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玄疏義要第五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八識(列名真妄

七法不住(淨影釋異)
略明八門
染淨緣起四句無明住地是妄識等文)
有始無始文。
性染有無
有無
八識究竟
二藏
三性三無性
相識見識。
種子義(不失法)
方等懺悔滅定不二障。
五住
性成煩惱
無始無明
凡位起無明不。
無明住地體。

八識

問。八識者何等耶。答。六識。即為六。第七阿陀那識。第八阿梨耶識。是八識也。
問。爾第八識真妄中何。答。有二種阿梨耶識(矣)
中論疏第七云(行品)又舊論以七識虛妄八識真實大乘師以八識虛妄。九識為真實。又云。八識二義一妄真。有解。性義是有。果報識是妄用。起信論生滅無生滅。梨耶體。楞伽經。亦有二文。一云梨耶。是如來藏。二云如來藏。非阿梨耶(文)
又云。等者。更出大乘師義也。
因果品疏云。又攝論師云。梨耶無生滅名。用生滅亦是。此義違楞伽楞伽八識滅義也(文)
跡義云。攝論云。無常二種。一者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無常。二者佛果本無今有。已不無無常。而不同生滅無常。但是佛果上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無常耳(文)
言上報梨耶者。佛地果報梨耶識。在因位之上故名上報梨耶。又言八識者。通體用。上云梨耶。別舉體也。
統略下云(壽量品凡夫三心。一事心。二根本心三根本心。初是六識。次是陀那。後是梨耶云云伏道。法斷道。勝拔道。如次滅三心也(金光明說也)
法華玄第二云。第七師云。既名妙法。即以妙法蓮華為宗。妙法者。即是所得根本真實法性也。此法性不受惑染不與惑同。名之為淨。以是淨故稱為妙也。故用此為題。即以為宗。○評云。尋此師學應出北方。謂第八識自性清淨。亦名涅槃。以為妙法。既云是所得。還是果義。同前評也(私云。果失因。今指之)又攝大乘論阿僧伽菩薩所造。及十八空論婆藪所造。皆云八識是妄識。謂是生死之根。先代論用佛性。謂是真極。昔般若未度。遠師真空涅槃不遇。生公照知佛性。諸論師有慚之明矣。又此經所興。不正八識八識之義。別付餘科說耳。
  禪林云。此所破義。若淨影意歟。
  問。阿梨耶識真妄二種。設言八識是妄識者。此約妄說。不遮以真識阿梨耶故。楞伽經云。阿梨耶者。名如來藏云云)答論師不云第八為妄識。但云為佛性。亦名涅槃等。故為所破也。
  問。論師者。是菩提留支。彼師云。有二種梨耶(見楞伽疏)答。今云諸論師。故不的留支也。

裏書云

仁王疏中卷云(空色三諦生死涅槃三諦生死三者八識心諦涅槃三者。真實是色識。二者真實心。名心諦無生死四顛倒。名空諦也(云云)(已上裏書)
業品疏云。問。亦得見諦。解起損本識本識未盡。至治際本識都盡。詺此為見諦不斷思惟斷耶。
答。亦此義。但今文論斷。而梨耶是報無記有被斷義(文)(依攝論意。述之見也)
  求云。報無記。何無被斷義耶。答。可尋之。
寶窟下云(一依章)汎論能所義具如攝論能依所依。約本識言之。是煩惱種子。約佛性言之。是生死妄相。二所依能依。約種子言之。謂本識。約生死相言之。謂佛性。三亦能依所依。約生死言。即是本識本識如來藏故。是能依。又為種子所依所依。四非能依所依即是法身。顯不復名藏故。非是所依法身無生死不為生死所依(文)非能依義顯故釋之。
又云。二明佛性不約緣。染淨之興。只由藏實。不言從緣而有。此如楞伽說。六七非受苦樂。非涅槃因。藏識苦樂。是涅槃因(文)

七法不住事

寶窟下云。於此六識心法智者人言。六識者。六是事識。及心法智是第七識。迷時名心。解名法智。第八名藏識。是阿梨耶。此造疏人。不見攝論。謂第七識法智攝論第七識阿陀那。此云解識。豈得法智耶。今所明者。六識不異舊。及心法智者六識既是心王智。是法。故言心法智。小乘人云。由六識煩惱種苦。由心法苦樂涅槃。何須佛性○不種眾苦者。明六七不能種生死苦也。不厭求涅槃者。明六七不能苦樂涅槃解脫也。舊法師多此釋。今謂不爾。所以舉此七法者。舉六識不能染及以種苦。舉心法智。明不能苦樂涅槃故。楞伽說六七不受苦樂涅槃因也。六七不受苦樂者。猶是不種苦非涅槃因。猶是不苦求涅槃也。待至後釋(文)
問。其人者。為是誰人耶。答。淨影大師也。
義記下卷云(淨影)妄謂七識。真謂藏識。此猶經中所說八識八識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前明妄中。於此六識心法智舉其妄。心六是事識。及心法智是第七識。迷時名心。解名法智。此七不住。明其離真妄不立。事六妄一。七法真此七一念不立。名剎那不住。不種已下。明其離真妄即無用(文)
問其本經何耶。答。
勝鬘經云(第顛倒真實章也。若義記為第一一依章)如來藏者。不得苦樂涅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苦樂涅槃(文)
問。嘉祥大師解釋專不明。竊見經文。為明如來藏義。舉七識妄心生滅不生。明起染興淨用。皆由第八真識也。是以。楞伽經中廣明八識義云。勝鬘夫人八識義(云云楞伽第四云。大惠我於此義已神力建立。令勝鬘夫人利智滿諸菩薩等。宣暢演說如來藏識藏七識俱生乃至)而說偈言。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藏俱(文)楞伽七云。我依此義故。勝鬘夫人依餘菩薩摩訶薩深智慧者。說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種識(文)明知。今文正明八識義也。然何以六識相應心數為七法乎(第六意識相應心數惠。能苦求涅槃也)若但舉如來藏六識者。八識義何成乎。又何不舉第七識起染用乎。況大師自引楞伽云。六七不受苦樂云云)若爾。淨影解釋。善契經旨。金陵贊仰。學者猶迷遂以何義為末學之龜鏡乎答。此是上古難義。大堂未決。學者皆云淨影嘉祥雖俱為無相大乘之祖匠。然其稟學不同。流派本異。二師相違不必會通。何復於中強存取捨乎(云云)今難云。若存兩釋應設會通。若不須通要可取捨。並存異釋反覆義。學者惠解。何由可開。一家義宗何復無存乎。
答。並存多義。亦是家家習。必執是非。豈弘宣宗耶。難云若爾何故大師舉舊已。云今謂不爾耶。答為顯今意云爾而已。
  予勤乎勸學義日。立淨影八識義。得七法不住題。題者興福寺永緣權正。頻責取捨。予答云。修多羅含五義。謂顯示義。涌泉義。出生義。繩墨義。及結鬘義也。若爾。一文之中具含多義。淨影意契顯示義。金陵釋當繩墨義(破邪顯正云繩墨義)凡於一文眾義。猶如涌泉。何必破。言遂異釋(云云

裏書曰

心論第八云(修多羅品)修多羅者。凡有五義。一曰出生諸義故。二曰涌。義味無盡故。三曰顯示。顯示諸出故。四曰繩墨。辨諸邪正故。五云結鬘。貫穿諸法故。如是五義。是修多羅義(文)(已上裏書)
問。若言七法七識者。何說如來藏識。說前六識。而不說阿陀那識耶。又違如前所出楞伽經說耶。答。欲說八識者。應云藏識者。七識不住何但云六識不云七識。又云如來藏。不云藏識耶。故知。此經不欲正明八識之義。楞伽正欲明為勝鬘夫人如來藏義而已。
問。何故但說六識如來藏。不說第七識耶。答。為外道二乘人不知佛性作此說也。六識舉其所知法。其如來藏顯今所說法。故此章不盡舉八識也。
窟下云(解佛性不令眾生受生死苦義也)須解此章意。此為章外道二乘人不知佛性。欲勸一切眾生。信佛性故。說由佛性故。得厭眾苦樂求涅槃(文)
問。引何文證六識心法智種苦苦為七法事。答。楞伽經中說六七不受苦樂涅槃因。今引此說為證也。問。楞伽六七者。即應是六識七識。何以此文證六識耶。答。此非為證心法智非第七識事。但是起染淨用。經說同。為顯此故。引彼經而已。問。於阿陀那識。有迷悟兩位。心法智名具顯此兩位。解識名。且約迷時。或對第八真識解。總名解。自約七識中悟名法智。何違耶。故起信論意識皆有薰習。依信力修行也。其菩薩薰習豈非第七識耶。若以攝論七識解識故。不法智者。亦以起信論分別事識妄心故。亦不法智相應耶。若雖是妄心。猶與法智相應。亦雖稱解何不得法智耶。答。修觀起行。正在第六。故四智中。且觀智者。是六識集用。非第七識。其無明不了妄執我相。正是七識故。名解。云何得言六識為識。獨以第七別為法智。故知。此中六識者舉染用。心法智者。顯淨用也。
又可云第六第七俱有染淨。然此中以法智名顯淨用。故知第六中。分取淨邊搆為法智。若以第七對前六者。染淨俱同。何故以第七別標智稱耶。

後義應勝

起信論云。妄心薰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薰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二者薰習。謂諸菩薩發心猛。速趣涅槃故(云云)(下文見薰習初發心菩薩。若已相應法法身菩薩法力薰習真如無明也。地上法身耳)
問。攝論八識共相識。起信論說前七識唯妄。多約離分門。今何以攝論信意耶。答。其共相離分二門何別耶。反答。共相八識者。真如淨法。與無明染法和合本識。依此本識。起七轉識。謂從本識起執我識。即執含容真妄。又起六識。名生識。亦含真妄八識前具真妄共相也。若離分門。一切真識。分為第八。於一切妄中。粗為事識。分為六識。細為妄識。為第七識真妄離說八識也。正答淨影義章其意爾。又淨影義章更有別本。全不明共相識義。今嘉祥意。無分別共相離分故。今不必依此義也。直就今家先略明八識相。然後諸文隨義用之。
略論八識。應有八門(一廢立名數。三真妄四果有無五緣薰習。六有始無始一異八心境)

總相廢立

楞伽經說。大惠言。世尊建立八種識乎。建立故今建立八識。既言建立。故知隨緣第一義如法華經。以寶物造諸大車。三是方便可名造作一乘真實。何亦稱造。釋云。道門未曾三一。說三一。皆是方便即是無名相中。強名相說。故俱名造作(取意)今此亦爾。若就四悉檀釋。第一義中非八非九。非非境。若世諦對治悉檀。為不了知微細妄染及佛功德人故。說八識。令悟解之又為捨外塵八識義。更捨外塵亦非識也。道門八識。而因緣世諦心。是諸法根本。故說為識。識中有本末粗細等別。說八識也。

二別論名數

耳鼻舌身意識。以為六識阿陀那識。此名解識。是第七識阿梨耶識。此名藏識。以為第八。問。何故唯立八識而不增減耶。答。本末真妄諸識盡之故。唯說八此是一門。若就異門。或增或減。六識及九識等。問。云何為九識耶。答。前八識上加阿摩羅識。以為九識也(阿摩羅亦云菴摩羅也)問。爾者其第九體何物耶。答。第八識中。解性梨耶。分為第九。名阿摩羅。此云淨識。即是自性清淨心。亦說為無垢識也。

真妄分別

八識之中。前七為妄。第八含通真妄二識。問云。何第八含通真妄。答。此三義。一者相不異故。合說為一。謂妄心外。真不可得故。為一。二者就位合說。於生死中。真妄二法其性難別。諸法緣起之本故。經曰非異非不異。非異即前第一門義。非不異者。第二門真妄雖異。而於位分為一故。三者建立種類一識。謂若真若妄。若生死位。若佛果位。但是本者。總為一種第八識也。問。若說九識時。其第九識亦是妄耶。答。是真非妄問。若爾。何故經中說言八九種種識中諸波耶。答。此有多義。一者八識門中。第八水。七識如波。若論九識。第九為水。前八如波。前八並是妄心別故。八九合舉水波。通喻非第九如波浪也。二者有所得心所取八九識。並非佛性。非真實故。說為波浪。此教中遮其教成病。非關識法。若就體。第九非妄故。佛性義云。乃至八九設使百千無量諸識。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不見故(文)三者道門之中。非八非九。乃至百千過數故。非非境。非真非妄。絕諸相故。若隨因緣世諦義門。乃有八九諸差別。故知八九皆如波浪。並隨染淨因緣起故(雖有多義第三為正)

四論有無

八識之中。前七妄心佛果並無。故唯識云。諸佛如來所行之處。藏識無餘識也。第八識妄想本識位亦無。解性梨耶。通在佛果。問。若爾。跡中云上報梨耶八識五根云云五根既有。五識寧無故知。八識者。非唯第八。總說八識。並在位。何言前七位並無。答。此於真識隨用別立八識差別。實是第八藏所攝。今於八識前七是妄故。位並無也。

明緣薰習差別

八識之中。本末相對第八識為本。前七從此生。於中有多義。若粗相望。依第八識第七識。依第七識起前六識。若約種子現起而言。前七並依第八識生。以第八中種子故。若約相薰相生義者。前七薰種子。在第八識中。即第八識中生果功能。說為種子。此種還生七轉識故。本末識亦得互為相生之義。若約現起。論生。非約種子者。非前七識生第八也。又於第八識真妄分別。若由真起妄此約真法為本妄心起也。若剋性論。真是淨法。唯淨法。妄是染法。唯起染用。若互相資。皆無傷。若論種不動義真性不動不起染淨染淨妄心。此後義應尋文證。故寶窟云佛性不令其種苦。及苦也。種苦起染。苦起淨。此文於佛性上并跡染淨二用。然此意。非約道門。何以故。彼文亦云種苦及苦。終由佛性本也。此意即顯種苦苦。親由妄想。遠尋根底遂由佛性故云終由佛性也。問。若染淨法由佛性起只是其親。當何隔之。但云遠由佛性乎。答。窟次文云。如有海水。風次成浪。非是水令其成浪(云云)意云。本有之。而未有浪。風至有。此即佛性為同。妄想為緣。有染淨用。若因緣佛性為親。妄想為疏今約隱顯。緣至即顯故為親。固先本有。而未起用。故為遠也。此是義記近。亦非時有先後也。
問。若言妄想緣起染用者。其妄想自起耶。若。由真起者即是真法親起染用。又其妄想即是染法。彼有即既染用。何言由染用起染用耶。答。其妄想者。是根本細者。其種者。是粗染用。此是粗染由細染耳。又可云其妄想者。即是種苦。妄想念念互相薰習。此即妄想無始義也。

六有始無始

妄想緣起源由佛性。若爾。至佛果更應起染耶。又若至不起妄想云何真性起妄法耶。答。至佛果正觀明故。不更起無明妄想。本未修得正觀之時由妄想緣生妄想也。問。若爾。妄想有無始。何故經言依如來藏故說生死無始。故知。自論生死即是其首也。涅槃云。十地不見生死之始。佛即之。又論說生死無始便言正見(已上)然無始者。便是無因。若未明如來藏教為無因。且無始。若說如來藏教。如來藏生死依之便脫無因。其藏性。實無為法故。無因無名故。至大乘實義。非無始也。答。考諸論。或似此義。又於解釋。亦有始義。然熟檢宗家正意世諦理中。亦是有始。亦是無始。若依真諦理。即非無始。於世諦中有二義者。謂約相續無始。據法相本末。便是有始妄想佛性。更性更無本。故此不論而已。若論要須窮極。所以然者。中庸生疑。若邪推便墮惡見故。又此義可依文習之。若強推之。便是十四難置答事。故置不論之。

因緣一異

因緣世諦中論一異義者。眾生無量一一身中。妄心各別。真性是一。差別差別論之。前七識者。他人各別。第八識中妄識亦別。真識不異。若約妄想論真。真識亦別。乃至佛性約其凡位薰習差別真性緣起。便成多佛。若約窮證本性諸佛亦一也。又約八識中諸識相望。真妄性別。又妄七識其體各異。若據真識求妄。離無妄者。是第一義門。非世諦門。又復可云世諦門中。亦非一非異之義。以其八不二諦故。真妄因緣定異真妄相別故。亦非定一。
又復據妄見真妄是別。就真論妄。妄即是真。若入此門。八識並是真識體用差別有妄也。又復據妄求真時。妄真。就真求妄時。離無妄。然有分別者。就妄求之。無別真識。此中但是前七識。若就真攝妄時。或總為第八。通餘義門七。故舉此門。真識為第八。亦直名真識。不名第八。無前七故。或於此門。具有八識。然唯真八識。雖是真。體用各別。又有多用故。道理非一非異得成。亦一亦異復得成也。

八心隱顯

至論正法非心非境。若隨因緣世諦心境俱存。前六事識有境心。心境各別。攀緣。取捨。取定實。第七妄識。亦心境不知境在心中。妄取六塵故。而與事識異者。前事識者。取境定實。此第七識但取境相。不執性實。若得悟知境在心。第八真識隨緣亦起六塵境界。又即心事即真。若論真如真如。若論唯識即是是識。若論五塵即唯五塵
問。真心無礙云何有色耶。答。真識分齊。即以佛果顯之。佛果真識。此真識有法報應色有者義顯。可知。但此應色。若隨所化妄心分齊。然就實論。真識之用。報身色者。是德中色相功德五根五塵。故跡義云佛果五根等始起(云云)又義。此報身無色功德。所以知然唯以知然唯以法性為土。無寶玉土故。五根。應有五塵扶根色相五塵。何故釋云以法性為土。無寶玉土耶。然言五根者。顯了義說為色。為見聞等用作所依。義說為(後義順文)法性身中自無色相。然與色為性故。說為性色也。八識並有境。以真識分中八識。即以真如法性為境界故。故於八識並皆有境。然說為八識者。為除境界執著故。且說為心。若除境執。已心執隨妄非境非識。正法。又妄想是本故。說為心識真識分中。唯初入門亦偏說心。故寶窟下云。色從心變以為本。所以云心。故云自性清淨心。不立自性清淨色也(取意)為顯宗。略開八門。餘義隨文更應尋之。

已上略論八門義也

佛性義云。涅槃經佛性。即於華嚴法界。於鬘中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楞伽八識首楞嚴經首楞嚴三昧法華一道一乘大品般若法性維摩無住實際云云)又云。平等道為諸眾生覺悟之性。佛性。義隱生死如來藏。融諸識性究竟清淨自性清淨心(文)(釋一法異名也)又云。唯識論云。唯識無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別法。此明理內一切諸法依正不二(文)

染淨緣起四句

窟下云。然論中。釋染淨緣起。要四別。一約不約佛性。二約佛性不約緣。三亦約緣亦約佛性。四不約不約佛性。一約不約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緣。不由如來藏。此小乘教及大乘教相中。彰染淨緣中因果自相招感故有。都不言由藏實而如是一切二明佛性不約緣。染淨之興。只由藏實。不言從緣而有。此如楞伽說。六七非受苦樂涅槃因。藏識苦樂。是涅槃因。如是一切。今此說亦同彼也。三明亦約緣亦約佛性者。此亦如楞伽經藏識常住境界所種種諸識浪。騰躍而生。如水起波浪。非異非不異。佛性亦爾。和合生。亦非異非不異。如是一切。故知真妄和合方起染淨水起波浪。非異非不異者。彰不可水外求波。波外求水故言不異。而波息水靜故。言非不異也。佛性亦爾。和合生。非異非不異者。彰佛性與六七妄心和合生時。不可真外求妄。妄外求真故言不異。而妄盡真顯故。言非不異。亦可在緣常靜故。言非不異。法華論云不即眾生界不離眾生界如來藏性。故經言佛性雖在陰界中。而不同陰界入也。四不約不約佛性者。實相無緣故。無染淨法可起。此金剛波若論說。平等真法界。眾生。以佛。為能度。眾生。為所度。又如三地論說。煩惱妄想中。一法可減。清淨一法可增。泯上三門歸乎一絕。
  尋云。佛地論或云三地論。是何論。又兩本中。是非如何。可考之。
同中云。若是起煩惱。與心別體。共心相應。此無明住地。即指妄想心體。以為無明。不別心有別法共心相應。是故說為心不相應。故馬鳴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名不相應(云)又云(釋無明緣起變易業)無明住地。是妄識心依止心體。修起後緣治。如依睡中解。故為緣(文)(可以此文難心法智非第七識之釋也)佛性義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識。亦非佛性。故攝大乘論云。是無明生死根本。故知。六識七經乃至八九設使百千無量諸識。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不見故(文)
  此明有所得心所取八九佛性。若論實義。解性梨耶即是佛性。名如來藏也。
寶窟下云。問。由佛性故。得苦樂涅槃。此事可爾。若由佛性法種眾苦者。是非佛性力故。令眾生生死苦。若言不由佛性生死苦亦應不由佛性力樂求涅槃。須解此章意。為外道二乘人不知佛性。欲勸一切眾生佛性故。說由佛性故。得厭眾苦。樂求涅槃
問。○若由佛性得種苦。即是佛性令物受苦。此乃是於魔性。何名佛性。答。此乃明佛性眾生故得種苦。非是佛性令其種苦。亦明佛性眾生令其苦非是佛性令其苦。如有海風吹成浪。非是水令其成浪(云言是於者猶只是也)問。非由佛性令物受者可爾。何復非由佛性故令其苦耶。起信論真如薰習云○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薰。此說耶。答。上已辨(云云)猶不審之。
起信論云。心真如門。生滅門。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生滅者。如來藏故。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生滅和合非一非異。阿梨耶識。此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云。此與寶窟所引楞伽經文。真如妄心和合。非異非不異同也)
又云。復次覺與不覺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言同相者。譬如種種器。皆同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言異相者。如種種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業差別性。染幻差別故(文)
同相。即上云非異也。異相。即上非一也。亦與經中非異非不異同也。非異者。則此第八真識。同真如故。言非一者。則真妄異故。第八識中亦不覺也。
又云。以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云云
此說解性梨耶起妄識也。
首楞嚴經第四云。如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金剛王常住不壞(云云
  此佛智常記所引。非大師所覽之。
密嚴經下卷云(新譯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常住無始終。四句言說佛說如來藏。以為阿梨耶。惡惠不能知
藏即阿梨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梨耶金與指環展轉差別云云)此明非異義門也。
華嚴玄二云(破法華未佛性正因義)若言佛性之說故不用者。涅槃華嚴梨耶之文。則涅槃華嚴應未明八識故。不可即就經令備一切教。則一部。八萬何施。以佛性故。修行成佛。是故為妙(云云
  此意者。諸部不同。依文言。而實義相通故。法花明成佛佛性義也。
  今意云。華嚴涅槃雖無梨耶文。道理應有。以大乘中窮極說故。重意云。華嚴正法一心涅槃佛性及涅槃。皆是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異名也。

有始無始

寶窟下云。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者○既明由如來藏生死如來藏本際無始不可知。依藏生死生死無始本際不可知。若不依藏生死。即不得無始生死也。人言。佛性無始生死有始。始應可知。但與佛性合用故。云本際不可知。又釋。佛性無始生死有始。背佛性生死。須見佛性方了生死之始。能見其始。十地亦不知其始。故云本際不可知。
問。龍樹云。生死有始無始皆是邪見。今何故偏生死無始。答。雖邪見。但為破眾生有始故無始無始者。欲明其因義也。又中論中。佛說無始者。欲明空義。既其無始。即無間亦有終。無中無終故無生死。又言。其無始者。欲明有終。非謂有無始。是故無始生死實。不作此解即是邪見(文)
勝鬘經云。世尊生死者。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世尊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文)
起信論云。五者修多羅如來藏生死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生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前際故。無明之相亦有始。若說三界外更眾生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如來藏無明後際諸佛所得涅槃相應。則後際故(文)
涅槃疏第十云(納衣梵悉論義)然古來解此文兩家。若是開善云。此正難流來義。無明一念識詫空起時。爾時煩惱起。今言。者只名此識為身。佛既言同煩惱有身者。今問身為在前煩惱在前也。若是莊嚴解。明不難流來義。但就即身為難。只此身為煩惱在前。為身在前。今明具此義亦得。是難流來亦得。只就此身為難也。
  具此義者。只是難有兩意。而作佛正義。中亦流來生死初又雖流來義。而無始也。
又云(佛答)明身及煩惱一時而有。開善解云。此是流來義。無明一念煩惱。故云一時。若是莊嚴。明煩惱潤識義。要前煩惱潤識故。識方生。此是前後義。若是數人明潤。只當一念識詫生時。煩惱即潤故。是一時義。今明此云一時者。借一時破前後。○雖一時有下。此復是破一時義(云云
信解品疏云。度論云深火坑俱能容人。○華嚴經云有始無始無記
問。此一句。是學者致迷之處。略述之(文)
仁王云。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生得云云
疏云(中卷)實相無明住地本來無前後。但眾生無所有中。橫生憶想。方別長流六道。反迷得解。知煩惱本來涅槃。有何初後。故此經云。初一念識支本識解性。故異木石(云云
  本識解性者。是如來藏也。生得善。生得生得得惡者。此明善惡根本。若依寶窟引□經釋五住義者。此生得善惡即是一處住。其文如下引之。
又云。文言眾生根本者。一念識是成眾生之本。又解初一念者。此明相續之始。此乃無始為始(文)
初解意。以本識解性。以是本故。為初也。即以所依故。為初也。即以所依故。為本。非先有本後成眾生也。後解意。指無始。縱說為始。非如開善詫空而起也。
淨影八識章意。菩薩先以無始破有始。然後以空無始也。
仁王云。三界眾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別眾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文)
此文兩段。三界眾生者。以三界一切生死。無別生死也。言別眾生界藏等者。遮三界眾生藏。即遮始起眾生也。藏者未眾生時為本言也。
疏云。文云三界眾生者。分段變易二種三界外更無生眾生可化也。第四明非邪顯正。文云三界眾生外道經非七佛者。若依舊說流來義。即同外道大有所說。二種生死外。別生死眾生藏者。即是無明識也。是外道邪說。非正說(文)
  大有經者。應是衛世師經說大有性也。
起信論云○更眾生起者即是外道經說(云云)(具如是俱舍論云(世間界)三界無邊虛空量故。雖有始起。有情無量無邊出於世。一一化度無量有情。而眾生界有窮盡(云云

裏書云

華嚴延尊五師始覺受薰義。傳聞不同。今判云。若約緣起道理。從真起妄。而本覺始覺異。若約此無邊。若論作佛已還眾生。即不應許。如起信論破之(已上裏云)
瓔珞經佛母品云。諸佛還為凡夫不空無。無故不有○(云云
此意云。佛性大悲門。常不捨凡夫法。淨影八識凡夫作用門。即真用觀攝。楞伽經菩薩闡提。其義大同也。
又下卷大眾持品云。以智知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於緣(乃至)其四住地前。便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金剛智知此始起一相有終。而不知其始前有法無法。○佛智知始終(云云
無始無明。如五住中抄之。知始者。如佛性中引涅槃經文。可合用之。
鼓經上卷云。伽葉白佛言。若善起佛者云何無生處。佛告伽葉。行善業。伽業白佛言。誰之所教。佛告伽葉。無始佛教。伽葉白佛言。一切無始。佛誰化誰教。佛告伽葉。無始者。非一切聲聞緣覺思量所知士夫出於世間智慧多聞舍利弗長夜思惟能知。佛之無始誰窮最為先。乃至涅槃間亦不能知。復次伽葉如目蓮。以神通力求最初佛世界無始不能得。如是一切聲聞緣覺十地菩薩。如彌勒等。悉不能知。如無起可得。眾生無起。亦復如是云云
又云。伽葉白佛言○如是菩薩摩訶薩。於大海水滴滴指減悉能知之。亦知餘在。況復世尊。於眾生大聚盡而不知但諸眾生有減盡。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知佛世尊能知耳。佛告伽葉。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眾生大聚盡時(文)
  此經意。說無最初眾生無盡。此義所知一一眾生無始之義。此可之。
窟下卷云。又須增減義。若隱名如來藏。在隱不減。顯名法身。即顯亦不增。故經云。佛性常住。又隱名如來藏如來藏不減。顛倒生死不增。顯名法身法身不增顛倒生死不減。故大品云。雖生死道長眾生性多。菩薩如是正億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亦如虛空。是中無生往來。亦解脫者。又波若云。無縛無脫。是名菩薩莊嚴義。縛脫增減。即是二見為醜陋。不名莊嚴。若縛脫增減。得於正觀。名莊嚴云云
涅槃義云。今約事論之。如無明初念。始起為新。佛果後起為故(云云
今見此文。似無明有初念始起。然實不爾。何者望佛果後起。且以無明為最而已。
窟中云(釋無始無明住地文也)無明住地。久來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現生。故言無始。○三性諸心。或有或無。無明常有。故無始也○人言。此無明生死本因。故無始。是以攝論無始即是顯因也。有始即無因○所以明因者。顯佛法因緣義。人言。無始無明者。始背明入暗時。煩惱微細。唯同是無明四心次第起。言心不相應。○無始者有二種。一云。無明有始故。眾生波若無底。二云。無明最在初。實錄有始。但一法在此前者故言無始也(文)

性染有無

問。他師云。真如法中有性染(云云)爾宗家意許此義耶。答。不許見也。問。若法性無染法者。諸佛菩薩證法性。何能起染用。無染性何猶能爾。如法無礙故。菩薩證法性能現神通耶。答。對治悉檀無名相中。強名相者。說如來藏無我。俱不相違染淨亦爾。若就第一義悉檀。非淨非染。然就八終八倒尋之。生死法是無常無我不淨。若說常淨便為顛倒涅槃常樂我淨。若說不淨亦是顛倒諸法本性即是涅槃。何得說言真如法中有不淨耶。但應說本性清淨隨染用。究竟言之。非染非淨。以非染淨縱說為淨。以其淨是無染名故。云等染法於性中無。然亦縱說不淨。以無妄執淨相故。如無著說為無我。又等惑以中道為性故。縱說有貪等性亦得。說為有染法性非性是染。若異此義便是違聖教。名謗大乘也。
大乘止觀兩軸。是南岳禪師作。又有本題下云曇遷法師制(云云)彼云。法性本非染淨。而須有染性能生染用。亦有淨性能起淨用也(云云)今謂。此言有甚意趣。謂真如本性雖非染淨而能緣起染淨兩用。其淨用之性。說為淨性。非性是淨。其染亦爾。染之性故。說為染性。非性是染。此是非染。縱為染。末代淺學執此為極。甚可悲愍甚可悲愍。當知性惡是人推。盡非論中之所說也。
華玄二云。一師之意貴在於悟耳(云云
又云。耳毒無定。唯悟為宗(云云
佛性義云。欲無性不得。是故得名大乘無礙云云大師處引涅槃集。智論攝論等文。會通異說然於其中學者宜須巨細辨之。
二諦上卷為人悉檀云。諸佛經。或無我。或說淨不淨云云)若准此文。說為清淨亦非第一義也。
窟下云。善心是淨。不善是垢。善心之中。有貪嗔癡。是為淨中無垢云云

此明粗不染染義也

又云。三界粗心染義。尚可了知。自性清淨心而為所染。豈易可知。雖本清淨。而於眾生顛倒不淨故。客塵煩惱所染。雖為客塵煩惱所染。而常本性清淨故。實所染可了知(文)
勝鬘經自性清淨章云。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文)瓔珞經佛母品云。佛。法界一相故不一。謂法常清淨不二(文)
法界一相應名不二。而云不一者。諸不壞故。種相故。云不一也。
集第二云。一切眾生心本淨眾生心性淨故。為客塵煩惱之所繫縛云云
起信論云。如世間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薰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薰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染業。但以真如薰習故。則有淨用(文)
又云。四者修多羅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如來藏而有。以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體具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如來藏。從本已來。過恒沙諸淨功德。○以過恒沙等煩惱法是妄有性。自本無□。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妄者。則無是(文)梁攝論三云。論云。轉依者。對治起時。此依他性。由不淨界品。永改本性。由淨品方永成本性(文)
  此明得悟解時。永改前來不淨品。永成本性清淨性也。
四云○對治起時。離本識不淨一分。與本識淨品一分相應轉依云云
  言轉依者。謂轉依他成真實性。又轉染依他。唯成淨品依他也。

有無

窟中云。心王一念緣境。煩惱數隨心而起。不相離故。言剎那相應。故馬鳴言。異念異。而同。知同緣。名相應染。若非起煩惱自緣。煩惱不起。不與心相應(云云
又云。以無明住地更無別起故不別說起。只以前所列見愛等。通說為無明處起也(文)勝鬘經云。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云云
  起信論說六妄染。其中。無明業轉現。為不相應。染智相續為相應。又前六識中。惑染相不染也。
淨影釋云。此五皆是無明所起。故知。亦不相應義(云云
意云。除無明住地業識乃至相續。此五並是無明起惑。故知。無明所起中業轉現。是不相應故。亦不相應也。

八識究竟

深密解脫經第一云(流支譯)以法住智智意意識非真菩薩不見諸識是真菩薩(取意略抄)佛說偈言○。
諸種阿陀那○能諸法
說水鏡喻。而為愚人說(文)
此名第八為阿陀那(此言注可書之)

二藏

勝鬘經云。世尊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文)
寶窟下云○今如前釋。知二種藏名智。智體無相故。名空智也(文)
又云○藏明煩惱畢竟空故。不可為不空藏具一切德故。不可為無。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故。涅槃經云。佛性者。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中道顯現即是佛也。故涅槃經云。中道法名之為佛。得空不空二智即是得於中道。故涅槃經云。得中道故。名大法師。○問妄法云何名藏。答。以能藏故。
問云。何名。答。以妄無所有故。問。真實之法。云何名藏。答。以所藏故(云云)問。鬘所說等藏。與起信論所說。如實空如實不空。其義同歟。答。聖梵入寺傳云。同(云云)學者多云。此是聖梵入寺誤也。
今云二藏者。以能藏所藏為二。又以真法妄法為二。又起信論不空。自就真如分別之故。論說。其義是別。然考實論之。其義即通。論說如來藏云。如是一切妄心分別。皆不與真如相應故。無相(寶窟引之作)
若就真如上論空。無妄者說為真如。是論正意。若就妄論妄。空無於真。無於真如者。即是能藏起信論中。兼顯此義。又復經說二藏妄法非有真法非無者。即非中道佛性中道顯現。名之為佛。故知。二藏非有非無。還即就真如佛性不空。於此真如空無妄想。故知。二藏並就真如。與論意同也。
問。寶窟引馬鳴如實空證經空義者。此意歟。答。不爾。窟引意者。證空智之空。此是能智之空也。非證所知如來藏如來藏故。其不相當矣。

三性三無性

淨名玄六云(釋中論無性法亦無之文也)凡有二義。一為學大乘唯識論人。不取三性。存三無性理。三無性理。即是阿摩羅識。亦是二無我理。三性依他性。分別性。真實性分別性者。即是六塵以為分別分別性。依他性者。心識六塵梨耶本識起。為依他性。真實性者。即是涅槃。故三性三無性者。知六塵無相可得。名無相性。六塵無相故。六識無生。名無生性。無相無性乃是真實性。但塵識虛妄。既真實性。亦不遺無性性故。用此以為極。今對破此。故中論云。諸法後異故。故知。皆無性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問二論主云何破。答。二論主實相成。但天親無性性故。偏歎無性學人不了。遂守無性龍樹中實遠離諸邊顛倒。所謂性是一邊。無性為一邊。離此二邊中道二對一門淺學(云云
  此文既云義實相成。故知。此宗共用三性三無性等。應依攝大乘論佛性論解釋深密解脫波若經等所說也。又淨影八識章明三性三無性義。具如別抄之。

相識見識事

統略下云。經云。法身無所有。謂相及相處無所有。即攝論中。相識見識。相識是前塵。見是能識(云云

種子

窟中云。五住種子並依本識(文)又云。不作念法不相應。即五住種子是也(文)
統略云(弟子品五性取整衣喻。以菩提心種子眾生心內。天親論明一切種子皆在梨耶識中(文)(天親論者攝論等也)
第一初云。眾生成佛亦具二義。一者緣因佛性即是菩提心○二本有種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佛云云
本有種子非今所論也。

不失

中論業品云(外人問也)

不失法如券 業如負財物
此性則無記 分別四種
見諦不斷 思惟所斷
以是不失法 諸業有果報
見諦所斷 而業至相似
則得破業等 如是之過咎

疏云(第八)世人出債。要四種。有財主。二有負債人。三立券書。持負債主。令不失財。四債主必財物。財主者。六道眾生也。負債主六道善惡業也。作業之時。必一法。隨起。業令不失果。如取財時必立券也。負債人必財主物。善惡業必辨道果。還行人受之也(文)
  債字見義章賢聖義。質字正可作債歟。賃者別字也。賃價也。
問。不失法者。云得成就歟。答。不爾。
疏云。問。何故獨無記不失法。不破通三性得繩耶。答。二義。一者通三性得。亦能感果。屬上業門無記感果。上未破今破也。二者得通三性。此但小乘義耳。不足破。無記小。量是小乘阿梨耶不失法是大乘阿梨耶翻為沒識。無是不之異名。沒是失之別目故。梨耶猶是不失法耳。又梨耶果報無記能持一切善惡種子。正是今外人義(文)
問。統略引天親論。明一切種子在梨耶中(云云)今何判為論主所破耶。答。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又語言雖同其心則異。天親論主種子。學者執之以成患也。疏云。經中說有券義。如度論引集法經諸羅漢說偈。病死券已裂破。此明羅漢過去報債竟。不復更取未來債。則不失法券便滅為裂破(云云
此言券者。或是得繩。或是不失法也。故云佛陀呵梨是無券部。此宗得繩。故薩婆多名有券部。別有得繩故也。
又云。問。與有券部無記幾種異耶。答。一常無常異。薩婆多得繩無常念念生滅量是功用無念念滅。但有大期滅(乃至)又依正量部義。量本是律學。佛滅度三百年中。從犢子部出。辨不失法體無記明了論是覺護法師造。而依正量部義論云。量部有二種。一至得。不失法。但善惡有之。外法則無。又但是自性無記。又待果起方滅。是至得遂三性。通外法皆有。未起時若懺悔則至得便滅。而不失法雖懺悔不滅。要須更待果起方滅也。始終有五部。一薩婆多三性。餘四部無記一佛陀人。二曇無德三正量。四攝論。並是無記○彼深所以。善惡自感報耳。此業法不感報。故是無記云云
疏云。分別四種者(四句也)○正是梨耶梨耶三界外種子。三界內種子即三界繫三界外種子即不繫。將攝論意解之太易也。依數論義。得繩漏無漏量部云。隨起一念善惡則不失與之共起令不失果○起無漏業。亦不失法。
問。不失法為三界繫。可是無記。既不繫。即是無漏云何無記耶。答。人言。此部立無記無漏故不妨也。例如薩婆多無為無記而是無漏成實論羅漢三心無記無漏。○今謂。量部。唯善惡不失法。無漏及餘起但有至得。不失法。而云分別四種者。上總唱無記耳。今汎分別。則三界之不失法是無記。所持之業既三界繫能持之法亦三界繫。若不繫者。此是至得通三性也。所以然者。若不失通繫不繫者。便應通斷不斷。下不應偏言見諦不斷思惟所斷。而下偏言其斷。不言不斷。則知。無記不失法。不釋至得也。攝論梨耶長觀是生死果報有漏。而梨耶三界外故。通漏無漏四種也(文)
長行云。是不共法欲界繫乃至)亦不繫。若分別善不善無記中。但是無記。○見諦不斷。從一果至一果。於中思惟所斷(文)
問。不失法者。通不繫歟。答。釋云。唯三界繫不通不繫。問。偈云不失法如券(乃至分別四種。長行釋云是不失乃至)不繫(云云)何違文此釋耶。答云。但思惟所斷故。然言不繫者。如券言中。兼明至得故爾。
問答(云云
疏云。第三斷不斷分別攝論大乘義判見思初地見道地至金剛心修道梨耶金剛心治際時。本識都滅。梨耶既是果報心。是苦諦攝(云云
釋而業至相似等句。可見疏文也。
問。不失法者。既是外人問中立也。爾者論主意如何。答。青目答云。是義俱不離常過。是故亦不受(文)上偈云。業住至受報。業即為常。若滅則業。云何果報(文)偈又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果報不失。是名所說(文)疏云。下半二意。一者明業具二諦不斷常。令果法不失。有別不失法持業令不失。蓋是如來依。故云此是所說。二者若依下長行釋○下半邪義。汝不知二諦中道。言不失法。謂是所說耳(文)
問。若爾云雖空亦不斷等上兩句意何。
答。疏云。業本性畢竟空。非是前業滅之然後方空。故非是斷。○次明業雖畢竟空。於顛倒者。宛然而有。往來六道。亦非是常也(云云
偈云。諸業本不生。以無明性故。諸業亦不滅。以其不生故(文)
疏始終意云。上偈明二諦不斷常。此偈二諦不生滅。
世諦生滅真諦不生
疏云。此文雖是一行之偈。實是方等懺悔法云云
偈云(上)業住至受報。是業即為常(云云)(諸師為此偈破可之)
疏云。攝論師云。梨耶識持善惡出世種子。是故果。今依偈責之。種子為待果起而滅。為未起而滅。若待果起而滅即常。未起而滅即果報(文)問。念念滅故無常相續。至果起故不斷果報此果耶。答。一念種子。若不滅待果者。即非念滅。若一念即滅者。後念申何生耶。破意義勢此。若因緣義即免斯也。
問。依方等懺悔五逆決定業耶。答。若依淨影。但可令輕。未可全盡。今嘉祥義宗。一往應云定業不能全滅。但得輕受。若究竟尋之。亦得都盡。然亦研二師義。其意則通。觀業品疏云。諸大乘經皆明懺悔業障義。如涅槃獅子吼云。一切諸業定性有愚智愚人。則以輕為重。無而成有。智者能轉重為輕。有為無。今明。若執業決定。則是愚人。如今品觀之。智者普賢觀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懺悔者。端坐實相眾生無始以來。起六道業。深而且大。故喻之如海。非實相觀無由滅之。今此品觀業即是實相。故能滅業障。故說此品(云云
  言轉重為輕者。一往明轉重輕受。言有為無者。更明滅罪令無也若但言轉重輕滅定業者。重言有為無。便成無用義相違。
問。雖言有令無。不言定業。故知。此文且約不定言耳。答。既言一切諸業定性。何得定言有決定業。問。釋觀世音稱名脫苦云。眾生業有不定異。不定可救。定不可救(云云)今何云定業滅耶。答。約不至心結緣薄者。更分別之。有定業不滅。此是多義相成。非云定業全不滅也。意云不可救者。一類不可救耳。非一切定業不可救脫。今云方等懺悔滅定業者。約懺悔成者論。亦非一切人皆滅定業。又稱名輕故定業不滅者。正觀深名諸業障滅。觀音品疏云。問。稱名何故有解脫者。答。上。有至心至心。故有脫不脫。二者脫有利益是則救之。脫無利益故不脫也。
私云。脫苦更無別事。則樽有利益。若脫苦已更造惡。苦為無利耳。
三者與觀音結緣有厚薄。薄者善少故不脫○四者眾生業有定業不定業不定可救。定不可救。所言定者。一重心作已。無慚愧。二者覆藏。三已更作四。起願扶之。故決定得報不可救也○問。若不可救應稱名無益耶。答。今雖無益作後世因(文)
  今雖無益等者。涅槃經說。涅槃經闡提人猶為作。作利益事也。

裏書云

法相玄贊觀音品云。只如法歸命免七日之刑馬懽歸依脫三刀之害(云云
瑜伽第九。第八九(造作增長不定業說之)
贊又云。般若經中。不滅盡舉心徵者。至誠懇切。受持彼經一切不受。若不爾者。五無間罪。皆決定業未生怨王。如何悔已。一切不受(文)
引業差別經云。若業增上心作無慚無愧已更作。無心改悔。是業之決定。若增上心作。雖惡業常壞慚愧。是不定。但知諸非悔非道之所損伏。可受果。彼損便受果之義(文)(已上裏書)
新撰疏云。所言定者。一重心作二作無慚愧。三者已更作。四起願扶之(文)餘文同義疏
義疏合重無慚為一。加覆藏。新撰疏開重無慚為二也或四義相當。但改名言耳。
華玄十云。至心即脫。不至心故不脫。問。菩薩自應救之。何須至心。答。以至心故則罪滅菩薩方得應之耳。故須至心。二者罪輕即脫苦。重則不脫。三者有厚薄。薄者脫苦。厚者不脫苦(因者惡也)四者業有不定定者不脫。不定者脫。
五者。有蜜益顯益。則脫者謂顯益。則不脫者謂蜜益。六者。有利益者脫苦。無利益者不令脫也(文)今為辨明脫不脫別故。開定不定異。若總言滅定業者。則不能顯不脫苦也。問。若爾實義相違耶。
答。定業中。或時得滅。或不滅。有實滅義故。懺悔力中。云滅定業有不滅義。不同輕不定業故。且開定業顯不脫也。此義少陰。宜善思之。
法華安樂疏云不定可轉。定不可轉。二者轉重為輕。三不能說行。故疾不除四眾生有無量劫罪。漸得薄(文)
今意。大乘經力。五逆都滅。五逆定業。既許都滅。況餘業哉。又五逆人由念佛力。滅罪往生。豈不滅定業耶。
成實論云。定業者是五逆也。
法華義疏第一云。阿含經云。世王懺悔竟。猶隨柏掬地獄。後從地獄出。成辟支佛涅槃云。闍王不值耆婆。來月七日當墮地獄。而懺悔竟。不復墮。又經云。懺悔竟得柔順忍。所以小乘經不同者。以小乘經力劣故。重罪薄。猶墮輕地獄大乘經力勝。重罪都滅。所以不墮。
又云。問。涅槃經闍王懺悔。但無根信心。餘經云得柔順忍。柔順忍二處。一迴向二六地。云何會通。答。涅槃經據其跡明是罪人。故但信心。若言得柔順忍者。眾便謂實犯罪人。則不滅罪。他經據本。故得柔順忍。又淺深隨緣(文)(他經可考之)

裏書云

成論三報業品云(第八卷)非但五逆為定報。而六足阿毘曇。說五逆是定報。又監第經中。亦不定等(文)
同破不破品云(第七卷)問曰。云何名定報業。何等是不定報業。答曰。經中說五逆罪是定報業。○餘業中亦有定報分。但不可得示(文)(已上裏書)
涅槃經八云(佛語也)阿闍世王。若不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終。墮阿鼻地獄云云
又云。諸佛世尊一切法悉無定相。王復能知殺亦不定。是故當知殺無定相大王如汝所言。父事。橫加逆害者。何者是父。但於假名眾生五陰。妄生父想。於十二入十八界中。何者是父是父。四陰應非(等文)又云。今始見從伊蘭子生栴檀樹。伊蘭子者。我身是也。栴檀樹者。即是無根信也。無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來不信僧。是名無根(文)
又云。爾時伽陀無量人民。悉發阿耨菩提心。以如是無量人民發心故。阿闍世王所有重罪。薄。爾時阿闍世王耆婆言。今未死已得天身。捨於短命而得命。無常身而常身(等文)
義疏云。河西解云。此天是第一義。以某懺悔清淨云云
涅槃經疏。於此重罪薄等文更解釋也。
問。淨影大師依重罪薄之文。并四行令輕之說。不許全盡。今嘉祥解云大乘經力。重罪都滅。似無證據耶。答。涅槃滅罪清淨。已得天身。不重輕受。故解云重罪都滅。所以不墮(文)然經曰重罪薄者。此對重罪薄。言既除重罪。理應言微也。又且傍顯因果罪福決定不失。故言薄。不言都滅。理實都滅。故不墮地獄。又闍王無根信心。除滅逆罪。未入深位。餘位餘輕不除。故言薄不云都盡(後義應勝)若言大乘懺悔不滅逆罪者。無量壽說。當云何通。如彼經說。五逆罪人。歸向彌陀。即淨土。永別惡趣。若不能盡。何淨土哉。若依淨影。應言在此穢土捨身時。有微細苦而輕受之。又淨土已。得入十住乃至迴向而終心。過向所有塵等業。以願力一切悉受。故雖淨土不盡亦妨。今嘉祥義。或於此身微不覺淨土。或於地前願力故受等。不足言輕受。不如小乘經力劣轉阿鼻重苦墮柏掬等。故直釋言重罪都滅。又此義宗許都滅者。不可勞言臨終輕受方淨土等。
  此義中二義。一者二師意同。二者兩家義異也。又四行令輕者(云云
涅槃義疏第三云。然懺悔二種。一者顯示因果罪福決定不失。懺悔。二者破除因果等見名懺悔。○若人不知畏罪○此顯示令其畏罪修福。名懺悔也。○若人決定因得善果惡因惡果失念造罪。便生畏。為此人故。次破決定之見。明明罪性無所有。隨心而滅。如普賢觀經也。今此文明懺悔者。即是後意。王既失念惡見罪相。今宜破其此見。說罪緣生。無決定也(文)
此中云今明懺悔即是云云)若爾如何云為顯因果不失說重罪薄耶。答(云云
涅槃疏十云。○昔所明四重五逆謗法之罪。猶如折石多羅樹畢竟不可懺悔。此人即不得無上道。今明開懺悔四重等三種罪。即令此三種罪人及以二乘得近無上道也(文)
又云。明有六種藥。所以能治此三種重罪。一者發菩提心。二者生慚愧。深自考責。三者建立正法。種種方便正法。為人解說。四者護法之人。隨喜讚歎○五者深罪相。淨名云。罪相不在內乃至。六者讀誦大乘經典受持。為人解說。此六事。罪即當消滅云云

發菩提心 慚愧自責
正法 隨喜讚歎
罪相 讀誦大乘
此六事 三重罪滅
四重五逆 謗法為三

觀佛三昧經第二云。謗方等經。作五逆罪一日觀佛一相好者。皆悉盡滅(云云略抄)
十住毘婆沙第四引偈說云。

有大福德者 雖有罪惡事
不令墮地獄 現身而輕受(云云

又云。今世輕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乃至)是故汝先難。若懺悔罪業。則滅盡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不可滅者。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文)
  廣說轉重輕受人毒蛇阿輸伽王事。又上偈說鴦堀摩事。復次者引證也。
又同卷除業廣明懺悔法中云。或以出佛身血。或毀正法乃至)願以此罪今世現受(文)
問。十住毘婆沙文。廣明轉重輕受義。今何云都滅耶。答。言都滅者約究竟。謂若不至極懺悔除者。多分輕受。不能都滅。
若爾。何故論舉世王云輕受。即與今異耶。
又為顯因果不失理故。且言輕受。理實方等懺悔重罪都滅。又論報果懺悔都盡。相似等流。猶不除滅故。約報果云都滅。約殘習輕受。又論明二義一引毒蛇等事。明轉重輕受。二引毘尼懺悔法。明業障滅也。
  若依前意。復次意引毘尼者。上直引事證。引毘尼者。以有懺悔為證。非云上義轉重輕受。復次顯都滅也。
涅槃九云(獅子吼一之五)有修集道故。決定可使輕受。不定之業。非生報受(乃至智慧為輕。愚者令重(云云)又云。云何眾生令現輕報地獄。重受地獄重報。現世輕受。言。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有智。二者愚癡修習身戒心惠。是名智者云云
又云。能觀諸法虛空不見智慧不見智者不見愚癡不見愚者。○是名智者
又云○敬信方等涅槃經如來常住變易一切眾生佛性。是人能令地獄重報現世輕受(云云
義疏七云。以不故。中輕報地獄重受。故一師有所得持戒等。并不動不出。是三有果報。不免道。不能轉障。今明轉障者。如下文。觀諸法同於虛空不見智等(文)
問。此文既明無所得善。但云轉重輕受。云何前云都滅耶。答。果不失。故云輕受。雖有微苦而不覺知。報果全無。故云都滅。故經結云。以是義故。非一切業悉有果。亦非一切眾生受(文)
  此意。顯修習善者非有決定果也。

裏書云

大論七云。先世重罪應地獄。以行般若波羅蜜故。在輕受。譬如重因應死。有勢力者護。則受鞭杖而已。又如王子。雖重罪。以輕罰除之。以是種中生故○佛種中生故。雖有重罪。云何重受(文)
入大乘論下卷云。受持信解大乘乃至五無間等。皆悉消盡(文)
寶性論說。滅五逆等罪(因書持法花等經云云
涅槃疏十云。藥王涅槃經○塗瘡譬滅四重。薰譬滅五逆。塗因譬謗法謗法能障他惠眼。滅謗法則開他惠眼。
法華普門品疏并玄論。觀世音不能免難者。是定業也(取意)
人依此文云定業不能轉也。今云。此據愚者至心中。不定得滅。定業不能滅。非云定業實不滅也。
涅槃疏十云(伽葉品)昔明四重五逆等。畢竟不可懺悔。如截多羅樹不可還生。今日何者能除四重五逆。令發菩提心耶。言下答○今教力強(云云)又已發心者。中忌造惡發心云云
  此意云。於位分有定業定業異也。
僧伽吒經第二云(此經四卷。元魏優禪尼國王婆首那譯)若造作五逆之罪。聞此法門須臾之間悉能除滅。無量百千億劫之罪。閉道門。開天道。於此法門四句偈。功德如是。況復書寫讀誦供養等(文)(已上裏書)
大論十六云○是眾生重罪故。菩薩福德智惠力。不能滅重罪者。所謂破法業法者。波若波羅蜜。諸餘法利益無及般若波羅蜜者。是故破者重(文)
此非大乘懺悔。但是化不能救而已。此中謗法。正是謗大乘業。般若者。意顯大乘。餘者是小乘也。或於大乘中。智惠是乘主。故勝餘法也。
大論七云。有二種業因緣。一者必受報。二者不必受報。為必受報故。句中如是說。
上引云。佛說業因緣。非空非悔中。有得免者。
此中得為不必受報故。說讀誦般若兵刃不傷(等文)
同五九云。五逆癩罪等。得般若消滅云云

二障

問。二障者何等耶。答。一煩惱障二智障也問。如何云煩惱障云智障耶。答(云云
花玄八云。又大乘持論。明障有二種一惑障。二智障脫三界煩惱。但離惑障未離智障。若出百。便二障也(云云
  若出百者。五百由旬百也。
涅槃七云○解脫二種。○至三果具有兩縛。羅漢子縛縛。菩薩二縛羅漢一(云云羅漢此身斷三界煩惱盡。不須臾為因。故但縛(云云
子縛者。三界煩惱。其所三界果報縛也。淨影釋中。子結俱約煩惱論之。言菩薩二縛者。約三界言耳。
法華玄四云。三界煩惱。名煩惱障。餘障一切行解者為智障(文)窟上云。覺有兩義。一者覺察。二者覺悟。言覺察者。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智不為其害。人覺賊。賊能為。故為覺。言覺悟者。對其智障。無明昏侵事等如睡。聖惠獨朗。如曉得悟。故為覺。所對無明有二。一性無明。迷覆性理。對除彼迷。覺法實性。故為覺。事中無知不了。對除彼迷。覺知一切善惡無記。故為覺(文)涅槃七云。如從來釋二。障明煩惱。障智為智障。今明不爾。只煩惱是障煩惱。只智是障為智障(文)
瓔珞經下卷云。若解與無明諸見一切者。無縛解。凡佛非二○一切菩薩凡夫時。具足一切結。而斷時。粗分先去。細分後除。若一心煩惱一者。不應明闇有二。佛子復以近況遠凡夫善心中。尚不善。何況無相心中。而有無明。佛子。而言善惡一心者。是併沙王國中。外道陀師偈。明闇一相善惡一心古佛常說。無相火。滅無明闇。而善惡二別(云云
  可以此文難次上只智是障之釋也。
  答云。約相非是一也。又望自品治。非一心。望前品治又得是一心矣。

五住

問。五住者何等耶。答(云云
寶窟中末云。今言四住地二種。一見。二愛。合三界見總為一處。故云見一處住地。以對為三處故。以見為一處也(文)又云。若依初解。見於一理名見一處。此從能治得名。若依後意。五利煩惱見道時。一切併斷名見一處住地。此從能治所治合得名也。若四住地為二住。謂與愛之離為三。以見為一故。名見一處住地。此即當體處得名。餘三住當體立名。後一以過患為目。三釋之中。以後意為所以然者。今釋四住煩惱。唯從惑立名。豈得就解及解惑合釋也(文)
又云。第三明相門八十八使為見一處住地體。今嗔慢無明四使為欲愛住地體。愛慢無明三使色有住地體。若以愛見二法為體者。三界見為見一處住地體。三界三住地體。所以合見而愛者。正欲彰愛過患。潤業潤生皆由於愛故。今此經正明愛生義故。廣彰愛也。又眾生於愛。少於見。是故合見而愛也雖舉愛見為端。其中有屬愛屬煩惱者。皆攝入愛見中也。無明住地體者。謂不了生二空如來藏。為無明住地體。第四地起門有二種。一同類分別五住種子能生為地。心所生為起。二異類分別。四住地中見一處為地三住地從見一處住地起名起。故雜心云。見諦所斷。是一切染污因。又無明住地無始能生是地。恒沙煩惱無明生為起。次約粗細分別地起。無明是地。四住煩惱為起○第五相不相應門者。一就作念法相應不相應不作念法不相應。即五住種子是也。心說相應。故此文云。起者剎那心相應。無始無明不相應。恒沙煩惱相應。二粗細分。四住地相應。以其粗故。無明不相應。以其細故。故起信論云。粗惑名相應。細惑不相應。第六依止門見一處住地有愛住地。此二依意識生。欲愛六識色愛依身意識生。無明不了取性空如來藏。依意識生。五住種子并依本識(文)
  問。付以五住種子不相應。引證云無始無明不相應者。即以種子無始無明乎。答(云云
寶中又云。此之四種性成在已。故為住。住者能現起。故說為地。今言此四住一切煩惱者。對所生顯能生為地(文)
亦是能生起煩惱為地起煩惱。依之得立名住(文)
經正文云。此種一切煩惱(文)此中有二釋。初云能生為住。亦名地也。亦是下第二釋所起名住。能起名地耳。
問云。何名性成煩惱耶。答。四住煩惱無明所起。恒沙於緣中不行時名性成也。
問。不行種子歟。答。案云。以種子即名性成。謂在已不失名性成。能現起名種子即是一體異名而已。問。若爾。何云恒沙煩惱性成不行時。亦得說恒沙住地耶。上所引文。種子不相應證舉無始無明不相應恒沙名煩惱耶。准此文。種子無始無明住地非恒沙惑。今何以種子名恒沙耶。四種子為難亦爾。如何耶
答。五住種子并在本識本識者。是真心無明合也。若爾無明是能生。種子是所生。其四種子即四住性成。恒沙種子即恒沙性成然以無明種子者。種子無明之上現起之功能也。故以體證功能。然非定即一也。又義云。種子者。本識生果功能也。性成者。是四住煩惱無明恒沙不起之可生義。即是現行不起時名。所謂以能生為種子。以所生名住成應知於能種子上。任運可對現起義。說名性成。非即種子也(已二義。後義可勝歟。更決之)
窟中云。然四住望無明。悉是無明家起。但就起中復分住地。性成在已。名四住地現行於緣。說之為起。然此四種住地性成者。現行緣時。亦得四種現起。此恒沙現起者性成不行緣時。亦說恒沙住地也(文)(此中初明四住。此下明恒沙。然四住與恒沙。並是無明家之起也。於中粗者為四住。細者名恒沙也。准此性成者是現起之未起時名也。然未起時隱故細種子正起時粗也)
又同下末云。客塵煩惱者。是性成煩惱望恒於本性淨心之舊。故說之為客。又無始無明分別所作真實。故為客。坌汗稱塵。煩惱者現起煩惱也(文)
問。何名無始無明及恒沙惑耶。答。根本無明住地無始無明。此即妄心體名無明地。亦名任性無知。亦名性成也。窟中末云。此無明住地久來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現生故。言無始無明。暗惑之心體無惠時。故曰無明。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為住。能生恒沙故稱為地(文)又云。無始者。有二釋。一云。無明有始故。眾生頭。波若無底。二云。無明最在初。實錄有始。但一法在此前者。故言無始也(文)
問。若依後義。生死有始歟。答。實錄有始者云爾歟。又可云有始者。迷心更細於此若。望類。猶無始歟。仁王疏解初一念識見。非無始之義也。
又云。亦今四種煩惱久住者。前明四住煩惱但能與彼四住所起為依為種其義即劣。無明住地能生恒沙故。能持四住。故為勝。
禪林云。四種子者。即無明恒沙(云云)今問。四種子無明恒沙者何文耶。答。寶下論無明望恒沙三義中。二云。四種子無明云云)是久歟。或可云此文通以四住為恒沙義也。
寶下又云。問。何者是恒沙惑。答。略明二種。一就心粗細分別。任性無知無明地。於諸法中緣而不了。是恒沙惑。二癡妄分別。癡門之無明地。妄取分別是恒沙惑。謂八妄等(文)(八妄者。持論第二中行品見述義云云
又云。無明望恒沙三義。一者無明生恒沙故是因義。二者種子無明而生故是義。三由無明力生恒沙。令恒沙迷境障智牽生故名建立(文)(四種子無明現行云歟)又云。四住粗。恒沙細。故四住是界內惑。恒沙是界外惑。若論之。四住恒沙並是恒沙(文)
問。無明中有二種一性無明事中無知云云。見窟上)爾者。如何名性無明。名事中無知耶。答(云云)若准淨影釋。於三番二障第二番二障無明。屬煩惱障。以事中無知。方為智障。即以雜心所言不染無知為事無知也(可委案立之)今依嘉祥意。應有二義。一云應同淨影云云)一云有異(云云
問。且異者何耶。答。依淨影意。三番二障。初番不論事無知。第二番以性無明煩惱。以事無知分為智障。今則二種為智障。彼第三番二種無明。俱為煩惱。今為智障。故異也。若許同者。彼初番中雖不別論。事中無知與性結。合名無明為智障也。問。事無知者。界內無知界外無知歟。
答。二乘所起中。有漏者是界內三有報。雖三有報。而於界內非四攝。非煩惱性。是不染污法。而是有漏。若望界外。亦是有漏。亦是煩惱即是無明所起恒沙所攝也(已上一種)若二乘所修無漏中。鈍者惑亦名無知。此於界內不受果報。是無漏法。於界外有漏與性無明。同受變易報(已二種)若微細乃至十地菩薩不了。亦是事無知也(已上三種)更可尋義悉之。
問。凡夫位起無明住地耶。答。有二釋。
寶下云。一釋云。四住未斷。即不起無明無明。即四已斷。又釋云。四住惑中帶無明住地。令起無明(文)
問。付初釋。涅槃經云。身與煩惱一時而有。要因煩惱有身不因煩惱也(云云)此是無明住地。於凡夫位起之文也(淨影引此文。無明惑分段之證可考之)又上所引文云無明住地久來性成。若於聖位斷四已方起。何名無始無明耶。答。四住未斷不起無明者。且約所起。若約性成便是無始。此雖無始念念續生。然不名起非作念起故也。
問。無明住地體何者耶。答。指妄想心體。名無明住地也。寶窟中云。此無明住地。即指妄想心體。以為無明云云)又云。無明住地。是妄識心(文)
問。下卷云。無明住地久來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現生云云)准依此文。無明住地非作念現生之法。然彼妄想心者。背佛性一味。一邪念橫起隨妄五識浪也。爰知。妄識心體之上不了義妄心上非別作念前云也。若即指心體。還可云佛性之上作念現前之事也。答。即妄想心體以為無明。以不了故亦為地。起諸煩惱故。此無明既為不相應。故非於心上別更有無明。然言性成不起者妄心不別取境。但是闇相為妄分別作。本不如取境。分別隨境轉。故言不起。非於妄心上別立無明。而言不起也。

三論玄疏義要第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