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57

應理宗戒圖釋文

輸入者 錢冬霞

初總題中。瑜伽師地論釋最勝子菩薩)曰。請一切行查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略纂曰。此中意說。三乘所說行查法並名春境興行果其行。興果法並有方便善巧相慶義礦論三。地者由次第如是瑜伽。隨分足展轉調化諸有情。故名瑜伽師。或諸如來瑜伽滿。隨其所應瑜伽。調化一切聖弟子等令其次第正行故名瑜伽師(記曰。梵言阿羅。此云師。有調之化之功匠物適機。群從所放之美稱也)地謂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攝義。是瑜現所共境界為地。如龍馬地。喻上強不出外故。或瑜師依此增長自法故為地。如稼穡也。或瑜伽師地所攝譾此現行。依此增長為地。如珍寶地。若瑜伽師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為地。如牛五地。或諸如來瑜伽師平等智行一切無戲論界無住涅磐瑜伽中故。是彼所攝故為地。或十七地攝屬一切瑜伽故。如國五地。是故說名瑜伽師地(梵云步經此云地者生成住持義也。始自五議終暨無無余凡聖因果統地樂德。皆個能生成住持有類詮地詮地故云也。)人決擇法性相為論(倫記曰。梵云舍薩怛羅此云論。俱舍論云。教誡學稱為論)略纂曰。師有二久四義。謂境界所依所攝。期境及行各解。依攝二種各有解。令義。
名中。倫記曰。言本地分中者是部中這別稱也。梵言慍羅。此云本。此論大格宗明諸地。不自工五分以明旨。五分雖別會歸于諸地。晨入發名之為本。地如前釋。梵言梵只。此云分中。分者支別也。論雖百軸約地和宗。宗不頓顯。支別五故謂之分中之言內。
地名中。論釋曰。菩薩地者。希求大覺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願堅犯時修証永出發心修行得查一切總說為菩薩地。略纂曰。菩薩地菩薩所依。諸萬行依止地。故以地名名菩薩地
處名中。略纂曰。又此地中瑜伽。一者瑜伽。二者隨法瑜伽三者究竟瑜伽。四者第次第瑜伽。今創明第一瑜伽故名初瑜伽。處者釋如聲聞地
品名中。略纂曰。前明施品以徐外慳。今次持戒以防仙垢。廣辨或行故曰。戒品。即防非之異名清涼之殊稱。不可雙舉。目之戒品。倫記曰。若依梵本三名。尸羅此云清涼。即明戒體勝威力能令行者身心清涼梵語名昆奈耶。此云。調伏。據教是能調緣故。后不生悔也。測四釋。一云。二受一緣二持一緣。二云。即以二掃為二緣。三云。慚愧二因二受二緣。四云。二受二因慚愧二緣。雖有多釋今取即以二持二緣。為順文相之釋也。
結歡大利中。倫記曰。總三大果利。

是名菩薩自性戒

第二一切戒略明一切戒中。顯揚論曰。在倫人者。說服力上家白受。用五欲。營構欲業以。活命出家人者。謂持威儀相貌。棄捨欲境受持禁戒。如法乞求清淨自活。五三曰。問何故世尊建立苾芻近事近住三種律。答。由三因故。旨所化三種類。或能行惡行行及離欲行。或能行惡行非離地。或不能行離行離欲行。初所化建立苾芻律儀。依第二所化建立近事律儀。保以礦。非居迫迮現處麈則能一向相貫圓滿眾學處。依第三所化建立近住律儀。保以故。由因。勿自自謂重擔所鎮。謂前三支惡特。其后四支修離地。離非梵行二種。略纂曰。近事離行惡行謂前三及意。其中有離牄諸酒隨是地。今據多分為論。的住二因者。謂日夜持離俗惡二行盡形持為因。根性劣故因近果住。故名近住。非梵行在家制邪。不制止正名俗行。若出家並不許名惡行惡行者。是性罪故興前三同。俱是性罪惡行者。從所生制不許礦。如后四罪。俱制貪故。倫記曰。泰云。前三支性罪故名離行。后四支非性罪。但離莊飾五欲處起故名離欲行。非梵行性罪惡行。又婬欲行離自名俱離行。由第三不能盡形究竟行俱離行。但受日夜俱離盡形二種因也。忽彼自謂在家得擔所鎮不能受俱離行。興盡形俱離為因。因近果住故名近住
廣明一切戒中。初科別釋律戒中。倫記曰。景云。菩薩律儀戒遠至菩提。今約七眾形居律儀菩薩者以制過粗同礦。又彼菩薩身七眾七支隨彼七眾具。比丘比丘尼有語七支沙彌沙彌尼五眾有身語四支。意三皆具。是菩薩。即大戒二眾具有十支。余之五眾但有七支。除語中三。亦菩薩雖形居復五然具諸惡故。七眾受律呀時皆具十善業道。以一切惡皆遠離礦是善皆修是生皆攝故。測云。菩薩律儀故是善修是生皆攝故。測云。菩薩律儀聲聞律儀體實差別。但七從個受受聲聞戒者。后受菩薩戒時所發支種若苾芻即是苾芻戒支種除興聲聞不共學者。其科支種即興苾芻所發支同。乃至近事男女肥五戒竟。復更菩薩地所發支種即興近事戒支種同。故言如是七種戒即興近戒支種同。故言如是七種戒即是菩薩律儀戒。雖不發。但由支種同故言即是七眾受戒。其余薩上羅夷戒。四二輕戒等。皆是善法眾生中有違犯故立此諸戒。非是律儀戒
攝善法戒總標中。倫記曰。景云。三聚戒理實時。義說膠后由先惡后方善。測云。經言謂菩薩律儀戒上。舊人解云。形前漢后。RU量顯勝。律儀正意相同七眾。所以不如不共二乘為上。今云。受律儀后者。此是義說前后。非受先后。問。三聚呀俱說受持。何故今云受一為大菩提積集善是攝善法戒耶解云。此說相顯律呀是止善。說受顯攝善法戒作善。住淨戒已。修習相顯礦云受律儀大菩薩提集善法不實二聚戒並說受持故也。
廣明明九善中。倫記曰。今依測云此九善法並如聲聞地出離地二道資糧中說。此云正念當。當彼第二資糧正能防護根律儀體。正發彼第八資糧正行當第四資糧安住具戒等。防守密護根門者。出律民防六根體。由所防過清淨故亦為善處思螄。言順量初后夜常悎亦為善處思量言右量一夜常修悎寤親近善士等。如彼廣說於自愆犯審諦了智深過失者。當彼第四資糧有六句中第五句於征少罪見大畏。二曰。云何二道資糧。嗢柁南曰。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智量。悎寤正碚友。無障莊嚴。謂自圓滿圓滿。若善法俗夜后勤習悎寤瑜。若正百住。若善友性。若聞正法正法無障厚。惠捨。若沙門莊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出世間離欲趣向資糧。倫記曰。第三辨二道資糧中。初一頌及長行四門。后次第解。
饒益有情戒同事中。倫記曰。若依舊論即於上初中分為二。謂彼彼及瞻侍等開為二故。今此論以同皆是助伴故。合淡一。此論第四第五二門為第五故。此開合不同故一數。同彼有別言。第一二等字此文字
利行二中。倫記曰。或在屏處或在眾前歡他德。
三於過軟性有情調伏驅擯於下品調伏中品責治罰。品者驅擯。
四有過剛強惡人神力制伏。
廣明持中戒相次第答說律呀解釋二中。倫記曰。於未來世天魔所有不生喜樂者。何故不色天等。彼是禪果。以律或是善故。不生定地因緣。 第五總歡中。倫記曰。即能拘檢乃至彼不現行喜樂亦爾者。自斂攝名拘檢。由拘檢故不正乃至尋思復作心。如昔停產皮不正言論現行喜樂菩薩於今安性住彼不正乃至尋思復作心。如昔於彼不正論論行生喜樂菩薩發住彼不正言化等不現行喜樂亦同前現行喜樂故云亦爾。略纂曰。言拘檢者。拘檢其心令不散亂人作拘檢不生縱逸等。
第七起悲中。倫記曰。舊論不恚恨起法心悲心遠師云。法心者慧心。以慧彼是法數故無人可嗔。悲心者。救彼恐受苦。今又解地大悲者。由懷品法可起大悲意求救眾生法也。
第九三中。倫起曰。據三世現在違犯尋即悔除。
四中。倫記曰。測述遠師云。如如行進徐善法如如所應善法也。如是如是行者牒前持法如如所應住者。牒前持法如如所誚住者牒前受示。此明所診法。如是正辨持戒行。基云。此中意中有一。前身未來所有犯處不犯於所行皆誓行之。過去發願。后身所有善皆之。惡皆息之。是中意。
五中。倫記曰。景云。次前即取三際不放逸如理作意為第四所受禁戒。今此第五即由三際不放逸前發理作意依止。於三際不放逸行如得作意為第五。測云。此五中。前三是過行。后之二種是晨行。悔隨三世三異。防並過未故有二別。
結之別結中。略纂曰。第十又能具足軌則淨龕地。前覆藏發露已惡等。引中有二。一具足軌則。二具足淨命具足軌則者。結發露已惡覆藏匿自善對威上靜。具足具足淨命結前離矯詐一切能起邪命邪命之示。矯詐得財是不淨財。今離此矯詐名具足爭命。
善法六度開為十中。略纂中上之五度依文交配。於度中別開為五處五處者。謂相善果第一。謂即証菩薩蝗時所有相好一切功德等。
了知是第二。衣六度等。
了知因果倒興不倒第三。謂即作常樂解是倒因果。叵無常等是不全果。
了知善法障第四。謂了知六度障。謂慳等六蔽。
了知善查利。求因。因果中倒不倒不計為淨等。了知善障等而能速度離之並第五。若遠師云此之第三知 因果倒興不倒為二。一是知倒。二是非倒。四又字中分五處。是諸菩薩能於善果下覆解前五處。今不然。是諸菩薩不未文下云了聶碚示障為攝菩薩故速疾離釋前何文。若釋第五了知善法障者。前但言知障。不言遠離今言遠離。結前第五。豈不相違。今分是諸菩薩睛為第五。興前碚因何異。別知因知六度等是因。未能除障。今第五除障故有別也。汝以作障不得為二者。知倒非倒慶不得為二。汝既不成我義須立。知倒興善障何異。義曰。別。倒謂四倒。謂六蔽。故有別也。
答在饒益有情釋事中。崆峒記曰。助伴有二。一者助伴。二者救欺壓 助伴者下是於中有三。一救疾病苦二根缺苦三煩惱苦。於根缺中有其五種。眼二耳。RO字呼及節。說語裂也。又手民今取指主義三舌論云手代言者曉以相像是。是曉諭只令想像不方也。四論云。迷方路者示以遇途。五身中有二。一闕力二闕支。此文不次。其遇下煩惱三。論更有多解。勝蔑者。勝所陵解令離臧。或為意根
愛語中。略纂曰。相應者即興理相應。文謂文字。句謂依文生句。助伴者即句中義也。隨順無首也。清亮者和雅也。有用者能民。相稱者稱病說法也。應順常委者順常委修也。分資糧法者即菩提分。不余分資糧法也。此意即即稱理之句義。和雅之聲。順道是順菩提分。法為樂行惡行眾生說之。是此中意也。倫記曰。以相應句等乃至而部者即七句。明如理說相。一以相應句。二助伴隨順。四清亮。五有用六相稱應順。七常委資糧法。此諸句廣如揚第三卷及攝分等說
法施中。種性品曰。云何教授(依倫記曰。初問。次釋。釋中初明八種教授。第二攝八為三。第三如是菩薩或由已下牒教授八力九)當積壓各有八種(前中。初先舉數辨教授他)謂諸菩薩三摩地依止故。或於時共彼住故。於彼慈悲俗為教授(明諸菩薩能教授他)或由共余諸菩薩眾。或由如來教授(明彼菩薩為他余大菩薩佛教授。下文自顯然。八教授中。八教授中。前四審機以為教授方便。后四是教授)於教授時先當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泰云。是定也。尋思是四雪思。如實智是四如實智菩薩初以尋思尋思於定。復以如實智知於定)尋思如實心已。尋思其根如實了知(即等四根)尋思如實知根已。尋思意樂如實了知尋思如初知意樂已。尋思隨眠如實不知(尋思種子為性。泰云。前明俗等皆據現起重成種子名曰隨眠隨眠種子之中。亦可。偏面惱種子說。此心根欲性即是四力境界。皆先起尋思。后如實智也)尋思如實知隨眠已。隨其所宜示現慈或修種緣起。或修界差別。或修波那(第六教以過去於常執)為說能治斷邊邪執處中之行(第七教觀未來老死斷見)令其除捨作和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証下諸增上慢(第八教不得謂得增上心遠法師云。未作謂作。未得。說服力是。此教道起慢。未觸謂觸。未証謂証於証道所起慢。皆始終方二)當知教誡略有五種。五者有罪現行二者開許無罪現行。三者有於所止開許法中暫行犯者如法YG悔。四者有於彼法中輕慢而毀者以無染變異意樂如法呵擯。興作憶念。五者有於所止開許法中能正行者慈愛。稱歡真實功德令其歡喜
利行性好隨轉總明初科中。倫記曰。舊持云。若性自笥。遠法師解若性者有共住性自笥者無。共住性。有自性行性。
別明隨機隨轉初科中。倫記曰。實句三。初明菩薩所現事他憂苦地益即止有益即行。
次明菩薩於他現身語生余有情無益則止有益即行。
后明菩薩於自事中現行他憂苦非學處不順福智則止若順行。
他臧喜樂亦爾。
第七智量受中。倫記曰。於非親情所不數希望。設有供施不過分受。
三難行戒中。倫記曰。第三中准舊論一切一一修行。二一切住定。三憶念
四一切門戒中。倫記曰。一正受即從他正受自淨心受
本性戒十信已前。由種力所起恆清淨轉。
串習戒即入十信憶去。種姓所有戒體
四方便相應戒即四攝事利他戒也。
第六一切種莊嚴戒中。倫記曰。舊人未知十七地聲聞地所辨莊嚴之事。謂言別指小乘經聲聞地說。三曰。苾芻苾芻尼莊嚴不善能捨於修習。問何緣世理說尸羅莊嚴具。答。諸余世間耳環指環腕釧臂釧及以寶印金銀曼等妙莊嚴具成就幼稚黑金銀曼等和莊嚴具成就幼稚黑髮年盛壯姝妙形色而服飾之少好。非有成就朽老衰邁齒落髮白年逾八九十者而服飾之當有好。唯除俳戲令眾歡笑。若遭病苦財貨匱之。新戚喪亡。當爾服之亦好。戒壯嚴一切類。於一切時有服者皆為好。是故尸羅名壯嚴具。
七種中。倫記曰。景云。初是律儀戒二轉作戒二聚戒也。三防護鄧總前二以為第三后四是果。第四大士相異熟戒即三聚戒得涅磐相。第五增上心異熟戒即前三聚欲界人天果。第七利有情異熟戒者此當利他是。泰云。止息止持作戒作持。轉為起。所起作名作戒。測云。增上心異戒者。謂共戒能戒界熟果。利有情異昨。謂感八報殊果攝利情。
第七膀求戒中。略纂曰。此有八種者。謂斷命一。不償取二。俗邪行三。即身三行虛妄四。難間五。粗惡六。綺語七。即中四過也。以上合七。并以手塊等加為第八問曰。此中何礦不論意三業也。議曰。若取意三口七即為十。若言十者不成增數門。是以不取。膠一切種門有六種七種。后二世九門。今此門。今此遂救北上來令增為八。故不取后意三以成種也。又前七所發不離后三能發。能發口必由后三故不論也。若爾豈無別起后三種。議曰。雖有隱不說。攝在能發前七中故不說也。
第八此世世樂戒中。倫記曰。景云。止是律儀工許是善民伏是饒益有情戒。無遠者應攝受調伏。此之四種總是度。余五度俱行昨為五種。因戒得定名現樂。后菩提名后樂。基云。即止開。許攝授。伏為四不取二業也及五度不論工此九即度故也。測云。初分為四。后五芳為五。為九種。前四中。妝二自行。后二利他。亦呆。前二就法分別。惡則遮善法即開。后這二門對人分別善者即攝。惡者即伏。此四是別解脫戒。后五中。殂慮俱行是共戒。慧俱行是共戒。施忍精進三俱行亦是別解脫等攝。
第九清淨戒中。倫記曰。景云。初一是受。第十明持。間八種明離成障。言不太沈及不大舉者。由太沈故。違犯呀設生慚愧亦復薄。今遠離了之由太故。非應悔處而生悔愧故今亦遠離。泰云。不太沈舉者。菩薩犯戒時起增上慚愧。是太舉心菩薩亦離也。基云。十相持。此中第二彼開為二。太沈為一。太舉為一。攝此第六軌則第七淨命為一。其實軌則淨命義別。不可為一。彼之謬之。此第事。太舉戒言非處者。地戒太過遂非處。可持之處名處。過此可持不可之處名處。過此可持不可持處為非處。若太舉過此至非處可生悔愧也。測云。如下七下五卷決擇云復鎰前戒品已說十種尸羅清淨當知初一是意光清淨余九是加行清們加行中復有五種無間加行二遍修加行迴向行加四助伴加行加行第二第三為初加持第四為第二加行第五為第三加行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為第四加行中。前一明離。沈舉以明無間加行。后一懈怠無間加行。方太沈等者。明離小犯於悔愧妨利他。行太等者。於非上依悔愧如外道雞豬戒等。言如前所說五支不放逸者指前戒品地。謂三際俱行及先時所作俱時行大放逸行。后事分亦明之。若依舊論第六第七合之為一。今開為二。第二第三為第二。准決擇地鏡缺加持助伴加行。得知舊論開俁者錯也。
第二膽戒利中。倫記曰。初明尸羅戒當菩提二膽未成佛來五勝。初二現報利。
第三明所作。明三聚所作中。倫記曰。言律儀安住心者。因戒得定名定心大段第決擇分總標中。倫記曰。昆奈耶者。此云調伏調伏三業也。
律儀戒中。倫記曰。景云。菩薩律儀戒即是聲聞七從所出家菩薩即興聲聞大們所制多分是同。在家菩薩即興五戒所有異。即心本亦異。備云。又解志搠七眾苦受菩薩是。轉前七眾戒令成菩薩戒。故言郎七眾。吉跡曰。言比丘者先受聲聞有說迴心菩薩非也。彼依余乘種子立故。但前小戒助力。菩薩蒴乘心別種子生。停產皮所熏別起表。
攝善法戒中。倫記曰。略解六心。觀察。辨相如文。於前三心不應生起。設起應捨。忍有罪。第四有無罪不定可解。第五種纏身心不得自在修於善。以無因第六隨行心或遇世無義中觀義利忍受無罪有罪如是前三一身罪。第五一向罪。第四第六已生忍受或有罪。或無罪而定。
有情利益戒中。倫記曰。六處一自。二他。三財衰。四財盛。五法衰。六法盛。財盛如文可解。衰者謂城所學者。不得三學。於先未聞乃至不得聽聞於先未思不得思惟於未修証不得修証者。夫於三慧也。是即夫於三學。失於三慧衰。興此相違即名不盛。
令他財盛不應為者。菩薩為他經營財物給施眾生。自失三慧及失三學此不應為。 如令財盛法盛亦爾者。菩薩為他說法令他法盛自失三學。令自衰此不應為。乃至又諸菩薩作自財盛此應為者。不廢三學營事則物自足興人亦即應為。
如令財盛法盛亦爾者。菩薩自令法盛。令他法盛。不失作本此亦應為。
又諸菩薩作自法盛令和盛已下可解。
明護不護中。倫記曰。初牒前所說令修學。次正辨不相。於中先辨闕不護。若護初戒能護余二。
假實防護中。倫記曰。以三因名假。謂為令他知。故非實防。隨順他非滿修。他導礦不得得反此名實。
明轉捨緣中。倫記曰。此戒一受乃至菩提景述三藏言。問曰。請本地分中明捨菩薩戒但有二緣。一者退菩提心。二起增上類異。此前二總是退菩提心。於中有其三品。品嫁菩提心。所謂要難祈。眾生度。苦行無力能行。眾今已往不復能行求菩薩道。起此心不待發言即便QT戒。若中下品心如前退屈。即復發今捨所學處爾時便QT即當此中第二緣也。謂於有識丈夫前發棄捨言。此中后二總是也起增上煩惱犯而捨於戒。於中有二。一犯根本四重二犯隨右四重。前后方便即當此中后二緣也。生者。由犯四重破戒所勝名勝。泰云。受戒之心名心。發起決建本受戒心名不同分即便捨戒二心雖未決。於有識別人前發言捨經亦捨一起輕微煩惱或總犯四重。或別作二亦得捨四起增上總別四重煩惱。雖術犯四重而已捨戒有釋重戒中。后四句四種勝法。前六名隨順勝法也。
明還受中。倫記曰。不同志搠犯如折石不可還合。
略解持犯施物通寒中。倫記曰。遇癡眾生業乞經卷。或賣或著施者有罪。欲試彼施者無罪
第二總決六品結前生后中。倫記曰。上來別辨施戒二品決擇之義。自下總釋六品。於中初牒前廣說。后正辨。五備牒釋中倫訪曰。言無著者。除六弊故。無戀者。念頭因果中無繫粗著故無罪者。遠離六度九門隨惑故。無分別者。不三輪故。迴向者。迴趣菩提故。清淨散釋釋施中。倫記曰。言由次第施門。初自性施一。第二一切施中二。第三難行施三。乃至第九清淨施中有十。
釋戒中。倫記曰。已說十淨者。即第九門清淨戒有十。於中初一是意樂清淨。余九是加行清淨本地二云。云何菩薩清淨發知此戒略有種。一者初善受戒。唯為沙門菩提故。非為命故。二者不不太深戒。於違犯時遠離薄生悔愧故。及不太舉錠離非處生悔故。三者懈怠戒。於睡眠樂倚樂臥不著太。晝夜諸善品故。四者放逸攝受戒。修習如前養恭敬貪故。不天而自要期修梵行故。六者軌則具足攝受戒。七者正領事瞳攝攝受戒。領先得除於苦樂二邊。九者了錠離一切外道見故。十者停產所受損失們先所受缺減故。當知初善受唯為沙門菩提非為命者意樂清淨。余九是加行清淨加行有五。興九清淨相攝者。即第不沈掉第三解怠是這妝無間加行。第四遠離放逸攝受戒第二遍加行。第五是第三迴向加行。第六軌則具足第七命第八遠離第八永出離總是第四助伴加行。第十於先所受缺是第五加行

應理宗戒圖釋文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