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1譯
如2來性品第四之一3
佛復告迦葉: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分別開示大般涅槃有四相4義。何等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隨問答,四者善解因緣義。云何自正?若佛如來見諸因緣而有所說;譬如比丘見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寧抱是熾燃火聚,終不敢於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及祕密藏謗言云5是波旬6所說。」若言:「如來、法、僧無常」如是說者為自侵欺,亦欺於人。寧以利刀自斷其舌,終不說言:「如來、法、僧是無常也」,若聞他說亦不信受,於此說者應生憐愍。如來、法、僧不可思議,應如是持,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是名自正。
云何正他?佛說法時,有一女人乳養嬰兒,來詣佛所,稽首佛足,有所顧念,心自思惟,便坐一面。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汝以愛念多唅7兒酥,不知籌量消8與不消。」爾時,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能知我心中所念。唯9願如來教我多少。世尊!我於今朝10多與兒蘇11恐不能消,將無夭壽,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佛言:「汝兒所食尋即消化,增益壽命。」女人聞已,心大踊躍,復作是言:「如來實說,故我歡喜。世尊!如是為欲調伏諸眾生故,善能分別說消、不消,亦說諸法無我、無常。若佛世尊先說常者,受化之徒當言此法與外道同,即便捨去。」復告女人:「若兒長大能自行來?凡12所食噉能消難消,本所與蘇則不供足。我之所有聲聞弟子亦復如是,如汝嬰兒,不能消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說苦、無常。若我聲聞諸弟子等功德已備,堪任修習大乘經典,我於是經為說六味13。云何六味?說苦醋味、無常鹹味、無我苦味、樂如甜味、我如辛味、常如淡味。彼世間中有三種味,所謂無常、無我、無樂。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飯,謂常樂我14,令諸弟子悉皆甘嗜。」復告女人:「汝若有緣欲至他處,應驅惡子,令出其舍,悉以寶藏付示善子。」女人白佛:「實如聖教,珍寶之藏應示善子,不示惡子。」「姊妹15!我亦如是。般涅槃時,如來微密無上法藏,不與聲聞諸弟子等,如汝寶藏不示惡子;要當付囑諸菩薩等,如汝寶藏委付善子。何以故?聲聞弟子生變異想,謂佛如來真實滅度,然我真實不滅度也;如汝遠行未還之頃,汝之惡子便言汝死,汝實不死。諸菩薩等說言如來常不變易,如汝善子不言汝死,以是義故,我以無上祕密之藏付諸菩薩。」善男子!若有眾生謂佛常住不變異者,當知是家則為有佛,是名正他。
能16隨問答者?若有人來問佛世尊:「我當云何不捨錢財,而得名為大施檀越?」佛言:「若有沙門17、婆羅門等,少欲知足,不受不畜不淨物者,當施其人奴婢僕使。修梵行者,施與女人;斷酒肉者,施以酒肉;不過中食,施過中食;不著花香,施以花香;如是施者,施名流布,遍至他方,財寶之費,不失毫釐。」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18?
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種不淨19乃至九種清淨20而復不聽?佛告迦葉: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如來稱讚魚肉為美食耶?
善男子!我亦不說魚肉之屬為美食也。我說甘蔗、粳、石蜜、一切穀麥及黑石、蜜乳、酪蘇油以為美食。雖說應畜種種衣服,所應畜者要是壞色,何況貪著是魚肉味?
迦葉復言:如來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種味:乳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諸衣服、憍奢耶衣21、珂貝、皮革、金銀盂器,如是等物亦不應受22。
善男子!不應同彼尼乾23所見,如來所制一切禁戒各有異意。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者。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師子已,眾人見之聞師子臭,亦生恐怖。
善男子!如人噉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捨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為度眾生示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薩清淨之食,猶尚不食,況當食肉?
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24悉復涅槃,正法滅後25,於像法中,當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身所被服粗陋醜惡,形容憔悴無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薪草,頭鬚髮爪26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貓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善,內懷貪嫉,如受啞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制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雜27不淨法,及壞甚深祕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 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穀受取魚肉,手自作食,執持油瓶、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占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車渠、馬瑙、頗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貝,種種果蓏,學諸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蠱道咒幻28,和合諸藥,作倡29伎樂,香花治身,樗蒱圍碁。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人真我弟子。 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言:
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斷肉之制,若廣說者即不可盡,涅槃時到,是故略說,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迦葉!云何善解因緣義?如有四部之眾來問我言:「世尊!如是之義如來初出,何故不為波斯匿30王說是法門深妙之義?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或名為犯?或名不犯?云何名墮?云何名律?云何名波羅提木叉31義?佛言:波羅提木叉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淨命。墮者名四惡趣32,又復墮者,墮於地獄乃至阿鼻33;論其遲速,過於暴雨,聞者驚怖,堅持禁戒,不犯威儀,修習知足,不受一切不淨之物。又復墮者,長養地獄、畜生、餓鬼,以是諸義故名曰墮。波羅提木叉者,離身口意不善邪業;律者,入戒威儀34,深經35善義36,遮受一切不淨之物及不淨因緣,亦遮四重37、十三僧殘38、二不定法39、三十捨墮40、九十一墮41、四悔過法42、眾多學法43、七滅諍44等。或復45有46人盡47破一切戒。云何一切?謂四重法乃至七滅諍法。或復有人誹謗正法甚深經典,及一闡提具足48成就,盡一切相49無有因緣50。如是等人自言:「我是聰明利智,輕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諸惡如龜藏六。」如是眾罪長夜不悔,以不悔故,日夜增長,是諸比丘所犯眾罪終不發露,是使所犯遂復滋蔓,是故如來知是事已,漸次而制,不得一時。
爾時,有善男子、善女人白佛言:世尊!如來久知如是之事,何不先制,將無世尊欲令眾生入阿鼻獄?譬如多人欲至他方,迷失正路,隨逐邪道,是諸人等不知迷故,皆謂是道,復不見人可問是非,眾生如是迷於佛法,不見正真,如來應為先說正道,敕諸比丘:「此是犯戒,此是持戒,當如51是制。」何以故?如來正覺是真實者,知見正道,惟52有如來、天中之天能說十善增上功德及其義味,是故啟請應先制戒。佛言:善男子!若言如來能為眾生宣說十善增上功德,是則如來視諸眾生如羅睺羅。云何難言「將無世尊欲令眾生入於地獄」?我見一人有墮阿鼻地獄因緣,尚為是人住世一劫,若減一劫,我於眾生有大慈悲,何緣當誑如子想者,令入地獄?善男子!如王國內有納衣者,見衣有孔然後方補;如來亦爾,見諸眾生有入阿鼻地獄因緣,即以戒善而為補之。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先為眾生說十善法,其後漸漸有行惡者,王即隨事漸漸而斷,斷諸惡已,然後自行聖王之法。善男子!我亦如是,雖有所說,不得先制。要因比丘漸行非法,然後方乃隨事制之。樂法眾生隨教修行,如是等眾乃能得見如來法身,如轉輪王所有輪寶不可思義,如來亦爾,不可思議,法、僧二寶亦不可思議,能說法者及聞法者皆不可思議,是名善解因緣議也。菩薩如是分別開示四種相義,是名大乘大涅槃中因緣義也。
復次,自正者,所謂得是大般涅槃;正他者,我為比丘說言:「如來常存不變」;隨問答者,迦葉!因汝所問故,得廣為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波塞、優婆夷說是甚深微妙義理;因緣義者,聲聞、緣覺不解如是甚深之義,不聞伊字三點而成解脫、涅槃、摩訶般若,成祕密53藏,我今於此闡揚分別,為諸聲聞開發慧眼,假使有人作如是言:「如是四事54云何為一,非虛妄耶?」即應反質:「是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如是四事有何等異?是豈得名為虛妄乎」?
不也,世尊!如是諸句即是一義,所謂空義;自正、正他、能隨問答、解因緣義亦復如是,即大涅槃等無有異。
佛告迦葉: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云何當知是無常耶55?如佛所言:『滅諸煩惱名為涅槃,猶如火滅,悉無所有,滅諸煩惱亦復如是,故名涅槃』,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如佛言曰:『離諸有者乃名涅槃,是涅槃中無有諸有』,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如衣壞盡不名為物,涅槃亦而,滅諸煩惱不名為物,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56?如佛言曰:『離欲寂滅名曰涅槃,如人斬首則無有首,離欲寂滅亦復如是,空無所有,故名涅槃』,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如佛言曰:
譬如熱鐵, 搥57打星流,
散已尋滅, 莫知所在。
得正解脫, 亦復如是,
已度婬欲, 諸有淤泥,
得無動處, 不知所至」。
「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迦葉!若有人作如是難者,名為邪難。 迦葉!汝亦不應作是憶想,謂如來性是滅盡也。迦葉!滅煩惱者不名為物。何以故?永畢竟故。是故名常。是句寂靜為無有上,滅盡諸相無有遺餘,是句鮮白常住不58退,是故涅槃名曰常住,如來亦爾,常住無變。言星流者,謂煩惱也;散已尋滅,莫知所在者,謂諸如來煩惱滅已,不在五趣,是故如來是常住法,無有變易。復次,迦葉!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是故如來恭敬供養,以法常故,諸佛亦常59。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若煩惱火滅,如來亦滅,是則如來無常住處。如彼迸鐵,赤色滅已莫知所至,如來煩惱亦復如是,滅無所至。又如彼鐵,熱與赤色滅已無有。如來亦爾,滅已無常,滅煩惱火便入涅槃,當知如來即是無常。
善男子!所言鐵者名諸凡夫,凡夫之人雖滅煩惱,滅已復生,故名無常。如來不爾,滅已不生,是故名常。
迦葉復言:如鐵赤60色滅已,還置火中赤色復生。如來若爾,應還生結,若結還生即是無常。佛言:迦葉!汝今不應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何以故?如來是常。善男子!如彼燃木滅已有灰,煩惱滅已便有涅槃。壞衣、斬首、破瓶等喻亦復如是,如是等物各有名字,名曰壞衣、斬首、破瓶。迦葉!如鐵冷已可使還熱,如來不爾,斷煩惱已,畢竟清涼,煩惱熾火更不復生。迦葉!當知無量眾生猶如彼鐵,我以無漏智慧熾火,燒彼眾生諸煩惱結。
迦葉復言:善哉,善哉!我今諦知如來所說諸佛是常。佛言:迦葉!譬如聖王素在後宮,或時遊觀在於後園,王雖不在諸婇女中,亦不得言聖王命終。善男子!如來亦爾,雖不現于閻浮提界,入涅槃中不名無常。如來出於無量煩惱,入於涅槃安樂之處,遊諸覺華,歡娛受樂。
迦葉復問:如佛言曰「我已61久度煩惱大海」,若佛已度煩惱海者,何緣復共耶輪陀羅62生羅睺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結大海,唯願如來說其因緣。佛告迦葉:
汝不應言:「如來久度煩惱大海,何緣復共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結大海。」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汝等今當至心諦聽,廣為人說,莫生驚疑。
若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須彌山王,如是高廣悉能令入葶藶63子糩,其諸眾生依須彌者亦不迫迮,無來往64想,如本不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內葶藶糩,復還安止本所住處。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置葶藶糩,其中眾生亦無迫迮及往來想,如本不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置葶藶糩,復還安止本所住處。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內一毛孔,乃至本處亦復如是。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針鋒,如貫棗葉,擲著65他方異佛世界,其中所有一切眾生不覺往返為在何處,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右掌,如陶家輪,擲置他方微塵世界,無一眾生有往來想,唯應度者乃見之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一切十方無量諸佛世界悉內己身,其中眾生悉無迫迮,亦無往返及住處想,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以十方世界內一塵中,其中眾生亦無迫迮、往返之想。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則能示現種種無量神通變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所可示現如是無量神通變化,一切眾生無能測量。汝今云何能知如來習近婬66欲生羅睺羅?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閻浮提種種示現,如「首楞嚴經67」中廣說,我於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現涅槃,亦不畢竟取於涅槃;或閻浮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而我此身畢竟不從婬欲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從無量劫來離於婬68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隨順世間示現入胎。
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69。示現從母摩耶70而生,生已即能東行七步71唱如是言:「我於人、天、阿修羅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見已驚喜,生希有心,而諸人等謂是嬰兒。而我此身無量劫來久離是法,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脈、骨髓之所成立,隨順世間眾生法故示為嬰兒。南行七步,示現欲為無量眾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現生盡永斷老死是最後身;北行七步,示現已度諸有生死,東行七步,示為眾生而作導首;四維七步,示現斷滅種種煩惱、四魔種性,成於如來、應、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現不為不淨之物之所染污,猶如虛空;下行七步,示現法雨滅地獄火,令彼眾生受安隱樂,毀禁戒者示作霜雹。
於閻浮提生七日已又示剃髮,諸人皆謂我是嬰兒初始剃髮,一切人、天、魔王、波旬、沙門、婆羅門,無有能見你頂相72者,況有持刀臨之剃髮?若有持刀至我頂著,無有是處。我久已於無量劫中剃除鬚髮,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現剃髮。我既生在一已,父母將我入天祠73中,以我示於摩醯首羅,摩醯首羅即見我時,合掌恭敬立在一面,我已久於無量劫中捨離如是入天祠法,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現如是。我於閻浮提74示現穿耳,一切眾生實無有能穿我耳者,隨順世間眾生法故,示現如是。復以諸寶作師子璫。用莊嚴耳。然我已於無量劫中離莊嚴具。為欲隨順世間法。作是示現。
示入學堂修學書疏,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成就,遍觀三界所有眾生,無有堪任為我師者,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入學堂,故名如來、應、正遍知。習學乘象、盤75馬、捔力種種伎藝亦復如是。
於閻浮提而復示現為王太子,眾生皆見我為太子,於五欲76中歡娛受樂,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如是五欲之樂,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如是相。相師占我若不出家,當為轉輪聖王,王閻浮提,一切眾生皆信是言,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捨轉輪王77位,為法輪王。
於閻浮提現離婇女五欲之樂,見老病死及沙門已,出家修道,眾生皆謂悉達太子78初始出家,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出家學道,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於閻浮提示現出家,受具足戒79,精勤修道,得須陀洹果80、斯陀含果81、阿那含果82、阿羅漢果83,眾人皆謂是阿羅漢果易得不難,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成阿羅漢果,為欲度脫諸眾生故,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摧伏眾魔。眾皆謂我始於道場菩提樹下降伏魔官84。然我已於無量劫中久降伏已,為欲降伏剛強眾生故,現是化。
我又示現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眾皆謂我有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身所得果報,悉無如是大小便利、出入息等,隨順世間故示如是。我又示現受人信施,然我是身都無飢渴,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又示同諸眾生故,現有睡眠,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無上深妙智慧,遠離三有,進止威儀、頭痛、腹痛、背痛、木槍85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楊枝等,眾皆謂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無此事。手86足清淨猶如蓮花,口氣淨潔如優缽羅87香,一切眾生謂我是人,我實非人。我又示現受糞掃衣、浣濯、縫打,然我久已不須是衣。
眾人皆謂羅睺羅者是我之子,輸頭檀王88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處在世間受諸快樂,離89如是事出家學道。眾人復言:「是王太子瞿曇90大姓,遠離世樂求出世法。然我久離世間婬91欲,如是等事悉是示現,一切眾生咸謂是人,然我實非」。
善男子!我雖在此閻浮提中數數示現入於涅槃,然我實不畢竟涅槃,而諸眾生皆謂如來真實滅盡。而如來性質不永滅。是故當知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善男子!大般槃者即是諸佛如來法界。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出於世間,眾生皆謂我始成佛,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所作已辦,隨順世法故,復示現於閻浮提初出成佛。我又示現於閻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92,眾人皆見,謂我實犯,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堅持禁戒無有漏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為一闡提,眾人皆見是一闡提,然我實非一闡提也。一闡提者,云何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破和合僧,眾生皆謂我是破僧,我觀人天無有能破和合僧者。我又示現於閻浮提護持正法,眾人皆謂我是護法,悉生驚怪,諸佛法爾,不應驚怪。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為魔波旬,眾人皆謂我是波旬,然我久於無量劫中離於魔事,清淨無染猶如蓮花。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女身成佛,眾人皆言:「甚奇!女人能成阿耨多羅三菩提!」如來畢竟不受女身,為欲調伏無量眾生故現女像,憐愍一切諸眾生故,而復示現種種色像。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生於四趣。然我久已斷諸趣因。以業因故。墮於四趣。為度眾生故生是中。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梵天王93。令事梵者安住正法。然我實非94而諸眾生咸皆謂我為真梵天;示現天像遍諸天廟。亦復如是。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婬女舍。然我實無貪婬95之想。清淨不汙衢猶如蓮花,為諸貪婬嗜色眾生,於四衢道宣說妙法,然我實無欲穢之心,眾人96謂我守護女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青衣舍,為教諸婢令住正法,然我實無如是惡業,墮在青衣。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而作博士,為教童蒙令住正法。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諸酒會97博弈之處,示受種種勝負鬥諍,為欲拔濟彼諸眾生,而我實無如是惡業,而諸眾生皆謂我作如是之業。我又示現久住塚間,作大鷲身度諸飛鳥,而諸眾生皆98謂我是真實鷲身,然我久已離於是業,為欲度彼諸鳥鷲故,示如是身。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大長者,為欲安立無量眾生住於正法。又復示作諸王大臣、王子、輔相,於是眾中各為第一,為修正法故,住99王位。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疫病劫起,多有眾生為病所惱,先施醫藥,然後為說微妙正法,令其安住無上菩提,眾人皆謂是病劫起。又復示現閻浮提中飢餓劫起,隨其所須,供給飲食,然後為說微妙正法,令其安住無上菩提。又復示現閻浮提中刀兵劫起,即為說法,令離怨害,使得安住無上菩提。
又復示現為計常者說無常想,計樂想者為說苦想,計我想者說無我想,計淨想者說不淨想,若有眾生貪著三界,即為說法,令離是處。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為斷一切煩惱樹故,種植無上法藥之樹;為欲拔濟諸外道故100說於101正法。雖復示現為眾生師,而心初無眾生師想。為欲拔濟諸下賤故,現入其中而為說法,非是惡業受是身也。如來正覺如是安住於大102涅槃,是故名為常住無變。
如閻浮提103,東弗于逮104、西瞿耶尼、105北鬱單越106亦復如是,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爾107。二十五有如「首楞嚴經」中廣說,以是故名大般涅槃。若有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般涅槃能示如是神通變化而無所畏。迦葉!以是緣故,汝不應言羅睺羅者是佛之子。何以故?我於往昔無量劫中已離欲有,是故如來名曰常住無有變易。
迦葉復言:如來云何名曰常住,如佛言曰:「如燈滅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既滅度已,亦無方所?」佛言:迦葉!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言:「燈滅盡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既滅度已,無有方所。」善男子!譬如男女然燈之時,燈爐大小悉滿中油,隨有油在,其明猶存,若油盡已,明亦俱盡。其明滅者喻煩惱滅,明雖滅盡,燈爐猶存;如來亦而,煩惱雖滅,法身常存。善男子!於意云何,明與燈爐為俱滅不?迦葉答言:不也,世尊!雖不俱滅,然是無常,若以法身喻燈爐者,燈爐無常,法身亦爾,應是無常。
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難。如世間言器,如來世尊無上法器,而108器無常,非如來也。一切法中涅槃為常。如來體之,故名為常。復次,善男子!言燈滅者,即是109羅漢所證涅槃,以滅貪愛諸煩惱故,喻之燈滅。阿那含者名曰有貪,以有貪故,不得說言同於燈滅;是故我昔覆相說言,喻如燈滅,非大涅槃同於燈滅。阿那含者非數數來,又不還來二十五有,更不受於臭身、蟲身110、食身、毒身,是則名為阿那含也。若更受身名為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來者名曰那含,無去來者名阿那含。
迴向文
普為出資讀誦受持輾轉流通者及法界無量罪苦眾生迴向:
同消無量煩惱障 同消無量果報障
同消無量諸業障 同消無量諸災障
同消無量諸病障 同得平安增福慧
同植無上菩提因
本經參考佛教慈慧中心佛教經典之十︽大般涅槃經︾94年版本恭錄。
︻注釋︼
1元、明二本「讖」以下有「奉詔」二字。
2宋、元二本「如」上有「大般涅槃經」等字。
3南本將此以下列為四相品第七之上。宋本不分卷。
4四相 自正和善解是自行,正他和答問是化他。「相」,宮本及明本均作「 種」。
5「云」,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此經」。
6波旬(Papiyan) 魔王之名,譯作殺者。
7「唅」,宮本及元本均作「含」;明本作「令」。
8「消」,宋本作「銷」。
9「唯」,明本作「惟」。
10「朝」,宋、元二本均作「晨」。
11「蘇」,宋、元、明三本均作「酥」,下同。
12「凡」,宮本作「几」。
13六味 六味中前三味是世間三味,後三味是出世間三味。
14宮本「我」以下有「淨」字。
15麗本無「妹」字,今依據宮本補上。
16宋、元、明三本「能」上有「云何」二字。
17若有沙門 文中有五句,各有兩意。一是不知而施,彼不受,我亦無所損,成大施。二是雖知,欲顯彼之德而施,我無損,彼加名德,故成大施。
18三種淨肉 不見、不聞、不疑的三種肉。
19十種不淨 謂人(同類)、蛇(似龍)、象、馬(國寶)、豬、狗、狐(鄙惡)、猿猴(似人)、獅子(獸王)、雞等十肉(見梵行品)。
20九種清淨 見、聞、疑各有前後方便及根本,故為九種。
21憍奢耶衣(Kauseya) 即野蠶衣,也就是絹衣。
22「受」,宋本作「畜」。
23尼乾(Nirgrantha) 今耆那教之一派,倡極端的禁欲主義的外道。譯作裸形,又稱維繫外道或露形外道。
24四道聖人 同四果聖人。
25正法滅後 釋尊入滅後,繼續其感化,實行教法的時代可分為正、像、末三個時代。有關其時間的長短有異說,但最普通的說法是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萬年。正法時,具足教行證三法;像法時,有教行,缺證道;末法時,唯有教,行證永廢。此外,大集經有五個五百年之說,可參照今文。
26「髮爪」,明本作「爪髮」。
27「雜」,麗本作「離」,今依據宋本改作「雜」。
28「幻」,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術」。
29「倡」,宮本及明本均作「唱」。
30波斯匿(Prasenajit) 勝軍之義。與釋尊同時的憍薩羅國(Kosala)的國王。
31波羅提木叉(Pratimoksa) 譯作別解脫。戒律的異稱。
32四惡趣 地獄、惡鬼、畜牲、修羅。
33阿鼻(Avici) 譯作無間。八熱地獄中最猛惡的地獄。受苦無間,且永無出期。
34戒威儀 謂毘尼藏(Vinayapitaka)。
35深經 謂修多羅藏(Sutrap)。
36善義 謂阿毘曇藏(Abhidharma p.。
37四重 波羅夷(Parajika),譯為斷頭。可以稱得上是精神死罪的佛教戒門 之極重罪,即殺、盜、淫、妄四者,故稱四重。四重、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悔過法、羅多學法、七滅諍大體上同於四分律的比丘具足戒(二百五十戒),唯墮之數多了一個,若眾多學法之數,以百計之,則為二百五十一戒。
38十三僧殘(Samghavasesa) 僧殘是僅次於被僧團驅逐的重罪。十三僧殘是指犯此罪者,只要對眾生懺悔,就可免除被僧團驅逐,得以保留僧侶地位的十三條戒律。
39二不定法(Aniyatan) 以罪性有無不定名之。一般是指有嫌疑者。
40三十舍墮 十尼薩耆波逸提(Naisargikapayatika)之譯。應棄捨所犯之財物,若不棄捨,則構成墮地獄之罪。此有三十種。
41九十一墮 九十一波逸提(payatika)之譯。相對於前之捨墮,又稱單墮。無可捨棄的財物,故單是懺悔罪;不懺悔的話,則墮地獄。此墮的戒數,十 戒律作九十,彌沙塞作九十二,本經作九十一。
42四悔過去 四提舍尼(Desaniya)之音譯。譯作說罪、顯示等。即應於眾僧之前懺悔的罪。又稱向彼悔,此有四種。
43眾多學法(Siksakaraniya) 即百眾學法,於僧團所應修學之戒有一百則,故云眾多;亦為最輕之小戒。
44七滅諍法(Adhikaranasamatha) 停止僧侶間的諍議,予以判決的七種方 法。
45宮本及宋本均無「復」字。
46元本無「有」字。
47明本無「盡」。
48具足 指具足一切惡。
49一切相 指一切善。
50無有因緣,無佛法之因緣。
51「如」,宮本作「知」。
52「惟」,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唯」。
53「密」,元本作「蜜」。
54四事 指前述四相。
55「耶」,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也」。
56「耶」,宋本作「也」。
57「搥」,宋、元、明三本均作「椎」。
58「不」,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無」。
59法常……亦常 常是略稱。全名應稱為法常樂我淨……亦常樂我淨。
60宋本無「赤」。
61「已」,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62耶輸陀羅(Yasodhara) 釋尊俗時之妃。拘利城主善覺王(Suprabuddha)之女。
63「葶藶」,宮本及宋本均作「亭歷」,下同。
64「來往」,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往來」。
65「著」,元、明二本均作「置」。
66「婬」,宋本作「淫」;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愛」。
67首楞嚴經(Suramgama Sutra) 譯作勇健經。與此同名的經兩部,現存於藏中,但與今所指相異。
68「婬」,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愛」。
69林微尼園(Lumbini) 又作藍毘尼園。迦毘羅衛城王的離宮,釋尊降誕的聖地。位於今日尼泊爾的塔賴州(Tarai)。
70母摩耶(Mayadevi) 釋尊的生母,迦毘羅衛國淨飯王之妃。
71七步 大善權經云此表七覺分。
72頂相 無見頂相之略,如來頭頂之相,三十二相之一。
73「祠」,宋本作「寺」。
74宋、元、明三本均無「提」。
75「盤」,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槃」。
76五欲 透過眼、耳、鼻、舌、身的五官,於色、聲、香、味、觸五境上所起的欲。
77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無「王」。
78悉達太子(Siddhartha)釋尊在俗時之名。
79具足戒 指比丘的二百五十式,比丘尼的五百戒。具足一切戒律無缺滅,故名具足戒。
80須陀洹果(Srotapanna) 譯作預流果。是小乘聲聞位中,入聖者流的最初 果位,略稱初果。斷三界見惑的。
81斯陀含果(Sakrdagamin) 譯作一來果。聲聞聖位的第二位,略稱為二果。已斷欲界二品的思惑,但尚遺三品,故有來欲界斷之的必要。
82阿那含果(Anagamin) 譯作不還果。是聲聞位第三果。已斷盡欲界之惑,故無再度來此的必要。
83阿羅漢果 譯作殺賊、應供、不生等。智德圓滿,應受世間供養之義。聲聞 位中最高的聖者,通稱為四果,是聲聞的極果,斷盡至非想處的一切見惑思 惑。
84「魔官」,宮本作「魔宮」。
85「槍」,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鏘」。
86「手」,所本作「我」,今依據宮本及宋、元、明三本改作「手」。
87優缽羅 青蓮華。 88輸頭檀王(Suddhodanaraja) 譯成白飯或淨飯王。釋尊的生父,迦毘羅衛國國王。
89「離」,宮本作「捨」。
90瞿曇 釋尊的俗姓。
91「婬」,宋本作「淫」;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愛」。
92四重罪 殺盜婬妄等四波羅夷罪。
93「王」,宮本作「正」。
94宮本及元、明二本「非」以下有「梵天」二字。
95「婬」,宋、元、明三本均作「欲」。
96「人」,宮本及明本均作「生」。
97「會」,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舍」。
98「皆」,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咸」。
99「住」,宮本及元、明二本均作「處」。
100「故」,宮本作「演」。
101「說於」,元、明二本均作「演說」。
102「於大」,元本作「般大」;明本作「大般」。
103閻浮提(Jambudvipa) 須彌四州之一,在南方。
104東弗于逮(Purvavideha) 須彌四州之一,譯作勝身。
105西瞿耶尼(Avaragodant) 須彌四州之一,譯作牛貨。瞿耶尼的原語不明,但最近已知龜茲語為Goyani。
106北鬱單越(Uttarakuru) 須彌四州之一,譯作最上。
107「爾」,元本作「如復是」;明本作「復如是」。
108「而」,宋、元、明三本均作「彼」。
109「即是」,元、明二本均作「是阿」;宮本作「足阿」。
110「身」,明本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