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九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輸入者 毛小燕
一校者 吳迎香
二校者 譚海云
改稿者 錢友楠
善業道品第六之二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瞋恚。一切眾生常所愛重。其心清淨離諸垢穢。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瞋恚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無明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瞋恚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其心清淨離諸垢穢。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其心清淨離諸垢穢。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瞋恚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濁穢風雲鬱烝塵垢諸粗弊物。眾寶莊嚴甚可愛樂。遠離憍慢顏貌端嚴諸根無缺心常寂定如是有情來生其國。慈悲功德圓滿莊嚴。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遠離瞋恚輪也。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鬘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邪見。一切眾生常所愛重。其心清淨離邪分別。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邪見故。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正見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邪見輪故。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其心清淨離邪分別。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遶。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其心清淨離邪分別。端正聰明安隱快樂。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邪見法。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大乘大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所居佛土遠離一切聲聞獨覺二乘人法。遠離一切天魔徒眾。遠離一切外道朋黨。眾寶莊嚴甚可愛樂。遠離一切妄執吉凶常見斷見我我所見如是有情來生其國。壽命長遠受用一味。謂大乘味。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聖教一味無有乖諍。熾盛流通離諸障難。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遠離邪見輪也。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常能熾然三寶種姓。於諸如來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鬚髮者得無誤失。於大乘法常得昇進無有退轉。利慧勝福常得增長。於一切定諸陀羅尼諸忍諸地速得自在無有退轉。常得值遇諸善知識隨順而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於諸善根常精進求心無厭足。常於菩提種種行願六波羅蜜多心無厭足。所得果報廣說如前。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十輪。能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於過去世。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悉遠離十惡業道。皆悉稱揚讚歎如是十善業道所得果報。為欲長養一切眾生。利益安樂菩提道故。為欲除滅一切眾生業煩惱苦令無餘故。為欲枯竭三惡趣故。為欲紹隆三寶種故。為欲斷除三界有故。為欲永斷蘊界處故。為令一切速入無畏涅槃城故。廣說如前遠離十種不善業道所得果報。是故善男子。若不真實希求如是十善業道所證佛果。及不真實下至守護一善業道。乃至命終而自稱言。我是真實行大乘者。我求無上正等菩提。當知如是補特伽羅。是極虛詐是大妄語。對十方界佛世尊前。誑惑世間無慚無愧。說空斷見誘誑愚癡。身壞命終墮諸惡趣。善男子。若但言說及但聽聞。不由修行十善業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於一劫中或一念頃。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塵算數眾生皆登正覺入般涅槃。然無是事。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大乘本是菩提因。是證涅槃堅固梯蹬。善男子。若但發心發誓願力。不由修行十善業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於一劫中或一念頃。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塵算數眾生皆登正覺入般涅槃。然無是事。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世出世殊勝果報功德根本。善男子。若不修行十善業道。設經十方一切佛土微塵數劫。自號大乘或說或聽。或但發心或發誓願。終不能證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脫生死苦。善男子。要由修行十善業道。世間方有諸剎帝利婆羅門等大富貴族四大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或聲聞乘或獨覺乘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十善業道品類差別。是故善男子。若欲速滿無上正等菩提願者。當修如是十善業道以自莊嚴非住十惡不律儀者能滿如是無上正等菩提大願。若求速悟大乘境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滿一切善法願者。先應護持十善業道。所以者何。十善業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勝果報因。是故應修十善業道。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欲除諸有苦 證得大菩提
應修十善輪 精勤勿放逸
便於三乘法 及補特伽羅
一切出家人 皆得無誤失
信受行大乘 利樂一切眾
覺勝法淨土 速證大菩提
若離於殺生 一切皆愛敬
恒無病長壽 常樂不害法
一切所生處 恒樂佛所行
常遇佛法僧 速成無上覺
若離不與取 智者皆愛敬
滅貪所生業 獲無貪所生
生生常巨富 能為大施主
得眾寶莊嚴 可愛淨佛國
若離欲邪行 滅臭穢煩惱
枯竭貪愛河 速得淨佛國
拔諸眾生類 令出欲淤泥
安置於大乘 使勤修梵行
若離虛誑語 得聖自在智
常樂諦實言 滅虛妄眾苦
一言為證量 常遇佛法僧
速得大菩提 勸修不妄語
若離離間語 成眾善法器
常遇佛法僧 不歸於斷滅
得聖無染著 陀羅尼寶藏
達深法海源 速成無上覺
若離粗惡語 常說柔軟言
眾生皆愛敬 滅先世罪業
令眾常歡悅 成菩薩導師
知諸佛所行 超過第十地
若離雜穢語 智者皆愛敬
為他所發言 具獲五功德
常聽受聖言 恒欣求聖道
圓滿諸佛海 速得一切智
若離於貪欲 不誹謗聖教
供養服袈裟 弘三乘聖道
當生淨佛國 導師之所居
乘於無上乘 速得最勝智
若離於瞋恚 一向修慈心
速疾證等持 樂眾聖行處
當生淨佛土 遠離諸過惡
住彼證菩提 令離諸瞋忿
若離於邪見 純修淨信心
樂開示三乘 亦供養諸佛
永脫諸惡趣 遇眾賢聖者
具諸菩薩德 逮得最上智
我說十善業 能趣勝菩提
生長諸等持 陀羅尼忍地
此輪大威德 能摧諸惡趣
破壞諸惡障 速證大菩提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福田相品第七之一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財施大甲胃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何等為十。所謂布施種種飲食衣服寶飾象馬車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頭目髓腦皮骨血肉國城妻子奴婢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時不顧身命。不專為己求於世間出世間樂發心布施。但欲普為一切有情生長大慈大悲芽故發心布施。為欲引發善巧方便殊勝智故發心布施。為欲引發一切有情安樂事故發心布施。為欲除滅一切有情苦惱事故發心布施。無勝他心無粗獷心無嫉妒心無慳吝心而行布施。於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終不希求自受果報發心布施。終不希求聲聞乘果發心布施。終不希求獨覺乘果發心布施。於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為希求一切種智發心布施。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十種財施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所以者何。聲聞獨覺發心布施無大慈悲。但為己身捨貧窮故。但為己身脫眾苦故。但為己身得安樂故。但為己身證涅槃故。不能普為一切有情而行布施。菩薩摩訶薩發心布施有大慈悲。普為有情捨貧窮故。普為有情脫眾苦故。普為有情得安樂故。普為有情證涅槃故。不為自身而行布施。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菩薩摩訶薩修行財施波羅蜜多時。於妙五欲心無染著。自所攝受一切樂具。普能施與一切有情。依普攝受諸有情心依自忍受一切苦心依滅一切有情苦心依與一切有情樂心依與有情大涅槃心而行布施。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善男子。若於五欲心無染著具大慈悲而行布施。是名菩薩摩訶薩也。亦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若不除斷世間五欲。無大慈悲而行布施。雖捨無量無邊施物。而猶不得名為菩薩摩訶薩也。亦非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此施不蒙聖印所印。是故應斷世間五欲具大慈悲而行布施。若不斷於世間五欲無大慈悲而行布施。不名菩薩非真福田。善男子。染著五欲行布施輪。尚不能滅自身所有少分苦惱。況能除滅一切有情無量苦惱。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成就財施輪 智者淨意樂
盡離於五欲 安樂諸有情
為樂諸有情 不求自果報
雖行少分施 而名真福田
雖復施眾多 而依止五欲
非聖印所印 住不定聚中
雖行少分施 而不依五欲
名聲聞獨覺 真實良福田
故應捨五欲 常行清淨施
安樂有情眾 成真實福田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法施大甲胃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速能獲得日燈光定。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何等為十。謂諸如來所說正法。或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獨覺乘相應正法。或與大乘相應正法。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或有漏法。或無漏法。或有為法。或無為法。或不二法。菩薩摩訶薩於此十法深信敬重一切聽聞。隨力所能審諦領受。思惟觀察究竟通利隨其所宜為他演說。於說法時無嫉妒心無慳吝心無憍慢心無求利心無輕他心無自舉心。有恭敬心有饒益心有大慈心有大悲心。為聲聞乘補特伽羅說聲聞法。不為彼說獨覺乘法及大乘法。為獨覺乘補特伽羅說獨覺法。不為彼說聲聞乘法及大乘法。為於大乘補特伽羅說大乘法。不為彼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隨諸有情根器所能為說正法。非根器者終不為說。於其大乘諸有情所。終不勸修獨覺乘行聲聞乘行。於獨覺乘諸有情所。或時勸彼修大乘行。於聲聞乘諸有情所。或時勸修獨覺乘行及大乘行。於諸如來所說正法下至一頌乃至半句深信敬重。終不毀謗障蔽隱沒。於說法師起世尊想。於聽法眾起病者想。於所說法。起良藥想。斷除五欲無所希求。宣說正法。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法施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能斷五欲。速能獲得日燈光定。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智者修法施 隨器說三乘
不為說餘乘 恐聞而謗法
稱根器說法 不為非根器
各隨其所樂 勸進令歡喜
終不勸大乘 令修二乘行
或時勸彼二 進修中上乘
常恭敬聽法 深信不毀謗
供養說法師 如佛世尊想
勸聞妙法藥 令除煩惱病
捨利養名譽 而宣說正法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淨戒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云何淨戒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淨戒有二種相。一者共。二者不共。云何菩薩共淨戒輪。謂諸在家近事近住所受律儀。或復出家及受具足別解脫戒。如是律儀別解脫戒。是名菩薩共淨戒輪。共諸聲聞獨覺乘等。菩薩不由此淨戒輪。能除一切有情煩惱諸惡見趣及能解脫業障生死。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云何菩薩不共淨戒大甲冑輪。謂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起平等心無擾動心無怨恨心護持淨戒。普於一切持戒犯戒布施慳貪慈悲忿恚精進懈怠下中上品諸有情所無差別心無差別想護持淨戒。普於三界一切有情。無恚無忿及諸惡行護持淨戒。普於三有蘊界處中無所分別護持淨戒。不依欲界。護持淨戒。不依色界護持淨戒。不依無色界護持淨戒。不觀諸有一切果報護持淨戒。不依一切得與不得護持淨戒。不依諸行護持淨戒。是名菩薩不共淨戒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淨戒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住在家律義 出家解脫戒
與二乘等共 不名摩訶薩
智者修空法 不依諸世間
亦不依諸有 護持清淨戒
離取相尸羅 無染無諸漏
護持如是戒 名真實福田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安忍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云何安忍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安忍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云何菩薩世間安忍。謂有漏忍。緣諸有情有取有相依諸果報依諸福業所發起忍。依自諸色聲香味觸所發起忍。有發趣忍。無堪能忍。力羸劣忍。棄眾生忍。有誑詐忍。矯悅他忍。不為利樂諸有情忍。是名菩薩世間安忍。如是安忍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云何菩薩出世安忍大甲冑輪。謂無漏忍。一切賢聖大法光明。普為利樂一切有情。無染著忍。永斷一切所作事業。語言因相文字音聲行依處安忍。修此忍故。能斷一切三結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行三不善根四種瀑流四扼四取四種身繫。修此忍時心意寂靜。是名菩薩出世安忍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安忍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安忍說二種 謂有相無相
有相忍有著 智者不稱譽
修忍依三行 依蘊界處等
是名有漏忍 非摩訶薩相
為滅四顛倒 修無染著忍
寂靜三行等 此忍可稱譽
能寂靜諸行 離一切分別
心平等如空 此忍可稱譽
諸法同一趣 空無相寂滅
心無所住著 此忍成大利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精進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云何精進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精進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云何菩薩世間精進。謂諸菩薩精進勇猛。勤修三種世福業事。何等為三。一者施福業事。二者戒福業事。三者修福業事。修此即名三種精進。如是精進緣諸眾生有漏有取依諸果報依諸福業。是名菩薩世間精進。如是精進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云何菩薩出世精進大甲冑輪。謂諸菩薩勇猛精進。於諸眾生其心平等。除滅一切煩惱業苦。如是精進一切賢聖共所稱譽。無漏無取無所依止。普於一切精進懈怠布施慳貪持戒破戒慈悲忿恚下中上品諸眾生所無差別心無差別想勇猛精進。普於三界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為作事業語言思惟諸行依處無所住著勇猛精進。普於三有蘊界處中。無所分別勇猛精進。不依欲界勇猛精進。不依色界勇猛精進。不依無色界勇猛精進。不觀諸有一切果報勇猛精進。不依一切得與不得勇猛精進。不依諸行勇猛精進。不依三種世福業事勇猛精進。具足出世三福業事勇猛精進。是名菩薩出世精進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精進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於六根染著 漂愚五瀑流
雖勇猛精進 智者皆厭毀
緣眾生精進 有漏及有取
非真實福田 不名摩訶薩
智者勤精進 遠離一切著
心無所依止 名真實福田
不染著名色 離蘊界處等
為眾作歸依 是名摩訶薩
行世如水月 修精進究竟
此輪能永斷 眾生煩惱縛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靜慮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云何靜慮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靜慮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云何菩薩世間靜慮。謂諸菩薩依著諸蘊修習靜慮。依著諸界修習靜慮。依著諸處修習靜慮。依著欲界修習靜慮。依著色界修習靜慮。依著無色界修習靜慮。依著三律儀修習靜慮。依著三解脫修習靜慮。依著四念住修習靜慮。依著四正斷修習靜慮。依著四神足修習靜慮。依著五根修習靜慮。依著五力修習靜慮。依著七等覺支修習靜慮。依著八聖道支修習靜慮。依著地界修習靜慮。依著水界修習靜慮。依著火界修習靜慮。依著風界修習靜慮依著空界修習靜慮。依著識界修習靜慮。依著樂受修習靜慮。依著苦受修習靜慮。依著不苦不樂受修習靜慮。依著虛空無邊處修習靜慮。依著識無邊處修習靜慮。依著無所有處修習靜慮。依著非想非非想處修習靜慮。依著此世修習靜慮。依著他世修習靜慮。依著小想修習靜慮。依著大想修習靜慮。依著無量想修習靜慮。如是靜慮。有漏有取有所依著。是名菩薩世間靜慮。如是靜慮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云何菩薩出世靜慮。謂諸菩薩遠離諸蘊修習靜慮。遠離諸界修習靜慮。遠離諸處修習靜慮。遠離欲界修習靜慮。遠離色界修習靜慮。遠離無色界修習靜慮。遠離三律儀修習靜慮。遠離三解脫修習靜慮。遠離四念住修習靜慮。遠離四正斷修習靜慮。遠離四神足修習靜慮。遠離五根修習靜慮。遠離五力修習靜慮。遠離七等覺支修習靜慮。遠離八聖道支修習靜慮。遠離地界修習靜慮。遠離水界修習靜慮。遠離火界修習靜慮。遠離風界修習靜慮。遠離空界修習靜慮。遠離識界修習靜慮。遠離樂受修習靜慮。遠離苦受修習靜慮。遠離不苦不樂受修習靜慮。遠離虛空無邊處修習靜慮。遠離識無邊處修習靜慮。遠離無所有處修習靜慮。遠離非想非非想處修習靜慮。遠離此世修習靜慮。遠離他世修習靜慮。遠離小想修習靜慮。遠離大想修習靜慮。遠離無量想修習靜慮。如是靜慮能發賢聖廣大光明。無漏無取無所依著。是名菩薩出世靜慮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靜慮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為捨己重擔 修有所得定
求斷自煩惱 非真智者相
依器有所觀 求解脫修定
取著此彼岸 非利樂有情
為利樂有情 修定捨重擔
滅一切煩惱 是真智者相
為潤諸有情 修無依著定
永斷諸有愛 是名大慧者
為解諸有縛 令住無畏城
修行寂止定 是名摩訶薩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九