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九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從此已下。寄惑顯位。有十八門。寄顯斷故。諸教所說。以惑示位。種種異門。皆悉攝盡。然此諸門。亦有始終二教。所謂實斷實證之法。若望圓教。彼始終教。無非寄顯故通。然明始教所謂實斷證義。若望終教。亦是寄顯。未必實義。如是義門。諸教相望。寄顯約實。隨宜非一。
章分惑智二障顯比證二位者。惑障是煩惱障。智障是所知障。比位是三賢位。證位是十地聖。煩惱障者。地前所應斷者。所知障者。地上所應斷故。
章故梁攝論云地前漸除煩惱障等者。問終教大乘。地前斷煩惱障者。為是漸斷。為頓斷耶。答此斷惑相。出梁攝論第九。故彼文云。清淨位者。先於地前。漸除惑障。後登初地。漸除智障(已上)既言漸除惑障。似三賢間應漸斷除。然章主意。初住入心。頓斷惑障。而故留不斷。潤生攝化故。此即頓斷。非漸次斷。上文云。三賢位中。初即不墮二乘地。故於煩惱障。自在能斷(已上)既言初即。此即初住之初。即得不退。斷煩惱故。既言自在能斷。終教宗義。於煩惱等。不分見修。一具頓斷。何有漸斷少分之義。是故必定不分見修。初住之初。頓斷惑障。上文亦云。十解以上。名聖人。斷異生性障故。名聖人。是即斷分別煩惱故。得聖人名。不分見修故。修所斷煩惱。合斷。初住頓斷。終教宗義。而故留不斷。不取證故。問若爾。何故所引梁論。正言漸除。答此二障中。漸除惑障。非謂惑障漸漸斷除。先除惑障。故致漸言。然地前位。斷煩惱障。異說非一。漸頓不同。若依福成道基師者。初發心住。入心上時。斷煩惱障見惑種子。其修斷惑。故留不斷。二住已上。以修惑。為潤生受報。攝物利生。如是逕歷一大阿僧祇耶大劫。至第十迴向之最後身。九地修惑。各有九品。九九八十一品修惑。斷此各有無間解脫。修惑煩惱。總已斷盡然後即入初歡喜地。此時即與煩惱修惑一見。同斷十無明中第一無明。此即彼師攝論宗意。若釋論意。地前三賢。漸漸斷滅執取計名心中煩惱。異道基師等。所立義意也。問所引梁論。言地上漸除智障。若爾。此文智障漸斷。應非頓斷。論說明故。答此文不違頓斷之義。於二障中。先於地前。各斷惑障。後於初地。斷所知障。待先斷惑障。智障亦漸。言非謂智障地地漸地地漸斷。又一義云。既言地上漸除智障。此即證成智障漸斷。問若爾。惑障應漸漸除。言漸除故。答惑障地前先應除滅。智障地上。地地漸除。有何妨乎。
章又云地前雖得人無我下。出彼第十三。文云。法無我是本。人無我是末。若得法無我。必先得人無我雖復先得。猶未清淨。以根本未除故。證法無我。後方得清淨。法無我境。能顯四德。故觀四境。得離八倒(已上)我執必依法執而起。法執是本。我執是末。有我執者。必具法執。有法執者。未必我執。二乘空人。而有法執。得法空者。必具人空。得人空者。未必法空。二乘人空。未獲法空故。雖得人空。而未得法空。人空未淨。不斷本故□彌勒問論。二乘拆伏煩惱者。即此意也。梁論第十云。先於十解。已通達人無我。今於初地。又通達法無我(已上)此文初住頓斷惑障故。通達人無我。初地通達法無我。二空圓備。人空極淨。
章又云其人我執前十解中已除等者。梁論第七云。此人我執。前十解中。已滅除故。唯法我。未除故。顯入唯識方便(已上)前所引。第十一前於十解等文。亦此以意。
章又仁王經云習種以上等者。彼經下卷云。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性菩薩。乃至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已上)習種性。初位不退故。名為定人。
章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者。指事云。本業經未檢之(已上)然今檢云。彼經上卷。賢聖者字品中。入初住信發二十四願。說此願已云。佛子。住是住中。發大願已。過外一切凡夫。行十信者。令復修行無量功德。所謂十波羅蜜三空。無相。無願。無作空觀成就。即除我人主者眾生。漸捨諸見常樂我淨。三界繫縛無明漸破。伏斷一切業習故。厚集一切善法。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門。攝我心中。念念不去心(已上)既云除我人主者眾生漸捨諸見等。此即初發心住德行。此即初住。斷捨人執。即同梁論地前漸除煩惱障。初地已上。斷所知障。二障已滅。受變易身。不待勘經別文。彼經始終所設在茲(已上)有云。本業經下云。時諸大眾中。有百千天子。聞是法門。發初住心。捨凡夫法。修行伏忍。得入初住明觀法門(已上)發初住心。捨凡夫法。可為證也。言起信論者。彼論說三細六粗。其中執取計名。是煩障障。入初住時。即斷捨之。而故留不斷。潤生攝化。相續相者。初地所斷。即是法執所知障故。二地已上。斷相續等。此第一門。終教大乘。常途所談。斷障行相。
章故梁攝論云初僧祇斷煩惱等者。出彼論第十一。彼文云。約除皮肉心三煩惱故。立三阿僧祇劫。第一劫阿僧祇。菩薩心未明利。方便未成。正懃猶劣。是故實經一大劫阿僧祇時。方便願行地。此位功行樂時符。第二大劫阿僧祇。若以功約時。應經九劫阿僧祇。由菩薩心用明利。方便已成。正勤又勝。經時雖少。得功行多。功超八大劫阿僧祇。正經第二一大劫阿僧祇。第三大劫阿僧祇。若以初行約時。應經二十一大劫阿僧祇。由菩薩智慧方便正勤最勝。經時轉少。功行彌多。功起二十大劫阿僧祇。正經第三一大劫阿僧祇(已上)初標由三煩惱。立三阿僧祇劫。次下次第解釋經三阿僧祇劫。初阿僧祇。無有超劫。後二大劫。次第說有增加超劫。隨位增昇。勤行勝故。問皮肉心者。其體是何。答指事引攝論云。若以此名分別內法。或增或減。壞正理立非理。名肉煩惱。若以此名分別外塵。起欲瞋等。名皮煩惱。若以此名分別一切世出世法差別。離前二分別。名心煩惱。是故一切煩惱。皆以分別為體。廣如彼說。恐繁不集(已上)釋曰。自心計度。起諸分別。攝盡邪執。立法成義。名肉煩惱。如肉在皮與骨中間。緣外五塵。起貪瞋等。名皮煩惱。即是一切現行煩惱。如皮在肉外故。分別世間出世差別。名心煩惱。此即髓腦。在肉之下。此三煩惱。從喻為名。總而言之。皮肉心言。不可定體。隨所斷處。無定相故。於十地中。地地三心。立皮等名。三祇如應皮肉心。初祇所伏。名皮煩惱。第二僧祇所斷名肉。第三僧祇所斷名心。十地三心。所斷諸惑。皆以種子。名三煩惱。初地入心。異生性障。住心出心。第六識中。俱生智障。二地三心。皆任運起智障種子。如是等也。
章如梁攝論三十三僧祇中說等者。梁論十一云。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行人。於二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阿僧祇劫(已上)此是釋論所牒。本論文也五種人者。一願禁行人。是地前四十心。二清淨意行人。是初地也。三行有相行人。是六地已前。四行無相行人。是第七地。五行無相行人。八地已上。本論文云。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一信行阿僧祇。二精進行阿僧祇。三趣向阿僧祇。於十地中。地地各三阿僧祇。謂入住出(已上)天親釋云。為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為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為除心煩惱障。出初地。何以故。地地菩薩。煩惱有三品。上品名皮。中品名肉。下品名心。上品者。下品道所破。中品者。中品道所破。下品者。上品道所破。乃至第十地。其義亦爾。約此三品故。各立三阿僧祇。是故異部。執有三十三阿僧祇(已上)此即十住已上。乃至第十地。總通數之。有三十三阿僧祇劫。問大乘常途所說劫數。多分三大阿僧祇劫。總為菩薩修行劫數。何故梁論。設三十三阿僧祇劫。答三乘大乘。所說劫數。始教必定三阿僧祇。終教二門。不定僧祇。是通異界。常途三祇。不異始教。梁論所設。大有三阿僧祇。七阿僧祇。三十三阿僧祇劫。然梁論宗。三祇為本。自餘七祇。三十三祇。唯三祇中。異門引立。與三僧祇。相當不違故。梁釋論云。第三十三阿僧祇。與前三阿僧祇亦等。無有短長。義如前釋(已上)言如前者。前七祇處。會同三祇。故上文云。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以有別義。開為七數(已上。廣設如彼釋論)今指彼文。與三祇劫。不相違故。三十三祇。亦是大乘異部論師。立此數量。故釋論云。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已上)問三僧祇劫。七阿僧祇劫。三十三祇。其一劫量。分齊云何。答三祇劫量。是本劫量。七祇等量。皆以小劫。計僧祇量。梁釋論云。阿僧祇有二種。一謂阿僧祇劫。何以故。由此劫日夜半月月時行年雙等時不可數故。名阿僧祇劫。二謂劫阿僧祇。何以故。於此劫中。菩薩修行。若以劫為量此劫又不可數故。名劫阿僧祇。由前阿僧劫中時不可數。由復阿僧祇劫又不可數。經若干大劫阿僧祇。得無上菩提。今定三劫大阿僧祇。得無上菩提。不過不減(已上)三十三祇。以二種中。初劫為量。即當瑜伽法華論等所說。盡夜日時年少劫劫量數。此至阿僧祇。計三十三。其七劫量。準例可知。問梁論本釋。說三十三阿僧祇劫。然隋唐二論。同本異譯。而直無說三十三僧祇。故法相師。彈言。此方古德。以意加之。不許此義。今何引用彼論三十三阿僧祇。答大乘劫數。三大僧祇。根本所宗。菩薩所逕。然彼異部大乘論師。更以異門。立七阿僧祇。三十三祇。雖異部設。而攝論師。舉此濫用。以小劫等。數為僧祇。然彼不違常途三阿僧祇劫量。但隋唐譯。無此文者。梵本具闕。亦有異本。真諦三藏譯。有此文。本如見道前四方便。影似聲聞。列十信等。雖隋唐本無彼文言。梁釋是具。三十三祇。具是亦爾。隋唐二本。譯闕略本故。無此言。真諦三藏。豈私加之。何況經中。三十三祇所說有之。論正契之。本業經上。設十住等。三十心已云。佛子是三十心。入一乘信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廣行大心。三阿僧祇劫。行伏道忍。方始滿足(已上)此以三賢時。分為三阿僧祇劫。最勝王經第五。依空滿願品。如意寂光耀天女菩薩。為大梵王等。設甚深法。會中有五十億菩薩苾芻。欲退大心。聞此深法。堅固滿願。更發大心。勝進迴向。善根不退。如說修行。九十大劫。當得解悟出離生死。佛為授記。汝諸苾芻。過三十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同時作佛。皆同一號。名願莊嚴門飾王。十尊具足。三十三祇。即十地間。約入住出。為三僧祇。爾時彼苾芻。居十迴向。迴向之終。既得此記。十地三心。各三祇故。即成三十阿僧祇劫。本業三賢名三僧祇。彼此合成三十三祇。
章如地持云二障三處過謂地前地上及佛地者。彼論九云。如是十二住菩薩。三阿僧祇大劫。煩惱障分染污。彼三住。煩惱障分染污斷。歡喜住。惡趣煩惱分斷。增上中煩惱分。一切不行。無開發無相住。無生法忍。清淨相續。煩惱染污分。一切不行。最上菩薩住。一切煩惱習使障斷。入如來住。智障染污分。有三種。一者皮。二者膚。三者骨。歡喜住斷皮障。無開發無相住。斷膚障。如來住斷骨障。一切障清淨。於此三住。智障斷。餘住隨其次第。真實莊嚴(已上)此一段文。初示三度過煩惱障。後明三處過所知障。言三處者。初地。八地。佛地是也。於此三處。各過二障。地持論者。即瑜伽菩薩地舊譯本也。瑜伽地持所說意云。入初地時斷惑。惡趣之分別惑。及伏上中二品修惑。多分見惑。發起惡業。從多為論。故云惡趣。理實見惑。亦發善業。大乘宗意。一切發業。正是分別煩惱能故。初地入心。見惑斷種。修惑唯伏上心非斷。瑜伽三十八云。於極歡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已上)此是初地斷伏煩惱障之相也。此煩惱者。俱生煩惱。第六識相應煩惱。初地已上。能頓伏盡故。第八地中。斷前所伏。任運起惑。上中二品。其中品惑。總不現行。瑜伽論云。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行(已上)皆永斷者。斷上中故。皆不行者。伏下品故。慈恩法師。作此解也。舊本言略。唯云煩惱染污分一切不行。新本文言。義意分明。十地滿心。金剛定時。頓斷一切修惑種子。一往據文。八地斷惑。然據實義。但斷惑種體上。有其不調柔性。名斷粗重。非斷種體。玄奘三藏作如是解故諸修惑。十地唯伏。不斷種子。至金剛心。頓斷其種。上是煩惱三處過也。言所知障三處過者。即是初地。八地。佛果。如次除斷皮膚骨障。亦名皮肉心。新名皮膚實。三粗重此三處過。俱斷種子。次第微細故。皮等前煩惱中。言最上菩薩住。據金剛心。舉無間道。今智障中。如來住者。約解脫道。習永除故。地持論意。所說如是。如是成義。即法相宗。常途所談。不違彼意。論煩惱障。成立八地斷種義者。唯是寄顯。非是實義。八地初心。永伏煩惱習氣。地地與智障習。解脫道時。一時除盡。是故還成本宗實義。
章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等者。彼經三身品中。有七復次。說三所由。此據七卷金光明經。于後義淨三藏來。同本譯成十卷。名金光明最勝王經。言伏道是地前者。地前賢位。未得無漏。故唯伏滅煩惱種子。應生現行。力用功能。不令生現惑。名伏煩惱。地前有漏對治道力。皆有如是伏滅功能。言起事心是第六識者。第六意識。向外緣境。事類森羅。隨境分別。一切煩惱。隨煩惱等。心所相應道行。別境相應染污。分別計度。相續不息。如是粗強種種染心。地前諸位。修對治道。伏滅制斷。此隨事等。了別染污。專障此身隨類作事。伏滅此故。至佛果位。感得化身。言法斷道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等者。初地已上。得無漏智。正斷種子。即是真實斷道法體故。云法斷道。根本心者。是第八識。諸識本故。故此第八。名為本識。其第七識。本識為所依根住在。言依緣者。此末那識。依賴耶住。還緣賴耶。計我我故。末那相應四種煩惱。初地見道。以無漏智。斷其種子。二地已上。地地漸次。斷其習氣。故至佛果。得成應身。問其第六識相應二障。何位何時。斷種子等。
答此寄顯門。似於地前斷此。感成如來化身。而彼伏道。非是種斷。而實地上隨應。地地漸斷智障。俱生煩惱。金剛心斷。若順法相。初地已上。由第六法空智觀。伏末那二執。成法空無漏。非是斷盡末那惑種。今轉約就此宗終教。初地見道斷末那惑種。言勝拔是金剛位者。金剛心位。是因位最上勝。拔出二障根種。究竟處故。此時一切二障種子。一時頓滅。異熟賴耶。有漏雜染。極至此時。次剎那時。是解脫道。佛果初念。諸惑習氣。諸有漏法。異熟執等。乘捨除盡。若轉約就終教意者。根本無明。極細智障。賴耶相應。因位最極。無漏勝拔道。斷盡此障。證得法身。攝大乘說。轉去藏識。證得法身。轉識得智。轉第八識。得圓鏡智故。此是唯識佛地五法。三身相攝之中。一師所立。此三道三身義。慈恩義林三身章中。引用金光七復次說。此三道義解釋。異此有人之義。此有人義。順始教宗。轉約終教義。亦如上可知。
章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等者。遍計所執。體性都無。本來無有。既無體性。何是可斷。知解無體。即悟所執。不同染分依他可斷。言染分依他性應斷滅故者。有漏雜染。名染分依他。諸根本煩惱。隨煩惱等。是染依他。伏斷正斷此諸惑種。即得轉依極妙果故。言在纏真如修令淨故者。伏斷除滅煩惱障習。顯證本有真淨理故。圓成實性。在惑纏中名性淨法身。開顯纏裹。名修成法身。
章八寄四障以顯四位等者。此四障。四位。四行等相。一經之中。未必皆說。數部經論。合成為言。無上依經。說闡提等四障。信樂等四行等。佛性論中。亦說常樂我淨。四德波羅蜜因果。仁王經說金銀等四轉王報。彼此經論。和合織成地前四位。佛性論中。說佛子四義。文義不難。不具科釋。
章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等者。此合無上依經。佛性論。梁攝論文。織成為四。問大乘光明等。四種三昧。為實局地上四位耶。為當不爾耶。答此既寄顯。未必定然。定賓律師飾宗記云。次新地上復修四定。亦如唯識第八卷說。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西明法師云。此之四定。若辨位地。未見誠文。舊諸師說。初之四地。名大乘光明。五六七地。名集福王。八九十地。名為賢守。金剛菩薩。及諸如來。名健行定。今詳不然。如唯識論。於十地中。漸修十度。復修三學。以攝十度。此之四定。即是定學。定學即是靜慮度攝。靜慮既在第五地修。明知。四定在第五地。然彼論中。四門。三攝。一自性攝。謂以戒學。唯攝戒度。定攝靜慮。慧攝後五(謂般若方便願力智也)二助伴攝。三與十度。皆具相攝。三隨用攝。戒攝前三。定攝靜慮。慧攝後五。三皆攝進。四隨顯攝。戒攝前四。定攝靜慮。慧攝後五。準彼自性及隨顯門。此之四定。局定局在五地。若隨用門。通前五地。若助伴門。即通十地。論甚分明。何因不見。良由五地名極難勝。真俗二諦。行相相違。一智雙證。極難勝故。故此四定。為此智依(已上)此中引舊師。與今章主。一地退進。分四定。是同。此即飾宗記主所判。若依章主。唯是寄顯。非是實義。論其實義。應如飾宗。問因緣等。四種變易。其相云何。此四理實成四種耶。答四種變易。依名明義。初二因緣。後二報果。所以然者。因謂無漏業。因即緣故。立因緣名。方便謂無明住地。不了無相故。菩提眾生謂為實有。緣彼發願。然論其體。四種生死。皆是果報。故名生死。而初約因立果報名。第二約緣以目果報。第三有有。正就果報當體為目。有是有為。無常。都名念念無常。故名有有。言無有者。目最後念。此後無有復生死故。初二為因。後二果體。如初地菩薩。初二為因緣。受變易身。經二大阿僧祇劫。具歷十地。今此如是具經十地。是變易報。今章主意。始終皆報。初二約因及以緣故。既是寄顯。非實義故。法相燈師。不許四種變易配對十地。今既寄顯故。無所違實義。十地皆果報故。
章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等者。闡提。我報通二章故。畏苦緣覺捨悲。名為後二。不通煩惱。言正使地前除等者。此證智障頓斷之義。地前除是。故留不斷。約應斷盡。言地前除。十地之間。唯除習氣。
章解云及因者煩惱障種子等者。種子名因者。種子即是親因緣故。無明習氣。名智障種子者。習氣名言。通種子及餘習。恒續緣慮。練習氣分。熏起成種。是故種子。名為習氣。問何故三地終心。鄰近四地。斷盡二障修惑。答已前三地。相同世間。四地已上。寄在出世故。三地終心。將入四地。斷盡二障正使種子。出世已後。唯除習氣。言上來多約終教說者。上來諸說。少分通始教故。云多分終教。且如此第九門。三地終心。斷盡二障種子。進非始教。始教金剛斷煩惱故。退非終教。終教初地盡煩惱故。而三地盡二障。故越始教。即是終教大乘意致。
章解云以三地終心位得上界定等者。第三地中。得四禪八定。得定軌則。亦斷下地惑。得次上地定。斷欲界惑。得初禪定。離初禪染。得二禪定。乃至離無所有處欲。得非想定。欲色二界。名有色界。約處立名。斷有色界煩惱。名斷色煩惱。離無色界染。名離心煩惱。無色界報。唯有心識。無五根等。故約處立名。號斷心煩惱。四地已去。捨離三界色心煩惱。色習配對地位。次第漸細。相狀易知。
章故本業經云七地以還等者。出彼經上卷。七地已前。未自在位。三界色心。二界煩惱已滅及二惑習並果報滅。八地已上。色習無明。心習無明。二習無明。漸次滅盡。顯示自在未自在位。
章十二依三無性論寄滅二性等者。見道位中。滅分別性。分別性者。遍計所執。當情現相。體性都無。人見道時。以無漏智。知體本無。名棄所執。故云不得。依他滅者。是染分依他。煩惱染污性故。
章十三依雜集等論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等者。文中為二。初標顯。二何以得知下。解釋。亦二。初寄顯義。二如實義。初中亦二。初問。二如分別我見下。答。亦二。初明見惑。二明修惑。初中亦二。初立理。二是故當知下。結成。初中亦二。初舉我見。言妄計即蘊離蘊我者。計五蘊與我是一非異。名即蘊我。謂色即是我。乃至識即是我。若我大。色亦大。色小我亦小。乃至識蘊大小皆爾。計五蘊與我是異非一。名離蘊我。我大色小。色大我小等。等言等取非即非離。我體與蘊非即非離。異前即離兩邊。唯識第一。舉所執我。出此三種。彼論亦出三種我見。一者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緣造業。受苦樂故。二者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者執。我體常。一至細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一者已下唯識全文)二如佛弟子雖居凡位下。難破。亦二。初約入見道。二若言雖無現行下。約資加位。佛法行人。雖未至聖位。信無我理。不起我見。雖未至得資糧加行。必住無我人空信解。
章又以任運所起煩惱下。二修惑。已前雖無定相見惑。為顯見道無我真理。寄見道位。斷此顯理。今此中意。雖無定相任運煩惱。寄修道位。斷此證果。見惑障理。一具斷已。理性顯了。是故喻之以彼石焉。修惑迷事。斷一品已。餘殘森起。品類眾多。如絕藕絲。此即粗細品數多故。是故寄修漸漸斷滅。證後三果。待對見道一具迷理。是故修惑微細難斷。
章如實義者下。二如實義。亦二。初顯示義理。言如實義者。□亦住正理。建立義者。今指終教所設宗義。立此義理者。名如實義者。此義意致。非是別有見修二惑。唯是一箇煩惱所知。而有粗細理事差別。是故先斷粗。後斷細惑。由此有立見修道名。非是惑體定相令然。二如末那煩惱通二位斷下。引證成義。末那煩惱。始教宗義。唯是俱生四惑而已。今此終教如實義者。唯以粗細。寄見修斷。入見之時。斷末那種。修道之位。斷餘殘習。無相論中。建立八識。梨耶為第一。末那為第二。言執識者。是自末那。此識專執我故。相應法者。無明我人貪慢四惑。心王緣第八相應慧數。正起我見。至羅漢位者。金剛心時。斷最後習。極細微習。解脫道盡。見道十六心時。與意識惑。合斷末那相應惑種。其餘殘習。修道斷盡。言無性攝論者。入見道時。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如前已明。不同始教三乘聖者。金剛心時。方斷末那諸惑種子。
章謂十解等除邪師等者。十住除邪師所起煩惱。十行除邪教所起。十迴向除邪思惟自審思察分別煩惱。此即漸次深細計度。是故伏除。如是次第。
章又以邪師邪教所起寄資糧位伏等者。資糧位中。有四十心。四位通伏邪師邪教。漸次深勝。伏道進修。或十信。十解。伏邪師所起惑。十行。迴向。伏邪教所起惑。隨義思準。十迴向後。別修四善根。為見道近加行。此時即伏邪思惟惑。此是頓伏。前資糧位。唯是漸次。
章十五說於俱生內六七識惑等者。七地已前。第六生空及法空觀。常有出入。第六地中。多分無相。少分有相。第七地中。是純無相。而入無相。有加行心。七地已前。出生空時。六七二識。皆有漏心。故末那四惑及意識惑。即有現行。八地已上。俱生煩惱。永伏不起。第六生空。恒相續故。今無漏者。第六生空故。第七惑人執不起。不遮法執。第七法執。不違第六生空觀故。此寄有功無功為言。故有寄言。顯非實斷。
章十六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等者。此意說云。第六識俱生煩惱障。至第四地。伏滅除盡。此即初二三地。頓伏三界。漸伏九品。至第四地。伏俱生身見。此即九地各有九品。於第七地。伏末那煩惱。八地已上。唯有所知障。指事釋此。具引瑜伽第七十八。解深密經□□□。等。三隨眠配此而明。然彼羸劣隨眠。六七二地所伏所除。即第六識第九品惑。貪瞋等及我見。後四五念已後所起。微細煩惱。非是第七識中煩惱。
章以十一無明者即十地及金剛心所斷。十一重所知障等。異生性障。邪行障等也。
章以二十二無明寄以顯之者。即前十地及金剛心所斷。十一重障。各開二愚及其粗重。通成二十二愚。愚即無明。多是所知障故。然初異生性障中。有分別二障。煩惱障在中故。金剛所斷。具有六七識中。二障等。自餘純是所知障故。二十二愚者。初地二愚。一執著我法愚。二惡趣雜染愚。第二地二愚者。一微細誤犯愚。二種種業趣愚。第三地二愚者。一欲貪愚。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第四地二愚者。一等至愛愚。二法愛愚。第五地二愚者。一純作意皆生死愚。二純作意向涅槃愚。第六地二愚者。一現觀察行流轉愚。二相多現行愚。第七地二愚者。一細相現行愚。二純作意求無相愚。第八地二愚者。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第九地二愚者。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第十地二愚者。一大神通愚。二悟入微細祕密愚。佛地二愚者。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者愚。二極微細礙愚。此十地二愚。各有一粗重。即十種粗重也。
章為護十地故為令眾生於十地中等者。十地證位。甚深廣大。邊量難測分齊難說。是故如來託種種門。設十地地法。或寄三學。或託五乘。或施戒修等。或十波羅蜜。明其分量。定彼涯限。為令人不起證悟慢執故。令人易悟了知分位。若不爾者。於十地法。以淺為深。以深為淺。故立此門。定位淺深。上來十八門。寄顯斷惑竟。
章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設其體性等者。圓教之法。一切法門。不分別相。不事小徑。唯是一聚一段一具。而是無盡周遍無際。且如煩惱。小眾教中。唯談煩惱障分。不明所知障相。始教大乘。於二障中。各開分別俱生二門。二門各分現行種子習氣三種。現行種子。合名正使。總名正使習氣二種。終教大乘。不分分別俱生二門。唯安正使習氣二門。或立現行種子習氣。頓教離言絕想法門。不可言論一異等故。今別教宗。不分二障差別不同。不開正使習氣等別。既不分異類。故不論體相。唯約功能。顯惑障相。以障法義為惑能故。所障法義。圓融無礙。故能障惑。亦一即多。是故斷時。一斷多斷。證亦一成多成。亦一多皆是染淨一具一聚。普賢行品一障一切障。小相品一斷一切斷。恐繁厭。自下文相易見恐繁。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