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冊鈔第九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朱艷春
二校者 程小燕
改稿者 陳香君
疏義釋諸家請來異本事
諸家本同異挍勘事
疏義釋勝劣對辨事
義釋再治事(付多加人言條條事)
疏義釋猶不盡經奧旨否事
科章直釋兩例事
寶冊鈔第九
大日經疏義釋諸家請來異本事
大毘盧遮那成道經義釋目錄緣起(智證)云。如余見聞。件義釋從大唐來我國且五本焉。今見有四。謂西大寺得清大德(或書德字)請來本一十四卷(大曆七年到唐未委歸年也)次高雄寺(法名神護)空和尚本十二卷(貞元二十年到唐大同元年歸朝)次當寺慈覺大師本一十四卷(開成三年到唐承和十四年歸朝)余齎來本一十卷(大中七年到唐天安二年歸朝)都盧對勘大同少異。不免巧拙也。又聞。平城山階寺(法名興福)有一本。此玄昉師入唐將來。昔我比叡祖大師借看昉本不堪可寫。登時還卻寫西大本自宛。披覽大師緣彼本三卷已下元缺內題重復繕寫准外題加添之。兼錄經品示其當卷所釋起盡。故入藏者前後兩本也(文)。
私云。此文五本者。一玄昉僧正本。二得清大德本。三高祖大師本。四慈覺大師本。五智證大師本也。又傳教大師入藏本有兩本。一最初書寫本。二重復繕寫本(是名山家勘定本)彼此總計成七本矣。
八家總錄云。
大毘盧遮那經義記十卷(無畏釋一行記山階玄昉僧正)。
大毘盧遮那經義記七卷(上下十四卷西大德清大德)。
大毘盧遮那經義記七卷(上下十四卷叡山本師治定)。
大毘盧遮那經疏十四卷(高野海僧正在貞觀寺)。
大毘盧遮那經疏二十卷(海贈僧正治定)。
大毘盧遮那經義釋十四卷(有溫古序叡山慈覺大師)。
大毘盧遮那經義釋十四卷(有溫古序入唐遍明和上送來同叡山和上本異仁和上本)。
大毘盧遮那經義釋十卷(叡山山王和上。私云上八本同疏異本文)。
私云。已上八本內貞觀寺本遍明和上本智證目錄不載之。此中二十卷本海贈僧正治定御請來本十卷也。大師御筆進官錄毘盧遮那經疏十卷(云云)以知世流布二十卷本大師於本朝被調卷歟。貞觀寺十四卷本可尋見之。
義釋目錄裹書(智證)云。此二十卷本更有一本。珍曾於三井并冷然院為猷憲探源法師等一遍讀授此釋時。以二十卷聽受之。爾文句不連難讀處多。仍事不獲已依己唐十卷本改疏字作義釋兼換述者署為沙門一行述記。又加添一兩文句接難讀處。如今後學便抄寫件本頗有一兩。計後人或角眼故背後記之。不是自是非他。為存彼此道也。末哲取捨之。
仁和元年九月七日。沙門珍記(文)。
私云。依此記就二十卷本智證大師改題疏字又加添一兩文句。既異根本□本故為別本耳。
同目錄奧文云。更有十卷釋一本。卷依餘十卷本。文據持院十四卷本。偷失唐本戀慕切故有此事也。末賢知趣(文)。
堅濟私曰。智證大師請來義釋本般若寺僧正偷遣護法盜取之令披覽給(云云)紛失者此事也。元慶八年還得(云云)元慶八年般若寺僧正三十一御歲也堅濟公之朱書也。
勸修寺類祕抄云。智證大師記云。大日十卷疏般若僧正以護法令盜後得也。已上以法務(寬)自筆本寫之了。智證本紛失依此事歟。賢寶(記之)。
私云。智證大師歸朝之後。請來十卷本紛失未還得(元慶八年四月還得之云云)之間。寫慈覺請來十四卷本以擬持本。調度成十卷(云云)以此本加以前目錄都盧勘計有十本矣。
諸本同異校勘事
問。上來本同異如何。答。十卷義釋第十卷標紙記云。此延曆寺中有數本釋。且寺庫納兩本並十四卷。其青標紙本元初借西大寺本攸寫也。故人唐德清大德將來之。其白標紙者祖大師更令抄寫之。見定錄云山家勘定本也。聊有開科目而與前同本矣。今世多行。二十卷本此空海和上請來。與上十四卷大同少異。仍不入藏。然清大德海和上兩本不與菩提心論合。其所引開示悟入文欠缺故。總持院覺大師唐本十四卷并珍將來此一十卷本大體相同。其十卷者即此薄紙本也。興善三藏論所引四種阿字在件兩本。細勘彼此非無少異。然是同體焉。至于少異不可會同。覽者得意用四本好耳。此本紛失經年。今四月來入手。仍與院本對勘略記來由。須造目錄載題邊文令後來辨別之。
元慶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勘了(起四月中旬末)。
前入唐釋圓珍記(文)。
私云。依此記傳教兩本高祖御本已上三本同也。慈覺智證兩本大同與前本大異也。又依八家總錄。遍明送來本同傳教本也。其文如先引。
諸本勝劣事
問。上來諸本中以何可為勝乎。答。古今諸德所握翫專是三本也。所謂高祖請來二十卷疏。慈覺請來十四卷義釋(有溫古序)智證請來十卷義釋是也。自他門學徒互諍其勝劣各非無所由。今且他門釋義為難端。依自門相承會通之。其條條如左載。
義釋目錄(智證)云。其高雄寺本以世多行更不入藏。今記數本題。為令後代會事元由及名是非。非者此疏也。是者義釋也。凡疏體者初以筆語談於大宗攝略釋題後更開章分科解釋。諸家章疏大綱如是。而今不爾。所以題疏。與尾不合。披而須辨。其義釋者直爾釋文無有折開章段等事。以為祕教不同常途對眾講演。只會文意潛通佛旨而我輩未諳。凡有解釋混言為疏。學之未遇師匠耳。古今來本題額各異不此將傳諸德之望隨得入手。有何是非。述記之家非無改潤。染毫云疏斷筆稱釋。若會斯趣誰偏執之(文)。
菩提場經義釋第一(智證)云。凡真言祕教據佛制戒不同餘經對眾講說排科消文。所以興唐記大日釋不似疏體。凡疏體者。初總述大意次立門解釋後入文清消。今者准興唐直爾述要文令披念者會悟教宗早證佛果。不煩文義(文)。
義釋目錄云。右諸本之中二十卷已前三本者與興善三藏菩提心論中注不合。不以法花開示悟入對釋四種阿字故。慈覺大師并圓珍本與彼論合也。有以開示悟入對四種阿字之故勝劣易知。自餘德失互不免之。惠者得意忘言幸甚(文)。
私云。二十卷已前三本者。一傳教大師最初書寫本(以德清本寫之)二同大師重複繕寫本。三高祖大師二十卷本也。今依智證大師決判義釋為勝疏為劣。此有三由。一疏題額不應失。今考云。辨正論第一(法琳)云。章疏者舉網提綱拾遺補闕。通一部之文義。亦所以備遺志也。大法初度未遑解釋。衛安帛遠創啟玄章。自斯厥後競撝談柄○(云云)二文句難讀失。義釋目錄裹書云。文句不連難讀處多(云云。具如上引)疏第九息障品以後文句不連難銷通。是未再治故歟。於義釋者自此以後與疏大異也。文句周備義理易解矣三要段脫略失。謂四0HFA40>四佛配釋文是也(已上為難勢矣)。
次依自門傳評判之。以疏為勝。以義釋為劣。此有數所由一約瑞應有無。謂無畏三藏持來大日經於本朝以納久米東塔。三藏記文云。來葉必弘法利生之菩薩來而可恢此教於世(云云)爰高祖大師依靈夢告尋得此經。為訪求其幽旨遂以入唐請益。然傳來二十卷本。歸朝之初於久米東塔創令開講此經。神祇冥眾立影向講場。隨喜法味感應奇特。既以揭焉也。解釋微言不可不貴(矣)
二約相傳嫡末。謂本朝三門真言同出青龍一室。其中大師獨得寫瓶之付囑親蒙和上聽許。諸本中選傳二十卷本。慈覺智證等後師入法全室恐得枝條付屬。豈可作同日之論乎。三約文句正記。謂無畏三藏暗記大本解釋略經之日。多廣經要言雜載疏中。依之一部皆撮集經說非三藏私辭。疏第二十一部結釋文云。已廣說摩訶毘盧遮那成菩提加持神變經竟(文)廣說之詞非摽聖言乎。依之息障品疏釋其詞相同不空所譯底哩三昧耶經。有餘品品亦以可例知。若爾者非無畏三藏者誰人輒加減其文句乎。義釋再治之本還非無其失。依之菩提心義第一云。此義釋本三藏說一行記智儼治溫古再治。故本記外多加人言(文)加人言子細如下注。安云。既為慈覺門葉令作此釋。若無門報者誰人諍用捨乎。但前段所舉三箇過失者恐是自由疑難歟。
初疏題名不應失者。此條難辨由緒。疏題是根本無畏一行所立也。若如疑難者。彼兩。祖猥令安此題歟。祖師雅意恐難測者也。但見疏古本。奧題名中或書毘盧遮那經釋義或名毘盧遮那經義記。少少有異本。推之最初立題似不一定。然後日再治之人唯令用義釋之題歟。若非兩祖改潤者寧稱規模乎。依之慈覺請來錄云。大毘盧舍那經疏十四卷(一行阿闍梨述云云)覺大師既存疏題名。何必至吾祖請來本可加其咎乎。何況菩提心論中云准毘盧遮那經疏。是又可稱過失歟。如何加之大遼覺苑法師演密鈔中每牒文皆標疏題。又智證大師自制書名疏鈔。匪啻違古哲釋還招自語相違過者也凡疏者疏決義也。若疏決文理擁滯。縱雖不開章段何必不稱疏乎。仁王疏法衡抄第一(遇榮集)云。疏猶記也。纂錄之義。纂錄諸教相應文義釋經意故。又疏者疏(平聲)也。分也決也。疏通文義分別旨趣決擇性相故名為疏(文)粗檢作例。依之天台文句雖不開章段名法花疏。妙樂大師製此疏末書號疏記。疏字約所釋。記言名能釋。爾者何至此疏強致疑殆乎(或云。靖邁藥師經疏不開章段直釋文云云可檢見之)。
次文句難讀失者。息障品以後疏(第九卷)文句未再治歟。雖然既是無畏直語一行記著。誰以今忽緒乎。凡祕藏奧旨者師口相承為先。疏第十二云。此經聖者所祕故不明白次第說也(云云)為誡慢法者文多存爛脫。祕宗定習也。誠非師授者輒以難消通。爭可懷疑怪乎。
後要段脫略失者。此有數料簡。所謂長宴僧都四十帖云。師曰。四種阿字配開示悟入之釋有義釋中。疏中無之。弘法大師祕之抄出為別抄(云云)法花大日二教即為一部之意可祕故也(文)若依此意者。二十卷本非無此文。大師以別意趣抄出之。全非疏失也。或云。大日經以四種阿字為宗。法花經以四佛知見為宗。而疏釋意存兩經一致之旨。是故疏第七或釋此中開示即是佛知見。與法花義同。或釋此經本地常身。又是妙法蓮花最深祕處。不空三藏得此意以四阿配釋四佛知見而後日再治之時。依菩提心論義釋中書加此文。若疏中自元有此文者。何可云准毘盧遮那經疏乎。准字起盡可思之。或云。阿字具有五義等者。毘盧遮那經疏所釋五字義也。意云。疏十一并十四唯明四種阿字。第二十更明入中惡字。准處處文具釋五義。故云准毘盧遮那經疏。次又將阿字配解法花經等文不空三藏自釋也。全不准疏釋。又字起盡顯此意者歟。而以兩經配釋溫五阿釋段義釋中書加之。是後日再治之失也(此義覺濟僧正料簡也)。
菩提心義第一云。問。抑大日疏無所引文。何言准疏耶。答。高野十四卷二十卷脫此文也。慈覺大師遍明和上圓。成和上圓覺僧正等本並有其文。故知高野抄本歟(云云。圓成和上誰人乎。圓覺者宗叡也)。教時義第三云。溫古本有此開示悟入之釋。出於無所不至真言處。有人不見而言疏無。迷哉迷哉(文)。
義釋再治事
問。或云。義釋非智儼私再治。一行遷化刻請善無畏可再治之。由屬付智儼法師。仍智儼請三藏令再治之(云云)此條如何。答。十四卷義釋序(溫古)云。爾厥有中天竺三藏。字輸波迦羅僧訶。唐號善無畏○禪師一行命世之生也○奉詔與三藏譯出此經○分為三十一品。尚慮持誦者守文失意禪師又請三藏解釋其義隨而錄之。無言不窮無法不盡。舉深淺祕兩釋會眾經微言。支分有疑重經搜決。事法圖位具列其後。次文刪補目為義釋。勒成十四卷。以梵文有一二重缺纖芥紆迴。開元十五年禪師沒化。京都釋門威儀智儼法師與禪師同受業於無畏。又閑梵語。禪師且死之日囑付法師。求請梵本再請三藏詳之。法師閣其文墨訪本未獲之項而三藏棄世。咨詢無所。痛哉禪師臨終歎。此經幽宗未及宗衍。有所遺恨。良時難會信矣。夫經中文有隱伏。前後相明事理互陳。是佛方便。若不師授未尋義釋。而能遊入其門者未之者矣。溫古嘗接諸賢末肆預聞此經。至於絕待妙門非敢窺測。不揆愚昧住心歸仰。輒以疏拙之思敘其本末焉(文)今依此文。智儼雖受一行屬付。訪本之間三藏又入滅無所咨詢。良時難會(云云)非三藏再治之旨解釋分明也。何云請無畏再治耶。抑智儼溫古再治者其本據如何。是又所不見序文也。非無不審。或人(云云)慈覺付傳記云。談言於智儼溫古再治(文此書可尋見本文也)安然菩提心義云。智儼治溫古再治(文)爾者於智儼溫古再治者。強生疑無其益歟。於三藏再治者曾不可許之。
義釋多加人言事
尋云。智儼溫古再治之時多加人言者何文言乎。答。菩提心義第一(安然)云。問大日經義釋云(十四卷本文。二十卷本無之)阿闍梨於烏仗曩國撰出供養次第法(取意文也)略有五分。與第七卷供養法同。而何故此菩提心論引彼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文耶。答。菩提心論云。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云○純淨法也(文)○而彼第七卷供養法疏云。和上(毱多)於金粟王塔下感得文殊現金色字於虛空中授供養法以授無畏(云云)故知無畏在烏仗曩國出彼所出時人不了云三藏撰出。此義釋本三藏說一行記。智儼治溫古再治。故本記外多加人言。故知菩提心論所引供養次第法者天竺本見彼文。非引三藏在烏仗曩所造文也(文)安然釋如此。私勘之十四卷義釋第十(密印品)云。如來腰印○(此印經疏及圖互皆差別。經言直舒水輪餘亦立之。疏說餘並內叉唯申水。圖即二水合豎餘皆內縛。今此三本不同。宜問傳大法人。方知定趣水指也文)又云。如來藏印○此印亦經疏有異○圖與經同(文)又云。結大海印○若依此疏說。作印不成。經圖二本亦皆差別○此之三說未知孰是(文)又云。作大護印○(此印經與疏及圖互皆不同文)此等文所注後人詞無異論歟。或云。宜問傳大法人。或云此之三說未知孰。是非無畏一行直語顯然也。而間智證請來十卷義釋脫此注釋改為裹書。若祖師直說者何輒改之耶。山門覺超僧都胎藏三密抄引此等文每段疑之。尤有謂者歟。
疏釋盡經幽旨否事
問。真言宗義云。一行禪師以天台義為誠證。既違其義。寧可依憑乎(云云)又智證大師三部曼茶云。義家分別淺深兩釋。若總論之。攝於淺略甚深祕門說在師口(云云)依此等釋疏家釋義猶祕經奧旨不載文籍歟。如何。答。真言問答云。疏師得旨既說經意。若不信疏師言不可得經論意若信經論不可棄疏師言(云云)彼宗義誰人所記乎。或說。大師御作(云云)恐非無疑。三部曼茶釋是示久習真明行意相傳授之義也。是約別途義門歟。猶可細擇之。
科章直釋兩例事
法花義疏第一(嘉祥)云。問。尋天竺之與震旦者。著筆之與口傳敷經講論者不出二種。一者科章門。二者直解釋。如天親解涅槃有七分龍樹釋般若無章門。蓋是天竺論師開不開之二類也。河西製涅槃疏開為五門。道融講新法花類為九轍。至如集解淨名之說撰注法花之文。但析其玄微又不豫科起盡。蓋是震旦諸師開不開兩義也。今所譯者其義云何。答。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考聖心以息患為主。統教意以開道為宗。若因開以取悟。則聖教為之開。若由合而受道。則聖教為之合。如其雨曉並為甘露。必也雙迷俱成毒藥。若然者豈可偏守一逕以應壅九達者哉(文)。
貞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於東寺西院僧房書功了。後日以疏談義之次勘文等書加之了大法師賢寶
延享第四龍集丁卯夷則二十二日遂修補備後覽焉
跋陀羅係怛縛(降年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