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義卷第六(本)

興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章曰。初地已前三界依身一切容得。許毘缽舍那菩薩生無色界以無色心了一切故。非此何人是事(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別明有漏依身後起也。
問。其許故者指何處文。答。指瑜伽也故六五曰。無色界中若定若生外道異生無色界作意唯緣自一切法。非下地。若毘缽那行菩薩自在。及有廣慧聲聞乘等若諸有學若阿羅漢無色界作意亦緣下地一切法云云)言若定者下界修得無色定也。若生者生彼界也。
問。其毘缽舍那菩薩者何位菩薩耶。答。資糧菩薩也。毘缽舍那者此云觀也。觀者慧也。資糧菩薩未能得定。由聞教法思慧增。故隨所行毘缽舍那菩薩也。菩薩業力多故。經一大劫之聞亦生無色界修唯識觀。是名有漏觀後起也。周曰。地前菩薩業受生。彼三界業故生無色。若非菩薩彼界何人能以一心一切法。故知三界俱可得起此唯識觀。並據後起云云)濱曰。了一切故者。即作唯識觀云云)。
  問無色無身。何云三界依身。答。欲色二界別報色身依身無色界總報賴耶依身也。
問。初地以前三界依身一切容得者。加行位菩薩生無色耶。答。燈三釋。一曰。資糧位及以暖‧頂‧下忍容許生彼。唯除上忍第一兩位。一曰。四善根菩薩生彼。一曰。四善根位不生彼界。資糧位中許生上(云云)後為正。故知加行菩薩不生無色也。
  問。何故加行位菩薩不生無色。答。鄰近見道故。謂見道必依欲界身起第四無漏見道者也。而加行菩薩生無色壽處。更經多劫不可有此事。故不生也。
章曰。七地已前欲色二界身起。菩薩不生無色界故。八地已上唯定色界身起託勝所依菩提故。(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別明無漏後起也。
問。何故七地以前頓悟菩薩不生無色。答。六五曰。若諸菩薩自在決定不於無色界生。由觀於彼不能現起利眾生事。因此成就廣大佛法。及能成就利益有情行故(云云對法三曰。問。何緣菩薩不生無色界。答。若已證得最勝威德初地神通菩薩凡所生皆欲利益安樂眾生。以無色界成熟眾生處故。咸離無色界生。(云云
問。若爾何華嚴經七地菩薩三界云云)答。其七地已前菩薩分段身故。談功能云爾也。又言總云三界。意別舉色也。如云三有嗔等也。
問。依欲色二界後起之意何。答。約頓悟菩薩類。謂增‧增也。菩薩初地色界廣果天得變易身。菩薩七地以前猶分段色界隨宜利生。含此類云二界身起也。
問。若爾智悲平等菩薩如何。答。此亦有類。謂怖煩惱人‧不怖煩惱人。此菩薩初地七地隨宜分段變易也。(如第七說之)
問。菩薩悲願勝。八地以上猶可分段身。何受變易。答。八地以上第六識無漏相續有漏起。故不能故起煩惱分段身。故受變易身也。
問。十地不斷煩惱種子。何以其種子生。答。菩薩唯以煩惱現行潤生。不用種子故也。(樞要四句可見也)
問。何故不用種子。答。燈曰。已伏種潤能(云云菩薩初地時伏煩惱現行故。雖種子無力也。
問。若爾何不還聖者以已惑種潤生。答。不還聖者對治力強。正潤不起煩惱。故以所惑種潤生也。十地菩薩不用煩惱對治道故。故起現行潤生也。然云已惑種潤能者。多分約異生說也。若釋十地菩薩唯現潤生亦可用此義也。
問。何以知八地以上菩薩唯依色界色身後起。答。論七曰。謂諸異生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無漏第八識無漏)彼必生在淨居天大自在宮菩提故(云云)疏曰。其諸異生頓悟菩薩也)無欲身受變易生死變易生死不可死已更生大自在宮故。至第八地身要生第四禪勝身已。方受殊勝變易身故。大自在宮者。謂淨居有實淨土。即受用身初於彼起證。是第十地菩薩宮(乃至)此唯受用土十地菩薩報身後報利益異熟果身)往彼。然由異熟一地故論說為生。據實受變易三天雲。生。廣果)未淨土(智處城也)今往故名。瑜伽四說超過淨居大自在處第十地菩薩極熏生其中故。既成佛已。身充法界云云。意曰。自受用身佛於彼成正覺。故可云自受用上。然而成正覺已。身充法界。非可一處云其上。但第十地能化受用身。自常住其中。故名受用淨土也。)已上頓悟菩薩初起後起了。
章曰。其漸悟者。初二果人初起必依欲界身得。不經生七地已前亦通欲界依身而起。(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明漸悟人修唯識觀依身也。此中有三類。初二果一類第三果經生人為一類經生人及第四果一類。今此文明初二果也。此中有二。經生經生也。此亦有二。初起後起也。此文總明經生經生人初起。別明不經生後起也。
問。意何。答。初二果人有欲界俱生惑未生上界。故迴心向大修唯識觀初起必欲界身。若非極七返有家家等。初二果迴心向大之後乃至七地以前亦通色界後起此觀。(為言)
問。何故初二果經生後起七地以前通欲色二界。答。此人未斷俱生惑故成增上菩薩七地已前猶分段身。故通二界。若入八地即此義。唯依色界。與頓悟同也。
問。若爾不經生人必成增人。答。此亦不定。有成不成。故佛地論曰。有學迴向菩提。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後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此中有菩薩之類也)或迴心已即伏煩惱起定願力現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云云)從方曰。漸悟菩薩者。五果迴心得入變易生死。若初果迴心增亦迴心便入變易。若增者七生分段身。然後方入變易。(云云
問。不經生中既有成不成增。而何章家一向可成之義。答。其總相義勢。若細尋有其差別也。
問。若經生者如何。答。欲界惑。或多分盡或全盡故。無故起生義。故只成菩薩也。
  問。若爾何從方云第三果人若增者色界分段已然後入變易云云)答。且此義信。菩薩色界有幾許益。多拔惡趣悲願故也。又云依此師義可云彼經生不還也。欲界經生二果後不可生上界欲界無惑故增義絕矣。
章曰。雖未地亦不生無色悲願自在生故。亦不因修生故不同頓悟見道已前自已得無漏。後業力多故。(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明初二果經生人雖未入十地不生無色之所以也。此有二所以。一云。此人迴心菩薩故。為利有情悲願生。而無色界非利有情處故。地上菩薩不生彼處。此人亦不生(為言善珠初義。及信叡常騰等記意也)義濱曰。無色界悲願自在生之(勘之。云云)此師意曰。地前迴心人未自在不生無色。彼界是悲願自在人生之處故(為言今謂。此師義難依憑之)或本改悲字作非字。故清素曰。非自在等者。此初二果不同登地菩薩隨願云云周記同之)珠第二義曰。或本作非字是太好也。若自在生者生無色。故華嚴經十地品第三七曰。七地菩薩雖以願力三界生。而不為世法所染。既云三界。故知亦生無色界也(云云今謂。此等記大違瑜伽等文。信之。然華嚴文言總言意別。上會之)叡曰。或本改悲作非。恐是謬也(云云)故初義為本(矣)一曰。迴心聖者因修三界生。但以願力生故。雖有色界惑許唯以願力生。雖有無色惑可許願力闕故不生(為言)然釋章文諸記不同也。義濱曰。聖者不修新因。許以古業生彼處故。亦曰。成佛身唯依色界身。是故不生無色亦生下界也。生者下界也。因者以‧由‧處也(云云此記意難詳之)素因。因循者任運也。亦不因循任運而生。作意不生彼故(云云)此師意曰。菩薩作意厭厭不生無色。亦不任運生無色故(云云為言)周曰。見道已前菩薩頓悟菩薩)任業而生得無色。今與彼異不生無色。因循者任運也(此兩師雖義頗殊。取文是同也)珠曰。因由也。修者造修也。若諸聖人造修新業以彼業力生彼無有是處。故曰亦不因修生故。長讀不字。義道亦遠(云云)常騰有二釋。初義與珠記同。後義與智周等同。即以後義以為正義。即云。因修者但直義也。(云云
問。既有多師義。以何為正(云云)答。今有二義。一云。不依諸記上所釋。因者義。修者修惑。此義尤好也。一云。可智周牒文。循‧相濫。寫者自謬也。因循者任運義之師有隱便。即意云。不許迴心聖者任運生。必以願力作意生故。為對上悲願生。更用亦言返成其義也。此義理勝也(珠記頗疏也。信也)因明疏曰。因循照不籌不度(云云)與此文同也。次云不同頓悟等者重釋二所以也。意曰。此初二果迴心人不同頓悟人。所以者何。見道以前既生空無漏智無分別惑故。不能新作業生無色界。雖彼界修惑及古業。以無漏伏故不為潤生之緣。頓悟未斷分別惑。業力多故。地前位中猶生無色(為言)此不齊釋也。
章曰。或亦許生。三界業縛彼有故。非此生上厭下染故。(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明迴心經生二果人亦生無色也。此人猶三界業故亦生彼(為言)言非此生上等者通難文也。故周曰。若爾託勝所依而證菩提。既生無色。如何受大菩提耶。為此難。故今說言非此生上厭下染故。言說非此無色生上厭下染故斷而不生。為此還生第四定也(云云)意曰。此初二果迴心人生無色者。非欣上厭下生故。暫生無色還生下界變易身。不同二釋定姓之人厭斷下染永生無色也(為言)重意曰。業故生無色。願故還生下界(為言)此齊釋也。
問。既有二釋。以何為正。答。周曰。雖此理不及前釋。(云云
章曰。若經生者必不生。發心後起欲界故。(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別明初二果經生後起也。周記曰。此經生者怖生死故。故於欲界初得後得(云云)意曰。欲界經生不生上界故。雖是迴心菩薩不生上界。是故後起亦如初起欲界(為言)此是成菩薩無起煩惱之緣故也。
章曰。第三果人不經生欲界發心後通色界依身而起。不生無色。無利益故。(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明第三果經生人修唯識觀初起後起也。意曰。初二果經生不還果。名第三果經生。此人初起必在欲界。由於生數不生厭故。後生色界亦起此觀。然不生無色。非起神通利生之處故。(為言)
問。何故初二果經生人有齊不齊兩解。又許生無色。此第三果不生無色利益故無齊解耶。答濱曰。雖文說。准此文並可不還生無色界。然略不說(云云珠記同之)故知約第三果經生亦可有齊解。然略不者偏舉正義也。
章曰。若經生者‧及四果欲界發心初後唯依欲界身起。色界發心亦唯色界身起。(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明第三果經生人及第四果唯識觀初起後起也。意曰。約不還欲界經生不還。初起後起唯依欲界身修此觀。不生色界故。欲界經生人成色界不還.初起後起唯依色界身修此觀。不還欲界不生無色故。若第四果人在欲界發心。初起後起唯在欲界不生上界故。若在色界發心。初後唯在色界起此觀。不來欲界不往無色故。然此人其義同故合說之也。
問。欲界經生不還不生色界決定。而何云若經生色界發心等。答。會此文古德不同。今謂。經生之言含二界。謂欲界經生色界經生也。
問。何以知色界經生不還。答。俱舍四曰。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必不經生色界無色界。由彼欲界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故。若於色界經生聖者。容有上生無色界義。如行色界有頂者(云云)故知有色經生不還。即上流不還也。
章曰。初證頓悟欲界身。由斷生執慧‧厭深故。(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還結明頓悟無漏觀初起也。
問。上曰若頓悟者初起必依欲界身起。總明有漏無漏初起畢。何更重明耶。答。先約發心說。今約斷執說。故無失也。
問。何故斷執必用欲界身耶。答。生執者煩惱障。是生死本可厭法故。厭殊勝身必斷生執。法執所知障。是礙所知故。依慧殊勝身斷法執。故頓悟菩薩見道身。必依欲界生法執。厭‧慧殊勝之界故。(為言)
問。若云厭故斷生執慧故斷法執者。何故章文云由斷生執慧厭深故耶。答。理實應云斷生法執。故云慧厭深。但對漸悟斷法執偏舉生執。下文漸悟人於色界斷法執云唯斷法執。其唯言顯初證頓悟執並斷之義也。
章曰。漸證初依亦通色界。(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結明漸悟人初起亦通色界之義也。意曰。漸悟中在色界不還‧及第四果色界身初修此觀見道(為言)障章曰。色界聖者迴心向大斷所知障亦通色界。不同煩惱須勝厭云云)正與此同也。
問。在色界不還未斷盡自界煩惱。又未斷無色惑。何故偏斷所知障。答。若成菩薩不起煩惱障斷道。唯伏現行。若得變易。若見道。故妨也。
章曰。顯揚等說。唯欲界中入現觀者據各初入。非漸悟故唯斷法執非深厭故。(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會違文重成漸悟初起亦通色界之義也。意曰。顯揚論曰唯欲界人天現觀。約頓悟三乘各初入見道說也。非漸悟人。故知不妨漸悟人亦於色界初發心見道。何以故。漸悟人唯斷法執。斷其法執不用勝厭故。非欲界斷法執然見道(為言)周記曰。此會意曰。若其二乘入自現觀時。唯依欲界慧解極猛利故能斷生執。若其漸悟人色亦得。若不爾者。不還無學色界迴心更不下生。豈可不依唯識觀耶。(云云
問。若爾何論曰二乘迴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後引無漏第八識無漏也)迴趣留身唯欲界故(云云)答。是不正義也。故義云。不定姓者。論雖二說。通二界者此說為正(云云)故正義曰。色界亦有聲聞迴趣大乘願留者。既與教理俱不相違。是故聲聞第八無漏色界心後亦得現前云云)疏曰。色界亦有聲聞初發心大乘者。既與教‧理俱不相違文遮故。許佛亦往菩薩生彼化故。有所依身故。亦有二乘聖者色界有漏第八識無漏現前。由有聲聞於彼發心者故。唯除初二果‧及獨覺者。於彼發心上界無故(云云邑云。如梵網經說。從菩提樹金剛座十世界海。復至帝釋宮乃至一禪三禪等。皆說法云云)。
問。若爾何瑜伽漸悟人得變易身云。彼既如是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法者前方便示現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因緣是念。某名尊者無餘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以彼所留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況其餘眾生能見云云)答。唯識疏會曰。然論雖言留身於此洲。不言唯欲界遮餘界無。故非誠證。又但言此洲不言餘洲。餘洲豈無。故不理。亦色界後引無漏。此中雖無評家。取者任意。(云云
問。若言色界亦發心者。五淨居天人亦發心耶。答。論曰。然五淨居無迴趣者。經不說彼發心故(云云大般若經九卷)
問。此第二師義若准佛地及此論等。既許二乘二果等受變易生。雖初則發心要經多生方受變易生。亦應許欲界發心上界生身方受變易者不耶。答。是疏問也。故次答曰。今有二。一云無也(是不正義故略不記)二云。既文遮。如七生發心‧留身未必時。不還者亦爾。欲界發心上界留身。欲界身業力盡故。未得邊際定可資故業故。勝身方轉易故。由如是理。或有上地但於一處一生已即方受變易。或有二處三處或一地三地乃至四地至廣果天受變易身往自在官而受佛位。或有乃至但於第四禪一生而受變易。有決定業故。於理無違。(云云
問。若爾有學迴心。必於有學位得變易身。答。是亦不定。故佛地論曰。復次迴向菩提聲聞或於學位即能棄捨。由彼根性差別故。所待差別故(云云)謂如阿難有學迴心向大。佛滅無學果變易身。餘有學迴心之時伏煩惱變易身。如是不定也。
問。有無學人迴心之後未得變易分段者耶。答。有云。謂摩訶迦葉入滅定住雞足山也。又羅睺羅尊者西方。又賓頭盧聖者從東毘提河洲來。為無著空教等也(已上古德義也)今謂。入大乘論曰。羅睺羅毘頭留等悉世間。為此身世。為更有餘身在。若以實身而世者即無其義。若變化身多劫。斯云云)故知無以分段身住者也。
章曰。依身。下明地起。(云云)是結上起下也。(可之)
章曰。欲界地觀通聞‧思。唯散非定。亦非無漏。此依正義。不取傍說(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明修唯識觀所依之地也。即總三界。別九地也。意曰。於欲界地觀之時。唯以思慧修。是散地故不起修慧也。珠曰。欲界地中無起修慧修時墮思中故唯散地故(云云)此依正義等者。說善一中輕安心所二師義。一曰。義定加行得定地名。彼亦微有調暢義故。欲界亦有輕安。不爾便違本地分說一通一切地(云云是傍說也)一曰。輕安唯在定有。由定滋養有調暢故。論說欲界諸心心所由闕輕安不定地一切一者。通尋伺三地皆有故(云云是正義也)疏曰。輕安唯在上界地中有。所以者何。由定滋潤所長養故。有調暢故。欲界斂心決非之定故。無滋潤名調暢也。何以得知。六三等說欲界諸心心所輕安故名不定地。不爾應言闕上界輕安故名不定地云云)言通尋伺等者。分別九地三地有尋有伺地。謂欲界初禪也。無尋唯伺地。謂中間定也。三無尋無伺地。謂第二禪以上諸地也。今輕安心所有尋有伺地一分初禪及餘定地。故云通一切地。非謂通欲界故云一切地也。
問。若云欲界定者。何度論云欲界光定耶。答。其約相似說也。謂上界定似欲界名欲界。如初禪名欲變化心也。(叡記文)
問。何故不欲界有定之師義。答。於欲界地以自地心修唯識觀時。思二慧。唯散非定亦非無漏。何以故。以散地不能修定不能發無漏觀故。若欲界有定之義者。此等道理皆可敗故。偏取正義也。
問。珠記中判中正義傍說引三慧章云。思二慧通中。彼有二說。一云。思非等引等至俱。修慧可爾。二云。思亦等引等至俱。許八地後有思故。此二說中。初正後傍。今據初說(云云)可依此記耶。如何。答。用之妨。但此說末義。不說本義也。
章曰。色界觀中通修慧無色界觀唯修。無餘色界思慧無色聞。諸教同故。此唯加行善。故非生得攝。(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明依無色定修唯識觀分別三慧分別二得也。意曰。色界定心微細故無粗思慧欲思時還墮修中。然聞教法故有二慧也。周曰。以稍斂入定故曰思。有耳根故。故有聞(云云無色界耳根故亦聞慧。故修慧也。周云。無色思同於色。無根聞也(云云)珠曰。三慧皆非生得。非闇昧故。加行得故。雖有前世修習此三。於後身中必無任運此三者。故非生得。要假少功力方乃得之(云云八地已上雖無勉勵加行。然有任運加行。故皆是加行得也)。
章曰。然依瑜伽五說。若定若生毘缽舍那菩薩自在。及得廣慧聲聞諸有學若阿羅漢。以無色心了三界法及無漏法。故知無色此觀。菩薩即是見道已前四十心位。地上不生處說故。廣慧聲聞者隨應說之。不愚法故。除此二外。不說餘人亦無色心通緣於一切。(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為定無色界心修唯識觀之人。引證文釋其義也(論文取意引也。此門初具耳)珠云。一云。身在下界上界定。為若定。生彼地即起彼心。為若生。一云。加行善為若定。生得善心為若生。案瑜伽文。唯言緣下地一切法。不言無漏法。然一切法中亦攝無漏法。故不相違云云初釋在伽抄中。叡公引之。後不正也)周曰。問。以無色心了欲界聲。豈非聞慧。何故復云無色聞。答。彼唯定心等(等取象聲等)復無根故。故不名聞云云
問。禪以上耳識。何色界聞慧。答。有耳根故借起下初禪耳識聲。故有聞慧也。意曰。五識必依尋伺第六起。而第二禪以上尋伺五識。故借起初禪尋伺相應第六識五識緣聲等也(然鼻舌兩此義。色界無香味故。唯借起身三識也)。
問。五識尋伺故依尋伺第六起耶。答。爾也。
問。若爾何瑜伽五識有尋伺耶。答。唯識論第七會曰。然說五識有尋伺者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云云)疏曰。顯由彼起‧多由彼起二種各別。一言云云)意曰。生在定以上起五識。除率爾心等必由尋伺意識引起。故云顯由彼起也。若在欲界定耳識卒爾起時。意識雖同緣。不依尋伺俱意引生。上界定與下界耳識俱起故。五識餘時多尋伺第六起。故云顯多由彼起也。言四十心者。一者十信(一信二精進。三念。四慧。五定。六施。亦名不退。七戒。八護。九願。迴向云云)二者十住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八童心。九法王子。十灌頂云云)三者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恚。四無盡。五癡。六善現。七無著。八重。九善法真實云云)四者迴向(一眾生不壞。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平等善根。七隨等觀一切眾生。八如相。九無縛無著十法界無量云云此等釋名入道次第說之。言廣慧聲聞等者。珠曰。從慧立名。佛地論云。深廣圓滿通達故。廣慧即是波羅蜜多聲聞等。又定姓聲聞能信大乘藏識教等。生無色界得入滅定。不愚法不定聖者不生無色。無利益故(云云)言隨應說之者。不愚之名通不定姓及定姓。此不定姓人不生無色。唯若定非若生。作唯識觀。其定姓人亦生無色。通若定若生。不作唯識觀。故云隨應說之也。意取若定不定聲聞也。(為言)
章曰。菩薩見道金剛定唯第四定。後通諸地。色六‧無色十地隨應依起此觀。斷惑九。遊十。隨應別說。(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總見道已上修唯識觀所依之地也。即菩薩見道所依定‧及金剛無間道斷惑所依定。唯依第四定。見道修道十地斷惑證理所依定及金剛道後佛位所依定。通上界十地(為言)
問。何故爾耶。答。見道無漏初難起故必勝定起。金剛無漏斷佛他障入覺故亦勝定起。自餘容頂故隨宜十地起也。
問。佛果無漏通諸地者。四智各別。依何地耶。答。且約四智種子現行。先約種子者。說大圓鏡智種子。疏三末三說。即一云。或說通四無色色界六地。遊無漏通此地故。起現行者唯第四定。多依天住故。此智多分起大悲故。大悲唯在第四靜慮。此為德本功德多依第四定故(云云此說種子十地現行唯在第四定也)二云。有說通下六無理遮。故色界有遍緣心。非無色故(云云此說種子唯在色界六地現行唯第四定也)三云。有說是第四有。餘地總無(云云此說種子現行唯在第四定也)疏曰。此三說中。第一解勝。雖無色此智。修彼種增必不現起(云云)說平等性智。疏五本曰。又復此智多起平等平等大悲等。佛位多勝功德相應第四禪。故唯捨受(是第一種子現行唯在第四定也)又設下地平等智。不變異故。如在因位。唯捨受俱(是第二說種子通初二三禪。現行亦如前說也)若在十地歡喜等十)隨第六識所引何地乃至有頂此智。依彼地心法空智引入滅有故。不可定說下地第七為有頂依。雖通諸地皆唯捨受云云是第三說種子在上十地現行亦如前說。此義正也)說成事二智。疏五末曰。問。八地(色界根本無色界根本)皆有無八識耶。答。(此總解也。大抄云。然第一解甚難也云云)若爾何故第七八無漏捨受相應耶。答。常處第四靜慮故。一類無變故。非易脫故(乃至)餘地雖有而不現前(是第一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種子現行俱在上界八地也)或唯第四第七八。以彼邊際功德勝故(是說第七八識二義也。不關妙觀事智也)或唯五識在初定。以有漏三識故。尋伺上無故。有漏既爾。無漏翻之(是說成事智第二說也。種子現行俱在初定也)又四靜慮皆有五識但佛多起第四定者以殊勝故(是說五識第三說也。現種俱在四定也)又解。唯第四有。如七八識云云是說成事第四說也。現種俱在第四定也)。
問。四智在處既有多說。以何為正。答。大圓鏡智種子上界十地有。現行唯在第四為正。平等性智此也。妙觀察智種子現行俱通上界十地(是所諍)成事智種子上界十地有。現行四禪有。以此為正。不可餘求也。
問。斷惑九等之意何。答。約上界十地斷惑無漏九地。除非想地。遊無漏十地。加非想地也。素云。色界有六。無色四地。合之為十。除於有頂減為九也。以有頂無漏心細不能斷故(云云古德云。斷惑無漏在下九地。遊無漏唯在有頂下合云遊十。云云。今謂此義大違聖教。早可忌棄也)既說大圓鏡智種子十地。遊無漏通十地故(云云)又對法抄曰。雖有無漏。不言見道。以遊無漏故。大梵多散亂故(云云)不可異求也。
問。若云無漏見道者。何云斷惑九。答。其約修道無漏云九也。故疏曰。未聖果。若依間恐起邪執。是故不依。若得初果無漏強故。雖依間不起邪執。故修道無漏亦依中間禪。(云云已上裏書也)。
問。云何名遊觀。答。不斷惑不觀理名遊無漏。如徒然人名遊戲人也。
章曰。無漏思隨無爽。(云云
問。此意何。答。此意明依上界無漏觀時。義說思二慧隨所依修慧所依定地修唯識觀亦無爽(為言)濱曰。謂諸地中皆有也。爽(沙更反。違也云云)珠曰。此有二說。一云。依者修慧也。謂義說思隨所依修慧唯識觀。亦無爽也。一云。依者色六無色四。十所依地是為依。色界無思。無色聞。而體修慧十地故。義說思隨體修慧亦依十地。此亦無爽(云云叡記依後義。但章文更加文也)
章曰。上七未至有欣‧厭。行相猶局故不能作。(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明第二禪已上七未至定不修唯識觀也。珠曰。初未至心總厭三界一切諸法。總緣諸諦故行相最寬。上七未至地階級。欣上厭下無總行相。故云欣厭等(云云對法抄曰。以聖弟子初無定故依初未至而斷下惑。從初靜慮已上為前有定。皆根本煩惱。不依未至。(云云

第九諸障染門

問。此門意何。答。顯修唯識觀障染差別。此門意也。
問。何故障染耶。答。顯揚論曰。謂五種因煩惱彼體故。二彼事故。三彼過故。四避彼緣故。五修彼對治作意故。(云云
章曰。諸障染者。障有二種俱生分別。此復有二。一煩惱障。二所知障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先標所差別也。
問。論中以煩惱所知二障。何故此文先舉俱生分別。答。此文約體。彼文約用。故不相違也。
問。爾先云何俱生分別。答。先論說煩惱障云。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分別我執亦由現在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云云所知障准之。只改我云法也)。
問。云何煩惱障。答。論曰。煩惱障者。謂遍計所執實我。薩迦邪見。而為上首。百根本煩惱及彼等流煩惱。此皆據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云云)疏曰。初出體。後釋名。以薩迦邪見為首。由我見本生煩惱我見煩惱隨斷。見修二斷。其義並然。或雖所生之惑先除我見未滅究竟盡位由我見斷餘方斷盡。此依九品惑雖別斷。斷八品等不斷我見煩惱先斷說。以我見無品數。全離欲方斷故(二義不正故不取之)百根本煩惱者。見道所斷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并修道十六八種。及彼等流隨煩惱者即種。或復更多。(云云此出自性體。若眷屬及餘心心所等。五蘊為性。佛地七說。若此所發果皆攝在中。云云
問。云何所知障。答。論曰。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法薩迦邪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顛倒性能障菩提所知障云云)疏曰。此之頭數亦與煩惱障同(同體所知障各有百八種也)若煩惱障俱必所知障故。然煩惱粗有多類。可易了知二乘所斷不善覆性。故以數束顯。今此所知障細下。無多類極難了知。唯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其法執無明故必有數。又顯法執無明五住地一往攝。前障四住地攝。故不顯數。若爾何故不言隨煩惱。既言慢等等隨惑云云意云。所知障中亦有隨惑。亦更有種也。此出自性體。若眷屬者。佛地七曰。諸心心所及所發果皆攝在中。云云所知境者。謂有為無為顛倒性謂真如理。由覆此境令智不生能障菩提。故所知。(云云
問。云煩惱障有多所知障無多類之意何。答。類者迷四諦類。煩惱障粗顯有迷諦類。所知障微細無別迷諦類。(為言)
問。若爾何障章曰其六識俱生所知障習氣亦有九地品。若與煩惱行者亦可言伏等(云云)答。其隨所障有粗細分九品也。非謂所知障有別九品也。祕云。疏決名無明無品數故者。義彈云。此不然。體同煩惱即如煩惱。品數別故。但應說云行微細故不染義同為一住。詳曰。不同煩惱九品。分為粗細斷之前後。言無品數者。非云無彼愛恚等類名無品也。故疏無違云云)疏下文云。煩惱障九地可有粗細。先斷粗後斷細。其所知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數。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細。有初地修道有頂所知障。而欲未盡第等亦復如是。不可依地而立類。但由道故復言惑(云云)。
問。若爾何疏下。說所知障六識中者行相九品故。差別多故。所以諸地分分別斷(云云)答。煩惱障粗顯法爾一地九品體。所知障微細非定依地九品體。但隨所障有粗細能障行相亦有九品也。煩惱障相有九品行相亦有九品所知障一類行相九品故二差別也。(古德多未作會釋
問。凡七轉識中皆有二障。皆有九品。如何。答。前六識地各有九品第七識惑有二義。一云無九品(正義)一云有九品不正義)故障章曰。煩惱障中除第七識所餘六識三界九地九品。成八一。見道十惑九品定然。粗細異故。俱生六惑斷即不同。見‧邊見及此相應唯第九品九地而論但有九品九地品。故合有九品)嗔一地九品。餘頭(與不俱名頭也)貪慢癡等八品。地各九故。第七識九地煩惱障亦有二說(正義)九地唯同非想九品類。然於其中類有九。如增上邪見善者亦有九品。彼亦如是。唯同非想九品故。唯障無學金剛始斷。有九品故體增減。故成能熏無性有情第七成能熏也)九地品。細分便成八品。勢力所障皆同非想下品惑。故金剛心一時頓斷乃至六識之中分別所知障并其習氣雖有九品有說品斷。一心見道故。有說二品斷。三心見道故。非六行所伏與煩惱同。其六識俱生所知障‧并習氣亦有九地品。若與煩惱行者亦可言伏。他勢不行。不俱生者雖有九品皆非六行所伏。障理故。其加行智即能伏之。為十品斷。十地斷故。不分粗細前後說斷。不廢初地斷細地斷粗初地有頂二主地斷欲界。但隨障。此地智即便斷之。故無前後。其第七識所知障習氣。雖說有九品無品。仍品斷。金剛心中方永斷故。此說隨眠故。不說彼現行等斷(云云疏中處散說。今此文中集說故引之)。
問。分別俱生煩惱障與識相應多少如何。答。第八識中全二障第七識唯與俱生四惑俱生八大隨惑相應四惑者。我癡我見我慢我愛也。八隨惑者。掉舉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也。無分別惑也)第六識一切分別俱生惑相應。前五識分別俱生貪瞋癡隨惑二(無慚無愧隨惑八相應也。
問。何故爾。答。第八識為總報主。異熟無記故與二障不相應第七識偏緣第八見分我法。不邪教‧邪分別故與分別不相應第六識一切故與諸惑相應。前五識一向現量無分別故與慢等不相應故爾也。故論曰。此十煩惱何識相應藏識全無。末那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瞋癡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云云
問。說五識無慢等云由稱量等之意何。答。疏曰。慢等必由隨念計度分別生故。又由慢於稱量門起方勝負故。疑猶預簡擇門起故。見推求門起故。非五識故。五識此等行相。(云云
問。若爾五識無分別惑。何云有分別惑。答。疏曰。由意分別等引故(云云)又論說所知障云。餘由意力皆容引起(云云)其疏曰。對法等云。分別起見道斷。既許五識中惑通見道斷。則有分別之惑。然非自力生。為所引生故。(云云餘者分別惑也。意者第六識也)
問。所知障與識相應義如何。答。論曰。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劣故(異熟識微細法執粗強故也)不與無明相應故(法執必與無明俱故)法空智品與俱起故。七轉識內隨其所應或少或多。如煩惱說(煩惱別起法執。故數與煩惱同也)眼等五識無分別故。法見疑等不相應。餘由意力皆容引起(云云計度分別故。法見疑等定不相應。非無見道所諸惑名無分別也)。
問。其法空智品與俱起故之意何。答。疏曰。菩薩法空智品許與此第八識俱起故。第七有法執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有。法空智起此滅。既八現行與彼俱起。定知第八無法執俱。量曰。第八識等定非法執品。法空觀品與俱起故。如佛第八識。若言中法空觀起第八許斷。即無漏法所熏故。佛何得成。不可言熏鏡智俱識。非無記故。猶未得故(云云)意曰。若言第八識有法執。其菩薩第六識法空觀時。彼第八識可不俱現行。明與闇相違故。而菩薩法空觀時既第八識現行。故知第八無法執(為言)量意可之。又若金剛無間法空觀時。許第八斷。既所熏識。何熏鏡智等種子成佛乎。不可云熏淨第八。金剛無間道以前未得彼故。亦是善性無記性。何為所熏乎(為言)。
問。此文破誰耶。答。燈曰。此安慧。(云云
問。若爾云第七有法執等文。不相應安慧不云第七有法執故。答。燈云。然疏云第七有法執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有法空智起此滅故。是破餘師。非安慧師。或寫者誤。若安慧應云第七有我執生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有法空智起此滅(云云今私助釋云。安慧云第七我執。付九失破之令信有法執了。如論第五說。故今云第七有法執等亦破第八有法執也。故疏文不誤矣)。
五說第七識云。八地以上(乃至法空智果不現前位猶起法執。不相違故(云云)邑云(乃至)問。若對安慧。彼不許有淨第七。何得難云無漏相續。答。前來已成三位第七識訖。恐彼不許七有法執是說(云云)准此文可釋之(已上裏書也)問。煩惱所知二障一體歟。如何。答。論曰。體雖無別而有別(云云)疏曰。相違。可一體。用義分故可說有別。一種生用分成二。一識體取境用多故(云云)言用別者現行用別也(祕有二釋。是第一釋也。第二云。種子用別者非也)問。若爾分別俱生一體別用歟。答。不爾。各別體也。
問。障與執同歟異歟。答。執必障。障非必執。謂第六第七相應二障即是執。五識相應二障非是執也。然第六識有間斷時故。亦非執二障也。
問。約煩惱所知二障分別理事如何。答。且約煩惱障見所斷惑多迷四諦理。故名惑。然少分有事惑。故疏六云。若餘頭起貪嗔慢名迷四諦事(云云)意云。分別惑緣粗淺法。是事惑也(云云修所斷通理事惑‧謂與五見俱起惑迷諦理。故名等迷粗事。故名事惑。若約一地分別。前八品惑一向事惑。第九品惑理事間雜惑也。所知障准之可知也。問。且約十惑分別見修如何。答。論云。此十煩惱六通俱生分別起任運思察俱生故。疑‧後三見邪見取見。取見)唯分別起。要由惡友或邪教力自審思察方生故(云云所知障准之可知也。
章曰。成唯識論卷云。分別煩惱障現行資糧道中漸伏。加行道中能頓伏盡。種‧習俱初地斷。(云云
問。引此意何。答。此門中明所斷惑。總有五類。謂二障‧三粗重‧三隨眠四障五住地也。今此文最初引唯識論明斷二障也。此中有二。謂煩惱所知也。此初明煩惱障也。此亦有二。分別俱生也。此先分別也。正文云。煩惱障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云云)章家取意引也。疏曰。分別種子不論二乘菩薩者於極喜地見道初斷。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今簡於相。唯真見道真見道中唯取無間滅智生故說初斷。非相見道亦能斷故。然此分別煩惱現行瑜伽等說世間道唯伏俱生若愛若恚鄰近憍慢。不言能伏分別煩惱。此據異生二乘等說。若直往菩薩彼障現行地前已伏。故前卷云唯能伏除分別二取。此在加行位。若資糧位此粗現行亦能伏滅(因邪師邪教也)二細現行即未能伏。至加行位分別細者亦皆能伏(自分別起)菩薩願‧勝解世間力。邪見疑等伏而不行。非以六欣厭菩薩不為。非此菩薩此能也。緣起經內法異生放逸不共無明。故邪見等未必皆起。即資糧位已不現行。唯分別等二不起。故論總言地前已伏。(云云
問。何故分別煩惱障此斷耶。答。且頓悟菩薩資糧位以勝解力漸伏因邪師邪所起分別煩惱現行。於加行位尋思實智頓伏以自分別所起細現行見道位遠離惡趣故。悉斷分別種子習氣了。故云爾也。是則第六相分別障也。五識相應此之。
章曰。俱生煩惱障現行地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伏盡。然意力有時猶起。而不為失。八地已上永不現行。習地除。種金剛斷。其見等及此俱生四地永伏。法執無故。此所生起五地不行。以伴故。(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亦引論意明俱生煩惱伏斷差別也。論正文云。修所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阿羅漢。由意力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云云)疏曰。言暫起者。謂十地前三猶起我見等故。七地已前尚起貪瞋等故(乃至)八地以去亦不故起。任運不行道力勝故。(云云
問。且章意何。答。俱生煩惱障現行資糧加行位漸伏。初地以上頓伏盡。然菩薩七地中以意現起。八地已上永不現行習氣地斷。種子金剛無間道斷。(為言)
問。俱生煩惱現行初地伏盡了。而何云初地以上耶。答。一云。初地三時。云初地入心。云以上指住出也。一云。以惑力現初地頓伏。以意起七地以前隨宜伏盡。故云以上也。最勝疏曰。准諸處說。初地以上一切煩惱能頓伏盡。由意生云何我見等四地能伏。伴隨眼五地以伏。答。據能伏初地即能。猶意起。今依永伏不能令起。此由斷彼所依所知者。故與染別(云云與後義同也。可悉之)。
問。云意力有時猶起之意何。答。菩薩七地以前故起所留煩惱種子令其現行。以其現行利益有情。(為言)
問。爾留煩惱者為緣歟。答。不爾。煩惱障種子不障十地故。不起對治道故。自然所留名故留也。故疏云。謂諸菩薩大悲力。意趣一切智故。意趣所知障對治道。不取煩惱對治道。擬於生死悲願生。故名留煩惱也。不爾如來大悲最極應留煩惱隨類化生此故知不趣斷。故為留。成佛時方頓斷盡。(云云
問。疏主義爾。有誠文耶。答。對法四云。又諸菩薩已得現觀。於十地修道位唯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道。若菩提頓斷煩惱障所知障阿羅漢如來。此諸菩薩雖未永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咒‧藥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阿羅漢煩惱云云唯識論文引此文也)論云。故說。菩薩現觀已。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助願生。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故修道不斷煩惱成佛時方頓斷故(云云上所引疏文說此文也)言十地修道者。初地三心。初入心見道。住出以後名修道也。
問。就對法文云猶如咒藥等之意何。答。譬如世間惡毒必害人者。若以神咒伏之若以良藥伏之。毒氣悉失都不致害。十地煩惱此。以菩薩智伏之令不成過失。然非斷盡。故攝論十云。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一切智云云)。
問。十地之間既有煩惱種子。何故八地已上不起。答。八地已上第六識生空無漏智相續故。無由起煩惱故。菩薩遂得變易身也。
問。十地之間未斷種子。何故習氣地斷耶。答。煩惱障習氣隨逐所知障種子能障十地故。隨斷所知障種子煩惱習自然被斷也(二乘人不知不斷者。依隨逐所知障種子無別體也。可之)
問。習氣是體上氣分。譬如納香函雖取其香餘香猶有。即名習氣。而何猶種子習氣先滅耶。答。寧不見麝香體雖有香先失耶。
問。云其身等及此俱生四地永伏之意何。答。於第四地修菩提分法不淨法無我等故。伏除所故起第六相應身二見及見俱起等。斷第六相應法我見及定愛法愛等故。若至第五地前地所伏邊見等所引生等皆悉伏盡。前所害見等之伴類故。(為言)
問。何以見等於第四地伏耶。答。論云。初二三行施‧戒‧修。相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等(云云)疏曰。二身見者。謂初見道已離第六識分別見。今此後離第六識俱生見盡處。總說名二身見。非今二。如第四定言滅苦樂。又正斷所知障見等。并永不起煩惱障見等。故說二身見名永害。非煩惱見亦起對治云云演祕太鈔云。雖有解。後解為勝云云)初釋約所知障二身見。後釋約所知障煩惱障釋名二身見。以此後釋可為此證也。又疏次上云。由所知障斷故煩惱之末亦永不行云云)義濱釋章文云。其見等及此俱生者。第六識俱生我見也。及俱生第六識俱生貪慢等也。法執無故者。同體法執斷故。此所生起見後位所生起貪慢等。五地不行者第四地中見等故。此見等所生起貪慢等於五地不行。是故伴(云云)素記似之。
章曰。所知障分別現行資糧道中漸漸伏。加行道中能頓伏盡。種習初地斷。(云云
問。此意何。是引論意分別所知障伏斷差別也。正文云。所知障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云云義意分別煩惱障之。疏曰。菩薩加行唯欣於智。見道已前唯伏法執。其煩惱障隨此而伏。然由所知加行伏故說煩惱伏。非前加行故伏煩惱十地之中與煩惱所知障品多分亦爾。非此(煩惱)俱者(所知地可起(云云)意曰。煩惱必與所知障俱起所知障亦有別起義也(為言)
章曰。俱生現行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亦引論意明俱生所知障伏斷差別也(此先現行伏斷也)論云。修所斷種於十地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云云地前漸伏俱生煩惱障之。地上異彼也。地漸伏。十地伏盡(矣)疏曰。此中斷伏時節解如煩惱說。由於地能為障故。故十地漸次能斷(種子乃至十地方永伏盡(現行)由前道力折伏後地所知障現令其不行。名之為伏(云云)。
章曰。若別者。前之六識八地伏盡。種‧習地斷。七識現行金剛喻定加行道伏。金剛喻定起時種習俱斷。(云云
問。此意何。答。上文總相說。今細約識分別釋也。
問。何故前六識相應現行八地伏了。答。論云。八地以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果相續能違彼故(云云)疏曰。六識俱者八不行。以二空無漏無分別智心‧及此果滅定後得智相續不斷能違第六識執故不行。(云云
問。且云。八地以二空無漏相續之意何。答。八地以上第六生空無漏相續無間斷。法空無漏多分現起少分間斷。是故約生空無漏相續相續約法空無漏依多分相續相續。故合云二空無漏相續也。
問。何以知少分間斷。猶名相續耶。答。別抄云。問。第七地無相觀即是無漏相續。如何有於無相中作加行障。諸加行心皆有漏故。解云。相續起多。間斷時少。故云純續。理實間斷有漏心。故加行云云)以此文例可知其義也。(古德未知此例)
問。若云八地以上法空無漏無間斷。有何失。答。若爾第七法執不可現起。第六入法空觀時。第七法不行故。若八地以上第七法不行者。多違聖教也(具如次下記之)。
問。若爾八地以上第六入單生觀時。第六法執亦可起。答。不爾。一聚中‧闇相違故第七是他聚。故不可例難也。況復第六法執現起之功能八地既盡。不可作此難也。問。何故六識所知障種子習氣地斷耶。答。障地故俱斷之也。
問云。七識現行金剛喻定加行道伏等云意何。答。論云。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云云)疏曰。第七識者八地猶行。以法空(第六法智及果也)方法執第七。生空智及果行相並粗不相違故(云云)意云。第六入法空觀七法執猶現行生空觀粗法執是細。不障生空智故猶以現起(為言)言中行道等者。濱云對法云。金剛喻定有二。一方便二根本。此云加行者當於方便。此云定起時者當於根本。云第十地滿心。金剛喻定加行道。(云云
問。云金剛無間道種‧習俱斷之意何。答。第七識所知障現行種子習氣唯障無學。非障十地。故約現行十地中有有行時。至金剛加行道伏之。種子習氣金剛無間道斷之成佛也。
問。正義云習氣解脫道初斷。而何云金剛俱斷耶。答。是且義也。又與無間道俱滅故。約滅云斷也。
問。斷分別煩惱所知障無濫易知。斷俱生二障有濫難知。如何忽可之耶。答。作圖可知也。
俱生煩惱障。前六識俱。第七識俱。
現行地前漸伏初地以上頓伏。種子金剛無間道斷。習氣漸斷無間道永斷不正義解脫道永斷。正義)
現行初地以上漸伏第七地永伏。種子金剛無間道頓斷習氣。(無間道不正義解脫道斷正義)
(裏書曰)於煩惱障分別識相應(可悉之)同於下習地除一。同於下種金剛斷。
二。然意力有猶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永不現行
三。習地除。
四。種金剛斷。
一。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已上)。
俱生所知障。前六識俱。第七識俱。
現行地前漸伏八地永伏。種子漸斷金剛永斷。習氣漸斷無間道永斷不正義解脫道永斷正義)。
現行地或伏或起金剛加行道永伏。種子金剛無間道頓斷習氣無間道不正義解脫道斷正義)。
(裏書曰)於現行者章有總別(總句云。俱生現行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云云
四。金剛喻定起時種習俱斷。
三。七識金剛喻定加行道伏。
二。種習皆地斷。
一。若別者前之六識八地伏盡(已上)
次第分別煩惱障俱生煩惱障分別所知障俱生所知障
問。斷二障種漸頓云何。答。論曰。答曰。第七識煩惱障三乘無學果時。一剎那三界頓斷所知種障成佛時。一剎那一切頓斷任運內起無粗細故。餘六識煩惱障種。見所斷三乘見位真見道一切頓斷修所斷者隨其所應。一類二乘三界九地一一漸次九品別斷(次第果)一類二乘三界九地為一聚九品別斷(超中二果菩薩要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三界頓斷所知障初地初心頓斷一切見所斷者。修所斷者後於十地修道位中漸次而斷。乃至正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方皆斷盡。通緣外‧粗細境生。差別多故(云云可見疏文。廣故略之)
問。二乘斷惑加行等四道或總或別。菩薩斷惑如何。答。論云。菩薩利根漸斷障位非要別起。無間解脫剎那剎那斷證故。加行等四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云云意。疏文委曲。可之)
問。論小乘難云。無間道時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為(云云)如何通之。答。有二義。一云。斷惑證滅期心別故(云云)意曰。無間道斷惑解脫道證滅。加行期心別故(為言不正義)二曰。為捨彼品粗重性故。無間道時雖無惑種。而未捨彼無堪任性。為此故起解脫道。及證此品擇滅無為云云)疏曰。即無堪任與無間道俱滅。無為解脫道俱生。故解脫道雖不違惑得。而亦有用。(云云是正義)
問。疏云。問。彼十地煩惱障粗重既不斷種子。起無間道時復不斷粗重。無間道起何所斷耶。無間道中有煩惱種用。於解脫道位可說除粗重。無間道中既所斷。如何說粗重解脫道治(云云)如何。答。次云。答。修道十地煩惱粗重者。非離所知障外別起無間道等治。然煩惱重障無始以來與所知障俱。所知障為本。由無間道本障斷故。其末煩惱障粗重與所知障粗重解脫道中捨。故此過。煩惱粗重非能生。但障於地。所以與所知障俱斷而不留之。故無斯咎。(云云二障了)
章曰。菩薩地說。煩惱所知障三住所斷。(云云
問。此意何。答。是引瑜伽八文明斷三粗重也。正文云。又由如是所說二諸菩薩住經三大劫時量。能斷一切煩惱障所有粗重。及斷一切所知障所有粗重。於三住中當知能煩惱障所有粗重(云云十三住中除最後如來住故云二也。餘文易之。
章曰。一極喜住。一切惡趣煩惱品及所知障在皮粗重皆悉永斷。能令一切煩惱皆不現行。最初證得二空真智云云)是明第一能斷住及所斷皮粗重體也。一切惡趣煩惱者。三界分別煩惱現行種子習氣也。中煩惱者。即第七識相應俱生煩惱中品現行也。下品現行極微細故不違道故不所伏。七地以前意力起者是也。所知障者。亦分別現行種子習氣也。二空生空法空也。
問。論文唯約所知障說。在皮粗重等不關煩惱障。而何章家奄含說耶。答。四八文然。但七三文約煩惱障說在皮粗重等。故章家得兩處一處合說也(兩處文次下可引記之)。
問。二障分別現行資糧位漸伏。加行位頓伏。而何云初地亦伏之耶。答。其約已伏為表智功能云爾也。

唯識義卷第六(本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