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頻伸鈔卷第四(障章之餘)

都西京藥師大寺法相
大乘宗沙門釋基辨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章】六五忍謂(至)通斷伏故鈔曰。上來當章十門之中。第五依觀分別門。其中三文之第三。十觀別分別文中。第五四念處障別竟。今此標文第六依五忍分別五忍者。如前列名。唯識章云。仁王經中(舊上七丁新上八丁)位別印可。亦名五忍云云)忍謂忍可決定智為體。其忍可位有五差別五忍五忍者。舊仁王護國般若經菩薩教化品所說。三賢聖諦別分為五忍。所謂十住中行迴向十地覺。十三住中除初種姓住。於第勝解行住已下。十三住設立五忍十三住別如菩薩地七八住品中說。又梵門經中亦說五忍。其相與今稍違至別說。五忍異別明。當了知。凡此五忍。三品二品合十四忍具足。是眾生本業。是諸佛菩薩所修行。是本清淨眾生。名本業者。初地菩薩住。有百佛國中。作閻浮四天王百法門。二諦等心一切眾生乃至廣說。名第一菩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國中。作第四禪王。三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如佛境界盡三界源。數化一切眾生故。一切菩薩本業。男子。是十四忍法門三世眾生一切三乘一切諸佛所修習。一切菩薩。不此門。一切智智此處。何以故。一切菩薩異路故。是故諸男子。人間法門者。是人超通百劫千劫無量恒河生生苦難。入此法門現身得報。廣如仁王經說(基辨)此經意為教示所修本業。信三寶常住令住十善道。雖恐繁文。考覈新舊論。研求諸家所釋。採集五忍法門所說。而後來同志學者忽緒。問。十三住中。取第二住已下說立王忍。除初種姓住所由如何。答。初種姓住。於除菩薩住及如來住因輕攝受彼因。於除菩薩住。尚未發趣未未淨。況如來住。未入僧祇分齊。今除此不攝五忍。於此中。雖諸善。性仁賢故為之。非為菩提作也。未名發趣故。不入僧祇也。非如往第勝解行住思擇力勝。所作加行。以分別慧。為令清淨正行。普於一切菩薩住及如來住。雖未淨皆名發趣。由是此種姓性不攝五忍。第勝解行住已下二住。五忍。具如成唯識疏(九末五丁)曰。瑜伽七意廣明伏忍者。唯識章云。一伏忍。在地前伏印故(云云子島釋云。資糧加行二位。作勝解行相。觀真俗諦境。漸漸伏除。即可二取云云。今云。伏即者。伏二取二取空也。在除者。是俗即可是真也)今此伏忍。總名勝解行住。以為十三住第二住。別立三種性名示三賢別。亦示此伏忍在下中上三品三種性者。本業‧網‧仁王等經所說六種性中。但取習性違三為伏忍。三品之住。所謂十住十行迴向三賢。如次為伏忍下中上之三品位也。若六種性者。此三品加十地等覺覺之三為六種也。若瑜伽論七八住品取說十三住。與此六種性對見。則此六種。十三住中除第一本性住(今云。除本性住者。於菩薩住及如來往。有日轉。攝受彼因。雖諸善。性仁賢故為之。非為菩提作。尚未名發趣未入僧祇分介故除之前已明)勝解行住如來住二住。為六種性。第勝解行住。非本性住。此位思擇力勝。所作加行。以分別慧。雖未得無漏定。非已有漏靜慮修習。此不得神變化等。有五畏三忘失。或具聰慧。為他說法勉勵而轉。如闇中射或不中。或於菩提雖已發趣。而復退捨。或時捨戒。或利有情厭倦。利益安樂廣大無量。於一切菩薩學中。未能普學。菩薩相中。未皆成就在家出家菩薩加行中。未等顯現(具如四七及本疏九末釋)至入初地。此一切相皆無所有一切相違白法顯現。又六種性名。諸經所說。互稍相違梵網經惡求弟子戒文。說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種性正法性五種。不云六種。又本業經賢聖品說六種性。一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學性‧六妙學性。又同經說佛子六入法門。所謂十住(習)十行(性)迴向十地(聖)無垢地等妙覺地。又仁王經教化品說。伏忍三品下中上。如次名種‧種‧種。十地已上不說種性。但說信‧順‧無生寂滅四忍十地已上至如來住。又梵網經中。別四名。亦立五種性名。一發趣。即十住位。是名種性。謂自初發心住。有順趣諸菩薩住及如來往之意樂故。名發趣。復從順趣心現行熏發習修故。為種性長養。即十行位。是名長養性。初長養聖胎故。聖胎者。法爾無漏種子。至十行位。一一習修長養法爾無漏種子。是四修得修故。名長養。亦為長養性。三金剛。即迴向位。是名不可壞性。謂此位中。其心堅固無相平等回向一切金剛故名金剛。云不可壞性。又此迴向中。第迴向漏心四加行位。名種性。此曰加行觀。能引是道無漏故名道。道謂無漏。四加行位。未現行唯云種性。其種性能引現行無漏心故。名種性也。又自初地見道至如覺位正法性。一切真如正法性。十地等覺覺。俱真如境故。本業經是開合。其意可知。如次具明種性者。伏忍下品三賢十住位也十住者。發心住。謂此位菩薩。創首發金剛堅固大菩提心故。二治地住。謂此位菩薩淨治三等悲及有識也(本業經下四常修空心八萬四千法門清淨鮮自故名治地)三修住。此位菩薩。修勝理觀起上如行故(同經曰。長養一切行故名修行也)四生貴住。此位菩薩。從諸聖法正教中生故(曰生在佛家種姓清淨故名貴住)五方便具足住。此位菩薩所修善根皆為救物故(量善根故名方便具足六正住。此位菩薩。所聞讚毀心定不動故(同經曰成就第六般若故名正心)七不退住。此位菩薩。明說三寶三際有無堅固不動故(同經曰。無生畢竟空心心常行空無相無願故名不退)八童真住。此位菩薩三業清潔悟二世間。真簡偽虛。童表無垢。亦猶溫縏嬰兒之行也(同經曰。從發心住不生倒不起邪魔不破菩提心故名童真)九法王子住。此位菩薩。解真俗諦。悟法王法將所襲故也(同經曰。從佛王教中生解當紹佛位故名法王子)十灌頂住。此位菩薩。如生大字堪受王位行漸勝故(同經曰。從上九無生心最上故。名灌頂也)已上十住菩薩。在此創首安其心。於六度等行未殊勝但得住名。本業經下說。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一切法門。皆習受行常信心不作邪見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多聞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住位。故為住。空理智心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一切功德故。不名為地。但得名住(云云)又梵網經中說。此十住位。亦名發趣。謂發起順趣心故為發趣(云云)此十住位。四七說十三住中。第勝解行住初位一切佛法無漏種子有漏隨順一切現種功德為性。起順趣心故名發趣。四七說住第勝解行住中。普於一切菩薩住。及如來住皆名發趣故(已上四七論文)問。若爾何故但十住名發趣。於除十行迴向十地不名發趣耶。答。此十住位創起順趣心故。別名發趣也。若初住不發趣心。無於餘九住發順心趣求慧。若十住無順趣不安住心。則無次十行。無次十行迴向一切如是三賢加行無。則見道無漏智不顯現。則等妙覺何時得顯。是故所餘位就修習有功用。別以與彼彼名也。但此十住發順趣修習相。仍但此位名發趣也。復次此十住初發心住位。有十信心名住內十信。一信心‧二精進心‧三心‧四定心‧五惠心‧六施心‧七戒心。八護法心‧九願心迴向心也。由是仁王經中說。此於三寶中生種姓十心。列舉此十信名。以初發心甚難。離出舉名云種性十心亦名住內十信也。又本業經(上卷)說。十信列心名。如右文。舊譯論以為依據。學者多是云輕毛十信有實退隨故。住內十信真實退。但有攝退。十信三賢攝。未入僧祇分也。同經(下卷)說。有退與不退曰。佛子發心住者。此人從如具(云云凡夫。未識三寶聖人。未識善惡因果一切不識不不知。佛子。自不識始凡夫。值菩薩。於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此人爾時前名信想菩薩。亦名假菩薩。亦名名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心‧精進心定心‧惠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心‧願心。復有十心十善戒五戒八戒十戒六度戒。此人復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十信。受六天果報十善三品。品鐵輪王。化一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中王。具足一切煩惱。集無量善業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識修學佛法。若一劫二劫方住位。若不爾者。常設不出。住退善根云云)又同經(上卷六丁)說。自住前行十信初位相曰。所謂初發心住。未上前有十順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心‧精進心定心‧惠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心‧願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此位中有法明門。所謂十信心心各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門。當發無量有行無行大願得入種性中廣一切云云)又同經(上卷八丁)住是中發大願已。過外一切凡夫十信者。令復修行無量功德。所謂十波羅蜜三空無相無願無作空觀成就。即除我人主者。眾生漸捨諸見四倒三界繫無明漸破。伏斷一切業習故。厚一切善法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法門攝我心中。念念不去心。又有不可悔戒。受應持(廣說重禁戒)佛子。失發心住法。乃至覺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重禁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薩行根本。若一切一切菩薩。不十戒法門。得賢聖果者。無有是處。是初住種性第一人。如是餘九人法行。漸漸增廣(乃至)九住‧十行迴向十地無垢地。亦漸增廣不可思議行(云云)由是同經(下卷初丁)說。初發心住。是進種性上進分善根人。曰。佛子發心住者。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三劫一恒二恒三恒。所行十信。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一切一切法門。皆習受行(云云)由是復同經(下九丁)說。初發心所行十信。漸漸增廣。至餘九住‧十行迴向十地無垢地故。初住十信是上進方善根。曰。佛子法門者。所謂十信心。是一切行之根本。是故十信中一信心。有十品信心百法明門(今云。是十住位。增廣之相)復從百法明心中。一心有百心故(今云。一信心起處。十住修習時。十心一一信心無餘九心。處起。則名信心者。故十心時生。九一一起餘九心。時故。一一百法明門。今復入十行時。一一心百心。是生十心上宛然百心有十故。自是為千法明門。是增增廣相)為千法明門(今云。已上十行位。進增廣相)復從是千法明心中。一心有千心。為萬法明門(已上十囘向位。進增廣相也)如是進。至無量勝進(今云。自初地等覺位。是勝進上法也)故為明法門。百萬阿僧祇功德一切行盡入此明門(云云。今云。十信中一信心。餘九心具足。如云信三寶常住。此三寶中。先佛寶三身時信。次前三萬法明門三。而地愛用報身十地所見各別。若信是為三法明門佛德不可計量故。云阿僧祇功德菩提)又同經下(八丁)說。自地前勝進初地法相曰。中道第一義諦心。念念寂滅萬法明門。從十信乃至迴向自然流入平等道。一相真實觀。一照相入初地云云)已上辨假名菩薩所修十信。與住內菩薩所修十信差別竟。又假名菩薩。受世間果報修習十信。由十善眾生。由舊譯說。如前已辨。今略辨住內菩薩。為救世眾生所受世間果報。謂內眾種性第一人。時仁王經中說。種銅輪二天下。本業經(上九丁)亦銅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種性中有十人。其名發心住菩薩乃至灌頂菩薩。銅輪王百福子為眷屬一佛國。受佛教行化二天下(云云)是十住菩薩世間果報眾生相。又諸佛菩薩世間出世間二種果報。至次下自可知二性種性者。即是中品伏忍三賢十行位。亦名長養仁王經說。銀輪三天種性梵網經說。長養性。古來會兩說云。性謂法爾無漏種。即聖胎也。故云種性仁王經說。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聖胎太賢古跡云。長養性。即長養性。漸增長故是也(已上古跡)仁王經說。種性。就所長養云性。雖未現行有漸長用也。能長養十心如次其明。又仁王經偈說。伏忍聖胎三十人不信十心心。三世諸佛。於中伏忍十行者。此位菩薩。行六度所行勝故名行(入道次第)本業經說。佛子。從灌頂(第十住心)進入五陰法性空位。亦行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故名中(伏忍中品十行云云云何十行位之行。云何差別。謂一歡喜行。此位菩薩。為大施一切能捨。三時無悔愍生慕法時者歡敬故名歡敬(今云。此位菩薩布施波羅蜜相也。本業經說。佛子。說中始法空。不為外道所倒正位故名歡喜。又說。此行所修云四正勤。為一切種智故)二說益行。此位菩薩。常持淨戒。不染五欲。能令伏魔。一切眾生。立無上不退地故名饒益(今云。此位菩薩行戒。本業經說。佛子常位法化一切眾生。皆得法利眾(婆羅蜜之相也)生故。名饒益。又說。所行云四如音心足(念精進定惠也)三恚行。此位菩薩。常修習辱。謙卑恭敬和顏愛語不害他。悟身空寂。怨對能忍故名恚(今云。是此位行。本業說。佛子。於得法無我無我所故名恚又說所行云云五根無畏。是故為等五無相觀也)四無盡行。此位菩薩。設歷多劫諸劇苦。求法濟生。念念不息。故名無盡(今云。是此位行精進波羅蜜之相也。本業曰。佛子常住功德現化眾生故名盡。又說此位所觀曰。謂求三寶是足五分法身觀也)五無癡亂行。此位菩薩常住正念。恒散亂故名無癡亂(今云。是此位行。本業曰。佛子終(禪那波羅蜜之相也)之時。無明鬼不亂不濁。不失正念故名無癡亂。又說。此位所觀曰。謂為化一切眾生。作八正不二合相之觀也)六善現行。此位菩薩善入人法無性相。三業寂滅無縛無著。而復不捨眾生心巧能隨類現生。救物故名善現(今云。是位此行般若波羅蜜般若方便之相也。本業曰。佛子生生常在佛國中生故名善現。又說所觀法曰。謂為大慈悲觀七學分相為所修也)七無著行。此位菩薩。歷諸塵供佛求法傳燈度生無厭足。然以寂滅諸法故。而於一切無所著故名無著(今云。由般若波羅蜜度生方便行。本業曰。佛子。於無我乃至一切法空故。名無著。又說所觀法曰。為得四無礙觀吾善根。謂正觀煙觀忍三界空。第一觀修此五觀)八重行。此位菩薩善根知惠等。法華成就。而由諸尊重法二利之行。更修習故云重(今云。此亦由般若度生惠之行本業曰。佛子三世佛法中。常敬順故。名重又說此行所觀法曰。一切佛國中行故。所謂四化法。辨義辨樂說辨此四名惠性。照一切法無生第一義諦中行故)九善法行。此位菩薩。得四無礙陀羅尼門。諸惠法能為眾生清涼池正法佛種不絕故名善法(今云。此亦四般若。生度生惠為行。本業曰。佛子說法授人動成物則故名善法。又說。所修行云。佛子。為於一念中。照一切法故。所謂三世十二因緣過去無明諸行現在識名色六人愛取有。未來老死。皆假會合成性。不可得故。是為觀行真實行。此位菩薩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學三世佛真實之語。習亡二之語。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故名真實(今云。是亦由般若生后得智之相也本業下曰。佛子二諦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真實。又上卷說。此行所觀曰。佛子。為自在大法輪故。所謂菩薩三寶。是為所觀菩薩爾時中道第一義智為覺寶是佛寶也。一切法無生動。與則用為法寶。常行六道。與六道眾生和合故為僧寶。轉一切眾生入佛海故。是為所觀也)已上十行菩薩。專由般若波羅蜜六度等餘波羅蜜諸行長養聖胎之相也。仁王經說。能長養十心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以為聖胎次第於乾惠種性心所。謂四意心。身(不淨)受(觀苦)無常無我)三意心。慈(無瞋)施(無貪)惠。即三善根也。三意心。所謂三世忍。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合十種心。四念住三善根三世忍。此即能長養心)是菩薩能化一切眾生。已能過人知。是等想及外道倒相所不能壞。今云。身受心法(如次二三四之行)施慈惠(如次無貪無瞋無變。即五六七行能長養過去因忍(第八行能長養現在因果忍(第九行能長養未來果忍(第十行長養)合名長養心。是能長養也。又此十行菩薩。世門果始化王。偈曰。銀輪三天種性云云)本業經曰。銀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種性中有十人。其名歡喜菩薩乃至真實菩薩。銀輪王。五百福子為眷屬佛土。受佛教行化三天下(云云三道種性者。即是伏忍三賢之中迴向種性者。梵網經不可壞性。即迴向中。初凡囘向全及第十囘向少分(取二心不取滿小)次說道種性。即第一囘向滿心四善根性。古跡云。不可壞性者。十囘向也。已堅固故。種性者。順決擇分引道故。雖囘向攝別說如常途解。由是仁王經十囘向位。皆名種(云云)又仁王經說。復有十道種性地。所謂戒忍‧知見忍‧定忍‧慧忍解脫忍‧空忍‧無相忍‧無願忍‧無常忍‧無生忍。此菩薩心作轉輪王。亦能化四天下一切眾生善根云云)又同經偈曰。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云云)今會兩經所說相違云。不可壞性。與種性。其心體一如何。則非不可壞。則非名道。若非道種性者。不可名不可壞性也。凡十囘向為修習之狀也。遊心法界心順如相寂然不動一切平等。悉同虛空。若不爾者。不可名不可壞。非不可壞者。不可同虛空如如相。囘向一切非順如修習心。應不能為種性引發見道無漏智。不能引無漏者。應非名種性者。既入道次第釋。地前十心九心。全分是資糧位。第三十心二心資糧位攝也。其餘一分滿心。是加行位。名順決擇分。此加行位。亦總言第十囘向攝。前九不可壞修習無。則順決擇心智不生。由是二性名雖別。其體全同。謂道是無漏。即初地已上名也。此四善根名可壞心。以能引發故。亦名種姓種姓種子。道即種性。此種性體持道業用。業釋也。道體種姓用亦得也。已上種性名體已。十囘向者。囘向。謂遊心法平等無別。一為相。囘因向果名為囘向。謂此位菩薩。從真實心入眾生空無我二空平等無別。一觀相合相。學習百千萬億般若波羅蜜空觀故。囘因向果。復次無量心。不捨不受故。十囘向法如是。云何十囘向菩薩名字。一眾生離生相囘向。此位菩薩。而行六度四揚等法。悉為救一切有情。令離生死得涅槃樂眾生。入平等觀不見怨親眾生等相。名離生相。故名等(觀本業上說。十向所觀云。一諦二諦正直。所謂學習第一義論。一切法相不可得故。以離生相囘向等也)不壞囘向。此位菩薩。於三寶不壞信。同持諸善囘向眾生令得善利故名不壞(舊云。二深第一義智。所謂五神通。是惠性差別用故。天身通天眼微細等是三世切法。天耳十方聲等。天他心智一切心。天宿命通三世六道分。以無生智一切故)三等諸佛囘向。此位菩薩。學三世佛不著生死不離菩提修囘向事。諸佛(舊云。三淳至。所謂於無生惠中四不壞淨。於佛法僧不可壞故。諸佛)囘至一切處囘向。此位菩薩修習一切善根時。以彼善根如是囘向。分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三寶之所。一切世間眾生之所。作謂供養利益之事。譬如實際無不有故。名經一切處囘向(舊云。四量神力。所謂住滅三相諸法本無假名生。已有還無。假名滅。不空有法假名迦葉阿毘達磨大乘相傳之說也儀似山頂者。周記曰。儀容似須彌山頂也。(云云
【章】魔聞名(至)天稱勝善鈔曰。三明阿難降魔結集之相。此中二文。初申阿難降魔之相。後正申阿難結集之相。今即初也。此三所德者。迦葉阿難阿那律云三所也。殘法者。佛滅遺法出教者。魔王教命四兵者。喻貪瞋癡慢起化兵者。隨煩惱等四種將主者。貪嗔癡慢根本惑嚴仗嚴重兵仗。頓駕者駕謂行也。羅漢應者。應供人也。迦葉我前者我言魔自云我叉手者謹敬貌也。
【章】迦葉勅眾(至)皆歸本行。鈔曰。後正申阿難果相師子振欠者。涅槃經師子吼品說。如師子王晨朝出穴頻申欠呿發聲震吼。是為一事。如前委明。譬阿難不怖大眾威儀嚴重。說聞如是等者。後分經曰。阿難如汝所問。如來滅後結集法義。一切經初安何等語者。阿難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切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大眾而說是經(云云)由是今說聞如是一時等。皆是從佛意起。以為一藏者。第一素呾覽藏為二藏者。第二毘奈耶藏。大法者。對法疏一曰。阿毘達磨大眾部大法上法。迦延造竟持以上佛。言上法。是分別功德論所說。是為第三阿毘達磨藏也。得見道跡者。無漏智云道。各各得無漏智。今見得云得見跡也。皆歸本所者。結集法藏也。各各歸本國也(已上集藏傳文也)
【章】驗此集四(至)阿難結果鈔曰。此下四辨諸部相傳異說。此中五文。初章主評上所舉集藏傳說。此傳說由大眾部所傳分別功德論說。四藏阿難一人結集。是餘部所無也。
【章】智論云(鄔)波毱多鈔曰。二舉上所言三屍說違鄔波毱多。鄔波毱多。經說尊者毱多。說法人。其數極多。魔王欲燒眾心。施以寶冠。毱多聖者悠受語云。汝施以冠。我有寶環。謝之。取人蛇狗三屍。變作寶環。繫魔頸下。魔喜返宮。至四王天。毱多攝神力還作死屍波旬憂惱不能除去等。乃至廣說
【章】度論云(至)智無明證鈔曰。三舉如是我聞言。及阿難二藏異說。論二(二丁)文也。次下章主云不辨何部轉法輪經等者。出雜阿含一。別譯為兩本。一名轉法輪經。二名佛說三轉法輪經。是千阿羅漢等者。來集論阿羅漢。若是云千人選取之千。則似大乘相傳之說。又以阿難俱集四含。云集修多羅。用轉法輪經言。則似小乘說。誠難究何部說。七多羅樹者。述記曰七多羅樹者。樹高七仞。一仞者高七尺。總樹高四九尺也。七樹者即說三百四三尺也(云云無滅者。阿那律也。周記曰。由因挑燈令不滅故云無滅。從因為名。阿難如是集等者。智論文云。迦葉阿難。從轉法輪經大般涅槃。集作四阿含一‧中‧長‧相應阿含名修始路。(云云)五畏者。智論二云。何等五遠。一者殺生‧二盜‧三邪婬‧四妄語‧五飲酒云云)又華嚴經佛地論二說。超五畏即三業清淨無犯戒等惡趣畏因故。一者不活畏‧二惡名畏‧三死畏四惡趣畏‧五怯眾畏(經云大眾成德畏)如是五畏證得清淨意樂地時。皆已遠離云云華嚴經說。初地菩薩遠離此五畏。玄賛四)五罪(今云。五逆罪歟)五怨。謂貪‧嗔‧癡‧慢‧疑也。受無量者。身心無量。智無明燈等者。周記曰。惠是彼無明之燈。主釋也。
【章】又云彌勒(至)為菩薩藏鈔曰。四明大乘三藏結集。此中二文。初舉智論說。第一百(五丁)文於鐵園山間者。鐵園山與鐵園山之間私云。表大乘教理出於三界外。云兩鐵園之間歟。深意非凡所識知。
【章】西域記云(至)大乘三藏鈔曰。後舉大乘者說。釋將阿難。記九(四丁)之文。我迦葉波集。今云迦葉上座阿難集素多覽。優婆離集毘那耶。富婁那集阿毘達磨之說。薩婆多部相傳之說。迦葉阿毘達磨阿難集素多覽。優婆離集毘那耶大乘相傳之說。大乘三藏等下。章主評定記文西域相傳者。記之所說亦於此山者。亦小乘三藏此山者。指耆闍崛山窟內結集之處處者。與小乘處。
【章】部執疏云(至)集於三藏鈔曰。五明窟外結集異說迦葉阿難等下。欲明窟外先辨窟內。云令富婁那誦阿毘曇。是薩婆多傳說。令言迦葉上座故。下命令令誦出也。此時乃有等下。正明窟外結集。此時者。彰與窟內結果一時事。簡法藏部所云富婁那後來重結集無量比丘者。萬餘無學。如宗論所言不許令住界外者。雖界內界外一味和合界內選取五百人羯磨訖故。令住界外如次下明。有阿羅漢等下。彰窟外亦以師婆為大眾主。羯磨訖等下。窟內二眾羯磨訖者。四分律云。大迦葉即作白。大德僧聽。諸比丘為僧所差。時到僧思聽僧。令往王舍城集共法。比丘白。如是作白已。俱往毘舍離比丘毘舍離王舍城云云)得偷蘭遮罪者。明了論解云。偷蘭為粗遮那為過。故云偷蘭遮那。粗有二種。一是重罪方便。二能善根等(云云事鈔中一云)此中重罪方便者。七聚中初二聚(波羅蜜僧殘方便罪。義含輕重。及果罪諸偷蘭遮。如用人皮石鉢人髮形等(定賓四分戒本十丁)是七聚中第三聚偷蘭遮二由不令眾雜者。三論玄云。五百人皆聰明故。今云不令雜鈍眾也故不聽等者。以窟外人不許入窟內眾也雖有二處等者。彰雖分外居二處情見和合。又周者事周圓已。阿闍世王等者。示結集檀越。衣鉢者。猶云衣食。儭謂施也。號為多眾者。示窟外眾名大眾部由。界內之眾下。示窟內眾名上座部由。此有上大眾二部名。雖爾情見一味和合全無乖競。及大天五事亂興。遠襲此二部名偏黨分。其年十月下。示結集大眾亦歸本所。四分律說等下。舉法藏部說。此說但說王舍城三藏。不說窟內別處阿難二藏。富婁那後來請迦葉結集之三事。與薩波多異。初有五百人。後富婁那與五百應真為千人。似會大乘云選取千人。與云薩婆多窟內二處結集說(還是阿難句。次行後成一千之句次應入也。次具辨焉)
【章】五百初集(至)結集緣起鈔曰。明阿難結集法藏五文中。五舉說異說會。同真諦者。此五百初集。同真諦薩婆多說也。此前句云阿難二藏。同西域記大乘相傳而不同真諦師所云薩婆多。由是知。前所云還是阿難句。後成一千句之次句。西域記句上應置。還是之還謂亦。亦後成一千也。後成一千。阿難二藏事。同西域記阿難二藏。同度論也其集藏傳下正會。意易了集處既別等者。真諦王舍城七葉巖。今章主亦用此名。如宗輪疏。集藏傳云僧伽尸城北。西域記九云。耆闍崛山北門。里餘有蘭陀竹園。其園西南五六里有室。大迦葉結集之處。此章前文云三說同也。但以智論耆闍崛山結集為非。明非由云。此耆闍崛山在王舍城正北四五里。接北山之陽。結集處在大城北外。記跡現存。故知非也記‧疏‧傳三文名異。所相同。是為好。故指智論說云集處既別人復不同者。智論云得九百九九人唯除阿難真諦云得四百九九人唯除阿難。集藏傳云八千。但申窟外。四分律云後富婁那至更有五百。然先有五百結集與餘說同。但智論說為違故。云又復不同總是下。結第一結集緣起門已。
【章】第二名數增減者鈔曰。集此章十門之中第二名數增減門也。此中有七。初明二藏名數。二示三藏名數三明四藏名數。四示五藏。五示六藏七藏。六示八藏九藏。七示餘藏。今標牒第二門
【章】量部師(至)第一卷說鈔曰。當門大分七中。第一二藏名數。此中有三。初申部說。二申大乘說。三示獨覺藏亦名聲聞藏。此即初也有別部類者。部謂部帙。類謂部類。若經與部部帙成異。義類亦差。非知如對法無別部帙。俱經中詮惠處為對法義類也。
【章】然大乘中(至)廣自建立鈔曰。二申大乘說。亦依機等者。亦言亦量部但立二藏。依機行下。明大乘二藏所由。部分二。由部帙部類有差別大乘不爾。菩薩聲聞所被機異。所修觀行差。自能詮教示。亦隨以分二。立二藏名也。
【章】由被獨覺(至)涅槃等說鈔曰。三申獨覺藏亦名聲聞藏。此通伏難。難云。獨覺亦機行別。教示亦應別。何故不立獨覺藏名。但云菩薩聲聞二藏耶。為通此難申今義從多者。獨覺來教。少分聲聞別。多分從聲聞說。即依半滿等者。舉攝說二藏。證涅槃經五。說半滿二教以分此二藏。故獨覺者等下。具明獨覺聲聞中。如文可知又初發心下。獨覺初發心。亦與聲聞同。至忍位聲聞行同修。至忍悟入獨覺。如賢聖廣說。故云說名聲聞。嘉祥中論疏廣明。如法華等者。經中處。但說二乘不別舉說。
【章】然大乘中(至)故別開也。鈔曰。當門七科中。第二示三藏名字。此有二門初明大小二乘經律論三藏二明聲緣三藏。然大乘中下初文。如毘婆沙者。新論第一(三丁)舊論一(四紙)大乘教者。教謂教示即藏也。前緣起門出之故略普曜經等下第二文。普曜經者。全有八卷。竺法護譯。經一(十丁)以兔馬白象喻。說聲緣三機不同。機別教異。故說三藏也。阿闍世至者未考前以等下。會前說二藏不說獨覺。今據機果下。明今說獨覺三機聲聞下根獨覺中根。果者聲聞隨他教證獨覺自悟證。行者聲聞四諦觀行獨覺十二緣起觀。如是少分殊。別開今為三也。
  【章】或四藏(至)廣解四別。鈔曰。當門七科中。第三示四藏名字。此中大分二。初明大眾部四藏。後明犢子部四藏。初中二文初由本說明。後由傳說明。即初也。祗律者。四二(十紙)分別功德經者。失譯人名附後漢錄。三卷八四紙。名分別功德論。上卷(九紙)申四藏大眾部等者。與窟外結集大眾部四藏。律及功德四藏全同。謂但詮等下。明藏外立雜藏由。
【章】集藏傳說(至)不能煩引鈔曰。明大眾部四藏中。後由傳說明。此亦分三。初明傳說。次別釋雜藏名。後章主評釋。今即初也迦旃延造竟等下。釋大法名此經明者。此謂大法多經之破癡益世燈故名大法。有二復次等者。分別功德論中委說。故云不能煩引。
【章】佛說宿緣(至)是名雜藏鈔曰。明傳說中。次別釋雜藏名。佛說宿緣下。約能說人交雜。釋雜之言。周記曰。天魔外道等者。此天魔等。由佛加故亦說眾因(云云)於中有偈頌等者。約所說相別能證智彼彼證。釋雜之言。周記曰。問。二緣此各異者。問答此十二因緣一一別相證故云異入。於中者。於雜藏中有偈頌。現章文多脫落。異入者別別悟入也。
【章】今觀北傳(至)彼傳第二鈔曰。明傳說中。後章主評釋。此傳者集藏傳也。初釋之意者。云前約能說人交雜名雜藏。第二釋意等者。云後約於一法相各各智解證別悟入交雜名雜藏。章主意。此第二釋。智解交雜為詮惠學。今此初解等者。會合本說與傳說違。今此初解者。指前本說合二(戒定。或定惠等)合三詮名雜藏。當彼傳第二者。當次傳說後解。智解交雜。兼有解戒惠有。又有解定惠者故名雜藏也。
【章】復次犢子(至)非此能詮鈔曰。明四藏中。後明犢子部四藏名數。此文二亦四藏下。正今明四藏。其三世無名下簡濫。五法藏所詮云藏。今明四藏。約能詮教有別立為四藏。此章所明諸藏皆爾。
【章】法藏部中(至)及菩薩說鈔曰。當門七科中。第四示五藏名數。此亦有二。即於此四下。初正明法藏部五藏。此四者。前所舉犢子部四藏經‧二律‧三對法四明呪‧五菩薩戒成實論中下。後明成實五藏。此於大眾部菩薩藏
【章】然大乘中(至)可分成九鈔曰。當門七科中。第五示六藏七藏名數。此亦有二。初示六藏。後示七藏。此即初也。瑜伽者。論五(七紙)顯揚者。六(八紙)對法者。論一(初丁)攝論者。唐譯一(五丁)法華經言下。明菩薩聲聞三藏。證經安樂行品。亦三藏者。亦小乘三藏獨覺教少下。申不立獨覺三藏由。
【章】義可有七(至)然無別文鈔曰。此後示七藏名數小乘四者。以大眾部等說四藏小乘。對大乘三藏。義可云七藏。彰所據教云文。
【章】又胎藏經(至)各四故鈔曰。當門七科中。第六示八藏九藏名數。此說有二。初八藏後九藏。今即初也胎藏經者。菩薩處胎經一部五卷。姚泰竺佛念五說八藏云。一胎化藏。二中藏。三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薩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也(云云大眾部又說下。如前所四藏。於菩薩聲聞說之。各四合成八藏
【章】或可說九(至)故義立九鈔曰。此後立九藏。普曜等經者。經第一三獸喻。以有聲緣菩三種機等言等闍王經。聲緣菩三。各經律論故。義立九藏。
【章】或為八萬(至)名數增減鈔曰。當門七科中。第七示餘藏結當門八萬四千法藏者。即八萬四千法蘊小乘說如婆沙四(七丁)俱舍界品。若大乘說。大集經五‧賢劫經佛地經論無性攝論八‧度論五九‧對法一‧對法疏九具釋。今小乘合說。當明八萬四千集相俱舍界品說。如實者。所化有情有貪嗔癡等八萬別。對法彼八萬行故。世尊宜說八萬法蘊(文)光記(一之餘四九丁)曰。大數說但言八萬。若具足說。有八萬四千真諦師解曰。十隨眠為十。一一各有九隨眠方便一一十成百(此現在者也。貪為主九隨為伴。嗔為主餘九為伴等。餘准應知)此有前分百後分百(加行起者云前分。猶云前念後念起者云後分也)合成三百。置本百(置謂置也。本百者。現在當念起百云本也)就前分百。一一皆以九隨眠方便成一千。後分百。亦以九隨眠方便。復成一千(問。何故現在當念本百。但於前後念百。云以九隨眠方便耶。答。孔目章云。現在百。時促不論相助。於過未百。亦各以一使為首。九使為助。共成百也)兼本百成百。已起有百(上來所云本百前後分合今云已起。已起上前後分故)未起有百(此上所云之餘後念起者。於此上亦有前後分相助故。云百也)足滿四千百。約多貪多瞋多癡(偏增者云多也)著多(此亦偏增非無餘)思覺(此惑散亂此亦偏境)此五人。一一四千百。合千。更就貪嗔癡分四人。以配一一。有千。遂成八萬四千云云上來由光記解。以圓暉疏中。由光記住文。問加私意解釋之已)問。此中所云三毒分四人者云何差別耶。答。此有二說。一云。三毒主釋。俱舍義鈔(東大寺勝院宗性正撰述)曰。此主得名義四。一者貪與嗔分起一人。二者貪與癡分起一人。三者瞋與癡分起一人。四者三毒分起一人。合云四人也。此意由度論五九卷(四紙)說(波論曰。般若能除八萬四千病。貪嗔癡婬欲病分千。嗔恚愚癡千。三毒千也云云)第二說云。三毒分四人相違釋。多貪二多嗔三多四等分。為四人。多貪者。於多生染著也。嗔與癡自應准知。分有解。一云。一切有情平等有貪嗔癡三法分。二云分者。於中品上起中品分貪。嗔與癡類是知(云云)此是賢愚經所說(圭夆華嚴經行願品抄第三引賢愚經成此義。已上本義抄)此第二說中。於中品境者。雜集論三云。等分行者。遠離猛劣住平等位諸煩惱故。隨境界勢力煩惱行故(文已上基辨私注加之)問二說之中以何為正邪。答。前說為勝。後說濫偏增者故。前既云約多貪多嗔多癡。以舉偏增者竟。所以今云前說為勝也(已上本義抄)基辨評二說云。必但說前不可為勝。後說道理。前說約能迷智分四人也。後約所迷境有上中品多貪等為四人。由差別分人故。與偏增不同。故後說亦為道理。基辨云。今問。大乘經中說三毒分經證如何。答。大集經五云。一一眾生八萬四千諸行皆能了知。所謂貪欲千。嗔恚行千。愚癡千。等分行千。是為八萬四千諸行云云)又賢愚經無極品說。八萬四千法門者。從成道始至涅槃終。都三百五十度大會說法。度者遍也。始從第一修習度。第二名光曜度(乃至)第三百五十名論布舍利度。一一說法皆具六度。即三百度各有六。故成三六千八百。更五十度亦成五六三百。總合成三千百。將是對治多貪嗔癡分四人也。即對治有情心行八千四百。除伏四大種。及六無義過失。十轉合數八萬四千修習此故。復得成就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三摩地等(云云佛地論度論‧無性攝論八。亦引此經具明。今云。菩薩藏經無量義經曰。聲聞八萬。緣覺九萬。菩薩十億(云云)又悲華經云。聲聞八萬四千聚。緣覺九億。大乘法藏有十聚(云云)由是應知。云八萬法蘊。云八萬四千法門。且約聲聞說。如雜集論說。如是三藏。具有八萬四千法蘊。謂是依聲聞乘尊者阿難常所受持云云)又本業瓔珞經下曰。善法藏。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又曰。菩薩重有八萬四千威儀有犯悔。得使重受戒八萬四千威儀戒盡名輕。有犯得使對首悔滅(云云)由是應知。梵網經所說八萬威儀者。是八萬四千威儀。今准上所說計是。十戒一一各有九方便一一十成百。此有前分百後分百。合三百。置本百。就前分百。一一皆以九方便成一千。後分百。亦以九方便。復成一千。合本百。成百。已起重有百。未起種有百。合上所成四千百。約事‧意‧樂‧方便煩惱究竟五相一一四千百。合成千。更就因‧緣‧法‧業之四。以配一一千。遂合成八萬四千威儀也。傍論已竟。此增減等者。如是之言承上。猶云上來。七異者七差別也。次所云二三四五等也。差別者。若不拘上來所說增減。而別約對治有情心行差別說法藏數。為八萬四千法藏乘此廣說者。次下廢立門終云。八萬四千隨所治惑不增不減乘。此復成八百萬億諸法藏也。如對法說(云云此教見今文。乘此者乘所對治十數十數謂前所引賢愚經說。對治四大種六塵過失十數也。乘此十數計八四千心行。則成八十億四萬能治法藏。俱服謂十億。洛叉萬如宗輪疏者。現流宗輪疏。不見八萬四千釋義對法一明乘數。如次下引總是第二等句。結第二門竟。
【章】第三辨廢(至)非宗所明鈔曰。自下當章十門之中。第三辨廢立門。此中大分為三。初標牒。次廢小乘。後大乘。今即初次也。
【章】於大乘中(至)萬四千等鈔曰。此下文後大乘。此中大分二文。初總明。二別明。此即初也。唯立二藏者。下二藏二種三藏者。經律論三。聲緣菩三。六藏者。小乘三藏。問。廢小中。云何聲緣二及舉小乘三藏耶。答。此中廢小廢小乘四藏。唯大乘教所說藏。此所舉二藏天親攝論所說。二種二藏。諸大乘教所說。六藏八萬四千等。亦如前明。大乘經所說。故今舉此等大乘
【章】天親菩薩(至)唯說二藏鈔曰。此下二別明。此中有四。初明二藏二明二種二藏三明六藏八萬四千藏。四總明大乘不共說結。今即初也。如是三藏者。經律論三藏下乘上乘等者。乘謂能運載(教理行果)所運載(所被機根)下謂劣(機根)不遍(所修所益)不盡(所斷所證)故上謂(上根)遍(所修觀行所益二利)盡(所斷我法二執所證佛果圓滿)故。如是能運(等)所運(機根)有差別故。能詮教攝所詮亦立下乘上乘藏。此意說言下章主文。明雖有中根獨覺攝入下乘之由又如力中等下。舉例示力。謂智力十智力。十智中有智力。不云中智力。若云有上下力。自知相形有中。故但云下上或上或下者。或謂不定之辭。於品中稍近下是應中。亦於下中品。其中稍近上亦是應中。故雖云中。在下間不說中力。今亦復爾。但以下上一往相形不言中乘。根劣業淺下。明一往獨覺下乘由。獨覺中根品。以勝劣分為劣。意業亦雖勝聲聞。以淺深分為淺。所以何者。獨覺所斷亦唯人執不斷法執盡故。所證果生空。不證法空盡故。所修行亦十二因緣。不修不共佛法二空真如。不廣大故。所利益之亦唯利。不利有情。不廣大故。一往相形。與聲聞同。唯立二藏不別立也。
【章】普曜等經(至)不增不減鈔曰。此下別明中二明二種二藏此中亦二。初第一三藏。後第二種三藏。今即初也。等言等阿闍世王。經以兔馬象譬喻。立聲緣三藏隨機上中三行。有淺深能乘教示亦有淺深。立此三藏不可增不可減。
【章】又立素呾(至)非增減者鈔曰。此下後第二種三藏。此中三文。初標牒。次以四釋義辨三藏不增不減。後結三藏不增不減。今即初也。一素呾纜藏。二毘奈耶藏。三阿毘達磨藏。如次經律論三。此三不可增亦不可減也。
【章】天親菩薩(至)與對法同鈔曰。第二種三藏中。第二以四釋義辨三藏不增不減。此有二文。初標天親攝論四釋中。含拾義以辨。二正義辨。其四釋者。由九緣立三藏。二開示三學三藏。三由說滿決擇法義立三藏。四以四故立三藏。此四釋中。攝論所說三復次。如對法一(四丁)廣明。四釋義相攝如何。謂第一義。以四故立三藏。第二第三義由說故立。第九義由滿故立。第八義由決擇故立。第四義開示三學故立。第五六七義。由九緣故立。
【章】第一義云(至)證所由鈔曰。此下二正義辨有十文。即義。二邊行者。著苦樂二邊行。在家欲樂外道苦行等初不肯修者。多疑惑不信三寶不如教修習。說契經對治此疑失。次修顛倒者。耽著苦行樂行者。因著修習漸增顛倒。由戒律開遮得中行後解非真者。自取者正智不生。由論藏決斷簡擇明了諸法相。惠解令真為對治故者。四故第一故。為對治此等三失故。如次經律論三藏。此總舉故經中為彼等者。四故中第一故。彼謂彼疑惑世親攝論曰謂為對治疑惑立素呾濫藏。若於彼彼中有疑惑者。即為決定宜說彼彼義故(云云對法論亦同說。令其趣入者。由疑不決者。令聽契經趣入真實律中開許等者。世親攝論曰。為對治二邊受用毘奈耶藏。謂遮有罪欲樂受用故。及開無罪苦邊受用故(云云對法論曰。為欲對治受用二邊隨惑故。建立毘奈耶藏。二邊者。謂欲樂苦行邊。對治受用者。遮彼畜積等故。開彼受用百千如法服等故(云云百一具故者。如法服等也(四故中第三故)令處中行者。不不樂行云處中行也論中顯照等者(四故中第四故)論藏問答決擇諸法性相破邪顯正故。破自取令生真樂。此中即是等者。謂此第一義中。即是對治入佛疑惑經。對治已入者著苦樂二邊行說律。為對治取以正智證說論。所由謂故(即四故之故也)
【章】第二又約(至)即取故鈔曰。此第二義四教中第三一分約說立三。三藏能治。疑‧邊行‧對治也。此所治三。初無漏見道所斷。三共分別起故。就見道斷。經律論能治立三藏二邊等者。苦樂二邊行非惑故。是云見斷所治。難了故別設。釋惑中戒禁攝故。是見道斷。
【章】第三又依(至)唯說三藏鈔曰。此第三義四釋中同前除入道者。障悟入真理無漏道(道謂上智也)諸對治三藏對治。此總舉業也。一切煩惱下別明。初舉惑類者。一切煩惱相。今為類。一者獨預疑惑為本。一切惑起以經對治。二者決定取執為最勝。能淨為首。一切惑起以論對治雖求入道等下。後舉業妙行者諸善行也。為人天果報受五欲樂。著苦樂二邊行。此是以律對治。此是現在所受業。為令除是。唯說三藏不說餘也。
【章】第四又諸(至)不增不減鈔曰。此第四義。四釋中第二釋。一一增上等者。諸聖教中。或戒學說。或定學說。慧學為宗。三學之中。一一增上對機說各不同。多說定經。多說慧論阿毘達磨)多說戒律。故唯三藏
【章】第五又為(至)阿毘達磨鈔曰。此第五義。四釋中初釋由九緣立律儀者下表無表章明此名體。為是者以律對治多散亂者以經對治。多煩惱者以論對治
【章】第六又為(至)次第立三鈔曰。此第六義四釋中同前惡業多者以律對治。愛多者以經對治。見多者以論對治
【章】第七又為(至)次第立三鈔曰。是第七義。四釋中同前。五六七為九緣立。嗔多者以律對治。貪多者以經治。癡多者以論治。
【章】第八又為(至)次第立三鈔曰。此第八義四釋中第三一分。畏惡趣者以律對治。畏欲界以經對治。周記曰。由欲界修定者也。畏三界者以論對治。周記曰。於修慧得離三界也。
【章】第九為得(至)得法身故。鈔曰。此第九義。四釋中第三由滿立三事等者。法身般若解脫。是名大般涅槃涅槃經
【章】第十為得(至)定發通故鈔曰。此第義。四釋中與第九同。意易了。
【章】如是差別(至)增不減故鈔曰。此第二種三藏中。第三三藏不增不減
【章】即以此義(至)第說鈔曰。此別明四中第三明六藏八萬四千藏。此義者。上所云不增不減經律論三藏義也。分下乘者。菩薩乘經律論三藏聲聞藏經律論三藏為六藏。前文所論外更無別義也乘此復成等者。對法一(初紙以下)曰。如是三藏。具有八萬四千法蘊。謂依聲聞乘尊者阿難常所受持。問。一一法蘊其量如何。答。百之數是法蘊量。百者千數義也。若爾何故不直說此千千數耶。為顯建立一一法蘊千數因故。所以者何。初一數增以成十數十數復增以成百數。千等數量。百數方得成立。謂百名千。百千名百千。百百千名俱胝如是一切後後數位決定。用此百二數隨一為因。是故此中唯總取百兩數。以用建立一一法蘊此數量。總計八萬四千法蘊。成八俱胝四十洛叉云云對法疏九釋曰。八萬四千法蘊中。如賢劫經廣辨。始從修習行法波羅蜜多乃至最後分布波羅蜜多。合三百五十度。皆有六到彼岸。合計百。對貪‧嗔‧癡‧及煩惱一一皆有千百。四法三毒分云四)乘此有八千四百。復以此法對四大六塵。亦名無義過失一一皆有八千四百。以十法四大六塵)乘合有八萬四千。論云百千名百千者。梵語洛叉。即百千也(今云萬也)此土大數之名。然合計當一億。百百千俱服者。俱服謂梵語。即千萬也。即合計是京。就別號亦名百億。其八萬四千法蘊一一十乘之。即八俱服四十洛叉。計當八千四百萬。大數乘此。當八京四兆。細算之可知。論云以千乘之。其本但以百二數之。今就此言故知千也。此如佛地論亦明(已上對法抄文)。
【章】然隨宜(至)辨廢立也鈔曰。此別明中第四。總明大乘不共說結隨宜者。隨宜聞者機根立藏名。機根法者心上所現真善無漏名句文體性。不取聞者識上所現似無漏名句文為體。今此所云假似無漏。實謂真善無漏取實不取假故。是相‧用別論。佛無漏為質。聞者識上現似無漏。是故無漏質是能教相。聞者識現似無漏相似能教用故。相不取用取真不取似。是別別論。以真教相為收體故。云假實殊途也。藏是能詮收藏。義意相同。隨其所應等者。三性中。能說真教是淨依他。即圓成實。聞者似相染依他性。五法真教正智如如。似相分別。蘊中二藏處中色法處。界中亦同而真收取無漏蘊處界。似相有漏三科。故隨所所收自知。所引教理者。以教理成如前章說。
【章】第五釋名(至)後釋別名鈔曰。自下當章十門之中。第五釋名義門。此中大分五門。初標牒。分科。三總釋藏名。四別釋諸藏名。五結成。此即初二也。
【章】釋總名者(至)所應知義鈔曰。此下當門五科之中。三總釋藏名。此四文。初標科舉證。二章主釋。三舉有釋。四舉舊人說。此即初也。天親論者唐譯一(三丁)文所應知義者。義謂境也差別也。所應知差別云義。
【章】此義意言(至)立以藏名鈔曰。二章主釋此義意者。今所證天親論義意。以今家意釋。周記釋次有釋。評章主釋云。初釋攝義。此(有釋)釋雙攝所詮之義及能詮法。俱所應知故(云云)基辨詳曰。周記有釋意萬差。立藏名亦不定正法教藏者。正法所詮教。藏謂能詮依正法教主得名。能詮教藏有正法用。以他財用焉己名有財得名。如來設教。不正法教藏故。唯以一藏名以所詮義藏門者。藏謂能詮。門謂差別。依所詮能詮藏門主釋。所詮義門種種有別。能詮言字一相離聲相。約此義邊。如來聖教不字藏。字謂言體。即能詮教藏。字即藏持業得名或說二等者。所詮義異。能詮教藏。設名亦成異。故云一藏二藏乃至八萬四千藏等。如涅槃經等者說二者。諸十二分教等。是皆由宜聞者機別。此藏亦爾等者。二等所設立。皆隨機宜別。故論是非不可責難。此即第三等者。結第三門已。
【章】第四出體(至)廣如前說鈔曰。此當章十門中第四出體三藏體性等者。經律論三既異名相。能詮教藏能攝持光義邊體性。三俱不殊。故今云義類不殊已顯體者。前總料簡已申四重出體。今出體亦同彼。藏是能詮教故。藏體與教體何別之有。故推前不繁述。具如設等下。前章出四重體委細論釋。今此門且由護法正義。但以相用別論一重。出能詮教藏體性。此即總以等者。護法正義。此謂指護法相用別論義假實殊途謂此一句。彰相用別論。護法等說教體。以能說可言意。評章主釋意。云初釋攝義。不得今家之實意。今謂。章主釋天親論意。以能詮釋能攝為今釋意。以能詮教示為藏。其藏即為能攝。論云能一切所應法。是今家釋意。故周記云。初釋攝義粗漫為甚今不失三字。能意即藏義。然非能詮不可能攝。故能詮教即能攝藏也。
【章】又有釋言(至)帶數釋也鈔曰。三舉有釋。此有釋意。但以能攝義釋。不以能詮教也。周記有釋意。如前便為好皆此所攝者。此謂藏言。所應知法言。能詮所詮一切所應知法。此為所法。基辨詳云。此有釋意。能詮教亦為所應而為所法。能持藏令其所不失。若爾有釋所言藏者。非能所教義何等體者別云能攝持是藏耶。由此妨。有釋不得天親(已上有釋了)此別不同下章主釋。意言能詮教。能攝持所應知法差別不同有二三等。故令不失藏有二三等別。是其法者。二三等云數藏云法。藏能攝持諸法故。如能攝持刀鞘共名刀。帶數釋也者。帶數業帶數主之兩釋也。
【章】古者釋言(至)名之為藏鈔曰。四舉舊說能刊記等者。記謂別。聖者言教能刊定能別義。若此義。則藏言非令不失義。
  章釋別名者(至)二聲聞藏鈔曰。自下此門五科中。第四別釋名。此中有三。初釋二義名義。二三義名義。三釋六藏名義。初中有二。初總牒二藏名。後別釋二藏名義。今即初也。
【章】言菩薩者(至)但名菩薩鈔曰。此下別釋二藏名義。此三文。初釋菩薩二字名義。次釋聲聞二字名義。後釋此二名藏。初中有二。初舉梵名具略。後正釋名義今即初也。
  章無性釋云(至)智悲別故鈔曰。此下後正釋菩薩名義。此四文。初由無性第二釋明(今云。此義以有情薩埵言。此即當瑜伽第一義也)二由無性第二釋明(今云。此義以勇健義釋薩埵言。此即當瑜伽釋第二義也)三示瑜伽有亦有二義。四舉經說釋。今即初也無性釋云者。論一(二丁)文也菩提者。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大誓薩埵者。當普度法界眾生大願。為所緣境者。菩薩一切智諸有情為所現境起大誓心。大誓心之所觀境故云為所緣境。依弘誓語等者。菩薩本誓有志求‧普度語。志求菩提為境。普度有情為境。其實雖應呼云菩提薩埵。隨方存略譯家但云菩薩聲。聲謂言。即度囀聲義翻為言立聲者。立菩薩言也。章主釋無性意此有財釋下。以離合釋。菩薩大士人是能有。能一切智有情。以能有他財用為名有財釋也。以彼二種下。有財由彼二種者。菩薩有情俱他財用。士以此他用二為所觀境。以他財用為己名名菩薩有財釋。或相違釋下。周記云。此釋意云。非兩別合而言之名相違釋。菩薩之名。而不同彼行之有情。名同有情相違也。思之(云云)今云。此釋恐非章主意。既云亦菩亦薩故。合菩提有情別立名云相違釋也亦菩亦薩下釋相違由。一人亦名菩亦名薩。然菩提智薩所悲境。相違者。然一人如是名相違得名。
【章】又云或即(至)士如前鈔曰。二由無性二義釋。與上舉第一義如何相違。謂前義就以有情義釋薩埵名。明菩薩名義。今義以勇健義。釋薩埵名。此為二義差別彼心者。彼士人行者心上。有志能者。此勇健義。廣大志意‧堪任功能行者心。為勇健此意言說下章主釋。此主釋求菩等者。依求菩提之勇健意志也。或薩埵者下。以有情義立士名(雖體用不變。就士夫用義邊而釋。求菩提士夫用。薩埵有情士夫之體。今依用體得名。士非主)
【章】瑜伽釋中(至)義亦同此鈔曰。三明瑜伽釋亦二義瑜伽釋曰。菩薩地者。布求大覺菩提悲愍有情薩埵)或求菩提志願堅猛。修證永出世間大行大果。故名菩薩如是菩薩種姓發心修行果。一切總說為菩薩地云云)義亦同此者。以有情勇健二義而釋同。云義亦同也。
【章】章十一面經(至)亦主釋鈔曰。四舉經說釋。此經具題云觀世音神呪心經玄奘三藏譯為一卷。又佛說觀世音神呪經一卷。耶舍崛多譯同本異譯。二法下章主文。二法者。般若方便菩提薩埵等者。菩提般若是為體。薩埵方便。是般若功用。此功用般若主體立名云菩提薩埵主釋也。不士夫用立名故不云士也。周記曰。十一面經(至)亦主釋也。即菩薩名。不同彼行之有情。凡菩薩相違二義。故今明之(云云)今云。周記所言不然。此經菩提般若薩埵方便。若此說。般若是體。無分別根本智方便是用。後有分別智。由依得般若之體。自起方便功用。化諸有情。依般若主體之方便用。故為主得名。是此章釋意也。十一面經說。無相釋義。但主已。若上所云無性第一義。以有情義釋薩埵故。菩提佛智薩埵眾生。其相違。由悲智別。相違得名。其餘無相違得名之義。周記以十一面經說為相違主二。不得章主意也。問。章云亦主釋。此亦之言非亦相違何耶。答。不爾。是亦之言。上由無性二義主義。今亦其主云說主也。
【章】言聲聞者(至)亦有財釋鈔曰。此下別釋二藏名義三文中。二明聲聞二字名義。此三文。初總釋聲聞名義。次約二利釋。後明獨覺聲聞二藏。今即初也聲謂音聲等者。今此總釋。由法華經瑜伽釋說。今此處釋由瑜伽釋。修行者下。由法華經。如次舉證。故法華經等下舉證。由法華經。如次舉證。故法華經等下舉證譬喻品文。玄賛釋云。四‧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專自修行涅槃名聲聞乘。能化為自求(云云此見經。智性因力。從佛世尊善友力。受者作意力。慇懃精進資糧力此依初入等下。章主釋文教者教示聲。即佛說法。入道言釋聲聞瑜伽釋言下亦舉證。以聲聞等章主釋文。此意言聲聞名。聞在己。聲他出。自聞有他聲用。以他聲用名自聞上云聲聞有財得名。亦名亦菩薩名有財釋也。
【章】又此但依(至)即主釋鈔曰。二約二利名義。此但住者。此言次上所釋名義。不拘定不定二姓別。但聲聞利行聲聞名。不定姓人。亦回心以前同定姓者故。此約彼利行釋名不定姓等下。約回心向大修利他行釋名即不爾者。不定姓者初雖修聲聞利行。發回心機後。以向利他生。未菩薩地位。雖名聲聞。其名道理。非利名今云不然。故法花經下舉證。信解品末文令一切等者。以己聞佛道聲令一切有情聞名聲聞。由發回心利他有財釋者。自聲能有他聞用。有財得名若聲之等者。依佛道聲之他聞名聲聞主得名。
【章】獨覺初入(至)合名聲聞鈔曰。三明獨覺聲聞二藏獨覺聲聞三所由。初入乘等下。初所由。玄賛曰。如經中言。釋迦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出來至佛處。仁王經中。有獨覺眾。先成道已後逢佛。非如聲聞處得道故(云云)又教小故等者。第二所由。多分依聲聞乘教。入乘故云從多又所修證等者。第三所由。修‧證‧斷‧果。與聲聞有少異。於唯利得。非廣大同於聲聞故。云合名聲聞。
【章】隨其所應(至)士釋也鈔曰。別釋二藏名義三文中。第三釋此二名藏。二機者。菩薩聲聞二機此二所知者。菩薩二機所知法義能詮教法所詮義。皆此菩聲二藏所攝菩薩藏菩薩所知所有能詮教法所詮義之藏士釋也。聲聞藏亦爾。依能所功用立名云士也。
【章】三藏別名(至)主釋如前鈔曰。自下別釋名義中。第二三藏名義中有二。初明聲緣三藏名義。後明經律三藏名義。今即初也所說三藏等者。普曜經所說聲緣三藏。其中聲菩二藏。如次前明。法華經者。譬喻品文。從出世尊等者。獨覺者。初入乘位。多分聞佛說法入故云精進自求等者。不求與佛出世。非見佛已方果故。云自然惠樂獨寂者。是獨覺義。佛世得能證道。獨自善證寂滅理故云獨覺深知諸法因緣者。玄賛曰。又以此自然惠。深知諸法因緣者。是緣覺瑜伽論言下。引瑜伽釋明。證者下。章主釋文。依獨之覺。主得名或待緣等下。瑜伽釋文緣者十二緣起悟果。亦名緣覺待緣而覺下。章主釋文准前自知
【章】素呾覽等三藏者鈔曰。此下等二釋經律集約中義。此中有四。初標牒。二明素呾覽藏。三明毘奈耶藏。四明阿毘達磨藏。今即初也。
【章】成實論云(至)結鬘五義鈔曰。此下二明素呾覽藏。此亦有二。初舉異部說。二舉大乘說。此即初也。雜心論等者。論第八(五丁)文。瑜伽倫記云。雜心有五義。明了有七義。廣釋如彼。(云云
【章】今大乘解(至)一切契經鈔曰。此下二舉大乘解。此三文。初舉翻名示證。二廣釋契經名義。三章主以離結釋。今即初也故瑜伽等下。正示名契經五者。瑜伽五卷。此文顯揚第六者。第六卷。此文。第此文。章主暗記之失乎。云何素呾覽下。顯揚論文。四事文。論文作由四事九事四事本作二十九事。是非未詳。
【章】契者契當(至)合之義鈔曰。此下二廣釋契經名義。此有二。初釋契言。後釋經言。今即初也。
【章】所言經者(至)釋素呾覽鈔曰。此下後釋經言。此有二文。初以能貫義釋。二以貫穿能攝義釋。初中亦二。初舉天親論能貫四故文為證釋。後舉瑜伽顯揚能貫穿義為證釋。今即初也天親論者唐譯一文謂於是處下。章主取天親論意。釋貫穿四故義。於是處三字。以境第七囀義釋依故言此者。以第三能作具囀義釋依故言為此者。以第四為囀義釋依故。而四字。屬上三囀義應見也。真俗諦相者。真諦無別。亦別相俗諦相有別相十善巧法者。一蘊‧二處三界四緣起‧五諦‧六食‧七靜慮‧八無量‧九聲‧解脫勝處隨密意等者。隨四意趣(一平等意趣。二別時意趣。三別義意趣。四隨自意意趣也)以說諸法四種義等者。以能貫穿四故義為經也。
【章】瑜伽第二(至)是名契經鈔曰。釋經言中。二舉瑜伽顯揚能貫穿義為證作釋顯揚十者。論第六之說謂佛世尊下。瑜伽論文。顯揚文異義同。彼彼方所者。成就為彼有情者。眷屬成就依彼所化等者。對機說法攝聚聖語者。此攝言非能攝義。貫穿之穿義。貫穿縫綴等者。倫記云。解契經名略二義貫穿等。即是結鬘義。二引義利等。即是出生義云云)今云。此倫記釋。與今章主相違。章主但以貫穿義。釋此瑜伽文。次云前來雖以貫穿之義等故。由是貫穿縫綴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妙義為章主意。
【章】前來雖以(至)契經鈔曰。釋經言二文中。二以貫穿能攝義釋。此中三文。初以教教貫義釋。二為成能貫能攝義舉四分律為證。三為成能貫能攝義舉佛地論證。今即初也以教貫義等者。正以能貫能攝二義釋經言。謂以能詮教貫所詮義。以能詮教引眾生名經猶綖貫花等者舉譬。眾生由教等者。以譬合法此下意以貫穿能攝二義釋。謂眾生菩薩教示引攝。不荼流惡趣中。此句意。教能攝義理由教貫等者。此句教貫義謂諸義理。由言教貫穿。令不散失不隱沒。此立教教貫二義。以貫穿能攝二義釋經言已。
【章】四分律說(至)法即不滅鈔曰。二舉四分律成能貫能攝義律第一卷如種種花等下舉譬。二年前下合法堪受略教者。以如花散置喻。合受略教經教下。以能貫能攝結名經。經教句。能貫義異見句。能攝義也法謂如來正法
【章】故佛地論(至)因之為經鈔曰。三舉佛地論成能貫能攝義。以佛聖教者。能貫能攝義及所化生者。如次所貫所攝。
【章】契理之經(至)俱屬教故鈔曰。舉大乘三文中。等三章主以離結釋契理之教下。契經二字。離作釋若但若經等者。以素呾覽不云契。但翻名經非六釋離合故。然素呾覽等下。以教貫教釋。謂有教貫教攝。素呾覽體。即是能詮教藏。謂能詮教藏體。持教貫教攝素呾覽用業釋也素呾覽體能詮用亦得以經及藏等者。成同義。彰業釋。體用不離故互用體用。翻為持用自應知已。今檢靜法華嚴刊定記曰。修多羅此云契經。古來相傳多同此釋(乃至)若契經二字。皆是名者。云何梵本不云欲底修多羅云云攝大乘論佛地論等皆云。由能貫攝故為經。不言貫攝即是經目。由是譯家。借義助契經耳。今依敵對但可稱經。故智論第二。呼修多羅藏以為聖藏。此經之一字。尚非六釋所收。何主。若帶藏教之名。容有藏教名容有業。應知。諸所釋契字。解經契義。非契是經名也(云云)今云。此釋尤爾。
【章】毘奈耶者此云調伏鈔曰。此下釋經律論三藏名義中。第三明毘奈耶藏。此中四文。初標牒示翻名。二舉證釋調伏名義三舉攝論四故釋。四章主結釋。今即初也。
【章】八五云(至)調伏鈔曰。二舉證釋調伏名義。四種有情等者伽八五(三丁)曰。何等為四。謂於先世體中。聽聞常見。今起常見感見(是一)由斷見(是二)由現法涅槃界見(是三)由薩迦耶見(是四)是云四種有情數解脫見者數因勝解解脫見熏種名界。非涅槃涅槃解脫見。所集成界者。倫記曰。習勝解熏種名界。謂先世我身是常。不從因生。則是解脫習此見熏成種子。故於今世由彼為因。熏習解脫熏種成云云)及界智力者。上句種種之言。令冠界智上須意解也彼先所有等者。以佛智力。求彼先世先身所熏習有勝解種子)彼後念熏習界。隨調伏。為四種法教示者。此中四種法教。謂無常‧苦‧空‧無我四種法教。此四云何轉。伽八五說。為初邪有情常見因滅故滅。由行盡門無常性。為調伏勝解界故。為隨第二邪界斷見有情因集故行集。由行起門無常性。為調伏勝解界故。為隨第三邪現法涅槃有情。由諸行苦門轉正法教。為調伏勝解界故。為隨第四邪薩迦耶見有情。若諸行薩迦耶見行者。由諸行門轉正法教。若即諸行起薩迦見行者。由無我門轉正法教。為調伏勝解界故(云云)今問。轉無常苦空無我四教云何調伏戒律藏耶。答。於諸有為行現家無我。則無由起貪嗔癡。此三不起。無起殺盜婬恚由等。又離二見遠離諸罪等。自應准知。
【章】天親釋云(至)此論第一鈔曰。三舉攝論四故釋。唐譯攝論一釋曰。此中犯罪者。謂五眾罪。等起故者。謂無智故(無知故前後等起犯罪)放逸故(放逸現行無愧犯)煩惱盛故(由三毒不善起犯)不尊敬故(無慚不崇重賢善犯罪)而犯諸罪出離故者有七種。一各各相對悔所犯(懺悔不犯罪)二誓受治罰。謂授學處等。三等有妨害。先制學處後。由異門不復開許。四別止息。謂僧和合還捨所制。五轉依謂苾芻苾芻尼。轉男女形故捨不共罪。六由真實觀。謂作殊勝法殟柁南諸行相觀。七由法爾得。謂由見諦法爾得。無隨小罪(云云)周記釋曰。等起者。由不善等起語業還淨故者。懺悔也。出離故者。依前大眾煩惱也(前三七種中第一也)或云出離者。依持云云前云七章第二)
【章】調者和御(至)亦主釋鈔曰。四章主結釋和御者調謂和御謂即調也。制滅者。制滅罪也。調和控御語等者。以意業不令粗惡為調和。敬慎發語業云控御。亦調亦伏者。調和即制伏。非在別起。同依釋也。調伏之藏等者。調伏語是修行事。藏是教示。依調伏行之教示。藏主得名。
【章】阿毘達磨(至)伏通法鈔曰。此下釋經律論名義四文中。四明阿毘達磨藏。此中有四。初標牒舉翻名。二由天親解出四義釋三舉所餘釋義。四對摩呾理迦釋。今即初也。毘四義者。小乘教各立四義‧若由小乘對法者。婆沙第一所說。世友六義中第三四義。法者。同論所說。世友六義中第六義婆沙一(一丁)曰。復次能於諸法。以無量門數分別故。名阿毘達磨名數法伏法者。婆沙所說。大論四復次第說。婆沙曰。復次能伏一切外道他論故。名阿毘達磨阿毘達磨大論邪徒能敵故。亦名伏云云)通法者。順正理論說。謂諸契經達磨云云)若大乘說。天親攝論舉四義說。今章所引四義是也。
【章】天親解云(至)皆業釋抄曰。二由天親解出四義釋。此中四文。初釋對法。二釋法。三釋伏法。四釋通法。今即初也。此法對向無住涅槃者。此教法對向無住涅槃能說諸諦等三句。明對向所由。謂能說二字教法也。此教法能說諸諦理(小乘對法四諦理。今大乘對法第一義諦。於一切法說故云諸也)菩提分法十八不共佛法等)等妙行故。對向無住處涅槃小乘對法有餘無餘涅槃。今大乘對法無住處涅槃。即佛果也)由是能說二字。即對向義也。對法一引天親論文已云。今大乘對法不唯慧論通教行果。與俱舍不同。此(教理行果法體即是教能說妙行對向果故(今云。此以大乘教法能說理行故。對向果云對法義也。以教對果也)又云。此大乘教法)能說諸諦理故。亦可言以教對理(今云。能說為對向。大乘教法對向諦理故。以教對理云對理)又云。此(大乘教法)能菩提分法等。而亦可言以教對行(上來)即以教法對理行果對法次第隔越。其義皆成(以向果。以理向果。此隔越雖爾非今所用。今但以教對理及行果。云對法今釋藏名故)若依此解下。章主結釋對法名義對法疏中。次第隔越說成其義。今但以教法對向果云對法也能對名對者。能對言能者義即大乘教法。此教能對名對。體即是教者。能對體即是教法能說妙行等者。能對教法能說妙行。令對向無住處涅槃果。此彰能對向教法名云對法。對即是等者。此教法體。能對向用。業得名。對法即藏等者。對法藏三字。離合釋。能對教法能詮教藏。能詮教體對法用。業釋也。
【章】亦名數(至)是業釋抄曰。二釋法於一一法下。天親論文。法謂法。宣說者釋數字。猶云種種。宜能詮教法。訓釋詞者。賛云。然今經文恐人不解。翻譯之家。遂依第二展轉法而釋。然少不次以義正之。不違聖教。若別義釋。便是人情非為聖教義有五句。何等法。二云何法。三何法。四何相法。五何體法。且示三乘一乘何等法謂有為無為云何法。謂因緣因緣。以因緣生有為。以非因緣生無為。何法。謂常無常等。以常釋非因緣生無常因緣生云何相法。謂三相不生三相法。何體法。謂謂五蘊體非五蘊體法云云展轉訓釋申所詮理。不爾失法根本。悉為人情。自相等故者。等共相。即自性差別法。謂法數能詮教。宣說訓釋自性差別。於諸法名(此由天親論釋)又由第一說於諸法無量門數入名教法義。章主餘處釋是云。分別法故名教法。爾則數謂數度體惠數非數義。數是數度理教俱為所度。離能詮所詮。雖分別無豈混。教理行果能所相混故。天親所說為勝。此以理為法下。章主結釋法名叉。以教為數等者。以宣說能詮教為數。依宣說名數法。主得名數法即藏等者。能詮教藏體。持數說法業用。是業釋。
【章】又名伏(至)亦業釋抄曰。三釋伏法具足四句天親論文論處所等者伽五說七因明一論體‧二論處所三論所依四論莊嚴五論負‧六論出離‧七所作法。廣如因明大疏。謂此七中缺一。議決擇不成故云具足。能伏勝者摧伏他論。兔脫他論。若缺此二非伏勝他。伏是理下章主結釋伏法名義。是理字下。教能詮辨四字恐脫。不爾離合不成。能他邪。理教能詮辨伏理。詮辨伏理之教法為伏法。主得名。或教法即伏等者。能信教法即能伏。此能詮教法七因明。體摧伏邪業用。即業釋伏法即藏下三字。離合能他。能詮教法能詮藏。此藏體能詮用名伏法藏業釋也。
【章】亦名通(至)如對法疏抄曰。四釋通法。此能釋通句。天親論文。此大乘論能詮教能釋通契經義理故。為通法下。章主結釋。謂契經所詮義理法理。此大乘論能詮教能通彼契經義理。依契經法。之能通教主釋通法即藏句三字離合。此能詮教藏體。能通契經用。業釋也。更有別解等者。教理行果隔越成釋等。如對法疏一(八已下)。
【章】分別功德(至)不能煩述抄曰。釋阿毘達磨藏名中。第三舉所餘釋義分別功德經者。論上文也一者名無比法者。大乘義章三藏義中云無比法三論玄義。亦阿毘曇無比法。釋云無漏慧根。會理隔凡其功冠絕故云無比。二者名大法者。對法疏云。迦延造竟上師言上法故名上法。大法名如前釋。結集傳者。大眾部傳也。無性釋云等者。論一(初丁)文。撰因故者。無漏惠簡釋諸法故云擇法對法擇法因。因謂起因。或共了故者。對法一引無性釋已云。或共了故(世人共了對法阿毘達磨總為標幟。即無漏惠等亦名對法云云四復次解者。婆婆第一三丁已下)說其中法藏部云。此法藏上名阿毘達磨。他地部中為照法。譬喻部師名為次法。涅槃最上。次涅槃故。論師云。阿除棄義。毘決擇義。此法能除棄隨眠。決擇諸法性相故。名阿毘達磨大眾部大法上法。順理云等者。論一文也。論能決了決了對也能對也)以教對教者。以論教對決了契經教法俱舍解等者。對向對觀為解。或教理行果等者。勝義是果。四諦是理。慧隨行名教。對觀對向為行。俱名對法對法釋者。對法疏一廣明。
【章】此藏亦名(至)即業釋鈔曰。四對摩呾理迦阿毘達磨名義此藏名鄔波題等者。今指阿毘達磨藏云此藏也此云本母者。新譯梵名摩呾理迦。此云本母。此三種。一字本母二教本母。三義本母。周記曰。本母三。一者本母。謂阿伊二字也。西方說是諸母。二者教本母。謂即佛教依此經尋而尋餘故。三者義本母。謂議藏是一切義母。即一分中義故。俱舍云。佛教名教母。論義名義母(已上取意)八一等云下。摩呾理迦阿毘達磨之證八五云下。摩呾理迦名義如來所說等者。今釋迦尊說摩呾理迦先聖契經者。過去諸佛滅後契經譬如無本母字等者。倫記云。本母者。四音也。又解。三百字界本母云云如是本母等者。摩呾理迦本母所不攝持經教其義隱昧明了。與此相違等。此理隱昧不明了義。謂摩呾理迦本母所論。與義隱昧相違明了此屬於義者。摩呾理迦議藏屬於義母也。藏者是教下。摩呾理迦藏名。本母能詮教藏。主得名若此論教下。以教本母離合。彼義母者。摩呾理迦義之母教本。母論教為教本母。教本母即藏。此能詮教藏體。持教本母用。業釋也。
【章】六藏名義(至)故不別釋鈔曰。別釋名義中。第三明六藏名義。不異二三者。與二藏三藏無相違故。先已廣明。
【章】上來所釋(至)釋名義門鈔曰。當門五結成合是第五等者。結第五門已。
【章】第六辨差別有鈔曰。自下第六辨差別門。此中大分為四。初標。二辨二藏聲緣菩薩三別。三辨經律論三藏別。四辨六藏別結。今即初也。
【章】辨二藏別(至)亦廣顯示鈔曰。當門四料中。第二辨二藏聲緣三藏別。釋名中者。次上第五門。
【章】素呾覽等(至)皆差別鈔曰。此門四科中。第三辨經律論三藏別。此中分三。初約差別相辨。差別相者。真諦相也。二約有差別相辨。有差別相謂俗諦相。楞伽說。真故無別。俗故無別。今即初利也一法性等者。如來所證真淨法界一言及次下大定等。大定‧一正智‧一後得‧大悲云何言一。謂從一切法體性真如淨法界大定。能流所流共一真法界相故(乃至)流大悲。亦一真法界。從諸佛證智不可言境故。義燈曰。如來教體一真如。機三品不同。教遂三時異。今所云經律論亦復爾。從地界貫流能詮教藏。體一真如。約證智通。經律論三藏差別一真法界。故云皆差別
【章】然以義理(至)故成差別鈔曰。第二約有差別相辨三藏別。此中有十。初以所詮各異。總辨三藏差別。二以能所詮具闕辨藏別。三以三對治辨藏別。四以三開示辨藏別。六以所詮增上辨藏別。七由九絲辨藏別。八法顯揚別義辨。九舉瑜伽辨。十舉小乘執說。今即初也。然者發端辨。又轉語。上文明差別。已下文明有差別。故示義轉也。問。此文云所詮各異成別。次文以詮三學具不具辨三藏別。二文差別云何。答。上文但所詮義異以成三藏別。不拘能詮別辨。次文詮定戒慧。以能所詮具不具辨三藏別。不唯依所詮異。此為前後文別。
【章】又以詮三(至)唯各有二鈔曰。二以能詮所詮具闕辨藏別。故毘奈耶等者。素呾覽中詮戒學慧學。非律論二藏。皆即素呾覽藏。既詮戒定等者。明毘奈耶亦可云經。不可云論。律中雖詮戒定。不云詮慧故。對法之中等者。明論藏亦可云經不可云律。對法之中等者。明論藏亦可云經不可云律。對法之中。雖詮定慧。不云詮戒故。律論共詮定故。是詮三學契經故。如是應說下結義。
【章】然對法論(至)阿毘達磨鈔云。三約三對治三藏別。然言前文。就能所詮具闕辨別。今此文就能對治三辨別。前後意別。間置轉語辭令知差別。除隨惑等者。周記釋曰。隨惑掉舉散亂云云)今云。此釋不爾。按對法論。此隨惑言。流至次二邊取處。彼文云。為欲對治隨煩惱故。立素呾覽藏。為欲對治受用二邊隨煩惱故。立毘奈耶藏。為欲對治隨煩惱故。立阿毘達磨藏云云)由是應知。此隨惑言。根本煩惱隨惑也。隨遂身故本惑隨惑也。除二邊行者。執苦樂二邊受用。即戒禁本惑。如前所明。
【章】後次開示(至)義即可殊鈔曰。四約三開示三藏別。此亦對法一文。此依別部等者。章主釋。此謂指約三開示辨別義。依別部者。由次下第七彰總別部類門云。一會三中。唯被聲聞不被菩薩阿含等。是別部聲聞藏。又一會中。唯被菩薩不被聲聞。如十地等。是別部菩薩藏。若一會中。但被二機(小)教益二種名無別部。說深密。復立三藏別部。小乘異。如次下辨。由是見今意。就開示三學三藏別。聲聞菩薩開示三學。各應有別故。三開示三之必應有二種三藏故。云義即可殊也。
【章】若依所(至)如前已說鈔曰。五依唯所信具闕立三藏別。前明依具闕三藏別。約能所詮具闕。今約唯所詮具闕。前明三對治開示。但約能所詮辨故。今所云彰唯所詮簡云若依所詮等。具缺與前無別。推前云如前已說也。
【章】若所詮(至)是對法義鈔曰。六依所詮增上辨別。復次開正法下。正明所詮增上安定處者。由天親論。成滿義云安定
  章天親釋云(至)故今成九鈔曰。七由九緣辨藏別。略有九緣者。周記曰。藏藏之中各三緣合成九。非一藏成九(云云)此三復次者。前所明。初約三對治。二約三開示。三約三增上。此三復次。各三藏合成九也。
  章天親釋云(至)故分成九鈔曰。八舉顯揚別義辨。諸佛世尊下。論全文。事者。依略顯了。言事者下。論取意文。四事九事等者。論第十(二丁)廣說四事等為諸聲聞下。論全文。有七種相等下。論取意文。彼論文曰。一宣說受持軌則。二宣說波羅闍已迦處事。三宣說犯處事。四宣說毀犯體性。五宣說無犯體性宣說出所毀犯。七宣說律儀事(云云)以一相下。論全文。一相者。彼論十(十六丁已下)曰。云何一種相。世俗諦相。勝義諦相。三菩提提分所緣相。四此行相。五此相。六果相。七此領受顯了相。八此障礙法相。九此隨順法相。十此遍思相。一此稱賛相。世俗相者。當知。宣說補特伽羅宣說遍計所執自性宣說諸法作用業等相。勝義相者。七種真如菩提分法所緣相者。當知。宣說一切種所知事。此行相者。宣說觀察行(八一謂真如。二建立建立補特伽羅三過失。四功德。五理趣。六流轉。七道理。八廣略。此為八也)此相者。謂能取若行若緣菩提分法四念往等。果相者。
【章】八五說(至)不能煩引鈔曰。九舉瑜伽論說。本作八四處者。八五說云何素呾覽事。謂四處。略一切契經乃至廣說四處如彼。
【章】毘婆娑中(至)亦廣如波鈔曰。十舉小乘執說。有說無別下。此小乘三無別說。有說有別下。小乘三藏有別說。今問。此無別有別說。與大乘所言如何異耶。答。小乘所言無別。決定無別。必三藏有別。有別說亦決定有別。必三藏無別。皆執說故。大乘所言不爾無定無別或有別。但所被所治所詮有藏。能詮別。約如來證智根本。從一真法界三藏教說為無別。而其一真法界三藏教緣起因故。本來三藏具足故。非無別非非無別。此即大乘三藏緣起妙理。如餘處廣明。
【章】辨六藏別(至)辨差別也鈔曰。當門第四辨六藏別結。文自易了。前所明三藏小乘別辨為大藏。可准前知。是名第六等句。結第六門已。
【章】第七彰佛(至)別部類者鈔曰。自下第七彰總別部類門。此中大分為四。初標牒。二辨二藏。三辨三藏。四辨六藏。今即初也佛自說者。簡弟子集說佛語佛說自說也。總別部類者。無別部類云總。有別部類云別也。如資明。
【章】且二藏中(至)所以云何鈔曰。當門四科中。第二辨二藏。此中亦四。初總明。二別明有別部之義。三別明無別部之義。四結二藏別部有無。今即初也。有別部類等者。聲聞藏菩薩藏。有別部帙聖教差別。無別部帙聖教二義總言也。所以云何者。寄徵而起。
【章】一念之中(至)菩薩也鈔曰。辨二藏中。二別明有別部義。唯被聲聞等。明聲聞藏。如何含等者。示有別部帙。其一會中等下。示別部菩薩藏。如十地等者。示有別部帙。十地經列眾唯菩薩眾。
【章】若一念中(至)無生法忍鈔曰。辨二藏中。三明無別部帙二藏俱被二機者。一念所說。被聲聞菩薩二機。一會有教二種故名無別部說深密者。凡斯經教益二機。一部帙教望聲聞機。是聲聞藏。望菩薩益。是菩薩藏三乘眾生下。明一會三乘悟入勝義下。自性益。被聲聞菩薩漸頓二悟不定二機之說。此誠證。立頓漸無別定教之判。如總料簡鈔廣辨。六百千眾生等者。蒙頓悟機三百千等者。蒙決定性聲聞遠塵離垢等者。得初果益。永諸漏等者。得第四果益。七五千等者。蒙不定菩薩之證。
【章】故知二藏(至)總別部類鈔曰。四結二藏別部有無亦有別部等者。聲菩二藏。互變前無互亦。此說下結藏。
【章】素呾覽等三總別者鈔曰。當門四科。第三辨三藏。此中有三。初標牒。二舉異部說。三舉大乘同說。今即初也。
【章】詮部師說(至)無別部說鈔曰。二舉異部說。此三。初部說。後舉薩婆多兩說。此即初也。三藏初二有別後無別。
【章】薩婆多師(至)存於解鈔曰。後舉薩薩多兩說。兩說共。經律二藏有別。但對法一藏。存有無兩說。有言世尊下。第一師說。周記曰。攝名歸彼者。由迦旃延佛經中所說法所以。彼論攝云迦旃延造有云由迦旃延佛說云云)歸彼者。能集佛語人云彼有說世尊下。第二師。立對法藏無別部師若作此解下。章主評。此解指評第二有說解既理師等者。薩薩婆多理師。既立對法有別說。與部廣為論諍。明知。佛別說對法。是薩婆多正義。故婆沙有無二義
  章今大乘中(至)是毘尼藏鈔曰。三舉大乘兩說。此三文。初標牒。二舉有別部說。三舉無別部說。今即初二也西域相傳者。印度大乘學徒相傳作此二一師說云下。立有別部帙說。世尊亦者亦弟子說。舊人者。舊譯釋家傳也。
【章】第二師曰(至)無別部鈔曰。三舉無別部說(多謂多分詮)首楞嚴經者。姚秦什譯三卷。俱是修多羅者。此亦約多分說。如涅槃經從初至終。戒定慧俱多分故。今云修多羅具足者。戒定慧具說。直非直說者。長行直說。頌云非直說。故彼定非等者。斥第一師云阿毘達磨經。為別部對法藏說。彼謂。指阿毘達磨經。定非二字。彰不決定三學俱多。非別部對法。此是師說。故隨多分等者。無別類義三學俱多下。明隨多分立藏。此約佛說者。簡弟子對法西域相傳有別無別二師說。就佛自說論。非如弟子說有別部名唯對法普曜經下。彰無別部獨覺藏。有餘二者。聲聞菩薩二就機等者。獨覺行果聲聞少異。如前已明故分三藏者。有少異故。分聲緣三藏立名。然無別部也。
【章】其六藏中(至)總別部類也鈔曰。當門四科中。第四辨六藏結第七門初師既許等者。西域相傳二說中初師有六藏不同者。小乘經律論為六藏。第二師意下。不許別部說。但隨所詮立為六藏。別部類說等者。論弟子說別部論。為別有六別有多小等者。約佛自說但隨所詮為六多。今隨詮說六。若約弟子說。有別唯對法少分三。聲‧緣‧菩。但有對法一故。此即第七等三句。結第七門已。
【章】第八師資(至)幾通弟子鈔曰。自下第八師資建立門。此中大分為六。初標。二寄問起。三舉弟子對法藏。四舉傳受釋。立弟子說是對法藏。五辨六師資建立六結弟子說亦對法藏攝。今即初二也。
【章】如瑜伽論(至)阿毘達磨鈔曰。此門六科。第三舉證釋弟子說亦對法藏循環研覈者。諸經典義理循環研覈倫記六曰。議者。謂研究宣賜宗要。又一曰。議者。非直分別諸法論義。若解義用若解名相。但令循環研覈并名議(云云摩呾理迦者。此云本母本母也。如次章明。伽八說。猶如世間一切書算詩論皆有摩呾理迦。當知。經中循環研覈諸法相。亦復如是。又如諸字摩呾理迦即不明了如是契經十二分聖教。若不建立諸法相。即不明了。若建立已。明了。又無雜亂宣說法相。是故摩呾理迦。亦名阿毘達磨。又即依此摩呾理迦。所餘解釋義者。亦名論義云云)倫記一(七左)云。又如諸字摩呾理迦。即不明了者。依西域記說。劫初時。王造百萬偈聲明論。後天帝釋及波膩尼仙等。略作聲明論。今盛行(云云)是即本母也謂於是處者。於一切了義經處也。諸聖弟子者。地上薩埵。云已見諦迦故。見諦跡者。四諦道理。見謂見照。以根本無漏無分別智。照四諦理已。自所證淨法界理。無倒後得智分別諸法相。名摩呾理迦。亦名阿毘達磨(今文雖云已諸跡。此門結釋。章主意為地前菩薩所造。亦對法摩呾理迦攝)章此文故(至)此義非一鈔曰。四舉傳受釋立弟子對法應頌等下。明一分教及經律二藏如來說。不通弟子說改本頌故者。示應頌佛說。由必改作佛說頌為弟子說頌故逗機經者。示弟子契經由待犯說戒者。示弟子毘奈耶由非佛自說等者。示經律佛說此設令下。明弟子說皆名對法議經。若弟子造下。立理成前義若佛左時下。在世弟子說。立滅後弟子說。對法議攝無遮
【章】由如是義(至)通弟子說鈔曰。前餘文。結成弟子說名對法藏。生起次次文六藏中在弟子對法藏。
【章】六藏之中(至)一切無遮鈔曰。此門六科。第五辨六師資建立。二對法藏者。聲聞菩薩對法藏。佛自說弟子在世說亦滅後說。說二藏三藏六藏。弟子一切對法無遮
【章】然此經中(至)亦是彼攝鈔曰。此門六科。第六結弟子說亦對法藏攝此經中等者。前文所引瑜伽所說議經中云。已見諦跡。且舉地上菩薩所證無失。若實而論下。明通取地前菩薩所造。亦議經對法藏攝。
【章】第九次第分別者鈔曰。自下當章十門中第九次第分別門。此中大分為四。初標牒。二以二種次第次第。三以三種類次第明。四以無次第明。今即初也。
【章】勘檢諸(至)次第亦爾鈔曰。當門四科中。第二以二種次第次第二種次第者。深淺次第‧勝劣次第天親攝論者。第一卷之文說聲聞藏等者。攝論文說下乘上乘差別故說二藏聲聞藏菩薩藏。下為先上為後。故淺深次第說也第二餘處等者。餘處瑜伽八(七丁)顯揚六(九丁)對法一(三丁)以菩薩聲聞次第說。是勝為先。劣為後也。然對法一。雖非勝劣次第。以勝劣藏為說。聲聞藏。二菩薩藏。又顯揚亦由勝劣義說三藏。非勝劣次第說。準說三乘下。三乘次第三藏次第。若以勝劣次第菩薩為先云三乘。則三藏菩薩三藏為先。次獨覺聲聞。若以淺深次第聲聞為先云三乘。則三藏聲聞三藏為初。次獨覺菩薩次第亦爾者。亦三乘次第二種。說三藏次第爾。
【章】復三種次第前鈔曰。第三由三種類次第明。此四文。初標牒。二別標第一種類列次第。三列第二種次第。四列第三種類次第。今即初也。
【章】一種次第(至)後對法藏鈔曰。二別標種類列次第。此有七文。初正別標。二標有五義作次第。三申第一義。四申第二義。五申第三義。六申第四義。七甲第五義。今即初也。
【章】此有五義作此次第。鈔曰。二標有五義作次第。此者初素呾覽。次毘奈耶。後對法次第。五義次所申次也。
【章】一依說次(至)後說對法鈔曰。此三申第一義依說次等者。依出世說教次第。經為初律為次對法為後普曜經者。經第七文次於舍衛下。經第八文後於毘耶離等下。普曜經中無同此文。五畏者。如前已明。
【章】二結集(至)子集對法鈔曰。此四申第二義。初命阿難下。智論第二說。如前已引然普曜經等文。現流本無此文。阿難二藏智論四分律說。如前已引真諦云下。部執疏說。如前。
【章】三所化次(至)說對法藏鈔曰。此五申第三義所化者。所化次第為初入者。為未入者令初入佛法。為已法者。為已入佛法者立戒。令為有斷證者。非惠不能斷證故。
【章】四本末次(至)惠方得起鈔曰。此六申第四義從此生者戒學契經生也惠方得起者。由定戒二惠方生起
【章】五寬狹次(至)對法為後鈔曰。此七申第五義。文易了。
【章】第二次第(至)阿毘達磨鈔曰。三種類中第二種類。依修行次第。如文可知。
【章】第三依次第(至)後毘奈耶鈔曰。三種類中第三種類。勝劣次第。如文易了。
【章】又無次第(至)准義應知鈔曰。此門文第四。由無次第明。然諸經典下。明通所用次第。文相易了。
【章】第十釋通疑難者鈔曰。自下第十釋釋通疑難門。此中有九文。初標門名。二結集緣起中通疑。三名數增減中通疑。四辨廢立中通疑。五出體性中通妨。六釋總別名中通疑。七辨差別中通疑。八彰總別部類中通疑。九師資建立中通疑。今即初也。
【章】第一結集(至)未可為難鈔曰。二結集緣起中諸部說。互成違故。論疏亦自違文。此是諸部傳說相違。今也末代。不能為難是非。不可強責。
【章】第二名教(至)非大乘義鈔曰。三名數增減中通疑。問意難知。今由意云。分別功德經說有雜藏。又瑜伽論中云如雜事說。既是大乘教中用雜事品說。何故不別立雜藏耶。答。分別等者。今以分別功德經說有雜藏為證。難大乘別不立雜藏。非我大乘宗所許經證。不及成藏答是為答意。設同瑜伽下。設難意云。分別功德經大眾部義。非宗許故為不成。既瑜伽論中云如雜事說。分別功德經說有雜藏。亦與瑜伽所說雜事相同。何故大乘不別立雜藏耶。是設難意。此雖難有。答者設作釋通也。如法足下。通設難。通意云。瑜伽說有雜事。如蘊足論八薩婆多部說有雜事品。別不立雜藏。本是經文下。彰薩婆多大乘共說有雜事品。不立雜所由。雜事品本是經文。隨經說雜事所詮。屬經律論彼彼藏。唯詮行雜下。委隨彼所詮。如文可知。若三俱雜下。由具闕攝三藏。三謂行‧事‧理三然非大乘下。不立別有雜藏。此依所詮下。彰雜藏中所詮三藏若部帙別下。明部帙別雜藏。亦其中說所說多分相從。三藏彼彼胎藏經者。菩薩處胎經。第五卷說八藏中有雜藏。大眾部義非大乘義。
【章】第三辨廢(至)教不立也鈔曰。四辨廢立中通疑。機運濟者。運哉即乘。機之能運濟也。機攝持者。機根之能攝持故即藏也。故准一乘五乘一藏五藏。此問意也勝鬘經云下。舉理證一藏五藏約機論藏下。成諸教中雖不立一藏五藏名。以理應有。約機論藏。諸三藏教小機藏。是故不立一藏五藏。又乘依機行下。明乘五藏不立由。
【章】第四門中(至)前已具述鈔曰。五出體性中通妨。前總料簡章中具明
【章】第五釋總別名中鈔曰。自下六釋總別名中通疑。此中有四。初標牒。二藏別名問答。三三藏別名問答。四六藏別問答。今即初也。
【章】問何故二(至)名如來藏鈔曰。二藏別名問答。此中有兩重問答。此初重問答也問意易了。答之中有三支初明名聲聞藏不名獨覺二明菩薩藏不名如來藏。三約因果二藏獨覺之教下。隨教多少。但名聲聞藏不名獨覺。教少分故又初法下。明獨覺初入亦依聲教獨覺教亦名聲聞藏不名獨覺藏。若名如來藏下。明但名菩薩藏不名如來藏。此有二文。初由願行名字弘不弘別釋。後由世人可成易釋。願行名字不弘等者。凡如來名。如實道來成正覺之義。故願行名字不弘遠。菩薩名如前明。大誓願大志求之名故。廣大志願勇健心行。於菩薩名自顯。故名菩薩藏。不名如來藏。又菩薩行下。由世人可成釋文義易了又小乘之中下。三約因果二藏名從小為名者。從因劣少名聲聞藏。不名獨覺。次所云從小之言。亦從菩薩因比如來德是劣小。但名菩薩藏。不名如來藏
【章】問何故菩(至)誓願為號鈔。二藏問答有兩重中。此即第重問答以誓願所求等者。如先已明。不以境緣等者。菩薩自證無相為緣境。其聲聞藏以境等者。聲聞境緣為稱。名涅槃薩埵藏者。涅槃聲所求薩埵聲聞利生。問菩薩藏為例。離聲聞藏菩薩以願為名。不以境緣。然聲聞境緣為名。不以願求。如何意。答以願求有深淺異。立名有異。是答意也。且約一德者。菩薩利益廣大悲智深廣成德。欲顯此德但名菩薩藏(菩謂菩提薩謂下化眾生)不以境緣師藏。聲聞亦有願求。而俱不深。但欲顯依聲教緣成德為勝。名聲聞藏。不名菩薩藏也。獨覺下。申獨覺亦依境緣為名云聲聞藏
【章】問三藏中(至)各得名鈔曰。三三藏別名問答。問意除素呾覽餘二藏。應有貫生理義故。經律論亦應名經。契經調伏。應有對向果等義故。經律亦應論名。是問意也。答意三俱有貫穿。調伏對向。雖爾貫穿生理。契經為本。律論不得契經調伏為本。論對向果等為本。從本立經律論三藏名。不得互名。是答意也。如色法法處等者。色有軌持義。應名法處。色義青黃等是根本故。名色不名法也又貫穿理下。答。第二義。約勝得名非餘。經貫穿勝。律調伏勝。論對法勝故各得名也。
【章】問六藏之(至)不分成九鈔曰。三六藏別名問答。問意可知答有別部下。有二意答。答獨覺教無別部帙故。別立經律論。以無為九藏義。又機性全別下。第二意答。獨覺中品機根種姓普曜經等。以三獸喻示三品機。由是可念三藏教法少分別多分同。與聲聞教各別。不可立經律論成九。是第二意答。
【章】第六辨差(至)差別藏攝鈔曰。七辨差別中通疑。有兩重問答。初問意易知悔等者。先造罪惡。委懺悔已。住淨尸羅。故寂靜。云漸次得定也。應俱名對法者。律論俱應名對法。此問意也答戒定俱下初答。此答意。以福智簡別調伏者。依戒得定俱福。所詮所生俱調伏。異藏攝者。定與惠。福與智。所詮所生各別。經與論異藏所攝。問定惠類殊下。第重問答。問意承初答此問起。初句牒初答。散差別句正難意。謂調伏藏別解脫戒表為體故。不可如前答云戒定俱福並調伏是難意也。答中易了專擇異者。專謂專注一境名定。擇謂簡擇諸法是惠。惠必斷惑。定不斷惑故福智殊別藏攝。
【章】第七彰佛(至)如自門鈔曰。八彰總別部類中通疑。此第七門中廣明故今略。
【章】第八師資(至)及三藏等鈔曰。九師資建立中通疑有兩重關答。此即初重問答也。問意易了。答中若爾者。牒問意。謂若佛滅弟子。說三藏十二分教者。師資別。淺法者弟子說。深法者佛說。比法者弟子說。比量以理知法證法者。佛說如來無分別智自證所說。聖法佛說凡法者。弟子中有凡夫故。一切智法者佛說一切種智者。弟子說生聖智弟子一切種智生法師資別。則一向如是差別又許造者下。答不許造意。謂佛滅後。弟子雖不許說三藏十二分教。許造此者。佛說藏教應云佛說弟子說應云造三藏。故藏教為殊。故不許滅弟子三藏等也。
【章】問如是諸(至)瑜伽等說鈔曰。第重問答。問答文有二問意。三界五趣中。何處三藏具足耶。二三五趣中。何眾生被此化耶。兩問有。答不分兩問答。以被化處。直為三藏彼彼弘通處也。仁王經中者。舊譯經此章造時無新翻經。故無色界現身。皆是果變色身。又無色界天等者阿含經陀羅尼經等者。力等陀羅尼第一卷說此經四卷。北涼法眾譯。智契經下。結經弘通色身共被益。盧舍佛經下。明調伏藏弘通蒙益。盧舍佛經者。下卷梵網經所說俱能解語今云。此四字恐寫誤。應作但能解語。梵網經說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故故知調伏下。結調伏藏所被無色界中下。時調伏但蒙欲色二界五趣實身。不被無色化身耳識等下。明不被由。何故耳識不被耶。答。如梵網經。說但解法師聲不解語。不被益故。故知但被下。結二界五趣實身蒙益以經威力下。明地獄趣蒙益。結二界五趣無遮得戒者下。明得差別五趣三惡趣得戒三歸得。三之中令歸一心三歸。是大乘三歸也。大乘薩婆多得戒得戒中有三歸得。具如表無表尋伺下。明地身借下地身起尋伺等蒙益。阿毘達磨下。明對法弘通蒙益處。大乘宗者下。明大乘無色中有。若中有有無色眾生。則化眾生定非實果故者。明非身由。無色現身中有無故。瑜伽等說者。論第一中有無色界等言等顯揚論一也。上來諸藏章十門竟。

大乘法林章師子吼鈔卷第十(尾)

  永第五(申)五月晦日。於皇都和泉式部境內通庵隨講早筆記之
  法相大乘末學沙門基辨(大同坊五九歲)
天明元年(丑)五月五日。於東武江府淺草延命院。講此林章之砌加一校已。同六年(午)一日。於興福寺光院加第二校。為明年末三月於京師京極善長寺開演林章意。寡學拙智。謬錯多多。後學勿誹謗已回向四恩法界海回向無上大菩提
法相大乘末學沙門基辨(大同坊生六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