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

大品1(有五經)第三一日誦名念2品半,合五經3

柔軟‧龍象‧處,無常‧請‧瞻波
十億‧八難‧貧窮‧欲‧福田
優婆塞怨家曇彌‧降魔
賴吒優婆離,釋問及生,
商人世間‧福,止‧至邊‧喻。

一一七)阿含4大品柔軟經5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日出道,為從優遊、從容閑樂、極柔軟6來。在父王悅頭檀7家時,為我造作種種宮殿,春殿、夏殿及以冬殿。為我好遊戲故,去殿不遠,復造種種干華池,青蓮華池、紅蓮華池、赤蓮華池、白蓮華池。於彼池中植8種種水華、青蓮華紅蓮華、赤蓮華白蓮華,常水常華,使人護,不通一切。為我好遊戲故,於其池岸植種種陸華,那華、師華、瞻蔔華、揵提華、摩頭揵提華、提牟多華、婆羅910
「為我好遊戲故,而使四人沐浴於我;沐浴我已,赤旃檀香用塗我身;香塗身已,繒衣下、外、表裏皆新,晝夜以繖蓋覆我莫令太子夜為露所沾,晝為日所炙。如常他家粗11、麥飯、豆羹、薑菜,為第一食,如是我父悅頭檀家最下使人,粳糧餚饌為第一食。
「復次,有野田禽獸,最美禽獸:提帝邏和吒12賓闍邏13、奚14米何犁泥奢施15羅米,如是野田禽獸,最美禽獸,常為我設如是之食。我憶昔時父悅頭檀家,於夏四月昇正殿上,有男子,有女妓而自娛樂初不來下我欲出至園觀之時,三十名騎,簡選上乘鹵簿前後,侍從導引,況復其餘?我有如意足,此最柔軟。
「我復憶昔時看田作人止息田上,往詣閻浮樹下,結跏趺坐離欲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我是念:不多聞愚癡凡夫有病法,不離於病,他人病,憎惡薄賤,不不喜16,不自觀己。我復是念:我有病法,不離於病,若我見他病而憎惡薄賤,不不喜者,不宜然,是法故。如是觀已,貢高者,即便自滅。我復是念:不多聞愚癡凡夫有老法,不離於老,他人老,憎惡薄賤,不不喜,不自觀己。
「我復是念:我有老法,不離於老,若我見他老而憎惡薄賤,不不喜者,不宜然,是法故。如是觀已,若因壽起貢高者,即便自滅。不多聞愚癡凡夫為不病貢高豪貴放逸,因欲生癡,不行梵行;不多聞愚癡凡夫為少壯貢高豪貴放逸,因欲生癡,不行梵行;不多聞愚癡凡夫為壽貢高豪貴放逸,因欲生癡,不行梵行。」
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病法老法,及死亡法,
如法有,凡夫見惡。
若我憎惡,不度此法,
不宜然,亦是法。
如是行,知法離生
無病少壯,為壽貢高
貢高無欲安。
如是覺,怖於欲,
有想,行梵行。」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柔軟經第一17(七百九一字18

一一八)阿含大品龍象經19第二(第三念誦20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子母堂21
爾時世尊則於晡時從宴22坐起,堂上來下,告曰:「陀夷23!共汝往至東河澡浴。」
尊者陀夷白曰:「唯然。」
於是,世尊尊者陀夷往至東河,脫衣岸上,便入水浴。浴已還出,拭體衣。
爾時斯匿王24龍象,名曰念25,作一切妓樂,歷度26東河。眾人見已,便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27?」
尊者陀夷28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象大身,眾人見已,便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
世尊告曰:「如是陀夷!如是陀夷!象大身,眾人見已,便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陀夷!馬、駱駝、牛、驢、胸行29、人、樹,生大形,陀夷30!眾人見已,便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陀夷!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者,說彼是龍。陀夷!如來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是故我名龍。」
於是,尊者陀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世尊加我威力,逝加我威力!令我前,以龍相應31頌讚世尊。」
世尊告曰:「隨汝所欲。」
於是,尊者陀夷在於前,以龍相應頌讚世尊曰:

正覺人間,自御正定
修習行梵跡,息意能自樂。
人之所重,超越32一切法
亦為天所敬,無著至真人。
一切結,於林離林去;
欲樂無欲,如石出金。
普聞盡覺,如日昇虛空
一切龍中高,眾山有嶽。
稱說名大龍,而所傷害;
一切龍中龍,真諦無上龍。
溫潤有害,此二是龍足;
若行及梵行,是謂龍所行
大龍信為手,二功德為牙;
念項智慧頭,思惟分別法。
受持諸法腹,樂遠離雙臂;
住善入,內心善定
龍行止33俱定,坐定臥亦定;
一切時定,是謂龍常法。
無穢家受食穢則不受;
不淨食,捨之如師子
所得供養者,為他愍受;
龍食施,存命無所著
小結,解脫一切縛;
隨彼所遊行繫著
猶如白蓮花,生水長養
泥水不能著,妙香34愛樂色。
如是最上覺,世世間
不為所染,如不著
猶如然火熾,不益薪則止;
無薪火不傳,此火謂35之滅。
慧者說此喻,令解其義;
是龍之所知,龍中龍所說。
遠離淫欲恚,斷癡得無漏
龍捨離其身,此龍謂之滅。

佛說如是尊者陀夷聞所說,歡喜奉行
龍象經第二竟36(七百三37

一一九)阿含大品說處38第三(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說處39,無四無五。比丘已,因彼故說而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云何為三?比丘!因過去世說,而說如是過去世有;比丘!;因未來世說,而說如是未來世有;比丘!因現在世說,而說如是現在世40,是謂三說處,無四無五。比丘已,因彼故說而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所說善習義,不善義。
賢聖弟子兩耳一心聽法,彼兩耳一心聽法已,斷一法、修一法一法證,彼斷一法、修一法一法證已,便正定賢聖弟子正定已,便斷一切淫、怒、癡。賢聖弟子如是心解脫解脫已便解脫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因其所說四處,當以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不詰答者,止論不止答者41如是賢者不得共說,亦不得共論。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便42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詰答者,止論止答者,如是賢者得共說,亦得共論。
「復次,因其所說,更四處,當以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於處、非處不住者,所知不住者,喻不住者,道跡不住者43如是賢者不可共說,亦不可共論。若此賢者於處、非處住者,所知住者,喻住者,道跡住者,如是賢者可得共說,亦可得共論。所說時止息口行,捨已所見,捨怨結意,捨欲、捨恚、捨癡、捨慢、捨不語、捨慳嫉、不求勝、不他,莫所失,說義說法。說義說法已,教復教止,歡喜、令彼歡喜如是說義,如是說事,是聖說義,是聖說事,謂至竟漏盡。」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有諍議,雜意懷貢高
非聖44德,各各相求便。
但求他過失,意欲降伏彼;
更互而求勝,如是說。
議,慧者當知時
有法義,諸聖論如是
慧者如是說,無諍45貢高
有厭足,無有漏
隨順顛倒正知而為說;
善說則然可,自不說惡。
不以諍論議,亦不他諍;
知處及說處,是彼之所論。
如是聖人說,慧者俱義,
現法得樂,亦為後世安;
當知聰達者,非倒非常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說處經第三竟46(七百三字47

二○)阿含大品無常經48第四(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者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49。覺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想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行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識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是為無常,覺、想、行、識50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修習51無礙正思正念。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解脫:我52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眾生九眾生居53乃至有想無想第一有,於其間是第一、是大、是勝、是最、是尊、是妙,謂世阿羅訶54。所以者何?世阿羅訶安隱快樂。」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無著第一樂,斷無有愛
永捨我慢,裂壞無明網
不移動,心中無穢濁;
染著世間梵行得無漏
了知於五陰境界七善法55
大雄遊行處,離一切恐怖56
成就七覺寶57,具學三種學
妙稱上朋友,佛最上真58子。
成就十支59道,大龍定心
是世中第一,彼則無有愛
不移動,解脫當來有;
生老病死所作辦滅漏。
興起無學智,得身最後邊;
梵行第一具,彼他。
下及諸方,彼喜樂60
能為師子吼世間無上覺。」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無常經第四竟61(四百一三字62

二一)阿含大品請請經63第五(下一請字,音慈井反64。)(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65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共夏坐
爾時世尊五日,解脫66請請67時,在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梵志,而得滅訖,無上醫王受身,最是後邊68梵志,得滅訖後,無上醫王受身,最是後邊,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所化。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
爾時尊者舍梨子亦在中,於是,尊者舍梨子即從座69起,偏袒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嚮70之所說:『梵志,而得滅訖,無上醫王受身,最是後邊。梵志,得滅訖後,無上醫王受身,最是後邊,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所化。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世尊諸不調者令得調御,諸不息者令止息,諸不度者而令得度,諸不解脫者令得解脫,諸不滅訖者令得滅訖,未得道者令其得道,不施設梵行71施設梵行道、道、識道、說道世尊弟子於後得法受教、受訶、受教、訶已,隨世尊語,即便趣行,得其意。善知正法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行耶?」
彼時世尊告曰:「舍梨子!不嫌汝身、口、行。所以者何?舍梨子!汝有聰慧大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72。舍梨子!汝成就實慧。舍梨子!猶轉輪王而有太子,不越教已,則便受拜父所傳,而能復傳。如是,舍梨子!我所轉法輪,汝復能轉。舍梨子!是故不嫌汝身、口、行。」
尊者舍梨子復再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行。世尊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行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行。所以者何?舍梨子!此五百比丘無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盡,而得善義正智正解脫。唯除一比丘亦本已記於現法究竟智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舍梨子!是故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行。」
尊者舍梨子復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行,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行。世尊!此五百比丘比丘三明73?幾比丘俱得解脫74?幾比丘慧解脫75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明達,九十比丘俱解脫,餘比丘慧解脫。舍梨子!此眾無枝無葉,亦無節戾76清淨真實住立。」
爾時尊者傍耆舍77亦在中,於是,尊者傍耆舍即從座起,偏袒衣,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加我威力,逝加我威力,令我在佛及比丘眾前,以義相應而作讚頌78。」
世尊告曰:「傍耆舍!隨汝所欲。」
於是,尊者傍耆舍在佛及比丘眾前,以義相應而讚頌曰:

「今五請日79集坐五百眾;
除諸縛,無礙盡仙。
清淨光明照,解脫一切有;
生老病死盡,漏滅所作辦。
80悔及疑結,慢有8182已盡;
拔斷結刺,上醫復有。
猛如師子一切恐畏除;
已度於生死諸漏已滅訖。
猶如轉輪王,群臣所圍繞;
悉領一切地,乃至大海
如是猛伏,無上商人主
弟子恭敬三達死怖
一切佛子,永除枝葉節;
無上法輪稽首第一83。」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請請經第五竟84(千一三字85

二)阿含大品瞻波經86第六(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瞻波87,在恒伽88邊。
爾時世尊五日解脫時,於比丘眾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即便入定,以他心智觀察眾心。眾心已,至初夜89竟,默90然而坐。於是,比丘91即從座起,偏袒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已訖,佛及比丘集坐來久,世尊解脫!」
爾時世尊然不答。於是,世尊復至中夜然而坐,彼一比丘再從座起,偏袒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已過,中夜將訖,佛及比丘集坐來久,世尊解脫!」
世尊亦再然不答。於是,世尊復至後夜然而坐,彼一比丘三從92起,偏袒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既過,中夜93訖,後夜垂盡,將向欲明,明出不久94,佛及比丘集坐極久,世尊解脫!」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於此中有比丘已為不淨。」
彼時尊者目揵連亦在中,於是,尊者目揵連便是念:世尊為何比丘而說此中有比丘已為不淨?我寧可其像95定,以其像定心之智觀察眾心。
尊者目揵連即其像定,以其像定心之智觀察眾心。尊者目揵連便世尊所為比丘說此中有比丘已為不淨。於是,尊者目揵連即從定起,至彼比丘前,牽臂將出,門置外:「癡人遠去!莫於此住!不復比丘眾會,從今已去,非是比丘。」閉門下鑰96,還詣所,稽首足,卻坐面,白曰:「世尊所為比丘說此中有比丘已為不淨者,我已逐出。世尊初夜即過,中夜復訖,後夜垂盡,將向欲明,明出不久,佛及比丘集坐極久,世尊解脫!」
世尊告曰:「目揵連!彼愚癡人當大罪觸嬈世尊比丘眾。目揵連!若使如來不淨解脫者,彼人則便破七分,是故,目揵連!汝等從今已後說解脫如來不復解脫97。所以者何?如是目揵連!或癡人正知出入分別,屈伸98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99臥、眠寤100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目揵連!若諸梵行知者,便是念:是沙門汙,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101知已,便當共擯棄之。所以者何?莫令汙染諸梵行者。
目揵連!猶如居士有良稻田,或有麥田,草名穢麥,其根相似,莖、節、葉、花皆亦似麥。後生實已,居士之,便是念:是麥汙辱,是麥憎刺。知已便拔,擲棄於外。所以者何?莫令汙穢餘真好麥。如是目揵連!或癡人正知出入分別,屈伸102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目揵連!若諸梵行知者,便是念:是沙門汙,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所以者何?莫令汙染諸梵行者。
目揵連!猶如居士秋時揚103穀,穀聚之中成實者,揚便止住。若不成實及秕糠者,便隨風去。居士已,即持掃帚,掃治令淨。所以者何?莫令汙雜餘淨好稻。如是目揵連!或癡人正知出入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目揵連!若諸梵行知者,便是念:是沙門汙,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所以者何?莫令汙染諸梵行者。
目揵連!猶如居士為過泉水故,作通水槽,持斧入林,扣打諸樹。若實者,其聲便小;若中者,其聲便大。居士知已,便斫治節,擬作通水槽。如是目揵連!或癡人正知出入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目揵連!若諸梵行知者,便是念:是沙門汙,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所以者何?莫令汙染諸梵行者。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共會集當知,惡欲憎嫉恚104
不語105結恨慳,嫉妒諂欺誑。
在眾詐言息,屏處沙門
惡行惡見護。
欺誑妄語言,如是彼;
往集不與會,擯棄不共止。
欺詐誑說多,非息稱說息;
知時淨行,擯棄遠離彼。
清淨清淨,常當共和合
和合安隱如是苦邊。」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瞻波經第六竟106千三百五一字107

二三阿含大品沙門十億經108第七(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沙門十億109亦遊舍衛國,在闇林110中,前夜、後夜學不眠,精勤正住修習品。於是,尊者沙門十億靜獨住,宴坐思惟心作是念:世尊弟子學習正法、律者,第一,然諸漏不得解脫。我父母家極大富樂,有錢財,今寧可捨戒道行,欲布施業耶?
爾時世尊他心智尊者沙門十億心之所念,便告一比丘:「汝往至彼,呼沙門十億來。」
於是,一比丘白曰:「唯然。」即從座111起,稽首禮足,遶三匝而去,往至尊者沙門十億所而語彼曰:「世尊呼汝。」
尊者沙門十億聞比丘語,即詣所,稽首作禮,卻坐面。世尊告曰:「沙門!汝實靜獨住,宴坐思惟心作是念:世尊弟子學習正法、律者,第一,然諸漏不得解脫。我父母家極大富樂,有錢財,今寧可捨戒道行,欲布施業耶?」
彼時尊者沙門十億羞恥慚愧,則無無畏世尊我心之所念。叉手向佛,白曰:「實爾。」
世尊告曰:「沙門今問汝,隨所解答。於意云何?汝在家時,調彈琴,琴隨歌音,歌隨琴音耶?」
尊者沙門十億白曰:「如是世尊!」
世尊112復問:「於意云何?若彈琴絃113急,為有和音可愛樂耶?」
沙門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復問:「於意云何?若彈琴絃緩,為有和音可愛樂耶?」
沙門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復問:「於意云何?若彈琴絃不急不緩,適其中,為有和音可愛樂耶?」
沙門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如是沙門!極精進,令心掉亂;不極精進,令心懈怠,是故汝當分別此時,觀察此相,莫得放逸。」
爾時尊者沙門十億聞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座起,稽首足,繞三匝而去。受佛彈琴喻教,在遠離獨住放逸修行精勤。彼在遠離獨住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家,家,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尊者沙門十億知法已,至得阿羅訶彼時尊者沙門114十億得阿羅訶已,而是念:今正是時,我寧可往詣世尊所,說究竟智耶?
於是,尊者沙門十億往詣所,稽首作禮,卻坐面,白曰:「世尊比丘無所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解,善義正智115解脫者,彼於爾時116六處:樂於無欲,樂於遠離,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盡,樂不移動。世尊!或有一人是念:此賢者以依信故,樂於無欲者,不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無欲
世尊!或有一人是念:此賢者以貪利稱譽求供養故,樂於遠離者,不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遠離世尊!或有一人是念:此賢者依戒故,樂於無諍者,不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盡,樂不移動。世尊比丘無所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解,善義正智正解脫者,彼於爾時樂此六處
世尊比丘學未意,無上安隱涅槃者,彼於爾時成就學戒。彼於後時,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者,彼於爾時成就無學無學戒。世尊!猶幼少童子,彼於爾時成就小根及小戒。彼於後時具足學根者,彼於爾時成就學戒
如是世尊比丘學未意,無上安隱涅槃者,彼於爾時成就學戒。彼於後時,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有,知如真者,彼於爾時成就無學無學戒。彼所知色與對眼者117,不能令失此心解脫慧解脫,心在內住善制守持118衰法。有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所知法與對意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脫慧解脫,心在內住善制守持興衰法。
世尊!猶去村不遠有山,不破不缺不脆,堅住不空合一,若東方有風雨來,不能令搖,不動轉移,亦非東方風移至方;若南方有風雨來,不能令搖,不動轉移,亦非方風移至西方;若西方有風雨來,不能令搖,不動轉移,亦非西方風移至北方;若北方有風雨來,不能令搖,不動轉移,亦非北方風移至諸方。如是所知色與對眼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脫慧解脫,心在內住善制守持興衰法。有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所知法與對意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脫慧解脫,心在內住善制守持119興衰法。」
於是,尊者沙門十億說此頌曰:

「樂在無欲,心存遠離
喜於無諍盡欣悅。
樂受盡,不移動;
得知如真,從是解。
解已,比丘息根;
已不觀,無所求作
猶如山,風不能動;
色聲香味身觸亦然;
愛法,不能動心。」

尊者沙門十億於前說究竟智已,即從座起,稽首足,繞三匝而去。
爾時世尊尊者沙門十億去後不久,告諸比丘:「諸族姓子如是來於我前說究竟智,如沙門十億來於我前說究竟智,不自譽,不慢他,說現法隨諸處也。莫令如增上慢所纏,來於我前說究竟智,彼不得義,但煩勞,沙門十億來於我前說究竟智,不自譽,不慢他,說現法隨諸處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沙門十億經第七竟120千七百三九字121

二四)阿含大品八難122第八(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行梵行而有八難、八非時123也。云何為八?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124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道,為逝所演125,彼人爾時地獄中,是謂人行梵行第一難、第一非時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道,為逝所演,彼人爾時畜生中,生餓鬼中,長壽天中,生在邊國夷狄之中,無信無恩無有反復無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謂人行梵行五難、第五非時126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道,為逝所演,彼人爾時雖生中國,而聾啞如羊鳴,常以手語,不能知善惡之義,是謂人行梵行六難、第六非時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道,為逝所演,彼人爾時雖生中國,不聾、不啞、不127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善惡之義,然有邪見顛倒見,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齋,咒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此世彼世;母;世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是謂人行梵行七難、第七非時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不出於世,亦不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道,為逝所演,彼人爾時中國,不聾、不啞、不128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善惡之義,而有正見顛倒見,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是謂人行梵行八難、第八非時
「人行梵行不難、是時云何人行梵行不難、是時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道,為逝所演,彼人爾時中國,不聾、不啞、不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善惡之義,而有正見顛倒見,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是謂人行梵行不難、是時。」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者,說最微妙法;
不得129,必不遇其時。
梵行難,人在於後世
若得遇其時,是世中甚難。
得復身,及聞微妙法,
當以精學,哀愍故。
談說聞善法,莫令失其時;
若失此時者,必憂墮地獄
若不遇其時,不善法
商人失財,受生死無量
身,善法
遵奉世尊教,必遭遇其時。
若遭遇此時,堪任正梵行
成就無上眼日親130之所說。
彼為常自護,進行諸使,
斷滅一切結,降魔眷屬
彼度於世間,謂得諸漏。」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難經第八竟131千三三字132

五)阿含大品貧窮經133第九(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人貧窮,為苦耶134?」
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欲人貧窮舉貸135他家財物,世中舉貸他家財物,為苦耶?」
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欲人舉貸財物不得時還,白136曰長息137,世中長息,為苦耶?」
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欲人長息不還,財主責索138,世中財主責索,為苦耶?」
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欲人財主責索,不能得償139,財主數往至彼求索140,世中財主數往至彼求索,為苦耶?」
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欲人財主數往至彼求索,彼故不還,便為財主之所收縛,世中為財主收縛,為苦耶?」
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是為世中有欲人貧窮是苦,世中有欲人舉貸財物苦,世中有欲人舉貸長息是苦,世中有欲人財主責索是苦,世中有欲人財主數往至彼求索是苦,世中有欲人為財主收縛是苦。如是有於此聖法之中,信於善法禁戒、無博聞、無布施、無智慧善法,彼雖有金、銀、琉141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142珀、碼143瑙、144硨磲145、碧玉、赤石、琁珠,然彼故貧窮,有力勢,是我聖法不善貧窮也。
「彼惡行,口、惡行,是我聖法不善舉貸也。彼欲覆藏身之惡行,不發露,不欲道說,不令人146,不147順求;欲覆藏口、惡行,不發露,不欲道說,不令人責,不順求,是我聖法不善長息也。彼或行村邑及村邑外,諸梵行已,便是說:『諸賢!此人如是作如是行、如是惡、如是不淨,是村邑刺。』彼是說:『諸賢!如是作、不如是行、不如是惡、不如是不淨,亦非村邑刺。』是我聖法不善責索也。
「彼或在事處,或在山樹下,或在閑居,念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是我聖法不善數往求索也。彼作惡行,口、惡行,彼作惡行,口、惡行已,因此緣此,身壞終,必至惡處,地獄中,是我聖法不善收縛也。不見縛更如是苦、如是重、如是粗、如是不可樂地獄畜生餓鬼縛也。此三苦縛,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世間貧窮苦,舉貸他錢財;
舉貸錢財已,他責為苦惱
財主往來索,因此收繫縛
此縛甚重苦,世間樂於欲。
聖法亦然,正信
無慚無愧不善行
不善行,口意俱亦然;
覆藏不欲說,不樂正教訶。
行,意念則為苦;
或村或靜處是必有悔。
口習諸行,及意之所念;
惡業轉增多,數作148復作。
惡業無慧149,多作不善已;
隨所生畢訖,必往地獄縛。
此縛最甚苦,雄猛150之所離;
如法得財利,不負得安隱
與得歡喜俱皆獲利;
如是居士,因福增多。
如是聖法151有好誠信
具足慚愧庶幾慳貪
已捨離五蓋常樂精進
成就禪定,滿具常棄樂152
無食樂,猶水浴淨;
不動心解脫一切有結盡。
無病涅槃,謂之無上燈
塵安153,是不移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貧窮經第九竟154千一155

中阿含經卷第九(八千八百三字156


1一」,麗本作「一」,今依據明本改作「一」。
2「第三一日誦名念」七字,明本作「第三念誦」四字。
3品半,合五經」,麗本作「有二品,合有五經」。今查對第三一日誦,當包括大品七經四一經及梵志品前半品經至一五經,故改作「品半,合五經」。宋、元二本均作「品半,合有五經」。
4明本無「阿含」三字。
5本經敘說世尊自述出家以前,在其父王處過著柔軟的生活。後求離欲惡之法,遂成就初禪。當時,覺悟人生病、老、死之實相。又覺悟怖於欲,有想,行梵行增支部(A. 3. 38. Sukhumala ◎柔軟,A, 3, 39, Mada ◎憍慢)。
6「從容閑樂、極柔軟」,巴利本作 sukhumalo paramasukhumalo accanta sukhumalo(柔軟、上柔軟、極柔軟。)
7悅頭檀(Suddhodana)(巴),又作輸頭檀那淨,即淨飯王
8「植」,麗本作「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9「頭」,宋、元、明三本與知本均作「賴」。
10以上各種華,參閱卷四第五○五頁注及卷二第七六七頁注。
11」,正本作「」。
12提帝邏和吒(tittira)(巴),即鷓鴣。「和」,宋、元、明三本均作「和」。「邏和」,知本作「羅和」。
13賓闍邏(kapinjala)(巴),鳥之一種
14「奚」,知本作「灸」。
15「施」,宋、元、明三本均作「拖」。
16「喜」,知本作「歖」。
17明本無「柔軟經第一竟」六字
18宋、元、明三本均無「七百九一字六字
19本經敘說彼斯匿王有龍象為「念」之大龍王,歷度東河,世尊陀夷誰是眾生中之大龍王?世尊自答:不以身、口、意害者為龍。陀夷遂於世尊前作龍相應世尊增支部(A. 6. 43. Naga ◎龍)、長老偈經(Thag. 689704)。
20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21東園鹿子母堂(Pubbarama, Migaramatu-pasada)(巴),位於舍衛城之東,為鹿毘舍佉優婆夷建以供養佛陀精舍
22「宴」,知本作「燕」。
23陀夷(Udayi)(巴),能勸導、福度人民第一比丘。巴利本此處作「阿難陀」。
24波斯匿王(Pasenadi)(巴),薩羅國國王
25「念」,巴利本作 seta(白)。
26「度」,宋、元、明三本均作「渡」。
27「耶」,知本作「邪」。
28巴利本於此處方才出現陀夷」之名。對照注
29胸行(uraga)(巴),胸行者。例如蛇等以胸腹而行之爬蟲類。
30宋、元、明三本均無「陀夷」三字。
31本無「頌」字。
32超越」,麗本作「越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超越」。
33「止」,宋本與知本均作「正」。
34「香」,宋、元、明三均作「音」。
35「謂」,正本作「為」。
36明本無「龍象經第二竟」六字
37宋、元、明三本均無「七百三字」五字。
38本經首先述說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之三說處,若一心法,而一法、斷一法、修一法一法證已,便正定,達心解脫。其次,因其所說而四處一向論分別論詰論止論相應於此四處而答者,得共說及共論。若處非處所知喻,道跡者,則可得共論;否則,則不可共論。又舉說義、說事必要之諸條件。卷一第八六經與本經同經名。增支部(A. 3. 67.Kathavatthu ◎言之所依)。
39說處」,巴利本作 kathavatthu(言之所依)。
40比丘!因過去世說……而說如是現在世有」,巴利本(A. vol. 1, p. 197)作:比丘!或欲談有關於過去世之語,則說:關於過去世此……。比丘!或欲談有關於現在世之語,則說:現在此……。
41一向論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不詰答者,止論不止答者」,巴利本作 ekamsa-vyakaraniyam panham na ekamsena vyakaroti,vibhajja-vyakaraniyam panham na vibhajjavyakaroti, pati-puccha-vyakaraniyam panham na patipuccha-vyakaroti, thapaniyam panham na thapeti. 其意為:應該作一向決定的﹞解答之問,而不以一向決定的﹞解答;應該分別解答之問,而不分別解答;應該反詰解答之問,而不反詰解答;應該置之﹝不必答﹞之問,而不置之。
42「便」,麗本作「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43「於處非處不住……道跡不住者」,巴利本作 thanathane na santhati parikappe na santhati annavade(巴利本原注為 annatavade) na santhati patipdaya na santhati 其意為:於處非處(理非理)不確立,意旨不確立,了之語(開悟者之語)不確立,道行不確立。
44「呰」,宋本作「此」。
45「諍」,巴利本作 viruddha(相違)。
46明本無「說處經第三竟」六字
47宋、元、明三本均無「七百三字」六字
48本經敘說觀五蘊無常、苦、非神,修習品、正思正念,遂得漏心解脫。並說此世阿羅漢最勝最尊。相應部(S. 22. 76. Arahanta 阿羅漢)。
49「非神」,巴利本作 N'etam mama, n'eso aham asmi na m'eso atta 其意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的「我」。
50以上,色、覺、想、行、識(rupa, vedana, sanna, sankhara,vinnana)(巴),即五蘊。蘊為積聚之義,謂眾生五法積聚成身,復因此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致受無量生死。色,質礙之義。覺,即受,領納。想,思想。行,遷流造作。識,別。
51「七品」三字,元、明二本與知本均作「三十七道品」五字。
52宋、元、明三本均無「我」字。
53九眾生居:又作九有情居,指有情樂住之處有九種。(一)欲界人天,(二)眾天,(三)極光淨天,(四)遍淨天,(五)無想天,(六)空無邊處,(七)識無邊處,(八)無所有處,(九)非想非非想處
54阿羅訶(araham)(巴),即阿羅漢
55境界七善法」,巴利本作 sattasadhammagocara(七正法境)。根據巴利本原註:七善法為信、慚、愧、多真、發勤、在念、慧。
56根據巴利本,應將「大雄遊行處,離一切恐怖」與「妙稱上朋友,佛最上真子」兩句位置互調為為。
57七覺寶」,巴利本作 sattaratana(七寶)。據巴利本原註:七寶七覺分七覺分又作七覺支,即擇法覺支精進覺支覺支輕安覺支覺支覺支覺支
58「真」,宋、元、明三本均作「尊」。
59十支道」,巴利本作 dasahanga(十支分)。據巴利本原註:十支分為無學位之十分。「支」,知本作「枝」。
60下及諸方,彼喜樂」,巴利本作 uddham tiriyam apacinam,nandi tesam na vijjati 其意為:於四方,對於他們(諸佛喜樂﹝的﹞。據巴利本註釋書:「四方三釋:(一)上為頭髮之頂,下為蹠,右為中央。(二)上為過去,下為未來四方現在。(三)上為天界,下為惡趣四方人界
61明本無「無常經第四竟」七字。
62宋、元、明三本均無「四百一三字」六字
63本經敘說世尊五請日(自恣日),告訴諸比丘說:梵志,而得滅訖,無上醫王受身,最是後邊,汝等是我真子。又讚歎舍利子成就實慧,猶如轉輪王太子。舍利子並問比丘中得解脫者之數,世尊答以五百比丘中,九十為三明達,九十為俱解脫,餘者為慧解脫相應部(S. 8. 7. Pavarana 自恣)、雜阿含卷四第一一九六經(正‧卷四五‧經)、別譯雜阿含二第二八經(大二‧四五七上)、宋‧法賢佛說解夏經(大一‧八六一)、阿含善聚品第五經(大二‧六七六中)、東晉‧竺曇無蘭佛說新歲經(大一‧八五九)、西晉‧竺法護佛說新歲經(大一‧八五八),參閱長老偈經(Thag.1234¯1237)。
64「音慈井反」,宋本作「者慈井反」,元本作「音淨」,明本作「慈井切」。
65「迦」,麗本作「加」,今依據卷六第十六經瞿師經「蘭哆園」改作「迦」。
66解脫(patimokkha)(巴),又作波羅提木叉別解脫處處解脫,指七眾防止身口七支等過,遠離煩惱業而得解脫受持戒律
67請請(pavrana)(巴),自恣隨意滿足,請對方不必顧慮,隨意恣舉其所犯。
68梵志,……最是後邊」,夏經(大一‧八六一中)作:「今已得梵行寂靜,是最後身,以無上除諸病。」受身,最是後邊:我現在受生乃是最後一次生,此後則不再(不再輪迴)。
69「座」,麗本作「坐」,今依據明本改作「座」。
70「嚮」,宋、元、明三本與知本均作「屬」。
71本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2聰慧大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pandita, mahapanna hasapanna, javapanna, tikkhapanna, puthupanna, , , nibbedhikapanna)(巴),九項之中,巴利本缺「深慧」與「出要慧」二項。
73三明達:謂通達宿命天眼漏盡三智明。
74俱解脫(ubhatobhagavimutta)(巴),除定與慧之障礙獲得解脫。參閱阿含第九七經因經(大一‧五七八中)。
75慧解脫(pannavimutta)(巴),以智慧無明煩惱獲得解脫。參閱雜阿含卷三第一○一五經(正‧卷三七‧一○七經)。
76「戾」,元、明二本均作「類」。
77傍耆舍(Vangisa)(巴),能造偈頌如來第一比丘
78「以義相應而作讚頌」,巴利本作 Saruppahi gathahi abhitthavi(以適當之偈頌稱讚之)。
79五請日:「請日」又作請請日、自恣日,即指七月五結安居圓滿之日。於此日令其他清淨僧眾舉列己所犯之過失,而對比丘懺悔之,懺悔清淨已,則自生喜悅。
80「掉」,麗本作「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81「有」,宋、元、明三本與知本均作「縛」。
82「漏」,知本作「有」。
83此偈參閱長老偈經(Thag. 1234¯1237
84明本無「請請經第五竟」六字
85 宋、元、明三本均無「千一三字」五字。
86 本經敘說世尊瞻波時,於五日欲解脫,以中有不淨者在,而然坐至初夜中夜、天明。目揵連乃其像定,以他心智看出不淨比丘,而擯棄於會外。世尊於是以喻說非沙門行者當擯棄之,並以頌言清淨清淨,常當共和合增支部(A. 8. 10. Karandava 莠,8. 20. Uposatha 布薩)、西晉‧法炬佛說瞻婆比丘經(大一‧八六二)。
87瞻波(Campa)(巴),又作占波,為中印恒河河畔之國,其都城亦名瞻波
88恒伽池(Gaggara)(巴),又作蓮池
89初夜印度人將夜間分成三時,傍晚六時至十時稱「初夜」,十時至午夜二時稱「中夜」,午夜二時至清晨六時稱「後夜」。
90「默」,麗本作「嘿」,今據頻伽藏、正藏改作「默」。正本亦作「默」。
91比丘」,巴利本(A. vol. 4, p. 204)作 ayasma Anando(尊者阿難陀)。
92「座」,麗本作「坐」,今依據磧砂藏改作「座」。
93「復」,宋、元、明三本均作「又」。
94「將向欲明,明出不久」,巴利本(A. vol. 4, p. 205)作: pacchime yame uddhaste arune nandimukhiya rattiya (於後夜時分,日昇天將破曉,其夜色令人生歡喜。)佛說瞻婆比丘經(大一‧八六二中)作:「夜已過半後明星出,不久當明星出。」
95「像」,知本作「象」。
96「鑰」,知本作「籥」。
97本經至「如來不復解脫」為止,與卷九「瞻波經」之前半經文相同。
98「伸」,麗本作「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99僧伽梨及諸衣缽(sanghatipattacivara)(巴),即指三衣及缽,為僧尼常用之法具
100「寤」,宋、元、明三本與知本均作「覺」。
101「是沙門汙,……是沙門刺」,佛說瞻婆比丘經作:「沙門為幻,沙門為麤,沙門為刺,沙門非言。」
102「伸」,知本作「申」。
103「揚」,元、明二本與知本均作「颺」。
104「嫉恚」,宋、元、明三本與知本均作「恚疾」。
105「不語」,巴利本作 makkha (覆、覆藏惡)。
106明本無「瞻波經第六竟」六字
107宋、元、明三本均無「千三百五一字八字
108本經敘說十億比丘宴坐不得解脫,欲捨戒罷道歸家,以布施業。世尊依他心智知其心之所念,乃以調琴譬喻道,示以不可過急與過緩,當分別此時,觀察此相,莫得放逸十億聞所說,善受善持,遂成就阿羅漢果,並至善說所證之義。增支部(A. 6. 55. Sona ◎輸屢那)、律藏大品(Mv. 5. 1. 1¯30)、雜阿含卷九第五六經(正‧卷九‧五四經)、阿含主品第三經(大二‧六二上)、四分律卷三九(大二‧八四三)、五分律一(大二‧四五)。
109十億(Sona Kolivisa)(巴),人名。中印伊爛拏缽伐多國長者之子,善彈琴,為聲聞具足威儀精進比丘。於五分律四分律中均譯作「億耳」,於阿含與雜阿含中則譯作「二十億耳」。此係由於 sona與sota(耳)、koli 與 koti(億)相混淆;visa 則與 visati(十)相混淆所致。
110闇林(sitavana)(巴),又作寒林,亦即墓地。
111「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112宋、元、明三本均無「世尊二字
113「絃」,宋、元、明三本均作「弦」。
114「二」,麗本作「一」,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正藏改作「二」。正本亦作「二」。
115智正二字正本作「知」字。
116「樂」,雜阿含卷九第五六經(正‧卷九‧五四經)作「解脫」。
117「彼所知色與對眼者」,巴利本作 Ce pi cakkhuvinneyya rupa cakkhussa apatham agacchanti(即使所應知諸色來到眼之視野)。宋、元、明三本均作「彼所知色與眼對者」。
118「興」,正本作「與」。
119「持」,麗本作「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持」。
120明本無「沙門十億經第七竟」九字
121宋、元、明三本均無「千七百三九字八字
122本經敘說世尊告訴諸比丘,人行梵行時,有八難非時,並不難與一是時增支部(A. 8. 29. Akkhana 難)、阿含八難第一經(大二‧七四七上)。
123八難、八非時」,巴利本作 atth' akkhana asamaya(八難非時)。「非時」謂不適當之時間。
124以上如來十號詳見卷二第八經「七日經」之註解。
125說法趣向止息……為逝所演」,巴利本作 dhammo ca desiyati opasamiko parinibbayiko sambodhagami sugatappavediko(說趣向寂靜的、趣向般涅槃的、趣向正覺的、逝所教示的法。)
126以上「復次,若時如來……第五難、第五非時」,於阿含八難第一經(大二‧七四七上)中則明顯載出:生在畜生中為第難,在餓鬼中為第三難,在長壽天為第四難,在邊地生為第五難
127宋、元、明三本均無「不」字。
128本無「不」字。
129「果」,宋、元、明三本均作「遇」。
130日親:即日種,指釋尊。「日種」為釋尊五姓之一。
131明本無「八難經第八竟」六字
132宋、元、明三本均無「千三三字」六字
133本經敘說欲而貧窮者為苦;因為貧窮而舉貸,被長息、責索所惱,財主數往求索、收縛為最苦。若信、戒、聞、施、慧,縱然多金銀財寶,因有力勢法財,故亦貧窮,於聖法中稱為不善貧窮。若於身、口、意造三惡業,則猶如貧而舉債,必墮三塗苦。增支部(A. 6. 45. Daliddiya ◎貧窮)。
134欲人貧窮,為苦耶?」巴利本作 Daliddiyam bhikkhave dukkham lokasmim kamabhoginoti?(比丘們!貧窮對於世間者是苦嗎?)「耶」,知本作「邪」。
135「舉貸」,巴利本作 inadana(負債)。
136「白」,麗本作「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白」。
137「白曰長息」,巴利本作 vaddhim patissunati 其意為:同意﹝加﹞利息。
138「責索」,巴利本作 codana(呵責)。「責」,知本作「債」。
139「償」,知本作「賞」。
140數往至彼求索」,巴利本作 anucariya(追隨)。
141「琉」,宋、元、明三本與知本均作「琉」。
142「琥」,知本作「虎」。
143「碼」,知本作「馬」。
144瑁」,宋、元、明三本均作「蝳蝐」。瑁,亦作玳瑁,為龜類動物,體長三尺餘。其甲煮熟之則甚柔,可製各種裝飾品。
145硨磲」,麗本作「車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硨磲」。知本作「車渠」,正本作「硨渠」。硨磲七寶之一,為海中大貝,棲熱帶海中,印度所產特多,可作種種飾品。
146「責」,知本作「意」。
147「不」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意」字。
148「作」,知本作「他」。
149「慧」,知本作「息」。
150雄猛(dhira)(巴),此處意指堅定勇敢之人。
151「中」,宋、元、明三本與知本均作「律」。
152「滿具常棄樂」,巴利本作 ekodi nipako sato(專一、謹慎、有正念。)元、明二本均作「滿具常安樂」。
153塵安(virajam khemam)(巴),安穩
154明本無「貧窮經第九竟」六字
155宋、元、明三本均無「千一字」五字。
156宋、元、明三本均無「八千八百三字」六字。宋、元二本於卷末題下均有「第三念誦」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