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玄疏義要第九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十一淨土義(五種土種土)

四種淨土(三種土)
法身所居異。
無障礙土。
住土實報土異。
菩薩土當實報土
安樂國九品生皆凡夫有歟。
安樂國五門(常無常乃至胎生胎生
十信人生西方淨土
三福業。
安樂二種生死何。
彌陀身量相好
五逆謗法闡提不。
小乘意明十方不(輪王
釋迦彌陀經。
滅罪
生得無生位。
極樂處三途。
體。
凡聖有無
二處等句。
異見(質體強弱)
菩薩眾生土耶。
人成結成成。
四重淨土住何處菩薩上唯界外歟)
安樂淨土是何。
淨土經事。
聖眼幢世界品土。

涅槃義(有番無番絕待

淨方便淨(三點四)
涅槃德。
三修八倒
有餘無餘
無餘有無
舍利

淨土

問。今此宗家立幾佛土耶。答。若依淨影。立三種淨土。一者事淨土。二者相淨土。三者真淨土也(具義章)今依嘉祥師宗。凡就佛土。立五種別。一是淨土不淨土。三不淨淨土。四不淨土。五雜土(具如玄義淨土門)玄云。總該佛土。凡有五種(乃至)此五皆是眾生自業所起。應名眾生土。但有王化之功。故名佛土。然報土既五。應土亦然。報據眾生業感。應就如來所現。故合有十土(文)
華嚴遊意云。此之五土僧叡法師所辨斯之五橫一切土盡(文)(註維摩佛國之)
問。穢不淨國土。偏是眾生業感也。何於應化具之土云耶。答(云云
淨名玄第八云○又以穢土眾生惡業所感故為報。非是佛示現。所以非應。但穢土化物。託居眾生報土之中故。名此土以為佛土。問。即眾生惡業感土。是佛應土不。答。佛應居其內故。稱佛土亦得。為佛應土也。故下文云。為欲度斯劣人故。示是眾不淨土耳。○如餓鬼業故感鐵丸。非佛應。但佛應居其中故。說為示現耳(云云
問。若爾穢土無依大悲力起之義耶。答(云云
次文。許有土無土義云。而昔行菩薩道大願行。為眾生三界外諸土。以益於物。令遂能應物起土(云云
問。若依因願行應物起穢土者。何故前言穢土非佛示現耶。答。悲願穢土中故。佛昔日願行等。不障眾生所感土。則為增上緣故。言應佛起。然非正起故。云非示現也。又名玄次上引華嚴云。非一因緣淨土得起也(云云淨土既爾。穢土亦然。只是義分不可偏定。
問。且就淨土中有幾階級耶。答。四階級淨土凡聖共居土。住。三菩薩土。四諸佛獨居土(或三土
義淨土門云。就淨土中更開四住。一凡聖同居土。如彌勒出時。凡聖與在淨土內住。亦如西九品往生為凡後有三乘賢聖也。住土。謂羅漢辟支菩薩三界分段身。生界外淨土中也。三菩薩所住土。謂菩薩道二乘居土亦異。如香積世界二乘名。亦如七寶世界。純諸菩薩也。四諸佛獨居土。如仁王云。三賢住果報。一人淨土。諸淨土此四。則是從劣至勝為次第(文)
料簡云。四中初一是分段二種變易。後一二死變易二乘所居為第二。以十地所居為第三也。若約佛論。第四法身本土中。二是應身土。初是化身之土也。此可為定。
智論三云。有淨佛土。出過三界煩惱名。羅漢生中。法華經(文)
  三種土。分段同居報土無障礙報土常寂光土。
仁王疏中云。三賢住果報者。住分段變易報土也。又三賢分段同居報土無障礙報土。第二佛者。一人常寂光土。○前二土皆是生滅無常(文)
觀經疏云。以蓮華世界故。名蓮華藏世界(文)
壽量品疏云。今對三身三土。一者法身。栖實相之土。普賢觀云。釋迦牟尼毘盧遮那一切處。其佛處。名常寂光。即法身土。故仁王經云。三賢住果報。一人淨土瓔珞經亦以中道第一義法身土。然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論身與非身。亦何土與非土。但無名相中。為眾生故。假名相說故。明身與土○能栖之義。說為身。所託之義。目之為土也。如七卷金光三身品明。法身如如智及如如境。就義而望境則土也。二者報身報土。但報身即是應身應身二種。一內。二外。內與法身相應。名曰應身。此猶屬法身。與法身同土。法華論云。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攝。此則是報身土也。若外應之義。報身。化大菩薩淨土成佛。此以寶玉為淨土此土乃不為劫火所燒。而終盡滅。○既三種土亦別。然法身之土。但常非無常化身之土。但無常非常應身之土。亦常亦無常。內應身土。此則是常。外應身土。此則無常也。若分穢者。法報二土。此是淨土。然化身之土。此則不定。或常或穢(文)(中道第一義。寶玉土。土化身之土)
問。金光明所說。法身合身為一(見義疏上文也)故如如及智。可得以此分為身土。然法報化三中。智慧報身。以如如法身(亦上之文也)此法身如如者。何得以境智分身土也。
新選疏云。攝論師以真如法身法身無上云云
答。以如如法身者。此是一往為言。細論淨亦具智慧故。以智慧為身。以境界為土也。彼金光明開合雖異。以境智為論故。引為例。非即同也。
觀經疏云。然第一義土。即是法身法身第一義土。更有為也。可栖託義。名之為土。無感不應。法身(文)(無感不應者。舉用顯體也)
疏略壽量品云○諸佛所乘故名乘。至人所栖稱土○法身能照所照義分人土。問曰。經明自性淨心顯名法身度亦云。除實相外。皆是魔。實相法身云何人土體。答曰。攝論師云。法身真如。更有土。此淨心及如。在煩惱不為煩惱壞。不可反異故名如。所照用即名智。智非但知。非如亦知於如。既能知所知。何故能住所住。人土耶(文)(此淨心以下對攝論師顯正之)寶窟上云○毘盧遮那即是法身法身佛住。於常樂四德之○(云云
問。法身如來所居淨土與內應身所居淨土各別耶。
答。壽量品疏云。與法身同土(云云中道第一義土亦名四德土(矣)
  問。法應二身。既是各別。所居淨土。何云同土耶。答。如世間同居一處則無咎也。又淨名法身方便淨為報身(即名內應)淨中各有境智。智為身。境為土也。然方便不二故。云第一義諦之所攝也。又方便淨照義強故。名如如智。常寂如如境顯故。以方便智照淨境。即內應身淨為土也。而淨中。亦有智慧故。名法身第一義土耶。問。付方便淨之土有色相耶。答。今按。二義。一云。但有常樂等。而無色法如法無色義。二云。有色故云報身五根等始起。
若依前義說五根非色也。
問。二義何者為正耶。答。准身論土。宗家正意。歸無色義。然細尋之。第一義門非色非形。若世諦門。有色形也。
法華論疏云。問。既是常住云何諸天擊鼓及散花等耶。答。於常在無障礙用故得斯事也(文)
今案。諸文。法身及內應。中道第一義諦土。若外應身無障礙土。此是寶玉之土也。此無障礙土。則是菩薩報土。故仁王疏出分段同居土。及無障礙已云。前二土皆是生滅無常(文)此是中道第一義土家之無障礙用也。故法華論疏云。於常土無障礙用(云云)常土即是中道之土。無障礙用即寶玉也。問。何故名無障礙用耶。答。中道是虛通無礙寶玉。即是無礙之用故。云常土無障礙用也。又義云。寶玉不被穢土故云爾。
勝也。如首天子事問答(云云
問。四重淨土之中。第住土者。即實報土歟非歟。答(云云
問。若報者。二乘人何生實報土。夫實報土十地菩薩方便住故。若非報者。菩薩何得共居耶。答。此應非實報土直是變易土。即應化土。於此土中。初地已上菩薩生共居。若初地已上報者。則二乘非分。不應生。但是地上菩薩他故。共二乘住也。若望二乘。直名果報。而不報也。
問。第三菩薩土。為是實報土為當非耶。答。是淨土也。即是珍寶玉土也(香積佛七寶世界
問。初凡聖共居淨土中。且安樂國九品往生凡夫。復三乘賢聖也(云云)爾九品皆有凡夫歟。答。應有二義。一云。九品並是凡夫凡夫者是外凡夫。謂從初心乃至迴向。此是地前凡夫也。
一云。九品中。輩是凡。餘中上是聖。故云為化復賢聖也。難初義云。九品之中。中品上生三果學人品中生是初地已上菩薩。然何通云凡夫耶。答。九品往生。本是凡夫。然於中上亦聖人。文中且舉勝者為聖而已。難次義云。不順文相答(云云)玄別論西方。五門(西方者是安養淨土也)
常無常門。
有說。覆相常與法華相似。正義云。是常住
二三界非三界門。
無粗三界有細三界
三有聲聞聲聞
有二說。一云有。一云無。正義云。應有聲聞。於此學者二義。一云。應是應化。一云。應是可也。
四有天人天人(實無人天別)
五有胎生胎生門(無胎生也)
玄云。一常無常者。人言。此經猶是無常。覆相說常。與法華相似。今明常住。文云。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故知。是常。依論種種說常(文)
雙卷無量壽經下卷。說彼國菩薩功德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疑網惠由出(云云法華遊意引寶性論云。究竟一乘。經說如來藏三寶差別云云涅槃經三寶差別者。依常義耳。
又云。惠真。能度彼岸。彼眼具足覺了法性云云
上卷云。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云云
今見此等文。一乘則是佛性異名。然言究竟至于彼岸。故知。窮證佛性常樂我淨。又言。佛眼覺了法性常住之性(此文不明了)又云。泥洹無為之法。其國土次之。次者是近也似也。
  問。彼國是凡聖同居。尚不及菩薩實報土。泥同中道第一義土耶。何云明尚住乎。答。此但淨經宗了未了故云此經明常不言彼國土常住也。
天親菩薩往生論云。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云云
此且約地上所見。或是初發心人。見中道第一義之相。雖是分段之土。而順中道故云相也。
又云。即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異(云云
又云。清淨句者。謂真實智無為法身故(云云
玄云。二明三界三界者。釋論所明。在名色界。無欲染故。不名欲界。有色形故。不名無色界。經云無須彌山大海江河。故知三界。又云。彌勒阿難。汝彼國。於地以上至於淨居天所有微妙嚴淨自然之物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既言已見。不得三界自在物機不可定判。斯則無粗三界有細三界耳(文)
大論第三八卷云。如是國土。在地上故不名色界。無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無色界。諸大菩薩福德清淨業因緣故。別得清淨國土。出於三界(文)此執明淨土。非的指西無量壽佛國。然佛土。正以西方為定而已。如仁王疏釋後有十方淨土文云。淨土者明西方淨土也(云云)且約居者作此論。若約居者應云有色染。故非色界等。應略之。
天親往生論偈云。世界相勝過三界云云
淨影義章云。望求有土非苦諦攝。故云非三界當分。實是苦諦三界攝也。
無量壽經上卷云。又其國土須彌山金剛鐵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乃至阿難白佛。若彼國土須彌山四天王忉利天。依何而住(乃至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不可思議。其諸眾生功德善力業行地故能爾耳(文)
下卷云。汝彼國。從地(已上)至淨居天乃至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文)
玄引無須彌山文。諸三界者。准智論解。常途三界所有於彼無。故非三界也。言自在物機者。彼佛自在物機而現故。淨土定判。此意則顯然。或應見三界相者。即為現之。或不可見者三界也。此則無粗三界有細三界者。定判云有細三界。(此異前意耳已上義)
或應云先言不可定判者。即以有無不定故。爾有細三界。不可無。無粗三界。不可有。以於物機自在故。示現微妙境界。而應三界眾生也。
玄云。第三有聲聞聲聞者。經云。有得羅漢果。解釋不同。一云。於花中退菩提心出生之後受二乘果。實有聲聞。二云。法藏比丘設願云國中聲聞二乘之名。今言聲聞者。仍本為名。實聲聞。今謂。如香積佛國。聲聞之名。今此經言有故。應有聲聞(文)
言經云有得羅漢果者。觀經云。輩生人。於彼國中得羅漢果也。
雙卷經說。彼國初會聲聞眾數不可稱計。如是廣有聲聞眾。又智論云。彌陀佛國聲聞僧少。菩薩僧多。亦是有聲聞文也。此中二義。初說云。於花中道退等者。正應云輩。觀經輩得小果故。而言輩者。恐是文字寫錯歟。或中下二輩望輩。通為之輩。以對菩薩顯少根早劣義故。以輩名顯之。第二說云。法藏比丘二乘名者。雙卷經說。法藏比丘願中第四願云。我國中聲聞能計量不取正覺云云)此則聲聞無量也。悲華經第三說。無諍念王經云。令我世界聲聞辟支佛乘云云)今謂。王出家已。法藏比丘。只是一人兩名出之。故云法藏比丘二乘也。今言聲聞者等。第二師會云。今經言聲聞者。本是聲聞故。今雖菩薩仍本立名也。今謂。如香積已下大師許也。香積佛國。即世界。如維摩說。於此評文。學者二義義云。所聲聞義。西方似如香積佛國。二乘名。是本願故。然觀經云。有故知應化而有聲聞也。
  如第五門云。實無禽獸。而有應禽獸也。
義云。如彼香積佛國。全聲聞。然此經不同彼說。而言有聲聞。故知。彼國聲聞。此國有聲聞也。此則指香積極樂有無不同。應有聲聞者。可有聲聞。非應化也。
  如第五門云。胎生之應言也。豈言應化而無胎也。以應化生亦有胎生。故略之。
難後義云。若爾。何故但言有聲聞。然不會通聲聞文耶。答。第一說云退菩提心取小果。則已會竟。以退菩提心決定守小果故。說言無者無決定者也。如無量壽論云。無譏嫌名二乘種也(更思之)
往生論云。非但三體(乃至)不二乘女人諸根三種名故(云云
玄云。第四有天人天人者。經云非天非人。若依文則是一相。豈可分別是人是天。而文云。順餘方故。天人之名者。此有時勝者為天。劣者為人。欲引穢土人天淨土。實無人天別也(文)
雙卷經上云咸一類異狀。但順餘方。天人之名。顏貌端政。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自然虛無無極之體(文)
則是一相者。經云咸一類故。此有時勝者為天。等者。於彼國中。有時人天名也。勝劣者。總相雖同非少異。如二菩薩勝。餘菩薩等故。云勝劣也。今謂之。或可在地者名人。虛空者名天。此亦處土下。得名勝劣。然非正意也。
玄第五有胎生胎生者。皆應化生。胎生。而經言胎生者。此非胎。於華臺中久不出故。言胎生非實胎生。禽獸之類亦如是。實無禽獸。而有應禽獸故。經云池中有鳧鴈等也(文)皆應化生者。若對實生者。以變化隨物應化。此中約四生化生。論故云可是化生也。經言胎生者。平等覺經云。中輩人。五百歲在於胎生過度人道經亦爾)今言輩者。對上。通以中下也。禽獸亦然者。胎生非實。禽獸亦爾。細論之。胎生名。無應胎。禽獸非變化之相故異也(若細尋非無其相耳)
雙卷下云。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不。對曰。已見。其胎生者。所居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佛告阿難也)○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眾生。以疑惑功德。○此諸眾眾。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是故於彼國謂之胎生(文)
心而生者。在宮殿中。不見佛僧。如穢土胎生不見外事故。類以為名。非在胎名胎生也。准此釋文既云輩故。知胎生非是九品外也。又此經言。在宮殿中。而釋云在華胎者。寶積經云(無量壽會。與雙卷同本)彼等菩薩華胎中。如遊園菀宮殿之想(云云)或於外相蓮華唯宮殿。淨土微妙故不相妨也。
問。十信已前外凡夫人。生西方淨土耶。答。淨影觀經義記云。善趣已前常沒罪人亦得往生(取意)嘉祥意同。故三福善中。初是世間凡夫善。亦名舊善。佛未出世此善。不及小乘。故知十信已前亦得往生也。又云。有所得因亦得往生故。知未菩薩位者。並得往生也。雖未菩薩位。要須發故一念菩提心生矣。
觀經疏云。二約所化因果者。有通別二門論以三福十六種觀。皆是淨土因。別則以菩提心為業主。餘為緣。故雙觀經云。十念菩提為因生。此之菩提非但淨土而已。終至佛果為因。但眾生佛道長遠。望岸而退故。示淨土近果。作進趣之緣。為淨土因故。經曰易往而無人也。畢竟成佛之本故。經云始發菩提心。能動無邊生死大海也。○問。為方得因得因生。答。二義皆有之。問。以禪定為本不。答。然。三界禪定二種。謂有得也(文)雙卷經云。念彌陀十念。又云。發菩提心。今合引之。又菩提心者。緣菩提心念佛。即念菩提心。故云爾。問。既云菩提心為業主。應是必入十信已上。故論云大乘善根界也。今依何文理。云十信已前亦生耶。答。大乘善根通寬十信。要在無所得信。然疏解云。有得二皆為因。故信位生也。問。何要以無所得信為十信耶。答。法華疏云。天親論主。以無所得成佛因故。謂發菩提心所得善根。能證菩提心。非諸凡夫二乘也(取意。可見方便品疏)問。既有所得。此中何故言要發菩提心為業主耶。○又疏下文云。滯發菩提心不得往。又云。但觀琉璃寶地不得滅罪。以識依正因緣悟解中道乃得滅罪云云)若爾。要以無所得方得往生何言未入信位生耶。答。義有通別論。一念佛願欣淨厭穢有所得心。亦是菩提心。亦名無所得。順無所得故。得發此心。亦名初發心也。然於無所得明了悟解。乃名入信位也。阿羅漢初雖信大。而未入十信。要決定心方乃得入此應知凡夫學入遇善知識。聞淨土一念欣厭。與無貪三善根相應心。乘功德緣力強故。得名發心。雖有相心亦得往生小乘三果及七方便。一聞則生。何必深耶。下品不及故非十信。若依通相攝言之。亦名初發菩提心者。亦名信位也。
觀經疏云(序王)○或現穢質令厭心。或示淨處便修勝善。是以思惟夫人遇此惡緣。厭累苦之世。欣勝樂之地。由是佛現金臺示十方淨妙之國。令此今緣撰所樂。夫人情感安養極樂如來廣說淨土正業妙因云云)又云。問佛普現十方淨土夫人何意西阿彌陀佛耶。如華嚴所辨。百萬阿僧祇淨土西彌陀最是下品。既是下品。何故願往生耶。解云。始捨穢入淨。餘不易可階。為是因緣。唯得往生西方淨土(文)
起信論云。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佛土常見諸佛。永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求生世界。則得往生常見佛故。修有退。若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正定故(文)
論文既云欲求正信。故知未入十信位中。
觀經疏云。今明○可云有方便三界。實生三界。但以惑用為明之。何以知然。雙卷經云。三十三天依何而住。言。業報住。以義制之。三界也。問。彼土三界。但就果報勝劣明三界者。為此地慳貪所發。菩提生得彼土不。答。滯所發勝業不生淨土。唯以一時廣濟之菩提心。雖未現起。而未斷煩惱具足有之。心勝劣業迴向淨土(文)
問。何故慳貪菩提心。又何云一時廣濟之心耶。答。凡論滯貪者。未斷煩惱人所發有漏善心。皆名滯貪。以未斷故。以所緣縛故。今不依此義。具足煩惱亦生彼故。問。若爾。云何慳貪發菩提心耶。答。雖未斷貪。而伏不起。不名滯貪。若數起貪適發勝業慳貪心之耶。
陵雜為滯貪。亦非與相應而起。若相應者。是染污心何名勝業。故知此中為所引。而性是名滯貪耳。問。如何慳貪勝業耶。答。西方。五塵妙境。為受樂。因此生。如難陀欲求天。比丘等也。所言一時廣濟心者。眾生雜惡淨佛國不唯身。為廣濟。此心非恒(乃至一念十念。故名一時。此是無貪所引勝業。翻上可知。問。此心雖是十念一時凡夫惡人何輒起。答。易往無人。良此也。然由如來方便故。任運得發廣大心也。如觀音三毒不起。以念佛故。似佛心生。是名親近熏習力也如衣無香熏之今有。凡夫本無廣濟之心。由佛勝緣。自然得發廣濟心也。
疏又云。何意說此淨業耶。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故。說此淨業也。
如來今者為未來世等文。

三福

疏云。此三種一切盡。何者。初一是世間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第三是大乘善。所以第一世間凡夫善者。文云孝養父母修行十善等。三歸五戒。第二始三歸五戒前。宜明孝養父母修行十善。故知。是世間凡夫善。亦是舊善。佛未生時。已此善故。名舊善云云)餘二如文。
經云○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問。十善五戒。然何第二始五戒前修十善耶。答。十善舊善五戒佛始制。別依作法而得故。次第也。
又云。然此三善得是三人。得是一人。三人者如向。得是一人者。始從凡夫任運修習此善。次入佛法。三歸五戒乃至從小大乘。始終一人具足修此三善也(文)
三人別修。故知有以世善。但由十念願助之生。
又云。今此中明三種善淨土。何以知爾今明三種善西彌陀淨土故。知三種一種土(文)(名三福業。為三福善)
次文云。問。既三種善因。那得俱生一種淨土耶。解云。此三種雖一種淨土。於此淨土果報不同。有淺深。果亦勝劣。此間穢土中。眾生雖同在穢土。而貴賤昇沈不同。生彼國亦爾也(文)
三種善人生彼已所相通障礙不同人天色界等故。故一土也。
又云。此三種皆是淨心孝養父母心。此心亦淨(乃至發菩提心亦淨。以三種心皆淨故。得土亦淨。所以維摩云。以其淨故佛土淨也。若此心。亦此則是西方淨土云云
又云。品則大乘善。中品聲聞人天(文)
問。安養世界分段變易中何。答。分段。問。香積佛國。及華藏世界二種生死所攝歟。
答。華藏世界地上菩薩所居。是變易也。然地前菩薩舍那淨土故。應通分段香積佛土應是地前所見外應身土地前未離分段。未受變易維摩經見阿閦品說。請香飯香積人天二乘受用之。故非變易果報土也(更思之)
仁王疏云。三賢。住分段同居報土聖。無障礙報土(文)違之。香積同居故非分段
疏云。今云。此應是分段生死。何以之。自在王所為國王發心出家。始發四十八願。造此淨土。又彼土壽雖無量。必終訖故。彼土分段生死乃至蓮華藏世界分段變易無量壽土是變易分段變易分段變易分段云也)又云(大乘小乘生滅無生滅觀)乃是彼大乘生滅觀耶。此雖通生滅無生滅。觀但生滅觀。○但彼劫數長此之間。此間一劫為彼一日一夜。又彼生異此宮。彼佛真坐菩提樹下化生。徒眾化生。隨此五種故。知生滅觀云云
  時節化主所化發心徒眾。為五種淨也。
疏又云。此佛壽閻浮提塵數滅度云云
問。餘經中說(鼓音聲經阿彌陀父母。今何云直座菩提樹下化生耶。答。有父母者。據穢土佛。今淨土故云化生相違矣。
問。淨土彌陀化生者有文證耶。答。今所未見。然且應言所化眾生皆是化生故。能化佛亦隨化生。尋之。
問。阿彌陀佛身量相好如何。答。觀經云。身高六萬億恒河由旬(文)
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云云
疏云。是身則三十二相。則是應身云云)想像觀文中。
又云(相像觀真觀)此並就應身觀。前想像觀應身。今真觀應身。則是無量壽佛身也。○然釋迦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彼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好。○然復佛身相。遍滿虛空所有徒眾遍滿虛空。所以此不同者皆為適緣所見故也(文)
雙卷經云。其道場樹四百萬里(略)
  若以觀經量者。此樹是化身所居也。或約彼方說數(矣)
人云。八萬四千相好者。觀想境界也。非凡夫所見。學者多云。中下品生人凡夫二乘輩。生彼得見八萬四千相好云云
難前義云。前像觀未見極樂能化實身。今是真實佛身故。知分段凡夫二乘所見也。今通云像者約初門以名。故疏云前依丈六觀初想像彼佛花臺。經云。此花是法藏比丘願力所成(略)既云願力所成。故知像中則佛願力所成依正二果。然以後觀為者。十地所見。是凡夫之本。此方舍那釋迦故。云作本跡名(疏釋)難後義云。心地觀經說。為化十地菩薩八萬四千相好云云
道場樹量小故。知極樂凡夫化生。是三十二相。非八萬四千相也。人引觀佛三昧經云。毘婆尸佛八萬四千相。故知凡夫所見亦此相。此佛娑婆七佛初故。難云。此亦觀想境界。如彌陀例之。又有引觀佛經云。為諸菩薩八萬四千相(云云極樂雖是分段猶為大乘善根界。以菩薩正為所化故知八萬四千相。非心地上之所見也。
問。造眾生臨終彼土得者。四重五逆謗法罪人生耶。答。十惡四重五逆並得往生謗法闡提不明生也。
疏云。明惡。三人。初明十惡。次明四重。後明作五逆。不明謗法闡提。故明不盡。十惡四重五逆。并西方。若是謗法闡提不得生也○闡提不信法。臨終雖為說有無量壽佛。彼經不信故。不得往生。又謗法亦爾。如小乘人。說有十方佛。不信不得往生也(文)
此文二義義云。謗法闡提不生義云。謗法此身中信改悔。雖未滅罪但先歸已罪滅亦得往生闡提亦爾。續亦生故。云明不盡。但不盡。非無義也。又言不信不生。明知謗不生。然逆罪惡時短。後時生。謗法長。多分不信。故隱不說。又小乘不信不生。然經生故。且就不信之者言不生也。問。大經往生人除五逆罪。此經何故說生耶。答。有五異釋。且淨影記以二義釋。一依人善趣造逆亦生。常沒造逆不能生。大經常沒故。造逆不生。餘皆生也。二行定散觀經生。大經不得生也。

今疏無別釋

疏云。又下品所以大果者。明彼現在雖不善。過去或經發心。今聞大乘。後得發心等也(文)
  或經者。或是不定辭也。經者曾經也。
問。小乘意。淨土耶。答。疏云。小乘不明十方佛。但明三世佛云云)問阿含經云別有淨土。又智論小乘經明有十方佛。何云不明十方佛耶。答(云云
疏云。有數義。一者小乘雖不明十方佛而明釋迦一佛化於十方分身諸佛遍滿十方。雖滿十方。還是釋迦一佛故。阿含經云。我別有淨土。我於彼處成佛○二者小乘實明十方佛。何者龍樹小乘實說十方佛而小乘不覺不知。何者大論中引小乘經毘沙門天王歎佛偈云。稽首去來現在佛亦復歸命釋迦文小乘少明十方佛。○少故為不了。○又小乘雖明有十方不顯了云云
又云。小兩乘。同明一佛。○小乘人便言十方一佛。○大乘人皆說一佛。明此一國土一佛。餘方國不無餘佛。輪王。○小乘便言一切四天下輪王大乘四天下輪王大乘四天下輪王四天下無餘輪王。○則小乘人不了。大乘人了(云云
問。四天下有餘輪王小同然。方佛或許或不許。今何云小乘人言餘四天下無餘輪王一切四天下輪王耶。答。可尋之。
華嚴遊意云。釋迦無量壽。凡有二種經。一者無量壽觀經。二者無量壽經無量壽觀經。為世王母○若是無量壽經為世王比丘十六正士說。彼國土淨人花(云云)花者麗也。
  世王比丘等言可尋之。
問。經說觀水等除多劫罪。不修懺悔。如何得滅罪耶。答。
疏云。有無功德念佛無量功德故。得滅無量罪也○微妙清淨如夢如幻○識假則識中。若爾。豈不滅罪耶。所以文云。作此觀時無生法忍。何無生法忍。以識依止依止識假悟中故。無生法忍也。若但作琉璃地觀。見好淨地。則生心。以觀不地故得滅罪。故文云。作此觀者正觀。作他觀者邪觀(文)言作此觀時無生忍者。引韋提希極樂喜故無生忍也。言見好生貪者。若不依並無生正觀意者便生心。此以所著為心耳。名生有深所以也。
問。上品上生人生彼國已悟無生忍。何地無生耶。答。七地也。疏云○下下品百法明門得歡喜地下品既得歡喜。當知此是七地無生(文)
又云。前見佛法。則無生。今中品小劫無生也(文)
又云(上品下生)復小劫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今下品初地無生故。知前品是七地無生。所以明此無生者。無生二處初地無生七地無生。為是故明無生也(文)
問。於中有時得(上品上生)或小劫。或三小劫。何以上品下生初地證。上品上生忍為七地耶。如中品三生同得第四果。然於三種時別。此亦應爾耶。答。有云。下品既云歡喜地品云無生。故知。無生初地也。異名說故。難云。法華十二類益中。云無生成佛論家釋俱是初地。今雖別何妨同地。答。嘉祥非必同論家也。今云。此中為顯無生地故別說也。故疏自云。所以明此無生者。無生二處云云)此意則經意寬通。顯法多途而已。
問。雙卷經說。以光明令免三途者。令脫惡趣歟。答。觀經疏云。問。雙卷經云。聲見光令免三途○答。不同。論師云。彼佛放光方。道便免之也。今云。汝義中。淨土故。以穢質中言一淨土質中。以穢業反為穢土耶。今言。有處空為地馳馬朾別。大地為虛飛行無礙娑婆為淨。復有安養為穢耳。此是業力不思議不可定判。○(云云)(身子飛空袈裟染血事略之)
聲見光者。經云。在三途見光說苦而聲者義勢歟。
問。成論師云。照道者。其尤叶經意。以說光明無量故。而言極樂穢土者。有何證乎。答。此以理耳。
問。凡諸淨土。以何為體耶。答(云云
跡義云。攝論師云。所變異。是淨土為體。今明三種。若是法身淨土。以中道為體。亦是報佛淨土。七珍為體。亦是化身淨土。以應色為體。通而為論。皆是中道為體。以二是用(文)
執佛淨土七珍為體者。此菩薩報身。此以寶玉為淨土若內應身為報者。以中道為土。與法身同也。
法華疏壽量品)云。內與法身相應。名曰應身。此猶屬法身。與法身同土。法華論云○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攝。此則是報身土也。若應之義。報身。化大菩薩淨土成佛。此以寶玉為淨土云云
問。眾生自業土何以為體耶。答。可尋之。且應云若就眾生攝論師說。謂以為體也。若據事相。亦以四塵為體。若論實義。以中道為體而已。
問。就凡聖如何判土有無耶。答。若依淨影義章。以三門分別之。
又評異說。具如章(并)私抄之。
今明玄意。亦具義門。一敘異說。二辨是非。三顯正義。
第一異說者。或言有土。或言無土也。
淨名玄第八云。人言。一而二。皆是三界外異。報佛斷惑因已盡。不感土報是無土。人言。佛具足法土。以法界法門圓滿。豈無土耶(文)
法華玄第九云○什公以土沙為穢。珍玉為淨。明處者。此是跡身淨土耳。生公著七論。此是法身淨土論(文)
又云。生法師釋淨土不毀云(乃至)以理論之。乃是無土之義。既寄土言無故。云淨土之淨。豈非法身所託(文)
竺道生法華疏二卷。今其本也。彼疏釋壽量品此文也。
生公法華疏下卷云○無穢之淨。乃是無土之義。寄土言無故言淨土。無土之淨。豈非法身之所託哉(云云)梁高僧傳云云生公法身無色論。淨土論云云四論生公名之沙汰。可考之。

第二辨是非者(或得或失)

大乘跡義云。人言。淨土。但應眾生報以化生為言故佛土耳。此是成論師意。非所明。論云淨土者。分段變易淨土者。乃是萬行所得真常淨土。故經云法身淨土是真成淨土報佛淨土論處處皆淨土(文)成論師者。是梁三大法師等也。此師意用生公義也。萬行所得真常淨土者。萬行所顯故云所得。此亦是報佛淨土也。然別顯報佛淨土者。是華嚴等所明舍那淨土。此以外應名報故不言真常也。
瓔珞經上云。一切眾生乃至無垢地盡非淨土住果報故。佛居中道第一法性之土。是故昔為普光堂上。廣為一切眾生說淨土之門(文)
普光堂者。指華嚴說見經前後文也。
淨名玄云。今明有無。各有其義。若如四住為緣。有漏業為因。感三界內報穢諸土。無明為緣。無漏為因。感三界外。當知佛即斷因已竟。復此報。故言無土。所以經云。普賢身命猶如虛空如如不依佛國。何有土異。而昔行菩薩道大悲行願。而眾生三界外諸土。以益於物令遂能應物起土。則此身果酬於昔因。佛則有土。二近不達。會通故各偏執耳(文)今見此評意。無土據無生。所果報土。有土據應土。則有酬因義。二近不達者。一向無土者。不得應土具足法土者。不得中道第一義。以無土說為土。定淨土故。亦不達耳。
法華玄云。祥生公意。但是無寶玉之土也。非無中道之土也。若爾。生公得法身土。則夫跡土。什公得於跡土。失跡本土。若二師各明義者。所失(云云
生公淨土者。此是法身。無寶玉之淨也。若爾。則所失。許應有七珍之土故。若言無土。義勢總立寶玉。是眾生土。非佛土者。便失應土也。又什公云。佛淨土眾生穢處。此若明應土者。則有失。不言無中道之土故。若以此淨為真淨土者。便失中道。非穢也(得失意更可分明之)
跡義云(已上)
名玄云。問。仁王一人淨土。是何土耶。答。此中道第一義諦。名之為土。爾時第一義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故。獨居淨土。下位之流未栖其中(乃至瓔珞法華此說。問。中道亦是報不。答。酬因亦是報也。但中道實相非所生故。不作報名耳(文)瓔珞之文(如前)法華者。引法華論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之文也。言非所生故不作報名者。此有多義。一云。報佛所居。則中道土。能居名報。從因起故。所居則不然。不從因生也。二云。若望報身則名報土。而言不作報名者。望法身法身。但是酬所顯。非所生故。不名報身淨土亦爾。三云內應雖酬因但是所顯而非新所居。法性義。不取酬因義。但取本有義而已。非此所論。內應身所居之土。亦是酬所顯是報土也。而言非不作報名者。以內應屬法身。但以外應報佛。所居亦爾。故於內應身土。且不作報名也(後義應勝。更可思之)
法華玄云。評曰。佛或三身。或本跡二身。以身例土。跡三土及與二土法身中道第一義土。如瓔珞所辨。又如仁王云。三賢住果報。一人淨土。又攝大乘論云。真如則是所住土也。晚見法華論。亦名真如常住為土也。二舍那報身化諸菩薩處於淨土四常。○(化主國土徒眾教門)三者釋迦二乘。則是穢土○(已上。此難雖評文則土義故。今用為正義文也)以今文具明三身具明三土。以昔未三身。今始開之。三土亦然也(文)今文者是今法華也。法華報身是內應身故。論云住第一義諦土也。故知。舍那報身者。是當攝論。非法華論文。照二論理實相通故。通用無違。若爾。理實二報身。今此文中。且舉外應而已。總有無者。跡土。跡土是眾生業感。但佛居眾生土中故云佛土佛土也。
  淨名玄明無土義也。
法身寶玉之土故云無土。
  則法華玄云。無土失返得本。玄云。生者○意也。
佛土應土也。又有中道第一義土也。問。若爾者。法報二身無寶玉之土歟。答。法身及內應之報無之也。問答(云云)今按云。第一義土中。雖有色法而生故但名第一義。不名寶玉也。對法有色無色義可按之。
問。淨土二處二質等有幾異說耶。答。玄淨土門云。四師云云
問。其四師云何乎。答(云云
玄三。問。人言。淨土二處二質。如西方淨土與此穢土。二者二質一處。三者二處淨名云。斷取妙喜淨土並此穢土中。且是一土在彼復來。此故二處如是四師各成諍論云云
今按此文。但三師。而言四師者。足以一處。如西方淨土。直就西方為此句。若望此穢土。乃名二處二質也。此則四句四師說。
然於文中但三師者。恐是脫落。更可考餘本。或且舉三句。以顯四師也。
次文云。今明各有其義莫一返傷其義味(文)
今明四師所說各有其不應諍論。此則答上問也。問意云。四師諍論各有何意乎。答。意云。四義各道理。正答問也。莫一邊者。依理諍也。
次文云。身子穢土真成淨土。下文十七句。所用淨土報土指安淨土應土餘文可知(文)
此文為釋二處等義。先就維摩經說。三種佛土也。三土一真淨土
中道第一義土。由因位萬行所顯。則法身及內應身所居土也。
淨土
  寶玉之土是外應身所居。
應化淨土
  一時反現指案地之土。又如西方淨土等也。或西方等長久住持之者。則是佛報土所攝也。淨名玄第八云。應土則暫有。報土則久長(云云
淨名玄八云。土雖無量三種。一法身本土。二跡中明報應二土法身本土。即中道實相(文)
大乘玄云。問。經云眾生見燒盡。吾淨土不毀。是何淨土耶。答。什云。是處義穢粗細不同故不相礙。如首真天子不礙於地。又如無間地獄雖百千共處。亦不違妨。又如醍醐不礙粗器。況穢二質而相妨耶。故燒穢不燒淨土三身。例土亦三土云云什釋見注淨名之說也。經者法華壽量品說也。此不相妨有二義。無不礙地。及淨醍醐不礙粗器者。是粗細異故不礙也。地獄身共非粗細異。但是業力不相妨耳。況穢二質而相妨耶者前所舉事。皆是極凡粗顯之事。尚不相妨。況穢質凡聖異類。如色心異類。何有相妨也。例身三土者。須約三土一處等故也。
壽量品義疏云。依什師法華論。是云云)(新撰疏同之)問法華論釋我淨土不毀文。但云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云云)此文不言處。合依何文此引耶。答。義云。既言真實淨土。故知。穢質外別有真實佛土云事顯然也。問。若第一義土者。應是質。故疏次文云。若望正道為論。未曾穢。隨二緣二土。○故言質二見云云)若為第一義土論之者。豈非質義耶。答。義有多門。若以中道第一義為非穢者。我淨土不毀者。則淨緣所淨土故。二緣所見異也。以非穢為質。然論文以第一義諦土不云非淨非穢。但對穢土以為淨土。故依論文。為二質一處也。若言於第一義諦淨質而眾生見穢土質者。亦可此義。然娑婆穢土不則以第一義為體。以第一義對穢為淨土故之。依顯相云二質也。又義云。論釋清淨國土無上云。量者方便亦現一切佛國清淨莊嚴。是出世間無漏善所生。一切佛非世間有漏善所生故(文)
論疏云(土界形量反因量)○二者因量謂無漏善根生。非有漏善起也。○是出世間下釋因(文)依因量義。淨土出世善根得。穢土有漏業生。此義故。是二質也。言如首真天子者。華嚴遊意云。首真天子色界淨天來故。欲界不相礙(云云觀經疏云。如首陀天子穢不礙彼淨(云云)私云。淨居天首陀會同歟異歟。
問。淨名。斷取妙喜淨土。置此土中。是名二處者。爾前二處為質歟。為當何耶。答。此是質先後二處。又正是一時也。問。若是前後。則生滅非一耶。
答。且總為一如質異。見土為質等也。
跡義云。且是一土。存彼後來。此故二處(文)
華嚴遊意云。妙喜一世界。本在東方無動處淨名斷取來西方。○今更據淨名釋。云不可思議菩薩娑婆世界擲置不動本據(等文)
問。異見云何。答。於質體有穢等異見故。名異見也。有愚者云。所見異本質故名異見。此非義(矣)智人察之而已。
跡義云。問。經云異見。是何物質耶。答。質多種。若以一相實為質。以質實相故。有六道異見大經云見一味藥。隨其流處有六種差別人見水則三塵鬼見於火。倒心所感故成二見恒河為水。鬼見為火。天見為地。魚見窟宅穢亦爾。不同故。穢。實無穢。此是中道土質。二緣見其二土。此以中道質。以六道所見為異見也。三塵者。色。味。觸。可尋之。法華玄九云。人見水則三塵。鬼見於火但有色觸(云云
次文云。攝論師明皆唯識淨土體。
淨土體。今宗以中道淨土體。則窮源盡之。談彼唯識對。對治教門。非究竟理也。
次文云。就跡為論。二見者。身子見佛土穢但見人土。天土。而佛土非人天土。如經云。寶莊嚴土。而況釋迦真土(文)意云。此言真土猶是跡耳。
名玄。但二緣所見。各自不心。依佛惠則還是淨質。若不依佛惠則於一淨質遂見其穢。故名異見(文)
螺髻依佛惠淨。身子不依佛惠不淨也。然此文約中道土明異見也。
問。於淨質見穢土穢土燒盡時。淨土亦燒耶。答。跡云。惡業不淨燒。而淨實不燒也(文)
問。淨土壞時。穢土亦壞耶。答。
次文答此問云。穢隨壞也。於淨寄見穢耶。以淨壞故。則穢所見。如鬼本於水見火。水竭不見火也。於穢質淨土亦然(文)
法華玄九云。淨質屬淨業所起。於淨寄見穢耳。以淨壞故則穢所見。如鬼本於恒河水見火。恒河水竭鬼則不見火也。問。於穢質淨。復云何耶。答。例此可知也(文)例此可知者。於穢質淨者。若穢土壞時。淨所見也。
問云。何名淨質。又名穢質耶。答。淨業所感。為淨質。穢業所感為穢質也。問。其所感者。是何物耶。答。淨業所感四塵等。為淨質。穢業所感亦爾。
問。於淨質上。以惡業故見穢土者。所見穢土。既是惡業所感。則是穢質。若爾。穢各穢體。何名質耶。答。此有二義。一云。二緣所見。實無其體。推實但是中道實相。非淨非穢。然約緣中。且隨一建立質。或以淨土質。或以穢土質。故明實體無定准也。難云。上文云。以惡業故見穢燒時淨土不燒。此淨質。次文問答云。於穢質淨。亦此然。意云於穢質上淨土者。穢土燒時。淨土亦壞。此明穢質。此則淨質上惡業見穢。穢質。若是穢質。淨土隨壞。如後文所明耶。故知。壞不壞事異。由質體有無也。第二義云。若穢業各感質體。質。若淨業感淨質。穢緣雖見穢。但是淨質。而無穢質也。難云。雖脫存已之難。猶隨一難。謂於淨質上。穢緣不淨。亦由惡業。同借業力。何有質質體。質體耶。答。業力所見。總相雖同。然於其中亦有差別。謂業正感四塵等。於阿梨耶識變異分中。持成質。此則有質。若於本識有質體。但於分別意識妄起倒。或見穢淨者。則質也。人夜分見繩為蛇。其人亦感繩而妄也為蛇等也。問。身子穢土穢質耶。答。准法華意。亦穢質也。難云。若爾。穢土燒時。亦應有淨土壞義耶。於穢質見故。何必佛淨土不壞耶。答。佛淨土自由淨業。不借身子穢土。故不壞也。有淨。由身子穢。謂天見恒河寶地者。此穢盡時。淨隨壞也(後義應勝。宜須審取)
華嚴遊意云○惡業眾生。若淨若穢。皆見穢。如餓鬼彼但非處火。見恒河水亦是火。亦如師子國採珠。福德人得珠。薄福人見珠成蛇非但見蛇成蛇見珠亦成蛇以是故二質一見也(云云
又云。摩南經。摩南城七寶所造。摩南見金柱見木柱。唯於一金柱復見木柱。此則是一淨質。緣穢。名異見。一淨質既然。一穢質類爾可知。問○摩南藏金柱。餘人猶見木柱。為不見。解云。具有見不見。何者於摩男金上見木。摩男既藏金。則不見不。如於珠上見蛇狀。既藏珠則無蛇可見。問。若藏金。餘人不復見木。則著壞果義。彼何故見木。由彼惡業所以見木。見木是果。今既無金不復不。則壞果義也。解云。顛倒之物。並所屬摩男。於摩男邊強故。摩男藏金。餘人不復見木也。言見者。明摩男雖藏金。彼猶不。問。無見金猶見木。則成兩質義。若是質無金。則不見木○解云。雖猶見木。而是質○大師於此舉神蛇為喻。人行見蛇則斬之。蛇腹中有酒肉。○此蛇是神蛇。人酒肉祭神故。蛇得酒肉。○蛇將人酒肉去。人猶見酒肉在。○是一酒肉○業行不可思議此(文)
法華玄云。問。經云餘眾生見燒盡。吾淨土不毀。是何淨土耶。答。什云。是處義穢二質。同在一處云云)(同大乘玄文)
大乘玄云。二見者。身子見佛土穢。但見人土。天土(云云)此依維摩經法華玄亦同之。
新撰疏云(壽量品)問。靈山三土不。答。靈山不生滅則法身土。菩薩靈山寶玉。則應身土凡夫二乘見土石。是化身土。隨緣見佛三佛。未曾三土亦然也(文)
問。經所說。同穢異也。何以法華所說為質土。以淨名說為質耶。答。此有二義。一云。具有多義。各一邊耳。一云。於一處中有種種異土。謂穢粗妙等也。望異類土或說論質或名質。意云。佛及凡夫所見。各有質體。法華說之為質。然凡夫穢土。亦以佛淨土云為緣而見義有也。若望此土則名質。維摩據之故。維摩經云。譬如諸天寶器食隨其福德色有異(云云法華但云吾淨土不毀。眾生見燒盡也。難云。法華說。眾生見佛土燒盡。何有說別穢質耶。維摩亦說於一器中有二食。於一處中有穢質。何忽為質耶。答(云云
法華玄云。經說。身子自云。我見釋迦土穢。王云。我見釋迦土淨。佛復云。我此土淨。而汝不見。三種皆云釋迦土。故知。二緣釋迦土是人天土(云云
此釋維摩所說也。法華云。眾生見盡者。直明眾生所感之土。不論釋迦土。凡明壞劫時事。而不的論淨土故也(於前二義後義應勝)法華玄第九云(變土義)問。壽量品云吾淨土不毀。今何故三變而成淨土耶。答。淨土多門下。明處義故。淨土不毀。穢土被燒。今明同質處義故。三變而成淨。同質者。一淨質。一處者。無兩質共處也(文)
統略云(提婆品品已各反八方為淨土。無大海山河。云何文殊從海出耶。答○質異處。今明處。又異見今明同質異見也(文)
塔品三變土田淨土(玄曰。同質。此會大眾所見。一淨質。故統略云。質者。望方穢質以論耳)
提婆品二土(統略云。有二意。一云處。二云同質異見
壽量品二土(玄曰。處也。義疏云。處。又異見也)
  義疏十云(壽量品)問。餘眾生見燒盡。而淨土不毀。此為是異見。為處。答。依什師法華論。是處○粗妙既殊。不相障礙。次明異見者○(云云)若望正道未曾穢。而二緣穢。以斷二見故。非淨非穢。為質也。若就緣論。質者。文云。一淨質。薄福之人。自見其穢。穢質。於福德之人。自見其淨(云云)且就質者。本感淨質強。餘人隨之見穢故。質一淨。穢故。云異見也。一淨質既爾。穢質亦然。此中依謬解之。本質是淨。薄福。見為不淨。此見本質。名異見也。今按。不爾。以二見異故名異見耳。問。云何名質。何名見耶。以體義名質。以義名見。然涅槃義門轉勢論之實所在也。問。什公何處云處耶。答。維摩經什師註中。引法華說云。此是穢二質。同在一處云云
問。法華論處文如何。答。論文但淨土不壞而眾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文)
此文不言處。如今所見。此義甚難。可尋習之。
法華論疏下云。報佛如來釋經即是舉人釋土報佛既常。如前所釋。故知。報佛之土亦常。以常故不可燒也。問。既是常土。云何諸天擊鼓及散花等耶。答。於淨土無障礙用。故得斯事(文)
問。諸佛菩薩。唯見自業淨土不見眾生土歟。答(云云淨名玄云。問。若爾。二乘惡業故。於菩薩境界不淨菩薩不見不淨。答。諸佛菩薩顛倒天眼心故能知能見。故華嚴云。隨順眾生故。普世間智慧常寂。然不所見(云云
問云。何人成結成成耶。答。此是犢子部義也。謂(云云)名玄八云。晚習唯識攝大乘論者云如虛空天之為宮室。鬼見之為猛火。鳥之為好路。人見之為虛空。並無四質。悉是心變異故。見此四耳。犢子部云。人成結成成。成者。即六塵等事。此明實有質。薩婆多云。人成結成成亦質。譬喻部。人不成不成。但有結成耳。一色。貪人見之為淨。不淨觀人謂不淨。餘人見之為非淨非不淨故。無定實。但有結使之心。尋譬喻之計。似唯識之宗(云云)(此文初出習成論者義。云世諦真空則無也)問。唯識譬喻部所說。尤叶道理。今何云二見。答(云云)(佛性義明草木成佛義。正用唯識通理也。然云云
名玄破唯識義云○既能造之心同。豈所造之境界云云
又云○此乃是妄謂之為本。妄謂之境為末。不得本有而末無。又眾生心變異故。見眾生諸佛菩薩應土。誰所作耶。○佛即無應土。若爾但有法報兩身。化佛。又但有天眼耳(文)
佛地論異見之文。梁攝論云。餓鬼畜生諸天一境異故紆彼境界成○釋云。一處一時。並成四境(云云
問。付四重淨土。且住土者何處耶。答界外變易淨土也。問。二乘無學初地菩薩俱生變易土然此三乘人。位行遙異。淺深非類。何於一種土中。可同依止耶。答。地上力所住。殊勝超過二乘境界。是第三菩薩土也。但第住土者。聲聞緣覺所得之土中。迴心已後亦住故。迴小大。菩薩住名住土力各亦通之也。或地上菩薩為化亦生亦中如凡聖同居土中亦有十地菩薩等也。又佛過於前三土中住也。
菩薩土。唯界外淨土歟。答(云云義云。唯界外土。若於界內小乘必有凡夫。非菩薩也。設是菩薩。而以分濟論之故。分段土皆名同居也。又義云。此通界內。或有純諸菩薩。而非界外。謂彼土中。有地前菩薩。是舍那淨土也。前義應勝。仁王疏云。三賢分段同居土(云云
三賢所居分段。是同居土。故知。菩薩土非分段也。
問。安樂世界四重淨土中何。答。第一凡聖同居土也。
問。安樂世界。是大乘善根之境。鈍根菩薩之處也。香積佛國。可云菩薩之土。何云凡聖處耶答(云云

難文

悲花經第三說彌陀本願云。令我世界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諸菩薩云云無量壽經論云。非但三體。乃至二乘女人諸根三種名故(云云

答文

雙卷經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生彼國。則得往生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文)

本願亦爾

觀經云。十惡五逆不善。遇善知識。亦得往生(取意。思之)若依攝論別時意趣釋。雙卷經中。何除五逆。以五逆現在善心未斷善故。後時亦可生。如餘人故然除五逆。故知。餘者次生得往。又何於彼土有輩。於多不見佛。又何得小果等耶。又與觀經相違者。依淨影釋。定散不同故爾。

淨土經事

攝論五云(釋本論百千經)菩薩藏中。有別淨土經。經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經。又華嚴經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經。於此經緣起中。應說淨土相(云云)(緣起者應是序說也)維摩及壽觀等經。說淨法門耳。

聖眼幢世界

華嚴遊意云。故華嚴經云。有百億阿僧祇淨土西阿彌陀下品淨土。聖眼幢世界淨土云云)尋云。聖眼幢憐彌陀土。何云品耶。答(云云

涅槃義

涅槃義云。涅槃有二家。一云有翻。二云無翻。無翻四家義。有翻六家。一云無為二云無累。三云解說。四云寂滅。五但云滅。六云滅度。○今同有翻第六家。但彼一向有翻。今明相涅槃有翻。絕待涅槃不可翻也(文)
問。云何名相涅槃。名絕待涅槃耶。答。待累滅。待。正法言。強名涅槃。是其絕待(唯餘法門推度解之。是私意也。更奉)問。絕待言。是無名義。非不可翻例如般若。雖不可稱。非不可翻。謂絕觀般若。不可以智照名之。而強名已。乃此翻為智慧涅槃亦爾。絕待涅槃不可稱。稱已下以此方滅度言代之。何云無翻耶。答絕待亦非一向無翻。但對他家一向有翻故。舉無翻謂絕待涅槃本無名相。既無名言。當何翻名。若立涅槃名已。可得翻之名滅度耳。
同。云何涅槃方便涅槃耶。答(云云
法華論云。謂如來藏性涅槃云云
本有涅槃。始涅槃。亦名正法涅槃。修成涅槃(文)
問。其涅槃體何物耶。答(云云
又云。別而為論。涅槃體者。正法中道為體。修成涅槃。以德為體。然至論其體。但以正法中道涅槃體(文)
又云。今明涅槃體。如來藏本有佛性。顯為法身。亦名涅槃方便涅槃。是德上無累。稱為滅度故二涅槃各別。然窮論。只是正法中道為體(文)
問就方便涅槃。為總德為涅槃。為當但取無累義為涅槃歟。答。今且云。有二義。一云。總攝德為涅槃。一云。唯取無累為涅槃也問。若言總攝德者。何三德上無累名滅度耶。若但取無累義者。豈以德為體耶。又涅槃中。備三點四德。其無累者。三點之中解脫。又四德之中淨德也。故知。涅槃非但無累耶。答。涅槃正以滅度為義。即無累德也。然於無累之中。具足一切功德者。以無累為主。統諸法大乘法門。多今皆爾。非唯涅槃也。問。若涅槃為總。三點四德為別者。三點之中。解脫望失。涅槃同是無累。何故涅槃為總。解脫為別耶答。若論涅槃。以涅槃為主總耶。一切功德大乘涅槃。其解脫等。直是無累。不論其總義也。
意云。無累有二。一者是別。直取般若等上無障累義名解脫也。二者是總。謂取無累諸功德法統攝為涅槃。若入解脫門明義。應解脫為總。涅槃為別。於無累中有總別。餘法望涅槃。其義相別故。總別易知。
窟下云。如來藏中。恒沙佛法一體義分。如就諸德說為常。諸德外。無別一常性可得。我等類亦同然。又就常等說解脫。離常等外。無別解脫自性法身般若類亦同然。如是一切。是故諸德皆自性云云
又云。涅槃雖復是常。是因緣常。非定性常(云云
同中云。言四障者。如寶性論說。一者緣相。謂無明地障佛真淨。對除彼故。說佛真常云云
涅槃疏第三云。字譬者。外國字。猶此間草下字。亦為如鎗腳也。此譬正耶。其圓義。若是摩醯首羅面上三目者。彼目在額。兩目在兩頰。○三點則譬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也。今類此皆有總有別。若是三點此是別。為成一字伊則是總。涅槃三德則是別。三德涅槃涅槃則是總(云云
又云。對生死之總。立涅槃之德。○今對生死三障故。辨涅槃三德。以法身對彼報障。以般若對彼煩惱障般若正斷煩惱。以解脫對其業障。則明解脫業障也。二者明雖有德。以此三德收之則盡。○法身則是身業身蜜。波若即是口業口蜜。解脫則是意業身蜜○三者明此三德即是法身。無感而不應故名法身境而不照故名波若果不盡故名解脫云云)玄同之。無感不應者。三點中。法身總攝。應今舉其用以攝其體也。
又云。昔日有法波若之時。解脫未足。有解脫時。則無法波若。互不滿足。所以今辨三德具足(文)(玄同之)考此意。昔小乘無餘涅槃。為解脫滿足
疏六云(四相品)今日為聲聞人說此圓正涅槃。治昔孤斷不圓之病(云云
  又云。上三點。以法身為第二點。今以涅槃為第二點。○今明。此是總別因緣涅槃之總。是別總三德之別。此是總別。以其是總別故。別即是三德。則是一涅槃。以其別總故。總則為別涅槃。即三德中之一德也(文)
又云。昔涅槃波若波若是智。有智時。涅槃未足。汝無餘涅槃。是有智故。涅槃波若。○今涅槃波若具足云云
窟中云。於三德中。對昔涅槃解脫為要○此乃是其通名解脫一切諸德出顯垢故名解脫云云
又云○菩提波若涅槃解脫云云
今按。總別有二。一者名義相對涅槃別所顯義。總如欲界色界所顯五陰等也。二者直就義中主伴相對無累義為主。諸德皆無累。若於中對餘門無累。還是義也。
問。涅槃。有德耶。答。有二義云云)若就當體德。若約相論體。亦有之。
涅槃義云。問曰。涅槃。為有德不。答。有二釋。一云有德。今明無德。但以平等一味正法涅槃。若言德體故。明涅槃德亦得(文)
二智義云。照名惠。鑒有為智。故此經云。知一相於惠業。知種種相於智(文)(一相門即當性一味平等也。此經者維摩經也)
問。涅槃體何物耶。答。若論用門。是阿梨耶識。亦是本淨阿摩羅識。若論體門。即是中道正法為體(矣)
玄曰。論師阿梨耶識攝論師。阿摩羅識。成論師成佛理顯現。法身有法故。以常為經宗。今明中道佛性中道有何隱顯。若以常為經宗者。大論無常一邊。常為一邊。非是常為究竟純陀哀嘆。對生死無常佛果常樂。至後迦葉涅槃非常無常非有非無。非因非果。今明。四句百非洞遣。為涅槃體。常無常是用。法師其用。不識深(文)

三修八到事

問。何名三修比丘耶。答。聞小乘教。修無常無我。聞大乘經。修常樂我。此名三修比丘也(等是因。等是果也。比丘行者也)
玄云。問。經明三修八到。何等是三修比丘耶。答。三修者。一常無常。二者苦樂。三者無我。常者凝然也。無常者遷流。樂者怡喻。者逼惱。我者性實無我不自在。通稱修習業也(云云
問。若爾。應是六修。何名三修耶。答。
玄云。然此三種相對。合辨三修。離即是六修(云云)問。於涅槃四德。謂常樂我淨也。若爾。應四修。何但明三修耶。答。
玄云。若具足而言。應是四修。離則八修。謂不淨所以除不淨。但明三修六種者。不淨觀是遠方便中除不淨觀故。中除淨觀。若對治人到應辨以修因無常無我不淨果上常樂我淨故八修(文)言因果者。涅槃名果。生死為因。正是佛性涅槃為因。於生死中有佛性故。為因也。又未涅槃已來。諸義行法。合為因。則是生死所攝也。
問。八倒何耶。答。前倒四。後倒亦四。八倒也(云云
玄云。前倒者。常樂我淨。外道時起四倒。謂常倒。樂倒。我倒。淨倒。佛破四倒故。無常。苦。無我不淨比丘佛果上更起無常無我不淨。更起後四倒。謂無常倒。苦倒。無我倒。不淨倒。前倒後倒合論故。有八倒外道生死計有常樂我淨(等文)
又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見諦煩惱。若學人八倒者。是修道煩惱羅漢八倒者。是界外煩惱云云
又云。起倒人者。外凡夫人。起前四倒。入不復起之。後四倒者。入凡位(乃至羅漢起也(文)
問。八修八倒云何相對耶。答。於生死起常等四倒。則有無常等四修。於涅槃無常四倒。則有常等四修也。又問。於外凡位起後四倒耶。答(云云
問。起者。云後四倒者。入凡位(乃至羅漢起也(文)若不起者。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見諦煩惱(文)答。若別論之。不起後四倒。前文云。外凡八倒者。是言總意別也。又可云外凡。亦起後四倒。然云後四倒者。入凡位者。是約多分之。又言前四倒不復起之者。且約見惑。若界外煩惱亦得起之。又言學位八倒者。正是後四倒。言是修道煩惱者。義云。是修所斷邪見攝。此不然。若爾。凡位等。亦應起前四倒。既云不復起之。故知。五邪見見所斷義也。應云此異毘曇義門學人佛果無常等倒。猶是界內煩惱之類。若准義章。應是邪見攝。然於此不起前四倒等故也。問。羅漢具起以倒耶。答(云云)問。若具起者。前四倒不復起之。若言不起前四倒者。言羅漢八倒耶。答。具起八倒。是即外煩惱也。然言前四倒凡不起者。此約界內正使而說也。又文云前倒是凡夫。後倒是聖者。此亦據界內正使故。故前倒是凡夫耳。
涅槃四云。今明。凡聖具有八倒者○只就昔外道八倒。○三修亦具八倒者。彼謂佛地無常(等文)又涅槃疏第八。經四倒品明三修八倒之。
問。生死四倒。唯迷生死歟。答。亦迷佛果也。問。既是生死四倒。何亦迷佛果耶。答。
玄云。生死四倒。正迷生無常苦。傍迷佛果常樂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樂。傍迷生無常苦。所以然者。計生死常。非但不無常。亦即不識常。計無常者。非但不識常。亦則不無常(文)
問。若爾。無常即解常。解常則無常耶。答。不爾。
玄答此問云。惑性浮漫。得言一惑兩迷。解性不漫。無常不解常。解常之無常(文)
難云。解性照徹。洞達無礙。惑性頑礙遲鈍○障隔若惑即應局解應解何不爾耶。答。迷者失方。於東謂西。亦言迷東。亦言迷西。悟者見東謂東。則正見不見西也。迷生死為常。則有二迷。謂生死為常。是迷生死。亦不識常是佛果。故迷佛果也。解相當故二義。浮漫即斯謂也。又難云。解常應無常。如一乘決了聲聞法耶。又上兼下。下不及上。如解生空不及法空若解法空生空耶。答。若據此義亦得。此。然今不相通者。正對理而解。不如惑浮漫故。約此義此解也。

涅槃

中論法品疏云。大乘無餘者。滅五住煩惱有餘二死報亡。稱為無餘。○大乘無餘即是法身後起應化二身有餘云云
窟中云○所證有二。一是有餘。二是無餘分段盡處。是其有餘變易盡處。是其無餘云云)(此釋梵已立滅智也)
跡義云。問曰。若言常者。云何此經云三世諸佛無餘涅槃耶。答。非是小乘無餘涅槃。若依攝論大乘。乘無餘涅槃二種。一者。分段因果。盡名有餘。變易因果。盡名無餘涅槃。二者。報應佛。有餘涅槃法身無餘涅槃也。又金剛波若經中。我皆今無餘涅槃者。是彌勒釋云大乘第一無餘涅槃也(文)
窟下云。汎論中。明餘無餘涅槃。略為五對。一唯就小乘亡名有餘。果盡名無餘。二唯就大乘說。因盡名有餘。果盡名無餘。○三菩薩得因果無處為有餘得因果無處為無餘。四如攝大乘論金光明。應化身有餘法身無餘。○五大小相對。小乘中因果盡名有餘。大乘因果盡名無餘(文)

無餘有無

問。愚法二乘涅槃時。滅身智根色受生死果報耶。答。三乘位數上云二乘有醉無餘不。答。攝論師云。有依楞伽經文。三論師云。無依智論法華(略抄)
雜義記云。攝論師依楞伽經。得寂滅三昧無量劫不覺文。許醉無餘義。三論法華經。是人雖生滅度之相文。不許醉無餘(取意)(作者未詳)
淨影釋云。愚法之人。未來無餘涅槃後。經不可稱塵數劫。心識還生爾時方受變易果報(取意)此義略同攝論師也。然考淨影釋文。始終無餘之間。有無明地妄心生滅變易。若即三種變易中。初門義也。言無餘後方乃受者。據第二門。緣照法身變易。此所得身。神化無礙能變能易。以無漏為因故。所得報乃爾。勝鬘經說。以此為宗。此報從涅槃起。心想還生時受。此約明了觀察心也。又涅槃之間。一處文云四陰云具四陰也(初不覺妄心五陰也)若依嘉祥二乘無學人涅槃時。分段報謝變易續起。無其心識斷滅故。不應許醉無餘。然約不悟大乘。亦名醉也。
統略上云(方便品法華論二種聲聞。有大機者謂退大取小人。無大機者。是決定聲聞。問。此淨土何異耶。答。悟有早晚。有利鈍。問。住羅漢幾時而悟。答。楞伽云。無量億劫小乘空三昧。猶如醉人久久方醒。○問。淨土中。有大乘機。可說法本乘聲聞淨土大乘機。云何一乘。○答。有二因緣。一者佛性。則是一乘。既本有佛性。則本有一乘佛性力故。還生善根。則是一乘種子還生一乘善根。二者如涅槃經信心因聽法。聽信心(文)又涅槃經。八萬等劫。義釋云。至十念發心菩提云云)(涅槃疏釋也)略述云(仙光院)未發菩提心變易身故。楞伽經云醉三昧酒而臥八萬劫云云
窟下云。斷分段因盡。而灰身滅智分段任運無。變易報乃起。報謝故。天報起。不由天報故。人報謝佛果法身與此非類。要由解脫起。解脫道法身故。法身變易報方無。所以非類(文)此文既云報謝故。天報起。則分段滅時。變易乃起。非身智滅經多劫者也。

舍利

問。涅槃後。留舍利。利世間。爾者舍利有幾種耶。答(云云二種舍利(全身碎身也)
華玄第九云(舍利有無)問。首楞嚴經云。本願力故。現法盡。三昧力故示碎身舍利大品則釋此經云。如來金剛身作末舍利。此經明有舍利。新金光明云○如來身舍利畢竟不可得○此經無舍利有無相違云何領會耶。答。有無之言則是佛說。理無違背。初明者。據佛跡身。後明無者。就法身也。又前明有。示凡夫二乘故名。此身從業報起故有舍利。後明無者。不凡夫二乘。明如來之身是幻化身。非實業報生故。無力骨也。又大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非是血肉之所成立。若不二而二。故開二身法身舍利應身舍利。二而不二。則此身法身。故無舍利也(文)
統略下。釋醫師譬云。問曰。遣幾使耶。答曰。釋迦全碎二舍利為兩使也(文)
華玄九云。小乘謂骨是金剛。肉非金剛。以傷出血故。大乘一切堅滿故。皆是金剛能傷佛身肉者也。問。世間金剛羊角碎之。舍利金剛下得爾耶。答。不也。如來金剛三昧出世間道能破此身耳。世間之總能壞者○寶全身欲表法身常恒釋迦。碎質示應身滅度也。
意云。示者則示體故。釋迦則應示。應准知寶則法身。示法身實義也。或化身家。舍利化身攝故。智論云。後化佛身及七寶塔(云云佛身舍利也。既云化之。即化身也。以是化身法身也。
涅槃疏十云。分布舍利八斛四斗(文)
五云。分舍利為八分者實為三分。天一分。人一分。龍一分。就中八國共分故。為八分。而今不言三分。止言八分者。此是據本為語。本是人間。八國分為八。後時天與飛來求覓分故。就此八分中。各減取與之。故得為三分。今據本時為言故言八分(文)
  東大寺大喜院

三論玄疏義要第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