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上卷指事(末)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輸入者 周愛東

言十本末開合差別者。本者一乘。末者三乘。開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合者三歸一。三乘一乘別者。如何三乘法入遮那海。是故此本末差別。顯一乘三乘。故云本末開合差別
言如大乘同至智藏大海者。此經下卷云。十地一名甚深難知廣智德地。乃至十名毘盧遮那智海藏地。乃至聲聞辟支佛解脫。如彼河水。如來解脫。如大海水。海妙深持菩薩。復問言。世尊小河流海不。如是如是。善丈夫。如汝所說。何以故。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廣說十地名體。如寂法師章說。問。上引元曉師說云。聲聞緣覺若因若果。皆於一因分別為二。當知。此二皆歸一因。歸一因故。終到一果。彼教中說因果分別佛地化身少分。當知。彼說因果一乘中。菩薩。依彼教故。望樹下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如何今釋三乘諸法。悉皆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答。約一乘中。二門一因差別門。二因二門。前釋約第一門。今此約第二門。是故不違也。
言廣在經文略如下辨者。此指第八施異相門。彼云。此異相隨事繁多。約以十門以顯無盡。一者時異。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日說。三乘等不爾。以隨逐機宜不定故。乃至十者事異。謂隨有舍林地山等事。皆是法門三乘等即不爾。但可即空真如等故(云云
言二以一乘即三至更一也者。此明准上存壞四句作此隱顯四句謂。問。若據後門。一乘即三者。未知。彼一為顯為隱。若顯如何唯三。若隱彼一乘機。更依何法。而得進修。答。四句由即三故。不待隱。二由即三故。不礙顯。三由即三故。不隱。四由即三故。可顯。由初二義一乘機有所依。由後二義一乘機得入三乘。由四句俱即三故。是故三。更一也。問。若由後二義一乘機得入三乘者。一乘機人。如何更反。入三乘耶。答。普機兼知權實法故。唯知自分法。不知他分法。不名普故。今知他分義。故云入三乘。又一乘法門。以主伴具故。本末無礙故。以末攝本故。故云一乘三乘也。
言是則不壞不一而明不異者。問。云何唯明不壞不一而明不異。不不壞不異而明不一耶。答。一門。而影顯餘門。是故。唯明不異門。可知不一門交參(厝乾反。孔國曰。汝罪惡多參列在天也。周易言。參謂相參也。方言參分也)
言如三乘中亦有說因陀羅微細等者。若由一乘此經云如因陀羅網世界十地論云。帝網差別。唯能知。非所見。藏云。如帝釋殿天珠網覆。珠既徹。互相影現。所現之影。還能現影。如是重。不可窮盡。諸世界海。亦復如是。諸世界中。亦有塵。此塵內。復有世界如是重。不可究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若三乘。如梵網經。是故玄門。云因陀羅網境界門。如梵網經梵宮羅網為喻。
言或亦說華藏世界而不說十等者。疏云。若約一乘十佛化境蓮華藏世界海。三種。一蓮華臺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增減。寄有色頂。唯一界。二此遍法界之等藏。說十顯無盡。即無盡藏。一一皆遍法界。各有無盡無盡也。此三中。初約同教一乘辨。後二約別教顯耳。今文據須彌山世界中。辨藏故。是故風輪水輪。還似彼也。以易信解故。印機而成故。令同教一乘中。唯說第一蓮華臺世界。唯一界不說十等。如梵網經說也。
言謂如十眼中亦具有五眼者。晉經第四二云。菩薩種眼。謂肉眼一切色。天眼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惠一切眾生諸根故。法眼一切法真實相故。佛眼如來十力故。智眼分別一切法故。一切佛光明故。四生涅槃故。無礙一切法無障礙故。普眼平等法見法界故(於中初五是三乘五眼也)疏云。智論中。無常肉眼。畏風故。不見方。此經是真常肉眼。見十方色故。無量壽經。惠真。又法眼觀察究竟諸道。為此不同。准釋可知。此中皆從境立名可知。後五智眼分別法。無礙眼。見不礙理也。普眼理事平等。餘並可知。
十通中有六通等者。第三九云。菩薩十種通。謂出生宿命方便智通。出生無礙天耳方便智通。出生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心心數方便智通。出生無礙天眼眾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義自在神力示現眾生方便智通。出生示現不可思議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說不可說化身示現眾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說世界阿耨菩提不可思議示現眾生方便智通。疏云。正以身現法門。限故云也。宿命二天耳。三心。四天眼。次五神通。一現神力。二示多身。三速往來。四能嚴剎。五現化身。後一漏盡。示成菩提。此十皆以通惠為體。故名智通。從起齊出生
言而義理皆別者。三乘一乘。皆共雖說五眼六通。而名同。以義異故。是故下云如普莊童子等也。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當是淨寶轉輪王位。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塵數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即不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為故知不同也。又云。問。一乘方便迴心。與三乘迴心。所得法分齊云何。答。若三乘迴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大悲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陀惠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迴心大法門及十眼十耳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等。此之謂也。
言是則兩宗至一乘故也者。於中所言根欲性者。第八卷第九地。云諸根難欲難憶難。論經。云根稠林。欲稠林。性稠林。次下釋云。是菩薩諸根濡中上差別等。藏云。是諸器故。謂是說法。所授之器。名鈍根中根利根。謂速受者利。遲受是鈍。中容是中(云云)次云。是菩薩諸欲濡中上差別相。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欲差別相。苑云。知樂欲稠林。於所樂境。起希望。次云。是菩薩知諸性濡中上差別相。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性差別相。苑云。知性稠林。性謂積習成性故。案云。雖有器根。無樂欲。則不能法。雖樂欲。無習成性。雖聞而不能受持。故必具根欲性。得聽受法故。故云成根等連綴(張衛反。句也連也會也)
言故云諸有所作等者。方便品文也。驗本皆字為常字。
言經云汝等所行菩薩道等者。藥草喻品末文也。論云。一者示現種子無上故。說雲雨譬喻。汝等所行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減。同後果故。基師云。汝等所行等者。聲聞所行成佛遠因故。是菩薩所行方便之道。名菩薩道。義一師云。問。前所修行善根者。為取前未退大乘善根。為取前已退小乘善根
有說。唯取未退大乘善根現行雖退。種子存故。小乘善根。非因故。有說。亦取小乘善根。若已迴心。為因故。於一分二。二本一故。案云。見章意。順於後釋。謂於一乘分別說三。是故三乘。從一乘流。故從其本一乘
 言又經云毘尼者即大乘也者。勝鬘經云。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大乘故說。基師云。二藏名住。除障名滅。或中略本名波羅提木叉廣律本名毘尼。此乃所學三藏之法。能學之人。名出家受具足二乘人法。合成六處。既言皆為大乘故說故知。小學為成因。
言四殊勝門至餘二則非真者。問。此殊勝門。以三中一。一乘。如何引此一事實。以為證耶。以此一事實。為三之一故。非三中一故。答。所以引此一事等。非證一事實以為三中一。以唯言餘二則非真。非言餘三則非真故。明知。不三中大乘。以不三中大乘故。望於二乘。為殊勝故。同三之一。為乘故。融三中大。同三之一。故一乘。非謂一事實即為三中大矣。人迷此文云。法華一乘為三中一者。聾盲此章文。盲後學耳。此即方便品文也。
言又云止息故說二等者。遊心法界記云。問。若後之一。說獨為究竟。前之諸說。皆是方便者。何故法華經中。不言止息故說三而但言說耶。答。大乘二種。一者實教。二者權教。若以聞權異實。許二入滅。即三乘各殊。不向大。皆為究竟。不言止息。今就泯權歸實權教大乘即真。不待迴故。所以但言息處說二。不言說三也。此云何知。案云。法華經菩薩乘者。即乘等。此就泯權說也。案云。彼說意。亦似依殊勝門不迴菩薩也。以菩薩乘乘故。非如二乘異乘故。是故云息處故說二。此化城喻品文也。長行云為止息故說二。涅槃頌云息處故說二。問。上文云為欲迴彼三人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何彼文云不待迴。答。三乘菩薩。未法華。雖知身當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聞三乘皆共成佛。迴昔三乘別心。入今平等大惠。是故大乘亦說迴也。然三之中一。與三之一。俱皆是乘故。共菩薩所乘故。非如二乘異乘故。是故即真不待迴也。所望異故。不相違也。是故寂法師云。問。三乘菩薩。為亦須破不。若須破者。云何不言三明一。若不須破。云何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答。三乘菩薩。未法華。雖知身當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聞此經。方除別執。故言菩薩疑綱皆除。雖爾。猶名菩薩乘者。非如二乘迴入餘乘。是故不言三明一。此之謂也。
言此有二意等者。問。此意。唯說餘耶。為通說止息故二耶。答。通亦妨。問。若爾菩薩豈入化城耶。答。雖經不說菩薩入城。而依此文勢及以餘師釋。何妨以義入化城也。是故玄一師云。前七方便地前位所見涅槃。喻為假車。見諦初地以上所見涅槃。喻於寶車。又基師云。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以上。雖離分段。未說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餘不說菩薩化城。故無住涅槃。亦息分段生死。縱名入城。未乖道理。案云。若依此義。明章意云。雖未得初地已上無漏。而地前三賢位於比證門。無住涅槃。息分段繫業。是故假名化城也。
言五教事深細等者。法華經壽量品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處。眾生見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下卷云。法華論主。報身菩薩也。當知。此約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華中亦顯一乘故。其處隨教。即深歸淨。故說法華處。即為實也。如菩提樹下。說華嚴處。即為故說法華處即為實也。如菩提樹下說華嚴處即為蓮華十佛境界法華亦爾漸同此故。是同教也然未說彼處即為蓮華藏及因陀羅等故。非別教也。
言六約八義意趣攝論如問答中辨者。教師問答下卷云。問。一乘語字。幾意故說。答。有八意說。一為不定機性聲聞通因及果故一乘。二為定彼不定性菩薩。令不入小乘一乘。三據其法。真如是一。諸乘皆依真如。以體相故一乘。四據無我等。無人我理。既是通法。小乘共據無我理通。故一乘。五據解脫等。小諸乘。脫煩惱障。據脫障通。故一乘。六據性不同聲聞身中。先修種性。後入聲聞。約性二處通教。故一乘。七據得二意。此有兩意。初二意者。一佛意者。佛欲一切有情。得同意樂。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據此意樂故。一乘體者。法性體。第二。佛先為彼聲聞授記。欲發聲聞平等意樂我等與佛平等二。為此意。與諸聲聞等。皆授記。據等意故。一乘。第二義。於一言下。有二義聲聞攝。從意樂。二有實菩薩。名同聲聞。及菩薩聲聞。於一授記下。有其二義。據一授記意樂故。一乘。八據為化意。聲聞。作聲聞佛。所以同彼聲聞者。令彼修聲聞行故。現同小乘末歸本。道我此身即是一乘。據能緣化意故。一乘。約此八意。括聲聞乘本來是一。唯聲聞人。不了自性謂言別。愚住聲聞行。從彼愚故。諸佛所呵。令一乘所數者。據此病別也。此義在攝論也。無性攝論云。為引一類。及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一乘。釋曰。依此密意佛說一乘云云)諸攝論本。皆不異。問。驗諸論本。皆云義故一乘。何故八義意趣故。一乘。答。觀問答意。合二意樂為一。不說究竟故。一乘句。故為八義。也問。何故除究竟故。一乘句耶。答。未知所以。然元曉師。楞伽宗要云。又攝論一乘意中。言究竟者。是雖明修行決定別趣。而望究竟地。歸一果。何者欲門一向趣寂二乘。約修行地。一向性別。決定趣入無餘依界。一切諸佛。不能令其無餘無上覺。而其後時。離醉得悟。修菩薩行究竟說為一乘。如下經言。說三乘者。為發趣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為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乃至見法無我三昧樂行故。聲聞獨覺究竟證得如來法身故。若准此說。第十究竟。非密義一乘。而為顯了一乘故。今疑問答意。若依此說故。不說第十究竟一乘。或有云。是義中。法無我八義。此釋不安。違問答故。
言約方便如孔目者。孔目第一卷云。一乘義者分別有二者。一者乘。二者方便乘。華嚴經說。亦非別分別方便乘者。分別有十。一對三寶分別佛寶一乘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無盡故。僧則不定。二對四諦分別滅諦一乘三諦三乘。何以故。滅同無盡故。三諦不定。三對二諦分別第一義諦一乘世諦三乘。何以故。第一義諦。同無盡故。世諦不定。四對過分別。無恐邪者。即是一乘。有恐怖者。即是三乘。何以故。如如來藏等。則無過。即同無盡故。六識心法智。此之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苦樂涅槃。由是俗諦故。不自在故。五對人及智分別三種人。成三種智。成三種智者。一若男子女人成就甚深法智。以為一人。二若男子女人成就隨順法智。為第人。三若男子女人。於諸染法。不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所知。是第三人。前之一人。是一乘智。後之兩人。是三乘智。何以故於第一智。是證智無盡故。後之二智。未證法。是不定故。此勝鬘經說。六對所解了虛妄。契實無分別。隨文解義。是三乘法。知法虛妄。契無分別。是一乘法。何以故。契無分別。同無盡故。隨文取者。是則不定。此依楞伽經義說。七對一乘三乘小乘分別一乘一乘三乘等是三乘。何以故。一乘無盡故。三乘不定。八對大乘中乘小乘分別大乘一乘。何以故。大乘上。即無盡故。中乘小乘。義則不定。如經三歸一故。九對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分別出出世間即是一乘。餘則三乘。何以故。出出世間。勝同無盡故。餘二則不定如法華經界外露地。別索車者。即是其事。十對譬喻分別。如王髻中明珠大王等。是一乘寶珠繫汝衣裏及窮子等。即是三乘。何以故。髻珠王祕。其甚深故。餘則不定。此法華經說。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處。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如是說(人云。引第四卷云。十世界海十國土等文此即不然。達者可見)
言依上諸義至本宗定故者。謂三乘等。並名一乘者。皆從一乘流故。隨彼一乘本宗定故。一乘故。云以隨本宗等。
主伴不具故等者。此通伏難。難云。若三乘等。隨本宗故。一乘。亦即可言隨本宗故別教。通云。雖隨本一乘。而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別也。是故孔目說義說。結云。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處。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如是說。若橫依方便進趣法門二義。通一乘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所因故。二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為方便故。故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此之謂也。以此實文。述彼文故。或人云。隨三乘各本宗定故。是同非別。難云。若爾者。可云隨末宗定故。以三乘為末故。處者云三乘皆從一乘流。故為末也。如何反此三乘稱本。又違孔目故。
言一者一乘至故有二耳者。問。四衢所授大白牛車別教。別三乘故。如何今說為同教耶。以此門中說同教故。又三中大乘小乘。何合小為一類故。答。三中大乘。雖異小乘。而共小之大故。望於一乘。俱為權故。云為一乘。露地牛車。雖三外一。而三與一。和合說故。三乘之人。俱受故。屬同教耳。是故三。與實一乘二乘二乘。合歸一故。
言二者大乘愚法迴心者。問。愚法迴心。共小乘故。一類云何迴心。同於大乘。為一類耶。答。愚法二乘。令迴大故。迴心二乘。既迴大故。合於大乘。以為一類愚法小乘。未大信故。迴心。故引彼令迴故。別為一類
言以經中愚法至別一乘者。案云。小乘教中。愚法二乘。約彼教。雖三界。而望大乘終教。未究竟三界外。故猶居宅內。以居宅內故。更由大乘教。可三界故。故云在所引諸子中等也。爾乃三乘之教。不同愚法小乘教故。故云三乘外。別有小乘。既以大乘三乘之教。亦引愚法二乘之子。是故所引小乘外。別能引三乘教。故云小乘外別三乘也。三乘人。由彼教。至露地已。更別授大車故。由是明知。三乘權教外。別一乘實教也。故云三乘外別一乘
言以人執煩惱一切故者。論第五云。又聲聞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為身。其心常為身樂故。雨於涅槃。畏煩惱。為伏諸結。修行無量。非為眾生。案章意云。愚法二乘教中。唯說九十八使。未說百二十八煩惱。又唯說六識煩惱障。未說末那惑及本識內惑種。故唯於彼所說。雖斷證。而於未所說。不斷證故。故云但折伏也。
言經云汝等所非真滅度者。法華經第四。云汝等所究竟滅。案云。於未說惑種。不能斷證故。云非實等也。故章下云。問。如瑜伽顯揚論說。諸識成就成就四句內中。聲聞獨覺無餘依涅槃者。阿賴耶識及諸轉識俱不成就。既本識轉識。皆滅無餘後生心。以何為因。無因而生。不理故。答。彼諸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粗顯。不從真起故說滅。又為順小乘故。亦許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梨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為究竟化城因喻。應便有失。解云。准此明知未所者。不能斷證。若雖不說。而能斷證者。根本無明。并所動識。雖未說而可言斷證。彼已不爾。此何爾耶。爾乃愚法二乘。非直斷證根本無明并所動識。亦即非斷證末那相應惑及本識。為煩惱種子。是故終南問答云。其末那識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心。由觀智淺故。退菩提心聲聞迴心聲聞等。並末那。為觀智勝故。故云非真滅度也。
言又經云若不信此法得阿羅漢者。法華經方便品云。比丘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所引。更驗餘文。若依此文。明章意者。阿羅漢不信此法者。可知。是即愚法羅漢。非實羅漢迴心二乘。知大乘故。易信此法。得實羅漢故。愚法二乘者。未信大乘故。信此法。未得實羅漢故云也。
言又大品阿羅漢等者。此明學大乘般若。得實羅漢。學愚法小乘教。不得阿羅漢
入大乘論中亦同此者。入大乘論上卷云。問曰。汝說。善入摩訶衍論如是功德云何摩訶衍耶。答曰。菩薩藏處。名摩訶衍。問曰。不說三乘摩訶衍乎。
答曰。如是大乘中。亦說三乘。即名三藏。如菩薩藏經中說。佛告阿間世王。族姓子藏。三種。問。何等為三。謂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族姓子聲聞乘。故三藏。亦非以辟支佛乘故。三藏。唯諸菩薩所學大乘。得名三藏云云
言是故當知至非小乘故者。以臨門三車引子。令得出。是大乘三乘教。非愚法小乘教。若此三車。通愚法者。法華經。即可成小乘。以法華經三車故。以法華經小乘故。故知。三車不通愚法
言其瑜伽聲聞至是事也者。謂小乘九十八使大乘中說百八。又小乘中。說十使不通迷四諦也。大乘中。說通四諦。又彼無頓斷果。此有出離。又彼無斷末那惑也。此有斷之。又彼唯煩惱得也。此斷種子。又彼不許分斷所知。此許分斷所知如是分齊各別故。云不同等也。
言梁攝論云至即其事也者。第八卷云。論云。佛說正法善成立。釋曰。一切三世諸佛。共說此法。所說理同。不相違背。故名正法。又欲顯者勝。故言佛說。由所說道理勝及所勝。故名正法如來正法三種。一立小乘。二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
言三小乘中至二乘故也者。此第三段中。有二義。一近為第二段中三勝。二遠為明三乘三種。而作第三段也。若不爾者。無初三段中。第三段故也。又非直壞上三字。亦即不成三字故。若為此說。三字。俱成立故。
言此中佛法慈悲愛行等者。小乘中三。始別終同。以俱羅漢故。唯彼佛法慈悲行。異二乘故。
言三謂三乘至准上可知者。准上大乘中乘小乘三乘也。可准釋也。謂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四地。
言謂三乘人天為五者。謂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
言並准釋可知者。第人天者。欲界天及色界梵。為一天。第三五中。開欲界天及色界梵故。
言六者或無量乘等者。入法界品文。攬(虛取反辛取也撮持也)
言初即不壞至體二也者。問。初不礙三之一。後不礙一之三。是即不一。何同法界。以法界無二相故。答。泯權歸實門。三乘即空。而全歸一乘故。一乘同體。而無二相。攬實成權門一乘即空。而舉成三乘。故三乘同體。而亦二。是故二俱。一法界。無二相故。然彼泯權之。一與攬之三。是即不一。是即不壞。不二而明二相。又不壞二相。而明二也。
言餘釋乘名體等並如別者。章主起信論疏云。大者當體為因。包含為義。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喻合舉故。云大乘。又大者就義。謂相用三大莫過。乘者約用。謂即佛性三位成運。自性住佛性為所乘。引佛性為能乘。至佛性為乘所至處。三義體用一心轉。是故亦乘。亦大。業釋也(云云)今指此等故。云如別說。
教義攝益第二者。上已明乘差別。今為明其乘之攝益。是故次此門來。
言一者如露地牛車等者。此有二義。一十無盡。具主伴義。此當別教。如華嚴說。二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不具主伴義。此當同教如法華說。今此明初義也。
言仍教義分齊者。人云。三乘教義。機不定故。隨其根機不定教義不定故。故云分齊也有云。三乘宗。雖有教義。望於一乘。但有言教。無其義故。云分齊也。今解云。三乘教義。望宗縱雖教義。以一乘所流故。為彼所因故。仍三乘教分齊故。是故云也。又三乘教義。謂界內三車為教。得出為義。此義亦教。三義故。與界內教差別分齊。故云分齊
言為彼所目故也者。有云。一乘教義以為網綱。三乘網目。以綱之外。無別目故。三乘教義。為彼一乘教義綱之所目故。云經云張大教網亙生死海等。有云。三乘教義。為彼三乘所目。非為別教一乘所目。故約別教一乘。俱非教義。今解云。三乘教義。為彼一乘之所目故。一乘教義外。別三乘教義故。是故下云。或眾生。於三乘法。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異事故。又孔目說方便訖云。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所目故。又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為方便故。云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
言或教義俱教等者。三乘教義。俱望一乘。為開方便教門故也。
言或教義俱義等者。一乘教義。俱望三乘。皆為示真實義故。
言或具此句約同教者。同教者。同教一乘中。有句。一教義俱教。謂臨門三車。望一乘。為開方便教故。二教義俱義。謂露地一乘。望三乘為示真實相故。上諸句等。准此可知。
言一或唯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等者。三乘權教。引分段界內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為究竟。若二乘者。預流以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皆共初得出世益不退益故。永超三途故。三乘權教益。究竟故。故云究竟。上自位究竟准此可知。
言二或攝界外機等者。一乘實教。引分段界外變易機。令得變易界外出世利益故。出世間上。亦出世故。出世。是故經出世一乘益。云與諸菩薩聲聞眾。乘此寶車。直至道場
言此小相者。第三四卷。小相品云。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憧王。普照十世界塵數剎。遍照彼處。地獄眾生除苦痛。令彼眾生耳鼻舌身意諸根業。皆悉清淨。彼諸眾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終皆生兜率天上。乃至天上已。聞天妙音如是言。善哉善哉諸天盧舍菩薩。今住離苦三昧當敬念。乃至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迴向善根。悉得十地莊嚴具足三昧。皆悉成就眾生界等。善意業。滅一切障。皆得清淨。見百千萬億佛剎塵數七寶蓮華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云。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微細垢故。二約果初。此文。又云。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善巧法。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法。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又云。謂雖得十地因滿。簡不同故。云猶未能等。又云。此等眾生。悉先善者。明宿有見一乘普賢善根故喻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禪。身雖未轉。而得彼天樂如是眾生。遇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未轉。令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問。諸天子等。昔在何位。見聞一乘退墮地獄。答。雖未正文。准聖教道理。從愚位。乃至十信位。見聞一乘。修普賢善。遇惡因緣。退墮地獄。今以種善根故。遇善知識故。盧舍那佛威神力故。於地獄天上。聞天妙音。除滅業障。聞普賢法。入信滿位。諸位相攝。得十地位。此約普賢門。得如是耳。若約別門。不得爾也(妄說云云非述破例)
問。此諸天子。現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云。一者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身。現身成佛。如普莊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提功德身。如善財等。現身究竟普賢之位。後生見佛。四者法華經龍女之身。成佛義。當成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若界內見聞出世得法等者。如善財童子等。
敘古今立教第三者。上既雖明散義攝益。未教一時攝益。多時攝益。是故第三有古今立教門。
言如剋其本如來圓音教者。苑云。後魏菩提留支。立音教。此依本質教說。若就唯識教。分本影。則非音。影像多故。隨聞者識。聚異故。若約無礙法界。則說聽圓融。全互相攝無礙也。此准知章主意。亦依本質。立音教。依影像教。而不立也。是故云剋其本等也。
如來圓音者。章主云。如來圓音。有其二義。一謂。如來能以演說一切差別之法。所謂貪欲多者。即聞如來不淨觀如是乃至一切。故名圓音。是故華嚴云。如來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二謂。如來音體。一切差別音。謂諸眾生。各聞如來唯為己說。故華嚴經云。一切眾生語言法。演說無餘(餘說云云不能具引)
言故經云等者。是維摩經上卷佛國品文。
言二依誕法師等依楞伽等經等者。楞伽第二卷。一切佛法品云。佛告聖者大惠菩薩言。大惠譬如菴摩羅果。漸次成就。非為一時大惠眾生清淨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清淨。非為一時。又云。大惠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如來世尊。亦復如是有分別眾生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苑云。隋朝誕法師。亦立漸次教。教既有憑。義復無失。出現品云。若即說深法眾恐怖。是故如來漸降法雨。如耶斯。若頓說大乘。如莊嚴。又法華云。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別說三乘等。廣說應知。文既至。教義極成無過故也。
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者。苑云。西秦曇無讖三藏。立半滿二教。謂依涅槃經。喻顯小乘教。如半滿字。隋遠法師亦同此。十地論遠疏云。聖教萬差。略要唯二。謂聲聞藏。及菩薩藏聲聞藏中。所教有二。聲聞聲聞二緣聲聞等(云云菩薩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大法中。退學小。後還大。大從小來。謂之為漸。言頓悟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則能大。不由小。名之為頓。故云多同此說。
言三依光統律師立三種教等者。苑云後魏光統律師。立漸圓三種教。若漸根熟俱漸。頓根熟俱頓。漸頓可分。既云未熟名漸。已熟名頓。此則於一漸根。熟為異。無頓義也。或應彼有漸頓二根。生必至熟。必從生故。或應一切皆是漸根。不從生至熟故。又圓機既是分階佛境。則地前有堪聞此經。釋便有自教相違出現品云。今此會中。佛剎塵數眾生。發阿耨菩提心故。又發心功德品及離世間品皆云。我等諸佛。悉共心。此經。令現在未來菩薩眾。未曾聞者。皆當得聞故。釋曰。此未曾得之輩。應是地上。既爾。必唯被上達分。階佛境者耶。
四依法師一時德立四宗教等者。苑云。齊朝法師。立四宗教者。第二假名。豈唯部。又不真之與假名。雜表差別也。
言五依護身法師立五種教等者。苑云。齊朝護身法師。五宗教中。初之三教會釋如前衍師處說。四五兩教。俱是部別之宗。非通宗之教。
言六依耆闍法師六宗教等者。苑云。耆闍法師六宗教中。初同前衍師處會。第三第四。只是義。謂不真如幻。約喻顯空。真空理性。就說空。法望於喻。豈二門也。第五恒沙功德。與第六無礙德用。此之二宗相望。稍別亦無過也。
言七依南岳不見聞故者。章主立五教。影似此四教。其名義稍殊。還此四為本。而五教。是故今略舉其名義。顗禪師云。一三藏教名者。此教因緣生四諦理。正教小乘。傍菩薩。所言三藏教者。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云云)問曰。佛於三藏。初三乘大乘最勝。何不以大乘為正小乘為傍耶。答曰。鹿苑四諦法輪。俱鄰五人。見諦成道。八萬諸天得法眼淨。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故以小乘為正也。大智論云。佛於阿含中。雖為彌勒授記。亦不說種種菩薩行。故大乘為傍也。二釋通教名者。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為通。此教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也。正為菩薩。傍通二乘。故大品經云。聲聞乘者。當學般若緣覺乘者。當學般若菩薩乘者。當學般若三乘同稟此教。見第一義故。云通教也。所言通者。義乃多途。略出八義。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斷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稟因緣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見偏真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一切智。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行通者。見思無隨行同也。位通者。從乾惠地乃至辟支佛地皆同也。因通者。九無礙同也。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之果也。通義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不因通教。即不通理乃至得成通果也。故諸大乘方等及諸般若。有二乘得通者。為同稟此教也。問曰。何故不共教。答曰。共名但得二乘邊。不得遠邊。若立通名。近遠俱便。別通圓也(章主立同共教淮之可知)三釋別教名者。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別教。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菩薩。不談二乘故。聲聞在坐。聾如啞。法華經迦葉領解。自述往昔聞方等大品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喜樂。即其義也。所言別者。義乃多途。略有八。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故別教也。教別者。佛說恒沙佛法。別為菩薩。不通二乘。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也。智別者。種智也。斷別者。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行別者。歷劫諸波羅蜜自行他之行也。位別者。三十心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無明。是聖位之別也。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也。果別者。解脫涅槃四德二乘也。別義有八但別教者。若不因別教。則不知別乃至得成別果也。問曰。何故不說為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答曰。度論明不共波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說。不思議經。今明別教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而別教菩薩故。用別名也。兼欲揀非圓教。別雖異通。猶是未圓之號也(苑云此師別教同)四釋圓教名者。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圓教也。華嚴經云。顯現自在力。為說圓經。無量眾生。悉授菩提記。此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不可復滅也。大品經具足品云。諦法雖空。一心具足萬行法華經云。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涅槃經云。金剛寶藏所缺故。名圓也。所言圓者。義乃多途。略說有八。一教圓。二理圓。三智圓。四斷圓。五行圓。六位圓。七因圓。八圓。教圓者。正說中道言教不偏也。理圓者。中道一切法理。不偏也。智圓者。一切種智圓也。圓者。不斷而斷。無明惑斷也。圓者。一行一切行也。位圓者。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也。因圓者。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也。圓者。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也。圓義有八。但名圓教者。若不因圓教。則不知圓理乃至得成圓果也。問曰。教理若圓。何得更有行因果之殊。答曰。只由教理圓故。便有智斷因果之殊。如世間法盡極體之本。臨學之者。有階差。雖復初臨劣於後臨。本來曾異也。言通教中乾惠等十地者。一乾惠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故大品經云。菩薩初從乾惠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所證。佛亦學亦證。故言三乘通位也。廣說住相。如顗禪師四教義。苑云。陳朝智顗禪師四教初。名三藏教者。立此名本度論。對迦陀延尼子弟子。而言三藏中。如是如是說。非謂一切也。故彼論一部文中。通名小宗。或云聲聞法。或云二乘法。或云小乘法。或云三藏法。當知。小乘之名。隨自宗語。三藏之稱。隨他宗言。非共名也。而顗禪之徒。不曉此意。務在誑異。誤製教名。成四失。一濫涉大乘失。謂若小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三藏。何不名三藏三藏失。謂小乘三藏。獨三藏不名三藏三藏。三持違至教失。謂法華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既以小乘。為能別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屬小。諸大乘經。皆無偏目小乘三乘者。闍王下卷及入大乘論。皆破小乘。不許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謂龍樹自云。如提達呵多等。亦以三藏聲聞摩訶衍法。人而身入地獄。是事云何等。又量部。唯立經律二藏。經詮惠處。是對法故。大眾部師。說四藏三藏之外。更立雜藏。通詮三學故。犢子部師。亦立四藏。於三藏外。立咒藏故。成實論宗。立有五藏。於三藏外。更立雜藏及菩薩藏。准上諸部。立藏多小。數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三藏教故。今與作不定過。云為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三藏耶。為如量部等。不立三藏小乘不定名三藏耶。喻。又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菩薩。皆因小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二以三乘同稟。通教。此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說。聲聞辟支佛菩薩。同稟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說般若時二乘在會。為聞生空。為二空。若唯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稟。若言聞言雖異。以同會故名同稟者。則教皆爾。何立般若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說二空教。權二乘行異雜亂故。又別圓兩教。豈亦不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三別教不共二乘人。的菩薩二乘在座。如龍如啞。此教因緣假名者。圓教應共二乘人說。非的菩薩。又別圓二教。所因緣。應不即空。應一切實有也。四圓教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為上利根者。華嚴為是別教。為是圓耶。若別非圓。則應說因緣假名。不不可思議因緣二諦中道。所說理事應別。不具為上利根人說。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也。案云。見顗師意。四教義。雖似相濫。窮定義理良無濫失。細見其義。可授釋也。恐繁不集。
八依江南至華嚴是也者。苑云。唐初江南師等。立平道屈曲二種教者。義寬斷狹。所違犯。何者。謂云釋迦說皆是近機隨計破著。舍那經。皆遂法性自在而說。若爾者。涅槃法華維摩楞伽。密嚴。鬘。佛藏經等。皆釋迦說。應不明於如來藏性實相法界等。華嚴網。既舍那說。何故華嚴說於四諦普賢等品等。皆云隨諸眾生調伏如是說。又問。淨行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諸品之中。所應皆說對治行法網應唯逐法性說。不隨雜類畜生等器。方便而說。亦不應說化身佛。禮報身佛。請等。是故此師所立。多違教理。甚難依也。
言九依梁朝光宅寺者。苑云。光宅法師四乘教者。三之名備陳眾典。權實之說。尤著法華。能詮則憑於實教所詮則當乎了義權實合總。目為四。立教。理極成也。
言十三藏不空理等者。基云。世初說三乘同行四諦有教。名轉法輪。以十二行相。獨得轉名。第二時大乘空行之教。照破有故。名照法輪。第二時說遣所執空存二性三乘之人皆可修持。名持法輪。苑云。玄奘三藏三時法輪。祇可漸教。唯論三性一法。唯為一機。不可以為量割判一切佛法。測法師深密記。宗家中。釰清辨護法兩家判教云。問。諸部般若宗。明無相。此經了義。淺深何別。清辨解云。深密等經明有所得。淺而非深。諸部般若無所得。為最甚深護法判云。二時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深密為了義者。約三性義。次判諸性有無道理顯了說相故。了義。非無相中。有淺深相。故了義。又成唯識論記第八卷會釋云。清辨深密。為不了義者。有所得故。諸部般若。為了義者。無所得故。而彼經中。說深密等為了義者。以對機根說三性義。易可了故。勸令學。於一時說。為了義。以約盡理。了義。釋曰。准此所敘故。知深密不能定斷一切佛法。若不爾者。則眾生界中。無頓機故。又使圓音。應知。又不能斷佛性法界解脫真性如來藏無量法門。約時剋教。極難成也。若謂三時約義淺深。不據時節者。深密不應說初昔今。故彼第二云。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痆斯國。仙人墮處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大乘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尊於今第三時。普為發一切乘者以顯了相。轉正法輪
言此三法輪別教一乘者。問。疏云。解深密經。以為始教云何今說。為終教耶。答。義門不同。若約成佛成佛門者。深密。以為始教。以許定性入實滅故。若約空不空門。以名終教。明不空故。義望不同。故不相違
言何以故至嚴法門也者。此亦約時節異。明不一乘。若約法異相無量。略舉義。明不一餘准。一約真如不變真如。未說隨緣真如。二約心識。唯說生滅一分賴耶。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理事無礙賴耶。三約唯識。唯說八識影像一分唯識。未說本影無礙一心圓滿唯識。四約佛性唯說五性差別有為行性。未說本覺平等無為佛性。五約乘門。唯說三乘行果各別。未三歸平等一乘。六位。唯說一相位。未說圓無礙自在位。七約時節。唯說三阿僧祇。未不可說僧祇劫。八約門。三無性遍計空。未說依他圓成空。九約佛身。唯說智正一相小分三身。未說三種世間圓融圓滿無礙十身。十約相好。唯說八十隨好一分。未說蓮華藏微應相好。由上諸義。以深密大乘。為權教大乘。以華嚴等。為真教一乘也。是故彼法輪中。不攝別教一乘。若守權乖實歸權。甚為可愍。故百喻經第一卷云。昔聚洛去王城五百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遠此村去。時彼村移主。語諸人言。汝等莫去。當為汝白王。改五百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為改之。作三由旬。眾人聞已。使大歡喜語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異。雖聞此言。信王語故。不肯捨。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度於五道。向涅槃城厭倦。更欲捨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人三乘故。是一道佛語不肯捨。如彼村人。亦復如是。解云。此經即是金口。良斷權實。顯然可息諸說耳。
言亦如禪師至廣如僧傳者。僧傳云。禪師。是釋惠思。俗姓李氏。武律人也○嘗夢梵僧勸令出俗。駭悟斯瑞。辭親入道○誦法華等經。三十餘卷○以避此難。時冥空有聲曰。修定。可往武當南岳。是入道山也○又將四十餘僧。徑趣南岳。即陳光大二年六月二日也。即至告曰。吾寄此山。正當歲。過此已後。必事遠遊○年滿當移。不識其旨○神異難測具如僧傳。七代記云。應代之語。不妄也。往生之身。不謬也。所以於倭國之王家。哀矜百姓。梁棟三寶智者禪師。是釋智顗。字德安。姓陳氏。穎川人也○及誕育之夜。室內洞明。信宿之間。其光乃止○忽有二僧。扣門曰。善哉兒德所重。必出家矣。言訖而隱○年十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沙緒。而出家焉。又詣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心觀。思又從道於就師○思每嘆曰。昔在靈山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先有青州定光。久居此山。積四十載。定惠兼習。蓋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預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識當來相就。宜種豆造醬編蒲為廗。更起屋舍。用以待之。顗即往天台。既達彼山。與見。即陳當要。具如僧傳
言又如雲法師依此宗講法華經等者。雲法師法雲。姓同氏。義典陽羨次人也。七歲出家。從師住莊嚴寺。及年登三十。於妙音寺。開法淨名經。至天監七年。敕為光宅寺主。創僧制。雅為後則。初雲年在息慈。雅尚經術。於妙法華。研精累思。垂名梁代。嘗於一寺。講散此經。忽感天華。狀如飛雲。滿空而下。延于堂內。昇空不墜。訖講方去。具如僧傳
分教宗第四者。已雖顯他立教。未明自立教。是故第四有分教宗門也。
小乘教。至五圓教者。苑云。此五大天台。唯加頓為令別爾。然以天台小乘三藏教。其名謬濫故。直曰為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為初教。別教被於熟機。故改名終教圓教之名仍其舊也。所立頓名。不據根機法非漸故。引益證云。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一地。又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無所有何次。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即妄。不生即佛。亦不佛。無生不生淨名默住顯不二等是其頓也。
言初愚法別教一乘者。問。何以故。次第不說。唯舉初後。答。初後二教。俱為不共教。俱一處。謂初為不共小乘故。後為不共一乘教故。初令小而不共大故。後令一以不共小故。無交雜故。三教皆俱為共教故。小共故。三交雜故。開合不同故。共一處。釋開合新故義。問。正教。立此五教。答。有云。雖無正教。而由法義差別建立五教。如大乘基師。雖無正教。以由義差別故。以言略語廣等四門。決判諸教。為了不了。此五教亦爾。義類別。而建立耳。有說。依深密。楞伽法華等。立此五教。謂由深密經建立三教。然此三教。俱為漸教。對漸機故。共在言等故也。未顯頓義故。是故楞伽等經。建立漸頓二教。以前深密三教共為漸教。同在言說階位次第故也。絕言頓顯理。無階位次第頓教。故爾。乃漸中三教。加一頓教。為四教。然此頓教。雖為一乘而為三乘之所得故。屬三乘攝。共為三乘教。未顯別教一。是故法華建立一乘三乘二教。前四教。以為開方便三乘教。今一實為示真實一乘教。爾乃前三乘中。開四教。加今一實。為五教也。理教既顯然。何教也。
言以此本至故立此名者。第五十五卷云。過去光王太子。名曰善伏。至法輪音聲虛空如來所。五體投地。乃至爾時如來。知諸眾生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乃至廣說故。
頓教者。至依此立名者。苑云。古德五教中。立頓教。既引益。云諸法正性者等。及楞伽云。無所有何次等。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乃至淨名默等者。當知。此並亡詮顯理。何復將。此立為能詮。若此是教。更復何理。若言以教言故與理不別者。終圓二教。豈不離言。若許言。總應名頓。何有五教。若謂雖說言。不礙言說者。終圓二教。亦應名頓。以皆言不礙言故。又此頓望誕及光統所立之頓。便有兩重。以彼漸頓機中皆有勸言等者故。蓋知。此所立頓。但是餘所詮法性。非能詮教也。章主立意。夫於諸眾生。令生開解。名之為教。爾乃名字即空。頓顯理性。令生開覺。如何非教。是故疏云。四假實雙泯。非非名。以即空故。言即無言故。維摩云。文字性離。是即解脫十地論中。風喻音聲。盡喻名字。若動樹葉。風及壁上盡且。是即可取。若中風。及中盡且。皆不可取。大乘名。當知亦爾。皆不可取。以相盡故。又云。如頓教中。非直心等。眾生心內。所現之佛。亦空。以無別影故等性。離無所有故。一切無。無言言亦無故。是故聖教即是教之教。如經云。如來出世。亦涅槃。案云。如動樹葉風及壁中盡且。是可取詮有為真如音聲名字。亦復如是。且是耳識之可取境。如空中風及中盡。是不可取。詮絕言真如音聲名字。是亦如是。非耳識等之可取境。是故名可取。漸教之外。別立無名不可取之頓教。於理何妨。是故終南云。名之教目。名之義。無名之教目。無名之義。名之教。顯名之義。此當熟教位中。即性實成有之義。非是所謂有也。無名之教顯無名之義。當在頓教位中。一實三昧說也。此之謂也。
言亦有說頓教等者。論第一云。未聞者。未至耳識邊故。未曾受持者。雖至耳識邊。不誦持諸頓說教及諸修多羅法。謗以是義故。如來說此修多羅等故。
鼓經等者。下卷文也。所引文。本不異也。唯沙門下。及字。
言又如起信論真如也者。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變異不可破壞一心。故名真如。案云。此約頓教門。顯絕言真如。又云。復次真如者。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具足無漏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案云。此就言中。約始教門。顯空真如。又云。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案云。就言中。約終教門。顯不空真如能詮三教淺深差別因緣所詮真如三。淺深差別。依此明知。有始頓三種教也。
言此約理以分教耳者。此明依所詮理之淺深而顯能詮教之差別也。謂就門立愚法小乘教也。約俱空門。大乘始教也。約不空門。大乘終教也。約絕言真如門。立頓教也。約圓通無礙自在門。立圓教也。
言若就法義等者。此明諸所詮差別故。彼能詮教。差別非一。廣如下卷辨。
言二以理標宗者。聖教所崇所尊所主為宗也。謂小乘一乘崇尊主法名利故。案云。十宗中初六宗。約真如空所顯門立也。約如實空所顯門。立第七一切皆空宗。約如實不空所顯門。立第八不空宗。約絕言所顯真如門。立第九總相俱絕宗。約空與不空主伴具足圓滿無盡自在所顯門。立第德宗
言二小乘中至後一是我者。問。二乘聖者。已斷人執。證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輪論云。其犢子部本同義。謂補特伽羅。非蘊。依蘊處界施設名。大乘基云。其犢子部。謂補特伽羅蘊。謂實有我。非有無為。然與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蘊。如外道等所許之我。悉皆是無。非不可說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小等。乃至成佛。此常在。依蘊處界施設名者。謂即非離。蘊處界亦爾。然說云。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等。設此我名。我等。測法師云。然彼二乘所許我者。如犢子部及部等。如異部宗輪論說。問。如下所說犢子部計。非即離我。二障之內。何障所攝。若言煩惱。如何羅漢。起煩惱障。若所知障。如何論說生空智斷。三藏解云。是我執故。煩惱障攝。此部未得羅漢果時計我相。同在時犢子外道此立號。名犢子部。初談未成羅漢時計故。說彼部亦名計我理實得已類我執部等計。應准此釋。宗輪論云。其量部。執勝義補特伽羅。且基云。但是微細施設。即實我也。不同等非蘊之外調然有別體。故。
現在世諸法在蘊可等者。問云。何諸法在蘊門實。在界處假。答。基師宗輪疏云。以依積聚緣亦積聚積聚之法。皆是假。雖積聚假義以釋所蘊。蘊體非假。無依緣故。林章云。名句等。若在處等。體非實有。以說緣。有積聚故。若在等。聲等便實。雖有積聚。不說緣。以名蘊故。
言乘教開合第五者。上來既雖明乘差別。辨教類別。未明乘教開合成大教網。大聖善巧。是故第五有乘教開合門。
小乘中三謂始別終同等者。小乘中三。初修因時。四諦觀。修緣起觀六度行。各別故。故云始別。雖行別。終三乘俱得羅漢故。故云終同。
二始教中三等者。始別如前。言終別者。菩薩性不定性佛果故。定性二乘無餘滅。不成佛故。故云終別。
言三終教三等者。因時同在如來藏平等佛性故。同修六度同學般若故也。終皆俱成佛故。故云始終同也。
言五同教三等者。始時。二乘行果。歸一乘因故。俱為一因。故終俱成佛故。云俱同。問。終教中三始終俱同。同教中三始終俱同。二教俱同。何有差別。答。終教雖說三乘俱有如來藏性平等佛性同學般若。而未三乘行果皆共當得十無盡一切種智同教一乘。非直說如來藏性平等佛性。亦即會於三乘差別行果。令歸一乘平等圓因故也。是故雖說同俱成佛。終同二教所詮各別。
言是諸教下所明義等者。由本末故。一□中有三乘法門。以末攝本故。三乘中有一乘法門如是交雜義。准此門可思。
言張大教網亙生死海等者。第五十八文也。經但有亙生死海字限。無餘下句也。
言教起前後第六者。已雖知乘教開合成教網。未知其教網時起前後起。是故此第六門來也。
言於海印定演說十法門者。此具足相應門。海印定中。十無盡法門時顯現故也。是故下云。此上義。相應成一緣起有前後始終等別。具足一切自在逆順。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此依海印三昧。炳然時顯現成矣。海印三昧上說也。
主伴具足圓通自在者。此主伴德門。是故疏云。此圓教法理。無孤起。必眷屬隨生。經云。此華者世界海塵數蓮華。以為眷屬。又一身為主十方為伴。餘方亦爾。是故主主伴伴。各不見。主伴伴主。德。言該於九世十世者。此十世隔法異成門。下云。此一乘教。橫遍十方。豎該九世。遍十世中。時別異。具足影現。以不相離故。言十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過未現在。即為九世也。然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總句。總別合十世也。問。此十世猶難知。何三世三世。解云。十世義作二門。一建立門。二相攝門。初建立者。如過去世中法。未謝之時名過去現在。更望過去名彼過去。為過去過去。望今現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為過去未來。此一三世。俱在過去。又彼謝已。現在法起。未謝之時。名現在現在。望彼過去已滅無故。名彼以為現在過去。望於未來是未有故。名現在未來。此三一具俱在現在。又彼法謝已。未來法起。未謝之時。名未來現在。望彼現在已謝無故。名未來過去。更望未來亦未有。名未來未來。此三一具俱在未來。第二相攝者。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二義故。一緣起相由義。二法融通義。初緣起相由者。且如過去現在法未謝之時。自是現在。以現在望之。乃是現在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過去。所望異故。不相違。又現在現在法。自是現在。以未謝故。以過去現在望之。乃是過去未來。又未來現在望之。復是未來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過未。又未來現在法。亦現在未來准之可見。又此九中三世現在必不俱起。六世過未亦不俱。一現在過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隨其所應。有隱有顯。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現在法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謝。此不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令過去過去無也。以若不此彼無謝故。又由過去現在有。令過去未來無也。以由彼未謝。令此未有故。又過去未來無故。令彼過去現在成有。以若此彼已謝故。是故此未有。彼未謝故也。又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未來無也。謂若彼不無。此現在不成有。現在不成有。此未來不成無。是故此無展轉由彼無也。又由過去未來無故。令過去過去無也。反上思之。如過去三世六義相由。現在未來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現現相由。亦有六義。謂由過去現在有。方今現在現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無法可謝。至此現有。又由現在現在有故。方知過去現在是有。以若此不不成故。何者此有。即令彼不得謝無。不謝之有。非緣起有故。不成有也。現在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准上思之。過去現在未來現在。亦二義。謂若過去現在不有。則未來現在不成故。反此亦准知。依是道理令諸門相入相即。如經云。過去一切劫。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斯之謂也。法性融通門。如餘處說。
言盡因陀羅微細境界者。此因陀羅微細境界門。此舉喻況。顯法義分齊。下云。自在。隱映互現。無盡。故元曉師云。如帝釋宮寶珠網。一明珠內。萬像俱現。一明珠。諸珠皆爾。斯則萬珠影像。皆一珠。一珠影像遍入萬珠。一切相入。不相障礙普法亦爾。互為鏡影。如明鏡義。合明了一心成。故十方世界。皆是影像分別所依。現似有故。所以咸一塵明鏡。一切相望皆如是。斯則一切諸法。或鏡或影。一心成故。分別作故。由是道理相入無礙
言則於此時至時顯現者。此微細相安立門。一切因果理事等法微細曠然。於一時中。現顯故也。是故下云。教義等法。於一念中。具足始終時前後。逆順一切法門。於一念中。炳然時齊頭顯現。明了。故此經云。菩薩一念中。從都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謝益。諸眾生等。於一念中皆悉顯現。
卷舒自在至在於一時者。此相入自在無礙門。謂此時法。舒己證入九世法中。即卷九世。令入己內。舒卷無礙故。是故經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
言此卷即舒舒又即卷者。此相即無礙自在門。謂此時法。必舒己同他。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卷己。全彼一切即是己體。是故己即是他。己不立。他即是己。他不存。他己存已時顯現。經云。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等。
一緣起故無二相故者。此明上諸法相入所由也。諸法容入。所因無量。今且舉二。一緣起相由門。二法融通門。初緣起相由門者。於三門。一諸緣異門。即體門也。二諸緣互應門。即同體門也。三應無礙門。則雙辨異也。此三門中。各三義。一互相依持無力義。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刑奪。體無體義。此得相即也。三體用雙融有無義。此即入自在也。初緣起異門者。謂於無盡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云異也。依持義者。一能持有力。是故能攝多。多一故。多無力。是故讚一。如多一持既爾。一依多持亦爾(云云相入義竟。二諸緣相奪體無體者。多無性。為所成。是故多即一。由有體能攝多。多由無性一。故無性。為所成。一空即多。是故一望於多。有體故。能攝己。癈己同他。即無障礙。多望於一。有無有體。亦能癈己同他。攝同已。亦無障礙云云相即義竟。三體用雙融有無門者。有六句。一以體不用故。體全用。則唯用而無體。但有相入。無相即也。二以用不體故。歸體則唯體而無用。但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其用。全用之體。不失其體。是故體用不礙。雙存則亦入亦即。障礙。鎔融自在。四全用之體之泯。全體之用用已是則體用交徹。刑奪兩非。即入同源。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一緣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言。應去情如理思攝。緣起體門竟。二諸緣互應門者。謂緣之中。以於一緣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箇一。然此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一。體差別。是故同體門也。於中三義。一依持容入義。二互相刑奪。體無體義。三體用俱融。即無礙義。皆准前思。同體門竟。三應無礙雙辨同體體者。此二門一緣起。不相離故。體。則諸緣雜亂。非緣起故。同體不相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無相異故。若非體無同體。故辨亦四句。一或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至攝故。三或俱以無礙現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奪俱□故雙非也。餘入即等。准思之。此義故。諸法。容入自在。故云一緣起故。第二法融通者。謂若唯約事相。則互相礙。不可即入。若唯約理性。則一味可即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彼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攝理而不盡。則真理分限失。若一中盡。多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多事豈不於中現。亦依此義多之事無礙即入故。云無二相故。
言經云於至廣如經者。此引證。而成上義。謂一塵中。建立三世。於一念中。八相成道此明知。七時中。攝於九世。同廣說十法門。
一時後說前後一時者。初句欲明攝九世。七時中說法。即恒該七之九世。前後時中。時說法。後句欲明該七之九世。前後時中說法。即恒攝九世之七時中。時說法。爾乃雖一時恒說。而不違前後。雖前後恒說。而不違一時。思之可知。
言是同教故者。漸誘引三乘。令歸一乘故。是故彼三乘。與一乘時說也。以三乘同於一乘故。云同教也。言初者如密至一時成佛者。問。上既說云。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權教果。一乘大菩薩等。為引界內機。令得出界外方便示現。由彼權教修行果。是故天台云。三教行人。因教各權利故。有教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為三教菩薩。令物慕果因之行既成。則化主斯乃緣感便應。緣謝便息。空奉誑小兒引將還家乎。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斯。
義亦攝人天等法者。劉虬五時教云。第一時者。佛初成道。為提謂波利等五百賈人。俱說三歸五戒十善世間因果教。即提謂五戒本行經。是未出世善根器故。若依此義。人天教攝(云云)案云。非直小乘同於一乘。亦即人天一乘也。
言故論云處等挍量顯示勝故者。是第一卷文。遠云。處等者。第二七日是也。其第二七日。對於後時。比挍度量。顯勝於後時。自在天處。對於下處。比挍度量。顯勝於下處。
言決擇前後意第七者。既雖知教起前後。未知其教前後起所由。是故第七此門來。
言則如來初時至如中論者是者。中論第一云。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人言。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喜樂天生。有言。從和合生。乃至有言。從塵生。如是等謬。隨於無因常等邪見。種種我我所。不正法。佛欲斷如是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此初時轉小乘法輪諸外道)又為己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界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即生見疑乃至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此後時見將大乘初教即空法輪也)
言如維摩經中初三菩薩者。不二法門品云。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不二法門。會中有菩薩。名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無生法忍。是為不二法門(此為第一乃至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惠能見。而此惠無見不見。是為不二法門(第三二)如是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識。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自說已。仁者說。何等是菩薩不二法門。時維摩詰無言文殊師利嘆言。善哉善哉乃至文字語言。是真不二法門
言如楞伽經說等者。第八卷化品云。復說。如來遍知。何等夜大菩提。何等夜般涅槃。於其間。不一字。叉第卷云。何等夜證法。何等夜入滅。於此二中間。一字
言七或眾生華嚴經同教者。三十六卷云。爾時尊者舍利弗。承神力。見文殊師利童子以苦薩莊嚴。而自莊嚴。出祇洹林。遊行方。如是念。文殊師利菩薩俱行。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六千比丘眷屬圍曉。從自房去。來詣所。禮足辭退。向文殊師利。此六千比丘舍利弗共行弟子。皆新出家。其名曰海智比丘等。乃至爾時文殊師利。告諸比丘。汝等當知。若男子等。成就心。則佛地等(云云乃至男子等。成就如是大法。則能長養一切善根離生一切世間性。超出聲聞緣覺之地。如來家具足成就菩薩大願。行菩薩行。住菩薩地成就如來功德之力等(云云)疏云。鷲子向會如盲。何故此中乃云得見。釋以出本會故。承佛力故問若爾者鷲子亦是大菩薩。何不同在。問答寄跡。是聲聞故。同彼共行者。鷲子行。文殊同行菩薩。此亦如是。新出家者。未得羅漢果故。染習未除。明易迴故。又釋。新出小乘分別心家已。入三乘位。鷲子是三乘中法將。故引之。文殊是此一乘法將。方便引之。又疏第一云。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機二乘名。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故說此經。唯為菩薩。不攝二乘。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為寄對顯法。表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下卷云。或合具前四。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約一乘方便說。問。一乘方便迴心。與三乘迴心得法門。分齊云何也。答。若三乘迴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大悲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陀惠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大法門及十眼十耳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迴於五位法也。終南云。舍利弗身。在佛法中。義當聰明位。今舉為迴者。顯其行終具智惠相。
施設異相第八者。上來既雖明一乘三乘教義差別。辨教起前後等。未知依何異相三乘外別立一乘。是故第八有施設異相門。
言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說等者。論經初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自在天等。性起品云。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山等。今合引此經文故云也。
言論云此法勝故等者。遠云。就彼時處。以表法勝。謂此地法勝小乘及小住等故。在初時及勝處說在初時故。勝後所說小乘等法。在勝處故。勝下所說十住云云)問。化天。勝於下天。顯法勝者也。色界彌勝。何不在彼答。遠云。言此處感果故者。謂此欲界化天處。物有機感。又欲界地。其性勇健。凡所為作。果決能成。是故在此。感是根也。果是欲也。藏云。論云此感果故。謂機感在此。是故勝感是能感機也。果是如來起根酬之相也。又釋。表所詮真理自作故。寄化顯也。又二界。是難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要是欲界最極寄顯法勝故在也。又第七地報果位。在此天王寄顯十地法寬故。何者以第七地菩薩位故。攝上一乘。是出世位故。攝下二乘。表此十地通攝五乘故也。
言若爾者何故至如論釋者。問。若第二七日。勝於後時。得顯法者。初七彌勝。何故不說。答。遠云。思惟因緣行故。籌量於法。為思惟心涉境。故為行。所行境界體。非定性諸法同體。互相緣集。故曰因緣因緣集起。目之為行。因緣故。初不說。問。若爾者。本現八相。為利眾生。今既成。何故不因緣行。答。顯示自法樂故。初不說。問。何故顯己樂耶。
答。佛將欲說。先顯己樂。然後捨樂。為眾生說。彰悲深。眾生感荷聖恩。受行。問。諸法無量。何故因緣之義。經中亦名緣起緣集。假因託緣。而有諸法。故曰因緣起藉緣。故稱緣起。法從緣集。故名緣集。分別三。一是有為。二是無為。三是體。言有為者。生死法體有無生滅所為。故名有為。從業煩惱因緣而有。故名因緣。言無為者。所謂涅槃也。體非生滅。名曰無為。藉道而有。故曰因緣。此之二法。皆從前因。集起後果。是事緣起。言體者。即前生涅槃之法也。當自性。皆是緣起。其云何生死本性即是如來之藏。如來藏具足一切恒沙佛法。而此諸法一體性。互相緣集。一法。獨守自性。雖一性不性。一性諸法。皆如不性。故法界門別。生死既然。涅槃亦爾。同體諸法。互相集成。故曰因緣。亦名緣起及與緣集。此體中。復三種。一者有為如來之藏。隨妄為染。二者無為如來之藏。妄名淨。三者塵緣。論實言不共者。三義。一不共耶。佛法中。說有因緣餘道則無。故曰不共不共小。因緣大乘所知小乘不得不解。故曰不共三果不共因。因緣實性乃窮。餘不能究。故名不共
言謂此一乘要在蓮華藏等者。問。說此經處。是娑婆界乃閻浮提等及六欲天。何要在蓮華藏界耶。答。但依此經。染淨二出。鎔融相攝。有其四句。或唯娑婆。以本從末故。或唯藏。以末從本故。或雙現。以依藏而有娑婆染淨分。末依本故。經云華藏界娑婆世界此之謂也。或染淨雙絕。以就果海不可說故。此上四門為一出。鎔融無礙。隨說皆得。又融攝三重。一此覺樹下。即攝八會中天上。是故皆云不離此也。二攝十方無餘剎土。皆悉不離樹王下。三攝毛端塵內。等重之剎。猶如帝網有窮盡。以皆是此蓮華之所攝故。故云要在華藏界等。
三乘等即不爾在娑婆木樹等者。問。一乘中說樹。三乘中說木樹。若爾。菩提樹體。有二種耶。答。菩提樹體。一種。但機有淺深。教說類。非謂樹體實有二種。今就教開。不約樹體。如對水天琉璃人見水。隨彼所見演說琉璃說淨水。此亦如是。准思可知。
言三者主異等者。問。十身佛。與三乘三身一身佛。為一身佛耶。答。一釋迦身。隨應群機。教說種。非謂實有種。准樹可知。廢如綱目等說
言盡三世間者。第三五云。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故云盡三世間說也。
言答彼中初列聲聞等者。或本云。彼列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聾如盲顯法勝也。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今迴向一乘故。如是說也(有云。此後說難見也)解云。此後說上。云或眾生此世三乘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三乘之法。皆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如華嚴經同教者是故。故知。是在三乘位。長養根機一乘同教也。
言七者位異至餘位亦然者。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不思議佛法。為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義。而用括之。又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他悟如是云云)又云。此初發心菩薩。則是佛故。悉與三世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眾生皆同等。案云。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歸此得彼由彼此相即故。何以故。由六相方便諸位圓融故。故云諸位。在等位中也。
言東方一切至常供佛等者。賢首品云。或東方見正受。或西方見三昧起等(云云)疏云。論文中。四重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則西方故。是故不移東而西也。問。文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東設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見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非移動也。無礙。謂以東佛則是西佛故。常在東前。則是恒在西佛邊也。三身無礙。謂在東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動東身。常現西也。問。豈不分身一身在東。一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處。何成奇特。何得不可思議用也。是故當知。定不分身。四無礙。謂以入定則是出故。不壞入定常見出也。理實義中。具斯四重。然此意。為但顯彼菩薩功力故。初之二種。非此所辨。以初二則菩薩無力。問。此剎那入定。何因則是出耶。答。如幻師巾作兔。此兔則生是死。何以故有則是無故出等亦爾准思之。又此菩薩法界為身故。是故縱東方百千世界見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隨顯現處。不令現。故菩薩身。常在入定中現。恒在出定中現。無礙圓融難思議也。是故若向出定門中者。唯見出不見入。亦不見出竟時也。餘准也。
言此有十佛者。第三正覺十佛。第三說眾等身十佛。第四無著十佛
言此有十通者。第三九文。
言此有十明者。第三卷也。
言此有解脫者。第三九卷。
言此有十無畏者。第三九文。
言此有十眼者。第四二卷。
言此有十世者。第三八卷文也。
言此有十諦者。十地品五地文也。
言有十辨者。第三八卷。
言此有不共法者。第三一卷文也。

五教上卷指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