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34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一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朱艷春
二校者 程小燕
改稿者 陳香君
此論以三門分別。初辨來意。次釋題目。後消釋本文。初辨來意者。竊惟顯密衢異而如遙分九等。權實區別而似遠隔三十里。是故天親地論馳因分可說之談。龍猛釋論談果海不談之說。彼等覺十地尚不能窺窬。三自一心亦不得齒接。何況凡庶所望。愚鈍所知乎。昔欽明天皇御宇時。佛法創來起。從爾以來至于大同元序時。人好翫顯網而未識祕旨。於是密藏始東流祕典新來。于時雖新藥驗深。而舊痾猶相鬥。宿執未除。而狐疑更重者也。因茲論主方審決顯密之聖教。弋鉤經論之奧旨。遂以制作明鑒手鏡。而令照察其真偽得失矣。其題號曰辨顯密二教論也。夫宗致之發起幽遠而旨趣之所為甚深也。寔為令有緣學徒。茂於花因三密寶林。植於蓮種性德圓海也。而其詞美艷猶春林花。其義至明最等秋夜月者歟。蓋如明醫投藥方尚指掌也。聖人救物法豈乖機哉。而末學等適雖汲法水下流。尚未逮決幽源。僅雖遺文偏膚。焉探隱裹骨體哉。只纔傾管見之才。乏盡螢火之明。以聊述此論之梗概義。宛如象馬將度巨海。蚊蝄欲昇妙高也。冀萬之一若契聖意者。將為出世之結緣耳。
次第二解釋題目者。辨顯密二教論者。蓋相對顯密二教。而判斷其優劣淺深。辨決其粗細差別也。顯教者即為易了知。是說隨他意粗淺法義故也。密教者最為難悟解也。說隨自意甚深法義故也。辨者是分別義。決了義。決斷義。剖割義等也。顯者是顯露義。現前義。彰敞義。可見義。可思議義。可了義等也。密者是微細義。祕奧義。隱藏義。微密義。幽邃義。不可思議義等也。二者即簡別於一三等數義也。教者即誘引悔諭義。化導義。教誡義等也。論者即有二說。一者教誡義。是俱舍論等意也。二者是往復問答而決斷理非。研竅義致者。以即為論正意也。是正論義也而已。
次第三消釋本文者。此論一部兩卷則是密教之肝要祕藏心府也。所以略而不安序說分流通分也。唯存正宗分矣。就是正宗分有五分大門文段也。一者大門第一總標綱要分。文云夫佛有三身教則二種者是也。二者大門第二總釋開宗分也。文云應化開說至祕奧實說者是也。三者大門第三略示證說成義分也。文云顯教契經至謂果人也者是也。四大門第四廣說問答料簡分也。文云。何以得知乃至下卷之經文智者詳而解迷者是也。五者大門第五問答決疑成宗分也。文云問若如所談至應攝而已者是也。
就前大門第四廣說問答料簡分中。文更有五分也。一者徵問總標證說分也。文云何以得知至具列如後者是也。二者勸進依證信解分也。文云求佛之客庶曉其趣者是也。三者示說顯密優劣分也。文云縱使觸顯至裨於童幼者是也。四者問答決疑顯義分也。文云問曰古傳至金剛以摧迷者是也。五者依請廣示證說成義分也。文云問者唯唯至下卷注文智者詳而解迷者是也。就前小門中第四問答決疑顯義分中。更有六重問答也。一者問答密教利益多少分齊也。文云問曰古傳至合為一手鏡者。是第一重問答也。二者亦重問答顯密二教差別之由也。文云問顯密二教至是名祕也者是也。問。前文所云應化開說名曰顯教等文。與此下文所云問顯密二教其別如何等之文者。彼此有何等別異意歟耶。答。此下文所言問答意。與前上文所言之問答意者。是約大意遂雖無其殊異義。而約所發起之問答相有少差別相也。謂即是總別不同意是也。前說問答者是以總相故。唯標佛說顯密二教差別相也。但此下文所言問答是別相也。即此子細約外化權說。與內證實法別異義而成問答。即辨示其義方此意也。故無重言過也。三者就密教更亦問難決答。於法佛所說法為密教義也。此所言應身者即勝應身佛也。即十地菩薩之能化主示種種他受用報身佛是也。化身者有地前菩薩二乘凡夫所現八相成道釋迦佛等是也。文云問應化身至人鳥明暗者是也。即此示問者之外人是許應化佛正說顯教義。而不許此立者之所立法佛說密教義也。然則所以何者略合文即示說以此法身佛所說法教為密教之所由也。四者外人更又成疑問也。謂於先聖古賢之未傳說事。今論主法師何恣成此耶疑難也。故即為通釋。是上疑難故。今重文陳前代未流布此密教之由緒也。文云問若如汝說至不嘗醍醐者是也。五者更請問其可出誠文說故。所以略示說其可為證據之經論等眾多相也。文云問義若如是至經論簡擇說者是也。六者重成此請問故。更詳示其明密教之經論之名相。而答說前請問也。已上此六段文者即構問答兩說而釋之也。文云問者曰請至以摧迷者是也。就第五依請廣示證說成義分中有二文也。一者總舉請問分也。問者唯唯欲聞者是也。二者廣示證說成義分也。文云龍猛菩薩至上卷注文智者詳而解迷者是也。
更就前大門第一總標綱要分中。文云夫佛有三身者。總舉設教之能說意也。問。此三身者何等耶。答。是法應化三身也。問。此三身其義云何。答。法身者是理智即一法身。謂此法身者自性身與自受用身合為法身也。應身者是他受用報身也。即十身盧遮那佛是也。化身者八相作佛大小釋迦等佛是也。故大師所造付法傳云。法報應化體同用異。所謂報應化佛者。亦名十身盧舍那大小釋迦等。常途顯教之主是也。又云。所謂法佛者。常住三世淨妙法界體性智大毘盧舍那自受用佛是也(云云)問。論主依何等經論建立此三身義耶。答。依六波羅蜜經‧入楞伽經‧分別聖位經等。菩提心論等文證。而建立此三身義也。問。大略彼等經論所說云何。答。六波羅蜜經第一云。為應身者剎那遷變。化身佛者疾入涅槃。功德法身湛然清淨行等(云云)又入楞伽第二云。大惠法報佛說一切法自相同相故。乃至云。大惠應化佛所作應佛說六波羅蜜陰界入解脫等者。即是烈法應化三身相也。此經所言應化身者。唯指劣應身佛也。又分別聖位經云。然如來變化身。於閻浮提摩竭陀國菩提場成等正覺。乃至報身毘盧遮那。於色界頂第四禪阿迦尼吒天宮。雲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十地滿足諸大菩薩證明。驚覺身心頓證無上菩提。自受用身佛。從心流出無量菩薩。皆同一性。所謂金剛性(云云)又如密嚴經上卷云。得解脫智慧如來微妙身。云何為涅槃。是滅壞之法(云云)又同經云。遠離諸分別。亦非無覺了。無有我意根。惠根常悅樂(云云)又云。阿賴耶識為分別心之所擾渴。若離分別即是常住。猶如虛空識。色殷常變等亦爾。皆無變異也(云云)又蓮花三昧經頌云。歸命本覺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蓮臺。本來莊嚴三身德。三十七尊住心城。普門塵數諸三昧。遠離因果法然具。如是德海本圓滿。還我頂禮以諸佛(云云)又涅槃經第三十八云憍陳如品云。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是無常。因滅是識。獲得解脫常住之識。如色即是苦。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等(云云)是正明法身如來所備無漏無為之五蘊常住義也。又如來藏經云。我以佛眼睹。諸眾生貪欲諸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乃至如我無異(云云)又金光明經第三云。我法身清淨無比。種種妙相無量智慧。無量自在。無量功德。難可思議。一切眾生皆蒙利益。乃至法身攝藏一切諸法。一切諸法不攝法身法身常住(云云)法寶師涅槃經疏云。金光明經三身品云。法如如如如智為法身。即是自受用及真如為法身也。經云。法身無異。異無剎那故。佛身於諸常中最為一也(云云)又云。依金光明經等。真如自受用身為法身。他受用名應身。此上所明法身常者。即是智及真如以為法身。應化二身是法身影故。亦即是法身(云云)此等文證是密教所明功德法身義也。其文證廣多也。今不能具引勘之。具如下所引大日經‧金剛頂經‧智度論等所說也。如是等經論所明法身義。正理智即一之功德法身是也。即此全異常途顯教所說空性義說法身義也。能可察之。問。於此三身義又若有異說耶。答如心地觀經成唯識論等者。說法報化三身義也。法身者是二空顯真如理性是也。約報身有二種。所謂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是也。化身者八相作佛釋迦等是也。今不為此二教論所用義門說也。又如最勝王經明三身者。所謂法應化三身也。而約應身者有勝應身。謂十身盧遮那佛也。劣應身者大小釋迦等也。化身者隨所被機根忽然所示現變化色像也。是即十界依正身是也。不今論所用義門也。
文教則二種至顯教也者。是標示分顯密二教之所因也。謂隨能說主而分判所說二教相也。所謂顯密兩種教即是也。
文應化開說名曰顯教者。標示隨設教之化主而且以示立顯教分齊也。謂應化開設名曰顯教者。如付法傳云。此報應化身則上包十地滿下括六趣等。對種種根機以種種方便說種種法門。其所說教則大小乘所攝花嚴法花般若寶積最勝涅槃等。及阿含等一百落叉部經是也。語其宗要則菩薩四攝六度聲聞緣覺四諦十二緣三十七菩提分。及人天種種善法是也。並是隨他意說方便門也(文)已上總標綱要分也。自下總釋開宗分也。
文曰顯略逗機者。是釋成名顯教之所以也。如大日經疏等辨者。顯教名為淺略趣。又名曰顯略趣也。密教名為深祕趣也。顯者是非祕密之法義也。是顯露義也。略者省略義也。佛界所證法境界。其所說法門。實是雖不可窮盡。而隨機依時宜略示說。其少分許垂化導施利益故名為略也。文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者。是亦標示隨能說教主而立密藏分齊義也。
文云祕奧實說者。是釋成名密教義也。如付法傳云。如是法身智身二種色相平等平等遍滿一切眾生界一切非情界。當恒演說真實語如義語曼荼羅法教。彼曼荼羅教者。金剛頂十萬頌經等是也。大日如來普遍常恒雖演說如是唯一金剛祕密最上佛乘大曼荼羅法教。而非機非時不得聽聞信受修行流傳(云云)
文顯教契經部有百億者。如釋論第一云。凡集一代種種諸經有一百億(云云)此中億者十萬是也。已上第二段總釋開宗分了。自下第三段依正證說成義分也。
文顯教契至五十一之差者。是依釋大衍論第一說意。而舉示顯教契經之部數也。一十者。是且略舉藏之初後數。而欲括攝中間八藏意也。又義。始從源第一而指第十也。故云一十也。藏者。基師立藏章云。天親攝論云。何緣名藏。由能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意言。由能詮教能攝一切所應知義令不失故。立以藏名。又有釋云。攝持義是藏。所應知法皆此所攝持法令其不失。名之為藏(云云)彼釋第一云。一者唯立一藏總攝諸法。契經說一切眾生所有言音莫非如來法輪聲攝(云云)解曰。元曉起信論疏上卷云。或有說者。如來實有眾多音聲。一切眾生所有言音莫非如來法輪聲攝。此佛音無障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即一故名一音。一即一切故名圓音。如花嚴經言。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欲悉顯了淨密音。菩薩因是初發心故。又此佛音不可思議。非但一音即一切音。亦示於諸法無不等遍(云云)二者有二藏義。論云。立二藏總攝諸法。謂聲聞藏及菩薩藏(云云)解曰。如世親攝論一云。由彼獨覺教理行果少於聲聞教彼多為藏。但名聲聞藏。即依半滿以分二藏故。獨覺者唯證生空斷人空。攝入聲聞。又初發心亦依聲故。從入故亦名聲聞(文)三者有三藏說也。論云。三者立三藏總攝諸法。謂加如來藏等(文)解曰。此三藏者是聲聞藏中攝入獨覺藏也。菩薩是因位之境界分齊也。是三乘之中菩薩乘也。此佛乘者是如來果地之法藏義是也。四者有四藏也。論云。立四藏總攝諸法。謂加補特伽羅藏。契經說。為汝解說仁藏義藏禮藏智藏及與信藏。并聲聞藏及菩薩藏大覺法藏。所以者何。一切行者漸次轉勝次第之法故(文)解曰。謂出世間三乘藏之上更加人乘法而為四藏也。仁義禮智信者是當佛法內優婆塞所受五戒法也。所謂不殺生為仁。不邪婬為義。不飲酒為禮。不偷盜為智。不妄語為信也。五者有五藏義也。論云。謂加天藏。契經說。佛告邪論不可言說清淨報空。我為大眾廣大宣說淨藏人藏。第二乘藏一切諸佛大覺法藏故(云云)解曰。佛告邪論不可言說清淨報空者。是佛對治機。無因果之斷見外道之惡見人之邪執故。而說修行十善業道。及修四靜慮業者決定受天上果報義也。淨藏者天藏也。人藏者人乘教法也。二乘藏者是分開聲聞菩薩之二種教法也。大覺法藏者佛云也。謂因三種緣故立五十一藏義云也。一者分別因果差別義故。二者表示五十一種階降差別法故。三者令修行者為引生五十一地功德位故示此義也。
文言乘則有一二三四五之別者。是辨顯教中說乘差別義也。乘者是運載義也。是運載漂沒生死海之自他有情。而令到菩提涅槃彼岸義也。故新譯仁王經上卷云。運載名乘(云云)一者是一乘法也。於此一乘法即有教理行果四種義也。故心地觀經第二云。於法寶中有四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聲名句文名為教法。有無諸法名為理法。戒定慧行名為行法。有為無為果名為果法(云云)此一乘者是三乘外一佛乘法也。如法花第一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云云)是方指三乘中菩薩乘之果不謂一乘法也。辨此一乘三乘差別義。如法藏師五教章上卷有十門義別也。其文意。難信易信差別如此經賢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類勘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是法甚為難。九約機顯理差別。如此經第九地初偈云。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若復有眾生諸根小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十本末開合差別。如大乘同性經云。所有聲聞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盡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此文約此本末分異。仍會末歸本明一乘三乘差別理耳(文)三乘者如法花第二云。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惠。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懃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云云)四乘義者。如勝鬘經云。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乘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攝受正法(云云)五乘法者。前四乘中更加佛果一乘。如法花經也。而人乘天乘二法而即合以為一法。而為五乘義也。如法花第三云。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云云)是即人乘天乘合說。而以一佛乘加前四乘即為五乘義也。又於前三乘開加人天二乘法為五乘。如大日經第一云。或聲聞乘道。或緣覺乘道。或大乘道。或願生天或生人中等(云云)
已上辨諸乘差別義也。三乘之教法是也。六者有六藏說。論云。加捺落迦藏。宣說八萬四千捺落迦藏。如前所說五種藏(云云)解曰。捺落迦者此翻云苦器也。彼言地獄者義翻也。問。以何義故以地獄法而為藏義耶。答。誡地藏之業惡行而為令捨離之故為藏義也。七者有七藏也。論云。謂加魔羅鳩多耶藏也。契經云。為班母等一億七萬三千大眾。分別宣說五萬一千三百二種鬼神道藏。如前所說六種藏故(云云)解曰。摩羅鳩多耶者是鬼神之梵語也。是亦為誡鬼道之惡業而令修善行故。立鬼神之惡行法為藏義也。八者有八藏義。論云。謂加鍵娑陀那跋藏。佛開十億傍生道義。如前所說七種藏故(云云)解曰。鍵娑陀那跋者是傍生義也。是亦誡應遠離傍生之惡行義故。集立其惡行法為藏義也。九者有立九藏義也。論云。謂加器世界藏。契經中演說所依止藏。如前所說八種藏故(云云)解曰。是明所依器界行相差別之教法故。別義是為藏義也。十者立十藏者。論云。謂加雜亂藏。契經說。我今開示八種雜藏。如前所說九種藏故(云云)解曰。於前九藏中。或合二藏為第一雜藏。若合三藏為第二雜藏。若合四藏為第三雜藏。若合五藏為第四雜藏。若合六藏為第五雜藏。若令七種為第六雜藏。若合八藏為第七雜藏。若合九藏為第八雜藏立也。或又一一合說則束諸藏而為八箇雜藏也。此中或唯除第一藏也。於此第一藏者。是合攝一切藏故也。五十一之差者。論五十一者別因果故。表功德故。引行者故。契經中說。我當為汝無礙言辭宣說開示五十因藏及一果藏故(云云)解曰。有三種所因故。有立此五十一藏義也。五十藏是因行藏也。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之行法是也。一果者是妙覺果地法也。明此五十一地之境界法門名為五十藏。
文談行六度為宗者。是明一乘本行所修之殊要行法也。謂佛菩薩乘所行法者。以六波羅蜜法為其所修要行本也。六波羅蜜經第四云。佛告慈氏菩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應當導引五趣眾生。置於無上正等菩提遠離外道邪法及惡知識。應當親近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具足行大乘者而為伴侶。應於自身聽聞正法。精勤誦持。應常安住如是六波羅蜜多精進修行。降伏心意攝護六根。由此勢力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
文告成三大為限者。界地章云。三無數劫者。然瓔珞經小中劫四十八十八百里石。淨居天衣三年一拂。隨彼石盡得彼劫名。數大劫三名三大劫。正理論云。經說三劫阿僧祇耶精進修行得成佛者。於前所說積何劫成積大劫成三劫無數。謂從初種大菩提種經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乃得成大菩提果。既稱無數。何復言三。有釋言。此諸善算者依數計論算至數窮初不能知名一無數。如是無數積至第四(云云)依花嚴經阿僧祇品說。有百二十數一一皆以本數位數也。謂十十為萬。如是以本數為位之數總有百二十數。其百二十數中第百三數即名阿僧祇劫(其如經文也)依起世經說者。八十由旬城滿芥子。一年一盡芥子盡已為大劫(云云)依智度論者。百由旬城芥子。百年一去若芥子盡劫猶未盡(云云)若依瓔珞經者。譬如一里石乃至十里石方廣正等。以淨居天三銖衣三年一拂。拂盡此石名一小劫。乃至四十里六十由旬名大劫(已上劫章疏意也)。百法抄云。方廣八百里石三年一拂盡一劫。如是阿僧祇劫量諸教不同也。以此等劫量菩薩三僧祇百劫修行成佛也(云云)
已上辨顯教分齊了。自下示說密教分齊也。
文若據祕藏至謂之密教者。是約密教中而示說其三身說法差別分齊證文也。此文顯然也。所以不加私解釋也。立顯密二教差別義者。此經文分明也。問。於此所言金剛頂經者何經耶。答曰。今檢教王經及略出經。未有此論所引正文也。今私案云。若是不空三藏所持他本金剛頂經歟。問。以何因知爾耶。答。仁王經良賁疏云。三藏所持金剛頂瑜伽經明四種地。一解行地四十心也。二普賢地謂十地也。三大普賢地謂等覺。四普曜地謂妙覺也(文)今案云。大師在唐日豈不披覽此經文乎。
此三密門者至智境界也者。是論主即釋成上所引經文云意也。
文等覺十地至誰得昇堂者。是讚歎此密教之甚深微妙所因也。等覺者因位窮極菩薩是也。十地者第十法雲地菩薩也。是總舉第十地菩薩入住出三心位也。
文故地論釋至歎言斷心滅者。是引證文而釋成密藏甚深德也。其地論者天親菩薩所造十地論是也。此論十二卷也。菩提留支譯(云云)其第二文云。我但說一分慈悲及願力漸次非心境。智滿如淨心。是境界難見難說自心智。我承佛力說。咸共恭敬德。乃至曰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說聞。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於果分有一分故。言但說一分(文)釋論者是龍猛菩薩所造釋摩訶衍論是也。此釋論是解釋於馬鳴菩薩所造大乘起信論故。名曰釋摩訶衍論也。此論第一云。何故不二摩訶衍法無因緣耶(問也)是法極妙甚深獨尊離機根(答也)何故離機(又問也)無機根(又答也)何須建立(又問也)非建立故(又答也)解曰。此不二摩訶衍法者是為真言密教中究竟果分法佛內所證法也。而此法者方不能建立演說言也。其所以者是法無所被機根。亦遠離言說思議略故云也。
文唯識中觀歎言斷心滅者。是唯識論者本頌是天親所造之三十頌文。是唯識本論是也。然護法難陀等十大論師造釋論十卷也。中觀論者是龍樹菩薩所造也。有五百行頌并釋。本頌之釋論有四卷也。問。其二論所立其言斷心滅之意何。答。今案之說。且案彼唯識論第十中天親所說本頌云。此即無漏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云云)又中論第四觀法品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諸法實相中。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云云)問。於是等兩論正意。是於因分法境界之顯教分齊中。生法二空理而言其示說言斷滅義者此道理有也。而何約果分密教所說境界。亦頓同上說而可言示說此果分法中言斷心滅義也耶。答。是約彼二論意而顯。然正雖示說顯教分齊中之諸法實相之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義。而亦約密意即兼示說密教分齊中果分境界法之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義也。其所以者。於諸教中有顯略深祕兩義也。於顯略義中亦密兼帶深祕義。是常途事也。如大日經疏云。此經本地之身。妙法蓮花最勝祕密處(云云)又云。又將阿字配解法花中開示悟入四字也(云云)若如是於顯教經文中。隱密而多含說真言祕密奧義。如是比例甚廣多也。於顯密覺悟不同義者。只任學者之淺深意樂不同而已。故如是今二教論下文自述云。謂諸經論中往往有斯義。雖然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而已者。豈非此意乎。故唯識中觀共雖明於因分境界義。潛示果分法之中言斷心滅義無其失也。此天親論主大概即於顯示因分示因分境界中言斷心滅義處本意。潛兼亦含攝彼果分境界。而總云言斷心滅也。而護法等釋論之師菩薩等。但不得解此除意。而只因分之二空所顯真如境界。而淺作言斷心滅解釋也。此釋論師所解即當智論所言不知名字相人等也。其文言言復有二種。有初習行有不知他意人等者。即此義意也。天親菩薩既經一大無數廣劫而修菩薩行故。了知果分法也。如唯識論基師樞要上卷云。世親位居明得。道鄰極喜(云云)
文如是絕離並約因位談非謂果人也者。此文是明以因分法中所用四種言說九種心識。而不能詮緣果分境界法爾常住不思議法云也。但彼果分之圓海佛。以果分所有如義言說及一心一心識。而能如實詮緣此不二摩訶衍果分法云也。而中觀論之釋論者名為般若燈論也。是清辨菩薩造也。又說智光論師造之(云云)成唯識論釋論者。護法難陀安惠親光等十大論師所造也。而如是等宗宗之後代論師等。唯了知因分二空所顯真如理。而謂究竟至極妙理。而不能了知彼果分法爾常住境界之不二摩訶衍法也。故彼等論師唯於因分所攝二門真如。置言斷心滅之言。即於果分法者敢不謂其言慮之及左右說也。如此二教論所言者。謂經論中往往有斯義。雖然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而已。乃至云傳顯法將會深義而從淺。遺祕旨而未思。師師伏膺隨口蘊心。弟弟積習隨宗成談等者。即此意耳。即知此所言言斷心滅之意者。唯約天親龍樹等久劫修行之深位高德人。而就果分境亦作此言斷心滅等說也。但非謂約後代論師淺智初修業人。而於此果分中成言斷心滅者歎之辭也。
已上大門第三略示證說成義分了。
自下大門第四廣說問答料簡分也。付此文有五文中。其第一文云何以得知至具烈如後者。是付大門第四分中。又更有二分之文中。是其第一分文也。此文亦有二別也。一者徵門也。其文云何以得知者是也。二者總標證說分也。其文云經論有明等者是也。文庶曉其趣者。是第四分中之第二分勸進依證信解分也(已上第二分也)文縱使觸顯至裨於童幼者。是大門第四分中第三示說顯密優劣分是也。付此文中即有四別。一者判斷二教優劣差別義也。文云縱使觸顯至甘雨何益者是也。二者示當得悟遮迷益義也。文云若有善男子至權實冰解者是也。三者許示所應說教義也。文云所有明證至且示一隅是也。四者明設教意趣也。文云庶有裨於童幼者是也。付第一判斷二教優劣分中更有三重優劣相對文也。第一重相對。文云縱使觸顯至恒沙己有者是也。是初文辨顯教粗淺義。後文示密教深細義也。尋文可悉之。
文觸顯網以羝籓者。謂捕生類者是用網羅之術也。即以此比類物而顯示甚深教義之利生用也。謂以教法即濟救有情之用方喻網羅捕生類之術計也。於網羅有二種。謂細網粗網也。以目粗網不能捕小身生類。以目細網不能捕大身有情也。所以隨其大小生類而構粗細網而可成畋獵獸捕之業也。而如以彼顯教者喻羝籓以之而欲捕籠小鳥小魚類而無捕縛之術也。羝者是羊也。以三歲羊為羝也。又牡羊名曰羝也。此等說者有字書文也。籓者(和名於史也文萬加季也)此物甚粗疏而不能繫留小身生類也。是籠於羊之籓名曰羝也(和名曰萬加季也)
文壅權關以稅駕者(和名波天也)是以譬類方表示顯教粗淺義也。謂怨敵互成鬥戰時須用堅固城墎用強堅垣關也。而設用粗荒城墎假關垣時。其敵者被責通而自殆及蒙殺害也。示顯教利生用亦爾也。其義趣粗淺而不如深教深妙極理殊勝利益也。稅駕者即相當稻城義(稅字智那利波彼也)此以稻之束而作假關。及城墎之塘垣等義也。以何文證知爾。爾者聖德太子傳云。物部守屋大連子等築稻城接戰(云稻城者伊那幾也)此稅駕者是繫駕稻而假借作關城義也。而是密教即如金剛城不可破壞也。
文云息城賓者。明法花經化城喻品事也。彼經第三云。譬如險惡道。迥絕多毒獸。又復無水草。人所怖畏處。無數千萬眾。欲過此險道。其路其曠遠。經五百由旬。時有一導師。強識有智慧。明了心決定。在險濟眾難。眾生皆疲惓。而白導師言。我等今頓乏。於此欲退還。導師作此念。如何欲退還。而失大珍寶。尋時思方便。當設神通力。化作大城郭。莊嚴諸舍宅。即作是化已。慰眾言勿懼。汝等入此城。各可隨所樂。諸人既入城。心皆大歡喜。皆生安穩想。自謂已得度(文)以此義即名為息城賓也。是止息化城而生自謂已得度想者。最不可義云也。
愛楊葉兒者。是涅槃經中喻也。涅槃第二十云。又嬰兒行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色(云云)喻意云。求與人天乘少樂令與楊葉非真金義。令嬰兒啼哭者。厭怖三惡趣故。與人天之果。暫時解脫樂也。
無盡莊嚴者。是法身如來果地所顯得無盡莊嚴藏是也。大日經第一云。毘盧遮那如來加持故。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如是奮迅示現語意平等無盡藏(文)大疏第一云。所謂莊嚴者謂從平等身普現一切威儀。如是威儀者非密印。從一平等語普現一切音聲。如是音聲無非真言。從一平等心普現一切本尊。如是本尊無非三昧。然此一一三乘差別之相皆無邊際不可度量。故名無盡莊嚴也(云云)
文云恒沙已有者。是示是一切眾生各各己身從無始以來所具足佛果萬德莊嚴法爾本有自然成就義也。如密嚴經云。如是之藏識普現於世間。其體無增減。光潔如真金。如是之藏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持寶。又大日經疏一云。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已來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也(云云)又大師法花祕釋云。此九種佛為諸佛之根本。從此一一智各現十佛之剎塵數差別智印。如是智印則一佛之德。一一佛德皆亦如是。經中舉法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起信論云。具恒沙性功德。大日經云。無盡莊嚴(云云)第一番相對了。自下第二番也。
文云棄醍醐至甘雨何益者是也。醍醐者涅槃經第五云。如因乳生酪。因酪得生蘇。因生蘇得熟蘇。因熟蘇得醍醐(已上轉漸次第生五味是也)二十七又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能得醍醐。無有青黃赤白黑色(文已上顯出生醍醐)第三卷云。如諸藥中醍醐第一治眾生熱惱亂心(云云)
文覓牛乳者。於世間現有言之者。從牛出生雜乳是也。是非藥物也。
文云。擲摩尼者。是如意寶珠是也。梵云摩尼此翻云如意也。慈覺大師教王經疏一云。即譯為珠。或云摩尼者如意神珠也(云云)釋大衍論第七云。如是珠寶黃石中皆悉具足。有黃石而無摩尼(云云)此摩尼珠有雨寶等勝妙用云也。
文云拾魚珠者。是即有魚類中珠類是也。如寶鑰上卷云魚珠照夜者即是也。謂若其類者鮑(和名安波比也)中有珠等是也(和名安久野能玉也)從此下明第三番相對義也。
文云寂種之人者。是指一闡提人之無佛性咎也。一闡提者此云燒種也。涅槃經第二十六云。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闡。佛性不信。又第三十三云。一闡提輩斷善根故。眾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闡提輩永斷滅故(云云)又入楞伽經云。闡提有二。一焚一切善根。二作盡眾生界願(云云)此第二人者是大悲闡提菩薩是也。
文云膏肓之病。是即必死病也。此病者即醫師不能治療之也。以此病即喻一闡提必死之病也。以此一闡提人必定可墮三惡道義而比必死義也。其膏肓之病者。如雜抄云。秦緩善醫人也。靈公病使人求緩。緩入普未到。公夢見二童子。相謂曰良醫至奈何。一童子曰。居膏肓上湯藥針灸不可及。緩至言如夢。公曰良醫也。厚禮遣之而去。野王案云。膏肓裹心之上也。預云心下也(云云)
文云醫王拱手者。涅槃經第十一云。譬如有病必死難治。若有膽病隨意醫藥。若無膽病隨意醫藥。如是之病不可治。當知是人必死不疑。是三種人亦復如是。三種人者。所謂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菩薩之所能治(云云)
文云甘雨何益者。是示上文所明一闡提人斷善根之譬喻義也。此譬喻文如涅槃經第十卷云。譬如有人食菴羅果吐枕椀置地。而後念言。是果極中應有甘味。即後還取破而嘗之。其味極苦。心生悔恨。恐失果種。即還收捨種之於地。勤加修治。以蘇油乳隨時溉灌。於意云何。寧可生不。不也世尊。假使天降無上甘雨猶亦不生。善男子。彼一闡提亦復如是。燒燃善根。當於何處而得滅罪(云云)
一嗅斯芸者。是明依密教德而勸信行也。若取例者。大日經疏一云。復次行者初發心得時入阿字門。即是從如來金剛性牙。當知此牙一生運運增進更無退義。乃至成菩提者此義也。又密教有□□熏習義。若□側例者。如是無量義經云。天人象馬調御師道風德香熏一切者。此義意也。若舉喻者如六十花嚴經第三十七卷云。譬如雪山中有大藥王樹。見聞嗅味觸除滅一切患。十力亦如是。若有見聞者修習一切德。究竟成菩提(云云)又長行文云。若聞香者鼻得清淨等(云云)若法喻合者。於密教有見聞嗅味觸之者。悉必得深妙勝利益義。猶如於大藥王樹。若有見聞嗅味觸之人。所得勝益云也。是約聞香義而成勸信意者是示舉遠淺薄行之得益義。而況親近行益也。意云。乍遠所聞香氣人尚得益。況親見聞之乎也。若比合法者。此密教之勝利益遠近多少行併成究竟成菩提之勝利益言。准上譬喻文而可比知之也。已上是示說顯密優劣分之中第一判斷二教優劣義了。自下第二辨當得悟遮迷益義也。
文云秦鏡照心者。是舉遮迷而得悟之例也。西京雜記曰。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府庫。有方鏡四尺九寸。表裹有明人宜來照之影倒見。以手掩心來即腹胃五藏歷然無礙。人有病則掩心而照之即知病所在。又女子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官人膽(文)
文云權實冰解者。謂以冰喻顯教之權義。以水喻密教實義也。權相之冰銷時遂歸實相水性云也。
文所有明證至且一隅者。是第三許示所應說教義也。
文云庶有裨於童幼者。第四示設教意趣也。裨字切韻符支反副也。將也。有裨者將道於人義也。已上示說顯密優劣分了。
自下付大門第四廣說問答料簡分中。更重明第四問答決疑顯義分也。此文有六番問答也。第一番問文云問曰古傳至利益如何者是也。是問意者總略疑問於令興隆密教之利益所因也。夫吾日本國從元所興隆者有六宗也。是一者俱舍宗。二者成實過。三者律宗。四者法相宗。五者三論宗。六者花嚴宗也。至于天台宗者是與真言宗同時興隆之宗也。故不預古傳法者也。
文曰開演三藏。彼等論宗各各弘宣修多羅毘尼阿毘達磨三藏云也。
文云軸剩廣廈者。示其所傳三藏文廣多而充滿屋舍經藏義云也。廈字玉篇(胡假反。堂下同屋也。門也。)
文云人僵卷舒者。盡義也。此意云。內典文籍之卷帙甚廣多。而諸宗學者雖披敘此文典。文卷帙未得其窮盡之邊際故言僵也。僵者盡義也。亦彼訖義有也。又倒者傾盡義也。
文云答多有發揮至一手鏡者。是即第一番答。意云。古來諸德所傳興六宗法教。是非即身成佛道。又非法佛自內證境界也。而今所興密教者是頓證菩提道。即法佛自內所證境界也。所以應傳興之云也。仍纂此二教論。而當興宣此道云也。
又云問顯密二教其差別如何者。是第二番問也。此問意者。應化所說法者。以何義故名顯教耶。法佛所說法者。以何義故名為密教耶。尋問之也。
文云答他受用至是名祕也者。是第二番答也。謂應化佛宣說隨他意之化他境界故。名為顯教也。法身佛宣說自意內證法故。名密教也。已上第二番問答了。
文云問應化至證安在乎者。是第三番問也。此問家意者。即串執彼顯教常途所立。以空無相理之言斷心滅無色無心道理。即為法身義故。而今疑難是密教所立法身說法義也。問。其顯密二教所立法身差別義如何。答。且此顯密義意。如唯識論等云也。彼第十云。謂自性身唯有真實常樂我淨。離諸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云云)又心地觀經三云。法身無形離諸相。能相所悉皆空。如是諸佛妙法身。戲論言辭相寂滅遠離。一切諸分別心行寂滅體皆如(云云)明是義趣顯教經論其數其眾多也。而密教之所明法身佛性義。與顯教所說彼此懸隔殊也。大師所造最勝王經略釋云。則本有之理無變易。今亦不改。以示自性德宜也。然顯家佛性與密宗義稍異(云云)又大師法花祕釋云。雙圓性海常談四曼法性。重如月殿恒說三密自樂。人法法爾興廢何時(云云)此中所云人法法爾者。其意辭甚深也。是顯教之所未陳義也。真言教主之法身境界者。即是雖色心悉具足佛身佛智。而遠離眾因緣而法爾常住法言也。故大師即身成佛義云。問諸教說滿萬行因。於金剛以前得萬德果。于妙覺之位證遍法界理。今何云自身本有三部諸尊速疾顯耶。答彼因圓果滿遍法界佛是顯教分齊。今意不爾。一切眾生自身中三部三昧耶諸尊。遠離因果法然具故云爾(云云)私云。此說甚微妙。義趣俄不可知解法也。又大師所造略付法傳云。故楞伽經云。大惠應化佛作眾生事。異真實相說法。不說內所證法聖智境界。乃至釋云。如是法身智身二種色相平等平等。遍滿一切眾生界一切非情界。常恒演說真實語如義語曼荼羅法教。即是楞伽所謂真實說法者是也則知(云云)顯教所立法身佛性。有此懸隔殊異義也。而顯家人者不知此差別深意而致此疑問也。大疏二十云。就常途說法。或云。法身寂靜如空者。所動作都不說具足如是力用。以為凡趣神變皆是有為之心三昧之力而不言法體如是。此其未了也(云云)
文云答諸經論至人鳥明暗者。是第三番答也。答意云。此問家人意者。未了知此真言家所立法身如來具足微妙色心功德義也。而於眾多經論中。密雖帶說是義。而只隨習顯教之常途人之說意故。餘一切諸人等未覺此甚深祕密義也。所以成此疑難也。但於諸經論中者。粗祕略而示說法身佛具足無量色相智慧功德而演說自證境界。其文處甚多云也。
文云譬如天鬼見別者。是指示於一種所緣境方能所見解不同義例也。如阿毘達磨經頌云。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真實(文)釋阿毘達磨經之攝大乘論第四云。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云云)無性攝論釋此文云。相違智者更相違返故名相違。相違者識名相違識。生此識因說名為相。了知此相唯內心變外義不成。故無有義說名為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等。謂於餓鬼自業變異增上力故。所見江河悉皆充滿膿血等處。魚等傍生即見舍宅遊徒道路。天見種種寶莊嚴地。人見是處有情冷水波浪湍洄。若人空無遍定。即於是處唯見虛空。一物實有為互相違。非一品類智生因性不應道理。云何於此一江河中。已有膿血屎尿充滿。持力伏人兩岸防守。復有種種香潔舍宅。清淨得術衢眾寶嚴地。清冷水波浪湍洄。虛空定境。若許外物。都無實性。一切皆從肉心變現眾事皆成。
文云人鳥明暗者。是亦示能見心不同義也。釋大衍論第四云。一種無明或明或闇。譬如一色二人異見。此義云何。謂如迦羅鳩奢那及人同分。極闇夜分同在一處見此闇色。若迦羅鳩奢那唯見清淨光明之色。若人同分唯見一向黑闇之色(文)聖法抄云。迦羅鳩奢那翻云利鳥。又云火鳥。又云眼赤鳥(云云)今私云。此迦羅鳩奢那鳥者。即此鳥即暗夜中有見色用。當此方似鵂鶹鳥之相也。如大日經疏第二云。鵂鶹心者此鳥於大明中無能為。夜則六情爽利(云云)
文云問若如汝說至不談此義者。是第四番問也。此問者即廣疑問古來先德人不傳說此密教所由也。上文所言古傳法者。是於上文者即總略問答也。今者更又廣發問也。
文云答如來說法至不嘗醍醐者。是第四番廣答也。付此中。文云如來說法乃至權多實少者。是明所以佛說顯教者。稱所被機性而成方便隨機之權說義也。
文云菩薩造論至非究竟唱者。是辨佛弟子諸大菩薩亦不乖返大師素意。而興權教義也。是大菩薩等雖了知密教義。而隨佛功意而作釋權教論而興隆顯教也。
文云雖然傳顯法將至損己之劍者。是等後代論師及人師等依不稟受深義之本意。不了知此密教奧義故。只傳燈顯教而未傳流密教云也。即天竺論師及漢土人師等互有是自非他之咎。共陳楯戟互舉旗鼓之諍論盛至甚也。故似翫鋒劍也。
文未遑訪損己之劍者。如大日經疏三云。如世人慈育稚子雖復情無所吝。而不授與干將莫邪。以不知運用方便故如傷其體。今此法門亦復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難知。恐未來眾生輕慢故等(云云)
文云加以釋教至皆是顯教者。先示於晨旦國流傳(云云)於顯教之前後起緣也。東夏者是晨旦國之異名也。相對西域而得東夏名也。名胡國為西夏。晨旦名為東夏。或名天竺而為大夏也。
文云自微至著者。是明始出興小乘教經法。而其後次復轉轉大乘教興隆義云也。又解云。此微者是微少義也。著者是廣大義也。意云此始時者。佛教微少發興也。後時者佛教漸弘廣興盛故也。譬如日初將出時有微明。而後遂有明盛光曜也。佛法興起亦爾也。故內典錄第一云。四十二章經一卷。右一經後漢明帝世。中天竺國婆羅門迦葉摩騰所譯。或云。竺攝摩騰。群錄互存。未詳孰是。先來不譯。故備敘之。以永平十年。隨使蔡愔東返至雒邑。於白馬寺翻出此經。依錄而編。即是漢地之經祖也。又云。但大法初傳。人少歸信。使摩騰蘊其深解不復多翻。後卒章離陽。載其委曲備。寶昌錄云。竺法蘭所出者。此義或據其同來時耳(文)開元錄第二十五云。四十二章經入小乘部錄(云云)又內典錄一云。佛本行經五卷。十地斷結經四卷。二百六十戒合異經二卷。法海藏經一卷。法本生經一卷。右五部一十三卷。是中天竺國沙門竺法蘭與迦葉摩騰同番行來間後至。在明帝世翻之。初共騰出四十二章經。騰卒蘭自譯(文)文云漢明為始至皆是顯教者。是示顯教之獨興起時分因緣也。文云其中間所翻傳者。是事如內典錄第一云。都合一十八代所出眾經總有二千二百三十二部七千二百卷。第一後漢朝譯傳道俗一十二人。所出經律等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乃至云第十八代皇朝傳譯僧等十有一人。所出經論等二百餘部(一千五百餘卷文)此中皇朝者是唐代異名。故白居易文集云皇唐大和歲者。即此意也。
文云漢明為始者。漢法傳云。後漢孝明皇帝寢夢見金人。丈六光明奇特相容非常。且集常郡臣以問所夢通人。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之。帝即遣蔡愔秦景尋法西域。尋訪佛騰法。至天竺國遇見沙門攝摩騰竺法蘭等。乃至求請之二僧。即許共至洛陽。帝見大悅甚尊重之。即於城立精舍住之。僧翻譯胡經一從漢言。
文云周天為後者。於大唐代內即更有亦立大周名號也。南海傳三云。且如西國名大周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無別義(云云)故知。大唐與大周者義字別也。而以則天帝之治世即名大周也。
文云周天者。安大唐王代記意。是大唐時世第四代皇帝。其名曰則天皇帝也。此則天王者元本是皇后也。此即女帝也。大唐第三代皇帝名高宗。其高宗之妻者則天皇后是也。以此人亦更為帝王。凡約大唐王之次第。此則天皇后也。已上則有四人帝王。一者高祖堯皇帝。二者太宗文皇帝。三者高宗皇帝。四者則天皇帝也。此則天皇帝代有眾多翻經三藏也。謂大唐國三藏。于填國喜覺三藏。中天竺國日照三藏。寶思惟三藏。尸利末多三藏等是也。如是等諸三藏等皆是傳說顯教經法也。
文玄宗代宗至盛談祕趣者。是後明遂密教興起由緣也。玄宗代宗者約大唐代世。此玄宗者當第七代帝也。代宗者第九代帝也。此則天皇以後玄宗以前中間。更有第五中宗第六叡宗二個帝皇也。又玄宗與代宗中間更有第八肅宗皇帝也。金智廣智之日者。即金剛智三藏者。玄宗代以開元八年從天竺來著大唐國也。大廣智不空三藏和上者。是本金剛智之弟子也。而玄宗代之開元二十九年秋時更又方度詣南天竺國。詣龍智御所。更研學兩部大曼荼羅法。而同玄宗在世天寶五年還于大唐國。而興隆密教也。則為玄宗肅宗代宗三代之國師。盛弘密教云也。
文云楞伽法佛至宗而取義者。是更釋成前所表。說後代論師人師等雖見聞說密教中深義之經論說。而隨己解之淺膚義趣而隱弊深密義意。而以彼楞伽法身說法義與智度性身妙色等說意。彼法相三論師人師等悉隨淺略趣而會之事也。問。其顯教明匠等。於楞伽智度之法身說法文所。作淺略會釋之作法何。答。且約楞伽說先約法相宗意會云。自性法身者雖遠離色心等法。而以此法身即為應化之身成所依體。而作說法利生事。故以其應化身之說法即為法身之說法用也。此義如唯識論第十云。又自性身正自利攝。寂靜安樂無動作故。亦兼化利為增上緣。今諸有情得利樂故(云云)又顯幽抄第二云。問曰。三身何身說法。答三身皆說法。問法身無言說。如何言說法。答曰。說法有二。一者證說名說。二者言說名。今法身有證說故名說法。乃至云法身與自性受用身為所依所證故。以自受用身親師法身名法身亦說法故。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云云)三論宗意云。諸法皆悉本覺真如性故。應化二身皆名為法身也。故性身說法者。實應化身說。應化身說即為法身說也。又智度論性身妙色句者。製智論疏人師等。以於此所法性身佛者。皆謂於淨土中成佛他受用身佛。而以是即為法性身故。其所以者相對穢土中成佛之父母所生身相。而以於淨土中成佛變易身所攝佛身。名為法性生身佛云也。是不謂真實性法身也。彼法相三論明匠等會釋大略如是也。
文惜哉古賢不嘗醍醐者。是歎慼之辭也。以密藏正今名為醍醐也。至下可知之也。
文云問若如是至顯密差別者。是第五番問也。此問意云。更亦請問於可直示開宣祕密教義之經論之名相也。而欲聞之也。
文答曰五祕至論簡擇說者。是第五番答也。是示明說祕密教之經論之名相也。
文云問者曰請聞其證者。是第六重請問欲聞其一一識證文處也。
文云答曰然矣至金剛以摧惑者。是第六番答說也。
文云我當為汝等者。示遣迷而可得悟之利益相也。已上大門第四廣說問答料簡分之中。第四問答決疑顯義分了。因論。問。約密教立一闡提成佛義耶。答。爾立也。問。其文證何耶。答。菩提心論云。真言行人應知。一切有情皆含如來藏性。皆堪任安住無上菩提。是故不以二乘之法而令得度。故花嚴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真如智惠。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等則得現前(云云)此文是元如何。別一闡提等而皆悉攝取一切眾生。即為皆成佛義也。加之。大疏第一云。大那羅延力執金剛者。謂持祕密神通力也。如一闡提必死之疾。二乘實際作證已死之人。諸佛醫王明見如來性故。則能必定師子吼。於救療因緣心不怯弱。諸菩薩尚不能爾故(云云)問。若爾者。何故上文言寂種之人。膏肓之病。醫王拱手。甘雨何益者。是非明一闡提不成佛義耶。而二義相違咎。如何。答。會二義相違咎有二門異說義。一者制門隱奪義。二者開門顯與義也。問。此二門意何耶。答。制門隱奪義者。依其一闡提緣因佛性了因佛性二義闕無意故。立一闡提之不成佛義也。但雖一闡提人。有正因佛性一種也。問。何物名曰緣因佛性耶。答。於三寶境界歸依生恭敬供養心。而始從舉手低頭乃至五度四攝行名為緣因佛性也。是為佛助緣故名緣因也。若知解真如本覺理性。是遍在自他一切眾生身心等內之智惠。則名了因佛性也。是智惠正為成佛之智惠。是而成了知因緣而增長佛智故。名了因佛性也。正因佛性者。一切眾生之身心內無始法爾所。備。本覺真如理性名正因佛性也。以顯得此本覺智性。即正為始覺佛果。今以本覺名正因佛性也。而雖正因佛性有一切眾生心身內。若緣了二因闕無時無顯得此正佛性而成佛理也。而於一闡提人者是緣了二因既闕無故。立一闡提不成佛義也。緣了二因是值惡緣時。此二因之佛性斷滅也。闡提不成佛義是即佛菩薩呵嘖極惡眾生之門意也。是隱奪正因佛性而。依緣了二因之闕無義故立無性義。故名制門隱奪義也。故寶師涅槃經疏第一云。已有重障未有緣因無量時。故以永無涅槃法。於權教中說為畢竟無涅槃法。分段身盡久文處寂滅。似無身智。於權教中說為真滅(云云)第二開門顯與義者。於一闡提人雖緣了二因是闕無。由正因佛全不闕無故。以此正因佛性則有根本所依正法。則緣了二因更生長之。還此闡提人遂成佛(云云)也。故大圓覺經云。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云云)凡以此正因佛性。為染淨一切法因緣義有也。故阿毘達摩經云。無始時來皆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云云)又楞伽經云。如來藏善不善因受苦樂因修者是義也。問。一闡提等依正本覺正因佛性。而續生善根義何耶。答。起信論云。無明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薰習故則有淨用。乃至云以有真如薰習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云云)又云。又菩提為諸佛菩提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就。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云云)依此開門顯與義故。闡提成佛義成立也。謂依眾生本覺內薰習力。與諸菩薩慈悲願力故。闡提遂成佛云也。問。正因佛性者何物耶。答。密嚴經云。如是之藏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持寶(云云)又云。阿賴耶識為分別心之所擾湯。若離分別則成無漏。無漏則常猶如虛空(文)謂以第八阿賴耶。說為成佛正因義也。又如來功德莊嚴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云云)是以第八識為本有清淨正因佛性。又為本覺體性。而由修行功力。則須得此本覺功德。說有始覺佛果云也。問。本覺正因佛性。明有每諸佛眾生一一身之文證何。答。密嚴經云。如是之藏識普現於世間。其體無增減。光潔如真金等(云云)又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當得阿耨菩提(云云)又法花儀軌云。說一切眾生身中皆佛性具如來藏。無不無上菩提法器等(云云)又起信論釋摩訶衍論等明一切眾生悉有本覺正因佛性義也。文證其廣多故不能引注云也。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