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玄疏義要第十(私抄)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雜問答并前大科餘殘等(此猶不盡也三論法華問答在別)
三問答三十許。
  法華有無前後等(通他宗難)
  大悲代受苦
  四弘願。
  菩薩逼惱眾生
  共貪不共貪滅。
  雜華經釋華嚴題佛。
  菩薩戒事。
  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龍女
  十住菩薩生死始終。
  一佛一切
  迦葉佛不說涅槃經
  授記事(鴒鳥聲聞成佛歟)
  毛道眾生
  調達造逆先後。
  菩薩位立暖等四心
  四依位分(供佛義)
  菩薩五位
  道場量。
  業。
  祖師血脈
  玄疏本末錄。
 
雜問答

問。以菩薩三聚戒。約止作善。如何分別耶。答。百論疏有二釋。一云。初律儀是止善。餘二是作善。二云。三種並是止法華疏同第二釋)問。付第二釋。凡止諸惡。皆是律儀戒攝也。以律儀中息諸惡故。故餘二但是行善依也。淨影大師。別論三聚戒律儀是止。餘二是作釋。是專契道理。餘者如何耶。答。法華疏第二云。人言。初戒以止為體。後二以行善為體。今明不爾。若後二以行善為體。初受戒時。未修行人。則應但受一戒。菩薩之戒。便不具足。今明三戒並以止為體。初戒止息威儀之惡。次止不行善之惡。後止不人之惡。故初受戒時。具三戒。但後時修行善法。及眾生耳(文)
淨影釋云。別論律儀。是止。止諸惡故。餘二是作。諸善故。一一皆是作(略抄)問。破有人言後二行善云。初受戒時。不具是者。於止善同此難。初受戒時。未修行人。云何得捨不行善之惡。及不人之惡耶。又初受戒時。誓限一切善。眾生故。三戒。又成增上不放逸故。得修行諸善。具慈悲故。得眾生戒。而何難云初受戒時。具足過有之耶。答。初受戒不具難。實作例同難通。然戒分別者。行善正約起作未作。云何得之耶。止善但據惡。惡法粗故。受戒即捨。初雖不行。其不遮。即惡法。然未起作故。無行善耳。
問。金光明已三乘教耶。答。法華疏二云(新撰)但未三教故。不名教會法華理教俱會(云云)問彼疏云。未涅槃前。九日說。所以知然。從如來出世。至於法華。未有八十之語。說法華已。後時於魔王。唱言後三日矣(等文)法華之後。三一已者。法華疏文也。既是法華後說。何云末會教。況盛談常住妙果。與法華後段同。何隔前段旨耶。疏云。究竟大乘菩薩藏攝。頓教所收(云云)既是頓教。何勞云末三教耶。答。文三乘故歟。猶不審也。
問。四卷金光明初。不列聞眾。有何故耶。答。相室中。感四佛。及見聞。非千百等共聞故(云云)問。相室中。讚感四佛說。於睡中。聞懺悔法。皆是寄教主釋尊而起此教。況間諸品。大眾聞之。何可無聞眾耶。彼無量壽經等。雖於宮上。不共百等比丘。而經始列之。此亦應爾。依新譯金光明經。始列九八千大比丘眾。百千萬億大菩薩眾等也。故知。今經不列者。但是傳者省略而已。何云千百等不聞乎。答。疏云。通發起中。可有聞。而不者。三義。一者壽量品。是相室說。不與百等共聞。二者懺悔品。是見聞○三者後讚佛品中。士。往讚佛(等文)既云應有聞故。亦應道理許也。然約別不立。設非經家。是傳者省略。亦應存此義。不立故。與新譯相違也。
問。信相菩薩何位耶。答。地前菩薩也。問。有何誠證也。答。疏言。又相者。此是地前菩薩。於理決定。故為信。此人曾供養諸佛。深植因。故能承佛三密冥加。疑佛八十(文)
問。大師僧祇律分別塔婆支提。爾者持論意同云耶。答。律舍利塔婆。無舍利支提持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法華藥草品疏)問。持論云。身供養支提供養云云)故與支提各別也。何異僧祇律耶。答。
問。過去威音王佛。所說法華。有幾偈耶。答。千萬億偈也。遊意云。千萬億云云)問。違經文何云他偈耶。答。
問。付法經題目。言蓮華者。譬說歟。進云說也。付之蓮華者。是世界所有華也。以此顯法殊妙。豈非譬喻乎。依餘處。皆言譬喻耶。答。華玄二云。問。蓮華但是譬名。亦是得法說耶。答。大集經偈云。慈悲莖智葉(乃至)以眾德。為蓮華也(云云)問。此不明。遊意集文。云遍喻也。答(似易而勞也)
同。藥草品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爾會小乘行。為菩薩道歟。進云。昔說因為小果。今指小果為因(文)(義疏釋也)問。論云。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等文)此取前後發菩提心。為菩薩行。非指小行耶。答。正取前後大行。兼收小行也。
華玄七云。而此不究竟智斷。宜會歸一乘。故云汝等所行菩薩道也。論釋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昔所修善根不滅。同後果故。此意明取菩提心善根故。是故菩薩道耳。二乘智斷皆是菩薩道之遠緣。人天善根亦爾也。
論疏云○今即取前後菩提心。為種子無上故取此文。而釋之也(文)
又云。同後重發菩提心。得成佛果故(云云
問。法華經意。惡人成佛云云)爾依何文證之耶。進云。譬喻品文云。汝等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得成佛云云大師引此文為證也(法華遊意)付之此一乘經者。皆當成佛。何以之證惡人成佛耶。答。
遊意引此文已云。此分別一切成佛。豈簡惡人云云)一云。設造惡者。受此經。皆當成佛也。惡人受。豈簡之耶。一云。一切皆成佛之語。即所信義中一切。總善惡。無簡所也(前義順文是正義也)
問。法華經中舉三世諸教。其中以法華。為信也。爾已者。通攝華嚴耶。答(云云西方若攝之者。疏云。法華之前。小分流。其言易(文)(新撰疏)華嚴經一因一果。兼三乘方便。故云或現聲聞小乘門。或現緣覺中乘門(云云)何云小分流耶。若不通華嚴者疏云。謂華嚴已後。靈山之前。非一也。已說今說者。略舉三說。一切教也。已者。法華之前。一切小教也(云云)三說周舉一切。又別舉華嚴名。顯其教門。豈不攝之耶。答。小分流中。有華嚴經也。又云。華嚴頓教。非是小分流論之。
問。大乘意。初禪王。初聖果耶答有。問若是聲聞。應同小乘義而小乘色界不得正道也。若菩薩者。初地已上果報也。何於彼身。始入聖果耶。答聲聞果歟。
小乘意。聖者初禪王耶。答。得初果已。為初禪王(云云)問梵大梵宮。是僻見所居。凡夫也。何云聖者生彼耶。答。
維摩疏一云。又梵得那含。釋證初果云云釋經中。王也。
涅槃一云○昔是王請。今是迦葉請。昔是凡夫請。今是聖請。然王是那含人。何以之。如瞿伽離。謗身子目連王來之。瞿伽離云。佛說。汝不還果。汝何意來。若爾。即是阿那含也。若爾者何得定是凡。解云。當請是凡也。若請時是凡。得後果者。則是有得初果義。何意上不得初果。解云。前時小乘意。若依小乘。上初果義者。此王已應前得初果意方生初禪此者。請時已是聖也(云云
又云。色界天等。有初得道義(云云
  成實色界身入聖。見第九卷。
問。瞿伽離者。是惡人。彼言。佛說不還果者。應是虛妄語。如何以此。證王是凡耶聖耶。答可具考決之。
  天台疏記第二。引別譯雜阿含經第□云。瞿伽利云。佛說。汝得阿那含耶。王答如是云云
別譯雜阿含經第六云。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梵主中。於其中夜。威光甚明。來至所。爾時世尊。入火光三昧。時梵主天。心念。今者如來三昧。我來至此。甚為非時。當爾之時。提婆達多親友瞿迦離比丘。謗舍利弗目連。此梵主天。即詣其所。扣瞿伽利叫喚。言瞿伽利。汝於舍利弗目連淨信。彼二尊者。淨柔暖。梵行具足。汝是謗。後於長夜諸哀苦。瞿伽梨即問之言。汝為是誰。答曰。是梵主天。瞿伽梨言。佛記汝得阿那含耶。梵主天答言。實爾。瞿伽梨言。阿那含不還。汝云何還梵主天。復是念。此等人。不與語(等文)此卷上文。梵主天。亦名王也。
涅槃經十云。阿闍世王。復於前路聞婆提毘流離王乘船海遇火死。瞿伽梨比丘生身地。至阿鼻獄(文)
大論三云。復人雖不恚。而妄語人罪。心謂實爾地獄。如提婆達多弟子。俱迦離。常求舍利弗目連過失(等文)
娑九八云。評云。大千界中。大梵。百俱獨梵。十俱胝那臾多眾(云云)今會釋云。義云。於王。有大梵獨梵。若千世界王是大梵必是凡夫。若四天下主。應是獨梵。今以獨王。為王歟。娑(文)今考之。獨梵者。即見梵補異名也。會釋不成歟。
問。付明二諦相。且以有為真諦空。為俗諦耶。答。有之涅槃經意。問。大乘云。二諦章云。一切大乘。皆以空為真諦涅槃經。亦非以有。名真諦空。為世諦乎。答彼二諦章。明其正意。今言空為世諦者。是一支之傍義也。非二諦正宗(矣)
涅槃疏十云。有空有。判二諦。空為真諦有為世諦者。世諦中有無常無我等事。有約常無常。判二諦有以有為真諦。空為俗諦。如大經。空者二十五有也。有無無我真諦。如今文。三法印真諦。則一切瓶衣等事。為世諦(文)
二諦章下卷云。若涅槃。空為世諦有為真諦者。正對三修涅槃涅槃對此斷無之病。故明斷無。乃是世諦耳○此是二諦枝之別義耳。今次明之。大品涅槃一切摩訶衍經。皆以空有世諦有空第一義諦(等文)以二諦。為證之。
問。十地菩薩知眾生佛性乎。進云。不之。問。十地菩薩明證佛性。故名見見佛性。何不知眾生佛性耶。答。
涅槃十六云(經五)十住唯知菩薩不知眾生有佛性者。今明。凡夫知眾生有佛性。況十地菩薩。而言不知。今言。自知者。身必得成佛。知因之始。知成道之時。故云自知不知眾生者不知眾因之始成道之時。故言不知。非是不知眾生有佛性也。問。何不知眾因始成道之時耶。答十地有無明知障。故不之。
問。十地菩薩。見生死始耶。答。不之。問。若生死有始者。十地不見之。無始者。何見其始耶。答。依河西者。約十二因緣。同為始果為終。而因約故。十地不見一師(興皇)云。有觀弱故。云不見始。空觀強故。云見終也。
  已上疏十六文。而取意略抄之。
問。於法身上。見勝。聞見劣也(云云)爾於應身上。亦爾耶。答。於應身上。見聞見則無優劣(云云)問。見應勝。親禮覲佛身。故遠聞如來應身。如何此耶。答。
涅槃疏十云○劣是應身如來應身解故。勝劣(等文)
問。身子尊者摩訶迦葉相對。何是利根耶。答。疏(二)引娑云。諸聲聞中。舍利弗利根目連第二。餘聲聞下根。其含迦葉(略抄)問。阿含經中。迦葉自言。若不值佛。當成辟支佛云云大師依此文。釋大辟支佛。妙迦葉百劫行之勝。身子等六十劫行者。爾者。如何迦葉是劣耶。答。疏云。或可。百劫行行未滿。不值佛更行。時滿百劫。成大辟支佛也(文)
問。大論中明有五百辟支佛時出也(云云)是本乘緣覺歟。答。涅槃疏(二)云。此是七生須陀洹人也(文)
娑四十六云。伊師迦山。五百佛人者。本是聲聞也。
問。設雖本乘人。有何共又有何誠證。云七生須陀耶。答次文云。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並出(云云)今對之故。以並出證七生須陀歟。問。如華嚴經兜率天子下生時。諸辟支佛。或從方。或入滅度。
  華玄第五。為本乘緣覺。具可見文也。
設非大辟支。何必七生須陀耶。答。
  涅槃疏云。如大論明。有五百辟支佛出世
此則是七生須陀洹人也。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並出故。娑中。聲聞。如舍利弗。亦不並出。況緣覺人也(文)
又第九云。若是大辟支佛。則獨出不並。為偈伽狩角。此偈伽狩是角。有角辟。大緣覺出世。小辟支佛。則得並出。故云有五百辟支佛俱出。明此小辟支佛。則並是七生須陀洹人(云云
二義。一云。緣覺有二。大。小辟支佛。亦有本乘。然對大辟支故。且云七生須陀洹也。二云。此中辟支佛。非本乘人。云七生須陀洹故。餘處云本乘有部儻者。別釋也。然有部儻皆是七生須陀洹者。何故見菩薩下生涅槃。以本聲聞見佛故。故前義正也(更可尋)
問。大辟支與餘小辟支。並出世耶。答(云云)兩方若並出者。云一向不並出。而文不別也。答。不並者。如舍利弗。亦並出。亦與餘聲聞不並耶。答應有二義。然且云與餘小辟支佛俱有。何妨乎。
涅槃二云。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並出○如舍利弗。亦不並出。況緣覺人也(具上抄之)
仁王經云。八百萬億大仙緣覺來(云云)疏云。諸大仙人。在香山中。悟以因緣。得是云云)又云。惜事緣悟。二獨思惟成道。三七生須陀成小辟支。三中第一最大。名大仙緣覺云云
問。如舍利弗尊者。為智惠第一。爾摩訶絺羅。為四無礙第一弟子歟。答。非一事偏長。不為弟子數也。問。義章云。摩訶絺羅。四無礙第一云云)答。大執藏云。四辨不如身子之一辨(波娑說也)
問。以三達。名三明云云)爾以何智知未來耶。進云。心知未來云云)付之於三明。立死生智證明不立他心智。況他心智。唯知現在。何知未來。爾大違論長途說如何耶。答恐文誤歟。或可。天眼所引智。能知世心之所趣。故云心歟(尋之)
涅槃三云。若是三達。名三明者。宿命過去心知未來漏盡現在云云
  仁王疏上云。三達者。宿命達。天眼達。漏盡達(文)
問。涅槃經。說時始終。經幾時分耶。答一日一夜。問進云。金陵大師釋云。首尾一年也。付之經文云。五日晨唱告。中夜涅槃云云)爾者何云一年耶。
涅槃疏第十云。若是月德太子經云。今年五日。陷雙樹間。至來年五日。方涅槃。若此經。初日五日晨朝唱告。中夜涅槃。今文復云。犢子梵志。過五日後。佛猶故在何得此。今明。此年五日。至來年五日。方涅槃。何故爾。如來能令一日。作日。作日死。然而不告。百○(乃至一年亦爾。如大通智勝佛十劫道場。當時眾謂如食頃云云)尋云謂如食頃經文不見何耶
犢子聖果已。寄信語啟出家。過五日。得初果。後學二法無學等。人解云。此是根宜不同大師評云。此解乃好。而無多氣(略抄)
淨影須跋多羅安居竟方至等云。當是聞不同故爾(云云)今引有解者。當此意也。
問。轉因位二惠。為二智。爾以般若實惠。轉名一切種智所。進云。以般若轉。名一切智。以方便惠。名一切種智(文二智義釋)付之智慧變名事。出自智論說。然大論八卷。論正云般若波羅蜜。至佛果。名一切種智云云
大師釋云文說方便。反名一切種智。爾者如何可通釋耶。答遊意私記云。一切種智。有二種。謂通一切種智。別一切種智也。所出論文。且約通一切種智歟。
問。身子初值額鞞尊者證道果時。可云見聞四諦法門耶。答三諦法華論疏)聞身子初入諦觀時。額鞞尊者。應具四諦法門不聞四諦。今始證此理何。但聞三諦云耶。依之大集經文。說此事具舉四諦法門也。答(云云
大集經云(寶幢分。馬星為身子說。俱舍等云馬勝苾芻
法從緣生通達是因。因緣滅故。即是寂靜世間即苦。苦因名集。八正世間集滅。憂是語已。得法眼淨。○是說偈言。我聞比丘四諦得過於三惡道(等文)
大論八云。諸法從緣生。是法緣及盡。我師大聖主。是義如是說。此偈說三諦。當道諦已。在不相離故。○隨相門
大論一云。說示偈。諸法因緣生。是因緣。是因緣盡。大師如是言。大論隨相門者。釋毘勒論隨相門也。謂彼論隨相等文。釋佛經也。大集經文。應有二會釋。一云。法從緣生等。四句。正是馬星所說偈頌世間即苦下。只是解釋。非所說如法安樂行品文殊師利等五句)二云。且約初番一偈。唯說三諦。為隨相門耳。世間等。更為一番。具明四諦。此不論也。
問。法華經中。龍女法。現身成佛。爾年始幾。答七歲。問。經云年始八歲。然何云七歲耶。答。
涅槃疏六云。又示女身成佛者。如提婆達多品文殊師利。往海中。化婆竭羅龍王女。始年七歲。成佛云云)餘處云壽量品始。過此餘年(此文。在涌出品也)淨影法華云。日月燈明佛。於後夜分。涅槃云云)經正云燈明佛中夜涅槃(文)日月淨名德佛。後夜分涅槃也。
問。阿鼻地獄之外。別有相阿鼻耶。答云云)又云無。問。相似阿鼻說。所在何耶
涅槃疏六云。正逆者。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法輪僧。殺父母也。相似逆。謂破塔。三果和合僧。污父母。又似逆者。殺決定菩薩決定菩薩即三十心菩薩。以其菩薩眾生父母也。問。逆既似正。阿鼻不。答一云。別阿鼻。如餘經說。有相阿鼻。一云。無別處所。只一阿鼻中。逆輕重受輕重苦(文)
問。涅槃經中。佛歎迦葉菩薩云。即與第七佛。同其名號。爾七佛者。何劫何佛耶。答即今釋迦佛也。問。歎迦葉名。故知。第七佛名。迦葉佛也。故他師釋賢劫七佛。名迦葉如來耶。答(云云
涅槃疏八(經第八卷如來性品)云。莊嚴開善解。與第七佛名號。此答其親義。如今人七廟也(已上釋七佛也)言與第七佛名號者。第七即是釋迦。如今身中有佛性三寶性。即與釋迦同。○次宗法師(云云)此言第七佛即是賢劫中第七佛。○次有瑤法師解。此是稱歎迦葉釋迦同。如下文云。能答者。具二莊嚴善問難者。亦具莊嚴故。菩薩釋迦名能儒。今迦葉問答。即是能儒也(云云)此中意。取第三解耳。
義記第三云(奧)與我釋迦名字不殊。名第七佛名號。於七佛中。釋最後名第七佛釋迦是姓。此翻名能。牟尼是字。此翻名滿。眾生身中。法身充滿。與牟尼尊。德滿不殊。故名與第七一名號。三諦真性含識同有。何故偏云汝於菩薩彼求見故佛對說有。義實通有應同於一切諸佛。何故但言同第七佛。以第七佛為滿故(文)
經第十云。世尊久已捨病苦故。得為第七佛(文)
問。於菩薩位。三身三土。爾者法身土。以何文證耶。答引華嚴經說。謂普賢身相。猶如虛空如如。不依佛國文也。問。既云不依佛國。何證有國土耶。答以如如句證之。
壽量品義疏云。問菩薩三身三土不。答。隨分有之。華嚴云。普賢身相。猶如虛空如如。不依佛國。即法身土。餘二可知(文)不依佛國者。不依寶玉淨土。汝穢耳問小乘心。四無量心。緣何界眾生耶。答大師釋云。欲色二界云云)問毘曇唯緣欲界成實通緣二界。而何云緣二界耶。答(云云
維摩疏二云(佛國品)小乘四心。但色眾(文)釋四無量心菩薩淨土(文)
涅槃經天來集云。上至有頂(文)問無色界無色色界有頂歟。答三界有頂也(文)問無色界無色形。故諸經多不來會。如法華等也。況六卷泥洹文。云無想四空。并不來(云云)故知此言有頂者。是色界有頂也。他師依之釋是色界頂非無色頂(出涅槃疏)答涅槃疏一云。今明此是三有之頂。豈當止色界。此是無色界頂也。若然者。與六卷相違今明。不相違。若是無相四空。其中入禪定者。則不來故。六卷云不來。其不入禪定者。則來。故此文云乃至有頂也(文)
法華經說。故光所照國土長行云。上至阿伽尼宅天。偈云。上至有頂(難也)亦可。上至非想有頂云云
人云。釋云。凡夫二乘不見故。云無色。事實有故。得說來○。
阿含無色天來渡下。華嚴無色界宮殿之香。此經下云。文亦說有色
金剛般若疏第三云。毘婆沙。以五義故立。一者捨於曾道。二者未曾道。三者一味解脫。四者十六行。五得八智。今以五義。具立初果三果者。可三義。謂捨於曾道。未曾有道。及一味解脫也。此等義。教論中廣釋(云云
問。金光明中。信相菩薩室。諸佛來集。爾幾佛來來耶。進云。五佛共現。付之大師釋文。考本經說。相室之內。四方四佛。來依之。傍釋云。四佛現室。宣常住旨(云云人於本寺為之。
答。釋迦教主。故雖非入室內。然加之。名五佛
此是華嚴遊意文。而不言金光明經。雖然相事在彼經耳。
華嚴遊意云(近興)多一處者。如法華明。十方佛。同在娑婆。亦如五佛。共現相之室也(文)
問。於佛果位。具足五眼。爾者其中天眼。照何境耶。進云。照佛果第一義云云)付之凡夫天眼者。依禪定力。取得清淨眼根見障諸色也。因果雖異。不可壞其法相。況惠眼照一切法空第一義諦。可開其境界。若中道第一義諦者。亦是佛眼境界。然何今云天眼能照佛果第一義諦耶。答以佛果第一義諦因位分。為障外。故因位天眼見障外色。釋天眼義望惠眼佛眼境界。其體雖不異。而且取障外義邊。為天眼境界也。難云。佛果色性法門。可為其境。何云第一義諦耶。答以報佛如來淨土第一義諦攝。可答之。
仁王疏上云。時境即智。故此五。內眼者。照金剛已還一切諸法。皆盡。天眼者。照如來第一義諦為障外。惠眼者。照常無常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為法因果理等。佛眼者。究竟(文)
金剛般若疏四云。舉障內境。約佛智肉眼。舉障境。目佛智。名天眼。約二境。名惠眼(文)
問。於佛果位。具足五眼。爾照何境。名惠眼耶。答以佛智約二惠境。名惠眼也。問。照有為因果理。法眼。故以方便惠境可。法眼但可以實惠境為惠所照也。依之無量壽經下。說惠眼真也。大師傍釋云。照常無常一切法空(文)若言惠眼自照真俗二惠境者。惠眼外。何處別有法眼耶。答照有為因果。名法眼。照有為無為。空及餘常無常人法等。世諦事。名惠眼。故惠眼法眼。不可相濫。但無量壽經文。且明一途義。今大品意。此釋給也。
金剛般若疏第四云。約二惠境。名惠眼。無量壽經言。惠真境真境名惠眼。大品往生品中云。惠眼無法不見。又云。而所見。大智論云。具總相惠。別相惠。名惠眼。故知。惠眼具二惠也。法眼可知。曰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見佛性。故名佛眼也(文)
仁王疏云。惠眼者。照常無常等。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為法因果理等。佛眼究竟(文)
  無量壽法眼觀察究竟道者因果道也。
問。付佛果五眼。以佛眼對餘四眼云何釋其相耶。答四眼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見佛性。故名佛眼(此二釋也)
問。佛果德。皆究竟到彼岸。何云四眼不了。佛眼獨具了耶。答四眼不了者。還舉因位四眼。顯位方佛眼歟。謂佛果四眼究竟義邊義分。名佛眼。非佛果四眼外。別佛眼也。又付佛果四眼。各互所不了。佛眼總具了也(文)
  淨影釋名總相佛眼也。
問。開中所譯。妙法華經。有提婆品耶。答。義疏第一云。什舊經。有七品。後更有提婆達多品者(云云法獻。於于闐國。此品。梁末真諦。翻此品安之。
問。法護正法華。此品。什何故不翻譯之耶。答。疏一云。事亦難明。今且以三義往釋。一者外國傳云。流沙以西。此品。流沙以東。多此品。所以然者。小乘之流。皆謂諸大乘經。並是調達所作。是以諸國。或有闕之。什既在龜茲國。或容不見此品。故不翻之。二者經。觀察機情。每多存略。若具翻度論。則十倍於此。○故正法華經。凡有卷。刪彼煩文。略為七軸。三者塔品命持。而持品應命。言勢相接。而匆間以提婆。則文似非次。恐末葉多惑。所以別之(文)新撰同之。
問。法相祖師。破此說。今如何通耶。答(云云
法華玄贊一云。什公本無之者。古傳解云。蔥嶺已西。此品。已東多無。什公既在龜茲。故此品。若爾。法獻于闐國。如何此品。于闐亦在蔥嶺東故(文)對云。梁僧祐法師三藏集云。蔥嶺已東。此品多無。故什公本無之(云云慈恩法師。破彼師。然今嘉祥。亦取彼解。故今對之。云蔥嶺已東多無。此品什本既無。理當不見之。少則有故。法獻得之于闐。在蔥嶺東。亦不相違
又云。又有解云。塔品命持。而持品應命。言勢相接。而匆間以天授。則文勢疏斷。什云恐末葉多惑。所以刪之。若爾。即取捨真文。并由什。刪繁好醜。併在一人。斯為未可。道安以翻經者。義略經文。乃作五失三不異(云云
  今考。道安本文。云三不易。今異。
天授梵本皆有。又天品顯已重法為殊。以求經力勢大。宮涌出經。威速疾龍女成。讚勸於人。何不此後有持品(云云)對云。命持應持。二章相生。末葉下愚。見而易知。然經力大。以勸經。義非無。何以梵本深遠義趣。而難翻譯隨情巧耳。又道安雖是菩薩。何必抑制無相佛化。存略適化。恐乖誡物。并是弘道巧術況復道安非翻者。直作五失痛翻譯。豈以三不易之為龜鏡不。亦翻梵為漢乎。又言天授梵本者。何又自云但是什公梵本差脫耶。若梵本者。古師亦評之。新通何用乎。
問。什公所譯妙法花。以屬累品。安經中。有何所以耶。答得經旨。安屬累品。置經中也。此有五證。一者屬累未分身還本國。爾時土方復穢。若在經末。妙音何被誡勿生想耶。二下云大土者。普禮分身。東土人。不應獨接足寶。三觀音奉珠。亦不應但為分。四神力已前。明諸佛所乘。一章義了。即明付屬藥王以後。明菩薩所乘。眾便散席。五屬累品。明付屬藥王等品。受命弘經。以此推之。不應在經末也。。
  或第二第三。義。同佛故。
義疏第一云。諸經屬累品多在經末。此經安神力品後者。梵本法華論。又此秦地新翻法華。並安屬累品。在於經末。今明解秦言。妙得經旨(等文)具可見本文。又此秦地新翻法華等者。此此意。義云。晉法護所譯。先譯正法華也。謂秦晉地雖異。今對天竺。總言秦地。如呼此方總言漢地漢國也。新者初也。正法華經。在初翻故。云新翻也。又義云。什公初譯。置經末正安中。如百論兩譯。又更義云。若准梵本法華論者。此妙法華。亦應安屬累在經末也。此假與也。非謂實爾
問。法華玄贊。破此義如何救之耶。答(云云
玄贊第一云。古有解云。何什公得經意。所以不安經末。置在前者(乃至)上來所說作雖可爾。窮其旨趣。有八違(云云
此中所舉。全是嘉祥文也。然略不舉諸佛所乘一章也。今且舉八違。一一會之。
一眾本相違難。晉時法護所譯正法華。及隋時崛多笈多人所添。法華中。此屬累安在經末(云云)對云。瓦礫雖多。不如珠玉之希矣。
二論經相違難。法華論中。說修行力。略有七種(乃至)既言護法力。普賢及後品示現。明知屬累令居經末。若不爾者。普賢品後。更有何品。又神力品後。即明藥王。餘皆依次。故知。屬累。令在末終(文)
對云。嘉祥釋云。天親且依諸經常云云)先舊已通。後代勿疑。欲強彈。但可遮通劫。舉古難一。何太短乎。
三諸教不同難。餘經屬累。並在經末。何故此經在前說(文)
對云。般若屬累。多在經中。餘經屬累。何定在終。若言大品經末屬累者。二處屬累。應違諸教。又大般若。還在經中。違諸教。應設劬勞。若言會別。終付屬者。果乘之終。付屬何違。
事乖角難。若以令分身還。此土便穢妙音來日。故被誡者屬累品中。亦令寶塔還。何故觀音。奉珠。猶為分(文)
  經中塔去。經末塔在。故二事乖。
  對云若言經末寶方歸。故觀音分珠為二者。分身猶在。國土終淨。妙音何由被誡莫輕。國土卑穢。事乖角。即汝家先若言事實不乖者。經中付屬。亦非乖角。右手。方塔戶。今還令閉。是為如故。事相成。何時乖角。
五兩命不齊難。若分身寶。並各遣還。何故分身。即還寶。佛塔猶在。若言令寶塔還可如故。但是閉塔者。若爾。何故正法華云可還本土。但兩塔塔。分身還故。兩命不齊也。
對云。嘉祥釋云。多疑易除故。分身還本土。常滅迷難斷。寶猶留(文)顯法旨異。兩命何齊。又兩命必同者。佛來時。何有前後。又何佛座不齊。分身散在。諸樹下。如來。在中。來座既別。故何必同。又引法護正法花文可還本土。顯塔去者。什妙經但云如故。故知。塔在經。得失誰可決判。又來已方開。閉已去。故知。閉戶以漸動去耳。
六塔無還處難。又分身諸佛釋迦命去。初即言歸。佛塔。終至迄經更無還(文)
對云。經已周。眾會起去。證明寶。還歸自顯。若言文不明去者。序品聞。觀世音等。但言共俱。而不明來。妙音既來。觀音不來耶。又文殊師利。初始在座。提婆品來。間何以不明其去。此等并皆事不言。又於此中。應有深旨。寶涌現。無明地。從真如出(大師釋也)
准此應言後不辨去。顯其不空。亦寄事以顯實。
穢有殊難。又以妙音被誡。便非淨土。故知分身已還國者。分身佛集之日。何故各命待者。手捧蓮華。并詣靈山。持散佛上。變淨土時。諸山皆無。通為佛國五道亦盡。何有靈山。諸佛持散。又文殊海會。將至此間。預在靈山。忽有華現(文)
  穢有殊。亦此例。不可以彼證付屬在經中耳。
  對云。分身集時。先去卑穢。分身侍者。猶言詣靈山者。只以山名顯示本處。非必有事。故不相違穢土呵責妙音。豈非無用。若分身猶在者。事中即違。故知。分身必先歸去。土還成穢。宮只是諸龍業感。於淨土中。自業見穢。妙音但以隨顛倒見。土若變淨。隨何見穢。又提婆品什不譯安於妙經。何引為難(設梵本有。非關什公也)又於汝宗。應設劬勞。若言妙音兼具本土。不唯淨上見下者。妙音所居東方本土。何不兼見下位穢國。若言提婆本穢。東方本淨者。本末之言。以何為量。
玄讚文云。但是先放神力。故現淨土此土本穢。恐妙者兼見本土穢相。而生譏毀。所以被誡。非妙音分身已還而土便穢。如雖淨土。還見靈山不唯淨。兼見穢故。上見下故(云云
八眾喜乖情難。又屬累品。令分身還。塔不去。若非經末方屬累者。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何太早生。既非法寶空。以起生。乃是見容佛去。以歡喜慰。深成可怪(文)
  對云。法生喜早晚無在。豈非法說。人天修羅。聞身子記。皆大歡喜。又若經中付屬喜。便是見容佛。故以生歡喜者。經末歡喜。亦應法疲惓。說意乃休而生喜乎。此若法已周。而生喜者。亦應二權二實。付屬已竟。而生歡喜。何為早乎。又修羅等。見藥王燒臂。生悲惱者。應是見其餘身分在。故生悲惱。非是無臂。故悲惱哉。如是變渡。汝宗皆過。故知。此難是假言耳。不足劬勞
又言何不許佛同座。妙音致禮。觀音奉珠。禮贈此二化主。別不通餘佛。如天授品中。文殊宮而出。獨禮二世尊是時分身。未還本土。文殊不禮分身。故知。歸奉意別(云云
  對云。妙音菩薩。見佛塔。自釋迦文。願見寶。故知。爾時。異非同座也。若於化主意別者。何言欲見文殊等乎。又觀音分珠行施。意非唯局。何云別意。若意寬通分身。亦在阿隔。歸奉不如文殊。專向中同座佛。不禮分身。更有以龍女獻珠為事。而此中無其文也。已上法華屬累先前事也。

大悲代受苦

維摩疏第六云(釋代眾生受苦文)問。眾生受苦。是前業果報云何可代。答。教化令起善惡。離苦得樂。故為代也(文)
大論九云。此中佛自說本願心。為眾生故。所謂為一一人故。於無量劫。代受地獄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無餘涅槃。問曰。有代受罪者。何以是願。答曰。是菩薩弘大之心。深愛眾生有代理。必代不疑。復次菩薩人間天祠。用人肉血五臟祠祀剎鬼。人代者則聽。菩薩是念。地獄中。若當有如是代理。我必當代眾人。聞菩薩如是。則貴敬重之。
維摩義記四云。由其菩薩住苦教化。彼得出離故名代受。又復繫內鞭杖等苦。可代處菩薩亦代(文)
  亦代之亦字。可作必字歟。

四弘誓願

法華疏云(藥草喻品度者令度等文)故肇師云。結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趣難。即同此意也。瓔珞經明約四諦四弘誓願。未度苦海。願令度之。故云未度者令度(等文)華玄略述第二云。四弘誓願。其例非一。且示一(文)
華嚴經云。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知。無上誓願成(云云)(此如常所用之)
今按云。眾生無邊誓願度四句。即當四諦。第三法無邊誓願知。即泥洹法寶也。即滅諦也。餘顯可之。或法門無邊者。令修道諦因。無上菩提者。令得涅槃果也。但菩提涅槃者。二者互舉也。
  菩薩為苦逼。惱眾生事。
問。菩薩大悲為苦。何故或時菩薩逼惱眾生。而惡耶。答。此是法界違順之用。故亦有現惡耳。
華玄九云。釋迦等為方便調達為惡方便用(文)又云。問菩薩十惡五逆。為實作為變化作也。答具二作也。一者化殺。金剛神殺童。二者實殺。如殺五百婆羅門。所以順實殺者。攝大乘論云。菩薩無餘方便度。云唯應殺可以度之。故行殺等事也(文)
維摩疏四云。截人手足。離人妻子。強索國才。生其憂悲。雖有自前小苦。而致永劫安(云云
金光明疏云。○經乃四彼無。但此土弘經。則此土彼彼王。惡意違此德。為惡自就耳。心違佛父母也(云云
涅槃云。第五云。今正明護法五戒乃至)欲伏諸惡人。所以不受(云此明在家護法也)
華玄十云。問稱觀音復有以神力。殺害眾生以不。答如前明。利益為定。餘悉不定。若爾者。或令脫火。或令不脫。或故燒殺之也。今稱名。而不脫死苦者。此事難知也(文)
  此事難知者不定故耳。又問中云殺眾生不者。意問殺其稱名人也。故答云或令脫或故燒殺。又義云。一人稱名時。殺餘怨敵。故。答中云利益為定。意云。若稱名人。其怨敵人。利益也。
涅槃二云(前金剛神。殺童子。今殺婆羅門)○前是化。今是實也。何故須殺。若不殺之。則生誹謗。為罪轉多。今若殺之。十劫壽命。所以須殺。問若殺之。則無益與不殺異者。此須殺不。解云。於其罪雖並無益。而亦須殺。何故爾。若不殺者。其則誹謗正法復誤。餘人皆同其所見。今為殺之者。則息餘人之見。故十住毘婆沙云。菩薩殺一活十也(文)
共貪生。不共貪滅事(四句
涅槃經三云(涅槃經王品四十經之第十六)云。何共貪不共貪滅聲聞
弟子有因緣故。心故。自骨觀別出之如聲聞人未證四果有因緣故。心。證四果時。心得滅。是名共貪生。不共貪滅。菩薩摩訶薩不動地時。共貪生。不共貪滅。云何不共貪生。貪俱滅(菩薩斷貪已。為眾生滅貪)云何不共貪生。不共貪滅。謂阿羅漢緣覺諸佛。除不動地。其餘菩薩是名。
五云。菩薩不動地時。共貪生。不共貪滅者。要須不動地時。乃能斷不同貪滅。若未此地。則非不能共貪滅也(文)
問。未得八地菩薩心。可云不共滅耶。答。則非不能共貪滅也(文)問。應云不共貪滅。以本經云除不動地。其餘菩薩是名不共不共貪滅(文)若言非不共貪滅者。豈順本經現文耶。答。八地斷貪。故云不共貪滅。七地未斷。故云非不能共貪滅也。然經云不共貪滅者。但伏未斷。故云不動地。乃能斷(文)問。八地已斷何貪七地不斷耶。答。若准淨影釋。七地以前。以善貪治惡貪。八地以上。方捨善貪滅也(非不共貪滅云也)今嘉祥意約伏永意異歟。
義記第八云。從前七地。入八地時。名不動。前七地有愛。似名共貪生。八地捨之。名不共貪滅。故地經云。菩薩心。涅槃心等。一切不行。況世間(文)又云(第四句中)十地菩薩。分為三。皆初至七地功用之位。故作一階。惡為治。末說為患。於此位中。不善之貪。一向不行。故不共生。亦不共滅。善貪非患。故不說之。八地菩薩。獨為一階。善貪為患。無貪為治。於此位中。始背善貪。未能捨離。名共貪生。終能除盡。名不共滅○九地已上。為一階。望彼善貪。一向全無。是故說為不共生滅。以是義故。除不動(文)(經明第四句不動地也)
  問。七地已前。愛佛菩薩等。煩惱斷之。何云善貪非患耶。答。私案云。就愛等。正使不善習氣為善歟。然地經文。就正使云八不斷也。
義章五住地義云(四有子結縛。正使習氣縛之中。亦有二種。一者正使作意現起。二是習氣任運而生。正使煩惱。所謂愛佛菩薩等。始從初地次第除。至不動地。斷之。周盡。故持云。第二僧祇。過第七住。入第八地。微細煩惱。皆悉斷滅云云
三乘共地云○此從八地。乃至十地。愛佛心斷。離欲云云)(四依義之釋亦爾也私加)此文二義。一云。八地已上。方能斷愛煩惱。一云。七地盡故。八地已上。愛佛心已斷也。今云後義順文。
彌勒問論第二卷云。地已上乃至七地以來菩薩涅槃心。未斷絕故。所起行疲倦功用。名不定地。是故為彼未滿足不定因。故八地中。說過不定地。言不相違(文)

雜花經釋

涅槃一云。則指雜花中說。雜花是花嚴經。觀佛三昧云。雜花者。則花嚴也(文)
義記六云。依名經。雜花猶是花嚴經(文)
問。花嚴經首。題言。有何故耶。答。初成道說故(云云
維摩疏云。花嚴偏題佛者。此是初成道說之故。題於佛。自爾已前。未佛說。從此已後。不須標佛○(文)(更有二義如文)問。後時所說如何。後說無量壽經題佛如何。

菩薩戒事

涅槃一云。此浮囊正譬五篇七聚戒。問。此明菩薩戒。應護四十八輕戒。那護聲聞五篇七聚。所解云。五篇七聚。何當小。聲聞故。名聲聞戒。緣覺故。名緣覺戒。菩薩故。名菩薩戒。猶品。從來之聲聞法。非菩薩行論主非此云。是語出何云云菩薩行故。即是菩薩行也。問。若菩薩五篇七聚。即是菩薩戒者。何得四十八輕戒耶。答。及並若菩薩行者。何得後有六波羅密耶。結(云云)師又云。都聲聞戒。蓋是菩薩戒乃至)直於菩薩無生法忍。開為二乘。戒亦爾也。問。五篇七聚。亦是菩薩戒重四八輕。亦是菩薩戒者。此何明護四十八輕戒。而言護五篇七聚戒。解云。不得四十八輕戒。何故爾此戒通出家在家五篇七聚但是出家戒。今明出家菩薩戒。所以明五篇七聚也○而此五乞不。的乞五篇故。此則通篇聚也。則具足五枝諸戒者。解云。五篇即是五枝。又解云。只前羅利五乞。菩薩五慳即是五枝戒。解云。即是後文五種戒。謂菩薩根本清淨戒如文(等文)後文五種戒。是三聚戒。開合別。非是在家五戒也。
  問。五篇七聚戒者。必是聲聞戒行歟。答。若小乘人持是。小乘戒。若菩薩持。即大乘戒也。問。五篇七聚。但是出家戒。而經云比丘比丘尼大師判為聲聞眾也。故知。出家出家戒。是聲聞戒耶。答。一云。比丘比丘尼。是聲聞。然菩薩行同彼出家也。一云。比丘總統小。通在家出家小乘極果。偏是出家。為簡小故。於小乘。且云出家比丘比丘尼也。
涅槃疏四云(四依菩薩四果)舊云。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若出家即入聲聞類中。今菩薩何意出家○解云。以其有深解故。能弘宣大乘。同聲聞形服故。廣持戒律。所以須同羅漢(文第七卷文同之)
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事。
法花提婆品疏云。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成佛者。迦耶山頂經。明四種發心初發心。謂入初地二行發心地至七地三不退發心。謂八地九地四一補處發心。謂第十地龍女發心成佛。是第四義也。然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道不可知也(文)(新撰疏同之。久速疾義可有也)
問。龍女發心。是第四發心者。不得顯法花速疾力。所以然者。設非經力。菩薩一生補處。速至佛果故耶。答。夫速疾者。是頓悟義。而宗家意。一切菩薩。並是漸悟四論玄判嘉祥云。必是漸入。頓悟云云)而言經力速疾成佛者。凡言速疾。乃有多意。一者方便示現速疾成佛(如疏云速方便龍女剎那成佛)(四句如文)二者正觀一念成佛。如中論疏云。階級之無階。一念無生(具如文)三者對二乘道於佛道迂迴稽留一乘菩薩留難。直至道場。故名速疾。四者九地已還。聞見佛性。十地見。以上。乃名發心發心成佛。如大智神通神通乘仁王般若經金剛頂為伏等。據此文也。今此經。有速疾力者。正對二乘迂迴稽留一念決定。方名疾得。為顯此義。借文寄相。是故多意。相成一致也。
問經云。於剎那頃。發菩提心須臾之間。便成正覺云云)此則凡夫。速至一生補處。應是頓悟。何必是善耶。答就究竟果。唯取一生補處。故知。非頓。若從凡地。速至一生補處。何妨前三發心。速得成佛。而但別取一生補處耶。然疏文有隱事。至統略文。彌顯也(猶以速成因果力。可云之。如法花抄之)
統略下云(提婆品)依迦耶山頂經。明四種發心初發心。謂初地。以初證聖者。名初發心二行發心。從地至七地。更諸行。名行發心三不退發心。八地以上。免於三退。名不退發心四一生輔處發心。謂十地終心。龍女若實成佛。則是後發心。若應成佛道前三也(文)著許實行者速者。何言實成佛。則後發心耶。後者則第四一補處也。若應成佛前三也者。前三猶是始。從初地上。然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故知。非唯前三亦通三十心十信也。
今案云。今宗實行。唯許超劫。不許頓覺。又後案云。亦可有頓悟四論玄文難依之。
貞元入藏錄云。
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七枚)伽耶山頂經一卷(七枚)精舍經一卷(九枚隋譯)大乘迦耶山頂經一卷(九枚)
彌勒所問論第二云。問云○若初菩薩摩訶薩遠離一切寸治之法。得畢竟不退轉阿耨菩提者。以何義故。文殊師利菩薩經中。說初發心能過聲聞地。第二行發心。能過辟支佛地。第三不退發心。過不定地。第四一補處心。安住定地。答曰。彼經中勝進地。遠離所治法。依地。說過不定。是故此不違彼經○於初地中。斷菩提心相違因。謂見等。一切煩惱。以得成就深心等之修行畢竟遠離。是菩提心因故。乃至地中勝進遠中。遠離寸治法。為過不定地安住定地。以寸治等故○又言過不定地者。菩薩涅槃心。未斷絕故。所起諸行功用疲惓。名不定因。是故八地已上。始言過不定地。○又得畢竟菩提心因緣具足和合○若菩薩成就深心畢竟不退大悲心。○故言初發心時過聲聞地。第二發心辟支佛地者。辟支佛人。勝聲聞人。畢竟不為心。乃至菩薩觀察法性上觀。無生法忍地。○皆悉能過聲聞辟支佛地○第三發心。過不定地者。於初地中。離不定因得定因故。所有生心。過不定地。故言第三發心不定地。第四發心安住定地者。地已上。遠離一切所治之法。是故安住畢竟定地。故言發心安住定地(文)
  此所引。文殊師利菩薩經者。即嘉祥所引。伽耶山頂經也。說處。請主。立名雖異。彼此所引經。是經也。
問。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分別菩薩位方何。答。如法花疏分別。問彌勒問論云。不退發心。為初地。第四發心地已上(云云大師所釋。違西天論藏如何。答。如經說多含多義。天親一途(如八一生菩薩等也)況所餘末代論師。豈必餘用哉(作者未詳之論文。引天親等說義云。論八地過不定地。為不退發心。此是正意。而言初地不退地已上。為第四發心者。示前位中亦有相功德。而就實論。遠中之遠。八地為不退十地一生也。今云。有二釋。初意八地為不退。餘不分明。准理准疏。可配屬之。自又得畢竟菩提心因緣已下。為第二釋。初地不退地已上。為一生補處也。
經有二意。引文可之。
伽耶山頂經云。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月光德天子)諸菩薩摩訶薩四種心。能成就發心(經云種子芽莖果)復次初發心。如月始生。第二行發心。如月五日。第三不退發心。如月日。第四一補處發心。如月四日如來智惠。如月五日。復次天子初發心能過聲聞地。第二行發心。能過辟支佛地。第三不退發心。能過不定地。第四一補處發心安住定地。○復次○初發心從因生。第二行發心生。第三不退發心從斷生第四一補處從果云云)有十餘。復次。
又云。復有二種道。○道者。從初地乃至七地斷道者。謂從八地。乃至十地云云七地前為道。第二發心。八地已上。為斷道。當第三發。但於道之初。開出初發心。但於道之初。開出初發心。於斷道之終。開出第四發心。故成四種之發心也。
大乘伽耶山頂經云。何等為四。者初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不退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云云初發心。為田中下種。故知種性地。第二名解行住。明知種性及與解行。說為初二。即以初地已上。為第三第四。彌勒問論。亦作此說。故知經中。總四心次相生。然兼通。論作解。故法花疏。不違論文。
大集經第二云。菩薩四種。一者初發菩薩之心。二者修行菩薩道。三者堅固不退菩薩。四者一生補處。○不退菩薩如來身一切法。皆悉平等一生菩薩不見如來所有功德一切法。何以故。所得惠眼。了淨故。○如是見燃燈佛。無生法忍。亦亦能了。知得(乃至)都不聞是授記音聲。亦佛及授記想(云云)此文四種菩薩。即同伽耶山頂經說。然釋迦佛於燃燈佛時。第二僧祇滿。入第八地。又見此文。惠眼了。不見如來等。與第四一補處。其義相當。故知。即以八地已上。為一生補處也。於燃燈佛。得授別。即是當補佛處。此亦一生。異前二門
料簡四心云。初發心者。為發菩提心。後三是行菩薩行也。即是發心。行行二門。於行菩薩行。有初後。以願頓起故。為一行漸起為三也。然伽耶山頂經。於發心中。開分為四雖以發心為主。然以發心行分之矣。
彌勒問論第一云。故偈言。佛子金剛藏十法初心即名菩薩。畢成佛道故○初地無漏菩提心。又偈言。譬如好種子。能生莖葉等。如是菩提心。不異諸佛法。此義云何以初證法心於一切佛法。以為種子。以初地法。與一切佛法。以為因故。○如文殊師利菩薩經中說偈言。譬如月初生。增長滿月如是歡喜地增長即是佛。以歡喜地初發心。喻初月。故法花疏意正當也。
文殊師利菩薩論上云(天親造)經曰。天子菩薩摩訶薩四種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發心。三者不退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復次天子初發心如月始生。第二行發心。如月五日。第三不退發心。如月日。第四一補處發心。如月四日如來智惠。如月五日。復次天子初發心能過聲聞地。第二行發心。能過辟支佛地。第三不退發心。能過不定地。第四一補處發心安住定地。○復次天子初發心攝。第二行發心智攝。第三不退發心斷攝。第四一補處發心果攝。○論云。無礙樂說辯才說法四種發心攝取十地。以種種差別說故。彼種種差別。有句。○又經云。復次天子初發心能過聲聞地者。以初地菩薩利根觀察一切菩薩分法故。第二行發心。能過辟支佛地者。以初地菩薩般若勝智。能菩薩無量行故。第三不退發心能過不定地者。此已入初地。得證智故。又過聲聞辟支佛地者。以過一切功用行故。第四一補處發心安住定地者。以善住王子地故。○又經云。復次天子初發心攝者。以信行助道淳熟故。又以觀初地境界故。第二行發心智攝者。以依境界熟淳觀功用行故。第三不退發斷攝者。以依修行境界佛法觀故。第四一補處發心果攝者。以依果淳熟隨所有佛國土。應成佛處。即成佛故。
同下卷云。又經云。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道。二者斷道道者。謂從初地乃至七地者。以如實智有為界故。斷道者。謂從八地乃至十地者。以如實智無為界故(等文)
問。十住菩薩生死始終耶。答(云云
涅槃經五云(師子吼品之初)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而不見不見知故。有終始。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文)
十六云。今作三位判之。從凡至九地。此是不見不知。十地見。見不見始。諸佛具足見。見終見始。十地見終。不見始。何故爾。舊解云。始則是無明元品。去佛遠故。十地不見終至。去佛近故。所以見。今問。何故此。如莊嚴解。金剛心斷惑盡。十地何故不見開善金剛心遍伏。何故不得見耶。今依河西釋云。十二因緣。不出因果。因則為始。果則為終。因則微果則著。因細故十地不見。果粗故十地則見。此解極好。一師復明。菩薩初發心。即作空有
  但是初心十地已來。方便實觀則強。實方便觀則弱。何故爾。空觀則易故強。有觀則難所以弱。實方便弱故。不能見始。方便實強故。所以見終。故言十住不見始。如來二惠等故。始終俱見也(文)
  問。舊人解云。元品無明。去佛遠故。十地不見云云大師伏斷。破此義。似不相關。何者古不以有無明譯之。雖於金剛斷伏無明盡。而生死本之元品無明。去前際遠故。不知何過耶。答十地終心。斷無明盡。何障不知久遠事哉。
問。若爾開善應免此難。但云伏盡。不言斷故耶。答(云云)(不行者何障哉)又問。一師云(興皇師)方便弱故不見始。實觀強故見終者。未審生死俱是方便。知境以因緣生滅義故。若爾何故云見終耶。答。因緣和合假名無明。此因緣生義。是方便智境界。於因緣觀空。空見歸處。實智境也。故十地中。但究竟智。而不極方便智也。
佛性義云。又涅槃經云。十地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如來。始終俱見。諸師釋此文。種種不同或言。十地菩薩。未無明。故云不見其始。而惑已周。去佛近故。言見終也(竊以之疏難意。舊解當應開此釋如何云云)又十地菩薩。去終近故。云見終。去無明住地遠故。云不見其始。又云。十地初地遠故。言不見其始。但見其終。佛既已眾惑已。盡因圓果備。故云始終俱見。一師云。○斯則初地為始。十地為終。十地非初。故云不見其始。則是第十故。言見終。亦對言初地見始不見終也。
果既不開。所以始終俱見(云云一師者興皇和尚也。一師解云。十地非初。不論近故。與第三師異而已。
四論玄第六卷(佛性義)云。初地見始不見終。後身十地菩薩。見不見始。佛則見始見終。
窟中云。金剛心但見初起念識。有終滅之義。而不知其一念識前為有為無。佛即知始終。此與涅槃經同。十地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如來具見始終(文)此釋瓔珞經說與涅槃同也。
問。生死有始耶。答。此義始別論也。
涅槃義記八云。十住見終。不見始者。見己生死。至佛當盡為見終。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見始。諸佛世尊。見始終者。見因緣法原起所由亦見盡時。名見始終。以是了得見性者。佛性是其因緣之本故。佛如來見始知終。名見佛性(云云
  一佛一切眾生耶。
問。一佛一切眾生盡耶。答。若約願心。盡一切。若論其事則不盡度之。又約一化。不盡一切。論其身。利益則盡(云云
法花論云。於本行菩薩道。今猶未滿者。以本願故。眾生界未盡故。願未滿(云云
大論十云(四無量義)是菩薩作佛時。難不能令一切眾生得樂。但菩薩誓願。從是大願福德果報報故。能大饒益乃至)復次若一佛一切眾生。餘佛則復度。是則無未來佛。為斷佛種如是等過。以是故。一佛一切眾生。復次是眾生性。從癡而有。非實定法三世十方諸佛眾生。實不可得云何一切乃至)復次諸佛初發心乃至法盡。於其間。所有功德。皆是作法有量有量。初後有。故所眾生。亦應有量(等文)問。一佛一切眾生者。可有何過耶。答。論云。若爾餘佛則所度。是則未來佛。為斷佛種云云
問。盡被廣。則有無盡佛。又設無未來佛何過。以一切眾生得度故。何故云斷佛種耶(人皆為此難以為難義。時人未能通之)答。有通云。眾生得脫法有無量先後差。不可一佛之世盡度脫之。此義決定。於此義中。設而言設一佛一切。則後佛。以後佛可度者故。眾生故也。此約義勢而言。非理實說也。今言不爾。此約實義云云云何一佛一切眾生。為能化者。則一切眾生得脫雖有。先後差別。唯屬一佛。不假餘佛。餘佛則所可度者。無起眾生願行。即無大悲。不發心菩提心菩提心佛種子。世間發心菩提心者。故斷佛種也。問。一佛一切。皆當發菩提心。何斷佛種。若不發心。則非一切。何云一佛一切眾生耶。答。一佛一切得樂即四無量義也非必令眾佛果也。世間之樂。三乘出世之樂。但名樂也。若許一切。普為一切眾生與樂者則有無乃至一人。發救一切眾生之願也。
起信論云。差別緣者。此人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佛。於中見若念聞。○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恒常不捨。以因體智力故。隨度見聞。而現作業云云
唯識論第十云。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姓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多佛久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文)
  法爾繫屬。雖非今家所用。而共不共之理。義勢相法耳。
法華義疏第四云(釋佛種緣起種子三。一以一乘教為種子。故譬喻品云。斷佛種故。即破教也。二以菩提心種子華嚴經云。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三以如來藏佛性。為種子。○佛種者。即是無所得菩提心。為佛種子也。○一乘教。即發菩提心緣也(云云
問。藥草品疏云。釋未度者。今度木也。故肇師云。結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趣難。即同此意也。瓔珞經明約四諦四弘誓願。未度苦海。願令度之。故云未度者今度(等文)當世人以之眾生無邊誓願度等。為四弘願。可尋本文。
大論第九云。釋迦十方說法。亦不能盡一切眾生。隨有邊故。則無未來世佛故。然眾生不盡以是故。有餘佛(文)
又云。為斷此三苦。令三乘出世云云
一云。既自作佛。而以三乘度脫眾生云云
此等。約三乘導故。且說耳。
統略下云。如燈明佛迦葉佛。不說涅槃也(文)
迦葉佛時雖涅槃。以人利。不須說之(文)

授記事

問。授記凡有幾種耶。答。四種授記云云
花玄第七。授記義云。次明四種授記。出首楞嚴經。猶未見經。本可更經文揀之。及釋論。一未發心授記。二發心授記。三不現前授記。亦名密授記。四現前授記云云
又云。未發心授記有二種。一者昔是眾生。都未預五乘善所攝。而佛懸記未來三乘果。釋論鴿事。未來八萬大劫。猶受鴿身。後過數劫。乃捨鴿身。方身。發行行。得辟支佛也(云云)二者輕毛位。猶名未發。具本文。
問。辟支佛。但學因緣得道。又無十地本。而本論云。發心願佛。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六度十地滿已。方得作佛無量眾已涅槃(取意)今何云得辟支佛耶。答(云云)舊來云。應是文謬。不可言辟支佛人云。成三乘果故。引釋論大菩提果。言得辟支佛者。舉中乘。略聲聞果也。又云。依性經。緣覺亦有十地等(云云)此皆不可輒用之。具如法華抄。今且云應有別本論(雖無別證。而傍文多本不同。如我年九等也)
百緣經三云。小兒發願來世正覺眾生。如異。佛即記○過三阿僧祇劫。成辟支佛眾生云云)此卷名辟支佛品。又明光從頂入。然律獨光覺事。光眉間入(云云
問。佛與記聲聞者。為實成佛故記之。為當何耶
問。付受記不同。亦可有自授記受記不同耶。答(云云經中云(文殊師利剎莊中卷文不空譯)虛空王偈云(文殊本事也)今自授記成佛。不應疑(文)

毛道眾生

金剛般若疏第□云(釋凡夫者。如來說非凡夫)論經具足云。須菩提凡夫生者如來說非生。是名毛道凡夫生。○問。論經何故云毛道凡夫耶。答。愚癡毛端聖法故也(文)
花玄略述第一云。凡夫者。或言小兒別生。有論云小兒凡夫。梵言婆羅必栗託仡那。此云愚異生也。但起我見不生無漏故。又云嬰兒凡夫云云)者。義譯也。然案梵語。毛言縛羅。愚言婆羅。但毛與愚其音相濫。致有斯謬。或言毛道凡夫。或言毛頭凡夫。皆謬也(云云

調達造逆先後事

花玄第九云。釋論云。○父王即敕國中豪貴子等。應盡資身並令出家調達於時入道。而信心。但學通。不欲求道。得通已後。遂便失之。求徒眾不許之。於是遂造逆罪。初則破僧。以化戒人。不得破僧。故知。前未犯餘罪。而前破僧破僧已後。次推微壓佛。金剛神以杵擬石。石破傷大指出血。故次出佛身血。花色比丘尼。眼出血而死。故次殺羅漢三逆罪。次第如是也。此中釋調達造逆次第。與律中明不異也(文)今且云不異者。正可異歟。
論第四云(度千比丘也已)提婆達多出家道。誦六萬法藏。精進修行。滿二年。○。
  求學神通。不為說。舍利弗等。五百皆不說。
是時阿難。未得他心智殺其兄故。如所言以授。○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
僧還和合。便生心。而出佛身血如是廣說如論文也。
義章五逆義云(淨影)雜心云。先破僧。後出血。律中說。先出血。後破僧。而釋云。並是聖言。難是非。和會。律中所說。就最初者出血後犯。故得破僧。雜心所論。據彼後時所信者。語若先出血。不得破僧云云
問。就最初等者。意何。答。先德傳云。付出血罪。加行根本。出血加行破僧先。故云律中處說。就最初者。最初即是加行異名也。而作出血僧後。故云雜心所論據彼後時所信者。語謂就出血根本。故云後不作根本故云後時所信者也。又說云。出血之事。在破僧先。五百新學。初不之。破僧已後。方乃之。故律依初事論。約後之。今謂於一出血事。有犯無犯別也。若未制戒前。作即無犯。若制戒已。作有犯。雜據制戒之先。作出血者。各據義說之。故不相違
問。本事應一。何故分之制戒先後耶。答。此是反化所作。故一定。但約道理會通。二說宜悉之。
又問。以出血罪。別制之立戒耶。答。爾之十誦律云。打不死者。偷蘭遮罪(云云
根本毘奈耶第八云。又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癈犯亂(云云)(今依此文解。然最初者。出血無犯之文也)
四分律第五。說破僧諫戒云。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犯心亂。痛惱所纏(云云
娑五十六。解出血罪云以作此事世間眾惑有聞者或不聞故(云云)此文為彼約知不知。論先後義為潤色也。
問。華玄引釋論云。先破僧已而言。此釋次第。與律不異(云云文既與論相違。何云不異。為文不異歟。為不異耶。答。先德意云。文異而意同。今云。未考諸部文。宜待檢律藏諸部方決之。
四分律第四及第五。廣說出血破僧二罪義章所引耳。
十誦律初帙。直說破僧事。不論前造出血。餘律猶可考之。
問。大論說。與四分律說。次第異。何云不異耶。答。義難也。且可云異歟。不字與有相濫故爾歟。
義云。見文次第異。故云不異。抑學者疑也。不爾者。直可云律中亦爾。而今云不異者。意顯實義無違耳。問。何不違耶。答。
問。宗家意。於菩薩位。立暖等四善根耶。答。權有實無。又於實修。五十二位一往配屬。亦有之。
華玄五云。若大辟支與佛齊。入道有二說。一云。從暖法已去入觀。至無生方出。○二釋云。佛從不諍觀去。至無生方出。大辟支亦然(文)
此約小乘義說。不論實修也。
法相大乘。立加行位。即四善根今家此義矣。
涅槃疏第七云(四依品)問。小乘四果大乘十地。既將後三依。配十地可見。小乘五方便大乘十心。初依作若為配當體。答。且一種大乘二空判。小乘五方便。前四念所生空。後四善根法空大乘十心十心生空。後二十心得法空。瓔珞作此判。若爾。四念處大乘十心。此是弟子四善根。唯後二十心。是師位。四十。一途為言非定說也(文)
此釋以十行迴向二十心。為四善根。然是一途非定說也。
問。付大經中。說四依菩薩。私經相且。始自熙連河發心乃至八恒發心云云)爾於四依位。如何配屬之耶。答。義云。若依涅槃義疏。並是初依往因也。若法華玄論。以四恒已上。為四依位耳。又義云。法華玄亦同涅槃義疏之意。問。八恒菩薩。於十六分義具解之。故知。非皆是初依往因。抑法華玄文。如何因此異義耶。答。
涅槃疏七云。問。八恒既解十六分義者。涅槃義盡不。若云盡者。此則兩死。一者明四依因人。既解涅槃盡者。佛復何所解。因果何殊。二者明前自云此中格量初依。初依已解涅槃義盡者。復三依復何處解(云云
問。此中並明初依行解者。從上四恒一分義。至八恒。解十六義。合有五恒。則應有五人。若爾。則有五依。不得言初。止是一依。此為解。答云。此亦妨。初依中。自開有五人。猶如三十心同是初依何妨。有五人同是初依。且復第二依。從初地七地。則有七人。同為第二依何妨。五人同是初依(文)今見此文。並難兩家已。偏就方。為開及通。故知。唯取方解也。言盡兩者。南北兩家。俱為難殺也。
疏又云。問。此中並明四依往因。為不然也。答。南北舊有解。北方解云。此中九恒。前五恒是弟子位。後四恒四依行。一恒則釋一依。故具出四依往行也。第二解釋。此不同。明此中並釋初依往行。以兩義。故知。得是歎初解也。一者○初依。既具煩惱性。是凡夫故。故不可依止所有言說。未必可信。故今釋初依往行。深遠發心來久也。二者以經推。非是釋後三。依仁王經瓔珞本業經。並明十地菩薩供養塵數世界諸佛。既言初地十地菩薩。○今何止言九恒。故知。九恒止是初依往行也(文)今何止言見此文。雖舉南北二家。准上所引意。在方耳。初於經具足解義。但於粗義具解。然於其中細論。有無量分。而未盡也。疏第一云。今明十六分。不可一分。於百分。何言不得一分云云大師自謙釋也。若言後三依復何所解者。設第四依。具解十六分。同此難。佛何所解。因果何殊。故知此中歎初依人。以釋人疑耳。
華玄八云(法師位也)若例四依應起凡通乎十地。是其人位。但於初依。師資之別。此自明依止之位。今就弘化分之。外凡已上。皆法師位也。次約階品。如涅槃四依品明有九人(乃至)八恒具解十六分義。此九品人。前四人既解。是弟子位非師也。後五品人。既有解義。屬法師位也。此五人四依人。即初依人。又通而為論。三十心位皆是法師也。十地菩薩念念化人。皆是法師。自優劣。如九地四無礙。為大法師也(文)
  此有二料簡義云。五人四依。五寬四約故。云四依也。即初依人已下。就初依中疑。謂上文云。起凡未知初依始終。具明分位故。故云即初依人。論三十心。又涅槃疏云。三十心中。後二十心法空位。為師位(是一途為言云云)故於此中。云論三十心皆是法師位也。十地菩薩念念已下。明後三依位分也。法師即是四依人故矣。義云。即初依人句。屬於上句。謂此五人。四依中即初依人也。
  此義雖合涅槃疏。而於句不便也。
又更義正取後五人。則為四依。八恒即第四依故。涅槃疏雖出南北解。然無評文。
  然考大師正存方舊解。吳魯南北可考處文辨之。

菩薩五法

金光明疏。引釋論云。菩薩六時五法也(文)又云。五種者何。謂懺悔勸請。隨許。迴向發願云云

菩提樹金剛座

維摩疏四云。釋迦文佛。菩提樹下初成道處。三千百里。金剛地為場(云云三千百里者。何處說耶。
娑論云。周百餘步。西域記同之。

三論玄疏義要第十終

  保延二年七月一日抄竟。自天承之比時待暇隙兩三于之間抄之。近日分卷。
三論沙門珍海記之。

血脈

文殊馬鳴龍樹提婆青目。青辨。沙車。什。曇影僧叡道生僧肇道融。道恒。惠嚴。惠觀(已上八宿並出)道朗僧詮法明嘉祥(已上四師次第元康。玄湜(已上漢)道慈律師。善議大德勤操正。願曉律師尊師聖寶正。延僧都。觀理大僧都。澄心僧都。在慶律師大僧都顯真。永觀律師覺樹僧都智藏正流可尋之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