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問答第三(二諦義短冊之下玄第一之下)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問。大品所說。三假如何。答。以四塵成根大。為法假眾生。假人是名假。一切名宗。皆是名假也。
問。今此三假中。且其名假者。唯取能詮名宗歟。為所詮義歟。答。名假中廣攝能詮也(所詮
問。案章現文。但以能詮名字。立名假也。故玄章文引經。云一切名字名假云云)明知唯取能詮名字也。依之淨影義章中。智論意申二釋。並以所詮不為名假。爾今依何文理。云通所詮義乎。況若以所詮既為名假也。
更以何可為法假假乎。答。宗家正意。在圓假圓中之旨。若論其圓中者。無法中道。若圓假者。亦一切假名也。良以諸法稱盡。假名之中以三假諸法意在名假矣。故章云。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義為法假(等文)所言本通者。總為別宗本。故稱為本廣攝能詮。並合能成所成名之為本通也。但言一切名字名假者。通能詮所詮稱名字。意顯諸法。但有假名有實事耳。夫名假本通者。受名三假之中。以名假為其體。故其義尤廣諸法也。若取能詮名字者。既云不攝所詮義。何旨本通之稱耶。例如圓成等。三假中以待為本。其義尤廣。無非相得假故。云相傳為本。云相傳假通也。今以名假為本例之可習也。至淨影解釋者。更存別義門。與今意可異矣。
玄第三門云。經文一切諸法。但有假名。但有名無實云云
涅槃二云。有名無實者。即是世諦云云
玄云。故大品波若及五隱為法假菩薩一切名字名假云云)經第四卷三假品。
問。大品所說三假如何。答(云云)問。且名假中。唯取能詮名字歟。為當如何。答。唯取能詮名字。立為名假也。
問。名假之中。廣可攝能詮所詮也。夫言說皆是待之假法也。故章下文云。亦得中為假。一切言說皆是假故(文)既以中道正法。於亦為假法。況所餘諸法畢。加之章正申三假相。云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義為法假(等文)意者名假是總也。於中開法假云也。既其總也。何不通所詮義乎。
答。凡以三假論之。諸法悉假也。而假法家之能詮通為名假。於所詮義中。分法假假故取能詮。為名假之體云也。故章云。今所用者。以四微成根大並法假眾生假人此是一切名字皆是名假乃至)故大品云。一切名字名假(等文)心顯也。淨影義章中。亦取能詮。不所詮也。但云就名假中取能成為法假等者。就名假所詮義中。開法假云也。非是所詮名假矣(此者一往之傍義。以前義可正也)問。章云有於凡實空於聖實(文)意何答明於之二諦也。所謂有於為實。是名世諦空。於聖實是為真諦也。
問。爾凡聖人所。凡空有二境。為真俗二諦歟。答。今此於二諦者。唯空有之兩情為諦。不取空有之二境也。故章云。不凡空有二境為(文)
問。夫真俗二諦正是空有之二境也。謂一色望凡為色。望聖為空。此則望取聖兩情論空有二境故。下法門中云。等於聖是空。於取是乃至佛性常住云云)既云性相常注宣非空有之境乎。又第二門明得失。三句云前句即於境後一句教境(等文)若但取二情為於諦者何得云於境耶。爾何今云不取空有之二境乎。
答付空有二境。可有二意也。與言之者。心必有境。既有兩情。何二之境哉。故且云於境也。然論實義時者。離凡聖之兩情有。空有之二境。諸法曾非空有。而為空為者。但是情之前相也。是故但有空有之情。空有之境也。今依此理故。云不取空有二境為諦也。或又諦者是實義也。空有更非更而以為更者正在兩情故。云不凡空有二境為諦也。非全空有之境矣。或未於二諦是迷教之於諦也。此唯取空有之情。若論所依二諦者。亦可通情理也。如來於諦中道為境。即以中道境為真諦也(又以因緣二諦即可為如來於諦也)
玄云。次二文證二諦非教。若言真諦是教者。經云佛性常住。而教佛。方有無佛即無。何常住。經云十二因緣佛。常有之。故世諦非教(云云
  難二諦。唯教之有五難。二文此是二文也。
玄答文也。又云。二種。一於諦二者教諦於諦未曾有。無而於凡是俗諦。於聖是真諦。於凡是俗諦。故萬法不失。於聖是名真諦故。佛性常住教諦諸佛菩薩了色。未曾有無為眾生。故說有無。為二諦教。令因此有無悟不有無。故有無教而舊義明二諦是理者。此是於諦耳(意明前二文。是於諦也)
涅槃經九云(佛告法王涅槃云。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本無者。非無漏常住法有佛性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云云)(是真諦常歟)
同經三四云(迦葉品)十二因緣佛性常住(文)(於諦可為證文
涅槃七云。○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何以故諸佛世尊。為第一義故說於世諦。亦令眾生第一義。若便眾生不得如來第一義者。佛不空世諦(文)
  始句明於之真諦耳。玄所引之文也。
問。攝論所立三無性如何。答。六塵無相。名分別無相性。本識無生依他無性二無我無性。名真實無性。性是攝論所立三無性理也。問。爾今宗家之意。可許攝論所說三無性理。為正義乎。答。攝論所說。三無性理。可是正義也。
問。夫三無性者。續遣三性法相。立無生義。既滯凡相之一偏。隔中道之圓旨。若明無性義。宗者豈叶正觀旨歸哉。故中論文云。無性法亦一切法空故(云云)今論宗既舉無性法。亦能遣之。章文自之今論遣三無性故。言皆得待(云云)今何凡所破之異義。還為宗之理乎。凡魚目為夜光。採瓦礫謂黃金。豈非此謂哉。
答。三無性理。本出論誠說。攝大乘論。正是天親論主釋文也。既是大乘了義旨歸。今何強嫌此義乎。誠性執之迷失。分別無相性。付真俗中道。談無生無性理。既開正觀玄門。豈非得之素宗乎。故存三無性理。可為正義也。但今論意。遣三無性者。遣定執之無性。非遮無性真理之學。攝論師者。是漢土之學者。非關論主意。故淨名玄中云。問二論主如何破。答。二論主實相成(文)龍樹天親論師。悟似破。中觀攝論兩部意。互相成云也。是知天親無性為成。正觀中道龍樹無性。非違攝論之宣通可答申也。
攝論所立三無性如何。答。如前。問。爾者正觀論意。三無性法乎。答。大乘正觀意。可三無性法也。
問。正觀三無性。答申如何。夫三無性理者。般若真空旨歸無生正觀境界也。無著天親弘教。寧背龍樹提婆之宣通乎。
破邪顯正之談。還嫌大乘之正義乎。
答。夫正觀論意者。執不破。理不顯。非性非無性一更之淵符。斯顯云二云不二三觀之虛明彌清。然尋攝論無性者。且遣三性妄執。成皆空之一偏。破我情相立無性真如。遣執未盡。顯有餘。是故今論宗猶可破其說也。但天親之宣通不可違。龍樹弘經者。誰言龍樹正觀。遮無著天親之說。但是學攝論之輩。不解論宗之旨趣。滯無性一門。妄中道正觀無性法亦無云文。重遣其偏執耳。此乃對教成迷之執心。非破論師之正義可云也。
玄云。三無性者。知塵無相。故言分別無相性。依他無生性者。知本誠無生。故言無生性知。無我無性。故真更無性相縛(文)
淨名玄第六云。一為學大乘唯識論人。不取三性三無性。○以此為極。今對破此。故中論諸法復異。故知皆是無性無性法亦一切法空故。問。二論主云何破。答。二論主實相成。天親無性破故。偏歎無性學人不可遂守無性龍樹中實遠離諸邊顛倒云云
攝論第八云。若菩薩見名自性說。至別說。唯分別為體。得入分別無相性。若菩薩但見亂種相。此亂不成故。不可說因緣。不成故不可執。生死。此中分別既無。言說不可得。則入依他無生性。若菩薩見此二義有無無所有。則入三無性非安立諦。文。
攝論一云。一切佛法無所得為性。此是正說。由三無性。不可定說有無。故雖以得為性。亦義。若離佛法不能得別所對治。或不能得安立對治道故(云云
問。三云真如大乘法大乘十二部經說法門。皆共顯此真如一切正說。於真如法一味名相
問。付斷結得道義。可有見得道者乎。答。無見得道者也。問。眾生根性非一准。泥洹實有多門。何皆見空得道。復無見斷結者乎。依之成實人法二空。人悟之超凡。毘曇三世實有。緣受之成聖。偏言見空得道者。恐可墮偏執一門。全嫌得道者。為非圓通之論談。依之大師傍釋。云毘曇人見得道有解斷惑云云)(道理之上)違文在傍如何可成申乎。
答。大乘小乘不同淺深。悟悟雖異必依空除迷。是聖教宗。依之中觀論文云。聖人真知顛倒性空云云十地論中。以生空法空。分大乘小乘也。論斷結得道。何不依空法乎。但至毘曇有之文者。是毘曇成實相對一往顯其不同耳。可謂毘曇但明陰上無人之空。未說五隱法空。且凡法體猶殘與有觀名。明空不盡故也。若論其得道實義者。正由空觀也。謂由四諦觀門。證無我真理故也。良以凡夫三有聖人二空。是迷悟宗。解惑之綱領也。依之毘婆娑論中。申論宗旨。磨諸法之鏡。無我影像自然現。如俱舍論無我印為宗旨也。見空得道之謂其誠明矣(或小乘自論有見空。以大乘意見。彼者實可見空得道也。但不如成實執也)玄云。(第三門二諦體)○今聖人皆見空料結。明知空是理。文中論縛解等疏云。所言解者。毘曇之人。得道。以有解斷惑成實人。見空成聖。以空解斷惑大乘斷惑亦同成實。用空解斷。同毘曇云何故明凡夫斷惑成實凡夫不斷。但明伏乎。答。曰以毘曇得道外道有。是故斷惑成實見空得道外道不見空故。但伏不斷(文)
大品疏五云。身子問意。上既無生。為無生得道。為見生得道。此即是數論空見得道義也。若作難意。若以生法得道。生是虛妄故。若以無生得道。汝上之無生道。云何無生得道也。○答中明無生不得道。即彈數論義也(文)(此文並非及見空之二宗也)
三論玄云。然道實非有。遂言得道。乃是見道也。故淨名云。無染若染於法。乃是染著求法也。又夫者。有見見道○(云云
問。得道者可有乎。答。得道者。可有也。問。得道不著。夫小雖異。並以空證道生法雖異空法也。所以二乘生空斷惑菩薩證法空成聖。依之章文云。今聖人皆見空得道(文)豎者今何違道理忘現有見得道者成申乎。
答。性欲非一准。得語區分也。或不二中道大果。或依有無之用取小果。並不壞法共叶真理。依之如成實者。見空法開覺。如毘曇人者。依有門入道。何必執門。可嫌得道乎。但至玄章之文者。雖得道之人。非陰上無人之觀。且依此義邊。以他師義也。若論實義時。猶有空入門。不異依之縛解。疏云毘曇之人。得道等。大智論文會皆是相違背也。若偏云見空得道。全嫌得道者。豈不違此等文理乎。
三論玄云。又釋論云。四種門。一者阿毘曇門。二者門。三者毘勒門。此云篋藏也。四非有門。不得般若方便。學毘曇門則有見學於門。則墮空見學毘勒門。則墮亦空亦有。學非空非。有則墮愚癡論。若得般若無染著。隨機適化利人無相違背。而成實毘曇各執實有。互相排斥障道。增見皆失佛旨(文)
  法花玄第二引此說同之。
八云。○如是等種種異說。無智問之謂為乖錯。智者三種法門。一切佛語。皆是法。不相違背何等是三。一者勒門。二者阿毘曇門。三者門○三百萬言。大迦旃延之所造。佛滅度後人壽轉滅。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得道入撰為三八萬四千言。若人入勒門議則無窮(云云)又云。若不得般若波羅密法。阿毘曇門。則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勒門。則有無中(文)
  第二云。勒秦言。篋藏也(云云)又云勒略說。三萬言。○非阿毘曇云云
四論玄十云。○俱舍論引如施設成論。亦云施設經中。即是論也(云云
問。論文(上)不見非有門如何。答。為先尼梵志說之歟。又為惡口車匿。說有無經等者是歟。又訕太迦旋廷也。呵陀迦旃延異可習之。
中論有無品之呵陀迦旃延經中。正見離無(文)
章云。若理外凡聖。皆是顛倒有所得行俱是凡夫(文)意何。答。付理內理分別凡聖之時。理外凡聖。俱是顛倒有所得行故。並名凡夫云此意也。
問。設雖理內。雖理外聖人。應是只聖人。何乍云聖人。不求理外之失乎。況若夫理外者。何可成聖人乎。若又許聖人者。何還可云凡夫乎。
答。夫理內理外者。分迷悟之深示得失之基也。若叶得之正觀者。人法事理悉為理內。有相戲論者。因果染淨併名理外也。是以小乘聖者。纔雖待小乘證。未叶大乘無所得意。故是顛倒邪見有所得行。可屬凡夫類也。既起涅槃。四顛倒。豈非顛倒之人乎。
未時中道正觀。何足稱聖人耶。誠以有所得心見者。若凡若聖從能之情悉名凡夫云也。
  二義。先義為正。故佛性義云。若言一切諸法生滅者。皆是理外悉屬別(等文)
問。於諦中得失三句於諦教諦如何判歟。
答。前句即於諦一句教諦也。問。三句雖異同。是於諦差別也。何取第三之一句。得稱教諦乎。若此判者。立教於諦之不同。豈非無用乎。論能依所依差別。則為虛設。爾者如何可成云乎。
答。第三句者。是皆得之句也。是則知有無於諦。即知不二乃至五句。皆得清淨。此於諦不二中道故也。所以前於境轉名教境也。不轉時是於境也。於境轉時。即為教境。故以於諦之第三句云名教諦也。
  問。於境轉成教境者。只是教諦何為於諦乎。
  答。雖轉成教諦從本於諦。是故為於諦之第三句也。
玄云。於諦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亦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凡於是有。此有為失。諸賢聖真知性空。此空為得。二皆失者。二皆是於故二皆失。二皆得者。只知於二。即知不二。既非二非不二。五句皆淨。然此三句句。即於諦一句。即教諦句。即於境後一句。教境即不轉教境即轉也(文)
問。章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文)意何。答。此引淨名經文也。意者以不生不滅。為無常名之義也。云此意也。
問。以不生不滅。可為常住之義。無常名字。以生滅反壞。可為其義也。而何今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云乎。
答。解名義四種釋義其宗逼也。且其中以生滅無常。以不生滅為常義者。是隨名釋義意也。如俗以不俗為義者。是顯釋義意也。今為證此顯釋義之旨引此文也。佛說無常生滅法者。為顯不生不滅中道也。此即顯釋義謂也。
維摩經上卷弟子品。呵迦旃延云。無以心行實相法。○諸法畢竟不生不滅無常義(等文)
四種釋義者。隨名釋義因緣釋義。顯釋義無方釋義也。且因緣釋義者。自性有。是無之有也。有待無故有也。此則顯有也。
問。此與顯釋義如何異歟。答。俗以真為義。真以俗為義者。是因緣釋義。亦名互相釋義矣。俗以不俗為義。真以不真為義者。顯釋義也。謂互相釋義者。成假名義。顯釋義者。顯中道也。
問。章云。小乘觀行。先有法體折法入空(文)意何。答。小乘觀行有色心等法。後以空觀分折法體令空云也。
問。小乘云。法空元出成所說然考論文。云深厭生死。皆以見法本來不生無所有故(文)小乘論宗。既云本來不生。今定先有法體似違彼說。爾何可答申乎。答。小乘淺近之悟。未至本來空之旨。其本來空寂之妙理士之觀行耳。是以小乘觀行。必先見五陰法體是有。然後方入空觀也。大乘正觀。即不必此。謂假有宛然即空也。非是折有法令空若爾大乘小乘觀行。其途遙異也。本來空理誠論雲泥。勿以螢火之明。渾陽之光矣。但成論言本來者。可分折之理本有耳。不如空有宛然義也。玄云。小乘觀行。先有法體折法入空。故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今大乘觀相待者。不立法體。諸法本來不生無滅(文)所有故(云)難文也。
又云。是故行者不見五陰。但見陰滅(云云)答。文也。又云。如法經中。說行者無常敗壞虛誑厭離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淨。是人於後見五陰滅。是觀乃淨(文)答。文。大論不共法中云。復次若大利眾生。為無我利根眾生。說諸法本來空云云
  久安五年九日。
  以八條三卷章問答。
問。論文云。諸佛二諦眾生說云云)爾為凡說有為聖說空可云乎。答。非謂為聖說法也。問。諸佛說教。必任所化根機。說空有教法。可被凡聖二緣也。凡夫有故。依有說法可開解聖人知空。依真諦施教可得語也。如為小根小莖授小法。為大根大莖與大教。依之興皇大師。判為凡說有。為聖說空乎。答。為凡夫眾生。說空說有。然借凡夫有為凡夫說有。借聖人空為凡夫說空云也。但興皇所釋者。非釋中論眾生說之父故。非相違歟。
三卷章上云。既云二諦。為眾生說法何得言。為凡說有。為聖說空。為二諦說法乎。
(文從來諸佛之為凡說有。為聖說空。今非之)
又云。親道二諦。為眾生說法。何時道為聖說法乎(文)問。付佛說空有教。爾為聖人說空乎答。為聖人空也。問。聖人悟空為轉悟。可明不空何勞說空乎。豈非無用乎。
答。因緣空去滯空之執。令悟不空也。故三卷章上云。為聖說空令悟不空(等文)為凡聖說法三節不同可見也。
問。付於諦二種。且所依於諦者。佛未出世(乎)答。所依於諦是本者。且約釋迦一化為論。釋總未出之前已有。於此於諦(文)(三卷章上)
  問。付所依二諦世諦者。可爾真諦何先有乎。出世後。悟空佛未出世者。誰自悟空法乎。
答。三卷章中云。有境既常有。境亦常有。諸賢聖常知諸法空。亦常有。此境。今時亦天然之境。亦天然(文)意云。且望釋迦教。云先天然之智。然實依先佛教空也
問。諸佛二諦。為眾生說(文)爾為眾生說不二法非不二法可有乎。答(云云)問。兩樣。有之者。傍釋中云。說二諦真諦。說二諦二見二諦令悟不二云云此之已。結一切經論。凡者不三種(云云)既云不過。此三明知。更無說不二等法也。若依之言無者。既四重二諦。其前三重。並是教門。其不二是第真諦。其非二非不二者。第三重之真諦也。豈教門不二等法乎。況般若經文。云通達二(云云維摩經中。說不二法門也。豈唯說二諦法乎。
答。既四重二諦故。不二等法。亦是二諦中。云真諦也。今望此教二諦。以理為不二也。
問。付二諦利益十二門論。明二諦自利利他共利之三種益也。爾付下化之益。如何判之乎。答。明利眾生益(文)(三卷章上)問。可通下化例如具自利利他。如何。答(云云)(所言三利者。令眾生得之故。且云爾歟)三卷上云。
問。三藏教法。邪見者。爾覽何物成此事乎。答。六師外道。尚起邪見。況於三藏中。不得邪見乎(文)
問。邪見顛倒。元是外道之情執也。彼於外道中。起邪見者。在絕言之事也。三藏教法。是如來正法。於此起邪見者。其事甚難。何以此覽彼乎(可云佛法尚起邪見外道哉而今返之)故尤不明也。答(云云凡夫著有。尚起邪見三藏說空。何不起空執乎云歟。
三卷章上云。於外道中。當得起邪見。如六師云。無黑業黑業報等。於外當得起邪見。覽於三藏不得邪見乎(文)
問。為證第四重二諦。引得道果等文。爾此法花信解品文歟。答。三卷章引此文云。是故經云。不明指何經故難知也。問。若非法華文者。所引文既在法花信解品。此經既大師宣通於世亦盛行。既不指他經明信解文也。若云爾者。為破二乘執。明第二諦。令修菩薩行。今既二乘悟入菩薩道之(文)但可第重意加之。其深微妙法。是相之文。證第四重真諦。今何以初心淺位之信解。為佛與佛之境界乎。答。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之文。又證第四重也。然三周聲聞。同領解此旨。良以發心畢竟無別故也。初心佛智故。云入佛慧也。但以第重。為破二乘執修菩薩行者。是一往之意也。問。付明相待義。具俗於諦有待義乎。答。三卷章中云。不待有待義(文)問。宗家習凡佛法中無非因緣。若非因緣乃是外道之性執也。依之真之於諦待俗於諦也。若以真諦俗者。還可以俗待真也。然何云不待乎。
答。三卷章云。凡但有俗有真。聖有真還無俗。是故俗於諦二諦待義(取意)又云言亦有待者。聖有權二智。就權智中有兩智。知俗虛於聖。非諦二知俗虛於凡是諦。就此而論亦有二諦待義也(文)此以真待俗之所以也。然以此所以。不以俗待真者。俗諦屬凡。真諦屬聖也。凡位有俗諦。而無實智。故不知真者。於聖是諦聖位真諦。而以權智知俗於凡是諦。故聖位所有真諦。得待俗諦也。凡位所有俗諦不得真諦也。
  以上八條。三卷章問答。

大乘玄問答卷第三

  永享八(丙辰)四日(未時)於東大寺三面僧坊北室花藏坊之西密乘坊同九日筆始上中三卷六日間書寫之者也。抑意趣者。當年四月別宗談義文。大乘玄自始可有沙汰由聞間內內為稽古加人數間如方至惡筆雖多其憚過不見返失書寫處也。依可令此功力現世安隱後生善所天長地久御願圓滿所也。
南無大聖知見照明給。
  三論末葉英祐(年四五酉戒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