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1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七九(三三)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如實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三四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4國仙人住處鹿野苑5中。
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色非有我6。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7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餘五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三五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支提竹園精舍。
爾時,有三正士出家未久,所謂尊者阿律陀9、尊者難提10、尊者金毘羅11。
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為教誡12:「比丘!此心、此意、此識13,當思惟此,莫思惟此14,斷此欲、斷此色15,身作證具足住。比丘!寧有色,若常、不變易、正住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16之法,厭、離欲、滅、寂沒。如是色從本以來,一切無常、苦、變易法。如是知己,緣彼色生諸漏害、熾然、憂惱皆悉斷滅。斷滅已,無所著;無所著已,安樂住;安樂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時,三正士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三六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偷羅18國跋提河側傘蓋菴羅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住於自洲19,住於自依20;住於法洲21,住於22法依23;不異洲不異依24。比丘!當正觀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何因生憂悲惱苦?云何有四?何故何繫著?云何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憂悲惱苦生長增廣?」
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有色25,因色繫著色,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而復增長廣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無常。若善男子知色是無常、苦26、變易,離欲、滅、寂靜、沒,從本以來,一切色無常、苦、變易法知已,若色因緣生憂悲惱苦斷,彼斷已無所著,不著故安隱樂住,安隱樂住已,名為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時,十六比丘不生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竹園‧毘舍離,清淨‧正觀察,
無常‧苦‧非我,五‧三與十六。
八三三七2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謂色是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是名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比丘!有世間世間法28,我亦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非我咎也。」
「諸比丘!云何為世間世間法,我自知,我自覺,為人演說,分別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是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是世間世間法。比丘!此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於彼盲無目不知不見者,其如之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四三八2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人為卑下業,種種求財活命,而得巨富,世人皆知。如世人之所知,我亦如是說。所以者何?莫令我異於世人。」
「諸比丘!譬如一器,有一處人,名為揵茨,有名缽,有名匕匕羅,有名遮留,有名毘悉多,有名婆闍那,有名薩牢。如彼彼30所知,我亦如是說。所以者何?莫令我異於世人故。如是,比丘!有世間法,我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知見而說,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其如之何!
「比丘!云何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乃至不知不見?色無常、苦、變易法,是為世間世間法;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世間世間法。比丘!是名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見,……乃至盲無目者不知不見,其如之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五三九3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32。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33,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34,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35。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
「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36;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37。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38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斷;於行封滯,意生觸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四○3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封滯者不解脫40,不封滯則解脫。云何封滯不解脫?比丘!攀緣四取陰識住。云何為四?色封滯識住,受、想、行封滯識住,……乃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滯,故不解脫。云何不封滯則解脫?於色界離貪,受、想、行、識離41貪,……乃至清淨42真實,是則不封滯則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七四一4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我於此五受陰,五種如實知:色如實知,色集、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44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知45?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46?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云何受如實知?有六受身: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47是受集如實知。云何受味如實知48?緣六受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49?若受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云何想如實知50?謂六想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謂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謂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云何行如實知51?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謂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52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53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集,是名識集54,如是識集如實知。云何識味如實知55?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謂於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是識離如實知。」
「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離欲向,是名正向56。若正向者,我說彼入57。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如實見,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諸漏,心得解脫;若心得解脫者,則為純一;純一者,則梵行立;梵行立者,離他自在,是名苦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八四二5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59、三種觀義60。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愛61喜62是名色集63,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64,如是色滅如實知。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色味65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若受66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67: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如。」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比丘!是名七處善。」
「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68,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九四三6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取故生著70,不取則不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心隨轉已,亦生取著,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愚癡無聞凡夫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見識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識若變、若異,彼心隨轉;心隨轉故,則生取著,攝受心住;住已,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云何名不取71著?多聞聖弟子於色不見我、異我、相在,於色不見我、我所而取;不見我、我所而取已72,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心不隨轉故,不生取著,攝受心住;不攝受住故,則不生恐怖、障礙、心亂,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識,不見我、異我、相在,不見我、我所而取,彼識若變、若異,心不隨轉;心不隨轉故,不取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礙、心亂,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73。是名取著、不取著。」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四四7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生則繫著75,不生則不繫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若生則繫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於色愛喜、讚歎、取著,於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隨變異;心隨變異故,則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顧念,以生繫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生繫著。」
「云何不生不繫著?多聞聖弟子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愛喜、讚歎、取著,不繫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變異;心不隨變異故,心不繫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礙、顧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不生不繫著。」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一四五7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諸沙門、婆羅門見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77,見受、想、行、識是我78、異我、我在識、識在我。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相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增長;諸根長79已,增諸觸;六觸80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81,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四六8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83。云何為五?色受陰84,受、想、行、識受陰。若沙門、婆羅門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若可閡85可分,是名色受陰。指86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87、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復以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諸比丘!彼多聞聖弟子於此色受陰作如是學:我今為現在色所食88,過去世已曾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復作是念:我今為現在色所食,我若復樂著未來色者,當復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作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色,不樂著未來色,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患、向滅。多聞聖弟子於此受、想、行、識受陰學:我今現在為現在識所食,於過去世已曾為識所食,如今現在。我今已為現在識所食,若復樂著未來識者,亦當復為彼識所食,如今現在。如是知己,不顧過去識,不樂未來識,於現在識生厭、離欲、滅患、向滅,滅89而不增,退而不進,滅而不起,捨而不取。」
「於何滅而不增?色滅而不增,受、想、行、識滅而不增。於何退而不進?色退而不進,受、想、行、識退而不進。於何滅而不起?色滅而不起,受、想、行、識滅而不起。於何捨而不取?色捨而不取,受、想、行、識捨而不取。」
「滅而不增,寂滅而住;退而不進,寂退而住;滅而不起,寂滅而住;捨而不取,不生繫著;不繫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時,眾多比90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91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我‧卑下‧種子,封滯‧五轉七,
二繫著及覺,三世陰世92食。
九三四七9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信心善男子應作是念:我應隨順法,我當於色多修厭離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離住。信心善男子即於色多修厭離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離住,故於色得厭,於受、想、行、識得厭。厭已,離欲解脫94,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四四八9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96、出家,自念:我應隨順法,於色當多修厭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住。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於色多修厭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住已,於色得離,於受、想、行、識得離。我說是等,悉離一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五四九9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信心長者、長者子來問汝言:『於何等法知其生滅?』汝當云何答乎?」
阿難白佛:「世尊!若有長者、長者子來問我者,我當答言:『知色是生滅法,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世尊!若長者、長者子如是問者,我當如是答。」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六五○9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有諸外道出家來問汝言:『阿難!世尊何故教人修諸梵行?』如是問者,云何答乎?」
阿難白佛:「世尊!若外道出家來問我言『阿難!世尊何故教人修諸梵行?』者,我當答言:『為於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諸梵行;為於受、想、行、識,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世尊!若有外道出家作如是問者,我當作如是答。」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我實為於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於受、想、行、識,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七五一9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為汝說壞、不壞法100。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是壞法,彼色滅涅槃是不壞法;受、想、行、識是壞法,彼識滅涅槃是不壞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八五二
鬱低迦修多羅,如增一阿含經四法中說。
九九五三101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國102人間遊行,於薩羅103聚落村北申恕林104中住。
爾時,聚落主大姓婆羅門聞:沙門釋種子於釋迦大姓,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成無上等正覺,於此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105薩106羅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又彼沙門瞿曇如是色貌名稱,真實功德,天、人讚歎,聞于八方,為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107,於諸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中,大智能自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為世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演說妙法。善哉應見!善哉應往!善應敬事!作是念已,即便嚴駕,多將翼從,執持金瓶、金杖108、傘蓋,往詣佛所,恭敬奉事。到於林口,下車步進,到世尊所,問訊安不109,卻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門瞿曇!何論何說?」
佛告婆羅門:「我論因、說因。」
又告佛言:「云何論因?云何說因?」
佛告婆羅門:「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云何為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佛告婆羅門:「愚癡無聞凡夫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讚歎於色,染著心住;彼於色愛樂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是則大苦聚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婆羅門白佛言:「云何為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佛告婆羅門:「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110知已,於彼色不愛樂、不讚歎、不染著、不留住。不愛樂、不留住故,色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滅世間,是名有因有緣世間滅。婆羅門!是名論因,是名說因。」
婆羅門白佛言:「瞿曇!如是論因,如是說因。世間多事,今請辭還。」
佛告婆羅門:「宜知是時111!」
佛說此經已,諸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足而去。
一○○五四1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彼時,毘迦多魯迦聚落有婆羅門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卻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諸大眾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壞。瞿曇!於意云何?」
佛告婆羅門:「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婆羅門!於意云何?色本無種耶?」
答曰:「如是,世尊!」
「受、想、行、識本無種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汝言我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諸大眾作如是說,言有必有,言無必無,知見非不實耶?」
婆羅門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頗有色常住百歲耶?為異生、異滅耶?受、想、行、識常住百歲耶?異生、異滅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大眾說,成者不壞,知見非不異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此法彼法,此法彼說,何者為勝?」
婆羅門白佛言:113「世尊!此如法說,如佛所說顯現開發,譬如有人溺水,能救獲彼114,能救迷方示路,闇惠115明燈。世尊今日善說勝法,亦復如是顯現開發。」
佛說此經已,毘迦多魯迦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從座116起,禮足而去。
一○一五五1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五六11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受、恚;如是119受、想、行、識,有漏是取,彼識能生愛、恚120,是名有漏法。云何無漏法?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識若過去、未來、現在,不生愛121、恚,是名無漏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信122‧二阿難,壞法‧鬱低迦,
婆羅及世間,除123漏無漏法。
一○三五七1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還持衣缽,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於西方國土人間遊行125。
時,安陀林中有一比丘,遙見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見已,進詣尊者阿難所,白阿難言:「尊者!當知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
爾時,阿難語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不應隨從。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寂滅126少127事故。」
爾時,世尊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128聚落,於人所守護林中,住一跋陀薩羅129樹下。時有眾多比丘詣阿難所,語阿難言:「今問130世尊住在何所131?」
阿難答曰:「我聞世尊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人所守護林中跋陀薩羅樹下。」
時,諸比丘語阿難曰:「尊者當知132,我等不見世尊已久,若不憚勞者,可共往詣世尊?」哀愍故,阿難知時,默然而許。
爾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夜過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舉臥具,持衣缽,出至西方人間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人133守護林中。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置衣缽,洗足已,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坐。
爾時,世尊為眾多比丘說法,示、教、利、喜134。
爾時,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於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者,我已說法言:『當善觀察諸陰,所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135。』我已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進得盡諸漏。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136,若見我者,是名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彼六入處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彼觸受、行受,亦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如是觀者,而見色是我;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不見色是我所,而見色在我;不見色在我,而見我在色;不見我在色,而見受是我;不見受是我,而見受是我所;不見受是我所,而見受在我;不見受在我,而見我在受;不見我在受,而見想是我;不見想是我,而見想是我所;不見想是我所,而見想在我;不見想在我,而見我在想;不見我在想,而見行是我;不見行是我,而見行是我所;不見行是我所,而見行在我;不見行在我,而見我在行;不見我在行,而見識是我;不見識是我,而見識是我所;不見識是我所,而見識在我;不見識在我,而見我在識;不見我在識,復作斷見、壞有見;不作斷見、壞有見,而不離我慢。不離我慢者,而復見我,見我者即是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如前所說,乃至我慢。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疾得漏盡。」
佛說此137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五八13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母講堂139。
爾時,世尊於晡時從禪覺,於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時,有一比丘從座140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耶?」
佛告比丘:「還座141而問,當為汝說。」
時,彼比丘為佛作禮,還復本座,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
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142。」
比丘白佛:「善哉!世尊!歡喜隨喜,今復更問。世尊!有二陰相關耶143?」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猶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於未來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是名比丘陰陰相關也。」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世尊!云何名陰144?」 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陰,是名為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比丘!是名為陰。」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世尊!何因何緣名為色陰?何因何緣名受、想、行、識陰?」
佛告比丘:「四大145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146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147。」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離?云何受、想、行、識味?云何識患?云何識離?」
佛告比丘:「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若緣受、想、行、識生喜樂,是名識味;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148。」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世尊!云何生我慢149?」
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我、異我、相在,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於此生我慢。150」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世尊!云何得無我慢?」
佛告比丘:「多聞聖弟子不於色見我、異我、相在;不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151。」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更有所問。何所知、何所見,盡得漏盡?」
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152。」
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明起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癡人,無智無明153,而作是念:若色154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釋彼,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言:「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正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時,眾多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155!
陰根‧陰即受,二陰共相關,
名字‧因‧二味,我慢‧疾漏盡。
雜阿含經卷第四
1麗本原為卷二,今依印順長老所編次序改為卷四。雜阿含經論會編
2本經敘說五蘊非我。參閱相應部S.22.59. Panca 五〈群比丘〉
3本經敘說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論說五蘊非我。相應部S.22. 59. Panca 五〈群比丘〉、義淨譯佛說五蘊皆空經、五分律——大正〈No.142115〉、四分律——大正〈No.1428(32)〉。
4波羅Baranasi巴,國名,原意為「江繞」,因在恒河流域而得名,境內有鹿野苑。「」,宋、元、明三本均作「奈」。
5鹿野苑Migadaya巴,又作鹿野園、鹿苑,釋迦佛初說法處。
6「色非有我」,巴利本作rupam bhikkhave anatta比丘們!色非是我。
7「是我、異我、相在」,巴利本作etam mama, eso 'ham asmi, eso me atta, 其意為此〈色〉是我所有的,此〈色〉即是我,此〈色〉是我的真我。
8本經敘說佛陀為三正士論說色等是無常、變易法。
9阿律陀Anuruddha巴,又譯阿那律,佛陀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是十方域所第一比丘。
10難提Nandiya巴,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比丘。
11金毘羅Kimbila巴,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比丘。
12「誡」,宋本作「戒」。
13此心、此意、此識,同時並列提及心、意、識。
14當思惟此,莫思惟此:當思惟此五蘊是無常,變易之法,厭、離欲、滅、寂沒;莫思惟此五蘊是常、不變易、正住。
15「色」,元、明二本作「以」。
16「易」字之下麗本有「正住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二十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7本經論說由色等未生之憂悲惱苦使生,已生之憂悲惱苦使更增廣。參閱相應部S.22. 43. Attadipa自洲
18摩偷羅Mathura巴,國名。
19自洲attadipa巴,以各人自己做為洲渚。洲渚,是依止處。
20自依attasarana巴,以各人自己做為歸依處。
21法洲dhamma-dipa巴,以法做為洲渚。
22宋、元、明三本均無「住於」二字。
23法依dhammasarana巴,以法做為歸依處。
24不異洲不異依:「洲」和「依」同義,均為「所依處」之意。在梵文裏「洲」dvipa、「燈」dipa不同字,但巴利文則同為dipa,故他經依巴文翻譯者亦有將「自洲法洲」譯成「自燈法燈」者。
25「色」,宋、元、明三本均作「色色」二字。
26「苦」,麗本作「已」,今依據前後文改為苦。
27本經大意乃佛陀向諸比丘論說他所說之「如法」,如果世間智者所說也是「如法」,則無所諍論。佛說「如法」而凡愚不知,不可歸罪於佛陀。相應部S.22.94. Puppha華,or Vaddha 增長
28世間世間法loke lokadhammo巴,於世間之世間法。
29本經敘說佛於世間之非者曰非,於是者曰是,沒有特別之不同。參閱相應部S.22.94. Puppha 華,or Vaddha 增長
30「彼彼」,麗本作「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彼」。
31本經說明五陰如種子,四識住如大地,貪、喜如風、水,三類相緣,生長增廣;若貪喜盡又無識住處,則五取陰俱識無生長增廣。相應部S.22.54. Bija 種子
32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mulabija,khandhabija, aggabija, phalubija, bijabija巴,佛陀以五種種子說明「五取陰」。
33不中風avatatapahatani巴,不被風及熱所破壞。
34「有地界而無水界」,巴利本作pathavi ca nassa apo ca nassa無地界及水界。
35「若彼種新熟堅實……亦不生長增廣」,巴利本作「此五種種子壞、腐,為風熱所侵,未熟,不善保藏,有地界及水界,五種種子亦生長增廣否?」「大德!不然!」S.vol.3.P.54
36四識住catasso vinnanatthitiyo巴,即「令識起,為識所依」的有漏身之色、受、想、行四蘊。
37四取攀緣識住:即「四識住」。色、受、想、行四蘊為識所攀緣,識取而住之。
38「生」,明本作「坐」。
39本經說明封滯執取故不解脫,不封滯故解脫。相應部S.22.53. Upaya 封滯
40封滯者不解脫upayo avimutto anupayo vimutto巴,封滯upaya,為對五陰近倚而有愛、慢、見等執著之意。
41宋、元、明三本均無「離」字。
42「淨」,宋、元、明三本均作「涼」。
43本經說明佛如實知五受陰,若沙門、婆羅門亦如實知五受陰,則能得解脫。相應部S.22.56. Upadanam parivattam 取轉
44四大cattaro mahabhuta巴,即地、水、火、風四種元素。
45「云何色味如實知」,巴利本無此語。
46「云何色患如實知」,巴利本無此語。
47宋、元、明三本均無「如」字。
48「云何受味如實知」,巴利本無此語。
49「云何受患如實知」,巴利本無此語。
50「云何想如實知……」,以下所說,和「受」的部份相同。
51「云何行如實知……」,以下所說,和「受」的部份相同。
52「於」,麗本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3「六識」下面,宋、元、明三本又多出「六識」二字。
54謂名色集,是名識集Namarupasamudaya vinnanasamudayo巴,名色,名是受、想、行、識等心法,即指精神。色是色法,即指物質。人身即由色法生理的和心法心理的組合而成。
55「云何識味如實知……」,以下所說,和「受」的部分相等。
56正向supatipanno巴,正確的趣向,正確的知見。
57「入」,宋、元、明三本均作「人」。考據巴利本亦作「入」,其原文為dhammavinaye gadhanti入法及律。
58本經說明以七處善、三種觀義能得解脫。七處善,指如實知五陰及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三種觀義,指觀察五陰、六界、六入,即以心理的、物理的、生理的為主來觀察眾生。相應部S.22.57. Sattatthana 七處、安世高譯七處三觀經、增一阿含四十一品第三經—大正〈No.125(41.3)〉。
59七處善sattatthana-kusala巴,七處善巧。
60三種觀義tividhuparikkhi巴,三種的觀察。
61「愛」,宋、元、明三本均作「受」。
62「喜」,宋、元、明三本均作「喜樂」。
63「愛喜是名色集」,巴利本作aharasamudaya rupasamudayo由食集故有色集。參閱雜阿含第八十七經,則為「於色喜愛是名色集」。由愛喜煩惱業而生起人身名色。
64「愛喜滅是名色滅」,巴利本作aharanirodha rupanirodho由食滅故有色滅。
65味assada巴。
66麗本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7六思身cha-sannakaya巴。
68「觀察五陰、六界、六入」,巴利本作dhatuso upaparikkhati, ayatanaso upaparikkhati, paticcasamuppadaso upaparikkhati觀察界、觀察入處、觀察緣起。
69本經敘說若於五陰有取則生執著,終於導致恐怖障礙心亂。相應部S.22.7.Upadaparitassana 取著恐懼
70取故生著upada-paritassanam巴,由取故生怖畏。
71「取」,麗本「取」字之下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不」字。
72「已」,麗本作「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73元、明二本均無「是名不取著」等五字。
74本經大意同第八十九經。相應部S.22.8. Upadaparitassana 取著恐懼
75若生則繫著upada-paritassana巴,怖畏由取故生。
76本經說明凡夫以無明故,於五受陰起我見、有覺乃至我知我見覺。相應部S.22.47. Samanupassana 觀見
77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rupam attato samanupassati,
rupavantam va attanam, attani va rupam, rupasmim va attanam巴。
78「我」,麗本作「我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識」字。
79「長」,元、明二本作「增長」。
80六觸cha phassa巴,觸為「心所」之一,有六種,即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81巴利本無「有覺……我見覺」這一段,而代之以—Ayam aham asmiti pissa hoti. Bhavissanti pissa hoti. Na bhavissanti pissa hoti. Rupi bhavissanti pissa hoti. Arupi bhavissanti pissa hoti. Sanni bhavissanti pissa hoti. Asanni bhavissanti pissa hoti. Nevasanninasanni bhavissanti pissa hoti。宋、元、明三本均無「覺」字。
82本經敘說多聞聖弟子不為三世之五受陰所食,故不樂著色等,故得涅槃。相應部S.22.79.Siha 師子
83受陰upadanakkhandha巴,新譯取蘊。
84「受陰」,麗本無此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5「閡」,宋、元、明三本均作「礙」。
86「指」,明本作「相」。
87「飢」,明本作「餓」。
88我今為現在色所食Aham kho etarahi rupena khajjami巴,「色所食」,是「為物質所支配」之意。
89宋、元、明三本均無「滅」字。
90「比」,大正本作「諸」。
91「諸」,大正本作「比」。
92指第九十二經所說「三世之五受陰所食」之意,故「世」字可能為「所」字之誤植。
93本經敘說信心善男子隨順法,於五受陰修厭離住。相應部S.22.146. Kulaputtena-dukkha 善男子‧苦
94「脫」字下面,宋、元、明三本均有「離欲」二字。
95本經大意和第九十三經同。相應部S.22.147.Kulaputtena-dukkha 善男子‧苦
96非家anagara巴,即「無家」字意。
97本經說明五陰是生滅法。相應部S.22.37-38.Ananda 阿難
98本經說明為於五陰修厭、離欲、解脫、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諸梵行。相應部S.22. 37-38. Ananda 阿難
99本經說明五陰是壞法,涅槃是不壞法。相應部S.22. 32. Pabhangu壞法
100壞、不壞法Pabhangum ca apabhangum ca巴。
101本經乃佛陀向婆羅門解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102拘薩羅國Kosala巴,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以舍衛城為首邑。
103薩羅Sala巴,聚落名。
104申恕林Simsapa-vana巴,園林名。Simsapa巴,樹名。
105「到」,宋、元、明三本均作「到此」。
106「薩」,麗本作「婆」,宋本作「娑」,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薩」。
107「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通稱為佛陀十種德號。
108「金杖」,麗本作「杖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金杖」。
109「不」,宋、元、明三本均作「否」。
110宋、元、明三本均無「如實」二字。
111知是時:「恰是時候」之意。
112本經敘說占相預言之不可信賴。
113宋、元、明三本均無「言」字。
114「彼」,宋、元二本均作「囚」,明本作「泅」。
115「惠」,麗本作「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惠」。
116「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117本經說明何者為陰,何者為受陰。相應部S.22. 48. Khandha 蘊
118本經說明於五陰生愛恚是有漏法,反之則為無漏法。
119「如是」,宋本無此二字,元、明二本則作「是名」。
120宋本無「受、想、行、識……生愛恚」等十四字。
121「愛」,麗本作「貪」,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愛」。
122「信」,宋本作「住」。
123「除」,據第一○一經經文及巴利本同經,疑為「陰」之誤。
124本經敘說若善觀察諸陰,則能疾得漏盡。相應部S.22.81.parileyya 波陀聚落
125遊行carika巴,相對於「林住」而雲遊人間,方便教化或乞食。
126寂滅:靜寂之意。
127「少」字之上麗本有一「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8半闍國波陀,半闍Pancala巴,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波陀Parileyyaka巴,聚落名。
129跋陀薩羅Bhaddasala巴,一種樹名。
130「問」,麗本作「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問」。
131「所」,宋、元、明三本均作「處」。
132「知」,麗本「知」字上面少一「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3「人」,明本作「入」。
134「示、教、利、喜」,巴利本作dhammiya kathaya sandassesi samadapesi samuttejesi sampahamsesi教示之、勸導之、讚助之、使之歡喜。
135「四念處……八聖道分」,以上諸項總稱為「三十七道品」。
136從「於色見是我」以下這一段,敘說十二緣起之相互關係。
137麗本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8本經說明欲為五陰之根,由欲而生欲集、欲生、欲觸。相應部S.22.82. Punnama 滿月、中部M.109. Mahapunnama-sutta 滿月大經,110.Culapunnama-sutta 滿月小經。
139東園鹿母講堂Pubbarama Migaramatupasada巴,為舍衛城外之精舍。
140「座」,麗本作「坐」,今依據明本改為「座」。
141「座」,麗本作「坐」,今依本經前文改為「座」。
142「非五陰即受……是五受陰」,以上佛陀所說這段話,乃說明若於五陰有欲貪,即為五受陰。相應部S.22.826
143「有二陰相關耶?」,此句在相應部S.22. 827中作Siya pana bhante pancupadanakkhandhesu chandaragavemattata ti於五受陰有種種欲貪之差別嗎?
144「云何名陰」,此句在相應部S.22.828中作Kittavata nu kho khandhanam khandhadhivacanan ti究竟以何為陰之陰相關語。
145四大:指地、水、火、風。
146名色:「名」,在此處指「受、想、行」,和「色」共為產生「識」的四種因緣。簡言之,名指心理的,色指生理的。
147「四大因……名色緣故」,以上佛陀所說這段話,乃說明「色以四大因緣是名色陰,受、想、行以觸因觸緣是名受、想、行陰,識以名色因緣是名識陰」。相應部S.22.829
148「緣色生喜樂……是名識離」,以上佛陀所說這段話,乃於五陰說「味、患、離」。相應部S.22. 8212
149我慢ahamkara-mamankara-mananusaya巴,我慢、我所慢、慢隨眠。
150「愚癡無聞凡夫……於此生我慢」,以上佛陀所說這段話,旨在說明生我慢,乃係因於五陰生我見之故。相應部S.22.8213
151「多聞聖弟子……異我、相在」,以上佛陀所說這段話,乃說明如何去除我慢。
152「諸所有色……疾得漏盡」,以上佛陀所說這段話,乃說明若於五受陰離我見,則得解脫。
153「無智無明」,麗本「智」字之下少一「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4宋本無「色」字。
155「爾時會中……歡喜奉行」,以上這段經文,乃一比丘起「若無我,誰於未來受報」之邪見,世尊告之以「若於五受陰離我見,則得解脫智見,就無誰當受報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