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深意鈔卷第三

輸入者 韋小燕

位章

問。小乘教心。明二住廢立可云耶答。章中明二住付之。大師解釋。披小乘論藏說。全不說處也。何大師小乘教說二住判之給乎答。小乘二住之文。實雖未見列之論藏。已瑜伽論中比類聲聞二住菩薩十二住之時。聲聞種性住為初。至于羅漢最後位列之為二住。雖無小論中。大現依瑜伽列之給。有何失可云耶。何況傳來小乘論藏諸部中。纔二以管見。不可疑高覽有列二住論藏者。何必可為無之乎。無失。
章云。初者依小乘論四位。謂方便‧見‧修‧及究竟也。又說小乘二住以為究竟。及說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廣如小論說。
指事下云。言又說小乘二住以為究竟者(未驗小論)瑜伽論第四八云。當知。菩薩二種住隨其次第聲聞住。如諸聲聞種性住。當知。菩薩初位亦爾。如諸聲聞正性離生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二住亦爾。如諸聲聞正性離生住。當知。菩薩三住亦爾。如諸聲聞已得證愛味為盡上漏增上戒學住。當知。菩薩第四住亦爾。如諸聲聞增上戒學引發增上心學住。當知。菩薩五住亦爾。如諸聲聞其所聖諦增上惠學住。當知。菩薩第六第七第八住亦爾。如諸聲聞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九住亦爾。如諸聲聞成滿無相住。當知。菩薩十住亦爾。如諸聲聞從此出已入解脫處。當知。菩薩一住亦爾。如諸聲聞一切阿羅漢住。當知。菩薩二住亦爾(梁攝論一卷亦此文)。
法師抄云。自下第二明聲聞二住。聲聞二住者。一是種性。即在未發心本有種性。二在七方便三在見道乃至初果。第四戒學。第五定學。此在進斷欲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上三品惑。第七在斷中三品惑。第八在斷下品惑。此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與彼無□□□□□□。第十是三無色無色有無漏一切相□□□□□□從斷悲九無礙及得滅定二是即阿羅漢□□□□。攝論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二住但類菩薩學地二住。不取第如來住(基抄中亦釋。恐繁不舉)
位章私記云。十三住者。一種性住(未發心五位不攝)勝解行住資糧加行二位也)三極喜住(初地。此中初一分見道所攝。一分修道所攝)四增上戒住(第地也)五增上惠住(第五地)八緣起流轉相應增上惠住九有加行有功用無相加行無功用無相罣礙最上成滿菩薩住(第十地。已上皆修道攝)最極如來住
又云。大乘義章云。十三住義出持論(瑜伽菩薩地也)行成之處名之為住。又成不退為住。住義開合廣略不定。今據一門且論三。名字是何。一種性住。所謂種及與種。佛種建立堅固不壞。名種性住解行住。謂解行地於出世道正觀修行趣入不退。名解行住。三歡喜住。謂淨心地出世真證菩提心生。堅固不退慶所得。名歡喜住。四增上戒住。謂離垢地淨戒具足微過不犯。名增上戒。五增上惠住。所謂明地定心殊勝。名增上惠住。六菩提分法相應惠住。所謂炎地。觀察三十七道品法。名菩提分法相應惠住。七諦相應增上惠住。謂勝也。四諦相。名諦相應增上惠住。八緣起相應增上惠住。謂現前地觀察十二緣起法故。曰緣起相應惠住。九有無相住。謂遠行地有功用共相發。名有發。寂用俱行有無間隔之相。名無相住。無行無相住。謂不動地。報行純熟無功用共相發。名無行無開。遠離間隔功用之相。名無相住。其第一名無礙住。謂惠地。能以四十無礙辨才說法利他。名無礙住。其二名最上住。謂法雲地。學行窮滿故曰最上。其第三名如來住德窮滿出離清淨。名如來住
持論第九云。聲聞住法亦有二。如菩薩次第當知。一者聲聞種性住。二者正未越次取證方便住。三者越次取證住。四者不壞淨味戒轉上漏盡住。五者增上戒增上意學出生住。第六第七第八得真諦增上惠學住。九者觀察無相三昧方便住。十者究竟無相住。一者解脫學處住。二者一切種阿羅漢住(文)。
同疏一云於中初總明聲聞所有二住。如菩薩地次第當知故。二辨住相。一自種性者。別於外道大乘□名自。謂五停心總別念處所有善根。與外道分□雖墮道。要因於此必得涅槃。此則當□□□□□也。二入正未取越次證者。謂暖等四現忍心法□□□□學觀四諦。與外道分□決定不退故名正。然□□□□□□過凡夫生死次第取證見諦故。名未越次也。此則當菩薩第二住。謂解行十行迴向是。三越次取證住者。謂□見道苦法忍等十六心現觀決定超昇離生得成初果。此則當菩薩第三淨心住。四不壞淨者。學前第十六心以得成就四不壞能起修道位五依上戒增上意等者。謂增上戒更復進斷第三品惑。成就增上共定。此即家家中第人用第四品受六生家家也。第六第七等者。以依戒定發出勝智障。深觀真諦成就增上惠。前明戒定。非有惠。以戒定別住故。故不明惠。今此明惠。非無戒定。以惠別住故不明也。就惠中別三人。第六一人斷第四品惑成增上惠。用第五品惑受四生家家。此則家家中第三人也。第七五品惑六品惑成增上惠。始斯陀含也。第八人斷第七品惑成增上惠。是進向斯陀含也。九觀察無想等者。謂初禪阿那含觀察欲界生死無常等。得盡欲界九品成就初禪無相三摩提方便者。謂依未至禪加佛方便修彼無想三摩地斷第八品惑成就一種子也。十究竟無想住□□□□界九品究竟離欲界相。此即住果阿那含也。第解脫學處住者。謂進向阿那含色界惑□解脫色縛覺於四諦義也。第一切種阿羅漢者。謂進斷三空惑盡。成就非想阿那含具足。是阿羅漢一切種行也。然戒經中說是阿羅漢果善思之。此是非想最後身。即於此身得成羅漢故。言羅漢也(云云)。
問。以乾惠等十地始教引攝門。有何故耶答。章云。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漸次修行佛果方便同彼。以二乘人於現身聖果故付之。設雖十地菩薩地佛地三乘位相火異也。何為誘引二乘之教乎。次又設雖佛地十地之內。何必同二乘現身聖果耶。如何答。始教迴心教心。引二乘佛果方便說相也。然今乾惠等十地者。三乘共說名十地二乘之後置菩薩佛地事。為令知下不足樂上佛果故。終置之也。或又二乘現身聖果故。引入方便示同彼教。二乘地之後同說佛地。速為令引入佛乘生大菩提之願樂故也。以是為迴心教本三乘共十地也。無失。
章云。又亦得為說乾惠等十地。第九名菩薩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漸次修行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二乘人於現身聖果故。不在後也(文)。
問付乾惠等十地。且菩薩遍經此十地耶。答(云云)兩方。若云遍經之者。凡乾惠等十地三乘共十地云事。常途性相也。何菩薩共經此等十地可云耶。若依之云爾者。龍樹智論中。菩薩遍經此十地如何答。菩薩經乾惠等十地云事。雖不見於當章中。正於智論說於聲聞菩薩類配釋今十地二乘者。當章述。為引二乘入佛乘也。是為迴心三乘共十地菩薩說之者。三乘菩薩機粗淺故。□似小乘菩薩三賢十地等位配釋今乾惠等十地。依今論心菩薩經之云者。此門心也。更初自聲聞乾惠地非可迴入緣覺如來地也。例如比類聲聞二住菩薩十二住此等始教建立也。無失。
度論七五云。此中佛更解無上道因緣。所謂菩薩初發心來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初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無上道十地者乾惠等。乾惠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住受道。或習觀佛三昧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善法不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惠地。於菩薩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性地者。聲聞人從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八人地者。從苦法乃至道法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菩薩位。見地者。初聖果。所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薄地者。或須陀洹阿含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於菩薩阿鞞跋致地乃至成佛煩惱餘氣亦薄。離欲地者。離欲界貪欲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小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秦言因緣亦名覺。菩薩地者。從乾惠地乃至離欲地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人言。從發心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佛地者。一切種智諸佛法。菩薩於自地中具足。於他地中具足事具故名具足。問云。何以故不說菩薩辟支佛地。答曰。餘不說名字辟支佛地說辟支佛名字故。復次菩薩分別知眾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是故菩薩智慧辟支佛事。如首楞嚴經文殊師利二億反作辟支佛菩薩如是滿足九地修集佛法十力四無所畏等。雖未具足。以修習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無上道。是諸法因緣和合故。非初亦不離初。非後亦不離後。而無上道云云)。
僧侃疏三云。釋乾惠地中。言聲聞人獨為涅槃乃至道者。總標乾惠位。言或習乃至無常等觀得者。別行體。言觀佛三昧不淨觀慈悲者。略停心。言無常等觀者。略出總別念處分別已下釋名義。分別善法不善法者。釋惠義。言不得禪定水者。釋乾義。解性地中。言於菩薩順忍者。標性地處。此謂種性解行位也。言愛著諸法實相不生邪見者。雖法愛未已。而邪見不起。此明勝下而不及上。得禪定水者。亦對下地明勝理。是濕而不與名者。但諸地義立名不可二例對。或言地皆濕故。此不與名。解八地中。言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菩薩位者。謂初地始心。若然何有八人之教。言大位相當來小乘相似。解見地中。言初聖果所謂須陀洹者。謂第十六心住果須陀洹。此以見諦滿足故名地。亦可從因立名。非三道見道。於菩薩阿鞞跋致者。謂初地心滿心。薄地中言或須陀洹或斯陀含者。標薄地處。須陀洹唯取進向道。斯陀含取住果進向道。言欲界九種煩惱分斷者。釋薄名義。謂欲界修道煩惱斷品已去。皆與薄名。須陀洹進向二義名薄。一對令未斷者故。以分斷名薄。二對後多斷者故。以分斷名薄。斯陀含亦有二義名薄。一對所斷粗者故。以所未斷為薄。二對令斷盡者故。以小許未盡名薄。此言薄地。則究不住薄之義。於菩薩阿鞞跋致地乃至成佛者。此亦標薄地處。謂地已上七地以還。今以無功用道名未成佛正明應言乃至無功用道。又解。無功用道相同於佛故。以功用終心名未成佛。或言乃至金剛者不然。煩惱餘氣亦薄者。釋薄名義。在初地時。已煩惱地已下唯斷習氣。若釋薄義。類同於前。言餘氣者。唯取功用法愛。不取無功用中所斷細習句。以得知今云斷餘氣盡即不知欲。故知唯取法愛。若不爾則無功用不名離欲乃至成佛亦應通於金剛。解離欲地中。言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者。謂功用之欲形下生上故。或五或六神通菩薩地中。以三義釋之。初義通凡聖。第二義非凡。第三義通外凡。上來解十地竟。言菩薩於自下。解果。經文言於自行果具足者。自分所行也。於他地觀具足者。此有二種他地。一遍二乘而證。二限觀佛證。自下向無料簡言。何以故不說菩薩辟支佛者。此問答含有二意。直問不說似之所二意。若不說似。何故菩薩具足辟支佛。答中先答初問云。餘不說名字者。餘雖是聲聞同地。不說人名故。雖義與菩薩相配。辟支佛以人名標地。人既不不說。以理言之辟支佛中亦有前七地。但今就人總說故不配之。若大乘同性經中。四種十地。謂有聲聞辟支佛十地。此中直分聲聞為七。餘三皆存總名。當是終經不同故也。言復次菩薩分別知眾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次答第二問意。此明菩薩應作辟支即是其身。何須說似始名具足。若然亦作聲聞。何故聲聞就似釋具足義。解言。辟支在於佛之世。自力大師既是菩薩應作。更無辟支並出故。即是釋其具足。若應作聲聞必似佛力化主不妨。更有實聲聞。就似釋具足菩薩如是者。舊云。文殊既爾。自餘菩薩類然。今解。知下類前辟支別釋具足佛地。何故類前者。以俱不說似。而云具足故也。應作辟支具足。今明雖不作佛故仰習漸近亦名具足。類前具足義同故。云亦如是。亦有菩薩應作佛身。但非今論意耳(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直進菩薩行位等相影似小乘云耶答。爾也付之。迴心教自本引小故。尤可同小乘。直進之非迴小之教。何必可云影似小乘耶。若影似小乘小機者。何可云異迴心教耶。如何答。直進菩薩影似小乘者。是章家問答也。煩非可劬勢。即章中出二義設於會釋。或云。直進之人機粗淺故。不能盡大乘深法。或述凡以大乘似小說。皆通二義。一為引小。二為機淺。但至可同迴心云難者。迴心教中。說聲聞位果。有別。此引愚法人令大乘。今為直進人菩薩位果。為令迴入二乘乘。猶影似小乘二教始教。同為一乘方便也。無失。
章云。二為真進人顯位相者。彼菩薩十地差別。又以十地說為見修。及通地前以為大乘二住義。何以故。為影似小乘故○問。何故此所立名數。多分類似小乘耶。答。為隨方便影似引彼方便故。若全異彼。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問。若引二乘。可須似彼。必為直進。何假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以始教中直進之人機粗淺故。不能盡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義理仍別。二凡大乘小乘者。皆通二義。一為引小。二為淺機。是故說此為始教也。
問。始教大乘心。判直進菩薩行位。引梁論須陀洹道前四位等文。爾者大師御心。小乘道前四位者。暖等四善根耶答。爾也付之。依章家解釋。於梁論文。出願樂行四種方便。舉信解四位終。但如須陀洹道前四種方便結例。末列旬暖等四善根。是知例信解四方便思之。以三賢四善根小乘道前四位也。可云也。是以淄州大師五停心等為四位也。可云也。是以淄州大師五停心等為四位判給。如何答。凡須陀洹道前四位之梁論文四善根云事。章現文分明也。始非可勞之。彼五停觀等資糧位者。是遠方便也。不可云道前方便也。今但對無分別智涅槃勝義之智。取近方便四善根也。即梁論中。如第一人未無流心說為不清淨等者。此心也。何況唯非高祖一師高判。於梁論疏文。又同以四善根道前四方便但於淄州釋者。正於彼釋。於多釋中一釋也。解釋意趣大異。必不能會釋。即又其解釋中四十心又取四善根。此釋者意趣雖異。還取四善根。今大師御心。依始教十信猶成位立四位故。今梁論文大順同也。今五停等為七方便。於今四方便之文。何強可云廣亙可云耶。無失。
了義燈七云。然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四方便菩薩四方便。謂四十心者。或如小乘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相念處四善根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四方便。或言總意別。意取四十心滿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或翻譯謬。魏‧梁‧隋‧唐同本異譯。餘本總無。故筆受謬。
章上文云。若立五位。謂見道前七方便內。分前三種為資糧位。以遠方便故。後四善根加行位。是近方便故(等云云)。
章云。又彼地前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故。此亦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四位。謂暖項‧忍‧世第一法菩薩地四位如是。謂十信解‧十行迴向(等云云)。
攝論一云。願樂行四誰。謂十信十行迴向。為菩薩四種方便四人。如須陀洹道前四種方便。此四人名願樂行地。於第一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此地若已圓滿。此人未得清淨意。行以未得證中。未無分別智。故無分別智即是清淨行。又猶同二乘心故。非清淨行。又未至菩薩不退位。故非清淨行。如第一人未無流心。說為不清淨○。
攝論疏六云。文別三。初明四方便二如須陀洹下。舉小顯大。三未意下。對後辨異。初分中言四方便者。一名習信。二名習解。三名行。四名志願。第分中。暖頂忍及世第一法。名須陀四方便
問。付直進菩薩行位。且暖等四善根為第迴向之外別立之。為當第迴向所攝耶兩方也若云別者。第迴向四善根事。常途性相也。何可云別立之耶。是以他宗師。第迴向攝也釋。若依之云爾者。章家迴向後別立四善根之釋。迴向之外可立之如何答。凡五位開合分別時。雖分資糧加行之差。以四善根迴向之攝云事。是論通說也。但至迴向後別立四善根者。於彼第十地滿如開等覺位者。彼必不置第十地之外。今四善根又以今此第迴向之終攝在之。開之為四加行。故有迴向後別立之言。若不爾者。迴向之外可云別位乎。又可為十地所攝乎。無失。
章云。又亦為似迴心教故。以四位資糧位。迴向後別立四善根加行位。見等同前(等云云)。
玄記七云。第四定位者。此當解行位終第一僧祇滿。依佛性論。至此位滿方名不退之位。依瑜伽。此中猶知墮地獄中。有說。此猶屬資糧位。以於迴向後別四善根加行故。有說。此通二位。以於第迴向之中攝加行故(等云云)。
大疏云(迴向品)第四定位者。若約資糧等五。諸不同。一云。此迴向位。是大乘順解脫分資糧位。終從十信來皆資糧故。迴向後別立加行故。莊嚴論說。行盡一僧祇長養信令增上增上達修分善根。又成唯識第九云。初數劫福智資糧順解脫分圓滿。已為見道唯識性。復修加行。雜集一亦同此說。有云。此迴向加行位。復有二說。一云。四決擇分中。是後二攝。謂解為暖。二行為頂。前九迴向為忍。第迴向第一。成唯識云。此四善根勝解行攝。此文為證雖不分明。玄奘三藏意存此釋。一云。四加行中。第一攝。故真諦大乘云。如須陀洹道前四方便菩薩亦爾。四方便。謂四十心。若依此釋。則無五位地前十心加行故(云云)。
瓔珞本業經云。十地修學四善根者。是印學修習(文)。
又次上文云。如四善根。約住內門故。於第迴向位中別開。四善根迴向收。十信十住所攝(此下文。十住位立不立分別委細有之)。
問。章中付明三品成就之義。爾者聲聞獨覺於三品成就修行差別耶兩方也差別者。章中引瑜伽文。證聲聞三品成就。後引聲聞獨覺亦爾等文。故明知不可有差別也。若依之云爾者。聲聞獨覺觀智勝劣。三品成就差別耶。何況如彼麟喻者。一度成覺人也。三品成就何可判之耶。如何答。二乘聖者智惠勝劣有少分之別云事。是所不疑也。但三品成就者。三業發心之始。菩薩方便地至漏盡廣立之。在見諦以前。何於獨覺耶。是則論藏之誠說也。始不可難之。但麟喻獨覺之難者。座成覺者。是百劫修行之滿也。發心以後寧強可揀之耶。又如部行之類者。大與聲聞同。三品成就之義。二乘有之也。無失。
章云。如喻伽說。云何成就補特伽羅相。謂諸聲聞先已串習善法故。若時安住下品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非於現法沙門果。非於現法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就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非於現法般涅槃若時安住成就爾時有上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即於現法般涅槃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種性同故(文)。
指事云。聲聞中三品為三。此三俱在見道已前方便地中。聖入聖道及以有其遲速。一者已修解脫分善及暖等。仍於惡趣不生。即於現身未能入聖漏。第人者。住方便已。免惡趣中。現身入聖沙門果。更生更死。未能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現能入聖漏。是現般人○第三七卷云。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同種類故。而此獨覺與諸聲聞差別者。謂最後。有最後所得身。無軌範師。宿習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斷滅煩惱。證阿羅漢。故名獨覺。景抄云。言如聲聞獨覺亦爾者。亦同聲聞有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脫分等。未免惡趣○第人。住方便道。已得惡趣非擇滅入聖道已。作七生人等。復受生死。於最後身。在佛世阿羅漢。此前人。是其部行。而聲聞同。此文中。推同聲聞。第三品。是百類百劫滿已。於最後身佛世。依第四定起不淨觀乃至(文)。
問。始教心。付明三乘退不退位。爾者佛性論心。何判三乘不退位耶答。章引佛性論聲聞至苦忍。緣覺世第一法菩薩迴向。方皆不退也付之不明。彼佛性論文依薩婆多義述之。何可為始教門證耶。何況聲聞忍位不退位也。何至苦忍判不退耶。次緣覺不淨觀以後。座成覺聖也。何云第一不退耶。如何答。始教門心。引佛性論三乘退不退事。章家所判也。不能劬勞。但述薩婆多義云難者。大師釋此事給。雖是薩婆多說。然非彼宗。說有迴向名位故。小乘此位。雖述彼小乘義。傍顯始教門故。今引始教之證也。但聲聞忍位以上不退緣覺不淨觀等云難者。凡始教門心。隨粗相說三賢故。迴向以上置不退位。聲聞緣覺同例之。聲聞至苦忍。緣覺忍位證入佛性故。以之定不退位也。即菩薩三賢退位故。例彼置苦忍等也。難勢聊與今義門別也。無失。
章云。不退位者。依佛性論聲聞至苦忍。緣覺世第一法菩薩迴向。方皆不退也(文)。
玄第四云。若就始教。以隨粗相。說信為位。是故今彼三賢亦隨粗說。是故至迴向以上。方不退。如佛性論第一卷說。問。彼論中是敘薩婆多師說。豈是大乘耶。答。雖是薩婆多說。然非彼宗。以說有迴向名位故。小乘此位也(文)。
佛性論第一云。若依毘曇薩婆多諸部者。則一切眾生有性佛性。但有修得生。分別眾生三種○三佛性。即三乘人。聲聞從苦忍以上佛性。二獨覺第一以上佛性。三者菩薩迴向以上是不退得於佛性云云)。
論疏云。以聲聞乘三中最鈍。要入聖位方始得之。緣覺次利。至法位方能得之。菩薩最利。迴向以上而便得之。問云。菩薩佛果佛性。是義可然。聲聞獨覺所求各異。亦有得成佛義。但聲聞位中。至世法證入空理。與菩薩迴向以上證入相似。是故通說聲聞緣覺至此位上得於佛性。非謂至此有作佛理說佛性(文)。
問。終教以上意。以十信為位耶答。不立位也付之。宗家解釋。檢梁所說。例小乘道前四方便。出信解四位故。尤可云為位也。何況仁王經地前四位四輪王報。佛性論四行□四得。信解向之四位。若爾大師何以得十信不立位耶。如何答。凡終教心。於不退以上立位故。信是退位也。更不可立位也。是以大師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不退故今此釋心。明不可立位也。但於今出給論釋者。若是立位者。皆始教門義也。若依寄法有立之事者。但是寄顯門說也。正可非述終教之位相也。始教粗淺故。為引小故。位相同小乘終教不同彼教故。不立位也。章家所釋分明也。更不可致疑難也。無失。
尋云。至第六信立不退之稱如何他宗師依之立位如何。
章云。若依終教○又於地前三賢。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不退故。本業經云未上十心。不云位也(文)。
法華玄贊二云。不退四。一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邪見故。二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後不退二乘故。三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證得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有為無為法皆能故(云云)。
玄第四云。四定位者。此十信法於始教中自是位。如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四位謂暖等。菩薩地四位如是。謂十信十行迴向。又彼論及佛性論等皆云。地前四行。謂十信信樂大乘行。波若行。十行三昧行。迴向大悲行。又為除四重正使故。謂初除闡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執障。三除聲聞畏苦障。四除獨覺大悲障。又淨德因種。解成我德因種。行成樂德因種。迴向常德因種。又仁王經四輪王報。謂鐵銅銀金。以此教義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約終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故。本業經云○故知位。但是方便行也(等云云)。
終教心。初住以上不退位可云耶答。爾也付之。設雖終教心。甚深次位退不退何必有差異耶。是以初僧祇勝解行地菩薩退云事。補處所說也。何宗家可判初住不退之義耶。何況本業經中。如舍利弗才王子。於第六住退菩提心(見)依之於第七住既立不退稱。更不可有初住不退之義也。如何答。終教心。解以去菩薩。依上觀智唯識真如等觀。方不退。不墮二乘地故。於初住位可立不退也。是以梁論中云。解以去得出世淨心。或述。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故是則終教性相也。更以始教建立不可來難也。但於第六住退者。起信論會此事。示現(文)退是以宗家。為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發心住不退(文)無失。
章云。又仁王經云。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進有退。猶如輕毛隨風東西等。在此修行經千劫。入十住位。方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地耶。設本乘經說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經文。為示現退也。為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發心住不退也(文)。
玄五云。七止觀雙運不能壞。故云不退(第七住名。云云
本業經上云。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止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所護故。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為退。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中有八萬人退。淨目天子才王子舍利弗等。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種性人。退外道。若一劫十劫乃至千劫。邪見五逆不造。是為退相(文)。
問。終教大乘心。從初發心不退位事。引何論證之給耶答。梁論‧仁王經等引之也付之。大師之所引。正檢本經本論之說。仁王經中說地前空。梁論中云解以上名聖人。或梁論中。雖言得出世淨心論共不不退之言。大師何為證初住已上不退之義。私加不墮二乘地句給耶。如何答。終教心。信成就發心之位滿不退事。常途性相也。更不同始教三賢退位也。依之梁論解以上名聖人仁王經地前空之文。尤可修不退證文也。但不墮二乘之文。大師私加之給云難者。仁王‧梁論中雖不墮二乘地之文。既信成就初住之處聖人之詞。得出世淨心等云故。得終教意。置不墮二乘地之文。尤葉其道理。無失。
章云。梁攝論云。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仁王經云。地前空。而不取證等。又起信論少分見法八相等。皆此義也(文)。
問。終教大乘心。於地前可云今別資糧加行不同耶答。不爾付之。設雖終教心。既三賢四善根功德。何不立資糧加行分位耶。是以始教心。立五位資糧加行分位終教有何意趣不立資糧等位分耶。如何答。終教心。於菩薩不分資糧加行等別云事。宗家所判。始不可疑之。但是為趣聖方便立比證別。許忽不立近之粗細。是以大師餘處解釋中。三賢總為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所以始教於諸位立淺深近別。委分別位相。終教真如智立比證之別故。趣聖方便之釋。自此起。不見修名言也。無失。
章云。若依終教。亦菩薩十地差別。亦不以見修等名說(等云云)。
玄七云。有說十住初即不退。況至於此。又三賢菩薩能遊生佛國。況墮惡趣。又三賢總為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此約終教(文)。
問。終教心。於初發心住唱八相成道可云耶答。爾也付之。尋初住菩薩者。位纔在發心。但一理。業惑未除斷。更不可作八相化用。若又唱正覺者與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可有何差異耶。如何答。終教心。初住以上現八相者。是宗家性相也。菩薩自初信業識真如。今至發心住之時。依比觀門隨順法性。見平等性。捨生佛彼此之見。入究竟寂滅。依此智少分如來法身故。以願力暫現八相化用也。但至與圓教不別云難者。章主釋此事給。述終教云。但在位暫起化故。述圓教義。於初位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時起。皆以得故(文)更無失。
章云。起信論中說。三賢初位中。少分見法身。能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眾生云云)。
章云問。前終教不退際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與此何別答。彼於此位示成佛時。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位暫起化故。此即不爾。於初位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時起。皆已得故。是實行故。該六位故(文)。
信義記云。謂菩薩依比觀門見於法界故。云少分見也。亦可依見法身故。二以見法身下。明八相益生。即利他功德初心能作此事(文)。
問。終教心。三賢菩薩業受生可云耶兩方。若云由業者。正見章文。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繫何況見餘處解釋。今明菩薩於報修短而自在。不由業故。云非業繫今此文無諍不由業若依之云爾者。今此菩薩故留惑即潤生。分段之報猶未捨。往業未已故。更不可云不依業也。若不依業云者。此菩薩依可生耶。如何答。終教心。三觀菩薩依何留潤生之惑。談願力生。何云亦非業繫。更非云業惑也。雖業惑。以智力御之。偏不隨彼力。願智力助之。依願諸有之生。於業繫不同自在者。願力更不助業惑。何亦非業繫此終教意也。無失。
章云。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繫。又三昧亦得少分報身佛。其所修行皆順真性○又梁攝論中。十信凡夫菩薩解名聖人菩薩等(等云云)。
信義記云。初往業未亡以微苦相續下。顯異凡。既聞業苦未亡則謂與凡夫異。今明菩薩報修短而自在。不由業。故云非業繫。以留惑益生悲願之力故。云以大願等力也(云云)。
問。終教所立法相影似小乘云耶答。不爾付之。二乘迴心之義正在終教終教誘引二乘者。所立法相尤可影似也。何況始教直進教猶影似小教。設雖終教。有二乘迴心之義者。尤可如彼教也。如何答。迴心中法相正引二乘大故。所立法相尤可影似小乘也。終教已上教深勝。所引二乘又是高勝人也。更不可影似小教。已大乘何還可似小教乎。是以大師釋此事給。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不假似彼更無失。
章云。問。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何故不似小乘說。答。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不假似彼也(文)。
問。宗家三生之時。引汝及文殊俱得我等文。前位但是因圓果在後位爾者今此因果者。為判善財因果。為當彌勒因果可云耶兩方。若云善財因果者。正見經文彌勒下生成佛之時。雖說文殊善財俱得我。更不見善財義之處也。何況因為欲化度諸天故等之天四義此文所來也。明知彌勒因果云事。若依之云爾者。正判三生之時。第解行位中既出善財證。第三證果海生之中引此文。前位但是因圓等云故。尤可證善財因果也。如何答。凡前位但是因圓果在後位者。是則善財因果。更非彌勒因果也。章家判三生之時。出善財因果釋之。何今可出彌勒因果耶。是寄人顯得之時。對因人得法雖在佛會不值果人事。成果隔因故也。今以我之文。證善財果海者。以值果人顯法表成果。是以大師餘處解釋中。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示成果故。不至所。非謂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說當見得。無失。
章云。成見聞位○解行位○又如善財始從十信乃至十地。於善友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三證果海位。謂如彌勒善財言。當來世成正覺時。汝當我。如是等。當知此約因果前後分二位故。是故前位相但是因。圓果在後位故。說當(文)。
晉經第六十云。男子。我於方。隨諸眾生所應示現。而化度之。於此終生都率天。為欲化度諸天故。顯現妙智功德。消欲渴愛。令知諸行皆悉無常天趣壽命咸必有衰。入摩訶衍一生菩薩。皆悉雲集。為欲教化同行故。欲開釋迦牟尼世尊所化蓮華。現彼生。男子。我於彼中壽終下生正覺時。汝及文殊師利俱得(文)。
十云。二生兜率為四種眾生。一為化彼天。二一生說法三化宿世同行。四開所化。謂釋迦遺法所化眾生。根未熟故。如花未開。又利益未得。亦如花合。待彌勒佛令其發故也。三下生成佛汝及文殊我者三義。一云。當來成佛時。亦說此華嚴彼時亦有文殊善財所說之法故云也。二云。我成佛時。汝與文殊俱來。助我宣物法化。三為表法。謂善財何故上於佛會俱求諸善知識。而不佛者。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所。非謂不求。量成果隔因故。說當見佛(文)。
問。離垢三昧因果二位耶答。爾也兩方。若云通者。既立離垢三昧名。尤可限果定也。是以當章中。雖云都率天子。至離垢三昧前。未云得之。若依之云爾者。餘處解釋中。通因果二位如何答。凡第十地滿菩薩二障微細垢故。得離垢三昧少分云事。是出因位所得。非果定。故云一分也。是故經中離垢三昧少分也者。則此心也。是以宗家因果二位釋給。尤所以也。但當章離垢三昧前者。或指因定一分。或簡果定故云前不。更無失。
章云。解行位。謂都率天子等。從道出已。一生即至離垢三昧前。得十地無生法忍(等云云)。
十六云。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此文是。將現成在此天上。住此三昧。能利眾生離垢故(文)。
晉經三四云。猶未能見離垢三昧少分也。
十六云。謂雖得十地因滿。簡不因果故。云猶未能等也。
華嚴自防遺忘集第三云(行小果三生究竟門)沙門文超三生義云○問。若此一生行即圓。更不假餘生者。如何下文云未得離垢三昧少分耶。既云未得離垢少分者。故知更待餘生。何一生成攝耶。答。云未得離垢三昧少分者。則此三昧有其兩重。一因滿所得。即天子獲者是也。二果滿所得。約滿三昧邊。是故云未得少分也。問。因修得者與果滿得者。有何差別耶。答。因修得者。離微細礙微細者垢故名離垢得法正見故名三昧也。滿得者。於因垢故名離垢所作究竟故名三昧圓宗文類十引之。未渡事也。
問。圓教心。肉眼唯見三千界事可云耶答。不爾。見十佛剎土世界海等付之。肉眼其用劣也。何可云見十佛世海耶。若肉眼世界者。天眼以何為所見耶。是以龍樹智論中。唯見三千界事如何答。圓教肉眼十佛剎塵世界云事。經文分明也。始不可諍之。但龍樹智論釋。作三乘肉眼故。見三千世界云也。但小乘心。肉眼不見被障細遠之色。三乘教。已云見三千世界。況一乘深教心。云見十佛剎塵世界。可有何苦耶。無失。
章云。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塵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則不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為。故知不同也。
晉經四二云。肉眼一切色故。天眼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
問。今經所說淨寶轉輪王者。可云金輪王耶兩方。若云金輪王者。正見經文。種一恒河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淨寶輪王等既恒沙金輪王善根所起也。更不可云金輪王。何況如瓔珞經中。金輪王世界性等其處也。若依之云爾者。既是輪王也。所感輪實是何物可云耶。若非金輪實者。鐵銅銀輪豈彼所感耶。若爾捨劣就勝。尤可云金輪也。是以新譯清淨金網之詞。寧非指金輪實耶。如何答。淨寶輪王寶體。誠輒雖難定。檢清涼大師捧家意趣。其是可金輪寶也。但是非千子具足四天下之王也。一恒河沙輪王善根所起。第十地解行因滿王也。其所住即世界性等子以上輪王感錠光玻璃鏡。其所十眼離垢定前。寧所感網劣乎。然經中云淨寶網。分明不出寶體。忍雖難指金寶。新譯經中以彼淨寶網之舊經文。云清淨金網轉輪王。以之知即可金輪寶云事。是以清涼大師金剛頂經。以金輪佛頂備其證給。但寶體種是全恒沙善根之所起金銀銅網等寶為所具。何非三乘金輪等類也。無失。
疑云。瓔珞經十地網輪說淨寶網者。是當第九地白雲網輪。然者今金網清淨可當第九地。何以之可證第十地之王金輪寶耶答。是則清涼大師瓔珞經。與今經對判之時。以彼取之可當第九地。則此可為所具(云云)次若取十地清淨金網正當十地。次無畏珠及清淨義述。以三義證十地之義給。然者今經金網出其體。舊譯網出其莊嚴終。引金剛頂經出今輪佛頂之證。明知輪王一恒輪王善根所起之金輪寶。為十地解行滿之輪王。可為十世界以上之王也。
章云。如普莊嚴童于等也。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當是淨寶轉輪王位(文云云)晉經三四云。彼諸眾生具足種種淨香自在光明善根眾生見法蓋者。彼諸眾生一恒轉輪王所殖善根。所謂淨寶轉輪王等。
十六云。一恒輪王善根。皆如淨寶網等。此是世界性中子已上輪王。如愛見惠王等。非是金輪千子王四州等。謂一恒沙箇淨寶輪王善根。暫見此蓋頓得成就
唐經四八云。了知如是悉是虛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眾生見其蓋者。種一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文)。
大疏八下云。今初。准晉經云。種一恒河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淨寶輪王等。是則多箇輪王。非一輪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淨金網者。准瓔珞上卷。金輪迴向初地以上皆是琉璃輪。而增寶數為別。是知舊譯網者勝金網也。故彼經云。歡喜地百寶瓔珞七寶輪。為四天王子以為眷屬百法身為百佛國土中化十方下。已後略化之分齊。寶數一一增至第七地三寶輪。八地但云寶相輪。九地白雲寶相輪。十地百萬神通瓔珞無畏寶相輪。若順晉經。淨之言則是九地。即前香幢雲自在光明。若然彼但是所等。則金網無失。若取十地清淨金網。正當十地無畏珠為清淨義。又攝化分齊。與上第十地報果同。則證十地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言一恒沙者。謂從九地已還乃至十住銅輪。以此十地前化分齊。比前諸位如恒沙矣。故晉經云輪王等。等取前也。
八下云。疏今初准晉經云。種一恒河沙下○初言多箇輪王者。即網是一。等取金網瓔珞等多故。一恒沙也。言非一輪王之多善者。則次舊經彈於今經。云種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恒善根。則一輪王有多善耳。言梵本亦然者。即以梵本成於晉經。疏而言清淨金網者。第二牒舉今經。准瓔珞上卷下。第三引瓔珞經成立經○初言至第七地三寶輪者。以初地七寶地八寶。三地九寶。四地寶。五地一寶六地二寶。七地三寶。八地以上不增寶數故。但云寶相輪等。疏若順晉經下。第成晉經。謂今得十地九地以上善根淨同白雲寶故。從即若香幢雲者。引前行成晉經。晉白字。此前有雲字。經合成瓔珞白雲寶義。若然彼但是所等則金網無失下。第三會取今經。於中又二。先順晉經收今經。謂晉經得十地。有九地已下淨寶輪王善。彼云淨寶網等。等即等於金銀輪等。若是能等為金網。則十地非金。若以所等為金。金等何失。則晉經從九地向下等。今經從迴向當中向上等故。言無失則亦是多箇輪王善根。謂金網一恒河沙輪王善根故云無失。疏若取十地清淨金網正當十地者。下直順金網轉輪王善根義。以三義成。一以無畏珠為清淨義。二以人攝化分齊十地義。即次行經云。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佛剎塵數世界中。教化眾生。正同十地報果所化分齊。三故下此王下。以轉益文證成。此王轉益尚皆得於十地。故知此王即是十地。故彼經云。菩薩安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則金網非所等。正是十地但其金字。瓔珞雖無。餘經或有。故金剛頂經廣說金輪佛頂恒河善根。雖金輪為所等。能義主則不同。一恒善根經須一。言九地已還者。正順晉經從九地向下等故問。今經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爾者與舊來成佛之義同說圓教成佛可云耶兩方。若同說之者。凡圓教正意。不依位分。何可說終心作佛之義。是則寄終教不退際上顯之。更不可云舊來成佛義同也。是以圭峰大師解釋中。終教心也若依之云爾者。初心速得之文。今經正說滿究竟宗家定判也。一切位故。佛果圓備。明知說華嚴圓教成佛云事。如何答。圓教心。非古非今。舊來成佛之外。更不可有義也。云其者。十佛之身。滅三惡○云其智者三世十智朗照。是以法身無性故。於心境不見差別。無古今異。故三乘本有德。於道理。是果海故。言詮非所及故。言詮佛或寄權門顯言。或就實教示玄。是故為顯位成覺。寄終教不退之處。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雖然非如終教初住八相等。彼於彼不得自在。今經心。六相圓融故。主伴具足故。初住正覺。寄於終教。顯位成覺。終為示舊來本有之成果。此則雖如來藏性本有種。於習成之處。如立本有習成之二性。若爾圭峰終教之釋。儲會釋者。更不可有相違。是以大師別教。則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者。此心也。無失。
意云。問○答彼於此位示成佛時。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位暫起化故。此則不爾。於初位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時起。皆已得故。是實行故。該六位故○問若是等初同即一切者。何不信初心得。而說滿心等耶。答。別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以彼教中滿不退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處。一時一切前後諸位行相。是故不於信初心說。以未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云云)。
玄五云。初發心時是因。成正覺是果○今釋發心時得故。下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如來等。此明滿入位時普賢位故。一切乃至佛果不圓備。故云正覺○是豈中說果耶。此一乘普賢位。因果圓融相即無礙故致然也(文)。
圓覺經云。始知眾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作(文)。
同略疏二云。今詳教理略舉六門○三者終教相出性顯名正覺四華嚴說十信位滿初發心住即成正覺。五者頓教一念悟時即為佛。六者圓教本來成佛。故佛嚴云○今經文者。若約觀成方能知之。即當四五兩門。若約所知眾生本來皆佛。則唯第六(文)。
五十要問答上云。問。十信作佛十地心作差別云何。答。若但信十信作佛。不論十地心作佛。即是三乘教。何以故。由法義道理不具故。若個五位及九位作佛。則是一乘圓教攝也。何以故。由教義具足說故問。見聞解行證果三生成道。非今經正位可云耶兩方。若非今經正位者。凡三生成道之義。偏在今經。更非餘教之義。若依之云爾者。餘處解釋中。非今經正位如何答。見聞解行證果三生成道非圓經心者。更無餘經處也。僧祇隔歷諸位。從之疊三生解行因滿。立一生成佛之義。何非今經正位可云耶。但至餘處解釋中非正位之難者。一法一切一行諸行一念無量劫無量劫一念。述普法圓融之德故。出時何立三生之異耶。此又寄三乘布之門。非正位云也。此普法之德。若說之。何今宗心修因感果之位分。不立之可云耶。無失。
華嚴問答下云。問。見聞等三位普法正位耶不耶。答。不也。但從三乘此說耳。若普法正位無住不住。一切六通三界一切法門。皆不普此位。又一切位。一切位。如位法門一切行教義等法門。皆爾可(文)。
問。位佛相望。其位時可云耶答(云云)兩方有疑。若時者。位佛者十住初心佛者十信終心也。何可云時耶。若然云者。解釋中。時也兩方不明。如何答。佛位佛其建立誠以有差別。雖然但出一處所望也。別非云別時也。限信者不成位體故名佛。望初住已成位故名位佛。此則如父子相望。望父名子。望孫云父也。更無失華嚴一乘成佛義云(青丘大師。見登之集)成佛三。位行佛。初約位者。寄終教三立中。十住五位明此成佛。故本疏云。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至分後入初位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接即諸位至佛果也。第二行成佛。疏第三云。一行總不依位。自分勝至究竟即佛果。章下卷云。由成故是佛。非位佛○問。十信滿初發心有何差別。答。此差別也。問。若爾十信終心成佛。即位成佛。何名行成佛。答。此義望異。彼不異。不退階即為位。信心行義為行也(文)。
問。善財童子當來成名證果海生事。大師引何經文證之給耶答。入法界品云。如彌勒善財言。當來世成正覺時。汝當我引此文證也付之。依所釋見經文彌勒當來成佛時。善財文殊俱來雖成佛。更所不善童子當來成佛義也。何引此文證之耶。
章云。二約法位○汝當我。
指事下卷云。言又如善財至是此義也者。入法界品○案云。此三釋中。今此章解當第三釋。思准可知。

華嚴深意鈔卷第三

文永三年七月十六日於和寺常樂書寫
聖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