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百千萬劫難遭遇
見聞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

如來性品第四之四1

  爾時迦葉2白佛言:世尊上所四種人等,當依耶?言:如是如是男子!如我所說,依止。何以故?四魔故。何等為四?如魔說,諸餘經律受持者。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所說四種魔,若魔所說及所說,云何而得分別?有諸眾生隨逐魔行,復隨順所教者,如是等輩復云何知?佛告迦葉
般涅槃七百歲後,是波旬漸當沮壞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無漏身,壞正法。是波旬正法時是言:「菩薩昔於兜率天3上沒來,在此迦毘羅宮,依因父母和合生育是身。若言人生中,為諸世間天大眾恭敬者,無有是處。」又復說言:「往昔苦行種種布施,頭目、髓腦、國城、妻子,是故今者得成佛道,以是因緣,為諸4人、天、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之所恭敬。」經律者,當知悉是魔之所說。
  男子!經律如是言:「如來正覺久已5成佛,今方示現成佛道者,為欲度脫眾生故,示有父母依因和合而生,隨順世間示現。」如是經律當知真是如來所說。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佛說經律即是菩薩
有說言:「如來生時,於十方面各行七步不可信」者,是魔所說。有說:「如來出世十方面各行七步,此是如來方便示現」是名如來經律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者,即是菩薩
有說言:「菩薩已,父王使人將詣天祠6諸天已,悉下禮教,是故名佛。」復難言:「天者先出,在於後,云何諸天禮敬於佛?」是難者,當知即是波旬所說。經言:「天者先出,在於後,云何諸天禮敬於佛?」是難者,當知即是波旬所說。經言:「佛到天祠,是諸天等,摩醯首羅大梵天王提桓因,皆悉合掌敬禮其足。」如是經律所說。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者,即是菩薩
經律說言:「菩薩為太子時,以心故,四方娉妻,處在深宮,五欲自娛,歡悅受樂。」如是經律波旬所說。有說言:「菩薩久已捨心、妻息之屬,乃至三十三天五欲,如棄涕唾,何況人欲?剃除鬚髮,出家修道。」如是經律,是所說。隨順經律者,是魔眷屬隨順佛經律者,即是菩薩
有說言:「舍衛祇陀精舍,聽諸比丘奴婢僕使、羊象馬驢騾雞豬貓狗、金銀、琉璃、真珠、頗梨、車、瑪瑙、珊瑚、虎珀、珂具璧玉、銅鐵釜鍑7小銅盤8所須之物,耕田種植,販賣巿易,儲積穀米。如是事,大慈故,憐愍眾生,皆聽畜之。」如是經律,悉是魔說。
有說言:「舍衛祇陀精舍那梨樓鬼所住之處,爾時如來婆羅門字羖羝德及波斯匿王說言:『比丘畜金銀琉璃頗梨真珠、車瑪瑙、珊瑚虎珀、珂具璧玉、奴婢僕使、童男童女羊象馬驢騾雞豬貓狗等獸,銅鐵釜鍑、小銅盤9,種種雜色床敷臥具資生所須,所謂屋宅,耕田種殖10販賣巿易,11作食,自磨自舂,治身咒術,調鷹方法,仰觀星宿,推步盈虛,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非男非女,六四能復有八,惑人咒術12種種工巧,或說13世間無量俗事,散香、末香、塗香薰香種種花鬘,治髮方術,姦偽諂曲,貪利厭,愛樂憒鬧,笑談說,貪嗜魚肉,和合毒藥,治押14香油,捉持寶蓋及以革屣15造扇箱篋種種畫像積聚穀米、小麥豆及諸果蓏,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及諸女人笑,或復然,於諸法多生疑惑,多語妄說長短、好醜,或不善,好著好16衣,如是種種不淨之物,於施主前躬讚歎遊行不淨之處,所謂沽17酒、婬女、博弈18如是之人,不聽比丘中,當休道還俗役使,譬如稗,悉滅無餘。』」當是等經律所制,悉是如來之所說也。尚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者,即是菩薩
有說言:「菩薩為欲供養天神故入天祠,所謂梵天大自在天韋陀19天、迦旃延20天,所以入者,為欲調伏諸天人故。若言不爾,無有是處。若言菩薩不能外道邪論,知其威儀、文章、伎藝,僕使鬥諍不能和合;不為男女國王、大臣之所恭敬,又亦不知和合諸藥,以不知故乃名如來知者邪見輩。又復如來怨親中其心平等,如以刀割及香塗身,於此不生增益損滅之心,唯能處中,故名如來。」如是經律,當是魔之所說也。
  有說言:「菩薩如是示入天祠外學法中出家修道示現知其威儀禮節,能一切文章伎藝,示入晝堂伎巧之處,能善和合僕使鬥諍,於諸大眾童男童女、後宮妃后、人民長者婆羅門等王及大臣,貧窮等中,最尊最上,復為是等之所恭敬,亦能示現如是等事。雖處諸見不生愛心,猶蓮花不受塵垢,為一切眾生故,善行如是種種方便隨順世法」。如是經律;當知即是如來所說。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者,是大菩薩
有說言:「如來為我解經律,若惡法中輕重之罪,及偷蘭遮21其性皆重,我等律中不為之。我久忍如是之法,汝等不信云何自捨己律就汝律耶22,汝所有律是魔所說,我等經律所制,如來先說九部23印,如是九印印我經律,初不聞有方等經24典,一句一字如來所說,無量經律何處有說方等經耶?如是等中未曾聞有十部經名,者,當知必25調達所作,調遠26惡人以滅善法方等經我等不信如是等經,是魔所說。何以故?破壞佛法,相27是非故。如是之言,汝經中有,我經中無。我經律如來說言:『我涅槃後,當有不正經律,所謂大乘方等經典未來之世當有如是比丘。』」我又說言:「過九部經有方等典,人能了知其義,當是人經律遠離一切不淨之物,微妙清淨猶如滿月。」
有說言:「如來雖為一一經律說如恆河沙等義味,我律中無將知為無,者,如來何故於我律中而不解說?是故今不能信受。」當是人則為得罪。是人復言:「如是經律受持,何以故?當為我作知足少欲煩惱智慧涅槃善法因故。」如是者,非我弟子有說言:「如來為欲眾生故,說方等經。」當是人真我弟子不受方等經者,當非我弟子,不為佛法出家也,即是邪見外道弟子如是經律所說,若不如是,是魔所說。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者,即是菩薩
  復次,男子!有說言:「如來不為無量功德之所成就無常變異以得空法宣說無我順世間。」如是經律,名魔所說。人言:「如來正覺不可思議,亦為無量阿僧祇28功德所成,是故常住變異。」如是經律所說。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者,即是菩薩
人言:「或有比丘實不毀犯波羅夷罪,眾人皆謂犯波羅夷如斷多羅29樹,而是比丘所犯。」何以故?常說言:四波羅夷犯一者,猶如析石不可還合。自說得過人法,是則為犯波羅夷。何以故?實無所得現得相故,如是之人退人法,是名波羅夷。所謂比丘少欲知足持戒清淨,住閑處,若王、大臣見是比丘,生心30念言謂得羅漢,即前讚歎恭敬禮拜,復是言:「如是大師,捨是身已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比丘聞已,即答王言:「我實未得沙門道果,王莫稱我已得道果,大王勿為31知足法!不知足者乃至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然受。今若當受者。當為諸佛之所呵責知足之行。諸佛所讚,是故我欲身歡樂奉修知足。又知足者,我自知得道果。王稱我得,今不受,故名知足。」時,王答言:「大師阿羅漢果,如異。」爾時,其王普皆宣告外人民、中宮妃后,悉令皆知得沙門果,是故咸令一切聞者生敬信,供養重。如是比丘真是32梵行清淨之人,以是因緣,普令諸人福德,而是比丘實不毀犯波羅夷罪。何以故?前自生歡喜之心讚歎供養故,如是比丘當有何罪?有說言是人得罪,當是經是魔所說。
  復有比丘說佛祕藏甚深經典一切眾生佛性,以是性故,斷無量億諸煩惱結,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闡提。若大臣如是言:「比丘作佛不作佛耶?佛性不?」比丘答言:「今身中佛性,成以不成,未能審之。」王言:「大德不作闡提者,必成無疑。」比丘言爾,實如王言。是人雖言佛性,亦復不犯波羅夷也。復有比丘,即出家時,思惟:「今必33定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之人,雖未得成無上道果,已為得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假使人當言是人犯波羅夷一切比丘不犯者。何以故?我於往昔八十億劫,常離一切不淨之物,少欲知足威儀成就善修如來無上法藏,亦自定佛性,是故今得成34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為佛,有大慈悲如是經律所說,不能隨順是者,是魔眷屬隨順,是大菩薩
  復有說言:「無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不定法三十捨墮35、九一墮、四懺悔法學法七滅諍等,無偷蘭遮五逆等罪及闡提比丘如是等墮地獄者,外道之人悉應天。何以故?諸外道無戒可犯,是故如來示現人故說斯戒。」若言:「佛說我諸比丘欲行婬,應捨法服著俗衣裳然後婬。復36婬欲因緣非我過咎,如來在世,亦有比丘淫欲正解脫,或後生天上,古今有之,非獨我作。或犯四重,或犯五戒,或一切不淨律儀,猶故而得正解脫。如來雖說犯突吉羅37,如忉利天日月歲數,八百墮在地獄,亦是38如來示現人,言波羅夷突吉羅,輕重差。」是諸律師妄作此言,言是制,畢39定當知非所說。如是言說,是魔經律
  復說言:「於諸戒中犯小戒,乃至微細受苦報,有齊限,如是知已,防藏六。」律師是言:「凡所犯戒無罪報,如是之人不應親近。如所說:
若過一法,是名妄語
不見後世不造40。是故不應親近是人。我佛法清淨如是,況復有犯偷蘭遮罪,或犯僧殘波羅夷而非罪耶?是故當深自防護如是等法,若不護,更以何法名為禁戒?」我於經中亦說:「有犯四波羅夷乃至微細突吉羅等,苦治眾生,若不持禁戒,云何當得見於佛性一切眾生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41,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九部經中無方等經,是故不說佛性也。經雖不說,當知實有。」若是說,當是人真我弟子。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上所一切眾生佛性者,九部經中所未曾聞,其說有,云何不犯波羅夷耶?言:
  男子!如汝所說,實不毀犯波羅夷也。男子!譬如人說言大海七寶,無八種者,是無罪有說言九部經中佛性者,亦復無罪。何以故?我於大乘大智海中說佛性二乘之人所不知見,是故不得罪也。如是境界諸佛所知,非是聲聞緣覺所及。男子!若人不聞如來甚深秘密42藏者,云何當知佛性43?何等秘密之藏?所謂方等大乘經典
  男子!有諸外道,或常,或我斷,如來不爾,亦說我,亦無我,是名中道有說言:「佛說中道一切44生悉佛性煩惱覆故,不知不見,是故方便煩惱。」能作如是者,當是人不犯四重;若不能作如是者,是則為犯波羅夷有說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佛性者,必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今已得成就菩提。」當是人則為犯波羅夷罪,何以故?雖佛性,以未修習45方便,是故未見,以未見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男子!以是義故,佛法甚深不可思議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有王問言:云何比丘墮過人法?佛告迦葉:  比丘利養故,為飲食故,諸諛46諂、姦偽、欺詐:「云何當令諸世間人定乞士也?以是因緣令我利養名譽。」如是比丘愚癡故,長夜常念:「我實未得四沙門果47云何當令諸世間人謂我已得?復當云何令諸48優婆塞優婆夷等,咸共指我如是言:是人福德真是聖人!」如是思惟正為利,非為求法。「49進止安詳50執持衣缽不失威儀,獨坐阿羅漢,令世間人咸是言:『如是比丘善好第一,精勤苦行修寂滅法。』以是因緣門徒弟子,諸人亦當大致供養服、飲食臥具、醫藥,令多女人,敬念重。」比丘比丘尼如是事,墮過人法
  復有比丘為欲建立無上正法,住空寂處,非阿羅漢令人謂是羅漢,是好比丘,是善比丘寂靜比丘,令無量人生信心。「以此因緣,我無量比丘等以為眷屬是得教破戒比丘優婆塞悉令持戒,以是因緣建立正法,光揚如來無上大事開顯方等大乘法化度脫一切無量眾生如來經律輕重之義。」復言:「今亦佛性經名曰如來秘藏,於是經中必定成佛道,能無量煩惱結,廣為無量優婆塞說言:汝等盡佛性,我之與汝俱當安住如來地,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億諸煩惱結。」者,是人不名墮過人法菩薩
  若言有犯突吉羅者,忉利天上日月歲數八百歲墮地獄中,罪報,何況故犯偷蘭遮罪?此大乘比丘偷蘭遮,不應親近。何等大乘經偷蘭遮罪?長者寺,以諸花鬟用供養佛,有比丘見花貫中縷,不問輒取,犯偷蘭遮知不知亦如是犯。若以破壞佛塔,犯偷蘭遮如是之人不應親近。若大臣見塔朽故,為修補,供養舍利,於是中或得珍寶,即寄比丘比丘得已,自在而用,如是比丘不淨,多起鬥諍。善51優婆塞不應親近供養恭敬如是比丘無根二根,名不定根。不定根者,欲貪女時,身即為女,欲貪男時,身即為男,如是比丘為惡根,不為男,不為女,不名出家,不名在家如是比丘,不應親近供養恭敬。於佛法沙門法者,應生悲心覆育眾生乃至蟻子,施無畏,是沙門法;遠離飲酒乃至嗅香,是沙門法;不得妄語乃至不念妄語,是沙門法;不生心,乃至中亦復如是,是沙門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比丘婬欲,是犯戒不?言:
不也。應於婬欲生臭穢想,乃至不生一念淨想,遠離女人煩惱愛想。若婬,寤52應生悔,比丘乞食供養時,如飢世食子肉想,若生婬欲,應疾捨離,如是法門,當經律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者,是名菩薩
  有說言:「佛聽比丘常翹一腳53寂默不言,54投淵赴火,自墜高巖,不避險難,服毒斷食,臥灰土上,自縛手足,殺害眾生,方道咒術旃陀羅子,無根二根不定根、身根不具,如是等輩55如來悉聽出家為道。」是名魔說。佛先聽食五種牛味及以油蜜,奢耶衣、革屣等物56除是之外,有說言:「聽著摩訶楞伽57一切種子悉聽貯畜,草木之屬皆有壽命佛說是已便涅槃。」經律者,當知即是魔之所說。
  不聽常翹一腳,若為法故,聽臥,又亦不聽服毒、斷食五熱58炙身,繫縛手足、殺害眾生、方道咒術,珂具牙以為革屣,儲畜種子草木有命,著摩訶楞伽。若言世尊如是說,當是為外道眷屬非我弟子。我唯聽食五種牛味及油蜜等,聽革屣、奢耶衣,四大壽命經律者,是名佛說隨順者,當是等真我弟子不隨者,是魔眷屬隨順佛經律者,當是人是大菩薩男子!魔說佛說差別之相,今已為汝廣宣分別
  迦葉白佛言:世尊今始知魔說佛說差別之相,得入佛法深義。佛讚迦葉
  善哉善哉男子!汝能如是曉了分別,是名黠慧
59男子!所言者,不名聖諦。何以故?若言苦是聖諦者,一切羊驢馬及地獄眾生聖諦男子!人不知如來甚深境界常住不變微密法身,謂是食身非是法身,不知如來德威力,是為苦。何以故?以不知故,法見非法非法見法,當是人必墮惡趣輪轉生死增長諸結,多受苦惱能知如來常住變易60,或聞常住二字音聲,若經耳即天上,後解脫時乃能如來常住變易,既知已是言:「我於往昔曾聞是義,今得解脫,方乃知。」我於本際以不知故,輪轉生死,周遍61無窮,始於今日乃得真智62如是知,真是修苦,利益;若不知者,雖復修,利益;是名苦,名聖諦;若人不能如是修習,是為苦,非聖諦
  苦集諦者,於真法不生真智不淨物。所謂奴婢,能以非法言是正法斷滅正法不令久住,以是因緣不知法性,以不知故,輪轉生死,多受苦惱不得天及正解脫,有深知63不壞正法,以是因緣天上正解脫。苦集諦處,而言正法常住,悉是滅法,以是因緣,於無量劫流轉生死苦惱能知法常不異,是名知集,名聖諦;若人不能如是修習,是為集,非聖諦
  滅諦者,修習空法,是為不善。何以故?滅一切法故,壞於如來真法藏故;修學,是名修空。修滅者,逆於一切外道等,若言修空是滅諦者,一切外道亦修空法,應滅諦有說言:如來藏,雖不可見,一切煩惱,爾乃得入。若發此心,一念因緣,於諸法中而自在修習如來密藏無我空寂如是之人於無量世。在生死中流轉受苦,不作如是修者,雖有煩惱,疾能除。何以故?因知如來祕密藏故,是名聖諦如是修習滅者,是我弟子能作如是修,是名修空64非滅聖謗。
  聖諦者,所謂佛、法、僧寶正解脫。有65眾生顛倒心,言佛、法、僧及正解脫,生死流轉猶如幻化,修習是見,以此因緣輪三有66,久苦。發心,見於如來常住無變,法、僧、解脫亦復如是,乘此一念,於無量自在果報隨意而得。何以故?我於往昔以四倒67故,非法計法,受於無量惡業果報今已滅如是見故,成佛正覺,是名聖諦人言三寶無常修習是見,是虛妄修,非道聖諦修是法為常住者,是我弟子68修習四聖諦法,是名四聖諦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今始知修習甚深四聖諦法。69佛告迦葉男子!謂四倒者,於非苦中苦想,名曰顛倒;非如來生苦想者。謂於如來無常變異,若說如來無常者,名大罪苦,若言如來此苦身入涅槃,如薪盡火滅,是名非苦而生苦想,是名顛倒。我若說言如來常者,即是我見,以我見故,有無量罪,是故應說如來無常如是者,我則受樂如來無常即為是苦,若是者,云何樂?以於苦中樂想故,顛倒生苦想。顛倒,樂者即是如來如來無常,若說如來無常者,是名樂中苦想如來常住,是為樂。若我70說言如來是常,云何得入涅槃?若言如來非是者,云何捨身而取滅度?以於樂中生苦想故,顛倒,是名初倒。
  無常常想,常無常想,是名顛倒無常者名不修空,不修空故,壽命短促,有說言不修空寂壽者,是名顛倒,是名第二顛倒
無我我想無我想,是名顛倒世間之人亦說我,佛法之中亦說我,世間之人雖說我,佛性,是則為於無我中而我想,是名顛倒佛法我,即是佛性世間之人說佛法無我,是名我中無我想,若言佛法必定無我,是故如來敕諸弟子修習無我顛倒,是名第三顛倒
  不淨想,不淨淨想,是名顛倒。淨者即是如來常住,非雜食身、非煩惱身、非是71肉身、非是筋骨繫縛之身,有說如來無常,是雜食身乃至筋骨繫縛之身,解脫滅盡者,是名顛倒不淨淨想名顛倒者,有說我此身中一法不淨者,以不淨,定當得入清淨之處,如來所說修不淨觀如是之言是虛妄說,是名顛倒,是則為第四顛倒
72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從今日始正見世尊!自是之前,我等悉名邪見之人。世尊二十五有不耶73言:
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以74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男子!如貧女人舍內金之藏,家人知者異人善知方便,語貧女人:「今雇汝,汝可為我芸75除草穢。」女即答言:「不能也。汝能示我子金藏,然後乃當速76為汝作。」是人復言:「方便,能示汝子。」女人答言:「我家小尚自不知,況汝能知?」是人復言:「今審能」。女人答言:「亦欲見,並可示我。」是人即於其家掘出金之藏,女人已,歡喜,生奇特想,宗仰是人。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得見,如彼寶藏貧人77不知。男子!今普示一切眾生所有佛性,為諸煩惱之所覆蔽,如彼貧人有金藏不能得見,如來今日普示眾生諸覺寶藏,所謂佛性,而諸眾生見是事已,歡喜歸仰如來方便即是如來貧女人者即是一切無量眾生金藏者即78佛性也。
  復次,男子!譬如女人生育子,嬰孩病,是女愁惱求覓醫師。醫師既來,合三種藥,酥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須藥消已爾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物用塗其乳。母語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小兒渴乏,得母乳,聞乳毒氣,便遠捨去,遂至藥消,母人以洗其乳,喚其子言:「來與汝乳」。是時小兒雖復飢渴,先聞毒氣,是故不來。母復語言:「為汝79服藥,故以毒塗,汝藥已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是兒聞已,漸漸還飲。男子!如來亦爾,為一切教諸眾生無我法,如是修已,永斷我心,涅槃。為除世間妄見故,示現出過世間法故,復示世間計我虛妄真實故,修無我清淨身故,喻如女人為其子故,以80苦味塗乳,如來亦爾,為修空故,說言諸法我。如彼女人洗乳已而喚其子,令還服,今亦爾,說如來藏,是故比丘不應生怖。如彼小兒聞母喚已,漸還飲乳,比丘亦爾,應自分別,如來祕藏不得不有。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實我。何以故?嬰兒生時所知曉,我者,即生之日尋應知,以是義故,定知無我。若我,已後歿81,若使一切佛性,是常住壞相壞相云何殺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及旃陀羅畜生差別?今見業緣種種不同,諸趣各異,若我,一切眾生勝負。以是義故,定知佛性非是常法,若言佛性是常者,何緣復說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恚、邪見?若我性常,何故酒後迷荒醉亂?若我性常,盲應色,聾應聲,啞82應能語,拘躄能行。若我性常,不應避於火坑水、毒藥、刀劍、惡人、禽獸。若常者,本所更不應忘失,若不忘失,何緣復我曾何處見是人耶83?若常者,則不應有少壯老等衰盛力勢,憶念往事。若常者,止住何處,為84在涕唾青黃赤白諸色中耶?若常者,應遍身中如胡麻油間處,若斷身時,亦應斷。
佛告迦葉
男子!譬如王家有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85力相撲86,而彼力士以頭抵87觸其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明醫善知方藥,即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尋問力士:「卿上珠為何所在」?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上珠乃無88去耶!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89啼哭。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不應生大愁苦,汝因鬥時寶珠入體,今在皮裡,影現於外,汝曹鬥時瞋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裡,膿血不淨,何不出?若在筋裡,不應可見,汝今云何欺誑於我?」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了顯現,力士已,懷驚怪,生奇特想。
  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能親近善知識故,雖佛性皆不能見,而為貪姆、瞋恚愚癡之所覆蔽故,墮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旃陀羅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如是等種種家中,因心所起種種業緣,雖受身,聾盲、瘖啞、拘躄、癃跛,於二十五有果報。貪婬、瞋恚愚癡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寶珠在體,謂呼失去。眾生亦爾,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不如來微密寶藏修學無我,喻如非聖,雖說我,亦復不我之真性。我諸弟子亦復如是,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修學無我,亦復不知無我之處。尚自不知無我真性,況復能知真性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佛性,喻如良醫,示彼力士金剛寶珠。是諸眾生為諸無量煩惱等之所覆蔽。不識佛性煩惱爾時乃得了,如彼力士於明鏡中見其寶珠男子!如來祕藏如是無量不可思議
  復次,男子!譬如雪山一味藥,名曰樂味,其味極甜,在深叢下能見香,即知其地當有是藥,過去轉輪王,於此雪山為此藥故,在在造作木筒以接是藥,是藥熟時,從地流出集木筒中,其味正。王既歿已,其後是藥或醋、或鹹、或甜、或苦、或辛、或淡90如是一味,隨其流處種種異。是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凡人薄福,雖以钁斸91加功困苦而不能得。復聖王出現於世,以福因緣,得是藥正之味。男子!如來祕藏其味亦爾,為諸煩惱叢林所覆,無明眾生不能得見。一味92者喻如佛性,以煩惱出種種味,所謂地獄畜生餓鬼93、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佛性雄猛,可沮壞,是故能殺害者,殺者則斷佛性如是佛性不可斷,性若可斷,無有是處。如我性者,即是如來祕密之藏,如是祕藏一切能沮壞燒滅,雖不可壞,然不可見,若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乃知。以是因緣能殺者。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無殺者,不善之業。佛告迦葉
實有殺生。何以故?男子!眾生佛性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殺生即墮惡趣,以業因緣而剎利婆羅門94毘舍首陀旃陀羅,若男、若女、非男、非女,二十五有差別之相,流轉生死。非聖之人,橫計於我諸相,猶如稗子,或如米豆,乃至95指,如是種種妄生憶想,妄想之想96真實出世我相佛性如是計我是名最善。
復次,男子!譬如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斸地直下,磐石沙礫直過難,唯至金剛不能穿徹97。夫金剛者,所有刀斧不能沮98壞。男子!眾生佛懷亦復如是一切論者,天魔波旬及諸人天所不能壞。五陰相即是起作,起作之相喻名石沙99,可穿可壞;佛性者,喻金剛,不可沮壞。以是義故,壞五陰殺生男子!必定當知佛法如是不可思議


迴向文

普為出資讀誦受持輾轉流通者及法界無量罪苦眾生迴向

  同消無量煩惱障 同消無量果報
  同消無量業障 同消無量諸災障
  同消無量諸病障 同平安
  同植無上菩提

本經參考佛教慈慧心佛經典之十︽大般涅槃經︾94年版本恭錄。


︻注釋︼

 1本將此以下列為邪正品第九。
 2宮本及元、明二本「葉」以下有「菩薩二字
 3兜率天 欲界Tusita天的音譯。如來八相成道前,完成三祇百劫之功,首先在此天內院,然後下生人界
 4「諸」,宮本作「說」。
5「已」,宮本作「以」。
6「祠」,宮本及宋本均作「寺」。
7「鍑」,宋、明二本均作「鑊」。
8「盤」,宋本作「槃」。
9「盤」,麗本作「槃」,今依據宮本及元、明二本改作「盤」。
10「殖」,宮本作「植」。
11手」,宮本作「手自」。
12咒術 咒是陀羅尼(Dharani)之譯。唱陀羅尼之法。
13「說」,宮本作「言」。
14「押」,宋、元、明三本均作「壓」。
15「屣」,宮本作「蓰」。
16「好」,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妙」。
17「沽」,宋、元、明三本均作「酤」。
18「弈」,宮本作「易」。
19韋陀(Sandha) 譯作蘊或陰。婆羅門所奉天神。「韋」,麗本作「違」,今依據明本改作「韋」。
20迦旃延(Katyayana) 譯作剪剃種。天神名。
21偷蘭遮(Sthulatyayas) 譯道。次於波羅夷僧殘大罪。例如淫死屍、盜五錢以下等。
22「耶」,宮本作「也」。
23九部 十二部經中,方廣、授記、自說三部除外者,指小乘經
24方等經 大乘經的通名。說方廣平等理,也就是中道,故名之。
25「必」,宋本作「畢」。
26調達 調婆達多(Devadatta)之略,譯作天授。又略稱為提婆
27宮本及元、明二本「相」上有「更」字。
28阿僧祇(Asamkhyeya) 譯數。
29多羅(Tala) 譯作岸樹
30「生心」,宮本及明本均作「生」。
31「為」,明本作「謂」。
32「是」,宮本作「實」。
33「必」,宮本作「畢」。
34本無「成」。
35「墮」,宮本作「法」。
36本無「復」。
37突吉羅(Duskrta) 譯作惡作微細戒律之罪名。
38「亦是」,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是亦」。
39「畢」,宋、元、明三本均作「必」。
40此偈在法顯譯本作「微細罪,妄語者,不計於後世惡而不為」。
41 一切眾生……等 佛性正因持戒緣因
42「密」,宮本作「蜜」。
43「耶」,宮本作「也」。
44本無「眾」。
45「習」,宋本作「集」,下同。
46「諛」,宮本作「諭」。
47沙門果 同於預流等四聲聞果。
48宋、元、明三本均無「諸」。
49入」,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出」。
50「詳」,元、明二本均作「庠」。
51「善」,宮本作「若」。
52「寤」,宮本作「覺」。
53翹一腳 法顯譯本中作「大人作法」。
54「投淵赴火……是大菩薩」等三百零四字在元、明、宮三本中作「臥灰土上,自墜高巖,投淵赴火,五熱炙身,臥棘刺上,淘糠飲汁,服毒斷食,殺害眾生師子咒術、方道;旃陀羅種,二根無根二根合一,悉聽為道,五種味:乳酪、酪漿、生酥 、熟酥、油蜜之等,聽著繒綵,以軻為跋,一切穀米、草木之類皆有壽命佛說是已便涅槃如是即是魔說。若言如來不聽比丘。常翹一腳,寂默不言,臥灰土土上,自墜高巖,投淵赴火,五熱炙身,臥棘刺上,淘糠飲汁,服毒斷食,殺害眾生師子咒術、方道;旃陀羅種,二根無根二根合者,不聽為道;聽服五種乳酪、酪漿、酥油、蜜等,不聽受著繒綵服,以軻為跋;穀米草木無命無我,非眾生數。能作如是者,是我弟子;若不能者,當知即是外道弟子如是經律所說。隨順魔所者,是魔眷屬隨順者,是名菩薩。」
55「輩」,宋本作「事」。
56「等物」,宋本作「之等」。
57摩訶楞伽(Maharanga) 譯價衣。服名,戒律中禁止穿著此種服。
58五熱 以火熱五體,為外道苦行
59本將以下列為四諦品第十。四諦四聖諦。對世界真實解釋稱為諦,此四者,故稱四諦,即一、苦,迷之果,總稱報果。二、集,迷之因,總稱煩惱。三、滅,悟之果,總稱涅槃。四、道,悟之因,總稱品。
60「易」,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異」。
61「遍」,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迴」。
62「智」,宋、元、明三本均作「知」。
63「知」,宮本作「智」。
64「修空」,宋、元、明三本均作「空修」。
65「有」,宮本作「者」。
66三有 是存在之意,世界的異稱。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同於三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67四倒 對法的四種顛倒想。此有兩種,關係生死者及關係涅槃者。前者是常、樂、我、淨,後者是苦、空、無常無我。今是關係生死者。
68「見」,宮本作「是」。
69本將以下列為四倒品第一。
70「若我」,宋、元、明三本均作「我若」。
71「是」,明本作「血」。
72本將以下列為如來性品第二。
73「耶」,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也」。
74「以」,麗本作「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75「芸」,宋、元、明三本均作「耘」。
76「速」,元本作「遠」。
77「人」,宋、元、明三本均作「女」。
78宋、元、明三本「即」以下有「是」字。
79「汝」,明本作「乳」。
80宋、元、明三本均無「以」。
81「歿」,宮本及宋、元、明在本均作「沒」。
82「啞」,宋、元、明三本均作「啞」。
83「耶」,宮本作「也」。
84「為」,宮本作「謂」。
85「較」,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捔」。
86「撲」,宋、元二本均作「撲」。
87「抵」,宮本作「低」。
88「無」,宋、元、明三本均作「失」。
89「愁」,宮本作「悲」。
90「淡」,宮本作「醈」。
91「斸」,宮本及宋本均作「」;元、明二本均作「斲」。
92宮本及明本「味」以下有「藥」字。
93畜生餓鬼」,宮本作「餓鬼畜生」。
94宋、元、明三本均無「等」。
95「母」,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拇」。
96「想」,宮本及宋、元、明三本均作「相」。
97「徹」,宋、元、明三本均作「撤」。
98「沮」,宋本作「俎」。
99「石沙」,宮本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