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五陰誦第一1
一一2
如是我聞3:
一時,佛住4舍衛國5祇樹給孤獨園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7,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8,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說。」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9。如觀無常,苦10、空11、非我12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觀14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15無常如實知16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三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18;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1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五2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21;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不明、不離欲。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
「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六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七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24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常及苦‧空,非我‧正思惟,
無知等四種,及於色喜樂25。
八八2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27,不欣未來色28,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29。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如無常,苦30、空31、非我32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九3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34。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35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36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3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一一3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39。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40?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41: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一二4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一三4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44者,則不染45於色46;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47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48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識。」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49不如實知50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51。」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52、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一四5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54,若於色味隨順覺55,則56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57隨順覺,則於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患58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59、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已脫、已離、已出60,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過去四種說,厭離及解脫;
二種說因緣,味亦復二種。
一五一五6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62時,有異比丘63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64,修不放逸65。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66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67,為究竟無上梵行68,現法作證69: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說此言:『云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如是說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70;若隨死者,為取所縛。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比丘白佛:「知己,世尊!知己,善逝!」71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隨使使、色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為取所縛。
「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
「比丘!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 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 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 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即成羅漢72,心得解脫73。
一六一六7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所聞如上75,差別者76:「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77;若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78諸數。」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若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如是,世尊!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如是……乃至得阿羅漢,心得解脫。
一七一七7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比丘從座80起,偏袒右肩81,合掌82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汝如是說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非汝所應之法83,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84,長夜安樂85。」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己,世尊!知己,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應,宜速斷除;受、想、行、識非我所應,宜速斷除。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世尊!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一八一八8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卻住一面,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作如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
時,彼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若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己,世尊!知己,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如來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比丘!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一九一九8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從座起,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說:『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己,世尊!知己,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是結所繫法88,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益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二○二○89
深經亦如是說。
二一二一9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從座起,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說:『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91。」
比丘白佛言:「知己,世尊!知己,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如是受、想、行、識動搖時,則92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若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如是受、想、行、識動搖時93,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二二二二9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比丘名劫波95,來詣佛所,頭面禮足96,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比丘心得善解脫。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
爾時,世尊告劫波曰:」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心善解脫。善哉!劫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劫波!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97愛即除98。色愛除已,心善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識愛99即除。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脫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所以者何?愛欲斷故。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
時,劫波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
爾時,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善解脫,成阿羅漢。
二三二三10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101
爾時,尊者羅睺羅102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103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104,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105?」
佛告羅睺羅:「善哉!善哉!能問如來:『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106,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耶?」
羅睺羅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羅睺羅:「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羅睺羅!當觀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107,如是平等慧正觀108。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如是,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109,轉去諸結110,正無間等111,究竟苦邊112。」
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四二四1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114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羅睺羅:「比丘!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115?」
羅睺羅白佛言:「世尊為法主116、為導、為覆。善哉!世尊當為諸比丘演說此義,諸比丘從佛聞已,當受持奉行。」
佛告羅睺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羅睺羅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羅睺羅:「當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比丘如是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117,是名比丘斷除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使‧增諸數,非我‧非彼,結繫‧動搖,
劫波所問,亦羅睺羅,所問二經。
二五二五11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多聞,云何為多聞?」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119!善思!當為汝說。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120、寂靜法,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六二六1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七二七1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123;如是124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八二八1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得見法涅槃,云何比丘得見法涅槃?」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126;如是受、想、行、識,於識127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128。
二九二九12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名三蜜130離提,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說法師,云何名為說法師131?」
佛告比丘:「汝今欲知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比丘於色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如是於受、想、行、識,於識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多聞‧善說法,向法及涅槃,
三蜜離提問,云何說法師。
三○三○13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133在耆闍崛山中。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134。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問訊起居已,卻坐一面,語舍利弗言:「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135?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而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不安隱色、變易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輪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136?」
答言:「是苦137。」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輪屢那!於意云何?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從座138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優婆塞。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歸依三寶。」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139去!
三一三一140
如是我聞:
一時,佛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141在耆闍崛山。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舍利弗謂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142不如實知,色滅143不如實知,色滅道跡144不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斷色。如是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故,不堪能斷識145。
「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色。如是,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識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識。
「輸屢那!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舍利弗言:「若色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146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聖弟子於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已,去。
三二三二14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舍利弗告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味不如實知,色患不如實知,色離不如實知故,不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味不如實知,識患不如實知,識離不如實知故,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超越識。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148識。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無常者,為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色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雜阿含經卷第一
1本編目係依據印順長老之研究。雜阿含經論會編
2本經敘說五蘊之無常、苦、空、非我。相應部S.22.12-14.Anicca etc.無常等
3如是我聞:諸經經首均有此語,巴利本作Evam me sutam。印度重視聞持,而以此語做為信憑,這句話表示此經為結集者親自聽聞。在九分教中,雖然從伊帝目多迦經開始無此語,但在修多羅、祇夜、弊迦蘭、優陀那等諸經則多有此語。南傳相應部亦均有此語。
4住viharati巴,乃止住之意。
5舍衛國Savatthi巴,乃拘薩羅國之首府,在今北印度近尼泊爾處。
6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 Anathapindika arama巴,為佛陀道場之一。此園乃須達多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建成以供養佛陀者,其內之樹林則為祇陀太子所布施,故合稱祇樹給孤獨須達多長者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困孤獨之人,故被稱為給孤獨長者園。
7色無常rupam aniccam巴,謂「色是無常的」,眼所見之形色,耳所聞之聲音等,均如流水之來去,隨緣而生滅,無一常住。
8受、想、行、識無常Vedana anicca, sanna anicca, sankhara anicca, vinnanam aniccam巴,受、想、行、識四者和「色」合稱五蘊。各種物質的代名詞叫「色」,領納此等所接觸之外境叫「受」,對此等色、受之外境所產生的印象叫「想」,除去「受、想」外的各種心思運作叫「行」,了別色、受、想、行的心叫「識」。
9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Khina jati, vusitam brahmacariyam,katam karaniyam, naparam itthatatyati pajanati巴,這是佛教中有關解脫的一種說明。生已盡Khinabijo,即煩惱業縛已盡,可證阿羅漢果。從過去的煩惱、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成為真正自在的人。梵行已立,即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只有正行、正精進而沒有邪行。所作已作,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守。不受後有,即現在已得解脫,將來再不受束縛,不再於生死輪迴中流轉,不墮「死界」得到「正生」。
10苦:乃觀五蘊是苦的。人生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等諸苦。參閱相應部S.22.13.Dukkha苦
11空:五蘊因無常,故不實在,亦不虛無,即為空。
12非我:因無常,故苦,而知無常住、唯一、自在、主宰、獨存、實在之我,故非我。參閱相應部S.22.14:Anatta無我
13本經乃敘說正確地觀察五蘊之無常、苦、空、非我,從而可得自在。相應部S.22.15-17.Yad anicca ◎無常者
14麗本無「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宋本無「色」字。
16宋本無「知」字。
17本經敘說因昧於五蘊,故不自由,若能正知,即無憂苦。相應部S.22.24. Parijanam 遍智 or Abhijanam證知,參閱35.27. Parijanana曉了
18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anabhijanam aparijanam appajaham avirajayam abhabbo dukkhakkhayaya巴。
19本經敘說無知者因不自由而有苦怖。參閱相應部S.35.27.parijanana曉了
20本經敘說無知之束縛。相應部前半S.22.29.Abhinandanam歡喜,後半22.24.Parijanam遍智or Abhijanam證知
21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Yo rupam abhinandati dukkham so abhinandati巴
22本經和上述諸經一樣敘說無知。參閱相應部S.35.27.Parijanana曉了
23本經敘說有愛著則不得解脫。相應部S.22.29.Abhinandanam歡喜
24宋、元、明三本均無「於」字。
25無常…喜樂:此即「溫拖南頌」,古代集經之結頌,又作攝頌。據「分別功德論」載:「撰三藏訖,錄十經為一偈,所以爾者,為將來誦習者,懼其忘誤,見名憶本,思惟自寤。」即錄無常等十經為一偈。
26本經述說觀察三世諸法之無常。相應部S.22.9-11.Atitanagatapaccuppanna過去‧未來‧現在,參閱35. 173-178. Atitena◎依過去的
27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聖弟子」Ariyasavako巴,又名聖聲聞,即真正聞佛聲教的人。「不顧過去色」Atitasmim rupasmim anapekho hoti巴,即不顧念過去色境。
28「欣」,麗本作「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欣」。因下文有「不欣未來識」,故用「欣」似較為可信。「不欣未來色」,巴利本作anagatam rupam nabhinandati。
29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Paccuppannassa rupassa nibbidaya viragaya nirodhaya patipannohoti巴,向於現在色的厭離、離欲、滅盡。
30苦,正觀三世諸法之苦。參閱相應部S.22.10. Atitanagatapaccuppanna過去、未來、現在
31空,正觀諸法之空。巴利本此處沒有「空」字,在比較南北傳藏經時值得注意。
32非我,正觀三世諸法之無我。參閱相應部S.22.11. Atitanagatapaccuppanna過去、未來、現在
33本經乃敘說於五蘊能正觀則能厭離。本經和第二經可對照參考。相應部S.22.15. Yad anicca◎無常者,參閱S.35.182-183. Yad anicca◎無常者,35.186.Bahira外
34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Evam etam yathabhutam sammappannaya datthabbam巴,如實地以正慧觀照色之無常。能如是照見前法,則能獲得真實智,故稱「真實正觀」。又作「如實觀」。
35宋、元、明三本均無「者」字。
36麗本無「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7本經可和第二、第九經相互參考。本經敘說正觀者之解脫自在。相應部S.22.16-17. Yad anicca◎無常者
38本經敘說觀因、緣和因緣生法都是無常。相應部S.22.18. Hetu 因
39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Yo pi hetu yo pi paccayo rupassa uppadaya so pi anicco巴,「因」是直接促成果的要素,「緣」是其他一切間接的條作。
40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因緣既是無常,則所生之果法色、受等亦不應常住。
41「解脫知見」,與本卷第九經之「解脫者真實智生」同義,是聖者的五分法身之一。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五種是指聖者所得的功德而言。
42本經經意同第十一經。相應部S.22.19-20. Hetu 因。本經可和第二、第九、第十經對照參閱。
43本經敘說於五蘊知何是患、何應離,則能自證道果。相應部S.22.28.Assada味
44味:貪著而享樂,亦名味著。
45染:污染、雜染。煩惱之異名,作動詞用時,稱染著,則執著。
46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巴利本作No cedam bhikkhave rupassa assado abhavissa na yidam satta rupasmim sarajjeyyam,意為「比丘們!若無有對色之愛味,則無有諸眾生於色可能貪著。」
47患adinavo巴,禍患之意。
48出離nissaranam巴,意為從流轉中脫離而得自在。
49於此五受陰pancanam upadanakkhandhanam巴,於此五取蘊,指於色、受、想、行、識等五取蘊。
50如實知yathabhutam巴,如實地〈知〉,正確了知事物實相之意。
51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masambodhi巴,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佛果,乃無限的、完全的、正確的覺悟。
52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巴利本作Sadevaka loka samaraka sabrahmaka sassamanabrahmanipaja sadevamanussa nissata已經由共天的、共魔的、共梵天的世界,由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出離。
53本經和第十三經相同,敘說貪著之後患。相應部S.22.26-27. Assada味
54於色味有求有行Rupassa assadapariyesanam-acarim巴,對於色味進行遍求。
55隨順覺ajjihagamam巴,已到達、已體驗之意。
56宋、元、明三本均無「則」字。
57宋本無「味」字。
58宋本無「患」字。
59「天」字之下麗本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人」字。
60「已脫、已離、已出」,「已」麗本均作「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61本經敘說結五蘊者即有束縛,若精進不放逸則得解脫。相應部S.22.36. Bhikkhu 比丘,參閱22.63-65. Upadiyamana etc.取等
62宋、元、明三本均無「爾」字。
63異比丘annataro bhikkhu巴,「一比丘」之意。
64獨一靜處eko vupakattho巴,獨自在遠離人居的地方。
65不放逸appamatto巴,不怠惰之意。
66善男子kulaputta巴,指信佛之在家男子。又作族姓子,佛世一般指上流之婆羅門種及剎帝利種子弟謂「族姓子」。但是佛陀對信佛之男子均稱族姓子,不管其出身門第。
67信家、非家、出家agarasma anagariyam pabbajjanti巴,已正信佛教,由俗家而現在出家處於非家。
68為究竟無上梵行anuttaram brahmacariya pariyosanam巴,為成就無上淨行,處處過著清淨無染的生活。
69現法作證ditthe va dhamme sayam abbinna sacchikatva巴,當於現見法現實生活中由自己以通智作證我生已盡……。
70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Upadiyamano baddho marassa巴,正在執取時,已被魔所縛。隨使使,第一個「使」為名詞,指執著等煩惱。第二個「使」字為動詞,役使身心之意。
71知己,世尊!知已,善逝!Annatam Bhagava annatam Sugata巴,已了解世尊的話語。世尊、善逝,皆是佛陀十號之一。為世出世間之最尊貴,故稱世尊。善逝,又譯好去,如實去彼岸,不再退沒生死海中。
72羅漢araham巴,具云阿羅漢。一譯殺賊,殺煩惱賊之意;二譯應供,當受人天供養之意;三譯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之意。為小乘之最高果位。
73心得解脫:即思想圓融無礙,整個現實生活不受束縛之意。
74本經敘說有結使者會增加輪迴流轉的次數。相應部S.22.35.Bhikkhu 比丘
75所問如上:指該比丘所問和前經中相同。以下諸經同。
76差別者:指本經與前經不同之處。
77則增諸數tena sankham gacchati巴,巴利文直譯為「由此行至可數」,意與「增加輪迴流轉之數」同。
78「不增」,宋本作「增不增」。
79本經敘說如何體認五蘊沒有實我、我所。相應部S.22.68. Anatta無我
80「座」,麗本作「坐」,今依據明本改作「座」。
81偏袒右肩:將袈裟披在左肩上,袒露出右肩叫偏袒右肩。如此穿著便於工作,故偏袒右肩為表示期待長輩下命服事,亦為侍奉長者之禮儀。
82合常:表示恭敬,一心服從。
83非汝所應之法yam na-tumhakam巴,不是你們的;指色、受、想、行、識不是我們所有的。但是諸凡夫都認為五蘊是我們的。
84以義饒益:因斷非法非義,故於正義增長。
85長夜安樂:除去無明長夜之不安,故安樂。
86本經敘說五蘊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宜速斷除五取蘊。相應部S.22.69. Anattaniya 非自所應
87本經敘說五蘊是貪染所依住的,應速斷除五蘊之貪染。相應部S.22.70.Rajaniyasanthitam所染止住
88「色是結所繫法」,巴利本作rupam kho rajaniyasanthitam色將是貪染之所依住的。
89本經云「深經亦如是說」,表示有一部經名為「深經」,和前經有相同說法。
90本經敘說於五蘊應不動搖。相應部S.22.64. Mannamana思
91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Upadiyamano baddho Marassa anupadiyamano mutto papimato巴,正在執取五蘊時,已為魔所縛;不執取五蘊時,已從波旬解脫。Mara巴,魔羅,意為殺者。波旬papiyas、papiyan梵、papimant巴,又作波掾、波卑夜、波卑面,意為殺者或惡者,北傳中稱其為欲界第六天魔王,經常企圖撓亂佛及諸弟子。玄應音義八:「言波旬者,訛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云惡者,常有惡意,成就惡法,成就惡慧,故名波旬。」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旬字本從目,音縣,誤書從日為旬。今驗梵本無巡音,蓋書寫誤耳,傳誤已久。」
92宋、元、明三本均無「則」字。
93宋、元、明三本均無「時」字。
94本經敘說佛陀回答劫波所問關於心善解脫一事。相應部S.22.124-125. Kappo 劫波
95劫波Kappo巴,比丘名。
96頭面禮足:頭面低垂,頂到佛足,表示最恭敬之意。
97色:指所有色,包括三世、內外、粗細、好醜、遠近之色。
98色愛即除:色愛是隨物質產生的愛欲,若能覺知色是無常,就能斷除愛執結縛而得自在。
99識愛:指心內存在的我執、愛著。
100本經是佛陀和羅睺羅就有關內外一切無我無慢使繫著的問答。相應部S.22.91. Rahulo羅睺羅
101王舍城迦蘭陀竹園Rajagaha Veluvana Kalandaka巴,為摩竭陀國都城之一林園,但巴利本記載本經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出。
102羅睺羅Rahula巴,亦稱羅云、羅吼羅,為佛陀之嫡子,出家而為其弟子,在弟子中為不毀禁戒、誦讀不懈比丘。十大弟子中為密行第一。
103云何知、云何見Katham jananto katham passanto巴,問「知」之方法與「見」之方法。
104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imasmin ca Savinnanake kaye bahiddha ca sabbanimittesu巴,於此「有識的身」及於「外境一切諸相」,亦就是主觀及客觀之一切存在。
105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ahamkara-mamamkara mananusaya na honti巴,有我,即以識身為實在、常住、獨一、主宰;我所見,即見外境一切相為我所有;我慢使,那恃我而自貢高慢他,此慢惑能驅使人之身心,令入生死。參照雜阿含第四十七經:「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本句大意即在問以如何的「知」、「見」得以不受束縛、驅使。
106「相」,元、明二本「相」下面有「能」字。
107非我、不異我、不相在N'etam mama n'eso'ham asmi na m'eso atta巴,即無我、無我所,五蘊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蘊中。
108如是平等慧正觀Evam etam yathabhutam sammappannaya passati巴,即以如上句所述那樣如實地以正慧做觀照。
109斷愛欲:即斷除對物質的、精神的迷戀及執著。
110諸結:即束縛身、心的諸煩惱。
111「無間等」,巴利本作abhisamaya現觀,指正斷煩惱,不被惑業之所間隔。
112苦邊:指地獄、畜牲等諸道等充滿死苦的境界,又稱一切生死際。究竟苦邊,即為完全解脫。
113本經和第二十二經大意相同,但和巴利本同經內容不同。相應部S.22.92. Rahulo 羅睺羅
114「迦」,麗本作「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115「比丘……繫著」,所問大意和前經相同,但是主客有異。
116法主:尊稱世尊為大師,為法主。
117「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巴利本作Vidhasamatikkantam santam suvimuttam ti即遠離憍慢,歸於寂靜而得善解脫。疑心,是猶豫不定之心。諸相,是以偏執而生出的我、我所諸相。
118多聞bahussutattam巴,一般是指博學多智而多聞持經法之意,。但是本經敘說能由於聞持經法而於五蘊之執著產生厭離才是多聞。
119「諦聽」,宋、元、明三本均作「諦聽諦聽」。
120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Rupassa ce…nibbidaya viragaya nirodhaya dhammam巴,〈若〉於色〈聞是〉生厭、離欲、滅盡法。
121本經說明若人能於五蘊說「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則得被稱為「法師」Dhammakathiko巴。相應部S.22.115-116.Kathika 說法者
122本經敘說觀五蘊苦、無常,而趨向厭離、離欲、滅盡,才是向法順法。相應部S.22.39-42. Anudhamma隨法
123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比丘〉Rupassa ce…nibbidaya viragaya nirodhaya patipanno hoti Dhammanudhammapatipanno bhikkhu巴。
124「是」,宋、元、明三本均作「是於」。
125本經敘說於五蘊厭離、離欲、滅盡,則稱「見法涅槃」,即在現實生活得正生、解脫者。參閱相應部S.22.115-116. Kathika 說法者,35.154. Kathika 說法者
126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Rupassa ce …nibbida viraga nirodha anupada vimutto hoti Ditthadhamme nibbanappatto巴
127宋、元、明三本均無「於識」二字。
128「去」,明本作「退」。
129本經敘說三蜜離提比丘問「說法師」的意義。參閱相應部S.22.115. Kathika 說法者
130「蜜」,宋、元、明三本均作「密」。
131說法師dhammakathika巴。
132本經敘說五陰之無常、變易、不安穩。相應部S.22.49. Sona 輸屢那
133舍利弗:為釋尊會中上首,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而聞名。本經為舍利弗與輸屢那之問答,但在巴利本中則為世尊與輸屢那。
134輸屢那Sona巴,長者子,善彈琴,即二十億耳比丘。
135「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巴利本作Ye keci sona samana va brahmana va aniccena rupena dukkhena viparinamadhammena seyyo'ham asmiti samanupassanti/sadiso 'ham asmiti va samanupassanti/Hino 'ham asmiti samanupassanti/kim annatha yathabhutassa adassana/若沙門、婆羅門以無常、苦、變易色而見有『我勝、我等、我劣』,則豈異於不見如實?
136「苦耶」,元本作「若苦」。
137「苦」,元本作「若」。
138「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139「而」,宋、元、明三本作「已」。
140本經敘說若對五蘊及其集、滅、滅道跡能實知,則能得解脫。相應部S.22.50.Sona 輸屢那
141舍利弗,在巴利本中作世尊。
142色集rupa-samudaya巴。
143色滅rupa-nirodha巴。
144色滅道跡rupa-nirodha-gaminim patipadam巴
145「當知此沙門、婆羅門不堪斷色…故,不堪能斷識。」巴利本作Na te samana va brahmana va samanesu va samanasammata brahmanesu va brahmanasammata na ca pana te ayasmanto samannattham va brahmannattham va dittheva dhamme sayam abhinna sacchikatva upasampajja viharanti彼等沙門或婆羅門,於沙門不具沙門資格,於婆羅門不具婆羅門資格;又彼等長老於現法中,自己不能以通智證得並具足沙門義或婆羅門義而安住。
146「於」,雜阿含第三十經作「彼」。
147本經敘說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乃至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之自在。
148「越」,宋、元、明三本均作「越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