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八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十三佛義(經論立名不同)
法報二身差別(十異私集)
攝論法華論法身同異。
攝論三身合跡歟。
內應外應(地前菩薩見內應身歟)
二乘曲見。
三身中法身因位見耶。
法身隱顯不同。
法身說法(修成報佛說法多寶佛法身)
三身常無常(隆海律師佛智常住記)
法身有色無色。
釋迦成佛久近(新成佛說久成義不)
三佛事
問。三佛者何等耶。答。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是其三佛也。問。爾此三身。出何經論說。又有異名耶。答。此三佛者。出法華金光等經。地論攝論等也。大師玄疏中。處處多論之。然文義廣博。難尋難窮。窮隨愚見處。及粗示文義耳。
大乘玄(一乘義)云。同三身有幾名耶。答。經論不同。法身。舍那身。釋迦身。亦名法身報身化身。亦名法身應身化身。又名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法身亦名自性身。又名法性身(文)(報身亦名受用身。見梁攝論第十四卷也。法身亦名毘盧遮那也)
法華信解品疏。釋中止一城文云。此文始終。具有三身。前言求子不得。即是法身。謂先時也。今是盧舍那身。初成道時。化諸菩薩。未化二乘。名中止時。後脫珍御服。著弊衣。為釋迦佛。化彼二乘。謂後時也(文)(又方便品偈文見六道眾生。及金光明等同之)
同壽量品疏云。依法華論。三種如來。一者化身佛。二報身。三法身佛(文)
法華論云。八者示現成大菩薩無上故。示現三種佛菩薩。一者應化佛。菩薩隨所應見。而為示現故。如經皆謂如來出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二者示現報佛。菩薩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三者示現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乃至)謂如來能見能證。真如法身。凡夫不見故(文)
裏書云
十地論第三云。有三種佛。一應身佛。二報身佛。三法身佛(文)(已上裏書)
梁攝論第十四云。於三身中。應化二身易見。法身難見。又法身。於深行菩薩。及諸佛。為易見(文)
同論十三云。若離應身登地菩薩善根。不得成就故。須應身(文)
又云。若離化身。下願眾生。謂聲聞緣覺。所有善根。不得成就。○地中菩薩善根。亦因化身成就(文)
仙光院云(中論疏記)三身之法身。三點之法身。其義異矣(云云)
(十地論三身同之)法華論所說三佛
應化佛(化二乘凡夫身化菩薩身)
報佛(修行顯佛性。謂方便淨如如智)
法佛(隱時名法身。謂如來藏顯時名法身。謂多寶佛如如法)
(裏書)
若依勝鬘(隱但名如來藏顯方為法身耳)
(已上裏書)
攝論所說三佛
法身(一意合隱顯與法華論異。玄論云。開跡合本云云)(一意以如如境為此法身)
應身(一意化菩薩身外應一意如如智及舍那外應內應)
(統略云。開本合跡云云法華論疏亦云。應身與真如相應。即法華論報身。云云)
化身(化二乘凡夫)
裏書云
攝論十五云。釋曰如來自圓德。及利益諸菩薩。此二事與如來恒不相離。此二事即是應身(文)此文應身通內外兩應也。
又云。應化二身。不斷故為常。如恒受樂。及恒施食(取意此文應身據外應身也)(已上裏書)
(此與法華信解品意同)金光明所說三佛(又與釋攝論之一意同)法真(如如法如如智)應化應。
問。付法報應三身。且法報二身。差別如何。答。性淨方便淨異也。又如如境。如如智別也。如是等異。今私付處處文。略開十門。一隱顯異。二體相異。三空有異。四有始無始異。五能生所生異。六有因無因異。七一味萬德異。八能證所證異。九本智始智異。十自利利他異。
一隱顯異
大乘玄(一乘義)云。若法華論明三身者。以佛性為法身。修行顯佛性為報身(文)
法華玄九云。若就法華論明三身者。佛性隱顯為二身(文)
法華論疏下云。謂如來藏。性淨涅槃者。出法佛菩提體。經論不同。餘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此論正以如來藏為法身。顯即名報身。言性淨涅槃者。涅槃有二種淨。一性淨。二方便淨。本性清淨。名為性淨。修方便。斷煩惱得淨。名方便淨。今此用性淨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佛也。二淨即是攝論。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也。
裏書
寶窟下云。今此明法身者。即是實相真如法也。此實相正法。隱名如來藏。此實相顯名法身。唯是一實相法。約隱顯不同故有藏之與身。又法者。謂諸功德法之所依。名身故。攝論云。與功德法相應名法身。即此經下文。成就一切佛法。說名如來法身。問若顯名法身者。何故法華論云。法身者謂如來藏性淨涅槃。答。經論不同。各有其義(云云)
顯時修因所得名為報身。是法華論意也。
(已上裏書)
梁攝論五云。論曰。真實性亦有二種。一自性成就。釋謂有垢真如。論曰。二清淨成就。釋曰謂無垢真如(文)(無著本天親釋)
問。若隱為法身。顯屬報身者。法身應是無始有終。若隱法身。顯時猶存者。名無終者。報身始顯。而本有體。應是無始。然而何故。壽量品疏。云報佛壽量。有始無終。法身佛壽量。無始無終(略抄)答。且對報佛修因始顯。以隱時名法身。理實法身。該通隱顯。
法華論疏下云。問前明隱時。為法身多。實豈隱時耶。答。論解二種法身。一者隱時名法身。此非多寶也。二者顯時名法身。即多寶也。問。若爾與報佛何異。答。體一義殊。假因義邊。目之為報。眾法所依正法為身故。名法身也(文)
二體相異
一乘義云。○亦可。法身為體。報身為相。化身為用。法華論疏云。○體一義殊假因義邊目之為報眾法所依正法為身故名法身也(文)(正法之身為萬德體名眾法所依萬德之相依正法體故。假目為相可知)
三空有異(亦是真俗異。中道假名異也)
大乘玄教跡義云。○對法身真如空邊故。報佛十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為。非生滅有為也(文)(此會通經說有為言也)
問。若爾法身偏是空。報身但名有耶。答。此是因緣有空。非定性之有空。謂法報相對。且論空有。理實二身。並超空有。而有而空。所以因緣。成空有者。真如離相離性。不可為有故名為空。報佛功德。相顯可知。故且名有也。
法華論釋法身。云非實非虛非如非異者。謂離四種相故(文)
寶窟下云如來藏中。恒沙佛法。同一體義分。○又就常等。說為解脫。離常等外。無別有一解脫。自性法身波若類。亦同然。如是一切(文)
四有始無始異(亦名常無常異)
玄教跡義云。又攝論云。無常有二種。一者因中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無常。二者佛果本無今有。已有不無無常。而不同因中生滅無常。但是佛果上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無常耳(文)
壽量品疏云。○二報身佛壽量。有始無終。○以行因滿。初證佛果。是故有始。一證已後。湛然不滅故。無有盡終。三法身佛壽。本自有之。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文)
問。爾報佛偏有始歟。答。亦有無始義也。
壽量品疏云。○初證法身。是故有始。於三身中。是應身。亦名報身。是故有始。而所證法身。此則無始。故是不二。二義二不二者。所證法身。既無始終。言窮慮息。能證亦無始無終。以能證證於所證。所證既無始終。能證亦無始終(文)(始云初說法身者。為顯能證而舉所證而已)
五能生所生異
玄教跡義云又論云。佛有二種。一者父母生身佛二者法性生身佛。父母生身者。是應佛法性生身是報佛。若但言法性身。是法身佛(文)(此則報身從法性身生故名法性生身也。生字大論第九不見更可考之)
問。法華玄。及法華論疏(并)一乘義等。並云修行顯佛性。名報身。今何云生耶。又以道理思之。佛果萬德。本來有之。而為客塵煩惱。之為覆藏。後修方便。斷煩惱時。但顯本有萬德。更復生何功耶(起信論并勝鬘經說如來藏中功德滿足)答。此實難思。今且以二義會通之。一云報佛是修行。正佛本無今有故。今云法性生身。又上所引文云。佛果本無今有。又云。上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云云)又涅槃說。菩提有生因。故知報身是生因生(淨影意以修顯為法身以修生為報身也)然言顯佛性為報身者。於生說顯。謂此修生德。即以法性身為其。故合論之。體本有之。而相始生。相生即是本有體顯。故於生中說顯聲也(已上一義)二云報佛但是修顯故。法華論疏云。假因義邊目之為報。眾法所依正法為身故。名法身也(云云)若以修生為報。其修顯假因。當何名耶。故知但是為眾法體性。萬德所依義邊。為法身。此法假因顯義。為報身也。如來藏中。本來具足。恒沙功德。無有闕少。但可言顯。何得言生耶。然言始起及法性生身者。此是於顯說生言也。顯相本無。無始有故。說名為生。實是顯也(已上二義若就道門。佛身非生非顯。而生而顯。此義無礙何所妨乎)
裏書云
一義云法性生身。且外應身。非內應身。若內應身。亦是法性身之所攝也(已上裏書)
六有因無因異
法華論疏下云。本性清淨名為性淨。修方便斷煩惱。得淨名方便淨。今此用性淨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佛也(文)
又云。體一義殊。假因義邊。目之為報。眾法所依正法為身。故名法身也(文)
壽量品疏云。○此意明本有義為法身。酬因義名報身。應物義名應也(文)
七一味萬德異
大乘玄涅槃義云。性淨涅槃體者。正法中道為體修成涅槃。以萬德為體。○問曰。性淨涅槃為有萬德不。
答。有二釋。一云有萬德。今明無萬德。但以平等一味。為正法涅槃。若言萬德體。故明性淨涅槃有萬德亦得(文)
問。若性淨是萬德體故。得有萬德者。直是性淨涅槃。有萬德義。何云今明無萬德耶。答。萬德體者。是萬德家體。非體即萬德。以萬德者。有差別相。非是一相一味之義。此亦且對別義。言無萬德。理實性淨。有自性萬德也。
寶窟下云。不空如來藏者牒也。恒沙佛法體者。不無故言不空(文)
又釋此二空智文云。無相及無性。云諸德同體。無別自性(云云)義推云。性淨涅槃既有二義。方便淨亦爾。
八能證所證異
壽量品疏云。初證法身。是故有始。於三身中。是應身。亦名報身。是故有始。而所證法身。此則無始(文)
此則如如法為所證。如如智為能證也。又功德智慧為報佛。如如為法身。又智斷中。法身是斷德。報身是智德。又境智等分別。准此可知。又內應身與法身相應等。皆此門攝耳。
九本智始智異
寶窟下云。如來藏中。恒沙佛法。同一體義分。○又就常等。說為解脫。離常等外。無別有一解脫。自性法身波若類亦同然(文)(本有智顯於此文也)
此中言常等者。明四德。言解脫等者。明三點。此則先明四德一體。然後就之以。明三點同一體耳。今取三點之中波若。以為本有智證文也(三點之法身。三身之法身。其義少異。疏記論之故合三點為法身也)
名玄第四云。問。亦得實相為實惠。觀照為方便以不。答。若以佛性。為實相。本自有之。名為實惠。觀照修習始生。名為方便也。此非照有為方便。照空名為實。若權若實。始有之義。皆名方便。本有佛性。覺照之義。名為實也(云云)(此文約因位明二惠見)此中正取本有佛性覺照之義。以為證也。謂本有智矣。
次文云。地論人。真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緣修般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亦爾。此猶是舊本始義(云云)
玄二智義云。問。北土論師云。初地已上。即有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云何。答。須詳此意。○若以能證之智。為法身者。是事不然。○以佛性常。為法身者。此猶是論。江南舊宗。非北方異說也。
應知以性淨中智慧。為本有智。以方便修性智。為始有智矣。
起信論云。從本已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云云)
問。法華經壽量品疏。引楞伽四佛已云。三佛之中。功德智慧為報佛。如如為法身(云云)若有本有智慧者。何以智慧偏為報佛。不為法身耶。答。始有之智。相用明顯故。以智慧屬報身佛。報身是相故。本有智慧。離相寂滅。唯屬如如。為法身也。問。統略(方便品)問答云。如如智可是法身佛。○如如境非覺照之名。云何名佛。答。○即智不變異名如。即如覺照稱智。更無二體。故並是佛也(文)又云(壽量品)合用如如及如如智為法身(云云)亦是今所言本有智歟。答。此等並是合本中論。今就開本中。於本有法性。明具智慧。故彼文所明非此所論本有智也(更思)
十自利利他異
統略(壽量品)云。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云云)(若開本為二者則即法身是如如故。即為自利。報身是如如智故。即名利他也。又方便品統略云。如之智。利益眾生。名為佛眼。如如境是自利。即如如智所照之境。略抄。又同壽量品云。謂如如智見。六道見。無所見。即如如無所見而見。謂如如智文)
問。法華玄九云。○又法華論。二身為自德。一是化他(取意)今何以法報二身。開自利利他耶答。以智照見六道眾生有苦。故名利他然非正化他用故。對應化用。判為自亦不相違。若亦通論。俱是自利。俱是利他。今推以真如亦是利他本故。亦為利他。如言應化非真說法者。即以彼法身為說法者。又於真如。具有慈悲性功德故也。
已上法報相對。略明十異竟(若依淨影以修生修顯為法報二身別今異之歟)
問。以攝大乘所說法身。對法華論所說法身。為同為異耶。答。此有二義。一云是同(同是真如理如來藏體也)二云是異(法華論意。唯取真如攝論通智)問。先其云同意何。答。法華論以如如為法身。以智慧屬報身(見壽量品疏也)攝論亦爾。
裏書云
攝論第十五云。論曰。若法身無始時。無差別。無數量。釋曰。若法身無始本有。於一切眾生。無差別。不可度量。諸佛由法身。於利益他事俱足。勝能眾生。為得法身。何用精進修道。論曰。為得法身。不可應不作功用。釋曰。雖爾不應不作功用。無自然證得法身故(云云)
又云。證得恒時不成因。釋曰。諸佛證得法身。一切是有。若離自正勤。此證得則不成自證得同。何以故。若是因者。從昔以來。無復凡夫皆由他得度故。既無此義。是故雖有證得。不成自因(文)
准此文意。攝論所說法身。正顯時也。然亦云法身無始。故知。亦通隱時也(已上裏書)
統略(上末)云。問。攝論云照用皆是應身。與金光明相違。云何會釋。答。○經合本開跡者。如如智即應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種。皆名法身故言合本而有應化兩用。應身化菩薩。化身化二乘。故是開跡。論開本合跡者。以如如境為法身。如如智為應身。故開本也合跡者。應身已外皆名化身(文)(今此中正取攝論以如如境為法身之餘則同文故總引來)
法華論疏下云。攝論明應身與真如相應即是此論報身(文)
此文既以法華論報身。即為攝論應身。故知智慧同屬報身。唯取真如為法身也。
又云。又攝論及同性經。淨土中化諸菩薩。名曰應身。今此中合。若淨土若穢土悉屬化。他合名應化身(文)
梁攝論十四云。法身是斷德。應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文)同十三云。一自性得是法身。二人功得是應化兩身(文)
又云。諸佛以真如法為身。於法身中也。行不可得。應身則不爾(文)
問。二論說法身異者。其意如何。答。法華論唯以真如為法身。攝論以如及智合為法身。故寬狹異也。又法華論以性淨為法身。攝論通以性淨方便淨為法身。故是異也。
攝論十三云。唯有真如及真智獨存。說名法身(文)
玄一乘義云。若法華論明三身者。以佛性為法身。修行顯佛性為報身。若攝大乘論所明。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耳。此二皆名法身(文)(此文意明勝鬘所說之二種法於攝論皆名法身也)
法華玄九云。法華論開本為二身。合跡為一身。攝論開跡為二身。合本為一身。又法華論二身為自德。一是化他。攝論法身為自德。餘二化他。化他中化菩薩身。總名舍那身(取意)(攝論既合本故知合法華論法報為一法身也)
法華疏(壽量品)云或開為二身。故云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既但有一本跡。亦是本跡俱合。或開為三而三義不定。一者如七卷金光明云。三佛者。一法二應三化。法身為真。餘二為應。此則合真為一。開應為二也。○二者法華論列三佛謂法報與化。即是開真合應(文)(此雖不解攝論三身然為顯本跡義引之)問。攝論法身。一義云唯法性(以如如智別屬應身)統略之開本合跡文顯也。又攝論以真如法為法身等之說分明也。一義云。合本為法身矣。合如如及智慧。見攝論文。又隱顯二通為法身。見一乘義合本義。見法華玄也。爾者二義俱見論及釋。而復相違如何會通耶。答。此有二義。一云論有二意。解釋亦爾。二云攝論內應。即當法華論報佛。諸文所辨內應身。正自出攝論也。故知法身唯是所證法性。然攝論云。真如及智獨存。說名法身者。雖舉能證意成所證也。如法華論解法身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謂如來能見能證真如法身。凡夫不見故(文)此則舉能證智。以成所證真如法身。攝論例之亦爾。又言隱顯俱名法身者。所證真如通隱顯故也。然望法華論為異者。此是一往。據謂如來藏性淨涅槃之文。如來藏者。是隱時名。然多寶顯時。亦名法身法身通隱顯。雖通隱顯。然顯時異報身之智。故攝論法身雖通隱顯。猶不違開本之義也。又玄論第九云。攝論合本為一。其應身是化他者。且就應身中外應邊論隱。內應不論也。此且為對法華論報身。是以攝論應身無跡也。
法華玄論第九。二論相違文云。地論法華論。是菩提留支所出。攝大乘是真諦三藏所翻。此三部皆天親之所述作。而明義有異者。或當譯人不體其意。令欲融會者。眾經及論。或二身。或三身。或四身。今總束為四句一合本合跡如金光明(文)
裏書云
十地論第三云。一切佛者。有三種佛。一應身佛。二報身。三法身佛(文)(論自不解此三佛相也)
又云。以大神通力。見諸佛者。以勝神通力。見色身佛大願力者。以內正願力。見法身佛(文)(淨影釋云非唯法性真應二身矣)(已上裏書)
問。攝論意化身者。為合諸應跡。為一化身歟。為當何。答。此有文。
統略云。○論開跡者。以如如境為法身。如如智為應身。故開本也。合跡者。應身已外。皆名化身(文)(論者攝論具如上抄之)
法華玄九云。攝論開跡。以為二身。又化他中。化菩薩身。總名舍那(取意)
問。二文相違云何會通耶。答。攝論實是開跡。化菩薩身為應身。化二乘身名化身。然統略云合跡者。為對金光明合本(一法身)問。跡應化故。攝論應身。就內應為論。名開本(法應)以跡唯化。且為合跡也。○或攝論化地前菩薩及二乘身。合名化身。故名合跡(歟)
統略(寶塔品)云。梵網經。盧舍那示千百億釋迦。此明本一跡多也(文)
略述(華玄第二)云。凡有二種本跡。一報佛為本。舍那釋迦為跡。二跡中。又開本跡舍那為本。釋迦為跡(文)
(今見大師釋多據前義論本跡耳)
問。付法報應化三身。且應身有幾種耶答。有二種。謂內應外應也。
壽量品疏。報身即應身。應身有二。一者內應。謂與法身相應。是故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二者外應。謂與大機性相應。故為大菩薩於淨土中成佛(云云)
問。內應身見何文耶。答。可考攝論歟。又壽量疏引經也。
攝論第十五云。釋曰如來自圓德。及利益諸菩薩。此二事與如來恒不相離。此二事即是應身。故應常住(文)
梁攝論第十四云。○釋曰。諸佛同以法身為依止。於眾生。利益安樂。意用亦同。○論曰。由無量正覺事故。應知有差別○(釋曰前後不同有差別)論曰。如法身受用身亦爾。釋曰。諸佛應身。無差別有差別義。如法身。○釋曰。無量菩薩。修道轉依。如菩薩數量。應身亦爾。○論曰。變化身應知必如受用身。○論曰。此法身應知與幾種功德相應。與最清淨四無量相應。○(八解脫八副乃至十八不共法相應)釋曰。此身與諸功德法相應。故名法身。欲顯相應法。故為此問(文)(十八不共法等與法身相應即是內應身義也)
又云。法身是斷德。應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文)(智德為應故通內外也)
又云。釋曰。○從初地至七地(乃至)於第十地。一切如來。所有祕密處。現前證智為依止。故難思為勝。與法身相應。次此後證得佛地時。○雖約諸地。明其差別。同至果方究竟。故悉與法身相應(文)
又云。無間位即佛金剛心。能滅最後微細無明。及無有生死苦集二諦故。言解脫一切垢。清淨真如。是常住法。諸佛以此為身。故諸佛常住○依此身有眾德故。眾德亦常住。此常住以真實性為相(文)
次上云。論曰二如來常住(文)
准此等文。十八不共等眾德。與法身相應。是常住。亦是應身也。又此付顯時法身(云云)略同勝鬘經意也(已上)
第十三云。菩薩於諸佛淨土中。自聽受大乘法。受法樂。為他說大乘法。亦受法樂。○若無應身。則無此二受用法樂。故應身為此二受用法樂因(文)
准統略。此文於受用身中分二種受用歟。新譯論云自受用他受用也。
又云。十入名色身受等名行身。諸佛以真如法為身。於法身中色行不可得應身則不爾(文)
准此文如如智是應身攝。則內應也。
問。攝論十三云。若離應身。登地菩薩善根。則不得成就故須應身(文)爾者內應歟。外應歟。答(云云)且云外應(矣)
寶窟上云。若同性經云。應身佛住淨土。化身居穢國。今是化佛也。攝論云。地前見化佛。登地見應身者。此應身是與真如相應。名為應身。但應身有二。一內應與真如相應。住真如土。二外應住淨土。奇特相好。教菩薩也。地前未見真如。但見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文)(准此文登地見外應身亦是真如相應身也)
統略(塔品)云問曰。何故知分身佛是三身中應耶。答。此經敘十方分身。皆是淨土。純有菩薩。無有二乘。而同性經金光明攝論等。皆明應身化菩薩居淨土化身化二乘住穢國也。○問曰。攝論云。二乘及地前菩薩。見化身佛。登地已上。方見應身。今云何二乘并見應身。答曰。金光明云。有四句。一者應身非化身。謂地前身。則知應身。位通於地前乃至登地。皆有應身。今攝論云初地見應身者。此明初地已上見真如故。應身與真如相應者。即是內應身。取本有義。名法身。與真如相應。始有之義。名應身。初地已上。見此應身也。今言分身為應身者。此是外應身。位通上下。今約大小二人故。開二身。化菩薩為應身。化二乘名化身(文)
問。外應身。位通上下。何引經云謂地前身。答。正取通地前也。經說言地前身者。上簡內應身。局在地上。及簡化身凡小亦見也。
攝論十三云。若離化身下願眾生。謂聲聞緣覺。所有善根。不得成就。○地中菩薩善根。亦因化身成就(云云)(地中菩薩者。對登地名三十心歟。言亦因化身者。二乘因化身。菩薩亦同此身也。又地中菩薩。因應身亦因化身也。地前菩薩正見外應身居淨土兼見二乘能化居穢土而修善也)
問。地上菩薩見內應身者。論地上能化歟。為當地上菩薩自身歟。答。且云可通。然正取能化。所以然者。因中有為智。故自身未常也。問。若爾地上所見。外應身佛。與能化內應身何異耶。答相好之身。為外應如如智。為內應也(見寶窟之)問。地前菩薩。見應身耶。答。有二門義(云云)
法華玄九云。就應身中。自開為二。化菩薩名報身。化二乘名化身。或化地上名報身。化地前名化身(文)
寶窟云。地前未見真如。但見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文)(此同玄論後義也)
統略云。此是外應身。位通上下(文)(此與玄論前義同也)此二義但是門別。實不相違。若就真悟菩薩論。即局地上。見外應身。若約順忍學無生觀。亦通地前。但是菩薩。皆見應身也。華玄九云。化他中有二。一者化菩薩身。總名舍那身。二者化二乘身。名釋迦身(文)(又淨土穢土異。純化雜化異。花臺花葉異。本身遮身異。酬因化物異。時分前後異。謂初成道及成道後也。總有六異)
今見此文。無以地前地上分別之故。地上能化為舍那者。非正意也。
問。云何名二乘曲見耶。答。見釋迦化身。為真實也。中論邪見品疏云。若傳望者外道望小乘為邪見。小乘望大乘為邪見。○故涅槃明小乘。若空若有。皆是邪見(南二十四)如云若以聲聞辟支佛心。言無布施。是則名為破戒邪見。此是二乘空觀為邪見。又云(南二十九)若見菩薩八相成道。是則名為二乘邪曲之見。此是二乘有解名為邪見。故知二乘空有。望大乘皆是邪見(文)
花玄九云。問。是何等心垢耶。答。謂丈六為實身。生滅為生至極。此二乘曲見。即是垢也(文)
又云。謂釋迦王宮始生。雙林終滅。如大經云。是名二乘邪曲之見(文)
涅槃疏十四云。云何名為聲聞下。此明聲聞曲見(乃至)如此等見何意。言是邪見。解云此是生滅之見。故聲聞人。即是生滅觀。見佛王宮生有定生。雙林滅是定滅。故是生滅觀。若是菩薩則是無生滅觀。生滅觀故是邪曲(云云)
又云。見不正故曲(云云)(更有凡夫曲見即八倒義也)
又云。二乘人無此二觀見故。所見皆曲也(云云)(二觀者生滅是無生滅生滅是一觀也。無生滅是生滅無生滅是為一觀合為二觀也)
問。三身中法身。為唯是果位所見。為當通因位所見耶。答。有二義。一云唯佛。二云通因位所見也。
法花玄九云。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睹。○(文)(前義證也)
又云。大士入法身境界(云云)(後義證也)
問。就前義既云大士入法身境界。何會之。又登地菩薩。與法身相應。見內應身。何不見法身耶。答。因位猶是有為般若。與一品無明相應。已來未得常智。故不能見法身。設有隨分見。但可屬盧舍那身。如盧舍那身。雖以法身為體。然為菩薩所見猶不名常身(舍那無常見法花玄論也)故知。十地所見法身。從其能見智。名無常身。非法身也。然言大士入法身境界者。約隨分自見法身。不見佛究竟法身也。又是大士隨分得佛。得佛見法身。非因位人見法身義也。問。付後義。如何通玄論法身唯佛所見之文耶。答。略述五云。○法身唯佛見者。就究竟見義也(云云)攝論十四云。又法身於深行菩薩及諸佛。為易見(云云)
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文)法華論云。謂如來能見能證真如法身。凡夫不見故(文)(不言菩薩不見)
已上雖有二義。前義優也。能能思之。
裏書云
寶性論一。法身偈云。此甚深境界。非二乘所見。具勝三昧惠。如是人能見。出過於恒沙。不思議功德。唯如來成就。不與餘人共(文)(此文唯者簡二乘也)(已上裏書)
玄九云。法身唯佛能見。故不說法也(云云)若約究竟。言十地不見者。亦應約究竟即不說法。而隨分說法。而不許隨分說。亦應不許隨分見也。
問。法華論以如來藏。即名法身。而勝鬘經。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爾何會通耶。答(云云)
窟云。問若顯名法身者。何故法華論云法身者謂如來藏性淨涅槃。答。經論不同。各有其義。法華論明三身次第。義隱時是真如法。隱故云自性清淨心。即此法有體。故名為身。顯時修因所得。故名為報。有應物之用故。稱為化。今此經就隱顯分之。隱為煩惱所藏。即身義未現。若出煩惱胎。身相便現。名法身。○是故經論義。不相違也(文)
大乘玄涅槃義云。性淨涅槃。是如來藏。本有佛性。顯為法身。亦名涅槃(云云)(意云顯名性淨涅槃也。又文云萬德之上無果名方便淨也)
法身說不說事(付報身說不說事)又轉法輪事。
問。法身佛說法耶。答(云云)今且有二義(云云)大論三十云。○而佛有二種。一者真身。二者化身。眾生見佛真身。無願不滿。佛真身者。滿於虛空。光明遍照十方。說法音聲。亦遍十方。無量恒河沙等世界。滿中大眾。皆共聽法。說法不息一時之頃。各隨所聞而得解悟。○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說法。除十住菩薩。三乘之人。皆不能聽。唯有十住菩薩。不可思議。方便智力。悉能聽受。眾生其有見法身佛。無有三毒及眾煩惱。寒熱諸苦。一切皆滅。無滿願不滿(等文)
又三十三卷說。二種身也。法性生身名。可思之。此文以法性生身。非即正法中道之身。如菩薩法性生身。亦名法性身。而以變易身。為法性生身也。
裏書云
又九十三云。是法性身。佛身無量無邊。光明說法音聲。遍滿十方國土。國中眾生。皆是近佛道者(乃至)展轉復出。隨應度眾生。見佛優劣。根本真佛。無有分別大小之異(云云)又云。阿羅漢。生三界外。受法性身(取意)
(已上裏書)
又第九云。佛有三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此眾亦是法性身。非生死人生死人不見)常出種種身。種種名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度眾生。常度一切。無須臾息時。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眾生。受諸罪報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說法。如人法以有二種佛故。受諸罪無咎(文)(釋迦生身受九罪報以為問今此文答之)
又第九十三。說法性身佛相也。
高野和尚。二教論。引此文證究竟法身說法也。又云。此身非十地境。然論自說化十住菩薩。故知是外應身佛。望釋迦同人受罪。稱法性身。實是外應。非真法身也。
四論玄文(如下有色無色中引之)
華玄九云。同。前文明法身不說法何故釋論云法身亦說法耶。答。釋論明法身者。望華臺舍那。丈六釋迦。為法身耳。若望究竟法身。猶屬跡身。何以知然。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睹。釋論所明。猶化菩薩即菩薩見之。故知屬應身也。問。法身佛。何故不說法耶。答。唯有二緣。一菩薩即報身化之。二聲聞即應身化之。法身唯佛能見。故不說法也。又法身名相斯絕。豈有音聲說法。說法之事。皆是應身(文)(菩薩報身化之者。外應身也。又付此文可案內應身耳)
略述云(第五近奧)望華臺舍那等者。謂望釋迦而以舍那為法身耳。梵網經云。我已千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盧舍那(乃至)千花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化身。吾已為本原。名為盧舍那佛。即此義也(云云)
華玄又云。問。直就法性身中。自得論真應不耶。答。得也。妙窮法性則是法身。若隱法性身。菩薩所見。如前引釋論。法身佛者。此是法性身中應身也(文)
觀經疏云。問他云。報佛為地上說法。化佛為地前菩薩說法。所云報佛。豈非修成耶。而今云修成佛不說何耶。答。有二解。一云報佛是修成佛。為地說法。二云為地上說法之報佛。然應化為報化是化之細身(文)
若准此中前釋。此上所見。內應身說法也。又可云外應。亦為修成佛歟。更思之。
法華論疏下云。問。多寶為是法身。為表法身。答若依光宅等師乃言。多寶是化身家舍利。非三身所攝。亦得屬佛寶所攝。今明四種意。一者據跡而言是佛舍利。二者以多寶表法身。三者天親論釋三平等中。明多寶今即是法身。以多寶此身。即是入涅槃。此是入三德涅槃。三德涅槃。即是法身。又八義中。第三義。多寶如來身一體。攝一切諸佛法身。故知即是法身。四者多寶雖入涅槃。常在世間故。世間涅槃不二。即非世間非涅槃。言亡慮絕(云云)
見塔品疏。引釋論云。復化佛身。及七寶塔(云云)化身云歟。若爾何故云舍利。不言三身中何佛耶。答。初門且准光宅等歟。此中第三門意。多寶即法身。讚言善哉。稱大惠平等。故知法身亦說法也。若存不說義者。多寶猶是化身。然約平等不二之義。說名法身也。
法華玄第八云。一者法身成佛。謂坐無生觀道場。將滿不二念。若假諸佛為作因緣故無生觀輪。於心中轉。名為他轉(文)(佛既為緣轉無生觀論。法身成佛。故知法身有說教義也)
又云。一者佛教為能轉。眾生智為所轉之轉(云云)(准此可成法身說也若存不說義者。既言無生觀將滿。故知猶是同位佛為因緣者猶是舍那非究竟法身佛耳)
開中大義章(惠遠問什公答)法身感應章云。聲聞人及初習行因。丈六身而得實相。或有菩薩。功德純厚。信力深固。所見之身。過於丈六。道所愛色。而得實相。如密跡經說。得無生忍。阿惟越致菩薩。所見佛身。無量無邊。世間端正第一無比(云云)
既云法身感應。故知此佛即是法身。無生忍菩薩所見。色相端正。既色相端正。亦應音聲殊妙也。若存不說者。此亦應是花臺舍那非究竟法身也。
玄二諦章云。攝山高麗朗大師。○從北土遠習羅什義。來入南土(云云)
二諦章中卷云。問。若凡說不為聖者。何故有佛話經。卻除諸菩薩。兩佛共話。○今明佛話不為佛。佛話不為佛。佛話為眾生(云云)(私記出梵網說耳。有處引金剛仙云。鐵圍山外不至餘界中間。說佛話經也結集大乘法藏略抄之)
法華疏第三云(釋唯佛與佛文)明唯佛解故不須言。釋論云。若兩佛相對。則無所言即其事也(文)
大論八十四云。佛答須菩提佛。雖種種分別說諸法。但以言說。欲令眾生得解脫心無所著。若二佛共話。不應說諸法名字。以眾生無及佛者。欲牽引令解故。說是善是惡。如法華經說火宅以三乘引出諸子。但以名相說諸法。不壞第一義(云云)
若許法身說者。此中言不說名字者。但不說。通引化教之方便名字。非不說證法歟。
又淨名玄第六云。教有二種。一者說教。二者境教(取意)
說教即是言說。境教者謂六塵等境也。若其理教寂靜。不動法身。應有此教。若其言說呼召詮法。即是動相。故法身無。又法身者。唯佛能見。十地不睹。論言二佛相。無有言說。故知法身不說法也。若約菩薩所見。論法身者。許說法義矣。
問法身許諸根相好耶。答。理名法身者。性有色根等。若相用即無。若合如如及智。總名法身者。即有智相。亦有色根相耳。妙勝萬云。如來色盡。智慧亦復然。即報身佛也。問。法身既遍法界。無有取捨。舉足下足等法身。何有手足等耶。答。不思議作業故得有之問。若爾言說亦應有之。不思議作業故。又既有心緣法。有眼矚色。此是無緣之緣。不見之見也。若爾亦應許不說之說。不詮之詮。
又既許色。亦應許聲香等法。故知音聲之法聞門。及法螺音。應許說法耶。答。可思之。淨影之釋楞伽等說可案之。
(第二第十法身說內證境界也)
裏書云
慈恩理趣分疏。引新譯稱讚大乘功德經云。法性土中。即法身說。釋云。理實嚴花(標德嚴花菩薩在會)但居淨土。不居法性。法性土中。無身無說(云云)
又云。欲顯大乘名義。深證二空理。方能知說。故假妙土以顯經深(云云)
又云。又為顯正智內證真空。名居法性土。後智起應化。名居淨土等。亦無過矣(云云)(已上裏書)
三身常無常事
問。三身常無常義。云何分別耶。答(云云)
大乘玄一乘義云。若言常無常者。別而為言。法應二身為常。化身無常。通而為言。三身俱常俱無常。化身以大悲為體故是常。法身有隱顯故。義說無常。應身始起義是無常(文)
此中應身者。通內應外應。而別門為常者。且據內應。又可云此是開本合跡三身。所言應者。但是內應也。就通門。法應為常。及化身外應無常。易知故。但解化身常。及法身內應無常而已。
裏書云
攝論十五云。日應六時觀眾生根性。往彼為作利益事是大悲功用。大悲即是應身(文)(已上裏書)
法華玄九云。開本合跡。即是開常合無常。本開跡合。常開無常(云云)
又云。問。餘二身但是無常。亦得是常耶。答。義有通別。通而為論。三身皆常。法身無始終。不生滅故常。以有法身常化菩薩而無息時故應身亦常。化二乘。亦無息時故。化身亦常。○(文)
壽量品新疏云。○亦有四門。一但無常。謂化身也。二但常。謂法身。三亦常亦無常。即應身也。內應與法身相應。法身常。應身亦常。外應淨土作佛。故是無常。問。出何文耶。答。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此是常(云文)
七卷金光明經云。應化二身是假名。有念念減故。名為無常也。四者非常非無常者。此始是正佛。如中論明。法身絕常無常四句。此品後文。明法身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也(文)
裏書云
三身品云。二身假名不實。念念滅不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法身不爾(云云)
同上文云。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種身是假名。有第三身。名為真有。為前二身而作本故(文)(已上裏書)
法華論云。二者示現報佛。菩薩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三者示現法佛。菩薩謂如來藏。性淨涅槃。常住恒清涼不變故(文)
問。法身是常。化身是無常。其相易了。報始起云何常耶。答。雖名有始。而無有終。又無念念生滅無常。故說為常也。
壽量疏云。二報佛壽量。有始無終故。下文云。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以行因滿初證佛果。是故有始。一證已後。湛然不滅。故無有盡終(文)
裏書云
新撰疏云。故無終也(文)誦便也(已上裏書)
又次上引文云。應化二身是假名。有念念滅故(云云)報身異此。非念念滅也(此文云應者非內應也)玄教跡義云。對此身真如空邊。故報佛十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為。非生滅有為也(云云)
此會通經說有為言也。
又一乘義云。應身始起義是無常(云云)(應身者報身異名也)大論四十四云(乃至)十八不共法。雖為無為法。以作法故。是為有為法(云云)一具文可見之。大品經自說有為也。
問。釋內應身常引證云。以法常故。諸佛亦常者。爾報身自性。未是常法。但與法性相應力。假法性方名常歟。
答。法身尚非自性常。但是因緣假名為常。況報身乎。又報身者。於法性上。分取其相。以立之。若言由法性常者。即是遍體常。本由法性立報故也。
法華玄第九云。問。大經金剛身品云。雖不常住。非念念滅。此是何身。若是法身。即應常住。若是應身。應念念滅。云何而言雖不常住非念念滅耶。答。以此問二身義者。難可會通。今所明者。以四義通之。一者明如來身者。即是中道。非念念滅。故非無常。亦非常住。故非是常。非常非無常。即中道身也。又非常故不同虛空。下云。常法無知。如來有知。是故非常。非念念滅。不同有為故如來身非有為無為也。又同眾生故是非常住。異眾生故非念念滅。故如來之身。不可思議也。又存不為有。故非常住。已不為無。故非念念滅。故如來之身。非有非無也(文)
二身義者。定說本跡二身義也。此義各於一邊。有一違故。即不得通之。今約二而不二。即合為一身。離二邊也。
隆海律師。佛智常住記云。佛具三身。所謂化身應身法身。理法身佛。無為常住。應化身佛。生滅無常。二宗共諍。本非所諍。但於智法身。相諍既久。有所得宗。執有為無常。無所得家。立無為常住。今依無相宗。祛彼生滅執焉(文)
智法身者。亦名報身也。問答數番。今依要用。略出其文義如下。
報身佛第一義故。非常非無常。對治門故。亦常亦無常(云云)又云。文證甚多。且仁王經。明寂滅忍。中。下忍云。一轉妙覺常湛然(云云)又明上忍云。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之外。為第十一地。薩云。若覺。非有非無。湛然清淨。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云云)五忍皆說智之階級。又云。薩云若者。是一切智梵語也。
又大佛頂經第四卷云。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云云)
又涅槃經第二卷云。若言如來是有為者。即是妄語。當知是人。死入地獄(乃至)爾時文殊。○讚純陀言。○汝今已作長壽因緣。能知如來是常住法。不變異法。無為之法(云云)
又云。降煩惱魔。○以是因緣。成就具足種種無量。真實功德。故稱如來應正遍知。文殊師利。汝今不應憶想分別。以如來法同於諸行(云云)准此等文。是智法身。非唯理法身常也。
陳如品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云云)
如是誠文。不可具引。
難文
大品第六卷云。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為法何會。答。彼對法身真如空邊。○故言有為非生滅有為(云云)(此玄教跡義釋也見上之)
問。既云何為有為法。若法生住滅。欲界色界無色界(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為法。釋論云。有為法。略說三相。所謂生住滅(云云)何云非生滅有為耶。答。生住滅且據三界等法。非據一切智說。又一義。生住二義有故耳。釋論云。十八不共等。雖為無為法。以作法故。為有為法(云云)從因生故。名作法。一證湛然。為無為法。問。若云從因生故名有為者。云何云是有法故名有為耶。答。生者有義。故不相違。
今私云。一乘義云。應身始起義是無常(文)此是內應。即報身也。教跡義云。但是佛果上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無常耳(文)可合有義即攝生義也。
無垢稱經第五云。有為生滅法。○菩薩不應盡其有為(乃至)佛智六通。善圓滿故。不盡有為(云云)何會耶。答。利生大故。受六道四生身故。不盡有為也。
最勝王經云。如是三身。以有義故。說於無常(云云)疏云。或可。如如智合名法身。四智無常故。總標云或說無常(云云)如何通耶。答。此為成彼本宗義。而作此釋。非經正意。經正意云。初說云以有義故。而說於常。此通三身說無常。不通法身。下文云。二身假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法身不爾(云云)又云。是法如如。是惠如如。是二種如如。如如智。不一不異。是故法身。具足清淨(云云)私云。准大乘玄。報身者。本無今有。已有不無之無常也。如如智者。是報身。今經意。此與如如法合為法身。約此義邊。說為無常也。
裏書云
七卷金光明。三身品云。如是三身。以有義故。而說於常。以有義故。說於無常。化身者。恒轉法輪。處處如如。方便相續不斷故。是故說常。非是本故。一切諸用。不具足現。故說無常。應身者。從無始。生死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眾生未盡用。亦不盡故。是故說常。非是本故。以具足用不顯現故。故說無常。法身者。非是行法無有異。異是自本。故猶如虛空。是故說常(文)
今考此文。無法身無常義也。最勝王經亦同之(已上裏書)
勝鬘經云。道諦無常。滅諦常住(云云)故智法身。應是無常耶。答。此約因位。道諦說無常。非佛果智故。寶窟下云。○道亦常無常。若是四諦中道諦。此是因道故名無常。若是佛果之道。稱之為常(云云)問。若爾佛果智。何諦攝乎。答。滅諦攝。法華玄第八云。十地○(乃至)等覺地。名為道諦。如來地一。依寂滅涅槃。名滅諦也(云云)問。若佛果智。是滅諦攝者。何故寶窟下。出四諦體。云二種生死果。為苦諦體。一切煩惱。漏無漏業。為集諦體。五住滅無。為滅諦體。常無常戒之定慧。為道諦體(已上)答。記答不見故。私撿。窟云。無邊聖諦章中有此。出體即此章中。料簡門云。問。四諦中道。與菩薩道何異。答。莫門大小乘。四諦中道。名為因道。即是無常。○無上菩提。謂果道也。即是常住(文)又一諦章經。云此四聖諦。三是無常一是常(云云)故知果道是滅諦攝。以為常住也。然云常無常戒定慧為道諦者。亦有一意。且屬道諦。道義同故。然非正意也。
裏書云
問。內應身者。湛然常住歟。為當如何。
攝論第十五云。法身為二身本。本既常住。末依於本。相續恒在故。末亦常住。論曰。由應身無捨離故。釋曰。如來自圓德。及利益諸菩薩。此二事即是應身。故應常住。論曰。由化身數起現故。釋曰。化身為度眾生(乃至)窮生死際。無一剎那時。不相續示現。得無上菩提。及般涅槃。何以故。所度眾生恒有。如來大悲。無體廢故。是故化身。亦是常住。論曰。如恒受樂。如恒施食。二身常住。應如此知。釋曰。為顯二身常住故。引此二事為譬。如世間說。○由本及事。二義不斷。故名常住(文)(已上裏書)
已上裏書
涅槃經云(第九卷二十卷文也)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云云)此偈意何。答。迷故本有煩惱。悟故今無煩惱。迷故本無般若。悟故今有般若。既約迷悟故。有無即不定。有無非今非本。故非三世也(云云)(此是約迷悟一義也又約二惠略釋之)
涅槃疏第十八。二義釋。一約二惠以釋。二約迷悟以釋(云云)如文。
今所解即是涅槃義疏釋也。
問。佛地唯識莊嚴論等。皆說自受用身。生滅無常。佛地論第三云。是故如來有為功德。從因生故。雖念念滅。而無斷盡(云云)
唯識第十云。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盡。故亦說為常。非自性常。從因生故。生者歸滅。一向記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云云)莊嚴論云。常有三種。一本性常。謂自性身。此身本來。性常住故。二不斷常。謂受用身。恒受法樂。無間斷故。三相續常。謂變化身。沒已復現。化無盡故(云云)答。是皆權教分齊。非實教意。其唯識等。皆說佛智從有為無漏智種生。此非一乘教意也。
今私云。權教分齊者。可考定之。
裏書云
述記十云。四智心品。所依真如常故常。其四智品體。無斷及無盡故說常。無斷常者。是不斷常義。報身也無盡常者。是化身。相續常義。莊嚴論。說三種常。故如常施食受樂等事。四智非自性常義。從因所生者。謂修從種生故。若初唯生。後不滅者。便違佛說。一向記言生者。皆滅故。又若色心。是自性常者。不見說故。違比量故。獲得常色等者。由願力化有情。是不斷相續常義(云云)
求云。色心常違比量者。具足三支。何立之乎(已上裏書)
大般若經勝天王分云。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界處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本性清淨。一切聖法。由此成就。○謂佛如來無邊功德。不共之法。從此性生(云云)天親佛性論第二云。二空所顯真如。云應得因由此空故。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云云)金剛三昧經。真性空品云。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等(云云)涅槃獅子吼品云。佛性者。三菩提中道種子(云云)瑜伽論五十二云。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云云)又云。云何建立三種般若涅槃等。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問由有障無障差別故(云云)取意。
問。無相宗。依何論文。立佛智無為常住耶。答。無相宗意。遠依妙德淨名。近依馬鳴龍樹等論也。涅槃第二文殊。讚純陀言。善哉汝今能知如來常住(取意略)起信論云。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等(云云)智論三十七云。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觀薩婆若與過去同何以故。過去世是虛妄。薩婆若是實法(乃至)三世者。從凡夫虛妄生。云何與薩婆若合。譬如真金不與弊鐵同相(云云)
私云。法華論明報佛是常。而以實相顯。為報身者。亦是理法身義。非唯智故。非分明。此中深義。猶可研之。
已上四張依隆海律師說。而述之。少加私意耳。
華玄略述三云。學權論者。妄以二因證佛無常。有剎那壞(云云)從因生故。一向記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也。
金光明疏云(四卷金光明疏嘉祥)又復。法身本有。無有生滅。報佛與之相應。亦無生滅。是故大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又化身如來。以二佛為體。以眾生為緣。體緣無盡故。化身亦無盡也。故云三身常住。如七卷經中明。應化二身。是相續常者。以菩薩業識所顯項背光明。此二相等。合名報佛。同與樂因相應。故好體論之。實是化身。故言念念相續常。若與理相應之報。是凝然常住(文)
好體者。餘處亦住住有此語也。此語者。為體之語類也。體止可訓歟。亦可訓正正者直也。
中論疏記中卷云。好體破發者。體猶悟也。又好體者。猶委曲也(云云)
涅槃疏第二十云。有師解云。業字誤。好體應是我字(云云)
准此好體言。是正也。
法身有色無色事
問。付法應化三身。且法身佛有色耶。答。今且法報二身。合為法身。此身唯靈智無色相。若依淨影意。亦有色法(云云)
窟上云。次論法身有色無色。古今諍論。有人言。法身有色。泥洹經云。妙色湛然常安隱。不隨時節劫數遷。涅槃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地論云。如來相好莊嚴。為實報身。又菩薩廣劫。修作相好之因。而何無果。以文義推之。當知法身有色。破無色者云。若言色是礙義。故佛果無色者。亦應心是緣義。應說佛果無心。佛遂有無緣之心。應有無礙之色。問。無礙云何名色。答。若爾佛無緣。云何有次。江南雲旻藏等。悉云佛果無色故。涅槃云。願得如來無色之身。文殊十禮經云。無色無形相。無根無住處。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也。破有色者云。若言佛果有色者。應架芎隆之屋。帶提禁之裳。難意云。法身既有無礙之色。應處無礙之宅。應著無礙之衣也。肇公注淨名。主人空洞無像。豈國土之有恒。竺道者。著法身無淨土論。明法身無淨土。此皆用無色義也。通初家難云。色與心。此二非類。粗心可研習為妙心。粗色不可研習為妙色。是故佛果。則無色有心。問。若爾經云。何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答。蓋是妙有炳然。故言色耳。二家各執。互成諍論。今依龍樹一言決之。中論法品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亦應云諸佛或說色或說於非色諸法實相中。非色非無色。又非色非不色。不知何以。目之歎美為色。亦非心非不心。不知何以。目之歎美為心。故色與無色。義不相違。此雖一句之經。乃是佛法大事。悉須用龍樹意。通之則無所帶著也(文)
此文釋經如來色無盡之文也。次上云。判其真應者。一行半歎應身常住。已下歎法身。今用此意(文)
今考此意。以色正屬應身也。又總意。云。第一義門。非色非無色。若對治門。亦色亦心也。言芎隆之屋提禁之裳者(云云)
義記上云。今此所論。是常無盡。○有人說言真無色。是所不應如經中說。菩薩廣修相好之因。如何無果(乃至廣證有色如窟有色義其言不異可檢知之)彼雖無緣。而有所知。故得名心。佛雖無礙。而有法界諸根相好。何為非色(文)(此明報身色。即今所論法身所攝也)
義章涅槃義云。法身色者。如來藏中。色性法門。顯成佛體(乃至)又若言色皆是應都無真者。此應並難。真處亡情。有覺有知。應悉是應。應化之知。從真智生。真中立知。應化之色。從真色起。真色中存色。竟有何妨。○人復釋言滅無常色。獲常色等。此實是心心法。顯現義。說為色。此應變難。若心顯現義。說為色。實無色者。色法不顯義。說為心。實應無心。又若現義說色者。他亦應言色光照明義說為心。佛實無心色。光照明不得名心。心法顯現。何得名色。以斯驗求。佛真有色。不得言無(文)
義章三佛義云。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義分別。法佛體中。備具三義。法身諸根。相好光明。是其色法。此義云何。如涅槃說。佛性是色。可以眼見。彼色顯了。為法身色。○因滅無明。獲得熾然三菩提燈。以是因緣。有是光明。如此光明。當知亦是法身色也。諸根相好類亦同爾。真識之心。從緣顯了。說為智慧。三昧行等。是其心法。真如之空。絕離一切色心等相是其非色非心之法。○又涅槃云。入於無色大般涅槃。當知亦是非色義也。等文廣如文可考知之。
寶窟下云。問。既有自性清淨心。何不立自性清淨色。答。色從心變起。以心為本。所以云心。又色是形礙。心法不爾。故不立色也。問。何故經云佛性亦色非色。又言妙色湛然常安住。答。若色性說色。亦得是色故。起信論云。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智性即色。但以無形礙故不名色。故起信論。云色體無形故說名智(文)
例難云。心體無緣應說名色。若雖無緣。亦無形故非色者。雖體無形。亦無緣故應非智乎。答。照智是靈妙。於佛有之。形礙非妙。故佛果是無礙也。此是無名相中。假立心名。亦復不妨有色義耳。
涅槃疏第十六云。他明法身佛性。或云有色。或云無色。今且戲並佛果無色者。佛果應無心。汝研粗心成細心。亦應研粗心成細心亦應研粗色成細色。彼解云。心可研色不可研。今更責。心可研故。有粗有細。色不可研故。應無粗無細。今明法身佛性。未曾色不色。色不色具四句。取其見了了邊。名為色。見不了了邊。則非色也(文)
教跡義云。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無常耳(云云)
此明報身有始無終也。此義說五根以報身。土非色相土故也。
四論玄云。故大品經釋論云。佛有二種身。一是父母生身。生身是相好佛。二法性身佛。即是常住佛。故經云光明無量。徒眾無量也。問。法性身佛。是無常身佛。為是常身佛耶。答。亦無常亦常故大品經句義品云。一切種智有為也。亦如常住佛是常身。若至而論之。常住亦是無常佛。故中論涅槃品云。○由無常故明常。若無常。云常亦去。云何常耶(云云)
意云。常住佛者。是理法身。種智是智法身。其智法身。同理法身常故。云如常住佛亦常也至論常住佛等者。是理法身。亦有無常義。以常去故。義說為無常。非有生滅。起盡為無常也。今云。嘉祥意不爾。論第十有文也。
華玄九云。問。前文明法身不說法。何故釋論。云法身說法耶。答。釋論明法身者。望花臺舍那。丈六釋迦。為法身耳。若望究竟法身。猶屬跡身。何以知然。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睹釋論所明。猶化菩薩即菩薩見之。故知屬應身也(文)
論第十云。佛身二種。一神通變化身。二父母生身。父母生身。受人法故不如天(文)
問。此中引釋論。明法身者。為是內應歟。是外應歟。答。今有二義。一云是外應身。化菩薩故。即花臺舍那。問。若爾望花臺舍那。丈六釋迦。為法身之文。如何破文耶。答。望花臺舍那乎丈六釋迦。爾可訓。二云是內應身。統略釋攝論云。初地已上。見應身者。此明初地已上見真如。故應身。與真如相應者。即是內應身。取本有義。名法身。與真如相應。始有之義。名應身。初地已上。見此應身也(文)問。此與花臺舍那。為同為異耶。答。花臺舍那是外應。此是內應。故為異也。既化菩薩可是外應乎。答。即以常身。為菩薩所見。不同舍那是無常也。問。爾者望花臺舍那。丈六釋迦之文。何可讀耶。答華臺舍那止。丈六釋迦止爾望天可訓。問。二義中。何義勝耶。答。且後義為勝。與四論玄。符會一家之義。而相成故。更思之。
瓔珞經上卷云。敬首菩薩。白佛言。世尊從初地至後一地。有果報神變。二種法身。一法性身。二應化身。為何色相。為何心相。佛言佛子。出世間果報者從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種法身。於第一義諦。法流水中。從實性生智故。實智為法身。法名自體。集藏為身。一切眾生善根。感此實智法身。故法身能現。應無量法身。所謂一切界國土身。一切眾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薩身。皆悉能現。不可思議身。國土(亦)然(文)
又下卷云。果體圓滿。德無不備。理無不周。居中道第一義諦清淨國土。無極無名無相。○其一照相(云云)
又云。五分法身。無罪三業。佛寶法僧。滅諦。解脫。靈智一乘。金剛寶藏。法身藏。自性清淨妙藏(云云)
若依二種法身文。法性身中。唯有實智。無有色法。若依無罪三業文。似有身口意業。而非分明。既云實智。亦言靈智等。正是以智為身也。
問。論佛身唯有三身義耶。答。一佛二佛三佛四佛及十佛也。楞伽四佛。華嚴十佛。如法華疏明之。
壽量品疏云(四佛有二)一者楞伽經。明四佛。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彼經云。初一為應。後三為真。此亦合應開真也。三佛之中。功德智慧。為報佛。如如為法身。二者如七卷金光明辨四句(云云如文)
眾生悟時佛亦忘云事
統略下云。眾生若悟。佛亦忘故。華嚴云。為度眾生故。有佛有世界。若於真實中。無佛無世間。若除妄而存真。無眾生有佛。此無薪有火義(文)
(若除妄下。舉他師義此無薪等以喻顯非也)
今尋。若約真者。不應亡。若約應者。不可難他義耶。答。名相之佛。唯是應也。
釋迦成佛久近事
問。就了義大乘意。釋迦文佛為久成佛。為新成佛耶。答。是久成佛也。但仙光院傳。云非久成佛(云云)
華玄第二云。問。此經但明成佛久耳。云何是無始終耶。答今詳經意。若但明成佛久遠者。於緣有何益耶。所以然者。始成之與久成。皆是無常。今開久成。竟有何利。今深取佛意者。昔明始於伽耶終乎雙樹。故是無常之壽。補處不見其初。窮學不知其後。唯佛睹佛。其壽無量。考斯文宗。豈不況哉。三看愈影。再思已決也。故法華論云。復倍上數者。示現如來常命。方便顯多數。過上數量。不可知故也。余見此文。悲喜交至也。又問。若以近成為方便。久成為實說者。法華明久成。此實說。華嚴辨始成正覺。便是方便。未可然矣。又大經云。我聞半偈。超彌勒九劫。先得成佛。今請問之。超九劫者。為是實說。為是權教。若是實說。則法華為方便。又若超九劫。為實說者。諸小乘經論。明超九劫。若爾三藏為實教。法華是權教。若言法華明久為實。大經明超九劫為權。則法華為實。涅槃為權。又法華已明開近。云何涅槃更覆遠耶。若近遠兩經迴互者。三一之教義。亦應然。又問。若法華開近顯遠。明久已成佛為本。近成為跡者。何故常不輕品。更覆遠明近。隱本辨跡耶。不應一經之內。前後相違。若一經之中。本跡或覆或開。則三一或會。或不會也。又若此經明久已成佛實說者。則初開三顯一。諸佛共同。開近顯遠。則釋迦獨有也。若言此義為例者。下分別功德品。諸菩薩皆發願。願我於未來說壽亦如是。豈得言釋迦獨有開近顯遠。而餘佛無耶。以此眾事詳之但知。是寄無始終。以顯法身常義。有始終者。皆是應跡。以此義通上諸經。無一毫滯也(文)
今見此文以眾事責顯久成說。非開近顯遠宗旨。正以所顯法身無始終義為開近顯遠之旨歸。故諸菩薩皆願成佛時。說壽如今也。又以報身成佛。屬法身成。故義疏云(壽量品)所證無始故。能證亦無始(取意)故此中云。以無始終為法身。以有始終為應跡。而不論有始無終之義也。一義云。若據遊意云一切諸佛。多具前二義。釋迦則具三義(取意)此則久證法身。如釋迦等有餘新成佛。不說此久證法身。即報身久成。此是別開法報二佛。始無始別。若約此義。新成之佛。但說法身無始無終又說報身一證。以後。湛然無滅。而不說久證法身義耳。如遊意言。諸佛多具前二義。統略亦爾。故彼文云。若論久已證法身者。但是釋迦(云云)
觀經疏云。一經云。三世諸佛。久已成佛。現跡成佛。一經云。十地因滿。金剛後成佛(文)
有人謂。此顯新成久成二佛。今案不爾。一經云三世諸佛皆久成者。此經約所證。說為久成佛。一經云金剛後成佛者。准遊意等。約相論報即有始。耳言不輕品更覆遠者。以是近事故。難言覆顯長短俱跡。何以得知。是事者。以跋陀婆羅等為所化故。此賢護等。從初已來在會。為釋迦所化。不欲顯示久成故來。故智論中。以跋陀婆羅等。為隨世間身之眷屬也。
智論三十三。云隨世間身眷屬者。阿難等名內眷屬。舍利弗。目連。及彌勒。文殊。跋陀婆羅等。名大眷屬。法性生身眷屬者。如法華經從地涌出菩薩等。是內眷屬。大眷屬(取意略抄)
法性生身者。淨土報身。從法性生。非即法性身也。
統略中末云。像法決疑經云。諸佛說法。指近以標遠。立像以表玄。當意在無生正觀。故作此喻耳(文)釋委屬家業辟也。今以此文。成塵數顯無始意也。
華玄略述云。然即我說燃燈佛等。蓋是方便之言。過去久成。此為實說。今案。此解未當其心。何者。大般若等。諸經皆云。燃燈授記。又不輕品。釋迦自言。彼時不輕。即我身是。若如先解宿行菩薩之道。但是虛設。其大品諸大乘教皆權。此義不可然。准例云。成佛實久。壽無始終。就理法身。不二正觀。隱顯雖異。而恒在故。不輕修善。燃燈授記。就智法身。修成之義。要因行業。所證得故。然即我說燃燈佛等。當以諸佛平等故言之。如說十方諸佛。同一法身。莊嚴論曰。一平等意。如說昔毘婆尸佛。即我身是(云云)
問。久證法身。則是無始。爾一切菩薩。皆說久證法身耶。答。爾玄文見此義。又觀經云。三世諸佛。久已成佛(云云)問。若爾。非有始而久成歟。答。善巧方便顯多數。以顯無始。故云逸多不見始也。問。久成非實說。諸佛何必說耶。答。為顯無始故。新成佛亦說。新成亦說故。非實說以□□□顯遠故。為後段宗。問。若爾。何故云釋獨具三義耶(遊意統略)答。釋迦實久成。餘非必久成故也。
古云(合珍)淨土佛不說久成。以眾生利故(云云)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