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55
大日經教主異義

  宥快私記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朱艷春
二校者 程小燕
改稿者 陳香君

一。法性院(并)三藏院。同薄伽梵句為教主六大法身體也。
一。正智院。存二義。一薄伽梵者。六大法身。二四曼隨一自性身也。
一。人。義六大不二身為教主。是正智義同也。
一。實範四曼自性身。通亙四身也。
一。濟暹。四曼自性曼荼羅中台尊(云)也。
一。信證隨自四曼通別二義也。
一。木幡慧心人。三轉一體之身為教主
一。蓮花院義。本地法身者。四曼自性教主也。
一。樂院。本地身說法因人絕聞。故隨他受用說今經輪院真辨義同之也。
一。隆惠義。本地身者。一向無說法。故隨他之身為教主也。
一。重譽義。自性受用說今經也(安然又存此義)。
一。中性院。自性加持身教主也。
一。慈覺證。自受用教主
一。安然。通自受用。然正教受用也。
一。覺苑。但通變化(并)覺超一受用教主也。
已上九人異義也。
法性院義曰。本地法身六大法身也。次云如來處也。即六大法界也。真言意。能所相應故。能住所住共六大本初依正不下四曼緣起。故今經教主云本地法身也。取其於六大上。正當經教意者。六大而二唯法身(前五大)次云如來住處唯法身第六識大)此身心互為能所住義也。故自眷屬四種法身乃至四重圓壇聖眾六大法位諸尊意。其故下釋眾成就一相一味到於實際(文)其實際六大一實極位故(云云)是佛加持身者。佛者上本地法身加持身者釋如來。即所坐故。云其所處。此所坐如來釋成云名佛受用身處云加持身事。所坐即能住六大法身加持力所生故云加持。下云既從遍一切處加持力生此意也。名身如餘經。鷲峰鷺等非情不同為處。宗依正共三摩耶云身也。名佛受用身者。處又云受用身受用者智名字法身住智故云爾。謂所住智受用能住之理故名受用身也。加持處者。理為能加持。智為所加持。故六大本地之法加持也。如來心王者。上指本地法身諸佛住者。智論意。出梵天帝釋乃至菩薩住佛住等種中。今如諸佛云義也。既從遍一切處者。六大法身也。生者處即六大法界也。無相法身本地法身也。二者能所六大一實勝劣故云爾也。而以自在受用以下釋段也。薄伽梵無別。當上然此自證等。而以自在以下者。當爾時世當尊也。餘師同之。
正智院取二義義(覺海相承本地身六大法身。所住四曼隨一三摩耶身也。一能住本地身四曼隨一大曼荼羅自性身也。所三摩耶智身。能住之佛身受用土故。名受用身也。能住為本地法身。中東唯法位無人體。方事轉位始成人體。此人最初故云本地。又名自性身也。此二義本地身教主也。問云。正智六大法性院義其別如何。答。法性理智各各并居。唯智唯理說法。已云0HFA40>字自說0HFA40>字。義釋是唯種子位說也。正智六大不二佛身。謂六大而二位。法獨存無說法義理智融通不二體。此位說法本地法身。此佛全體四曼相大之非曼荼羅。又非六大各各并居位。云性四曼。存義。但此四曼能生義。故六大不二性開而二。成不二而二無淺深故。法性且唯法面立唯理義。正智院人為面成不二義。尋法本不二而二。以何可定耶。但0HFA40>字說法義中央種位也。云以三點一體佛身置中央。故三點具足種子。即形又爾也。
樂院(禪智房)義(真辨義相傳也)本地法身四曼自性也。此佛者法界宮自受法樂故。雖有說因人絕聞故。佛與佛境法爾說故。為因機下隨他加持門傳說今經。移墨書文字流傳閻浮故。隨他受用曼荼羅中臺尊。今經教主也。但薄伽梵句置教主成就事教根本故。雖舉之。正非當經教主。此義法皇祕記道場觀佛即云受用。以次云如來教主故。今經教加持身也。又依般若寺鈔等立此義也。
隆惠善俊房義云。本地法身者。四曼自性身。然本地無相一向無說法。故下隨他加持身說今經。今之經教加持身也。此義大都同樂院義。但以自性身說法有無為異也(云云)。
私云。此中古學者。道範等時人也。此人金堂本地身無說法義七日論。與力人六人也。此等背諸文宗義。故所罰大師明神。三人直死。餘三人其年內沒也。
中性院義云。今經教四身自性身本地加持加持身也。其故於薄伽梵自性身上。具橫豎二義。橫即利方。微妙寂靜極位真諦法體故非教主。此自性身無言方釋云本地法身自性裹含大悲之身。是釋顯云是佛加持身。此佛身加持俗諦說法。今經教主也。然間薄伽梵句含本地加持二德。其加持身曼荼羅中臺教主也。上次云如來者。此處也。意如來加持身處意也。故云如來名佛受用身處也。然間。疏家不違加持身說法義。高祖二教論。引當段經文自性身說法益(文)。不異此義也。中臺自性加持故。不同隨他加持般若寺鈔云以是佛加持身曼荼羅中臺尊釋故。疏家高祖乃至先德釋義相違加持身教主義也(云云)然諸師多謬自性身不知加持身。或云變化談。同三乘一乘佛教。此偏失疏家深意。亡宗本意立此義事。疏家云。然以如來加持故。從菩提自證罹之德(文)依此文非本地說云。般若寺鈔云。次云如來是佛加持身者。曼荼羅中臺之尊。此名佛加持身。當報身。亦名字具足佛也。亦名具身加持也。其所處者。即通受變化身。故四種法身也(文)以此文本地加持取義異也。
加持說方(中性院)薄伽梵無言也。以是佛加持身教主。故云中臺尊也。大師如來等五句配五佛時。如來者當中臺也。當報身者。不空心要云。中方毘遮那(文)理趣釋經云。毘盧遮那如來遍照報身佛(文)此意也。道者真諦自性文字說。住俗諦門為未來機作文字說。緣品云。此第一實際加持力故。為眾生而以文字。說(文)具身加持者。自性加持隨他加持故云爾(文)。
本地身方佛加持身般若寺鈔云中臺大師以五句為五佛所坐。加持身中臺所坐云義也。當報身者。非常隨他利物報身理智相應故云報也。故報身能住本地法身。次云如來如來所坐也。若約所坐。疏名佛受用身釋故。受用報身為所坐可意也。具身加持者。自性本有能住所不二加持身故云爾。道者種子曼荼羅位說實相本源也。義云。此文聊有深意。身心互為能住所住故。疏理為能住。今智為所住。正智院此文能所一體故。依正不二上。為顯即義。無相法身無別意也(已上)。

大日經教主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