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要集卷之中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袁雪梅
二校者 張遠祥
改稿者 劉海燕
機行
一。大經三輩‧觀經九品。同異云何。答。和漢人師解釋不同。今依略論安樂土義。可存開合之異也。略論云(云云)選擇集即依此意也。
一。大經三輩悉攝盡觀經九品耶。答。既許三輩‧九品開合異者。亦可得言互相攝盡。但兩經說相互顯一邊。故大經云三輩同發菩提心。似不攝觀經中下二輩。觀經中下二輩。說是遇小遇惡凡夫。似不攝大經發菩提心者。是則三輩‧九品所攝機類。遍滿十方。行相無盡故。使兩經互顯知其義者歟。二。阿彌陀經意。立三輩‧九品機耶。答。依義通論非無此意。所以讚云。九品俱迴得不退等。但經現文且據上輩上上品說。直示一乘頓教益也。應知。
三。一切往生人攝盡兩經所說三輩九品耶。答。此應分別。若其至心信樂之者。可言攝盡。故大經云。十方世界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等。若言帶惑疑生之者。古來有攝‧不攝之論。今依略論初生不攝。後還攝也。略論云(云云)又異譯經中下二輩。雖攝此類應是約其還同攝耳。
二。一切往生人必先發菩提心耶。答。往生人者願生人歟。菩提心者行福初句所勸心歟。若然者願往生之人中。亦有不發此心。觀經中下二輩是也。但此義者宗家所許。自餘諸師非無異說。然玄義初先勸大眾發無上心者。解有多義。一云。三心名無上心。餘處所言無上信心是也。一云。就勝且勸大心。非謂不攝不發者也(云云)
四。大經所說三輩菩提心者。聖道菩提心耶。答。應通二門菩提心也。若約直入淨土之機。可言直求淨土成佛。若約迴入淨土之類。可言先求聖道故也。然註論中。依此料簡善巧攝化義者。迴入直入二種道心。功歸如實功德故也。詳之。
五。上品下生但發菩提心淨土自宗菩提心耶。答。准前可知。三福義通聖道淨土。何唯淨土菩提心也。但言厭苦樂生等者。且約自宗而還合序行福初句。許通諸教意顯然也。
六。上品下生受法但限菩提心耶。答。解釋存二義也。若許亦信因果之句。亦同前品深信因果。可言不限菩提心也。若言亦信亦不信者。可言但此一業而已。於此二義何為正者。既言但發。後義為正釋意可見。但不可執一切上品下生受法唯此一種。九品行相實無量故(云云)
七。上品下生菩提心者。指三心中迴向發願心耶。答。不爾。經釋分明也。但言還入生死等者。正因‧正行相順修行。故使行相相似而已。
八。上品下生菩提心者。指五念門中作願門耶。答。不必然也。准前可知。安樂集釋亦准知之。
九。上品下生菩提心者。大經三輩菩提心同耶。答。言同無失。但至大經三輩通發。觀經唯在上下生者。兩經互顯一相而已。又一義云。可言異也。大經正因菩提心故三輩通發。如許三心通九品也。觀經正行。唯上下品。故言受法不同等也。
十。大經三輩菩提心者。安心起行中何耶。答。可言起行。三福攝故。淨土安心在三心故。經言至心願生乃至當發菩提心等即其義也。但就行福自論心行。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可言安心。讀誦大乘勸近行者可言起行。諸師所見唯在此義而已。
十一。下品三類者。過去‧今生全不發菩提心耶。答。爾也。經釋分明也。但不可執一切下品三類必不發菩提心。何以故。九品行相無盡故也。
三。依何義門立九品別耶。答。依遇緣不同根行差別等也。
十二。九品別者。約根性利鈍不同耶。答。非無此義。故讚云。上輩上行上根人等。
十三。九品別者。依受法不同耶。答。爾也。釋義分明也。簡機堪不堪利鈍也。受法不同行差別也。
十四。九品別者。就修行時節命延久近論之耶。答。亦有此義。但正約銀行差別也。下品上生一念往生。下品下生十念往生。念時雖然約根行耳。
十五。九品別者。依煩惱厚薄業障輕重耶。答。非無此義。下品三生即此義也。是則九品義相非一途故也。
十六。九品不同者。約來迎儀式論之耶。答。九品不同正約簡機受法。依其機行不同有來迎等異也。釋云二明九品以為正行。即此意也。
十七。九品別者。約往生以後華開遲速及得益淺深論之耶。答。准前可知。
十八。九品不同者。依念佛多少耶。答。亦有此義。故觀念法門云(云云)凡知九品分別義門多途竟者。上來諸問是非之意自可知之。若是一義非一義者。可乖釋義通旨者也。
十九。九品差別。約位高下耶。答。所問位者。道位歟。人位歟。若問道位非約其高下也。若問人位。是約其高下也。
二十。淨影所判九品義。一向破之耶。答。望宗正意者。一向破之也。觀經本意但為常沒眾生所開淨土門故。但彼賢聖亦非不生。生後地位有同九品。依此而說非無所許。故初縱容言未必然也(云云)
二十一。九品往生人。但限一種凡夫耶。答。此義先答已顯竟。可言一種凡夫也。
二十二。九品者於一機上論之。為當各別九種根性耶。答。二義俱有之。經文多約各別根性。釋義隨然。但以三福九品定散二善教門雖廣佛意無二。欲令眾生依此教門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且如韋提。蒙佛告勅聞此法時。必應一一品下自當身心作往生想。豈非一機成九章益。若不爾者大乘極善上品凡夫。何由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等耶思之(云云)
二十三。九品行人亙定散二機耶。答。正在散機。兼攝定機。故玄義中雖言三福九品名為散善。依文亦云三輩散善一門義等。餘處則許觀佛行人上品往生。乃至要集亦說觀念淺深以分九品也。
二十四。九品機唯為限有相欣求人。為當亙無相離念行者耶。答。有相欣求‧無相離念二行分齊云何定之。而作此問耶。若取聞解大乘空義未有深行亦名無相離念行者。上品中生即其人也。若此眾生雖聞不疑而於空理心未深入。故名有相欣求人者。可言唯限此機類也。起信論中。為彼未成真如觀者恐畏信心難可成就。示修多羅中專念方便。即此意也。然第八觀中。他人不知今此觀門如來勝異方便為義。還令修其真如法身佛性觀。故破言絕無少分相似也。
二十五。九品往生人各以大小善根。直修往生修因歟。答。九品行人本所修善。必須迴願作往生因也。然其迴向願於三心中是第三心。於五念中是後二門。故彼諸善必入念佛心行可得生也。釋義明鏡不須諍之。抑此問辭髣髴。直備之言詮何義耶。
二十六。九品共具念佛功德耶。答。實義爾也。此與前問表裏而已。但觀經中定散為門詮念佛故。文有隱顯。大經三輩直示宗本故。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也。
二十七。上品上生讀誦者。心解上論之歟。但取事相讀誦耶。答。經文且以行‧解‧心配上三品。然依義推上能兼下。此品必有其心解也。若不爾者。修慈持戒豈得直為當品業耶。准之可知。但大乘經功妙難測。或可誦文直入此品。何況念佛乘佛願耶。更詳之。
二十八。上品上生受法唯限讀誦大乘耶。答。經說此品有三種人。非唯讀誦大乘行也。抑言唯限者。簡對何法作此問耶(云云)
二十九。上品上生受法有解第一義發菩提心耶。答。總而言之。非無此法。但非簡機所受法也。思之。
三十。上品中生有讀誦大乘行耶。答。雖言不必非全無之。以不定故。玄義判之但言善解未論其行也。
三十一。上品下生受法有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修行耶。答。深信因果有無不定。不傍大乘許必有之。釋義分明也。雖知信謗相違之法。然信因果通世出世‧大乘小乘。不謗大乘唯信大乘。故此品人雖不能信一切因果。而不得謗大乘深教。今時行人多此輩也。
三十二。上品下生中有或信不信類耶。答。爾也。先答顯竟。
三十三。上輩三品行人斷煩惱往生耶。答。不爾。往生之後方斷惑也。但言求生淨土斷貪嗔者。制斷十惡業道而已。若其斷惑。何信自身具足煩惱凡夫等耶。然有人云。臨終斷惑證理方生報佛淨土。故言斷貪嗔。或云橫超斷四流者。恐不然也。上讚不約臨終說。故下文別云畢命乘臺出六塵故。橫超斷者亦異上輩斷貪嗔義。橫超斷義通九品。故大經橫截五惡趣文。總嘆三輩往生益故。故此橫斷不斷斷也。如論註云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即其義也(云云)
三十四。以小乘戒善三品分中輩三人別耶。答。容有此義。行福既分三品戒福例應然故。三福正因‧九品正行。顯示三福各三品故釋義雖然經文不爾。欲以無善凡夫為下三品故也。抑此問端亦似自存義意對他發問。戒善三品未有明文故也。
三十五。中品下生世善未入佛法以前善根耶。答。爾也。釋義分明也。經說此人行世仁慈。臨終方遇善故也。但前序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等者。未顯弘願義故。不攝但行世福人耳。
三十六。中品下生世福者。限世善中上品福耶。答。問意云何為簡餘善作此問耶。為於世善簡其中作此問耶。且置此事。釋言世善上福人也。如是答者如何難之。若難經文但說一品對何言是上品善者。此難不順前問端。似許世福多品。今何還難無多品耶。又若難言戒福下善應為此品。何說世福上善人者。與上論議有何別耶。上問戒善三品為中三品耶。此義已顯故也。雖然且述此釋意者。欲示世福亦有三品應為下輩三品行故作是釋也。思之。
三十七。下輩三類有受法善根耶。答。非無此義。故言三輩散善一門義也。但此三品含有二義。一散善義。二無善義。此乃兼含二教義也。故亦釋言下輩善惡二行文前。作十一門。乃至六明受苦樂二法不同等也。然無善義在文可見。其散善義於文不顯。故論此義解者不同。一云。世善三品為其正行。如上說也。一云。臨終念佛為其散善。念佛雖是定散之外弘願一行。而有通定通散義。故簡機堪不。亦當下輩堪受行(選擇集意且依此義)一云。臨終聞經為其散善。此義雖出下上品文。義准容通下二品故。又廣讚佛德為說妙法。亦其聞經之流類故。一云。此三品人所造十惡‧破戒‧五逆。念佛之時還成十善持戒孝順。取此滅罪生善之用為其散善。一云。下上品人不謗大乘。故知。行福賊害相也。下中破戒下下造逆。亦是戒福世福賊害相也。此三品人念佛罪滅。三福還生為其散善。如此多義雖有不同。各據一義悉為妙說。又有義云。臨終念佛定為此輩受法不同。口稱意念散善攝故。此義不許定散之外弘願一行。故違釋義。非今所用。若其定執念佛散善。三昧名義如何解之。上來雖說兩門之益等文。若為消之。又執此行定是第六門受法者。釋指造罪為第六門。云何會之。智者詳之。
四。何名安心‧起行‧作業耶。答。問意云何為問安心等名義耶。為問安心等法體耶。若問名義者。願心決定名為安心。如次進修名為起行。心行不懈名為作業也。若問法體者。三心‧五念‧四修。如次安心起行‧作業體也。故禮讚序云(云云)
三十八。但發三心不具起行‧作業者往生耶。答。此應斟酌。若有但發三心不具起行‧作業者者。可言難生也。然宗家所判都無此義。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三十九。未發三心前有用作業‧起業事耶。答。若於隨緣起行與其作業之名。非無此義。但今所勸念佛行業。必須先發三心修耳。故禮讚云。一一門與上三心合(云云)又云。勸四修法以勵三心‧五門之行。
四十。立五念行之時。自然具四修耶。答。一一門與上三心合。亦有自然具四修義。然別勸修四修法者。欲令學者知有此義。古人云。法在一心說必次第。蓋此例也。
四十一。三心者一體三名心歟。為當名體各別心耶。答。設言一體三名有何過也。所言體者。信心是也。謂聞彼佛本願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於此信心體上辨立三心名義。故論註名三種信心也(云云)宗家釋中或云淨信心手持智慧輝照彼彌陀依正等事。或云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等。亦皆此意也。但此信心必有一聚相應心數故。或可言。至誠心者信心相應懃心數也。深心者。是信心相應勝解數也。迴願心者。信心相應善欲數也。如是思之。
四十二。至誠等三心於行者心論之耶。答。爾也。經言眾生發三種心。釋云三心為內因等。但此問意欲問至誠等三名義在心‧在緣之二義歟。若爾可言。此三心名依佛德立。此信佛心離虛假過名至誠心。此信佛心離不定過名為深心。此信佛心離退失過名迴願心。得此大旨臨文見之。且如二河白道喻中。初以白道喻自願心。後言乘彼願力之道。即其證也。又論註云。彼佛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等亦此義也。
四十三。三心義者。於三業緣起之前論之耶。答。三業緣起前者何耶。若指起行名緣起者。安心‧起行有橫豎義。先心後行為豎。心行互具為橫。三心既具無行不成。心具行也。此心相續與行俱轉行具心也。
四十四。三心具足者有不往生事耶。答。不爾。經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國。釋云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何以然者。彌陀如來本誓重願不虛故也。但言佛恐行者懷疑不得往生故言我來迎汝等者。此顯如來慇懃悲願。恐眾生疑讚勸加祐。非謂其人實有不生。故著恐言。義意可見。
四十五。正因正行法門者。觀佛三昧意耶。答。此義雖歸願力所成。仍是釋迦要門所攝。故云散善一門義中一明正因二明正行。然則可言亦是觀佛三昧意也。但知此意而以願力所成益故。亦云念佛三昧意者。無所妨。
四十六。正因正行法門但於娑婆安心修行論之耶。答。三輩散善一門義中。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故約娑婆所修因行。勿異論(矣)但以三福既言諸佛淨業正因。道理應通淨土菩提二果之因。正因既爾。正行例之。淨業即其正行故也。故應答言。非但娑婆安心起行。亦通淨土所修心行也。但此問意欲問此義亦於淨土果上論歟。若爾應答。凡言因行對望果報所立名也。然生淨土有果有報。正因感果。正行感報。其果其報雖非因行。果中說因非無此名。依此而言正因正行名通果報亦無妨矣。
四十七。三心具足行者有退失耶。答。此有異義。今謂無退失也。何以知者。若有退失。經言即便往生必得往生。成虛說故。釋言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亦妄談耶。又若退失。何得名為金剛志耶。但言造罪退失等者。彼明三心所對治過。非謂能治三心退也。又一義云。彼明行退非心退也。或是暫退非永失也。又餘處云專專指授歸西路。為他破壞還如故者。亦是三心未具故也。言專專者能化意耳。
四十八。三心者限念佛行者論之耶。答。總而言之。通諸行法。別而言之。在往生行。往生行者念佛是也。何以然者。今此三心本出彼佛別意願故。願言至心信樂欲生即此心也。若爾何言總而言之通諸行者。此心雖以念佛為宗。而攝定散萬行故也。又今觀經先隨他意廣開二門。後隨自意立專念宗。然此三心既在定散文中故。存總別二義者也。然有人云。此心不必念佛為宗。只通諸行法中。念佛是其一也。若如所解就行立信若為消之。
四十九。三心者限上品上生。為當亘九品耶。答。九品通因也。釋義分明。宗意可知。但經在初冠後八品。解釋依義別為通因。諸師封文失此義也。
五十三。心者亙定散二善耶。答。問意云何。為問此心亦定亦散通二善耶。為問此通為二行之安心耶。若如是問。皆非釋意。釋意何者。今此三心雖言散善一門之義。亦是定善一門之義。故云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也。言意者。定散文中唯標專念為義。此三心即其意故也。
五十一。三心正因與三福正因。有何別耶。答。問意云何。似自己許必有差別而問其差別相者。何以知必應有別耶。若言三心‧三福異故知有別者。既自知已更何問耶。若言雖知三心‧三福是各別法而未知其正因別相故作此問者。此問不可。心‧福雖異同名正因。未可定判其義別。故何不問言同耶異耶。自定必異問有何別耶。雖然且答所問者可言。此二正因但知同義未知別義也。三心‧三福既是別法。其正因義何知同者。且以三心‧三福雖是別法同名正因故知同也。又見文初明三福正因義中。一一福下皆言迴生。後釋三心正因義中。亦言過去今生世出世善迴願往生。故知。兩處所明正因其義無二。思之思之。
五十二。三心外論往生機緣。為當以三心即名機耶。答。凡言機者可發為義。故經所舉眾生是機。此機發心名三心也。抑此問意若欲料簡有緣‧簡機‧同異義者。問辭頗似不了。雖然若欲答者。可言有緣類外無別簡機。但是總別不同而已。
五十三。深心者。唯約信佛願邊立此名耶。答。言爾無過。二種信心信本願中所為能為機法故也。故禮讚序直勸信機信本願行。思之。
五十四。迴向心者。指菩提心耶。答。指言云何。且置此事。隨意答者。可言迴向心中攝菩提心義也。言意者。此心中有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義。故離菩提障順菩提門故也。但以此義念佛所生如實德故。不同雜散三福業中菩提心也。思之。
五十五。迴向心者。與十一門中第八迴向其體一耶。答體一義異也。正因‧正行。體一義異故。故迴向心總迴過去今生自他諸善。第八迴向別迴現在所修正行善也。
五十六。迴向者。廣迴向三世善根耶。答。非無此義。但今釋中且。言過去今生善也。何以然者。未來善根在淨土身。因行所向果報攝故。要集等言三際善者。兼向菩提遠果故也(云云)
五十七。安心中立隨喜耶。答。不爾。隨喜心者起行攝也。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善者即其義也(云云)
五十八。五念門者。於五門各立念稱耶。答。言念稱者念佛名歟。若爾可云然也。所謂禮拜念佛門乃至迴向念佛門也。但是隨門立五念名。念體無二唯一念也。故論註意皆許名義相應如實修行也(云云)
五十九。五念中迴向門與三心中迴向心。其體一耶。答。安心起行位分雖異。其體是一。亦如正因‧正行迴向義也。
六十。五念必具剋所求耶。答。言所求者淨土生歟。若爾論中亦許身業禮拜一門作往生意即得生也。又禮讚云。一一門與上三心合不問多少。皆名真實業也。既許多少皆名真實業者。亦應多少皆得生也。
六十一。五念門修行但成往生一願。為當亙往生成佛耶。答。非但往生亦亙成佛。故論云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疾得阿耨菩提。何以然者。註家即出三願證誠此義也。又觀經云。若念佛者當座道場亦其證也。若難萬德圓滿果酬萬行因。豈唯五念力以所成者。應答。此論宗旨菩薩萬行攝此五門。故言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疾得菩提。當知菩薩諸自利行前四門攝。諸利他行後一門攝。又菩薩萬行定惠為主。作願觀察定惠門故。亦得攝成彼萬行也(云云)
六十二。五念門各感各別果報耶。答。問辭不宜(云云)若欲答者可言非無此義。故論亦明漸次五門(云云)故知五門亦有橫豎義也。思之。
六十三。觀察‧作願何前耶。答。前後無在。本論作願在觀察前。禮讚等引在觀察後。何以然者。論以止觀二門為次。禮讚等以行願為次。互顯一義。非相違也。又論非無觀察次第。故觀國土莊嚴竟。云故我願生彼阿彌陀佛國。即其文也。
六十四。讚嘆門云何釋之耶。答。為問論釋。為問註釋。為問宗家釋耶。但推問意。應問宗家釋。故應答以禮讚釋也(云云)若難論云稱彼如來名等。今何言讚依正等者。依正是其名義故也。又論以佛名寄口業門。今以稱名為正業。故亦是論釋互顯意也。
六十五。往生修行立受持讚誦解說書寫行耶。答。爾也。但釋且舉讀誦攝餘受持等也。大經云。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等。思之。
六十六。立稱名門耶。答。不立別門。五念體故。論順口業寄讚嘆門若群疑論正為此故言口業念佛門也。
六十七。四修者。出何經論耶。答。四修名出自攝論。今淨土論亦有其義。念佛鏡云無量壽經明四修者指此論也。申經論故。論中何文明此義者。觀察菩薩四修正修行文是也。無間‧長時‧無餘‧恭敬如次配釋應知。
六十八。長時修有別體耶。答。非無別體。長時義異三修義故。然禮讚中不別說者。三修不止名長時。故依此而言。無別體也。
六十九。無間無餘二修。同異云何。答。既分四修。何問同異。可言有何差別等歟。雖然且答所問者可言異也。云何異者。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名無餘修。念念相續心不間斷名無間修。是則無餘簡餘業名。無間簡異念名。簡餘業者簡餘善也。簡異念者通簡善惡無記念也(云云)又無餘是對他立名。無間自對念念立名。如是辨之。釋意可見。餘義止之。
七十。念佛行者一形全不交餘行。故名無餘修耶。答。爾也。故釋無餘修中云畢命為期誓不中止也。但有隨緣諸善生者。隨生隨迴常令專心。例如無間修中隨犯隨懺義也。禮讚下文其意見(矣)(云云)
七十一。和尚心立四修者依攝論耶。答。言爾無過。攝論‧往生論同明四修故。但今釋意非無隨義轉用。故彼無餘修萬行無遺為義。今則簡餘善為義。彼長時修遠至佛果為義。今則畢命為期為義。但無餘義雖言不雜餘業。非無迴向。以為正因‧正行之意。依此而言。亦有萬行無餘義也。
七十二。念佛行者一念歸命後。猶可勵四修五念行耶。答。爾也。勿異論(云云)若其不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非真歸命。非真一念也。經言一念往生者。畢命為期之一念也。故釋上品上生時節中云(云云)
五。依何證據立五種正行耶。答。宗家釋中雖辨正雜二行。無別引其證據。又未言五種正行。只是依義略舉正行種類而已。若爾此事不足為大綱問端歟。
七十三。五種正行者。安心起行中何耶。答。既言正行。起行勿論。就此正行所立信心是安心也。於此有何論議耶。
七十四。五種正行與五念門。同異云何。答。有同有異。對見可知。但以五種正行欲攝五念門者。讀誦稱名是其口業讚嘆門攝。若開讚嘆供養為二。供養通攝三業門也(云云)
七十五。五種正行與九品正行。同異云何。答。五種九品雖有寬狹等異。正行義同。言寬狹者。九品正行三福為體。總攝大小世出世善。五種正行從彼讀誦大乘意義所開出故。又彼九品從。本所修或名雜行。歸正因體或名正行。五種正行無此與奪。一向名正。此為異也。然其九品得正行名。同此五種正行位。故正行名言其義同也。有云正有多種。有邪正正。有雜正正。有傍正正。有助正正。五種正行雜正正也。九品正行邪正正也。故雖雜行亦名正行(云云)此恐不然。於淨土行以何法為邪因邪行。對彼立此三福正因‧九品正行。若言非於淨土門中有邪因邪行。簡彼立此正因‧正行。只是對彼生死因業嘆此淨業立此名者。雜正義亦如是耶。又置此事。且如上品讀誦六念名正行者。邪正正耶。雜正正耶。若言邪正正者。般舟讚云持戒念佛誦經專等。非是專修正行義耶。若言雜正正者。上品正行既許雜正之正。何言九品正行邪正之正者耶。故知。九品正行亦是專修正行正也(云云)
七十六。五種正行中有傍正勝劣異耶。答。解釋自辨正助二業。即其義也。何以稱名為正業者。亦如釋言順彼佛願故也(云云)
七十七。五種正行中隨一具之往生耶。答。此應分別。若是稱名雖無餘行可言得生。本願行故。若餘四行必須稱名合行得生。是助業故。若於四行自對論者。隨一具之。皆得生也(云云)
七十八。讀誦正行限三部經耶。答。釋意然也。是正依經故。餘皆傍依。故涉雜行也。一義云。非直三部。如十往生‧鼓音聲王‧彌陀大呪同儀軌等。專念彌陀偏勸往生。亦是讀誦正行所攝。釋置等言。即顯此意。但真言部多是新譯故。於今釋未論之耳。兩義賒切。學者詳之。
七十九。讀誦正行者。但限阿彌陀經耶。答。不爾。通三部經也。若論日日讀誦。阿彌陀經為最。觀念法門‧往生要集等。其意見(矣)何以然者。文簡義顯。直示正業。佛所護念故也。
八十。以解脫書寫立正行耶。答。五種法師讀誦為本。故今且舉一以攝餘耳。大經云。受持讀誦諷誦持說等。以知。必攝五種法師也。
八十一。立迴向正行耶。答。何不問作願耶。然五念門雖皆起行。作願迴向體是願故。還與第三迴向心合。故今略不立為行也。
八十二。和尚四部具書者。依五念門造之歟。為當顯五種正行耶。答。二義俱得。文皆可見。雖然且以相對四種助業。法事讚主讀誦助業。觀念法門主觀察助業。禮讚即主禮拜助業。般舟讚主讚嘆助業。通論互具。思之可知。
八十三。法事讚讀誦但限阿彌陀經耶。答。爾也。此有何論議耶。縱有論議。上已顯竟。
八十四。般舟讚依何經耶。答。前題題依觀經(云云)是則觀經自有佛立三昧義故也。
八十五。觀念法門但明觀察一行耶。答。所主雖存觀察助業。理實兼明兩三昧行。文相分明。又非但明兩三昧行。亦通五種正行等也。
八十六。觀念法門上下二卷書耶。答。若取五緣義別為一卷。雖可兩卷。以文不廣調為一卷耳。
八十七。禮讚者。五種正行中禮拜正行耶。答。所主然也。如上可知。
八十八。禮讚者。但五念中禮拜門意歟。為當亙五念門耶。答。以此若對五念門者。可言正以禮拜‧讚嘆‧作願三門為主。而兼觀察‧迴向二門意也。何以知者。首題所標在三門。故文內非無後二門。故如是思之。
六。何名五逆‧謗法‧闡提人耶。答。五逆者(云云)謗法者。以邪見心說無三寶等也。註論云(云云)闡提者。具名一闡提。此云信不具足。即是斷善人也。
八十九。五逆‧謗法‧闡提。以何為重耶。答。次第相望後後為重。法事讚云。十惡‧五逆‧謗法‧闡提即此意也。又逆謗輕重如註論辨。然涅槃云。傍法名為趣向闡提。故知。謗法邪見為因。趣向斷善闡提果也。若自分別各有輕重。如常所說(云云)
九十。實者於三種罪實犯之耶。答。可言犯歟。但有大乘論中破僧害佛大權所作(取意)。
九十一。五逆‧謗法‧闡提人往生耶。答。爾也。法事讚云(云云)但註論中謗法罪不得生者。一往抑止意歟。何以知者。下文還言諸佛莊嚴清淨口業對治眾生謗法等故。然則可言。二祖解釋終不相違也。
九十二。三部經意同許五逆‧謗法‧闡提往生耶。答。同可許也。抑止‧攝取意通大經‧觀經。阿彌陀經意亦應一轍故也。
九十三。於三種罪或犯二罪。或三種俱犯者往生耶。答。依宗家意可許皆生也。觀經下下品云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云云亦含此意歟‧群疑論依此義云觀經攝謗也。
九十四。五逆謗法往生者。迴心滅罪論此益耶。答。爾也。法事讚云(云云)但殘殃未盡。花中合耳。故若問云除盡生者。可言未必然也。
九十五。抑止‧攝取二義。三部經同存此意耶。答。依義通論可言同存。然彌陀經直示宗要。無論此等權方便義。大經‧觀經互顯抑‧攝。釋義可見(云云)
九十六。抑止‧攝取義二尊教共論此義耶。答。抑未造業。攝已造業。雖是釋迦一代教門。推功歸本彌陀願中非無此義。但非弘願之別意也。應知。
一。往生淨土藉宿善力耶。答。一家義意不必一切皆藉宿善。所以不許諸師曾修大乘義也。何以然者。欲顯弘願別意故也。但遇此教聞即信者多因宿善。故大經云(云云)安樂集云(云云)此等諸文無所違害也。
九十七。往生淨土修因牽引圓滿二業有之耶。答。雖無明判義准有之。正因‧正行其類也(云云)
九十八。無淨土宿善者。今生始聞本願往生耶。答。容有此類。眾生機根無盡故也。彼聖道宗尚許內薰自悟之佛。況今易行何無他力冥薰益耶。然言今得重聞等者約多分。又是擊發勸勵語也。
二。何人名善知識耶。答。傳二尊教勸進行者。是其人也。故中品下生文云。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文)
九十九。善知識教化亙九品臨終耶。答。非無此義。觀念法門其意見(矣)但經且從中品下生明此事者。欲明中下品人平生未聞佛法。下三品人一生唯知作惡故也。
百。往生善知識唯勸念佛一行耶。答。本意必然。唯除方便安慰之教。何以然者。乘二尊教勸進故也。
百一。遇善知識事依行者宿緣耶。答。多分爾也。安樂集等依此說也。但今經意不欲論其有緣無緣。直示本願不思議益耳。
三。淨土宗意往生淨土益。於三業相應臨終論之耶。答。問意云何。為對聖道諸宗之意問淨土宗之所談耶。為但自於淨土宗中對平生業問臨終耶。為只就其臨終三業對不相應問相應耶。又言三業者。為但念佛三業。為當云何。問意如是難知。不可卒爾答之。雖然且約念佛往生總答此義者。若其平生如說行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不待臨終方論其益。又其發心業成之後。隨起三業莫不相應。一一與前三心合故。乃至臨終必住正念。三業專心無雜亂也。上上品人即此類也。若其平生未聞未信。臨終遇善方發心者。時節雖有久近不同。發心即生准前可知。中下品人即其類也。此人不待身口二業。聞解迴心業成生耳。下上品人合掌叉手一聲即生。此人亦有三心意業。可言三業相應業成即生也。下中品人聞讚佛名一念即生。此唯三心意業相應即得生也。又解。此品示聞名益。前中下品示安心益(云云)下下品人聞已失念十聲而生。此但口業合三心生。教說如是。宗意可知。
百二。但聞知識教化。未出三業行前命終者往生耶。答。可生。中品下生是也。但三心既具無行不成故也。
百三。念佛行者睡眠無心位有往生事耶。答。且言睡眠無心位者。五位無心中睡眠無心位歟。若爾彼者六識都滅無記心也。於其位中何論往生。但問睡眠中命終者生否者。乘前念佛有得生也。其人生時必有正念心現前也。
百四。念佛行者臨命終時。至心念佛後住無記心。猶往生耶。答。群疑論意許之也。論云(云云)
百五。往生人最後一念住捨受耶。答。群疑論中出二義(云云)但今問云最後一念。似本有末心。論中所決死有一剎那心。故此問端應反問之(云云)雖然問意其正命終一念心也。故依論判可答之也。
四。依口稱念佛力滅重罪往生耶。答。爾也。下品下生文云(云云)
百六。念佛三昧意論滅罪義耶。答。爾也。經釋分明也。有云。滅罪等事觀佛意也。此義不可。宗家意者觀佛滅罪益其功猶歸念佛。故云或想或觀除罪障皆是彌陀本願力也。
百七。下三品念佛滅罪有多少耶。答。有之。群疑論云(云云)
百八。下三品念佛為第六受法善根耶。答。非無此義。如上述竟。
百九。下三品所勸念佛者。比校顯勝念佛耶。答。比校顯勝‧超絕無比。只是一法兩重義也。且如下品上生念佛。初對聞經挍量滅罪多少。比挍顯勝義也。次言化讚唯述念佛之功不論聞經善者。超絕無比意也。此品既爾。下二准知。
百十。下品上生往生依聞經念佛二善力耶。答。此應分別。若隨他意如所問也。若隨自意念佛力也(云云)
百十一。十二部經首題名字者。指諸大乘經。為當指淨土三部經耶。答。釋云聞經十二部等。不見別指三部經也。何以然者。經云(云云)抑此論議或可多經一經對論。或可諸經觀經對論。今問諸經三經對者一片疑難。如何設之。不審不審。
百十二。下品上生念佛者。三寶通念念佛耶。答。非無此義故。下經云(云云)釋云(云云)但初簡法嘆佛名者。欲立宗本還攝末也。
百十三。下品中生往生名號力歟。答。爾也。釋云。罪人既聞彌陀名號即除罪多劫等(文)是則廣讚十力五分功德。莫非名號所攝萬德故也。
百十四。下品下生此人苦逼不遑念佛(文)實失念耶。答。爾也。釋云失念不能念佛名也。但言失念者。行心間斷也。若論安心都不失也。經言如是至心。即其證也。故言失念者。聞知識教欲念佛。死苦來逼不遑念也。
百十五。具足十念者指所唱名歟。為當呼稱名號之時分名十念歟。答。問意云何言指所唱名號歟者。問指十聲名十念歟。若爾應答。正指十聲名十念也。念者念誦稱義故也。例如誦經名念經等。其例茲多。故引本願乃至十念。每言下至十聲。念聲是一義也。但指如是經十聲時十念之時亦無妨也。
百十六。十聲稱佛位為心念相應。為當限口業稱名耶。答。若取至心為心念者。可言相應。若論起行。意念不必相應。初多不相應。後應漸相應。佛名除罪。病者身心漸醒悟故。臨終正念金華來應者。即此義也。
百十七。具足十念為滅五逆重罪。為當依一念力滅五逆罪得往生耶。答。此有異論。今存一義。念念消除五逆障也。既許念念能除罪者。亦可隨許念念得生。何以知者。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故也。
百十八。下品下生者。罪障但限八十億劫耶。答。不爾。經言具諸不善受苦無窮。釋云(云云)然此品人命延不久經十念頃。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所除尚有十箇八十億劫之罪。況其殘殃未盡者耶。應知。
百十九。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者。為種子現行俱滅之耶。答。群疑論云(云云)滅現行耳其種子者。聖位方斷故也。勿異論(云云)
百二十。稱名念佛力唯為滅業障。亦有斷滅煩惱義耶。答。念佛三昧。或深或淺。通定通散。若其散稱及淺定位伏滅業障或現行。若深定位亦能斷滅其種子也。讚云。門門不同八萬四(云云)思之。
百二十一。十念滅罪後。命延病除經多時人往生耶。答。爾也。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百二十二。間斷具足十念者。又有罪滅得生義耶。答。問意云何。若問不具無間修者生不生者。可答不定。雜修人故。若其安心作業雖在餘念間起。隨犯隨懺令相續者必得生也。
百二十三。今經所說十念與彌勒所問經十念。同異云何。答。雖有諸師異釋。今則可言異也。若能具彼十念稱佛名者。不應說言教令念佛不遑念佛故(云云)
五。九品俱預來迎耶。答。爾也。十一門義通九品故。文有隱顯。義必存故。故中下品不說之者。別有深意隱不說也。謂此品正行世福上善。義當次下下上品業。前中中品戒福下善義。當此品正行故也(云云)又此品知識傳二尊教。行者聞已迴心即往。且示有緣得生益故。隱正行來迎而已思之。
百二十四。上品上生‧上品中生。授手迎接相云何說之耶。答。解釋中云上品上生與無數化佛授手迎攝。上品中生與千化佛一時授手等也。然經文說上品上生雖舉無數化佛。而言諸菩薩迎攝者。具足應云與無數化佛諸菩薩等授手迎攝。文言略也。若不爾者上中尚有化佛授手。上上豈唯菩薩授手。解釋之意依此義也。
百二十五。上品三生來迎阿彌陀有勝劣不同耶。答。經文但說化佛多少。不辨化主身勝劣也。但准華開見佛明昧。容有了了不了了歟。
百二十六。上三品行人。於來迎佛知真化不同耶。答。可知歟。經文所說多是行者所知見事所聞事等也。
百二十七。中輩行人預報身來迎耶。答。可感化身歟。般舟讚云(云云)但經文不云化身者。當品行人不分別報化故歟。大經(云云)
百二十八。中輩來迎三尊俱來耶。答。可云俱來歟。但以聲聞形來歟。釋云。比丘持華即是也。
百二十九。下輩來迎佛。有報身來迎耶。答。經文直云遣化佛等。但淨土化身體亦酬因。約此義邊九品皆有報身義(云云)
百三十。下輩生臨終見佛。於睡眠中論之耶。答。大經云。夢見彼佛。異譯云。臥睡夢中(云云)觀經不爾。聞知識教稱佛名故。是則下輩所攝機類萬品。兩經互舉一種而已。
百三十一。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人。以蓮華為座耶。答。言爾無失。金剛臺‧紫金臺亦是華實高出相也。
百三十二。中品中生所坐蓮華。云何說之耶。答。說七寶蓮華也。上品下生坐金蓮華。何故此品坐七寶蓮華者。莊嚴所表實以難知。且推一義。上下金寶雖是一寶。光相等勝。中中七寶雖是多寶。其相劣歟。
百三十三。中下二輩所坐蓮華。觀音持之耶。答。經無明文。雖難知言觀音持有何過也。中輩聲聞眾中持華來者應觀音故。下輩三生中。下上品既感三尊來迎。觀音持華理在絕言。般舟讚云(云云)
百三十四。九品往生人所坐。十劫正覺剋兼設之耶。答。問辭不宜歟(云云)且答此義者。九品蓮華言與正覺同時成之。且無所違。論云正覺華化生者。即此義歟。五會讚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者。約能生者。所感說之亦無違妨。例如本覺始覺之體無二也。
百三十五。往生人生在寶池中之時。捨中間所座耶。答。且言中間所坐者何耶。何不云前所坐華耶。但答此義者。准前可知。觀音所持華‧寶池所坐華。一異不可思議故也。
百三十六。下品下生有正報來迎耶。答。群疑論中有二義(云云)又金蓮華即正覺華。故不別說正報來也(云云)
百三十七。見金蓮華猶如日輪(文)來迎佛所坐歟。為當往生人座耶。答。群疑論二義如前(云云)又一義云。佛座人座非一非異不可思議也。
百三十八。來迎有邪正不同。以何事知之耶。答。此問從彼群疑論中火華來迎決疑來歟。若爾其差別相論主細判(云云)
百三十九。臨終見佛來迎為未死時。已命終位耶。答。既言臨終見佛。何足作此問耶。若欲作此問者。可略臨終言歟。雖然釋所疑者。容通未終及終後歟。何以知者。上八品文皆言臨終。臨終猶是未終位也。下品下生異本經云命終之後見金蓮華。故知。亦有通終後也。又群疑論中。將命終見‧正命終見二義(云云)
百四十。往生人所坐蓮華。觀音‧勢至共持之耶。答。聖化隨宜或有共持。但以觀音‧勢至應為當儀。以此菩薩正為開花三昧主故。上上品云。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文)然讚中云觀音‧勢至持華現者。言總意別歟。若不爾者。如經中云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持紫金臺等。豈言佛亦自持華耶。亦執無量大眾皆持此華耶。
六。往生淨土時。實捨穢土色質。別受法性身耶。答。謂捨謂受。是生者情。不關法性。若論法性生即無生。所以讚云。一到彌陀安養國。元來是我法王家。註論又云。穢土假名人。淨土假名人。非一非異等(云云)
百四十一。娑婆死有心外別有極樂生有心耶。答。註論云。前心後心亦如是(文)思之。
百四十二。往生淨土有中有耶。答。群疑論云(云云)
百四十三。往生淨土心三世外心耶。答。三世外心者何耶。但群疑論云(云云)
百四十四。往生之生即無生生耶。答。爾也。如前可知。
百四十五。有現身往生者耶。答。有之。如志法尊者等。即其類也。但三經等不說之者。但為常沒凡夫故也。又大經中不遲菩薩。多是現身往生者歟。
百四十六。往生者。一往誘引義耶。答。問意云何。為望法性無生之理作此問耶。為於事相依彼攝論師等所許作此問耶。若望法性作此問者。理雖無生事必有生。不動真際建立諸法。業果法然無錯失故。今問似論此義。故答之耶。
七。真宗一乘意。往生淨土義。但就最後命終位論之歟。答。上問答中義意顯竟。不可立別篇歟。但就此問更答者。可言即便當得二義有之也。
百四十七。即便當得往生者。約一機始終論之耶。答。此有異論。今義者約一機始終也。
百四十八。即便當得往生者。為二種往生。為當一種往生耶。答。於一種生。義分有二。願當得故即便往生。即便生故必當生也。思之(云云)
百四十九。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文)指三福業名三種眾生耶。答。此有異論。今者應云。經列三種行相雖異三福次第。行體不出三福業。故有表三福正因意歟(云云)
百五十。三者修行六念(文)前三福業行者。兼修行六念耶。答。前三福行者者指何文耶(云云)但總答之者。三福行中含六念義也。故釋云。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
百五十一。住立空中三尊。即便‧當得二種往生共顯之耶。答。爾也。即便‧當得體一故也。
百五十二。三心不具足者。有成當得往生益事耶。答。二種往生體一之義。前已成竟不足更作委釋(矣)但當得名若目遠生非無此義。而今當得非謂遠生。故此問端不當義也。
百五十三。證得往生證者。為眾生得往生之證據耶。答。問辭不審。凡言證據。多名文理。今作此問。有何意耶。但就此釋古來有論。有云。證者韋提自證得生益也。有云。證者彼佛應現證明韋提必得生也。今謂。此論恐偏諍也。佛若不證韋提何證。韋提不證佛證何為。故此二義隨一成者隨俱成也。觀念法門證生緣中其意見(矣)
百五十四。十一門義者。即便‧當得各論之耶。答。即便名言出第三門。當得名言出第五門。但此二義成一往生。正因‧正行不相離故。各論之義亦非無之。思之。
百五十五。證得往生者。為眾生證得。為當佛證得耶。答。此亦不審。於前問外立此篇者。有何意耶。前言證據。縱異此問二證之義。若答前問。此義自顯何為別問耶。又言佛證得者。得義亦約佛作問耶。若言然者。今釋文言豈涉此義者耶。
八。攝論所立別時意。約何義門耶。答。上品功德顯淺行中引嬾墮機。名別時意故天親釋論云(云云)
百五十六。道綽禪師何釋別時意耶。答。安樂集云(云云)此釋約往因現果。宗家約前願後行。各據一義。不須和會。於中文且似不順本論之意。十住論中有此義。故亦非全無其所據也(云云)
百五十七。成佛‧往生二種別時意中。以何為本耶。答。此問為問本論意耶。為問玄義會通意耶。若問本論意者。彼總顯了一切佛教。故不足論以何為本。若問玄義會通意者。會通往生別時為本。為成此一會通義。故先述成佛別時意耳。
百五十八。往生別時意。依何經說耶。答。此事難知。真諦攝論不指經名。扇多攝論雖言無量壽經。恐是譯者私加言歟。又縱論主言無量壽經。於三經中未知是何。有人雖云指阿彌陀經已今當願文。此亦難依。異譯經云如說行故。故旦應言難知而已。
百五十九。下品下生十聲稱佛。為別時意攝耶。答。不爾。通論之家雖作此解。今家不許之也。論言唯願往生是別時意。十聲稱佛即有一願一行具足故也(云云)
百六十。無著天親意。以十聲稱佛名別時意耶。答。不爾。論文直言唯願往生別時意故。但言不應執菩薩論者。旦約通論所見言耳。
百六十一。往生別時中。如有唯願別時。亦立唯行別時耶。答。本論今釋未明此義。然有人言。論雖未說今釋存之。故問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言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存行。乃至引經願虛行孤之文成立此義也。今謂。不然。所言云何。起行等者。為會本論唯願別時。乘通論情假設此問。故答中言不論有行者。不論發願有行亦不生。又引經願孤行孤者。為證願行差別義也。既言願虛無所至行孤無所至。何為唯願唯行別時之證也。
百六十二。和尚意以願行具足。有名別時意耶。答。不爾。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若是凡夫自力願行。亦未可名具足成。故有一聲稱佛不相續者。亦非至心稱名。故未許願行具足者歟。
百六十三。唯願別時者。為指暫時一念願。為當約念念相續願耶。答。釋云更不相續也。何以然者。若其相續必具行。故三心既具無行不成故也。
百六十四。和尚意可許唯願唯行往生耶。答。不可許之。若許此義者。會通之宗應不成。故又無可生道理故也。
百六十五。願行具足往生者。約行者願行耶。答。爾也。但指自力願行言行者願行者非也。今所用者他力所成之願行也。故言南無者。即是歸命等(云云)如是願行內因外緣和合成故。雖是他力可名行者願行也。
百六十六。有非願非行往生耶。答。一家釋義都無此言也。
百六十七。願行相扶所為皆剋(文)約前後相資義。為當願行同時相並成相扶義歟。答。二義俱得。且所引文未顯他力。故當前後相資之義。今經所明念佛願行。能歸願心。所歸佛行一會相應。成相扶義。思之。
百六十八。和尚意存往生成佛一致義耶。答。可言存之。且如讚云。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即其證也。但言正報難期依報易求者。且分二門辨其難易。一重義也。
已上機行義問。大綱十四‧綱目百六十八。略答竟。
淨土宗要集卷之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