)既破他師成自義。知纂家本意云事。又義斷上難璧公了。自述正義。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種不定俱說為過(文)處處一同。豈非正義耶。答。纂述共比他不定或為過或不為過。二師中。初釋同疏意。或得為過者。疏外一釋也。准之纂述一義也。
或纂意約宗他因共他比量。見立者自分異品法。關因成自不定為過數也。疏意約宗因喻一向他比量。自不定非過(云云)數云也。重意云。纂要約他中共比量自不定為過。疏意約他中他比量。非過云也。疏纂其意異也。何為相違(以上依或九句義私記意成之。)
問。纂要自共比量。他不定非過。若如此義者。自共中他比量。他中自共量。以他不定。應為真過。何云自共量他不定非過耶。又疏中卷。他比量因喻皆他。所違他比。能違亦爾。答。疏就他中他比云爾也。不云他中自共宗因皆他也。次於自共量例難者。
或今疏約四相違能違。明自他共。斷纂約六不定過。述自他共。不定相違過相別也。不可混濫。
尋云。設不定過。設相違過。自他共比量。違自他共義。彼此應同。何寄事於過相別。避疑難哉。
他比違他為過事。
問。勝論師對佛弟子立量云。我有性離實句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佛法者勘法自相相違云。汝有性離實句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句。勝論師以德業句為異品。作共不定。樞要避此失云。非不定過。他不定故。非自共故(文)准之他比量違他非過數。答。東大寺延義大德傳云。且依不善因明師。亂正因明道理者。立他比他不定非過數。實為真過。
問。若爾佛法者能違。豈非正比量耶。答。因置簡別可云除德業等許非無故也(此義以演祕釋可成之。)或依賢應大德意者。德業和合等。今時所破往他許之法。非佛弟子自共許法。暫有不定過。此座遂破令無別體。故非永不定過。欲顯此義故。云他不定故非自共成。故非成過數也。如是之例。處處非一。勘唯識觸上下文。粗有八處。一一可檢知也。
問。他不定皆不共許法。未被破之前。以關因所付過也。若如此傳者。全不可有他比量付他不定之義。答。他許法多雖可破之法。一會中非所破往為不定敵。豈非他不定哉。今勝論六句義。皆是此座所破往法也。暫似不定遂是非真過(為言)
已上二義本鈔在之。略記大意。具如彼鈔。又唯識論第一卷尋思鈔記之。
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事。
尋云。所作因何必第四句哉。以虛空為同品。以瓶等及龜毛為異品。此因既同品非有。異品瓶等有龜毛等非有也。可云第六句耶。
本云。九句門偏依有體立。若兼無體者。何有第四句哉。故纂要云。又復唯依有體法說。不依無體。言依無體者。四六無別。何以故。以第六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今第四句若取兔角等為異品者。亦是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也(文)
問。何必依有體哉。答。約宗遮表別也。若遮宗者。亦以無體為二品。若表宗者。唯以有體為二品。而九句皆表宗也。故限有體(大和講院傳也。)
今重案云。以龜毛等。於諸量須判同異二品之中云事。頗可思慮。成表義量中。全無此例。付之案云。龜毛者本無其體。無體故亦無其名。既無龜毛云物。何必彼物與此物。為同為異可定判耶。立宗之時。一切諸法。必隨應分成同異二品者。約有其法體義論之。所以龜毛等。非比量二品所攝也。若強必可攝之者。聲常量龜毛非常住故可異品。而能違無常量。亦非無常。故可異品。若爾與能所違共為異品。豈非未曾有相耶。又如法差別量者。本量異品攝之者。第六句也。能違立假我用勝之時。臥具等同喻定有。龜毛等無。是第二句也。所違第六句者。能違可第八。豈二六相對哉。是知如此量皆不論二品攝否也。但立無宗時。取之可為同喻。雖無龜毛等。隨妄情說其名。依實為無為之同喻。是立者以巧惠施設。令生敵證智也。
重意云。無體物方便施設者。是立者進止也。不同自餘有法其體義決定。不依他施設也。凡無義宗者。偏遮他妄計之量也。所以所立宗者。依引了宗智。假名宗。名所立。非有其所建立之體義。所以同喻又同宗假立事也。
問。清辨比量。真性有為空宗義等。是成立如來所說甚深勝義。豈非表空義耶。雖無宗不可必云遮妄哉。答。此又彼師。欲遮護法等妄計有為。立此量也。而寄世俗門有為名緣生義。立量傳顯真性空。非空而有所立。如此量以龜毛等欲為喻者可用之。然而立者進止故。此量緣生故因非有故。不用龜毛喻也。
子島疏纂記不違此義歟。松室以積聚性故因為第六句。異此意歟。可思之。
今觀後三皆彼第四事。
子島疏私記云。問。若後三相違因。皆第四句攝者。何纂文云有一實故等因。即九句中第六句也。答。纂意委曲尋也。意云。有性量勘失之時。同喻同異性。勘成異喻。其和合句亦可成異喻。而有一實故等因。轉同異性不轉和合句。故異品有非有。第六句攝也。今疏意。本量只以同異性為同喻。不用和合句。故勘失。以同異性成異喻之時。因轉彼。同品非有異品有。第四句攝言也。約和合句本有不為喻故。勞不勘成同品異品也(先德云。疏文述古師義也。今謂似甚煩也。)
問。就纂意。何故和合上。有一實等因不轉耶。答。和合句不有實等故。有一實等因不轉也。
尋云。和合句能和合實德業。其體非無。可名有一實。如同異性。如何。答。如上已成了。
疏上下相違事。
問。疏上卷云。即九句中。第四第六。兩句所攝。皆相違因。是法自相相違因故。攝餘不盡(文)又付九句問云。謂九句中。唯有法自相相違及五不定。餘四不成一不定三相違何故不攝(文)答之。由此餘過不攝之盡。今觀後三皆彼第四釋。前後似相違。答。明燈抄云。然九句中。唯有一過。無餘三過。故云攝餘不盡(文)今依此釋者。理門論明九句因。四六句唯出所作勤發二因。今就彼論所舉作法。云唯有法自相。無餘三相違也。以實論之。積聚性有一實因。亦同無異有。令違樂為宗。其義既同法自相。故可攝九句中也。
願曉道詮等傳略之。具如本鈔。
九句因攝後三相違證文事。
本云。理門論中。明九句因了。攝此九句頌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若無所違害(文)以此文證九句因攝後三相違之義也。故纂要云。若不明四次下攝頌。何故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長行既無別解。總攝於上。故知九因亦有攝四意云。理門論中。料簡九句。引足目本頌。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翻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者。且雖似限所作勤發二因。長行中解頌意云。復唯二種名為相違。能例立故。謂於異品。有及二種。於其同品一切遍無。第二三中取初後二(文)此文言四六句名相違。雖解其相違義。四相違中。不簡何因。總相解之了。攝此頌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廣明四相違。明知上文所明九句因。寬攝後三相違也。以之返見。上文云或立為常所作性故等者。且約正所諍義。唯舉法自相。略後三相違也。疏上卷兩處文。欲成此文。云不攝也。若依下文論實義者。必可攝之。今疏意是也。
問。攝上頌中。明四相違。故攝九句者。攝上頌中。亦云若法是不共共決定相違。豈九句中攝違決哉。答。元興寺願曉律師。問。此答義。問意如難。答云。雖同攝上說。而四相違。於九句中。有攝屬義。故引相攝。相違決定。無屬當義。故此不攝。意云。四相違因。同無異有。當四六句。相違決定。九句中無相當句。非正因故。非二八句。具三相故。亦非餘句。是故雖同攝上頌。後三相違。九句所攝。相違決定。在九句外。不可相例(本鈔廣成此義。今略了。)
尋云。以後三相違。攝九句者。乍後三相違。直攝之歟。將成法自相攝之歟。若如前者。何云但由法故成其法哉。又纂云。理門望為量成立須加言。如立大有云有離實等有(文)斷云。若加言已。即名法故(文)准此等釋。成法自相攝之也。若如後者。非攝後三相違。皆成法自相故。又見纂要。問彼九句中。何故無此餘三相違。答。誰言不攝餘三相違。問答之趣。乍後三相違攝之(見)又邪證法皆有法等文。不見成法自相。況疏上卷云。若言所顯。法之自相。若非言顯。意之所許(乃至)皆名所立既以意許。名所立法。知乍置所立於意許。可攝之云事。
四相違私記(道詮)云。○今觀後三。皆彼第四。同品非有。異品有故。違所立故(已上)○問。基師以三相違。攝九句中義。與沼師以三相違攝九句中義。為同為異。答。異也。何者基師。述以後三相違攝九句之所以。云同無異有故違所立故(已上)沼師述以後三相違攝九句之所以。云為量成立必須加言。故三相違皆名法自相相違。師以同無異有義而攝之。資以同違法自相之義而攝之。是故異也。○問。爾此疏意何耶。答。意云。因成彼有法自相上。意許離實大有性。又成有法自相上。意許作有緣性。又成法自相上。意許真他用勝。望成此差別之法故。以法成法。此論望於言陳意許。因成於四。故不相違。問。疏意然。纂問答何耶。答。纂云。○意云。若立有法自相。與有法差別。及法差別。意許比量。以因成立時。彼因法但成於法自相宗。以同喻望於所立意許。比量法自相宗時。彼之同喻。皆宗異品。即異喻攝。彼所立因。並闕二相敵論之人。作相違難時。皆違後陳。故四違皆名法自相相違因。故名以法成法。此望立意許比量。彼法必須加言也。今此攝頌及少論中望中不作意許量。而加離實等言。本意所諍。言陳意許。故有四違。師資之意。如是異耳。問。若爾師資之義。何如是相違耶。答。不相違。何者以後三違。攝九句中。凡有二義。師資名顯一義。是故不相違。○(文)
此記意者。疏以有同無異者。違意許後三宗能別之義。攝九句因。纂意以同違法自相之義。攝此也。以後三相違。攝九句因。本有二義。師資義各依一邊。故不相違(為言)
本院私記中云。○問。既云既不明四。次下攝頌。何故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長行既無別解。總攝於上。故知九句亦具攝四(文)以之見可云乍後三相違攝九句中。何云成法自相相違攝。答。彼言誰言不攝餘後三相違。述其後三相違九句中攝理也。非謂乍後三相違攝。○文廣可見。
講院私記云。○纂云。若云九句。具攝四違。○實唯成法(云云)意所違量。未致加言時。有法自相差別。及法自相差別四別。既作能違加言已時。唯成一法自相相違。所以四六句攝無妨。故次文云。如難有性。○故唯成法(云云)又云。違彼後陳。總名相違(云云)不分自相及與相違。此下文意。違彼後陳者。違能別法宗云也。總名相違者。四相違總名法自相相違言也。故結文不分自相及與相違(云云)若約不加言。更不成法自相。而乍四相違攝之故。次文云。攝頌中云。○故有四種(云云)○。
本云。依此等意。纂要別時加言。立言顯量時。成法自相相違。九句門所攝。既云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明知不望意許云事。違彼後陳總名相違之文。後三相違意許宗。加言立量之時。皆違後陳能別法自相。故四種相違。總名法自相相違。云也。不然何云總名相違。云不分自相及與相違哉。
隆光私記并要鈔過脫等。皆成法自相攝九句因。
本云。九句收後三相違者。是乍後三相違收之也。若加言立言陳之時。即是法自相相違也。以之何為後三相違哉。且有性非實量。有法有性下。有有性離實有性云意許量。彼意許量。能別名所立法也。故不違但由法故成其法義也。乍在意許。猶有成法之義。何強成法自相收四六句哉。
問。乍後三相違收九句者。何云若加言已即名為法耶。答。若加言已即名為法者。言顯立顯了時。法自相也。此時可為法自相故。望此在意許時。猶名法(為言)故纂云。必須加言(文)在意許時。雖未加言。顯遂可加言也。若加言已時。既是法自相也。此不名後三相違。為後三宗之時。見可加言猶名法。
本鈔委被成立。然而文理甚繁。難辨其大意。仍略記之。
今云。乍後三相違收九句。其旨如本。但以後三相違意許宗。名法有多重。一者不加言量能別。所成故。二者意許宗。言陳下別義故(今不名意許量。只以意許名法也。)三者有法下意許見加言應立名法。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者。此意也。四若加言已。即得法名。若加言已即名法故者是也。前三重後三相違門也。後重者法自相非後三相違也(有法自相所立法之下具成了。可見合之。)
子島記云。○問。次理門望諍等文意何。答。凡有法差別法差別顯意許諍時。皆成法自相。今理門論。望此義。但以法故成其法。故不相違也(為言)
今見此記。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成法自相了名成法歟。隨又本院私記此義也。若稟承義歟。可思之。若依上義者。立顯意許成法自相。故不加言時。望彼加言立量時名法(為言)故記云。今理門論望此義故等(云云)望此義者。存此意歟。
此上所說但是立敵兩俱不成四相違因事。
問。不成闕初相具後二相。相違因具初相闕後二相。過相既別也。何云兩俱不成四相違因耶。又有其證耶。答。周記云。不望體說。俱望名說。立者本立因。擬正成宗。因既闕相。不能成宗。此相違因。名不成因(云云明燈抄同之。)邑記云。○但是兩俱。不許於同品有。名兩俱過。餘三不成。亦准於此(文獻記同之。)子島云。今謂可依邑獻二記也(云云)但於證文者。疏中卷云。然上但說。因於宗不成。理實此因。於同異喻隨應亦有四種不成。故理門論。解不成已言。於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隨所應。當如是說。至下當知。然名不定。及名相違。不名不成(云云)子島引此文為證。
私記文委細也。可見之。
明本抄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