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梵
劉宋沙門慧嚴慧觀同謝靈運再治
如來性品第十二
迦葉白佛言。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善男子。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語貧女言。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耘除草穢。女人答言。我今不能。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後乃當速為汝作。是人復言。我知方便。能示汝子。女人答言。我家大小尚自不知。況汝能知。是人復言。我今審能。女人答言。我亦欲見。并可示我。是人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女人見已。心生歡喜。起奇特想。宗仰是人。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得見。如彼寶藏。貧人不知。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眾生所有佛性。為諸煩惱之所覆蔽。如彼貧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見。如來今日普示眾生諸覺寶藏。所謂佛性。一切眾生見是事已。心生歡喜。歸仰如來。善方便者。即是如來。貧女人者。即是一切無量眾生。真金藏者。即佛性也。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嬰孩得病。是女愁惱。求覓良醫。良醫既至。合三種藥。酥。乳。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須藥消已。爾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其兒渴乏。欲得母乳。聞乳毒氣。便遠捨去。至其藥消。母乃洗乳喚子與之。是時小兒雖復飢渴。先聞毒氣。是故不來。母復語言。為汝服藥。故以毒塗。汝藥已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其兒聞已。漸漸還飲。善男子。如來亦爾。為度一切。教諸眾生。修無我法。如是修已。永斷我心入於涅槃。為除世間諸妄見故。示現出過世間法故。復示世間計我虛妄非真實故。修無我法清淨身故。譬如女人為其子故。以苦味塗乳。如來亦爾。為修空故。說言諸法悉無有我。如彼女人淨洗乳已。而喚其子。欲令還飲。我今亦爾。說如來藏。是故比邱不應生怖。如彼小兒聞母喚已。漸還飲乳。比邱亦爾。應自分別如來祕藏。不得不有。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實無有我。何以故。嬰兒生時無所知曉。若有我者。即生之日。尋應有知。以是義故。定知無我。若定有我。受生已後。應無終沒。若使一切皆有佛性是常住者。應無壞相。若無壞相。云何而有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及旃陀羅。畜生差別。今見業緣種種不同。諸趣各異。若定有我。一切眾生應無勝負。以是義故。定知佛性非是常法。若言佛性定是常者。何緣復說有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恚邪見。若我性常。何故酒後荒醉迷亂。若我性常。盲應見色。聾應聞聲。啞應能語。拘躄能行。若我性常不應避於火坑大水毒藥刀劍惡人禽獸。若我常者。本所更事不應忘失。若不忘失。何緣復言我曾何處見是人耶。若我常者。則不應有老少盛衰憶念往事。若我常者。止住何處。為在涕唾青黃赤白諸色中耶。若我常者。應徧身中。如胡麻油間無空處。若斷身時。我亦應斷。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角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觸之。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知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尋問力士。卿額上珠為何所在。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珠乃失去耶。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苦。汝因鬥時寶珠入體。今在皮裹。影現於外。汝等鬥時。瞋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裹。膿血不淨。何緣不出。若在筋裹。不應可見。汝今云何欺誑於我。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了顯現。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能親近善知識故。雖有佛性。皆不能見。而為貪瞋婬恚愚癡之所覆蔽。故墮地獄。畜生。餓鬼。阿脩羅。旃陀羅。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生如是等種種家中。因心所起種種業緣。雖受人身。聾盲瘖啞。拘躄癃跛。於二十五有。受諸果報。貪婬瞋恚愚癡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寶珠在體。謂呼失去。眾生亦爾。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不識如來微密寶藏。修學無我。譬如非聖雖說有我。亦復不知我之真性。我諸弟子亦復如是。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修學無我。亦復不知無我之處。尚自不知無我真性。況復能知有我真性。善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皆有佛性。譬如良醫示彼力士金剛寶珠。是諸眾生。為無量億諸煩惱等之所覆蔽。不識佛性。若盡煩惱。爾時乃得證知明了。如彼力士於淨鏡中。見其寶珠。善男子。如來祕藏。如是無量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譬如雪山有一味藥。名曰樂味。其味極甜。在深叢下。人無能見。有人聞香。即知其地當有是藥。過去世中有轉輪王。於彼雪山。為此藥故。在在處處造作木筩以接是藥。是藥熟時。從地流出。集木筩中。其味真正。王既沒已。其後是藥或醋或鹹。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異。是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凡人薄福。雖以掘鑿加功苦至。而不能得。復有聖王出現於世。以福因緣。即得是藥真正之味。善男子。如來祕藏。其味亦爾。為諸煩惱叢林所覆。無明眾生不能得見。藥一味者。譬如佛性。以煩惱故。出種種味。所謂地獄。畜生。餓鬼。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佛性雄猛。難可毀壞。是故無有能殺害者。若有殺者。則斷佛性。如是佛性。終不可斷。性若可斷。無有是處。如我性者。即是如來祕密之藏。如是祕藏。一切無能毀壞燒滅。雖不可壞。然不可見。若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乃證知。以是因緣。無能殺者。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無殺者。應當無有不善之業。佛告迦葉。實有殺生。何以故。善男子。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有殺生。即墮惡趣。以業因緣。而有剎利。婆羅門等。毗舍。首陀。及旃陀羅。若男若女。非男非女。二十五有差別之相。流轉生死。非聖之人。橫計於我大小諸相。猶如稗子。或如米豆。乃至拇指。如是種種妄生憶想。妄想之相。無有真實。出世我相。名為佛性。如是計我。是名最善。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掘地直下。磐石沙礫。直過無難。唯至金剛。不能穿徹。夫金剛者。所有刀斧不能破壞。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論者天魔波旬及諸人天所不能壞。五陰之相。即是起作。起作之相。猶如石沙可穿可壞。佛性真我。譬如金剛不可毀壞。以是義故。壞五陰者。名為殺生。善男子。必定當知佛法如是不可思議。善男子。方等經者。猶如甘露。亦如毒藥。迦葉菩薩復白佛言。如來何緣說方等經譬如甘露。亦如毒藥。佛言。善男子。汝今欲知如來祕藏真實義不。迦葉白言。我今實欲得知如來祕藏之義。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或有服甘露 傷命而早夭
或復服甘露 壽命得長存
或有服毒生 有緣服毒死
無礙智甘露 所謂大乘典
如是大乘典 亦名雜毒藥
如酥醍醐等 及以諸石蜜
服消則為藥 不消則為毒
方等亦如是 智者為甘露
愚不知佛性 服之則成毒
聲聞及緣覺 大乘為甘露
猶如諸味中 乳最為第一
如是勤進者 依因於大乘
得至於涅槃 成人中象王
眾生知佛性 猶如迦葉等
無上甘露味 不生亦不死
迦葉汝今當 善分別三歸
如是三歸性 則是我之性
若能諦觀察 我性有佛性
當知如是人 得入祕密藏
知我及我所 是人已出世
佛法三寶性 無上第一尊
如我所說偈 其性義如是
爾時迦葉復說偈言。
我今都不知 歸依三寶處
云何當歸趣 無上無所畏
不知三寶處 云何作無我
云何歸佛者 而得於安慰
云何歸依法 唯願為我說
云何得自在 云何不自在
云何歸依僧 轉得無上利
云何真實說 未來成佛道
未來若不成 云何歸三寶
我今無預知 當行次第依
云何未懷妊 而作生子想
若必在胎中 則名為有子
子若在胎中 定當生不久
是名為子義 眾生業亦然
如佛之所說 愚者不能知
以其不知故 轉迴生死獄
假名優婆塞 不知真實義
唯願廣分別 除斷我疑綱
如來大智慧 唯垂哀分別
願說於如來 祕密之寶藏
迦葉汝當知 我今當為汝
善開微密藏 令汝疑得斷
今當至心聽 汝於諸菩薩
則與第七佛 同其一名號
歸依於佛者 真名優婆塞
終不更歸依 其餘諸天神
歸依於法者 則離於殺害
歸依聖僧者 不求於外道
如是歸三寶 則得無所畏
迦葉白佛言 我亦歸三寶
是名為正路 諸佛之境界
三寶平等相 常有大智性
我性及佛性 無二無差別
是道佛所讚 正進安止處
亦名正徧見 故為佛所稱
我亦趣善逝 所讚無上道
是最為甘露 諸有所無有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如諸聲聞凡夫之人分別三寶。於此大乘。無有三歸分別之相。所以者何。於佛性中即有法僧。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寶異相。善男子。若欲隨順世間法者。則應分別有三歸依。善男子。菩薩應作如是思惟。我今此身歸依於佛。若即此身得成佛道。既成佛已。不當恭敬禮拜供養於諸世尊。何以故。諸佛平等等。為眾生作歸依故。若欲尊重法身舍利。便應禮敬諸佛塔廟。所以者何。為欲化度諸眾生故。亦令眾生於我身中。起塔廟想。禮拜供養。如是眾生。以我法身為歸依處。一切眾生。皆依非真邪偽之法。我當次第為說真法。又有歸依非真僧者。我當為作依真僧處。若有分別三歸依者。我當為作一歸依處。無三差別。於生盲眾為作眼目。復當為諸聲聞緣覺作真歸處。善男子。如是菩薩。為無量惡諸眾生等及諸智者而作佛事。善男子。譬如有人臨陣戰時。即生心念。我於是中最為第一。一切兵眾悉依恃我。亦如太子如是思惟。我當調伏其餘王子。紹繼大王帝王之業而得自在。令諸王子悉見歸依。是故不應生下劣心。如王王子。大臣亦爾。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作是思惟。云何三事與我一體。善男子。我示三事。即是涅槃。如來者名無上士。譬如人身。頭最為上。非餘支節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為尊上。非法僧也。為欲化度諸世間故。種種示現差別之相。如彼梯磴。是故汝今不應受持如凡愚人所知三歸差別之相。汝於大乘猛利決斷。應如剛刀。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知故問。非為不知。我為菩薩大勇猛者。問於無垢清淨行處。欲令如來為諸菩薩廣宣分別奇特之事。稱揚大乘方等經典。如來大悲今已善說。我亦如是安住其中。所說菩薩清淨行處。即是宣說大涅槃經。世尊。我今亦當廣為眾生顯揚如是如來祕藏。亦當證知真三歸處。若有眾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經。其人則能自然了達三歸依處。何以故。如來祕藏有佛性故。其有宣說是經典者。皆言身中盡有佛性。如是之人。則不遠求三歸依處。何以故。於未來世。我身即當成就三寶。是故聲聞緣覺之人及餘眾生。皆依於我恭敬禮拜。善男子。以是義故。應當正學大乘經典。迦葉復言。佛性如是不可思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亦不可思議。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深利智慧。我今當更善為汝說入如來藏。若我住者即是常法。不離於苦。若無我者。修行淨行無所利益。若言諸法皆無有我。是即斷見。若言我住。即是常見。若言一切行無常者。即是斷見。諸行常者。復是常見。若言苦者。即是斷見。若言樂者。復是常見。修一切法常者。墮於斷見。修一切法斷者。墮於常見。如步屈蟲。要因前腳得移後足。修常斷者。亦復如是。要因斷常。以是義故。修餘法苦者。皆名不善。修餘法樂者。則名為善。修餘法無我者。是諸煩惱分。修餘法常者。是則名曰如來祕藏。所謂涅槃無有窟宅。修餘無常法者。即是財物。修餘常法者。謂佛法僧及正解脫。當知如是佛法中道遠離二邊而說真法。凡夫愚人。於中無疑。如羸病人服食酥已。氣力輕便。有無之法。體性不定。譬如四大。其性不同。各自違反。良醫善知。隨其偏發而消息之。善男子。如來亦爾。於諸眾生猶如良醫。知諸煩惱體相差別。而為除斷。開示如來祕密之藏。清淨佛性。常住不變。若言有者。智不應染。若言無者。即是妄語。若言有者。不應默然。亦復不應戲論諍訟。但求了知諸法真性。凡夫之人戲論諍訟。不解如來微密藏故。若說於苦。愚人便謂身是無常。說一切苦。復不能知身有樂性。說無常者。凡夫之人。計一切身皆是無常。譬如瓦坏。有智之人。應當分別。不應盡言一切無常。何以故。我身即有佛性種子。若說無我。凡夫當謂一切佛法悉無有我。智者應當分別無我假名不實。如是知已。不應生疑。若言如來祕藏空寂。凡夫聞之。生斷滅見。有智之人。應當分別如來是常。無有變易。若言解脫譬如幻化。凡夫當謂得解脫者。即是磨滅。有智之人。應當分別人中師子雖有去來。常住無變。若言無明因緣諸行。凡夫之人。聞已分別生二法想。明與無明。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諸行因緣識者。凡夫謂二。行之與識。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十善十惡。可作不可作。善道惡道。白法黑法。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應修一切法苦。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一切行無常者。如來祕藏亦是無常。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一切法無我。如來祕藏亦無有我。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我與無我。性無有二。如來祕藏。其義如是。不可稱計。無量無邊。諸佛所讚。我今於是一切功德成就經中。皆悉說已。善男子。我與無我性相無二。汝應如是受持頂戴。善男子。汝亦應當堅持憶念如是經典。如我先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說我無我無有二相。如因乳生酪。因酪得生酥。因生酥得熟酥。因熟酥得醍醐。如是酪性。為從乳生。為從自生。從他生耶。乃至醍醐亦復如是。若從他生。即是他作。非是乳生。若非乳生。乳無所為。若自生者。不應相似相續而生。若相續生。則不俱生。若不俱生。五種之味。則不一時。雖不一時。定復不從餘處來也。當知乳中先有酪相。甘味多故。不能自變。乃至醍醐亦復如是。是牛食噉水草因緣。血脈轉變而得成乳。若食甘草。其乳則甜。若食苦草。乳則苦味。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無有青黃赤白黑色。穀草因緣。其乳則有色味之異。是諸眾生以明無明業因緣故。生於二相。若無明轉。則變為明。一切諸法善不善等亦復如是無有二相。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乳中有酪。是義云何。世尊。若言乳中定有酪相。以微細故不可見者。云何說言從乳因緣而生於酪。法若本無。則名為生。如其已有。云何言生。若言乳中定有酪相。百草之中亦應有乳。如是乳中亦應有草。若言乳中定無酪者。云何因乳而得生酪。若法本無而後生者。何故乳中不生於草。善男子。不可定言乳中有酪。乳中無酪。亦不可說從他而生。若言乳中定有酪者。云何而得體味各異。是故不可說言乳中定有酪性。若言乳中定無酪者。乳中何故不生兔角。置毒乳中。酪則殺人。是故不可說言乳中定無酪性。若言是酪從他生者。何故水中不生於酪。是故不可說言酪從他生。善男子。是牛食噉草因緣故。血則變白。草血滅已。眾生福力變而成乳。是乳雖從草血而出。不得言二。唯得名為從因緣生。酪至醍醐亦復如是。以是義故。得名牛味。是乳滅已。因緣成酪。何等因緣。若醪若煖。是故得名從因緣有。乃至醍醐亦復如是。是故不得定言乳中無有酪相。從他生者。離乳而有。無有是處。善男子。明與無明亦復如是。若與煩惱諸結俱者。名為無明。若與一切善法俱者。名之為明。是故我言無有二相。以是因緣。我先說言。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即成醍醐。佛性亦爾。善男子。眾生薄福。不見是草。佛性亦爾。煩惱覆故。眾生不見。譬如大海。雖同一鹹。其中亦有上妙之水。味同於乳。譬如雪山。雖復成就種種功德。多生諸藥亦有毒草。諸眾生身亦復如是。雖有四大毒蛇之種。其中亦有妙藥大王。所謂佛性。非是作法。但為煩惱客塵所覆。若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能斷除者。即見佛性。成無上道。譬如虛空震雷起雲。一切象牙上皆生華。若無雷震。華則不生。亦無名字。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常為一切煩惱所覆。不可得見。是故我說眾生無我。若得聞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則見佛性。如象牙華。雖聞契經一切三昧。不聞是經。不知如來微妙之相。如無雷時。象牙上華不可得見。聞是經已。即知一切如來所說祕藏佛性。譬如天雷。見象牙華。聞是經已。即知一切無量眾生。皆有佛性。以是義故。說大涅槃。名為如來祕密之藏。增長法身。猶如雷時象牙上華。以能長養如是大義。故得名為大般涅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習學是大涅槃微妙經典。當知是人能報佛恩。真佛弟子。迦葉菩薩白佛言。甚奇世尊。所言佛性甚深甚深。難見難入。聲聞緣覺所不能解。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歎。不違我說。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者云何甚深難見難入。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抉其眼膜。以一指示。問言見不。盲人答言。我猶未見。復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如來未說亦復如是。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密。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來既說。即便少見。是菩薩摩訶薩既得見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善男子。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明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復次善男子。譬如遠觀虛空鵝鴈。為是虛空。為是鵝鴈。諦觀不已。髣見之。十住菩薩於如來性。知見少分。亦復如是。況復聲聞緣覺之人而能知見。善男子。譬如醉人。欲涉遠路。朦朧見道。十住菩薩於如來性。知見少分。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渴人行於曠野。是人渴逼。徧行求水。見有叢樹。樹有白鶴。是人迷悶。不能分別是樹是水。諦觀不已。乃見白鶴及以叢樹。善男子。十住菩薩於如來性知見少分。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乃至無量百千由旬。遠望大舶樓櫓堂閣。即作是念。彼是樓櫓。為是虛空。久視乃生必定之心。知是樓櫓。十住菩薩於自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王子。身極懦弱。通夜遊戲。至明清旦。目視一切悉不明了。十住菩薩雖於已身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大明了。復次善男子。譬如臣吏。王事所拘。逼夜還家。電明暫發。因見牛聚。即作是念。為是牛群。為雲為舍。是人久視。雖生牛想。猶不審定。十住菩薩雖於己身見如來性。未能審定。亦復如是。復次善男子。如持戒比邱觀無蟲水而見蟲相。即作是念。此中動者。為是蟲耶。是塵土耶。久視不已。雖知是塵。亦不明了。十住菩薩於已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大明了。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於陰闇中。遠見小兒。即作是念。彼為是牛。為人為鳥耶。久視不已。雖見小兒。猶不明了。十住菩薩於己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大明了。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於夜闇中見畫菩薩。即作是念。是菩薩像。自在天像。大梵天像。成染衣耶。是人久視。雖復意謂是菩薩像。亦不明了。十住菩薩於已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大明了。善男子。所有佛性。如是甚深難得知見。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及。善男子。智者應作如是分別知如來性。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細難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見。佛告迦葉。善男子。如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隨順契經以信故知。善男子。聲聞緣覺信順如是大涅槃經。自知己身有如來性。亦復如是。善男子。是故應當精勤修習大涅槃經。善男子。如是佛性。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及。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非聖凡夫有眾生性。皆說有我。佛言。譬如二人共為親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如是二人互相往反。是時貧人見是王子有一好刀。淨妙第一。心生貪著。王子後時執持是刀逃至他國。貧人於後寄宿他家。即於眠中寱言刀刀。旁人聞之。收至王所。時王問言。汝言刀者。可以示我。是人具以上事答王。王今設使屠割臣身。分裂手足。欲得刀者。實不可得。臣與王子素為親厚。先共一處。雖曾眼見。乃至不敢以手掁觸。況當故取。王復問言。卿所見刀。相貌何類。答言。大王。我說所見者。如羖羊角。王聞是已。欣然而笑。語言汝今隨意所至。莫生憂怖。我庫藏中。都無是刀。況汝乃於王子邊見。時王即問諸群臣言。汝等曾見如是刀不。言已便崩。尋立餘子紹繼王位。復問群臣。汝等曾於官庫藏中。見是刀不。諸臣答言。臣等曾見。又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如羖羊角。王言。我庫藏中。何緣當有如是相刀。次第四王。皆悉檢校求索不得。卻後數時。先逃王子從他國還。歸其本土。復得為王。既登王位。復問諸臣。汝見刀不。答言大王。臣等皆見。又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其色清淨。如優缽羅華。復有答言。形如羊角。復有答言。其色紅赤。猶如火聚。復有答言。猶如黑蛇。時王大笑。卿等皆悉不見我刀真實之相。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於世。說我真相。說已捨去。譬如王子持淨妙刀。逃至他國。凡夫愚人。說言一切有我有我。如彼貧人止宿他舍。寱言刀刀。聲聞緣覺問諸眾生我有何相。答言。我見我相大如拇指。或言如米。或如稗子。有言我相住在心中。熾然如日。如是眾生不知我相。譬如諸臣不知刀相。菩薩如是說於我法。凡夫不知。種種分別。妄作我相。如問刀相。答似羊角。是諸凡夫。次第相續而起邪見。為斷如是諸邪見故。如來示現說於無我。譬如王子語諸臣言。我庫藏中無如是刀。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譬如淨刀。善男子。若有凡夫能善說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善能分別隨順宣說是者。當知即是菩薩相貌。
文字品第十三
佛復告迦葉。所有種種異論咒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非外道說。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說字根本。佛言。善男子。初說半字以為根本。持諸記論咒術文章諸陰實法。凡夫之人學是字本。然後能知是法非法。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言字者。其義云何。善男子。有十四音。名為字義。所言字者。名曰涅槃。常故不流。若不流者。則為無盡。夫無盡者。即是如來金剛之身。是十四音。名曰字本。阿(短呼)者不破壞故。不破壞者。名曰三寶。喻如金剛。又復阿者不流故。不流者即是如來。如來九孔無所流故。是故不流。又無九孔。是故不流。不流即常。常即如來。如來無作。是故不流。又復阿者。名為功德。功德者即是三寶。是故名阿。次阿(長呼)者。名阿闍黎。阿闍黎者。義何謂耶。於世間中。得名聖者。何謂為聖。聖名無著。少欲知足。亦名清淨。能度眾生於三有流生死大海。是名為聖。又復阿者名曰制度。修持淨戒。隨順威儀。又復阿者名依聖人。應學威儀進止舉動。供養恭敬禮拜三尊。孝養父母。及學大乘善男女等。具持禁戒。及諸菩薩摩訶薩等。是名聖人。又復阿者名曰教誨。如言汝等如是應作。如是莫作。若有能遮非威儀法。是名聖人。是故名阿。伊(短呼)者即是佛法。梵行廣大。清淨無垢。譬如滿月。汝等如是應作不作。是義非義。此是佛說。此是魔說。是故名伊。伊(長呼)者佛法微妙甚深難得。如自在天大梵天王法名自在。若能持者。則名護法。又自在者名四護世。是四自在。則能攝護大涅槃經。亦能自在敷揚宣說。又復伊者能為眾生自在說法。復次伊者為自在故說。何等是耶。所謂修習方等經典。復次伊者為斷嫉妒。如除稗穢。皆悉能令變成吉祥。是故名伊。憂(短呼)者於諸經中最上最勝。增長上上。謂大涅槃。復次憂者如來之性。聲聞緣覺所未曾聞。如一切處。北鬱單越最為殊勝。菩薩若能聽受是經。於一切眾最上最勝。是故名憂。憂(長呼)者譬如牛乳。諸味中上。如來之性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尊最上。若有誹謗。當知是人與牛無別。復次憂者是人名為無慧正念。誹謗如來微密祕藏。當知是人甚可憐憫。遠離如來祕密之藏。說無我法。是故名憂。者即是諸佛法性涅槃。是故名。野者謂如來義。復次野者如來進止屈伸舉動。無不利益一切眾生。是故名野。鳥者名煩惱義。煩惱者名曰諸漏。如來永斷一切煩惱。是故名鳥。炮者謂大乘義。於十四音。是究竟義。大乘經典亦復如是。於諸經論。最為究竟。是故名炮。菴者能遮一切諸不淨物。於佛法中能捨一切金銀寶物。是故名菴。痾者名勝乘義。何以故。此大乘典大涅槃經。於諸經中最為殊勝。是故名痾。迦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生於子想如羅睺羅。作妙善義。是故名迦。呿者名非善友。非善友者名為雜穢不信如來祕密之藏是故名呿。伽者名藏。藏者即是如來祕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名伽。伽重音者如來常音。何等名為如來常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是故名伽。俄者一切諸行破壞之相。是故名俄。遮者即是修義。調伏一切諸眾生故。名為修義。是故名遮。車者如來覆蔭一切眾生。譬如大蓋。是故名車。闍者是正解脫。無有老相。是故名闍。闍(重音)者煩惱繁茂。譬如稠林。是故名闍。若者是智慧義。知真法性。是故名若。吒者於閻浮提示現半身而演說法。譬如半月。是故名吒。侘者法身具足。譬如滿月。是故名侘。茶者是愚癡僧不知常與無常。譬如小兒是故名茶。茶(重音)者不知師恩。譬如羝羊。是故名茶。拏者非是聖義。譬如外道。是故名拏。多者如來於彼告諸比邱。宜離驚畏。當為汝等說微妙法。是故名多。他者名愚癡義。眾生流轉生死自纏。如蠶蛣蜣。是故名他。陀者名曰大施。所謂大乘。是故名陀。陀(重音)者稱讚功德。所謂三寶如須彌山。高峻廣大。無有傾倒。是故名陀。那者三寶安住。無有傾動。譬如門閫。是故名那。波者名顛倒義。若言三寶悉皆滅盡。當知是人為自疑惑。是故名波。頗者是世間災。若言世間災起之時。三寶亦盡。當知是人愚癡無智。違失聖旨。是故名頗。婆者名佛十力。是故名婆。婆(重音)者名為重擔。堪任荷負無上正法。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是故名婆。摩者是諸菩薩嚴峻制度。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是故名摩。耶者是諸菩薩在在處處。為諸眾生說大乘法。是故名耶。囉者能壞貪欲瞋恚愚癡。說真實法。是故說囉。羅(輕音)者名聲聞乘動轉不住。大乘安固無有傾動。捨聲聞乘。精勤修習無上大乘。是故名羅。和者如來世尊為諸眾生雨大法雨。所謂世間咒術經書。是故名和。賒者遠離三箭。是故名賒。沙者名具足義。若能聽是大涅槃經。則為已得聞持一切大乘經典。是故名沙。婆者為諸眾生演說正法。令心歡喜。是故名娑。呵者名心歡喜。奇哉世尊離一切行。怪哉如來入般涅槃。是故名呵。羅者名曰魔義。無量諸魔。不能毀壞如來祕藏。是故名羅。(來加切)復次羅者乃至示現隨順世間有父母妻子。是故名羅。魯流盧樓。如是四字。說有四義。謂佛法僧及以對法。言對法者隨順世間。如提婆達示現壞僧。化作種種形貌色像。為制戒故。智者了達。不應於此而生畏怖。是名隨順世間之行。以是故名魯流盧樓。吸氣舌根。隨鼻之聲。長短超聲。隨音解義。皆因舌齒而有差別。如是字義。能令眾生口業清淨。眾生佛性則不如是。假於文字。然後清淨。何以故。性本淨故。雖復處在陰界入中。而亦不同陰界入也。是故眾生悉應歸依諸菩薩等。以佛性故。等視眾生無有差別。是故半字。於諸經書記論文章而為根本。又半字義。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故名半字。滿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也。譬如世間為惡行者。名為半人。修善行者。名為滿人。如是一切經書記論。皆因半字而為根本。若言如來及正解脫入於半字。是事不然。何以故。離文字故。是故如來於一切法無礙無著。真得解脫。何等名為解了字義。有知如來出現於世。能滅半字。是故名為解了字義。若有隨逐半字義者。是人不知如來之性。何等名為無字義耶。親近修習不善法者。是名無字。又無字者。雖能親近修習善法。不知如來常與無常。恆與非恆。及法僧二寶。律與非律。經與非經。魔說佛說。若有不能如是分別。是名隨逐無字義也。我今已說如是隨逐無字之義。善男子。是故汝今應離半字。善解滿字。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應當善學字數。今我值遇無上之師。已受如來慇懃誨敕。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樂正法者。應如是學。
鳥喻品第十四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是苦無常無我等法。亦復如是。不得相離。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是苦無常無我。如彼鴛鴦迦鄰提鳥。佛言。善男子。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常。異法無常。異法是我。異法無我。譬如稻米。異於麻麥。麻麥復異豆粟甘蔗。如是諸種從其萌芽乃至花葉。皆是無常。果實成熟人受用時。乃名為常。何以故。性真實故。迦葉白佛言。世尊。如是等物若是常者。同如來耶。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何以故。若言如來須彌山。劫壞之時。須彌崩倒。如來爾時豈同壞耶。善男子。汝今不應受持是義。善男子。一切諸法唯除涅槃。更無一法而是常者。直以世諦言果實常。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佛所說。佛告迦葉。如是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乃至未聞大般涅槃。皆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復次善男子。如庵羅樹。其花始敷。名無常相。若成果實。多所利益。乃名為常。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時。咸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復次善男子。譬如金礦消鎔之時。是無常相。鎔已成金。多所利益。乃名為常。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時。咸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復次善男子。譬如胡麻未被壓時。名曰無常。既壓成油。多有利益。乃名為常。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般槃時。咸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復次善男子。譬如眾流皆歸於海。一切契經諸定三昧。皆歸大乘大涅槃經。何以故。究竟善說有佛性故。善男子。是故我言異法是常。異法無常。乃至無我。亦復如是。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已離憂悲毒箭。憂悲者名為天。如來非天。憂悲者名為人。如來非人。憂悲者二十五有。如來非二十五有。是故如來無有憂悲。何故稱言如來憂悲。善男子。無想天者。名為無想。若無想者。則無壽命。若無壽命。云何而有陰界諸入。以是義故。無想天壽。不可說言有所住處。善男子。譬如樹神。依樹而住。不得定言依枝依節依莖依葉。雖無定所。不得言無。無想天壽亦復如是。善男子。佛法亦爾。甚深難解。如來實無憂悲苦惱。而於眾生起大慈悲。現有憂悲。視諸眾生如來羅睺羅。復次善男子。無想天中所有壽命。唯佛能知。非餘所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亦復如是。迦葉。如來之性。清淨無染。猶如化身。云何當有憂悲苦惱。若言如來有憂悲者。云何能利一切眾生。弘廣佛法。若言無者。云何而言等視眾生如羅睺羅。若不等視如羅睺羅。如是之言。則為虛妄。以是義故。善男子。佛不可思義。法不可思義。眾生佛性不可思議。無想天壽不可思議。如來有憂及以無憂。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譬如空中。舍宅微塵。不可住立。若言舍宅不因空住。無有是處。以是義故。不可說舍住於虛空。不住虛空。凡夫之人。雖復說言舍住虛空。而是虛空實無所住。何以故。性無住故。善男子。心亦如是。不可說言住陰界入。及以不住。無想天壽亦復如是。如來憂悲亦復如是。若無憂悲。云何說言等視眾生如羅睺羅。若言有者。復云何言性同虛空。善男子。譬如幻師。雖復化作種種宮殿。殺生長養繫縛放捨。及作金銀琉璃寶物叢林樹木。都無實性。如來亦爾。隨順世間示現憂悲。無有真實。善男子。如來已入大般涅槃。云何當有憂悲苦惱。若謂如來入於涅槃。是無常者。當知是人則有憂悲。若謂如來不入涅槃常住不變。當知是人無有憂悲。如來有憂及以無憂。無能知者。復次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於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聲聞緣覺亦復如是。齊知自地。如來不爾。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來名無礙智。示現幻化隨順世間。凡夫肉眼。謂是真實。而欲盡知如來無礙無上智者。無有是處。有憂無憂。唯佛能知。以是因緣。異法有我。異法無我。是名鴛鴦迦鄰提鳥。復次善男子。佛法猶如鴛鴦共行。是迦鄰提及鴛鴦鳥。盛夏水長。選擇高原。安處其子。為長養故。然後隨本安隱而遊。如來出世亦復如是。化無量眾生令住正法。如彼鴛鴦迦鄰提鳥。選擇高原安置其子。如來亦爾。令諸眾生所作辦已。即便入於大般涅槃。善男子。是名異法是苦。異法是樂。諸行是苦。涅槃是樂。第一微妙。壞諸行故。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眾生得涅槃者。名第一樂。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說諸行和合名為老死。
謹慎無放逸 是處名甘露
放逸不謹慎 是名為死句
若不放逸者 則得不死處
如其放逸者 常趣於死路
若放逸者。名有為法。是有為法。為第一苦。不放逸者。則名涅槃。彼涅槃者。名為甘露。第一最樂。若趣諸行。是名死處。受第一苦。若至涅槃。則名不死。受最妙樂。若不放逸。雖集諸行。是亦名為常樂不死不破壞身。云何放逸。云何不放逸。非聖凡夫。是名放逸。常死之法。出世聖人。是不放逸。無有老死。何以故。入於第一常樂涅槃。以是義故。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我。異法無我。如人在地。仰觀虛空。不見鳥跡。善男子。眾生亦爾。無有天眼。在煩惱中。而不自見有如來性。是故我說無我密教。所以者何。無天眼者。不知真我。橫計我故。因諸煩惱所造有為。即是無常。是故我說異法是常。異法無常。
精勤勇健者 若處於山頂
平地及曠野 常見諸凡夫
昇大智慧殿 無上微妙臺
既自除憂患 亦見眾生憂
如來悉斷無量煩惱。住智慧山。見諸眾生常在無量億煩惱中。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偈所說。是義不然。何以故。入涅槃者。無憂無喜。云何得昇智慧臺殿者。復當云何住在山頂而見眾生。佛言。善男子。智慧殿者。即名涅槃。無憂患者。謂如來也。有憂患者。名凡夫人。以凡夫憂故。如來無憂。須彌山頂者。謂正解脫。勤精進者。譬須彌山無有動轉。地謂有為行也。是諸凡夫安住是地。造作諸行。其智慧者。則名正覺。離有常住。故名如來。如來憫念無量眾生。常為諸有毒箭所中。是故名為如來有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使如來有憂悲者。則不得稱為等正覺。佛告迦葉。皆有因緣。隨有眾生應受化處。如來於中示現受生。雖現受生。而實無生。是故如來名常住法。如迦鄰提鴛鴦等鳥。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
迴向文
普為出資讀誦受持輾轉流通者及法界無量罪苦眾生迴向:
同消無量煩惱障 同消無量果報障
同消無量諸業障 同消無量諸災障
同消無量諸病障 同得平安增福慧
同植無上菩提因
本經是依上海市佛教協會1990年出版,由上龍華古寺根覺老法師恭書︽南本大般涅槃經︾版本恭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