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82
明要鈔卷第一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張曉云
相違因。
局通對(眾量諍不同宗依宗體。)
前後對共相。
言許對(宗依宗體能違宗意許。)
○相違因。
有人。於之因傳付四失。一者立義極廣失。二者多有闕減失。三者違疏現文失。四不顧己失失。
立義極廣失(不知今相違因。故不知因得果名。)
敵者能違宗。能違害本宗故。名相違。如無常宗違常宗也。其無常宗。能違害常宗者。源由因力。所作之因。能成無常宗。令違常宗。推其能立功。以歸因已。因亦違常宗。之因家非不知因能相違力。誰云極廣乎。
多有闕減失(乍許因違害宗義不立名故乍見遮例難不用之故。)
問因若違宗。因自可相違之名。何偏依主立果名耶。
答雖因自相違義。不如兩宗相返。是故釋名。偏取宗違。故唯依主。不兼持業。
問。疏遮例難云。由因成宗。令宗相返。因名相違。非宗成因。令因相違。不名相違(文)疏主既遮例難。何乍見明文。猶不敢用乎。答至下知。
違疏現文失(乖違害宗義文故亂有因返宗問答故。)
之因之家。亦許能相違即因之義。何乖疏文哉。因能成立能違宗故。則能違害本所立宗。故云能立之因。違害宗義返成異品。名相違也。有因返宗等問。由斯而起。由因成宗。令宗相返。等者。能遣例難。意云。因令兩宗相返故。有違義。非宗令因相返。如何云宗違因(為言)此就能相違即因義。遮能相違即宗例難也。問若爾何上文。云故無宗亦違因。例而成難。嫌軌師即因義。顯彼義有宗因例難乎。答彼師云因直違宗。故宗亦互違因。可名相違宗。是故例難不得遁。能相違即因義。之因家傍所許也。何同軌師相例等來哉。
不顧己過失(若因本自不違宗者。何勞求例難哉。若許因違宗。宗不違因者。還招相例難。若許互相違者。何宗不名相違哉。)
此難已會。軌師宗因相返。其義可同。故致例難。自以能相違。為因違義。故無宗可名能相違之例難者也。
之因義大意。
因有十四過。分為三類。其中四不成。宗因相離。雖失能立功。猶不及返成他宗。六不定猶預因。兼順違二義。至相違因者。非只不成自宗。剩能立他宗。過失甚重。都無比類。彼將軍家。有四類伴。一者能助主能害敵。二者於主無功。而不屬他。三者通屬主及敵。四者屬敵害主。正因如初。不成不定如次。如彼第二第三。至相違因者。同第四類。正邪輕重。隨類可知。不成不定名。皆表自分。相違因名言。豈取一失一哉。就中返成相違宗者。舉重兼輕。若即因故。得此名者。示輕過隱重失。二義勝劣。相比可思。又三十三過中。自餘過相。未表宗因喻名。只此四相違。獨立因名。舉無深故哉。此因若似因者。似宗似喻。亦可得宗喻名。何不然乎。疏主能受一藏之正說。自悟二義之得失。收捨之旨。疏文炳然。末學誰及異推乎。
此義具如明本記。又有因返宗問答由來。聊得別推。如餘抄之。
唯識疏顯輪集第十六云(龍興寺守千集。)
疏大乘滅相等者。問大乘之滅。既不待因。今相違因。與誰為因。故疏釋之。但如霜等。與青相返。與黃為因。相違之因。亦無過失。所望別故○又燈以此如四相違。諸師便云。燈作依士。謬之甚矣。燈既次前。成立疏義。作持業釋。相釋問答。於此答中。舉例釋之。豈可卻要作依士釋。今解燈文。非是例成。作依士釋。為對異師。諍其因義。例成此因。雖名相違。然其因義。亦望順果。如四相違。如四相違。亦望返成敵者之宗。即是順益。為因義故。諸未有曉。問若爾此中。如何名相違因。答違前順後。亦各名也。有說互准。各作二釋。方得盡理。不善立名。各有別意。此中論言令不生等。相違義。定在能違。寧有從果得名之義。又設從果。即果相違。豈符此中順違因義。此中正明因順違故。故但持業。其四相違。若作持業。便濫古義。如彼疏釋。又因明宗。因喻諸過。皆望過處。而立其名。雙成二宗。名為不定。以不定成一家宗故。一向翻成。名曰相違。定能違害自所宗故。若作持業。但見自因違自宗義。不見翻成他所宗。故立名要見犯過處。故不只為違自宗成過。若爾即與古義無別。故知三處各說一釋。即為決定。不可互通。以為正義。
今見此集。述因明相違因。唯限依主之義。云若作持業。但見自因違自宗義。不見翻成他所宗故。此釋同年來所案。但內明相違因持業釋者。未審詳之。遂可案矣。
○局通對自性差別。
別案一義云。於局通有二門。一者體義真實門。二者假設擬宜門。體義真實門。如先先成。色心等體。空無義等義。如次為局通。而是真實法爾必然之體義也。假設擬宜者。若立論之時。立比量欲成。若體若義。種種審察之時。為如法體義。次第欲置所別能別。有可犯過。由是或矯立。如必為他用量也。或雖非正矯立。以法體置能別。擬宜為義。所謂山處有法上。顯有火之義。令通廚舍等也。如此量者。乍舉法體。擬宜為義。是又局通門中。以義為所成立之量也。以之為二門大意。若偏執後門為實義者。大亂三重對次第。本末與寬狹。不相順故。又違所引證文故。得名不定義。恐多招相違。即以擬宜為定量剩妄實義之故也。若又偏依先門者。大意難可爾。粗有違文。隨又體義與前後。不符順之量。甚似難會。是故加後門義斷等釋。兼後門歟。但雖兼二門。猶以前門為實。故山處有火量等。可云成體之量。雖然亦不遮成義之門。
問後門意者。於一具比量。並兼局通歟。答。不爾。只論諍之所留。其中面令見成義。故諸量一重所立。必在能別。又資益所成。至有法。故非無以前陳猶為所成之門歟。
已上一案。本義如明本之。
眾量不同(就本義分別之。)
一義門義(聲無常量。無常義門。即成無常義。不歸聲體故。)
二義門體(必為他用量。為他用義門。成神我體不歸眼等故。)
此量所成立有三重。一者言陳他用。眼等上所用義也。二者意許真他用。眼等上真他之所用義也。三者能用我體。本所諍體也。前二重皆成眼等上所用義。為之方便。展轉成能用神我。義門成體者是也。初二重比量所成立也。後重本意所成也。非言陳宗。非意許宗。或以初二重。為今量所諍。仍成義量也。神我體全非立量門所諍。真他用意許被帶自顯。故為今量所成也。立量門不為諍也。若依此義。必為他量義門義也。
三體門體(有性非實量。有性體門。成離實有性體。歸大有體故。)
四體門義(作有緣性量。有性體門。成作有緣性義。遂歸大有故。)
今依有法有性下。帶作大有緣性意許之義。為體門義。意許設雖義。言陳法有法。體義相順。有法有性體也。能別非實或作有緣性。是義故是一義。或作大有緣性其體遂大有故。意許又體也(是又一義)
尋云。山處有火量者。上四句中何。
今云。比量門所諍。山處有火義也。不取所有火。但資益所成。既及火體。故義門體也。問火體共許。何為諍哉。不同真他。答見遠山處有赤色物。一人云火。一人云非火。自此起諍。遂立比量。而欲直舉火體。無同喻。故成山處上有火義資遂益遂成火體豈非比量之所諍哉。雖非意許。方便成體。仍所立及二重歟。他方有佛量。亦同之(此義具如明本。)
或山處有火量。義門義也。若成體者。此量意許量歟。以所諍法體。必置第二類意許故。若為之一重所立。無同喻故況所諍體。必不極成法也。如外道神我等。而火法體。世間共知不諍。何云成火體哉。依之可云。以山處能有火之義為所立。不取所有火體也。故纂云。取有火義為法不即取所有火也(文)爰知此量言顯量也全不及矯立。所立只一重也。諍法體量。必有二重所立。如後三相違也。
問纂云。不即取所有火也者。言陳成有火義。不取所有火體。資益成得火有有法者。諍遂留火體云也。又下文云。此門且約體義一門。為難及釋(文)上下皆為成體之量。答資益成得者。立此量了。敵者知有火體之分也。於比量門。終有體性之義(文)不可關比量所成分歟。
已上二義中。前義通途。後義又非無道理。往年所案得也。
尋云。設雖法體。造成義為所立。若爾此時。前名既改可云得名不定。
今云。不造成義也。體定體全不改反。而其體上加義。傳成體也。彼他用眼等云時。其他唯自性也。不改為差別。其他法體上。加用眼等義之時。貫通同喻也。仍體義得名決定不改。前後對者。前在所別。得自性名。今置能別。改差別名。何故爾者。宗依偏就比量定之。宗體指法真實體義。仍有此不同也。
有尋云。局通對自性差別者。宗依歟宗體歟。若宗依者。對法論軌決擇。瑜伽因明處中。釋論依。所成立舉自性差別二種。能成立分立宗辨因等八種。比量宗依既為能成立。知所成立二種非法有法宗依也。依之義斷釋因明四對中。指體義總別二對。且隨所諍不過此二(文)解先後對。即辨宗依是(文)明知體義對所諍體義。先後對法有法宗依也。又纂要問云。既言所成有二。為並須成。為成隨一(文)答之隨所諍成(文)重問云。若爾何名所成有二(文)意云。隨所諍以自性差別隨一。為所成立者。何瑜伽等。云所成立有二種哉(為言)答之。所諍之義。不過此二(文)其意易知。又解所成立有二種文云。非欲合二以為依宗。此但所諍之義。或諍有法。或諍於法(文)又三重對。可盡攝諸自性差別。局通對自性差別。若非宗體者。比量所諍體義。何對攝之哉。若宗體者。疏上卷明體義三名。以所成立體義。如次相配有法及能別。以知以比量宗依。名自性名差別也。又今疏云。先局後通。故二差別(文)先後者。指先陳後說宗依也。又斷云。以後所說必貫於餘(文)又疏上卷云。自性差別。二並極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諍(文)答自性差別。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此依陳那以後因明。會瑜伽對法。所成立自性差別之文也(此尋太珍。可祕可祕。)
疏上卷云。今者陳那。因喻為能立。宗為所立。自性差別二並極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諍。合以成宗。不相離性方為所諍。何能成立。○(文)
又云。陳那以後。略有三釋。一云宗言所詮義為所立。故瑜伽論第十五云。所成立義有二種。一自性二差別。能成立法有八種。其宗能詮之言。及因等言義。皆名能立。其宗之言。因喻成故。雖前所立。○非定所立。能成義故。○宗所詮義。定唯所立。獨名所成。二云○。三云自性差別。合所依義。名為所立。能依合宗。說為能立。○自性差別。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所望義殊。不相違也。不爾慈氏天親。豈不解因明。說所為能立(文)
義斷云。
纂要云。問瑜伽對法。俱以自性差別為所立。宗為能立。何故理門入理。皆共宗為所立耶。答先敘古解。次述今明。古有解云。○慈思唯識法師。亦有三釋。初後無違。中釋似過○(有離答。)故實無過。今又解云。所成立義有二種者。唯理非教。教名為宗。或可立宗之言。立彼教理。教隨詮理。亦名自性及以差別。立宗之言。或亦並教。名之為宗。是所尊故。二謂自性及於差別。非唯說聲為常無常。名自性差別。亦以先陳後說言顯意許。如次為之。非欲合二以為宗依。此但所諍之義。或諍有法。或諍於法。或諍言顯。或諍意許。或二俱諍。由此得有四相違因。故瑜伽等言。所立自性者。謂有立有。無立為無。此直有法為有無。不許有法之上餘差別。名為自性。如立我有。及以非有等。所立差別者。謂有上立有上。無上立無上。常立為常。無常立無常等。此諍有法之上別法。如立於聲常無常等。隨諍於此自性差別○(文)
有云。既云中釋似過。第二釋不及初後歟。雖有轉救。猶似劬勞。初後二釋中。明燈抄以第一釋為淨眼師義。以第三釋為疏主自義。明詮僧都依邑記。初釋為正。今且依明詮可存初釋也。裏書云。第一釋意。宗能詮言。名為能立。所詮不相離性。名為所立。然瑜伽言自性差別為所立者。不相離性是不離於自性差別故。非謂有法及法為所立也(文)諸德多同之。問初釋雖云所詮義為所立。忽不見宗體。答於因喻之所成宗。分能所詮。若宗依者。何云所成立哉。明知於不相離性宗。以能詮為能立。以所詮為所立也。又初對自性差別。若宗依者。再顯先陳後說自共。闕無比量真實所諍哉。又斷云。以後所說必貫於餘。又云。舉瑜伽宗。故須通喻(文)若極成能別者。何云通喻耶。後說無常不限聲上別義。總取諸無常義。何云貫他哉。宗體無常。不離聲無常故。貫通瓶上無常也。問若爾處處。如何相配法有法宗依哉。答自性差別者。有法及法之名也。以體義三名。可知之。若爾自性差別。是宗依法有法名也。不相離性宗。不離宗依自性差別。故云所成立自性所成立差別也。明詮釋此意也。問纂引疏三釋了。述助釋意。此但所諍之義。或諍有法或諍於法等(文)以所諍體義。名自性差別者。纂主助釋也。以知疏三釋者。皆不云以所諍宗為所立歟。答。解能所立義。疏有三釋。初釋能詮所詮對。第二釋總聚一分對。第三釋能依所依對。此外纂主標今又解云。教理相對。又作二釋。二謂自性差別以下。還依疏初釋以所諍體義。為自性差別也。不爾或諍有法或諍於法等釋。古來諸德。為常途性相。豈為一相助釋哉。
今云。瑜伽等自性差別。或屬宗體。且如聲無常量。以聲上無常。為所立差別故。或屬宗依。雖聲之無常。有無常義。留極成無常能別。得差別名。故或通宗依宗體。合前二義論之。或又不屬何。本真體義。非宗非宗依故。今三釋者。對能立中立宗。欲辨其不同故。以合宗。為立宗。以屬宗依。自性差別為所成立也。此釋意。非不許屬宗體之門也。仍初後二釋。不可取捨。
○先後對共相義。
問付先陳後說對。分別前陳故。後說名共相。應是不相離性之宗。何云宗依。答極成宗依者。自他共許之詞也。是名宗依如常。但用此宗依者。為分別先陳令不相離也。其後說須分別先陳之物云事。立敵本自許之。故名共相。問今後說能別有淺深二重。正為宗依之分淺。法有法各別不相屬故。分別前而為共分深。敵不許之故。今淺深二重中。正取何重。為先後對共相哉。若取一捨一者。不離前難。別兼二者。乖道理。廢立可決定故。
答不棄二義。但正為宗依之分。極成分也。此用法有法極成宗依者。遂為令不相離云事。立敵互存。是故今為宗依極成之法。可為自相共相之物也(為言)問如此義者。以不相離性邊為共相。可為實義歟。不爾三重中一重共相闕而止故。何矯兼極成分哉。答自共之門。自元許後說通有法。此後說用極成許置之物。不爾敵證驚而不許故。以何力立實所立。是其宗依極成之習也。今此二門。一闕比量不立。若許通二。豈不兼之哉。若設雖兼。一邊不攝此重者。不然。二中取何為此重。棄何為餘對哉。又餘對者。是何對哉。問不相離邊。可屬局通。其義易知。答不爾。局通對本取諸法本真若體若義。為因明所成立之門也。法體既決。定異前後(是一)設先舉體。次舉別義。以義分別法體之門。不為局通共相。通餘法。是共義也(是三)二對共相。其義大異。不可令相濫。問。若爾先後對共相。不通他哉。若云通者。濫局通共相。若不通者。後陳何不通喻。如無常義通瓶。又先後對名所成非成對。以因喻成後說。故名所成也。又如縷貫花者。一縷貫亦青諸花。眾多花類有法同喻。又云貫通他上。他者對有法指喻依也。答。先後對共相貫同喻。或不通義。能可案之。子島釋云。前後向上。局通流下(云云)此義難知。今且可云。二對共相。俱通上下。二對俱雖通上下。其意猶異也。先後對向上為本。局通流下為本。傍論之者。先後流下。局通向上。
問。兩對本意何不同哉。答。局通對。諸法本有體義故。義自通餘法。非今所案立。先後對入立量門。對敵欲令知義故。前後陳之。以後說今別前陳也。引喻只助令知此義也。量意云。局通對義。本來通他故。是為正意。後說義通有法體。依比量門所案立。前後言中。後陳義欲分別先陳故。向上為本。二對意。倩可案之。
局通對所成立。先後對後陳所成立。共趣猶異也。第一對。體義敵者未知。成立令知。為所成也。是故體云所成也。前後對。有法元不為所成。以喻例成能別。故後陳云所成也。今成假他力。助成義也。重意云。前後對約在所。此置物所成。彼置物不被成之習也。局通對所成。立者前本有。若體若義為我所成。若法此體此義無知之物。并雖本有。他共許。已知有之物。今不成。對之云所成也。又局通對。不以後說分別先陳。分別是先後對也。局通對意。義是體上在故。通有法也。是故雖同向上二對意異也。
○言陳意許對自性差別宗依宗體。
先案云。宗體也。問。與局通何別。答。局通先定兩宗所諍體義。是宗體也。先後成其體義。宗依也。言許顯所諍留居之處所也。
又今推云。宗依也。意許言下別義也。須舉言陳之物。言下意許也。故屬宗依。問。必為他用量能別。神我他用意許。非所諍宗哉。尤可言宗體。答。其以眼等之神我他用。不相離性宗。為宗體也。只云神我他用之分。更非宗體。其言下神我他用。屬言陳他用。為宗依也。宗依表裏。分為言許故也。
問。纂釋比量所諍。云或諍言顯。或諍意許(文)准之言許對。所諍宗體也。不爾豈諍宗依哉。答。彼釋局通對也。局通對。所諍體義。留居四宗。不同釋分也。
○能違宗有意許哉。
若有者。義斷云。即四相違因。所違者是(文)若無者。有性非有性能違豈無意許哉。舉共許有為言陳。非離實有性故。
今云。本量既以意許。即言陳了。牒之舉有性者。則是大有性也。只言略也。直舉大有非之。問。本量又可爾。有性與大有性。言廣略也。焉異能違。答。本量言許。實二重也。矯立習必帶意許故。能違是遮詮。直非彼意許。何及兩重哉。若能違有違許者。非有性能別。可有意許哉。若許爾者。意許豈在二處哉。又諸意許唯成其法。不可有法意許。
有法自他相能違自他共之次。可沙汰定之。
建曆二年八月九日。複審之次記之。同法正覺院右筆。
貞和五年五月二日交點了。去三月以正本即交合彼御本了。何非末代重寶乎(于時洛陽淨菩提寺。)法印範緣(春秋六十。)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夜半對紅燭馳丹筆了。法印權大僧都覺(春秋廿五歲。)
正慶元年九月十四日(未刻)以良算自筆本校合訖二十七歲。
觀應二年三月三日夜於燈下書寫終功畢。擬講顯意。
同十五日寅初於寶積院御所一交了。
明要鈔卷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