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鈔卷第二(分章)

都西京藥師寺傳法
大乘沙門釋基辨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章】第六二(至)問答分別鈔曰。自下分章。此章大分為二。初牒章示科。後隨科釋成十二分教者。舊云十二部經大般涅槃經梵行品說曰。男子。是菩薩摩訶薩。知十二部經。謂修多羅祗夜‧按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帝目伽‧闍陀伽‧毘佛略‧浮陀達磨優波提舍云云)餘經亦說。與此少異。我宗以此經說為據。廣略作釋故。今此舉廣釋。如次七門中明。
【章】第一列名(至)議鈔曰。此七門中。第一列名門。如文可知四諷誦者。瑜伽‧顯揚‧對法諷頌玄贊二文章作諷誦。如次下辨。
【章】第二辨相(至)意趣體性鈔曰。自下第二辨相門。此中大分為四。初舉別相說。二舉總相說。三判總別二相。四總結。今即初也契經相者下。初別相契經說處。次舉總相契經經全分為契經。如次具辨。今此所云別相。非云經全分。於經中。以長行總略說所應說義。玄贊分章引對法已云。此唯長行別相偈頌便非別契經攝(云云)謂貫穿義下。正明契經直說多分者。云以長行總略。攝受意趣者。云總略說所應說義。至次第四門中具辨。
【章】瑜伽十(至)名修多羅鈔曰。二舉總相契經說。玄贊分章曰。契經有二。一通二別。涅槃經曰。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修多羅。攝二盡名通相也。以教貫理及攝生故(云云)此即次引經梵行品文全同。
【章】然修多羅(至)亦不相違鈔曰。此三判總別二相。此中有二文。初從修多羅至論故。一一總別二相故有二文。今即初判契經總別二相總相亦應云通相。修多羅名。即攝二部盡名總相。亦為通相別者唯攝下。由伽八一‧對法一。立別相契經義可知。
【章】應頌相者(至)易可解故鈔曰。二文中二判應頌二相。舊云祗夜經。新云應頌對法等下。約益後來相。辨應頌別相對法說。等言等顯揚六。或中或後等者。倫六曰。泰云。應頌三。一於說義間。應以偈頌上義。於說義最後重頌前義。三於諸經中頌及長行了義經分別故云應頌云云)又曰等者。此亦對法顯揚之說。約顯未了義相。明應頌別相。不了義者。隱密了義。亦總義難分名不了義。此更以應頌釋義長行雖說下。以說義未盡。重更頌之為別相。即以貳義下。攝前來所云二別相而結一者為益下。前云第一相。利根後來者。以略說知故云利根。應利根者。後世出來好略。此云為益。二者為顯下。前云第二相。此根鈍者。自初來說法會雖聽法。未淨。為令此義重頌之前不了義者。倫六曰基師述三藏說曰。非經未了。謂聽者未了。此未之所聞也(文)涅槃者在本經成實論中者。第一卷文義理下明契經又嚴飾詞下明諷頌又義入偈中下。明應頌。顯未相。此文正今所用。上契經諷頌因舉來也。
【章】別相者(至)當成佛事鈔曰。明別相。此三相。舊曰授記經。新云別記經。初明三相。后總判。文段對法等曰下。三相中。初明生因別相等言等顯揚六此世尊下章主及論文得失處者。善處為得。生惡處為失。又諸論云下。二明分別記別深密義。諸論者同上。對法顯揚文記者明與下。章主文深密者。所說義深遠隱密也。以少言等者。以少言總略記說。餘處名不了義。不據分明下。意云餘所言不了義經別。非以分明說深義與不說。云了義了義涅槃經云下。三明別當作佛相。經北本五。四。如文可知。準諸教言下。四總判釋
【章】諷誦相者(至)名伽陀經鈔曰。四明諷誦別相。此有二文。初舉證明二種諷頌有。後章主判釋二證遠。此即初也。舊云伽陀瑜伽對法‧顯揚云諷頌教。玄贊分章作諷誦。今謂。誦與頌音通。古今通用。頌字為本。倫記等中一誦云一頌顯揚等云下。論第六文。等對法一。非長行重說等者。明應頌與諷誦別。此引顯揚對法。明以為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說別意法名諷誦教。倫記六下曰。‧四諷誦者。非長行直說。但以巧妙言調結於句韻。或作乃至六句等諷頌說法。是不重頌伽陀頌也。不同室路伽頌不問無義。但滿三二字以為一誦(云云涅槃經云下。明四句等說別意法名諷誦教。經第梵行品文除修多羅等者簡濫。別相修多羅。濫此諷誦故。云除修多羅也。謂別相修多羅長行中攝略。說所應說義名契經。非偈頌也。今此名諷誦偈頌。非契經攝故。今除簡濫也及諸戒律者。此亦除簡濫。涅槃經五說偈言。莫輕少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此二品教中。名緣起非諷誦也。此亦恐濫除之其餘等者。除長行中攝略說義緣起學處之二。其餘四句等偈說法是諷誦。如諸惡莫作等偈是也。
【章】此意說言(至)少故不說鈔曰。此章主判二證違也非長行直說者釋除契經及非因緣者。釋除諸戒律。為他以偈等者。除上所云分。為利他有情。以四句或六句偈說法為諷誦。舊云伽陀以此涅槃等者。明涅槃經亦有別相修多羅此等者。意謂以上引除修多羅涅槃經中亦自知別相修多羅。亦言亦通相修多羅。通相契經如前已明不爾等者。立理意言。若不爾涅槃經有通相修多羅。則從如是我聞作禮而去。是修多羅云何修多羅耶。故涅槃經中。亦有別相修多羅云除之顯然知。少句至二下。會明顯揚‧對法所說諷誦。自句至六句以上。亦涅槃經四句一頌文為諷誦之相違。先初舉顯揚‧對法諷誦少句者極少分諷誦。自句云至二無量者。多分句名諷誦。至無量句。其三句四句五句等。一切皆是名諷誦。涅槃且舉等者。前所引諸惡莫作四句一頌。以指示是諷誦教。今一隅捨不舉云且也諸論舉難下。正會顯揚‧對法等。說或以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為諷誦。舉難者。舉與長行難分不滿頌等者。釋諸論舉難由。凡諷誦體。自句至無量句。故不滿四句一頌者。句或三句諷誦者。故但至六者。便以六句成諷誦說。是一頌半不滿二頌者。若一句下。明一句不為諷誦由。周記句。雖不滿頌。頌與長行自易簡別一句即濫。所以指明(云云)此與長行等者。此謂一句。諷誦與長行一句如何可分。故一句不名諷誦一頌半下。明論說六句等意。五句七句皆得名諷誦。五句七句諷誦少分有多無。故不說也。
【章】自說相者(至)義理同也鈔曰。五明自說別相。此有二文。初舉三證指事以明。後設兩重問答明。今即初也。舊云優陀耶經。新云自說教。瑜伽等云下。第一證。舉無請自說之證。等言等顯揚六。瑜伽論五文於是中者。於如來經有許多中也。餘文易知對法論云下。第二證。此亦無請自說。論第一文。此為令下。章主申三論無請自說意也涅槃經說下。第三證。舉自說之證。經第五文。乃至者。由經說為諸天眾。廣說法要時。諸比丘是念。如來今者為何所作如是四字。今略云乃至也。餘文易了如是諸經下章主文指事雖殊等者。初瑜伽‧顯揚二。指為正法教久不請而說之事。明無情自說。次對法指示佛勸精進修行偈頌。明自說相後涅槃經。指佛晡時入定。明旦出定。以他心智說法事。雖如是指事殊。明自說全相同也。
【章】問曰何故(至)無言非請鈔曰。此下設兩重問答。明自說相。此即初重問答。此問以默答例問難。此問意。言對如來發言問。如來無言。雖無言益。是許默答。今以是翻成。問者無言請念。此問意也。答中一心者。無言心念請二口宣者。口宣者心念請也口宣動業下。明心不為請。動業謂第三思。動語為慇懃深重之表誠故。口宣成請但心念輕者。心念口無請無敬。決定思初念。不成業道為輕業。故但心念不為請也答亦有二等下。明以答不可例問但令生解下。意言凡答言。不簡默與語。但令生解為答。不拘輕重。不與問有輕重同日之論也。又諸經中下。彰無言非請。諸經中者。示處處經說為證佛智等者。他心智心念請。雖無言請即為說法為請者。亦口宣請。心念請亦名請。要彰語重等者。意謂雖心念為請。然彰語請慇重。於口喧與請名。無言非請也。
【章】又問既(至)自說經也鈔曰。第重問答。此問以有問無答例難。意謂十二分教中。立自說經。何故翻不立有問無答經耶。答曰下。意言問有答有說。必得成經。無答無說無說云何名經。故無答為經不成。然理而言下。以理無答。攝自說。諸置答者等者。亦言亦自說。同自說置記答。即默答為經置答置記答。即默答也。對法疏五具明。周記曰。諸置答者。雖無言。然非答彼所問之事故為無答(云云)又香積佛國下。成方土無說成經。而翻成此土無答不作經。二種俱無者。自說經。與有問無答經二種俱無。不以聲說法。但事故。如維摩經佛國品說。周記曰。香積佛二種俱無者。今助一釋二種俱有。既許依香立名句。句字依香問答又何夾理也。若不許香積佛土應不說法云云)今云。周記助釋雖道理。與章主不同。今文云二種俱無者。無此土為說有說無說。以香有無說。亦此土所無故。次章文。云此土如來事。是故無答不得成經又無說者。意言此土事見。則即無說成經。由是自知此土無以聲說法不得成經不以有問答下。舉十二分教為要處結成自說經意言不拘有問問。說法為經。彰雖問佛發言說皆名經。云立自說經也。
【章】緣起相者(至)義理周圓鈔曰。六明緣別相。此亦有二。初明三義具名緣起經。後明三不具亦名緣起。舊云尼陀那經。此云緣起。八說下。明三義具名緣起。三義者。贊分章曰。緣起三相。壹請而說。二因制戒三因說法云云此等明三義說。今所引八說為本謂依有請等者。倫六曰。請而說。即一切經律。但是有請而者。一切皆名因緣經(云云)如經說言等者。未詳何經。佛說鹿母經。其中有此說歟。倫記一云。如彼經初說云。一黑鹿未至我所等。經文緣起經云云)周記云。章黑鹿子母者。毘舍佉母從子立稱(云云)今云倫與周釋相違。倫既見經釋。云有黑鹿是為勝歟。世尊一時等言。請說之證(有云。依黑鹿子者。此黑子來因緣云云)又依別解脫等者。倫(一下)曰。文中。時陀摩子犯於其罪(云云)又同六(下)曰。二年前。眾未有犯。但略教誡。二年後因眾有犯廣說戒經因緣經(云云)又於是處等者。倫云。佛因此事等言。亦是緣起經云云)此三義等者。三義具因緣。此是章主文。此具之此言。指緣起相云三義。對法論下。明三不具亦名緣起經。論說。有初二者。但請因犯二說。無因事說涅槃經等者。第五說。但說法對法等下。具明有初二。涅槃經云下。其舉證此唯事等下。總結成。此謂指次上引涅槃經。此經唯由三義中第三緣起相故。皆下正結非三具名緣起。唯八一下。三義具足緣起相。
【章】譬喻相者(至)並此所攝鈔曰。七明譬喻別相。舊云阿波陀那經。此云譬喻對法等者。論一文。等顯揚六有比況者。倫六云引淺況深。令物曉悟名譬喻經。餘文可知。瑜伽者。論八說。
【章】本事相者(至)皆名本事鈔曰。八明本別相。舊云帝目伽謂除本生者簡濫除本生等者。以下章主文。今問。本事本生如何別。答。本事非云前生依身。但說佛及眾生宿世人。與一切事。本生謂但說佛往昔生死依身。或說佛因位事。寄生死身。說修苦行等。不依寄身。但說宿世人及事。是名本事也。說餘一切等者。倫六曰。八本事者。通說世尊事未發心前所經之事。及餘眾生宿世之事本事云云)今云。倫所云餘言。除世尊因地本地之餘。此章所云餘。除本生之餘佛。及眾生本事也。一切者若凡若聖人。及前際宣說。是本事經對法論者。第一文。相應事者。人法相應事也涅槃經言下。以贊二文章文撿今文。此經文舉今說法契經。例令知過去佛說教法名。贊章曰。涅槃經中。唯說往法。如我出世所可說法名曰界經。拘樓秦甘露鼓等(餘同今章)由是應知。例今佛之事。令知過去佛事。名曰。契經者。涅槃經作名戒經。贊章及周記牒文作界經。周記釋云。名曰界經者。此界經等而是總名。出世說教法。總立此等。界者因義。如彼甘露能鼓法類。同於鏡能照一切分別生法二種空如法花抄所述。雖爾未見聖教明文(云云)今云。作契甚為勝。道理故。由通相言十二分教契經故。今無非契經者故。又亦作界應好。周記釋云界者因義。亦有理故。今佛說不說諸法因者故。雖此理未見收證故。自於作契為少。作戒亦爾。雖有理無收證為劣。甘露鼓者(未詳此所由。佛說樓閣正法甘露鼓經一卷。宋天息災譯。應撿)法鏡者(未詳佛說法鏡經二卷後漢安玄共嚴佛調譯也。名故舉此經名。他日必須併考也)對法俱說下。判上所引三文。而結本事相。對法判除佛餘弟子人事說名本事以對本生等者。明唯說人事由涅槃經句。判經說但過去佛說法不說人事瑜伽通說下。判前際壹切本事說為此相。
【章】本生相者(至)皆名本生鈔曰。九明本生相。舊云闍陀伽經瑜伽五下。就往昔菩薩若身若行說本生相。於是中三字。由顯揚論文。作於諸經中對法及八一下。但就菩薩行本生涅槃經言下。但就菩薩身說。經第梵行品文也。彼經全文云。如佛世尊本為菩薩苦行。所謂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罷。作獐作兔。作粟散王作轉輪聖王。作龍作金翅鳥等。諸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經對法但說下。判上所引三合至論文。
【章】方廣相者(至)長遠故鈔曰。十門方廣相。舊云毘佛略經。此中大分四段文。初舉證示有二相。今即初也謂菩薩道下。方廣二相第一相證。以此相釋方廣。唯大乘不通小。云菩薩道故。七地等者。明菩薩道相。七地者。四菩薩地說。何等力七地。一者種姓地。二者勝解行地。三者勝意樂地。四者正行地。五者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是名七地云云)四菩薩行者門地說。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就有情行。及百四不共佛法者。四菩薩地說。諸佛世尊。有百四不共佛法。謂如來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四一切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云云)又復此法下。方廣二相中第二相。以四故釋。是第二相。依贊章。舉第二相已云。此通聲聞亦有方廣。今取涅槃具二(大小二乘方廣)為正(云云)又依今章次釋。章主以伽八於文。俱為方廣唯在大乘不通小證。復以伽一文及涅槃經第三說。為方廣小乘證。問。贊與此章云何相違耶。答。贊存略於為通不通二義。此章具立別證。但為具略違已。贊章中。亦不云第二相小乘義。根本大乘方廣。約取義邊盡利。力亦通小乘也。
【章】此義忠義(至)方廣鈔曰。二明方廣唯在大乘。此義二字。指伽八二相文之義。菩薩不俱佛法第一相。二空句第二相。正謂方也。包滿二字釋廣言(此周記釋意也)唯在大乘等者。對法論曰。此方廣等。皆是大乘差別名。與七相應故名大乘云云)毘佛略經者。舉涅槃經梵名。次示多含翻名。其翻名唯大乘義故為證對法說言下。章主舉對法說二翻名。成唯在大乘義。一切有情利益下。立二故釋方廣。此二故義。唯在大乘不通小義。能破諸障等者。釋對法廣破。諸障者能顯煩惱所知二障無法比類等者。釋對法無比。宜廣大深甚法名無比類。此等義。瑜伽八云。除方廣一分舊分有聲聞藏故。今云唯在大乘也。
【章】瑜伽第二(至)故小乘有鈔曰。三明小乘亦有方廣名。自列方廣者。聲聞二。自列方廣。由彼所證四諦理名方廣。如次文明此中正法等下示小乘方廣義。如文可知。
【章】法花瑜伽(至)文最為正鈔曰。四舉通不通證結法花者經方便品說。我此六部法。隨順眾生說云云瑜伽者八五云。除方廣一分名聲聞乘相應契經相應契經故(云云)又三八說。如前引故。云但說大乘也。
【章】希法相者(至)希法鈔曰。一明希法相。舊云浮陀達磨經。舊翻云未曾有經。今云希法經。此三段。初舉顯揚論功德事名希法。今此也八眾所有者。若由顯揚論應作九眾。彼全文曰。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諸弟子苾芻尼‧式又那‧沙彌沙彌尼勤策男‧勤策女‧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共不共德(云云)若由是則應云九眾所有。今問。沙彌梵語翻云勤策。此分男女。恐重出歟如何。答。重出寫誤雖顯然。若出家十戒沙彌沙彌尼別舉已。復白衣近住八齊戒者。此別云勤策男女歟。常呼近住者稱沙彌故。此攝沙彌鄔波索迦。不攝之違歟。不可定云寫誤也。若由倫記釋。則應作七眾所有。彼記云。希法者。謂說佛及弟子七眾所盡功德共不共。勝於餘故名希法云云)今云。攝白衣沙彌出家沙彌鄔波索迦七眾。若開成九。七九俱有道理。現本作八不是。共不共德者。倫記釋曰。其若七眾為求涅槃善所生功德。近感人天同餘福分故名共因。此遠剋出世涅槃故名不共。以不共故。勝於其餘外道功德。雖共感人天人天中勝故。云勝諸世間勝義一切智者所許甚奇希有大福(云云)此意說言下。章主判釋
【章】涅槃經言(至)及弟子事鈔曰。二明佛果上現殊特事名未曾有涅槃經言下。經梵行品說。與北本併讀。文少異。恐脫落歟。彼全文曰。如彼菩薩出生時。無人扶持。即行七步。放大光明十方。亦如猴獼手捧蜜器以獻如來。如白項狗佛邊聽法‧如摩波旬變為青牛行瓦缽間。令諸瓦缽互相振觸所傷損。如佛初生入天廟時。令彼像起下禮敬如是等經名未曾有經(已上經全文)今云。見本如四。知舉四希有事。章主界引與文脫落難辨別故。舉示全文。應知舉四。此說等下。章主判釋。不說功德等者。不說功德弟子事。但說佛殊特事。此為與前經異。然贊章文云。但說弟子及非弟子希有之事。皆名希法云云)此章文義意。恐文脫歟。贊文作皆名。皆字恐亦字歟。皆與亦相近故通用歟。
【章】對法論云(至)不相違也鈔曰。三明一切聖者奇特法名希法義。但說聖者下。章主判釋所餘者不說功德殊特也。
  【章】議相者(至)阿毘達磨鈔曰。二明議相。舊云優提婆提舍經。此四段。初舉證。佛說弟子說有議相。摩呾理迦。今即是也。贊章曰。議有二相一佛自說。二弟子說(云云)循環研覈者。倫六曰。議者。謂研究義宜暢宗要云云)又一曰。議者。非直分別諸法議。若解義用若解名相。但令循環研覈并名議(云云今云。諸藏章具已辨)摩呾理迦者。此云本母。伽八一(三紙)說。又如諸字摩呾理迦即不明了如是契經十二分經教。若不建立諸法相即明了。若建立明了。又無雜亂宣說法相。是故摩呾理迦亦名阿毘達磨。又即依此摩呾理迦。所餘解釋義者亦名論義云云)又由顯揚六(一紙)說摩呾理迦立有十二種教。一事教(說一切法教)二總差別教(兌蘊處界緣起處非處等總差別教)三自觀察教(謂契經應頌等教依釋中之所顯示)四他宗觀察教(依七因明摧伏他論成立自論教)五不了義教(謂契經應頌別等中。薄伽梵略票其義未廣分別開示教也)六了義教(翻前可知)七俗諦教(諸所有言路顯示彼一切皆名俗諦。又言說增上所起分別。亦是俗諦)八勝義諦教四聖諦教及真如實際法性教)九隱密教(多分聲聞藏教)十顯了教(多分大乘藏藏)一可記事教(四嗢柁南諸行無常等教)不可記事教置答等也)今云。是等所釋。由前章中所辯三本母解了一切了義經等者。若佛說弟子說。一切了義經摩呾理迦(即名義本母。非義本母不名議教)謂於是處下。自說弟子說。其名論義摩呾理迦對法藏是處等者。於此義母議經處。佛世尊亦自廣分別諸法相又聖弟子下。明弟子摩呾理迦相已見諦跡者。跡謂道也智也。諦理四諦第一義諦。見謂見照也。已以無漏智見照第一義諦人也。倫記六(下)曰。問。凡夫造論疏為是議經攝不耶。解曰。若此論八一曰。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諸法相。又於是處。諸弟子見諦跡。於自所證。無倒分前諸法相。既云見諦跡者所造。即知。異生造論疏。並非議經攝。大智度論凡夫所造。亦是議經(云云已上論記)今云。倫記所明未決。今探章主意。如前章言。然此經中且論弟子見諦者說舉其勝者。顯難諸失所證故。若實而論通取未見聖諦者造。亦是彼攝(云云)亦名阿毘達磨者。由是弟子議經。摩呾理迦。亦阿毘達磨藏。已上伽八一論文也。
【章】涅槃經說(至)婆提舍經鈔曰。二舉於佛說議經證。經梵行品文也。
【章】顯揚第六(至)是名論釋鈔曰。三舉弟子說名議經證對法皆言下。牒三個論對法‧顯揚文少異。意全同今此所引云何論義下文。伽五全文。研究素呾覽義之言。宣暢一切契經宗要。是諸弟子。研究宣暢佛說契經義要議經之證。對法全文曰。議者。若於是顛倒解釋一切深隱法相。以顛倒一切法相議經等深隱義故(云云)今云。既云解釋。是弟子議經之證也。
【章】涅槃但說(至)議經故鈔曰。四以佛說弟子二相。判結前引論。涅槃自說議顯揚等者。等對法一‧伽五。但說弟子議經。顯揚全文云。研究解釋諸經中義。故知。弟子議經。名聲一種者。章主文。經唯舉論。但說弟子說。經與三箇論各舉佛與弟子之一具苞二種者。苞佛說弟子說二。
【章】如是總說(至)並隨會說鈔曰。當門四文中。第四總結別擇。此相者。別釋此十二分教之相。如瑜伽等。已二門竟。
【章】第三釋總(至)即帶數釋鈔曰。自下第三釋總別名門。此中有三段文初標門立科。次釋總中。后釋別名。今即初次也。總名者。總云十二分教之名。先德者。指舊譯三藏釋家。但以部言以等者。明新翻改云分教由部裹者。部帙也。今此二非部帙(贊章云。此是部類也。二義類有差別云云世人謂有等者。示云十二部經世人誤監。贊章云。古人疑云二部裹經。由是道士說。三十六部。老莊徒各為一部。今云分段。分謂分段義涅差別分段故(云云)經名亦監者。同云經者乃監契經。今翻為教。二通稱更所監(云云總別難明者。意言二者通稱。何故但名於別契經以云經耶之疑生故。今云難明教義如前者。教言通稱。二言亦通稱。爾分言義類文條分段義。二之分主釋。二之分之教。兩重主。別依總。部依別。主兩重。即世帶數主釋。教有二下。已上離釋。以下合釋。
【章】釋別名者(至)並通二釋鈔曰。此後釋別名。大分為二。初二字離合。後三字離合。今即初也應重述頌下。明二別名唯主釋。此中應重述頌四字。明應頌主。由周記牒作應重說之頌(之一字脫。說字錯述)周記釋曰。應重說之頌者。長行未了。應頌說頌。於彼得(彼謂長行。此一句主)重說名頌。不爾非應頌故(云云)可諷之頌。贊章曰。或諷誦。亦業釋。可諷可誦故不同應頌。彼頌是教此誦是言(云云)待緣而起者明緣主釋待緣起。而言有依意也。餘四名自可知論體即義等下。彰一名業釋。論體持議用故。若言契理下。彰所餘四名通業二釋。契理者。所契即理。依所契理經教依他法體得名主。能契即等者。經能契用。業得名。記即是別等者。記體持分別用。業釋也。所餘易了。
【章】然此二(至)並業釋鈔曰。此二明三字離合。教是體。持契經用。乃至教體用。間准此應知。
【章】第四通別(至)一往為論鈔曰。自下第四通別門。大分為八初標門評上來說。二超今門徵。三就契經通別。四示例。五以應頌為首。對餘明應頌具十。六結應頌通別。七結略。八明別有通別。九明諷誦之通相。十明自說通相。一明緣起通相。二明譬喻通相。三明本事通相。四明本生通相。明方廣通相。十六希法通相。七明別已下別相八總釋諸通相。今即初也此中諸教等者。謂此分章中所明二諸教。一往為論。無以一對餘釋義。無契經為首。餘一對說乃至方廣為首餘二對說等云一往論也。
【章】據實皆(至)所以者何鈔曰。此二起今門而徵。
【章】但契經中(至)唯除二頌鈔曰。此三就契經通別契經中下明通相。終至奉行下。脫皆修多羅四字。此四字。通不明故。有本為是正。即分等者。經中皆十二分教故。通分名契經也。瑜伽經等說下。明別相契經。等言等對法一。瑜伽一文。如前已釋。但長行中綴緝略說契經。故云別相。別中具九句。明別相中亦有通相。謂但以長行契經故。於二中。除應頌諷頌二餘長行。通名契經。九中有契經通相故。云別中具九也。
【章】此段門(至)一切應智鈔曰。四示例。此段門者。此第三通別門。以一對餘等者。謂以契經應頌一。對餘十一門作門。其對說已者。其次下更不別說為此第三門例。或以契經為首對餘說時。至其次應頌為首對說餘十。除已對說契經。不更對說為例也。
【章】應頌之中(至)隨應有無鈔曰。五以應頌為首對餘說。明應頌具九。此有十文。今即初明應頌別。雖文許等者。明十二分教處文中雖無應頌中有別之說。以有教證。云應頌別法花說。說譬喻品說故應頌中等者結成重頌。前長行等者。前長行中已說別。今復重說此頌授別故。此應頌中有別證此即應頌等等。今引譬喻品文。應頌成佛別也。
【章】應頌之中(至)所應說故鈔曰。應頌為首中。二明應頌中無諷頌諷誦非前等者。中無諷誦由。長行直說也。此意言。諷誦非前長行說已事。重今更說故。應頌中有諷誦決無。但句或三句等。以說云諷誦故。應頌之中。無諷誦顯然可知。
【章】應頌之中(至)無請者故鈔曰。應頌為首中。三明應頌又有自說如授記一明亦有自說由。頌中有別者。無請者佛自說故。
【章】應頌之中(至)隨應有無鈔曰。四明應頌有緣起。如法花經等下。示應頌中因請而說例。經方便品世尊長行雖已為舍利弗請更重頌中亦一乘。隨應有無者。因緣起。頌中說處或有或無。
  【章】應頌之中(至)皆重說故鈔。五明應頌譬喻宅者。法花經譬喻品長行重頌。說宅喻窮子者。信解品長行重頌。說長者窮子喻化城者。化城喻。三譬俱皆重說。
【章】應頌之中(至)亦有本事鈔曰。六明應頌亦有本事佛滅度者。日月燈明佛滅度十六數者。我者世尊自言十六數者十六王子數中在。云在數也。
【章】應頌之中(至)類此應知鈔曰。七明應頌亦有本生
【章】應頌之中(至)有方廣也鈔曰。八明應頌方廣。又深密云下。經第一正意識品文也。
【章】應頌之中(至)亦有希法鈔曰。九明應頌希法。文自易知。
【章】應頌之中(至)亦有議鈔曰。十明應頌亦有議。如解深密經者。第自性品文。彼長行文曰。且義生當知。我三種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謂自性性‧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男子。云何諸法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性立立為相。是故說名相自性性。云何諸法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自性性。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法自性性故。說名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勝義無自性性。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勝義。亦得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淨故。自性性之處顯故。因緣勝義無自性性男子。譬如空花。自性性。當知亦爾。譬如幻像。自性性。當知亦爾。一分依他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譬如虛空惟是眾無性所顯遍一切處一分圓成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法無我性之所顯故。遍一切處故。男子。我如是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乃至廣說(已上深密經長行文)長行如是三無性已。次說應頌。亦重說三無性密意旨。此應頌議之證也。故於其中立一乘等者。述三無性密意旨。意言有情識變依他緣起相。非差別五性心相。皆是依性起如幻等生自性。若此五性心相固執實有。起增益見。是偏計所相無性如空華等。五性心相等空無處圓成實真如淨界相顯現。喻如太虛空無處顯現。而太虛空含容眾色。不遍一切處故。五性性心緣起。於真如淨法界處。是即勝鬘經所說理切乘今亦爾。故於勝義自性處。含容一切。而不見一切處淨法界顯現故。云於其中立一乘等也。研覈三自性等者。無性言知非一切都無云無性。真‧俗‧依他圓成之相宛然。此云研覈三無性也。道理。可知顯揚四說諸佛大智不可思議故。利生平等差別涅槃不槃涅槃法性二故已。已上八文中。第五明應頌具十已。
【章】此雖無(至)義可成立鈔曰。八科中。第六結應頌通別。此有二文。初總明。二別明。今即初也。文相易了。
【章】故應頌中(至)如諸教說鈔曰。此二別明。謂以通相與別相各別明也具一分等者。分中。除諷誦餘一分。並自說者。以頌別。即佛自說。故應頌中。具除諷誦餘一分。并以頌自說。此約通相修等者。意言。若應頌中具一分自說義。約通相契經說。若不爾以別契經。則應頌中無長行契經故。若對於後等者。後謂餘殘分教應頌之餘有九。一分中除長行契經諷誦九也。如諸教者。上已說。
【章】上來廣引(至)子細研究鈔曰。七結略略指者。指示也。
【章】其別中(至)後九分鈔曰。八明別有通別。通相中下。明中有通別有二說。有說有五下。是第一說。不見別下。舉餘無者。有說不爾下。第二說。亦有之亦。亦前五後九分者。別之餘九分。
  【章】諷誦之中通後八鈔曰。九明諷誦之通相通後八者。諷誦之後餘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廣‧希法議。
【章】自說通相具後七鈔曰。十明自說通相。
【章】因緣通相(至)事說故鈔曰。一名緣起通相。方廣等下。方廣有緣起難別明待請者。是緣起相。
【章】譬喻通相(至)此二種故鈔曰。二明譬喻通相。此有二說。但後五者。第一說。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議云後五義但有下。第二說。文相易了。
【章】本事通相(至)師資別故鈔曰。三明本事通相。三分者。方廣希法議之三師資別者。此約多分。言本生說師事。本事說弟子事。有本事中亦說師之本事故。
  【章】本生後之三種鈔曰。四明本生通別
【章】方廣通相具後二。鈔曰。明方廣通相後二者。希法議。
【章】希法通相具後一鈔曰。十六希法通相後一者議。
【章】別已下(至)然稍難知鈔曰。七明別已下別相。此有二。初本釋後有釋。有有少者。有多教相有。有少分教相云有少也。或有釋言下。二舉有釋。餘所不攝者。周記云。餘所不攝別相者。即是希法別相也。據實餘等不相攝盡。一一得為餘分別相。且舉希法云云)今云。此中云希法別相。稍難了知。此除自分餘不攝盡為別相顯然。亦隨義釋之下。章主評自釋也。
【章】如是總釋(至)非有也鈔曰。八總釋諸通相且攝餘一者。意言。義具足攝除自一分一分。於其中者。此八部一一中。義具足與自具二也。涅槃中等者舉證。梵行品說各有餘十者。除自分及互無為十於其有一者。入自分一。或可具者。義具足。或義具。或不具。故為不定云或且說別下。舉義具不具例示。
【章】第五廢立者鈔曰。自下第五門。此中分為三。初標門。二寄門總廢立。三別廢立。今即初也。
【章】何故但立(至)此總廢立鈔曰。此第二寄門總廢立涅槃經云下。周記云。以類同故。引以為證(云云)北本二五所說。三周總說等者。如總料簡類分二者。分十二分教也又以下立別義。如文可知。
【章】別廢立者(至)及有本生鈔曰。此下當門三段科第三別廢立。此中有四。初明立。二明廢。三分別廢立。四廢立本末相對。今即初也。相對為門者。門謂差別。為是云為門直說者。長行也。非直說者。偈頌因緣經下有門事非事下。約多分說。有本事者。非事也。有本生者。事也。
【章】如是亦應(至)應冥聞故鈔曰。二明廢此不應爾下正廢。此四字總廢辭。如十力中等者舉例廢。
【章】又別解者(至)有廣教故鈔曰。三分別廢立。初記‧非記相對廢非記諸有知者下。喻非喻相對非喻。入契經中論非論下。立勝劣一切廢劣。此依聲聞句。釋廣勝於略。周記曰。廣勝於略者。依聲聞明方廣也。若依菩薩。極廣大方廣。(云云
【章】既有本經(至)等經無失鈔曰。四廢立本末相對。既是末故。意言。授記經記未來事故。對本經立末經亦應爾。更不別立名者。未來事名未經。不別立也。
【章】第六諸藏相攝寬狹者。鈔曰。自下當章第六門。此中有五。初標門。分科。三隨科而釋。四約通門相對攝。五總結。今即初也。
【章】初以諸藏(至)別相相攝鈔曰。分科諸藏者。二藏三藏六藏等。餘文可知。
【章】初以諸藏(至)後六藏對鈔曰。此三隨科而釋。此中大分有二。初通相相攝。後別相相攝。初中亦二。初標科分子科。次隨科釋。今即初也二藏對者。以聲聞菩薩二藏分釋也。三藏六藏之對言對分也。
  【章】二藏對者(至)皆具二鈔曰。此下二隨子科釋。此中有三。初以二藏分。二三藏對三六藏對。今即初也。二藏之中等者。菩薩藏十二分教。不論自知聲聞藏十二分教難知故。今此論瑜伽一等聲聞地文。舉證明聲聞藏分通相。又涅槃經中下。引證翻為聲聞藏分。證辨通相。彼自說九者。大乘受持九部。翻知聲聞分。謂除因緣譬喻等者。大乘受持九部。分中除因緣譬喻議。問。如何大乘受持除此三耶。答。贊分章曰。因犯制戒說為因緣菩薩無犯故。略云無非無因說法緣起也。夫說譬喻開中下根(至)如鶖子利根品。尚多不待喻。況諸菩薩。多分不待故。無理亦有也。又大菩薩性皆利根。舉宗便解。不假徵詰方生慧心論義理實非天。又護法者多誦素呾覽藏。緣起譬喻調伏藏論義多是對法藏攝故。云大唯九也。如次別相具明。不說聲聞等者。成聲聞分通相。故知聲聞等下。結成聲聞藏不可說言等下。翻立一理。成聲聞二。瑜伽五下會理實者。對略方廣聲聞法華經中下。成菩薩藏分通相。彼自說九下。章主文除別等者。贊分章曰。說聲聞無彼先不求大菩提故。譬如以寶示其愚人。愚人便笑。聲聞聞記亦復如是。故無。非弟子謝徒死之事亦無。又聲聞二乘多聞淺法。若不待請而即為說。憍慢便生言自說。又聲聞人但證小果不得正覺。理非至極行。不茍弘無方廣。其實又有。正法廣陳之方便也。今云。此贊文約別相釋。如次明故知二藏等者。聲聞菩薩二藏。取分互不遮。不遮二字是示通相。大全非小等者。大乘十二分教全分有。小乘三餘有九故。法華經說。小乘有九小全非大者。涅槃經三說。大乘受持九部之說俱不全者。小乘俱取小分不取全分。餘文可知。
【章】三藏對者(至)皆有二鈔曰。隨子科釋中二。三藏分明。既許契經者。涅槃經說。從如是我聞奉行契經故云許契經緣起一切經教目請說法故云許緣起論議者。壽量品中。佛往復說三身相。是議。又方便品中說十如實相。亦是議故云許議。通相皆有十二分教者。契經有餘一分乃至議餘一分有故。云皆有二等教理廣成者。以教理二證廣成通相。於三藏中等者。聲聞獨覺菩薩中。經律論三藏中。一一具足十二分教聲緣菩三別義具。隨其所下。明菩薩經律論三藏相攝毘奈那攝等者。菩薩藏毘奈耶相攝難了故。別設一釋。既名方廣等者。菩薩戒大乘方廣戒。方廣毘奈耶攝。餘文易了故知三藏等者。菩薩經律論三藏分。
【章】六藏對者(至)通相相攝鈔曰。隨子科釋中第三。六藏對分。正法廣陳等者。聲聞藏方廣別難辯故。別辨正法廣陳之言。此即通相。已上總說等者。結通相。
【章】後以諸藏(至)後以六對鈔曰。自下隨科釋中第二別相相攝分。此有二。初標牒分科。後隨科釋。今即初也。
【章】以二對者(至)大乘方廣鈔曰。此下後隨科釋文。此中有三。初以二藏分。二以三藏對。三以六藏對。初中有二。初舉四文不同。復辨四文別相。今即初也涅槃三等下。明小乘分。大乘有九文故者。具有十二分教瑜伽一下。明小乘二之文。法華經等下。明大乘二。小乘有九之文瑜伽論中等下。明大乘二。小乘一之文又瑜伽論五下。明小乘一。大乘一分之文。
【章】四文不同(至)此三故鈔曰。此以三對中二。辨四文別相。初四句總明四文不同。且涅槃經下。正明四文格別別相。此中有六段文。此初由。前舉涅槃經第三文明別相。此中亦有文依因制戒下。初明大乘無因別相。諸大菩薩等者。成大乘無因緣理喻況下。二明譬喻別相大菩薩等者。成譬喻理理非無也。成大乘實有譬喻有說喻者故者。如譬喻品等之也。又大菩薩下。三明別相理。無等者。成大乘實有議。問既菩薩下。四問答成大乘理實三。為益後來者。為益說法會上說長行。後來入說重頌依此別義者。上來所申別相別義云此別三分者。因譬三分者。分具有。又護法者下。五准涅槃第三文。明說餘三無別相。誦三藏中者。約經律論三藏三。餘三者。因譬論中之三。因譬毘奈耶相。論是阿毘達磨理實大乘下。結成理實有餘三。
【章】又法華經(至)云方廣也鈔曰。四文格別別相六段中。二由法華經別相。此中有三段文。依授弟子下。初明小乘無記別相彼不求者。聲聞人不求也記諸弟子下。明聲聞別。非成佛別別有。伽後文明別相又八五所說下。重明別相二故者。方廣一名大乘分也。更不者。別不分。方廣一攝餘一分菩薩藏分也。
【章】此即四文(至)二藏對訖鈔曰。六段文中。第六結二藏對。
【章】以三對者(至)是對法藏鈔曰。隨科釋中。第二以三藏二文釋別相。此中有四。初標牒示三藏二種。二以獨覺等三對分。三以素呾覽等三對分。四以通別眷屬自性會相違。今即初二三也。獨覺之教下第二文不可別者。除聲聞藏別無獨覺分故云不可別說聲聞菩薩等者。聲菩二藏分。前二藏對中明已故。今但明獨覺分攝顯揚第六等下第三文此說十部下章主文。已上伽文唯一部者。因緣一部毘奈一部是對法者。議一部為對法藏。
【章】素呾覽中(至)非無四二鈔曰。三藏四文中。第四以通別眷屬自性會相違。此中有二。初以通別會。二以眷屬自性會。今即初也。離具一等者。涅槃經五說素呾覽具分。是通相。若爾素呾覽雖攝分。於其通相素呾覽中因制戒毘奈耶藏。論深唯對法藏略此二部等下。以別相與通相相。又聲聞人下。二明小乘自說別相。又聲聞法但證下。三明小乘無方別相
【章】又法花一(至)實可具有鈔曰。六段文中三重就法華說相明別相。此中有三宗一乘下。初示聲聞無記別相。彼類者。不定聲聞一類已前者。法華會已前說聲聞等者。說法華已前聲聞教略無記別。初方便品下。二示聲聞自說別相聲聞等下。三示聲聞無方別相故說聲聞等者。意言說法華已前聲聞乘無方廣。
【章】瑜伽論第(至)具有二鈔曰。六段文中。四由瑜伽論別相。此中有四。初總明瑜伽八說。小乘無方所餘一部。同法經者法華經說。小乘有九部中除方廣。同是瑜伽八說。小乘無方廣經說除自說。然但除方廣與經同故。今云同也小乘經中下。明瑜伽論八說。小乘別相小乘經中亦顯下。三明論三八說。小乘自說別相。略此二者。經不說別不說二說大乘中有二等下。四會前舉涅槃經大乘分。亦請等者。如法華經方便品等說相故。有因緣者者。由戒律有因緣亦有況者。如法華經譬喻品。及深密自性品。
【章】又瑜伽論(至)故須除之鈔曰。六段文中。五由瑜對辨有無意言。若以別相言則此因緣譬喻二部別相契經素呾覽素呾覽中等者。以通相言。則非無。此毘奈耶對法藏二。即因緣議之二也。
【章】譬喻本事(至)三藏對也鈔曰。二以眷屬自性會理實亦通等者。亦於因緣對法說為等者。對法說。彼論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之因。為毘奈耶藏。是眷屬等下。正會文。是眷屬者。對法一(四三丁)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此四二藏毘奈耶藏。并眷屬攝。緣起。宜說有因緣建立學處。是正毘奈耶藏攝。譬喻等三。是彼眷屬攝(云云自性即非者。以毘奈耶自性言。則譬喻本事本生三。非毘奈耶。若眷屬毘奈耶顯揚論下正會。顯揚第六卷文等言等瑜伽。此二論中以譬喻本事本生。為素呾覽藏。不說毘奈耶所攝。自性不攝譬等三。非毘奈耶自性故。又對法論中。此三說為毘奈耶攝。依眷屬說也。各據一邊也。上來總是等者。三藏對也。
【章】以六對者(至)彼五鈔曰。別相相攝下。隨科釋中。第三以六藏對分釋。此中有五。初標。二由對法論對說。三由瑜伽八對說。會對法菩薩藏分。四會對法論。成聲聞藏三藏相對。五今義總釋。今即初二也。以六對者四字。初標牒也。對法論中下。二由對法論對說此中意說下。章主文。對法論中意說也。五唯聲聞等者。契‧應‧記‧諷‧自五。聲聞素呾覽四通二藏等者。緣‧譬‧本事本生四。聲菩二藏毘奈耶攝。二唯菩薩等者。方‧希二。唯菩薩藏素呾覽攝也一通二藏等者。一通聲菩二。對法藏依此等者。依對法論說相攝。但有種者。契‧應‧記‧諷‧自‧緣‧譬‧本事本生議十。為聲聞藏有其七者。緣‧譬‧事‧生‧方‧希‧論七。菩薩藏七分據實初五下。章主述如實義亦通者亦聲聞。但說彼五者。對法論中。但說契應等五。為聲之素呾覽。非菩薩中等者。正述如實義。
【章】三八云(至)亦毘奈耶攝鈔曰。五文中。三由瑜伽對說。會對法論成菩薩藏分。伽三八云。當知。於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菩薩藏。所餘諸分有聲聞藏云云)既云所餘諸分有聲聞藏故。分皆通菩薩藏緣起等四下。會對法論違。等言等譬本事本生亦非二藏等者。以通相言。則非聲菩二藏中素呾纜。不攝緣起等四。亦言亦以別相不攝素呾覽。以說自性等下。會對法違。明對法緣起等四。不說聲菩素呾覽為毘奈耶由。自性緣起助伴謂譬本事本也。但因犯下正會。但說二字正會辭。意言。但欲說自性眷屬。為聲聞藏毘奈耶。非不菩薩素呾覽藏。是以自性因緣。以眷屬辨譬本事本生。會對法分。皆通菩薩藏因緣自性等者。意言。說由犯制戒因緣自性毘奈耶涅槃經說等者。因舉涅槃經及伽五說。會對法違。經北本梵行品文。會意云。涅槃經說皆修多羅。伽五說部多素呾覽故。對法論中。雖說譬喻本事本生毘奈耶攝。此三亦素呾覽。事等者。明譬等說素呾覽由。別意言因犯制戒緣起。素呾覽毘奈耶二藏攝。其餘事而說於法名因緣。故亦因緣為素呾覽也此三相從等者。譬喻等三。雖素呾覽攝。相從因犯制戒緣起對法論云毘奈耶攝也。
【章】又非聲聞(至)素呾覽也鈔曰。六對有五中。第四成聲聞藏三藏相對。此四文。初會對法方廣希法菩薩藏中素呾覽攝成。二會方廣希法但在菩薩藏說。三會議聲菩二藏阿毘達磨攝。四舉涅槃經文。示聲菩二藏一處。今即初也。又非下立理涅槃不遮下舉正法廣陳等句。成聲聞方廣。又說一等者。以伽三八之說。成希法聲聞素呾覽義。
【章】今以理極(至)其實通也鈔曰。二會方廣希法但在菩薩藏說今以理極之下。立方‧希分但菩薩藏之理。故說聲聞等下。承上示翻理實聲聞亦有。者。謂方廣正法廣陳。希法神通等故。云聲聞素呾覽中亦有也。諸文共同者。諸論文。同說聲聞藏無方廣。無希法者等者。希法方廣眷屬故。云唯菩薩藏。其實通聲聞藏。亦云有希法也。
【章】議多分(至)故略不述鈔曰。三會議聲菩二藏阿毘達磨理實亦通等者。以理言。則實則實亦通菩聲二藏素呾覽。素呾覽中有調伏對法故。二藏中有論義論義對法故以菩薩等者。周記云。前以六中。且以經翻對律論二而以聊簡(云云此釋。對餘者。律論二藏云餘初文且舉等者。周記初文作前文為是。上來所舉對法論文云前文也。周記曰。前對六中對法等文。據一邊菩薩聲聞經藏不攝緣起等毘奈那(云云)又以二藏等下。二藏聲菩二藏互對。二部等者。周記云。分中。研覈之名對法故通二也(云云)以通相論。義皆通有云皆通有。
【章】涅槃經云(至)互流出也鈔曰。四舉涅槃經。示聲菩二藏一處所。經第四聖行品文也。經全文云。從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修多羅。從修多羅方等經。從方等經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涅槃云云)此以別中等下。釋經意。此經說意。以二部中流出於總修多羅。云從二部修多羅等。周記云。始從如是下。引經釋成總所以。出修多羅者。出總修多羅也。又從總中等下。此亦經文翻成。周記云。即方廣分由有兩義。為名(方廣之名)為總(總方廣也)一云。大乘二。顯小乘十總名廣。方廣名含其二。分中。廣教理處皆悉名方廣方廣名故通二意取前義(云云)翻成意云。又從總修多羅中。流出於總大乘方廣方廣亦具有聲聞一切分故。從總修多羅。流出總方廣。又有釋云下。有釋云下。有釋前所引涅槃經文云也。意云。初經文意。從別分。出總修多羅。後翻成意。從總修多羅。出別分。顯總與別互流出也。周記云。此釋於理亦好。
【章】今准諸文(至)不違諸教鈔曰。六對五文中。五今義總釋諸教者。瑜伽‧顯揚‧對法‧及涅槃經諸文。別相者。分別相此據多分者。上來總釋。據瑜伽‧顯揚諸文多分教說也。或方廣分等下。如前釋。方廣通聲菩二藏之說。亦不相違
【章】若總通門(至)通應廣說鈔曰。第六門文第四。約通別相攝釋。此有二。初正相攝以藏分部等者。以三藏二部。每一藏二故。以二部三藏亦三十六隨應廣說者。上已明。四文不別相。則聲菩二所說各別。分具不具隨應各別。定不成三十六。自准廣說
【章】三藏(至)准義應知鈔曰。二辨寬狹四句分別此者。由次前所云通別二相三藏者。經律論三也三藏中下。第一句分別三藏修多羅此寬。分中修多羅別攝故狹。有分下。第分別分中修多羅通相故此寬。非三藏修多羅藏者。此修多羅不通律論此狹。謂通等者。修多羅因緣是律。對法俱是下。第三句分別三藏多。亦分中修多羅。此別相分中契經(即修多羅)入三藏中素呾覽故此句。此狹句也。有俱非下。第四非句分別二中別相緣起等。此毘奈耶三藏修多羅。亦非分中修多羅。其餘藏中互為句者下。有毘奈耶毘達。此為體寬。此為非句。為體狹。餘應准知。
【章】上來所辨(至)相攝寬狹。鈔曰。當門大段第五總結。
【章】第七問答(至)不名契經鈔曰。自下第七問答分別。此四文。初標牒。二第一問隨義增上辨得別。三第二問答辨次第。四辨論義議為終。今即初初二也。
【章】問何故契(至)故次希法鈔曰。三第二問答辨次第。此依義下。總辨次第如是貫穿等下。辨九分先後次第。此前諸法等下。周記云。釋前九部次第所以(云云不正等者理不正者。為前九分。理正者。為次說方廣教行寬者次說方廣。狹者前說九分。方等下。周記云。釋彼三所以(云云)今云。此下明方廣‧希法議三所以理教既有下。明方廣次說希法
【章】上來一(至)增減所由鈔曰。四辨議為終故。分下。結上來文。亦是者。亦說次第。說次第所以。即廢立增減所由。上既廣明已。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抄卷二尾

  (天明七年未三月下旬。於平安城四條京極善長寺。講演林全部。先年講演之砌。雖作述此鈔。未脫草稿。從舊年午正月校正義。清書之了。自唯識章末至此章管見定所闕漏。冀後來有學之人。重加訂正焉)
  大乘沙門釋基辨謹書(大同房七歲)
  明治八年月。於京都僑寓以基辨人真筆之本騰寫之日宗沙門照善日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