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
後秦弘始年1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二四)第三分堅固經2第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那難陀3城波婆利掩次4林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有長者子,名曰堅固5,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今者敕諸比丘,若有婆羅門、長者子、居士來6,當為現神足7顯上人法8!」
佛告堅固:「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居士9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
時,堅固長者子復白佛言:「唯願世尊敕諸比丘,若有婆羅門、長者、居士來,當為現神足,顯10上人法!」
佛復告堅固:「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
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我於上人法無有疑也,但此那難陀城國土豐樂,人民熾盛,若於中現神足者,多所饒益,佛及大眾善弘道化。」
佛復告堅固:「我終不教諸11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子12、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所以者何?有三神足13。云何為三?一曰神足,二曰觀察他心,三曰教誡14。云何為神足?長者子!比丘習無量神足,能以一身變成無數,以無數身還合為一;若遠若近,山河石壁,自在無礙,猶如行空;於虛空中結加趺坐,猶如飛鳥;出入大地,猶如在水;若行水上,猶如履地;身出煙火15,如大火聚;手捫日月,立至梵天16。若有得信長者、居士見17此比丘現無量神足,立至梵天,當復詣餘未得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言:『我見比丘現無量神足,立至梵天。』彼長者、居士未得信者語得信者言:『我聞有瞿羅咒18,能現如是無量神變,……乃至立至梵天。』」
佛復告長者子堅固:「彼不信者,有如此言,豈非毀謗言耶?」
堅固白佛言:「此實是毀謗言也。」
佛言:「我以是故,不敕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者子19!此即是我諸比丘所現神足。
「云何名觀察他心神足?於是,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諸眾生心所念法,隈20屏所為皆能識知。若有21得信長者、居士,見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他眾生心所念法,隈屏所為皆悉識知,便詣餘未得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曰:『我見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他眾生心所念法,隈屏所為皆悉能知。』彼不信長者、居士,聞此語已,生毀謗言。有乾陀羅咒22能觀察他心,隈屏所為皆悉能知。云何,長者子!此豈非毀23謗言耶?」
堅固白佛言:「此實是毀謗言也。」
佛言:「我以是故,不敕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者子?此即是我比丘現觀察神足。
「云何為教誡神足?長者子!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若長者、居士聞已,於中得信;得信已,於中觀察自念:我不宜在家,若在家者,鉤鎖相連,不得清淨修於梵行,我今寧可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具諸功德,……乃至成就三明,滅諸闇冥,生大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樂獨閑居,專念不忘之所得也。長者子!此是我比丘現教誡神足。」
爾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頗有比丘成就24此三神足耶?」
佛告長者子:「我不說有數,多有比丘成此三神足者。長者子!我有比丘在此眾中自思念25:此身四大26––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比丘倏趣天道,往至四天王27所,問四天王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由何永滅?』
「長者子!彼四天王報比丘言:『我不知四大由何永滅,我上有天,名曰忉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彼天能知四大由何而滅。』彼比丘聞已,即倏趣天道,往詣忉利天上,問諸天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忉利天報比丘言:『我不知四大何由永28滅,上更有天,名曰29焰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彼天能知。』即往就問,又言不知。
「如是展轉,至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皆言:『我不知四大何由而滅,上更有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名梵迦夷30,彼天能知四大何由永滅。』彼比丘即倏趣梵道31,詣梵天32上問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梵天報比丘言:『我不知四大何由永滅,今有大梵天王33,無能勝者,統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能造化物,是眾生父母,彼能知四大由何34永滅。』長者子!彼比丘尋問:『彼大梵天35王今為所在?』彼天報言:『不知大梵今為36所在,以我意觀,出現不久。』未久,梵王忽然出現。長者子37!彼比丘詣梵王所問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大梵王告此丘言:『我梵天王無能勝者,統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能造萬物,眾生父母。』時,彼比丘告梵王曰38:『我不問此事,自問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
「長者子!彼梵王猶報比丘言:『我是大梵天王,無能勝者,……乃至造作萬物,眾生父母。』比丘又復告言:『我不問此,我自問四大何由永來?』長者子!彼梵天王如是至三,不能報彼比丘四大何由永來。時,大梵王即執比丘右手,將詣屏處,語言:『比丘!今諸梵天39皆謂我為智慧第一,無不知見,是故我不得報汝言:不知不見此四大何由永滅。』又語比丘:『汝為大愚,乃捨如來於諸天中推問此事,汝當於世尊所問如此事,如佛所說,善受持之。』又告比丘:『今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汝可往問。』
「長者子!時,比丘於梵天上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伸40臂頃,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來至我所,頭面禮足,一41面坐,白我言:『世尊!今此四大––地、水、火、風,何由而滅?』時,我告言:『比丘!猶如商人臂鷹入海42,於海中放彼鷹飛空東西南北,若得陸地則便43停止,若無陸地更還歸船。比丘!汝亦如是,乃至梵天問如是義,竟不成就還來歸我,今當使汝成就此義。』即說偈言:
『何由無四大,地水火風滅?
何由無粗細,及長短好醜?
何由無名色44,永滅無有餘?
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
此滅四大45滅46,粗細好醜滅,
於此名色滅,識滅餘亦滅47。』」
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世尊!此比丘名何等?云何持之?」
佛告長者子:「此比丘名阿室已,當奉持之!」
爾時,堅固長者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佛說長阿含48第三分裸形梵志經49第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委若國金槃鹿野林50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時,有形梵志51姓迦葉52,詣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裸形迦葉白佛言:「我聞沙門瞿曇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諸苦行人以為弊穢。瞿曇!若有言:』沙門瞿曇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苦行人以為弊穢。』作此言者,是為法語,法法成就53,不誹謗沙門瞿曇耶?」
佛言:「迦葉!彼若言:『沙門瞿曇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苦行人以為弊穢。』者,彼非法言,非法法成就,為誹謗我,非誠實言。所以者何?迦葉!我見彼等苦行人,有身壞命終,墮地獄中者;又見苦行人身壞命終,生天善處者;或見苦行人樂為苦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者;或見苦行人樂為苦行,身壞命終,生天善處者。迦葉!我於此二趣54所受報處,盡知盡見,我寧可呵責諸苦行者以為弊穢耶?我正說是,彼則言非;我正說非,彼則言是。迦葉!有法沙門、婆羅門同55,有法沙門、婆羅門不同。迦葉!彼不同者,我則捨置56,以此法不與沙門、婆羅門同故。
「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沙門瞿曇於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彼異眾師57於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誰能堪任滅此法者?迦葉!彼有智者作是觀時,如是知見:唯沙門瞿曇能滅是法。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是論時,我於此中則有名稱58。
「復次,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沙門瞿曇弟子於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彼異眾師弟子於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誰能堪任滅此法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知見:唯沙門瞿曇弟子能滅是法。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是論時,我弟子則得名稱。
「復次,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沙門瞿曇於諸善法、清白、微妙及賢聖法,彼異眾師於諸善法、清白、微妙及賢聖法,誰能堪任增廣修行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知見:唯有沙門瞿曇堪任增長修行是法。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是論時,我於此中則有名稱。
「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沙門瞿曇弟子於諸善法、清白、微妙及賢聖法,彼異眾師弟子於諸善法、清白、微妙及賢聖法,誰能堪任增長修行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知見:唯有沙門瞿曇弟子能堪任增長修行是法。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是論時,於59我弟子則有名稱。迦葉!有道有跡60,比丘於中修行,則自知自見:沙門瞿曇時說、寶說、義說、法說、律說61。
「迦葉!何等是道,何等是跡,比丘於中修行,自知自見:沙門瞿曇時說、實說、義說、法說、律說?迦葉!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止息,依無欲,依出要,修法、精進、喜、猗、定、捨覺意,依止息,依無欲,依出要。迦葉!是為道,是為跡。比丘於中修行,自知自見:沙門瞿曇時說、實說、義說、法說、律說。
迦葉言:「瞿曇!唯有是道、是跡,比丘於中修行,自知自見:沙門瞿曇時說、實說、義說、法說、律說。但苦行穢汙,有得婆羅門名,有得沙門名。何62等是苦行穢汙,有得婆羅門名?有得沙門名?瞿曇!離服裸形,以手自障蔽,不受醲瓨63食,不受杅64食,不受兩壁65中間食,不受二人中間食,不受兩刀中間食,不受兩杇中間食,不受共食家食,不受懷妊家食,狗在門前不食其食,不受有蠅家食,不受請食66,他言先識則不受其食67;不食魚,不食肉,不飲酒,不兩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68,受人益食,不過七益69;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或復食果,或復食莠,或食飯汁,或食麻米,或食??70稻或食牛糞,或食鹿糞,或食樹根枝葉花實,或食自落果;或披71衣,或披莎衣,或衣樹皮,或草襜72身,或衣鹿皮;或留髮,或被毛編,或著塚間衣;或有常舉手者,或不坐床席,或有常蹲者;或有剃髮留髭鬚者;或有臥荊棘上者,或有臥果蓏上者,或有裸形臥牛糞上者;或有一日三浴,或一夜三浴––以無數苦,苦役此身。瞿曇!是為苦行穢汙,或得沙門名?或得婆羅門名?」
佛言:「迦葉!離服裸形者,以無數方便苦役此身,彼戒不具足,見不具足,不能勤修,亦不廣普。」
迦葉白佛言:「云何為戒具足?云何為73見具足74,過諸苦行,微妙第一?」
佛告迦葉:「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迦葉言:「唯然,瞿曇!願樂欲聞。」
佛告迦葉:「若如來、至真出現於世,……乃至四禪,於現法中而得快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一心,樂於閑靜,不放逸故。迦葉!是為戒具足,見具足,勝諸苦行,微妙第一。」
迦葉言:「瞿曇!雖曰戒具足,見具足,過諸苦行,微妙第一,但沙門法難,婆羅門法難75。」
佛言:「迦葉!此是世間不共法76,所謂沙門法、婆羅門法難。迦葉!乃至優婆夷亦能知此法,離服裸形,……乃至無數方便苦役此身,但不知其心,為有恚心?為無恚心?有恨心?無恨心?有害心?無害心?若知此心者,不名沙門、婆羅門為難,以77不知故,沙門、婆羅門為難。」
爾時,迦葉白佛言:「何等是沙門、何等是婆羅門戒具足,見具足,為上為勝,微妙第一?」
佛告迦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迦葉言:「唯然,瞿曇!願樂欲聞。」
佛言:「迦葉,彼比丘以三昧心,……乃至得三明,滅諸癡冥,生智慧明,所謂漏盡智生。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靜,不放逸故。加葉!此名沙門、婆羅門戒具足,見具足,最勝最上,微妙第一。」
迦葉言:「瞿曇!雖言是沙門、婆羅門見具足,戒具足,為上為勝,微妙第一,但沙門、婆羅門法。甚難!甚難!沙門亦難知,婆羅門亦難知。」
佛告迦葉:「優婆塞亦能修行此法,自78言:『我從今日能離服裸形,……乃至以無數方便苦役此身。』不可以此行名為沙門、婆羅門,若當以此行名為沙門、婆羅門者,不得言沙門甚難,婆羅門甚難。不以此行為沙門、婆羅門故,言沙門甚難,婆羅門甚難。」
佛告迦葉:「我昔一時在羅閱祇79,於高山七葉窟80中,曾為尼俱陀81梵志說清淨苦行,時梵志生歡喜心,得清淨信,供養我、稱讚我,第一供養稱讚於我。」
迦葉言:「瞿曇!誰於瞿曇不生第一歡喜、淨信、供養、稱讚者?我今於瞿曇亦生第一歡喜,得清淨信,供養、稱讚,歸依瞿曇。」
佛告迦葉:「諸世間諸所有戒,無有與此增上戒等者,況欲出其上?諸有三昧、智慧、解脫見、解脫慧,無有與此增上三昧、智慧、解脫見、解脫慧等者,況欲出其上?迦葉!所謂師子82者,是如來、至真、等正覺。如來於大眾中廣說法時,自在無畏,故號師子。云何,迦葉!汝謂如來師子吼時不勇捍83耶?勿造斯觀!如來師子吼勇捍無畏。迦葉!汝謂如來勇捍師子吼時不在大眾中耶?勿造斯觀!如來在大眾中勇捍師子吼。迦葉!汝謂如來在大眾中作師子吼不能說法耶?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作師子吼,善能說法。
「云何,迦葉!汝謂如來於大眾中勇捍無畏,為師子吼,善能說法,眾會聽者不一心耶?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為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者皆一心聽。云何,迦葉!汝謂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為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者皆一心聽,而不歡喜信受行耶?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84,能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者皆一心聽,歡喜信受。迦葉!汝謂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為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者歡喜信受,而不供養耶?勿造斯觀!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為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者皆一心聽,歡喜信受85,而設供養。
「迦葉!汝謂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為師子吼,……乃至信敬供養,而不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耶?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乃至信敬86供養,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迦葉!汝謂如來在大眾中勇捍無畏87,……乃至出家修道,而不究竟梵行88,至安隱處,無餘泥洹耶?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如來於大眾中勇捍無畏,……乃至出家修道,究竟梵行,至安隱處,無餘泥洹。」
時,迦葉白佛言:「云何,瞿曇!我得於此法中出家受具戒89不?」
佛告迦葉:「若異學90欲來入我法中出家修道91者,當留四月觀察,稱可眾意,然後當得出家受戒。迦葉!雖有是法,亦觀其人耳。」
迦葉言:「若有異學欲來入佛法中修梵行者,當留四月觀察,稱可眾意,然後當得出家受戒。我今能於佛法中四歲觀察,稱可眾意,然後乃出家受戒。」
佛告迦葉:「我已有言,但觀其人耳。」
爾時,迦葉即於佛法中出家受具足戒。時,迦葉受戒未久,以淨信心修無上梵行,於92現法中93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即成阿羅漢。
爾時,迦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 佛說長阿含第三分三明經94第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俱薩羅95國人間遊行,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詣伊車能伽羅96俱薩羅婆羅門村,止宿伊車林97中。
時,有婆羅門名沸伽羅娑羅98、婆羅門名多梨車99,以小緣詣伊車能伽羅村。此沸伽羅娑羅婆羅門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善能分別,又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禮,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其一弟子名婆悉吒100,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亦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禮,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
多梨車婆羅門亦七世已101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102能分別,亦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禮,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其一弟子名頗羅墮103,七世已104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亦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禮,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
時,婆悉吒、頗羅墮二人於清旦至園中,遂共論義,更相是非。時,婆悉吒語頗羅墮:「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沸伽羅娑羅婆羅門所說。」
頗羅墮又言:「我道真正,能得出105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多梨車婆羅門所說。」如是,婆悉吒再三自稱己道真正,頗羅墮亦再三自稱己道真正,二人共論,各不能決。
時,婆悉吒語頗羅墮曰:「我聞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於拘薩羅國遊行人間,今在伊車能伽羅林中,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是真人,宜往覲現。我聞彼瞿曇知梵天道,能為人說,常與梵天往返言語,我等當共詣彼瞿曇,共決此義,若沙門瞿曇有所言說,當共奉持。」爾時,婆悉吒、頗羅墮二人相隨到伊車林中,詣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
爾時,世尊知彼二人心中所念,即告婆悉吒曰:「汝等二人清旦至園中,作如是論,共相是非,汝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沸伽羅娑羅106所說。』彼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多梨車所說。』如是再三,更相是非,有如此事耶?」
時,婆悉吒、頗羅墮聞佛此言,皆悉驚愕,衣毛為豎,心自念言:沙門瞿曇有大神德,先知人心,我等所欲論者,沙門瞿曇已先說訖。時,婆悉吒白佛言:「此道、彼道皆稱真正,皆得出要,至於梵天,為沸伽羅娑羅婆羅門所說為是、為多梨車婆羅門所說為是耶?」
佛言:「正使婆悉吒,此道、彼道真正出要,得至梵天,汝等何為清旦園中共相是非,乃至再三耶?」
時,婆悉吒白佛言:「諸有三明婆羅門107說種種道,自在欲道、自作道、梵天道,此三道者盡向梵天。瞿曇!譬如村營,所有諸道皆向於城:諸婆羅門雖說種種諸道,皆向梵天。」
佛告婆悉吒:「彼諸道為盡趣梵天不?」
答曰:「盡趣。」
佛復再三重問:「種種諸道盡趣梵天不?」
答曰:「盡趣,」
爾時,世尊定其語已,告婆悉吒曰:「云何三明婆羅門中,頗有一人得見梵天者不108?」
答曰:「無有見者。」
「云何,婆悉吒!三明婆羅門先師,頗有得見梵天者不?」
答曰:「無有見者。」
「云何,婆悉吒!乃至三明仙人舊婆羅門,諷誦通利,能為人說舊諸讚誦,歌詠詩書,其名阿吒摩109婆羅門110、婆摩提婆111婆羅門、毗婆審吒112婆羅門、伊尼羅斯113婆羅門、蛇婆提伽114婆羅門、婆婆悉婆羅門、迦葉115婆羅門、阿樓那婆羅門、瞿曇摩婆羅門、首脂婆羅門、婆羅損陀婆羅門116,彼亦得見梵天不耶?」
答曰:「無有見者。」
佛言:「若彼117三明婆羅門無有一見梵天者,若三明婆羅門先師118無有見梵天者,又諸舊大仙三明婆羅門阿吒摩等亦不見梵天者,當知三明婆羅門所說非實119。」
又告婆悉吒:「如有120淫人言:『我與彼端正女人121交通,稱歎淫法。』餘人語言:『汝識彼女不?為在何處?東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122問:『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問:『汝識彼女父母及其姓字123不?』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為是剎利女?為是婆羅門、居士、首陀羅女耶?』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為長短、粗細、黑白、好醜耶?』答曰:『不知。』云何,婆悉吒!彼人讚歎為是實不?」
答曰:「不實。」
「如是,婆悉吒!三明婆羅門所說亦爾,無有實也。云何,婆悉吒!汝三明婆羅門見日月遊行出沒處所,叉手供養,能作是說:『此道真正,當得出要,至日月所。』不?」
報曰:「如是,三明婆羅門見日月遊行出沒處所,叉手供養,而不能言:『此道真正,當得出要,至日月所。』也。」
「如是,婆悉吒!三明婆羅門見日月遊行出沒之處,叉手供養,而不能說:『此道真正,當得出要,至日月所。』而常叉手供養恭敬,豈非虛妄耶?」
答曰:「如是,瞿曇!彼不實虛妄。」
佛言:「譬如有人立梯空地124,餘人問言:『立梯用為?』答曰:『我欲上堂。』又問:『堂何所在?東、西、南125、北耶?』答云:『不知。』云何,婆悉吒!此人立梯欲上堂者,豈非虛妄耶?」
答曰:「如是,彼實虛妄。」
佛言:「三明婆羅門亦復如是,虛誑無實。婆悉吒!五欲潔淨,甚可愛樂。云何為五?眼見色,甚可愛樂;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甚可愛樂,於我賢聖法中,為著、為縛,為是鉤126鎖;彼三明婆羅門為五欲所染,愛著堅固,不見過失127,不知出要。彼為五欲之所繫縛,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無有是處。譬如阿夷羅河128,其水平岸,烏鳥得飲,有人在此岸身被重繫,空喚彼岸言:『來渡129我去。』彼岸寧來渡此人不?」
答曰:「不也。」
「婆悉吒!五欲潔淨,甚可愛樂,於賢聖法中猶如鉤鎖;彼三明婆羅門為五欲所染,愛著堅固,不見過失,不知出人。彼為五欲之所繫縛,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上130。』亦復如是,終無是處。婆131悉吒!譬如阿夷羅河,其水平岸,烏鳥得飲,有人欲渡,不以手足身力,不因船132筏,能得渡不?」
答曰:「不能。」
「婆悉吒!三明婆羅門亦復如是,不修沙門清淨梵行133,更修餘道不清淨行134,欲求生梵天者,無有是處。婆悉吒!猶如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無船135筏,又無橋梁,有行人來,欲渡彼岸,見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無船筏,又無橋梁,彼人自念:我今寧可多集草木,牢堅136縛筏,自以身力渡彼岸耶?即尋縛筏,自以身力安隱得渡。婆悉吒!此亦如是。若比丘捨非沙門不清淨行,行137於沙門清淨梵138行,欲生梵天者,則有是處。云何,婆悉吒!梵天有恚心耶?無恚心耶?」
答曰:「無恚心也。」
又問:「三明婆羅門有恚心139、無恚心耶?」
答曰:「有恚心。」
「婆悉吒!梵天無恚心,三明婆羅門有恚心。有恚心、無恚心不共同,不俱解脫,不相趣向,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有瞋心、無瞋心耶?」
答曰:「無瞋心。」
又問:「三明婆羅門有瞋心、無瞋心耶?」
答曰:「有瞋心。」
佛言:「梵天無瞋心,三明婆羅門有瞋心,有瞋心、無瞋心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有恨心、無恨心耶?」
答曰:「無恨心。」
又問:「三明婆羅門有恨心、無恨心耶?」
答曰:「有恨心。」
佛言:「梵天無恨心,三明婆羅門有恨心,有恨心、無恨心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有家屬產業140不?」
答曰:「無。」
又問:「三明婆羅門有家屬產業不?」
答曰:「有。」
佛言:「梵天無家屬產業,三明婆羅門有家屬產業,有家屬產業、無家屬產業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又問:「三明婆羅門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不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三明婆羅門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得自在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
佛言:「彼三明婆羅門,設有人來問難深義,不能具答,實如是不?」
答曰:「如是。」
時,婆悉吒、頗羅墮二人俱白佛言:「且置餘論,我聞沙門瞿曇明識梵道,能為人說,又與梵天相見往來言語,唯願沙門瞿曇以慈愍故,說梵天道,開示演布!」
佛告婆悉吒:「我今問汝,隨意報我。云何,婆悉吒!彼心念國141,去此遠近142?」
答曰143:「近。」
「若使有人生長彼國,有餘人問彼國道徑,云何,婆悉吒!彼人生長彼國答彼道徑,寧有疑144不?」
答曰:「無疑。所以者何?彼國生長故。」
佛言:「正使彼人生長彼國,或可有疑。若有人來問我梵道,無疑也。所以者何?我常數數說彼梵道故。」
時,婆悉吒、頗羅墮俱白佛言:「且置此論,我聞沙門瞿曇明識梵道,能為人說,又與梵天相見往來言語,唯願沙門瞿曇以慈愍故,說於梵道,開示演布!」
佛言:「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答言:「唯然,願樂欲聞!」
佛言:「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十號具足,……乃至四禪,於現法中而自娛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靜,不放逸故。彼以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145,廣布無際,無二、無量,無恨146、無害,遊戲此心而自娛樂;悲、喜、捨心遍滿一方,餘方147亦爾,廣布無際,無二、無量,無有結恨,無惱害意,遊戲此心以自娛樂。云何,婆悉吒!梵天有恚心、無恚心耶?」
答曰:「無恚心也。」
又問:「行慈比丘有恚心、無恚心耶?」
答曰:「無恚心。」
佛言:「梵天無恚心,行慈比丘無恚心,無恚心、無恚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有瞋心耶?無瞋心耶?」
答曰:「無也。」
又問:「行慈比丘有瞋心、無瞋心耶?」
答曰:「無。」
佛言:「梵天無瞋心,行慈比丘無瞋心,無瞋心、無瞋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有恨心、無恨心耶?」
答曰:「無。」
又問:「行慈比丘有恨心、無恨心耶?」
答曰:「無。」
佛言:「梵天無恨心,行慈比丘無恨心,無恨心、無恨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比丘、梵天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有家屬產業不 ?」
答曰:「無也。」
又問:「行慈比丘有家屬產業不148?」
答曰:「無也。」
佛言:「梵天無家屬產業,行慈比丘亦無家屬產業,無家屬產業、無家屬產業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得自在不耶?」
答曰:「得自在。」
又問:「行慈比丘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行慈比丘得自在,得自在、得自在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
佛告婆悉吒:「當知行慈比丘身壞命終,如發箭之頃,生梵天上149。」佛說是法時,婆悉吒、頗羅墮即於座上遠塵離垢150,諸法151法眼生152。
爾時,婆悉吒、頗羅墮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
1「後秦弘始年」,明本作「姚秦三藏法師」六字。
2長部(D.11.Kevaddha-Sutta 堅固經)。
3那難陀(Nalanda)(巴)城邑名,又作那爛陀,位於摩竭陀國菩提道場大覺寺之東,歷經各代整修,規模極大。
4波婆利掩次(Pavarikamba)(巴),林園名,又作波波利菴羅園,譯為好衣菴羅園位於摩竭陀國之那難陀城。「掩」,宋、元、明三本均作「菴」。
5堅固(Kevatta)(巴)優婆塞名,又作枳跋多。
6宋、元二本均無「來」字。
7神足(iddhi-patihariya)(巴),神通、神變。
8「上人法」,巴利本作 uttari-manussa-dhamma(超乎凡人之法)。
9「婆羅門、長者、居士」,巴利本作 gihinam odata-vasananam(白衣的在家人),即指各階層的在家人。
10宋、元、明三本均無「顯」字
11麗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宋、元、明三本均無「子」字。
13三神足(tini patihariyani)(巴),三種神變。
14「誡」,宋、元、明三本均作「戒」。
15「煙火」,宋、元二本均作「煙火」,明本作「煙焰」。
16梵天(Brahma-loka)(巴),此處指梵天界。
17宋、元二本均無「見」字。
18「瞿羅咒」,巴利本作 Gandhari nama vijja(名為乾陀羅明咒。)
19麗本無「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隈」,宋、明二本均作「猥」。
21「有」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能」字。
22「乾陀羅咒」,巴利本作 Manika nama vijja(名為摩尼柯明咒)。
23宋、元、明三本均無「毀」字。
24宋、元、明三本均無「就」字。
25「念」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言」字。
26四大(Cattaro mahabhuta)(巴),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pathavi-dhatu,apo-dhatu,tejo-dhatu,vayo-dhatu)(巴)為造一切色法之四大元素。
27四天王(Catummaharajika deva)(巴),居於須彌山腰,由揵陀羅山之四峰,各自鎮守一天下:持國天鎮守東方,增長天鎮守南方,廣目天鎮守西方,多聞天鎮守北方。通常四天王任帝釋天之外將,亦為佛教之守護神。
28麗本無「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9麗本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梵迦夷(Brahma-kayika)(巴),梵眾天,位於色界之初禪天。
31梵道(Brahma-yaniya magga)(巴),謂至梵天之道。
32梵天(Brahma-deva)(巴),為色界之初禪天,其處住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三天。
33大梵天王(Maha-brahma)(巴),位於色界之初禪天。
34「由何」,宋、元、明三本均作「何由」。
35麗本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6「為」,明本作「何」。
37麗本無「子」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38「曰」,宋本作「白」。
39「天」,麗本作「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
40「伸」,麗本作「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41「一」,明本作「在」。
42「商人臂鷹入海」,巴利本作 samuddika vanija tira-dassim sakunam gahetva navaya samuddam ajjhogahanti (海洋商人帶一隻尋找陸地之鳥,以船入海。)
43「則便」,宋、元、明三本均作「便即」。
44名色(nama-rupa)(巴),指五蘊。色為色蘊,名為受、想、行、識四蘊。
45「大」,宋、元、明三本均作「亦」。
46「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此滅四大滅」,巴利本作Tatra Veyyakaranam bhavati:Vinnanamanidassanam anantam sabbato paham Ettha apo ca pathavi tejo Vayo na gadhati 其意為:此時有[如此]回答:識無形、無量,由一切[識之]滅。於此水、地、火、風不住。
47「識滅餘亦滅」,巴利本作Vinnanassa nirodhena etth etam uparujjhati 其意為:由識之滅,於此時此「四大、相對法、名色等」破滅。
48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宋、元二本均作「佛說長阿含經」六字。
49長部(D.8 Kassapa Sihanada Sutta 迦葉師子吼經)
50委若(Ujunna)(巴),國名。金槃(Kannakatthala)(巴),地名。鹿野林(Miga-daya)(巴),苑林名。
51裸形梵志(acela)(巴),不着衣物的裸體苦行者。
52迦葉(Kassapa)(巴),梵志之姓。
53「法法成就」,巴利本作 dhammarsa canudhammam vyakaronti (對於法是否如法而記說之。)
54二趣:指善趣(sugati)(巴)與惡趣(duggati)(巴)。
55「有法沙門、婆羅門同」,巴利本作 Tehi pi me saddhim ekaccesu thanesu sameti 其意為:有一些道理彼等﹝沙門、婆羅門﹞與我相同。thana 有「是處、道理、狀態、住處、住處、立足點」之義。漢譯往往譯為「處」。
56「彼不同者,我則捨置」,巴利本作 yesu no avuso thanesu na sameti titthantu tani thanani 其意為:朋友!對於任何不同意之道理,將這些道理置之﹝不談﹞吧!即沙門與婆羅門之論點若不一致,則共捨置一邊,不再議論;若彼此論點一致,則可共同議論。此為共同談論的基本方法。
57異眾師(para gan acariya)(巴),指異宗異派之師。
58「我於此中則有名稱」,巴利本作 amhe va tattha yebhuyyena pasanseyyum (此中他們大多數都稱讚我們)。
59宋、元、明三本均無「於」字。
60有道有跡(atthi maggo atthi pat祇ada)(巴),到達理想之方法與行為。
61「沙門瞿曇時說、實說、義說、法說、律說」,巴利本作 samano va Gotamo kala-vadi bhuta-vadiattha-vadi dhamma-vadi vinaya-vadi ti(沙門瞿曇乃是適時說者、實說者、說義者、說法者、說律者。)
62宋、元、明三本均無「何」字。
63「瓨」,麗本作「夜」,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瓨」。
64「杅」,麗本作「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杅」。
65「壁」,元、明二本均作「臂」。
66「請食」,巴利本作 samkitti 其意為:﹝饑饉時向信徒請求﹞集來的﹝食物﹞。
67「食」,大正本作「飡」。
68「一餐一咽……七餐止」,巴利本作 Soekagariko va hoti ekalopiko dvagariko va hotidvalopiko sattagariko va hoti sattalopiko 其意為:他有一家的﹝供養﹞,是一口食的;或有二家的﹝供養﹞,是二口食的;或有七家的﹝供養﹞,是七口食的。
69受人益食,不過七益:乞食時,向每一家乞得少量食物而收集起來,然所收集食物之來源不可超過七家。
70「??」,宋本作「??」。
71「披」,宋、元、明三本均作「被」。
72「襜」,宋本作「搭」,元、明二本均作「苫」。
73宋、元、明三本均無「為」字。
74「見具足」,巴利本作 citta-sampada panna-sampada (心具足、慧具足)。
75「但沙門法難,婆羅門法難」,巴利本(D.vol.1.p.168)作:得沙門法難,得婆羅門法難。
76世間不共法:謂佛陀之功德不同於凡俗。
77「難以」,麗本作「已」,宋本作「難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難以」。
78「自」,麗本作「白」,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自」。
79羅閱祇(Rajagaha)(巴),又作王舍城,為摩竭陀國之都城。
80七葉窟(Sattapanni-guha)(巴),洞窟名,位於王舍城郊外之南山。又巴利經典此處作Gijjha-kuta pabbata(靈鷲山),此山位於王舍城東北十里之處,為圍繞王舍城的五山中之最高山。
81尼俱陀(Nigrodha)(巴),梵志名。
82師子(siha)(巴),即獅子。以百獸之王的獅子來比喻佛陀乃天人中之最勝者。
83「捍」,元、明二本均作「悍」。
84「無畏」,麗本作「多力」,今依據明本改作「無畏」。
85宋本無「信受而不供養耶……歡喜信受」四十一字。
86「信敬」,宋、元、明三本均作「敬信」。
87宋本重出「乃至信敬供養……勇捍無畏」三十二字。
88「究竟梵行」,巴利本作 anuttaram brahma-cariya-pariyosanam(完成無上梵行)。
89具戒:具足戒之略稱。
90異學(anna-titthiya)(巴),謂佛教以外之學派宗徒。
91「出家修道」,巴利本作 pabbaja upasampada 其意為:出家、受具足﹝戒﹞。
92麗本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3現法中(ditthe va dhamme)(巴),即於此現世之中。
94長部(D.13. Tevijja Sutta 三明經)。
95俱薩羅(Kosala)(巴),為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與摩竭陀國為鄰國。
96伊車能伽羅(Icchanankala)(巴),為俱薩羅國之婆羅門村名。
97伊車林(Icchanankalavanasanda)(巴),園林名。
98沸伽羅娑羅(Pokkharasati)(巴),婆羅門名。「娑」,麗本作「婆」,今依據磧砂藏改作「娑」。
99多梨車(Tarukkha)(巴),又作多利遮,婆羅門名。
100婆悉吒(Vasettha)(巴),比丘名。
101「已」,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102「盡」,宋、元、明三本均作「善」。
103頗羅墮(Bharadvaja)(巴),又作婆羅豆婆遮,原為婆羅門,後皈依佛陀,出家證果。
104「已」,明本作「以」。
105「出」,宋、元二本均作「此」。
106「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婆羅門」三字。
107三明婆羅門(tevijja-brahmana)(巴),能通達梨俱、沙摩、夜柔三吠陀之婆羅門。
108「云何三明婆羅門中,頗有一人得見梵天者不?」巴利本作 atthikoci tevijjanam brahmananameka-brahmano pi yena Brahma sakkhi-dittho ti?其意為:諸三明婆羅門中有那一位婆羅門是親眼見到梵天的呢?
109阿吒摩(Atthaka)(巴),十古仙人之一。
110「門」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婆摩婆羅門」五字。
111婆摩提婆(Vamadeva)(巴),又作婆摩提,十古仙人之一。
112毗婆審吒(Vessamitta)(巴),又作鼻波密多,十古仙人之一。大正本無「吒」字。
113伊尼羅斯(Angirasa)(巴),古仙人之一。
114蛇婆提伽(Yamataggi)(巴),又作耶婆提伽,古仙人之一。
115迦葉(Kassapa)(巴),古仙人之一。
116阿吒摩婆羅門……婆羅損陀婆羅門:以上均為古仙人。
117「彼」,宋、元、明三本均作「使」。
118宋、元、明三本均無「師」字。
119「所說非實」,巴利本作 appatihirakata (愚鈍的話)。
120「有」,大正本作「是」。
121「端正女人」,巴利本作 janapada-kalyani(地方美女)。
122「又」,元、明二本均作「為」。
123「字」,宋本作「家」。
124「立梯空地」,巴利本作 catummahapathe nisseni-karoti(立梯於十字街頭)。
125「西南」,宋、元、明三本均作「南西」。
126「鉤」,大正本作「拘」。
127「失」,宋本作「矣」。
128阿夷羅河(Aciravati nadi )(巴),又作阿致羅筏底,譯為無勝、迅流,沿舍衛城流經迦維羅城之南方,往東南流。
129「渡」,宋、元、明三本均作「度」。
130「上」,明本作「者」。
131「婆」字之上,宋、元二本均有一「彼」字。
132「船」,宋、元二本均作「舡」。
133「清淨梵行」,巴利本作 dhamma brahmana karana (婆羅門所行諸諸法)。
134「更修餘道不清淨行」,巴利本作 dhamma abrahmana-karana (非婆羅門所行諸法)。
135「船」,宋本作「舡」。
136「牢堅」,宋、元 、明三本均作「堅牢」。
137宋、元、明三本均無「行」字。
138宋、元、明三本均無「梵」字。
139「心」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耶」字。
140「家屬產業」,巴利本作 pariggaha 原意為:遍執取,引申為一般眾生所執取之家、妻、財產、事業等。
141「心念國」,巴利本作 Manasakata(摩那娑迦陀村)。
142「遠近」,宋、元、明三本均作「近遠」。
143麗本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4「疑」,巴利本作 dandhayitattam va vitthayitattam (遲鈍、躊躇)。
145宋、元二本均無「爾」字。
146「恨」,宋、元二本均作「限」。
147宋、元二本均無「餘方」二字。
148「不」字之下,麗本有一「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9「生梵天上」,巴利本作 Brahmuno sahavyupago bhavissati(將達到與梵天共住)。
150「遠塵離垢」,明本作「遠離塵垢」。
151「諸法」,明本作「於諸法中得」。
152「生」,明本作「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