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五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後大品1第十六2(有十經)(第五後誦)
加樓烏陀夷,牟犁3破群那,
跋陀﹒阿濕具4,周那﹒優婆離,
調御﹒癡慧地,阿梨吒5﹒嗏6帝。
(一九二)中阿含7後大品8加樓烏陀夷經9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鴦伽10國中,與大比丘眾俱,往至阿惒那11住揵若12精舍。
爾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阿惒13那而行乞食。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14著於肩上,往至一林,欲晝經行15。尊者烏陀夷16亦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阿惒那而行乞食。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隨侍佛後,而作是念:若世尊今晝行者,我亦至彼晝行。
於是,世尊入於17林中,至一樹下,敷尼師檀,結跏18趺坐。尊者烏陀夷亦入彼林,去佛不遠,至一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爾時,尊者烏陀夷獨在靜19處燕20坐思惟,心作是念:世尊為我等多所饒益,善逝為我等多所安隱。世尊於我除眾苦法,增益樂法。世尊於我除無量惡不善之法,增益無量諸善妙法。
尊者烏陀夷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世尊告曰:「烏陀夷!無有所乏,安隱快樂,氣力如常耶?」
尊者烏陀夷白曰:「唯然,世尊!我無所乏,安隱快樂,氣力如常。」
世尊復問曰:「烏陀夷!云何汝無所乏,安隱快樂,氣力如常耶?」
尊者烏陀夷答曰:「世尊!我獨在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世尊為我等多所饒益,善逝為我等多所安隱。世尊於我除眾苦法,增益樂法。世尊於我除21無量惡不善之法,增益無量諸善妙法。世尊昔時告諸比丘:『汝等斷過中食22。』世尊!我等聞已,不堪不忍,不欲不樂。若有信梵志、居士往至眾園,廣施作福,我等自手受食,而世尊今教我斷是,善逝教我絕是。復作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然我等於世尊威神妙德敬重不堪,是故我等斷中後食。
「復次,昔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斷夜食23。』世尊!我等聞已,不堪不忍,不欲不樂。於二食中最上、最妙、最勝、最美者,而世尊今教我斷是,善逝教我絕是。復作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世尊!昔時有一居士,多持種種淨妙食飲,還歸其家,敕內人曰:『汝等受此舉著一處,我當盡共集會夜食,不為朝中。』世尊!若於諸家施設極妙最上食者,唯有夜食,我為朝中,而世尊今教我斷是,善逝教我絕是。復作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然我等於世尊威神德敬重不堪,是故我等斷於夜食。
「世尊!我復作是念:若有比丘非時入村而行乞食,或能逢賊,作業不作業,或逢虎逢鹿,或逢虎鹿,或逢豹逢羆,或逢豹羆,或往24如是處,或逢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或值蛇聚,或得塊擲,或得杖打,或墮溝瀆,或墮廁中,或乘臥牛,或墮深坑,或入刺中。觀見空家,入如是家,若彼入已,女人見之,或呼共行惡不淨行。
「世尊!昔一比丘25夜闇微雨,睒睒掣電,而非時行入他家乞食,彼家婦人爾時出外洗蕩食器,彼時婦人於電光中遙見比丘,謂為是鬼26,見已驚怖,身毛皆豎,失聲大呼,即便墮娠27,而作是語:『尊是鬼!尊是鬼!』時,彼比丘語婦人曰:『妹!我非鬼,我是沙門,今來乞食。』爾時,婦人恚罵比丘至苦至惡,而作是語:『令此沙門命根早斷!令此沙門父母早死!令此沙門種族絕滅!令此沙門腹裂破壞!禿頭沙門以黑自纏,無子28斷種,汝寧可持利刀自破其腹,不應非時夜行乞食,咄29此沙門而墮我娠。』世尊!我憶彼已,便生歡悅。世尊!我因此歡悅遍充滿體,正念正智,生喜、止、樂、定。世尊!我因此定遍充滿體,正念正智。如是,世尊!我無所乏,安隱快樂,氣力如常。」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烏陀夷!汝今不爾如彼癡人,彼愚癡人,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30。』彼不斷此,彼但於我生不可、不忍31,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復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32!彼癡人所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不得解脫。烏陀夷!猶如有蠅,為涕33唾所縛,彼在其中或苦或死34。烏陀夷!若人作是說『彼蠅所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可斷絕,則得解脫。』者,為正說耶?」
尊者烏陀夷白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蠅為涕唾所縛,彼於其中或苦或死。是故,世尊!彼蠅所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不得解脫。」
「烏陀夷!彼愚癡人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不斷此,彼但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復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彼癡人所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不得解脫。烏陀夷!若族姓子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不作是說:『此是小事,何35足斷之?而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不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便斷此,彼不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奉戒者,亦不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彼族姓子所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可斷絕,則得解脫。烏陀夷!猶如象王,年至六十,而以憍慠摩訶能伽36,牙足體具,筋力熾盛,彼所堅縛,若努37力轉身,彼堅縛者,則便斷絕,還歸本所。烏陀夷!若人作是說『彼大象王年至六十,而以憍慠摩訶能伽,牙足體具,筋力熾盛,彼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不得解脫。』者,為正說耶?」
尊者烏陀夷白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彼大象王年至六十,而以憍慠摩訶能伽,牙足體具,筋力熾盛,彼所堅縛,若努力轉身,彼堅縛者,則便斷絕,還歸本所。世尊!是故彼大象王年至六十,而以憍慠摩訶能伽,牙足體具,筋力熾盛,彼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可斷絕,則得解脫。」
「如是,烏陀夷!彼族姓子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不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不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便斷此,彼不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不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彼族姓子所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可斷絕,則得解脫。烏陀夷!若有癡人我為其說:『當等斷此。』彼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世尊令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不斷此,彼但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復為彼生不可38、不忍。烏陀夷!彼癡人所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不得解脫。
「烏陀夷!猶貧窮人無有錢財,亦無勢力,彼有一婦,其眼復瞎,醜不可愛;唯有一屋,崩壞穿漏,烏烏所栖,弊不可居;而有一床,復破折壞,弊不可臥;止39有一瓶,缺不可用。彼見比丘食訖中後,淨洗手足,敷尼師檀,坐一樹下,清涼和調,修增上心。彼見已,而作是念:沙門為快樂,沙門如涅槃,我惡無德。所以者何?我有一婦,其眼復瞎,醜不可愛,不能捨離;唯有一屋,崩壞穿漏,烏烏所栖,弊不可居,不能捨離;而有一床,復破折壞,弊不可臥,不能捨離;止有一瓶,缺不可用,不能捨離。愛樂比丘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烏陀夷!若人作是說:『彼貧窮人無有錢財,亦無勢力,所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中斷絕,則得解脫。』者,為正說耶?」
尊者烏陀夷白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彼貧窮人無有錢財,亦無勢力,有一瞎婦,醜不可愛,不能捨離;唯有一屋,崩壞穿漏,烏烏所栖,弊不可居,不能捨離;而有一床,復破折壞,弊不可臥,不能捨離;止有一瓶,缺不可用,不能捨離。愛樂比丘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世尊!是故彼貧窮人無有錢財,亦無勢力,所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40,不得解脫。」
「如是,烏陀夷!若有癡人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不斷此,彼但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復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是故彼癡人所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不得解脫。烏陀夷!若族姓子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不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不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便斷此,彼不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不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是故彼族姓子所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可斷絕,則得解脫。
「烏陀夷!猶如居士、居士子,極大富樂,多有錢財,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封戶、食邑、米穀豐饒,及若干種諸生活具、奴婢、象馬,其數無量。彼見比丘食訖中後,淨洗手足,敷尼師檀,坐一樹下,清涼和調41,修增上心。彼見已,而作是念:沙門為快樂,沙門如涅槃,我寧可捨極大富樂金寶、財穀、象馬,奴婢,愛樂比丘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烏陀夷!若人作是說:『彼居士、居士子所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不得解脫。』者,為正說耶?」
尊者烏陀夷白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彼居士、居士子,彼能捨離極大富樂金寶、財穀、象馬,奴婢,愛樂比丘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世尊!是故彼居士、居士子所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可斷絕,則得解脫。」
「如是,烏陀夷!若族姓子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不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不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便斷此,彼不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不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是故彼族姓子所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可斷絕,則得解脫。烏陀夷!比丘行捨,彼行捨已,生欲相應念,愛樂結縛,彼樂是,不斷、不住、不吐,烏陀夷!我說是縛,不說解脫。所以者何?諸結不善。烏陀夷!結不善故,我說是縛,不說解脫。烏陀夷!比丘行捨,彼行捨已,生欲相應念,愛樂結縛,彼不樂是,斷、住、吐,烏陀夷!我說亦是縛,不說解脫。所以者何?諸結不善。烏陀夷!結不善故,我說是縛,不說解脫。烏陀夷!彼比丘行捨,彼42行捨已,或時意忘,俱有欲相應念,愛樂結縛,遲觀速滅。烏陀夷!猶如鐵丸、鐵犁43,意日火燒,或有人著二三渧44水,渧遲不續,水便速盡。烏陀夷!如是比丘行捨,彼行捨已,或時意忘,俱有欲相應念,愛樂結縛,遲觀速滅。烏陀夷!我說亦是縛,不說解脫。所以者何?諸45結不善。烏陀夷!結不善故,我說是縛,不說解脫。
「烏陀夷!俱在苦根,遊行無生死,於無上愛盡,善心解脫。烏陀夷!我說解脫,不說是縛,所以者何?諸結已盡。烏陀夷!諸結盡故,我說解脫,不說是縛。烏陀夷!有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於彼則不可修。烏陀夷!有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 ,我說於彼則可修也。烏陀夷!云何有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於彼不可修耶?若因五欲生樂生善者,是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於彼則不可修。
「烏陀夷!云何有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 ,我說於彼則可修耶?烏陀夷!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是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 ,我說於彼則可修也。烏陀夷!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聖說是移動46。此中何等聖說移動?此中有覺、有觀,是聖說移動。此中何等聖說移動?烏陀夷!比丘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此中何等聖說移動?若此得喜,是聖說移動。此中何等聖說移動?烏陀夷!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47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48,得第三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此中何等聖說移動?若此說移動心樂,是聖說移動。此中何等聖說不移動?烏陀夷!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聖說不移動。
「烏陀夷!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烏陀夷!我說此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49。此中何等過度?烏陀夷!比丘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謂此中過度。烏陀夷!我說此亦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此中何等過度?烏陀夷!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謂此中過度。烏陀夷!我說此亦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此中何等過度?烏陀夷!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此中過度。烏陀夷!我說此亦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
「此中何等過度?烏陀夷!比丘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50,不念若干想51,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此中過度。烏陀夷!我說此亦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此中何等過度?烏陀夷!比丘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此中過度。烏陀夷!我說此亦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此中何等過度?烏陀夷!比丘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有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此中過度。烏陀夷!我說此亦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此中何等過度?烏陀夷!比丘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此中過度。烏陀度!我說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亦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烏陀夷!頗有一結,或多或少久住者,我說不得無,不得斷,不得過度,謂我說不斷耶52?」
尊者烏陀夷白曰:「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烏陀夷!汝不爾如彼癡人。彼愚癡人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不斷此,彼但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復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是故彼癡人所縛極堅極牢,轉增轉急,不可斷絕,不得解脫。烏陀夷!若有族姓子我為其說:『汝等斷此。』彼不作是說:『此是小事,何足斷之?而今世尊今教我斷此,善逝令我絕此。』亦不如是說:『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彼便斷此,彼不於我生不可、不忍,及餘比丘善護持戒者,亦不為彼生不可、不忍。烏陀夷!是故彼族姓子所縛不堅不牢,不轉增急,而可斷絕,則得解脫。」
佛說如是,尊者烏陀夷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加樓烏陀夷經第一竟53(四千四百六十七字54)
(一九三)中阿含55後大品牟犁破群那經56第二(第五後誦57)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牟犁破群那58與比丘尼數共集會,若有人向牟犁破群那比丘道說59比丘尼者,彼聞已,便瞋恚憎嫉,乃至鬪諍;若有人向諸比丘尼道說牟犁破群那比丘者,諸比丘尼聞已,便瞋恚憎嫉,乃至鬪諍。
眾多比丘聞已,便往詣佛,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牟犁60破群那比丘與比丘尼數共集會,若有人向牟犁破群那比丘道說比丘尼者,彼聞已,便瞋恚憎嫉,乃至鬪諍;若有人向諸比丘尼道說牟犁破群那比丘者,諸比丘尼聞已,便瞋恚習嫉,乃至鬪諍。」
世尊聞已,告一比丘:「汝往牟犁破群那比丘所,而語之曰:『世尊呼汝。』」
一比丘聞已,唯然世尊,即從座61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至牟犁破群那比丘所,而語之曰:「世尊呼汝。」牟犁破群那聞已,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
世尊告曰:「破群那!汝實與比丘尼數共集會,若有人向汝道說比丘尼者,汝聞已,便瞋62恚憎嫉,乃至鬪諍;若有人向諸比丘尼道說汝者,諸比丘尼聞已,便瞋恚憎嫉,乃至鬪諍。破群那!汝實如是耶?」
破群那答曰:「實爾,世尊!」
世尊復問曰:「破群那!汝非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耶?」
破群那答曰:「唯然,世尊!」
世尊告曰:「破群那!是以汝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應當學:若有欲有念依家,斷是;若有欲有念依於無欲,是習是修,是廣布也。破群那!汝當如是學63!」
爾時,世尊問諸比丘曰:「汝等非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耶?」
諸比丘答曰:「唯然,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是以汝等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應當學:若有欲有念依家,斷是;若有欲有念依於無欲,是習是修,是廣布也,汝等當如是學!昔時我曾告諸比丘:『汝等!若有比丘多所知識,若有比丘少所知識,彼一切盡學一坐食64,學一坐食已,無為無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強,安隱快樂。』彼諸比丘多所知識及少知識,盡學一坐食,學一坐食已,無為無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強,安隱快樂,彼諸比丘可於我心,我亦不多教訶65,諸比丘因此生念向法次法66。
「猶如馬車,御者乘之,左手執轡,右手執策,隨八道行,任67意所至68,如是諸比丘可於我心,我亦不多教訶,諸比丘因此生念向法次法。猶如良地有娑羅樹林,彼治林者,聰明黠慧而不懈怠,彼隨時治娑羅樹根,數數鋤糞,以水溉灌,高者掘下,下者填滿。若邊生惡草,薅69除棄之;若並生曲戾惡不直者,拔根著外;若枝生橫曲,則落治之;若近70邊新生調直好71者,便隨時治。數數鋤糞,以水溉灌,如是彼良地娑羅樹林轉轉茂盛,如是諸比丘可於我心,我亦不多教訶。我72不說彼善語恭順,謂因衣鉢、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故。所以者何?彼比丘若不得是還不善語恭順,成就不善語恭順法。
「若有比丘為遠離、依遠離、住遠離,善語恭順,成就善語恭順法者,我說彼善語恭順。所以者何?或有一善護善逝73行者,謂因他無74惡語言也。若他不惡語言者,便不瞋恚,亦不憎嫉,不憂纏住,不憎瞋恚,不發露惡。彼諸比丘見已,便作是念:此賢者忍辱溫和堪耐,善制善定善息。若他惡語言者,便瞋恚憎嫉,而憂纏住憎恚發惡。彼諸比丘見已,便作是念:此賢者惡性急弊麁獷75,不定不制不息。所以者何?
「比丘!昔時有居士婦,名鞞陀提76,極大富樂,多有錢財,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封戶、食邑、米穀豐饒,及若干種諸生活具。爾時,居士婦鞞陀提如是大有名稱,流布諸方:居士婦鞞陀提忍辱堪耐溫和,善制善定善息。爾時,居士婦鞞陀提有婢名黑77,本侍者,有妙善言,少多行善。彼黑鞞作是念:我大家居士婦鞞陀提如是有大名稱,流布諸方:居士婦鞞陀提忍辱堪耐溫和,善制善定善息。我今寧可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為實瞋、為實不瞋耶?
「於是,黑婢臥不早起,夫人呼曰:『黑婢!何不早起耶?』黑婢聞已,便作是念:我大家居士婦鞞陀提實瞋,非不瞋也,但因我善能料理家業、善經營、善持故,令78我大家居士婦鞞79陀提如是有極大名稱,流布諸方:居士婦鞞陀提忍辱堪耐溫和,善制善定善息。我今寧可復更大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為實瞋、為實不瞋耶?
「於是,黑婢臥極晚不起,夫人呼曰:『黑婢!何以極晚不起耶?』黑婢聞已,作是念:我大家居士婦鞞陀提實瞋,非不瞋也,但因我善能料理家業、善經營、善持故,令80我大家居士婦鞞陀提如是有極大名稱,流布諸方:居士婦鞞陀提忍辱堪耐溫和,善制善定善息耳!我今寧可復更極大試大家居士婦鞞陀提,為實瞋、為實不瞋耶?
「於是,黑婢臥至晡時乃起,夫人呼曰:『黑婢!何以乃至哺時起?既不自作,亦不教作?此黑婢不隨我教!此黑婢輕慢於我!』便大瞋恚而生憎嫉,額三脈起,皺面自往,閉戶下關,手執大杖以打其頭,頭破血流。於是,黑婢頭破血流,便出語比鄰81,訟聲紛紜,多所道說:『尊等!見是忍辱行人堪耐溫和,善制善定善息行耶?罵我曰:黑婢!何以乃至晡時起?既不自作,亦不教作?此黑婢不隨我教!此黑婢輕慢於我!便大瞋恚而生憎嫉,額三脈起,皺面自來,閉戶下關,手執大杖以打我頭,頭破血流。』爾時,居士婦鞞陀提如是便有極大惡名,流布諸方:居士婦鞞陀提惡性急弊麁獷,不定不制不息。
「如是,或有一善護善逝行者82,謂因他無惡語言也。若他不惡語言者,便不瞋恚,亦不憎嫉,不憂纏住,不增83瞋恚,不發露惡。彼諸比丘見已,便作是念:此賢者忍辱溫和堪耐,善制善定善息。若他惡語言者,便瞋恚憎嫉而憂纏住,憎恚發惡。彼諸比丘見已,便作是念:此賢者惡性急弊麁獷,不定不制不息。
「復次,有五言道84,若他說者,或時或非時,或真或非85真,或軟或堅,或慈或恚,或有義或無義。汝等!此五言道,若他說時或心變易者,或口惡言者,我說汝等因此必衰,汝等當學此五言道!若他說時,心不變易,口無惡言,向怨家人緣彼起慈愍心,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汝等當學如是!猶如有人持大鏵鍬來,而作是語:『我能令此大地,使作非地。』彼便處處掘復掘,唾溺86汙之。說惡語者87,作如是說,令大88地非地,於意云何?彼人以此方便,能令大地作非地耶?」
諸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皮大地甚深極廣而不可量,是故彼人以此方便,不能令此大地使作非地。世尊!但使彼人唐自疲勞也。」
「如是此五言道,若他說者,或時或非時,或真或不真,或軟或堅,或慈或恚,或有義或無義。汝等!此五言道,若他說時或心變易者,或口惡言者,我說汝等因此必衰,汝等當學此五言道!若他說時,心不變易,口無惡言,向言說者,緣彼起慈愍心,心行如地,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汝等當學如是!猶如有人持大草炬,作如是語:『我以此草炬,用熱恒伽水89,令作沸湯。』於意云何?彼人以此方便,能令恒伽水熱作沸湯耶?」
諸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彼恒伽水甚深極廣,不可度量,是故彼人以此方便,不能令恒伽水熱使作沸湯。世尊!但使彼人唐自疲勞也。」
「如是此五言道,若他說者,或時或非時,或真90或不真91,或軟或堅,或慈或恚,或有義或無義。汝等!此五言道,若他說時,或心變易者,或口惡言者,我說汝等因此必衰,汝等當學此五言道!若他說時,心不變易,口無惡言,向言說者,緣彼起慈愍心,心行如恒伽水,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汝等當學如是!猶如畫師、畫師弟子,持種種彩92來,彼作是說:『我於此虛空畫作形像,以彩莊93染。』於意云何?彼畫師、畫師弟子以此方便,寧能於虛空畫作形像,以彩莊染耶?」
諸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此虛空非色,不可見無對,是故彼畫師、畫師弟子以此方便,不能於虛空畫作形像,以彩莊染。世尊!但使彼畫師、畫師弟子唐自疲勞也。」
「如是此五言道,若他說者,或時或非時,或真或不真,或軟或堅,或慈或恚,或有義或無義。汝等!此五言道,若他說時,或心變易者,或口惡言者,我說汝等因此必衰,汝等當學此五言道!若他說時,心不變易,口無惡言,向言說者,緣彼起慈愍心,心行如虛空,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汝等當學如是!猶如貓皮囊柔治極軟,除????94聲,無????聲,彼或有人以手拳95扠,石擲杖打,或以刀斫,或撲著地,於意云何?彼貓皮囊柔治極軟,除????聲,無????聲,彼寧復有????聲耶?」
諸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彼貓皮囊柔治極軟,除????聲,無????聲,是故無復有????聲。」
「如是,諸比丘!若有他人拳扠石擲,杖打刀斫。汝等若為他人拳扠石擲,杖打刀斫時,或心變易者,或口惡言者,我說汝等因此必衰,汝等當學!若為他人拳扠石擲,杖打刀斫時,心不變易,口不惡言,向捶打人緣彼起慈愍心,心行如貓皮囊,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汝等當學如是!若有賊來,以利鋸刀節節解截,汝等若有賊來,以利鋸刀節節解截時,或心變易者,或口惡言者,我說汝等因此必衰,汝等當學!若有賊來,以利鋸刀,節節解截,心不變易,口無惡言向割截人,緣彼起慈愍心,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汝等當學如是!
於是,世尊歎諸比丘曰:「善哉!善哉!汝等當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汝等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已,汝等頗見他不愛惡語言向我,我聞已,不堪耐耶?」
諸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復歎諸比丘曰:「善哉!善哉!汝等當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汝等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已,若汝遊東方,必得安樂,無眾苦患;若遊南方、西方、北方者,必得安樂,無眾苦患。善哉!善哉!汝等當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汝等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已,我尚不說汝諸善法住,況說衰退?但當晝夜增長善法而不衰退。善哉!善哉!,汝等當96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汝等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已,於二果中必得其一,或於現世得97究竟智,或復有餘得阿那含。」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牟犁98破群那經第二竟99(三千三百五十八字100)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七千八百二十五字101)
1「後大品」,麗本作「大品」,今依據明本改作「後大品」。
2「十六」,麗本作「二」,今依據明本改作「十六」。
3「犁」,麗本作「梨」,今依據一九三經牟犁破群那經改作「犁」。
4「具」,麗本作「貝」,今依據明本改作「具」。
5「吒」,大正本作「叱」。
6「嗏」,麗本作「」,今依據明本作作「嗏」。
7宋、元、明三本均無「中阿含」三字。
8「後大品」,麗本作「大品」,今參考本頁注1改作「後大品」。
9本經敘說烏陀夷念世尊恩深,讚斷過中食,佛為印可,並深訶不順此戒而謂為小事者,猶如癡蠅。中部(M.66.Latukikopamasuttam 鶉喻經)。
10鴦伽(Anga)(巴),巴利本作 Anguttarapd(鴦掘多羅)。
11阿惒那(Apana)(巴),邑名。
12揵若(Keniya)(巴),為結鬘外道之精舍名。
13「惒」,聖本作「和」。
14「檀」,元、明二本均作「壇」。
15「晝經行」,巴利本作 divavihara 其意為「晝住」,即飯後休息。
16烏陀夷(Udayin=Kalodayi )(巴),善能勸導、福度人民第一比丘。
17「於」,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彼」。
18「跏」,元本作「加」。
19「靜」,麗本作「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20「燕」,宋、元、明三本均作「宴」。
21「於我除」,元、明二本均作「除於我」。
22「過中食」,巴利本作 diva vikalabhojanam(日中之非時食),謂正午之後之用食。
23「夜食」,巴利本作 rattim vikalabhojanam(夜間非時食)。
24「往」,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住」。
25「昔一比丘」,巴利本作 aham(我)。
26鬼(pisaca)(巴),音譯為毘舍闍,即惡鬼、食人鬼。
27「娠」,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身」。
28「子」,聖本作「生」。
29「咄」,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咄」。
30「此大沙門不能消食」,巴利本作 adhisallikhat'evayam samano 其意為:此沙門過度消減﹝欲及欲之對象物﹞。
31「於我生不可、不忍」,巴利本作 Mayi appaccayam upatthapenti 其意為:對我懷著不滿﹝之意﹞。
32「烏陀夷」三字之上,宋、元二本均有一「為」字。
33「涕」,元、明二本均作「洟」。
34「猶如有蠅……或苦或死」,巴利本(M.vol.1,p.449)作 yena sa latukika sakunika putilataya bandhanena baddha tatth'eva vadham va bandham va maranam va agameti.(彼鶉、小烏如果以腐朽之蔓草、縛物所縛的話,那麼唯有招來殺害、束縛或死亡。)
35「何」,元本作「可」。
36摩訶能伽(mahanaga)(巴),指大象。巴利本作 ranno naga (王之象)。
37「努」,麗本作「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努」。
38麗本無「不」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39「止」,麗本作「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止」。
40「絕」,宋、元、明三本均作「除」。
41「和調」,宋、元、明三本均作「調和」。
42宋、元、明三本均無「彼」字。
43「犁」,聖本作「梨」。
44「渧」,聖本作「??」。
45「諸」,宋本作「謂」。
46「聖說是移動」,巴利本作 Idam kho aham Udayi injitasmim vadami(烏陀夷!我說此是在移動中。)
47「覺」,宋、元、明三本均作「體」。
48「空」,麗本作「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空」。
49「烏陀夷!我說此不得無……不得過度」,巴利本作 Idam kho aham Udayi analan ti vadami,pajahathati vadami,samatikkamathati vadami (烏陀夷!我說:此不完全。我說:捨棄叭!我說:超過去吧!)。
50有對想(patighasanna)(巴),想,此處是動詞;有對,即障礙之義,與「無對」相對稱。「對」,聖本作「礙」。
51「若干想」,巴利本作 nanattasnna (種種想)。
52「烏陀夷!頗有一結……我說不斷耶?」巴利本作 Passasi no tvamUdayi tam samyojanam anum vathulam va yassaham no pahanam vadamiti.(烏陀夷!你曾經看過我對於細或粗的結,不說捨棄否?)結,煩惱之異名。
53明本無「加樓陀夷經第一竟」九字。
54「四千四百六十七字」,宋、元二本均作「四千四百六十四字」,明本與聖本無此八字。聖本於「字」後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55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56本經敘說世尊教誡 牟犁破群那比丘事。牟犁破群那比丘常與比丘尼共集會,若有人向牟犁破群那比丘道說比丘尼者,即起瞋恚憎嫉乃至鬪諍;若有人向比丘尼提起亦然。佛聞知乃訶破群那,教說出家當學事:(一)學一坐食,(二(學善語恭順,(三)學五言道,成就四無量心。(五)受捶打、石擲、刀害,亦得學忍辱堪耐,不惡語言。中部(M.21.Kakacupamasuttam 鋸喻經)、增一阿含經禮三寶品第八經(大二﹒八一二下)。
57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58牟梨破群那(Moliyaphagguna)(巴),增一阿含禮三寶品第八經(大二﹒八一二下)作「茂羅破群」。
59「道說」,巴利本作 avannam bhasati(說不名譽),即誹謗。
60「犁」,聖本作梨」,「大正本亦作「梨」。
61「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62「瞋」,麗本作「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瞋」。
63「破群那!是以汝至信……汝當如是學」,巴利本 (M.vol.1,p.123)作:破群那!你是良家之子,以淨信從在家、出家,成為出家行者,果真與諸比丘尼有過度的交際接觸是不適當的。因此,破群那!在此,如果有任何人在你的面前說諸比丘尼的不名譽﹝事﹞,那時,你也應當捨棄那些依於在家的(世俗的)意欲、依於在家的思惟。破群那!那時,你也應當如此學:我的心當不變,也不發出惡語,當有憐愍心與慈心,無瞋心。
64一坐食(ekasana-bhojana)(巴),謂未曾起座或移座之一席飯。
65「訶」,聖本作「呵」。
66「諸比丘因此生念向法次法」,巴利本作 satuppadakaraniyam eva me bhikkhave tesu bhikkhusu ahosi.其意為:諸比丘!對於這些比丘,只需要我喚起﹝其﹞正念而已。
67「任」,麗本作「在」,今依據明本改作「任」。
68「任意所至」,巴利本作 yenicchakam yadicchakam sareyya pipaccasareyya pi.其意為:任意地使﹝其﹞往還。
69「薅」,宋本作「芸」,元、明二本均作「茠」,聖本作「撓」。薅,拔去田草。
70「近」,元本作「逝」。
71調直好:使之挺直不彎曲。
72「我」字之上,麗本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73「逝」,元、明二本與聖本均作「遊」。
74「無」,聖本作「方」。
75「獷」,聖本作「」。
76鞞陀提(Vedehika)(巴),居士婦名。
77黑(Kali)(巴),婢名。
78「令」,聖本作「今」。
79「鞞」,大正本作「婢」。
80「令」,宋、元、明三本均作「今」。
81「鄰」,聖本作「憐」。
82「一善護善逝行者」,巴利本作 ekacco bhikku(一比丘)。
83「增」,聖本作「憎」。
84「五言道」,巴利本作 panca ime … vacanapatha 其意為:有此五﹝種﹞語路(講法)。「五」,麗本作「互」,今依據元、明、聖本及巴利本改作「五」。
85「非」,聖本作「不」。
86「溺」,宋、元、明三本均作「尿」。
87「者」,麗本作「言」,今依據頻伽藏改作「者」。大正本亦作「者」。
88「大」,宋、元、明三本均作「非」。
89恒伽水(Ganga)(巴),即恒河。
90「真」,麗本作「嗔」,今依據磧砂藏與聖本改作「真」。
91「真」,麗本作「嗔」,今依據磧砂藏改作「真」。大正本作「瞋」。
92「彩」,聖本作「釆」。
93「莊」,明本作「??」,聖本作「??」。
94「????」,麗本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依一切經音義,「??」為車之破聲,「??」為瓦之破聲。
95「拳」,聖本作「擁」。
96宋、元、明三本均無「當」字。
97「得」,宋、元、明三本均作「間」。
98「犁」,大正本作「梨」。
99明本無「牟犁破群那經第二竟」九字。
100明本與聖本均無「三千三百五十八字」八字,宋、元二本均作「三千三百五十六字」。
101明本與聖本均無「七千八百二十五字」八字,宋、元二本均作「七千八百二十字」七字。「字」字之下。聖本有「無量明佛無量炎佛無量光佛」十二字與「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