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三)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種性義下
十三。終教已上佛性遍非情歟。
十四。闡提謗大乘斷善三類同異。
十五。生佛二界下增減。
十六。同教主伴。
十七。六決定。
已下終教
十三問。終教心佛性遍非情歟。答。章遍一切眾生。除草木等(云云)付之。既云真如性中立種性(云云)真如之體豈不遍非情乎。答。異義往往。只可任高祖定判也。唐經三十第八真如相迴向中。說真如之百門德。第九十六德云。無有少法而能懷亂。令其少分無非覺悟(文)大疏五(下)云。九十六云○無非覺悟者。如遍非情。則有少分非是覺悟。況經云。佛性除於瓦石。論云。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覺性。故應釋言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如涅槃等。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本絕百非。言亡四句。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起信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說名智身。遍一切處。此既二相相性即緣復即性故。無少分非覺悟者。況心為總相。又融攝重重哉。抄十二(下)云。九十六云下○就此段疏文。為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許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梟鏡屭塊以成於子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為邪見。不異外道。眾生計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說無情同一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彼本文意。約於真如自體遍故。真實之性無有二。故涅槃經說。第一義空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樂性。攝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智性體無二故。如是等文。諸經具有。今謂此釋太即大過。失情無情。懷於性相。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涅槃何以揀於瓦礫言無性耶。廣如別破。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非情非一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緣等。一如涅槃者。揀去牆壁瓦礫等故。二無覺不覺者。真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悟。以無情性融覺性故(文)
問。圓教心非情可覺性乎。答。有情之覺性。融非情之相故。下章種性甚深。通依及正(云云)玄記第十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云也。難云。若性相相融之義者。終教既事理無礙之宗也。佛性豈不通非情乎。故知圓教心。直非情可有覺性也。故密宗非情有性之義立(云云)如何。答。且他宗異義不能委細。自宗處處解釋。圓教心。以性融相之外。不許直有覺性也。故依性起品。如來成正覺時。悉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入涅槃經文。釋一成一切成之義。鈔十九(上)云。約性即一真法界。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性相交徹。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今經正約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成皆成。謂以佛之淨性。融生之染。以佛之一性。融生之多人之多染。生隨一真性。皆如於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會萬類相融為佛體。無不皆成○頓教多同約性四門。終教即同性相交徹○由此有云。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說無情有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說言諸佛眾生不成佛也○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假同邪見(文)有云者。餘師釋歟。雖然眾生引用之。知一同之義也。又上疏五下釋。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等釋。終教之義也。泯緣從性者。頓教之義。性相相融者。圓教之義也。此等解釋。皆約性相相融也。玄記皆通依正之釋。因果依正等。融佛果解釋也。有重重問答。委細可見。但終教。以真妄和合之緣起為宗故。成以性從緣差別之義。圓教依法性融通。情非情之相融即故。覺性融通非情也。抄十九上有云者誰人乎。探玄第十六云。八通局門者。問。此性起唯據佛果。何故下文菩薩自知身中有性起菩提。一切眾生心亦爾。答。若三乘教眾生心中。但有因性無果用相。此圓教中盧舍那果法該眾生界。是故眾生心中亦有果相○問。既局佛果。何故下文通一切法。答。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若圓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具三世間○是故局唯佛果通遍非情(文)章智論白石等(云云)集云。智論三十六云。法性名為本分種。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諸佛賢聖。以智惠方便持戒禪定。教化引導。令得是涅槃法性(文)
尋云。若如所引文者。智論心。在非情名法性。在有情名佛性。而法性名為本分種(云云)智非情上。談真如見。又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云云)世間法中者。專指非情見。爾者何證有情佛性之義乎。答。一義云。諸佛菩薩。令得是涅槃法性等(云云)知以真如之法體。約眾生名涅槃法性也。但名法性等。真如之體。通情非情之義也。諸佛賢聖令得涅槃等。佛性義也。智論文可勘。疏一下(釋題目處)云。第十泯同平等者。余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以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文)抄五(上)云。一鏡喻境。一鏡喻心。燈喻本智○言本智雙入者。智性色性本無二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故此智性入心入境。言心境重重者。合兩面互照○以本智為能照。心境皆所照○疏又即心可境界之佛下。第二取兩鏡及一尊容。以合尊容喻真佛故。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則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者。即兩鏡之重重。與本覺性一者。即尊容之雙入(文)抄十上(須彌頂上偈讚品第三勝惠菩薩處)云。疏今此經宗下。結示正宗○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非實故。說檣壁言無佛性。以性該相。無非性矣○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
復古云。故知○下。引證此在非情數中。即諸法自性也。在有情數中名涅槃性。涅槃即所證佛性也。論文甚明。或謂令學者遍執。論文並無此義者誤矣(文)章中眾生亦爾(云云)涅槃經二十七師子孔品云。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酪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寬當得故。故言有酪。眾生亦爾。悉皆有心(文)章寶性論(釋如來藏經)向說闡提者。問。向者指經說時歟。指論文段歟。答。寶性佛性二論。同釋如來藏經。顯一性皆成義故。向者指般若深密。云五性教也。故疏一上云。是知。前來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經。皆是未說法華之前。就其長時之定性無性。非永定永無故。寶性佛性等論皆說。以一闡提謗大乘因依無量時說無佛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文)章又佛性論。若爾者云何者。次上論廣破無性故云若爾也。章謗大乘因一闡提因等者。大乘即闡提之因也。長時輪轉等者。果也。涅槃經高貴德王品云。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趣故名一闡提(文)三趣者三途也。
十四問。一闡提謗大乘斷善根。此三類同也可云歟。答(云云)兩方也。若云有差別者。楞伽經中。說闡提焚燒一切善根(云云)涅槃經中。以斷善根故(云云)知闡提斷善一體也見。況當章所引佛性寶性二論。闡提者謗大乘者也云。思經論說相。闡提等三類。無諍一體也見。若云爾者。涅槃經現病品。畢竟死之中。出謗大乘五逆罪一闡提三種人。是三種人。亦復如是(云云)若闡提謗法一體者。何各別可出乎。加之西天之境。始終聞小之輩。立大乘非佛說義。既是謗大乘也。而證果聖人也。何可名闡提斷善者乎。爾者闡提等三類各別也見如何。答。依元曉大師。解釋闡提有二種。一別一闡提。謂起大邪見斷善根者(云云)是即斷善謗法具足。名一闡提。經論多分。說此一闡提故。或謗大乘斷善根等也。二通一闡提。謂未發大信。乃至小乘四果。皆入闡提位(云云)是雖名闡提。未必斷善謗法。爾者畢竟死中。謗大乘者。別一闡提。一闡提者。通一闡提歟。又探玄第一釋皆正非機云。如提婆達多一闡提須(云云)爾者提婆闡提聞。而提婆不斷善人(云云)此等異義期後勘。先今章。一闡提者。必謗法斷善義也。又大乘非佛說等之小執輩。依元曉師者。通一闡提也。不可攝。今章別一闡提也。元曉大師金剛三昧論(如上引)
瑜伽略纂云。阿顛底迦。畢竟之人。一闡提迦有種性者。對法論說二俱斷善(文)遁倫記亦同之。栖復師要集引安國法師義云。善有二。一者有為善。二者無為善。今斷有為。有為復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今斷有漏。有漏善中復有二種。一福分善。二解脫善。今斷福分善。解脫分善中復有二種。一加行善。二生得善。今此斷者。唯斷生得善。生得善亦二。一種子。二現行。今唯斷現行。問。經云斷一切世間佛種。如何通會。答。據斷種用全不生現行。非斷種體亦不相違。現行有三。一自性善。謂善十一。二相應善。謂與信等相應心心所遍行等。三起善。謂身語色聲。今起邪見三善皆斷(文)
瑜伽第一云。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應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文)對法第一云。唯欲界上上品邪見。能斷善根非銖故(文)
問。斷善者必經無量時歟。答。從法師百法顯融抄中。現生續善。當生續善。現當不續。經長時等之四句。可見之。但今論云依無量時(云云)又大疏長時定性無性(云云)爾者現當續善等之類者。不可云一闡提歟。
章離有離無故(文)折云。由前論廣破小乘執有執無。今明佛性眾生本有。離前有無之執(云云)
章三者失同外道等(云云)佛性論第一(取義)一無窮過失。無因而立定無故。二不平等過失。如謂石女兩兒一白一黑。不平等者。不相應云事歟。無因為論故。三者失同外道(云云)
破薩婆多等無佛性之執。可見論。
佛性有無了不了事。佛性論第二云。言有性者。是名了說。言無性者。是不了說(文)
生佛增減等問答科。
義苑義。但略細科註大段。
問若依下二
初問七
一眾生有盡難。
二若如下後佛無化化。
三所化無下行闕成佛佛。
四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五如其下自語有盡盡。
六又如下損不損非理理。
七依如下總指六難立無性。
二答七
初答生界有盡難。
二設避下答損不損非理難。
三又文下答後佛無化化。
四何以下答自語相違違。
五又為下答佛德有盡盡。
六又若下答利化行闕闕。
七是故下避失成非。
復古。集成義多同小異。
問若下問三
初生界有盡問三(初生界有盡難。二若如下行闕成佛佛。三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二如其下生界無盡問。
三依如下無性善成問。
答若下答二
初總通諸妨。
二又為下委破餘難。
集成答中細科委。細也。繁故略之。起信疏但有生界有盡之中三問。
折薪義。略註大科。
問若依下付生界有盡問五
一闕行成佛難。
二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三如其下自語相違違。
四又如下損不損非理理。
五依如下安立無性成四難。
答若下答
一立生界無盡但遮四難。
二又為下別破初二難二。
一責佛德有盡難。
二又若下責闕行成佛難。
問。四難之中何破初二難乎。答。折云。前四難中。今別破前二難者。以後二難中。自語相違但遮救。而已。損否違理。但立理以行。皆總答中之通唯前二難。是彼所立正義故。今反質破也(文)
章佛地論等建立無性事。佛地論。
折云。言佛地論等者。等取瑜伽顯揚地持等論(文)
十五問。於眾生界起增減執者。五見中何所攝乎。進云。大邪見者(云云)付之。增減之見。即應常斷。是以章文。斷見減見常見增見等(云云)如何。答私記義也。
唯識論第六云。三邪見。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執(文)私記云。五見中何見乎。答。是即邪見故。章引○付之。凡尋增減兩見。是計斷常故。可邊執見何。云邪見乎。答○故俱舍論云。一切妄見皆顛倒。轉應名邪見。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云云)又法花經云。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云云)玄贊釋云。五見名邪見。非要撥無方名邪見(云云)
章是故經云(云云)折云。即不增不減經也。即連前所引(云云)
章又文殊般若經(云云)折云。一本二卷題中加摩訶字。曼陀羅仙譯○今引初卷中文(云云)問。眾生界之不增不減。唯約理性歟為當如何。答。約事理共不可有增減也。付之。且若約事相差別者。雖眾生界多。漸漸成佛。豈無減之義歟。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義則有減。但未盡故(云云)如解釋者。可有少分減之義見。如何。答。清涼大師處處解釋者。對初教之立一分無性為生界不減之義故。終教之中。約理性平等之義。成立不增不減之義。是則為破始教之義。專約一理法性許也。非許於眾生事相分減之義。是以初地十願中。說十無盡界。謂眾生界。虛空界等也。眾生界之無盡。豈獨約理性乎。又普賢十願之中。段段皆說眾生界虛空界無盡界之義。即眾生依世界。世界依虛空。虛空無盡故。世界無盡也。世界無盡故。眾生無盡也。既眾生事相無盡也。全不可有增減之義。但義則有減之解釋。舉始教相宗宗義也。若終教實義。約眾生事相。許分減之義者。豈不墮若有漸損必有終盡之難乎。起信論云。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云云)既無邊也。豈約事有增減乎。疏一上云。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說一分眾生既不成佛。名生界不減(文)又云。一理齊乎。故說生界佛界不增不減(文)抄三(上)云。謂法性既同。設一切眾生一時成佛。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以生佛界即是法性。不可以法性增法性。喻東方虛空是眾生。西方虛空是佛。不可以東方虛空添西方虛空。全東減西增。不增不減經。大般若等經。皆約一性平等而說(文)
唐經十行品云。不增眾生界不減眾生界○何以故。菩薩深入眾生界。如法界。眾生界法界無有二。無二法中。無增無減(文)疏四(下)云。此文照著。而末學之徒。但謂一分眾生不成佛故。名不減生界。深可悲哉(文)
抄十一(下)云。疏此文照著末學之徒下。結彈法相師。已如玄中而云。但謂者。然其所三亦有此義。但非究竟耳。以生界有二義。一者性義。即眾生是法界義。二者分義。謂眾生相。若依究竟相即同性。約理平等。但取分義。眾生成佛義則有減。但未盡故。故言無減。即少分之義。非究竟理故可悲也(文)心云。然其所立亦有此義者。法相師。亦約理性雖立不增減之義。而以此不為究竟盡理之義也。約眾生事相。以有無性為不減故。約事約理義不等故。義則有減者。約有性故。但未盡故者。約無性故。即少分義者。少分減有性。少分不減無性云心也。貞元疏第一云。若言一分不成者。但是不盡非不減義(文)若依○相即同性者眾生事相。自本同性無盡也(為言)亦理平等者。亦一法性故平等也(為言)
瑜伽別抄(慈恩大師)云。不增不減經云。眾生界不增減。不增減者。知無有畢竟入涅槃者。若有定性入無餘依。彼經應云眾生界減。解云。約眾生界理性真如之理無增減故。又解。彼云眾生界不增減。而不說言眾生不增減。界者總說眾生界際。非約眾生而說故不相違(文)方抄多同也。疏四(下)云。第二徵釋中○釋心云。以菩薩深觀生界。同於法界無增等故○上句是不異義故云如也。下句是相即義故云無二○此文照著(云云)心云。經眾生界如法界者。眾生事相無盡事。如法性無盡。即譬喻之如也。一義云。眾生事相無盡事。依無盡之理故也。理事相順之義也。故事無盡。復依法性也。
行願品別行疏云。三虛空界盡下○准十地經有十無盡界。今此有二。謂虛空眾生。於眾生中。開出業惑故成其四。眾生無盡。一一眾生。有多業惑彌顯無盡(文)眾生無盡。一一眾生(云云)知約事眾生無盡也。
問。虛空喻通事理不增減歟。答。可通也。通事者。初地十無盡界。並行願品等。虛空眾生同無盡故也。折引抄三上文了云。問。若據上說唯一性平等。此約生佛之性說可。若約生佛之相豈無增減耶。答。亦有此義。但不可執為了義。今約敵對故一向非之。若欲取者。亦是一義。清涼云。以生界有二義○非究竟理(上皆抄文。云云)全引十一(上)文。此記心。義則有減等釋者。疏主自義心得歟。縱雖自義。不可執為了義(云云)知不正義也。章又本皆發弘誓願云等文。闡提菩薩成佛不成佛事。十住品抄委細也。但今章未必云大悲闡提菩薩只四弘通願心歟。
章不謂彼過墮此宗(云云)復古云。是故下三結過。此上諸過。是法相宗立此以難性宗故。云不謂彼過彼即性宗也。還墮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過。設難之家為此。受難之家為彼也(云云)
折云。是故下。結前過失皆墮已宗(云云)
章種性必是有為(云云)瑜伽云。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此能為法因(文)又唯識論等種子。必有剎那滅義故問也章又彼論中如來藏等(云云)起信論自體相熏習文。又四鏡中因熏習鏡文也。皆取義引之也。寶性論及彼真如性(云云)論云。無漏法界中。依如來藏有四種義。何等四種。偈言。佛法不相離者(不空恒沙德)及彼真如性(如文章)法體不虛妄(涅槃體實)自性本來淨土者(涅槃本淨取義)六根聚經者。現流布歟。未度歟可檢。地持種性粗相(云云)指事云。第一卷云。是菩薩種性粗相義已略說。餘更義唯佛世尊能既定知。又瑜伽云。應知。是名能此菩薩種性粗相決定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案云。已略說粗相。以其實義推於世尊不宣說故。由此明知。非究竟種(文)
問。寶性論心。從無始來畢竟諸法體(云云)爾者以真如為體歟。為當以六根為體歟。答。章云。取彼畢竟真如理(云云)付之。見論文。六根如是。乃至諸法之體故(云云)文相起盡。以六根為諸法之體見如何。答。既如來藏之四義之中。及彼真如性之偈釋故。諸法體者。決定指真如也。若六根者。但有情自體也。何可云諸法體乎。但六根如是等者。真如諸法之體故。六根從無始世。以真如為體云心也。故章釋。約眾生取真如等(云云)
問。涅槃經心。第一義空者理智中何乎。進云。第一義空名為智惠(云云)付之。抄十上須彌頂上偈讚品云○六度能生菩提故。為菩提生因。佛性能了菩提。明知。佛性之體即是了因。言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者。揀異智惠性也。然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惠。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為智惠。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惠。但名法性。由在智惠故名佛性。以性從相。即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惠故。檣壁瓦礫無有智惠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檣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于何非性故。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云。以色性即智性故○今分性相故分二義(文)諸法無行經云(等文)無行經上卷云。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眾生。是名種性。世尊。云何是事名為種性。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文)
十六。問。同教心主伴具足之義歟。答。進云。並皆具足主伴成宗(文)付之。主伴具足者。別教一乘事事無礙也。義如何。答(云云)折云。言主伴成宗者。此約攝前諸教。三乘所明種性為伴。能攝一乘為主。主具三一。主伴同成一宗故。云以同教故。既是同教。必攝前三乘以為方便故。云攝方便故(文)
集云。初同教太一曰。謂此經宗通有同別二教。主伴成宗。又曰。花嚴是主。餘經是眷屬(文)復古云。而言主伴成宗者。此有二義。一依鎮國曰。以別該同。皆圓教攝。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即事事無礙。猶彼江水入海亦鹹○二依孔目○此是一乘為主。三乘為伴。可然。是法花同教攝也(文)
此復古心。初釋依清涼大師大疏一上義理分齊之初釋等。花嚴同教必事事無礙故。雖同教有主伴具足之義(為言)此義理分齊之初委釋可見。第二釋。依孔目等。而法花同教也(為言)集成同復古歟。
問。圓教意。可有非情覺性乎。答(云云)付之。章文通依及正(云云)通非情見云何。
如上終教段抄。
折云。既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即知。約有情之性。融一切法本來具足。非是無情亦有佛性(云云)
問。別教心。可分性習二性乎。答。雖無分別解釋。別教心。以修生本有。可為性習也。而修生本有性習二性緣起圓融。可通諸位也。故孔目第二云。次當十信滿心復成一乘佛義種性義者。謂性種性習。種性。性種性者。約本性說。習種性者。約修習說○今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若欲出體。則用本有修生緣起福惠定惠等門為體。此順三乘。若一乘別教義者。謂六決定及住十相。則順普賢願行。如發心功德品偈廣說(文)
付今章文。自二據別教至此之謂也通通性習。釋圓融甚深之義。但引證十住品文。約習種說故。大疏三下(十住品)云。舊譯名種性。即四種性中。習種性也(文)
是則付種性之言。引證別教種性。唯約習種性云義。若隨門顯現下。約五位之行布。釋位位體也。即習種性也。章五位之中(云云)集云。易簡云。五位即住行向地及等覺也(文)復古云。五位即住行向地及果位也(文)章文亦即此法名為果相等者。五位之言通果位見。
十七。問。章文位位之內。六決定義等(云云)爾者六決定皆通諸位歟。答。六決定滿足事。十地一位也。前三位不滿足。但章言總願別(云云)一義云。章六決定義等。舉十地位體。等取十迴向之三願。十行五行。十住五種性也。以別教甚深之種性。寄五位門顯義也。以此甚深之種性融果體。即為佛果之體義也。
六決定
晉經第二十五云。是諸菩薩願善決定(初句總證智真實故)無有過(一觀相善決定正智不離無明之過故)不可壞(二真實二真實超出世間可壞法故)廣大如法界(三勝三勝此智具諸勝德故)究竟如虛空(四因四因因起應機用。如空生色無盡經中略無常果因)遍覆一切十方諸佛世界眾生。為救度一切世間(大悲益一物普周生界故云大也)為一切諸佛神力所護故(釋也)何以故(徵也)諸菩薩摩訶薩。入過去諸佛智地。亦入未來現在諸佛智地(六不怯弱不怯弱進入佛境故)注取採玄第九義。唐經二十四云。諸菩薩願善決定(總句)無難。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無常果因如空為依生色不盡故寂而常用故)盡未來際(常果因得涅槃故用而常寂故)四因四因因也。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大疏六(上)抄十三(下)可見。晉經十六(十迴向品)云。菩薩摩訶薩不思議大願(總標普賢自體無障礙願故)悉普護一切眾生(利他廣大故)菩薩摩訶薩。立此願已。修學三世諸佛迴向(自利廣大故注玄初釋也)探玄七云。又此中初是觀相。次大善。後不怯弱。六決定中有三也(文)孔目三云。十迴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文)
唐經二十三云。菩薩摩訶薩。有不可思議大願(總句)充滿法界(勝願)普能救護一切眾生(大願)所謂修學去來現在一切佛迴向(不怯弱願)注疏義疏五上云。亦未入地故。無觀相及真實願大悲增故。加前行住大願利益。而住行中有無常受果因。今此闕者。大悲既增。惟願救護。不欲自求菩提故(文)
問。勝願與觀相願疏玄互有無之義。有何故乎。答。依經文小異。釋義頗參差。不可有強相違。如此之例。處處在之。
六經十二(十行品)云。菩薩行業不可思議(總標)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顯相)何以故。徵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釋成)注玄初義。玄第六云。又釋前行業。當觀相善決定。不思當真實善決定。法界當勝善知空。當因善學三世等當不怯弱(文)
唐經十九云。菩薩行不可思議(真實行)與法界(勝行)虛空等(因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不怯弱行)注疏心也。
疏四(下)云。行布位中無真如觀故。無觀行未能順理真實救護故。無大行(文)問。十行位中可有觀相行乎。答(云云)疏主准十地論。以無雜句釋觀相善決定。而地前經文。無雜句闕故。任經文。地前總不立觀相。宗家依孔目十住十行有五決定等之釋。行業中有無雜之義故。行業句立觀相行也。各依一勢也。
六經第九十住品云。菩薩種性(總)甚深(一悲遠義)廣大(二苞含義)與法界(三勝善義)虛空等(四因善義)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五是不怯弱義)注玄第五義。唐經十六云。抄十上云。然類六決定。而但有三者。餘三證如方得有故。謂觀相善云無雜。二真實善云不可見。三大善之普能救護一切眾生。皆未證如故無此三矣。
問。宗家心。十住位應機決定乎。答。孔目第三云。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地已來故。經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迴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文)已上住行向地四位中。說主菩薩起定之復。先名本分說自位體名。所引經釋皆位體也。而至十地品。經文具也。付之。十地論釋六決定故。類例十地品。而地前云六決定也。抄十(上)云。古人亦取下論立其三義。而云一勝善決定。二因善決定不怯弱善決定。今破之。彼中總句是決定故。別句為六決定。今經總句是住處。即合別句為三住處。但取類例。如何一向學彼則好學太過也(文)八十經十住品。菩薩住所云也。當六經菩薩種性也。疏三(下)云。此云住處。十行名行。十向名願。十地名願善決定。皆當位體也。而得名不同者何乎。然三賢十聖。皆以菩提心而為其體。菩提心有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而三賢聖互有增微。十住直心增故。故名為解。解為行願本故。首而明之。十行深心增故。名為行○十向大悲增故。名為願。迴前解行。願諸眾生離苦得樂故。十地三心等證故名決定(文)問。六決定義通三乘教歟。
孔目第三釋六決定云。此義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賢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證故(文)
探玄第九云。第三與地持瑜伽六決定相攝者。地持云決定有六。一能自修習起菩提願。超餘一切淨願。二者無等不共果。超餘一切世間境界。三隨度諸眾生苦。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四者發一念願性。自然樂無量淨法及無厭行。五者得無盡願常不退轉。六者增長勝分究竟大菩提真實願。解云。此中第三是地論中第五。以地持意攝二利方為因故。餘相會釋可知(文)
疏六(上)云。此善決定有六種。即經六句。瑜伽地持皆說此六。名以少異大旨不殊(文)
抄十三(下)云。地前亦有相心之善。非真智攝。不名決定。地前亦有決定。復非至順於理不得稱善故。地持說決定有三。一種性地名決定。定為佛種。二解行地名決定。定能發心。三初地已上名為決定。今是第三○二瑜伽下。指文例證。既諸論皆說故要為六(文)
孔目心。以別教一乘性起圓融之六決定。揀三乘小乘等。玄疏等。六決定之義相似故。引會釋。
章隱顯相收(云云)小乘小顯多隱。始教半顯半隱。終頓約理即顯事事無礙即隱。別教全顯也。相收者。五義融通也。隱顯互收也。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於東大寺書寫畢迴向無上大菩提
金剛資快舜祐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