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嵐拾葉集

輸入者 韓紅霞

記錄部 私苗

一。叡山寶幢院(名法華延命寶幢院)十六院之一寶幢壹基。高四丈五尺。頂上金銅輪樘。故之曰輪樘
輪樘。高三尺三寸。有九層。形似盤。最上層徑八寸。最下層徑一尺六寸。最下層懸一寶鐸。每層有一金銅小(形如小招子)箇每箇納摺本無垢光等真言。幢頂上。輪樘下置金銅桶口。高一尺三寸徑。桶裹打著造樘銘文寫經真言人名銅桶納(云云
妙法蓮華經二部十六卷。毘盧遮那經一部七卷。密嚴經一部三卷。福德三昧經一部三卷。金光明經一部四卷。文殊經一部一差。首楞嚴經一部三卷。般舟三昧經一部三卷。諸法無行經一部二卷。梵網經一部二差。無量義經二卷。普賢觀經二卷。請觀音經一卷。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篋經一卷。不必入定經一卷。無垢陀羅尼經一卷。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漢兩字大師真言一卷。漢兩字隨求真言一卷。大方等不增不減經一卷。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已上都合五八卷(普長皆五寸紺表紙)金銅軸。
金字外題。右弘仁一年九月。根本傳教大師書寫置也。無垢根本真言七本。
外題注。貞觀皇帝御(清和天皇也)
無垢輪樘陀羅尼三卷(卷別復九九本)一卷。奉為三界諸天八道神祇。一卷。奉為賀茂一卷。奉為四恩法界。右右大臣藤原良相願者。佛頂尊陀羅尼本。外題下注。奉為中宮殿下。同真言本。外是具下注。奉為太政大臣。無垢真言三卷。題下注。為法界眾生
般若心經一卷。仁王經一部二卷。自綾造華十房(如新不模櫻華也)名香二褁(各二兩許。舊香無變)諸經諸真言等其數巨多(營律總之不堪具注留而已)已上貞觀二年寶幢和尚加。
叡嶺輪樘銘。
延曆寺寶幢輪樘銘。
叡山沙門最澄撰。
葦芽開廊 天主下生
短歌長歌 未防魔兵
第三十主 初開梵薨
沈像燒吉 鼓未鳴
聰耳立憲 乃信三明
使歸南岳 諸經野卿
因果冷然 開悟群盲
機未熟 洮汰五驚
天王出家 感得
受菩薩戒 四車轟轟
海內諸州 制底縱橫
雖敷法筵 未遣五莖
豈若先帝 憑天台
新立圓宗 永填火坑
年年兩度 紹隆妙行
為悅道 起斯輪樘
叡嶺秀聳 朝影北都
神岳峨 夕陽東湖
山王一等 思存給孤
法宿為號 開顯毘盧
亦塔亦種 延壽
惟經惟咒 護國濟人
金剎放光 汲引迷津
寶鐸流聲 發開龍神
我等發願 渴仰文殊
十生現 普施髻珠
信謗西友 俱會四衢
同乘寶車 恒遊寂逼
長講妙法 妙輪
五忍恒說 永息魔嗔
生界未盡 此不泯
成住壞空 不散此座

時弘仁一年歲次庚子九月中旬也(已上輪樘銘)貞觀二年八月七日改立幢緣起。惟輪樘建立以來。弘仁一年間改擩男柱一床方今輪幢朽損。基構傾斜。因茲供養大法師惠亮作備件幢誌聞。太政閤下傳奏貞觀皇帝既訖。右大臣正二位藤原朝臣諱良相。奉敕與太政大臣從位藤原朝臣諱良房。為莊先師大願。賜金銅并妙工等。泥治輪樘。新鑄造男柱。頭銅輪。無垢陀羅尼八百七一差。佛頂尊陀羅尼二本。置樘中。以貞觀二年歲次康辰八月建立但功□□。先師銘使位從七位高彌高執事聞奏書了。位從五位下高向朝臣公輔。大炊頭從五位下丸子子大。權允從六位上悉紀懸主貞成嚴造。妙工左兵庫小屬池云。
一。輪樘緣起事寶幢壹基。高四丈五尺。輪樘高三尺三寸。有九層。形似盤。最上層徑八寸最下層徑一尺六寸。最下層懸一寶鐸。
五大院記云。推古天皇御宇。宮太子御幸於帝艮鄉親見四方曰。東嶽現於寶幢。中央顯於王氣。今經三百餘歲。一法師。弘於一味教。一聖皇。開於萬乘聖賢遺訓無違。而傳教大師者。建比叡山弘於一乘教。桓武皇帝者。開平安城興於萬乘道。記云。爾時聖德太子登東岳。卜分地建一堂。今椿堂是也。七生尊留帝艮里。今六角堂是也(已上)
一。輪樘建立事。山家大師弘仁年中。建立輪樘二緣起有之。一無垢陀羅尼說。二依寶幢示現相。所以聖者說法之砌。賢聖窟詫之處。必現寶幢虛空也。然則今寶幢院之輪樘下者。釋迦如來正覺金剛坐。三世常住轉法輪處也。仍寶幢虛空也。又今本堂釋迦如來轉法輪堂。深可思合之。
一。清瀧明神寶珠事。記云。山家大師雄寺最初行灌頂之時。清瀧明神天女形來。而我姊龍女者獻寶珠釋尊。唱正覺方。我者沈沒於生死海未得出離。奉獻寶珠大師。灑甘露法於我仍大師灌頂法授之。記曰。大師以此寶珠奉納輪樘頂上。為恐紛失故。惠亮和尚之時。入石櫃底五尺埋之。私云。輪樘者。東岳示現寶幢也。釋迦如來三世常住轉法輪處也。又舍利者。即是能說釋迦也。顯密經教者。即是內證外用轉法輪相也。深可思之。
一。我山號四聖弘通事。州赤山院明神神託曰日域藥王藥上弘法之峰。人彼守佛法。日云三津百枝者。妙莊嚴王妙德者。淨德婦人。傳教大師者。藥王菩薩義真和尚者。藥上菩薩也。仍我山號四聖弘通峰也。
一。我山號靈山淨土事。御廟御遺告曰。夫尋天台宗流傳者。始靈山中天台。終吾山。雖言三傳之末山。不異三變之昔地。故得道不殖於吾山者。殖何處。出離之道。不於此處者。於何所。
傳法記云東峙峻嶺明星降來也。靈地西湛清池阿耨達池餘流也。靈山一會儼前未散北斗七星如在向。
山家釋云。最澄不意五百賢聖豁然之地。見其座方不同威儀。或舉面觀念低頭思惟。或誦念經咒。鉤鎖印契最澄問云。此山何德聖者讚宅。聖者何願此山生。勒聖者答云。靈山報土。不壞劫常寂光土。無明豈污。以願力故久於世。心澄寂淨。待慈氏曉歟。
山家詩云(自弘法大師山家大師何所住給耶被尋給時。御返事箇詩被遣之)等持定裹青苔地。緣覺觀前紅葉林。曰云等持谷者。大緣地也。又云三昧谷。又云禪定谷又云佛性顯現谷也。緣覺阪者。本願堂前也。紅葉林者。林程也。
一。桓武與傳教靈山聽眾事。山家釋云(六十部法華經銘。云云)夫以桓武天皇者。依靈鷲頭立法華宗。入玄宮助遍吉捨。利生秀於周記。法施之功高於漢(文摩騰法蘭事)五大院釋云(漢武金人夢事)桓武天皇者。靈山聽眾。傳教大師者。一會聞。成芳契於靈山之席。覆利生扶桑之境。
一。住山益之事。山家釋云。攀斯山者永離三惡之嶮坑。容斯洞者速至四德直道。覺大師釋。發心止住者。住情解實業之惑。不信離散之者。為焉吟輪之衢。淨剎結界章云。本有常住之曼荼者。始從甲方終諸癸方。魅魑魍魎之惡鬼。狩從巽氣。納諸艮氣(矣)山家釋云(真俗一串事。鎮護國家事)大日用者。下從甲方。止於癸方○畫象而為艮氣。以東以北。是即鬼門之開也。私云。此句皆肝要也。鎮護國家祕密念誦事。自是起。甚深五大院釋。城者是本有四德之城。山者是修得四德之山。修性不二事理一如也。且不相離。若闕一者俱不可安穩
一。山家大師佛使人事。山家密傳云(宮太子傳云。妹女老乳母也)山家大師御誕生經七日。出嬭女懷。行七步唱曰。私云。釋尊天上獨尊一致習合也。然則傳教大師者。我國釋尊也捨於此世。廣說無上道法師品云。藥王當知。是自捨清淨業報○愍眾生故。於廣說此經○我滅后能竊為一人如來使如來所遣如來偈頌曰。捨於淨清土。愍眾故此○能於此世。廣說無上道當知傳教大師如來使廣說法華經給事。深可思之。又云。當品者藥王菩薩對向說也。山家大師藥王菩薩應來也。五種法師行相。滅后弘經士。可思之。
一。山家渡唐元由事。傳教大師釋云。詣萬里巨唐。傳於一味戒(云云)私云。一味戒者。勸發品四要也。一者。諸佛護念止觀遮那爾業也)二者殖眾德本攝善法戒)三者。正定聚(律儀戒也)四發救一切眾生饒益有情戒)已上三聚淨戒也(云云)已上五大院御釋意在之。
一。傳教大師三藏號事。覺大師巡禮記云。道邃和尚云。日本國澄三藏者。天台智者再誕也又日本澄三藏聞表極奧。高祖再值(佛像置)
一。自倒靈木事。山家釋云。章云。習覆紫雲。夜放純光。芽葉青白。而肉眼所疑。雖類槲未知何靈木(云云)曰西域記云。槲者柏也(云云文云。五段切也(云云)口云。藥師釋迦彌陀迦羅多聞天等。已上五尊刻之又云。於中堂本尊有五不思義。一靈木不思議。二放光不思儀。三說法不思議等(云云)又云。始本尊向西奉置之處。眉間白毫東方萬八千世界。故擬法華教主。向東置之。
一。大師佛文事。歸命稽首禮。三身滿德尊。相好圓滿利益有情界。五大院釋云。大師三敬禮。佛像一低頭山王院釋云。顯密內證義云。削一桶以致。三禮。刻一佛三佛(矣)又云。祖師傳教大師自造三禮佛像。以祈萬國安全。乃至本佛自唱一偈言。佛自住大乘其所得法。定惠莊嚴。以此眾生。私云。佛自唱一偈此事也。口云。延曆三年九月三日中供養同日七箇日之間御參籠中堂。滿日夜本尊交語文也。可祕藏山家御祈精詞云。法住方。軌章云。策心馬於寂光之路。宴心賓覺之台。生生託居此間。世潛衛吾山修三味之律業。弘一乘之妙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吾建山中冥加所在境(文)私云。此時藥師佛自唱有之可祕(云云)又云。字者。弘仁四年理筆。師曰。口福所進字也。故大師御在不可有??字。依山中(云云
一。山家大師入定事。相應和尚記云。貞觀八年七月五日。傳燈大法師位延法傳教大師御廟參淨土院讀詔書廟室有聲。唱云。諸法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作佛(文)斷識大師色心共不頹。精神送餘云云)私云。以此文山家大師之御入定為其證(云云)或說云。傳教大師之御入滅者。實入定也。弘法大師之御入定者。真實入滅也(云云)又云。弘法入定所者。真實。伊勢外宮高宮前也。不可口外者。
一。山門建立三箇大事第一戒壇院中堂建立事。第二總持院天子本命三重建立事。右三箇大事者。東寺流祕法一致習事也。未及散在流布大事。不可口外。甚深
溪嵐拾葉集
應長二年卯月五日。於叡山神藏寺。隨義源阿闍梨記之
天台沙門光宗記之
曆應元年一月三日。於倍山靈山寺。賜自筆御本令書寫畢。留賜后賢。共期佛慧
菩提沙門運海記之
元祿二己卯閏九月十六
  以西北正教房藏本書
  雞頭院沙門(嚴覺)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