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1長阿含經卷第十四
後秦弘始年2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二一)第3三分梵動經4第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遊摩竭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間,詣竹林5,止宿在王堂上。時,有梵志名曰善念6,善念弟子名梵摩達7,師徒常共隨佛後行,而善念梵志以無數方便毀謗佛、法及比丘僧,其弟子梵摩達以無數方便稱讚佛、法及比丘僧。師徒二人各懷異心,共相違背。所以者何?斯由異習、異見、異親近故。
爾時,眾多比丘於乞食後集會講堂,作如是論:「甚奇!甚特!世尊有大神力,威德具足,盡知眾生志意所趣。而此善念梵志及其弟子梵摩達隨逐如來及比丘僧,而善念梵志以無數方便毀謗佛、法及與眾僧,弟子梵摩達以無數方便稱讚如來及法、眾僧。師徒二人各懷異心,異見、異習、異親近故。」
爾時,世尊於靜室中以天淨耳8過於人耳,聞諸比丘有如是論,世尊於靜9室起詣講堂所,大眾前坐,知而故問:「諸比丘!汝等以何因緣集此講堂?何所論說?」
時,諸比丘白佛言:「我等於乞食後集此講堂,眾共議言:『甚奇!甚特!如來有大神力,威德具足,盡知眾生心志所趣。而今善念梵志及弟子梵摩達常隨如來及與眾僧,而善念10以無數方便毀謗如來及法、眾僧,弟子梵摩達以無數方便稱讚如來及法、眾僧。所以者何?以其異見、異習、異親近故。』向集講堂議如是11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方便毀謗如來及法、眾僧者,汝等不得懷忿結心,害意於彼12。所以者何?若誹謗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懷忿結心,起害意者,則自陷溺,是故汝等不得懷忿結心,害意於彼。比丘若稱譽佛及13法、眾僧者,汝等於中亦不足以為歡喜慶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歡喜心,即為陷溺,是故汝等不應生喜。所以者何?此是小緣威儀戒行14,凡夫寡聞,不達深義,直以所見如實讚嘆。
「云何小緣威儀戒行,凡夫寡聞,直以所見如實稱讚?彼讚嘆言:『沙門瞿曇滅殺、除殺,捨於刀仗15,懷慚愧心,慈愍一切。』此是小緣威儀戒行,彼寡聞凡夫以此歎佛。又嘆:『沙門瞿曇捨不與取16,滅不與取,無有盜心。』又嘆:『沙門瞿曇捨於淫欲,淨修梵行,一向護戒,不習淫逸17,所行清潔。』又嘆:『沙門瞿曇捨滅妄語,所言至誠,所說真實,不誑世人。沙門瞿曇捨滅兩舌,不以此言壞亂於彼,不以彼言壞亂於此:有諍訟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歡喜,有所言說不離和合,誠實入心,所言知時。沙門瞿曇捨滅惡口,若有粗言傷損於人,增彼結恨長怨憎者,如此粗言盡皆不為;常以善言悅可人心,眾所愛樂,聽無厭足,但說此言。沙門瞿曇捨滅綺語,知時之語、實語、利語、法語、律語、止非之語,但說是言。
「『沙門瞿曇捨離飲酒,不著香華18,不觀歌舞19,不坐高床20,非時不食,不執金銀21,不畜妻息、僮僕、婢使,不畜象、馬、豬、羊、雞、犬及諸鳥獸,不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不畜田宅種殖22五穀,不以手拳與人相加,不以半23秤欺誑於人,亦不販賣券要24斷當,亦不取受觝債橫生無端,亦不陰謀面背有異,非時不行;為身養壽,量腹而食,其所至處,衣缽隨身,譬如飛鳥,羽翮身俱。』此是持戒小小因緣,彼寡聞凡夫以此歎佛。
「『如餘沙門、婆羅門受他信施,更求儲積,衣服飲食無有厭足;沙門瞿曇無有25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自營生業,種殖樹木,鬼神所依26;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諸利養,象牙、雜寶、高廣大床、種種文繡、氍????27、綩綖28被褥;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莊嚴,酥油摩身,香水洗浴,香末29自塗,香澤梳頭,著好華鬘,染目紺色,拭面莊飾30,鐶紐31澡潔,以鏡自照,著寶革屣,上服純白,戴蓋32執拂33,幢麾莊飾34;沙門瞿曇無如此事。
「『如餘沙門、婆羅門專為嬉戲,碁局博奕,八道、十道,至百千道35,種種戲法以自娛樂;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說遮道無益之言,王者、戰鬥、軍馬之事,群僚、大臣、騎乘出入、遊戲園觀,及論臥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飲食、親里36之事,又說入海採寶之事;沙門瞿曇無如此37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無數方便,但作邪命38,諂諛美辭,現相毀呰,以利求利;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共諍訟,或於園觀,或在浴池,或於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經律,汝無所知;我趣正道,汝趣邪徑;以前著後,以後著前;我能忍,汝39不能忍;汝所言說,皆不真正,若有所疑,當來問我,我盡能答。沙門瞿曇無如是事。
「『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為使命40,若為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通信使,從此詣彼,從彼至此,持此信授彼,持彼信授此,或自為,或教41他為;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習戰陣鬥諍之事,或習刀仗、弓矢之事,或鬥雞犬、豬羊、象馬、牛駝諸獸,或鬥男女,或作眾聲:吹聲、鼓聲、歌聲、舞聲,緣幢倒絕,種種伎42戲,無不翫習;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43,瞻44相男女,吉凶好醜,及相畜生45,以求利養;沙門瞿曇無如是46事。
「『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喚鬼神,或復驅遣,種種47禱,無數方道48,恐熱於人,能聚能散,能苦能樂,又能為人安胎出衣,亦能咒人使作驢馬,亦能使人聾盲瘖啞,現諸技49術,叉手向日月,作諸苦行以求利養;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為人咒病,或誦惡咒50,或誦善咒,或為醫方、鍼灸51、藥石,療治眾病52;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咒水火,或為鬼咒53,或誦剎利咒54,或誦象55咒,或支節咒56,或安宅符咒,或火燒、鼠囓能為解咒57,或誦知死生書,或誦夢書,或相手面,或誦文書,或誦一切音書;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瞻相天時,言雨不雨,穀貴穀賤,多病少病,恐怖安隱,或說地動、慧星、月蝕、日蝕,或言星蝕,或言不蝕,方面所在,皆能記58之;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言此國當勝,彼國不如;或言彼國當勝,此國不如;瞻相吉凶,說其盛衰;沙門瞿曇無如是事。』諸比丘!此是持戒小小因緣,彼寡聞凡夫以此嘆佛。」
佛告諸比丘:「要有餘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59讚嘆如來。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嘆如來?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60,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不能出過六十二見61中。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62,盡入此六十二見中,齊是不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63中;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不能過十八見中。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齊此不過?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常論64,言:『我及世間常存65。』此盡入四見中;於本劫本見言:『我及世間常存。』盡入四見,齊是不過。
「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我及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66,以三昧心67憶二十成劫敗劫68,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69。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70,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波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71,以捷疾相智方便觀察,謂為審諦,以己所見,以己辯才作是說,言:『我及世間是常。』此是四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此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如此一切盡入四見中,我及世間是常;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唯有如來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72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73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74,以平等觀無餘解脫75,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嘆如來。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嘆如來。何等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言:『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76。』彼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或77有是時,此劫始成78,有餘眾生福盡、命盡、行盡,從光音天79命80終,生空梵天81中,便於彼處生愛著心,復願餘眾生共生此處。此眾生既生愛著願已,復有餘眾生命、行、福盡,於光音天命終,來生82空梵天中,其先生眾生便作是念:『我於此處是梵、大梵,我自然有,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化成。』其後眾生復作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彼獨先有,後有我等,我等眾生,彼所化成83。』彼梵眾生命、行盡已,來生世間,年84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自識本生,便作是言:『彼大梵者能自造作,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常住不變,而彼梵化造我等,我等無常變易,不得久住,是故當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謂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眾生喜戲笑懈怠,數數戲笑以自娛樂,彼戲笑娛樂時,身體疲極便失意,以失意便命終,來生世間,年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彼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自識本生85,便作是言:『彼餘眾生86不數生,不數87戲笑娛樂,常在彼處,永住不變;由我數88戲笑故,致此無常,為變易法,是故我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為第二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此不過。
「或有眾生展轉相看已,便失意,由此命終,來生世間,漸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本所生,便作是言:『如彼眾生以不展轉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變;我等於彼數相看,數相看已便失意,致此無常,為變易法,我以此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此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以捷疾觀察相智,以己智辯言:『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為第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此見89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以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何等法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90。』彼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91。」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起邊想92,彼作是說:』此世間有邊,是實餘虛93。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有邊,是故知世間有邊,此實餘虛。『是謂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起無邊想,彼作是言:『世間無邊,此實餘虛94。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無邊,是故知世間無邊,此實餘虛。』是第二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無邊;於四見中,齊此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謂上方有邊,四方無邊95彼作是言:『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96。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上方有邊,四方無邊,是故我知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是為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此97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於觀察,彼以捷疾觀察智,以己智辯言:『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98,此實餘虛。』是為第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此是99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何者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100,彼彼問時,異問異答;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不見不知善惡有報101、無報耶?我以不見不知故,作如是說:善惡有報耶?無報耶?世間有沙門、婆羅門廣博多聞,聰明智慧,常樂閑靜,機辯精微,世所尊重,能以智慧善別諸見。設當問我諸深義者,我不能答,有愧於彼,於彼有畏,當以此答以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102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不見不知為有他世耶?無他世耶103?諸世間沙門、婆羅門以天眼知、他心智104,能見遠事,已雖近他,他人不見。如此人等能知有他世、無他世;我不知不見有他世、無他世。若我說者,則為妄語,我惡畏妄語,故以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第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論:『我不知不見何者為善?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見如是說是善、是不善?我則於此生愛,從愛生恚,有愛有恚,則有受105生。我欲滅受,故出家修行;彼惡畏受,故以此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愚冥闇3鈍,他有問者,彼隨他言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106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異問異答;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何等是?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出有此世間107,彼盡入二見中,於本劫本見無因而出有此世間;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或有眾生無想無知108,若彼眾生起想,則便命終,來生世間,漸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本所生,彼作是語:『我本無有,今109忽然有;此世間本無、今有,此實餘虛。』是為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110,謂無因有;於二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已捷疾觀察智觀,以己智辯能如是說:『此世間無因而有,此實餘虛。』此第二見。諸有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有此世間;於二見中,齊是不過。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盡入二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是十八見中,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十八見,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四十四見中,於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齊是不過。彼有111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齊此不過?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有想論112,說世間有想113;彼盡入十六見中,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於十六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彼盡入十六見中,齊是不過?
「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如是見,言:『我此終後,生有色有想114,此實餘虛。』是為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於十六見中,齊是不過。有言:『我此終後,生無色有想115,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色無色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色非無色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邊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無邊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邊非無邊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而一向有樂有想,此實餘虛。』有言116:『我此終後,生而一向有苦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樂有苦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不苦不樂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一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若干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少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無量想,此實餘虛。』是為十六見。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117想論,說世間有想;於此十六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118,說世間無想119;彼盡入八見中,於末劫末見中,生無想論,於此八見中,齊此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說世間無想,於八見中,齊此不過?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論:『我此終後,生有色無想120,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色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色無色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色非無色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邊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無邊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邊非無邊無想,此實餘虛。』是為八見,若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說世間無想;彼盡入八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非想非非想論121,說此世間非想非非想;彼盡入八見中,於末劫末見,作非想非非想論,說世間非想非非想,於八見中,齊是不過。彼122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生非想非非想論,說世間非想非非想,於八見中,齊是不過?諸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此終後,生有色非有想非無想123,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色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邊非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是為八見。若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生非有想非無想論,說世間非有124想非無想;盡入八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125,說眾生斷滅無餘;彼盡入七見中,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說眾生斷滅無餘,於七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說眾生斷滅無餘,於七見中,齊是不過?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身四大、六入,從父母生126乳餔養育,衣食成長,摩捫擁護,然是無常,必歸磨滅127。』齊是名為斷滅,第一見也。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我不得名斷滅,我欲界天斷滅無餘,齊是為斷滅。』是為二見。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非斷滅,我128色界化身,諸根具足,斷滅無餘,是為斷滅。』有言:『此非斷滅,我無色空處129斷滅。』有言:『此非斷滅,我無色識處130斷滅。』有言:『此非斷滅,我無色不用處131斷滅。』有言:『此非斷滅,我無色有想無處132斷滅。』是第七133斷滅,是為七見。諸有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言此眾生類斷滅無餘;於七見中,齊此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諸法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現在生泥洹論134,說眾生現在有泥洹;彼盡入五見中,於末劫末見說現在有泥洹,於五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說眾生現有泥洹,於五見中,齊是不過?諸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見,作是論,說:『我於現在五欲自恣,此是我得現在泥洹135。』是第一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去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136離生喜、樂137,入初禪。』此名現在泥洹,是第二見。
「復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滅有覺、觀,內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138,入第二禪。』齊是名現在泥洹,是為第三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是139現在泥洹,非不是,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除念、捨、喜、住樂,護念一心,自知身樂140,賢聖所說,入第三禪。』齊是名現在泥洹,是為第四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現在泥洹復有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樂滅、若滅,先除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141,入第四禪。』此名第一泥洹,是為第五見。若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現在泥洹論,於五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此諸見處,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盡入此六十二見中;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六十二見中,齊此不過。唯如來知此見處,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生常論,說:『我、世間是常。』彼沙門、婆羅門於此生智,謂異信、異欲、異聞、異緣、異覺、異見、異定、異忍,因此生智,彼以希142現則名為受,……乃至現在泥洹,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生常論,言:『世間是常。』彼因受緣,起愛生愛生而不自覺知,染著於愛,為愛所伏,……乃至現在泥洹,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生常論,言:『世間是常。』彼因觸緣故,若離觸緣而立論者,無有是處,……乃至現在泥洹,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各隨所見說,彼盡入六十二見中,各隨所見說,盡依中在中,齊是不過。猶如巧捕魚師,以細目網覆小池上,當知池中水性之類143,皆入網內,無逃避處,齊是不過。諸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齊是不過。
「若比丘於六觸集、滅、味、過、出要,如實而知,則為最勝,出彼諸見。如來自知生死已盡,所以有身,為欲福度諸天、人故;若其無身,則諸天、世人無所恃怙。猶如多羅樹斷其頭者,則不復生;佛亦如是,已斷生死,永不復生。」
當佛說此法時,大千世界三反144六種震動。爾時,阿難在佛後執扇扇佛,偏露右臂,長跪叉手,白佛言:「此法甚深,當以何名?云何奉持?」
佛告阿難:「當名此經為義動145、法動146、見動147、魔動148、梵動149。」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
1宋、元二本均無「佛說」二字。
2「後秦弘始年」五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姚秦三藏法師」六字。
3「第」字之上,宋、元二本均有「長阿含」三字。
4長部(D.1.Brahmajala Sutta 梵網經)、吳‧支謙譯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大一‧二六四)。
5竹林(Veluvana)(巴)。「林」,宋、元、明三本均作「村」。
6善念(Suppiya)(巴),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大一‧二六四上)作「須卑」。
7梵摩達(Brahmadatta)(巴),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大一‧二六四上)作「梵達摩納」。
8天淨耳(dibbasota)(巴),神通之一,即以天耳緣欲、色二界聲處之能力。「淨耳」,宋、元、明三本均作「耳淨」。
9「靜」,麗本作「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10麗本無「而善念」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是」,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12「不得懷忿結心,害意於彼」,巴利本作 na aghato na appaccayo na cetaso anabhirraddhi karaniya(不得瞋怒,不得嫌惡,不得心不滿。)
13「佛及」,宋、元、明三本均作「及佛」。
14此是小緣威儀成行(appamattakam kho pan etam oramattakam silamattakam)(巴),指外道以瑣碎的、世俗的、戒行的程度來稱讚佛陀。
15「仗」,麗本作「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16不與取(adinnadana)(巴),未曾給予而擅取。
17「逸」,元、明二本均作「泆」。
18香華(gandha-mala)(巴),香料及花鬘。
19「歌舞」,巴利本作 nacca-gita-vadita (演劇、歌謠、器樂)。
20「高床」,巴利本作 uccasayana-mahasayana (高床、大床)。
21金銀(jatarupa-rajata)(巴),即金銀珍寶。與上文之殺生,不與取、淫欲、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飲酒、香華、歌舞、高床、非時食、執金銀等共十三項,若將兩舌、惡口、綺語三項包括於妄語項內,則共是十善戒。
22「殖」,宋、元、明三本均作「植」。
23「半」,宋、元二本均作「??」。
24「要」,宋、元、明三本均作「約」。
25宋、元、明三本均無「有」字。
26種殖樹木,鬼神所依:印度自古有樹神崇拜,故有此說。
27「????」,宋、元、明三本均作「毹毾」。
28「綖」,宋本作「莚」。元本作「莚」。
29「末」,宋、元、明三本均作「粖」。
30 「飾」,宋、元、明三本均作「嚴」。
31「紐」,宋本作「約」。
32蓋:傘蓋。
33拂:又作拂塵、拂子。
34酥油摩身,香水洗浴,……戴蓋執拂,幢麾莊飾:此為印度古代王侯貴族的風俗習慣與裝飾情形。
35八道(attha-pada)(巴),為一種賭博之工具,盤形,盤上共有八目。十道(pasa-pada)(巴),亦為一種賭博工具,盤形,盤上共有十目。百千道、同前,為賭博工具。印度所盛行的賭博種類極多。巴利本經文上所列舉者即有十九種之多。參閱長部(D.vol.1,p.6)。
36「里」,宋、元、明三本均作「理」。
37「此」,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38「作邪命」,巴利本作 miccnajivena jivikam kappeti (以邪惡的生活方式來營生),即指靠低級知識換取信者之布施而生活。參閱雜阿含卷一八第四九九經)(大正‧卷一八‧五○○經)。
39「汝」字之下,元、明二本均有一「汝」字
40「求為使命」,巴利本作 duteyyapahina-gamananuyogam anuyutta viharanti 其意為:傳遞雙方往來訊息之使者。
41宋、元二本均無「教」字。
42「伎」,元、明二本均作「技」。
43「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巴利本(D.vol.1,p.9)作:行無益徒勞之知識,而過邪命生活。
44「瞻」,元、明二本均作「占」。
45相畜生(tiracchana-vijja)(巴),對畜生的知識。
46「是」,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47「」,宋、元、明三本均作「厭」。
48方道:此處謂方法、方便、途徑等。
49「技」,宋本作「伎」。
50「咒」,宋、元、明三本均作「術」。
51「灸」,麗本作「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灸」。
52「病」,宋、元、明三本均作「疾」。
53鬼咒(bhuta-vijja)(巴)即呼鬼喚神之咒術。
54剎利咒:即剎帝利咒,有關武家之咒術。
55「象」,宋、元、明三本均作「鳥」。
56支節咒(anga-vijja)(巴),以四肢之象徵來作預言之咒術。
57解咒:消解火燒、鼠囓等毒苦之咒術。
58「記」,宋本作「說」。
59「法」,麗本作「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60「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巴利本作 pubbantakappika pubbantanuditthino,aparanta-kappika aparantanuditthino 其意為:由於過去的﹝事﹞而有過去的見解,由於未來的﹝事﹞而有未來的見解。劫(kappa)(巴),為極大的時限。
61六十二見:謂六十二種外道之見解。
62「各隨意說」,巴利本作 adhivutti padani(諸浮說),謂虛浮不實,隨己意增上言說。
63「見」,巴利本作 vatthu(事物、根據)。
64常論(sassata-vada)(巴),謂自我與世界常存之說。
65「存」,宋、元、明三本均作「在」。
66「入定意三昧」,巴利本作 ceto-samadhim phusati(體驗心三昧),即入心三昧。
67「以三昧心」,巴利本作 samahite citte(心入定時)。
68「成劫敗劫」,巴利本作 samvatta-vivatta(壞成),以宇宙的生成壞敗來劃分宇宙的時間與數量。
69「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巴利本作 sassato atta ca loko ca vanjho kutattho esikatthayitthito,te ca satta sandhavanti samsaranti cavanti upapajjanti (我及世界常住、不生、不動,如柱住立,然而,彼諸眾生流轉、輪迴、死、再生。)
70「常聚不散」,巴利本作 atthi tveva sassati-samam(實在是與常住者同一、同等)。
71「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巴利本作 takki hoti vimamsi (有推論者、審察者。)
72宋、元、明三本均無「來」字。
73「已」,明本作「以」。
74「受集、滅、味、過、出要」,巴利本作 vedananam samudayan ca atthagaman ca assadan ca adinavan ca nissaranan ca (感受之原因、滅盡、品味、過患、出離。)
75「無餘解脫」,巴利本作 anupada vimutto (無執著而解脫)。
76「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巴利本作 ekaccam sassatam ekaccam asassatam attanan ca lokanca (我及此世間有一部分為常住的,有一部分為無常的。)
77「或」字之上,麗本有「或過」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78「或有是時,此劫始成」,巴利本作 kadaci karahaci dighassa addhuno accayena ayam lokosamvattati(經過極長之時間,在某時,此世界壞滅。)
79麗本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0「命」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天」字。
81「空梵天」,巴利本作 sunnam Brahma-vimanam (空虛的梵天宮)。
82「生」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此」字。
83「我等眾生,彼所化成」,巴利本作 imina mayam bhota Brahmuna nimmita (我們是由此可尊敬的梵天所化生的。)
84「年」,元本作「生」。
85「本生」,巴利本作 tam pubbe nivasam (前生之住所)。
86「彼餘眾生」,巴利本作 te bhonto deva (彼可敬的諸天)。
87宋、元、明三本均無「生不數」三字。
88「數」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數」字。
89「見」,宋本作「是」。
90有邊無邊(antanantika)(巴),謂世界究竟為有限大或無限大之空間。
91宋本無「無邊」二字。
92邊想(anta-sannin)(巴),以世界為有邊際、有限界之想法。
93「此世間有邊,是實餘虛」,巴利本作 antava ayam loko parivatumo(此世界之周圍是有邊際。)「是實餘虛」四字係用以肯定上文「世間有邊」者。
94「世間無邊,此實餘虛」,巴利本作 ananto ayam loko apariyanto(此世界無邊際、無限界。)
95「上方有邊,四方無邊」,巴利本作 uddham-adho anta-sanni,tiriyam ananta-sanni(上下有邊想,四方無邊想。)
96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antava ca ayam loko ananto ca )(巴),謂此世界之某部分有邊際,另外部分則為無邊際、無限度。
97宋、元、明三本均無「此」字。
98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n evayam loko a n tava na panananto)(巴),謂此世界並非有其邊際,亦非無其邊際。
99宋、元、明三本均無「是」字。
100異問異答:為一種詭辯論法,巴利本稱此類論者為不死矯亂論者(amara-vikkhepika)(巴)。
101「報」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耶善惡」三字。
102「彼」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諸」字。
103為有他世耶?無他世耶?(atthi paro loko?n atthi paro loko?)(巴),謂究竟是有死後的世界?抑或無有?
104天眼知、他心智(dibbacakkhu-abhinna,paracittanana-abhinna)(巴),為六神通中之二通。
105受(vedana)(巴),感覺之意,然依經文文脈與巴利本原文,則作「取」(upadana)(巴)較為妥當。upadana 在長阿含經及中阿含經中往往譯作「受」,雜阿含經五「受」陰,新譯作五「取」蘊。
106「事」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不實此事」四字。
107「無因而出有此世間」,巴利本作adhicca-samuppannam attanan ca lokan(我與世間是無因生起),謂此世界係無有原因而自然生起者,為一種偶然起源論。
108「眾生無想無知」,巴利本作Asannasatta nama deva(名為無想有情之諸天)。
109「有今」,麗本作「今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今」。
110「見」,麗本作「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
111宋、元、明三本均無「有」字。
112有想論(sanni-vada)(巴),認為死後仍有知覺意識存在的說法。
113「說世間有想」,巴利本作 uddham aghatana sannim attanam pannapeti (施設死後有想之我)。
114「我此終後,生有色有想」,巴利本作 rupi atta hoti arogo param marana sanniti(我無病,命終之後為有色有想者。)
115「我此終後,生無色有想」,巴利本作 rupi atta hoti arogo param marana sanni ti(我無病,命終之後為無色有想者。)
116宋、元、明三本均無「有言」二字。
117宋、元、明三本均無「生」字。
118無想論(asanni-vada)(巴),認為死後即無想(知覺意識)存在的說法。
119「說世間無想」,巴利本作uddham aghatana asannim attanam pannapeti(施設死後無想之我)。
120「我此終後,生有色無想」,巴利本作 rupi atta hoti arogo param marana asanniti(我無病,命終之後為有色無想者。)
121非想非非想論(n evasanni-nasanni-vada)(巴),認為死亡之後,想(知覺意識)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的說法。
122「彼」,宋、元、明三本均作「諸」。
123「我此終後,生有色非有想非無想」,巴利本作 rupi atta hoti arogo param marana n eva sanninasanni ti (我無病,命終之後為有色非有想非無想者。)
124宋、元、明三本均無「有」字。
125斷滅論(uccheda-vada)(巴),認為眾生於死亡後完全斷滅的說法。
126「我身四大、六入,從父母生」,巴利本作ayam atta rupi catum-maha-bhutika matapettika-sambhavo,我此色身乃由四大(地、水、火、風)與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所形成,而經由父母所生出。
127「然是無常,必歸磨滅」,巴利本作 ayam atta samma samucchinnohoti(此我完全斷滅)。
128麗本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9「無色空處」,巴利本作 akasanancayatana(空無邊處)。
130「無色識處」,巴利本作 vinnananancayatana(識無邊處)。
131「無色不用處」,巴利本作 akincannayatana(無所有處)。
132「無色有想無想處」,巴利本作 nevasanna-nas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處)。
133「七」,宋、元、明三本均作「一」。
134現在生泥洹論(ditthadhamma-nibbana-vada)(巴),「泥洹」即涅槃,認為在現世就可以獲得涅槃的說法。
135「我於現在五欲自恣,此是我得現在泥洹」,巴利本作 yato……ayam atta pancahi kamagunehi samappito samangi-bhuto paricareti,ettanvata……ayam atta paramadittha-dhamma-nibbanam patto hotiti 其意為:由於我﹝於現世﹞具備滿足享受五官能之樂,如此,我在現世就已獲得最勝的涅槃。
136「有覺、有觀」,巴利本作 savitakkam savicaram(有尋、有伺),即對事理尋求探索的心識作用。
137離生喜、樂(vivekaja pitisukha )(巴),遠離﹝諸欲、不善﹞所生之喜、樂。
138定生喜、樂(samadhija pitisukha )(巴),由定所生之喜、樂。
139麗本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0「除念、捨、喜、住樂,護念一心,自知身樂」,巴利本作 pitiya ca viraga upekkhako ca viharatisato ca sampajano sukhan ca kayena patisamvedeti(由於喜之捨離,具捨而住,正念正知,以身受樂。)中阿含第二經晝度樹經(佛光一‧一○)作:「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
141「護念清淨」,巴利本作 upekha-satiparisuddhim(捨、念、清淨),謂由於「捨」,得念之遍淨。中阿含第二經晝度樹經(佛光一‧一○)作「捨、念、清淨」。
142「希」,宋、元、明三本均作「布」。
143「池中水性之類」,巴利本作 udaka-dahe olarika pana(水池中大生物)。
144「反」,麗本作「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145「義動」,巴利本作Attha-jala(義網)。
146「法動」,巴利本作Dhamma-iala(法網)。
147「見動」,巴利本作Ditthi-jala(見網)。
148「魔動」,巴利本作Anuttaro samgama-vijayo(無上戰勝)。
149「梵動」,巴利本作Brahma-jala(梵網),為至上網之意。上述漢本作義動、法動、見動、魔動、梵動等諸「動」字,係為 cara 之譯,然因為巴利語jala (網)與 cara (動)之讀音接近,或因之而轉訛成 cara ,以致漢譯為「動」,若以文義推敲,似以巴利本之「網」(jala)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