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問答第二(二諦義短冊之上玄第一之中)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問。云何名教二諦歟。答。諸佛菩薩知法性。非有非無。為化眾生。說之為有無。是其教二諦也。
問。今此教諦中。為教理具足。為當如何。答。云教理具不具。可有二意也。一者云教門。不通理。二者通教理也。問。於所答申二義俱有疑難。先付云不攝不可爾。夫對他宗。明十異之中。第六半滿異者。他宗之義。有教無理。今宗教理具足(云云)又四重二諦中。第四重真諦無所依得始為理(云云)加之因緣無礙二諦。稱為教諦。若有教無理者。何成因緣相待義歟。若偏取教忘理。乃非滿字之義宗。還同他宗之約執歟。次言教理具足。又不明夫言教諦何更兼法歟。依之法門中以五義二文。證二諦唯教。何違文理。忽存別義乎。抑二義中正可存何乎。
答。先唯教門不攝理云。意者說有無二諦。表不二中道。取其能表教門。判為教諦也。故攝嶺興皇相承二諦唯教(云云)章主重以五義二文。成二諦唯教之旨也。但至半滿異之難者。彼他宗唯知不知不二故。唯教闕理。今以以教二諦不二故。教理乃具。云爾故於教諦中非為教理具足。彼第四重真諦始為法者。是以說言教文。且為理。而考實者。猶是教門也。故引華嚴法花等言之文。為證據既是教門也。何定法乎。至有教無理因緣無礙不成者。凡一切言說。必立故。即於教門中。因緣成已。何必所詮之理乎。況因緣教諦。能表不二理。教諦雖非自理。亦得待之成也。況如來於諦中。不二理。故以教諦。望於諦無因義乎。次教諦中。教理具足之意者。既以因緣無礙義。為教諦之大旨。若屬能表之有無。忘所表之正法者。因緣無礙義如何乎。以理從教故。雖其教諦。實能兼教理也。以義證據成二諦唯教者。從來諸師多以二諦天然理。為對彼義且申此旨。可實於具足教理也。抑二義中。且以教理具足。可存正義也。
問。於教諦中。教理具足。答申不可爾。夫義宗之習。必住師資之稟承。然山門相承之習。存二諦唯教。何忘相傳之義宗忽成別義乎。何況尋諸法真理者。不二中道正性內證言之境界也。言有無真俗之法者。諸佛如來教門因緣假法也。何乍云教二諦。強可攝法乎。加之為對他師二諦理。今明二諦為教。若猶存理為諦者。他宗義可同。更非立教諦之本意。況設般若經文云。菩薩二諦中。為眾生說中觀論。文云諸佛二諦。為眾生說法。文二諦教門之旨。其文既明也。而何今忘稟承之說。違文理之證。存教理具足之義乎。答夫二諦者。言教之通。雖待假稱。以教門二諦。其旨雖明。又是虛寂之妙。更中道之極號也。故知亦兼攝正法中道之理交也。既以因緣無礙二諦。今稱為教諦教理成因無礙也。若唯執非理者。同他宗偏執忘滿字之義宗。故玄章文云。具足教理為滿字(文)意顯也。加之教諦中。明能所三句云。亦能亦所者。理教合說(云云)云教理因緣此二皆交(文)但至山門相承者。章教此問即答之。云其有深意。為對由來以理為諦。故對緣說(文)意者如前重成申。為對諸師。以理為諦。今說云言教為諦也。既言說。明知考其實義者。教理具足云也。雖教理具足。然名教諦者。是則為對他宗。以理為諦。且立此名也。又從前三重立此名。若約第四重二諦者。以教為世諦。以理為真諦也。真諦家能表教者。實是俗諦也。若約所表屬真諦。此真諦亦是教門故。總為教諦歟。若約論云者。前三重各真諦中。若望利根人者。亦含所理。然就其能入。且立教諦名耳。玄明第四重二諦之此三種二諦。皆是教門說。此三門為令不三無所依得。始為理。問前三皆是世諦。不三為真諦。答此問。爾理與教何異。答。二諦為教不二為理。皆是轉側適妨也(文)
重條八不疏云。問以前三皆是世諦。不三為真諦。以不答得此也。問。若爾理與教何異。答。二諦為教不二為理。若以二為世諦者。不二第一義世諦是教第一義為理。皆是轉倒適所妨也。問。何四重二諦乎。答利根聞初正道。不須後二中根。聞不悟第得入道。下根轉至第三始得領解。又為釋經論(乃至華嚴又云。○一切諸法語言斷。心行寂滅。如虛空。悉欲分別真諦義。菩薩因此初發心○。即第四重立也(云云)以三根理。為第四重真諦可云也。
章云。一切大乘經空有二諦(文)意何。
答。辨教意諸大乘經空有二諦云此文心也。問。必以空為真諦。以有為世諦歟。為當亦有以有為真諦。以空為諦之教乎。答所言空有二諦者。以有謂世諦。以真諦。故諸大乘皆以空為真諦有為俗諦也。問泥恒法寶入門非一。諸經所說宗趣各異。所以或以空為真諦。或復以不空真諦可云也。是以如大品等以空言為真諦。其理可爾。至涅槃經者。以妙有不空宗旨。即可以此為真諦也。故大經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大般涅槃云云)而何今偏以空為真諦。諸大乘經其旨一准云乎。答。諸大乘經。心同以空為真諦者。夫諸法空寂妙理。是眾聖亦眼之所照也。然諸眾生顛倒故。執以為有。諸大乘經皆以無所得旨。開真空之理。實其宗一准也。涅槃一都旨不可忽改之故。云然說真實有。專妙有不空者。且對三修比丘之昔執。開四德常樂之今教耳。重探宗極者猶在真空妙理。再瑩真要者。遂歸得之正觀。判真俗二諦之時正以空為真諦也。故章之此對三修比丘昔日灰身滅智。為無餘涅槃。今日妙理不空非是判於二諦(文)文心顯也。是故考大經旨歸。亦以真空第一義。故經之迦毘羅城。空大涅槃亦空(文)既以大炎亦為空。是以空非為真諦耶。故諸大乘經皆以空為真諦也。問。所答申猶未明。夫以空為極者。蓋是大品般若之旨也。涅槃教門何必同之乎。去來品疏。明三種二諦之中。以生死虛妄世諦涅槃妙有真諦也。依之略章中云。大品二諦以空為真諦涅槃二諦有為真諦(文)經明真諦。其旨分空有也。若必以空為真諦者。良是膠柱之謂也。豈非舊醫之乳乎。若涅槃雖明妙有。對三修比丘共執故。云非明二諦者。大品明空亦對虛妄眾生。明第一義空。應非二諦正意。何獨嫌涅槃妙有。云非二諦之旨乎。
答。案正觀論意。凡聖相對。以凡夫之有云世諦。舉聖人之空為真諦。此論是大乘論。何唯為般若之一部乎。依之涅槃經自明涅槃空寂。與般若之旨異。但對三修之昔執故。說涅槃妙有。非判二諦者。只是非二諦正意。是支條之傍義也。云爾故非云全非二諦。故去來品明三番二諦中。又以妙有真諦有也。故三卷章主。是支條之傍義。非二諦正意(文)略章且大品涅槃相對一往顯其不同耳。若考實義之時。大品涅槃經。其旨異故云般若。云佛性。並是第一義空異名也。稱三懸四德。何非中道真空之著別乎。故不改空有二諦。顯諸教之一致也。
問。二智義中。明諸經二智各異也。大品空有二智。法花明三。一之二智涅槃明常無常二智也。若爾二智即照二諦差別也。二智既隨教門異也。二諦何必守一途乎。
  答。後經云。相對且顯其不同也。今總明大乘之宗歸故。不可以彼難此。
二智義。云諸大乘經通為顯道。道既二。教豈異哉。但入有多門故。諸部差別。雖經之內。具含五種。而明義傍不同。三藏唯明事理權實未辨。餘門二智大品空有為正。餘義為傍。法花三一為端。餘皆汎辨。涅槃常無常為正。餘悉兼明。問。疏經何故。此傍正。答。有二種菩薩。一直往佛道迴小大。彼若為直往菩薩方便。實惠不隨三界。不住二乘。有兩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道。○不須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又迴小大之人。於般若時道根未成。不正明三一之義(等文)此文中並有問答意耳。
今案之。總論大乘實義。以真空為正。若約部別義明權實。各異辨正宗非一也。玄以直往迴小分之。此乃為直往顯通門。為迴小更異門歟。
二智義。云如來二諦說法故。二諦名教能生二智故。二諦名境(云云)(隨二智不同二諦。又可異也。此即難也)
佛性義。云楞伽無我。為如來藏涅槃如來藏云云
楞伽第二。佛答大惠菩薩。問云說法。空為如來藏。不同外道云云)(准如來藏者。真諦亦爾。此即難意也)三卷章下卷云。○師云。若約此義而論。得作斯判。若約餘義。則不得也。此是二諦枝之別義耳○故涅槃文殊問中。開二諦。皆以有為世諦空。為第一義諦云云
問。種之中。第二法二諦。云無法世諦有法真諦。如何違乎。
答。此且就世諦中。更分為二。故非正意也。
大論不共佛法中云(十六)如無明指。亦長亦短。觀中指則短觀小指。則長長短。皆實有無說如是。說有來時是世俗。或時是第一義無或時是世俗。或時是第一義佛說無我皆實。問曰。若是事皆實。佛何以故多讚歎空而毀此有。答曰。空無所有。是十方諸佛一切賢聖法藏。如般若波羅蜜。屬累品中。說般若波羅蜜。是三世十方諸佛法藏般若波羅蜜即是無所有空。佛或時說有法教化眾生。故久後皆當無所有法藏中(等文)
問。對三修比丘故。明妙有二諦正意心何。答。經云(第一)諸優波塞。深示觀察。諸對治門。謂常無常無我等(云云)故對三修比丘者。亦是對治。悉旦之用非第一義悉旦。若以空為真諦。乃是第一義悉旦云也。
問。若總論諸教正意。唯可以正法中道。為至極也。若云真空。云妙有。並是對治用耳。若就用中。大品等經以空為真諦者。涅槃等經亦可就用中。以常住真諦常住乃是妙有不空也。答。此難極也。先善可立此難旨也。但今以空為真諦者。至極中道心行處滅語言道斷。強為空。即第四重真諦也。法花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華嚴云。一切諸法語言斷。心行寂滅虛空云云利根者。即付初番空有二諦中。於真空理實。若稍遲者。次第二三方悟正道。最純之者。至第四重得悟乃周。故以空為真諦。其致遂通徹。依此義門。今作定說耳。此即以中道體。從空義用談之。若體用別明之時。諸經唯以中道為正。餘皆傍耳(此義可祕之)
涅槃經四云。如來亦空。涅槃亦空。是故菩薩一切法。皆悉是空。是故迦毘羅城。告阿難言。汝莫愁惱悲泣。阿難即言。如來世尊眷屬皆殄滅。云何不悲泣耶。如來與我俱生此城。○阿難汝見毘。真實是有。我見空寂無所有(文)
問。對阿難小乘心智實有所見皆空也。明世諦中之空也。何忽以此為至極理乎。
答。若但是世諦中空者。何云如來亦空。涅槃亦空乎。涅槃五云。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如瓶。無酪則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猶如彼瓶。香味觸故名不空(文)
五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大般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見中道云云
九云。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者。非無漏常住之法。佛性。相常住。以說眾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皆為無(文)
四云(加葉品)十二因緣佛。性相常住云云二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有方便隨順眾生說二諦。○男子有名無實者。即是世諦名有更者。是第一義(文)(此難文也)
問云。何名世界悉旦耶。答。眾生說瓶衣等。世法世界悉旦也。故章引智論說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文)問。爾此世界悉旦智論不破不壞乎。
答。論說之云。前三悉旦。可破可壞(文)故世界悉旦。可破可壞云也。問。二諦悉旦。是開合不同也。尋相攝之意。實義異矣。所以世界悉旦。即世諦因緣法也。中道正觀之習。更不壞因緣世諦歟。是以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是宗家旨歸山門之要樞也。而今習世界悉旦不壞者。雖依論文。猶可設劬勞乎。答。四悉旦。誠如來教因緣二諦也。更非可破壞。然言前二悉旦。可破可壞者。本設尋論文。隨出論文也。論言可破壞者。且對真諦實相之理。作此說也。意者第一義諦。是究竟極理。實其無改變。世諦假名法。其義未究竟。若入第一義諦中者。乃失其名相。依此義邊。且云可破境也。故章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有。第一義悉旦即無(等文)若夫論二諦相成義者。真諦俗諦並不可壞。云不壞假名而說實相者。蓋此謂也。或又前三悉旦。取能謂之情故。且云可破壞耳。若論正因世諦者。更不可破壞也。
問。所答申未明。夫尋悉旦之名義者。取二諦究竟。即以此四悉旦。總攝八萬十二諸教。依之論文。自云皆是真更無相違背(文)若許世界悉旦。可破壞者。是非論文自相違乎。言真諦究竟故不壞也。世諦究竟故可壞者。二諦既同究竟。故為悉且。故更非會釋之端乎。加之以全者。第一義無成。世諦破壞義者。又以真如實際。云世界悉旦。故第一義悉旦有破壞義乎。若所言者。二諦不可得相成之義。何云相成破壞乎。又前三悉旦。約能謂之情故可破者。二諦共可破壞。若依本於之二諦真諦亦能謂之情也。第一義悉旦何必破壞歟。若言取能依教諦為悉旦。故不破者前三悉旦亦可是教。何取能謂之情乎。爾者所存二旨俱不成如何可答申乎。答。悉旦總名者。雖是究竟義。然然真俗相望。一諦挍量。非差異。故二諦悉旦。雖俱不可破壞。然真俗相對因緣之壞不壞。亦可有其義也。所謂佛說世諦意為顯第一義也。所說義理。遂歸入真諦。故世諦究竟云也。既歸會入第一義。故且云破壞耳。非除破次之能謂之心者。取明四悉旦其義非一途。或以因緣二諦。分為四悉旦。若依此義者。四悉旦俱不可壞。但論言前三悉旦可破者。取能謂為前三悉旦。以因緣二諦共為第一悉旦之意也。此則顯取聖得失。以迷執世諦之前三悉旦也。其教二諦及本於真諦。為第一悉旦之意也。
  釋四悉旦。有多途義者。可見下所引之文等也。
問答之私記云。問。何以得知。本於四重乎。答。法花玄第四卷末。明立四重二諦之所以。六義中。第二依諦說法義云本。於亦四重。問。若所依二諦。與能依教諦。俱四重者。彼四重有何別乎。答。四重不別。但能所義異(云云
花玄四云。二者為釋如來二諦說法。若言如來。常二諦說法者。若說空說有。應二諦。今說非空非有乃至不二。應不二諦。是故釋云二諦三門。說此三門二諦也(云云
今謂私記云。四重者。准成之歟。意云教諦有所依故耳。
二諦章上卷云。然四悉旦。只是二諦。但合離為異。○四悉旦實義二諦二諦究竟名四悉旦(文)(更者諦義悉旦者。究竟義也)
又云。問何意如來說法。不出二諦歟。解云二諦即是四悉旦。三悉且。三悉旦即世諦第一義悉旦即是第一義諦。四悉旦攝。十二部經攝。八萬四千法藏法更盡○二諦所依二諦證四悉旦(文)此文悉旦。是教二諦見歟。然可有料簡也。
智論第一云。四種悉旦。一者世界悉旦。二者各各為人悉旦。三者對治悉旦。四者第一義悉旦。四悉旦總一切十也。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真實無相違背(文)
又云。第一義悉旦者。一切法性。一切語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分別。破教說佛辟支佛阿羅漢所行真實法。不可破。不可散。上三悉旦中所不通。此中皆通。所謂通者。離一切不可反。可勝。何以故除第一義悉旦。諸餘議。諸餘悉旦。皆可破(文)
諸餘悉旦。是前三也。
二智義。引論云三悉旦。可破第一義悉旦。不可破而以此證。方便為用實相為本也(云云)取論疏三聞云。而云八不第一義悉旦。花玄三云。前三悉旦猶可破可壞。第一義悉旦。不可破。不可壞。最上無過去(云云
中論疏記上卷云(仙光院)四悉旦。不同(乃至)又此疏第三卷說師。又云此非世諦第一義即是中道第一義耳。有三論之法。皆名第一義言說之教。名三悉旦。故此疏第二卷云。又此八不正是第一義悉旦等。又云三種中道。並是第一○又二諦章云。三悉旦是世諦第一義悉旦。是真諦也。
二諦。四悉旦。相攝異義有也。
疏記又云(上卷也。上所出文。次文也)八不攝四悉旦。是義難見。何者三悉旦。可破第一義悉旦。不可破故。三悉旦法體亦三悉旦歟。執著病旦詮第一義教。以此三義名可破是病。然顯舉第一義悉旦耳。何以八不攝。四悉旦乎。大論中論八不釋。第一義悉旦者。應言舉第一義。以其內說世諦。若爾三悉旦。顯言可破如何。說第一義悉旦內乎。故以八不攝四悉旦。不成就。然興皇師。四假義中云。三悉旦言可破。或皆迷第一義悉旦。內具二諦。名第一者。世諦性。生真諦離似生故。同上之八不即是二諦。今云八不。即第一義云何前後相違
答。不違何者。上但言用中此處言體中也(云云
疏記中卷云。問。有處云三悉旦為世諦。今言三悉旦可破者。應破世諦。答。為顯第一義故說世諦。是未究竟故。名可破耳。非深破言者也。又三悉旦。可破者以能謂之心。三悉旦為世諦者。以所執之因緣法。何者就本於二諦俗諦。是共名能謂之心。故於第一義悉旦。具二諦義如常(云云
以上三此中有二義也。
中論疏言。○世諦破實生滅不生不滅真諦。則假生宛然。即是無生故不破也。所以經之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論云因緣生法即是空。若破假生滅者。則違此論(等文)又可今破此假生病。故言破假耳。而不破因緣得假。世諦性則破而不收真諦破假。亦破亦收。破言能迷之情收所違之假。改除其病而除(等文)
大論八云。邪見人於諸法斷滅。令空摩訶師和諸法真空不破不壞(云云
  瓔珞經佛每品云。不壞假名諸法。故不空諸法即非諸法故不云云
問。付法門。盡不盡義如何。答。真俗二諦中。諸法有二意。一者諸法悉盡。二者諸法不盡云。二義可有也。
問。爾者付法盡門。旦常住佛果為通真俗二諦所攝為當何。答。以常住果德。通可真俗二諦也。問。常住果德。唯可真所攝。夫佛果圓德。是無為不變之法。更非虛妄立之相。是以妄想風靜。真如水澄。既非隔別浮虛之法。何通可攝世俗中耶。是真固豎更之德也。偏可云真諦所攝也。若強攝世諦虛假法者。還可墮生死之忘法也。依之涅槃經中。云世諦生死時生非生死者盡(文)
大智論文云。真如實際世界悉旦。即第一悉旦故云云佛果功德。既真如實際攝故。云如如如如云云)加之正觀論云故。知一切法空無聖人第一義諦為實(云云大經文。又云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文)准此等諸文。一切世諦。於佛果悉歸第一義諦故。知第一義諦。更無別法而何今以佛果功德。通真諦二諦乎。答。於佛果德凡有二種差別。一者涅槃法身之德。是真諦攝。二者方便菩提報身之相。可屬世諦中也。加之佛果應化利他之用。何必真諦所攝乎。故體用分。真俗共備。但大經中云。世諦不生時盡者。論於諦迷情世諦耳。若談因緣無礙二諦者。佛果位中真俗俱可具也。
玄云。常三解。第一莊嚴二諦不盡○(佛果二諦攝)第二開善二諦攝盡(佛果二諦攝見然不分明也)第三治城解云佛果真諦所攝。而非俗諦。所以爾者佛果真實之法。虛假體妙絕故真諦。舉辟水澄隔以風潮因緣故生波浪。若風息浪靜。還後本水之清。內合本唯真諦之理顯。煩惱之風起致生死之浪。生死既息還一真之理。故大經云。世諦生死時名生。不生者盡也。不生即是佛果生滅世諦。今並不同。○不同第三解者。若言佛果真諦世諦者。即失機照之能也(云云
付盡不盡二門。委可案也。取佛果位。有空不二之三義。俱偏見也。
涅槃經九云。云何不生男子安住世諦。拘出瞋時是名不生不生男子是涅槃生相。是名不生不生云何不生男子世諦時是名不生(等文)
智論一云。○四悉旦。各各有實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悉旦。故第一義悉旦。故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旦。故第一義悉旦故無(文)

大乘玄問答卷第二

  永享八(丙辰)年三日於東大寺北室花藏坊之西密乘坊書之畢。
意趣者當年別宗讚義大乘玄回至惡筆難多其憚如方加人數間難去書之耳也。定而可有惡宮落字稱祈智古計也。
  三論末葉英祐(年廿歲戒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