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二

輸入者 韋小燕

種性

問。小乘教心。除如來於餘眾生佛性可云耶答。章中說。一人佛種性(文)付之。設雖小乘教心。若云有成佛眾生者。何於餘人可云佛性耶。是以分別部心。於一切眾生佛性涅槃性(云)何況佛性論中。三種人分別之時。佛性三乘人。如判。二乘人有佛性(見)如何答。當章心。除一人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者。小乘薩婆多心云。十方世界一佛故。何於聲聞人可立佛種性耶。小乘者是依薩婆多之義。但分別一切眾生佛性者。彼許十方佛故。可許聲聞佛性。非今章意趣也。佛性論中出彼部心。以空義佛性。廣雖立之。三乘種性各別。必非成佛種性。況佛性論佛性三乘人者。今佛性者。三乘覺性佛性。非云成佛之性故。今一人者。薩婆多心。一人成佛故。不許聲聞佛性。其意趣已別。更不足為難也。
章云。雖於此中說一人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未來際起大用等故。是故當知。於此教中。除一人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文)。
佛性論第一云。小乘諸部解執不同。若依分別部說。一切凡聖眾生並以空為其本。所以凡聖眾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涅槃。若依毘曇薩婆多諸部者。即一切眾生有性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三種。一佛性。永不得涅槃。是闡提犯重禁者。不定有無修時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人故。三佛性。即三乘人。聲聞從苦忍以上佛性。二獨覺世法以上佛性。三者菩薩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論廣博也。略之。
問。章中付明種性義。依小乘心。說一人佛種性爾者佛性論性得修得二性中。當何位可云耶答。當章雖無分別。可當修得之性也付之。設雖小乘心。何不立本有性得之性可云耶。無性得之性云者。小乘修得性。依何立之可云耶。是以俱舍論中頌云。學異生亦六。論中有異生種性亦六。六種應果彼為先故(文)此等文心。寧非述六性本有之義耶。若以性得不為因者。不同無因見耶如何答。當章中。雖無性得修分別。依佛性論并至相大解釋等。小乘無性佛性。但是修得性也(云)又當章然非是彼大菩提性等者。是即無性佛性故也。小乘修行之以後。始立種性。是故俱舍論順解脫分善根位立三乘種性(云)但至學異生亦六等俱舍論釋者。於羅漢位立六種性故。彼利鈍六種別異生學位。故云六種應果彼為先故(文)然非云有本有性。解脫分解脫種故。至無因感果難者。受之時。植解脫分位。以之為種性云故。更無無因感果之失。今性得佛性本有佛性故。更小乘不可立之也。無失。
章云(上所引)。
佛性論云(上)。
俱舍論五云。
五十要問答。
或私記云。問○答。小乘迷佛方便了義說。一切眾生無性佛性。然不執無因感果。以修行為因故。所以無失。又云。聲聞苦忍以上佛性等。是非性得佛性。於修得佛性云爾也(文)。
問。付瑜伽論所說二種性。且六處殊勝文。為付有為性判之。為當付無為性述之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付有為性判之云者。正見章文。即內六處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本覺解性為種性今此文無為性判之若依之云爾者。大師餘處解釋中。依有為性判之給。如何答。始教門心。若依相宗心者。瑜伽論所說六處勝者生滅本識中立本性故。尤可云立有為性也。是以大師餘處解釋中立有為性此義也。彼簡終教真如無為性故也。然當章心。立二性五性別事。雖依始教門義。新熏種立種性故。以意處殊勝與本覺解性一味取之。付無為性判之。立二性五性別。為始教種性體隨新熏故。本性無為性也。所望已異。各據義。無失。
章云。瑜伽論云○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此本性。即內六處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本覺解性為種性。故梁攝論云。熏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等云云)。
玄第五云。種有二門。一就有為無常門。如瑜伽云。六處殊勝無始展轉法爾所得(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以賴耶識本覺解性。為種性可云耶答。云爾也付之。凡尋始教大乘心者。唯述生滅賴耶之義。未談如來藏本覺義。是以唯識論中。本性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此文心。未必云本覺解性。如何。答。凡於始教義。有始終兩門。始者偏依相宗。當教之義談之。終者會權入實故。以實教一分之義。則以深蜜第三時不空終教者。是則始教之終。終教之始也。取其實義者。但是始教門義也。立五性義談不成旨故也。今本覺解性為種性者。又此等心也。本性習成之義。立五性之上。是為始教種性本有故。其義依終教心。本覺種性也。大師立義大在之。宗可之。
問。始教大乘心。立二性云事。何位可云耶答。至堪任以去立之付之。解釋瑜伽論所說云。本性種性。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釋所成種性。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既種性發心之前。何必至堪任以去立之可云耶。何況仁王‧本業中。種立十住種置十行。爾者章家境任已去立之者。有何意趣可云耶。抑今此堪任已去者。於何位耶。如何答。章家心。至堪任位立種性事分明也。更於不可立前後也。是以瑜伽中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攝論中。熏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二性緣起不二。若闕一性者。更不成種性也。但瑜伽論仁王‧本業經等前後難者。構答非可劬勞大師自會此事給。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亦是互舉義意融通(文)何況習故成性。依性起習等釋。各出義。不可云有前後也。無失。
問。瑜伽論所說二性。與仁王‧本業性二性。有差別可云耶答(云云)兩方。差別者。見章前後文。出二種種性已了。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論互說。義方備足(文)此等文相起盡。於二性不可有差別也。若依之云爾者。凡尋仁王‧本業二性者。於解行二位立之。於三賢已前不立種性處也。然瑜伽所說。既發心已前立本性種性之體何差別耶。是以青丘大師解釋中。出仁王二性之了。不同瑜伽持所說。二種種子二種性故。與果德為本性義位未得發心此文心經二性差別如何答。瑜伽仁王二種性者。建立聊雖前後互有。於種性之體者。更不可有差別也。章中釋此事。彼經大都約位而說。以初習為種。久習積成為種故(云云十住十行如次立本性瑜伽中。久習為種。約本為種述本性發心已前。論義雖似不同。於立種性位者。若二性和合者。更不可為種性故。論共至堪任位可立也是以章中而此二種非初非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文)但至元曉不同瑜伽持所說等難者。仁王三種種性三賢中已得如來種性法身故。如次三種性三賢位瑜伽本性二種種子述立二性義故。似不同。是故曉公釋不同瑜伽等也。今發心住種性開之。依行增勝為三種六種等種性建立習。私云。談緣起不二立堪任位事。更二師不可相違。即瑜伽二種性之體故。顯本有性發心前。仁王‧本業依行增邊故。以三種等相配諸位也。依之大師。習故成性。依性起習等釋。青丘又依此門者。更非不存也。無失。
章云。其種性者。瑜伽論云。種性略有二種本性住。二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如是相。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所成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此本性。即內六處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本覺解性。為種性。故梁攝論云。熏習與阿賴耶識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然瑜伽既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種性二法成一種性。是故此二緣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為種。然有二義事。攝論云。二義和合一因。故得知也。問。此二種性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種性種。有何差別耶。答。彼經大卻約位而說。以初習為種。久習積成為種性故。說種在十住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名種。約本為種。而此二種非初非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論互說義方備足。又經說種性發心後。論中種性發心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是故經說在三賢位中。然彼功能有所依。是故論中說在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亦是互舉義意融通云云)。
指事云。元曉師釋仁王三性云。種性者。前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佛種性。從因立名。名種性。是在解。種性者。得法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性。為行所依。從本立因。名種性。正在十行○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性法身故立種性。不同瑜伽持所說二種種子二種性。彼與果德為本性義。位在未得發心已前。又釋本業六種性云。六種種性即是一心○次釋別名。於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種性。故於十住種性十行位中久習成性。成性之行轉順種性。從自性種性。此二種性不同瑜伽持所說二種種性。不可相濫(等云云)。
問。章中付明二種性。爾者二性和合成一種性事。引瑜伽文證之耶答。章云。引瑜伽種性者方能發心文證之也付之。依章家解釋。正披瑜伽論文。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是名種性具足(文)或又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文)此等文心。但談本性住性之義。全未述和合之義。若爾章家引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之文。釋二法成一種性。寧非違所引論文耶。如何答。章家所引具種性者方能發心者。此即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之文也。章主御心。述本習二性互為緣起之義。於無習之不立本性故。習故成性依性起習者。義若闕者不成種性。於二性具足之處。立發心故。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也。若不爾者。具種性者之文。可云指何位乎。無習之位以無本性故。是以大師引此文。證二性和合之義。尤有其道理也無失(上抄)。
章云。
私記云。瑜伽發心品(第三五)正文云。當知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乃至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是名種性具足(等云云)問。論文既約六處殊勝本性住性名種性具足。何章引其文為證本習二性一種性。答。其章意。本習二性互為緣起專不相離為一。論相違。依先修習善根有法本性。約能所別開為二種。然正以一性種性具足云爾故。不離習性。所以章釋云。是故此二緣不二(等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立五性事。為依瑜伽唯識法相。為當別建立可云耶答兩方。若依瑜伽唯識法相者。正見當章文。依新熏之時分似判五性之別。何必依瑜伽唯識法相可云耶。若(云云)依之云爾者。凡始教所依瑜伽唯識等也。何於彼外可設別建立耶。如何。答。五性建立者。元瑜唯識法相為本。但於新熏本有種性之體者。凡始教中有始終二義唯識瑜伽相宗心。以理從事。有為本識種中談種性故。立本有種。不遍眾生。依之當章心。初依始門義出瑜伽顯揚論。述五性本有差別。但今一邊之疑難令出難給。新熏建立者。依始教中終義。五性建立。依瑜伽唯識立也。終教本覺性立本性五性也。別分熏之新種。然則今分五性始教。別終教一性新熏同終教為引一性故。是為始教之終。無失。
問。章中付明聲聞種性。爾者於前三善根位成聲聞種性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成種性者。凡立種性事。於自種性不退之處。可建立之也。然暖頂二善退位也。更不可屬種性。是以當章解釋中。若習小行到於忍位聲聞性若依之云爾者。章家所引智論戒經文。明亙前三善根如何答。聲聞種性忍善根事。章家定判。其旨一邊疑難。但智論戒經等難者。智論依乾惠等十地加行位性地戒經三善根種性住此等不簡退不退。依位配十地菩薩十二住。當章心。三乘種性不退處故。於忍善根位立聲聞性也。然今大師案以今論引證給意趣種性地共有忍位。於其忍是不退故為取之。引智論種性之文云。然以前三善根非證位種性之義也。住地建立種性不退之立義。有其不同也。若不得此心者。智論性地四善根戒前三善根種性住之義。舉之了。善三善根種性住大師釋引文。自可招相違也。無失。
章云。問○答。此二既為緣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此亦立無性有情。先後有種者。此亦不然。以習成處。定先有性。愚位未習故不說性。後起習已不名無習。是故習成則說有性。隨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則說本有彼性。問。若爾此則不定性。如何五性差別。答。則此義安立五性何者。謂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若習小行到於忍位聲聞性。故智論云。暖頂忍等性地戒經云。若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種性住獨覺准知。此則立三乘種性。若於三行隨一修行未至本位爾時立為不定種性。若於三行全未修行爾時立為種性此當知。諸乘種皆就習說(等云云)。
問。始終大乘心。以真如種性之體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云種性體者。凡始教心。真如凝然不反。但更不可為種性體也。若依之云爾者。於本論瑜伽所說。真如所緣緣種子生出世間法(文)然瑜伽始教所依論藏。尤可取種性之體也。如何答。始教大乘心。以真如不為種性云事。章文分明也。故章中。彼約始教。以理從事。粗相而說。故約事中。明種故(云)於至瑜伽論所緣緣種子難者。實性宗心。依此文心。雖指真如相宗不談隨緣之義故。於真如更不可立種性也。但真如所緣緣種子者。若依護法心者。緣真如智。從所緣真如所緣緣種子。若依難陀心者。種從正體智云也。依此等義心。更非相違瑜伽論云。
私記引惠日論第二云。真如為種謬五。瑜伽論云。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粗重自相種子生。不應道理。答。出世間法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西方兩釋。一護法等云。上是緣真如智以真如所緣緣故。名真如所緣緣種子難陀等云。是種從正體智。真如所緣緣種子。此俱非。何以故。論云。若非習氣種子生者。何因緣建立三種般涅槃種性補特伽羅。及建立般涅槃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二師釋與論相違者。此亦不爾。釋不違論。何以故。答真如所緣緣之能緣智種。為出世法因。難意既以真如所緣。既通能緣。亦應一切皆成。何故得立有無性別。若即真如為種能生。應但云從真如種子生出世法。何須云真如所緣緣種子生因(云云)。

寶師俱舍第一

問。俱舍論心。立聲聞種性事。於何位立之可云耶答。順解脫分位立之付之。 道理不明。種性可立不退堪任之處。何可云立順解脫分位耶。若不簡退不退。廣立凡位者。有般無般之種性本有也。何可彼順解脫分之位耶。如何答。俱舍論心。順解脫分位立種性事。論文分明也是以俱舍論中。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已。令彼有情為身中有涅槃(文)此則非不簡退不退。即解脫分位證涅槃果之種子必定故。於此位立也。雖有般無般之性本有。此不生位其有無更難知。此生以後。知有般涅槃本性故。云此為身中有涅槃法。此又於忍位不退與立聲聞性相似也。無失。
問。涅槃經心。闡提者得阿耨菩提耶答。爾也。進云。不得付之。佛性常住作佛。是經宗也。何不成佛耶。如何答。涅槃經闡提成佛云事。意。何可疑之耶。但今至不成佛進文者。是則依位云不成。何闡提位可成佛乎。若出闡提位者。必可成佛。是涅槃大經意也。無失。
章云。如涅槃言。三種畢竟者。喻闡提佛性也。男子。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闡提心。何以故。善根故。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闡提也(等云云)。
問。出現藥王樹不生二處之文如何答。可見疏抄刊等(云云)。
刊定第三云(可見下抄也)。
問。終教大乘心。引涅槃大經何文。可云證悉佛性皆成之義可云耶答。引凡心者定當得成之文付之不明。凡心當成者。但是可限有性。何廣可云通一切耶。例如彼如來。雖心非當成。是以相宗心。述不定性成佛之義。設少分一切之釋。爾者如何答。凡悉皆成佛義者。是一乘宗盛談。半成半不成者。權宗未了之說。故始非可爭勝負也。但至如來心之難者。是章家問答也。經文已簡佛故。云眾生心。更不可相濫也。無失問。終教大乘心定性二乘成佛可云耶答。爾也。付之。定性二乘灰斷永滅。依何因緣發心修行可云成佛耶。是以涅槃經中。喻畢竟治之類。何況引今經藥王樹不生二處之文。他師定性不成之義。如何答。終教以上教心。定性二乘成佛云事。諸部大同義也。以相宗五性不可難也。但灰斷以後迴心者。佛性內熏故。根本無明未盡故。如來大悲不捨故。小乘涅槃究竟故。必心想還生迴心向大也。但涅槃經難者。彼指無餘沈空之病。終非云不成佛也。次藥王樹不生二處難者。不捨生死之現文分明也。更非畢竟不成也。若約現在者。云不生二處。或約當者。云不捨生性也。無失。
章云。二約終教。即就真如中立種性故。則遍一切眾生。皆悉有性故○如經說言。眾生亦爾。悉皆心。凡心者定當得成陀耨菩提。以是義故。宣說一切有情佛性云云)經云。
玄記第十六云。又合二處不生者。以後二處無起義故。問。准上文。依佛智三乘善根皆是性起。何故此中簡去二乘。答。前據性起所益。非是性起體。以彼但是能依故。若爾菩薩亦是能依。何故取釋。以彼二乘大菩提心。不順性故。不為起。菩薩不爾。故不同也。此中二乘涅槃地獄深坑。以大燼灰斷故○初約定性二乘。後約凡夫故二不可生也。若據後文。合不捨生性。則知非究竟無。以此二位約現在說。若約當來。皆委能生也。
刊定記三云。不捨生性中云。然亦□者。舉前潤緣。雖即不生。生性不無。故云亦也。曾厭捨者。菩提性不欲生死。不捨眾生。其性既在故。云厭捨。故前住邪小位。只說闕不生。不言無性不生
問。小乘教心。唯許一人有性成佛之義。不許人有成佛之義可云耶答。爾也付之。宗家解釋俱舍論文者。一切菩薩正覺文。大師賢劫菩薩也釋給。明知人有菩提性云事。何況見章家上文引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等之文。三乘種性解脫分之位立之。彼何必可限一人耶。如何答。凡小乘教心。不談性得佛性。但述修得佛性。故修行成佛之位。一人坐成覺故。不云人有性也。是則隨執非有門心。小乘十方世界一佛故。此別始教隨事虧盈半成半不成。終教一切皆成之義也。況聲聞忍位種性菩薩初從暖位坐成覺。此位但是一人。依此云一人有性也。但至云千菩薩難者。皆是三祇滿菩薩賢劫成覺。出其數。定成佛之性事。可指樹下成覺之位也。次至順解脫分位立種性云難者。彼但順解脫分善依為涅槃成種之義故立種性。今依性得修得有無。分五教別。於一人人之成覺。顯教淺深。故限修得四心成覺之位。述一人佛性之義。建立無失。
章云。若小乘中。但一人佛性。餘一切人皆不說(文)。
同上文云。若依俱舍論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已。令彼有情為身中有涅槃法。獨准知。此則立三乘種性
玄記第二云。事場者。如俱舍論云。於剡浮州中央。從金剛地上金剛座。徹剡浮州地。與上際平。一切菩薩皆於中習金剛三摩地。何以故。更無餘依止及能堪受此三摩地一切菩薩者。謂賢劫菩薩也。
問。終教心。於佛界增滅耶答。不爾也付之。終教以上教心。一切皆成之處。若爾者生界悉盡佛界。何增耶。依之始教心。立一分無性不成之義。如何答。終教心雖云悉皆成佛。何於佛界生界可增減耶。眾生數量無盡。對何忽可判增減。此非如來正知見故。還墮邪見之失。但始教心立一分無性。述不增減之義。甚以不可。然香象清涼等御心。判此事給。若言一分成佛者。但是不盡。非不滅義(文)無失。
章云。若謂眾生有性故。並全成佛盡者。是則便於眾生界於減見。眾生既減佛界必增。故於佛界便起增見。眾生增減非是正見。故不增不減經云廣可見光顯抄(云云)。
貞疏云。若言一分成佛者。但是不盡非不減義(文)。
問。於眾生界增減事。何攝之可云耶答。章中引邪見(文)付之。凡尋邪見者。擬無之見也。然增減見者二見之所攝。是邊見之所攝可云耶。如何答。佛界增減者。違正知見。妄見所起故總名邪。必非撥無見也。於撥無見名邪見者。是其失重故。偏是云邪見。今廣指妄心所起名邪見故。無失。
章云。故不增不減經云。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等云云)。
私記云。章云。如是增減非是正見云云五見中何見耶。答。是即邪見也。故章引不增不減經文云○起邪見心。問。爾也。付之。凡尋增減兩見。是計常故。可邊執見。何云邪見耶。答。於佛界眾生增益損減見。是從顛倒妄心所起。所以名邪見。不違諸論說。故俱舍論云。一切妄見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邪見者。以過甚故此文玄贊釋云。五見邪見。非要撥無方名邪見稠林(等云云)。
問。終教心。於無性不成之義。付多過。爾者第三難心。何破之耶答。最後無說三乘教。以無聖機故付之。諸佛說教隨機有無無聖機。何必可說之。何況諸佛出世。雖為一乘。如無彼機者。但說三乘。加之如迦葉佛。但說諸惡莫作八字如來又不說法此等相例。第三能破不成也。如何答。今第三難心。實背諸佛本意。如來同體大悲。是授聖果故。出興於世。無聖機故。無說三乘一乘之教者。如來出世更無其用也。但至迦葉寶等不說難者。機感之上。如來不說之者。如來大方便不說其利生善巧也設雖不說。何為此例乎。今無聖機。復不說三乘等教者。是為大過。斷同體大悲也。何況不者。此等皆是一途別門義也。以之不可准例也。無失。
章云。又今已後諸佛一佛得說三乘等教。以聖機故。即諸佛同體大悲也(文)。
私記云。重付五過破。此建立佛性道理也。五過者。一斷受用過。二所化無聖過。三不說三乘過。四行圓滿過。五虛行成佛過也○問○且付不說三乘過。如迦葉佛。但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八字。不說三乘。或如如來說法。例此等佛法最後不說三乘法。有云何妨。答。此一途說。理實可說大乘法。故華嚴經云。迦葉如來大悲。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處。是故此處最吉祥有說法義。何以一途說疑多說耶。凡三世諸佛同體大悲體。今教化眾生三乘聖果也(等云云)。
問。同教一乘心。談主伴具足之義可云耶進云。爾也付之。主伴具足之義。別教所談也。何於同教可云談此義耶。如何答。凡主伴具足無盡重者。別教一乘之義。更非同教之所談也。但今並皆具足主伴成宗者。已始云攝前諸所明種性。終方便故。攝已前諸教為眷屬故。以方便為伴云具足主伴。全非別教主伴伴主無礙主伴也。無夫。
章云。約一乘有二說。一攝前諸所明種性。並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方便故(云云)。
問。別教一乘以何義為種性可云耶答。章云。五信之位內六決定義等。種性(文)付之凡尋六決定義者。源出十地論。然彼於地上證智作六決定之義。未見於地前此義云事。若爾者大師何判種性義可出六決定義之樣耶。如何答。凡六善決定。是諸位通體。隨位漸增。於諸位有差別發心住下賢之初。其位最劣故。約種為名。十地是證位真證故。立決定名也。位雖勝劣。其體同善決定故。為種性體云也。無失。
問。章中以六決定種性體(文)爾者六決定共為種性體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云六決定共取者。大師餘處解釋中。十住十行位無決定若依之云爾者。當章中雖以六決定種性。未無簡別言。明知六種共可取之云事。如何答。實當章中以六決定種性者。六決定是諸位通體故。雖無簡別之言。依差別。委分別其相之時。六決定具足者。但是十地位也。前三位非證智故。隨漸增之相備不具之。其旨一邊疑難。然當章言之總也。委分之者。具不具不同也。無失。
章云。二據別教種性甚深因果二。通及正。盡三世間。該收一切理事解行諸法門。本來滿足成就訖。故大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等。此之謂也。或隨門顯現。即五位位內六決定義等。種性。亦法名果相。以因果同體一性故。
玄第九云。二別名者。一觀相決定。謂彼正智照理名觀。契一味名相。此當體得名。真實者。即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故。相形立名。三勝者。過劣故。具德故。亦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諸能成果故。從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限局。體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謂因入德。情怯懼。此從心境立名(云云)。
十性品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玄五云。三與法界等者。是勝善義。謂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義因果理事一切法故也。四與虛空等者。是因善義。謂成無常愛果因故如虛空。以在地前。略無常果因。又亦由上深故等法界。廣故同虛空。或俱通二。或與上別。可知。五是不怯弱義。以從佛種中生故。亦是釋種名義。又亦諸佛菩薩性中生。又是釋上諸句。謂何以得知深廣等法界等邪。釋云。以是三世佛種性一切菩薩等故(云云)。
又次上文云。何故此名種性乃至十地名善決定者。以此位最劣。約種為名。十行次增。約種所發業行為名。迴向更增故。行後大願為名。迴前諸行向正證故。十地已得真證必然故。名善決定此等並是位中通體。隨位漸增有茲階降。是故十住十行決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賢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以利增故。又以約種未現行故(文)。
注經第十六云。佛子菩薩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佛子菩薩三世諸佛家(文)。
注云。一廣大法界等。是勝經處○二虛空等者。是因處。二種無常愛果因。是因如虛空。依是色。不盡故。二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闕此也○三住三世諸佛家。准論此名不怯弱處。謂菩薩處。即所住故名佛家。進住佛家是不怯弱(文)抄第五云。謂與法界等。與虛空等。是勝處者。下論釋云。一體異名○古人亦取下論立其三義而云。一勝善決定二因決定。三不怯弱善決定故○疏今是地前故闕之也。且依布。未證真如故。無常果因未來際○然類六決定。而但三者。餘三證如方有故。一謂觀相善。云無雜真實善。云不可見。三大善。云普能一切眾生。皆未證如故此三矣(文)。
古經第二云諸佛子。菩薩行不可思議廣大如法界。究竟虛空。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三世諸佛所行法故(文)。
玄第六云。又釋。前行觀相決定。不思當真實決定法界當勝善。如空三世當不怯弱。餘同前會釋(文)。
注經第三二云佛子菩薩行不思議。與法界虛空等。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三世諸佛修行故(文)。
注云。若取論勢。菩薩行為總句。餘皆是別。不可思議真實行也。彼約地前不見。此約凡愚叵思。亦名真實行布。位中真如觀故。無觀相行。二與法界等。即是勝行。亦是本故。三與虛空等。即行也。是無常因。亦未得地智。闕常果因也。四學三世佛修行者。是不怯弱行。未能順理真實護故無大行。餘同前會。
抄第八云。不可思議者。例後十地決定中有真實決定。彼經云不可見。今以不思議當之。無觀相行者。彼云無雜。無帶相之雜故。今經地前執帶如相故。無無雜之言故。無大行者。大行今云偏一切佛智不可能一切眾生。今此言。
古經第十六云(行品佛子。是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大願。悉普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立此願已。作學三世諸佛迴向
玄第七云。又此中初是觀相。次善。後不怯弱。六決定中有三也。餘義同前擇。
注經第三九云(行品佛子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大願。充滿法界。善一切眾生。所謂修學去來現在一切迴向
注云。若取論勢。亦初句是總。三句別。一充滿法界即是勝願。以是一切根本故。二普救一切即是大願。順作利益故。三所謂迴向。是不怯弱願。決定入佛大願故。亦未地故無觀相真實願。大悲增故。加前住行大願利益。而餘中有無常愛果因。今此闕者。大悲既增惟願護。不欲自求菩提故(文)。

十地論第一

問。終教大乘心非情上可立佛性可云耶答。唯除草木等。如終教說付之。佛性者是真如性也。真如性既通情非情。何於非情可嫌佛性耶答。於非情不立佛性事。是常途性相也。是以大師真如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文)此則真如雖通情非情佛性之名限有情。以通非情法性故。真如普遍更無其妨也。無失。
章云。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終教說玄第十六云。問○答。若三乘教真如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謂草木等(云云)。
問。以梁攝論熏習與阿梨耶識解性等文。證何種性可云耶答。證始終二教種性也付之。凡始教有為性立種性終教無為性判之也。種性之體既火也。何可為二教之證耶。如何答。凡文證諸教之義事。探其意趣義證之。是常途之習也。今梁論文。其義亙二教。各引之為證。相宗心。付本識之種立本有性。建立五性差別。當章心。熏新種立之故。以意處殊勝攝本覺性為種也。然新熏立性故。本性本覺性。分二性。為證有為無為別引之非為證也。是又若望始教。當宗者顯本性故。於本識有為種中。可立本覺解性名也。當章今不存此義也。今為終教證事。真如立性。真如內熏種為種性故。今引之者。即正為取本覺性也。二教所引各一邊。無失。
章云。問。夫論種性必是有為。如何此教約真如種性耶。答。以真如隨緣與染和合本識時。真如中有本覺無漏。內熏眾生。為反流因。得為種性。梁攝論說為梨耶中解性。起信論梨耶二義本覺是也。
同上文云。此本性。即內六處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本覺解性為種性。故梁攝論云。熏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文)。
問。圓教心。非情成佛之義可云耶答兩方。若成佛云。既是非情也。何有成佛之義耶。若依之云爾者。尋圓教成佛者。通依正三世間十身滿果也。若不許成佛義者。通依有三世間等之義。如何可判之耶。如何答。凡非情成佛者。如來成覺之時。觀見法界是一味性。情無情無二相。故依性相相融之義。述非情成佛之義也。更非情有覺性非云發心修行正覺也。若許此義者。法性轉變非情忽可有變情之失也。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隨性融同有情之性。故無情成佛義文心分明也。無失。
章云。
十六云。若三乘教真如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謂草木等。若圓教中。佛性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三世間國土身等皆是佛身。是故唯局佛果。通遍非情(文)。
九上云。此有云。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隨性融同有情之相。故無情成佛義。若以無情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說言諸佛眾生成佛也。以成與不成情與無情二性故。法界限故。體普周故。空無二故。定性。及十身圓融故。緣起相由故。生界無盡故。為因周遍故。遠離常故萬法虛虛故。故一成一切成也。非謂無情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此義。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便同邪見云云)。

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二

文永三年四月五日。於和寺常樂書寫之了
佛子聖嚴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