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

   元興寺護命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略顯因明門十(顯示釋名門。顯示六因門。顯示九句門。顯示立破門)

釋名門者。因明有五。一因之明。二明之因。三因興明。四因即明。五屬在何義。有五。一諸法本真。二立破幽致。三所立義宗。四陳那本論。五屬在何教。入者達解論者簡藏之名。
問。初因之時其意如何。答。因謂二因。明謂因之教也。言二因者。一言生因。謂言論立因之言。二智了因。謂敵論者了因之智。今說二因而令入解諸法本真。故名因明論也。明即教也。
問。次明之因其意如何。答。明者敵論者智了明也。因者立論者生因。其生因是智了明一。今以此因而令入解立破幽致故名因明論也。
問。次因興其意如何耶。答。因者立論者生因也。兼與義而為因也。明者敵論者智了因也。兼義與言而為明。今以因與明而令入解所立義宗。故名因明論等也。
問。次因即明其意如何。答。二因即明也。雖生因非是了法。而明之因為明也。
問。第五屬在何教其意如何。答。因明理俱前四。為屬在。見而可知。
問。因明之法。宗為所立能立。何故不言宗明喻明而唯言因明耶答。因明大旨舉所樂宗而以因喻能成立之也。宗唯所立喻唯能立因通能所以寬廣故因明。或因寬三相名義亦復廣故。因明
問。因三相。其意如何。答。言三相者。一遍宗法性。同品定有性。三異品遍無性。若言因時遍在三處。以寬名因明也。
問。名義寬者其意如何。答。言因之名既通三處。即義遍三故云寬也。
顯示六因門。
六因者。生因三。了因亦三。故名六因生因三者。一言生因因。謂立論者立因之言也。敵論者智了因之因。故名生因二義生因。謂立論者言所詮義。即生生而名生因三智生因。謂立論者發言之智。即現比智了因三者。一智了因。謂敵論者了因之智。憶念本極成智。二了因。謂立論者生因也。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三義了因。謂立論者義生因也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
問。者言義雖非了法。而了因之因故名了因者。若爾生因了因之因。何故不了因耶。答以隔言故不名了因
問。如是六因各有別體。答。以體唯四。以義有六。以略唯二。
問。以體四者何為四耶。答。生因三者。立論者發言之智。言所詮之義所發之言。如是三因生因三也。智了因者。是敵論者了因之智。為四也。
問。以義六者何等其耶。答。立論者之言及義者。以敵論者了因之因了因。此即義意非有別體故為六。
問。以略為二者其義如何。答。一生因。二了因。是即略三。問。因既有六。或有二四。其因之果有幾種果。答。果有二種一生果。謂敵論者了宗新生之智。二了果。謂立敵者了因顯了宗也。生因之三望於生果而為因也。了因之三望於了果而為因也。大綱職是。學者之。
問。生因者是本欲生了宗新生之智也。了因者是本欲顯所顯了宗果。然則六因二果顯然。人以智了因為了異者。其意如何。答。如是迷謬世間繁多。不可典據。
顯示九句門。
言九句者。三種三此則九句。初三句者。一同品有異品有同品有異品非有。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也。中三句者。一同品非有異品有同品非有異品非有。三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後三句者。一同品有非有異品有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三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也。九句宗頌曰。

常無常勇 恒住堅牢
非勤‧遷‧不變 由所量等九

一句者初三句宗。第句者中三句宗。第三句者後三句宗也。九句因頌曰。

所量‧作‧無常 作‧性‧聞‧勇‧發
無常‧勇‧無觸 依常性等九

第一句者初三句因。第句者中三句因。第三句者後三句因。
問。作量如何。答。第一同品有異品有者。如論師。立為常(宗)所量性故(因)喻如虛空此中常宗瓶為異品所量性因。於異品皆遍共同品有異品非有者。如勝論師。立聲無常(宗)所作性故(因)喻如等(喻)無常之宗空為異品所作性因。於同品有。於異品無。第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者。如勝論師。立聲無間所發性(宗)無常性故(因)喻如等(喻)勇之宗以電空等而為異喻無常性因。於同品有。於異品中電等上有。空等上無。此即初三句也。中三句中。第一非有異品有者。如論師。立為常(宗)所作性故(因)喻者虛空(喻)此中常宗瓶為異喻所作故因。於同品空上無。於異品瓶上有。第同品非有異品非有者。如論師。對弟子為常(宗)所聞性故(因)喻虛空(喻)此中常宗瓶為異喻。所聞性因。異品非有。第三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者。如論師無常(宗)無間所發性故(因)喻虛空(喻)此中常宗以電等而為異喻勇之因於同品一向非有。於其異品等上有。電等上無也。是中三句也。後三句中。第一同品非有異品有者。如論師。立無間所發(宗)無常性故(因)喻若電空(喻)此非勤宗瓶為異喻無常性因。於同品電上有。於空上無。異品一向是有也。第同品有異品非有者。如勝論立內聲無常(宗)所發性故(因)喻若電(喻)此無常宗空為異喻勇之因於同品等上有。電等上無。異品一向非有也。第三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者。如論師。對勝論師立聲無常(宗)質礙故(因)喻若極微虛空(喻)此中常宗以瓶等。而為異喻質礙因。於其同品虛空上有。極微上無於其異品等上無。於樂受有也。門論中。料簡頌曰。

於同及二 在無是因
翻此名相違 所餘皆不定

言於同者。謂能立因於同品有。言及二者。於同品非有也。言在無者。此能立因於同品有。在異品無。及同品中亦有非有。於異品無也。言是因者。此二因者是皆正因也。言翻此名相違者。違此二因相違因
問。此九句中。何為正因。何為相違。何為不定。答。前頌已顯然。今重料。第二‧第八二為正因。第四‧第六為相違因。自餘五因不定因
問。且第正因量中。如論師決定相違云。聲是應常(宗)所聞性故(因)喻若聲性(喻)既此過。何為正因耶。其勝論師亦立聲性。謂性。共許所聞故成比量。若對佛子不立聲性。即無同喻。若對勝論如何遮之。答。以現教力猶勝論勝。論墮負。故是正因
問。其現教力其意如何。答。一現力。謂世間現見聲不恒。有或時可聞或不可聞。汝聲恒鳴違世現量二教力。謂諸教不說常。違世教量。論既負。故成正因
問。既第八句正因量中同喻有二謂電與瓶也。勇之因。瓶有電無。即於同品有非有一分能立不成。何成正因。答。謂三說。一云其過。因即無過。故云正。此不當。喻既過。非正比量正因不成。二云。非因於不遍為失。同一分即不過失。三。為令見因遍不遍故。作法舉二。理對量不舉其電。故是正因
問。三說之中何耶。答。初即非也。後二者學者取捨。唯言同品有而不言遍有。以此義故第二正也然舉電瓶。勇。電無何非一分能立不成。以義故第三說得也。
問。立不定不共不定其意如何。答。所同之因。於電瓶無。於虛空無。若爾其聲如何是當耶。因於異。而俱不遍。其意猶豫。故是不定
問。決定相違。九句之中何句所攝。答。二八正因攝。
問。所違量疑。能違量疑。俱是疑因。何在二八。答以此道理而言之時。九句不攝。
問。九句不攝可勝負。何前負後勝耶。
顯示立破門。
能立二義一一因二喻。二因一喻二。一因二喻約三相也。一喻二。約因‧二喻也。
問。三相者何為三耶。答。一遍宗法性。謂因遍有法也。同品定有性。謂因在同喻。三異品遍無性。謂異品無也。言一因者遍是宗法性。言二喻者同品異品遍無也。因闕初相即四不成過。一兩俱不成。二隨一不成。三猶豫不成。四所依不成也。因闕第二相有五不定過。除決定相違也。因闕第三相種相違過。合因離四過。離此四名能立。言能破者。如前可知因離能破
問。一喻二其過相何耶。答。因過如前。十過同喻有五。異喻有五也。同喻五者。一能立不成。二所立不成。三俱不成。四合。五倒合。異喻五者。一能立不遣。二所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離。五倒離。
問。宗是所立此為無過耶。答。宗亦過。非所樂宗。不樂為故有多過失
問。有幾過失耶。答。有五相違。四不成。合有九過。
問。五相何耶。答。一現量相違。二比量相違三世間相違。四自教相違。五相違
問。四不成何耶。答。所別不成。二能別不成。三俱不成四相極成
問。陳那已後。宗唯所立。因喻能立。古因明師。瑜伽五。顯場一。宗為能立。其意如何耶。答。古因明意顯者。且立一法而成立已。餘法亦成。所作故聲無常時。餘四塵法亦所作者。成無常法也今所立宗以為能立。所餘准成。以為所立也。或有法及法。是宗所依。不相離宗。是能依宗。今不相離宗立所依法有法故。能依合宗以為能立所依法有法以為所立。古師依此理故宗為能立
問。陳那門宗唯遣五過。不遣餘四過。是故門頌曰。

宗等多言說能立 此中隨自意
為所成立說名宗 非彼相違義能遣

既言非彼相違義能遣。唯遮四不成。若爾四不成之宗。亦可真宗耶。答。此有二說。一云。宗所別不成。是所依不成。推因而宗不遮也。宗能別不成是不共不定以重而不遮也。俱不成者是前二故。符過者自本非宗。何為遮之哉。故不別遣。一立門論意略也。五相違過是過重故。重猶遣之。
問。比重量相違是宗之違因也。四種相違者因之宗也。因之宗既四種也。宗之違因亦四種明。答。俱有四種。謂有法自相有法差別。以違因故既成守。自相差別違因。何不過哉。故四種也。
問。若爾決定相違何耶四種。答。此亦四。
問。三之四種相差別何等耶。答。四種相違用必用本也。自相相違喻必改也。餘三隨宜為本為改也。宗互乖反也。決定相違四種因喻角成宗互乖反也。比量四種即隨宜可知也。宗四違一因。謂初無因宗四故。唯識比量決。唐朝貞觀年。有大名法師。諱曰玄奘俗姓陳氏。陳留人也。慧基早樹。智力夙就。行潔珪璋。操逾松柏。遂能躬遊聖域。謂裹微言。實季俗之舟航。信緇林之龜鏡者也。中天大王無遮會請立此一量。無敢。無指。大乘眾會稱讚而號摩訶耶那提婆小乘諸部嘆美而名木叉推婆。今陳量詞則進末學。比量辭曰。真故極成不離色於眼識(宗)自許初三攝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喻)。
問。誰人為敵而立此量耶。答。諸部小乘計執各別。但皆隨俗。託乘學。而演說云。心境相離。即便不信唯心理。今對此等量。
問。彼小乘部是弟子。何故彼等不信唯識耶。答。佛說教法隨機器。大根未熟不與大教。佛雖入滅而根漸熟。是故今者量令信。
問。真故何耶。答。是簡別之言也。謂為簡過而設此言。
問。不言真故。有何過失耶。答。世間相違過失。故置此言而簡彼違也。
問。何法名真耶。答。二義。一勝義名真。大乘勝義名真也。
問。真二義中。方取何真而為真故耶。答。二義俱用而為真也。
問。何故二真俱用名真耶。答。世間有二。一者學者世間。二非學者世間。對二世為簡相違。故用真。
問。彼二世間一人耶。為人耶。答。唯敵論者一人為二。非是人。
問。若爾真為一體耶。為二體耶。答。彼亦一體二世間而為二。
問。何彼學者非學者以為一人耶。答。一人有二之義。一者由學之智。二者隨世之智。由學智者。由師教授而學得智也。隨世智者。由世流布而非學得智也。
問。世流布智其相云何耶。答。父母宗親。飲食飯菜。非習而知。隨所言與彼言故。
問。由學智云何其耶。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性唯識二諦四諦。唯由師授而學得之。敵者一人二智。計執心境界義相離故設真而幾彼違。
問。真俗二諦云何耶。答。二諦深妙。聊述綱要。言二諦者。世俗諦。亦名隨顯諦。勝義諦。亦名真諦。古人名第一義諦。今明二諦有無體異。事理義殊。淺深不同。詮旨各別。故於二諦四名也。世俗四名者。世間世俗諦。亦名有無實諦。二道世俗諦。亦名隨事差別諦。三證得世俗諦。亦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諦。亦名假非安立諦勝義四名者。世間勝義諦。亦名體用顯現諦。二道勝義諦。亦名因果差別諦。三證勝義諦。亦名依門顯實諦。四勝義勝義諦。亦名廢詮談旨諦。
問。言世俗諦者以何義名耶。以何義名俗耶。答。世謂隱□也。可毀壞義也。俗謂顯現也。隨世流義也。
問。世名隱□其所以何耶。答。隱□空理
  問。俗名顯現其所以何耶。答。有相顯現。如結手巾為菟等物。隱本手巾菟相顯現。此亦如是故名世俗諦。世即是俗。釋名
  問。諦者何義。何故世俗諦耶。答。諦者實義如實有。無如實無。有無不虛。名之為諦。世俗即諦。釋名。或世俗之諦。釋名
問。勝義諦者以何義名耶。答。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名義二道名義。前三勝義境界名義。第四勝義道理名義
問。如是二諦名有四種以何為諦耶。答。初世俗諦有名無實。謂瓶‧軍‧林‧我‧有性等。香味無別體故。於人無別軍故。離木葉無別林故於五蘊說。有情及以我等雖體故。
問。如是二世俗其體云何耶。答。謂所安立蘊處界事。第三世俗四諦理。第四世俗即所安立勝義諦性。以帶安立世俗也。第一俗體假名安立。後三俗諦有相安立。問。四勝義體其云何耶。答。第一勝義。謂三科法為體性。第勝義四諦因果以為體性。第三勝義二空真如以為體性。第四勝義。謂非安立一真法界
涅槃經中云。世諦第一義諦皆有中智及以上智。何名中智。何名上智耶。答。此顯人法各有二諦。此即人二諦人有中上。有上中。凡夫之智為下智。二乘之智為中智。菩薩之智為上智。
問。二乘之人不二諦觀。何彼所知二諦耶。答二乘自說雖不二諦觀行入真而今說於彼亦證生空加行觀時許觀真俗故。彼所知二諦
問。依人二諦。中所知世諦。上所知真諦。若爾下所知何諦耶。答。非以為諦。凡夫之人不知諦故。二乘之人知諦故。
問。法二諦者其相云何耶。答。二智之中。彼所知法隨其淺深隨有無體而分二諦。謂等中。假名無實為初俗諦等體事以為第二。於因果差別以為第三。於等上詮而顯二空理以為第四也。等事體以為初真。於因果諦理以為真。於等法二空所顯以為三真。廢詮談旨。一真法界。以為第四。是名法二諦
問。既爾真諦實有四種。以何真諦而為真諦耶。答。以四種真而為簡別
問。以何知爾耶。答。謂有二證。一教證。二理諦。言教證者楞伽卷頌曰。

心意識八種 俗故相有別
真故無別 相所相無故

大乘基述記第七說此文云。若以初俗執有別者即對四真而無別理。第一真門如幻事故。第真門因果性故。第三真門無我故。第四真門心言絕故。似無別相也。能所無者。識為能相。境為所相。識中用能相所相也。以此文准。四真為真。若以初俗執心便離即對四真離義。第一真門如幻事故。第真門因果性故。第三真門三無我故。第四真門心言絕故。對相離而不離俱舍論二卷頌二諦曰。

彼覺破便無 慧折餘亦爾
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頌意顯者。若法折時失名之者。俗諦。若法難折而不失名。為勝義諦。謂瓶軍林破折之時。即失自名。所依四塵難破亦折。而不失名。故為勝義。若對此時。後三真故不離心。又四真皆取而妨也。前解好也。所以者何。彼五蘊假名為俗。彼五蘊真諦。立此二諦而執離故。婆沙論七卷說此二諦云。於四諦中有事有理。事為俗。彼理為真。即評家釋也。依此二諦而為相離。即依後真而為簡別也。婆沙一師云。四諦理事皆為俗諦。於諸法空無我理以為勝義。此師立二諦如是相離。若對此師以第四真簡別。真所對計執如是不同。故取四真而為簡別。唯問何真。答而可言。正第四真。兼前三真也。
問。第四真門心既絕。廢詮盡談。云何彼門可言離不耶。答。雖絕心言而唯識性。既色心性。以性同故何可執離哉。
問。大乘基師所說唯識三性等依第真而建立。何四真而立比量耶。答。彼依因建立門說。此依對他破執門說。不可准思。
  問。別義簡真故。既引教理而明決畢。有法之中言極成色。彼意如何耶極成之言亦簡別義也。謂色有四句。一成他不成色。二他成自不成色。三自他俱成色。四俱不成色。於中為取第三俱成而言極成
問。成他不成者何等色耶。答。方佛色也。謂大乘意。他三德界在出世小乘之中。此三千界出世時餘三千界出世。爾乃方佛色大乘立。小乘不言。名成他不成。若立此色而為唯識一分所別不成過。
  問。他成自不成色者何等耶。答。後身菩薩染污等也。謂宮。是最後生身。此起染污。何者其也。攝妻拏故不淨色。大乘宗中無如是事。彼此化身所化影事。都無染污。故名他成自不成。
問。何為他俱成色耶。答。一切人等共所了知所緣色等云也。
問。何為俱不成色耶。答。異生外道所立身具我事色也。今為局別此等不極。而言極成色也。
問。不離眼識者何為眼。何為識耶。答。眼者根根也。識者依眼而了之識。是眼了識故名眼識釋名也。
問。何彼眼識而依眼根耶。答。識之有五義。謂依發屬助及以如眼也。一於根。二根之所發。三屬於根。四助於根。五如根故。彼眼識依彼眼根
問。於五義中。第一依眼之識者其義意何耶。答。彼有二義眼中之識故名眼識。二依眼處所與識有。故名眼識
問。第二根所發者其意如何耶。答。所發之識故名眼識。由眼變異識必變異。如有眼病。損眼根故所見青色以為黃色
問。第三屬於眼者其意如何耶。答。屬眼之識故名眼識。由識種子隨逐於根而生故。此即生依也。
問。第四助令於根者其義如何耶。答。助根之識故名眼識。由根合領受。令根損益故。
問。第五如根其義如何耶。答。如眼之識故名眼識根識二法俱有情數。
問。自名。根而得名耶。答。識名即別也。六識別義。為別彼六故根而得名也。
問。何故隨境而不得名。隨根得耶。答。互用之位。一識緣多境故不隨境也。根雖互用位而必一定故。雖互用位眼識必依眼根而起。即互用故也。
問。自許初三攝等者意如何耶。答。自許之言顯其許義。彼敵者許立論自許也。
問。若爾應言共許。何故而言自許耶。答。是自字者其意深也。有餘過。必為簡故。
問。若爾自言是誰之自耶。答。立論者自也。於其許是此自者言共許耳。
問。不言自許。有何過失耶。答。或小乘云。有法□□相違過。謂極成不離眼識。而是色也。不離眼識而非是色也。是主別也。大乘者。存不離眼識而是色也。小乘敵者。存不離上識而非是色。
今作相違云。真故極成不離眼識(宗)初三所攝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喻)大乘者。作不定云。彼極成眼識自許初三所攝。所不攝故。非不離眼識色耶。為如自許方佛色。自許初三攝。所不攝故。彼極成不離眼識而是色耶。為遮如是故置自許
問。彼薩婆多師云。何不離眼識非是等耶答。彼敵者小乘薩婆多云。眼識色時眼識色相。如大乘分。非色。心之相貌耳。故云不離眼識非是色也。
問。設自許言知遮後過。彼初三攝其意如何。答。謂十八界攝為六三。則三六八也。
問。六三者何耶。答。眼界色界眼識界。二耳界聲界耳識界。三鼻界鼻識界。四舌界味界舌識界。五身觸界身識界。六意界法界意識界。是為六三。今言初三所攝者。六三之中初三所攝。言眼界眼根也。言色界者所取色也。言眼識界者。即眼識凡其託境而識則生故所依根。所緣境。所生識。以此三法而為初三。餘亦如是
問。何故十八界攝以為六三耶。答。六根所依六塵所緣六識生。為顯此義以為六三。
問。言眼界者則眼根也。何故名界耶。答。持義是界。謂眼與色能持眼識。故名眼界。亦名色界。
問。若爾根色以持識義為界也。眼識何故為界耶。答。眼識界者。不捨自相為界。
問。眼識何等不捨自相耶。答。用能持為界。雋法師如是說也。或體能持體。名之為界。範法師如是說也。或眼識之體能持自聞也。基師如是說也。新羅興判云。大乘基說是則正義也。
問。基師意者體能持聞。何興師判而為正說耶。答。眼識能持自聞。狀不失。謂慮礙等體能持聞。其聞不失。故為界也餘後五三界義亦爾。
問。眼根而色為境。其眼識生故。
問。初三何故色境不離識。而不立根為不離識。答。根因識果。因果法定即離。故不立根為不離識。
問。境因識果。是亦可立不即不離。何故不言耶。答。雖境因識果。而境者是識之所變。即在心中。若為所依而持義者非心所變。是在心外故。根與識不即不離。境者即識以所變故。
問。明界義中。興判不當也。體能持用以為正說。以體生用。十二處六識為處。何故不爾耶。答。此難實爾也。又違對法不捨自相是識持義。今解。大乘基師意存解。一云。眼識體然有持自之用。即是體之持體之義。同範師說所。對法論云不捨自相。即其義。六識體持己體名之為界。六識無生體之義。故不以為處也。此解能順樞要意。
問。因明之法同品及以異品也。非異。此中都無。若爾眼根若為同品耶。若為異品耶。答。於此比量以為異品
問何為等爾耶。答。定異者非異宗也。非同宗也。唯在宗處以為同品。唯宗處以為異品。爾乃根與識者非即非因果法故。一向不離之宗非即離處都無。故是異品。餘後五三准之知也。
問。初三所根其義顯然。言所不攝者。意如何等耶。答。眼者眼根。彼極成色。眼根不攝。能報取別。境別故。
問。但言初三攝而不言所不攝之時。其有何失。答。由不言所不攝而三過失。
問。其過相何耶。答不定過。二法自相相違過。三決定相違過。不定過者。彼極成色為如眼識初三攝故不離眼識耶。為如眼根初三攝故。彼極成不離眼識耶。
問。自相違者何彼耶。答。真故極成不離眼識(宗)初三攝故(因)猶如眼根(喻)。
  問。因明之法異品遍無性共不定。立一向不離宗。以初三攝而為因也。此因遍在不即不離異品眼根不定過。是實可爾也。自相相違同異有。闕後二相此過同異有闕後一相不定過。何故二過一量合耶。答。自相違是說過。不是實過。或云。實過若非實過。何勞說。後學取捨。
問。決定相違其相云何耶。答。一云。自相違即決定違。更無別過。
問。由在所不□而何遮遣前二過耶。答。即言所不攝而以眼根不定喻。故簡遣之。自相違亦復如是。不以眼根異法喻
問。唯言所不攝。而不言初三攝。其有何妨難耶。答。簡不定過。謂不言所不攝者作不定云。所不攝故。為如眼識不離眼識耶。為如五三眼所不攝故離眼識耶。故此。
問。以大乘勝義。為簡別真而云何遮違學者過耶。答。彼小乘學者以自分小乘義。謂色心離。若舉大乘殊勝真。即知大乘勝義。故彼以不違。
問。以勝義諦簡別云何不違非學者以耶。答。彼即謂言。彼在相即勝義諦。故乘謂相離。由世流布如是知故。不違彼以。故舉真。有深所以。
問。大乘勝義。彼小乘者之所不許也。何以彼義而簡相違耶。答。成大乘經佛說也。慈氏七因。唯識五因。以成已畢。故殊勝義成共許也。
問。若爾以不相離義前已在畢。今更在者在已成過。答。道理一法道理道理。三作用道理。四證成道理。前以三理成心內。今以證成道理而成。故不已成。
  問。彼證成道理其意如何耶。答。謂以因前而成宗果。是成理丁寧成在。教授可成。
  問。非學者過不知勝義。何為簡別耶。答。非學隨世而流。以勝理知。可如是故不違。彼新羅邊國有順憬師。作決定相違過失過失弟子令裕師至慈恩寺。以上大乘基師。其相違辭曰。真故極成色定離眼識(宗)自許初三攝所不攝故(因)猶若眼根(喻)大乘基云。宗依共者。因用自因。喻所立不成。
問。何宗依共耶。答。有極成言。是以共許也。
  問。何用自因耶。答。極成之色眼識不攝。汝獨所許。我大乘宗色者是即眼識分也。何所不攝耶。隨一不成過。眼根眼識。汝獨將許耳。根因識果不即離大乘所立。汝何不爾。所立成過。
問。此唯識量。論之中有其本量耶。答。有六經一部論仍以量。然論第七且引經以為根本。厚嚴經頌曰。

心意識所緣 皆非離自性
一切 有識無餘

依此經文。論第七卷立比量云。極成等五隨一故。如餘不親緣離自等。餘識故。如眼識等。亦不親緣離自諸法。此親所緣定非離識此。二隨一故如彼能緣所緣法如相應法決定不離心及心所慈恩法師云。即四比量第一總量云。極成眼等識親緣離自等(宗)五隨一故(因)喻猶如餘(喻)意顯者。且五識中。取眼識故言極成眼。而簡不共許也。大乘宗佛眼小乘宗中佛非無漏眼。後身菩薩不善眼識他不極成故。極成言為之也。不親緣離自眼識等與此親緣言。簡他身中外色及第八等所為為眼識本質。彼亦所緣緣故。中所言五識隨一故者此論文略也。如餘耳等四識也。耳等四識五識隨一攝故。不親緣離自色也。離自色者。眼識境故。耳等唯不離自聲等故。如是餘四識展轉相望。四量亦爾。
二量云。餘識亦爾親緣離自諸法(宗)是識故(因)如眼等識(喻)極成之言。流而至此也。第七八識他不成故。謂第六識五識之餘。若別言第六者。即便恐他以七八二識不定過。故但總而言餘也。別取第六意。兼七八亦在其中。如眼識等亦不親緣離自諸不。故以為喻。即是不離境而為境義也。
  第三量云。謂此六識所緣緣。定非離此六識(宗)隨一攝故(因)如彼能緣見分(喻)見分不離識。即是識用故。以為用喻也。
三量云。謂有為無為。但所緣法。定不離識(宗)以是所緣故(因)如相應法(喻)相應法者體所緣故。又一切所緣決定不離緣心心所(宗)以是所緣法故(因)如相應法。(喻)
問。此四量中何量為本之唯識量耶。答。顯依後二理通四量
問。疏文中云。謂第六意五識之餘。若別言第六者。即恐以七八二識不定過。但總言餘。別取第六意。兼七八亦在其中。何以七八為不定過耶。答。為如眼等識以是識故第六意識親緣離自法耶。為如汝七八以是識故第六意識親緣離自諸法耶。
問。誰許七八緣離自法何是不定耶。答。第七八識建立不離諸法故為不定
問。彼第七八。今半建立不離自法。何以彼二而為不定耶。答。建立之後不定過。未建立爰猶不定
問。宗有法中兼在七八。小乘不許。所別不成。何脫彼過。又一分隨一不成過。如何免脫也。答。言顯不舉故此過。意許之中何彼過耶。又因隨一亦爾。中印度境摩竭陀國。其杖林中有居士。聲德獨高道頻五天。時賢不敢斥其尊。號曰抱致迦。此云食邑。學勞超群。理當食邑。諱即勝軍。然是論師對諸少乘。立一此量。彼量辭曰。諸大乘經皆是佛說(宗)兩俱極成諸佛語所不攝故(因)如一等笈摩經(喻)四十餘年無敢徵詰。玄奘大師至彼印度。判比量云。不定過。彼發智論薩婆多自許佛說。亦餘小乘大乘者兩俱極成。非佛語攝。然則此論兩俱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彼薩婆多不定云。為如自許發智兩俱極成諸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經佛語耶。為如一等爾俱極成諸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經佛說耶。此不定實難免脫。是故玄奘於其因上置自許言即遮此過。日本朝有大名師。其諱善珠。珠無瑕。慧鏡有鑿。延曆年中。於中臣寺講因明也。徵僧在座約此比量決定相違云。諸大乘經佛說(宗)自許極成佛語。所不攝故(因)如六旬論等(喻)彼小乘大乘經者是非佛說。此大乘大乘經者皆是佛說。立敵更互別說彼非定佛說。非定佛說故。極成佛說所不攝也。極成佛說所不攝也。大乘宗意取極成佛語所不攝義而以為因也。小乘宗意取極成佛語所不攝義。而作相違。彼此齊等以何為正。大名法師不敢斥過。
問。決定相違誰為勝者。誰為負者耶。答。決定相違前邪後邪。前後俱是不定之法。以誰為勝負。然者意本欲立宗不得成立以為負者。文軌云如殺遲碁。義諸有乖信用不便。
問。決定相違三支無過。何不為正。而為不定耶。答。三支無過。前亦如是。後亦如是。證者猶豫。量。故是疑因。
問。何為疑因耶。答。前後俱爾。
問。此比量西方既用為正比量唐亦滅為正比量。而今過。何其意耶。答。復學類者。尋思免脫耶。問。人免云。隨一。何者其也。既有自許佛語不攝。大乘不許。故隨一
問。非唯自許。重有極成大乘自許。其大乘經極成佛說。亦非極成佛說取片為因。隨一。取片為因。本量中。隨一過。後學深思耳﹒

略顯種姓差別

種姓者是因姓之義。差別者是多之義。謂彼種姓多非一故。故種姓差別四門分別。一列名。二釋名出體四問答。
言列名者。惑有五乘一人二天三聲聞。四緣覺。五菩薩。惑四乘人天為一。三乘為三。惑三乘人天種姓唯越惡趣。非出世乘。故此不列。以出世乘唯列三乘也。惑有二乘聲聞乘二緣覺乘。無言二乘小乘大乘文。或一乘十方佛土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釋名者。人乘者。人仁也。或思量義名之為人。運載義故云乘也。福‧非福‧不動等之三業能運有安人天故云人乘也。天乘者有自在光潔。故云天也。乘義如前。
  問。此人天乘三乘方便。彼乘可攝。何故別立五乘種姓人天為別耶。答。三乘姓。雖在人天而彼乘攝。今別立意。人天所有種姓有漏。是生死法。由非福業而生三惡。由業故生欲人天。由不動業二界。天梵釋四天輪王四種以為極果。都三乘無漏種姓。故別列之。出世無漏姓者為三乘故。聲聞者。師友音聲為緣果。惑佛道聲聞眾生聲聞緣覺者不託師友見法無常。為緣覺果故云緣覺也。菩薩者。菩謂菩提。此云覺也。薩者薩埵。此云有情菩提所求果。薩埵為所度生。故云菩薩。共能運載故云乘也。
出體者。五根種姓體。言五根者。一信根。二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也。初之二根十一善中信精進二也。後之三根別境心所後三是也。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淨為性。對治不信為業。言精進者。於善惡修斷事中能悍為性。對治懈怠滿為業。云何為念。於會習境令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云何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云何為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疑為業。
問。一。三十唯識頌曰。

善謂信慚愧 無貪三根
勤安不放逸 捨及不害

問。何信勤二以為種姓耶。答。由信根五乘生。由有勤三乘果成。故取此二。理皆可有。
問。如是五根一切有情具足耶。答。具足皆有。
問。一切有情具此五根云何立有五乘別耶。答。如是五根中。或唯生人天果。或唯生二乘果。或唯生菩薩果。各望乘為種姓體。或通生菩薩聲聞二乘果。或通生菩薩獨覺二乘果。是為二乘不定姓人。終大乘菩提之果。或通生聲聞獨覺二乘果。是為二乘決定姓人。不得菩提之果。或通生菩薩聲聞獨覺果。是為三乘不定姓人。終大乘菩提之人。
問。據三乘人終不定之人。菩提何等經文耶。答。大般若經五百九三卷十六會中。第十六會云。露池側時。善菩薩請言。世尊哀愍我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有情類於聲聞乘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無漏地。於獨覺乘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決定者。聞此法已。速無上正等菩提有情類雖未已正性離生。而於三乘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惟願如來為答所問。此經唯說有姓人。入聖道者不說畢竟大悲善。如是大乘基師立比量云。二乘之果應有定姓(宗)乘所被故(因)如有姓者。喻此則定姓一乘乘。不迴大乘也。華嚴經一卷云。如雪山頂有藥王樹。名無盡根。其樹根者從十六八千由旬那下書金剛水輪際生。彼藥王樹一切處皆令長。唯於二處不能為作利益。所謂地獄深沈。及水輪中。然亦於彼初厭捨。佛子如來智慧藥王樹亦復如是。唯於二處不能為作利益。所謂二乘無為廣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滋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會厭捨。是為如來心第七相。此顯決定二乘之人及畢竟無有情不生如來智慧也。
問。法華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云何今言定姓二乘畢竟無姓別不成耶。法華既言除方便說。般若三乘決定者及華嚴人。身中佛智不生。即方便說了。答。對不定姓為引彼等趣一佛乘。即言無餘實有三乘五姓別異。藥草喻品云。譬一雨普潤一切三草二木長不同。佛教亦爾。普雖等注。而所潤別三乘五姓潤各別(云云)論為除乘同病而佛說此喻。為引不定一而執無餘。為除此執而說此喻。安樂行品明珠喻。給餘財者定姓二乘。給明珠不定姓人。如是經文。普見廣學。佛意顯然。有二乘不得明珠其誰人耶。同十地行滿得髻明珠者其誰人耶。勝鬘經云。離善知識非法眾生。唯以人天功德善根成熟之(云云大莊嚴論慈氏頌曰。

一向惡行白法
有解脫分 善少亦無因

第五無姓中有此五人。言亦無因畢竟無姓。前四暫依此論。大乘基師立比量云。所無姓決定(宗)有無二姓所說隨一攝故(因)如有姓者(喻)問。眾生之中或種姓。或種姓教既知。亦有比量道理成。聞智定性無姓佛種姓。未明何人以為無姓。何人以為種姓人耶。答。以六種相可知無姓。
問。六相云何。答。一深染我愛。堅著事。堅固不動。二彼復聽聞無量門呵嘖生死過失。復聽聞無量稱讚涅槃功德。而於生死不起少分厭離之心。亦於涅槃不見少分功德之心。三彼本姓成熟無慚無愧。四於一切種稱當道理妙易了。辯才四諦緣起三性唯識道理開示演說不能獲得少分悟解少分發心。況能獲得毛為堅悲泣流淚哉。五彼復或時彼王賊迫。或時畏不活迫。設暫時中出家入道。既出家已。在家同共諠雜。或起邪見。或起邪欲。或為天或為餘生。捨所受戒破戒惡行。內懷朽敗。外現貞實。螺音狗行示沙門形。六或作善時專為身。全為當有。都無出世心。如是六相。可知無姓。
問。如是六相為當具六。為當一一耶。答。一一可知。或二三四五六易知。二乘無漏種姓。如是應知。
問。何人轉為無菩薩姓之人耶。此六度粗相為彼人耶。問。何人而為菩薩種姓人耶。答。有菩薩姓者必定六波羅蜜種姓粗相。
問。其粗相何。答。謂諸菩薩本性樂種。好讚勸人。無罪事中應時為說。他債不柱。受寄差。大財寶耽著。是則施種姓相也。若性成熟。惡品惡業不極損他。惡速悔。常行慈愛。報恩。凡所知不以非法。業修業輕重怖見聞受苦過於身。善事好同。惡事遠。於諸僮僕尚無苦言。於德恒至讚仰。是則戒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若被他害無返報心。他不陳謝速能納受不結恨。不久懷怨。是忍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若性剋勤風悲悗寐凡事勇決樂為究竟大義無畏不自輕蔑。是則精進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若法義性審思惟。好樂寂靜。愛慕出離所作忘。於怨愍。是則波羅蜜多種姓多相也。若性聰慧瓦毀易成惡事中有思擇。性不能起上共共□造無間業善報等。設生惡趣便能速出。亦不受於猛利苦。是則般若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等粗相。蓋纏輕微。粗重薄弱。決定知有菩薩本性
問。如是具足六度種姓菩薩者。既是凡夫發心者。未修行者。若造惡業而墮惡趣耶。若造善業迴輪生死。答。如是事。
問。菩薩種姓勢力最勝。何故如是耶。答。雖具種姓而由未遇真實善友菩提。設雖會遇而倒說授。亦學緩。善根未熟必迴生死。若造惡者亦墮惡趣。然雖迴輪而速厭離。設隨惡趣速得免出。種姓勝故。問。既知粗相。實種姓云何耶。答。有二種本姓種姓。二所成種姓。本姓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如是相。從無始來。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種姓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起是名所成種姓。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問。種姓人有如是二種種姓。既明知耳。其種姓姓云所知耶。答。西方三釋。勝軍論師云。無別種姓。但其身中二障種子可斷義。以此義故言種姓。謂何時中值善知識發心。求大菩提地前熏成熏。福分善根。二所熏有漏善三道善根。四所熏無漏善根。第四善根種姓護月輪師云。本有無漏法種子為本姓種姓。復至十信發心現行心資發文性。令彼增勝名所成種姓隨於何時更不新熏。於舊一種義分為二。護法論師云。地前雖被有漏熏。資道本種。而是本有之種類故總屬本種。是則地前有無習性種體。但從種生。初地初心無分別智。此智起已即熏成種。方是無漏種姓體。若有漏種姓地前亦有。
問。六處殊勝等者其意云何。答。眼等六根以為六處阿賴耶識在其意處。此六處中最為殊勝。此殊勝處種姓
問。何故而言展轉傳來耶。答。其種姓有為法阿賴耶識展轉相續來。故云傳來。
問。何故法爾所得耶。答。不由熏習而本來有。故云爾也。
問。既顯無性所有形貌。論中一切成佛其意云何耶。答。涅槃經五云。一切佛性一切佛性。皆不得意。一切眾生佛性成佛者。何故不得意也。爾乃或有或佛意。涅槃經古三十六。新三二云。如恒河中有七眾生。一者常沒。二者於已還入。三者出已則住。四者出已見四方。五者遍已行。六行復往。七者陸俱行。大般涅槃中有七眾生也。第一常設者。注云。惡法住者則種姓人也。恒在生死故云常沒。若諸眾生佛姓悉成佛道。何故經言常沒耶。若言暫沒而名常沒。可言暫沒。
問。如是七人。一人具七。若七人各一耶。答。一人具七。或七人各一。然此七人。初常沒畢竟無姓。以常沒故。
問。涅槃十六高貴□王品。三種人。一若遇善醫若不遇善醫決定不差。此無姓人也。此則無姓畢竟闡提莊嚴論中。慈氏言阿顛底迦也即顯畢竟無姓。又涅槃經云。一時一乘一道一行一緣。我諸弟子不得意而唱言。一切聲聞辟支佛等皆悉成佛二乘之人皆成佛果。何佛而言不得意。是故二不定姓人決定成佛。定姓二乘都不成佛也。一時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者。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佛法之中。大乘小乘所說各別。然而同是在內不中。爾乃說佛性得。各別在其如何耶。答。旦薩婆多不說有本性佛性。唯說有修得佛姓。謂親近善支聽聞正法發菩提心爾時佛種姓體。各別論者云。心性本淨客塵煩惱所染穢。故雜染。離煩惱時。轉成無漏。故無漏法無因生。即大眾部一說部世部雞胤部等名分別論者。立本性佛性即以本性。今破之云。汝言心者若彼空理為心耶。若慮心為心耶。心空為心者。何其空理以為本姓種子因耶。空理者是為所信。不因緣故。若慮心。凡夫位中唯。在有漏。何無漏耶。若是有漏而成無漏無漏生有漏法也。薩婆多師無本佛性。何生佛果也。修行佛性方生元既無性。何今方生耶。若先無今者。今後無。即佛果修行時從何而生。汝立法體恒有。佛法不恒耶。法體在何而成修性耶。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