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1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2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壽命品3第一4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5國6力士生地7,阿利羅跋提8河邊娑羅雙樹9間。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10八十億百千人俱,前後圍遶。二月十五日11臨涅槃12時,以佛神力出大音聲,其聲遍滿乃至有頂13,隨其類音14普告眾生:今生如來、應、正遍知15,憐愍眾生,覆護眾生,等視眾生如羅睺羅16,為作歸依、屋舍、室宅。大覺世尊將欲涅樂,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明雜色,青黃、赤白、頗梨、馬瑙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乃至十方17亦復如是。其中所有六趣18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是諸眾生見聞是已,心大憂愁,同時舉聲非啼號哭:嗚呼慈父!痛哉!苦哉!舉手拍頭,搥19胸叫喚。其中或有身體戰20慄,涕泣哽咽21。爾時,大地諸山大海,皆悉震動。
時。諸眾生共相謂言:且各裁抑莫大愁苦,當疾往詣拘尸那城力士生處,至如來所,頭面禮敬,勸請如來莫般涅槃22,住世一劫23若滅一劫。互相執手復作是言:世間空虛,眾生福盡,不善諸業24增長出世。仁等!今當速住速往,如來不久必入涅槃。復作是言:世間空虛,世間空虛,我等從今無有救護,無所宗仰,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設有疑惑當復問誰?
25時,有無量諸大弟子尊者摩訶迦旃延26、尊者薄俱羅27、尊者優波難陀28,如是等諸大比丘,遇佛光者,其身戰掉,乃至大動不能自持,心濁迷悶,發聲大喚,生如是等種種苦惱。爾時,復有八十百千29諸比丘等,皆阿羅漢30,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如大龍王有大威德,成就空慧31,逮得己利32;如栴檀33林栴檀圍遶,如師子王師子圍遶;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於其晨朝日始初出,離常住處嚼楊枝時,遇佛光明,并相謂言:仁等!速疾漱口澡手。作是言已,舉身毛豎,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34,涕泣盈目,生大苦惱。為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35,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拘陀羅女36、善賢37比丘尼、優波難陀38比丘尼、海意39比丘尼,與六十億比丘尼等,一切亦是大阿羅漢,諸漏40已盡,心得自在,所作已辨,離諸煩惱,調伏諸根,猶如大龍有大威德,成就空慧。亦於晨朝日初出時,舉身毛豎,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亦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於比丘尼41眾中復有諸比丘尼,皆是菩薩42人中之龍,位階十地43,安住不動,為化眾生現受女身,而常修習44四無量心45,得自在力,能化作佛。
爾時,復有恆河沙46菩薩摩訶薩47,人中之龍位階十地。安住不動,方便現身。其名曰海德菩薩、無盡意48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其心皆悉敬重大乘,安住大乘,深解大乘,愛樂大乘,守護大乘,善能隨順49一切世間,作是誓言:諸未度50者當令得度。已於過世無數劫中,修持淨戒,善持所行,解未解者,紹三寶51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等觀眾生如視一子。亦於晨朝日初出時,遇佛光明,舉身毛豎,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亦為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二恆河沙52諸優婆塞53,受持五戒54,威儀具足55,其名曰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善德優婆塞等而為上首,深樂觀察諸對治門,所謂苦樂,常無常,淨不淨,我無我,實不實,歸依非歸依,眾生非眾生,恆非恆,安非安,為無為,斷非56斷,涅槃非涅槃,增上非增上,常樂觀察如是等法對治之門57;亦欲樂聞無上大乘,如所聞已,能為他說;善持淨戒,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善能攝取無上智慧,愛樂大乘,守護大乘,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心常深味清淨戒行,悉能成就如是功德,於諸眾生生大悲心,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為欲闍毘58如來身故,人人各取香木萬束,栴檀、沈水、牛頭旃檀59、天木香等,是一一木文理及附,皆有七寶微妙光明,譬如種種雜彩畫飾,以佛力故有是妙色青黃赤白,為諸眾生所樂見。諸木皆以種種香塗,鬱金、沈水及 膠香等,散以諸花而為莊嚴:優缽羅花60、拘物頭花61、波頭摩花62、分陀利花63。諸香木上懸五色64幡,柔軟微妙猶如天衣,憍奢耶衣65、芻摩66繒綵。是諸香木載以寶車,是諸寶車出種種光青黃赤白,轅皆以七寶67廁填,是一一車駕以四68馬,是一一馬駿疾如風,一一車前豎立五十七寶妙幢,真金羅綱彌覆其上,一寶車復有五十微妙寶蓋,一一車上垂諸花鬘69: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純以真金為葉,金剛為臺,是花臺中多有黑蜂遊集其中,歡娛愛樂。又出妙音,所謂無常、苦、空、無我,是音聲中復說菩薩本所行70道。復有種種歌舞會樂、箏笛箜篌、蕭瑟鼓吹,是樂音中復出是言:苦哉!苦哉!世間空虛!一一車前有優婆塞擎四寶案,是諸案上有種種花: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鬱金諸香及餘薰香,微妙第一。
諸優婆塞為佛及僧辦諸食具,種種備足,皆是栴檀、沈水香薪,八功德水71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六種味:一苦、二醋72、三甘、四辛、五鹹、六淡;復有三德:一者輕軟、二者淨潔、三者如法。作如是等種種莊嚴,至力士生處娑羅雙樹間,復以金沙遍布其地,以加陵伽73衣、欽婆羅衣74及繒綵衣而覆沙上,周匝遍滿十二由旬,為佛及僧敷置七寶師子之座。其座高大如須彌山,是諸座上皆有寶帳垂諸瓔珞,諸娑羅樹悉懸種種微妙幡蓋,種種好香以塗樹身,種種名花以散樹間,諸優婆塞各作是念:一切眾生若有所之,須食與食,須飲與飲,須頭與頭,須目與目,隨諸眾生所須之物,皆悉給與。作是施時,離欲瞋恚穢濁毒心,無餘思惟,求世福樂,唯期無上清淨菩提。
是優婆塞等皆已安住於菩提75道,復作是念:如來今者受我食已,當入涅槃。作是念已,身毛皆豎,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各各齎持供養之具,載以寶車、香木、幢幡、寶蓋、飲食,疾至佛所,稽首佛足,以其所持供養之具供養如來,遶百千匝,舉聲號泣,哀動天76地,搥胸大叫,淚下如雨。復相謂言:苦哉仁者!世間空虛!世間空虛!便自舉身投如來前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77!世尊知時,默然不受,如是三請悉皆不許。諸優婆塞不果所願,心懷悲惱,默然而住,猶如慈父唯有一子卒病喪亡,送其屍骸78置於塚間,歸還悵恨79愁憂苦惱;諸優婆塞憂愁苦惱亦復如是,以諸供具安置一處,卻在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復有三恆河沙諸優婆夷80,受持五戒,威儀具足,其名曰壽德優婆夷、德鬘優婆夷、毘舍佉81優婆夷等,八萬四千而為上首,悉能堪任護持正法,為度無量百千眾生故,現女身呵責家法。自觀己身82如四毒蛇,是身常為無量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穢貪欲獄縛,是身可惡猶如死狗,是身不淨九孔常流。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卻敵樓櫓,目為竅83孔,頭為殿堂,心王處中;如是身城,諸佛世尊之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貪婬、瞋恚、愚癡羅剎84止住其中。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85、水泡86芭蕉之樹;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亦如畫水隨畫隨合;是身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是身不久當為狐狼、鴟梟、鵰鷲、烏鵲、餓狗之所食瞰,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寧以牛87跡盛大海水,不能具說是身無常不淨臭穢;寧丸大地使如棗等,漸漸轉小,猶葶藶88子乃至微塵,不能具說是身過患。是故當捨,如棄涕89唾。以是因緣,諸優婆夷以空、無相、無願之法90常修其心,深樂諮受大乘經典,聞已亦能為他演說,護持本願,毀呰女身甚可患厭、性不堅牢,心常修集如是正觀,破壞生死無際輪轉。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深樂大乘,守護大乘,雖現女身,實是菩薩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堅持禁戒,皆悉成就如是功德,於諸眾生生大悲心,平等無二如視一子。亦於晨朝日初出時,各相謂言:今日宜應至雙樹91間。諸優婆夷所設供具倍勝於前,持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唯願如來哀受我供。如來默然而不許可,諸優婆夷不果所願,心懷惆悵,卻住92一面。
爾時,復有四恆河沙毘耶離93城諸離車94等,男女、大小、妻子、眷屬,及閻浮提95諸王眷屬,為求法故,善修戒行,威儀具足,摧伏異學壞正法者,常相謂言:我等當以金銀倉庫,為令甘露無盡正法深奧之藏久住於世,願令我等常得修學。若有誹謗佛正法者,當斷其舌。復作是願:若有出家毀禁戒者,我當罷令還俗策使;有能深樂護持正法,我當敬重,如事父母;若有眾僧能修正法,我當隨喜,令得勢力。常欲樂聞大乘經典,聞已亦能為人廣說,皆悉成就如是功德,其名曰淨無垢藏離車子、淨不放逸離車子、恆水無垢淨德離車子。如是等各相謂言:仁等!今可速往佛所。所辦供養種種具足,一一離車各嚴八萬四千大象,八萬四千駟馬寶車,八萬四千明月寶珠,天木栴檀、沈水薪束,種種各有八萬四千。一一象前有寶幢幡蓋,其蓋小者,周匝縱廣滿一由旬,幡最短者,長三十二由旬,寶幢卑者,高百由旬,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唯願如來哀受我供!如來默然而不許可,諸離車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96,於虛空中默然而往。
爾時,復有五恆河沙大臣長者,敬重大乘,若有異學謗正法者,是諸人等力能摧伏,猶如雹雨摧折草木,其名曰日光長者、護世長者、護法長者,如是之等而為上首,所設供具五倍於前,俱共往詣娑羅雙樹間,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設諸供具,唯願哀愍受我等供!如來默然而不受之,諸長者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於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復有(應有六 恆河沙)97毘舍離王,及其後宮夫98人、眷屬,閻浮提內所有諸王,除阿闍世99并及城邑聚落人民,其名曰月無垢王等,各嚴四兵100,欲往佛所。是一一王各有一百八十萬億人民眷屬,是諸車兵駕以象馬,象有六牙,馬疾如風,莊嚴供具六倍於前。寶蓋之中有極小者,周匝縱廣滿八由旬。幡極短者十六由旬101,寶幢卑者三十六由旬。是諸王等皆悉安住於正法中,惡賤邪法,敬重大乘,深樂大乘,憐愍眾生,等如一子;所持飲食,香氣流布滿四由旬。亦於晨朝日初出時,持是種種上妙甘膳102,詣雙樹間,至如來所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唯願如來哀愍,受我最後供養!如來知時,亦不許可。是諸王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復有七恆河沙諸王夫人,唯除阿闍世王夫人,為度眾生現受女身103,常觀身行,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薰修其心,其名曰三界妙夫人、愛德夫人。如是等諸王夫人,皆悉安住於正法中,修行禁戒,威儀具足,憐愍眾生,等如一子。各相謂言:今宜速往詣世尊所。諸王夫人所設供養七倍於前,香花、寶幢、繒綵、幡蓋、上妙飲食,寶蓋小者周匝縱廣十六由旬,幡最短者三十六由旬,寶幢卑者六十八由旬;飲食香氣周遍流布滿八由旬,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如來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唯願如來哀愍,受我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時,諸夫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自拔頭髮,搥104胸大哭,猶如新喪所愛之子,卻在一面,默然而住。
爾時,復有八恆河沙諸天女等,其名曰廣目天105女而為上首,作如是言:汝等諸姊,諦觀,諦觀!是諸人106眾所設種種上妙供具,欲供如來及比丘僧,我等亦當如是,嚴設微妙供具供養如來,如來受已,當入涅槃。諸姊!諸佛如來出世甚難,最後供養亦復倍難,若佛涅槃,世間空虛!是諸天女愛樂大乘,欲聞大乘,聞已亦能為人廣說,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守護大乘,若有異學憎嫉大乘,勢能摧滅,如雹摧草。護持戒行,威儀具足,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脫未脫者,於未來世當轉法輪,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修學大乘,以大莊嚴而自莊嚴,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等慈眾生,如視一子。亦於晨朝日初出時,各取種種天木香等,倍於人間所有香木,其木香氣能滅人中種種臭穢,白車白蓋駕四白馬,一一車上皆張白帳,其帳四邊懸諸金鈴種種香花、寶幢、幡蓋,上妙甘膳種種伎樂敷師子座107,其座四足純紺琉璃,於其座後各各皆有七寶倚108床,一一座前復有金机。復以七寶而109為燈樹,種種寶珠以為燈明,微110妙天花遍布其地。是諸天女設是供已,心懷哀111感,涕淚112交流,生大苦惱,亦為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亦為不斷種種說法,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諸天女等不果所願,心懷憂惱,卻在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復有九恆河沙諸龍王等住於四方,其名曰和修吉113龍王、難陀114龍王、婆難陀115龍王而為上首,是諸龍王亦於晨朝日初時,設諸供具倍於人天,持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116。是諸龍王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十恆河沙諸鬼神王,毘沙門117王而為上首,各相謂言:仁等!今者可速詣佛所。設供具倍於諸龍,持往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許118。是諸鬼119王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二十恆河沙金翅鳥王120,降怨鳥王而為上首;復有三十恆河沙乾闥婆121王,那羅達王而為上首;復有四十恆河沙緊那羅122王123,善見王而為上首;復有五十恆河沙摩睺羅伽124王,大善見王而為上首;復有六十恆河沙阿修羅125王,睒婆利王而為上首;復有七十恆河沙陀那婆王,無垢河水王,跋提達多王等而為上首;復有八十恆河沙羅剎王,可畏王而為上首;捨離惡心,更不食人,於怨憎中生慈悲心,其形醜陋,以佛神力皆悉瑞正。
復有九十恆河沙樹林神王,樂香王而為上首;復有千恆河沙持咒王,大幻持咒王而為上首;復有一億恆河沙貪色鬼魅,善見王而為上首;復有百億恆河沙天諸淫126女,藍婆女、鬱婆屍女、帝路沾女、毘舍佉女而為上首;復有千億恆河沙地諸鬼王,白濕王而為上首;復有十127萬億恆河沙等諸天子,及諸天王、四天王等;復有十萬億恆河沙等四方風神,吹諸樹上時非時花散雙樹間;復有十萬億恆河沙主128雲雨神。皆作是念:如來涅槃焚身之時,我當注129雨令火時滅,眾中熱悶,為作清涼。
復有二十恆河沙大香象王,羅睺象王、金色象王、甘味象王、紺眼象王、欲香象王等而為上首,敬重大乘。愛樂大乘,知佛不久當般涅槃,各各拔取無量無邊諸妙蓮花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卻住一面。復有二十恆河沙等師子獸王,師子吼王而為上首,施與一切眾生無畏,持諸花果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復有二十恆河沙等諸飛鳥王,鳧鴈、鴛鴦、孔雀諸鳥,乾闥婆鳥、迦蘭陀130鳥、鴝131鵒鸚鵡、俱翅羅132鳥、婆嘻伽133鳥、迦陵頻伽134鳥、耆婆耆婆135鳥,如是等諸烏持諸花果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復有二十恆河沙等水牛、牛羊,往至佛所,出妙香乳,其乳流滿拘尸那城,所有溝坑,色香美味悉皆具足,成是事已,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恆河沙等四天下中諸神仙人,忍辱仙136等而為上首,持諸香花及諸甘果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佛三匝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許。時諸仙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閻浮提中一切蜂王,妙音蜂王而為上首,持種種花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佛一匝,卻住一面。
爾時,閻浮提中比丘、比丘尼一切皆集,唯除尊者摩訶迦葉、阿難二眾。復有無量阿僧祇恆河沙等世界中間,及閻浮提所有諸山,須彌山王而為上首。其山莊嚴,叢林蓊鬱。諸樹茂盛,枝條扶137,蔭蔽日光;種種妙花周遍而有,龍泉流水清淨香潔。諸天、龍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神仙咒術作倡伎樂,如是等眾,彌滿其中。是諸山138神亦來詣佛,稽首佛足,卻住一面。復有阿僧祇恆河沙等,四大海神及諸河神,有大威德,具大神足,所設供養倍勝於前,諸神身光伎樂燈明,悉蔽日月,令不復現。以占婆花139散熙連河140,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其林變白,猶如白鶴,於虛空中自然而有七寶堂閣,彫文刻鏤、綺飾分明。周匝欄楯,眾寶雜廁,堂下多有流泉浴池,上妙蓮花彌滿其中,猶如北方鬱單越國141,亦如忉利歡喜之園142。爾時,娑羅樹林中間,種種莊嚴甚可愛樂亦復如是。是諸天人、阿修羅等,咸睹如來涅槃之相,皆悉悲感,愁憂不樂。
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143各相謂言:汝等觀察諸天、世人及阿修羅,大設供養,欲於最後供養如來,我等亦當如是供養。若我最後得供養者,檀波羅蜜144則為成就,滿足不難。爾時,四天王所設供養倍勝於前。持曼陀羅花145摩訶曼陀羅花、迦枳樓伽花、摩訶迦枳樓伽花、曼殊沙花146摩訶曼殊沙花、散多尼迦花、摩訶散多尼迦花、愛樂花、嘉大愛樂花、普賢花、大普賢花、時花、大時花、香城花、大香城花、歡喜花、大歡喜花、發欲花、大發欲花、香醉花、大香醉花、普香花、大普香花、天金葉花、龍華、波利質多樹花147、拘毘148羅樹花,復持種種上妙甘膳,來至佛所,稽首佛足。是諸天人所有光明,能覆日月,令不復現,以是供具欲供養佛。如來知時,默然不受。爾時。諸天不果所願,愁憂苦惱,卻住一面。
爾時,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設諸供具亦倍勝前,及所持花亦復如是,香氣微妙,甚可愛樂。持得勝堂并諸小堂來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深樂愛護大乘,唯願如來哀受我食!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時諸釋天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乃至第六天所設供養,展轉勝前。寶幢幡蓋,寶蓋小者覆四天下,幡最短者周圍四海,幢最卑者至自在天,微風吹幡,出妙音聲。持上甘膳來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是諸天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上至有頂,其餘梵眾一切來集。爾時,大梵天王及餘梵眾,放身光明遍四天下,欲界人天日月光明悉不復現。持諸寶幢、繒綵、幡蓋,幡極短者懸於梵宮至娑羅樹間,來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爾時,諸梵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毘摩質多阿修羅王149,與無量阿修羅大眷屬俱,身諸光明勝於梵天,持諸、寶幢、繒綵、幡蓋,其蓋小者,覆千世界,上妙甘膳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諸阿修羅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欲界魔王波旬150,與其眷屬諸天妙151女,無量無邊阿僧祇眾,開地獄門,施清冷152水,因而告曰:汝等今者無所能為,唯當專念如來應、正遍知,建立最後隨喜供養,當令汝等長夜獲安。時,魔波旬於地獄中,悉除刀劍、無量苦毒,熾然炎火注153雨滅之。以佛神力,復發是心:令諸眷屬皆捨刀劍、弓弩、鎧仗、鉾154槊155、長鉤、金鎚156、鉞斧、鬥輪、罥索。所持供養倍勝一切人天所設,其蓋小者覆中千界,來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
我等今者愛樂大乘,守護大乘。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子,為供養故,為怖畏故,為誑他故,為財利故,為隨他故,受是大乘,或真或偽,我等爾時,當為是人除滅怖畏,說如是咒157:
踔158枳159 吒160吒161羅啅枳
盧呵隸 摩訶盧訶隸 阿羅
遮162羅 多羅 莎163呵
是咒能令諸失心者、怖畏者、說法者、不斷正法者,為伏外道故、護己身故、護正法故、護大乘故,說如是咒。若有能持如是咒者,無惡象怖。若至曠野、空澤嶮處,不生怖畏,亦無水火、師子、虎狼、盜賊、王難。世尊!若有能持如是咒者,悉能除滅如是等怖。世尊!持是咒者,我當護之,如龜藏六164。世尊!我等今者不以諛165諂說如是事,持是咒者,我當至誠益其勢力。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166!
爾時,佛告魔波旬言:我不受汝飲食供養,我已受汝所說神咒,為欲安樂一切眾生四部眾167故。佛說是已,默然不受,如是三請,皆亦不受。時,魔波旬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大自在天王168與其眷屬無量無邊及諸天眾,所設供具悉覆梵釋169、護世四王、人天八部170及非人等所有供具,梵、釋所設猶如聚墨,在珂貝邊,悉不復現,寶蓋小者能覆三千大千世界,持如是等供養之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無數匝,白佛言:世尊!我等所獻微末供具,喻如蚊子供養於我,亦如有人以一掬水投於171大海;然一小燈助百千日,春夏之月眾花茂盛,有持一花益於眾花,以亭歷172子益須彌山173,豈當有益大海、日明、眾花、須彌?世尊!我今所奉微末供具亦復如是,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香花、伎樂、幡蓋供養如來,尚不足言。何以故?如來為諸眾生常於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受諸苦惱,是故世尊!應見哀愍,受我等供。
爾時,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恆河沙數174微塵等世界,彼有佛土名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175。爾時,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言:善男子!汝今宜往西方娑婆176世界,彼土有佛,號釋迦牟尼177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不久當般涅槃。善男子!汝可持此世界香飯,其飯178香美,食之安隱,可以此食179奉獻彼佛世尊;世尊食已,入般涅槃。善男子!并可禮敬,請決所疑。
爾時,無邊身菩薩摩訶薩即受佛教,從座而起,稽首佛足,右遶三匝,與無量阿僧祇菩薩俱,從彼國發,來至此娑婆世界。應時,此間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於是眾中梵、釋、四天180王、魔王波旬、摩醯首羅181,如是大眾見是地動,舉身毛豎,喉舌枯燥,驚怖戰慄,各欲四散,自見其身無復光明,所有威德殄滅無餘。
是時,文殊師利182法王子即從座起,告諸大眾:諸善男子!汝等勿怖!汝等勿怖!何以故?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恆河沙183微塵等世界,有世界名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正遍知,十號具足。彼有菩薩名無邊身,與無量菩薩欲來至此供養如來,以彼菩薩威德力故,令汝身光悉不復現,是故汝等應生歡喜,勿懷恐怖。
爾時,大眾悉皆遙見彼佛大眾,如明鏡中自觀己身。時,文殊師利復告大眾:汝今所見彼佛大眾如見此佛,以佛神力,復當如是得見九方無量諸佛。爾時,大眾各相謂言:苦哉!苦哉!世間空虛184!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是時,大眾一切悉見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是菩薩身一一毛孔各各出生一大蓮花,一一蓮花各有七萬八千城邑,縱廣正等如毘耶離城,牆壁諸塹七寶雜廁,多羅寶樹七重行列,人民熾盛,安隱豐樂。閻浮檀金185以為卻敵,一一卻敵各有種種七寶林樹,花果茂盛,微風吹動,出微妙音,其聲和雅,猶如天樂,城中人民聞是音聲,即得受於上妙快樂。是諸塹中妙水盈滿,清淨香潔如真琉璃,是諸水中有七寶船,諸人乘之遊戲澡浴,共相娛樂,快樂無極。復有無量雜色蓮花、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縱廣猶如車輪。其塹岸上多有園林,一一園中有五泉池,是諸池中復有諸花: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縱廣亦如車輪,香氣腸186馥,甚可愛樂。其水清淨,柔軟第一,鳧鴈鴛鴦遊戲其中,其園各有眾寶宮宅,一一宮宅縱廣正等滿四由旬,所有牆壁四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真金187為嚮188周匝欄楯,玫瑰為地金沙布上。是宮宅中多有七寶流泉浴池,一一池邊各有十八黃金梯陛189閻浮檀金為芭蕉樹,如忉利天歡喜之園。
是一一城各有八萬四千人王,一一諸王各有無量夫人婇女,共相娛樂,歡喜受樂。其餘人民亦復如是,各於住處共相娛樂,是中眾生不聞餘名,純聞無上大乘之聲。是諸花中各有師子之座,其座四足皆紺琉璃,柔軟素衣以布190座上,其衣微妙出過三界,一一座上有一王坐,以大乘法教化眾生,或有眾生書持、讀誦,如說修行,如是流布大乘經典。
爾時,無邊身菩薩安止如是無量眾生於自身已191,令捨世樂,皆作是言:苦哉!苦哉!世間空虛!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爾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周匝圍遶,示現如是神通力已,持是種種無量供具,及以上妙香美飲食,若有得聞是食香氣,煩惱諸垢皆悉消滅。以是菩薩神通力故,一切大眾悉皆得見如是變化無邊身菩薩,身大無邊,量同虛空,唯除諸佛,餘無能見是菩薩身其量邊際。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設供養倍勝於前,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愍,受我等食!如來知時,默然不受。如是三請,悉亦不受。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卻住一面,南西北方諸佛世界,亦有無量無邊身菩薩,所持供養倍勝於前,來至佛所,乃至卻住一面,皆亦如是。
爾時,娑羅雙樹吉祥福地,縱廣三十二由旬,大眾充滿,間無空缺。爾時,四方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坐之處,或如錐頭、針鋒、微塵,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諸大菩薩悉來集會,及閻浮提一切大眾亦悉來集,唯除尊者摩訶迦葉192、阿難193二眾。阿闍世王及其眷屬,乃至毒蛇,視能殺人、蜣蜋、蝮蝎及十六種行惡業者,一切來集。陀那婆神阿修羅等,悉捨惡念,皆生慈心,如父如母、如姊如妹,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慈心相向,亦復如是,除一闡提194。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地皆柔軟,無有丘墟、土沙、礫石、荊棘、毒草,眾寶莊嚴,猶如西方無量壽佛195極樂196世界。是時,大眾悉見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如於明鏡自觀己身,見諸佛土亦復如是。
爾時,如來面門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諸大眾197,令彼身光悉不復現。所應作已,還從口入。時,諸天人及諸會眾阿修羅等,見佛光明還從口入,皆大恐怖,身毛為豎,復作是言:如來光明出已還入,非無因緣,必於十方所作已辦,將是最後涅槃之相。何其198苦哉!何期苦哉!如何世尊一旦捨離四無量心,不受人天所奉供養,聖慧日光199從今永滅,無上法船於斯沉沒。嗚呼痛哉!世間大苦!舉手搥200胸,悲號啼哭,支節戰動,不能自持,身諸毛孔流血灑地。
迴向文
普為出資讀誦受持輾轉流通者及法界無量罪苦眾生迴向:
同消無量煩惱障 同消無量果報障
同消無量諸業障 同消無量諸災障
同消無量諸病障 同得平安增福慧
同植無上菩提因
本經參考佛教慈慧中心佛教經典之十︽大般涅槃經︾94年版本恭錄。
︻注釋︼
1此序依明本記載。
2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世稱北本。南地的名僧慧嚴、慧觀及謝靈運再整理之,稱為南本。北本僅有十三品,南本分為二十五品。宋、元、明三本「讖」以下有「奉詔」二字,宮本作「於姑臧」。
3壽命品有三節。南本將之分為序品、純陀品、哀嘆品、長壽品等四品。宋、元二本「壽」上有「大般涅槃經」等字。
4宋、元、明三本「一」以下有「之一」二字。
5拘尸那 全名為拘尸那揭羅(Kusinagara),為釋尊入滅的聖地,相當於今位於印度西北州Gorakpr巿東北約二十英里處的Kasia遺址。
6「國」,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城」。
7力士生地 力士是梵語Malla之譯,強而有力的種族之名。力士生地指其本土的生地。
8阿利羅跋提 Ajitavat的音譯,漢譯為無勝河。或云Hiranyavati(希連河、希連禪河)例子為同河異名,但若對照後文,應是異河別名。
9娑羅雙樹 娑羅是Sala或'Sala的音譯,堅固之義;雙樹為對立之意,一方二株,四方為八株。如本經末曰:「西方一雙在如來之前,東方一雙在如來之後,北方一雙在如來之首,南方一雙在如來之足。」釋尊入滅時,林樹葉悲而失色,變成白色,如白鶴群集,故又名鶴林。
10大比丘 比丘梵音為Bhiksu,譯成乞士。指出家受具足戒者。
11二月十五日一般所謂的如來入滅之時日。但另外尚有二月八日、三月十五日、四月八日、九月十五日等異說。
12涅槃 梵語(Nirvana)的音譯。譯為寂滅、滅度。今單指如來的入寂。佛教教義發達之後,也被用來表示最高理想境之語。
13有頂 正確而言,是指三界的至頂:無色界的第四非想非非想處天,但有時則指色界的最頂端:色究竟天。
14類音 普應眾生機類的聲音。
15如來、應、正遍知 佛十號中的三者。應同於應供。
16羅睺羅 Rahula的音譯。覆障之義。釋尊在俗時的唯一子。
17十方 四方、四維、上下。
18六趣 同於六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人。
19「搥」,宋、元、明三本均作「椎」;宮本作「推」。
20「戰」,宋、元、明三本均作「顫」。
21「咽」,宋、元、明三本均作「噎」。
22般涅槃(Parinirvana)譯作圓寂。般涅槃比涅槃具有更強烈的意義。涅槃是修道的理想境,於現身可得,般涅槃則須離現身才可得。根本佛教的有餘、無餘涅槃雖也表現了兩者的差別,但本經的般涅槃加入了更多的內容。
23劫 梵音劫波Kalpa之略稱。指無限的時間。
24業 Karma之譯。造作之義。
25以下敘述五十二種大眾作最後供養,如來悉不受,乃為應純陀供養之伏線。
26摩訶迦旃延(MahaKatyayana) 譯作眉垂、好眉等。佛十大弟子之一,論議第一。
27薄俱羅(Vakkula) 譯作善容,以少欲知名。「俱」,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拘」。
28優波難陀(Upananda) 譯作大歡喜、重喜。
29八十百千 百千是十萬,故八十百千是八百萬。
30阿羅漢(Arhan) 譯作應供。指具有可應人天供養的資格之意。
31空慧 以大乘第一義空的真理為目標的智慧。
32己利 自己的得道(即自行);與世間所稱的利己相異,是以利他為前提的自利。
33栴檀(Candana) 香木名。
34波羅奢花(Palasa) 譯作赤花樹。
35大乘第一空行 以大乘第一義空為目標,由無我而起的自利利他的妙行。
36拘陀羅女 梵文作Kuddara。
37善賢 梵文作Subhadra。
38優波難陀 梵文作Upananda。
39海意 梵文作Sagaramati。
40諸漏 漏是煩惱的異名,因由六根漏泄而得名。
41比丘尼(Bhiksuni) 出家受具足戒的女性。
42菩薩(Bodhisattva) 菩提薩埵之略,覺有情之義。
43十地 菩薩修行的階次:五十二位之中,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而進入的位次。
44「習」,麗本作「集」,今依據宮本及宋、元、明三本改作「習」。
45四無量心(Catvariapramanani) 又稱四等、四梵行。指以與樂為目的的慈,以拔苦為目的的悲,歡喜他人離苦得樂的喜,及怨親平等的捨。此等四心是緣於無量眾生界而發的,故稱為四無量心。
46恆河沙(Ganganad valuka) 以恆河沙數目之多來表示無數。
47菩薩摩訶薩 Bodhisattvamahasattva之略。譯作覺有情、大有情。有求菩提之大心者。
48無盡意 梵文作Aksayamati。
49隨順 證涅槃者進入生死,隨順世間希望,以大悲令一切成熟。
50度 又稱到彼岸。梵文波羅蜜多(Paramita)之譯。指去生死,到涅槃。
51三寶(Tri-ratna) 即佛、法、僧。此三者為一切世間所應尊重者,故稱為三實。
52恆河沙(Ganganadi valuka)因恆河沙之多,故譬喻為無數之意。
53優波塞(Upasaka)譯作清信士。
54五戒 在家修道著所應遵守的道德條目。即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55戒儀具足 具足行住坐臥四戒儀之義。
56「非」,麗本作「不」,今依據宋本改作「非」。
57苦樂常無常等,舉十三種對治門,其他略之。其解釋有各種不同說法,但所詮為脫離一切對立的大乘行。
58闍毘(Jhapita) 又作荼毘,譯作焚燒。
59牛頭栴檀 梵文作Gosi-rsaka-candana。
60優缽羅花(Utpala) 青色蓮花。
61拘物頭花(Kumuda) 黃色蓮花。
62波頭摩花(Padma) 赤色蓮花。
63分陀利花(Pandarika) 白色蓮花。
64五色、青、黃、赤、白、黑五色。
65憍奢耶衣(Kauseya) 野蠶衣。
66芻摩(Ksuma) 麻衣。
67七寶 金、銀、琉璃、頗梨、硨碟、赤珠、瑪瑙。
68「四」,宋、元、明三本均作「駟」字。
69花鬘(Kusumamala) 串連許多花朵,以裝飾身體或頸部的飾物。供養物的一種。
70本所行 過去萬萬世之行,為本生之行。略稱為本行。
71八功德水 具有澄淨、清泠、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渴、長養等功德之水。
72「醋」,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酢」字。
73加陵伽(Kalinga) 譯作細滑衣。「加」,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迦」。
74欽婆羅衣(Kambala) 毛和絲交織成的衣服。
75「提」,麗本作「薩」。
76「天」,宮本作「大」。
77供養 指將物質獻給聖者,而其主要意義在受聖者感化。供養以精神的供養為究極。
78「骸」,宮本作「體」。
79「恨」,宋、元、明三本均作「怏」。
80優婆夷(Upasika) 譯作清信女。
81毘舍佉 梵文作Visakha。
82自觀己身 此段文細述正觀家法之境。其中有五門,即苦觀、不淨觀、空觀、無我觀、無常觀。
83「竅」,宋本作「寮」。
84羅剎(Raksasa) 義譯為暴惡可畏。
85伊蘭(Eravana) 花美但惡臭強烈之樹名。
86「泡」,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沫」。
87「牛」,元本作「十」。
88「葶藶」,宮本及宋本均作「亭歷」。
89「涕」,宋、元、明三本均作「洟」。
90空無相無願之法 稱為三昧或是三解脫門。空指人法空,無相指因空故無差別相,無願指因無寂故無可願求之法。
91「樹」,宮本作「林」。
92「住」,麗本作「坐」,今依據宮本及宋、元、明三本改作「住」。
93毘耶離(Vaisali) 又作毘舍離,有廣博、廣嚴、好道、好稻、廣博嚴淨等譯。指由現今的Patna巿隔著恆河,東北方二十世英里的Besar遺址。此都城是釋尊屢來遊化之處,最後將赴涅槃地前也曾到此地。
94離車(Licchavi) 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之名。
95閻浮提(Jambudvipa) 須彌四州中南州之名,即人類所住的此世界。
96多羅樹(Tala) 譯作高竦。
97宋本無「應……沙」夾註;宮本及元、明二本六恆河沙作本文。
98「夫」,宮本作「天」。
99阿闍世(Ajatasatrv) 譯作未生怨,中印度摩揭陀國王之名。父為頻婆娑羅(Bimbisala),因為韋提希(Vaidehi)。在此除之是作為後來懺悔歸佛的伏線;王為如來滅後第一結集的外護者。
100四兵 象兵、馬兵、步兵、車兵。
101由旬(Yojana) 表示里數的單位,帝王一日行軍的里程,大約相當於今之七英里。
102「膳」,宮本作「露」。
103「身」,宋本作「人」。
104「搥」,宋本作「推」。
105廣目天 四天王之一,西方的主神。
106「人」,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大」。
107師子座(Simhasana) 人中之獅子--如來之座。
108「倚」,宮本作「繩」。
109「而」,宋本作「以」。
110「微」,宋本作「散」。
111「哀」,宮本作「愁」。
112「淚」,宮本作「泣」。
113和修吉(Vasuki) 譯作九頭龍。
114難陀(Nanda) 譯作歡喜。
115婆難陀(Upananda) 譯作大喜。
116「受」,宋本作「許」。
117毘沙門(Vaisravana) 譯作多聞。四天王之一,北方的主神。
118「許」,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受」。
119「諸鬼」,宋、元、明三本均作「鬼神」;宮本「諸鬼」以下有「神」。
120金翅鳥王 梵名迦樓羅(Garuda)。
121乾闥婆(Gandharva) 譯作香陰。樂神。
122緊那羅(Kimnara) 譯作疑神。歌神。
123「王」,元本作「主」。
124摩睺羅伽(Mahoraga) 譯作大腹行。鬼族之一。
125阿修羅(Asura) 譯作非天。好戰鬥,具嫉妒之性的惡神。
126「淫」,麗本作「娙」,今依據宋本改作「淫」。
127「十」,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千」。
128「主」,宋本作「霔」。
129「注」,宋、明二本均作「霔」;元本作「主」。
130迦蘭陀(Karanda) 譯作好聲。
131「鴝」,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鸚」。
132俱翅羅(Kokila) 好眼。
133婆嘻伽 譯作翎鴣。
134迦陵頻伽 梵文作Kalavinka。
135耆婆耆婆(Jivamjiva) 鷓鴣的一種,即所謂的共命鳥。
136忍辱仙 梵文作Ksantirisi。
137「」,宮本作「疏」。
138「諸山」,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等諸」。
139占婆花 梵文作Campaka。
140熙連河(Hiranyavati) 古來將它視同跋提河,但實際上是不同的河,熙連在城北,跋提在城南。佛入滅於跋提河畔。
141鬱單越國 須彌四洲中,位於北方的國名。梵文作Uttarkuru,即北俱盧洲。
142忉利歡喜之園 忉利天是欲界二天,位於須彌山頂,為地居天之頂。梵文作Trayastrimsa,是三十三天之義。此世界四方各有八天,中央別有善見城,帝釋天居此,歡喜園為其庭園。
143釋提桓因(Sakaradevanam Indra) 帝釋天。
144檀波羅蜜(Dana Paramita)的音譯,指布施波羅蜜,六度之一。
145曼陀羅花(Mandarava) 譯作適意。
146曼殊沙花(Manjusaka) 譯作柔軟。
147波利質多樹花(Parieitra) 在帝釋宮前面的樹名。
148宮本及元、明二本「毘」以下有「陀」字。
149毘摩質多阿修羅王(Vemacitra asuraraja) 譯作寶錦,住於華鬘宮,四阿修羅之一。
150魔王(Mara)波旬(Papiya) 魔為殺者之義,波旬為惡中惡之義。住六天的頂上,欲界之主。
151「妙」,宋本作「綵」。
152「冷」,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淨」。
153「注」,宋、元、明三本均作「霔」。
154「鉾」,宮本作「牟」。
155「槊」,宋、元、明三本均作「稍」。
156「鎚」,宋、元、明三本均作「椎」;宮本作「槌」。
157目前發現的涅槃經梵本僅有具葉二紙,故此陀羅尼的梵文不明。
158「啅」,元、明二本均作「踔」。
159「抧」,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枳」;元本「抧」以下有「上丑兒反下同」音註。
160「吒」,宮本作「吒」。
161「吒」,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叱」;宋、元二本「吒」以下有「陟嫁切」音註;明本「吒」字下間空。
162宋、元、明三本「遮」上不間空。
163宮本「莎」上不間空。
164藏六 龜將四肢首尾藏入甲中,以保護自己避免外敵的侵害。「六」,宮本作「穴」。
165「諛」,麗本作「諭」,今依據宋、明二本均作「諛」。
166「供養」,宋本作「食供」。
167四部眾 比丘、丘比尼、優婆塞、優婆夷。
168大自在天 梵名摩醯首羅(Mahesvararaja)。
169梵釋 梵天(Brahma)和帝釋天(Indra)。
170八部 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171「於」,宋、元、明三本均作「之」。
172「亭歷」,明本作「葶藶」,宮本作「亭藶」。
173「須彌山」,宋、元、明三本均作「於須彌」。
174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無「數」。
175如來…等 此為如來的十號。以下的十一號之中,通常以世尊為總,前十號為別:一如來(Tathagata);二應供或應(Arhan)阿羅漢;三正遍知(Samyaksambuddha);四明行足(Vilyacaransampanna);五善逝(Sugata);六世間解(Lokavid);七無上士(Anattara);八調御丈夫(Prusadamyasarathi);九天人師(Sasta-devamanusyanam);十佛(Buddha);十一世尊(Bhagavat)。宋、元、明三本均無「供」。
176娑婆(Saha) 堪忍土之義。
177釋迦牟尼 Sakyamuni的音譯。釋迦是種族之名,牟尼是聖者之義,合起來是釋迦族所出聖者之意。
178「飯」,宋、元二本均作「食」。
179宋本無「此食」。
180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無「天」。
181摩醯首羅(Mahesvara) 譯作大自在天。
182文殊師利(Manjusri) 譯作妙吉祥。
183宮本及元、明二本「沙」以下有「數」字。
184「空虛」,宮本作「虛空」。宋、元、明三本「虛」以下有「世間空虛」等字。
185閻浮檀金(Jambunadasuvarna) 以金屬中特別貴重者而聞名。
186「酚」,宋本作「芬」。
187「金」,宋本作「珠」。
188「嚮」,宋、元、明三本均作「向」。
189「陛」,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階」。
190「布」,宋、元、明三本均作「敷」。
191「身已」,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己身」。
192摩訶迦葉(Mahakasyapa) 譯作飲光。佛十大弟子之一,頭陀第一。
193阿難(Ananda) 譯作歡喜。佛十大弟子之一,多聞第一。
194一闡提 Icchantika的音譯。有信不具足、斷善根等之譯。指誹謗佛法,不信因果三寶,燒失善根,沈淪生死,永無出期者。一闡提是否有佛性,是本經的重大論題。
195無量壽佛(Amita-yus) 又稱為無量光佛(Amitabha),即普通所稱的阿彌陀佛。
196極樂 Sukhavati之譯,又有安樂、安養等異譯。正式應稱為樂有。
197「眾」,麗本作「會」,今依據宮本改作「眾」。
198「其」,麗本作「期」,今依據宮本及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199「光」,宋本作「月」;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明」。
200「手」,宮本及元本均作「身」。「搥」,宋、元、明三本均作「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