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大悲經卷第三

     輸入者 江 進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吳迎香
     改稿者 吳迎香

□□□大千 頓納扭山海
頓遜丘墟乎 腹重自在

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心性本際藏。涌動沸亂出生無量諸佛無量菩薩無量賢聖無量仙賢隱士。無量經藏無量經教無量法音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轉變無量巧便無量辯才無量宮殿無量花蓋莊嚴之具。是故上盡頂下盡水際。於中一切聖眾皆從心性本際。而便有之說而不足。以偈歎曰。

無礙自在佛性王 安坐轉變蓮花臺
無量凡於中現 畢竟寂滅去來
碣磨心性王 靉磊嘑唊決定
是非碎爛作塵 混融一如
神性智無量力 驅使諸根九流
虎擺違順情繼結 撮搭灰粉寘太幽
扭撲五陰諸見脈 貪善棄惡作
三毒真佛一切身相法珍
真性諸根無等振吼音聲
一切得失即體融 三寶於是現世
不走 遍緣諸不動
往來任縱法使然 性照合通遍不歷
無障無礙神性王 無邊類智慧炬
體解歸真法性 四辯應機共人語
心王自在喧呃瞋 忿怒作帳伏諸魔
碎諸分別是非心 香臭俱融共同波
□并法力力中力 和合四大一體
轉用陽為一一身相源底
眾生轉動混沌流 虛源一氣理處收
推尋蹤緒頭尾 含怉異類周不周
四龍足力負地 宛轉動身巖法界
山陵燋爛七日現 作帳初首試一獬
王吼 要先除謑嘊
是非作塵 安得更有謑
正士神力 降注劍霜雹
當頭夜叉尋後剝
十六一種人 分布齊歷歷
治掃六魔賊 往往無當敵
而此無量應出一身
方便心海湧 法界一人

佛告菩薩摩訶薩曰。快說偈教。汝等大眾寧神沖寂。吾今重頌

心性本際金山 阿梨耶龍引出雲
靉靆垂布遍十方 降注洗浣五陰
阿梨耶雲中遊 伊離測淪渰霃色
延長促短遍十方 皆是無礙心力
阿梨耶無礙力 遊於四大五陰
往來無諍九流 任縱自韻神
梨耶奮迅振六合 雷電鼓擊輝輝
不動真際而遍過 闇根中開明照
梨耶神通無礙 山河名壁於中過
無量質礙不能遮 何苦能牽入鼎鑊

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大聖垂慈開教悉圓。不審此說為從出。為從心性而出。為無從而出。慈尊分明顯示。令迷教之徒知根所由。
佛告菩薩摩訶薩曰。上盡頂下盡水際。於中一切眾生種種形質無量善惡。皆從心性而出。何以故。但心性無出無出之出是名真出。是以得知。上諸佛下盡識海。從心心有性心有。故一切用。無邊際即用為心。用心無用無心
復次冥識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大聖一切心心一切無別心。無別心故一切用。若如是者。云何清涼心。云何有熱心。云何清涼熱惱等。一心性熱則常熱。涼則常涼。不涼不熱常應不涼不熱。何以故。心性之理常無別故。
佛告冥識菩薩摩訶薩曰。一切心心一切。神遊法界無障礙一切一切一心法界遊宅愛所愛。所不所。形聲影嚮皆無別。
  冥識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不解為是用性用心大慈尊披折令眾得開解
  佛告冥識菩薩摩訶薩曰。用性慮。是真淨用心不可毀壞照金。是故不用性無穢淨。性不用心無混融。無混融無始復無終。無始復無終用性用心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實智駕性性龍圜本淨切。

一切諸法解脫品第十

復次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聖莫不皆說順情之法。何故今日世尊所說之法皆是違情。違性則苦。苦是患源。故知情者以貪為體。有貪無所依恃。有依恃故一切果報由情貪而有。何以故。若不貪無以息惡。若不息惡無以歸真。以此類之。云何今日如來說言。泯非喪是。福禍同流。同流歸真歸真太極。太極之理本無是非。是非既喪。一切混融。混融之中則無凡佛。何用教為。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貪者以情為體。情者以貪為本。由有情違順違順既與隨虛妄流。是故順情稱善。違情稱惡。若情既息。貪亦隨亡。情貪既無。善惡自謝。是以得知。貪善棄惡。是繼縛業。本非解脫。是故據此情之中。立其與奪顯四種解脫。何者為四。一者無願解脫。二者無作解脫。三者無想解脫。四者無學解脫。何以故。有為願所繼。從繼業生。一非解脫有作作業所繼。從繼業牽生。二非解脫有想慮為想所繼。從繼業牽生。三非解脫有學有想想念繼學所繼。從繼業牽生。四非解脫
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解脫門。復顯四種非解脫。四種解脫名障解脫義。義猶自未顯。世尊哀愍護願畢解說。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四種解脫者。無願為初。何以故。無願稱為解脫。有願之來為願所繼。凡有願者心要期。要期滿願滿願之由良由妄起。妄起望滿為願。願滿所繼。繼業招生。故知以妄集妄還繼妄。繼繼相繼故非解脫無願無累。無累無妄。累妄俱融。滿稱。名解脫無作解脫者。一切無作。何以故。無作無為無為則無利無功德。無利無功德。不為利益功德所繼。無作解脫無想解脫者。無想念則無繼結。何以故。想念波動風飄浮。從緣想牽想牽繼業繼業招生。不名解脫。是故無想無念無想不為業牽。無想解脫無學解脫者。無學有學有憂。何以故。學從意而起。是故學者勞心役慮增長我見。是非得分別好惡貢高自恃。以如是見故名繼縛。無學憂。何以故。萬自融圓流藏。藏寂用寂。用體泯。無學解脫
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心性是一。解脫應一。何故如來今日解脫門心性是一。應說解脫門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心性是一。而解脫者。良由群生繼結之興不過四。是以且據繼解脫。理而言之。四繼既沒。上猶無。何容四。但以四收繼收無盡故。且舉四名標其義屬。所以然。體泯相沒。解亦解。安有脫。以此類之。捨惡從善修作佛。皆是繼縛。善及作佛猶是繼繼。況復誕縱諸非寧非繼縛。故知繼縛是封。封善封惡。以封結招生故非解脫
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解脫之因何者為是。解脫之果何者為是。唯大慈為重說。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善。名天人之因。心存是非樂行惡行。是三塗之因。善惡雙泯體融寂。佛因。亦名解脫因。設名名之佛因如實佛因不何名目。何以故。佛因無因可因。因之因因果相待。待之因為繼縛因。非解脫因。
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因說竟。果猶未說。世尊重為顯示解脫之果。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解脫果者。金剛心種智以為解脫果。理而言之。解脫之理無因無果果之果名解脫果。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冥會不起為因得為果同真際法性

無相物不遷事用究竟品第

復次鑒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上所說。說次第十品立不同言教各異。眾聖道一教門應一。云何設名題目多。不審此理願佛說之。令當來大眾知教開通擁閉異。
佛告鑒照菩薩摩訶薩曰。眾聖異談旨當一。所謂依心教門多。所謂依身。若身心無言教。故知言教沙理旨無殊。教門無量無別。以此類之。十方諸佛語說同故。無量菩薩方便處多。陳章吐教似如異。究其玄旨畢竟無別。譬如色界天子眷屬無量音樂歎詠清雅婉約辭巧各異。遊騰虛空上昇音。而至所各各一心意樂佛。論其文辭音曲箜篌琴笛悉皆不同。窮其意也皆歎佛好。歎好處一語。上來教門差互不同。隨問對釋。雖教文彌萬而二趣。但以種種開通會歸任縱。說是眾聖二之理圓真教時。水天子樹音天子百千眷屬一時雲會而至所。各各恭敬正坐面。長跪叉手以偈歎曰。

眾聖無別 有垢無垢
一切通達 言教悉無殊
眾聖言說異 意旨悉皆同
文字解脫 小理處通
眾聖明了方便開初始
文起為未悟 既悟相即
眾聖方便 隨宜皆不實
執教謂為是 即便起放逸
眾聖相影嚮 同一如
教門無量 達解悉會是
眾聖所師法 軌處悉無殊
伏藏明顯 萬相即
眾聖巧便說 慈心詃誘人
明顯伏藏 覺性明了
眾聖明了銷融於毒害
惱惱先自無 何處有五蓋

佛告水天子樹音天子曰。一切言教不離心相。至於文字不離身相。是故身相解脫時。文字解脫用。
天子樹音天子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一切言教文字以何為體。以何為實。言教文字根本何者為是。尋教會文字解脫用者。何者為是。願大慈尊說其所由。令無量大眾文字所由道教根本
佛告水天子樹音天子曰。一切言教心相是本。一切文字身相是體。身相為實。尋教會理者。窮其住滅為尋教會理。文字解脫用者。諸根真照真照真照圓寂寂照照寂同塵無染文字解脫用。
鑒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大聖圓覺軌法修學而成等覺等覺圓具還說真軌。得令他得同正智乘。乘者乘於法乘而究竟之由。何故如來今日說道心相言教身相文字心相言教者。一切眾生具足言教。若身相文字者。一切眾生具足文字言教復具文字復具道教有何用在大聖會所而聽法乎。軌為則軌身為用。則法成用久來解脫。何故今日說言文字解脫用。
  佛告鑒照菩薩摩訶薩曰。若如汝所問。心相言教身相文字者。十方諸佛無量菩薩一切聖眾。離心之與身而有言教者。無有是處。譬如外求九五道雜類鬼神身內遂惡見。而要大聖。若身心及與善惡苦樂果報而有言說受。若不然者。所有言說皆道我身。身是頑銅。是癡源。教我學學其頑癡之法。我定不從。大聖復語汝。若如是要請之來。何不離身心善惡苦樂果報。而要於我求之。人即便答大聖言曰。我實離之。大聖復問。汝若身心而要請者。汝今所問為是身心而問。為是不離而問。若身心誰為問者。若不離而問即非理之要。所以然者。身為外攞心王處中心王念使口而便問。是以得知。問者皆由身心。若身心復有問。以此知。往古來今三世諸佛所有法藏唯心性為本。若離心性無言說。是故無量真法隱在四大五陰千是萬非取捨簡默。惡見塵中隱四大五陰千是萬非取捨簡默。惡見塵勞顯即四大五陰千是萬非取捨簡默。惡見塵勞以為文字根本。若身心縱令佛辯言說。既無言說。抄何為經。既可抄。字亦無字
鑒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身心法藏根本文字所由者。法本無染文字常淨。而此身心無染常淨。
佛告鑒照菩薩摩訶薩曰。心性本淨。猶如明王雖處身不為身塵所染無染明王雖在塵中。不染塵。塵不染王。塵不染塵。為常淨。無染常豈非真實法軌文字經教。以此知。無邊經卷一切眾生身是。無邊法藏一切眾生心天真是。若離此二。眾聖權實無量言教四辯宣揚。悉皆息駕旨章斷句。是以得知。大聖圓音古今理通唯說身心。是以愚人名身生滅穢惡。不名文字經教以為生滅穢惡。豈不理太甚。橫增我見顛倒情奢。錯用非宜。說而不足。以偈頌曰。

菩提想念畢竟三毒真佛
是非從來任性流 始終本末無依
身想究竟能容受 無簡擇無成破
無染淨法力轉 搜窮蹤緒無善惡

鑒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所說。體融相即真用。真用用無用。無用。云何而言理太甚橫增我見顛倒情奢錯用非宜。性及身相畢竟無非是亦隨沒。誰為理。誰為橫增我見。誰為顛倒。誰為錯用。我見顛倒錯用。即非法藏亦非經卷。何以故。前言後教自相違故。
佛告鑒照菩薩摩訶薩曰。實所言。快問是義。體融相即無礙。混沌天真名作太一。攝為法藏。顯為文字。攝則歸空沒影。顯則身相俱現。對身名經。隱覆名藏。改形換質正是太一洪源神變自在。是故經教文字乃是生滅苦空所攝。言文字解脫用者。是教門之中苦空解脫非是太一洪源神變解脫。汝復以我見顛倒錯用。以難我者。非無理路。但教門與奪顯異去結。理而言之。違與無違寂滅寂滅無滅無滅可滅也。
爾時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普泯。聞所說豁然意解。即於身上了分十二部經。精粗深淺漸頓炳著。行行分明義句淵奧。相泯百非理融萬是混含混沌。天成縫金紙銀通天卷軸。以皮為紙。以骨為筆。以清脈為水。以髓為墨。以自性理書之而無錯謬。於大眾一時悟解。照境分明。往古來今無量經教豁然意解一時領納。身上受持更無外求。妄泯真平等現前

一切眾生身與一如二品第

復次混融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上所說。一切經一切眾生身是。若一切眾生身是經卷經卷即是聚。若一切眾生身身為聚。身聚者。世尊慈哀為說。令無量大眾下方一切眾生達解究竟聚。息於外求真善識。
  佛告混融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如實經卷亦名聚。何以故。從解惑立名不同。體解究竟經卷亦名法藏迷惑立名眾生。亦名生死亦名苦聚。亦名顛倒亦名外求。何以故。眾生不解名之為惑亦名外求。以是緣由不身之上有無十二部經。遂便外向求善知識眾生。將法逐法既遇善知識。已善知識為其說法。教真法處而語之曰。欲求法。先自求。自求者。淨佛知見三藏三藏者所謂佛藏所謂法藏所謂藏。因此三藏三藏。其三藏者何。若向下方同下方名目而說。同下方名目者。所謂修多羅大藏般若波羅蜜大藏波羅提木叉大藏。以此三種大藏統收法界一切法盡。
混融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說教。諸眾生求法者先自求。自求者淨佛知見廣開一切眾生身內二種三藏。雖聞聖說不能解了。不知何者為佛藏。不知何者為法藏。不知何者為藏。不知何者是修多羅大藏。不知何者是般若波羅蜜大藏。不知何者是波羅提木叉大藏。以不知故願佛說之。
  佛告混融菩薩摩訶薩曰。汝所問者。問於自求淨佛知見廣開一切眾生身內二種三藏。汝今澄神沖處。吾今廣為說之。論其一切眾生內佛藏者。以自性清淨天真法佛隱在四大五陰三毒文字藏中。是故名四大五陰三毒文字佛藏。故知隱為法佛沖寂。顯為應佛妙用妙用殊能開物障蓋。復次法藏者。真不動圓照諸根有用稱之為法。諸根外用文字之內。故知諸根塵門名教文字以為法藏。何以故。尋文證理會理捨文。隱為法藏顯名理用。隱為惑障。顯為大慧。復次藏者。地水火風受想行識和合神性住持藏。神性無染恒和九流。調暢七萬脈開通去擁隱在藏中。隱為常和。顯為無諍。隱為順性而流。顯為任縱任塵。復次修多羅大藏者。是四大五陰文字章句顯發實相。顯為文字。隱為塵勞。顯為實相。隱四大五陰。復次般若波羅蜜大藏者。縕寂內照大慧朗融。隱在智起想癡奸巧詐偽藏中。復次波羅提木叉大藏者。銷融是非圓注性海。隱在著善著惡封斷藏中。顯為防非止善。隱為善惡簡隔。顯為雙融善惡。隱為著善棄惡。
混融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說三種三藏其義分明。不審一切眾生將法逐法何者為是。大慈尊哀愍一切眾而為眾生說
佛告混融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身是聚。何以故。一切眾生淨滿法佛淨滿不動圓現諸根諸根圓現照而不染。名之為法。是故眾生不見法性以為煩惱眾生既照性煩惱以為性。若人煩惱是即佛。煩惱若可斷必無有是處。是煩惱修道即是佛亦是苦聚。以此煩惱金剛金剛之體何須壞。是為眾生一如二。煩惱與性天真不殊。故知眾一如二故。言以法將法而於法。亦名法求法法。亦名法還逐法。不覺時以法逐法。既覺之時法體無動轉。故知法常住所求故。法常寂然自融故。說是法時。無量大眾口同音以偈歎曰。

眾生未解身相 苦行劬求
今象大師開法身心轉皆法力
迷心波浪佛法 封惡著善一倍錯
希求解脫離苦始覺知轉被縛
迷心波浪求說此一倍翻
昔來修者謂解脫 正是學讎怨
昔來所行謂為真 誰知今時一倍違
煩惱顛倒性海一 怯身聚覺即歸
昔來所聞種種法 棄惡從善向佛果
誰知貪為毒繼 苦剋不當大殃禍

佛告混融菩薩摩訶薩無量大眾。汝等眷屬以法聽法。吾今為大眾而說偈曰。

眾生身相聚 究其性相是佛塊
煩惱體實不生真性金剛不沮壞
從頭至足無非法 寂照十方
善惡理融無障礙 隨流混合不相妨
十方世界大經卷 法眾生是
息忘融真性際 乃為尋教會如理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歡喜踊躍具足法照法智法眼法雲無生頂戴奉行

究竟大悲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