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二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朱艷春
二校者 程小燕
改稿者 陳香君
自下明大門第四段中。第五依請廣示證說成義分也。文云問者曰唯唯欲聞至詳而解迷者。是就大門第四段中。第五分依請廣示證說成義段之中。更有二分也。初請問也。其文云問者曰唯唯欲聞者是也。二者廣示證說成義分也。文云龍猛菩薩等下是也。
唯唯者是承諾義也。許受義也。又敬義。又是然義也。即為是善哉善也。
文云龍猛菩薩下。是於上所標十種證文中。是第一先引釋摩訶衍論第五卷文也。此論中明白辨論顯密二教差別義故也。自下一一可消釋所引論文也。
論一切眾生至離時者。是外人更亦為疑於一切眾生之相續身中悉立平等遍有一體本覺之義故。出舉論主身所立一本覺能遍在諸眾生之正義也。
論何故眾生至差別者。是正指疑難於一本覺遍在諸眾生義也。此疑難有四謂。文云眾生先有成佛乃至成佛者。一者初疑難一切眾生同共具足一本覺性者。一切眾生以此一本覺為因。悉一時可成佛也。然何三世成佛遲速差別不同事有之也。次第二者疑難一切眾生共同具一本覺性者。一切眾生普皆可修菩提因行也。然何此中不修菩提行眾生有云也。次第三疑難一切同備一本覺性者。一切眾生普皆一種而可聰明利智性也。然何多闇鈍眾生有無量差別者云耶。次第四總舉眾生數量心行不同差別義。而疑難一本覺遍在諸眾生界義也。若一本覺遍在諸眾生者。如何諸眾生界有如是心行不同差別義耶言也。
論同有一覺至上道者。是外人正立理即結而疑難一本覺遍在諸眾生界義也。意云。若一本覺實遍在諸眾生界者。則可一切眾生速皆一時發心修行。而同可到無上佛果竟云也。然既有已發心已修行已成佛者。又有今發心修行而當成佛者。又有未發心修行未成佛者。以有如是不同眾生心行差別相故。定知本覺佛性應不遍在於一切眾生義言也。
論本覺佛性至差別者。是外人借舉論主之所可設假作救答。而外人即自通前疑難也。付中有二救答之中。是其初救答。此答意假令若言一切眾生有發心修行成佛遲速根性不同。而不一時發心修行一時成佛之所由者。是一切眾生之本覺佛性各各從本來法爾有強劣增減差別故。因之相言也。
論無明煩惱至別故者。外人自則付第二之轉救答亦前自所成之疑難也。意云。眾生有根性不同而有成佛遲速。發心修行前後差別之所由者。假令若言依是一切眾生能遍在根本無明障。從本來已各別而有厚薄優劣差別不同義故。因之諸眾生有根性不同。發心成佛前後遲速不同相言也。
論若言如初至不爾者。從是下外人亦自總非初救答意也。
論所以者何至減故者。是陳於初救答亦有難之所由也。難意云。於上來處處文處。即論主自許說一體本覺法之具足過恒沙功德。而同遍在一切眾生相續中故也。而今更何違前說而立一切眾生有本覺佛性增減差別義。而因之諸眾生有根性不同成佛遲速相云耶也。
論若言如後至不爾者。是外人自亦總非第二轉救答也。
論所以者何至立故者。是於第二救答即外人自亦陳有其難之所由也。難意云。上來處處文中論主自判斷一地根本無明之同遍在一切眾生相續中也。然何更違彼上處處文說。今更許說於一切眾生能遍在根本無明有厚薄增減無量差別言耶也。重意云。若依今此後救答意者。則言前所立一地根本無明之同遍在一切眾生義者。皆悉以可懷亂言也。問。其釋論文何處明根本無明一地判斷義耶。答同第五卷文引玄文論頌文曰。譬如一段覆雲彼滿月輪千器諸月輪皆隱沒不現。無明亦如是唯一體無二。遍到諸眾生能作薰習事。云即指此文。於下文彼外人設難處言。此事亦不爾所以者何一地斷義不成立故者。即此意也。
論如是種種至住持者。是自下者論主正答也。進為遮於第二轉救答中所付難。而先顯示諸眾生有根性利鈍發心成佛遲速等無量差別之所由也。文云如是乃至差別者。示於諸眾生有根性不同成佛遲速等無量差別相也。文云皆依乃至住持者。隨依正之諸枝末無明厚薄增減差別義故。如是有種種差別不同行相言也。此中所依止無明者。不謂根本無明體也。是枝末無明也。是六染之中前三種相應粗染心是也。染於一切眾生此有厚薄差別故也。於三不相應細染者。於一切眾生有平等之相。而以無有厚薄差別相故。以此細染不為眾生根性不同之所由也。或亦依三細染厚薄差別相故。有得成佛遠近義也。是約八地已上菩薩義也。
論於至理中至而已者。是論主卻正答於前第一救答所付之難。而顯眾生根性不同等之所由也。意云於諸眾生有根性不同等之所由者。是依枝末無明之中前三種相應染力故也。專是非謂於諸眾生能遍在本覺之至理中。依優劣增減不同義也(關字者預義也。當義也。斷字者判義。處義也)已上於一切眾生相續中能遍在本覺法。及能遍在根本無明染體者。唯一種無差別義成立意也。從下約斷諸染法之其慚次斷道而作五重問答而辨五種住心之所成之義。示有淺深粗細不同意也。
論若如是者至明無明者。是初約他緣大乘住心。而外人問於此住心中果滿佛者。若究竟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文云一切行者乃至四德者。舉彼他緣大乘之行人因位中斷惡修善而圓滿果德相也。一切行者者。唯指彼他緣乘中諸修因行菩薩也。斷一切惡者。是指修行彼大乘法菩薩之所斷煩惱所知二障粗重。及分段變易二生死之業因業果報等是也。修一切善者。是彼乘菩薩欣所修學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行。及菩提涅槃果德法是也。此住心中但立第八阿賴耶識所攝持之法爾無漏種子即為正因佛性也。因之雖說修得斷惡義修得智德義。而未立性得斷惡性得本覺智德義也。故言斷一切惡修善也。寶鑰云。四智法王之號本無今得(云云)如是行者為明者。是此住心中分所究竟之妙覺佛位猶號行者。而此行者猶為斷盡惑障而到本源佛果歟問也。為無明者。又問此住心中圓滿妙覺者若猶為惑障未離盡之佛耶問也。句之為字可通下句無明二字首也。
論如是行者至分位者是答也。謂彼他緣乘中圓證妙覺位佛也。是未離盡惑障佛也。是不究竟圓滿一切種智佛也。是未到本源故言也。問。何故云爾耶。答。此他緣乘佛者。是於後後覺心不生等四種住心中。教理行果法。而未證知於彼勝處故也。故寶鑰云。歎他緣阻境智者此義也。此他緣乘之觀行大底者如大疏第二云。今以如幻等門照有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乃名真入法空悟唯識故已上初重問答了(文)
論若爾清淨至無明者。是第二約覺心不生住心而問此住心之果滿佛若究竟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也。清淨本源耶也。清淨本源乃至具足者。是明此覺心不生住心中性得本覺智之所備自性本來清淨圓滿功德相也。故大日經第一云。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心本不生。何以故心前後際不可得故。疏解云心主即心王也。以不滯有無故心無罣礙。所為妙業隨意能成。故云心主自在。心主自在明即是淨菩提心更作一轉開明。倍勝於前劫也。心王猶如池水性本清淨。心數淨除猶如客塵清淨。是故證此性淨時即能自覺心本不生。何以故。心前後際俱不可得故。譬如大海波浪以從緣起故即是先無後無。而水性不爾。波浪從緣起時水性非是先無。波浪因緣盡時水性非是後無。心王亦復如是。無前後際。以前後際斷故。雖復過境界風從緣起滅。而心性常無生滅。覺此心本不生是漸入阿字門(云云)文云不觀修行者。性得本覺是不謂待加行因故。而得此本覺言也。文云非得他力者。非謂待他善友知識之教授緣也。是本有性而非今始得故。此為性得本覺義言也。
論亦出四句者。是歎此住心中自性本覺法之微妙離絕不思議妙德相也。四句義至五句處自應知之也。亦離五邊者。此自性本覺即真性理也。此理中者亦遠離五種偏邪失云也。此五邊者是以五句即云五邊也。無相宗方言義記云。且其五句者云何。答。一生。二不生。三亦不生。四非生非不生。五非非不生也。是俗諦所治五句也。以假生一句為能緣能治藥。問。以假生一句遣五句方何。答。假生不可言性生。假不可言性不生假生也。不可言性亦生亦不性。假生不可言性非生非不生。假生不可言性非非不非非不生。真諦亦遣五句。一不生。二非不生。三亦不生亦非不生。四非不生非非不生。五非非不生非不生也。以假不生一句為能治藥。問。以能治一句遣五句方何。答。假不生不可言性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非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亦不生亦非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非不生非非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非非不生非非不生。智度論文云。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名無生忍(已上論)。
問。爾以是文相配五句方何。答。不生者俗初句也。不滅者真初句也。不不生者俗第二句也。不不滅者真第二句也。不共者真俗第三句也。非不共者真俗第四句也。問。爾是四句也。何說五句為證文。答。五句中初四句所緣境也。後能緣心也。然今論文但舉所緣境不加能緣心。所以但有四句。故淨明玄第一云。四句絕離第五盡觀(云云)問。此五句何名邊耶。答。同記云。問。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者。作中辭也。非假留辭者。名離邊中實事可然有。何遣五句為中。答。中者是對邊名也。故離二邊名為中。五句是邊邪也。離邊邪故名為中故無咎(文)
文自然之言不能自然者。明性得本覺功德性者。是雖不待修行力成立。不依善友知識所教授。而從本來性得法備。但本覺義是且相待始覺及不覺義。而假立此本覺義也。然真如理性中。從本來都始覺義及不覺妄法故。方待何物可立此自然本覺義耶言也。是亦言亡慮絕意也。
文清淨之心能清淨者。性得本覺清淨功德。是且相待諸不覺法之染污過患而假立云也。然真如理性中凡都無不覺妄法故。將何物而可立清淨本覺德耶言也。絕離者是自性本覺體相者。是不可言其自然非自然義也。又不可言清淨不清淨義言也。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也。凡於本覺性中言辭及心行斷故。置二重絕離言也。
論如是本處至無明者。是正問此住心之佛究竟而既到本源耶。為當若未到本源耶也。
論如是本處至分位者。是答也。此住心中證得圓滿佛者。猶未到本源具惑佛也。何以故此佛是於後一道無為等三種住心猶未證得故。寶鑰云。前劫菩薩作戲論此心正覺亦非真(云云)
論若爾一法至而住者。是第三約一道無為住心。而問此住心中圓滿佛位。是若究竟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此中是先初舉此住心之所觀理性及能證相也。一法界乃至背天者。是舉所證理體相也。背天演水乃至而住者。是舉能證智即冥合所證理相也。一法界心者。是總舉三自一心一法界體不也。非百非背千是者。此一心法界性者。是與百非即不相應言也。亦不與千是即相應云也。百非者如無量義經云。其身非有亦非無。乃至云非紅非紫非諸色等云。文繁故略之。可見彼經也。百非者是除遣義也。千是留存義也。謂是有是無是生是滅等千種所留存義名言千是也。此一心法界性者是不當百非亦不當千是言也。非中者此一心法界性者。是不當兩非中道義言也。又次背天者。是終明此一心法界者。是不當兩是中道義也。謂背天者亦則不當兩是中道之天然理義言也。問。何義名為兩是中道兩非中道耶。亦此二種中道淺深如何。答。三論宗佛性義記云。問。經云中道者名佛性者。其中道義何。答。約中道有兩非中道俱是中道也。今言中道者兩是中道也。問。二種中道差別何。答。有無俱非名兩非也。有無具足名兩是也。問。兩非中道往往多說。經論文分明也。中道說本文何。答。經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等文也。問。何以此文為證耶。答。經云二乘見空不見不空故不得第一義空。所以不知中道不見佛性(涅槃經文)以空不空具足名中道也。問。以兩是為中者。以何義名中。答。此以正義為中也。問。意何。答。兩非為中者。即偏所以空有具足為正也(云云)問。此兩是中道亦立天名意何。答。天者是即中義也。故法花文句疏第三云。今天雨花表其獲佛因。佛因者即四輪因也。乃至云四輪皆同是因。是因由中而生故從天雨花。由是因位故以花表之(云云)此意云。住行向地四輪王之行因者是從三諦即一中道出矣。此中道之天然之道理即出生此四輪之因者。是法花所說天雨曼荼花意也。
文背天演水之談足斷而止者。此一心法界理者。是又示乖離兩是中道也。既乖離兩是中道故。即背天然理云也。此能證智會於此妙理人之所修言語道斷即不能宣說此甚深絕理云也。演水之談者是喻名也。演字字書云。水盛而涌流貌也(云云)謂雖如涌泉瀑流無滯礙之辨說。即所不及宣說此絕理云也。足斷者。是即文字章句之道已斷絕云也。古人說云。句者梵云缽曇。正翻為足。聲明論云。是進行義住處義。如人進步舉足下足。其跡所住處謂之缽曇。言辭之句逗義亦如是。故同一名耳。之審慮之量手亡而住者。是明以禪定所發之修惠而不能思量測知此甚深絕理意也。手亡而住者。是即拱手而止住都無所為事云也。又手亡而住者。是示諸法之實相者不可執取義也。手字者。以取執為義故也。如大疏一云。是菩提心體離一切執諍戲論如淨虛空無分別(云云)又此二教論文云。此宗所觀不過三諦。一念中即具三諦以此為妙。至如彼百非洞遣四句皆亡。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此宗他宗以此為極。此則顯教關楔但真言藏家以此為入道初門不退祕奧(云云)准此義者。彼非百非者是不當空諦義也。背千是者不當假諦義也。非中者不當但非之中道義也。背天者亦當乖背兩是中道義也。兩是中道者。是是即天理中道之異名也。此住心中之一心本法者。既背乖。此天然之道理之。兩是中道義意也。大日經云。祕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祕密主。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無有可得。何以故虛空相是菩提。無知解者亦無開曉者。何以故菩提無相故。祕密主。諸法無相謂虛空相等(云云)寶鑰釋云。謂無相虛空相及非青非黃等者。並是明法身真如一道無為之真理(云云)大疏一釋云。諸法無相謂虛空相者亦喻也。又云。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者。譬如虛空遍一切處畢究淨故。一切相無動無分別。不可變易不可破壞。以如是等小分相似喻無相菩提心(云云)
論如是一心明無明者。是正問此住心佛果者若到本源耶為當未到。
論如是一心至分位者。是答也。此住心佛猶未到本源義也。是於未證悟後極無自性心及祕密莊嚴心故也。十住心論九云一道驚於彈指無為於未極者。即義意也。
論三自一心至又遠者。是第四約極無自性住心。即問此住心佛若是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之中。是初先舉此住心大意。而兼歎此住心之殊勝德也。三自一心等者。舉此住心所觀之極無自性心體也。是即三自一心法界是也。謂體相用三種者。是唯為一心真如法。即是意也。又一不能一假能入一者從下。釋極無自性義之中。是先初釋一心言之假立義也。謂約其真理中而談其實義時。不可立三自即一心義也。何以故。一義是於虛妄假立中。而相待他之異義而立一義故也。自義亦爾也。自義者待他義而假立自義故也。約自如理性者。從本來無虛空之自他義一異義。而唯有寂滅離絕故。待何物而可立三自即一義耶。雖爾強假立三自焉一心之名義也。
文心不能心假能入心者。約真理中者不可立心義也。於妄法中而相待所緣境差別相而立能緣心識也。亦相待虛疏之質礙色等境界。而立緣慮神解心法也。然真如理性中無所緣境界差別及無質礙色等。而但有一味平等寂滅義。即無別異理故待何物可有立心識義耶。雖爾強立中覺真如名義言也。
文實非我名而目於我者。一心義亦不可名為我義言也。而假立常一自在義。正當是我義也。但三自一心法即名為我義者。亦是假立施設義意也。雖然相待無無明等虛妄染法之無常幻化。而即不自在而繫屬於他法義故。且於三自一心本法方建立自我義云也。故下文云。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住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也(云云)又云。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也(云云)三大義有如是自在常一義故。於此三大義立我名言也。然此生滅門之中三大義是相待虛妄染法之有。非自在非常一之咎。而下劣無常繫縛但壞失故。立此生滅門之中真如三大義言也。又如釋論六云。本覺名常樂我淨即此義也。故以是為假立不實義意也。亦非自唱而契於自者。釋三大義即自字之義也。自義者是約妄法中而相待他義而假立自義也。然於真性理中實無三大義差別故。無三即自義也。是雖無自他差別義。而強尚假立自名號言也。如我立名等者。結前三義之我非實意也。如自得唱等者。結前三大義之即自義非真意也。又解云。文實非我名而目於我。亦非自唱而契於自者。是為釋成前句所言摩訶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之義故。當退釋其前義也。我名及自名者。為是皆假名而無實法故也。若外道所執我者。唯有妄情之所執而都無實體用也。若聖教施設我者。唯有假立名義而無實體也。自義亦是相待他法且假立自義也。於眾緣所成法以誰可定為自體性耶。
文如我立名而非實我。如自得唱而非實自者。是正法喻合也。謂以前文所云非一假云一非心假云心義。而正例同此我之假立義。及自之假名義也。此解頗契論文也。問。何故於非三自物。而強假立三自義。亦於不一心物而強假說一心等義耶。答。所以建立如是名義者。是隨順於世間為巧建立出世間微妙法門故。而以此為能入方便。即為令一切眾生證入離言法性理故也。
文玄玄又玄者。約離言說義邊而歎此住心妙絕德也。上玄字者。表他緣乘人之言說。不能及於此極無自性心義也。中玄字者。表覺心不生人之言說不及能義也。後玄字者。表一道無為之人言說不能及義也。
文遠遠又遠者。約絕心慮義而歎此住心最難思議德也。上遠字者表覺心不生人之心慮不及義也。後遠者表一道無為人之心慮不及此極無自性心之妙理義也。此住心意如大疏二云。既不壞因緣即入法界。亦不動法界即是緣起。當知。因緣生滅即是法界生滅。法界不生滅即是因緣不生滅。故曰離有為無為界生極無自性心。又云。行者得如是微細惠時。觀一切染淨諸法。乃至少分猶如鄰虛空無不從緣生者。若從緣生即無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之實際。心實際亦復不可得。故曰無自性心生也(云云)
論如是勝處至無明者。是正問此住心佛若到本源耶。若未本源耶也。論如是勝處至分位者。是答此住心佛猶未到本源義也。是尚具惑佛故也。何以故未證悟後祕密莊嚴心故。大疏二云。此望前二劫猶如蓮花盛敷。若望後二心即是果復成種。故曰如是初心佛說成佛因。故於業煩惱解脫而業煩惱具依(云云)又寶鑰云。等空之心於是始起。寂滅之果果還為因。是心望前顯教極果。於後祕心初心(云云)
論不二摩訶至無明者。第五約不二門而問此住心佛若到本源而即斷盡惑障耶。若未到本源而亦未斷盡惑障耶也。此中不二乃至唯是不二等者。是先於問不二之意者。唯廢遮能入門入法之趣入方便。而一切行者敢不可隨順證入耶問也。次又如是不二等者。正問此住心佛之具惑與不具惑義也。於此住心中但有問而無答說文也。問。何故於此住心唯有問而無答耶。為表示不二門之最極祕密心者。甚深微妙而離言絕慮義。故即遠離能修行之機根義故。即無答說分也。故論文云。何故不二摩訶衍法無因緣耶。是法極妙甚深獨尊離機根故(云云)亦此二教論云。所謂不二摩訶衍及圓圓海德諸佛者。即是自性法身。是名祕密藏。亦名金剛頂大教王。等覺十地不能見聞故得祕密號(云云)
文云喻曰已上至審而思之者。是論主標上所引論文大意。若依祕藏寶鑰說者。以已上五重問答文。即為如次配他緣大乘心乃至祕密莊嚴心等五種住心之證文也。以是義故即為此論所說。此文深意也。
文云。又曰何故至有教說故者。是引釋論第一卷文。而辨顯密差別義也。付此文中。論何故不二至無因緣者。是問辭也。於不二門而無因緣者。此名不二門意者。是顯示遠離遣立造作因緣義也。謂相對三十二種本法者。是諸佛為利益眾生故。即被造作建立其本法義故。而於此不二門者。即離造作建立之因緣義云也。三十二種本法名為建立造作法義者。如法花第二云。吾為汝等造作此車。隨意所樂可意遊戲(云云)又云。金銀琉璃車渠馬腦以眾寶物造諸大車(云云)不二門名曰離因緣文證。如大日經第二云。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遠離於因緣。諸過得解脫(云云)又蓮華三昧經云。歸命本覺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蓮臺。本來莊嚴三身德。三十七尊住心城。普門塵數諸三昧。遠離因果法然具。無邊德海本圓滿。還我頂禮心諸佛。問(云云)此等義意如何。答。廣本即身成佛義云。問。諸教說滿萬行因於金剛以前得萬德果。于妙覺之位證遍法界理。今何云自身本有三部諸尊速疾顯耶。答。彼因圓果滿遍法界佛是顯教分齊。今意不爾。一切眾生自心中三部三耶諸尊。遠離因果法然具故云爾(文)依此義意。即曰不二門法無因緣也。
論是法極妙甚深獨尊離機根故者。是前問之答也。答意云。至極究竟甚深微妙理性者。無人稟受之也。所以不可建立此不二門也。然於此文有四義也。一者極妙。二者甚深。三者獨尊。四者離機根也。故之一字者通上四句也。謂以此種種因緣故。此不二門者遠離建立造作之因緣云也。極妙者究竟無餘而窮盡源底義也。妙者最微細幽而不可見不可思議境界也。絕妙與微細義也。甚深者是最奧藏義也。至最微密義也。獨尊者不共最勝義也。甚勝崇貴義也。魏魏嚴重義也。離機根者。此不二法者剩過一切物而其功德深奧故。而無人能應了達之可開悟之者云也。
論何故離機根者至須建立者。是亦問辭也。是即聞若謂離機根者。以何以而可建立不二門耶言也。此問意云。所以成立能誘教法者。必待所被機根而建立其教法也。而於不二門者。既遠離所機根矣。然者何故可成立不二門耶云也。又解云。文云何故離機者。是問之辭也。文云無機根者。是答之辭也。問以何所以知爾者。下文明八種本法處(云云)何故應機者。是問也。次文云有機故者。是答也。今准此下文者。於上文云即是何故離機者。是當亦問之辭也。次文云無機者。是答之辭也。次文云何須建立者。是又問之辭也。
論非建立故者。是答之辭也。意云。此不二門者既以離所被機根故。從本來都不建立此法教云也。問。此建立義者何等義耶。答。建立義者是以造作施設為此義意是也。是於法爾成就法者。是不由建立而今始生起也。而於本無物而創造作令生起名為建立也。或雖無別實自體。而以義便方成立法義。即亦說為建立也。此義如大乘基法師佛土義章云。此自性身即真如理。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以義相為身。以體性為土。以覺相為身以法性為土。體具恒沙真理功德。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非心心所。但依總一如差別義說(云云)又懷感師淨土群疑論云。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以覺照義名身法。真理體名土。是施設安立諦門之說(云云)又道常師三乘位數章云。所言如來藏無漏功德者。但辨理義非是色心事。譬如丙丁名為火。壬癸名為水。豈一虛空中水火性耶。唯依陰陽法故名為水火耳。佛性亦爾。但從義而名佛性。豈理中有定性耶。唯待患而立德。待染而辨淨(云云)今私云。建立名義以此文說可得此義意也。問。於其種因海門中。有建立施設之能入門所入法義云何。答。離言絕相之法性理中者不可辨說有所入法與能入門之別異義也。但於隨染業幻門中。依諸佛業菩薩善巧方便力故。而為以利益安樂諸有情故。佛以巧方便智而為建立施設。如是所入十六法能入門十六也。所入十六法者約實者一相一味平等理性也。雖云離十六種差別相。但且隨能入門之假施種種差別義相故。亦於此所入法且假立根本八本法及支末八種本法差別義相也。譬如大虛空界者別雖離大小邊際分城相。而若是人於此空界中建立十界室宅時。隨此所作十室數而於此十室內各各有假立其十箇之各別虛空界也。此十室內所假立虛空界者。從本來雖不可有各別性分界。而但隨假立十室時且有被假立十種虛空相也。本虛空者是所在法也。十室者是能在物。依此能有物有十箇虛空界也。釋論第五有十室喻者。正是意也。此義如維摩經云。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舍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云云)若約所入法者。雖理與義相雙立。於理攝義意是也。約能入門者。雖義與理相雙立。於義攝理意是也。所入法者以理為建立本趣能入門者。以義為建立本趣故也。所入法與能入門義亦如是也。是隨能入門亦即假立其初一體一心法等所入法義也。如是等諸本法皆是一味體性。自本雖無差別而以義說能所二門也。是不謂從本來有實體各別所入與能入性也。論是摩訶衍至滿海是焉者。是自下以果分相對於因分。而辨判果分殊勝義。果分殊勝義故攝得因分之劣法。因分者劣故不能攝得於勝果分也。
論是摩訶衍法諸佛所得耶者。亦是問之辭也。於是所言諸佛者。是舉真如門諸佛也。此真如門諸佛者能攝得不二門諸佛耶問也。論能得於諸佛者。此不二門之諸佛。即能攝得前所言真如門諸佛也。能得之佛者。不二門佛也。所被得佛者真如門佛也。論諸佛得者。是亦問之辭也。此問意云。若爾者生滅門之諸佛者。是能攝得於不二門佛耶問也。論不故者。是答之辭也。意云。此生滅門之諸佛者。是形對於真如門不二門佛時。此生滅門諸佛是彌粗劣佛故。不能攝得不二門及真如門佛云也。論菩薩二乘至滿海是焉。此文是辨真如門諸佛及生滅門諸佛是即不能攝得不二門諸佛之所以也。菩薩二乘乃至圓滿海是焉者。於果分境界中。即是有三乘聖人五趣眾生云意也。於有果分中。此三乘五趣眾生。而能雖云攝得其真如門佛生滅門佛。而彼真如門佛生滅門佛者不能攝得不二門佛云也。所以者何。此果分中三乘聖人五趣有情者。其德殊勝義故也。彼因分中二門諸佛者。其德劣故。即不能攝得果分中三乘五趣眾生云也。問。其果分中有三乘五趣有情者。其意云何。答。大疏云三云。又今普現隨類身而言悉現如來身者。明本跡俱不思議加持不二。豈欲令獨一法界作種種形耶。行者如是解時。觀毘盧遮那焉鬼畜等尊其心平等無勝劣之想。輒從一門而入皆見心王。是故作佛事已又部一一亦有此義。亦即大日如來體雖是一而義各異(云云)今依此說者。於果分法中即有三乘五道眾生界義成也。此諸眾生者。併為果德圓滿佛身也。問。約果分境界中者。唯純一應有色相端嚴智慧猛利佛菩薩也。而何於果分中。應有三乘五道色相心行雜雜差別形類不同乘生耶。若有如是雜類眾生者。何名為一味解脫義。答。今言此義即有喻也。譬如以金剛造作種種人馬等形像。雖云其所造人馬等形像種種差別。而能變作金性專皆一味平等而不變異也。法身大日尊亦爾也。是大日尊雖能變作種種三乘五趣身。而能變法身之自體性者。湛然常住不變壞云也。故釋論第六云。譬如金剛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如是(云云)大疏一云。猶如有人以種種雜色金剛嚴飾金剛。然其體性無有差別。今亦如是。還以如來種種功德寶王。間飾樓閣寶王(云云)
論所以者何至離教說故者。舉所由而成前所立三乘五道皆是為果分義。而最勝殊境界故。出過於因分一切勝法。因分一切勝法不能攝於果分之一切法云也。
論八種本法至有機根故者。是明於彼八種本法有因緣有建立義有所被機根義也。付此文中八種本法等者。是辨相對前不二門中離因緣離所被機根離示說義。而於此八種本法者。即有因緣有機根有教說義也。文何故應機者。是問之辭也。文有機根故者是答之辭也。問。其八種本法者是何物耶。答。釋論第一云。根本摩訶衍中有八。一者一體一心摩訶衍。二者三自一心摩訶衍。三者無量無邊諸法差別不增不滅體大摩訶衍。四者寂靜無雜一味平等不增不減體大摩訶衍。五者如來藏功德相大摩訶衍。六者具足性功德相大摩訶衍。七者能生一切世間因果用大摩訶衍。八者能生一切世間善因果用大摩訶衍也。如是八種摩訶衍法者。悉皆從能入門而建立其名。謂以一體一心而為其門。所趣入故名為一體一心摩訶衍。乃至以能生一切世間善因果用大。而為其門所趣入故。名能生一切出世間善因果用大摩訶衍。譬如輪王隨其輪相建立名字摩訶衍法。亦復如是。隨其門相建立名字(云云)
論如是八種至因海是焉者。自下因分與果分相對而辨判其勝劣攝不攝義也。論如是八種法諸佛所得耶者。是問之辭也。此問意云。此諸佛者指種因海本法八佛是也。此問者此八種本法之能證種因海八佛者。是能攝得第一重本佛耶問也。論次文云諸佛所得者是答之辭也此答云未法中諸佛者即於本法中八佛悉所被攝得云也本是攝末道理故也。論次文云得於諸佛者。是又問之辭也。此問意云。如是本八佛末八佛者。若攝得不二門諸佛耶問也。論次文云不故者。是答之辭也。此答意云。本末諸佛俱皆悉不能攝得不二門諸佛言也。因分與果分其勝劣懸隔故也。十住心論九云。如是諸佛皆悉雖云平等平等遍滿虛空法界。然猶本末各各差別。末佛以本為所依之境。勝劣有差。是故不得以劣攝勝。人既如是法亦如是(文)
論菩薩二乘至因海是焉者。是明於常途變易分段所攝之三乘五趣一切眾生者。不能攝得於彼果分中一切四乘五趣有情云也。
論所以者何有機根故有教說者。是示於因分者不能攝得其果分三乘五趣之義之所以也。謂於因分有機根有教說義者。即為淺膚義也。於果分者遠離機根絕隔教說義。即為深妙義云也。
論又云諸佛至是故無過者。可引釋論第十卷文而證即或因分與果分不齊義也。若一一分釋文論文句者。論諸佛甚深至數法者。是牒本論文說而釋第一門大意也。論前所說門者。謂是上立義分章中前已所舉三十三種本法是也。論此義云何者。是總問所明其通總攝前門中本法之分齊相也。論言諸佛者至衍法者。此以本頌諸佛二字即配釋不二門諸佛也。論所以者何至勝故者。此舉其所由而顯示此頌之諸佛二字所表者即是不二門佛義也。此諸佛者其正所顯示義趣者。是當此不二門果分云也。此不二門佛者。是悉覺達究盡諸佛甚深本源奧底故立此名也。是不二門之佛者。一切果分諸佛同一體之佛果故。是不謂眾多各別體佛也。總合而名曰諸佛也。若歸畢竟果分。以後唯一佛而無各別佛體故也。而是入果海以後所顯現之一切諸菩薩二乘乃至五道眾生皆悉為一佛身也。故約此彼所現三乘五道等名為諸佛也。又約此果分十佛義故名名曰諸佛也。大賢師起信論玄記云。或非法非報化。以十佛故通三世間故。具足主伴故約因教(云云)今私曰。於果分中有五智如來四種法身佛故名為諸佛也。以此不二門果分佛形對於彼種因海三十二種佛時。即此不二門是智德勝也。此佛者即能證達果海佛境果德勝教也。彼諸種因海諸佛者未解果海境界故。其智德猶劣故也。論大本花嚴至劣故者。是引種證文成前義也。此大本花嚴經是末流布於天竺及漢土之本是也。如花嚴經旨歸云。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解脫經有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之謂也。又云中本經者。彼見中本有三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此土二本並祕在龍宮。非閻浮提人力所受持故云不傳。又云。下本經者謂彼所見下本有十萬偈現傳天竺。梁攝論中名百千經即十萬也。大智度論中亦名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有十萬偈(云云)圓海德諸佛者。是不二門之性德圓滿果海佛是也。圓者上圓字者是舉果海佛之能即既圓滿種因海功德義也。下圓字是舉此果佛之能妙即圓滿不二門之果德義。故重立圓名也。此意如心地觀經第三之因圓果滿成正覺住壽凝然無去來(云云)文勝其一切佛者。歎不二門之佛不共妙德也。此佛是勝過於種因海中一切諸佛功德也。彼佛者不能成就此圓海故。其劣者故。彼種因海諸佛猶未證得此果海功德故。彼因海佛者為其德即猶劣也。故是二教論云。喻曰。所謂不二摩訶衍及圓海德諸佛者。即是自性法身。是名祕密藏等(云云)論若爾何故至不攝焉者。是外人引契經文證。而疑難前所明種因海佛謂猶未證達不二門功德義也。此分流經者。三本中第三少本花嚴經也。此經意云。種因海盧遮那佛以三世間為自心及所居土言也。於此三世間即攝盡一切有為無為染淨諸法言也。然則有何法剩而於盧遮那佛所不被攝得。而於此盧遮那佛所有未證得不二門境界云耶。論盧舍那至無過者。此答前疑難也。謂此種因海佛即攝盡三種世間而無遺餘言也。此三世間是唯種因海佛所攝得界界之分齊故也。但於此種因海佛即不謂攝得性德果海佛境界之不二門功德也。攝不攝其意異也。言攝者此因分盧舍那佛唯攝盡一切因分境界三世間法分齊云也。不攝者於此因分盧舍那佛者。即不能攝得果分不二門境界言也。故二本花嚴經所望意各異無相違答也。從此下更引本論明三重法文也。論言甚深者至本法者。是以本頌中甚深兩字即配釋兩重八種本法也。論以何義故至甚深者。是問兩重本法之名甚深之所以也。論如是兩重至深故者。此辨於兩重本法之甚深名所由也。論以此義故至思擇者。是結成甚深義也。謂以所入兩重本法即相望於兩重能入門時。其所入法即猶甚深於能入門言也。所入法是絕言慮甚深妙理也。然但依止於能入門而於其所趣入即亦成其性甚深義云也。論言廣大義至門法者。以本頌之廣大義三字即配釋兩重能入門也。安此句末其義之一字者。理實亦可通上兩處也。謂一者諸佛義。二者甚深義也。謂此頌意者。以一分義字即兼并令通三處也。論以何義故至大義者。此問於能入門而立廣大名意也。論如是兩重至義故者。此辨答於能入門立廣大名意也。謂此兩重能入門橫即為令成遠廣自所入法之功德也。豎即亦為令成深大自所入法之義理故立廣大名也。論以此義故名字焉者。是結成廣大義也。論已說等者。總結第一門也。已上通總攝前所說門也。是結前所說所詮義了也。
論文喻曰所謂至頂經說者。是下論主引釋論誠文畢而。自方會釋於密教所說玄宗而成此經彼論所義無二旨無別意也。問。凡彼三十三種本法者其廢立相如何。答。其文義廣博故不能具解釋也。若略釋大途者。本論第一頌曰。有三十三種十六所入法十六能入門及不二別故(云云)問。且何故所入法有十六種耶。答。初重一根本摩訶衍有十六種法故。又第二重一心法界門三大義門有十六種故。都合三十二種本法也。更加一種不二摩訶衍法故。遂成三十三種法也。
問。何故分二重本法耶。答。於心法有二義。謂一者法體性。二者法之義用也。而且於第二重中一心法界門者。是偏單明心法之自體性也。於同第二重中三大義門者。是偏單明心法之自體性也。用也。初重根本八種法者。圓更雙復明心法之體性與心法義用也。故可知彼根本八種法者。是周圓雙成立體義。二種法而攝盡一切法也。問。何物名為體性。何物名為義用也。答。古師所造一卷起信論疏云。一切法一切義諸法自體名之為法。諸法所以名之為義。此是通義。今云法義是通法義。何者今所說法正是利耶法。故云一者法。若約此法說其所以即是。心真如三種大義故云二者義也(云云)又法歲和上起信論疏上卷義者所以也。又云折義理復為三大義故(云云)故可知。一心法界門者。是直指心直如法焉。心生滅法之自體性為一心法界也。三大義門者是以心真與生滅法之上所備廣大之體相用之三種義勢廣大分用為三大義本意也。問如所說義者。根本摩訶衍八種法是體義。并復建立故。於此中一心法界與三大義亦既以被攝在其中也。而何煩此外更建立一心法界與三大義兩門法耶。答。實如所難。雖爾今更為顯示建立有此法之義門差別相故。更別論第二重一心法界及三大義也。故釋論第二云。為欲顯示法體不分義門得別故(云云)又解。體與義雖似有差異。而為顯示不全別別異法之所以故。復建立八種根本摩訶衍法也。又雖云體與義自本來不二一體法。而為顯示不無體與義有差別義用意故。更別開建立一心法界三大義門云也。意者。初大重八種本法者。是且於有差別義。而遂顯示無差別義也。第二重一心法界與三大義者。是於遂無差別法而且顯示有差別義也。是中於一切諸法能顯示平等而無差別義。以是為起信論本宗也。問。能入門與所入法義別相如何。答。論曰能入門者。於所詮理善趣入故。所入門者善為彼法作依法故(云云)意能入門者是能顯所詮理而善令善趣入於所入法故也。此中所詮者是旨趣之義也是所顯示義也。能詮者能顯義也。此所入門者。善為彼能入之門作依止。即其能入者令顯成所趣法善為無分別義也。所入者是直為所趣之法體也。能入者能隨順於所入法體而能顯示其義理也。問。能入門者能顯所詮之義云意如何。答。以能詮之能入門而顯所詮之義者。是以能顯門而成立所趣求之一體一心三自一心等本法也。謂於所依止一法界體者。不可言一體一心三自一心等也。何以故以無分別離言說之法性故也。然約無分別理中。強假成能分別義。而假立能詮而成其所入義故名能入門也。故論云。如是八種摩訶衍法者從能入而建立其名也謂以一體一心而為其門所趣入故。名為一體一心摩訶衍。乃至以能生一切出世間善因果用大摩訶衍。譬如轉輪王謂如輪王隨其輪相建立名字(云云)意云。輪王若無輪寶德者何名轉輪王耶。所入法亦爾也。若無能入門之緣者。可無一體一心等名字云也。於無分別理性中者。從本來無一體一心等名字故也。問若爾者。於所入法中唯有理體無一體一心三自一心等義用。於能入門中唯有一體一心等義用而無所依性理體耶。答彼此法互皆具體義也。譬如文書之軌而摺寫於緗紙之上時。其所軌之文點畫與能寫之文點畫共條然各各互備其點畫而不失也。能入門所入法亦爾也其門與法者體與義互相攝條然不失闕也。故論頌曰。平等平等等一皆無有別異。各攝諸法故。然終不雜亂者。此文意云。若約所入法者雖理與義相雙建立。而於平等理攝義意是所入法意也。約能入門者雖義與平等理相雙建立。而於義攝其平等理。是能入門意也。所入法者以理為建立本趣故。能入門者此義為建立本趣故也。自餘義門具如顯祕抄廣釋也。
上來所明所入法與能入門之義未盡其理。今案此義若是依般若心經所云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一行四句文也。是成所入法能入門義也。若依是說明義者。於此色不異空義者是為所入法之標句也。以空不異色者為能入門之標句也。而於所入法明其所以者。於一切諸法以空性為本性故。今即為所入法也。是為能入門而成所依義也。以今此空理法是亦成能入門之義也。謂彼心經所說真俗二諦互相融統攝義與此釋論所入法與能入門之互相融統攝義其等同也。故以依心經說意而助顯此釋論之所入門與能入門互相融統攝義也。次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是即法與門各各相攝之釋句也。色即是空者是釋上所入之第一色不異空句也。謂色不異空者是色等之五蘊是不離空性之理也。以空性之理而為本性。而其理之上之起五蘊等之法假成故。五蘊之法以空為本性云也。言空即是色者。是釋上第二句文也。此釋意云。空即成色等五蘊也。故空是實性也。此空是本體也。色是假相也。色等是末義也。以此義故。還必定遂以末之五蘊令歸入本空性也。故以空即為所入法。以假五蘊而為能入門也。故言空即是色也。故於彼心經上文既明五蘊之假偽義訖。次文明此五蘊之性空義者。即可知假之五蘊還遂歸性空理也。而於能入門中遂可用攝相歸性攝假從實等義故。遂成所入法義及能入門義也。問。若爾者於真如門者。從本不立色等之諸法。而依何義而可用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義哉。答。真如門之平等至極之者。是必相待生滅門之生住異滅之不平等故。成立此真如門不二理也。以何所知爾者。如本論曰。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即無一切境界之想等者。是則相依生滅門之助成之因緣故。顯示真如門之不二妙理義也。今初雖舉色。遂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有相攝義有也。又有密嚴經所說義與般若心經所說義。其同說此意也。問。密嚴經說文云何。經云。一切法性與法當同體。始於胎藏時色生便滅壞。離空無有色。離色無有空。一切法亦然。空性與一展轉無差別所為得成就(云云)此中一切法者。取於空法即所相應之一切也。與法常同體者。是空者不離有為諸法。而為同體法故。名與法常同體也。始於胎藏時色生便滅壞者。釋成色與空相應不離義也。謂於胎生眾生而有。於入胎時則有死滅者也。因此義故。即知此入滅者有歸空義也。以入胎時者為有義也。此有與空者剎那時間不離故。取此義也。次離空無有色者。依上義而應知。有與空剎那之間不離義也。如是色蘊不離空義。餘四蘊亦是也。所為得成就者。是結成因果道理之成就云也。因者是假有義也。即能入門也。果者真理義。是真空性也。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