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六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

(一○三)阿含1因品師子吼經2第七(第二小土城誦3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4,在劍磨瑟曇5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中有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6,此外更沙門梵志,異道7一切空無沙門梵志。汝隨在中,如是師子吼比丘!或8來問汝等:『諸賢!汝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汝等如是說:此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沙門梵志,異道一空無沙門梵志。汝隨在中,如是師子吼。』
比丘!汝等如是學:『諸賢!我世尊有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9四法,因此四法故,令我如是說:此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沙門梵志,異道一空無沙門梵志我等隨在中,如是師子吼云何為四?諸賢!我等尊師10、信法、信戒具足11愛敬同道12,恭恪奉事。諸賢!我世尊有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此四法,因此四法故,令我如是說:此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沙門梵志,異道一空無沙門梵志我等隨在中,如是師子吼。』
比丘學或復是說:『諸賢!我等亦信尊師,謂我尊師也;信法,謂我法也;戒德具足,謂我戒也;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謂我同道出家在家者也。諸賢!沙門瞿曇13我等二種說,有何勝?有何意?有何差別耶?』比丘!汝等如是學:『諸賢!為一究竟14?為究竟耶?』比丘!若如是答:『諸賢!究竟究竟。』比丘!汝等復問學:『諸賢!為究竟是耶?為無欲究竟是耶?』比丘!若如是答:『無欲究竟是,非有究竟是。』比丘!汝等復問學:『諸賢!為有恚者究竟是耶?為恚者究竟是耶?』比丘!若如是答:『恚者究竟是,非有恚者究竟是。』比丘!汝等復問學:『諸賢!為癡者究竟是耶?為無癡究竟是耶?』比丘!若如是答:『諸賢!無癡究竟是,非有癡者究竟是。』
比丘!汝等復問學:『諸賢!為有愛受者究竟是耶?為無愛受者究竟是耶?』比丘!若如是答:『諸賢!無愛受者究竟是,非有愛、受者究竟是。』比丘!汝等復問學:『諸賢!為無慧15、不說慧者究竟是耶?為有慧、說慧者究竟是耶?』比丘!若如是答:『諸賢!有慧、說慧者究竟是,非無慧、不說慧者究竟是。』比丘!汝等復問學:『諸賢!為有憎、有諍16究竟是耶?為無憎、無諍究竟是耶?』比丘!若如是答:『諸賢!無憎、無諍究竟是,非有憎、有諍究竟是。』
比丘!汝等為如是說:『諸賢!是為如汝等說究竟是,非究竟是;無欲究竟是,非有究竟是;恚者究竟是,非有恚者究竟是;無癡究竟是,非有癡者究竟是;無愛受者究竟是,非有愛、受者究竟是:有慧、說慧者究竟是,非無慧、不說慧者究竟是;無憎、無諍究竟是,非有憎、有諍究竟是。沙門梵志無量見,彼一切依猗二見17有見無見18也。若依有見者,彼便著有見,依猗有見19,猗20有見,增諍無見21。若無見者,彼便著無見,依猗無見,猗無見,憎有見
「『沙門梵志不知因、不知集22、不知滅、不知盡、不知味、不知患、不知出要如真者,彼一切欲、有23恚、癡、有愛受、無慧、非說慧、有憎、有諍,彼則不離生老病死,亦不能脫愁慼啼哭、憂苦懊惱,不得苦邊沙門梵志於此二24見知因、知集、知滅、知盡、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者,彼一切無欲恚、無癡無愛受、有慧、說慧、無憎、無諍,彼則得離生病死,亦能得脫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則得苦邊
「『或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然不施設一切受;施設斷欲受,不施設斷戒受、見受、我受25。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知三處26如真,是故彼雖施設斷受,然不施設一切受。復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然不施設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戒受,不施設斷見受、我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知二處如真,是故彼雖施設斷受,然不施設一切受。復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然不施設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不施設斷我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知一處如真,是故彼雖施設斷受,然不施設一切受。如是法、律27,若信尊師者,彼非正、非第一。若信法者,亦非正、非第一。若具足戒德者,亦非正、非第一。若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者,亦非正、非第一
「『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28,彼施設斷受,於現法施設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我受。此四受何因何習29?從何而生?以何為本?此四無明,習無明,從無明生,以無明為本。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者,彼便從是不復更受欲受、戒受、見受、我受。彼不受已,則不恐怖;不恐怖已,便斷因緣,必般涅槃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30,不更有,知如真。如是正法、律,若信尊師者,是正、是第一;若信法者,是正、是第一;若戒德具足者,是正、是第一;若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者,是正、是第一
「『諸賢!我等是行,是力,是智,因此故令我如是說:此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沙門梵志,異道一空無沙門梵志。以是故,我等隨在中,如是師子吼。』」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師子吼經第七竟31千六百九32

(一○四)阿含33因品優曇婆邏3435第八(第二小土城誦36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37蘭哆園。
爾時居士名曰實意38,彼於平旦從王舍城出,欲往詣佛供養禮事。於是,實意居士39如是念:且置詣佛,世尊或能宴坐諸尊比丘40,我寧可往優曇婆邏41林詣學園。於是,實意居士即往優曇婆邏林詣學園。
彼時優曇婆邏學園中,一異學名曰42,在彼尊為學師,眾人所敬,降伏,為五百學之所推宗。在眾調亂,音聲高大,說種種鳥論:語論、王論、賊論、鬥諍論飲食論、衣被論、婦女論、童女論、淫女論、世俗論、非道論、海論、國論43如是比說種種鳥論,皆44集在彼坐。於是,遙見實意居士來,即敕己眾,皆令默45然:「諸賢!汝等莫語!然!樂然,各自斂46攝。所以者何?實意居士來,是沙門瞿曇弟子沙門瞿曇弟子名德高遠。所可重,在家止,居王舍城者,彼為第一47,彼不語,樂然,自收斂。若彼此眾然住者,彼或能來。」於是,恚令眾然,自亦然。
於是,實意居士往詣恚所,共相問訊,卻坐面。實意居士語曰:「恚!我佛世尊若在事處山樹下,或住高巖,寂無音聲遠離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是佛世尊斯之比,在事處山樹下,或住高巖,寂無音聲遠離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彼在遠離處常樂宴坐安隱快樂,彼佛世尊初不一日一夜共聚會,如汝今日及眷屬也。」
於是,恚語曰:「居士!止48!止!汝何由得知?沙門瞿曇空慧解脫49,此不足說,或相應不相應,或順或不順。彼沙門瞿曇邊至邊,樂邊至邊,住邊至邊,猶如瞎牛在邊地食,邊至邊,樂邊至邊,住邊至邊,彼沙門瞿曇亦復如是居士!若彼沙門瞿曇來此眾者,我以一論滅彼,如弄空瓶,亦當為彼說瞎牛喻。」
於是,恚告己眾曰:「諸賢!沙門瞿曇儻至此眾,若必來者,汝等莫敬,從座50而起,叉手51向彼,莫請令坐,豫52座。彼到此已,如是語:『瞿曇!有座,欲坐隨意。』」
爾時世尊在於宴坐,以淨天出過於人,聞實意居士恚共論如是,則於晡時宴坐起,往詣優曇婆邏學園中。遙見世尊來,即從座起偏袒衣,叉手向佛,讚曰:「善來沙門瞿曇!久不來此,願坐此座。」
彼時世尊如是念:此愚癡人,自違其要。世尊知已,即坐其床。恚便與世尊共相問訊,卻坐面。世尊問曰:「恚!向與實意居士共論何事?以何等故集在此坐?」
恚答曰:「瞿曇我等是念:沙門瞿曇有何等法?謂教訓弟子弟子受教訓已,令得安隱,盡其形壽,諍修梵行,及為他說。瞿曇!向與實意居士共論如是,以是之故,集在此坐。」
實意居士彼語已,便是念:此恚異哉妄語!所以者何?在面前欺誑世尊世尊知已,語曰:「恚!我法甚深!甚奇!甚特!難覺難知,難見得,謂我教訓弟子弟子受教訓已,盡其形壽,梵行,亦為他說。恚!若汝師宗所可不了憎惡行者,汝以問我53,我必能答,令可汝意。」
於是,調亂學眾等同音共唱,高聲曰:「沙門瞿曇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威神。所以者何?乃能自捨己宗,而以他宗隨人所問於是,恚自敕己眾,令然已,問曰:「瞿曇不了可憎行54云何具足云何不得具足?」
於是,世尊答曰:「恚!或有沙門梵志裸形無衣,或以手為衣,或以葉為衣,或以珠為衣。或不以瓶取水,或不以櫆55取水。不食刀杖劫抄之食,不食欺妄食。不自往、不遣信。不求來尊,不善尊不住尊二人食,不在中食。不懷妊家食,不畜狗家食。設使家有糞蠅飛來而56不食57。不噉魚,不食肉,不飲酒,不飲惡水。或都所飲,無飲行。或噉口,以口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口,以七口為足。或食得,以得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得,以七得為足。或日一食,以一食為足。或二、三、四、五、六、七日、半月、一月一食,以一食為足。
「或食菜茹,或食稗子58,或食穄59米,或食雜,或食頭邏60食,或食粗食。或至事處,事。或食根,或果,或食自落果。或連合衣,或持毛衣,或持舍衣61,或持毛頭舍衣,或持全皮,或持穿皮,或持全穿皮。或持散髮,或持編髮,或持散編髮62。或有剃髮,或有剃鬚,或剃鬚髮。或有拔髮,或有拔鬚63,或拔鬚髮。或住立斷坐,或修蹲行。或有臥刺,以刺為床。或有臥果,以果為床。或有事水,晝夜手抒。或有事火,竟宿64然之。或事日月大德叉手向彼。此之比,受無量苦,學煩熱行65恚!於意云何不了可憎行如是,為具足?為不具足?」
恚答曰:「瞿曇如是不了可憎行具足,非不具足。」
世尊復語曰:「恚!為汝說此不了可憎具足行為無量穢所汙。」
恚問曰:「瞿曇云何說此不了可憎具足行為無量穢所汙耶?」
世尊答曰:「恚!或一清66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惡欲、念欲。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惡欲、念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仰視日光,吸服日氣。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仰視日光,吸服日氣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而自貢高,得清苦行苦行已,心便繫著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而自貢高,得清苦行苦行已,心便繫著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自貴賤他。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自貴賤他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往至家家而自稱說:『我清苦,我行甚難!』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往至家家而自稱說:『我清苦,我行甚難!』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沙門梵志重、供養、禮事者,便起嫉妒言:『何為重、供養、禮事彼沙門梵志?應重、供養、禮事於我。所以者何?我行苦行。』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沙門梵志重、供養、禮事者,便起嫉妒言:『何為重、供養、禮事彼沙門梵志?應重、供養、禮事於我。所以者何?我行苦行。』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沙門梵志重、供養、禮事者,便面訶沙門梵志言:『何為重、供養、禮事?汝欲、多求、常食,食根種子、樹種子、果種子、節種子種子67為五,猶如暴雨,所傷害五穀種子,嬈亂畜生及於人民,如是,彼沙門梵志數入他家亦復如是。』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沙門梵志重、供養、禮事者,便面訶沙門梵志言:『何為重、供養、禮事?汝欲、多求、常食,食根種子、樹種子、果種子、節種子種子為五,猶如暴雨,所傷害五穀種子,嬈亂畜生及於人民,如是,彼沙門梵志數入他家亦復如是。』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有愁癡恐怖、恐懼密行、疑恐失名、增伺放逸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有愁癡恐怖、恐懼密行、疑恐失名、增伺放逸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生身見、邊見邪見取、難為68,意無節限,為諸沙門梵志可通法而不通。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生身見、邊見邪見取、難為,意無節限,為沙門梵志可通法而不通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瞋、纏、不語結、慳、嫉、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瞋、纏、不語結、慳、嫉、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戒。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戒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復次69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信懈怠,無正念正智,有惡慧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信懈怠,無正念正智、有惡慧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穢。恚!不為汝說此不了可憎具足行,無量穢所汙耶?」
恚答曰:「如是瞿曇說此不了可憎具足行,無量穢所汙。」
恚!我復為汝說此不了可憎具足行,不為無量穢所汙。」
恚復問曰:「云何瞿曇說此不了可憎具足行,不為無量穢所汙耶?」
世尊答曰:「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惡欲、不念欲。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惡欲、不念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視日光,不服日氣。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視日光,不服日氣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而不貢高,得清苦行苦行已,繫著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而不貢高,得清苦行苦行已,繫著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自貴、不賤他。恚!若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自貴、不賤他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復次,恚!若70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至家家而自稱說:『我苦行,我行甚難!』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至家家而自稱說:『我苦行71,我行甚難!』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沙門梵志重、供養、禮事者,不起嫉妒言:『何為重、供養、禮事彼沙門梵志?應重、供養、禮事於我。所以者何?我行苦行。』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沙門梵志重、供養、禮事者,不起嫉妒言:『何為重、供養、禮事彼沙門梵志?應重、供養、禮事於我。所以者何?我行苦行。』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沙門梵志重、供養、禮事者,不面訶沙門梵志言:『何為重、供養、禮事?汝欲、多求、常食,食根種子、樹種子、果種子、節種子種子為五,猶如暴雨,所傷害五穀種子,嬈亂畜生及於人民,如是,彼沙門梵志數入他家亦復如是。』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沙門梵志重、供養、禮事者,不面訶沙門梵志言:『何為重、供養、禮事?汝欲、多求、常食,食根種子、樹種子、果種子、節種子種子為五,猶如暴雨,所傷害五穀種子,嬈亂畜生及於人民,如是,彼沙門梵志數入他家亦復如是。』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愁癡恐怖、不恐懼密行、不疑恐失名、不增72放逸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愁癡恐怖、不恐懼密行、不疑恐失名、不增伺放逸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生見、邊見邪見取、不難為,意無節限,為諸沙門梵志可通法而通。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生見、邊見邪見取、不難為,意無節限,為諸沙門梵志可通法而通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
「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無瞋、纏、不語結、慳、嫉、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無瞋、纏、不語結、慳、嫉、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妄言兩舌粗言綺語,不戒。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妄言兩舌粗言綺語,不戒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復次,恚!或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信懈怠,有正念正智惡慧恚!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不信懈怠,有正念正智惡慧者,是謂,恚!行苦行者無穢。恚!不為汝說此不了可憎具足行,不為無量穢所汙耶?」
恚答曰:「如是瞿曇說此不了可憎具足行,不為無量穢所汙。」
恚問曰:「瞿曇!此不了可憎行,是得第一、得真實耶?」
世尊答曰:「恚!此不了可憎行不得第一不得真實,然有二種:得皮、得節。」
恚復問曰:「瞿曇云何不了可憎行得表皮耶?」
世尊答曰:「恚!此或沙門梵志四行73:不殺生、不教殺、不同殺,不偷、不教偷、不同偷、不取女、不教取女、不同取女,不妄言、不教妄言、不同妄言,彼四行而不進74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俱,無結、無怨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75恚!於意云何如是不了可憎行得表皮耶?」
恚答曰:「瞿曇如是不了可憎行得表皮也。瞿曇云何不了可憎行得節耶?」
世尊答曰:「恚!或沙門梵志四行:不殺生、不教殺、不同殺,不偷、不教偷、不同偷,不取女、不教取女、不同取女,不妄言、不教妄言、不同妄言,彼四行而不進,彼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或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敗劫、無量成敗劫,彼眾生名某,彼昔更歷,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苦樂如是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訖。此生彼,彼此,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苦樂如是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76恚!於意云何如是不了可憎行得節耶?」
恚答曰:「瞿曇如是不了可憎行得節也。瞿曇云何不了可憎行第一、得真實耶?」
世尊答曰:「恚!或沙門梵志四行:不殺生、不教殺、不同殺、不偷、不教偷、不同偷、不取女,不教取女、不同取女,不妄言、不教妄言、不同妄言,彼四行而不進,彼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時生時,好色惡色,妙與不妙,往來善處不善處,隨此眾生所作業,見其如真。若此眾生成就惡行,口、惡行,誹謗聖人邪見成就邪見業,彼因緣此,身壞終,必至惡處,地獄中。若此眾生成就妙行,口、意妙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彼因緣此,身壞終,必昇善處,乃生77天上78恚!於意云何如是不了可憎行第一、得真實耶?」
恚答曰:「瞿曇如是不了可憎行第一、得真實也。瞿曇云何不了可憎行證故,沙門瞿曇弟子沙門梵行耶?」
世尊答曰:「恚!非因此不了可憎行證故,我弟子依我行梵行也。恚!更異,最上、最妙、最勝,為彼證故,我弟子依我行梵行。」
於是,調亂學眾等發高聲:「如是如是!為彼證故,沙門瞿曇弟子沙門瞿曇梵行。」
於是,恚自敕己眾,令默79然已,白曰:「瞿曇!何者更異,最上、最妙、最勝,為彼證故,沙門瞿曇弟子沙門瞿曇梵行耶?」
於是,世尊答曰:「恚!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於世間,彼捨五蓋穢慧羸,離欲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80。彼已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煩,柔軟善住不動心,趣向漏盡智通證。彼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滅、知此滅道如真;亦知此漏、知此漏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解脫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恚!是謂更異,最上、最妙、最勝,為彼證故,我弟子依我行梵行。「
於是,實意居士語曰:「恚!世尊在此,汝今可以一論滅,如弄空瓶,說如瞎牛在邊地食。」
世尊聞已,語恚曰:「汝實如是說耶?」
恚答曰:「實如是瞿曇!」
世尊復問曰:「恚!汝頗曾從長老舊學所聞如是過去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有無事處山樹下,或有高巖,寂無音聲遠離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諸佛世尊事處山樹下,或住高巖,寂無音聲遠離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彼在遠離處常樂宴坐安隱快樂,彼初不一日一夜共聚會,如汝今日及眷屬耶?」
恚答曰:「瞿曇!我曾從長老舊學所聞如是過去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有無事處山樹下,或有高巖, 寂無音聲遠離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諸佛世尊事處山樹下,或住高巖,寂無音聲遠離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彼在遠離處常樂宴坐安隱快樂,初不一日一夜共聚會,如今日及眷屬也。」
恚!汝不作是念:如彼世尊事處山樹下,或住高巖,寂無音聲遠離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彼在遠離處常樂宴坐安隱快樂,彼沙門瞿曇正覺道耶?」
恚答曰:「瞿曇!我知者,何由當復如是說:一論便滅,如弄空瓶,說瞎牛在邊地食耶?」
世尊語曰:「恚!有法相應彼彼解脫句能以證,如來以此自稱無畏。諸比丘弟子來,無諛諂,不欺誑,質直虛,我訓隨教已,必究竟智恚!若汝是念:沙門瞿曇貪師故說法,汝莫是念!以師還汝,我其為汝說法恚!若汝是念:沙門瞿曇弟子說法。汝莫是念!弟子還汝,我其為汝說法恚!若汝是念:沙門瞿曇供養說法。汝莫是念!供養還汝,我其為汝說法恚!若汝是念:沙門瞿曇貪稱譽故說法。汝莫是念!稱譽還汝,我其為汝說法恚!若汝是念:我有法相應彼彼解脫句能以證,彼沙門瞿曇,奪我滅我者。汝莫是念!以法還汝,我其為汝說法。」
於是,大眾81然而住,所以者何?彼為魔王所制故。彼時世尊告實意居士曰:「汝看此大眾然而住。所以者何?彼為魔王所制故。彼令學眾82是念:我試於沙門瞿曇所修梵行。」
世尊知已,為實意居士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便接實意居士臂,以神足飛,虛而去。
佛說如是,實意居士所說,歡喜奉行
優曇婆邏經第八竟83(五千八百九八字84

(一○五)阿含因品願經85第九(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給孤獨園
爾時比丘遠離獨住閑居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世尊慰勞語言,為說法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86處。於是,比丘是念已,則於晡時宴坐起,往詣所。
世尊遙見比丘來,因彼比丘故,告諸比丘:「汝等世尊慰勞語言,為說法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我有親族,令彼因我身壞終,必昇善處,乃天上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願諸施我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令彼此有大功德,有大光明,獲大果報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
比丘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願我堪耐不樂,若不樂不著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願我堪耐恐怖,若生恐怖不著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願我若生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害念,為此三惡不善之念,不著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
比丘願我離欲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願我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正覺,極七有天上人間往來已,便得苦邊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願我三結已盡,淫、怒、癡薄,一往天上人間一往來已,便得苦邊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願我五下分結盡,於彼間,便般涅槃不退法,不還此世,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
比丘願我息、解脫無色其像定,成就遊,以慧而觀斷漏漏,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比丘願我如意足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
於是,彼比丘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座87起,稽首足,繞三匝而去。彼比丘受佛此教,閑居靜處宴坐思惟修行精勤,放逸。因閑居靜處宴坐思惟修行精勤,放逸故,若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家、家、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彼尊者知法已,至得阿羅訶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願經第九竟88(八百六五字89

(一○六)阿含因品想經90第十(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沙門梵志想:地即是神,地是神所,神是地所。彼計地即是神已,便不知地91如是水、火、風、神、天、生92主、梵天煩、無熱。彼於淨有淨想:淨即是神,淨是神所,神是所。彼計淨即是神已,便不淨。無量處、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一、別、干、見、聞、識、知,得觀所念、所思,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93。彼於一切一切想:一切即是神,一切是神所,神是一切所。彼94一切即是神已,便不知一切
沙門梵志於地則知地:地非是神,地非神所,神非地所。彼不計地即是神已,彼便知地95如是水、火、風、神、天、生主梵天煩、無熱。彼於淨則淨:淨非是神,淨非神所,神非所。彼不計淨即是神已,彼便淨。無量處、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一、別、干、見、聞、識、知,得觀所念、所思,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彼於一切則知一切一切非是神一切非神所,神非一切所。彼不計一切即是神已,彼便知一切
「我於地則知地:地非是神,地非神所,神非地所。不計地即是神已,我便知地如是水、火、風、神、天、生主梵天煩、無熱。我於淨則淨:淨非是神,淨非神所,神非所。不計淨即是神已,我便淨。無量處、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一、別、干、見、聞、識、知,得觀所念、所思,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我於一切則知一切一切非是神一切非神所,神非一切所。不計一切即是神已,我便知一切。」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想經第十竟96(五百十六97


中阿含經卷第十六(八千九百七九字98
阿含因品第九99100萬五千五十六101


1本無阿含」三字,今依循每經慣例補上。
2本經尊師、信法、信戒具足愛敬同道等四法,故四種沙門果,此外別沙門梵志。又教以欲達究竟者,離欲、恚、癡、愛、受、無慧、憎、諍、二見而得慧。斷四受(即四取)者,當先除去無明無明已盡,明已生者,不復更受(取),不恐怖,斷因緣,必般涅槃中部(M.11.Culasihanadasuttam 師子吼小經)。
3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宋、元二本均置於卷題之下。
4拘樓瘦(Kurusu)(巴),又作拘流、拘留。民族名,亦為國名,佛世印度十六大國之一。su(瘦)為法上複數於格名辭之接尾字。意為:於拘樓國中。
5劍磨瑟曇(Kammassadhamma)(巴),譯為雜色牧牛、調牛、調伏駮牛。為拘樓人之都城。
6第一沙門……第四沙門:指四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參閱雜阿含九第八一○-八經(正‧卷九‧七九八-八○○經)。
7(parappavada)(巴),持他論者,指信仰佛教以外之言論者,般稱「外道」。
8學(annatitthiya)(巴),修習佛法之學,以做為渡津者,同於外道、異道。
9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均為佛陀十號之一。詳見卷二「七日經」註解(五三頁注)。
10「信尊師」,巴利本作 atthi satthari pasado(是淨信尊師者)。
11信戒具足」,巴利本作 atthi silesu paripurakarita(是全分行於諸戒者)。
12愛敬同道」,巴利本作sahadhammika kho pana no piya manapa gahattha c'eva pabbajita ca.(然而,同法在家者與出家者都是我們的愛者、可意者。)同道:不出家在家,而同信、同解、同行者。
13沙門瞿曇(Samano Gotamo)(巴),外道佛陀之稱呼。
14究竟(nittha)(巴),事理之至極。
15(aviddasu)(巴),愚鈍的。
16「有憎、有諍」,巴利本作 anuruddha-pativiruddha(認同或敵對)。
17「依猗二見」,巴利本作 dve'ma bhikkhave ditthiyo(比丘們!此二見)。「猗」,元、明二本均作「倚」。
18有見(bhavaditthi)(巴),即常見,謂執有情身心常住不滅。無見(vibhavaditthi)(巴),即斷見,謂執有情身心僅限一期而斷絕。
19「依猗有見」,巴利本作 bhavaditthim upagata(親近有見)。
20「猗」,宋、元、明三本均作「依猗」二字
21「憎諍無見」,巴利本作 vibhavaditthiya te pativiruddha(他們被無見所敵對)。
22「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23本無「有」字。
24本無「二」字。
25「或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見受、我受」,巴利本(M. vol. 1, p. 66)(有些沙門婆羅門自稱為一切遍知論者,他們不表示遍知一切取,﹝只﹞表示欲取遍知,不表示取之遍知,不表示戒禁取之遍知,不表示語取之遍知。漢譯之「欲受、見受、戒受、我受」相當於巴利本之「欲取取、戒禁取、語取」,即所謂四取:(一)欲取(kamupadana)(巴),謂執著於色、聲、香、味、五塵之境。(二)取(ditthupadana)(巴),取錯誤之見解,如見、邊見邪見等。(三)戒禁取(silabbatupadana)(巴),執著奉行不合理的禁戒,如外道牛戒狗戒等。(四)語取(attavadupadana)(巴),取「我、我所」之論說,亦我、我所煩惱(取)。
26(tini thanani)(巴),即指戒受、見受、我受。thana(處),含道理之意。
27法、(dhammavinaya)(巴),有「教」之義,通常指佛教,然此處特指外教,下文之「正法、律」方指佛教
28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為佛陀十號。詳見卷二「七日經」注解「五三頁注」。
29習:即「集」之義。
30「辦」,正本作「辨」。
31明本無「師子吼經第七竟」七字。
32宋、元、明三本均無「千六百九字」七字。
33明本無「阿含」三字。
34「邏」,宋、元、明三本均作「羅」。
35本經敘說實意居士往詣學園,學之宗師恚欲以一論釋尊,佛乃至其園,為說苦行穢不穢法及正解脫法。學眾均屈服,然為魔力所制故,一人發心欲隨佛修行梵行長部(D. 25. Udumbarika-Sihanada-Suttanta 優曇婆邏師子吼經)、施護佛說尼拘陀梵志經(大一‧二)、阿含第八經陀那經(大一‧四七上)。
36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37「迦」,麗本作「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38(Sandhana)(巴),於阿含第八經陀那經中譯作「陀那」,尼拘陀梵志經譯作「和合」。
39「士」,正本作「士」。
40「於是,實意居士如是念:且置詣佛,世尊或能宴坐諸尊比丘」,係表示實意居士既知佛陀及諸比丘常獨坐入禪想,因恐妨礙佛陀禪思,故不願前往,復不願前往比丘處,亦恐所妨礙之故。
41優曇婆邏(Udumbara)(巴),又作曇,譯為瑞應,無花果樹。
42恚(Nigrodha)(巴),又作尼俱陀、尼拘陀外道名。
43「說種種鳥論:語論、王論、賊論、鬥諍論飲食論、衣被論、婦女論、童女論、淫女論、世俗論、非道論、海論、國論」,共舉三種論,而巴利本則列舉出七種。「種種鳥論」,巴利本作 aneka-vihitamtiracchana-katham 其意為:種種畜生論,指無意義之言論阿含五支物主經(大一‧七二○中)作:「說干種畜生之論」。
44「皆」,宋、元、明三本均作「比」。
45「默」,麗本作「嘿」,今參考卷五第八四九頁注改作「默」。此處磧砂藏、頻伽藏、正藏均作「嘿」。
46「斂」,元、明二本均作「歛」。
47「彼為第一」,巴利本作 annataro(其中之一)。
48「止」,元本作「山」。
49沙門瞿曇空慧解脫」,尼拘陀梵志經(大一‧二中)作:「沙門瞿曇處於空舍,慧何能轉。」
50「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51叉手:即合掌表示護心恭敬之意。
52「豫」,宋、元、明三本均作「預」。
53「若汝師宗所可不了憎惡行者,汝以問我」,巴利本作 tvam mam Nigrodha sake acariyake adhijegucche panham puccha 其意為:尼俱陀!你以有關於己正在修行增上厭離行(苦行)問我吧!
54不了可憎行」,巴利本作 tapo-jiguccha,其意為:依苦行厭離﹝之﹞修行
55櫆:量水之容器。
56「而」,宋、元、明三本均作「便」。
57「食」,宋、元、明三本均作「食也」二字
58稗子(samaka)(巴),謂為禾類而別於禾,實小可食。
59穄子(nivara)(巴),為野生之穀。「穄」,正本作「??」。
60頭邏(daddula)(巴),米之一種。「邏」,宋、元、明三本均作「羅」。
61舍衣(dussa)(巴),白布衣。
62「髮」,元、明二本均作「鬚」。
63「鬚」,元、明二本均作「髮」。
64「宿」,麗本作「昔」,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宿」。
65以上,自上段之經文「或有沙門梵志裸形無衣,或以手為衣,或以葉為衣……」至「……此之比,受無量苦,學煩熱行」,參閱阿含四師子經及阿含第八經陀那經。
66「清」,宋、元、明三本均作「精」。
67「根種子、樹種子、果種子、節種子種子」,巴利本作 mula-bija(根種子),khandha-bija(幹種子或莖種子),phalu-bija(節種子),agga-bija(枝種子),bija-bija(種種子)。「種子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種子子」三字。
68見(sakkaya-ditthi)(巴),謂於五蘊中,妄計有身,強立主宰,恆起我見,執我、我所邊見(antaggahika-ditthi)(巴),謂計我身,或斷或常,執斷非常,執常非斷,但一邊。邪見(miccha-ditthi)(巴),邪心取理,顛倒妄見不信因果取(sanditthi-paramasin)(巴),謂於非真妙法中,謬計涅槃取著。巴利本無「難為」之意。
69本無「次」字。
70「若」,宋、元、明三本均作「或」。
71宋、元、明三本均無「行」字。
72「增」,宋本作「憎」。
73四行」,巴利本作 catuyamasamvara-samvuta(已防護四禁戒律儀)。
74而不進」,巴利本作 abhiharati no hinay avattati(得增長不退轉)。
75以上「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俱,無結、無怨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76以上「彼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或一生、二生……如是久住、如是壽命訖」,即宿命通
77「生」,宋、元、明三本均作「至」。
78以上「彼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時生時,……必昇善處,乃天上」,即天眼通
79「默」,麗本作「嘿」,今參考卷五第八四九頁注改作「默」。此處磧砂藏、頻伽藏、正藏均作「嘿」,正本作「默」。
80離欲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即四禪。參閱卷一「晝度樹經」註解(一頁注)。
81「默」,麗本作「嘿」,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正藏改作「默」。正本亦作「默」。
82宋、元、明三本均無「一」字。
83明本無「優曇婆邏經第八竟」八字
84宋、元、明三本均無「五千八百九八字八字
85本經比丘佛與慰勞、共語、說法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靜處,佛乃為諸比丘廣說比丘所應願之事。中部(M. 6.Akankheyyasuttam 願經),參閱增支部(A. 10. 71. Akankha)。
86「靜」,宋、元二本均作「靖」。
87「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88明本無「願經第九竟」五字。
89宋、元、明三本均無「八百六五字」六字
90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若於地、水、火、風、神、天、生主梵天煩、無熱無量處、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一、別、干、見、聞、識、知等,一切悉知:一切非是神一切非神所,神非一切所。彼不計一切即是神已,彼便知一切中部(M. 1. Mulapariyayasuttam 根本法門經)、竺法護佛說樂想經(大一‧八五上)。
91「於想:地即是神,……便不知地」,巴利本(M. vol. 1, p. 1)作:由地,由地已思惟地,於地思惟,從地思惟思惟「地是我的」,喜歡地;彼為何因?說:彼為不遍知故。佛說樂想經(大一‧八五上)作:「於想,樂於地,計於地為我,彼言地是我。」
92「生」,元、明二本均作「王」。
93以上「地、水、火、風、神、天、生主梵天煩、無熱、淨、無量處、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一、別、干、見、聞、識、知、意」,共列出三項,此處巴利本(M. vol. 1, p. 12)作:「地、水、火、風、神、天、生主梵天音、遍淨、廣果、勝者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所見、所聞、所覺所知一性、種種性一切涅槃四項,其內容略入。
94「彼」,宋、元二本均作「便」。
95「於地則知地:地非是神,……彼便知地」,巴利本(M. vol. 1, p.4)作:由地知地,由地知地已,不可思惟地,不可於地思惟,不可由地思惟,不可思惟「地是我的」,不可喜歡地;彼為何因?說:彼為可能遍知故。
96明本無「想經第十竟」五字。
97宋、元、明三本均無「五百十六字」六字
98宋、元、明三本均無「八千九百七九字八字
99「九」,麗本作「四」,今參考卷四第八三頁注改作「九」。
100宋、元、明三本均無「阿含因品第九竟」八字
101宋、元、明三本均無「萬五千五十六字」八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