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疏談義第五

輸入者 陳香君

發心

難意。凡粗煩惱未斷之時。細識行解難顯故。薄地凡夫發心體。非深細第八識事。不及異求候。依之瑜伽論。以率爾求第心第六被判候。而今云菩提條。旁疑霧難散候。
答意。凡以五點五智次第。按發心體候。可第八識義勿論候。是以心要釋中。顯夫修行者初發信心以表菩提心圓僮智SY哩娜野意。第八識故旁如答成候。
假令粗識煩惱未斷時。細識行解難顯故難勢聞候共。今教直入直修直滿直教意故。教力勝起第八識意。無子細事候。
次證瑜伽論率爾求等釋。權實岐異上者。不可同彼候。
義意。以五點五智次第被成立候共。轉識得智之時。無漏第八故。地上行解爾。最初發心薄地凡夫故。成由間敷候。
至心要釋者。令初心行者同五方佛位一往釋故無相違候。
至者。真言行者初發心體。可第八識歟否之所論候。

大悲為根

難意。凡按疏釋相候。判猶如世間種子四大緣故生根四大。為根之能生見修。而以疏云在悲地界等。四大即為大悲故。大悲根能生。非大悲根義事。不及異求候。依之第三卷疏。被顯從大悲生根修上。旁疑難難止候。
答意。凡所修萬行大悲所發行故。萬行能生之根尤可大悲義勿論候。是以經文此等悲為根本。疏家釋以五字門緣生大悲根。疏文分別條。旁如答成候。
候令以猶如世間種子四大緣等釋。被備難端修共。大悲居中。以為智門成所生。為萬行成能生。四大緣者智門五義料簡無相違候。但下疏釋者。大悲能生五大故。大悲地界主釋意候。次至第三卷疏者。從大悲隨文點故。不及子細候。
義意所修萬行大悲所發故成立候共。萬行中有下化二用。下化行譬根。用喻莖葉葉果故。大悲根義不足候。次至經文并疏家釋者。經此等悲為根本訓點。疏生大悲主隨義故妨候。
至者。大悲為根者。可大悲根義歟否之所論候。

行事

難意。凡今此無量門者。真言行者所修故。顯行事六度不可有之事。不及異論。候依之宗家釋中。判開得本有六度萬行功德更不勞事六度故。疑滯猶以不散處候。
答意。凡真言行者普門方便業。一切智之諸乘故。雖顯行事六度不可簡之事勿論修。是以菩提心論。釋乃至身命而不吝異故。旁如答成候。
候令今云無量門者。真言行者所修難勢來假共。只所修行體。不取顯乘用心故。為真言行者所修不足候。次證宗家釋。云更不勞者。非六度之詞幫。不及句勞候。
義意真言教普門方便業。一切智智之諸乘故成立間候共。約一切智智人者爾。因位行者所修不過瑜伽三密事理六度意修。次至乃至命而不吝異論判者。菩薩大悲雖不辭之。今無量不可存之覺候。
至者。今無量門中可有顯行事六度歟否之所論候。

方便究竟

難意。凡按第二卷疏候。解觀察三心文。雖長短二釋。未見局佛果之說條。通因位不及異求候。依之疏釋第八地以去皆名方便地上者。旁疑執難止候。
答意。凡三句行果次第故。究竟句可局佛果義勿論候。是以宗家釋中。判從凡位修行六度圓滿成佛故。曰以方便究竟成佛以後以大悲濟度眾生故。曰方便究竟。同上向下異故。旁如答成候。
假令以第二卷疏長短二廢立查難端彼釋不開佛果。單約十地分別三句之配釋故。成誠證間敷候。次至第八地以去皆名方便地釋者。依八地已上純無漏相續義。且同位義故。引佛性論地上境界文專此意候。
義意三句行果次第故被成候共。約通中之本旨候。次證宗家釋彼釋因位方便釋相故。別途之判文候。
至者。方便究竟句。局佛果歟否之所論候。

云何菩提

難意。凡如實處在心者。即是一切智智果故。答所求事。不及異求處候。因北按疏解釋候。判如實知自心即是開示如來功德處。顯所求果旨上者。旁疑執難止候。
答意。凡問答喻鏡谷應故可符順事候。然云問能求答所求。問答乖大難條。可答能義勿論修。是以疏云人雖聞寶藏發意勤求右不知其所在無由進趣故。示所在令行者趣義故。答能求旨旁如答成候。
假令如實知自心者。即一切智智難勢來候共。如實知自心重淺深故妨候。次至開示如來功德處釋者。示所在者為令進趣故。答能求深旨候。
義意。問答類鏡谷應故成立聞候共。能求即所求宗本旨故。不違鏡谷應候次就人雖聞寶藏等釋。被立道理候共。勤求心能求。寶藏所求故。無相違候。
至者。云何菩提如實知自心問答。問能求答所求歟否之所論修。

初地(就新草子)

難意。凡今文釋菩提心為因句。設雖宗既立十地次位。故可有初後明昧候。爾者可初分成佛事。不及異論修。此下疏解初地位云然非究竟覺大矣尼位故。不審更難散候。
答意。凡初地本有薩埵不二內證德體必。行者昇此薩埵正位時。可自證圓極義勿論候。是以宗家十地橫義。判初地十地無高下故故。旁如答成候。
假令雖宗。立十地次位故難破來候共。十地次位方便位候。於自證智者增減候。次至然非究竟覺大矣尼位釋者。彼對相好圓滿正覺故。無相違候。
義意行者初地薩埵正位故成立修共。心要中釋雖證薩埵正位見惑未除故。難勢潤色候。次至宗家釋者。約本有無垢十地。非謂修生顯得位可意候。
至者。今此便成正覺初地即極義歟否之之所論修。

菩提

難意。凡前三問者求成覺發智候。而今答者。唯初求之答說。未及第二第三答見候故。猶答第一問事。不及異論候。其上三問起由以能所求一切智智所生候。然第三答答一切智者。問答俱同詞故。不成答說條。御答猶難思候。
答意。凡問詞雖重。按其肝要候。第一求。第二疑菩提。第三疑一切智智時。答以為彼三種。三問悉被事勿論候。若如難勢菩提分可事足候。菩提所求故。爾者及一切智句可無用候。
候令三問求成覺發智難端修共。今答答求成覺等悉行者一心義門。顯不行不到而到宗深旨故。不足候。次至云問答俱同詞者。以同詞為答事。如長水子一以楞嚴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文致問時。即即惠覺以文答。言下豁然水悟。有其例事候。
義意。答以為三種者。三問悉被遮故成立聞候共。三問悉互能所故成答問敷候。次一切智句無用云事。第一問既互能所求故。菩提答能求邊。一切智所求邊故。讀菩提一切智。顯能所求心。答第一無子細候。
至者。菩提一切智答三問。悉答歟否之所論候。

地前信行

難意。凡今文菩提心因譬說故。非地前生死善事。不及異議處修。依之下疏釋初地菩薩虛空無垢菩提心乃至即是菩提心為因故。難勢更難閣候。
答意。凡於宗可有地前行者治定故。寶藏發以前即生諦信。可地前義勿論候。是以疏中判若不以三種秘密方便供養門消融百六十心久石之垢何以菩提心故。旁如答成候。
候令今文菩提心因譬說故難端來候共。於一句可有兼正候。正雖在地上。兼通地前子細有間敷候。次至初地菩薩虛空無垢菩提心釋者。本自明初地文故。依憑成間敷候。
義意。於宗可有地前行故成立聞候共。自元難勢不遮其義。即生諦信部提心。說而行地上行。乃至施功不已立地前。顯生死所植善根意故。不足候。次到十疏釋者。明地前行故。非菩提心為因釋者。不敢成相違候。
至者。今此信行者可喻生死所植善歟否之所論候。

無相至極

難意。凡留無相顯家極理。開有相表德實相者。一家當談候間。以無相不可為極事。不及異論處候。依之六大四曼遮那內證境界字印形像性德輪圓法門故。以無相為極義。疑滯尚多端候。
答意。凡如來內證境界。絕語域超心行處重候條。無相至極義勿論候。是以經中依金剛手佛法諸相法住法位何故精進而說此有相順法然道問。答於當來劣慧眾生為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故。旁如答成修。
候令留無相顯家極理故御難來候共。有相無相重故。雖為下機明顯乘無相。為上根表德有相。是尚預機領解施設候。如來內證境界五居足斷十慮手亡故。良有以事候。次至云六大四曼遮那內證境界故者。是猶言議所及故。非至極不成難候。
義意如來內證境界超言議域故成立修共。四言九不及分可意候。次至佛法諸相經文者。顯無盡莊嚴境界凡夫妄計相。百硨言說相旨。此說候。
至者。無相可為極歟否之論候。

犢子人執

難意。凡思此宗計候。立五法藏時。云三世無為不可說人故。可人執品惑事。不及異求處候。依之西明三藏解。釋是我執煩惱障攝。淄洲有學如是計故。旁疑情解候。
答意。凡犢子計釋五眾和合有人法故。五眾和全人法實我義勿論候。是以慈恩大師乃至成佛常在。淄洲大師述實是法執條。旁如答成候。
假令犢子部立五法藏時。計不可說人故。難勢來候共。淄洲是判今據情解妄謂為我故。妨候。次西明釋違大乘正嫡慈恩所判故。不依用修。次至有學凡淄洲釋者。置或字故一往義可得候。
義意。就云五眾和合被立道理候共。彼蘊計中計五蘊我者。以和合計人義故。和合不成由候。次慈恩釋者。約有學凡位所執故。無子細事候。次至實是法執釋者。背三藏解釋故。此不足信用候。
至者。犢子所計人法。可八執品煩惱歟否之所論候。

大疏談義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