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1長阿含經卷第

後秦弘始年2佛陀耶舍竺佛念

七)第3清淨4

如是我聞
一時迦維衛國緬祇5優婆塞林中,與大比丘6百五十人俱。
時,有沙彌7周那8波波9國,安居10已,執持衣缽,漸詣迦維羅衛緬祇園中,至阿難所,禮足,於面立,白阿難言:「波波乾子,終未久,其諸弟子分為分。各共諍訟。面毀罵,下,迭相求短,競其知見:『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正,汝為邪見。以前著後,以後著前,顛倒錯亂,有法則。我所為妙,汝所言非,汝所疑,當諮問我。』大德阿難!時,彼國人民事乾者,聞諍訟已,患心。」
阿難周那沙彌曰:「我等有言欲啟世尊。今共汝往,宣啟此事。若世尊所戒敕,當共奉行。」
爾時沙彌周那阿難語已,即共詣世尊禮足,在面立。爾時阿難世尊曰:「此沙彌周那波波安居已,執持衣缽,漸來至此,禮我足,語我言:『波波國有乾子,終未久,其諸弟子分為分,各共諍訟,面毀罵,下,迭相求短,競其知見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正,汝為邪見。以前著後,以後著前,顛倒錯亂,有法則。我所言是,汝所言非,汝所疑,當諮問我。時,彼國人11民事乾者,聞諍訟已,患心。』」
世尊周那沙彌曰:「如是周那!彼非法不足聽聞,此非三耶三佛12所說,猶如朽塔可汙1314。彼雖師,盡懷邪見15;雖復有法,盡不正,不足聽採,不能出要16,非是三耶三佛所說,猶如故塔不可汙也。彼諸弟子不順其法,捨彼異見17,行於正見周那人來語彼弟子:『諸賢!汝師正,當於中行。何以捨離?』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則失道,獲無量罪。所以者何?彼雖有法,然不18故。周那!若邪見,其法真正,善可聽採,能得出要,三耶三佛所說,譬如新塔易可汙色。然諸弟子於此法中,不能修,不能成就,捨平等道,邪見人來語彼弟子:『諸賢!汝師正,當於中行,何以捨離,放於邪見?』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則19,獲無量福。所以者何?其法真正。」
佛告周那:「彼雖師,然懷邪見;雖復有法,盡不正,不足聽採,不能出要,非三耶三佛所說,猶如朽塔不可汙色。彼諸弟子法法成就隨順其行20,起諸邪見周那人來21語其弟子言:『汝師正,汝所行是,今所修行勤如是,應於現法22成就道果。』彼諸弟子受其言者,則失道,獲無量罪。所以者何?以不真故。周那!若邪見,其法真正,善可聽採,能得出要,三耶三佛所說,譬如新塔易為汙色。又其弟子法法成就隨順修行而生正見人來語其弟子言:『汝師正,汝所行是,今所修行勤如是,應於現法成就道果。』彼諸弟子受其言,正見,獲無量福。所以者何?法真正故。
周那!或有導師出世,使弟子生憂;或有導師出世,使弟子憂。云何導師出世,使弟子生憂?周那導師出世間成道未久,其法具足,梵行清淨如實真要而不布現,然彼導師速取滅度,其諸弟子不得修行,皆愁憂言:『師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淨梵行具足如實真要,竟不布現,而今導師便速滅度我等弟子不得修行。』是為導師出世弟子愁憂,云何導師出世弟子23憂?謂導師出世,其法清淨梵行具足如實真要而廣流布,然後導師方取滅度,其諸弟子得修行,不懷憂言:『師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淨,梵林具足如實真要而廣24布現,然後25導師方取26滅度,使我弟子27得修行。』如是周那導師出世弟子憂。」
佛告周那:「此支成就梵行28,謂導師出世出家未久,名聞未廣,是謂梵行支不具足29周那導師出世出家既久,名聞廣遠,是謂梵行支具足滿。周那導師出世出家既久,名聞亦廣,而諸弟子未受訓誨,未具梵行,未至30,未獲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說異論起不能如法而往滅之,未能變化成神通31,是為32梵行支不具足周那導師出世出家既久,名聞亦廣,而諸弟子受教訓,梵行具足,至安隱處,已獲己利,又能受法分別演說異論起能如法滅,變化具足神通證,是為梵行支具足滿。
周那導師出世出家亦久,名聞亦廣,諸比丘尼未受訓誨,未安至處,未獲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說異論起不能以法如實除滅,未能變化成神通證,是為梵行支未具足周那導師出世出家亦久,名聞亦廣,諸比丘尼受教訓,梵行具足,至安隱處,已獲己利,復能受法分別演說異論起能如法滅,變化具足神通證,是為梵行支具足滿。周那!諸優婆塞優婆夷廣修梵行,……乃至變化具足神通證,亦復如是
周那!若導師在世名聞利養損減,則梵行支不具足滿。若導師在世名聞利養,皆悉具足損減,則梵行支為具足滿。若導師在世名聞利養,皆悉具足,而諸比丘名聞利養,不能具足,是為梵行支不具足。若導師在世名聞利養具足損,諸比丘眾亦復具足,則梵行支為具足滿;比丘尼眾亦復如是
周那!我出家久,名聞廣遠,我諸比丘受教33,到安隱處,自獲己利,復能受法為人說法34異論起能如法滅,變化具足神通證,諸比、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亦如是周那!我以廣流布梵行,……乃至變化具足神通證。周那一切世間所有導師不見有得名聞利養如我如來至真等正覺者也。周那!諸世間所有徒眾不見名聞利養如我眾也。周那正說者,當言不可見35云何不可見?一切梵行清淨具足,宣示布現,是名不可見。」
爾時世尊告諸36比丘:「鬱頭藍37大眾中而是說:『有見不見云何不見?如刀可見,刃不可見38。』諸比丘!彼子乃引凡夫識之言以為譬喻如是周那正說者,當言不見云何不見?汝當正39說言:『一切梵行清淨具足,宣示流布,是40不可見41。』周那!彼相續法具足而可行,不相續法具足而不可得周那諸法中梵行,酪酥42醍醐4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是法躬自作證,謂四念處、四神足、四意斷、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汝等盡共和合,勿生諍訟一師受,水乳;於如來正法熾然,快得安樂。得44安樂已,比丘說法中有是言:『彼所說句不正義理不正。』比丘聞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當語彼比丘言:『云何,諸賢!我句如是,汝句如是;我義如是,汝義如是。何者為勝?何者為負?』若彼比丘報言:『我句如是,我義如是;汝句如是,汝義如是;汝句亦勝。汝義亦勝』彼比丘說此,亦不得非,亦不得是,當諫彼比丘,當呵當止,當共推求,如是盡共和合,勿生諍訟一師45受,46乳;於如來正法熾然,快得安樂
「得安樂已,比丘說法中有比丘是言:『彼所說句不正,義正47。』比丘聞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當語彼比丘48:『云何比丘!我句如是,汝句如是。何者為是?何者為非?』若彼比丘報言:『我句如是,汝句如是,汝句亦勝。』彼比丘說此,亦不得言是,不得言非,當諫彼比丘,當呵當止,當共推求,如是盡共和合,勿生諍訟一師受,水乳;於如來正法熾然,快得安樂
「得安樂已,比丘說法中有比丘是言:『彼所說句正,不正。』比丘聞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當語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義如是,汝義如是。何者為是49?何者為非?』若彼報言:『我義如是,汝義如是,汝義亦50勝。』彼比丘說此已,亦不得言是,亦不得言非,當諫彼比丘,當呵當正,當共推求,如是比丘盡共和合,勿生諍訟一師受,水乳;於如來正法熾然,快得安樂
「得安樂已,比丘說法中有比丘如是言:『彼所說句正,義正。』比丘聞已,不得言非,當稱讚彼言:『汝所言是,汝所言是。』是故,比丘!於十二部經證,廣流布,一曰實經,二曰祇夜經,三曰受記經,四曰偈經,五曰法句經,六曰相應經,七曰本緣經,八曰天本經,九曰廣經,十曰未曾有經一曰譬喻經二曰大教經,善受持稱量觀察廣演51分布。
「諸比丘我所制衣,若間衣,長者衣、粗賤衣;此衣足障寒暑、蚊虻,足蔽四體。諸比丘!我所制食,若乞食,若居士食;此食自足,若身苦惱,眾患切已,恐遂至死,故聽此食,知足而已52。諸比丘我所處,若在樹下,若在露地,若在房內,若樓閣上,若在窟內53,若在種種處;此處自足,為障寒暑、風雨、蚊虻,下至閑靜懈息之處。諸比丘我所制藥,若小便54酥油蜜、黑蜜;此藥自足,若生苦惱,眾患切已,恐遂至死,故聽此藥。」
言:「或有外道梵志是語:『沙門釋子55以眾自娛。』此言,當如是報:『汝等莫作此言,謂沙門釋子以眾自娛。』所以者何?自娛,如來呵責自娛,如來稱譽。若外道梵志問言:『何自娛,瞿曇呵責?』設此語,汝等當報:『五欲56功德,可愛可樂,人所貪著云何為五?眼知色,可愛可樂,人所貪著。耳聲、鼻57知香、舌知味、身知觸,可愛可樂,人所貪著。諸賢!猶58五欲緣生喜樂,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之所呵責也。猶如眾生,自以為樂,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之所呵責。猶如人私竊偷盜,自以為樂,此為如來之所呵責。猶如人犯於梵行,自以為樂,此是如來之所呵責。猶如妄語,自以為樂,此是如來之所呵責。猶如人放蕩自恣,此是如來之所呵責。猶如人行外苦行,非是如來正行,自以為樂,此是如來之所呵責。』
「諸比丘呵責五欲功德,人所貪著云何為五59?眼知色,可愛可樂,人所貪著。耳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可愛可樂,人所貪著此諸樂。沙門釋子此樂。猶如眾生,以此為樂,沙門釋子此樂。猶如人公為盜賊,自以為樂,沙門釋子如是樂。猶如人犯於梵行,自以為樂,沙門釋子如是樂。猶如妄語,自以為樂。沙門釋子如是樂。猶如人放蕩自恣,自以為樂,沙門釋子如是樂。猶如人行外苦行,自以為樂,沙門釋子如是樂。
「若外道梵志如是問:『何自娛,沙門瞿曇之所稱譽?』諸比丘!彼此言,汝等當答彼言:『諸賢!有五欲功德,可愛可樂,人所貪著云何為五?眼知色,……乃至身知觸60,可愛可樂,人所貪著,諸賢!五俗因緣生樂,當速除滅。猶如眾生,自以為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人公為盜賊,自以為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人犯於梵行,自以為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人故為妄語,自以為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人放蕩自恣,自以為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人行外苦行,自以為樂;如是樂,應速除滅。猶如人去貪欲惡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如是樂者,所稱譽。猶如人滅於覺、觀,內喜、一心覺、無觀,生喜、樂,入第二禪如是樂者,所稱譽。猶如人除喜入捨,自知身樂,賢聖所求護念一心,入第三禪如是樂者,所稱譽。盡,憂、喜先滅,不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如是樂者,所稱譽。』
外道梵志如是問:『汝等於此樂中求幾果功德?』應答彼言:『此樂當有七果功德61云何為七?於現法中,得成道證;正使62不成,臨終時,當成道證;若臨終復不成者,當盡五下結,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尼吒般涅槃63。諸賢!是為此有七功德。諸賢!比丘學地64,求安隱處,未除五蓋云何為五?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65戲蓋、疑蓋。彼學比丘方欲求,求安隱處,未滅五蓋,於四念處不能精勤,於七覺不能修,人法賢聖智慧增上66欲知欲見者無有是處。諸賢!學地比丘求,求安隱處,能滅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戲蓋、疑蓋,於四念67處又能精勤,於七覺如實修行人法賢聖智慧增上欲知欲見68者,則是處。諸賢!比丘漏盡阿羅漢69所作已辦,捨於重擔,自獲己利諸有結使70正智解脫71,不為九事云何為九?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語,五者不捨道,六者不隨欲,七者不隨恚,八者不隨怖,九者不隨癡。諸賢!是為漏盡阿羅漢所作已辦,捨於重擔,自獲己利諸有結,正智解脫72遠離九事。』
「或有外道梵志是說言:『沙門釋子住法。』應報彼言:『諸賢!莫是說:沙門釋子住法。所以者何?沙門釋子,其法常住,不可轉,譬如門閫73常住不動沙門釋子亦復如是,其法常住,有移動。』或有外道梵志是說言:『沙門瞿曇盡知過去世事,不知未來事。』彼比丘、彼梵志異,智觀亦異,所言虛妄如來於彼過去事,若在目前,知見;於未來世道智74過去世虛妄不實,不足喜樂利益,佛則不記;或過去有實喜樂利益,佛亦不記;若過去有實、可樂,而無利益,佛亦不記;若過去有實、可樂,利益如來盡知然後記之。未來現在,亦復如是如來過去未來現在應時語實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75虛也。佛於初夜成最正覺末後夜,於其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復次,如來所說事,事所說,故名如來。以何等義,等正覺所知見、所滅、所76覺,佛盡覺知,故等正覺
「或有77外道梵志如是說:『世間常存,此為實,餘者虛妄。』或復說言:『此世無常此為實,餘者虛妄。』或復有言:『世間常無常此為實,餘者虛妄。』或復78有言:『此世間非有常非無常此為實,餘者虛妄。』或復有言:『此世間有邊此為實,餘者79虛妄。』或復80有言:『世間無邊此為實,餘者虛妄。』或復有言:『世間有邊無邊此為實,餘者虛妄。』或復有言:『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為實,餘者虛妄。』或復有言:『是命是身,此實餘虛。』或復有言:『非命非身,此實餘虛。』或復有言:『命身異,此實餘虛。』或復有言:『非異命非身,此實餘虛。』或復有言:『如來81終,此實餘虛。』或復有言:『如來不終,此實餘虛。』或復有言:』如來不終,此實餘虛。』或復有言:『如來非終非不終,此實餘虛。』諸有此見,名本生本見,今為汝記,謂:『此世常存,……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此為實,餘者虛妄,是為本見本生,為汝記之。』
「所謂『末82見末生者亦記之。』何者末見末生,我所記者?是我,從有終,此實餘虛;無色是我,從有終;亦有色無色是我,從有終;非有無色是我,從有終。我有邊,無邊我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從有終。我有樂,從有終;無樂,從有終;我有苦樂,從有終;苦樂,從有終。一想是我,從有終;種種想是我,從有終;少想是我,從有終;無量想是我,從有終,此實餘虛。是為邪見本見本生83,我之所記。
「或有沙門婆羅門如是論、如是見:『此世常存,此實餘虛;……乃至無量想是我,此實餘虛。』彼沙門婆羅門如是說、如是見:『此實,餘者虛妄。』當報彼言:『汝實作此論,云何84此世常存,此85實餘虛耶?此語者,所不許。所以者何?此諸見中各有結使,我以理推,諸沙門婆羅門中,我等者,況出過?』此諸邪見但有言耳,不中共論;……乃至無量想是我,亦復如是
「或有沙門婆羅門是說:『此世間自造。』復有沙門婆羅門言:『此世間他造。』或復有言:『自造他造。』或復有言:『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彼沙門婆羅門世間自造者。是沙門婆羅門皆因觸因緣,若離觸因而能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由六入身故生觸,由觸故生受,由受故生愛,由愛故生取,由取故生有,由有故生生,由生故有老、死、憂、悲、苦惱患陰集。六入則無觸,無觸則受,受則無愛無愛無取無取有,有則無生無生則無老、死、憂、悲、苦惱患陰集。又言此世間他造,又86言此世間自造他造,又言此世間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亦復如是。因觸而有,無觸則無。」
佛告諸比丘:「欲滅此諸邪惡見者,於四念處當修三行87云何比丘滅此諸惡,於四念處當修三行比丘內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內外身身觀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觀,亦復如是。是為滅眾惡法,於四念處,三種修行。有八解脫,云何為八?色色,初解脫有色想,外色,解脫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有對想,住處,四解脫。捨處,住處,五解脫。捨處,不用處,六解脫。捨不用處,有想無想處,七解脫滅盡定八解脫。」
爾時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即88偏露右肩89,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此法清淨微妙第一,當云何名?云何奉持?」
佛告阿難:「此經清淨,汝當清淨持之。」
爾時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一八)佛說阿含90歡喜91

如是我聞
  一時在那難陀92波波利菴婆林93,與大比丘眾千百五十人俱。
時,長老舍利弗於閑靜處,默自念言:我心決定過去未來現在沙門婆羅門智慧神足功德、道94力,有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者。時,舍利弗靜室起,往至世尊所,禮足,在面坐,白佛言:「向於靜室,默自思念:過去未來現在沙門婆羅門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有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者。」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能於前說如是語,一向受持,正師子吼95,餘沙門婆羅門無及汝者。云何舍利弗!汝能知過去諸佛心中所念,彼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脫如是解脫堂96?」
對曰:「不知。」
云何舍利弗!汝能知當來諸佛心中所念,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脫如是解脫堂不?」
答曰:「不知。」
云何舍利弗!如如來至真等正覺心中所念,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97如是解脫如是解脫堂,汝能知不?」
答曰:「不知。」
又告舍利弗:「過去未來現在如來至真等正覺心中所念98,汝不能知,何故決定是念?因何事生是念?一向堅持而師子吼,餘沙門婆羅門若聞汝言:『我決定過去未來現在沙門婆羅門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有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者。』當不信汝言。」
舍利弗白佛言:「我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心中所念,能知,佛總相法99我則能知如來說法。轉高100,說黑、白法101,緣、無緣法,照、無照法102如來所說,轉高妙,我聞法已,知一一103,於法究竟,信如來至真等正覺,信如來善可分別,信如來眾苦成就104,諸善法中。此為最上。世尊智慧無餘105神通無餘,諸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能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世尊說法有上者,謂制法106。制法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八賢聖道,是為無上制,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有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者?
世尊說法有上者,謂制諸入107。諸入者,謂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如過去如來至真等正覺亦制此入,所謂色……乃至意法;正使未來如來至真等正覺亦制此入,所謂色……乃至意法;今我如來至真等正覺亦制此入,所謂色……乃至意法。此無上能過者,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能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世尊說法有上者,謂胎。胎者,一謂亂108胎、亂住、亂出,二者不亂109入、亂住、亂出,三者不亂入、不亂住而亂出,四者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彼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者,胎之上。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能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所謂道110也。所謂道者,諸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111,隨三昧意,依欲、離、依滅盡出要法;精進、喜、猗、定、112,依欲、離、依滅盡出要。此法最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能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所謂為滅113 。滅者,謂滅遲得114俱卑陋;滅速得115,唯苦卑陋;樂滅遲得116,唯遲卑陋;樂滅速得117然不廣普,以不廣普,故名卑陋。如今如來樂滅速得,而復廣普,乃至天人神變化。」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盡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為如來無上滅。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能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謂言清淨118。言清淨者,世尊於諸沙門婆羅門,不無益虛妄之言,言不求勝,亦不朋黨,所言柔和,不失時節,言不虛發,是為言清淨。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有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謂見定119。彼見定者,謂120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觀頭至足,觀足至頭,皮膚外,但不淨髮、毛121、爪甲,肝、肺122、腸、胃、脾、腎五臟123,汗、肪、髓、腦、屎、尿、涕124、淚,臭處125不淨一可貪126,是初見定。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唯觀骨及與牙齒,是為二見定。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諸不淨骨,唯觀心識在何處住?為在今世?為在後世?今世不斷後世不斷;今世不解脫後世解脫,是為三見定。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及除骨,復重觀識;識在後世,不在今世;今世斷,後世不斷;今世解脫後世解脫,是為四見定。諸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諸不淨及除骨,復重觀識;不在今世,不在後世俱斷,俱解脫,是為五見定。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謂說常法127。常法者,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憶識世間128十成劫敗劫129,彼是言:『世間常存,此為真實,餘者虛妄。所以者何?由我憶識,故知成劫敗劫130,其餘過去我所不知,未來成敗亦不知。』此人朝暮以無智說言:『世間常存,此為實,餘者為虛。』是為初常法。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憶識四十成功劫敗劫,彼是言:『此世間常,此為真實,餘者虛妄。所以者何?以我憶識故知成劫敗劫,我復能過是,知131過去成劫敗劫,不知未來劫之成敗。』此說知始,不說知終,此人朝暮以無智說言:『世間常存,真實,餘者虛妄。』此是二常法。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憶識八十成劫敗劫,彼言:『此世間常,餘者虛妄。所以者何?以我憶識故知有成劫敗劫,復過是知過去成劫敗劫,未來劫之成敗亦悉知。』此人朝暮以無智說言:『世間常存,此為實,餘者虛妄。』是為三常存法。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能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謂觀察132觀察者,謂有沙門婆羅沙門以想133觀察心爾趣,此心爾趣。彼心作是想時,或虛或實,是為一觀察。諸沙門婆羅門不以想觀察,或聞諸天非人語,而語彼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或實或虛,是觀察。或有沙門婆羅門不以想觀察,亦不聞諸天非人語,自觀己身,又聽他言,語彼人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有實虛,是為三觀察。或有沙門婆羅門不以想觀察,亦不134諸天非人語,又不自觀他,除覺、觀135已,得定意三昧,觀察心,而語彼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如是觀察則為真實,是為四觀察。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有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所謂教誡136教誡者,或人不違教誡,盡有漏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復有,是為初教誡。或人不違教誡,盡五下結,於彼滅度不還此世,是為二教誡。或人不違教誡,三結137盡,薄淫、怒、癡,得斯陀含,還至此世而取滅度,是為三教誡。或人不違教誡,三結盡,得須陀洹,極七往返138,必成道果,不墮惡趣,是為四教誡。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有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為他說法,使戒清淨139戒清淨者,有諸沙門婆羅門140所語至誠,兩舌,常自敬肅,捐除睡眠,不懷邪諂,口不妄言,不為世人記於吉凶,不自稱所得以示於人,更141利,坐禪修智,辯才無礙專念不亂,精勤不怠。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有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謂解脫智。謂解脫智者世尊因緣思惟言:此人是須陀洹,此是斯陀含,此是阿那含,此是阿羅漢。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有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謂自宿命智142。諸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處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自憶往昔事,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成劫敗劫,如是數我於某143處生,名字如是,種、姓如是壽命如是飲食如是苦樂如是;從此生彼,從彼此,種相,自憶宿命數劫事,晝夜常念本所經歷。此是色,此是無色;此是想144,此是無想145,此是非無想146,盡憶盡知。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謂天眼智147天眼智者,諸148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觀諸眾生者、生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其所行。盡見盡知。或眾生成就惡行惡行惡行,誹謗賢聖。信倒見身壞終,墮三惡道。或眾生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謗賢聖正信行,身壞終,天人中,以天眼淨,觀諸眾生如實知見。此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如來說法有上者,謂神足149神足證者,諸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神力能變一身數身,以數身一身無礙,於虛空結跏趺坐150。猶如飛鳥,於地;猶如在水,履水地;出煙火151,如火積152燃;以手捫日月,立至梵天。若沙門婆羅門稱是神足者,當報彼言:『神足,非為不有。此神足者,卑賤153劣,凡夫所行,非是賢聖所修習。比丘於諸世間不染,捨離此已,行,斯乃賢聖神足。於喜色,亦不憎154惡,捨離此已,行,斯乃名曰賢聖神足。於諸世間愛色、不愛色155俱捨已,平等護,專念不忘,斯乃名曰堅聖神足。猶如世尊精進猛,有大智慧,知、有覺,得第一覺,故等覺156世尊今亦不樂於欲,不樂卑賤凡夫所習,亦不勞勤苦惱世尊除弊惡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如是便能除弊惡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禪、三禪、四禪,亦復如是精進猛,有大智慧,知、有覺,得第一覺,故等覺。』」
佛告舍利弗:「外道學來問汝言:『過去沙門婆羅門沙門瞿曇等不?』汝當云何答?彼復問言:『未來沙門婆羅門沙門瞿曇等不?』汝當云何答?彼復問言『現在沙門婆羅門沙門瞿曇等不?』汝當云何答?」
時,舍利弗白佛言:「設是問:『過去沙門婆羅門等不?』當答言:『有。』設157問:『未來沙門婆羅門與佛158等不?』當答言:『有。』設問:『現在沙門婆羅門等不?』當答言:『無。』
佛告舍利弗:「彼外道梵志或復問言:『汝故或言有?成言無?』汝何當云何答?」
舍利弗言:「當報彼:『過去三耶三佛如來等,未來三耶三佛如來等,我躬從聞,欲使現在159三耶三佛如來等者,無有是處。』世尊!我所聞,法順法,如是答,無答耶?」
言:「如是答,法順法,不違也。所以然者,過去三耶三佛我等未來三耶三佛我等,欲使現在出世無有是處。」
爾時尊者鬱陀夷160在世尊後執扇扇佛,佛告之曰:「鬱陀夷!汝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樂在欲。鬱陀夷!若餘沙門婆羅門於此法中能勤苦一法者,彼便當豎幡,告四遠言:『如來今者少欲知足,今如來少欲161知足如來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欲。』」
爾時尊者鬱陀夷服,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甚奇162世尊少欲知足世尊者,世尊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欲。有餘沙門婆羅門於此法中能勤苦一法者,便能豎幡,告四遠言:『世尊今者少欲知足。』舍利弗!當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數說此法,彼若於佛、法、僧,於有疑者,說此法,疑網163。」
爾時世尊舍利弗:「汝當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數說此法。所以者何?彼於佛、法、僧,於有疑者,聞汝所說,當得開解。」
對曰:「唯然世尊!」
時,舍利弗即便數為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法,以自清淨164故,故名清淨經。
爾時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一九佛說阿含大會165

如是我聞
  一時釋翅166迦維167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羅漢,復有十方神妙天皆來會,禮敬如來比丘僧。
時,四淨居天168即於天上自念言:今者,世尊釋翅迦維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盡得阿羅漢,復有十方神妙天皆來169禮敬如來比丘僧。我等今者亦可往共170世尊所,各當以偈稱讚如來
時,四淨居天猶如力士屈伸171臂頃,於彼天沒,至釋翅迦維林中。爾時,四淨居天到已,禮足,在面立。時,一淨居天即於前,以偈讚曰:
「今日大眾會,諸天神普集;
皆為法故來,欲禮無上172。」
說此偈已,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比丘見眾穢,端自防護;
如海吞流,智者諸根。」
說此173偈已,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斷刺174平愛坑175,及填無明塹176
獨遊清淨場,如善象調御177。」
說此偈已,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諸歸依佛者,不墮惡趣
人中形,受清淨身。」
爾時,四淨居天說此偈已,世尊印可,即足,遶佛三匝,忽然不現。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今者諸天集,今者諸天集,十方神妙不來此禮覲如來比丘僧。諸比丘過去如來至真等正覺亦有諸天集,如今日;當來如來至真等正覺亦有諸天集,如今日。諸比丘!今者諸天集,十方神妙不來此禮覲如來比丘僧,亦當稱彼名號178,為其說偈。比丘當知:

「諸依地山谷,隱藏見可畏;
身著純白衣,潔淨無垢179
天人聞此已,皆歸於梵天
今我稱其名,次第無錯謬。
諸天眾今來,比丘汝當知;
世間凡人智180,百不見一。
何由乃能見鬼神七萬眾?
萬鬼,猶不見一邊;
何況諸鬼神,周遍於下?」

地神有七千悅叉181干種,皆神足、形貌、色像、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時,有雪山神將六千鬼悅叉干種,皆神足、形貌、色像、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舍羅182三千鬼悅叉干種,皆神足、形貌、色像、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此萬六千鬼神悅叉干種,皆神足、形貌、色像、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
復有毗波蜜神183,住在馬國184,將五百鬼,皆神足威德。復有金毗羅185,住王舍城富羅186,將187鬼神恭敬圍遶。復有東方賴吒188天王,領乾沓和神,有大威德,有九子,盡字因陀羅,皆有神力方毗樓勒189天王,領諸龍王,有大威德,有九子,亦字因陀羅,有神力西方毗樓博叉190天王,領諸鳩槃茶鬼,有大威德,有九子,亦字因陀羅,有神力。北方天王名毗沙門191,領諸悅叉鬼,有大威德,有九子,亦字因陀羅192,有神力。此四天王世者,有大威德,身放光明,來詣迦維林中。
爾時世尊欲降其幻偽虛妄之心,故結咒曰:
「摩拘樓羅193摩拘樓羅 毗樓羅194毗樓羅 ??陀那195摩世致 延豆 延豆 波那攎196 鳴呼奴197奴主 提婆蘇暮 摩頭198多羅斯那 乾沓波 那羅主 闍沙 尸呵 無蓮陀羅 鼻波蜜多羅 樹塵陀羅 那閭尼199呵 升200浮樓 輸支婆跡201202
如是,諸王乾沓婆203204神足、形貌、色像,懷歡喜心來詣比丘眾林中。爾時世尊復結咒曰:
「阿醯 那陀瑟 那頭 毗舍離 205呵 帶叉蛇 婆提 賴吒 婆沙206耶 加207毗羅 攝波208那伽 阿陀伽摩 天提伽 羅婆陀 摩呵那伽 那伽多 陀209伽陀那伽羅闍 婆呵沙呵 叉奇提 婆提羅帝 婆提羅帝210 毗枚大跡閦 毗呵四 婆嚀 婆婆質多羅 速和尼那 求四多 婆由 那伽羅除 阿四修羅 薩帝奴 阿伽 佛陀灑 失羅嚀 婆耶 憂羅頭婆延樓 素槃 舍羅 伽類樓211
爾時世尊阿修羅而結咒曰:
祇陀 跋闍 呵諦 三物第 阿修羅 失陀 婆延地 婆三婆212四 伊弟213 阿陀 提婆地 伽黎妙 摩呵祕摩 阿修羅 陀那陀 鞞摩質兜樓 修質諦麗 婆羅呵黎 無夷連那婆 黎阿細 跋黎 弗多羅那 薩鞞 鞞樓耶那迷 薩那迷諦214 婆黎 細如 耶跋兜樓 伊呵菴婆羅三摩由伊 陀那 陀 若 比丘那 三彌涕 泥拔215
爾時世尊復為諸天而結咒曰:
提婆 萆犁醯216陛 提豫 婆由 跋樓217樓尼 世帝蘇彌 耶舍阿頭 彌多羅伽羅那移婆 218 提婆 梯與 陀舍提舍 伽予219 薩鞞 那難多羅婆跋那 伊地槃大 讎地 槃那槃大 耶舍 暮陀婆那220 陀醯揵大 比丘那 婆朱221婆尼 鞞弩 提步 舍伽利 阿醯 地 勇迷 那剎222帝隸富羅息幾大 阿陀陀羅 婆羅鞞栴223大蘇 婆尼提婆 阿陀224富羅翅支225大 蘇黎耶婆尼提婆 阿陀 蘇提耶 富羅翅大 伽陀 婆蘇因 圖攎226阿頭 釋拘 富羅大攎 叔伽 伽羅摩 羅阿大 鞞摩尼婆 鳴婆提 奇呵 波羅無呵 鞞婆227羅 微228尼 薩陀摩呵黎 彌沙阿 尼 缽讎菟229 歎奴阿 攎 餘 提舍 阿醯跋沙 賒摩 摩呵230賒摩 摩菟沙阿 摩菟??摩 乞陀 波頭灑阿 陀 摩菟 波頭灑阿 醯阿羅提婆 阿陀 黎陀夜 231 波羅 摩訶232 波羅阿陀 提婆摩 天 梯夜 差摩 兜率陀 夜摩 伽沙尼阿 尼 藍鞞 藍婆折帝 樹提 那摩伊 灑 念摩羅提 阿陀醯 波羅念彌大 阿醯 提婆233 提婆 闍蘭 提 阿奇 尸吁波234栗吒攎耶 鳴摩 浮浮 尼235 遮婆 陀暮 周陀 尼 輸豆檀236耶 菟 阿頭 邏 毗沙門伊灑237
此是六種天238爾時世尊復為六五通婆羅門239240結咒曰:
耶梨沙耶何241醯揵婆尼伽毗羅跋兜鞞地闍菟阿頭差暮薩提鴦祇鞞地牟尼阿頭閉犛242耶差伽婆呵若菟阿頭梵摩提提摩那婆鞞地牟尼阿頭拘薩梨尼攎摩闍邏鴦祇邏243野般闍244樓鳴猿頭 摩訶羅拘提244樓??246菟阿頭六閉俱薩梨樓伽陵倚伽夷羅檀醯罪247否符野福都盧梨灑先陀步阿頭248那伽否婆 呵移伽耶羅野249阿伽婆羅蔓陀菟迦牧羅野阿頭因陀羅樓迷250迦符陀攎暮伽醯阿敕傷俱卑予251阿頭醯蘭若伽否鞞梨味餘梨多他阿伽度阿醯婆好羅子252都盧多陀阿伽度斯佛離首陀253多陀阿伽度梨耶差摩羅予先阿步多陀阿伽度般闍婆予梨地翅阿254羅予多陀阿伽度摩訶羅予便被梨輸婆醯大那摩槃地苦梨羅255予阿具斯利陀那婆地阿頭翅鞞羅予256尸伊昵257彌昵摩呵羅予復258阿伽 婆利摩呵羅予俱薩梨摩提輸尸漢提苫259羅予陀羅260多他261阿伽262因頭樓阿頭摩羅予餘蘇利與鞞地提步呵鞞利四阿頭恆阿263耶樓婆羅264目遮耶暮阿夷菟阿頭一耶舍那婆差摩羅予何梨揵度餘枇度缽支餘是數波那路摩蘇羅予耶賜多由醯蘭若蘇槃那祕愁度致夜數羅舍波羅鞞陀鬱陀婆呵婆灑婆呵婆婆娑呵265貪覆賒大賒法266闍沙麗羅陀那摩般枝瘦多267哆羅268沓婆沙呵薩多提蘇鞞羅予阿醯揵瘦270比丘三彌婆尼268271
爾時,復有千五通272婆羅門如來亦為結咒。時,此世界第一273及諸梵天神通一梵童子名曰提舍274,有神力。復有十方275梵天王,各與眷屬圍遶而來。復越千世界,有大梵王276大眾在世尊所,眷屬圍遶而來。
爾時魔王277大眾在世尊所,懷毒心,即自念言:諸鬼兵往壞彼眾,圍遶盡取,不令有遺。時,即召四兵,以手拍車278,聲如霹靂279諸有見者不驚怖,放風雨、雷電、霹靂,向迦維林圍繞大眾
佛告諸比丘樂此眾者:「汝等當知,今日魔眾懷惡而來。」於是頌曰:

「汝今當敬順建立佛法
當滅此魔眾,如象壞花280281
專念放逸具足淨戒
定意自惟念282善護其志意。
若於正法中,能不放逸者;
則度老死地,永苦本
弟子聞已,勤加精進
超度於眾欲,毛不傾動。
此眾為最勝,有大智名聞
弟子猛,為眾之所敬。」

爾時諸天、神、鬼、五通仙人皆集迦維園中,見魔所為,怪未曾有佛說此法時,八萬四千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諸天、龍、鬼、神、阿修羅、迦283樓羅、陀羅、摩睺羅伽284、人與非人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

1宋、元二本均無「佛說二字
2「後秦弘始年」五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姚秦三藏法師六字
3「第」字之上,宋、元二本均有「阿含」三字。
4長部(D.29.Pasadika-Suttanta清淨經。
5緬祇(Vedhanna)(巴),城邑名。
6本無「眾」字。
7沙彌」,巴利本作samanuddesa(新學沙門)。
8周那(Cunda)(巴),又作純陀
9波波(Pava)(巴),位於王舍城附近為末羅族之都城。
10安居(vassa)(巴),印度僧眾雨期中三個月之間。聚居一處,或修行禪定。或講論,或結集絕對禁止外出。稱為安居、雨安居
11宋、元、明三本均無「人」字。
12三耶三佛(samma-sambuddha)(巴),即三藐三菩提,為遍知正等覺之意。
13「汙」,元、明二本均作「朽」。
14「猶如朽塔可汙色」,巴利本作bhinna-thupe appatisarane(如破壞之塔不可依止)。
15邪見」,巴利本作durakkhate(非正說)。
16「不能出要」,巴利本作aniyyanike(非出離)。
17「捨彼異見」,巴利本作vokkamma ca tamha dhamma vattasi(從彼法脫離而轉)。
18「不正」,巴利本作duppavedite(非正說)。
19正」,宋、元、明三本均作「正見二字
20法法成就隨順其行」,巴利本作dhammanudhamma-pat祇anna viharati(成就隨法行而住)。
21「來」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而」字。
22現法(dittha-dhamma)(巴),指現實世界
23「無」,麗本作「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24「廣」,麗本作「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廣」。
25「然後」,麗本作「而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後」。
26「方取」,麗本作「便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方取」。
27「皆」,麗本作「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皆」。
28「此支成就梵行」,巴利本作Etehi angehi samamnnagatam brahmacariyam hoti(此諸支具足的梵行)。支(anga)(巴),支分、部分。「支」,宋、元、明三本均作「枝」。
29梵行支不具足」,巴利本作 tam brahma-cariyam apar祇uram hoti ten angena(無具足梵行之條件)。
30「至處」,巴利本作Patta-yoga-kkhema(達瑜伽安隱),指至涅槃處。
31「未能變化成神通證」,巴利本作 no……vyatta……sappatihariyam dhammam desetum(不能教神變之法)。
32「為」,宋、元、明三本均作「謂」。
33「誡」,宋、元、明三本均作「戒」。
34說法」,宋、元、明三本均作「演說二字
35不可見」,巴利本作 passan na passati (正在看而看不見)。
36「諸」,宋、元、明三本均作「謂」。
37鬱頭藍子(Uddaka Ramaputta)(巴),佛陀出家時,曾跟從二仙人道,鬱頭藍子即其中位。
38「刀可見,刃不可見」,巴利本作 khurassa sadhu-nisitassa talam assa passati,dharan ca khotassa na passati(見此剃刀的銳利之面,然而不見其刃。)
39「正」字之下,麗本有一「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0「是」,宋、元、明三本均作「見」。
41「汝當正說言……不可見」,巴利本(D.vol.3,p.127作:具足一切相、成滿一切相、不減、不增、被善說的、純粹圓滿梵行,已被說明。確實見到它,即﹝說﹞:此當除之,當更清淨之;確實不到它,即﹝說﹞:此當牽引之,成就之。
42酪酥:即酪、生酥、熟酥味,與乳味醍醐味合稱五味。「酥」,宋本作「蘇」。
43醍醐(manda)(巴),為五味中之最上味
44「得」,宋本作「法」。
45本無「師」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46「水」,麗本作「師一」三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水」。
47「正」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不」字。
48本無「言」字。
49「是」,宋本作「身」。
50「亦」,麗本作「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
51「演」,宋、元、明三本均作「流」。
52「已」,宋、元、明三本均作「止」。
53「內」,宋、元、明三本均作「穴」。
54小便」,宋、元、明三本均作「陳棄藥」。
55沙門釋子(samana Sakya-putta)(巴)。沙門,本為出家道者之通稱。此處沙門釋子專指出家修習佛道者。
56五欲(Panca kama-guna)(巴),謂色、聲、香、味、等五種能引生者。
57「鼻」,明本作「臭」。
58「猶」,明本作「由」。
59「五」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欲」字。
60「身知觸」,麗本作「知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身知觸」。
61七果功德:巴利本僅四果功德之說,即指預流來、不還阿羅漢四果
62使:設之意,即假使、設使。
63本無般涅槃」三字。
64本無「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5「掉」,宋、元、明三本均作「調」。
66「上」,麗本作「盛」,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上」。
67「念」,麗本作「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68「欲知欲見」,巴利本作 nana-dassana (智、見)。
69漏盡阿羅漢(arahant khinasava)(巴),謂完全滅盡煩惱阿羅漢。漏,煩惱異名
70有結使(bhava-samyojana)(巴)。有,指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諸有結使,即不受後有
71正智解脫(sammad-anna vimutta)(巴),經正智獲得解脫
72解脫」,麗本作「得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解脫」。
73「閫」,宋、元、明三本均作「閾」。
74道智(bodhija nana)(巴),由覺悟所生之智。
75時語」,巴利本作 kala-vadi (時語者)。「實語」,巴利本作bhuta-vadi (實語者)。「義語」,巴利本作 attha-vadi (義語者)。巴利本無利語」之詞。「法語」,巴利本作 dhamma-vadi (法語者)。「律語」,巴利本作 vinaya-vadi (律語者)。
76「所」,宋本作「覺」。
77「有」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時二字
78明本無「復」字。
79「者」字之下,麗本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80宋、元、明三本均無「復」字。
81本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2「末」,麗本作「未」,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末」。
83「本見本生」,經文義理宜作「末見末生」。
84宋、元、明三本均無「何」字。
85宋、元、明三本均無「此」字。
86「又」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復」字。
87三行修習四念處觀時,必於身、受、意、四處內觀、外觀、外觀;則「身、受、意、法」稱為四念處,「內觀、外觀、外觀」稱為三行
88宋、元、明三本均無「即」字。
89「肩」,宋、元、明三本均作「臂」。
90明本無「佛說阿含」五字。
91長部(D.28. Sampasadaniya-Sattanta 歡喜經)、宋‧法賢佛說信佛功德經(大一‧五五),參閱雜阿含八第四九七經正‧卷一八‧四九八經)。
92難陀(Nalanda)(巴),又作那爛陀,位於摩竭陀國菩提道場之東,佛滅阿逸多所建,其後歷代增築,精舍規模極大。那爛陀施無厭相傳該寺一池,池中有龍王居之,其名即施無厭。詳見大西域記卷九(大五一‧九一九上)。
93波波利菴婆林(Pavarikambavana)(巴),園林名,該園林位於那難陀寺。「波波」,宋、元、明三本均作「波婆」。
94本無「道」字。
95「正師子吼」,巴利本作 siha-nada nadita (作獅子吼)。雜阿含八第四九七經正‧卷一八‧四九八經)作:「能於中作師子吼」。
96「彼如是戒、如是法……如是解脫堂不?」,巴利本(D.vol.3,p,99100)作:彼世尊如是戒,也如是法……如是般若……如是住……彼世尊如是解脫否?
97本無「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8「心中所念」,巴利本作 ceto-pariya-nana (差別智)。
99總相法」,巴利本作 dhammanvaya (之類句、次第),指佛陀所教說的一切法
100轉高妙(uttaruttarim panita-panitam)(巴),雜阿含八第四九七經正‧卷一八‧四九八經)作:「轉深、轉勝、轉上、妙」。宋、元、明三本均作「轉高轉遠」。
101「黑、白法」,巴利本作 kanha-sukka-sappatibhaga 其意為:於對比黑、白之法。
102巴利本無「緣、無緣法,照、無照法」之詞。
103一一法:又作別相法,與上文之「總相法相對稱。
104「信如來至真……成就」,巴利本作 Satthari pasidim,----"Samma-Sambuddho Bhagava,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upat祇anno samgho ti."其意為:我對於師﹝父﹞淨信了––世尊正等覺,法是由世尊善說的,僧伽行道的(此段歸信三寶之意)。「眾苦滅」,元、明二本均作「滅眾善」。
105智慧無餘」,巴利本作 asesam abhijanati (自證無餘)。
106「制法」,巴利本作 kusala dhamma (諸善法)。
107「制諸人」,巴利本作 ayatana-pannatti (施設入處)。施設,即制定。
108「亂」,巴利本作 asampajana (無知)。
109「不亂」,巴利本作 sampajana (正知)。
110道:指七覺支
111三昧:又作正定等持,為一境性而不動之狀態。「定意三昧」麗本作「定慧意三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定意三昧」。
112精進、喜、猗、定、意」加上前文之「意」,共有六意,然少一「擇法意」,巴利本則七覺支名目齊全。
113「滅」,巴利本作 pat祇ada (行道),修道之過程含有苦及樂,其證道有遲及速之分別
114滅遲得」,巴利本作 dukkha pat祇ada dandhabhinna (苦行道,遲通達)。
115滅速得」,巴利本作 dukkha pat祇ada kh祇pabhinna (苦行道,速通達)。
116「樂滅遲得」,巴利本作 sukha pat祇ada dandhabhinna (樂行道,遲通達)。
117「樂滅速得」,巴利本作 sukha pat祇ada kh祇pabhinna (樂行道,速通達)。
118「言清淨」,巴利本作 bhassa-samacara (言說正行),指正語
119見定( dassana-samapatti )(巴)。漢譯本作五種見定,巴利本作四種見定
120「謂」,宋、元、明三本均作「諸」。
121「毛」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及」字。
122「肝肺」,宋、元、明三本均作「肺肝」。
123「臟」,宋、元、明三本均作「藏」。
124「涕」字之下,本有一「澡」字。
125本無「處」字。
126「一可貪」,宋、元、明三本均作「可貪者」。
127「常法」,巴利本作 sassata-vada (常住論),以世界為常存之主張。
128宋、元、明三本均無「世間二字
129(kappa) (巴)、(kalpa) (梵),又作分別時節。通常所用的年、月、日、時等時間單位無法用來表示巨大長遠的時間,故以「劫」代表之。共分為成、住、壞、空四劫,每一劫各有十增減,其一增一減稱為小劫。以住劫為例,人壽八萬四千歲,每百年一歲,減至人歲時轉為每百年一歲,又增至八成四千歲,此則四劫共有八十增減。增劫又稱「成劫」(samvatta)(巴),減劫又稱「敗劫」(vivatta)(巴)。
130宋、元、明三本均無「敗劫」二字
131「過是知」,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132觀察」,巴利本作 adesana (心),能察知心之法。其方法有四,謂四觀察
133「想」,巴利本作 nimitta,為相、現相相之意。若依下文義,則「以相觀察」較為妥當。
134「不」,宋、元、明三本均作「有」。
135除覺、觀:此謂修行四禪第二禪階段。
136教誡(anusasana)(巴),又教示。
137三結:即見結取結疑結,此三結總稱為見惑
138「返」,宋、元、明三本均作「反」。
139戒清淨」,巴利本作 purisa-sila-samacara (士夫之戒正行)。
140「有諸沙門婆羅門」七字,宋、元、明三本均作「諸有沙門」四字。
141「更」,宋、元、明三本均作「不」。
142宿命智證(pubbe-nivasanussati-nana)(巴),又作宿住隨念智宿命智、憶宿命智,謂能了知過去宿世因緣智慧
143「某」,宋本作「其」。
144「想」,巴利本作 sannin (有想者)。
145無想」,巴利本作 asannin (無想者)。「無」,宋、元、明三本均作「非」。
146「非無想」,巴利本作 nevasanni-nasannin (非有想非無想者)。
147天眼智」,巴利本作 sattanam cutupapata-nana (有情死生智)。即以天趣之眼,可透徹察知眾生去此世而生彼世之種種狀況。
148「諸」,宋、元、明三本均作「謂」。
149神足證」,巴利本作 iddhi-vidha (神通之種類)。
150結跏趺坐(pallanka)(巴)禪坐時、兩足盤於腿上坐法。「跏」,麗本作「加」,今依據明本改作「跏」。
151「火」,宋、元、明三本均作「燄」。
152「積」,宋、元、明三本均作「」。
153「賤」,宋、元、明三本均作「陋」。
154「憎」,宋、元、明三本均作「增」。
155「愛色、不愛色」,巴利本作appatikkula, patikkula(不逆、逆)。
156等覺(samasama sambodhi)(巴),謂諸佛覺悟平等一如。「等覺」,宋、元、明三本均作「等正覺」。
157「設」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有」字。
158「與佛」,正本作「瞿曇」。
159現在:指現今在此娑婆世界,非指現時十方世界
160鬱陀夷(Udayi) (巴),譯為出現比丘名。
161「欲」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如來二字
162宋、元、明三本均無「甚奇」二字
163疑網」,巴利本作kankha va vimati va(疑惑及猶豫)
164清淨」,巴利本作sampasadaniya(應淨信,或可歡喜)。
165長部(D.20.Maha-Samaya Suttanta大會經)、相應部(S.1.4.7.Samay 會)、宋‧法天佛說大三摩惹經(大一‧五八)、別譯雜阿含卷五第一○五經(大二‧四一上)、雜阿含卷四第一七六經(正‧卷四四‧一一經)。
166釋翅提(Sakkesu) (巴),為釋迦(Sakka)(巴) 一詞複數處格的音譯,譯「釋迦族中」之義。於本經中作為國名。「提」,明本作「搜」。
167迦羅(Kapilavatthu)(巴),即迦毗羅衛城,為淨飯王統治下的都巿名,亦為佛陀所誕生之地。
168淨居天(Suddhavasa-deva)(巴),即不還果聖者證得生之色界第四禪天處。
169會」,宋、元、明三本均作「會集」。
170「往共」,宋、元、明三本均作「共往」。
171「伸」,宋本作「申」。
172無上眾」,巴利本作aparajita-samgha(能勝之僧伽)。
173「此」,麗本作「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174「刺」,巴利本作khila(羈絆),此處比喻煩惱
175「平愛坑」,巴利本作chetva paligha(斷門閂),即障礙之意。
176「填無明塹」,巴利本作indakhila uhacca(拔除城門之標柱)。
177「善象調御」,巴利本作sudanta susunaga(已調御之諸幼象)。
178「當稱彼名號」,巴利本(D.vol.2, p.255)作:諸比丘宣說諸天眾之名,諸比丘稱讚諸天眾之名,諸比丘當教示諸天眾之名。
179「諸依地山谷,……潔淨無垢穢」,巴利本(d.vol.2,P.255)作:在其大地之處依止(之諸天),彼等依止山窟,己精勤入定者,(正如)退隱弓縮,毛豎立(正要捕食之)個個獅子(般專精一心),心潔白淨、清澄、濁。
180「人智」,宋、元、明三本均作「智人」。
181悅叉(yakkha)(巴)、(yaksa)(梵),又作夜叉藥叉,即指鬼。
182舍羅神(Satagira)(巴),鬼神名。
183毗波蜜神(Vessamitta)(巴),神名。
184馬國(Assaka)(巴),又作阿濕婆、阿攝貝,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佛世時位於槃提西北之國名,亦作為種族名。巴利本無此一國名。
185金毗羅神(Kumbhira)(巴),藥師十二神將之一,般若十六善神之一,主領夜叉誓願佛法夜叉上首
186王舍城富羅山(Rajagahika Vepulla)(巴),位於摩竭陀國都城王舍城中。
187「將」,宋、元、明三本均作「邊」。
188賴吒(Dhatarattha)(巴),又作持國天,即乾沓和神(gandhabba)(巴)之主神(adh祇ati)(巴)。
189毗樓勒(Virulha)(巴),又作增長天,統率龍王。巴利本中謂為鳩槃荼鬼(Kumbhanda)(巴)之主神
190毗樓博叉(Virupakkha)(巴),譯為廣目天,統率鳩槃荼鬼之主神,巴利本作為龍王(naga)之主神。「毗樓博叉」,宋、元二本均作「毗樓勒」三字,明本作「毗樓博」三字。
191沙門(Kuvera)(巴),又作多聞天,即悅叉(yakkha)(巴)之主神
192因陀羅」三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有」字。
193「摩拘樓羅」,宋、元、明三本均作「摩拘拘樓樓羅」八字
194「毗樓羅」,宋、元、明三本均作「毗毗樓樓羅」六字
195「??陀那加」,宋、元、明三本均作「旃迦」二字
196「那攎」,宋、元、明三本均作「陀那耶盧」四字。
197「奴」,元、明二本均作「杈」。
198「羅」,宋、元、明三本均作「暹」。
199「尼」,宋、元、明三本均作「尸」。
200「升」,麗本作「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升」。
201「跡」,宋、元、明三本均作「遮」。
202「摩拘樓羅摩拘樓羅……輸支婆跡婆」,此段咒文之音譯與現存巴利本不符,或為梵語,或為當時方言(Prakrit)之音譯。相當於此段咒文之巴利文(D.vol.2,p.258)對照如下:Maya Kutendu Vetendu Vituc ca Vitucco sahaCandano Kamasettho ca Kinnughandu Nighandu ca Panado Opamanno cadevasuto ca Matali. Cittaseno ca gandhabbo Nalo raja Janesabho AguPancasikho c,eva Timbaru Suriyavaccasa.
203沓婆(gandhabba)(巴)、(gandharva)(梵),為帝釋樂神名。
204剎(rakkhasa)(巴)、(raksasa)(梵),為惡鬼之總名。
205「沙」,宋、元、明三本均作「婆」。
206「利」,宋、元、明三本均作「黎」。
207「加」,宋、元、明三本均作「迦」。
208「波」,宋、元、明三本均作「婆」。
209「陀」,宋、元、明三本均作「??」。
210宋、元、明三要均無「婆提羅帝」四字。
211「阿醯……伽類樓」,相當於此段咒文之巴利文(D.vol.2,p.258)對照如下:Ath'agu Nabhasa naga Vesala saha Tacchaka, kambalassatara agu Payaga saha natibhi. Yamuna Dhatarattha ca agu naga yasassino, Eravano maha-nago so p' aga samitim vanam. Ye naga-raje sahasa haranti Dibba dija pakkhi visuddha-cakkhu Vehasaya te vana-majjha-patta Citra Supanna iti tesam namam.Abhayan tada nagarajanam asi, Supannato khemam akasi Buddho. Sanhahi vacahi upavhayanta Naga Supanna saranam agamsu Buddham.
212「婆」,宋、元、明三本均作「婆」。
213「弟」,宋、元、明三本均作「第」。
214「諦」,宋本作「端」。
215祇陀……泥拔」,相當於此段咒文之巴利文(D.vol.2,p.259)對照如下:Jita Vajira-hatthena samuddam Asura sita Bhataro Vasavass' ete iddhimanto yasassino Kalakanja mahabhimsa asura Danaveghasa Vepacitti Sucitti ca Paharado Namuci saha Satan ca Bali-puttanam sabbe Veroca-namaka Sannayhitva balim senam Rahubhaddam upagamum:Samayo dani bhaddan te bhikkhunam samitim vanam'.
216「醯」,宋本作「」。
217「婆」,正本作「跋」。
218「邏」,元本作「還」。
219「予」,元、明二本均作「矛」。
220「那」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陀」字。
221「朱」,宋、元、明三本均作「未」。
222「剎」,宋、元、明三本均作「利」。
223「栴」,元、明二本均作「旃」。
224「杙」,宋本作「栴」,元、明二本均作「旃」。
225宋、元、明三本均無「支」字。
226「攎」,宋、元、明三本均作「櫨」。
227「婆」,宋、元、明三本均作「波」。
228「微」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那」字。
229「菟」,宋、元、明三本均作「」。
230「呵」,元本作「阿」。
231「私」,明本作「和」。
232「訶」,明本作「阿」。
233提婆」,宋、元、明三本均作「婆提」。
234「吁波」,宋、元、明三本均作「呼婆」。
235「私」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遠」字。
236「檀」,宋、元、明三本均作「尼櫨」二字
237相當於此段咒文之巴利文對照,見長部(D.vol.2,p.259--261)。
238「種天」,宋、元、明三本均作「天種」。
239五通婆羅門五通(pancabhinna)(巴),謂五種作用自在無礙之力––神境智證通天眼智證通天耳智證通、他心智證通宿命智證通。此類通力有時可經由有漏禪定、藥力或持咒而來。通達五通外道婆羅門即稱五通婆羅門
240宋、元、明三本均無「而」字。
241「何」,宋本作「阿」,元本作「呵」,明本作「訶」。
242「犛」,宋、元、明三本均作「黎」。
243「邏」,宋、元、明三本均作「羅」。
244「闍」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樓」字。
245「拘提」,宋、元、明三本均作「提拘」。
246「杙」,宋、元、明三本均作「祕」。
247「罪」,宋、元、明三本均作「羅」。
248「頭」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阿」字。
249「陀」,宋、元、明三本均作「他」。
250「迷」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婆」字。
251「予」,宋、元、明三本均作「兮」。
252「子」,宋、元、明三本均作「予」。
253宋、元、明三本均無「羅」字。
254「阿」,宋、元、明三本均作「帝」。
255「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羅」字。
256「予」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伽」字。
257「昵」,宋、元、明三本均作「??」。
258「復」,宋、元、明三本均作「優」。
259「梨」,宋、元、明三本均作「利」。
260宋、元、明三本均無「羅」字。
261「他」,宋、元、明三本均作「陀」。
262宋、元、明三本均無「呵」字。
263「阿」,宋、元、明三本均作「河」。
264婆羅」,宋、元、明三本均作「波」字。
265娑呵沙」,宋、元、明三本均作「婆呵婆」。
266「法」,宋、元、明三本均作「佉」。
267「摩般枝瘦多」,宋、元、明三本均作「磨那枝哆」。
268「羅」,宋、元、明三本均作「邏」。
269「揵瘦」,宋、元、明三本均作「提度」。
270「婆」,宋、元、明三本均作「波」。
271咒文巴利文可供對照,佛陀耶舍當年譯此經之梵本或俗語(Prakrit)本原文亦已無存,故無法加以比照研究。
272「通」,宋、元、明三本均作「十」。
273第一王」,巴利本作Subrahma Paramatta其意為:(為)波羅摩之善梵天
274提舍(Tissa)(巴),梵童子名。
275「方」,宋、元、明三本均作「萬」。
276大梵王(Maha-brahma)(巴),梵天世界中之最位,外道以其為宇宙之創造神,佛教中則視其為護法神
277魔王」,巴利本作mara-sena(魔軍)。
278「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轂」字。
279「霹靂」,宋、元、明三本均作「礔靂」。
280「花」,宋、元、明三本均作「葦」。
281「藂」,明本作「叢」。
282「惟念」,麗本作「念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惟念」。
283「迦」,宋、元二本均作「加」。
284迦樓羅(garula)(巴),即金翅鳥。陀羅(kinnara)(巴),又作緊那羅,為歌神之名。摩睺羅伽(mahoraga)(巴),為大蟒神。以上諸天、龍、鬼神阿修羅迦樓羅陀羅、摩睺伽七部眾,加上乾闥婆(gandhabba)(巴),即是通稱的八部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