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1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2
(一二)第3二分三聚經4第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說微妙法,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謂三聚法。汝等諦聽!思惟念之,當為汝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告比丘:「三法聚者:一法趣惡趣,一法趣善趣,一法趣涅槃。云何一法趣於惡趣?謂無仁慈,懷毒害心,是謂一法將向惡趣。云何一法趣於善趣?謂不以惡心加於眾生,是為一法將向善趣。云何一法趣於涅槃?謂能精勤,修身念處,是為一法將向涅槃。
「復有二法趣向惡趣,復有二法趣向善趣,復有二法趣向涅槃。云何二法趣向惡趣?一謂毀戒,二謂破見。云何二法趣向善趣?一謂戒具,二謂見具。云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謂為止,二謂為觀。
「復有三法趣向惡趣,三法向善趣,三法向涅槃。云何三法向惡趣?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云何三法向善趣?謂三善根: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又有四法趣向惡趣,四法向善趣,四法向涅槃。云何四法向惡趣?謂愛語、恚語、怖語、癡語。云何四法向善趣?謂不愛語、不恚語、不怖語、不癡語。云何四法向涅槃?謂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
「復有五法向惡趣,五法向善趣,五法向涅槃。云何五法向惡趣?謂破五戒:殺、盜、淫逸5、妄語、飲酒。云何五法向善趣?謂持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云何五法趣向涅槃?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又有六法向惡趣,六法向善趣,六法向涅槃。云何六法向惡趣?謂六不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云何六法向善趣?謂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云何六法向涅槃?謂六思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又有七法向惡趣,七法向善趣,七法向涅槃。云何七法向惡趣?謂殺生、不與取、淫逸6、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云何七法向善趣?謂不殺生、不盜、不淫、不欺、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云何七法向涅槃?謂七覺意:念覺意、擇7法覺意、精進覺意、猗覺意、定覺意、喜覺意、捨覺意。
「又有八法向惡趣,八法向善趣,八法向涅槃。云何八法向惡趣?謂八邪行:邪見、邪志8、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云何八法向善趣?謂世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八法向涅槃?謂八賢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又有九法向惡趣,九法向善趣,九法向涅槃。云何九法向惡趣?謂九惱: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云何九法向善趣?謂九無惱:彼已侵我,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愛者,彼已侵惱,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憎者,彼已愛敬,我惱何益?已不生惱,當不生惱,今不生惱。云何九法向涅槃?謂九善9法:一喜,二愛,三悅,四樂,五定,六實知,七除捨,八無欲,九解脫。
「又有十法向惡趣,十法向善趣,十法向涅槃。云何十法向惡趣?謂十不善:身殺、盜、淫,口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貪取、嫉、邪見。云何十法向善趣?謂十善行:身不殺、盜、淫,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邪見。云何十法向涅槃?謂十直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諸比丘!如是十法,得至涅槃,是名三聚微妙正法。我為如來、為眾弟子所應作者,無不周備,憂念汝等,故演經道。汝等亦宜自憂其身,當處閑居、樹下思惟,勿為懈怠。今不勉力,後悔無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佛說長阿含10第二分大緣方便經11第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流沙12國劫摩沙13住處,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阿難14在閑靜處,作是念言:甚奇!甚特!世尊所說十二因緣15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猶如目前,以何為深16?於是,阿難即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我向於靜室,默自思念:甚奇!甚特!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如在目前,以何為深?」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勿作此言: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緣難見難知,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若欲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無能見者。阿難!我今語汝老死有緣,若有問言:『何等是老死緣?』應答彼言:『生是老死緣。』若復問言:『誰是生緣?』應答彼言:『有是生緣。』若復問言:『誰是有緣?』應答彼言:『取是有緣。』若復問言:『誰是取緣?』應答彼言:『愛是取緣。』若復問言17:『誰是愛緣?』應答彼言:『受是愛緣。』若復問言:『誰是受緣?』應答彼言:『觸是受緣。』若復問言:『誰為觸緣?』應答彼言:『六入是觸緣。』若復問言:『誰為六入緣?』應答彼言:『名色是六入緣。』若復問言:『誰為名色緣?』應答彼言:『識是名色緣。』若復問言:『誰為識緣?』應答彼言:『行是識緣。』若復問言:『誰為行緣?』應答彼言:『癡18是行緣。』阿難!如是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
佛告阿難:「緣生有老死,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生者,寧有老死不?」
阿難答曰19:「無也。」
「是故,阿難20!以此緣,知老死由生,緣生有老死。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有有生,此為21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有、色有22無色有23者,寧有生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生由有,緣有有生。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取有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24者,寧有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有由取,緣取有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愛有取,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愛、有愛、無有愛25者,寧有取不?」
答曰:「無有。」
「阿難!我以此緣,知取由愛,緣愛有取。我所說者,義在於此26。」
又告阿難:「緣受有愛,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27者,寧有愛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愛由受,緣受有愛。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當知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阿難!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護者,當有刀杖、諍訟,起無數惡不?」
答曰:「無出。」
「是故,阿難!以此因緣,知刀杖、諍訟由護而起,緣護有刀杖、諍訟。阿難!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守有護,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守者,寧有護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護由守,因守有護。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嫉有守,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嫉者,寧有守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28此緣,知守由嫉,因嫉有守。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著有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著者,寧有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嫉由著,因著有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欲有著,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者,寧有著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著由欲,因欲有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用有欲,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用者,寧有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欲由用,因用有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利有用,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利者,寧有用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用由利,因利有用。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求有利,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求者,寧有利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利由求,因求有利。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愛有求,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愛者,寧有求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求由愛,因愛有求。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愛有求,……至於守護;受亦如是,因受有求,……至於守護。」
佛告阿難:「緣觸有受,此為何義?阿難!若使無眼、無色、無眼識者,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若無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者,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觸者,寧有受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義,知受由觸,緣觸有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觸,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29不?」
答曰:「無也。」
「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30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識31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32,大苦陰集。」
「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比丘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 ?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33。阿難!夫計我者,齊幾名我見34,名色與受,俱計以為我。有人言:『受非我,我是受。』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35。』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愛36是我37。』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是我,常語彼言:『如來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當有樂受時,無有苦受、不苦不樂受;有苦受時,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有不苦不樂受時,無有若受、樂受。』所以然者,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滅。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滅。不若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滅。阿難!如兩木相攢38則有火生39,各40置異處則無有火。此亦如是,因樂觸緣故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俱滅。因苦觸緣故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俱滅。因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俱滅。阿難!此三受有為無常,從因緣生,盡法、滅法,為朽壞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當以正智41如實觀之。阿難!彼見我者,以受42為我,彼則為非。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者,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樂受是我者,樂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苦受是我者,苦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不苦不樂受是我者,不苦不樂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彼則為非。阿難!彼計我者,作是43說:『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當語彼言:『一切無受,汝云何言有受法,汝是受法耶?』對曰:『非是。』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彼則為非。
「阿難!彼計我者,作是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愛是我。』者,當語彼言:『一切無受,云何有愛?汝是愛耶?』對曰:『非也。』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愛是我。』者,彼則為非。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於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心比丘,有我亦知,無我亦知,有我無我亦知,非有我非無我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
佛語阿難:「彼計我者,齊已為定,彼計我者,或言少色44是我,或言多色45是我,或言少無色46是我,或言多無色47是我。阿難!彼言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色是我者,定多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少無色是我者,定言少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無色是我者,定多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
佛告阿難:「七識住,二入處48,諸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云何為七?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此是初識住處。諸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初識住,知集49、知滅50、知味51、知過52、知出要53,如實知者。阿難!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梵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或有眾生,住空處,或有眾生,住識處。或有眾生,住不用處。是為七識住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七識住,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七識住。
「云何二入處,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54?是為,阿難55!此二入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二入處,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二入。
「阿難!復有八解脫。云何八?色觀色,初解脫。內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有對想,不念雜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滅盡定,八解脫。阿難!諸比丘於此八解脫,逆順遊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脫56。」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佛說長阿含57第二分釋提桓因問經58第十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竭國菴婆羅59村北,毗陀60山因陀婆61羅窟中。
爾時,釋提桓因發微妙善心,欲來見佛:今我當往至世尊所。
時,諸忉利天聞釋提桓因發微62妙善心,欲詣佛所,即尋詣帝釋,白言:「善哉!帝釋!發妙善心,欲詣如來,我等亦樂侍從詣世尊所。」
時,釋提桓因即告執樂神般遮翼63曰:「我今欲詣世尊所,汝可俱行,此忉利諸天亦當與我俱詣佛所。」
對曰:「唯然。」時,般遮翼持琉璃琴64,於帝釋前忉利天眾中鼓琴供養。
時,釋提桓因、忉利諸天及般遮翼,於法堂上忽然不現,譬如力士屈伸臂頃,至摩竭國北毗陀山中。
爾時,世尊入火焰三昧65,彼毗陀山同一火色,時國人見,自相謂言:「此毗陀山同一火色,將是如來諸天之力。」
時,釋提桓因即告般遮翼曰:「如來、至真甚難得睹,而能垂降此閑靜處,寂默無聲,禽獸為侶,此處常有諸大神天侍衛世尊。汝可於前鼓琉璃琴娛樂世尊,吾與諸天尋於後往。」
對曰:「唯然。」即受教已,持琉璃琴於先詣佛。去佛不遠,鼓璃璃琴,以偈歌曰:
「跋陀66禮汝父,汝父甚端嚴;
生汝67時吉祥,我心甚愛樂。
本以小因緣68,欲心於中生;
展轉遂增廣,如供養羅漢。
釋子專四禪,常樂於閑居;
正意求甘露,我專念亦爾。
能仁69發道心,必欲成正覺;
我今求彼女,必欲會亦爾。
我心生染著,愛好不捨離;
欲捨不能去,如象為釣制。
如熱遇涼風,如渴得冷泉;
如取涅槃者,如水滅於火。
如病得良醫,飢者得美食;
充足生快樂,如羅漢遊法。
如象被深鋡,而猶不肯伏;
??70突難禁制,放逸不自止。
猶如清涼池,眾花覆水上;
疲熱象沐浴,舉身得清涼。
我前後所施,供養諸羅漢;
世有福報者,盡當與彼供71。
汝死當共死,汝無我活為?
寧使我身死,不能無汝存。
忉利天之主,釋72今與我願;
稱汝禮節具,汝善思察之。」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73,告般遮翼言:「善哉!善哉!般遮翼!汝能以清淨音和琉璃琴稱讚如來,琴聲、汝音,不長不短,悲和哀婉,感動人心。汝琴所奏,眾義備有,亦說欲縛,亦說梵行,亦說沙門,亦說涅槃。」
爾時,般遮翼白佛言:「我念世尊昔鬱鞞羅74尼連禪75水邊,阿遊波陀尼俱律76樹下初成佛道時,有尸漢陀77天大將子及執樂天王78女,共於一處,但設欲樂。我於爾時見其心爾,即為作頌,頌說欲縛,亦說梵行,亦說沙門,亦說涅槃。時,彼天女聞我偈已,舉目而笑語我言:『般遮翼!我未見如來,我曾於忉利天法講堂上,聞彼諸天稱讚如來,有如是德,有如是力。汝常懷信,親近如來,我今意欲與汝共為知識。』世尊!我時與一言之後,不復與語。」
時,釋提桓因作是念:此般遮翼已娛樂如來訖,我今寧可念於彼人。時,天帝釋即念彼人。時,般遮翼復生念言:今天帝釋乃能念我。即持琉璃琴詣帝釋所,帝釋告曰:「汝以我名并稱忉利天意,問訊世尊:『起居輕利,遊步強耶?』」
時,般遮翼承帝釋教,即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住,白世尊言:「釋提桓因及忉利諸天故,遣我來問訊世尊:『起居輕利,遊步強耶?』」
世尊報曰:「使汝帝釋及忉利天壽命延長,快樂無患。所以然者,諸天、世人及阿須輪79諸眾生等,皆貪壽命、安樂、無患。」
爾時,帝釋復自念言:我等宜往禮覲世尊。即與忉利諸天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時,帝釋白佛言:「不審我今去世尊遠近可坐?」
佛告帝釋曰「汝天眾多,但近我坐。」
時,世尊所止因陀羅窟,自然廣博,無所障礙。爾時,帝釋與忉利諸天及般遮翼皆禮佛足,於一面坐,帝釋白佛言:「一時,佛在舍衛國婆羅門80舍,爾時世尊入火焰三昧,我時以少因緣,乘千輻寶車,詣毗樓勒81天王所,於空中過,見一天女叉手在世尊前立,我尋語彼女言:『若世尊三昧起者,汝當稱我名字,問訊世尊:起居輕利,遊步強耶?』不審彼女後竟為我達此心不?世尊!寧能憶此事不?」
佛言:「憶耳。彼女尋以汝聲致問於我,吾從定起,猶聞汝車聲。」
帝釋白佛言:「昔者,我以少緣,與忉利天集在法堂,彼諸舊天82皆作是言:『若如來出世,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輪眾。』今我躬見世尊,躬身83自知,躬自作證,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輪眾。此有瞿夷釋女84,於世尊所淨修梵行,身壞命終,生忉利天宮,即為我子。忉利諸天皆稱言:『瞿夷大天子85有大功德,有大威力。』復有餘三比丘,於世尊所淨修梵行,身壞命終,生於卑下執樂神中,常日日86來為我給使,瞿夷見已,以偈觸嬈87曰:
『汝為佛弟子,我本在家時,
以衣食供養,禮拜致恭恪。
汝等名何人?躬受佛教誡;
淨眼88之所說,汝不觀察之。
我本禮敬汝,從佛聞上法89;
生三十三天,為帝釋作子。
汝等何不觀?我所有功德;
本為女人身,今為帝釋子。
汝等本俱共,同修於梵行;
今獨處卑賤,為吾等給使。
本為弊惡行,今故受此報;
獨處於卑賤,為吾等給使。
生此處不淨,為他所觸嬈;
聞已當患厭,此處可厭患。
從今當精勤90,勿復為人使;
二人勤精進,思惟如來法。
捨彼所戀著,觀欲不淨行;
欲縛不真實,誑惑於世間。
如象離羈靽91,超越忉利天;
釋及忉利天,集法講堂上。
彼已勇猛力,超越忉利天;
釋歎未曾有,諸天亦見過。
此是釋迦子,超越忉利天;
患厭於欲縛,瞿夷說此言。
摩竭國有佛,名曰釋迦文;
彼子本92失意,其後還得念。
三人中一人,故為執樂神;
二人見道諦,超越忉利天。
世尊所說法,弟子不懷疑;
俱共同聞法,二人勝彼一。
自見殊勝已,皆生光音天;
我觀見彼已,故來至佛所。』」
帝釋白佛言:「願開閑暇,一決我疑。」
佛言:「隨汝所問,吾當為汝一一演說。」
爾時,帝釋即白佛言:「諸天、世人、乾沓和93、阿修94羅及餘眾生等,盡與何結95相應,乃至96怨讎、刀杖相向?」
佛告帝97釋言:「怨結之生,皆由貪嫉,故使諸天、世人、阿修羅、餘眾生等,刀杖相加。」
爾時,帝釋即白佛言:「實爾!世尊!怨結之生,由貪嫉故,使諸天、世人、阿修羅、餘眾生等,刀杖相加。我今聞佛所說,疑網悉除,無復疑也。但不解此貪嫉之生,何由而起?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佛告帝釋:「貪嫉之生,皆由愛憎;愛憎為因,愛憎為緣,愛憎為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
爾時,帝釋即白佛言:「實爾!世尊!貪嫉之生,皆由愛憎;愛憎為因,愛憎為緣,愛憎為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但不解愛憎復98何由而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佛告帝釋:「愛憎之生,皆由於欲;因欲緣欲,欲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
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愛憎之生,皆由於欲;因欲緣欲,欲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但不知此欲復何由而99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佛告帝釋:「愛由想100生,因想緣想,想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即101無。」
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愛由想生,因想緣想,想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無復疑也。但不解想復何由而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佛告帝釋:「想之所生,由於調戲102;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帝釋!若無調戲則無想,無想則無欲,無欲則無愛憎,無愛憎則無貪嫉;若無貪嫉,則一切眾生不相傷害。帝釋!但緣調為本,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有想,從想有欲,從欲有愛憎,從愛憎有貪嫉;以貪嫉故,使群生等共相傷害。」
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由調有想,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有想由調而有,無調則無。若本無調者則無想,無想則無欲,無欲則無愛憎,無愛憎則無貪嫉,無貪嫉則一切群生不相傷害;但想由調生,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調有想,從想有欲,從從有愛憎,從愛憎有貪嫉,從貪嫉使一切眾103生共想傷害。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
爾時,帝釋復白佛言:「一切沙門、婆羅門盡除調戲在滅跡104耶?為不除調戲在滅跡耶?」
佛告帝釋:「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在滅跡也。所以然者,帝釋!世間有種種界,眾生各依己界,堅固守持,不能捨離,謂己為實,餘者為虛。是故,帝釋!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而在滅跡。」
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世間有種種眾生,各依己界,堅固守持,不能捨離,謂己為是,餘為虛妄,是故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而在滅跡。我聞佛言,疑惑悉除,無復疑也。」
帝釋復白佛言:「齊幾調在滅跡耶?」
佛告帝釋:「調戲有三:一者口,二者想,三者求。彼口所言,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言也,如所言,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時比丘如口所言,專念不亂。想亦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想已,如所想,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如所想,專念不亂。帝釋!求亦自害、害他105,亦二俱害;捨此求已,如所求,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時比丘如所求,專念不亂。」
爾時,釋提桓因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又白佛言:「齊幾名賢聖捨心?」
佛告帝釋:「捨心106有三:一者喜身,二者憂身,三者捨身。帝釋!彼喜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喜已,如所喜,不自害、不107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108。帝釋!彼憂身者,自害、害彼,亦二俱害;捨此憂已,如所憂,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復次,帝釋!彼捨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身109已,如所捨,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是即名為受具足戒。」
帝釋白佛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又白佛言:「齊幾名賢聖律諸根具足110?」
佛告帝釋:「眼知色,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
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如來略說,未廣分別,我以具解。眼知色,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有二:可親、不可親。世尊!如眼觀色,善法損減,不善法增,如此眼知色,我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知法,善法損減,不善法增,我說不可親。世尊!如眼見色,善法增長,不善法減,如是眼知色,我說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知法,善法增長,不善法減,我說可親。」
佛告帝釋:「善哉!善哉!是名賢聖律諸根具足。」
帝釋白佛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復白佛言:「齊幾比丘名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究竟無餘?」
佛告帝釋:「為愛所苦,身得滅者111,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究竟無餘112。」
帝釋白佛言:「我本長夜,所懷疑網,今者如來開發所疑。」
佛告帝釋:「汝昔頗曾詣沙門、婆羅門所問此義不?」
帝釋白佛言:「我自憶念:昔者,曾詣沙門、婆羅門所諮問此義。昔我一時曾113集講堂,與諸天眾共論:『如來為當出世?為未出世?』時共推求,不見如來出現於世,各自還宮,五欲娛樂。世尊!我復於後時見諸大神天,自恣五欲已,漸各命終。時我,世尊!懷大恐怖,衣毛為豎。時,見沙門、婆羅門處在閑靜,去家離欲114,我尋至彼所問言:『云何名究竟?』我問此義,彼不能報。彼既不知,逆問我言:『汝為是誰?』我尋報言:『我是釋提桓因。』彼復問言:『汝是何釋?』我時答言:『我是天帝釋,心有所疑,故來相問耳。』時,我與彼如所知見,說於釋義。彼聞115我言,更為我弟子,我今是佛弟子,得須陀洹道,不墮餘趣,極七往返116,必成道果,唯願世尊記我為斯陀含!說此語已,復作頌曰:
「由彼染穢想117,故生我狐疑;
長夜與諸天,推求於如來。
見諸出家人,常在閑靜處;
謂是佛世尊,故往稽首言。
我今118故來問,云何為究竟?
問已119不能報,道道之所趣。
今日無等尊120,是我久所求;
已觀察己行,心已正思惟。
唯聖先已知,我心之所行;
長夜所修業,願淨眼記之。
歸121命人中上,三界無極尊122;
能斷恩愛刺,今禮日光尊123。」
佛告帝釋:「汝憶本得喜樂、念樂時不?」
帝釋答曰:「如是,世尊!憶昔所得喜樂、念樂。世尊!我昔曾與阿須輪共戰,我時得勝,阿須輪退,我時則還,得歡喜、念樂,計此歡喜、念樂,唯124有穢惡刀杖喜樂、鬥訟喜樂。今我於佛所得喜、念樂,無有刀杖、諍訟之樂。」
佛告帝釋:「汝今得喜樂、念樂,於中欲求何功德果?」
爾時,帝釋白佛言:「我於喜樂、念樂中,欲求五功德果。何等五?」即說偈言:
「我後若命終,捨於天上壽;
處胎不懷患,使我心歡喜125。
佛度未度者,能說正真道;
於三佛126法中,我要修梵行。
以智慧身127居,心自見正諦;
得達本所起128,於是長解脫。
但當勤修行,習佛真實智;
設不獲道證,功德129猶勝天。
諸有神妙天,阿迦尼吒130等;
下至末後身,必當生彼處。
我今於此處,受天清淨身;
復得增壽命,淨眼我自知。」
說此偈已,白佛言:「我於喜樂、念樂中,欲得如是五功德果。」
爾時,帝釋語忉利諸天曰:「汝於忉利天上梵童子前恭敬禮事,今於佛前復設此敬者,不亦善哉!」
其語未久,時梵童子忽然於虛空中天眾上立,向天帝釋而說偈曰:
「天王清淨行,多利益眾生;
摩竭帝釋主,能問如來義。」
時,梵童子說此偈已,忽然不現。是時,帝釋即從座起,禮世尊足,遶佛三匝,卻行而退。忉利諸天及般遮翼亦禮佛足,卻行而退。時,天帝釋少復前行,顧語般遮翼曰:「善哉!善哉!汝能先於佛前鼓琴娛樂,然後我及諸天於後方到。我今知131汝補汝父位,於乾沓和中最為上首132,當以彼跋133陀乾沓和王女與汝134為妻。」
世尊說此法時,八萬四千諸天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時,釋提桓因、忉利諸天及般遮翼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135
1宋、元、明三本俱不於此分卷。
2聖本無「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四字。
3「第」字之上,宋、元二本均有「長阿含」三字。
4三聚經:巴利本無此經。
5「逸」,元、明二本均作「泆」。
6「逸」,宋本作「姪」元、明二本均作「泆」。
7宋、元、明三本均無「擇」字。
8「志」,宋、元、明三本均作「思」。
9「善」,宋、元、明三本均作「喜」。
10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宋、元二本均作「長阿含經」四字。
11長部(D.15.Maha-Nidana Suttanta大緣經)、後漢‧安世高譯佛說人本欲生經(大一‧二四一)、中阿含第九十七經大因經(佛光二‧八一三)、宋‧施護譯佛說大生義經(大一‧八四四)。
12「拘流沙」,巴利本作Kurusu(於拘流人間)。又作拘樓、俱盧,為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13劫摩沙(Kammassadhamma)(巴),城巿名,位於拘流沙國。
14阿難(Ananda)(巴),譯為歡喜、無染。為佛陀之從弟,後跟隨佛陀出家,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譽為多聞第一。
15十二因緣:十二種因緣生起之意。又作十二支緣起、十二因緣起、十二緣生,即有情流轉生死,因果相依關係之十二支分類。為佛教根本理論之一。
16「甚奇!甚特!……以何為深?」中阿含第九十七經大因經(佛光二‧八一四)作:「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佛說大生義經(大一‧八四四中)作:「諸緣生法,其義甚深,難可解了,惟佛世尊具正徧知,善能宣說。」
17「問言」,宋、元、明三本均作「有問」。
18癡:即無明(avijja)(巴),謂於事理愚昧而不能了解,即不如實知四諦、緣起等。雜阿含卷十三第三三七經(大正‧卷一二‧二九九經)作:「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19「曰」,宋、元、明三本均作「言」。
20「難」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我」字。
21「為」,聖本作「有」。
22麗本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欲有(kama-bhava)(巴)、色有(rupa-bhava)(巴)、無色有(arupa-bhava)(巴),三者稱為「三有」。「有」即生死之果報,「三有」為三界之異名,即欲界之生死、色界之生死、無色界之生死。
24欲取(kamupadana)(巴),於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貪欲取著。見取(ditthupadana)(巴),於五蘊之法妄計取著我見、邊見等。戒取(silabbatupadana)(巴),又作戒禁取,取著修行非理之戒禁。我取(attavadupadana)(巴),即我語取,取著於我見、我慢等之說法。
25欲愛、有愛、無有愛(kama-tanha bhava-tanha vibhava-tanha)(巴)。巴利本(D.vol.2,p.58)作: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受、法愛。
26「此」,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27「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巴利本(D.vol.2,p.58)作: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
28「以」,宋、元二本均作「已」。
29「心觸」,巴利本作adhivacana-samphassa(名目之觸),即對「名」之觸。「名」指「名色」之「名」,即五蘊中受、想、行、識之心法,心無行體,而以「名」令人了解。「心觸」與下文「身觸」相對,而「名目之觸」與「有對之觸」相對。參閱中阿含第九十七經大因經(佛光二‧八二一)作:「所行、所緣有名身,離此行、離此緣有有對更樂耶?」更樂,即觸。
30「身觸」,巴利本作patigha-samphassa(有對之觸),即指對「色」之觸。「色」指極微所成之質礙之色蘊,「有對」指有物質的障礙者。參閱中阿含第九十七經大因經(佛光二‧八二二)作:「所行、所緣有色身,離此行、離此緣有增語更樂耶?」adhivacana(名目),於大因經譯作「增語」。
31麗本無「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2「憂悲苦惱」,大正本作「憂苦悲惱」。
33「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巴利本作tad abhinna vimutto bhikkhu na janati na passati iti ssa ditthiti tad akallam其意為:言「彼證智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彼如此執見,那是不正確。
34我見(atta-ditthi)(巴),認為有常、一、主宰之自我,而且執著此見解,即對於永遠主體之執著。
35「受法是我」,巴利本作atta me vediyati vedana-dhammo hi me atta其意為:「我」是由吾所感受,﹝即﹞「受法」實是吾之「我」。
36「愛」,宋、元、明三本均作「受」。
37「夫計我者……但愛是我」,巴利本(D.vol.2,p.66)作:阿難!如何觀察我?阿難!對受(而起)「受是我」或「受實非我,不得感受者即是我。」阿難!如斯觀察我。或「受實非我,不得感受者非是我。我在感受,受法是我。」
38「攢」,宋、元、明三本均作「揩」,聖本作「欑」。
39「生」,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出」。
40「各」,聖本作「若」。
41「智」,聖本作「知」。
42「受」,宋、元、明三本均作「愛」。
43「是」,大正本作「此」。
44「少色」,巴利本作rupin paritta(少量的、有色者)。
45「多色」,巴利本作rupin ananta(無量的、有色者)。
46「少無色」,巴利本作arupin paritta(少量的、無色者)。
47「多無色」,巴利本作arupin ananta(無量的、無色者)。
48二入處(dve ayatanani)(巴),謂無想有情的安住之所有二: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
49「集」,宋本作「習」。
50滅(atthagama)(巴),謂滅盡初識住。
51味(assada)(巴),謂初識住之樂味。
52過(adinava)(巴),謂初識住之過患。
53出要(nissarana)(巴),謂出離初識住。
54「入」字之下,元、明二本均有「阿難」二字。
55元、明二本均無「阿難」二字。
56「俱解脫」,巴利本(D.vol.2,p.71)作:於現世,親自悟知、作證、達到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阿難!此比丘稱為俱解脫。
57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58長部(D.21.Sakka-Panha-Suttanta帝釋所問經)、中阿含第一三四經釋問經(佛光三‧一一一九)、宋‧法賢譯帝釋所問經(大一‧二四六)、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第七十三經帝釋問事緣經(大四‧四七六)。
59菴婆羅(Amba)(巴)、(Amra)(梵),村邑名。
60毗陀(Vediya)(巴),山名。
61「婆」,大正本作「娑」。
62麗本無「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3執樂神(Gandhabba)(巴),八部眾之一,為樂神之名,常侍帝釋,演奏伎樂。般遮翼(Pancasikha)(巴),譯為五髻,為執樂神之名。
64「琉璃琴」,巴利本作beluva-pandu-vina)(橡木黃色琴)。「琉璃」,聖本作「流離」。
65火焰三昧(agni-dhatu-samadhi)(巴),又作火光三昧、火界三昧。參閱中阿含第六十二經頻鞞娑邏王迎佛經(佛光一‧四一六)作:「尊者鬱毗羅迦葉入火定已,身中便出種種火焰,青、黃、赤、白中水精色,下身出火,上身也水;上身出火,下身出水。」巴利本此處無此名詞。
66跋陀(Bhadda)(巴),為執樂天王(Timbaru)(巴)之女,其美稱為太陽光(Suriya-vaccasa)(巴)。
67「汝」,宋、元、明三本均作「女」。
68「因緣」,宋、元、明三本均作「緣故」。
69能仁(muni)(巴),與「牟尼」同義,即聖人、賢者之意。
70「??」,宋、元、明三本均作「奔」。
71「供」,宋、元、明三本均作「共」。
72釋(Sakka)(巴),此處指釋提桓因。
73從三昧起:指出定。
74鬱鞞羅(Uruvela)(巴),村名,位於摩竭陀國。
75尼連禪(Neranjara)(巴),恒河支流,佛曾於此河附近靜坐思惟,修六年苦行,後起座入此河沐浴。
76阿遊波陀(Ajapala)(巴),榕樹之一種。尼俱律(Nigrodha)(巴),即榕樹。
77尸漢陀(Sikhaddhi)(巴),為帝釋天之御者。
78「王」,宋、元、明三本均作「玉」。
79「輪」,宋、元、明三本均作「倫」。
80宋、元、明三本均無「門」字。
81毗樓勒(Virulha)(巴),又作增長天王,為四天王之一,鎮守南方。
82「彼諸舊天」,巴利本作ye te……deva amhehi pathamataraM Tavatimsa-kayam uppanna(彼等先於我等,生於忉利之諸天)。
83「身」,大正本作「見」。
84瞿夷釋女(Gopika nama Sakya-dhita)(巴),瞿夷,又作瞿婆,為迦維羅城釋迦族之女,死後生為忉利天之天子。
85「瞿夷大天子」,巴利本作Goppaka deva-putta(瞿婆天子)。
86「日」,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夕」。
87「觸嬈」,巴利本作paticodesi(叱責)。
88淨眼(cakkhumant)(巴),又作具眼者,即指佛陀。
89「上法」,巴利本作subhasita(善說)。謂佛陀所說之法乃上善之法。
90「勤」,宋、元、明三本均作「進」。
91「靽」,宋、元、明三本均作「絆」。
92「本」,麗本作「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本」。
93乾沓和(gandhabba)(巴)、(gandharva)(梵),即執樂神。
94「修」,麗本作「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修」。
95結(samyojana)(巴),煩惱之異名。
96「乃至」,宋、元、明三本均作「乃生」,聖本作「及生」。
97麗本無「帝」字,今依據明本補本。
98宋、元、明三本均無「復」字。
99麗本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0「想」,巴利本作vitakka(尋)。
101「即」,麗本作「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即」。
102「調戲」,巴利本作papanca-sanna-samkha(戲論想之類)。
103「眾」,宋、元、明三本均作「群」。
104「在滅跡」,巴利本作nirodha-saruppa-gamini-patipada其意為:適於「滅」並導之使滅盡之道。
105「他」,宋、元、明三本均作「彼」。
106捨心(upekha)(巴),捨「喜、憂、捨」等能自害、害他、俱害之心態。清淨道論之「遍淨捨」屬此。另有九種捨,參閱清淨道論(Vism.p.160-161)。
107麗本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8「受具足戒」,巴利本作patimokkha-samvaraya patipanno(波羅提木叉律儀行者。)具足戒為比丘、比丘尼所受之戒,戒品具足,故稱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五百戒(四分律謂三百四十八戒,而以大數而稱為五百戒)。
109「身」,宋、元、明三本均作「捨」。
110「諸根具足」,巴利本作indriya-samvaraya patipnno根律儀行者)。
111「滅者」,麗本作「滅者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滅者」。
112「為愛所苦……究竟無餘」,巴利本(D.vol.2,p.283)作:凡是愛盡,已解脫者,彼究竟依止、究竟安穩、究竟梵行、究竟滅度。
113「曾」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一「二」字。
114「欲」,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俗」。
115「聞」,麗本作「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聞」。
116「返」,宋、元二本均作「反」。
117「染穢想」,巴利本作apariyosita-samkappo(不完了的思念)。
118「我今」,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今我」。
119「已」,宋、元二本均作「以」。
120「無等尊」,巴利本作appatipuggalam(無可相等的人),即指佛陀。
121「歸」,麗本作「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歸」。
122「無極尊」,巴利本作Sambuddha sattha anuttara(正等覺者、大師、無上士)。
123「日光尊」,巴利本作adicca-bandhuna(太陽之親族),即日種,為釋尊五種古姓(瞿曇、甘蔗、日種、釋迦、舍夷)之一,故「日光尊」即指釋迦牟尼佛。
124「唯」,麗本作「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唯」。
125「喜」,聖本作「樂」。
126三佛:依經文文意,「三」,非數字,而應為sambuddha(三菩提)之音譯,意為正覺者。
127「身」,宋、元、明三本均作「自」。
128「起」,宋、元、明三本均作「趣」。
129「德」,聖本作「福」。
130阿迦尼吒(Akanittha)(巴),天名,又作色究竟天、有頂天,為五淨居天之一、色界十八天之一。超過此天即無形體,而僅存心識。
131「知」,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132「首」,聖本作「昔」。
133「跋」,麗本作「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跋」。
134聖本無「汝」字。
135「十」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